西數、鎧俠宣布218層快閃記憶體:技術很像中國長江存儲 但我們有232層
西部數據、鎧俠聯合宣布了下一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一些技術細節,這次堆疊到了218層。
新快閃記憶體包含四個平面(plane),應用了先進的晶圓鍵合(wafer bonding)、橫向收縮(lateral shrink)技術,並在橫向收縮、縱向收縮方面取得平衡,存儲密度比上代提升超過50%,達到了1Tb(128GB)。
值得一提的是,西數、鎧俠開發了新的CBA技術,也就是將CMOS直接鍵合在陣列之上(CMOS directly Bonded to Array),每個CMOS晶圓、單元陣列晶圓都使用最適合的技術工藝獨立製造,再鍵合到一起,從而大大提升存儲密度、I/O速度。
是的沒錯,妥妥的長江存儲晶棧Xtacing 3.0技術的既視感。
根據官方數據,新快閃記憶體的NAND I/O接口傳輸速度達到3.2Gbps,比上代提升多達60%,同時在寫入性能、讀取延遲方面改善了20%,整體性能、可用性再上新台階。
再加上工藝、架構方面的革新,成本方面也進一步優化。
快閃記憶體類型方面,TLC、QLC都可以。
不過,西數、鎧俠並未透露218層新快閃記憶體何時商用,會首先用在哪些產品上。
事實上,長江存儲去年發布的晶棧3.0快閃記憶體就已經做到了232層,還有2400MT/ I/O速度,並應用於致態TiPlus7100 SSD系列,但因為你懂的原因沒有公開宣傳。
去年7月份,美光第一家公開了232層快閃記憶體,但受市場需求疲軟影響,官方稱暫時不會商用。
隨後,SK海力士宣布了238層堆疊,三星一般認為做到了236層。
現在看來,NAND快閃記憶體這一輪的競爭,西數、鎧俠不但速度最慢,反而還是最落後的了。
長江存儲232層快閃記憶體
美光232層快閃記憶體
來源:快科技
SSD還要降價 今年是漲不回來了
TrendForce集邦咨詢估計,NAND快閃記憶體的價格將在第二季度持續下跌,環比跌幅5-10%,比第一季度的10-15%略有好轉,但預計最快第四季度才會止跌反彈。
出現如此局面,原因主要是即便原廠持續減產,但伺服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市場的需求仍然沒有起色,快閃記憶體市場依然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
如果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快閃記憶體的價格恐怕還得繼續跌下去,今年反彈無望。
消費級SSD方面,PCIe 3.0逐步被淘汰,廠家持續降價清庫存,PCIe 4.0新產品進度緩慢,PCIe 5.0的普及之路還很漫長。
QLC快閃記憶體報價持續走低,也連帶使得TLC產品降價,不過短期內降幅已經不大。
在市場需求尚未明顯回升的情況下,預計第二季度消費級SSD的價格將再次環比下跌5-10%,比第一季度的13-18%有所收窄。
此外,企業級SSD、eMMC、UFS產品預計在第二季度會分別降價8-13%、5-10%、8-13%。
來源:快科技
雙層散熱溫度更低 酷冷至尊神鑰Air M.2硬碟盒評測:10Gbps滿速讀寫 最高34.2℃
一、前言:酷冷至尊神鑰Air M.2 SSD硬碟盒 主打低溫和高速傳輸
U 盤,曾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攜帶、傳輸資料重要工具。
但近年來,速度慢、容量小的傳統U盤明顯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加上近些年M.2 SSD價格大跳水,傳統256GB U盤的價格就可以買到1TB SSD,硬碟盒+M.2 SSD的方案開始大行其道,也就是俗稱的“PSSD”(可攜式SSD)。
不過,M.2 SSD的性能更好,發熱量也更大,硬碟盒表面很容易燙手,優秀的散熱自然成了考量的重要因素。
機電散熱走天下的酷冷至尊,對散熱調教就極其有一手,現在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款神鑰Air M.2 SSD硬碟盒。
酷冷至尊這款神鑰Air硬碟盒,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使用了酷冷獨家雙層散熱設計,內殼設有大面積散熱鰭片,幫助高速運轉的M.2 SSD散熱,同時外殼在設計時盡可能減少與內殼的接觸面積,讓外殼的溫度不會隨內殼明顯升高。
因此,與市面上其他同類型的硬碟盒相比,它具有IC散熱高效與外殼接觸不燙手的優點。
另外,它採用免工具拆裝設計,整個過程都無需螺絲刀即可徒手完成。
傳輸速率可達10Gbps,比起傳統U盤更快,還支持NVMe。
接下來,我們就來體驗一下這款酷冷至尊神鑰Air M.2 SSD硬碟盒的表現。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認輸吧 SSD技術狂飆:1PB容量來了
在絕對速度和絕對容量上,SSD早已甩開機械硬碟N個身位。
而就在本月於深圳舉辦的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期間,三星表示,3D NAND的物理縮放技術、邏輯縮放技術和封裝技術正在發生變化,預計未來十年單顆SSD容量可高達1PB(1PB=1024TB)。
同時,三星還在研究通過更智能的QLC用法,推動QLC技術成為主流。
據悉,目前在3D快閃記憶體堆疊方面,三星已經做到236層,鎧俠212層,美光232層,SK海力士更是做到238層。
外界認為,本世紀30年代時,千層堆疊和PLC快閃記憶體(Penta Level Cell – 5 bits/cell)可能會成為PB級SSD的主流之選。
來源:快科技
等等黨永不吃虧 SSD跌麻了:水分竟還沒榨乾
大家最近買到便宜的SSD或者內存條了嗎?
如果非剛需願意等,可能後續還有驚喜。
來自專業調研機構TrendForce的最新報告稱,預計今年一季度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價格下滑10~15%,二季度收窄到5~10%左右。
具體到終端產品,eMCC/UFS快閃記憶體跌幅類似,客戶端SSD均價一季度將下滑13~18%,二季度即便收窄,但最少也有5%,最多10%。
報告指出,基於TLC/QLC顆粒的PCIe 4.0 SSD價格跌幅最明顯。
到底市場何時復蘇?三季度旺季開始後會有所改觀,TF認為最快四季度快閃記憶體均價出現反彈。
來源:快科技
突破10GB/s 影馳首款PCIe 5.0 SSD開賣:2TB售價2499元
3月29日,影馳全新HOF EXTREME 50 SSD正式開售,2TB版售價2499元,成為首款突破10GB/的PCIe 5.0 SSD。
在PCIe 5.0的強力加持下,HOF EXTREME 50 2TB SSD在連續讀寫速度上可達10000/9500MB/,隨機讀寫速度為1500000/1500000 IOPS(IOmeter)。
官方表示,在後續,隨著性能繼續升級,連續讀寫速度也將會到達12G/。
HOF EXTREME 50 SSD採用了業界最先進的232層NAND快閃記憶體以及優質的存儲顆粒,搭載了DRAM LPDDR4/DDR4緩存,並且使用了新的ECC算法技術和第五代LDPC,重構設計結構,優化了功耗管理表現。
如此高的速度對散熱提出了苛刻的要求,HOF EXTREME 50 SSD提供了全新升級的豪華散熱馬甲,其特製的格柵式造型加大了散熱面積,還具備大面積純銅鰭片以及底座雙面貼合的導熱墊。
此外,該SSD新增智能小風扇採用PWM 4 PIN供電,可根據溫度自動調節風扇轉速。
來源:快科技
SSD性能狂飆 追趕DDR5記憶體 PCIe 6.0硬碟預計2026年問世
2021年底的12代酷睿就率先支持了PCIe 5.0,去年AMD的銳龍7000也加入了,至此PCIe 5.0生態的硬體基礎沒問題了,就是PCIe 5.0硬碟實在稀少,而且價格還很貴。
存儲廠商當前的一大重點顯然是推更多的PCIe 5.0硬碟,但是下一代標準的產品也在路上了,第三大快閃記憶體供應商鎧俠日前透露,他們2021年首發了PCIe 5.0硬碟,現正在向PCIe 6.0硬碟進發,這是他們的研發重點之一。
鎧俠還給出了產品問世的時間點,可能是2026年,也就是三年之後。
至於PCIe 6.0硬碟具體的指標,鎧俠沒有提及,但是PCIe 6.0標准在2022年1月份正式發布了,改用全新的PAM4脈沖調幅信令,x1通道速率64GT/,比PCIe 5.0繼續翻倍,x16雙向帶寬可達256GB/。
用於SSD硬碟的話,PCIe 6.0 x4可以提供32GB/的帶寬性能(雙向64GB/),這是什麼概念?DDR5-4800內存的帶寬也就是38GB/,這意味著PCIe 6.0時代SSD性能都可以追趕內存性能了。
當然,這只是帶寬,延遲等指標上DDR內存依然有絕對優勢,這方面沒得比。
不過PCIe 6.0時代的SSD挑戰也不小,雖然鎧俠沒說,但是從PCIe 5.0的發熱、功耗、熱穩定性等情況來看,性能再次翻倍的PCIe 6.0硬碟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來源:快科技
30年大品牌 金邦2TB SSD到手549元:長壽TLC+PCIe 4.0性能
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各種跌,三星等公司日子難過,但對消費者來說現在的局面不錯,SSD硬碟價格各種便宜,金邦P4L 2TB硬碟可以做到549元價格,這可是30年歷史的大品牌,品質更可靠。
P4L 2TB硬碟目前京喜小程序售價579元,下單領取滿299元減30元優惠券,實付低至549元,算下來每GB不到3毛錢,性價比很不錯。
這個硬碟我們去年底推薦過,當時可以做到679元,如今三個月過去又跌了100多塊錢,SSD廠商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2TB SSD只要549元,這個價格雖然說有些小品牌甚至白牌也能做到,然而這是京東正品,金邦也是存儲行業30多年的大品牌,可靠性方面還是比同級別產品更值得信任一些。
單就產品來說,P4L系列的競爭力也很強大,PCIe 4.0的,讀寫速度可達5000MB/及4600MB/。
P4L還是TLC快閃記憶體的(同價位下多是QLC甚至不明確快閃記憶體類型),2TB壽命給到了1500TBW,比很多旗艦級PCIe 4.0的1200TBW還要高,很耐用。
綜合來說,549元入手2TB P4L硬碟,不論品牌還是產品規格,這價格都值得推薦。
來源:快科技
藍盤、紫盤、黑盤?2023年機械硬碟怎麼買?
