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自然

自然

「世界地球日」丨他們今天走進楚雄州探訪濕地生態保護

濕地資源調研現場圖 龍彥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龍彥)正值2021年「世界地球日」,為全面倡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美麗家園,實現「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望。4月22日,雲南政協報社攜手雲南省濕地保護髮展協會聯合調研組走進楚雄彝族自治州開展了關於山、河、湖流及濕地生物多樣性資源的調研。 濕地資源調研現場圖 龍彥 攝 據介紹,近年來雲南省濕地保護髮展協會開展了一系列關於濕地資源及濕地生物多樣性的調研活動。調研活動的開展旨在對全省主要濕地資源環境現狀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進行全面深入考察,掌握濕地資源的動態變化,建立資源資料庫和管理信息平台,對濕地資源進行全面、客觀分析和評估,為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準確的基礎資料,促進雲南省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 4月21日,調研小組走進楚雄州元謀縣,對金沙江一級支流龍川江元謀段流域生態環境現狀進行充分地調研探訪。據了解,龍川江為金沙江南岸一級支流,發源於楚雄州南華縣天子廟坡,由西向東流經南華縣、楚雄市,又折向北進祿豐縣和元謀縣,最終在元謀北部的江邊鄉匯入金沙江。近年來,由於持續的乾熱氣候和人類的活動,龍川江元謀段流域黃瓜園鎮濕地出現水資源短缺、水質凈化減弱和區域生態環境減弱等問題。 如何科學性修復科學修復龍川江元謀段流域黃瓜園鎮濕地生態系統?更好更快提升濕地自然凈化能力,實現濕地環境持續改善?經過多次調研和考察,雲南省濕地保護髮展協會與元謀縣生態環境局推出《金沙江一級支流龍川江元謀段流域黃瓜園鎮北片區濕地恢復示範項目》,致力於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做到有效統防統治黃瓜園鎮以及農村面源、生活污水流入龍川江,有效削減龍川江水生態環境安全壓力,為金沙江水生態環境安全壓力減壓建起一道安全屏障。 濕地資源調研現場圖 龍彥 攝 「濕地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功能。」雲南省濕地保護髮展協會會長肖雪冰表示,利用濕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來保護和凈化水資源和水環境是目 前經濟和高效的方法之一。該項目將最大限度地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充分發揮濕地涵養水源的功能,凈化水質、持續均衡地向下游供水,維護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的建設實施也將為雲南不同地區水資源系統的經濟高效凈化、濕地的恢復和發展提供了技術性參考和借鑑。 4月22日,調研組還針對祿豐縣金山鎮永久性關停的南沖採石場項目進行走訪。面對被開採後產生的裸露山體,漫天飛揚的塵土,生態修復、植被恢復成為當前首要任務。調研組專家對金山鎮區域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給出意見建議,建議以保護生態為基礎,以規劃為引領,系統性依託山水格局、景觀特點,因地制宜與城市功能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系統性進行修復。 濕地資源調研現場圖 龍彥 攝 「綠色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資源是「地球之腎」,藉助第52個「世界地球日」,雲南省濕地保護髮展協會致力於走進更多地區的濕地保護區進行考察和調研,同時也呼籲更多群眾參與到濕地生態保護中來,共同提升雲南生物多樣性安全屏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建設「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美麗家園。 來源:kknews「世界地球日」丨他們今天走進楚雄州探訪濕地生態保護

70年「養」在深閨不得識 河南長出北亞熱帶最北天然常綠闊葉林

新縣境內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千畝天然常綠闊葉林鳥瞰圖由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杜君)南北氣候交界的河南,暖溫帶落葉樹種是主角,冬天往往一片肅殺。若說能長出生物多樣性極豐富的頂級常綠闊葉森林群落,你信嗎? 完全可以。林業專家最近發現,在新縣的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廟保護站,一片超過1000畝的天然常綠闊葉林,已蓄積至少70年的生命力。 暮春時節,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楊海指著這片綠意濃淡相間的森林說:「目前發現樹種有十幾類,亮綠色的是青岡櫟和冬青,墨綠色的是石櫟和山礬,還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楠木、天竺桂,省重點保護植物豹皮樟、野八角等。」 「可以說是個奇蹟!」4月21日,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植被與恢復生態學科首席專家臧潤國研究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同緯度地區多是荒漠、草原,或落葉闊葉混交林,「新縣能存在天然常綠闊葉純林,是對北亞熱帶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最北緣的重新界定。」 「常綠闊葉林區內小氣候相對更穩定,能容納更多動植物物種。再過若干年,這里就可能恢復成一個生物多樣、具有相對穩定特徵的頂級森林群落。」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研究員丁易說,這與持之以恆的護林措施密不可分。 連康山保護區位於大別山西段北坡,森林覆蓋率達96%,生物多樣性豐富。這片常綠闊葉林身處保護區核心區,溝谷縱橫,清澈的連康河蜿蜒流淌。 「這片森林的前身,常綠闊葉林面積更大,從採伐痕跡就可以看出來。」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邱家能說,國有林場和保護區的設立,讓她「養」在深閨不再受干擾,重煥生機。 據了解,1952年,新縣國有林場設立之初,這周邊曾設有4個護林點,護林員每天值守。2005年,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人們生態環保意識提高,護林員主要職能由防止偷砍盜伐,變為巡查記錄。森林在長大,林中的動植物種類也在增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金雕、穿山甲等,紛紛在此安家。 「能被確定為北亞熱帶最北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是保護區正在執行的中國森林可持續管理提高森林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項目(GEF項目)的一項重要成果。」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閆東鋒說,目前已在這片森林選定50個長期固定監測樣地,計劃每5年進行一次複測,為研究森林生長發育動態和生態服務功能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 「這片森林是珍貴的育種基因庫,經過馴化,常綠闊葉樹有潛力引種到黃河以南生長條件適宜的地區。」臧潤國說。 來源:kknews70年「養」在深閨不得識 河南長出北亞熱帶最北天然常綠闊葉林

超級巨大的一棵靈芝,竟是真的!(文化觀察之八十九)

