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文娛

文娛

《羅剎海市》80 億播放量都沒打破的記錄,屬於一首兒歌

最近最火的華語歌曲莫過於刀郎的《羅剎海市》,7 月底的全球網絡播放量已達 80 億次(目前很可能已破 100 億),甚至有消息稱它打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不過金氏世界紀錄很快就辟謠, 稱「YouTube 上觀看最多的 MV」紀錄依然屬於 Baby Shark ,目前播放量已經突破 131 億次。 無論你是身經百戰的國家級網際網路沖浪運動好手,還是背著老闆悄悄摸魚默默刷新的吃瓜群眾,這首史上最強洗腦兒歌你肯定聽過。 文字蒼白,讓我們先發一段語音: Baby Shark, doo doo doo doo doo doo. Baby Shark, doo doo...

不愛「白幼瘦」,韓國這個綜藝在玩一種很新的荷爾蒙審美

韓綜《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以下簡稱《海妖的呼喚》),評分和熱度不成比例。 同樣是玩體能對抗,綜藝《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在 IMDb 上有超過 7 千人打分,而《海妖的呼喚》僅僅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熱度之差肉眼可見。 不過,《海妖的呼喚》評價卻是實打實的高。 上線當天,節目的豆瓣評分就沖上 9.6 分。而在韓國以及上線的其他四個國家和地區,節目也全都沖入了網飛 Top10 熱播榜單。 在今年「全女綜藝」的流行風潮中,《海妖的呼喚》賺得口碑之餘,也在用一種新的綜藝敘事,向觀眾傳達一種新的荷爾蒙審美。 團隊,是真正的主人公 24 名參賽者被拉到一座孤僻的荒島上,進行七天六夜的生存肉搏。《海妖的呼喚》的真人秀劇情簡單得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 但節目自有其特別賣點:參賽的 24 人全員都是女兒身,卻在從事消防員、警衛員、特技演員等大眾印象中總是和男性掛鉤的職業工種。 每一位參賽者都不是泛泛之輩。她們之中,有世界消防員競技大賽的金牌獲得者,有參演過電影《柏林》《暗殺》的格鬥冠軍,還有前柔道國家代表等。24 名參賽者按照各自的真實職業被分成 6 個小組展開對抗,為職業榮譽而戰。 火之島上,每一天都將會有兩場比賽輪番上演:基地戰和競技場戰。 競技場戰很好理解,大家在場內比試項目,獲勝的小組將會贏得特別獎勵。 基地戰則是更大的看點。每當襲擊警報響起,各支隊伍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換上戰鬥服,在山林之間穿梭攻防,拔除其他隊伍基地里的防守旗幟。 這時候參賽者比拼的,就不只是純然的武力值了。談判、聯盟、陷阱、埋伏,6 個小組彼此試探,既是神經緊繃的肉體攻防,也有步步為營的心理運籌。 軍人組擅長伏擊,警衛組以守為攻,警察組愛搞偵探查勘,消防組講求高效出擊,運動員組身手靈敏,特技演員組審時度勢。 各個小組的職業素養既是她們生存對抗的基礎能力,但也是整個節目最緊張刺激、最出乎意料的故事發展。 選擇以什麼方式、什麼策略參與對抗,無一不是折射了不同職業群在各自工作環境中的價值追求和專業精神。職業意識和團隊合作因此串聯起整個綜藝的故事線。 用節目編劇崔珍雅的話說,雖然工作和出身不同,但基於職業而擁有相似價值觀的人物聚集在一起後,團隊就成了真正的主人公。 新敘事傳達了新審美 傳統的性別展現在火之島上無跡可尋。正如某位豆瓣網友所說: 整個綜藝最好的一點是從來沒有強調過 『女』,卻是完完全全的全女綜藝。 除了參賽的警察、消防員、運動員等是女性,節目的創作大腦同樣是兩位女性:導演李恩京和編劇崔珍雅。而《海妖的呼喚》則是李恩京擔任總導演的第一個節目。 在荷馬史詩中,塞壬(Siren)是擁有迷人聲音的海妖,她會用歌聲引誘海上的水手,讓船隻觸礁沉沒,船員則會成為塞壬的口腹之物。 不過,在李恩京 PD 眼中,Siren 更應該解釋成「警報」,這暗示著 24 位參演者都是美麗又危險的女人。 她希望透過這一方式,洗刷掉這個神話角色身上的污名:海妖的呼喚不是魅惑,而是女性和女性戰鬥的號角。 從策劃開始,《海妖的呼喚》便希望能更直接地展現女性力量。主創團隊強調,不要把參賽者視為女警察、女軍人、女特技演員,而是各個職業的代表。 曾經護衛過三任總統的警衛員、節目中警衛隊的隊長李秀蓮提到,自己在退役後就經常被人問到: 女人也可以當總統警衛嗎? 消防隊隊長金賢雅也表示,消防員「是一份依靠偏見生存的職業」,民眾甚少知道也很難相信,居然會有女性的消防員。 隨著《海妖的呼喚》的播放,大眾得以正視,女子也可以充滿力量和荷爾蒙,她們同樣有著被男性所「壟斷」的美學、氣質和品格。 權謀、血性、義氣、團隊合作;砍柴、破門、徒手挖地,無所顧忌、無拘無束。 韓國作家崔智恩評論道,當女性擺脫了男性群體,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個性時,我們才能想像,「人」這個概念的范圍其實可以更寬廣。 從這個意義上看,《海妖的呼喚》不但破除了傳統上「男強女弱」的性別偏見,尤其是女性身體素質上的誤解;還向大眾傳達了一種勇武、專業、硬朗的女性新審美範式。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muscle 李宇春以「春哥」之名奪得《超級女聲》冠軍的那個夏天,距離現在已經快過去 20...

「小帥和小美」,用三分鍾毀掉電影

男人轉身把手機甩在了桌上,抱著頭思考了幾秒後,竟然揮手給自己扇了兩巴掌。 啪啪,巴掌聲清脆又響亮。 三分鍾前,男人還在為下飯要看什麼視頻而煩惱,他在視頻網站精心挑選著今天的「電子榨菜」,不小心點進了一個封面和標題非常誘人的短視頻。 小帥患有嚴重失眠症,但是達不到服用催眠藥的程度,面對小帥,醫生建議他去衛生理公會教堂,看看那些得睪丸癌的人,體驗這些人被切除睪丸,一輩子不能生孩子,被迫和老婆離婚,小帥果然,沒有失眠了。 視頻結束,他才意識到這個電子配音員捧讀的是大衛·芬奇導演的電影《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 9.0,他一直想抽時間去享受這部懸疑神作,而現在卻被一個 AI 配音劇透了個遍,他的心情糟糕透了。 注意看,畫面上的這名男子叫阿白,阿白是科技網站的一名編輯,因為看視頻下飯的時候被劇透了一臉,阿白已經氣得吃不下飯。他決定要復仇,他摔下筷子拿起了鍵盤,用這把「AK47」向全世界發射出幾個字: 小帥和小美,毀了所有電影! 統治全世界的「小帥和小美」 誰主張,誰就要舉證。 要控訴「三分鍾電影」之前,阿白需要收集關於它的資料和證據,證明它是什麼,從哪來,又禍害了哪些。 他一如往常地在搜尋引擎上打下關鍵字,按下搜索,但很快,映入眼簾的一條新聞就把阿白嚇出了一身冷汗。 近日東京法院宣判,一對電影快剪短視頻創作者由於作品侵犯了電影版權,需要向 13 家電影製作公司支付 5 億日元(約 2580 萬元人民幣),這是日本法院首次就電影快剪做出裁決。 此前,阿白也有聽過短視頻剪輯電影被告侵權的新聞,但這次這個案子確實重新刷新了阿白的認知:第一,電影侵權的賠償金居然要這麼高;第二,「小帥和小美」式的快餐解說居然已經蔓延到日本這麼遠地方。 新聞還提到,根據法院評估,創作者兩人從 2020 年初到同年 10 月上傳的這些視頻,至少賺取了 700 萬日元(約 36 萬人民幣)的廣告收入。而這對創作者的電影快剪視頻每被播放一次,就相當於造成約 200 日元的侵權損害金額,一共造成了超過 20 億日元的損失,目前法院只索賠了一部分。 日本電影行業也發聲指責,稱這種剪輯電影快剪視頻是導致電影觀眾流失的原因之一,這對電影經濟造成了損害。 根據法院公開的數據,這對創作者共非法剪輯和上傳了 50 多部電影,被觀看次數超過了...

全球最大的盜版電子書網站被查封,我很懷念它

公元前 3 世紀,托勒密王朝的托勒密一世為了將亞歷山大城打造成重要的文化中心,決定在城內建一個巨大的圖書館。 通過重金收購、抄寫、兼並、掠奪等手段,托勒密王朝讓這座圖書館的藏書量擴充達到驚人的 70 萬卷。 這便是當時世界上藏書最多、文種最多、書目記錄最全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館內收藏豐富,像是古希臘詩人荷馬的詩稿、數學家歐幾里得的真跡原件、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的著作手跡,皆有被收藏於館中。 然而,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興盛並不長久。 公元前 47 年,凱撒在征服亞歷山大城一戰中,焚毀了亞歷山大圖書館總館的大部分珍藏。餘下的藏書以及圖書館建築本身也在公元紀元後相繼被毀,這座幾乎凝聚了古希臘所有知識的文化結晶,一塊石頭都沒給後人留下。 兩千多年過後,一場規模更大、影響更廣的「焚書運動」在網際網路上出現。 最近,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圖書館 Z-Library 一夜之間被封禁,書迷們一如往常打開熟悉的網站,看到的卻只有一張嚇人的 FBI 警告圖。 收藏了千萬本圖書的 Z-Library,一個字節都沒給書迷留下。 圖書界的「海盜灣」 從撥號上網時代過來的朋友應該都有聽過「海盜灣」的大名。 「海盜灣」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盜版網站之一,在上面幾乎可以搜到所有你想看的影音資源,但由於其行為涉嫌侵犯著作權,「海盜灣」成立以來遭到過瑞典、美國等多國政府起訴,它的網站也屢被封禁。 而 Z-Library,就相當於圖書界的「海盜灣」。 截至 2022 年 10 月 1 日,Z-Library 稱其已擁有超過 11291325 本圖書和 84837643 篇學術文章,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圖書館」。 和...

李易峰塌房後,才明白為什麼想當嘉然小姐的狗

吃瓜群眾又一次被「大瓜」砸中。一線娛樂明星李易峰丑聞曝光,已被依法行政拘留。更有「消息靈通」者聲稱「大瓜還在後頭」,多位明星均牽涉其中。 真人明星喜歡塑造某種迎合市場和粉絲口味的形象,但長時間扮演「人設」的風險極其高昂。「翻車」的既有不懂知網的「知識分子型演員」翟天臨,也有出自書香門第「家教良好」的歌手王力宏,以及一眾觸犯法律身陷囹圄的「監獄風雲」參演者…… 虛擬偶像也許是最好的替代品。 ▲《虛擬偶像愛朵露》封面,威廉·吉布森著,新星出版社,2014 年 1 月 他們由代碼、像素和策劃故事組合而成,能模仿人類的愛好、情緒,又不會展現人性的弱點和黑暗面——就像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說《虛擬偶像愛朵露》,其中的虛擬偶像東英零,是一部永不休止的欲望機器。她忠實地記錄、分析、學習人類的欲望,人類永遠對她著迷。 中之人,數字耗材 虛擬偶像也會「塌房」。 5 月,虛擬女團 A-SOUL 的成員珈樂被強制「休眠」,一度令粉絲嘩然。有消息稱,她的扮演者長期遭受壓榨和霸凌,工作條件極其惡劣。該事件揭開了虛擬偶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之人」遭受剝削的黑幕。 「中之人」一詞來自日語中の人,開始指的是布偶裝服裝之下的扮演者,後衍生為聲優、扮演虛擬 UP 主的人、特攝作品的皮套演員等。虛擬偶像的概念也起源於日本,可以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完全由數位技術打造的虛擬偶像,一類是虛擬主播(Virtual YouTuber,簡稱 Vtuber),後者要用動態捕捉技術,把真人的動作、表情復刻在數字形象上。 ▲ 絆愛經常犯傻,也被戲稱為「人工智障」 純 CG 創作的虛擬偶像,比如初音未來,洛天依,其吸引力和虛擬主播有所區別。就像世界第一位 Vtuber,日本 Kizuna AI 株式會社推出的日式美少女絆愛,非常注重表現自己「素人」魅力。她偶爾會露出崩壞的表情,遇到不懂的東西就亂扯一通,也會因為「社恐」大感尷尬。 「中之人」的存在,消除了虛擬偶像的虛假感和生硬感。在真人的「加持」下,虛擬主播就像鄰家女孩一樣親切可愛,有著種種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和粉絲的交流也更加真實,充滿情感。 嘉然今天吃什麼? 2021 年,剛剛「出道」的 Vtuber 女團 A-SOUL 已經在「宅圈」紅極一時。成員嘉然人氣最高,隱隱有「破圈」之勢,她的「奶油麵包拳」表情包,「嘉然今天吃什麼」的 meme,以及粉絲創作的小作文「嘉然小姐的狗」,都傳為趣談。 A-SOUL...

每一個拿手機的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1896 年 1 月 25 日,在巴黎卡普辛大咖啡館內,人們看到一輛火車呼嘯著迎面駛來,以為火車要沖出銀幕,嚇得驚慌四散。 這是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首次放映,時長只有 50 秒,卻被認為拉開了電影史的序幕。 其實在此之前,路易斯·盧米埃爾就在另一部《水澆園丁》里,用 44 秒將戲劇衝突和人物關系展現出來,成為日後劇情片的鼻祖。 如同導演賈樟柯所言,短片是電影最初的形態,電影史本身就開端於短片。 但和過去 100 多年不一樣的是,視化表達的權利不再只屬於專業創作者。手機拍攝性能的提升,不僅降低了創作的門檻,更帶來了更多樣的表達。 最近刷屏的「二舅」,創作者以略顯粗糙的畫面和平實的語言,講述了二舅平淡而又曲折的一生,雖然爭議不少,但不可否認是一部極具感染力的視頻作品。 像這樣具有現實張力的影像,正不斷涌現。這幾天我在西寧 FIRST 青年電影展,這種感受則更加強烈。 FIRST 走出了文牧野、忻鈺坤等知名電影人,而在今年的 vivo x FIRST 超短片競賽單元,我看到了更多元的創造者,高中生、甜點廚師、銀行職員、吟遊詩人…… 他們當中很多人的拍攝工具就是手機,去精英化的創作者和工具,帶來的反而是真誠而鮮活的質感,這是和主競賽單元長片最大的不同。 ▲FIRST 青年電影展創始人宋文. 用 FIRST 青年電影展創始人宋文的話說,手機等設備可以讓每個人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找到自己創作的話語權。 影像的價值正在被重塑。 五分鍾的超短片,生活的現實張力 FIRST 超短片單元的短片時長限制在 5...