都2023年了小編還在科普機械硬碟知識?尤其是近期固態硬碟下跌的非常厲害,機械硬碟確實沒啥活路,但就日常體驗來說,機械硬碟仍然有固態硬碟無法取代的價值。所以還是會有很多用戶選擇機械硬碟。
那機械硬碟該如何選擇呢?你是否和絕大多數人一樣,看到藍紫黑金盤就犯迷糊呢?
首先來說說機械硬碟有哪些優勢:
容量更大:目前市場上機械硬碟的容量可以達到16TB甚至更高,而固態硬碟的最大容量目前還在4TB左右,通常大家最多買2TB的產品。
價格更便宜:相同容量的機械硬碟價格通常比固態硬碟便宜很多,這也是其廣泛應用的一個原因。大概價格可以便宜一半左右。
可靠性更高:機械硬碟的壽命通常比固態硬碟長,並且當機械硬碟出現故障時,通常可以通過數據恢復技術來挽回數據,而固態硬碟出現故障時,往往數據無法恢復。
適用范圍更廣:機械硬碟可以適用於各種計算機、伺服器、NAS等設備,而固態硬碟則因為其價格較高,容量較小等原因,通常被用於高性能計算機、工作站等需要高速讀寫的設備中。
機械硬碟該如何選擇:
容量選擇: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容量。一般來說,目前基本都是2TB起步。如果需要更大的存儲容量,也可以選擇4TB或更大容量的硬碟。但機械硬碟適合存儲資料,基本現在不會用來做系統盤。
轉速選擇:機械硬碟的轉速越高,讀寫速度也會越快。一般來說,7200轉的硬碟讀寫速度比5400轉的硬碟要快一些,但同時也會消耗更多的能量,產生更多的噪音和熱量。
緩存容量:硬碟的緩存容量也會對讀寫速度產生影響。一般來說,緩存容量越大,讀寫速度也會越快。目前市面上的硬碟緩存容量一般在8MB到256MB之間。但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超過64MB的產品都是疊瓦盤比較多,這時候就不推薦大家了,為什麼,這里也簡單給大家科普下。
垂直盤(CMR)和疊瓦盤(SMR):
垂直磁記錄(CMR)是傳統的機械硬碟記錄技術,其記錄方式是將磁場垂直於碟片表面,以實現數據的存儲和讀寫。CMR技術具有讀寫速度較快、數據可靠性高等優點,但在高密度存儲時,由於磁場的相互干擾和交叉影響,導致容量限制。
疊瓦磁記錄(SMR)是一種新型的機械硬碟記錄技術,它採用了將磁場方向平行於碟片表面,然後將相鄰磁軌部分重疊存儲的方式。這種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存儲密度,提高硬碟容量,但在寫入時需要採用特殊的寫入算法,而且寫入速度較慢,且由於相鄰磁軌部分重疊,需要特殊的數據處理方式,使其不適合所有應用場景。
綜上所述,CMR技術的優點在於讀寫速度較快、數據可靠性高,適用於大部分應用場景。而SMR技術的優點在於存儲密度高、硬碟容量大,適用於需要大容量存儲的場景,但其寫入速度較慢,不適用於對讀寫速度要求較高的場景。
總結:
整體來說大家對於機械硬碟還是有需求的,不要一味的迷信固態硬碟,尤其是有重要數據日常需要存儲的,我個人還是建議買一塊機械硬碟做備用或者備份,一旦硬碟出問題,數據也能保住。畢竟數據是無價的。
來源:快科技
狂飆14.1GB/s 這才是PCIe 5.0 SSD該有的樣子
大家知道,第一批誕生的消費級PCIe 5.0 SSD,不但普遍需要主動風扇伺候,讀寫速度更是只有10GB/,屬於殘血版本,主要是主控和快閃記憶體存在限制。
廠商也深知這一點,不少品牌都預告正在開發升級產品,讀寫速度可以達到12GB/上下,但依然不夠滿血。
其實,在數據中心市場上,PCIe 5.0 SSD是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跑到14GB/沒什麼壓力。
在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鎧俠預告了新一代PCIe 5.0 SSD CM7,順序讀取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14.1GB/,基本已經吃滿了PCIe 5.0 x4通道的全部有效帶寬,相比上代PCIe 4.0產品提升了近23%。
不過,CM7作為一款面向讀取密集型的產品,順序寫入速度有點慢,雖然比上代提升了多達48%,但也只做到7.1GB/。
同時,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2820K IOPS、320K IOPS,分別提升62%、39%。
代價也不小,功耗達到了很夸張的25W,比上代增加了7W之多,也就是接近40%。
鎧俠還有面向SCM(存儲級內存)的新一代PCIe 5.0 SSD,採用第二代XL-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注意這可是如今已經基本絕跡的MLC。
順序讀寫速度分別可達13.5GB/、9.7GB/,對比現在的FL6分別提升118%、56%,其中讀取相比CM7差點意思,但是寫入更高,整體更均衡。
隨機讀寫則可以做到3000K IOPS、1060K IOPS,讀取更高且更均衡,對比上代分別提升100%、165%。
另外響應時間僅為27us,降低了7%。
一路走下來,SSD的發展速度確實是日新月異:2016年的SATA SSD最快也只能跑到525MB/,當時的PCIe 3.0 x4也不過3.2GB/,到了後來的PCIe 4.0 x4 已經可以逼近7GB/,如今再次翻了一番。
鎧俠還預計,PCIe 6.0...
想買SSD抓點緊:本輪最低價過時不候 快閃記憶體下半年反彈
“相信這些不好的時光會很快過去,存儲行業將迎來全新的變化和發展。”
本周四,中國快閃記憶體峰會CFMS 2023終於在深圳前海順利召開,CFM快閃記憶體市場總經理邰煒在開幕演講上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
邰煒表示,預計今年二季度將是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三季度將迎來新的變化或增長,增長原因包括但不限於Chat GPT的大熱對HBM晶片需求大增、中高端手機設備對容量需求增長、PC全面進入512G和1T時代,車載智能晶片的本地化存儲需求等等。
2022年,全球存儲器行業結束了連續兩年的上漲,市場規模下降了15%。
其中,NAND Flash市場規模約600億美金,DRAM市場規模約790億美金,2022年NAND生產量達到6100億GB,DRAM達1900億GB,總體分別上漲6%和2%,不過這樣的增幅也創造了歷史新低。
觀察晶片原廠的財報,第四季度很多存儲廠商都進入虧損狀態,甚至為了減緩虧損,主動或被動減產。
存儲器價格跌到成本價,不少存儲廠商的信心受到打擊,但依然有很多企業在增加中國市場的銷量。
在3D NAND方面,已經有廠商陸續加入到200層以上的建設,與上一代176層相比,200層的存儲密度提升了大約超過40%。在DRAM方面,很多廠商也發布了相應產品,業界開始探討3D DRAM和先進封裝,努力突破工藝製程對DRAM的阻礙。
除了技術本身的發展,新應用也催生了新的需求。
手機、PC和伺服器依舊是存儲器的三大主力應用,今年的PC需求量大約為2.7億台,伺服器約為1400萬台,雖然整體數量均有所下滑,但存儲容量卻在成倍提升,手機廠商最新發布中高端機型,普遍邁入512G。
數據中心作為疫情以來所有存儲器廠商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使用企業級SSD的比例將持續增長,從2020年的20%提升到55%。在中國的企業級市場,雖然網際網路的伺服器業務有所下滑,但是三大運營商的數據增長量在去年上半年增速超過100%。
接下來,汽車也將是大型存儲器的主力市場,車載智能晶片、車載T-BOX、液晶屏、DV等應用都對存儲提出了本地化需求,快閃記憶體市場預計到2025年,單車用到的NAND比例將超過2T。
不少企業都在此次峰會上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並公布了自家在新應用新需求下的研發進度和態度。
在存儲行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江波龍在經歷過更加殘酷的2004年之後,面對如今存儲器價格下跌的慘狀更加得心應手,隨著供應鏈建設逐漸成熟,其交付能力逐步提高。
江波龍電子CTO高喜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兩年手機旗艦機存儲容量在上漲,會刺激新需求的產生,預判今年下半年存儲行業會有回轉的跡象。
就江波龍公司自身業務來看,工業級和車規級需求去年就已經有明顯增長,大概有30多家車企都在同江波龍進行合作,車規存儲將保持長久的增長趨勢。
另一方面是隨著ChatGPT的火爆,AI對整個存儲的需求也有所增長,無論是在雲端還是在邊緣側,都存在對存儲需求的暴增,需要更加高性能、低時延的DRAM產品,同時也需要高速的NAND flash 產品。
江波龍電子COO王景陽補充到,大模型對存儲速率提出新的需求,還會推動接口技術的升級,整個計算體系架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目前江波龍已經能夠提供高速率的用在數據中心的企業級SSD產品。
企業級存儲公司Memblaze CEO張泰樂也表示,從去年三季度起,整個產業進入到高速下滑期,關於市場回暖的討論也有很多,樂觀者認為下個月就能好起來,悲觀者認為明年下半年都不會好起來。
張泰樂從最近大火的ChatGPT應用上又感受到了2008年見證iPhone誕生的興奮,認為這將催生無數新的應用和技術,存儲企業應該在增強在研發上的投入,抓住新的機會。
Membalze就在過去幾年做了一個統一的架構平台MUFM,將每一家SoC 中相同的部分抽取出來,為不同的平台提供服務。
另外,備受關注的長江存儲也在此次峰會上對當下的形勢作出表態,表示長江存儲的創新不會停、全球化的協作發展不會停、多元化發展不會停、本土培養不會停。
來源:快科技
影馳星曜X4 Pro固態硬碟上手:1TB只要399
自從去年以來,PCIe4.0固態硬碟逐漸鋪開,現在更高的傳輸速度以及更具性價比的價格已經成為了玩家的首要考慮因素,不過起初因為PCIe4.0固態硬碟的價格過高,讓不少人望而生畏。
不過後來定位入門級的PCIe4.0固態硬碟可謂是如雨後春筍般新品叢生,各家都爭先恐後的推出了基於PCIe4.0協議的固態硬碟。讓消費者能夠選擇既有高性能又有高性價比的固態硬碟。
最近影馳也推出了自家新的入門級SSD固態硬碟:星曜X4Pro固態硬碟,它與前作星曜X4固態硬碟相比究竟Pro在哪裡?