中午,去附近一家餐館吃個便飯,突然發現餐館門口有這麼一棵超級巨大的靈芝(見下圖)。靈芝實在是太大了,馮霖觀察之前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剛開始以為是假的,以為僅僅只是作裝飾之用的。但老闆娘十分肯定地說,是真靈芝,確確實實是真靈芝。 這棵靈芝呈漏鬥形(或喇叭形),高約70公分,圓形面直徑約80公分。一棵大靈芝中間包裹著數十棵小靈芝,遠看就象一隻裝滿紅燒肉的大碗。靈芝顏色非常鮮艷,外形也非常好看。馮霖觀察湊近,用鼻子聞一聞,的確有靈芝的香味。老闆娘說是真靈芝,看來不假。 ​​ ​這棵靈芝是老闆娘擺在門口招攬生意的。至於靈芝是否野生,從何而來,年齡多大?老闆娘笑答:「保密」。靈芝在中醫里是一味名貴藥材,野生極少且很昂貴。據馮霖觀察了解,目前靈芝己可人工栽培,無論是野生還是人工栽培的,這麼巨大,而且品相又這麼好的靈芝,極其罕見。 ​​ ​(溫馨提示:為了滿足朋友們的不同閱讀和觀看習慣,馮霖觀察頭條號正式啟用。頭條號與微信公眾號同名,內容也將同步更新。敬請關注!) (如果您覺得本文還不錯,給個關注,並動動您的手指,轉發出去,與朋友們一起分享!) 來源:kknews超級巨大的一棵靈芝,竟是真的!(文化觀察之八十九)

曾是觀賞植物,入侵農田後成了「霸王花」,見到一定要剷除

導讀:曾是觀賞植物,引進後入侵農田成「霸王花」,見到請剷除 公園里,有一個小女孩見到一片漂亮的黃色小花朵,興奮地問道:你看這是什麼植物,開花真漂亮。 恰好路過的我不由自主地回答道:這是一枝黃花。 然後這個小女孩白了我一眼,我只好接著回答道:它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這樣小女孩更加的生氣了,直接就跑開了。 其實後來自己想想,這樣回答確實不妥。可是我也沒有辦法,因為這種植物就是叫「加拿大一枝黃花」啊。要怪只能怪這朵花,它的名字實在是太奇葩了,居然還有這麼奇怪名字的植物。 如果大家在路邊、山里,房前屋後見到了這種植物,可不要對它手下留情,記得一定要剷除,它是入侵的「霸王花」,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 當成觀賞植物引進 加拿大一枝黃花,曾經也有過輝煌時期的。它是在1935年引入的,並且在當時是把它當成觀賞植物栽種的。因為在也有一種植物,它叫一枝黃花。而為了和它區分,所以就給它取名加拿大一枝黃花。 它們其實都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但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是入侵物種,並且還具有極強的破壞能力。因為它是菊科植物,所開的花也很像菊花,以橘黃色為主,並且花期長,花朵也很艷麗,非常的漂亮。 其實不光是把它當成觀賞植物引入,而且還有很多國家也引進過,並且有不少的花店里,還把它當成插花來出售。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很長,就算是插在花盆里面只要勤換水,也能存活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可以養到花後結籽。也難怪在過去,會被當成觀賞植物。 入侵農田卻成「生態殺手」 可是在加拿大一枝黃花在度過了「蜜月期」以後,就展示出了它強大的繁殖能力和破壞能力,成為了讓農民頭疼的生態殺手。因為它不光是會在野外的荒地、馬路兩邊、村莊附近生長,而且還會入侵農田,成為了一種難以清除的惡草。它的破壞性很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加拿大一枝黃花的植株很高大。 像本土的一枝黃花,一般都是入藥的,並且比較少見。可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就生命力極強,它的植株非常的高大,莖幹直立,可以長到3米以上。而且它的根系也很發達,在地下還會相互的勾結。如此的高大,自然會影響到其他作物的生長。 其次,加拿大一枝黃花繁殖能力強。 這種植物不愧是入侵物種,完美繼承了超強的繁殖能力,因為它的植株高大,開的花朵也多,所產的種子自然也多。一株加拿大一枝黃花,最多可以結種子2萬多粒,而且發芽率極高。再加上種子很細小,植株長得高大,所以只要當地有一株,就會很快長出一大片,非常的可怕。 最後,還會和其他的植物進行雜交。 這一點估計絕大多數的植物都不具備,可是加拿大一枝黃花卻具有這個出色的「能力」,它還會和本土的一些植物進行雜交,這樣的話,誰知道它會和本土的植物雜交出什麼樣的新物種呢? 當然了還有一點,那就是加拿大一枝黃花還不好清除,它是很難被清除掉的植物。就算是把地上的植株砍伐掉了,但是地下的根莖卻會相互勾結在一起,然後又會長出新的植株,與周圍植物爭陽光、爭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從而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所以加拿大一枝黃花也被稱為生態殺手、霸王花,並且還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結束語 像很多人經常出差坐火車,應該在江浙一帶的火車上看到過鐵路兩邊有一種長得很高,開黃色的小花的植物,而它就是加拿大一枝黃花。 而對付這種植物,最好的方法就是連根拔起。並且最好是在它的種子還沒有結出來之前。因為這種植物是在10-11月開花,所以可以在10月份的時候,把它連根拔出來,然後再用火燒掉。當然了,這種植物雖然很厲害,也是害怕除草劑的。如果是生長在農田附近了,也可以用除草劑來對付它,但是一定要趕在結出種子之前。 而且對於一些喜歡種植花草的朋友們來說,可以把它當成觀賞植物移栽在院子里的,畢竟它的觀賞價值還是不錯的。各位朋友們,如果大家見到這種植物了,千萬不要手軟,對它痛下殺手,一定要把它們剷除掉了。 你們見過這種植物嗎?歡迎大家留言!! 來源:kknews曾是觀賞植物,入侵農田後成了「霸王花」,見到一定要剷除