玩飛盤秀蜜桃臀就是「飛盤媛」? 運動憑什麼不能精緻

飛盤,足球,兩個同樣有魅力的戶外運動不知道為什麼就被放在了天秤的兩端。 你不能都愛,你只能二選一。 作為一種新興運動,飛盤的群眾基礎很薄弱,大家還在熟悉、學習的階段,激不起這麼多的討論。憤怒的人是球迷、是踢球的人,他們覺得對方正在入侵他們心中的聖地——球場,而他們阻擋不了這一場入侵。 在北京奧森北園足球場外的圍欄上,就直接貼出了「足球場內飛盤與狗不得入內。」的標語。只能說,狗狗真的很可憐,他們侮辱黑人、華人、女人的時候總是要帶上狗狗,好像人類的好朋友就是低人一等一樣。 飛盤入侵足球場,球迷擋也擋不住 飛盤毫無疑問是一個「入侵運動」,這個從美國新澤西洲發源的運動在越來越多國家推廣普及,但只有在中國,它們遭遇了足球愛好者的抵制。 畢竟戶外運動是要場地的,飛盤要是像冷冷的冰雨一樣在路人臉上隨意地拍,那醫藥費都不夠賠。最好找一個寬闊還沒人的場地來用一用,它最好在戶外,可以供人撒歡跑。看了一圈,最適合的就是足球場了。 對於球迷來說,這就像是家被偷了一樣離譜。雖然踢球的人確實少了點,青少年離這項運動確實遠了點,球場空得確實久了點。但這是足球場,只要它前面還有足球這兩個字,它就應該屬於足球。 當然踢球的人也不是每個都在抵制飛盤,國足門將王大雷就「破罐子破摔」地表示:「足球場沒人踢,人家花錢租場地玩飛盤,愛玩什麼玩什麼,這你能管得了人家嘛……人家花錢了消費了想幹嘛幹嘛,建了球場又沒人踢球,還不讓別人玩別的。老說些道貌岸然的,沒品。」 但沒什麼用,該抵制的照樣會抵制。就像當年廣場舞和籃球的領地之爭一樣。籃球愛好者認為籃球場理所應當就屬於籃球運動,廣場舞愛好者則認為籃球也是一種廣場,空著憑什麼不讓用。 當時大家的認知是商業場地誰付錢誰用,而公用健身場所為大眾服務,人人都可以用,大家商量著來。只是在足球場的討論上,健身場地的爭奪顯得格外不講道理,球迷不僅要捍衛公共的足球場,還要批評那些將足球場提供給飛盤使用的商業球場。 他們的理由是為了下一代,像黃健翔調侃的那樣:「孩子將來恐怕都沒有地方踢足球了,因為足球場現在都被玩飛盤的占領了。」孩子們不踢球了,國足就更沒希望了,要被繼續嘲諷了,足球這個運動就更不被待見了。 ▲ 黃健翔調侃飛盤和足球 在拒絕飛盤運動的時候,他們唯一沒有考慮到的就是現在的小朋友不踢球或許不是因為沒場地,而是因為有更多選擇了。傳統的籃球、羽毛球、桌球球,進階版還有馬術、冰球、滑雪,喜歡踢足球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事實上,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加強社會足球場地對外開放和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也沒禁止足球場「不務正業」。只要求社會足球場地優先保證足球活動,同時能夠「多元利用」場地而已。 足球場要變得更多元,這個過程也有點「不可逆」。北京市體育局局長趙文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聊到過這個問題,當時他表示:「青少年更需要滑板 U 槽、飛盤場地等。所以在今後北京新建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上,我們也會更多考慮青少年個性體育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場地設施。」 在飛盤推廣的這個過程中,國家體育總局社體中心還表示要在 2022 年下半年舉辦首屆中國飛盤聯賽,到時候會把十一人制足球場一分為二辦比賽。 不僅官方扶持,足球俱樂部也出現了球迷心中的「倒戈」行為,北京國安近來上架了一款帶自家 logo 的飛盤售價 88 元就被罵投敵。雖然也有人夸這是傳統體育主動擁抱新興運動,但更多的還是在罵: 他們占用你們的地盤,你卻上架他們的飛盤。 穿得好看就要「媛」,這個觀念改改吧 當然在占用足球場地之外,球迷對於飛盤這個運動還有一個誤解——他們不是在運動,他們穿得太漂亮了。 飛盤進入中國其實有些年頭了,8 年前就有人在知乎上做分享推廣飛盤,但水花寥寥。社交網絡的出現確實助推了飛盤運動的發展,尤其是人們曬出自己穿著健身服裝玩飛盤的照片時,新穎的運動方式+姣好的身材總是能吸引很多目光。 借著社交網絡的美,飛盤這個運動迅速推廣開來。 而它本身的優點也讓它更火了,例如容易上手門檻低、趣味性強人人可參與、社交屬性強易於傳播。這也是可以男女直接參與對抗的遊戲,包容性非常強,基本不排斥任何人。 而在小紅書這類社交平台的分享中,大家曬出的照片都很美,還有部分飛盤俱樂部還會專門邀請攝影師進行拍照。而貼身的運動服,能夠顯出曲線的瑜伽褲,帶妝上場的運動員,也讓一部分人有了「他們不是來運動的,他們只是來秀身材。」的聯想。 ▲ 圖片來自:微博 @DefinitelyCoco 在這些看不上飛盤的人眼中,飛盤愛好者屬於在球場拿著飛盤擺拍就走的類型,他們不是來運動的。足球愛好者或許認為運動的人該穿上最為寬松的運動服,輕便最重要,即便是滿頭汗水,也不用擦,在空曠處甩一甩頭就是大汗淋漓運動後的最好註解。 換句話說,在一部分人眼里,飛盤就不是正經運動的,它只是參與者秀身材、相親、社交的舞台。一些高端飛盤相親局在接收申請時需要對女性進行面試,對男性進行驗資就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8 年前就開始在知乎推廣飛盤運動的人看到這可能要無語凝噎。當年的他們也沒有請攝影師,玩飛盤的時候穿的也是普通的運動服,怎麼過了幾年飛盤就不是一種運動了呢?或許是因為運動的人確實更精緻了吧。 運動設備近些年已經越來越精,脫離了「糙」的行列。 更專業的發帶、腕帶、瑜伽褲、運動服比比皆是,和以前簡單印個字母的運動服形成了鮮明對比,它們吸汗顯身材,散熱也是一絕,重點是款式多樣,各個貌美。在健身房、在籃球場、在舞蹈室,你都能看到有人穿著精緻的衣服在運動。無論男女,運動裝備都升級了,健身運動也可以穿得很有格調。 ▲ 不管男女,運動裝都精緻了 穿著好看,畫了淡妝,有蜜桃臀,難道有這些特質的人就不可能專注於運動本身嗎?做出這個判斷的未免也過於傲慢了。 作為一種輕運動,飛盤與競技性不足、運動量大的項目比起來強度並不高,簡單上妝去體驗問題也不是很大。所以有人打扮好看去玩飛盤有什麼不可以呢?這並不影響他的預判,也並不會讓她跑得更慢一些。 ▲ 極限飛盤公開賽強度也很高. 圖片來自:南方都市報 隨意將某種運動後面扣上「媛」充滿了傲慢和輕視,似乎參與者曬出的朋友圈都是愛慕虛榮的表現之一。 但誰不想在自己朋友圈展現一個正面的形象呢?小紅書的照片讓我們知道飛盤很火、很適合拍照,而李誕則讓我們知道,飛盤作為一種運動依舊是會讓你呲牙咧嘴的,只是這種照片你朋友圈不會發罷了。 ▲ 李誕玩飛盤 運動著裝和運動項目從來都是個人的選擇,而一個項目能否成為更多人的愛好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去證明。 題圖來自微博 @DefinitelyCoco來源:愛范兒

敢玩嗎?《魷魚遊戲》456 萬獎金真人秀來了,我們也去報名了

要麼玩遊戲,要麼死。 是你,你怎麼選。 這是 2021 年播出的《魷魚遊戲》的情節。這部劇在 Netflix 播放了一百萬分鍾還多,有超過 1 億個家庭收看,這也是 Netflix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電視劇。 而一部現象級作品出現,必然會伴隨著種種討論,還有背後製作團隊永不缺席的續集、衍生品。 ▲ Netflix 有史以來最受歡迎電視劇《魷魚遊戲》 《魷魚遊戲》爆火後就傳出了要製作系列綜藝的消息。 現在,綜藝的製作終於要開始了,Netflix 已經開始了第一步——招募參賽人員。平台面向全球招募 456 名參賽人員,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與錄制。和電視劇不同的是,在綜藝里玩遊戲輸了也不會死,「最糟糕的命運是空手而歸」。 所以愛范兒也有同事報名了,畢竟遊戲玩輸也不會死,贏了回來就是大賺特賺。 報名《魷魚遊戲》真人秀,我們沖了 Netflix 將魷魚遊戲的綜藝稱為「有史以來最大的社會實驗」。 在真人秀綜藝里,Netflix 將復現劇集中的經典遊戲,讓 456 個參賽選手一起向 456 萬美元發起沖擊,成為最後的贏家。當然,這和原劇的對於資本階級的諷刺意義有些背道而馳,因此在消息公布時沒少被批評。 但批評歸批評,粉絲可很喜歡。畢竟這可是由劇集製作方做的同系列綜藝,參加也不收錢,肯定能讓你最為沉浸地體驗一下劇中的遊戲。萬一和男主角一樣幸運,真的一夜暴富了呢? ▲ 魷魚遊戲男主角 但別急,如果你想和我們一樣參加魷魚遊戲的錄制,你得先看自己是否符合條件: 至少 21 歲; 會說英語,因為節目將在英國拍攝; 預計在 2023...

侃爺怒罵 adidas 抄襲 YEEZY,都是拖鞋,哪抄了?

6 月 15 日,侃爺(Kanye West/Ye)在 Instagram 公開喊話 adidas CEO,指責阿迪的新拖鞋 Adilette 22 抄襲了他的 YEEZY Slide。 「Adilette 22 代表了 adidas 高層對人才的不尊重,這是他們自己製造的假 YEEZY。」——侃爺。 Adilette 22 是「何方妖孽」 我們先拋開侃爺的不滿,客觀地來看看 Adilette 22。 這雙預計在 6 月...

LV 出了個不能用的新品,360 元

說到 LV,你腦海里第一個閃現的是否只有包包? 的確,LV 是做旅行箱包起家。一直到現在,LV 都貫徹著自己「在路上」的定位。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LV「在路上」可不止做了包,他們甚至還做了一套旅行書。 這套旅行書系列,馬上就要 20 周歲生日了。 最近,LV 選擇了地中海這個旅行聖地作為主題,在書中打開了一躺夢幻的藝術旅程。 一次詩意的地中海之旅 LV 邀請到法國藝術家 Aurore de la Morinerie 合作,最新出了一本售價 360 元的《地中海 Travel Book》。 他擅長用最「自然」的方式表達景色的美,也呈現出了地中海不一樣的風情。 他以自己富含東方禪意美學的筆觸,呈現了從海底到海上的天然之美。 一種深藍色的魅力,一整個詩意的海洋。 沉浸在地球上最為浩瀚的內陸海洋及其生態系統之中,從神秘幽靜的海底,到精彩壯闊的海面。 讓人很想大聲呼喊「我想去旅行!」 「自然」這個主題貫穿於 Aurore de la Morinerie 幾乎所有的作品中。 這位 1962 年生於法國聖洛的藝術家,擅長用飄逸寫意的方式來表現眼中所見的世界。她的插畫像極了中國傳統水墨畫。 她的創作宗旨是「簡化可見世界」。 以水墨勾勒主體,暈染成一個具象的形態,然後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重點,大面積的留白讓...

宜家、愛馬仕、保時捷都來了!我們整理了 2022 米蘭設計周最大看點

來了,來了,它來了! 6 月 7 日-6 月 12 日,米蘭設計周開始了。這是全球家具業的「奧運會」,匯集了全球頂級的設計理念與頂級的設計成果。 毫無疑問,你能在米蘭設計周看到美。 但同時,或許你也願意和我們一起看看設計的變化與新奇。 愛馬仕、宜家、保時捷,做點特別的 愛馬仕並不會缺席米蘭設計周。 每一年愛馬仕都會在米蘭設計周期間展示品牌最新的家居系列,去年它們更專注於回歸本源——展出的所有產品都在吸引你觸摸並體驗它,一次顯出來自原始和天然材料的令人回味的力量,例如紙質超細纖維座椅,混合金線的白色羊絨氈,石頭雕刻的桌子。 ▲ 2021 年的愛馬仕讓你摸一摸 但今年,愛馬仕用上了新材料。 紡織品第一次成為了家居系列的中心主題。在今年的設計中,愛馬仕格外關注輕盈的羊絨材質,設計了馬車(Hippomobiles)圖案的設計師 Gianpaolo Pagni 就用羊絨材質設計了一款突顯拼接和絎縫技術的床單,通過這種最為精緻的天然纖維,平衡紡織品的鮮艷和耐用性。 當然,價格肯定不便宜。不過從這個床單我至少能看出來,愛馬仕之後材料昂貴的羊絨織品,估計只會越來越多。 ▲ 愛馬仕的羊絨織品 保時捷的沉浸式雕塑作品「夢想的藝術」則是花與技術產品的結合。 這是由瑪麗·倫諾克斯工作室的花卉藝術家 Ruby Barber 創作的沉浸式藝術裝置,裝置將會會配配十幾架無人機,實現藝術家讓虛擬領域的渲染和動畫傳輸到現實的設想。 ▲ 鮮花配上無人機 現場的看展人也能通過夢幻般的裝置探索自然與科技之間的互動,感受超現實的遠景呈現。 至於保時捷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裝置,Ruby 的回答就很懂語言的藝術。 我們常看到老式跑車上放著一束鮮花的攝影作品,這兩者的本能結合在一起會產生一些視覺上的刺激。鮮花和汽車也是一種奢侈美麗的「語言」,有機和人造,自然和人工之間的共存,是一種鼓舞人心的,有趣的審美配對。 ▲ 無人機與花 不過要說時尚界和設計建築聯系最緊密的還要屬普拉達,如果說愛馬仕展示的是具體的產品,保時捷是一種藝術的裝置,那普拉達就是一場名為普拉達框架(Prada Frames)的「研討會」,整個檔次「唰」一下就提升了。 打工人聽到都哭了,上班聽老闆開會,設計周聽藝術家開會。 ▲ 普拉達叫你來開會 不過這也是普拉達最特別的一部分了,這個研討會的演講者除了設計、建築、策展領域的藝術家,還有人類學家、活動家,他們的分享和成果已經超越了產品設計的范疇,就是讓你去進一步了解設計與自然環境間的復雜關系。 Formafantasma 一直在研究森林生態系統在設計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他們和普拉達在設計周合作的目的就是建造一個新的平台,不去批評產品製造的生態,而是努力發展新的設計文化。普拉達的掌門人也表示: 對話一直是普拉達研究世界的核心,所以普拉達框架和 Formafantasma 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非常自然的一步。 ▲...

馬斯克強制員工回辦公室,遠程辦公無法誕生偉大產品?