正好最近入手了這塊固態硬碟,那麼這款售價僅需399元的固態硬碟究竟有著怎樣的性能表現呢?我們通過實測來看看吧!
產品賞析
首先看看外包裝,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外包裝十分年輕化,跟這一代星曜系列產品保持了高度一致,正面是巨幅的星曜娘的動漫形象,在包裝上還加入了彩虹膜工藝,整體包裝在不同角度下能夠閃現出不一樣的光斑,年輕化的設計讓這款產品顯得十分有活力。
包裝盒的背面則比較簡約,主要包括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一些硬體參數與產品信息,當然最值得一提的是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提供三年質保及個人送保服務,可靠的服務讓玩家買的放心,也用得放心。
包裝盒內部主要包括固態硬碟本體以及使用說明。從外觀上看,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採用純黑的PCB基板,標準的2280規格尺寸以及單面元件焊接布局使其能輕松兼容安裝在台式機、筆記本電腦,乃至是家用遊戲主機平台上進行存儲空間擴容之用。
單看外觀可不夠,我們繼續抽絲剝繭。由於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沒有散熱片的設計,所以PCB基板正面只是張貼了一張帶有參數規格及產品信息條形碼的規格標簽,揭開標簽後就能看到固態硬碟整個功能電路分布。
整個固態硬碟採用低功耗高性能主控方案和優質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組合搭配。快閃記憶體方面,搭載了編號為“IA7HG69AZA”的快閃記憶體顆粒。
接口速度從上代的1200MT/大幅提升到1600MT/,讀寫速度改善明顯,可以與主控晶片更好地匹配。1TB版本能夠做到5000MB/和3500MB/的連續讀寫速度,如果是2TB版本,這個速度可以攀升至5000MB/和4200MB/!
主控晶片為群聯方案,型號為PS5021-E21T,採用12nm工藝封裝,平均功耗只有4.6W左右,在PS4/L1.2低功耗模式下,功耗更是不到2mW。
我們通過查詢可知這款主控支持PCIe4.0x4接口、符合NVMe1.4協議,同時還搭載有ThermalThrottling智能溫控,在固態硬碟高負載使用時仍能維持較低的運行溫度,從而帶來穩定的使用體驗打下堅實基礎。
由於星曜X4Pro固態硬碟採用的是無獨立緩存型主控,因此為了存儲記錄數據位置的FTL映射表,它還支持HMB(主機內存緩沖)技術和智能模擬SLC存儲策略,意思是可以借用PC系統內存來實現FTL映射表的存取,實現緩存的高效管理運用,並降低固態硬碟的功耗與生產成本。
同時,在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發布之後,影馳專屬XtremeTunerForSSD魔盤軟體也對這款SSD進行首發支持,僅需一款軟體,便可輕松掌握固態信息。打開軟體後,可以看到功能也是應有盡有,“固件升級”、“性能優化”、“溫度監控”等常用項目一應俱全。
測試平台
通過上面對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情況進行了解後,我們將通過實際的應用測試來看看這款固態硬碟究竟能為用戶帶來怎樣的表現。
先介紹一下我們使用的測試平台,處理器仍是目前地表最強的IntelCorei9-13900K處理器,搭配Z790主板,這樣才可以完全發揮出PCIe4.0X4通道M.2固態硬碟的性能。
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碟基本信息
採用硬碟健康狀況檢測工具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碟信息,我們看到影馳星曜X4Pro1TB固態硬碟的固件版本為ELFMC1.0,傳輸模式為PCIe4.0x4,支持NVMe1.4標准,支持S.M.A.R.T、TRIM以及VolatileWriteCache功能,硬碟在無負載的情況下,待機溫度為30度。
FlashID查詢
接著使用FlashID工具查詢,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大致規格信息都能一一讀取,包括型號名稱、固件版本、規格容量等系列參數數據。
硬碟的可用空間為931.5GB,容量處於1TB固態硬碟正常的區間內。總的來說,這塊固態硬碟的整體性能較前代產品更加優秀,I/O速度提高了33%,讀取延遲也降低了24%。
CrystalDiskMark性能測試
下面就是國際慣例,用CDM給這款固態硬碟來個詳細的測試。在1GB大小的測試中,SeqQ8T1順序讀取速度為5108.56MB/,順序寫入速度為3896.45MB/,完全超越了官方宣傳的5000/3500MB/。
不得不說支持PCIeGen4 x 4協議架構的固態硬碟性能表現還是相當不俗的。
在半盤狀態下,一個更有意思的情況出現了,在1GB級別數據包的測試下,SeqQ8T1讀取速度為5197.84MB/,寫入速度為3894.25MB/。
讀取成績甚至比空盤狀態下還要高出一些,而寫入測試成績的數據波動也非常小,可見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具備不錯的性能穩定性。
PCMark10測試
PCMark10存儲測試部分我們選擇了完整測試方式,測試所得到的成績及性能表現都相當接近,能較好地突出了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實際性能水平。完整測試中得分3031分,帶寬499.43MB/,平均存取時間57μs。
在半盤狀態下,測試成績為2304分,帶寬為379.93MB/,平均存取時間75μs,雖然紙面成績上略有下降,但這個成績依舊能夠滿足絕大多數遊戲玩家的需要。畢竟這個成績也比不少PCIe3.0甚至入門級PCIe4.0要好。
3DMark存儲測試
考慮到不少用戶購買固態硬碟一般作為遊戲盤,所以我們也使用3DMARK進行存儲基準測試,模擬各種遊戲加載、安裝、錄制、保存以及移動遊戲,用於評測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實際應用下的真實性能。
在空盤狀態下,得分3218分,處於平均水平線之上,平均帶寬可達553.32MB/,平均存取時間56μs,已經媲美不少高端PCIe4.0固態硬碟了。
即使是在半盤狀態下,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表現依舊穩定,測試硬碟得分3169分,平均帶寬達到了546.07MB/,平均存取時間57μs,與空盤狀態下無異,這也從側面說明拿影馳星曜X4Pro當作遊戲盤是以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
ATTODiskBenchmark基準性能測試
接下來看看ATTODiskBenchmark軟體中的測試結果,ATTO可以測試不同大小比例的文件對於固態硬碟讀寫性能的區別,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64KB數據級的時候已經能夠完全釋放這塊固態硬碟的讀寫性能潛力了,其中讀取速度的峰值達到6.53GB/,寫入速度的峰值達到4.23GB/,這個讀寫速度對充滿各種小文件的遊戲文件夾來說也是輕輕松松。
TxBENCH軟體測試
最後我們使用TxBENCH進行讀寫性能測試與SLCCache緩存測試,基準測試所得到的結果也和其他同類型測試結果相類似,測試狀態下的讀寫速度分別為5010.704MB/和3983.842MB/,這個讀寫成績也遠超官方宣傳的讀寫5000/3500MB/。
SLCCache的測試部分可以看到,由於固態硬碟為採用智能模擬SLC存儲策略,所以SLCCache的容量並不大,約為240GB容量,緊接著就出現了顆粒寫入情況,寫入速度下調了不少,基本在100-120MB/之間波動,緩內可以滿足大文件的傳輸需求,而緩外的速度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但用它傳傳小文件應付日常之需還是足夠的。
總結
實測下來,筆者認為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性價比產品。它與前作星曜X4相比,最大的Pro點在於讀寫性能的全面提升,並且換用了PS5021-E21T全新主控,讓這款硬碟不單止有高性能,還能保持低功耗。
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是由大廠打造,不論是晶片來源還是售後都有保障,實際性能也達到了當今主流產品的水準,廠商還為用戶提供了功能多樣的SSD魔盤管理軟體,這也是其他小眾硬碟所無法比擬的。
在實際的測試裡面,影馳星曜X4Pro固態硬碟所體現出來的讀寫性能符合產品理論性能數據定位,不足的就是SLCCache耗盡後掉速明顯。
但是考慮到它的售價,如果是把它當作遊戲盤來使用還是不錯的,特別是遊戲應用部分更是凸顯了其支持HMB加速和智能模擬SLC功能帶來的高效加載。
最後再說說星曜X4Pro固態硬碟的售價,影馳可以說是給了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價格,500GB版本售價259元;1TB版本售價399元,要知道這個價格平時買到的都是PCIe3.0級別的固態硬碟,現在同樣的價格,性能升級,不得不說確實很香。另外後續還會有2TB版本可供選擇,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關注一下~
來源:快科技
微星發布第二款不用風扇的PCIe 5.0 SSD:又是尷尬的殘血
微星今天正式發布了其首款PCIe 5.0 SSD產品,型號為“SPATIUM M570”。
這也是微星大雕510K之後,第二款不需要主動風扇的PCIe 5.0 SSD,而且散熱片體積控制還比較得當。
規格參數公布的不多,只說了M.2 2280造型、NVMe 2.0、1/2TB容量、10GB/順序讀寫速度,很顯然主控還是群聯E26。
這樣的性能也是當下非常尷尬的,屬於殘血版本,不少廠商正在努力提升到12GB/,而要想釋放PCIe 5.0的真正潛力,得跑到14GB/。
順帶一提,微星SPATIUM M570也可以在MSI Center軟體里查看健康狀態、可用容量、當前溫度。
微星還在與數據備份方案供應商Actiphy合作,捆綁附送備份軟體。
來源:快科技
固態硬碟可以取代機械硬碟了嗎?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已經注意到了,目前市場上很多固態硬碟的價格相比去年又降低了不少。這是由於製造固態硬碟所需的NAND晶片降價導致的。
根據集邦咨詢的數據顯示,NAND Flash市場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面臨需求逆風,供應鏈積極去化庫存加以應對,此情況導致第四季NAND Flash合約價格下跌20-25%,其中Enterprise SSD(企業級固態硬碟)是下跌最劇烈的產品,跌幅約23-28%。
這對於NAND晶片廠商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們確實能買到更便宜的固態硬碟了。
那麼降價後的固態硬碟可以取代機械硬碟了嗎?