老鼠變得越來越小,是進化了嗎?告訴你3大家鼠的「隱退」之謎

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看一件事,那就是貓抓耗子,小時候貓可以吃的東西很少,尤其是農村的貓,可以說想要吃到的好吃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抓老鼠了,所以農村的貓抓老鼠的本領通常都比較高,哪怕是看起來還很小的貓,抓起老鼠來也是一把好手,通常我們可以看到小貓抓的老鼠個頭差不多有貓那麼大。 過去貓抓大老鼠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但是隨著農村和城市的距離不斷拉近,如今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問題,那就是大型的老鼠不見了,我們能夠看到的老鼠,多數為非常小的一些老鼠,而且數量都不多,這種規律,甚至和一個地區的發展程度形成了正比,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如今的老鼠不但變得越來越少,還變得越來越小了呢?難道是老鼠進化了嗎?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老鼠的種類 一說到老鼠,很多朋友都只知道老鼠兩個字,對老鼠的種類卻一無所知。實際上,老鼠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在分類上,老鼠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齧齒目,目前共有1793到2277種,最小的為5、6克,最大的為產於南美的水豚、體重超過50千克,可見老鼠的種類其實是非常多的。 實際上,老鼠在我們民間還有一種分類方法,那就是按照「家」和「野」來進行劃分,但是實際上「家」和「野」之間似乎又沒有明確的界限,受到食物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有時候「家鼠」可能會到野外生活,「野鼠」也可能會到家里生活,這時候就出現了混淆。 實際上,我們常說的家鼠也是有專門的指代的,通常我們所謂的家鼠,通常有三種,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家鼠其實大小和顏色上都有較大差異,就說我們小時候看到貓抓老鼠的時候,顏色和大小上就會出現很大差異。 實際上,我們常說的家鼠,主要有褐家鼠、黑家鼠和小家鼠,在體重上這三種家鼠的差異是比較大的,一般褐家鼠的體重可以達到250到400克每隻,黑家鼠的體重可以達到150到200克每隻,小家鼠的體重則只能達到10到30克。 老鼠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小了?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的確現在的老鼠是越來越小了,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在家里能夠像過去一樣看起來有幾百克重的老鼠幾乎沒有了,有的都是非常小的老鼠,很多朋友對於如今老鼠的「變小」很不理解,其實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出現今天我們只能看到小鼠的情況是比較正常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幾個: ①家里越來越不適合大型家鼠居住:很多朋友說如今家鼠少了是因為農村太窮了,老鼠找不到吃的,所以離開了農村,實際上恰好相反,農村的發展讓每家人的廚房變得更加規範,過去依靠大量屯糧才能解決的飢餓問題,如今隨時可以購買到大米,而規範後的農村房間,已經少了雜物與食物。 對於褐家鼠和黑家鼠這樣需要較多食物才能生存的巨型大鼠來說,如今很多家庭已經不適合居住。主要原因在於食物保管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隨意,老鼠想要在家里打洞越來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褐家鼠和黑家鼠之類的大型家鼠就只有離開人們居住的地方,到食物更加充足的地方生活,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超市、餐飲店、垃圾場等老鼠非常容易找到食物的地方,褐家鼠和黑家鼠還是非常多的。 ②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就我們村子來說,小時候我們村里人口非常多,少說也是好幾十口人的村子,如今有的人家搬走,有的進了城里,整個村子就剩下幾個老人,我們村子過去是幾十人的大村子,但是現在全村只剩下6個人,這樣的村子其實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 本來村里人就少,還是一些老人,而且如今大多老人已經不種地,導致村子里面雖然有一些破舊的房子,但是對於大型家鼠來說,食物還是非常的匱乏,想要在這樣的地方生存下去,並且大量繁殖後代已經非常困難,所以就只有離開這些村子。 ③小家鼠沒有消失的原因:其實說到小家鼠,我們過去也是經常看到的,只是過去的時候我們看到小家鼠的機會並沒有現在那麼多,蜂部落小編認為主要還是競爭和當時的環境造成的。 過去農村人幾乎沒家人都有糧倉,這些糧倉通常要儲備一年的糧食,而且當時的防鼠措施並不完善,老鼠通過打洞或者夜間「盜竊」的方式就可以輕易的進入到糧倉里面,然後胡吃海喝,可以說是給我們當時本來糧食產量就不高的農村帶來巨大損失,如今首先是囤積糧食的習慣已經改變,其次是囤積糧食的手段越來越高明,老鼠已經很難輕易的吃到我們囤積的糧食了。 對於小家鼠來說,由於其個頭小,易於躲藏,在黑家鼠和褐家鼠大量消失的情況下,小家鼠反而有了生存的空間,因為小家鼠行動靈活,哪怕是在現代化的房間里面,也比較容易躲藏,而且隨便在家里找到一點食物就可以輕易地解決飢餓問題,導致小家鼠如今成了家庭常見的家鼠的主角。 綜上所述,農村和城市的老鼠越來越少,其實並不是老鼠變小了,而是城市和農村的變化讓大型的老鼠不再適合在家庭里生活,逃向了更加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小家鼠的特徵比大型家鼠更容易在現代化的房子里面生活,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會被經常看到,但是隨著捕鼠的手段越來越高明,滅鼠的方法越來越多,不管是黑家鼠、褐家鼠、還是小家鼠,這些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巨大威脅的動物都會慢慢離開人們的視線的。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來源:kknews老鼠變得越來越小,是進化了嗎?告訴你3大家鼠的「隱退」之謎