馬斯克很愛中國,愛上海的工廠,也愛這里的粉絲,當然他最愛的很可能是中國的員工。 因為他們努力,他們奮進,他們不怕加班。 最近馬斯克就在接受采訪時大談員工的中美差異——中國員工凌晨三點還在工作,而美國人壓根就不想去上班。事實上,上海特斯拉工廠的員工確實工作很辛苦,為了防止新冠病毒影響工廠生產進度,有成百上千的特斯拉員工吃住在工廠,完善著這個閉環系統。 ▲ 上海特斯拉工廠 當然,這不是重點。馬斯克主要也不是想夸中國員工,而是想說中國人都這麼努力了,你美國人憑什麼連公司都不想回。 所以馬斯克大手一揮,所有人,立刻,給我返回辦公室。 世界上最有錢的男人讓你回辦公室上班 馬斯克讓員工不要遠程辦公了,回公司來上班,一周至少在公司待 40 個小時。 在許多公司員工開始抗議「RTO(Return To Office)」政策和長時間通勤時,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周三上午,特斯拉的每一個員工都收到了一封馬斯克的電子郵件,里面詳細闡述了他對員工重返辦公室的要求。 ▲ 越來越多公司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 圖片來自:華盛頓郵報 這封名為《非常明確》的郵件中寫道: 任何希望進行遠程工作的人都必須每周在辦公室工作 40 小時,或者離開特斯拉。 辦公室必須是你同事所在的地方,而不是某個遠程的「偽辦公室」。如果你不來,我們就認為你已經辭職了。 職位越高,你就越應該出現在辦公室里……這就是為什麼我經常住在工廠里——那些在生產線上的人能看到我和他們一起工作。如果我不這麼做,特斯拉早就破產了。 ▲ 曝出的馬斯克郵件 馬斯克也想到了員工可能會用其他的大公司來舉例——他們的業務也很成熟,市值也很高,但他們並沒有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上班。對此,馬斯克選擇在另一封郵件中直接回應:「這些公司上一次發布偉大的新產品是什麼時候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估計很多公司都覺得自己的膝蓋中了一劍,不如直接報名字算了。 與之相比,馬斯克說他們正在製造且已經製造出了地球上最讓人興奮也最有意義的產品,但這些東西不會通過打電話來實現。因此在一個辦公室,可以迅速地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 辦公室讓交流變得更容易 不過馬斯克也從來都不是親民的大老闆,對員工他向來很嚴格,很多員工甚至認為他很嚴苛。 矽谷風險投資家 Keith Rabois 的一條 Twitter 就能夠看出這個世界首富的管理風格——馬斯克在 Space 時就發現一群實習生在排隊買咖啡時轉來轉去,他嚴令禁止了這種行為,表示再看到他們無所事事拖延時間買咖啡,他將解僱他們所有人。馬斯克甚至為此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去看員工之後有沒有在工作時間「摸魚」。 ▲ 嚴厲老闆馬斯克 至此,再聯想到馬斯克收購 Twitter 時公開發起了一個要不要將 Twitter 辦公室改為收容所的投票,沒人覺得他是在開玩笑了。「反正那里現在也沒有人」這句話完全是對...

憨憨的勝利!可達鴨終於打敗了皮卡丘

有獸耳,有長尾巴,嘴角上揚,眼睛自帶美瞳,常年有羞澀腮紅少女粉,電力十足,有需要甚至可以變身毛茸茸版本。 這是寶可夢中最有大眾基本盤的皮卡丘,俗稱黃皮耗子,寶可夢圈頂流。 ▲ 皮卡丘 遭遇脫發危機,多次被身邊人嫌棄,眼睛瞳孔極小,間歇性失憶,脊椎不直老是歪頭,常年被病痛折磨。 這是寶可夢衍生品中常常被帶上的可達鴨,大眾認知度也還行。只是寶可夢 25 周年投票中擠不進前 30,衍生品宣傳中也總是站不到 C 位,這是寶可夢中的「萬年老二」,可愛卻很難上位。 ▲ 可達鴨 面對這種情況,KFC 大聲疾呼:「皮卡丘滯銷,看看可達鴨。」 萬年老二可達鴨,熱搜第一是他的 娛樂圈有這樣一種共識——數據都是虛的,購買力才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KFC 不出兒童節套餐,我們都不知道現在的寶可夢屆早就「換了人間」。可達鴨才是第一,皮卡丘也得靠邊站。 畢竟,兒童節套餐雖然是隨機附送,但你要是星星眼看著 KFC 的小姐姐,她也不會拒絕你對可達鴨的愛。在這樣的殷切希望下,可達鴨成了第一個杯挑完的套餐禮品。 ▲ 備受歡迎的可達鴨玩家 此後,每一個去到肯德基門店的人只能聽到令人心痛的回復: 可達鴨沒有了哦,要不要看看皮卡丘,也很可愛的。 震驚、失望、心碎欲絕,皮卡丘可愛和我可達鴨愛好者有什麼關系。 ▲ 都是八音盒,大家就更想要皮卡丘的 它可愛的單薄,但我禿頭三毛可達鴨「厚重」。 可達鴨可以放歌,可以跳廣場舞,甚至兩手一高一低還能傳遞信息。這哪里是你皮卡丘可以比的? 懷著對可達鴨的愛,大家紛紛去肯德基官博下面打卡: 可達鴨補貨📣可達鴨補貨📣可達鴨補貨📣可達鴨補貨📣 鴨子補貨快快快! 上海人民也想擁有可愛鴨鴨。 ▲全世界都在求可達鴨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已經得到的都有恃無恐在狂秀。結合可達鴨音樂盒魔性的音樂和小手一上一下的規律擺動,有人在上面寄託願望——我要發財。 還有真實的夢想——早日退休。 專屬於柴犬的「色色」語錄也可以套用可達鴨——不可以色色。 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可達鴨兩個爪子的點贊手,一隻爪子升上來是點贊,另一隻爪子升上來還是點贊。這可比社交平台的點贊圖標讓人愉悅多了,至少沒有壓力。 要不是這麼有趣,上海家長也不至於請求把它作為孩子們的六一禮物啊。 ▲ 網傳上海家長求可達鴨 被嫌棄的可達鴨的一生,最後是「憨憨」的勝利 別看可達鴨現在被瘋搶,但不管在動畫里還是遊戲中,它從來都不是「天選之子」。 視頻創作者卡皮君就曾在視頻中介紹過可達鴨「鴨神」在動畫中被百般嫌棄的經歷。作為一隻寶可夢,它一開始甚至沒人想收服,哪怕是立志成為最偉大水屬性寶可夢訓練家的小霞都因為嫌棄它太憨而拒絕了。 真是沒天理,竟然有人能拒絕一直跟在你身後的呆瓜鴨鴨。 好在可達鴨很爭氣。動畫中訓練師小霞不慎被石頭絆倒,口袋里的空精靈球掉落出來滾到了可達鴨的面前,鴨鴨自己抓住了機會,碰了一下精靈球自己「收服」了自己。 ▲ 可達鴨自我收服. 圖片來自:卡皮君 動畫中這貨雖然叫可達鴨,卻不會游泳。不會游泳外還很喜歡游泳,喜歡戴著游泳圈的快樂,為此鬧出了不少笑話,成為了動畫中的搞笑擔當。 不過可達鴨不受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很「弱」。身為水系神奇寶貝一開始竟然不會水系絕招,除了超能力絕招只會最基礎的搖尾巴和瘙癢技能。只要頭部不被重擊,可達鴨就是那隻沒什麼攻擊力的小鴨子。而當他攻擊力爆棚的時候,說明它頭又被打了,這樣想真的忍不住憐愛。 盡管鴨鴨很努力,但他依然不是最受歡迎的那一個。在 B 站 up 主懷舊の夢牛 2004-2020 的視頻中,可達鴨除了 2006-2010...

adidas x Gucci 推出 1 萬塊的雨傘居然不防水?但我還是要夸它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各種品牌聯名失去了信心,那麼 adidas x Gucci 系列新品,你看了嗎? 相信我,看完你會重新點燃對品牌聯名的喜愛和期待。 盡管,它還發布了把 1 萬塊的不防水雨傘。 教科書級別的聯名 早在今年 2 月, Gucci 就在 2022 秋冬秀場上就展示了自己與 adidas 的合作成果。 雙方氣場一拍即合,當下就引爆了整個時尚圈和社交圈。 隨後雙方官宣了聯名合作,並表示即將推出一個全新的聯名系列 adidas x Gucci。 5 月 10 日,全新聯名系列 60 個完整造型終於在千呼萬喚中釋出。 整個系列由 Carlijn...

年輕人開始拒絕辦婚禮,你可以省份子錢了|ifanrTalllk

潔白的婚紗,可愛的花童,被親人挽著手走上殿堂,在所有親友面前宣誓、親吻、交換戒指。這曾經是很多人嚮往的婚禮畫面,不過事情也開始變化了。 提前半年的籌備期;花了十幾萬元訂酒店、婚紗、伴手禮;來的還不是自己熟悉的親朋好友。一樁樁一件件,想到都讓人頭疼。用盡心思籌備的婚禮還可能狀況百出,到時候人累得精疲力盡,數著禮金的時候還得心痛於回本失敗。 所以也有人開始不辦婚禮,這不僅是一種可能,也是一種選擇。 ▲《神探夏洛克》中的婚禮 誠然也有不少人認為婚禮是儀式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放棄了傳統擺酒席迎賓的傳統婚禮,也有人轉向了更輕松愉快的旅行結婚、草地婚禮、酒會婚禮,來讓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只是在五一、十一這樣的節假日,你需要趕趟的婚禮似乎還是很多。 只是在未來,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拒絕辦婚禮,或者拒絕今天這樣的傳統婚禮呢? 婚禮策劃 Yo Gor: 可能受疫情影響,近這兩年以來咨詢婚禮策劃的新人和以往有著明顯不同,大致在於預算方面,也有是婚禮的形式改變。很多會選擇更加活力、輕鬆化的戶外婚禮。長輩們對於婚禮形式的要求也開始有所放寬,不會太硬性要求傳統規矩的宴席類,當然這個要根據當地民風和婚嫁習俗來定的。 籌備婚禮中的婷婷: 還是會辦,因為雙方父母肯定不會答應不辦,有很多他們那一輩的人情世故,所以我們想簡單辦一下。就像按照習俗接親,然後大家一起簡簡單單吃個飯,婚宴布置流程都不想做,想省錢買房。 而且我們家那邊是一定要請人吃飯的,不然雙方家長會被閒言碎語很久。 ▲ 婷婷所在的福建有很多婚禮習俗 社會學專業學生 久: 曾經很想,是我的夢想。小時候影視劇都在刻畫婚禮的浪漫和珍貴,大家都想在某一天做最美的女人。現在這個打動不了我了,我可以對抗我的虛榮心,沒那麼需要被人羨慕了。另外整體婚禮的形式感覺也不怎麼喜歡了,有點陳舊。 一個男人把你交給另一個男人,感覺你不是什麼獨立的人,而是某種附屬品。就我自己而已,我要是辦婚禮,想要我媽陪我走紅毯,她才是陪我長大的。當然我也不會辦,我實在接受不了在一堆不熟悉的人面前表忠心,說一些肉麻話,真的沒什麼吸引力。 玩物志主理人 吳志奇: 不想,不辦,因為打算把一切扼殺在搖籃:不結婚。 婚禮策劃 Yo Gor: 最大原因是婚禮過程習俗上的繁瑣過程吧。曾經接觸過兩對新人,他們在之前有過好幾次當伴郎伴娘團的經驗,提及到覺得接親出門,玩遊戲等等這個過程太繁瑣,對於現代年輕人或重或輕的社恐症來說,太尬場和千篇一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觀的轉變,畢竟搞一場婚禮真的挺費錢的,無論是對於家人還是新人自己。 籌備婚禮中的婷婷: 我覺得第一,婚禮費錢,第二,現在的婚禮形式(上台說話什麼的),社恐應該很抗拒,我有時候看一些婚禮現場,覺得尷尬得腳趾扣地。 是真的很費錢,我和我男朋友算的結婚預算 25W 都不夠,包括給女方買的五金(5W 左右)。我們為了省錢打算訂婚結婚一個時間,就不用請兩次吃飯啦。吃飯一桌 2500,一次 30 桌,要吃兩次,我們就商量著訂婚兩家人自己吃個飯,可以省 7W。 剛我說的是男方要出的錢,女方請客加其他,我媽媽說差不多 15W。兩家人加起來,快可以湊半個廈門兩室一廳小房子首付了。真的很費錢,我還要努力壓縮成本,其實我們現在發現連結婚的錢都沒攢夠。籌備過程中會突然不想結婚,因為沒錢,沒有家里幫襯會很難。 我覺得我們結婚的要求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了,但依舊很難。直接領個證,然後兩家人吃個飯,我覺得就很開心了,其他承受不起。 ▲ 婚禮中酒席的成本是很高的 社會學專業學生 久: 我覺得現實原因和個人選擇的原因都有,一方面是婚禮其實有非常多的開支支出,有一些是大部分人沒辦法承受的。我親戚和我說,他們集團酒店婚宴價格是 3000-5000 一桌,說實話超出我的想像,感覺對年輕人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加上近年來婚禮還有些逼著進酒、婚鬧的習俗,這些我覺得都算陋習了,這都算現實原因。 另一個個人選擇原因是我覺得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感受了。以前的話,還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個人的看法不重要;後面好一點相親了,也是父母長輩安排的目的性明確的方式;現在戀愛、結婚更多是個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種時候還要去遵循父母一輩的理由是很難的,何況錢還得自己出。 就算父母願意出錢,大家的想法也變了。年輕人在婚姻的選擇上似乎也很少考慮家庭的因素,而是自己的喜好,三觀是否一致等。面對這樣的人,還希望他們傳統辦婚宴,在很多不熟悉的人面前單膝下跪說誓言似乎有點難。 玩物志主理人 吳志奇: 在我看來,是不喜歡各類形式主義:給長輩一個交代的形式主義、千篇一律婚慶現場的形式主義、奇葩婚鬧讓人看笑話的形式主義、匆匆忙忙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多年沒見的老友突然熱絡的形式主義、社恐都必須費力表演給外人看的形式主義…… 這些形式主義背後,需要付出金錢、時間、精力、心理上的巨大成本。 但兩個人的愛情儀式早已在舉辦婚禮之前塵埃落定。 而真正關心你們兩的人,一定會送來最好的祝福。 婚禮策劃 Yo Gor: 大可能會轉變為輕松的派對形式或者西式戶外,著重於最重要的人聚一起分享喜悅時刻。或者來一場目的地婚禮,半旅遊半儀式的二人世界。 籌備婚禮中的婷婷: 家人朋友聚在一起,說說話這樣。我朋友曾經給我推過 B...