機械硬碟的優勢:便宜
說起機械硬碟的最大優勢應該就是便宜了。
由於不同店鋪、不同渠道(OEM/零售版)、不同品相(全新/二手)的機械硬碟售價差異較大,因此以上價格信息全部搜集於“西部數據京東自營旗艦店”和“三星存儲京東自營旗艦店”,僅作為價格方面的一個基準參考。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1TB這個檔位機械硬碟的價格優勢其實不大。有些1TB固態硬碟(比如台電、梵想、飛利浦、七彩虹)已經可以在價格上和機械硬碟打的有來有回。但到了2TB及以上的檔位,機械硬碟的價格優勢就很大了。
機械硬碟的劣勢:不適合移動設備使用
在一些論壇上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人吐槽 “機械硬碟容易壞”。這個觀點其實不是很嚴謹,嚴格來說應該是機械硬碟用在移動設備上很容易壞。
圖片來源:希捷
這是一張機械硬碟的內部結構圖,當我們需要讀寫數據的時候,磁碟會在電機的驅動下高速旋轉,磁頭則會在磁碟上讀寫相應的數據。
這時候如果機械硬碟受到撞擊,那麼磁頭很容易在沖擊的影響下把磁碟劃傷,從而造成硬碟的損壞。如果硬碟在非讀寫狀態下受到撞擊,情況會好一些。
因為在非讀寫狀態下,磁頭位於磁頭停泊區,與磁碟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所以這時候硬碟受到一定的撞擊產生晃動,往往不會造成磁碟損壞。當然,要是撞得太狠該壞還是會壞。
以希捷的這幾款企業級機械硬碟為例,它們在工作狀態(讀/寫)下,抗沖擊強度僅為50Gs。而在非工作狀態下,抗沖擊強度為200Gs。這些數據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機械硬碟的讀寫狀態下應對撞擊是十分脆弱的。
因此對於機械硬碟來說,如果是通過螺絲、支架固定在家用電腦或者伺服器上,其實不容易壞。但如果是用在移動硬碟、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上,並且恰好在讀寫數據時“碰撞了一下”,那麼機械硬碟就很容易壞了。而固態硬碟因為讀寫過程中不依賴這種機械結構,所以不用擔心這方面的問題。
固態硬碟:隨機讀寫速度快
硬碟的讀寫速度可以大致分成順序讀寫速度和隨機讀寫速度。順序讀寫主要是用於集中且連續的大文件讀寫,比如一個占用空間大小為2G的電影文件。
在我們播放或者復制這個電影文件的時候使用的就是順序讀寫。而隨機讀寫則是用於讀取細碎的小文件,比如我們在啟動電腦系統、打開程序、多個程序同時運行的時候就會用到隨機讀寫。
所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硬碟的隨機讀寫性能更重要。而固態硬碟由於數據存儲原理與機械硬碟不同,其隨機讀寫性能是要遠高於機械硬碟的。
為什麼固態硬碟廠商喜歡宣傳順序讀寫速度?
對於硬碟廠商來說,硬碟的順序讀寫速度更重要。因為順序讀寫速度比隨機讀寫速度更大,且更有利於宣傳。而且廠商如果想要提高硬碟的順序讀寫性能,往往只需要在緩存上下一些功夫就可以了。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我們手裡有一塊硬碟。就像其它固態硬碟評測文章一樣,我們在電腦上使用CrystalDiskMark對它的讀寫性能進行一個測試。
為了使測試數據盡可能准確,我們進行了5次測試,測試的數據包大小為64GiB。測試結果顯示:該硬碟的順序讀取速度為22726MB/,順序寫入速度為53520 MB/。
我們這里選取了市面上性能較強的固態硬碟——西部數據SN850X 4TB版作為對比。該硬碟順序讀取速度為7300MB/,順序寫入速度為6600MB/。也就是說我們這次測試硬碟的順序讀寫速度是西部數據SN850X 4TB版的大約3.11倍,順序寫入速度是西部數據SN850X 4TB版的大約8.11倍。
相信有些“關注細節”的小夥伴已經發現了,我們這次測試的硬碟在軟體上顯示容量為2795 GiB。因此可以推測這塊硬碟的標稱容量(印在包裝上的容量)應該是“3TB”。而3TB這個檔位在固態硬碟中很少見,但在機械硬碟中很常見。所以可能有些小夥伴已經猜到了,我們測試的是一塊機械硬碟。
但如果只有機械硬碟是測不到這個數據的,所以我們通過軟體的方式給這塊機械硬碟加了大概100GB的DDR4內存作為緩存。這樣即使我們測試64GiB的數據包,這些數據其實也都是在緩存里跑。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最大讀寫速度其實都是在“緩存狀態”下跑出來的成績。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緩存方案可以分為兩種:獨立緩存與“模擬SLC緩存”。
以三星的980 PRO為例,在官網的宣傳圖上我們可以看到980 PRO上的“大晶片”可以分成3類。最左側銀白色的晶片是主控晶片,是固態硬碟的控制器。
中間的是DRAM晶片也就是內存晶片,作為固態硬碟的緩存使用。這里的原理其實和我們直接拉電腦的內存過來當緩存相似,只不過它是通過“硬體”的方式實現。
而最右側的是NAND晶片,這個是數據實際存放的地方。像三星980 PRO這種有一個獨立的晶片用於緩存的就是獨立緩存方案了。
另一種緩存方案則是“模擬SLC緩存”,也就是將MLC、TLC、QLC等NAND顆粒模擬成SLC的工作模式,這樣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獲得讀寫性能提升。
對於消費級固態硬碟來說使用緩存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畢竟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比起讀寫性能、壽命這些參數,硬碟的價格往往更加重要。
為了使固態硬碟更加便宜,從SLC發展到MLC、TLC、QLC甚至未來的PLC都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固態硬碟的價格爆降。但與此同時,固態硬碟的讀寫性能也不能太差,所以像“緩存”這種“花小錢辦大事”的方案就逐漸多了起來。
結語
1、目前機械硬碟在大容量存儲方面價格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而對於小容量存儲,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價格差異不大,且固態硬碟有性能優勢。因此對於小容量存儲,固態硬碟更加合適。
2、由於目前大多數消費級固態硬碟順序讀寫速度是在“緩存模式”下測試的,因此在選購硬碟時可以不將“順序讀寫速度”作為關鍵參數進行對比。
3、機械硬碟+緩存>固態硬碟,在技術上很容易實現,但在商業上很尷尬。因為機械硬碟如果要加緩存就只能依靠獨立緩存,也就是說要加一個獨立的“緩存晶片”,那麼多一個晶片就多一份成本。
如果要追求更好的性能,那這個“緩存晶片”就需要性能強、容量大,那這樣成本就上去了。反之,如果用性能不強、容量不大的“緩存晶片”,那麼最終整個硬碟的性能提升也不大。
目前業界大多數機械硬碟選擇的“緩存晶片”最終妥協在了幾十至幾百MB的水平上。
來源:快科技
金士頓無敵了 拿下2022年全渠道SSD市場占有率第一
3月22日消息,快科技獲悉,金士頓今天宣布以全渠道固態硬碟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排名,為2022年畫上圓滿的句號。
據了解,研究分析公司集邦咨詢(TRENDFOCUS)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金士頓成為了2022年全渠道排名第一的固態硬碟供應商,市場份額占比為24%,去年三季度還一度達到28.4%。
數量方面,去年金士頓客戶端固態硬碟出貨量為2200萬個。
實際上,過去一年,整個客戶端固態硬碟的市場需求同比下跌了15%,與前一年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次報告還指出,2022年,台式機中固態硬碟單盤的裝機率達到了75%。考慮到微軟在明年下半年將逐步淘汰機械硬碟作為台式機主盤,因此2023年底預計這一占比將達到90%,相關因素有望繼續推動SSD行業的發展。
來源:快科技
399元1TB 速度5000MB/s 影馳星曜X4 PRO SSD圖賞