河南羅山董寨:快樂觀鳥,守護自然

近日,由鳥網與索尼(中國)市場部聯合主辦的「珍稀野生動物拍攝之旅工作會議暨索尼頒獎典禮」在河南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辦。鳥網管理總監姜雁主持會議,資深鳥友代表約20人出席活動及野外拍攝考察。 姜雁表示,2021年鳥網將按照中動協的要求,通過各種活動搭建平台,給攝影愛好者們更多更好的展示舞台,在交流與分享中創作佳片,並感謝大家用影像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做出的積極貢獻。 鳥網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攝影網,也是野生動物知識普及網和保護網。鳥網創辦15年來,匯集了中國及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生態攝影師、鳥類研究專家學者、環保人士、野生動物愛好者共1000多萬人,年瀏覽量達50000萬人次以上,並先後組建了鳥網攝影家協會、中國鳥類保護聯盟、生態攝影師野生動物保護聯盟和鳥網觀鳥基地等社團組織,形成了一支規模宏大的拍鳥、觀鳥、護鳥的愛鳥隊伍。 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信陽市羅山縣南部,豫鄂兩省交界的大別山北麓。2001年6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68萬公頃,是一個以山區森林珍稀鳥類及其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白冠長尾雉之鄉和「東方寶石」朱䴉重要的人工繁殖及野外棲息地。保護區分布有鳥類329種,占河南省的80%,全國的23%,國家重點保護鳥類71種,其中一級8種,二級63種,被譽為「鳥類天堂」。 董寨觀鳥始於1987年,瑞典人麥可首次來到董寨,其後陸續有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之友、綠家園、野鳥會等組織前來觀鳥。2004年6月,董寨保護區承辦了「中國首屆鳥類攝影年會」,並連續舉辦了3屆,影響力不斷提升,董寨已成為國內外觀鳥愛好者心目中的觀鳥聖地。此後將每年5~7月份鳥類活動頻繁的時間定為「色鳥月」,由觀鳥者根據個人時間和愛好自由活動,分散觀鳥。 在董寨觀鳥,一般一天能看到八九十種,多的能達到上百種,更為驚喜的是能看到生性機警的野生白冠長尾雉及仙八色鶇、壽帶、藍喉蜂虎等特色鳥種。為更好地開展觀鳥活動,董寨保護區建設有接待設施,規劃了觀鳥線路,印製觀鳥宣傳畫冊2萬多份。通過觀鳥活動的開展,董寨保護區的知名度得到提高,帶動了周邊社區的餐飲住宿、農產品銷售和全域旅遊發展,促進了鄉村振興。(祝文平 楊熹) 來源:kknews河南羅山董寨:快樂觀鳥,守護自然

太可怕了!入侵的八大外來物種,你認識的有幾個?

#有什麼動物能在中國泛濫成災# 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11月,外來入侵物種已經高達754種。其中西南和沿海地區受到的災害最為嚴重。而入侵最主要的途徑是人為引進的。 非洲大蝸牛 生活在非洲東部沿岸地區的非洲大蝸牛,早在1920年代就在福建廈門被發現。後來這貨作為美食,被引入到南方多個省份。 危害: 這種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生長迅速。繁殖力強,而且壽命也很長,可存活5—7年。 非洲大蝸牛除了危害農作物和生態系統外,還是寄生蟲、植物病菌的傳播媒介,會傳播肝吸蟲、結核病、嗜酸性腦膜炎和人畜共患的廣州管圓線蟲病等。 1985年,台灣金蘭醬油廠的董事長鍾秋桂一家人在別墅生食非洲大蝸牛而感染廣眼線蟲,一家五口人死亡。 據當時的司機回憶: 「老董事長很重視養生,去日本玩時聽到人家說生吃蝸牛很補,就自己在家里養了非洲大蝸牛,還親自餵蝸牛吃青菜,一直等到蝸牛排出綠色糞便後才做成沙拉生吃,卻讓全家喪命。」 除了不能生食外,這種非洲大蝸牛的糞便或黏液中,帶有各種細菌,看到這些大蝸牛千萬不要去碰,更不要因為好奇而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蝸牛當作寵物。 福壽螺 最開始它是作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灣;1981年引入廣東,後作為特種經濟動物被廣為養殖。 結果這貨由於口味不佳,市場銷量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很快它們就從農田擴散到天然濕地。 危害: 福壽螺是農作物和水生生物的「雙重殺手」。它特別喜歡吃水稻的幼嫩部分,而且繁殖能力極強,大大的侵占了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間。 而且福壽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一隻成年福壽螺體內含有的線蟲,少則上千條,多則五六千條。如果在烹飪時,沒有煮熟,人們就極易感染上線蟲病。 2006年北京蜀國演義酒樓黃寺店的「香香嘴螺肉」就因為加工環節不過關,引發了一場病蟲感染的災難。食用福壽螺的患者普遍出現了頭痛、發熱,皮膚感覺異常,有刺痛、燒灼感等症狀。 醫生告訴患者,骨骼上散布著的白色小點,就是廣州管圓線蟲及其蟲卵的病灶,片子上看起來密密麻麻得很可怕。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福壽螺的危害還是了解得太少。夏季馬上就要到來了,大家在食用炒螺肉時一定要注意食用衛生,煮熟了才能吃。 小龍蝦 小龍蝦完全以一己之力顛覆了人們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印象。因為大家都喜歡吃,所以現在抓都抓不著,全部養殖。 小龍蝦的學名叫克氏原螯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 危害: 這種蝦的繁殖速度快,適應能力強,上至兩棲動物,下至浮游生物,小龍蝦基本上是看見什麼吃什麼,而且未消化的糞便以及動物的屍體也都是它們喜愛的美食。在一個河道里丟進幾隻蝦,這片區域立刻就能被小龍蝦占領。 它於20 世紀 30 年代進入,在其他國家造成泛濫和危害的小龍蝦,被人民研究出了各種吃法。2019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和消費國」。 夏天又到了吃麻小的季節了,十三香、蒜香、麻辣,哪種口味您最愛? 牛蛙 牛蛙因為食用而被廣泛引入世界各地。1959年從古巴引進了一批牛蛙,目前養殖的牛蛙都是這批古巴牛蛙的後代。 牛蛙因為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口感佳,立刻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危害: 這貨適應能力強,天敵又少,壽命長,繁殖能力也強,早期因為養殖和管理方法不當造成了其野外擴散,如今牛蛙在幾乎遍布北京以南,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門外的所有地區(包括台灣)。 紅火蟻 紅火蟻原產於南美洲地區,2004年9月在廣東吳川發現。 目前紅火蟻入侵的區域在持續擴大,已經入侵到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重慶渝中、四川廣元等一線,最北已經接近秦嶺地區了。 危害: 紅火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它們取食農作物的種子、果實、幼芽、嫩莖與根系,會給農作物造成傷害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另外它們會對公共設施如電力、通訊系統有一定危害,造成電線短路或設施故障。 紅火蟻還會攻擊人類和動物。在攻擊人類時,它們會以大顎抓住並固定目標,然後以腹部末端的螫針注入毒液。每隻火蟻可持續螫刺目標多次。 被紅火蟻螯針刺後人體會有灼傷般的的疼痛感,還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膿包, 敏感體質人群出現局部或全身過敏,甚至休克、死亡。 清道夫 清道夫的學名叫豹紋脂身鯰,它廣泛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1980年作為觀賞魚被引入。 危害: 很多人家的魚缸都會養殖這種魚幫助清理魚缸,因此得名為清道夫魚。 這是漁民們在河道里拉網捕魚,結果一網撈上來清道夫魚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他的魚有,但是很少而且個頭還小。 成年的豹紋脂身鯰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類,它還會以其它魚類的魚卵、魚苗為食。只要是有它泛濫的水域,那里就很難看到其他的魚類。 有很多釣魚愛好者表示,自己釣上這種魚後絕不會讓它回河里了,不然會破壞了河里的生態平衡。 看這一筐筐的清道夫魚,想必這條河應該廢了吧。 吃貨對清道夫也下不去嘴,不過在印度火烤清道夫是當地的一道美食,清道夫在當地都快被吃滅絕了。 巴西龜 巴西龜原產於美國中南部, 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灣周圍地區。 作為成功的入侵物種,它已經占領到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 20 世紀 80 年代巴西龜經香港傳入廣東, 繼而迅速流向全國。 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巴西龜最多的國家。 這貨在野外泛濫成災的原因一個是寵物丟棄、還有就是被人錯誤地放生。 危害: 巴西龜是世界上100種最具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它們排擠本地物種,對本土龜會造成嚴重威脅。 另外巴西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 100~300 萬人感染此病菌, 其中 14%的病例是由龜類傳染。 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發源於北美洲,是一種嚴重危害林木的食葉性害蟲。1979年,傳入遼寧丹東一帶。 危害: 美國白蛾以幾乎所有種類的闊葉樹葉子為食。它們一般成群結隊的出現,吐絲結網,一個星期就能吃光一棵大樹。 美國白蛾的繁殖能力還很強。在北方地區一年可繁殖兩三代。一隻雌蟲第二年可以產出40萬隻幼蟲。 而且它們不懼40℃高溫和零下16℃的低溫,還特別耐餓,15天不吃也能正常發育。 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之前,政府就專門對美國白蛾展開了「圍剿行動」。 美國白蛾有很強的趨光性。它們大都搭乘從河北、天津拉磚、拉沙進城的「便車」進京,這些拉貨的車輛一般在晚間才能進城,這就給了美國白蛾可乘之機,天亮時它們便散入樹林草叢。 這種昆蟲如果不把它消滅,勢必會對中國2008年「綠色奧運」形成直接威脅。 政府利用它的天敵——在北京市一共釋放白蛾周氏齧小蜂15億頭進行了生物防治。 白蛾周氏齧小蜂發現美國白蛾的幼蟲後,會馬上貼身追擊,甚至能附在白蛾的毛刺中,一直等到美國白蛾孵化成蛹。此後,它就在蛹的身體內產卵,使其失去生存所需的養分,從根本上抑制美國白蛾的泛濫。 總結 入侵的物種會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嚴重的破壞,而且一旦破壞,就會難以恢復,甚至無法恢復。 目前外來物種的入侵主要有三種途徑: 人為引進,有意引入 無意引入,常見於旅遊者身上沾粘的,無意隨物品帶來的 自然傳播 而人類帶來的傳播要遠大於自然的傳播。 目前很多人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概念還不是很了解,生活中沒有意識,其實我們家里的蟑螂也是入侵的危險物種。 這些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是無法滅除的。你可以將這篇文章轉發給家人或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知識,大家一起來行動。 來源:kknews太可怕了!入侵的八大外來物種,你認識的有幾個?