一場戰爭,扯掉了 Web 3 和 NFT 的遮羞布

2 月 24 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衝突正式爆發,在過去的一周里,俄羅斯除了要面對現實世界中軍事和金融上的壓力,還有來自網際網路世界的「炮火」。 往日將彼此視如寇讎的 Meta 和 Google 步調突然一致,宣布禁止俄羅斯官媒在其平台投放廣告。 ▲ 網傳莫斯科因為 Apple Pay 停用導致人們出行不便,然而有俄羅斯網友稱這只是莫斯科早高峰的日常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在線支付服務相繼宣布在俄羅斯停用,試圖打擊俄羅斯人上班的熱情。 認為自己不能對局勢坐視不管的 EA 也緊隨國際足聯除名俄羅斯的步伐,將俄羅斯國家隊和俄羅斯所有俱樂部從包括 FIFA 22、FIFA Online 等 FIFA 系列遊戲中移除。 對大部分無辜民眾實行制裁,會對戰爭結果造成實際性的影響嗎?沒人知道答案,但在掌握數據生殺大權的 Web 2...

機械鍵盤,到底該不該「滾出職場」|ifanrTalllk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要求字字有反饋,聲聲有回音,那真的很難。在短視頻如此精彩,流媒體像漩渦一樣吸走我們時間的時候,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認真聽你說的話,給你反饋的。 人給不了,但物品能給。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這不是鞭炮,這就是從指間傳遞到心靈的鍵盤反饋,清脆的聲音,手指接收到的反饋感,這些都讓機械鍵盤愛好者欲罷不能。他們積極對比各種軸體的差異,一一使用,最終選定自己的「命定鍵盤」,最好需要碼字的地方都有一把——包括辦公室。 「吵死人了,吵死人了。」這不是罵戰,是距離機械鍵盤使用者 5 米內同事的共同心聲。 使用者眼中的滿滿反饋感,這在別人耳中都是噪音。因為它的存在,辦公室不再是安靜的搬磚之處,它是充斥彈火聲的敘利亞戰場;是你周末賴床、隔壁裝修的絕望;還是睏倦到極致時耳邊蚊子飛翔的翅膀。 當你左右的同事掏出了他們的機械鍵盤,左右雙聲道都是機械鍵盤聲的你是不是只想大喊一聲:「機械鍵盤滾出職場?」 但用機械鍵盤的同事也很委屈,我特意沒有選青軸,辦公室用提高生產力的工具,我錯了嗎? 愛范兒主編 劉學文: 我們編輯部應該算是使用機械鍵盤的重災區,加上我也是一個工作中需要重度輸入工作的人,之前看輸入法的統計,好像工作日日均輸入 3000 多字,所以對於我來說,機械鍵盤是我最剛需的辦公設備,沒有之一。 在愛范兒內容團隊的辦公區,機械鍵盤似乎是個合理且必要的存在,我經常鼓勵同事加配機械鍵盤和顯示器來提升工作體驗,至少從效率和體驗層面,這兩種設備的加成還是很大的,畢竟從一個大多數時候不太愛管事的主管來講,還是希望大家寫稿寫得高效,寫得開心。 ▲ 愛范兒桌上常常有不同的機械鍵盤 CEO 秘書 李曉曉: 兩個角度吧,作為使用者,肯定是覺得機械鍵盤手感很舒服,辦公用起來心情愉快。但是作為旁觀者的話,會覺得機械鍵盤(特指青軸)很吵,特別是午睡的時候,聽到鍵盤敲擊聲,恨不得滅了那個打字的人。 我們辦公室有個同事,一聽就知道是他在敲鍵盤。還有人給我舉報,說他太吵,感覺他敲鍵盤是在殺仇人,這種感覺就不大合適, 大廠業務 張一約: 我自己和同事都使用,我覺得還挺正常的。因為辦公室本來也不是很安靜,經常很多部門在討論,所以不會有太大感覺。 國企員工 林海馨: 很吵,很煩。有被安利過,但並不吸引我。為什麼一定要那麼大聲才能工作,當你想要沉下心去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對別人來說那個真的非常吵。 我是覺得能不用最好都別用。可能在習慣機械鍵盤的人眼里,這個聲音並不夸張,但對於不用的來說,就是噪音污染。就像香菸,你抽不覺得煙味嗆人,別人可就慘了。你會在辦公室抽菸嗎? 全職公益人 可愛的春雷王: 我是一名全職公益人,我的辦公環境相對於現在網際網路環境而言是比較落後的,機構里的鍵盤是雙飛燕的青軸鍵盤,我對於辦公室的青軸鍵盤沒好感,手感綿軟聲音大。職場上其實非常注重環境的安靜,我自己是選配了一款雷柏的 V500 Pro 無光版本茶軸,打字的聲音比較小,且手感不算弱,對我而言觸發鍵程比較輕微,在辦公室中也不會很顯眼。 我跟朋友討論過他們在職場中會選用什麼機械鍵盤,我身邊的大部分朋友回答和我類似,機械鍵盤價格不高,手感不錯,打字辦公合適足以,大多會選擇百元內的 107 鍵茶軸機械鍵盤,而這麼選擇的原因一方面考慮經濟因素,另外一方面考慮到同事和領導的想法,因此我覺得如果長久碼字辦公的話,建議還是搭配一款手感不錯的 107 件茶軸機械鍵盤,辦公不會特別累。 ▲ 不同軸體,敲擊聲也各不相同 UI 設計師 LiG: 我是一個由黑轉粉的機械鍵盤愛好者,從小我對聲音或者氣味都非常敏感,所以對於噪音這件事是很難接受,機械鍵盤剛出現在我的辦公環境的時候(很流行青軸的那會),我真的受不了,一度向領導打「小報告」讓那位同事不要用機械鍵盤,真的很影響辦公心情。 但後來青軸的熱潮褪去後,出現了各種軸體,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打開了一個紅軸的 ASMR 視頻,然後就對機械鍵盤的印象徹底改觀了,開始被各種軸體的聲音迷住,並開始購買各種軸體來嘗試。 品牌經理...

2021 年了,網際網路依舊是你心中的理想行業嗎?

每年「國考」報名人數總會創下歷年新高,熱門崗位「萬里挑一」;一年更比一年多的還有考研人數,今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 377 萬;與此同時網際網路依舊是最熱門的應屆生求職目標,BOSS 直聘發布的《2021 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就顯示 26.7% 的應屆生期待進入網際網路行業。 公務員、考研、網際網路,這似乎是今天年輕人就業考慮最多的三種選擇。公務員穩定,考研可以繼續求學生涯,網際網路有高薪。在騰訊人均月薪為 8.06 萬、員工拿著期權成為千萬富翁的新聞被廣泛傳播時,和穩定無關的網際網路似乎就成為了離普通人最近的「造富工具」。 但事情似乎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變化。「996,ICU」的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大廠員工沒有「廁所自由」,員工猝死事件被廣泛傳播,公司內貧富差距變大。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不僅曬大廠 offer,也開始曬自己離職大廠最後一天的快樂生活。 ▲ 小紅書有很多大廠離職的分享 網際網路公司早早上市,後進入的員工似乎無法同享財富自由的快樂,只能共享加班的疲憊。 在網際網路也越來越固化的今天,年輕人還想進入大廠嗎? 公關經理文俊: 我 2015 年畢業的,當時和同學都對網際網路行業有著憧憬。倒不是說一定要進,就是覺得當時網際網路企業是一個有挑戰性的行業,自己也很想去試一下,看看自己能到什麼位置。 網際網路企業的話,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我覺得都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行業。一方面是節奏特別快,這意味著你的工作強度和反應都要時刻緊繃神經,走在各個行業的前頭。另一方面,網際網路企業要接觸的面要比普通行業大很多,大環境很磨練人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物,是新人學東西的好機會。 現在的話,我個人還是挺想進網際網路大廠,因為能接觸很多前端事物讓我感覺很好,而且我也比較喜歡快節奏的辦事方式,太慢我會變懶的。 工作一年的 HR: 19 年畢業,我對網際網路的印象就是錢多、事多、人多、內卷,厲害的人多。 我們這個專業還好,不會很多想去網際網路的。但跳出我們這個專業,當時大部分人確實都想去網際網路大廠。 現在工作一年了,我可能也會綜合考慮,看下具體工作的薪資和生活的平衡才會決定。 ▲ 996 和生活的平衡是一個大問題 研一在讀黃鑽石: 2021 本科畢業,目前研一。 剛畢業挺想去大廠實習看看的,但是專業不太對口,也在找機會學習。現在還是想進大廠看看,有機會還是會去。 畢業在找工作的久: 2021 畢業的,我覺得網際網路干久了工資可能會比其他工作單位高,如果職位合適感覺能學習到很多東西,但覺得成為正式員工後工作會很辛苦。 但我還是想進的,我覺得累不累這和個人興趣也有關系,如果對職位對應的工作感興趣應該就不會覺得累了。 前宇宙大廠打工人紫霞: 18 年本科畢業,20 年研究生畢業。剛畢業的時候還是想進網際網路的。畢竟學的是廣告專業,感覺進網際網路大廠才對得起自己的專業。而且進大廠聽起來就倍有面子,主要是聽起來也有錢。當時畢業感覺只有拿到大公司的 offer 才是找到好的工作。 現在感覺就是,如果大廠加班嚴重的話,那就算了。我只想做條閒魚,大廠性價比不高。 什麼都做大廠現役打工人憨憨: 我是 2018...

為了不讓編輯團建後離職,主編收集了一堆反面案例|ifanrTallk

「12 月,你一定要定下來我們團建去幹嘛。」當何大頭同學對著滿臉愁苦的劉歐文說出這句話時,本期的 ifanrTallk 就已經定了下來。 問問大家怎麼團建的,給我一點靈感。 團建,一直是所有公司的大問題。有錢如阿里騰訊,會帶員工去浪漫的土耳其,沒疫情的時候一起出去玩,機票住宿都免費那種;童心浪漫如 Google,會包下灣區大美洲主題公園,所有項目免費,飲料任喝;活潑健康如領英,團建會去灣區人民後花園滑雪,運動才是最棒的。 據說每一個工作黨都逃不開一場團建,有人面臨過加班式團建,有人說團建就是拿著公司的錢找自己的罪受。但「團建」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在某些折磨人的團建外,有趣好玩又確實能增加團隊凝聚力的團建也有不少。 我們和朋友們聊了聊,發現了不少年輕人的團建雷區,當然也發現了不少有趣的團建形式。 你印象最深刻的團建經歷是什麼? 前視頻博主剪輯 Black: 去普吉島團建,結果變成了陪老闆出差工作就是印象最深的了。 老闆團建過程中突然覺得出國不容易,可以拍幾期節目,然後就給同事們開始分工,四個編導一個人負責一天的視頻內容。同事們本來抱著團建放鬆的心情,在節目錄制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全部都圍著老闆打轉。一開始老闆就同意我們在開始錄制後在旁邊一起吃東西的,加上老闆錄視頻基本一個人就好,我們就在旁邊吃吃玩玩。結果,老闆後來覺得我們「工作」不認真,黑臉發脾氣。 五天的團建,我和其他同事只休息了最後的半天,印象深刻。 打工人朱海: 印象最深的就是領導帶著去轟趴館,有 KTV/撞球/街機/餐桌那種,點的外賣小龍蝦鴨脖之類的,吃完玩遊戲,找了個長腿香蕉猴玩偶拋空扔在地上,玩偶落地的姿勢怎麼樣,所有人就要在地上擺出什麼姿勢,有個女生還穿著裙子…… 這種不好玩,我還挺反感的,這像是幼師和大班孩子上自然拼讀課時玩的遊戲。 網際網路公司加班多,不少員工社交時間基本被大量壓縮,和同事 social 一下也算是個社交補償,只是不太喜歡低智團建,呈現一種領導是家長是老師,員工是孩子是學生的不健康狀態。 ▲ 類似的長腿香蕉猴玩偶 愛范兒讀者 WeiYang : 我有個朋友在大廠,他們公司團建去了海南荒島求生。從北京飛海南,因為疫情防控,落地有的人得需要隔離,不能當天上島,結果還得自己訂房住,因為公司人都去荒島求生了。 前騰訊影業實習生炒飯: 我人生的第一次通宵加班,沒想到是在團建的時候。 我當時在一家大廠旗下的影視公司實習,團建地點都不記清楚了,大概是在一家豪華酒店,我們需要分組拍攝一個主題的微電影,並在第二天上午的大會上展示出來。 我們小組影片名叫《十年一覺電影夢》,也是李安的同名自傳,電影的內容我也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我真的一覺都沒睡,通宵把片子剪了出來。 那時候並沒有什麼怨言,甚至覺得是個好機會能在老闆們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畢竟公司總裁也會看到這條片。 不過如果現在再讓我參加一次這樣的團建,我真的會掀桌子。 剛從科技公司辭職的小黃: 之前團建是專門找了專業的團建公司做的,對方不認識誰是老闆,也不知道誰是實習生。我們被要求和同事一起圍一圈做遊戲,新來的實習生被叫去指揮 CEO 做動作,實習生不敢,還被團建公司的人批評沒有突破精神。 團建是周五周六,早上 8 點出發,我們七點半多就得到。 車上所有人要介紹一遍自己,我,一個 3 年老員工,前去介紹自己叫什麼。 有一個同事沒去,在公司上班,貌似沒跟領導說,當天還算了曠工。 ▲ 小黃前公司團建喜歡的破冰遊戲 你最喜歡的團建方式是什麼?如果你來策劃,會策劃一個怎樣的團建? 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 我們團隊整體偏好室內,比如桌遊,火鍋,唱歌之類的,這種比較普適,但我們每次活動前都會問問大家近期有沒有想玩的東西,然後會選出一個大家最想做的事。國慶節那次,大家很想看星星,所以我們就租了個民宿,雖然因為下雨,沒有看成,但整體玩的還是非常愉快的。 室內主要是因為有些小姐姐怕曬,戶外運動大家體力不同,比較難同步。還有同學身體不太支持長時間運動,夏天熱冬天冷,室內更舒服些。 前視頻博主剪輯 Black: 組建正經的旅遊團建,比如還是普吉島,不帶工作的事情,大家一起行動,選擇可以一起玩樂互動的項目。重點是同事至少可以在這段時間里變成輕松相處的朋友。 ▲ Black:普吉島,玩就好 打工人朱海: 去跨省的地方旅遊,領導除了露個面講講話,領導玩自己的,員工在限定范圍內自由活動,公司出錢+管控好風險就行。團體活動意思一下,其它時間給員工放鬆。 剛從科技公司辭職的小黃: 發錢就夠了,或者吃頓飯。我多次團建經驗,讓我有了團建本身就不會有好結果的印象,如果非要團建,就去吃頓飯。飯,總是要吃的。但下著雨去戶外團建,並不是必須的。 你覺得團建需不需要和公司業務做結合?比如什麼領域也選擇相對應的行業去團建? 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 我們會盡量迴避業務,頂多聊天的時候,有突發奇想的 idea 會提幾句,但是主要還是大家放鬆玩耍,盡量不涉及業務。 ▲ 小雞詞典上用戶自發為團建編寫的詞條 前視頻博主剪輯...