近日,影馳發布了星曜X4 PRO SSD,提供三種容量:500G售價249元,1TB售價399元,2TB售價959元。
現在,這款SSD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星曜X4 PRO M.2 SSD採用新型PS5021-E21主控,支持PCIe4.0×4接口,符合NVMe 1.4協議,1TB版本最高讀取速度可達5000MB/,寫入速度可達3500 MB/,4K隨機讀取速度最高可達650K IOPS,寫入速度最高可達800K IOPS。
存儲顆粒為Micron N48R 176層3D QLC NAMD,接口速度為1600MT/。
星曜X4 PRO SSD支持影馳魔盤Xtreme Tuner For SSD,設有固件升級、硬碟優化、安全擦除等模塊,可實時監控管理硬碟運行狀況和溫度變化,讓硬碟管理高效便捷。
考慮到如今越來越多主板自帶SSD散熱器,星曜X4 PRO M.2 SSD並沒有自帶馬甲散熱器。
來源:快科技
下單就後悔 不適合買二手的硬體有4種:礦卡排第二
之前我們介紹了適合二手購入的硬體《適合買二手的硬體只有4個:學會省1000元!》,其實在電腦中還有很多硬體是不適合二手的,盲目下單很容易就被坑,而且有苦說不出,下面我們就教你避坑二手硬體。
硬碟你看不到健康度。曾經有網友購買了所謂“小姐姐自用”的二手硬碟,想要利用自己的技術恢復一些照片出來,結果卻是碟片長時間工作,沒到3個月就掛掉了,最後只能發貼吧聊以自嘲。
硬碟的翻新技術成熟到了很多玩家想不到的境界,不僅通電時間,磁碟健康度可以刷,硬碟的標簽和包裝盒也能造假,而硬碟又是我們存放重要數據的地方,一旦出現故障後果不堪設想,可能你的重要資源都會全軍覆沒,所以硬碟堅決不能買二手。
顯卡默認全是礦卡。曾經繁榮的二手顯卡市場因為挖礦而變得雞飛狗跳,再加上奸商“優秀”的翻新技術,玩家自己鑒別顯卡真是難上加難,不少玩家都因為二手顯卡翻車。
此前30系顯卡出貨量少,幾乎都被礦主掃走,20系之前的顯卡和AMD顯卡也不能倖免,除非顯卡性能較差,目前你能在二手市場上買到的顯卡可以默認全是礦卡,所以要麼直接買價格極其便宜的直接註明的礦卡,要麼直接去官方旗艦店買新卡,別想著“撿漏”去購買顯卡。
主板暗病極難檢測。主板雖然不算易壞的硬體,但其品牌和型號眾多且雜亂,玩家短時間內很難篩選到合適的型號。如果購買的主板比較老舊,在未來升級電腦的時候也容易出現接口不足,或是硬體不兼容的情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主板的接口和功能繁多,玩家很難把主板的方方面面都檢測到,而且有少數網吧和礦場的主板在二手市場中魚目混珠,其中又有不少縮水的定製版主板,穩定性堪憂,導致買二手主板很容易翻車。
散熱器噪音+兼容性雙重考驗。散熱器其實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其重點就在於裡面的風扇。風扇在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後潤滑減少,噪音會有明顯增加,尤其影響在夜間的使用體驗。
另外大部分二手散熱器都沒有保留最初的全套扣具和矽脂,所以兼容性也是需要首先注意的,而且散熱器本來也不算貴的硬體,二手能省的錢其實非常有限,所以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二手。
其實不適合二手購入的硬體一般都是容易出現問題,在貼吧和論壇里有眾多網友翻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這樣的前提下也建議大家不要再去踩坑了。
來源:快科技
3米抗摔+4TB超大容量 三星T7 Shield 4TB移動固態硬碟上手
三星“T”系列移動固態硬碟自問世以來就憑借極 致的性能表現和優秀的便攜性能,深受廣大白領、遊戲玩家、內容創作者的喜愛。
三星之於存儲,其行業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大哥大。三星存儲自身擁有完整的硬體、軟體產業鏈條,產品品質可靠穩定,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原廠之一。
此前,三星推出了首款防摔、防塵、防水的高性能可攜式移動固態硬碟三星T7 Shield,能夠滿足更加嚴苛使用環境的用戶的高要求。
近期,三星推出了4TB超大容量的T7 Shield版本,海量的存儲空間,能夠讓用戶保存更多的重要數據,同時現階段的京東價格僅為2399元,非常的超值,有大容量移動外接硬碟需求的用戶,可以考慮入手一波。
今天我們拿到了這款T7 Shield 4TB版本移動固態硬碟,經過筆者的實際評測,這款硬碟的表現著實令人稱贊,非常適合普通消費者、高階內容創作者和戶外攝影師等群體的選擇,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款移動固態硬碟的具體實際表現究竟如何。
升級包裝,關鍵信息一目瞭然
三星T7 Shield 4TB版本包裝全新升級,整體更加酷炫、科技感十足,同時包裝正面的產品渲染圖質感十足。
包裝上還有關於硬碟的關鍵信息,比如這款硬碟支持IP65級別的防塵防水,同時還支持3米跌落無損傷,而在性能方面,超1050MB/的性能表現,達到行業領先水準。不僅如此,三星T7 Shield 4TB版本還支持Windows、安卓、macOS作業系統,兼容表現一 流。
三星T7 Shield 4TB版本外觀採用了暗夜黑的配色,黑色非常經典耐看,並且黑色同樣也能適應各種使用場合,不顯得過於扎眼。
三圍方面,長寬高分別為88mm*59mm*13mm,因為增加了矽膠抗震包圍,所以整體尺寸比三星T7稍稍大一圈,但是便攜性依舊出色,外出攜帶不會有任何負擔。
另外三星T7 Shield 4TB版本的正面還有橡膠外殼豎形的條紋裝飾,既能凸顯個性化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增大散熱面積,提升固態硬碟的散熱效率,而且還更加抗摔能更有效的保護數據並且正面還有三星的品牌標識,整體看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簡潔、大氣。
不論你是視頻創作者、商務辦公人士,還是白領上班族,或者是技術創業人員,即便是學生,都完全hold住三星T7 Shield的外觀造型。
包裝內,三星附贈兩根數據線,一根Type-CtoC數據線和一根Type-CtoA的轉接線,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硬碟的背面還有“T7 Shield”的標識,之後並沒有其他的字符標識,同樣保持了簡潔的設計風格。
硬碟的頂部是一個Type-C接口,左邊是工作指示燈,在接通設備之後,將會呈現藍色閃爍狀態。另外,這款硬碟還支持NVMe協議,順序讀取性能達到1050MB/,性能達到Type-C 10Gbps接口的上限,性能表現出色。
4TB大容量 NVMe協議 1050MB/高性能表現
三星T7 Shield 4TB移動固態硬碟的底部則是和此前的T7 Shield沒有任何區別,不過右上角的“4TB”標識,讓我們能夠和此前的版本進行區別。
4TB的超大容量,放眼整個移動固態硬碟行業,沒有幾家能夠提供單盤如此巨大的容量,對於一般的用戶來講,4TB能夠存放超過100款3A大作,4K視頻超過3000小時,即便是一個人一輩子的所有照片放到這個硬碟裡面,空間也是綽綽有餘的。
同樣對於專業的人士來講,更大的空間帶來更多的便利性,經常需要拷貝、備份素材的內容創作者來講,4TB的容量帶來更多的操作空間。
隨著視頻內容創作用戶的爆發式增長,以及4K、8K視頻的不斷普及,長視頻開始占據越來越大的存儲空間,就拿60fps高清長視頻而言,1分鍾的視頻差不多就要占據1個GB的存儲空間,而4K視頻22分鍾的視頻,就需要1個TB的容量空間。
所以大容量的存儲設備對於視頻內容創作者和電影收藏愛好者來講,顯得尤為重要。而對於遊戲玩家來講,現在的遊戲畫面媲美電影場景,並且開放式的地圖設計,讓整個遊戲的體積變得越來越大,動輒就要上百個GB,所以4TB的大容量硬碟能夠滿足遊戲玩家更多的遊戲存儲需求,並且1050MB/的性能表現,也能夠獲得更快的遊戲載入速度。
IP65級別的防塵防水,還有3米防跌落
三星T7 Shield作為一款防塵、防水、防摔的三防移動固態硬碟,支持IP65級別的防塵防水,日常使用灰塵無法侵入其中。
並且一般的無壓力液體也不會對硬碟內部造成損壞,即便應對室外的大雨天氣,也不會對三星T7...