淡水魚王、水中大熊貓!長江南京段發現極危達氏鰉,禁捕見成效了

長江是發源於青藏高原地區,並且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所以在亞洲地區也是排名第一的長河,該河流也是生物多樣性較多河流之一,按照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水生高等植物就有高達1000餘種,同時還含有淡水鯨類2種,魚類424種等等,所以種群非常龐大。 而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不少的生物種群在黃河之中也出現了大規模減少,所以導致長江生態系統出現了「崩潰」狀態。而在2020年,首次發布了關於《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可以說就是禁捕計劃)引發大家的關注,主要就是通過十年禁捕,來恢復生物種群的擴大。而在今年4月,又報導出了一個喜訊,那就是發現了罕見的「達氏鰉」生物,所以禁捕見成效了。 長江發現極危達氏鰉 這次公告主要是針對江蘇地區的一個觀察,根據報告指出,在2020年發布禁捕公告之後,江蘇省在7月就開始實施了禁漁計劃(禁捕計劃),同時對長江流域的保護就開始了,而在2020年底的時候,江蘇進行了長江流域「江蘇段」的觀察發現,雖然禁漁計劃實施的時間很短,但是明顯生物已經出現了增長的情況,在2020年年底,總計就發現了81種魚類出現,比2018年增加了11種。 所以這說明了確實禁漁計劃具有明顯的效果,同時在進行江豚活動範圍的監測之中,研究人員們還發現了活動範圍的擴大,包括南京、揚州、泰州、鎮江段都有它們的足跡,所以沒有人類活動的影響,它們的活動範圍自然就擴大了,而此時,長江南京段也出現了「達氏鰉」,可以說令不少研究者感到高興,因為稀缺性生物明顯在增加。 達氏鰉是什麼物種? 達氏鰉是鱘科、鰉屬軟骨魚類,在不同的地區,還有鰉魚、黑龍江鰉、鱘鰉魚的較大,大部分達氏鰉體長可達5.6米,重可達1000千克,所以屬於巨型魚類,該生物在全球範圍都分布非常的小,主要是有三個種群,長江可以說並不多,主要是黑龍江河口種群、黑龍江河道種群,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沿岸淡水水域種群,所以是達氏鰉的主要生存區域,但是曾經由於沒有保護,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嚴重等等。 導致了達氏鰉在幾乎大規模的消失,所以最終全部種群幾乎只棲息在黑龍江幹流,其他地方均已近絕跡。那麼長江肯定也是如此了,所以該物種在長江發現,真的也是奇蹟了。該生物在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IUCN定為「極危」生物,是定為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所以這也說明了達氏鰉整體種群面臨的危機還是很大。 達氏鰉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按照科學分析來看,是從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並且還與恐龍具有共同生活時期,起源於一億三千萬年前,不過在上億年的演變過程之中,達氏鰉的外形幾乎沒有改變,所以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這也是為何科學家稱之它為「水中大熊貓」的原因,達氏鰉性情兇猛,屬於大型肉食性魚類,並且也是淡水魚之中最大的一種魚類,所以也有「淡水魚王」之稱,該生物能活50年以上,這就是它的基本情況。 總結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從監測的情況來看,確實已見成效了,並且用生物的種群的數量報告,也完全可以證明生態系統在恢復之中。不過,雖然種群在逐步恢復之中,但是相對於世界其他的河流來說,種群依然是比較少,例如:尼羅河流域共有800多種魚類,亞馬遜河更是擁有2500種魚類。所以相對來說,長江流域的生物種群還不是最大的。 同時,在我們曾經捕魚的期間,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生物種群幾乎完全消失了,甚至幾十年才能看到一次。所以要想這一部分生物種群恢復,並且大規模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時間可能稍微更久一點。當然如今正在保護之中,只要條件允許的話,生物種群恢復也不是什麼難事情,就怕在禁漁期間,依然存在一些「漏網之魚」,不斷地對長江生物種群進行破壞。 所以這個完全要靠大家自覺了,禁漁並不是所有的地區都可以完全,時時刻刻地看到,大家可以互相監督才行,如今我們能夠再次在長江看到極危生物達氏鰉,這說明它的活動在增加,種群擴大機率也就提升了。 來源:kknews淡水魚王、水中大熊貓!長江南京段發現極危達氏鰉,禁捕見成效了