社交媒體故意讓你更憤怒,這次有實錘了?|選題會開小差

自從愛上了社交媒體後,我好像再也不能好好說話了,這是錯覺嗎? 在社交媒體,陣營非此即彼,感情愛恨交織,快樂稍縱即逝,受傷輕而易舉。如果你沒有站在我這頭,那你就一定屬於那一頭。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為社交網絡「降智」,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但真到了現實生活里,無法交流的「槓精」也沒那麼多,大家都是普通人。 或許這不是社交媒體使用者的錯,而是社交媒體有意為之的結果。因為,你的情緒,就是一門好生意。 2018 年,BuzzFeed 的執行長喬納·佩雷蒂給 Facebook 的一位高級官員發了郵件。他們的一篇《幾乎所有白人都有罪的 21 件事》的文章在 Facebook 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沒有任何內容可以超越。 這件事讓他發現,創作者製作的分裂性內容很容易在平台上傳播開來,這些能引發讀者強烈情緒的內容可以獲得更多的反饋,這可以成為激勵創作者創作更多內容的動力。換句話說,用戶對什麼反應強烈,創作者就創作什麼內容。 但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創作者「自我墮落」就能解釋的,因為平台也在積極推那些能讓你更憤怒的內容。 Facebook 的前雇員 Frances Haugen 在辭職後接受了采訪稱,Facebook 一直在採用算法來推送讓你感到憤怒的貼文。Facebook 的研究發現人在憤怒的時候,會更積極地回帖、消費、點擊廣告,因此平台並不打算改動這個算法。 流量,是社交平台的生存邏輯;用戶,是社交平台正在通過算法打造的新產品;平和理性,則是對社交平台沒什麼作用的「低作用情感」。 在大部分人都無法離開社交平台的今天,我們或許都逃不開這場大型的算法實驗。獻出強烈的愛恨,最終會誕生一個怎樣的社交平台?你又會怎樣應對社交媒體的憤怒內容? 「反者道之動」的完美誤用。 @西_蝣 憤怒黏性 @陸 每天都在和男朋友吵架,獨居備考,朋友們都是喜歡打字不喜歡說話(電話)的類型,為了有人陪我說話一直沒有分手,越吵越分不開。我願稱之為憤怒黏性。 網際網路的歧途,從「免費」開始 @喬納森何 ▲如何設計一個更好的社交網絡 . 圖片來自:Tobias Rose-Stockwell 只要你上社交網絡,那你大機率活得像狗一樣——狗可以被人馴服,可以根據不同指令做出不同反應,正如被算法操縱的人。 當算法發現仇恨可以讓你轉發和評論,反智的言論和爭議的話題就會鋪滿你的時間線。 算法也許不知道什麼叫憤怒,但它知道憤怒背後創造的流量和收益。 是運營者製造對立?是算法工程師毫無人性?是社交網絡的股東唯利是圖? 是流量,流量才是社交網絡唯一的生存砝碼。 流量意味著注意力,意味著大把大把的廣告費,而廣告幾乎社交網絡唯一的收入來源。 這件事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紀末:網際網路人現在奉為圭臬的網際網路女皇 Mary Meeker,在 1998 年第一次把「眼球」(eyeballs)和「頁面瀏覽量」(Page View)列為網際網路公司的重要財務指標。 當時最大的免費門戶網站雅虎,因為每年吸引 4000...

最敢挑戰人性的行為藝術家,在網上教你思考一顆石頭

說到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你可能沒那麼熟悉,但你應該聽過她的故事。 比如,讓人們從她和男友烏雷 (Ulay) 的裸體之間穿行而過; ▲《無量之物 Imponderabilia》,圖片來自:Artefiera 比如,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靜坐  716 個小時,和 1500 個不同的陌生人對視; ▲《藝術家在場 The Artist Is Present》, 圖片來自:WiffleGif 比如,將自己的身體麻痹 6 小時,任路人用 72 種工具對她做任何想做的事,直到最後有人把槍伸進了她的嘴里。 ▲《Rhythm 0》. 圖片來自:xxx 這些挑戰世俗、突破極限的藝術行為,讓她也一度被人們稱為稱為「行為藝術之母」。 Abramović 的創作一直都狂野大膽,每次線下進行都會引起各界轟動,盡管爭議洶涌不停,但也讓她逐漸聲名鵲起。 雖然現在 Abramović 已經 74 歲了,但她也從未停止創作。 現在,她開始從線下轉移,嘗試進入藝術創作的新平台——網際網路。 「行為藝術之母」帶來新數字體驗 Abramović 和藝術平台...

「哈迷」失望之後,IP 遊戲還能用阿瓦達索命咒賺錢嗎?

Avada Kedavra! 阿瓦達索命咒,這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傷害極高的的咒語,也是三大不可饒恕咒之一。這也是哈利波特 IP 中,粉絲最為熟悉的咒語之一。作為戰鬥中能夠直接殺死對敵者的咒語,《哈利波特》原著中強大的法力成為了阿瓦達索命咒的施咒基礎設定。 對不少哈迷來說,阿瓦達索命咒絕對是特別的、需要小心使用的咒語,而不是花錢就能得到,隨便用用的咒語。但很不幸,在哈利波特的卡牌手遊中,阿瓦達索命咒是氪金就能擁有的咒語。 ▲ 只要氪金就能擁有阿瓦達索命卡牌 巫師的偉大勝利到氪金奇跡 9 月 9 日,獲得了《哈利·波特》原著授權、由網易遊戲研發並發行的《哈利波特:魔法覺醒》全平台公測。當天的社交媒體幾乎都是哈迷的天下。 從分院帽的選擇到各個學院風格的不同,從魔法世界打來的入學電話到霍格華茲的美麗煙花,當天的快樂是屬於哈迷的,他們一同分享自己愛過的故事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海報,歡迎來到魔法世界 當然,之後的痛苦和憤恨也是屬於哈迷的。他們期待在遊戲世界收到錄取通知書,開始學習魔法,感受魔法世界的傳奇。 結果,他們發現這個世界是一個哈利波特中終極反派伏地魔也無法想像的盛世。具體表現為,只要你有錢,願意花錢,那麼進入遊戲直接購買 148 元金緞豪華禮盒的你就能夠直接獲取阿瓦達索命咒卡牌,之後想怎麼用就能怎麼用。 ▲《哈利波特:魔法覺醒》中的對角巷 這一看就非常偏離原著的設定(原著中剛入學的學生幾乎接觸不到這個魔法)惹惱了成群結隊來打卡的原著粉。微博用戶 @鄭可同學 就表示這一個抽卡的設定讓她非常失望。 你知道阿瓦達索命帶去了什麼嗎?氪金就能得阿瓦達索命,我還以為我是伏地魔統治時期入的學。接下來是不是還有鑽心剜骨,魂魄出竅。你知道納威教授的父母經歷了什麼嗎?你知道納威經歷了什麼嗎?決鬥場里對著同學施不可饒恕咒,你真的有在還原 IP 嗎? 不夠還原 IP 的也不僅是這一點。一年級的幼崽魔法師在這里可能會遇到蜘蛛巨怪和龍;原先重視血統高傲的蛇院同學們各個樂於助人和你親如一家;甚至入學第一天的小巫師就能學會各種高級咒語打敗巨怪成為當之無愧的天才學生。 ▲ 遊戲中也有皮膚售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遊戲開發商網易也有一點「冤情」。畢竟這不是一個養成遊戲,而是一個卡牌戰鬥類遊戲,原著粉想要的沉浸探索養成感,卡牌遊戲很難給到。而在卡牌遊戲中,抽卡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用稀缺卡牌吸引玩家氪金是很常見的。 只是對夢想重回巫師世界的玩家而言,「充錢就能變強」的設定傷害了他們魔法世界的初心。任何一個想要靠努力抵抗氪金「黑惡勢力」的玩家最終都會成為氪金體驗的一部分,讓氪金玩家覺得錢花的值。 不是說遊戲不能賺錢,但氪金抽卡的設置要是能再避諱一些原著禁忌,在遊戲平衡上做得好一些,玩家也不會如此憤怒。 ▲ 抽卡是遊戲的玩法 想說愛你不容易的 IP 遊戲 粉絲對於 IP 呈現的想像和廠商最終呈現的遊戲品質成為了 IP 遊戲中玩家和廠商的主要矛盾之一。甚至可以說,在一眾...

我們重回「未成年」,看看童年如何防沉迷|選題會開小差

又一個開學季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史上最嚴」的網游防沉迷規定。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專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 20 時至 21 時向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時服務。 也就是說,未成年人一周最多隻能玩 3 小時網游。 規定數度引起熱議。有人認為這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游,重新回歸書本學習的海洋;有人認為這過於嚴格和一刀切,畢竟問題的本質是教育和引導。 規定才施行第一周,王者榮耀就因一小時流量激增「崩」了,應用商店里還被一星差評席捲,未成年人也另闢蹊徑,要不借用家長的帳號玩網游,要不去各大電商平台花錢租號,詐騙團伙再次盯上了未成年人…… 當未成年人在新規中「掙扎」,現在的成年人,過去其實也曾有或自由隨性、或徹夜瘋狂、或嚴格受限,但都充滿回憶的遊戲童年。 什麼改變了,什麼又沒變? 這周,愛范兒編輯部和大家一起聊聊遊戲童年。 學習和遊戲從來不是對立面 @愛范兒讀者 REX 從街霸到拳皇,從紅警到星際,從石器到千年,從傳奇到奇跡,從霸王大陸到魔獸世界,八零末九零初這一代可以說是電子遊戲貫穿的童年,家長們也是深惡痛絕,把遊戲視為洪水猛獸,聽到網吧就跟現在聽到誰吸*一樣。 為了不讓父母發現跟網吧老闆求情,一小時的網費分成兩次半小時,一段是上學前早出發,一段是放學後晚回家,一路上狂蹬自行車,滿頭大汗,到了網吧之後,把浴帽拿出來戴在頭上,如果是夏天,還要把上衣脫下來,放到另外一個塑膠袋里,因為那個時候的網吧真的可以說是烏煙瘴氣,而父母又不抽菸,非常容易察覺。 虛擬世界的得與失來的那麼直接和痛快,我曾經趁著家人睡著,半夜出去玩遊戲,四點多才回來,整個白天上課就是在瞌睡,另外一個同學,家長專門給他買了電腦,讓他在家玩兒,遊戲玩的一般,學習也很差。還有一個同學,家里人是老師,一樣玩遊戲很沉迷,但學習也很好。 從包括我這三個孩子的故事當中,我發現一個現象,圍追堵截的,只要孩子有手有腳都堵不住。放任生長的,未成年人的自製力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強。會玩會學,好好引導的才是正道。沉迷遊戲從來不是差生產生的原因,只是反應出的表面現象,而真正的問題是他根本不會投入的學習,學習和遊戲從來不是對立面。有這麼一群孩子,不沉迷遊戲,但學習還是很差,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玩,就盡興!工作(學習)就投入!唾手可得的東西,你就不會心心念念,被高壓禁止下的「偶然」放縱,才會讓人慾罷不能。 哈?什麼是遊戲上癮? @李謀 在暑假里,穿著背心吹著風扇再吃著西瓜,用小霸王玩《超級瑪麗》似乎是昨天發生的事情,但一看日歷已經是 18 年前的事了。感慨時光飛逝之外,也想感嘆一下自己人生的蒼白,好像除了《超級瑪麗》就再也沒有其它遊戲了。 倒不是說自己的物質生活有多慘,小時候的小霸王、中學時的電腦和 PSP、再後來的 PS4/PS4 Pro,這些遊戲設備,自己也從來沒缺過。甚至現在還因為工作特性,身上隨時帶著四台以上的旗艦機。只不過點開任何一部手機 ,里面都沒有任何遊戲,自然也沒有為手機遊戲花過一分錢……仔細想想自己是過於厭惡稍顯復雜的玩法。BUFF?技能?屬性?完全記不住。 在「史上最嚴」防沉迷規定實施後,小朋友們都不得不和我一樣,成為「遊戲不上癮」的人。但據說這並不會影響遊戲巨頭們的收益,因為未成年人充值本來就少,卻占了伺服器的大量資源。 如此嚴苛的防沉迷措施開始實施對於喜歡玩手機遊戲的未成年是噩耗,但對於未成年的家長也不見得全是好事。起碼在防沉迷措施起作用後,遊戲廠家們還有配套且繁瑣的實名認證,家長們要是想以未成年充值為由,要遊戲系統退錢,難度肉眼可見地又增加了。 喜歡玩遊戲的是壞孩子?但孩子都會喜歡玩遊戲 @冷思真 我從小就被人教導「喜歡玩遊戲的是壞孩子」。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小時候玩遊戲經歷很少。 曾經看過別人玩魔獸世界、英雄聯盟,但這些遊戲還是有門檻的,只是看的話不是很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 最早接觸的遊戲是 Windows 電腦的三維彈球、紙牌、掃雷……真的是很簡單的遊戲,但每次電腦課最期盼的就是玩這些遊戲。 後來電腦能聯網了,我擁有了 4399 的快樂,黃金礦工、十滴水,這都是我的愛。等到有人把手機遞給我讓我去玩會遊戲,我又愛上了神廟逃亡和地鐵跑酷。 ▲ 現實生活中我永遠無法這麼靈活,但遊戲里可以 發現了沒,即便有人告訴我「喜歡玩遊戲的是壞孩子」,接觸到遊戲的時候還是會喜歡上。 玩是人類(包括成年人)的天性。希望孩子每天熱愛學習、課外活動就是閱讀和運動的「健康」愛好,不去碰那些大人眼中「對孩子成長沒幫助」的東西,這並不現實。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不讓孩子玩遊戲是結果導向。 玩遊戲有好處嗎?玩遊戲傷眼,玩遊戲沒出息。 但對很多孩子來說,喜歡玩遊戲是過程導向,因為「遊戲真的很有趣呢!」 遊戲可以是洪水猛獸 @黃智健 在我 7 歲的時候,我的舅舅給我買了人生第一台遊戲機,任天堂的...