賣不動 三星/SK海力士晶片庫存超千億:記憶體/SSD便宜到沒朋友
盡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晶片過剩的苗頭已經顯現,但韓國兩大巨頭三星和SK海力士,似乎並沒有很好地做出應對。
據悉,三星在3月19日提交給韓國金融監督院的申報文件顯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該公司整體庫存資產達到52.2萬億韓元(約2745億元人民幣),刷新歷史新高,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半導體部門,庫存金額達到29.1萬億韓元(約合1527億元人民幣)。
友商SK海力士面臨相似的問題,申報文件披露,其四季度整體庫存資產攀升至15.7萬億韓元(約合825億元人民幣)。
由此,三星和SK海力士均被認為將在今年一季度出現晶片業務大幅虧損。同時,業內人士表示,PC DRAM和NAND Flash晶片的價格已跌至接近成本,預計一季度交易價格分別再下滑19%和18%。
全行業層面,鎧俠、美光、西部數據、SK海力士等顆粒大廠紛紛減產來緩解供給過剩局面,此舉或能促使跌幅收窄。
來源:快科技
硬剛SSD 機械硬碟容量100TB不遠 就是震動受不了
與SSD硬碟相比,HDD機械硬碟主要的優勢就剩下單位價格下的容量了,當前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22TB到26TB,今年應該會有30TB容量的硬碟,未來會逐漸實現50TB、100TB硬碟。
100TB容量的機械硬碟需要下一代技術,也就是HAMR熱磁輔助磁記錄技術,其存儲密度可以達到5-6Tb/平方英寸,是當前PMR垂直磁記錄技術的5-10倍以上。
雖然業界已經研究該技術20多年了,希捷、西數已經有部分硬碟用上HAMR技術,但大規模量產還存在成本高的難題。
HAMR硬碟不僅價格貴,還有個缺點讓業界不放心,那就是太脆弱——由於存儲密度大幅提升,磁頭定位更加復雜,這就會導致磁頭對震動非常敏感,但在機房中風扇及硬碟主機等產生的震動是不可避免的。
Dropbox是做網絡存儲的,因此對這個問題更加上心,他們正在研究多種技術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降低風扇噪音等等。
來源:快科技
挺能藏啊 男子電動滑板車藏84個SSD入境被海關查獲
近日,據海關總署官方信息平台“海關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拱北海關所屬青茂海關在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查獲一名旅客利用電動滑板車藏匿硬碟進境,合計數量84個。
3月3日13時許,一內地籍旅客手推一輛電動滑板車,從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旅檢現場“無申報通道”進境時神色緊張,引起當班關員注意,關員遂引導其將電動滑板車過機檢查,過機圖像顯示該電動滑板車前槓存在塊狀不明物體。
拆卸前槓後,查獲藏匿在車軸管內的金士頓牌固態硬碟84個,目前該案已按規定作進一步處置。
根據相關規定,以藏匿、偽裝、瞞報或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屬走私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質量比拼:很多人吹爆的日立 其實最容易壞
機械硬碟的質量問題經常被拿出來討論,但哪家品牌更靠譜呢?
數據恢復公司Secure Data Recovery提供的最新報告,排除意外損壞因素之後,只統計正常讀寫操作中出現的失敗情況,得出結論:
機械硬碟的平均壽命是2年10個月,但不同品牌之間差異極大,最好的和最壞的甚至差了幾乎50%。
本次統計的硬碟品牌有六家:希捷、西數、東芝、三星、日立、邁拓。
其中,三星、邁拓都早已被希捷收購,日立則被西數收購,也就是現在的日昱(HGST)。
總的來說,東芝硬碟表現最好,151塊硬碟平均運行時間34799小時,幾乎4年。
評價非常好、很多人特別青睞的日立則是最差的,211塊硬碟平均僅18632小時,也就是僅僅2年1個月多點。
另外,27塊邁拓硬碟平均壽命29771小時(接近3年5個月)。
936塊西數硬碟平均壽命25676小時(2年11個月多點)。
559塊希捷硬碟平均壽命23298小時(接近2年8個月)。
123塊三星硬碟平均壽命19224小時(2年3個月多點)。
報告還公布了每家品牌硬碟的損壞扇區數量,日立又是最差的,多達3348個壞扇區。
另外,希捷2671個、東芝1884個、西數628個、三星529個、邁拓228個。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一家公司對部分硬碟考察後的結果,數量有限,而且不同品牌差異很大,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品牌的整體質量,僅供參考。
來源:快科技
殺死機械硬碟 SSD技術重大突破 SK海力士TLC快閃記憶體堆疊超300層:寫速狂飆194GB/s
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進化方向非常明確,那就是通過更多層地堆疊來實現更快的讀寫速度,同時提高單位面積的存儲容量,降低存儲成本。
在ISSCC 2023期間,35名SK海力士工程師聯名提交了論文,詳細闡述了他們是如何攻克300+堆疊的難關。
通過運用TPGM(三重驗證編程)、AUSP(自適應未選串預給電)、PDS(被編程假字符串)、APR以及PLRR(平面級讀取重試)等五項技術,他們實現了超過300層的TLC顆粒堆疊。
這顆1Tb容量的TLC 3D快閃記憶體(3bit/Cell)達到了驚人的20Gb/mm2容量密度,寫入速度更是狂飆到194GB/創紀錄。
按計劃,SK海力士的300+層TLC將在2024年量產商用。
來源:快科技
還要什麼自行車 梵想4TB SSD到手1169元:倉庫盤夠了
SSD硬碟最近是各種便宜,1TB容量以下的都不建議選了,2TB價格也能做到500-600塊,追求大容量的話甚至可以考慮4TB容量的,梵想4TB的SSD可以1169元入手。
梵想4TB硬碟在自營旗艦店標價就是1169元,這價格也沒什麼優惠,但本身也是好價,還是自營+京東售後的。
梵想也是近年來崛起的一個SSD品牌,低價SSD中經常能看到他家產品,甚至還上了某多多的百億補貼,口碑還是可以的。
至於SSD本身,這個價格是SATA 3.0接口的,2.5寸規格,7mm厚度,550/480MB/的讀寫速度。
主控沒提,快閃記憶體也只說是TLC快閃記憶體,4TB容量的寫入壽命是2048TBW,這麼大容量下不怕寫死,實在不放心就當作一個數據盤,存放遊戲、電影可以,重要數據多備份一份為好。
在大牌廠商2TB硬碟還要千元左右的情況下,4TB只要1169元,還要啥自行車。
來源:快科技
最強消費級PCIe 5.0 SSD有多強 技嘉大雕510K 2TB評測:順序讀寫破10GB/s、4K超100MB/s
一、前言:大雕510K殺來 問鼎最快消費級SSD
PCIe 5.0 SSD終於還是來了,雖然比預期晚了那麼一點。
我們收到的第一款PCIe 5.0 SSD是技嘉送測的大雕510K 2TB SSD,的確有點意外,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技嘉主要業務是板卡和筆記本電腦,在SSD領域並沒有太大的聲量。
這款技嘉大雕510K 2TB SSD,卻絕對配得上當今最強消費級SSD的稱號。
下面我們來看看技嘉大雕510K SSD 有哪些新特性!
1、群聯PS5026-E26主控
這是群聯首款PCIe 5.0主控,採用TSMC 12nm工藝,FCCSP 576封裝,核心面積16x16mm,集成2個ARM Cortex-R5內核和3個專用IP核,支持DDR4/LPDDR4緩存,支持SSD容量最高可達32TB。
這是一款八通道主控,理論上配合2400 MT/的快閃記憶體就能跑滿 PCIe 5.0 x4的15.7GB/帶寬,不過為了控制功耗與發熱,PS5026-E26將最高讀取速度限制在了12GB/,最高寫入速度則是11GB/。
另外,4K隨機讀取能力為1500K IOPS,4K隨機寫入性能則是2000K IOPS。
2、ZNS分區命名空間
ZNS允許SSD和主機在驅動器內協作放置數據,而無需過度調配,還允許數據與SSD的物理介質對齊。
通過這種方式,ZNS提高了整體系統性能並提高了SSD的耐久性。
傳統的SSD如果快閃記憶體區塊未寫滿,要繼續寫入時需要將原有數據復制出來,然後再將快閃記憶體區塊的數據全部擦除,最後連同新數據與原有數據一起寫入區塊中。這就無形中增大了SSD的寫入放大率,降低了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
帶有ZNS的SSD則將每個區塊細分成數個空間,寫入時不必擦除整個區塊的內容,只需擦除分區就行。
這一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SSD寫入放大率,提升寫入壽命。因此大雕510K SSD 1TB版本的寫入壽命可達700TBW,2TB版本的寫入壽命則是1400TBW,比市面上主流PCIe...
韓國3月前10天晶片出口暴跌41.2% :三星等SSD存儲降價也沒用 中國用戶無愛
韓國關稅廳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前10天出口同比下降16.2%,至158億美元,因晶片出口依然疲軟。
由於全球需求低迷,晶片出口在此期間暴跌41.2%,僅為22.6億美元。另一方面,汽車出口增長了一倍多,達到16.9億美元。
從目的地來看,韓國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出口下降35.3%,至31.7億美元。換句話說就是,中國用戶對於三星等存儲購買意願大大降低....