穀雨:月亮湖的感悟

在阿拉善的月亮湖之夜,對於這次沙漠之旅感受頗深。思考沙漠生態系統的生態學意義和沙漠植物的生存原理和生物哲學問題,有一下幾點認識和啟發:我們的這次特殊的沙漠之旅,包涵豐富的寓意。這是一次面向未來的出征。 一,事物的本質總是在極端情況下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大自然的秘密和人生的意義以及社會的本質也是如此。 二、沙漠植物的生存之道與生物學哲學原理。 沙漠植物,如梭梭、沙冬青、沙拐棗、檸條、花棒、胡楊、沙棗樹等待,他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根系發達。地下部分深藏不露,地上部分和地表的樹冠反而出現枝葉的部分退化。耐乾旱,耐高溫酷暑和極寒的冬天(超低溫),生存能力極強,適應性強,繁殖力強。一旦有詩意的條件,它們立刻回把握機遇,迅速發育,快速發芽生根,高效利用資源和能量,節水增效,降低消耗,頑強生長,不會喪失稍縱即逝的機遇和時機。 對比優越環境下正常生長的植物,它們常常是不愁降雨,不考慮乾旱和嚴酷環境下的危機,一年生的小花小草大多都是淺根系。資源浪費,生存策略簡單,效率不高。這種植物只能適應單一環境和優越條件,一旦環境惡化,就是死路一條。 看看植物界的情況,大樹參天,巨木成林,無一不是多年生的深根系植物。根基淺的植物不可能適應嚴酷環境,沒有幾十年的生長和百年幾百年的積累,不可能成材長成大樹。許多千年大樹經歷了無數滄桑和風雨寒暑的考驗才能最終成就大器。 人生哲學和生物學哲學一樣,目光短淺的人,心胸狹窄的人,沒有道德涵養和學問修養的人,沒有長遠眼光和遠大抱負的人,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就。 賀蘭山下,沙漠深處,體驗生活,感悟人生真諦。沒有苦寒,何來甘甜?沒有遠大抱負,何來偉大成就? 在極端情況下感悟特殊的人生哲理。敢於挑戰人生極限才能激發巨大的人生潛能和卓越的才能。敢於冒險,敢於面向未知的世界,才能創造出人間奇蹟。當此偉大的時代,需要我們的膽量和魄力,需要我們拿出雄才大略,需要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 我們很佩服吳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很佩服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企業家們的高尚品質。他們的人品就像賀蘭山一樣高尚,他們像和沙漠植物一樣頑強不息的努力奮鬥是一種令人景仰的精神。從國家發展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前途來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中國企業家的寶貴品質和高尚精神,他們就像沙冬青一樣守衛著這里。走過了沙漠,才知道湖泊甘泉的可貴。今日「穀雨」節氣,內地將迎來立夏之前的豐沛的雨水,謹以此文獻呈阿拉善沙漠之旅的各位朋友共勉。祝願偉大的祖國風調雨順,繁榮昌盛。祝願偉大的祖國和我們的同胞勇敢面對中美世紀之爭,面向未來,我們無所畏懼。記曰: 月亮湖畔望穀雨, 沙丘瀚海悟真如。 人生苦難生富貴, 化險為夷只如許。 張正春於寧夏月亮湖小記。 三、只有苦難和煩惱才能造就人生的圓滿。 沙漠植物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並非自己所固有,而是嚴酷環境逼迫下造就的。沒有乾旱和嚴寒酷暑的脅迫和考驗就不會有發達的根系。 人生也是如此,沒有經歷過苦難和失敗,沒有艱苦磨難,所謂人生修養和道德涵養又從何而來? 張正春(甘肅省社科院) 來源:kknews穀雨:月亮湖的感悟