王家衛把電影變成了 NFT,但只播出一剎那

《花樣年華》開映前,首先出現的是一句話: 在王家衛這部經典電影里,蘇麗珍矜持內斂,周慕雲含蓄隱忍,但其實,他們在 1999 年 2 月 3 日見面的那一天,周慕雲紈絝而瀟灑,蘇麗珍意外地熱烈。 她直接對他說: 現在我知道什麼叫愛情了。今晚來我家吧。 但這一段,電影里沒有播出,也從未曝光。這是《花樣年華》首日拍攝的劇情片段,也是王家衛創作這部電影最初的靈感時刻。 現在,王家衛要以另一種形式讓它面世——NFT。 這將成為王家衛首個 NFT 電影作品,名為《花樣年華–一剎那》,時長 1 分鍾 31 秒,作品將於 10 月 9 日在蘇富比拍賣,且僅發行一版。 ▲ 圖片來自:THE VALUE 目前,這個作品已經放出了 11 秒的預告,雖然預告是靜音,但也能讓人窺見完全不同於電影里性格的蘇麗珍和周慕雲。 這也是王家衛喜歡的拍攝風格:從不循規蹈矩,也不按劇本走,故事如何發展,要看演員們如何碰撞、迸發靈感,最後呈現的,可能又是另一個新故事。 ▲《花樣年華–一剎那》11 秒預告 就像《春光乍泄》里,主角黎耀輝最初的定位,是另一主角何寶榮的情人的兒子,但實際電影中,他們兩個成了一對。其實黎耀輝和何寶榮的名字,都是臨時「借」了現場攝影師的。 巧的是,此次拍賣的作品,不止《花樣年華–一剎那》,還有《春光乍泄》中的另一件物品:何寶榮的皮衣。 ▲ 圖片來自:《春光乍泄》 對於如何留住電影記憶,無論在電影中,還是在電影外,王家衛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 拍完《春光乍泄》後,這件皮衣就一直留在「澤東庫藏」。它的背後,是計程車上兩人黯然感傷的情緒,是廚房的昏黃燈光下一曲忘情的探戈,是何寶榮一遍又一遍地說著,「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王家衛對此撰文道:「每一件經典戲服都是一個符號:夢露的白裙子,小馬哥的黑風衣,李小龍的黃色運動衣……最終都會獨立於角色,成為時代記憶。中國傳統戲曲里,角色的造型叫扮相,登場被稱為亮相。相,不單指穿什麼,更多是指精神狀態,是氣質」。 ▲ 圖片來自:《春光乍泄》 張國榮第一次穿上這件皮衣,是在阿根廷。造型的時候他習慣站在鏡前,我剛好站在他背後。演員登場前都會照鏡子,因為要以最完美的扮相面向觀眾。張國榮也是一樣。觀眾看到的是他永遠迷人的正面,我更喜歡繞到他背後,偶爾會看到煙花後的落寞——這是我在和他合作多年後的發現。 幾個星期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火車站里,出現了何寶榮的背影,獨自踟躕於夜深人靜的大堂角落。何寶榮一個人的時候,喜歡抱著那件皮衣,像在為自己取暖。那天晚上,有一刻,他把皮衣抱在懷里。遠看過去,仿佛是一場單人探戈。他的舞伴,是他的黃皮衣。我一直留著這件黃皮衣。因為它象徵著曾經的存在;溫柔、叛逆,和煙花背後的落寞。 ▲ ...

未成年人每周只能玩三小時遊戲後,一星差評、詐騙、租號都來了

作為一個王者榮耀玩家,魚在未成年人最嚴防沉迷通知下發的第一周有了驚魂一刻的感覺。這並不是因為他的隊友多麼不靠譜,或者對手多麼強大。而是因為他的隊友和對手在一瞬間都消失了——未成年人允許遊戲的時間到了,其他 9 個未成年玩家都被強制下線。 對於一個 5V5 的競技遊戲而言,整個峽谷只有魚一個玩家絕對是很新奇的體驗。最終,他帶著兵線推掉了水晶,默默保存了本局遊戲的錄像。 在未成年人一周只能上線三小時後,類似的新鮮事還有不少。 ▲ 一局遊戲多人掉線後應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 每周只能玩三小時後…… 不久前,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 20 時至 21 時向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等內容。也就是說未成年人之後一周的網路遊戲是三小時。 如果每周只能玩三小時網路遊戲,未成年人會做什麼呢? 要往好的方向看,那就是孩子們回歸線下,繼續和朋友們玩卡牌遊戲。雖然還是玩遊戲,但眼睛不會盯著螢幕了,家長們也都放心了不少。微博用戶 @米芋廚 就發了一張孩子們重新在戶外遊戲圖片的截屏,感嘆「有童年那味了!」 ▲ 孩子在戶外玩卡牌遊戲. 圖片來自:@米芋廚 或許在手機遊戲玩不了的情況下,未成年人會回歸線下遊戲。但在每周允許玩網路遊戲的那三個小時,他們一定會重新回到線上,因為這已經變成了每周限定的三小時。 微博 KOL @沒有人比我更懂杭之馮玥 就表示自己的女兒在有了嚴格防沉迷要求後,玩遊戲的時間更久了。 ▲@沒有人比我更懂杭之馮玥 女兒在防沉迷後覺得遊戲時間更珍貴了 周末長時間占據微博熱搜話題榜第一的 #王者榮耀崩了# 就證明了這一點。在實行了嚴格限制時間策略後,未成年人在周六統一上線,激增的流量擠崩了穩定的伺服器,這種事在以前的王者榮耀身上並不常見。 王者榮耀崩了證明限定的遊戲時間會讓未成年人不想錯過一分鍾,抓住時間上線就得玩夠三小時。但一邊玩你的遊戲,也不妨礙給你的遊戲打差評,因為三小時真的太短了,完全不夠。 ▲ 王者榮耀崩上熱搜 點開任意一個應用商店,搜索王者榮耀,按照時間順序顯示評論,你就能夠看到大量的一分差評。這有點像是去年疫情期間學生組團給釘釘打一星一樣,未成年人都在用評分表達態度。截至發稿前,App...

主編說我在撿垃圾,因為我寫文章用了「絕絕子」和 YYDS……|選題會開小差

最近,新華社在每日快評里發出了靈魂一問——是不是不用「YYDS」「絕絕子」,你就不會說話了? 縮寫遍地走,只有在輸入法的幫助下才能模模糊糊猜到原意;網絡流行語保鮮期太短,當你父母春晚看到同樣流行語時你才能想起不久還流行過這樣的語句;每個圈子似乎還有自己通用的黑話術語,圈內人心照不宣,圈外人不解其意。 但它真的不好嗎?紐約時報就曾發文探討過語言的「通貨膨脹」現象。如果太頻繁看到某個字詞,它的原有意味也會減弱。所以哈哈哈哈不再是純粹的開心,變成了萬能回復的模版。要表達你的開心需要——笑到頭掉、笑到撲街、笑到我媽起床把我頭打掉…… 語言隨時處在變化之中,有人覺得它「通貨膨脹」,有人覺得它正在毀滅語言。豆瓣有文字失語者互助聯盟小組,微博有網絡流行語推廣大使,每個陣營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愛范兒編輯部大清早的討論,編輯差點為它在辦公室大打出手(沒有)。為了平息編輯部的紛爭,愛范兒編輯部有了一個「不保證理性」討論現場,一起聊聊流行語那些事。 ▲ 楊洋、陳妍希、張傑都曾發文詢問 YYDS 到底是什麼意思 流行語未來可能是時代的成語 @愛范兒讀者 Mars&Avril 字母簡寫詞省事(有些是為了躲屏蔽),還能以此欺負看不懂的「原始人」。方言梗如好傢伙、山東式倒裝在頭幾次模仿的時候是會有新奇之感。但說多了難免淪為對話中不必要的語氣詞,或者令語序支離破碎,降低溝通效率。 流行語的頻出可能映射出一個心理,那就是都大家希望能不斷有新鮮的、有趣的表達摻進日常的言語中,只是最廣大群體對於文字的意趣風味的體悟有欠缺,風靡的往往是明星(usually not well educated)的只言片語、B 站火熱視頻的經典橋段,其形容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反而不如多用些言簡意賅的成語。 ▲ 圖片來自:《了不起的蓋茨比》 不過若干年後回頭一看,也許這些流行語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成語。這個時代人們文字運用水平的形容詞——不知道是言語低俗,還是永遠的神。 說「絕絕子」,等於在網際網路隨地扔垃圾 @劉學文 前不久看一個微博,說現在的網民,和早期網民不是同一個物種,因為現在的網民一天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有幾十 GB,而之前網民是 5 元 30MB 包月,現在信息大爆炸了。 粗看有理,其實沒譜。 在 5 元 30MB 時代,網際網路平均信息質量還挺好的。現在呢,5 分鍾能看完的文章,變成了 15 分鍾的科普視頻,表情包挨個放。這是什麼,這是信息通貨膨脹了,但我一天還是 24 個小時。 現在奇奇怪怪的網絡流行語出現,是因為網際網路的信息密度降低得厲害,很多人懼怕信息密度,放棄了思考。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去做任何事情,愛范兒微博下面經常會出現「太長不看,等一個課代表總結」,一條微博啊朋友們,一兩百字都看不下去,是因為沒有配表情包嗎? 為什麼「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廢話語言學能火,因為它不需要思考,沒有意義,幾乎沒有信息量,還在消解語言美感。絕絕子,YYDS...

球鞋和盲盒掏空我的錢包,而它,卷跑了我的「微信余額」

最近沒錢了,晚兩天可以嗎? 剛接觸「章子」沒多久的鴨鴨在微信群看到一位群成員說自己沒錢的時候是震驚的。開始工作後,她基本沒看過一個人坦坦盪盪表示自己沒錢,請求別人寬限幾天。不管是說話人坦盪的態度,還是對方付不出的金額其實只有 7.5 元都讓她很震驚。 事實上坦盪的人不止一個,在一個人哭窮之後,其他群員也表示自己「尾🔥」了,得等幾天。 面對這個不理解的「黑話」,鴨鴨直接在群里詢問了這個詞的意思,而其他群成員給她的回答是——尾火就是「屁屁著火,付不出錢」。 ▲ 群成員表示自己尾火,章圈人大多是尾火人 章子什麼都能做,但要等 作為一個粉絲,鴨鴨並不「合格」。因為她不做數據不控評,買喜歡藝人的代言依舊按照自己的需求選購,章子是她唯一會購買的周邊產品。閒魚是她接觸章子最初的渠道,在 app 信息流中看到喜歡藝人的經典造型變成工藝徽章時,她就想買章了。 當時看到之後馬上就買了,章子加上郵費 40+,我覺得很劃算。那個造型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官方也很少出這種好看周邊,收到之後超開心。 而這只是開始,在第一次入手了喜歡的明星章子之後,鴨鴨發現萬物均可做章子。 喜歡的公眾人物,經典的詩句名言,動漫遊戲紙片人,身邊的親人寵物……這些都可以凝固在金屬中。他們的受眾是粉絲、觀眾、讀者這類對喜歡章子內容有感情的人。 ▲ 直樹和湘琴的金屬徽章. 圖片來自:金屬徽章約稿超話 @番茄也是西紅柿 這里說的章子一般指的就是金屬徽章。給網易、拼多多都做過類似章子的供應商王者表示,類似的徽章多為金屬材質,從一張設計圖到徽章需要經過打磨、拋光、電鍍、上色、烤制等不同工藝,最終才能呈現一個精美的金屬章。 作為供應商,王者一般對接的品牌和廠商訂單都不小,起訂量 500 起,上萬數量的章子是獨屬於 B 端的生意。但鴨鴨他們喜歡的章子沒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50、100、150 的數量才是私人訂制徽章的常見數字。 整個金屬徽章的定製流程很長。想要做章子的人會拿圖片找畫手約稿,畫手一般有自己的排期,排到開始為定製者畫圖,畫出線稿後經定製者確認後上色,整個流程短的一周,長的三四個月。圖片設計完成後,聯系工廠,打樣,在同好群體中宣傳後確認定製數量,再給工廠下單。 ▲ 章子定製車主會使用這個小程序進行數調. 工廠的流程也不快,由於訂單小要求多,產品定稿到出大貨一般有幾個月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什麼都可能發生。 進章圈 10 個月的小 A 已經入了 100 多個章子,但到今天也只收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還在等待補貨、補郵。 開車做章的「車主」Roxy 遇到過上車「乘客」微信被封、完全消失的情況,對方剛付完章子的均攤費用,單價還沒付,等了快半年也不知道人到底去哪里了。 上過幾百輛車的「乘客」Rannia 則知道更多的八卦軼聞。在漫長的到貨期中,有很多車主消失了,山河令「車主」捲款...

把建築做成「空調」,這個讓你涼爽過夏天的「神設計」是怎麼做到的?

上海發布首個高溫黃色預警,最高氣溫將達 35 攝氏度。 加拿大最高溫逼近 50℃,死亡人數激增。 南極洲的最高氣溫再破紀錄。 今天的世界是「熱」的。除了網際網路世界的眾聲喧嘩的熱鬧,現實世界也有熱浪滾滾的炎熱。討論過熱容易走極端,天氣過熱則容易中暑,高溫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暈眩、死亡。 而為了降溫,城市和人也都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隨身空調和空調城市,只屬於少部分人 每年夏天都有人感謝威利斯·開利。 作為發明家,他的名氣沒有愛迪生那麼大,但他發明的空調卻讓無數人在夏天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 ▲ 空調發明者威利斯·開利 而在想要給城市降溫時,空調也是首選,只是不是所有城市都用得起罷了。 阿聯杜拜在 2014 年就想建造一座空調城市,讓城市居民全年都在「室內」,因為城市處處都有空調。 ▲ 杜拜的空調城市圖景 阿聯的計劃是將杜拜打造為第一座溫控城市,遊客全年都可以來這感受恆溫的生活。 到時候,杜拜這座城市將會由超過 6.5 公里的封閉式長廊連接,不同的建築物彼此聯通。居民再也不需要感受夏天的熱浪,因為這座城市基本都由空調覆蓋,沒有空調的室外少之又少。 到了冬天,長廊的頂篷還可以打開,居民可以繼續享受新鮮空氣。溫度適宜,加上城市各個配置設施良好,在定下溫控城市的計劃後,杜拜預計一年能接待 1.8 億遊客。 ▲ 所有建築彼此聯通,空調無處不在 只是這個計劃聽上去就不太環保,加上石油價格下跌等多個因素,宏偉的城市改造計劃也被一砍再砍。開發的項目大幅縮減,超大購物中心也被一分為三,空調系統更得被重新評估。負責此項目的杜拜控股公司 COO Morgan Parker 就在 2016 年對彭博社表示: 在整個項目中安裝空調,這不僅在經濟上不可行,而且對環境也不負責。 最終的解決方案很傳統,那就是讓建築更密集,給居民提供有更多有蔭蔽的人行道,增加在建築中穿行的路徑選擇。總而言之,全城空調計劃算是徹底行不通了。 ▲ 如果計劃順利,這就是杜拜的未來城市 如果說城市空調的計劃很大,那隨身空調的計劃就很小。 索尼的隨身空調 Reon Pocket 已經出到二代了。它的存在,讓行走在街上的人們臉上吹過濕潤的熱風,背部的隨身空調卻藏在西裝里製造令人心喜的冷氣。但 1600...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麵包」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我們都背過,每年清明大部分人也都會和家人一起去到墓園掃墓。墓碑排列整齊,盡管雕刻的名字和使用的石料都不同,但看上去差別有限。所以每年想在墓園找到已逝親友的安眠之所,可能還得花點功夫。 骨灰盒大多也是相似的。嚴肅的用石頭或木材做出典雅大方的盒子,奢華的就是精緻圖案的陶瓷瓶。但在這些常見的方式之外,越來越多人想要一些出格的設計,也有人為他們做了出來。 奶油麵包棺材,讓葬禮變 Party 紐西蘭有一個叫做「死亡藝術」的公司,它們製作的棺材都很出格。 死亡藝術的創始人霍爾給堂兄菲爾做的棺材就是一個巨大的奶油麵包。他的棺材保持了長條麵包的形狀,外觀看上去把麵包切成了兩半,中間加入了大量的奶油,奶油之上還有紅色的果醬。當這口棺材抬進教堂時,前來弔唁的親友鬨堂大笑,沖淡了不少悲傷的氛圍。 ▲ 奶油麵包棺材 棺材的主人菲爾一直對奶油麵包有著迷之喜愛,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奶油麵包專家。在他看來,一個好的奶油麵包外表必須是鬆脆的,中間必須使用新鮮奶油。所以在他確診出腸癌後,他也想用最愛的奶油麵包和朋友們做最後的告別。 被最愛的奶油麵包包圍,外面就是自己親近的朋友愛人,這是菲爾自己選擇的方式。他甚至提前從自認為最好吃的奶油麵包店訂購了 150 個奶油麵包,將它作為葬禮甜品。最終,這 150 個麵包跨越了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出現在了葬禮上。 菲爾的妻子也很喜歡這個麵包棺材:「這掩蓋了過去幾周悲傷而艱難的時刻。大家最後的記憶是那個麵包,還有菲爾的幽默感。」 在最後火化時,這個獨特的麵包棺材會被換成普通的棺材。奶油麵包棺材則被菲爾的堂弟,也就是它的製作者霍爾保留了下來。 ▲ 棺材的製作者霍爾,後面是他做的樂高棺材 15 年前,霍爾在寫遺囑的時候發現所有的棺材都是相似的。不管原材料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木頭,最後做出的棺材成品都是千篇一律的端正肅穆。他並不想要那些棕色的傳統棺材,在仔細的研究了棺材行業之後,他決定為那些有特殊要求的人製作棺材。 除了給堂哥做的奶油麵包棺材,他還做了消防車棺材、樂高棺材、帆船棺材……還在很多棺材表面印上了世界各地的美景奇觀。 這些棺材本身是普通的白色棺材,之後會由霍爾用乳膠數碼列印機進行設計,再用纖維板和膠合板添加細節。特別的還有定製帆船棺材,棺材上還有一艘漂亮的帆船。為了定製它,霍爾也用上了更多的金屬滑輪和帆船材料。 這些定製的棺材支持生物降解的,能夠與死者一起下葬或火化。唯一不支持下葬的就是他表兄的麵包棺材,因為這個彩色的棺材還使用了聚苯乙烯和塑形泡沫,埋進地下對環境不友好。 ▲ 帆船棺材的材料會更特殊 雖然做了十幾年創意棺材,但霍爾在選擇自己的棺材時反倒決定「返璞歸真」。他和自己的兒女說,最後他只想穿著豹紋丁字褲躺在一個透明的棺材里,讓親友們永遠銘記在心。 在殉葬行業工作了十幾年的霍爾對於死亡和葬禮的印象都有了一個大更新。 大家現在認為這是對生命的慶祝,而不是對死亡的哀悼。 ▲「死亡藝術」製作的消防車棺材 不要平淡告別,最後就得反常規 如果你覺得這是紐西蘭特有的生意,那你就猜錯了。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想特別到最後一刻的人,他們把自己最後的趣味和幽默放到了原先沉重的棺材、墓碑、葬禮之上,讓生命有趣到最後一刻。 加納就有著獨特的棺材文化,當地的畫家 Ataa Oko 將加納的棺材文化藝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加納的 Kane Kwei 工作坊在全世界都有不低的知名度。你完全可以在加納的藝術博物館里看到棺材,因為當地很多的棺材設計都可以被稱為藝術。 上世紀五十年代,Kane Kwei 為他的祖母製作了第一個創意棺材,那是一架飛機。有了它,他的祖母完全能夠在死後看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 ▲ 看上去誰能想到這是棺材呢? 之後他為酋長做棺材,為有錢人做棺材,他的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加入棺材的創作行列。 1990 年,創意棺材藝術家 Paa Joe 做出了一個 Nike...