其實今年1月韓國晶片庫存率就達到了265.7%,這是1997年3月以後近26年來的最高值。
隨著內存、SSD繼續降價,但是用戶購買欲望不高,這導致韓國廠商備受打擊。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盡管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主要DRAM廠商積極通過降價等方式消化庫存,但韓國券商業內人士預估2023年DRAM價格難反彈。
去年10月份,有機構預判由於快閃記憶體和SSD庫存海量,預計今年年中之前,價格會跌去50%之多,現在來看這個跌幅還不夠,供過於求的局面,將導致SSD等價格繼續下滑。
來源:快科技
SSD比機械硬碟更容易壞?實測來了:跟想像中不一樣
硬碟有價,數據無價,每一個遭遇過硬碟故障的玩家都能深刻體驗這句話的代價,選擇靠譜的硬碟可以說很重要了。
如今大家選硬碟主要有SSD和HDD機械硬碟兩種,他們的性能優勢就不用比了,但不少人認為SSD硬碟比HDD硬碟容易壞,更有有可能丟失數據,現在Backblaze公布的結果可以來驗證下。
Backblaze是一家雲存儲服務商,他們使用了大量硬碟,此前經常公布HDD硬碟可靠性數據,現在又首次公布了旗下服務使用SSD硬碟的AFR年化故障率,可以來對比一下。
他們在過去一年中使用了2906塊SSD硬碟,來自美光、希捷、西數及戴爾,天數合計93.4萬天,故障數量25塊,相當於0.98%的幾率出問題。
相比之下,HDD硬碟數量高達22.6萬塊,故障數量910,故障率約為1.64%。
兩種類型對比的話,SSD硬碟出問題的幾率要比HDD硬碟還是要低的,不過差距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1000個硬碟中也只有6.6塊硬碟故障的差異。
不過Backblaze這個結果還有點局限性,那就是SSD的樣本數量跟HDD差異太大了,不到3000塊硬碟代表性差一些,而且品牌比較集中,容量也多是250到500GB,如果使用的量再多一兩個量級,可能雙方的故障率就更小了。
對個人用戶來說,硬碟出問題的幾率多少就沒什麼糾結的必要,品牌、售後這些可能更關鍵,重要的數據還是要多備份。
來源:快科技
第一批PCIe 5.0 SSD都是殘血 14GB/s滿血版還早呢
第一批PCIe 5.0 SSD正在陸續登場,但因為主控、快閃記憶體方面的限制,第一批產品普遍只能跑到10GB/的順序讀寫速度,雖然比PCIe 4.0 SSD又提高了不少,但還有潛力。
在此之前,、都曾披露,後續會升級PCIe 5.0 SSD,讀取速度可以超過12GB/。
海外存儲廠商Sabrent也亮出證據,說他們正在開發中的Rocket X5 PCIe 5.0 SSD,順序讀寫速度都能達到12GB/的檔次。
Sabrent表示,目前的技術限制使得PCIe 5.0 SSD無法達到14GB/的滿血速度,但他們正在與主控廠商群聯電子全力合作,會在後續實現這一目標。
不過,Sabrent並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目前看還要很久,估計最快差不多也要今年底,甚至明年初。
來源:快科技
3000塊多品牌SSD質量大PK:整體比機械硬碟可靠
日前,雲存儲服務商Backblaze發布了2022年度旗下SSD固態硬碟的質量報告。
參與統計的固盤總計2906塊,品牌覆蓋英睿達、戴爾、美光、希捷和西部數據。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硬碟中鮮有M.2 NVMe接口款式,且容量普遍較小,集中在250GB和500GB,它們多用於系統引導等使用場景。
一整年的統計下來,這些SSD的平均年化故障率是0.98%。
其中有7款型號一塊沒壞,故障率為零,分別來自戴爾、希捷和西數。故障率最高的款式是希捷ZA250CM10002,但其實只有1.98%。
當然,3000塊SSD對比BB旗下用於存儲的29萬塊機械硬碟,可謂小巫見大巫。後者去年的年化平均故障率是1.37%。
圖為過去三年的數據
來源:快科技
速度狂飆10000MB/s 技嘉大雕510K SSD 2TB圖賞
早在2022年8月,技嘉就全球首家官方宣布了新一代PCIe 5.0 SSD,型號為“AORUS Gen5 10000”。
並在今年2月初正式推出,中文名“大雕510K”,成為第一款上市的大品牌PCIe 5.0 SSD。
現在,大雕510K已經來到快科技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技嘉大雕510K採用標准M.2 2280形態規格,搭配體積夸張的散熱器,主控是群聯E26,搭檔232層堆疊TLC快閃記憶體,支持PCIe 5.0 x4、NVMe 2.0。
順序讀寫速度最高10GB/、9.5GB/,寫入壽命1400TB,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60萬小時,待機功耗0.085W,負載功耗高達11W。
其中,大雕510K 1TB版讀取9500MB/,寫入8500MB/;2TB版讀取10000MB/,寫入9500MB/。
來源:快科技
5299元 西部數據22TB硬碟上架 小姐姐們的豪華別墅
3月10日,西部數據最新的22TB Elements桌面3.5英寸硬碟現已上架,京東自營售價5499元,現在秒殺價5299元。
西部數據22TB Elements桌面硬碟內置了西部數據自家最新的22TB機械硬碟,按一部高清電影3GB來算,這塊硬碟能存大約7300部,打造私人片庫綽綽有餘。
其配備USB 3.0接口,傳輸速率為5Gbps,作為移動硬碟,而且是機械硬碟,這個速度比較常規。
硬碟為NTFS格式,兼容Windows 10及更高版本,開箱即可在Windows PC上使用,連接USB埠,輕松為電腦擴容。還可重新格式化以便用於Mac。
官方介紹稱,該硬碟傳承西數品質,基於高耐久度、震動耐受力以及長期可靠性標准而生,並配置保護功能的耐用型外殼,守護您的數據安全,質保3年。
來源:快科技
299元就能享受1TB大容量 XPG翼龍S20 SSD評測
一、前言:QLC成為主流趨勢勢不可擋、1TB殺入百元級
PC硬體里,這幾年技術提升最大的是什麼?自然不是擠牙膏的處理器,也不是功耗爆表的顯卡,而是容量、速度持續飛升,價格卻越來越實惠的SSD固態硬碟。
SSD進入大眾視線後,就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HDD機械硬碟,如今絕大部分用戶裝機都是優先考慮SSD,頂多加一塊HDD保存數據。
尤其是筆記本,SSD早已是標配,性能好,體積小,重量輕,耐沖擊,2023年還開始普及1TB大容量。
當然,任何技術從推出到成熟,再到到普及,優先要考慮的一個地方就是如何不斷降低成本,這是商業必經的發展路程,SSD當然也是如此。
作為SSD的基礎存儲介質,NAND快閃記憶體已經經歷了多個階段:SLC、MLC、TLC、QLC。
SLC每個Cell只能存放1bit數據,電壓只有0、1兩種變化。由於結構簡單,使得可擦寫壽命達到了10萬次,而單Cell讀寫速度也有35/25MB/,但是成本實在太高,如今已經基本絕跡。
MLC每個Cell可存放2bit數據,相同面積下可以做出2倍於SLC的容量,但是電壓變化多達4種,因此在可靠性上只有SLC的1/10。目前的MLC產品可擦寫測試通常在3000~10000次之間,讀寫速度也降到了SLC快閃記憶體的1/3。
TLC每個Cell可以存放3bits數據,在相同面積下,容量可以比MLC提高50%,但是卻有8種電壓變化,可靠性進一步降低,一般在300~1000次之間。單Cell讀取速度仍然有10MB/,而寫入速度就大幅度降低,不到SLC的1/10,僅有1.5MB/。
QLC每個Cell可以存放4bits數據,相比TLC,存儲密度又提高了33%,而電壓變化卻有16種之多,導致早期的可擦寫壽命僅有100~150次,而且性能也進一步下降,必須搭配足夠容量的緩存,而緩外速度又會“現出原形”。
不過,隨著快閃記憶體架構和工藝的不斷成熟,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技術的不斷完善,QLC無論性能還是可靠性都已經完全可以日常需求。
更關鍵的是,QLC的存儲密度更高,可以在同等價格下更輕松地做到大容量,彌補壽命方面的不足。
相信不少用戶也注意到了,大容量的QLC SSD產品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低,不少筆記本都開始標配QLC SSD。
尤其是現在1TB SSD已經殺入了百元級,如今只需要299元左右即可入手,在性價比上極具吸引力。
我們就以XPG翼龍S20 1TB SSD為例,來看看QLC如今的性能表現。
來源:快科技
PCIe 5.0 SSD硬碟值得買嗎?性能很強、2個缺點很致命
AMD及Intel的銳龍7000、13代酷睿都已經支持了PCIe 5.0,顯卡上暫時沒用,但PCIe 5.0硬碟已經有部分型號開始上市了,性能理論上比PCIe 4.0翻倍,速度可達15GB/以上,誘惑力十足。
那PCIe 5.0硬碟是否值得買?這事之前確實實際測試,國外有網友GlennAlanBerry入手了一塊2TB的Inland TD510 SSD硬碟,售價是349.99美元,作為對比的是,當前PCIe 4.0最好的產品990 Pro 2TB是249.99美元。
PCIe 5.0硬碟的貴是沒跑,接下來重點看下性能。
以上是三星990 Pro的性能測試結果,讀取7.4GB/,寫入6.6GB/,4K隨機讀取80MB/,隨機寫入278MB/。
這里是Inland TD510 SSD的測試結果,連續讀取10GB/,寫入也上10GB/了,4K隨機讀取85MB/,隨機寫入303MB/。
雖然他的測試結果很簡單,只有CDM的性能結果,不過足夠說清了。
首先,PCIe 5.0的性能確實提升了,特別是連續讀寫速度,他現在買的其實還是殘血版的,滿血PCIe 5.0硬碟速度能上14-15GB/,現在的才是10GB/,比PCIe 4.0最好的型號提升40-50%速度,而且溫度控制的也不錯。
然而PCIe 5.0還是2個問題沒解決,一個是連續讀寫性能提升,但隨機性能變化不大,日常體驗感受不出來。
另外就是貴,PCIe 5.0的價格也提升了40%以上,這還是相對頂級PCIe 4.0而言的,比其他主流型號的PCIe 4.0還要更貴。
總之,PCIe 5.0的讀寫速度看著不錯,但是價格又貴,性能提升又沒什麼用的情況下,普通人沒必要買。
來源:快科技
1TB僅299元 XPG翼龍S20固態硬碟圖賞
近日,XPG翼龍S20固態硬碟發布,僅售299元,性價比十分優秀。
現在這款固態硬碟已經來到快科技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XPG翼龍S20採用了NVMe 1.3高速協議,讀取速度高達2100MB/,寫入速度高達1500MB/,比傳統的SATA硬碟快上數倍。
它的隨機讀寫速度也非常出色,可達到 180/240 IOPS,可以讓你快速讀取和寫入大量小文件。
這款固態硬碟採用了M.2接口設計,支持HMB(Host Memory Buffer)與SLC Caching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計算效率,操作更加流暢。
另外,這款固態硬碟擁有大容量的1TB存儲空間,足以存儲大量文件、音樂、照片和視頻等數據,而且不會因為存儲空間不足而影響你的工作和娛樂。
來源:快科技
韓國1月晶片庫存率創26年來新高:三星、SK海力士虧腫 SSD等存儲還會大降價
據韓國統計廳5日消息,1月韓國晶片庫存率為265.7%,這是1997年3月以後近26年來的最高值。
1月晶片出貨指數(剔除季節因素)為71.7,環比下滑25.8%。同期,庫存指數環比大增28%,為190.5。晶片庫存率高就意味著供大於求。鑒於晶片是韓國主要出口品,韓國出口和經濟的前景堪憂。
隨著內存、SSD繼續降價,但是用戶購買欲望不高,這導致韓國廠商備受打擊。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盡管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主要DRAM廠商積極通過降價等方式消化庫存,但韓國券商業內人士預估2023年DRAM價格難反彈。
去年10月份,有機構預判由於快閃記憶體和SSD庫存海量,預計今年年中之前,價格會跌去50%之多,現在來看這個跌幅還不夠,供過於求的局面,將導致SSD等價格繼續下滑。
來源:快科技
庫存多到爆 今年才兩個月 SSD價格就跌超3成:還會更便宜?