加強海洋保護 守護碧海藍天

來源:人民日報 海洋對於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治理海洋垃圾、設立海洋保護區、修復珊瑚礁、發展可持續漁業……世界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讓浩瀚海洋持續造福人類 挪威 實現海洋生物資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本報記者 方瑩馨 挪威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海域、豐富的海洋資源,是世界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2/3出口收入都來自海洋。挪威努力平衡海洋生產與海洋保護,跳出簡單的「靠海吃海」發展模式,通過嚴格的制度與科學的管理,致力於實現海洋生物資源的合理有序利用,更好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及海洋生態系統功能。 過度捕撈是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過度捕撈導致魚群減少過快,無法實現自然恢復,已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挪威過度捕撈現象日益嚴重,部分魚類資源產量急劇下降,其中最嚴重的要數鯡魚。鯡魚是挪威漁民捕撈的主要魚種之一,1954年挪威的鯡魚捕撈量達到創紀錄的146萬噸,而1969年則銳減至18.6萬噸。 為了保護魚種,挪威漁業部門推出嚴格的配額制,控制捕撈數量,打擊過度捕撈和非法捕撈。漁業部門通過對漁業資源和捕撈數據進行監控、分析、評估,確定每年的總捕撈量,並且與周邊國家進行談判,商定共有魚類資源的捕撈量。配額確定後,通過漁民協會分配給漁民,漁民需按規定開展捕撈活動,並接受漁業部門、海岸警衛隊、漁民銷售組織等機構的監管。2009年,挪威新修訂的《海洋資源法》開始生效,該法對捕撈方式做了進一步規定,以使捕撈行為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根據規定,除捕撈海帶、蝦或挪威龍蝦外,禁止進行拖網捕撈。 注重發展與保護並重,在發展中推動海洋保護成為挪威發展可持續漁業的主要思路。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挪威政府將漁業管理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相結合,針對不同的魚種進行分類管理,重點保護魚苗和瀕危魚類,以及魚類產卵區和珊瑚礁等生態環境脆弱的區域。根據2011年生效的一項法規,挪威80萬平方公里的深海被禁止實施海底捕撈,以更好保護海底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一系列海洋保護區也相繼建立。為保護龍蝦種群,2006年挪威建立了4個試點海洋保護區,保護區內禁止捕撈。挪威海洋研究所一份相關研究報告指出,受益於海洋保護區的建立,龍蝦的密度增加,個頭也平均增加了13%左右。 在促進可持續漁業發展的同時,挪威還採取多種舉措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減少海上運輸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挪威制定了《綠色航運行動計畫》,提出到2030年力爭將國內航運和漁業排放量減少一半;2018年,啟動《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發展計畫》,計畫在2019—2022年期間撥款16億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約合0.8元人民幣),用於改進對塑料垃圾的管理,推動全球海洋垃圾治理;挪威還與世界銀行合作建立信託基金,增加4600萬挪威克朗,開展漁業管理、海洋污染治理、海洋綜合管理等領域的合作項目。 印度尼西亞 提升公眾保護珊瑚礁的意願和主動性 本報記者 徐 偉 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北部,湛藍的海面上星星點點地漂著幾艘漁船。漁船上,經過人工繁殖和選育的珊瑚幼苗被裝在內有海水的塑料袋中,等待著被潛水員帶入水下,移植到遭破壞的天然礁盤上——這是印尼近年來修復珊瑚礁項目的一個縮影。 作為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擁有豐富的珊瑚資源,包括近600種珊瑚,珊瑚礁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約占世界珊瑚礁總面積的10%。以地處珊瑚礁三角區的鳥頭半島為例,其周圍水域擁有上千種不同的珊瑚魚,數百種珊瑚、鯊魚等,生物種類極為豐富,被稱作海洋生物的「物種工廠」。 以珊瑚礁生態系統為代表的沿海和海洋資源為印尼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有研究顯示,到2030年,健康的珊瑚礁對印尼沿海漁業發展和旅遊業的積極影響或將為該國經濟貢獻37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然而,相關研究機構發現,近年來,印尼約1/3的珊瑚礁處於不穩定狀態,珊瑚礁生物種類明顯減少。全球氣候變暖、破壞性捕撈、碳排放增加以及營養物質和沉積物的增加等,都是造成珊瑚礁受損的因素。 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印尼海洋漁業部長艾迪指出,珊瑚礁系統至關重要,既是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地,還可以成為旅遊業和水產養殖業等產業發展的良好平台。推動對珊瑚礁系統的保護將有助於更好地造福沿海地區民眾,並對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 早在1998年,印尼政府就啟動了由海洋漁業部與印尼科學院聯合實施的珊瑚礁保護與修復計畫。與此同時,多項旨在促進海洋資源保護的舉措相繼實施,包括設立海洋保護區和招募當地誌願者協助管理捕撈活動等。2003年至2015年,印尼的海洋保護區總面積增加了兩倍。 去年10月,印尼出台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珊瑚礁修復計畫。該計畫也是印尼國家經濟復甦計畫的一部分。印尼政府希望將珊瑚礁恢復與旅遊業相結合,通過多種方法修復受損的珊瑚礁,恢復海洋生態系統,開發生態旅遊項目以吸引遊客。該計畫有望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逾1.1萬人參與,將為印尼沿海地區的教育、科研和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機遇。 國際組織也在當地的保護珊瑚礁行動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多年來,世界銀行通過提供金融支持等方式,幫助印尼政府開展珊瑚礁保護工作。在世行的推動下,當地漁民接受了監測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培訓,一些學校也將生態系統保護納入課程體系,提升公眾保護珊瑚礁的意願和主動性。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印尼的珊瑚礁保護工作不斷推進。根據印尼當地媒體報導,珊瑚礁生態系統正展現出新的生機。當地潛水員觀察發現,受損珊瑚礁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魚類數量也有所增加。通過進一步完善國家和地方一級的珊瑚礁保護措施,印尼將增強其藍色經濟潛力,也將更有效地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智利 海洋保護與風俗文化傳承有機結合 本報記者 朱東君 位於南太平洋中部的復活節島,距智利本土3000多公里,被當地人稱作拉帕努伊島。這里不僅矗立著極具標誌性的巨型石像,還是一座海洋寶庫。島嶼周邊海域孕育了140多種特有海洋生物,海底覆蓋大量珊瑚,水下山脊也為金槍魚、馬林魚等經濟魚類提供了重要的產卵地。 2018年,拉帕努伊海洋保護區成立,海域面積達7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之一。保護區內禁止工業捕撈和採掘,僅保留當地人的捕魚傳統,將海洋保護與風俗文化傳承有機結合。 在保護區建立過程中,拉帕努伊島島民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支持推動設立保護區,與政府共同協商確立保護區的監督保護方案,部分島民還在接受培訓後成為保護區監督員。這種充分調動民眾參與積極性的保護模式獲得了當地民眾的肯定。 智利擁有綿延6400多公里的海岸線。過去幾年間,智利海洋保護區範圍迅速擴大,已達到其專屬經濟區面積的43%。目前,智利共有包括海洋公園、海洋保育區、自然庇護區、多用途海洋和沿海保護區在內的4類海洋保護區。其中,海洋保育區重在保護海洋生物的繁殖區和魚類聚集區域等,多用途海洋和沿海保護區則在實行海洋保護措施的同時,允許進行一些對環境影響小的可持續經濟活動,如手工捕撈、生態旅遊等。 保護區的設立展現了智利政府保護海洋的決心。智利生態學專家米麗婭姆·費爾南德斯指出,智利需要將方案中的保護區落實為真正有效的保護,同時應加大力度保護一些受沿海漁業活動影響較大的生態脆弱區域。過度和非法捕撈,以及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化學物質等行為危害海洋生態,也成為智利政府重點整治的領域。 2020年,智利漁業和水產養殖管理局聯合軍方、海關、稅務、衛生、環境監管等方面的10家機構正式建立「可持續漁業和水產養殖審查網絡」,加強對捕撈、登陸、運輸、營銷等整個價值鏈的監督管理。此外,智利政府還要求漁船安裝攝像頭,記錄從出發到登陸的捕撈作業全過程。 海洋生物的生存狀態也得到智利政府的關注。以鯨魚為例,船隻碰撞是威脅鯨魚生存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地保護鯨魚,智利於近期啟動試點保護項目,在藍鯨聚集的科爾科瓦多灣安裝能夠探測鯨魚位置的智能浮標。一旦鯨魚出現,浮標便會發出衛星警報,陸上中心收到警報後將提醒附近船隻採取預防措施,避免碰撞。此外,智能浮標還裝有監測溫度、酸鹼值、營養物質和氧氣的感應裝置,其收集的數據可供研究者跟蹤海洋健康狀況,監測全球變暖進程。 「海洋生物可以吸收熱量和固存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海洋碳匯。」智利環境部部長卡羅萊娜·施密特表示,「加強對海洋的保護和可持續管理,對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也可以更好地發揮海洋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南非 進行源頭治理減少海洋塑料污染 本報記者 呂 強 在南非開普敦的瀉湖海灘上,一輛馱著兩個藍色大桶的四輪小車馬達轟鳴,當地誌願者手拿一個黃色吸筒,正在仔細清理著沙灘上的菸頭、吸管等垃圾。這個大型「吸塵器」主要用於清理和篩選沙灘上的塑料垃圾。 一般塑料不可被生物降解,只會變得越來越碎小。海灘上的塑料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可能被海鳥等動物誤食,也可能被海浪捲入海中污染環境。這台吸塵器可以吸入包含微小塑料的大量沙子顆粒,然後將沙子濾掉,只剩下塑料垃圾。 南非國土三面環海,擁有長約3000公里的海岸線,每年有大量的塑料垃圾進入該國周圍的海域。近年來,南非在《國家環境管理》《垃圾法》《農業法》等多項立法中加強對海洋塑料污染的管控,推動實施河口管理計畫、建立海洋保護區等多項舉措,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開普敦大學教授彼得·瑞安在去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指出,來自陸地的塑料垃圾預計約60%—90%會滯留在海灘上,而其中的絕大部分可以被收集清理,避免進入海洋。因此,改進對固體廢棄物的管理,防止垃圾隨河入海對於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至關重要。 目前,南非環境、林業和漁業部正在推動一項由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新項目,計畫與地方政府、非營利組織以及企業等合作,對位於南非東部的誇祖魯—納塔爾省內5個河流系統中的垃圾進行清理回收。該項目將通過增加垃圾清理收集、發展社區主導的垃圾分類及廢棄物回收利用等,進行源頭治理,避免垃圾進入海洋。 與此同時,南非也在努力尋求塑料替代物。聯合國環境署發佈的《探索採用替代材料減少海洋塑料垃圾的潛力》報告指出,「從社會上移除所有塑料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但是找到替代物減少我們對塑料的依賴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最近,位於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發佈了其歷時兩年研發出的一種「生物塑料」。該產品是將木屑提取成木質素,並利用納米技術開發而成。據公司負責人曼戈勒介紹,這種「生物塑料」會在36—72小時內溶於水,並在水中完成生物降解過程。該產品已經入圍「2021年非洲工程創新獎」。「在初始階段,『生物塑料』將用於替代食品包裝行業中的一次性塑料,包括吸管、餐具和包裝水果蔬菜所需的薄膜等,然後會向製藥行業等其他領域推廣。」曼戈勒表示。 為了提高人們對海洋保護的重視,南非將每年10月的第二周定為「國家海洋周」。海洋週期間,很多學校和環保組織會開展海灘漫步活動,參加者一邊撿拾海灘上的垃圾,一邊對公眾進行海洋保護的宣傳。在2020年的海洋周活動中,南非野生動物與環境協會聯合南非科學與創新部等舉辦了網絡研討會,圍繞「如何減少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等議題,組織來自南非各地參與者進行線上討論和學習。 環保雜誌《Down To Earth》報導稱,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塑料產品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大量塑料垃圾產生,對海洋生物生存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更多國家和社會力量攜起手來,共同治理海洋垃圾污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來源:kknews加強海洋保護 守護碧海藍天