蘋果首創恐怖「屏保劇」:光聽聲音我都快窒息了仿佛被雷神洛基冬兵和滅霸一起扼住喉嚨

「弗洛伊德,我看到你走到門口了。」 「達琳,你必須快點離開——外面的人不是我。」 「怎麼回事?你怎麼可能又在外面,同時又和我通話?」 「達琳,相信我,千萬不要開門!快從後門離開!」 ——想像一下,大半夜聽到這樣的電話內容,是不是還挺瘮人的。 這是 Apple TV+ 新推出的恐怖劇集《駭人來電》里的台詞,但和以往的恐怖片都不同,它整部劇都只用聲音來呈現,用電話來串聯,在創作形式上開啟了一種新的可能。 ▲ 海報近看是聲波,遠看是人臉 不過它並不是一個廣播劇,螢幕里還會有各種抽象的聲波畫面,根據演員、背景聲、情節來不斷變化,呈現出具有沖擊力的視覺圖案。 因為很多圖案看起來就像手機壁紙一樣,它也被網友戲稱為「屏保劇」。 但他們可能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看劇,看著看著就笑不出來了。 ▲可以觀看預告片先感受一下 首部只見聲波不見人的恐怖劇 跟我們看恐怖片一樣,最嚇人的往往是聲音。 Apple TV+ 這部新劇也把讓人毛骨悚然的聲音做到了極致,再加上跟情緒一般波動起伏的抽象畫面,讓人頗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駭人來電》改編自法國同名劇集,一共 9 集,每集一個科幻恐怖故事,全都由不同人撥打的不同電話銜接起來,對話很簡單,信息量卻很大,讓觀眾試圖從中抽絲剝繭、聽到真相。 整部劇只靠著寥寥數人的對話,就講完了一個關於世界毀滅的多重宇宙劇情。 敢這麼玩的,恐怕只有滅霸的一個響指了。 【以下涉及劇透,可跳轉至文章第二部分】 劇情剛開始,就充滿了一股超自然魔幻感。 電話剛響起來,女主角 Sara 接到電話,背景傳來一股滋滋聲,像是喪屍喉嚨里的撕扯,畫面的電波開始滋滋起伏,男主角 Tim 正准備和她提分手時,她說: 有人…… 後院好像有人。 接下來,是 Sara 報警的慌亂恐懼,怪物開始破門而入,而 Tim 在和第三者 Camila 春宵一刻後,卻接到了 Camila 從遠方打開的電話,此刻臥室中還有一個 Camila…… 此時 Sara...

豆瓣 9.0 分,四年後重映的《正義聯盟》

在「最強春節檔」正式告一段落後,這個月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大片空窗期」,重映成了重新吸引人們回到電影的宣傳主題。 前不久重映的《阿凡達》熱度還未過去,就有消息傳出《指環王》將在下個月重映。 不過最近的話題焦點還是在另一部「重映」的超級英雄電影身上,那就是在 HBO Max 上線的扎克·施奈德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以下簡稱扎剪版)。 拯救《正義聯盟》的不是扎克,而是堅持了四年的粉絲 無論是從《正義聯盟》低迷的票房成績還是平庸的作品力來看,它在 2017 年的電影市場並不扎眼,屬於那種過目就忘的爆米花電影。 2017 年院線版《正義聯盟》(以下簡稱院線版)在豆瓣的評價分為 6.8(扎剪版上映後暴跌至 6.4 分),有過激的粉絲評價其為:「糟糕他媽給糟糕開門,糟糕到家了。」 就是這樣一部「普通」的電影,激起了一次影迷與發行公司長達四年的鬥爭,這一切都要從華納打算對標《復仇者聯盟》(以下簡稱《復聯》)製作一部屬於 DC 的超級英雄拼盤電影說起。 2012 年漫威影業推出的《復聯》是超級英雄類型電影的里程碑,它以將多個人氣超級英雄集合在同一塊銀幕上,將原本被認為是庸俗文化的美漫推向全球影迷的面前。 看著老對手在票房和口碑贏得兩豐收,DC 再高冷也有點坐不住。2014 年,華納正式宣布將推出 DC 的漫改電影《正義聯盟》,由擔任過《守望者》《鋼鐵之軀》等多部 DC 漫改電影的導演扎克·施奈德執導。 《正義聯盟》在 2016 年開始拍攝,扎克完成了所有鏡頭拍攝後,剪輯成了將近 5 個小時的粗剪版給到華納高層,過長的片長讓排片成了一個難題,華納想讓扎克舍棄掉更多劇情來將片長控制在兩個小時。 ▲ 華納也想要漫威輕松的畫風 這時扎克的家庭發生了讓人心碎的悲劇,扎克不得不退出電影的後期製作,華納將《正義聯盟》的後續製作交給了由執導過《復聯 1》《復聯 2》的喬斯·韋登接手,這也是院線版《正義聯盟》災難的開始。 為了滿足華納的需求,韋登將原本殺青了的演員召集了回來進行了補拍,替換掉原版的鏡頭,這使得《正義聯盟》成了一個拼接型的作品,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被華納強硬的要求下糅合在一起。 在《正義聯盟》推出之前,觀眾們基本上只看過超人和蝙蝠俠的個人電影,關於其他角色的個人電影是個空缺,想要在 2 個小時的時長內介紹所有的角色,這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東拼西湊的《正義聯盟》共取得 6.8 億的票房,低迷的票房成績不僅難以與《復聯》相提並論,連同期的個人超級英雄電影《雷神...

網際網路終極 PK:高情商 VS 低情商 | 新浪潮

女朋友感冒了,說什麼才能體現你對她的關心? 低情商:多喝熱水。 高情商:少喝涼水。 聽起來有點冷,但類似文案放在下面這位女士身上就開始迷之匹配。 昨天歌手陳翔被爆出軌,說自己和演員江鎧同約在一起是做皮膚護理,「高情商 VS 低情商」小課堂立馬上線: 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出現了。 「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大型情商風暴,早已在積極解鎖網際網路世界的情感密碼。 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梗圖宇宙」 這張圖,第一眼望去平平無奇,左邊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白衣女士,看起來知性而內斂。 畫面轉到右邊的藍衣女士,她的形象立刻脫胎換骨,笑容熱情似火,智慧昭然若揭。 她激動地伸出一隻手,仿佛向觀眾發出了靈魂啟迪的邀約。 雖然這張圖看起來有著濃濃的長輩風,卻對新生代網民造成了異常深刻的沖擊,一度激起他們狂熱的文案創作欲望。 剛開始這張情商圖引起傳播,主要在生活情感領域。 比如,教你如何在寂寞的夜晚,委婉表達自己的欲望。 就算實踐中遇到了令人失望的情境,也要用高情商維持好表面的情誼。 這張圖一人分飾兩角,給網友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一句表達兩種深意,讓網友的思維得到了盡情的發散。 很快,「高情商 VS 低情商」開始在微博興風作浪,走進了熱鬧的娛樂圈。 網友們試圖讓說唱和學習「跨界」,讓不紅的男明星在此圖中找到些許慰藉。 到了消費領域,商家的低質產品和過季滯銷,都開始有了高級的理由。 遊戲的戰場上,不再充斥著不堪入耳的祖安文化,只有婉轉而優美的語言藝術。 它活躍在網際網路社交中的各個情境中,掀起了一股(假裝)講文明、講禮貌的「情商學習之風」。 現在每出一個新事件、新話題,網上立馬都會重現「高情商 VS 低情商」的話術對比新圖,可謂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前陣子鄭爽代孕事件刷屏時,「高情商 VS 低情商」自然也不會落下腳步: 20 年前,我們在收音機里聽著《從小學習高情商》;10 年前,我們在圖書館打開《情商高的女人好命一輩子》,1 年前,我們在 app 里買「100 個方法帶你用情商致富」的課程;現在,我們在表情包里一秒領悟「高情商和低情商」。 這些梗圖明面上看是讓耿直卻不中聽的話,變成讓對方感覺良好的話。 但實際上,一個個玩笑背後,都是解構的嘲諷和無盡的娛樂至上。 「高情商 VS 低情商」到底從何而來? 「高情商 VS 低情商」火了,梗圖也傳得越來越多,但當問起那個藍白衣女士到底是誰時,網友們通常一臉茫然。 其實這位女士,來自抖音上一個名為「惠子說情感」的帳號。 她的定位是「做人們情感路上的引路者」,最早教人們如何處理夫妻、婆媳關系,後來惠子開始進駐社交、職場等各種情境,教人們尋覓快樂感情生活。 她的視頻很容易讓人想到過年回家那些說話讓人頭疼的親戚,想必他們看到視頻,有 99%...