最近,是不是有裝機的朋友幸運買到了好價的大容量SSD?
來自TMHW的統計顯示,市面上21款熱門的SSD產品(1TB、2TB和4TB容量)自1月3日以來,絕大多數的價格都出現了下滑,幅度最高有33%之多,即西數黑盤SN770,平均降幅也達到了23%。
經過此番降價後,歐洲市場主流1TB/2TB/4TB的最低單價已經做到了每GB 0.05美元。
其中,1TB最便宜的產品是Intel 670p,為49.99美元;2TB最便宜為英睿達P3,賣107.99美元。4TB最便宜同樣是英睿達P3,賣219.99美元。
顯然,最近一段時間是購買入手SSD的好時機,去年10月份,有機構預判由於快閃記憶體和SSD庫存海量,預計今年年中之前,價格會跌去50%之多。想賭一把的話,不妨再等等。
來源:快科技
套路滿滿 不懂緩外速度就別買SSD
固態硬碟早已成為主流配置單的必選硬體,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環境下,300元以下的1TB固態也層出不窮,如果直覺告訴你便宜的固態硬碟有貓膩,那麼這次你的直覺是對的,問題就在緩外速度這里。
固態硬碟內部有點像CPU-內存-硬碟的關系,在寫入數據的時候,由主控晶片先寫入到緩存中,再由緩存寫入到快閃記憶體顆粒中。有些SSD沒有獨立的緩存晶片,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
主控晶片寫入到緩存中的速度非常塊,但是受限於緩存的空間,只能寫入一定大小的文件,這里的速度就是緩存內速度,簡稱緩內速度。
在超過緩存空間之後,繼續寫入文件就要等緩存寫入到快閃記憶體顆粒之後再寫入了,這個速度取決於快閃記憶體顆粒的速度,也就是緩存外速度,簡稱緩外速度。
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知道SSD速度快,並不了解緩內速度和緩外速度之分,商家自然而然也就去宣傳更快的緩內速度了,但只看緩內速度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看不到快閃記憶體顆粒的讀寫速度。
因為緩內速度幾乎不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影響,所以很多奸商會在SSD內配置劣質顆粒或回收顆粒來壓縮成本,這時看緩內速度是發現不了貓膩的,只有緩外速度才能體現出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實力。
隨著價格的內卷加劇,SSD也在不斷改進,很多低價SSD就採用了沒有緩存的版本,直接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中劃出一部分空間,將工作模式模擬為SLC,這部分存儲單元成為緩存,提供非常高的速度,這樣既能有很高的緩內速度,同時還可以省下緩存晶片的成本。
正常情況下這麼做沒問題,可以滿足要求不高同時預算不多的玩家的需求,但是有了山寨SSD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山寨SSD模擬出來的SLC同樣是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中的,而這些快閃記憶體顆粒質量參差不齊,在長時間使用之後掉速是小事,一旦一個顆粒損壞會導致全盤數據丟失,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建議大家買大品牌的SSD,而不要碰山寨牌子。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徹底沒得玩了 300TB SSD 2026年見
機械硬碟雖然短期內不會被完全淘汰,但其技術、容量發展如此之慢,在SSD面前真的是完全不夠看。
全快閃記憶體存儲供應商Pure Storage預計,其獨有的DFM(直接快閃記憶體模組) SSD的容量將在三年內增長6倍,達到300TB之多。
Pure Storage目前出貨的DFM SSD最大容量為48TB,未來幾年會不斷提升容量,甩開競爭對手,預計最快在2026年就做到300TB,甚至有希望在2025年提前達成。
提升快閃記憶體容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堆疊更多的層數,目前普遍做到了112-160層,Pure Storage預計五年後可以堆到400-500層,各家快閃記憶體廠商都瞄準了這一目標。
此外,Pure Storage還計劃在其DFM SSD中堆疊更多的快閃記憶體晶片,以及擴大整體形態尺寸,同樣可以幫助擴大容量。
相比之下,機械硬碟容量的提升就死龜速了。
希捷此前曾公開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發布30TB+容量的HAMR熱輔助磁記錄硬碟,2025年超過40TB,
來源:快科技
捲成白菜價 致態TiPlus 7100固態硬碟新史低:1TB僅549元
SSD的價格已經越來越卷,真到了“白菜價”的程度了。
根據京東自營顯示,致態TiPlus 7100 1TB版本京東3月8日大促價為579元,領取30元優惠券,使用京喜APP下單還能進一步優惠,到手價僅549元,這是目前歷史最低價格()。
致態TiPlus 7100固態硬碟採用晶棧Xtacking 3.0架構快閃記憶體,高達2400MT/的快閃記憶體接口帶寬,對比上一代速度提高了50%。
在無緩設計,四通道方案下,給予硬碟最高7000MB/和6000MB/的連續讀寫速度,實現了近乎PCIe4.0的飽和性能。
TiPlus7100採用M.2 2280規格,單面PCB設計,有利於一體機、超薄本、遊戲本、PS5等小空間設備安裝擴容,靈活的兼容性全方位支持Gen4及大部分Gen3系統,滿足玩家用戶更多的使用環境需求。
TiPlus7100採用原廠TLC快閃記憶體顆粒擁有嚴苛的測試,專注的品質做工,為硬碟提供了持久壽命,2TB版本更是達到了1200TBW,同時150萬小時MTBF的可靠保障以及五年質保。
來源:快科技
同樣是PCIe 5.0 SSD:Intel、AMD跑分竟不一樣 差距達30%
由於平台設計不同,同樣一款SSD,分別搭配Intel、AMD處理器,經常會得出有明顯差異的結果。
PCIe 5.0 SSD時代,這個問題似乎有所改善,但依然能看出來。
越南公司SSTC也推出了他們的PCIe 5.0 SSD,取名為“Tiger Shark”(虎鯊),標準的群聯E26主控、美光快閃記憶體,容量2TB,支持PCIe 5.0 x4、NVMe 2.0,寫入壽命1400TBW。
自帶大型散熱片,不過沒有主動風扇,很少見,還支持RGB燈效。
售價為8999999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620元。
最有意思的是,SSTC沒有單調地公布標稱性能,而是給出了這塊硬碟在i9-13900K+Z690、銳龍7 7700X+B650E兩個平台上的實際跑分差異。
兩平台都支持PCIe 5.0,Intel這邊雖然通道數少一些,但對於SSD的性能發揮沒有限制。
結果,兩套平台的Q8T1(8隊列深度1線程)順序讀寫速度都在10GB/左右,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個也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指標。
Q1T1的順序讀寫性能也基本一致,讀取速度上Intel領先了3%,但也影響不大。
隨機性能就明顯不同了,Q1T1 Intel領先了多達25%、31%,Q32T1 Intel更是領先了32%、27%,平均下來有差不多30%的優勢。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還需要更多數據來佐證。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