魔性遊戲「合成大西瓜」,讓我玩到半夜不回家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碰過「合成大西瓜」,那麼你的人生是幸運的。 這東西,一碰就停不下來了。 是的,說的就是最近一夜爆火的小遊戲——「合成大西瓜」。 早上看到同事眼圈發黑,她依然興致勃勃地問我「合成大西瓜了嗎?」;中午望向隔壁桌的同事,他們的手機螢幕上充盈著繽紛的瓜果;下午看到同事去洗手間一小時還沒回,我知道,她大機率也是到里面吃瓜去了。 所以,這個簡簡單單的小遊戲,到底有什麼神奇魔力? 那一夜,我們都在「合成大西瓜」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合成大西瓜」,它來自微傘遊戲網站,是一款趣味休閒合成類遊戲。 實際上,它就像是「2048+俄羅斯方塊」的合體,但遊戲內容變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瓜」。 打開「合成大西瓜」的網頁,就可以開始遊戲。 此時螢幕上會掉下來各種各樣的水果,有蘋果、山竹、橘子、檸檬、獼猴桃、西紅柿、桃子、菠蘿、椰子…… 最後的大 Boss,就是西瓜。 玩家的任務,就是滑動螢幕,選擇一條縱坐標,然後扔下水果,相同的水果就會碰撞消除,合成一個更大的新水果。 每生成一個新水果,其它水果也會根據螢幕空隙滑動,並隨機進行各種謎之碰撞,然後噼里啪啦合成一堆新水果。 而沒有碰撞合成的水果,就會一直占據螢幕空間往上增長,直到置頂紅線,遊戲結束。 比起其他消除類遊戲,它的空間沒有任何限制,令人感到極度自由舒適,當然,除了兩半西瓜中間夾了個葡萄。 一般來說,能合成兩個大西瓜,就已經是極限了。 不過很多人依然篤定認為,這個世界上是不可能同時存在兩個大西瓜的。 所以,這個遊戲需要考驗玩家如何最佳擺放水果,以形成更多消除、引導更多碰撞。越到後面,遊戲難度也會越大,同時也能解鎖更多道具。 最讓人興奮的地方就在於,它消除的形式不是固定的。 有時候,一個大水果掉下來,選對位置砸下去,能夠「大力出奇跡」,砸出連環合成;有時候,只要一個大水果合成空出了位置,很多小水果也會瘋狂碰撞消除。 尤記得剛打開時的內心活動是:就這? 直到昨晚凌晨三點我才恍然感悟:真香! 在宛如煙花綻放的炫目消除中,那一刻的幸福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唯有在璀璨之中盡情感受。 「大西瓜」背後的「小技巧」 雖然是個無需動腦思考的小遊戲,但大家都為了得到大西瓜而竭盡全力。 估計開發者都沒想到,這個遊戲能沒有投放任何推廣的情況下,連續幾天被大肆傳播,甚至讓網頁一度陷入崩潰。 為了讓大家不在瓜田里迷失方向,早點收獲大西瓜,我們也特意整理出了一些小技巧。 遊戲開始時:有序擺放水果,可以從大到小,按一個方向排列過去,容易引起連續合成。 遊戲進行中:下方沒有類似的水果,則盡量往邊上靠。 遊戲進行中:差一等級的水果,盡量放一塊。 遊戲進行中:大水果不要挨小水果,小水果不要墊底。 遊戲進行中:及時控制高度,沒有任何合適空間和類似水果,就往低的位置放。 遊戲進階玩法:適時利用遊戲中的物理機制,如碰撞、排擠、插空,把能夠消除的水果空間「擠」出來;通過反射原理,讓丟出去的水果砸在牆上或其他球身上,從而改變方向,撞上同樣的水果。 還有網友脫離遊戲本身,尋求外在神秘力量的協助。 比如搖晃手機,試圖讓水果動起來;比如在電腦上扯動分屏邊緣然後鬆手,試圖讓水果趁機滑下;比如直接用平板玩,讓螢幕變成雙倍空間。 因為螢幕越長意味著越能容納水果,有人還嘗試用 Google 瀏覽器把螢幕比例調到極限的「23:151」,發現最多能達到五六千分,容納七八個瓜。 盡管已經沉迷一天,但我大部分情況都只合成了半個大西瓜,最高戰績也就合成一個大西瓜。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供不應求的吃瓜需求,知乎上甚至有程式設計師 XAzrael 對此進行魔改,讓人們直接粗暴吃瓜。 打開遊戲,里面可選「原汁原味」版、「暴力吃瓜」版、「作弊模式」版等等,輕輕一點,大瓜從天而降,禮炮漫天散開,讓人好不快活。 而且,答主還特地做了一個「去除小瓜」版,畢竟該遊戲評論區的高贊評論是: 這個遊戲應該叫「討厭的紫葡萄」! 盡管魔改版改上了微博熱搜,讓網友直呼「圓夢」,但現在因為答主的 oss 流量包耗光,這個魔改版也已經打不開了。 得不到的大西瓜,依然永遠在騷動。 為什麼「合成大西瓜」能一夜爆紅? 有人相愛,有人夜里看海,有人合成大西瓜一整天合不出來。 這款讓人沉迷整天的「合成大西瓜」,雖然設計簡單,但水果本身看起來就神清氣爽,比起 2048 令人頭疼的數字和俄羅斯方塊密密麻麻的方塊,顯然更加地舒爽和解壓。 心理學研究還發現,紅色和黃色會引發人的興奮感,藍色和綠色會引發人的舒適感,紫色會引發人的憂郁感,所以五彩繽紛的水果合成遊戲,能給人帶來生機活潑的心理感受。 當然我們也知道了,為什麼紫葡萄會讓人如此憤懣。 另外,水果合成的轟炸聲,同樣能夠觸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讓人有效地釋放壓力,短暫地進入休閒一刻。 而可量化的短短幾分鍾遊戲時間,則讓人產生了可以掌控時間的錯覺。 你飄了,你爽了,然後你就一去不復返了。 這些都是消消樂、popstar、水果傳奇這些消除類遊戲為何如此火爆的原因。 不過「合成大西瓜」還有著更深的「套路」。 這款遊戲最大的亮點還在於,它設置了「根據體積和質量來碰撞、滾動」這樣的物理特性,讓遊戲的可玩性大大增加。 在各種水果絲滑的滾動之中,你永遠都猜不到下一秒可能會出現什麼連鎖之旅,帶你進入情緒的高潮和快樂的巔峰。 這種驚喜,讓玩家也對遊戲更加充滿期待,只要沒結束,就可以一直沉浸在這種期許之中,結束了,也能再次輕松地開始。 這種特性還可能會在你即將抵達極限紅線的時候,突然連串爆炸合成一個大西瓜。那突如其來的快感,就像從懸崖上猛地扎入清涼的海浪,就像一發炮彈射出後在空中爆炸。 用遊戲設計的專業術語來說,這就叫「疊加強化程序」。 它指的就是在遊戲中,使用疊加技巧,讓玩家源源不斷地獲得獎勵,同時也讓玩家不止關注一種獎勵。 「合成大西瓜」里面存在的大量運氣成分,屬於可變比例的強化程序,讓玩家對遊戲內容和結果無法預測。 當玩家隨時都有機會合成一個大西瓜,這種突如其來的意外驚喜,能讓獎勵變得更加誘人。 最後遊戲結束的分數,與最高分數的對比,以及「你擊敗了全球 **% 的玩家」的話術,則更加強化了玩家的好勝心,讓玩家能產生挫敗感或成就感,以馬上開始下一輪,或分享吸引更多朋友加入這歡樂的賽場。 所以,這款小遊戲名為「合成大西瓜」,實則精準捕捉到了人性的小秘密。 此刻,在現實令人沮喪的瓜田中,我宣布暫時放棄恪守人性慾望,繼續縱情打開吃瓜小遊戲,享受著這片刻的休閒和歡愉。 人生很短,我只願此刻能被合成大西瓜的聖光照耀。 遊戲連結點:這里。 來源:愛范兒

這個節目全程被和諧,我******! | 新浪潮

臥槽! 臥槽。 臥槽? 臥槽…… 臥槽!!!!!!!!! 一句臥槽,百般含義。臥槽之間,足以見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盡管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就是講文明講禮貌,但髒話似乎還是隨處可見。因為一直以來,髒話的意義就不止是罵人。 最近,Netflix 新出的一檔熱門喜劇節目《髒話史》,就挖開了髒話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盡管全篇口吐芬芳,但它還是傳達了一個核心思想—— 髒話,不等於「沒文化」。 髒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檔節目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持,近年來一直被稱為「爛片之王」的他,終於帶來了一檔清新佳作。 節目邀請了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娛樂圈人士等,從髒話的歷史源頭、文化流行、科學發展等方面,用幽默的表達方式,嚴謹呈現髒話的故事。 髒話,維基百科定義其為「污言穢語、粗鄙不雅的話」,常以人格侮辱、動物比擬、性器官等方式瘋狂輸出。 節目一共 6 集,對排行度最高的 6 句髒話進行了「挖墳」,分別是 Fuck、Shit、Bitch、Dick、Pussy、Damn。 無論翻譯成哪國語言,它們都是世界通用之罵。 Fuck,歷史上幾千年內其實都與性無關,直到公元 14 世紀初,它的含義才變成:在國王的應允下行房。 如果行房前沒取得國王的同意書,那就是公然犯法。 詞源學家聽到後破涕為笑,「雖然很好玩,但這根本是個假傳說」。 她說,Fuck 一詞,其實源於中古世紀荷蘭的一個動詞,就是「吹、打、痛擊」的意思。 當我們罵「fuck」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原始反射行為,它來自一處深層的飽含情感的固有區塊,輕輕 fuck 一下,大腦中就會出現嘣一聲的快感。 而 shit,起初也並不是髒話,而是源於昂格魯薩克遜語,中世紀才被用來形容排泄物。 那時候,如廁還是一種社交體驗,大家經常在一個毫無遮擋的大堂子里,面地面或並排坐著一起拉屎。 這種完全開放式的生活方式,甚至讓伯爵在行床笫之歡時,僕人還能側臥一旁看真人秀。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平民開始有錢了,房子也造多了,隱私這種現代理念也就誕生了,shit 才開始成為人身攻擊的語言。 Bitch 這個帶有性別與種族歧視的羞辱性詞匯,則是源於公元前 1000 年左右。 最初它來自一個英文單詞 bicce,代表母狗,人們通過 bicce 聯想到母狗發情,後來用它來形容淫盪、不道德、欲求不滿的女性,以及容易失控、聒噪、固執己見的女性。 但跟性相關,還被使用最頻繁的兩個詞匯,莫過於 dick 和 pussy 了。 Dick...

沉迷「欺騙眼睛」,這些參加世界大賽的視錯覺你能看穿幾個?

先來看這一副七歪八扭的畫,能看出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嗎? ▲ 2017 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亞軍作品,奧妙在於交錯的黑白點 用一個直尺或者卡片作為參照物對比每一條橫線,你會發現每一條線都是平行的水平橫線,但拿走參照物後,即使腦子確定它們是直橫線,眼睛也會情不自禁看到它們詭異地變歪了。 故弄玄虛並不是視覺錯覺圖的本意,迷惑眼睛才是它們的初衷。世界上有這麼一群視錯覺愛好者,每年都會舉辦一場視覺錯覺大賽,評選出當年最有意思的「迷惑行為」。 「迷惑行為」大賞 「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 (Best Illusion of the Year Contest)」是由美國的神經相關協會每年一次舉辦的視錯覺創造比賽,2020 年的比賽已於 12 月 10 日結束,來自世界各地的視錯覺愛好者票選出 2020 年最獨特的視錯覺作品。 2020 年的冠軍作品為《3D 版的施洛德樓梯》。施洛德樓梯原是一個 1858 年誕生的經典視錯覺作品,它利用了透視的原理,讓觀眾無論從正方向看還是旋轉 180 度,樓梯的方向都不會改變。 而作者根據這樣的透視反轉的原理,用折紙將原本 2D 的樓梯用...

當李誕、羅翔跨年講脫口秀,真有點春晚語言類節目的影子

所有的跨年節目都會告訴你喜迎新年,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記住今年。 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反跨年》可能是今年最早上線的跨年節目。隨著李誕的一句調侃,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一場純語言類的「跨年節目」。 今年最熱脫口秀,加入跨年行列 跨年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12 月 31 日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天,不能給人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它只能預示著元旦即將到來。 好在經濟發展起來了,元旦假期也讓人有了更多的慶祝時間,影視製作商和商家也就造出了「跨年夜」這個特別的日子。 打出第一槍的是湖南衛視,2005 年的跨年夜開了跨年的先河。這就像阿里搞出的雙十一一樣,讓人民群眾多了個認真消費的節點。近幾年稍有財力的電視台都在做跨年夜,影響力正在超越電視台的視頻平台也沒落下,去年跨年音樂會獲得最多好評的 B 站就是其中代表。 ▲ 湖南衛視跨年節目 在我們越來越不知道 2020 年最後一天的時間如何分配時,和 B 站一樣獲得了年輕人青睞的脫口秀殺入了戰場。 新人入陣,聖誕節「錯峰」的播出時間有種實驗感,今年火不火或許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這節目明年能不能接著辦。 不過今年或許也是脫口秀最適合做嘗試的一年了,畢竟今年的脫口秀真的很受歡迎。在脫口秀線下表演最多的上海,有人連續搶票一個月未嘗一勝。崩潰的小程序,被秒搶的演出票都是今年脫口秀出圈的證明之一。 ▲ 在脫口秀大火之前,這個行業並不景氣 再加上大家「在廣告中間插播脫口秀」的調侃,多贊助商的支持加上觀眾的買帳,可以說今年就是不會虧錢的《脫口秀反跨年》最好的實驗年。 頻上熱搜的他們,靠妙語連珠出圈 脫口秀是什麼?定義脫口秀這種有趣表演形式本身就是一件足夠無聊的事。所以你可以把它認為是一種足夠包容的表演形式,你可以唱歌,你可以表演,你可以冒犯,也可以批判。 所以當《脫口秀反跨年》節目請來了破圈的醫生陶勇、講師羅翔、模仿者鍾美美等一眾知名人物後,討論最多的竟然還是楊笠的冒犯與否,以及她說的是不是真正的脫口秀。 他(另一脫口秀演員)說,你在挑戰男人的底線。我聽完以後特別震驚:我說男人還有底線? 我想討好的明明只有男觀眾,只不過沒討好,討壞了。 感覺人生中所有的苦難,都是由於我說了一句:「你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 過於刻薄、過於冒犯,楊笠是不是只會消費男性的疑點都被提了出來。再加上前笑果脫口秀演員池子將楊笠和羅翔的表演進行評判時,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就這一個表演討論延伸。 一件本身可以一笑而過的梗在這過程中變成了男女平權、職業道德、區別對待等種種問題。 類似的爭議和金句和討論固然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占據更多的熱搜(雖然也沒人知道是不是買的),但老梗的新笑點卻少了一些驚喜感。反而是羅翔、陶勇兩個「門外漢」的脫口秀表演更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法學教授,羅翔的脫口秀表演很「專業」,既能展現刑法領域知識也不乏笑點。「脫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就是一句除了羅翔外,誰說都沒有這「味兒」的調侃。那些和專業領域相關的內容,也成為了觀眾最捧場的句子。例如「如果一個人標榜自己遵紀守法,這個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還有「時常告誡自己,羅翔,你唯一能沉迷的網就是法網。」 2020 年對羅翔來說也是特別的一年。在 B 站收獲千萬粉絲,成為無數用戶的老師。但也會被用戶抓住一個點猛烈抨擊,自己選擇退出微博。 ▲ 羅翔退出微博 所以他也拿了這句話大方調侃: 之前的挨罵是一個很好的提醒,說明虛榮是有代價的。榮譽是有限的,只有德行才是永恆的,這句話要放在心里。 而之後補的那一句「但不要發到網上」結合他的自身經歷,也得到了很好的「笑果」。有深度思考,但也不乏笑點,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首秀了。 而陶勇醫生的表演則讓人震驚於他的態度。他之前因為病人的醫鬧被砍中手臂,失去了拿起手術刀的能力,但他把這件事也拿出來大方地調侃了。面對病人對手術治療效果不滿意而產生的犯罪行為,他的回應是: 我說這個病人,你真的很不講道理。當時醫院里人那麼多,你都能精準地把我砍傷。這難道還不能說明,視力恢復得特別好嗎?你還想要什麼效果?非得拿飛鏢扎中我嗎? 這也能調侃?這也能笑?聽到陶勇醫生的自我調侃,觀眾的驚訝大概都會化作敬佩和震撼。 當然,李誠儒、鍾美美、彩虹合唱團等諸多演員的表現也很精彩。但如果不知道「前情提要」,你可能覺得表演者和觀眾都是瘋子。 想要聽懂在場所有演員的梗,觀眾需要了解年輕文化,知道羅翔的爆火和退網;需要關注社會時事,知道一個知名眼科醫生被人所傷;也需要看過《演員請就位》中的各個爭議片段,知道鍾美美到底是誰。 ▲《演員請就位》被討論多次的言語交鋒 對於常年混跡微博的用戶來說,這些段子是搞笑的,是成功的。但如果你把它分享給你的家人,可能需要解說才能獲得「笑果」。 不夠出彩,但脫口秀有點春晚精彩語言節目的感覺了 過去的春節,最被觀眾期待的就是趙本山的潘長江的小品節目了,那時的趙本山還是中國頂流,國民度最高的喜劇演員。 但近幾年越發被人抨擊的春晚離過去光輝時刻越來越遠了,沒新意、抄網絡梗、不尊重女性、隔靴搔癢、無聊、不好笑都是他們所收獲的評價。 ▲ 2015 年部分小品被指歧視 而脫口秀這種新的表演形式則是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將嚴肅的事情嬉笑著說,將悲傷的事情夸張地說,將搞笑的事情說得爆笑。或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看小品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卻願意專門去一個地方看一場脫口秀演出,因為他們覺得精彩有趣。 《脫口秀反跨年》這個節目也不是每個表演都有趣的,有的表演也只能讓人尷尬地笑笑,過多的廣告更是影響觀看體驗。和 2019 年 B 站的跨年音樂會接地氣、多元化得到的全網好評不同,《脫口秀反跨年》只獲得了豆瓣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