菸草到底起源於亞洲美洲還是非洲?有哪些傳奇軼事?

詩雲: 厥有瑤草,其名曰蔫。神農未品,仲景失箋。 傳自呂宋,移植漳泉。一呼一吸,非雲非煙。 葉如綽菜,花似海棠。逾麝蘭氣,勝百和香 ——清 陳瓏《菸草贊》 菸草屬於茄科植物,已發現的有60多個品種,多數原產於美洲。作為栽培作物,最後成為產成品的只有紅花菸草和黃花菸草2個品種。 菸草起源的三種說法 當今世界,流行著菸草的3種起源說:一是「非洲起源說」,考古學家在中古時期的埃及法老墓中發現了陶制的菸鬥,這些古墓建造在公元前22世紀至公元前18世紀,由此推斷出,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抽菸的民族,故認為菸草起源於非洲。二是「美洲起源說」,3000多年前印第安人發現了菸草,在使用時賦予它神性,尤其在宗教活動時,巫師通過煙霧來進行占ト,通過煙霧形狀來預測人的生老病死和獵物出現的方向。在墨西哥一帶建於公元432年的廟宇中,發現了瑪雅人教士在儀式中通過管狀菸鬥噴煙的浮雕,考古專家認為這是迄今發現人類使用菸草最早的證據。1492年哥倫布環球旅行時把菸草帶到歐洲,使其從此風靡全世界。三是「中國起源說」,中國學者研究表明,距今2000餘年,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率部遠征雲南時,就發現了一種「雲香草」的植物,當地人用它來治療瘴毒和蟲毒。 面對3種說法,《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說法較具權威性:「普通菸草原產美洲、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因此,大多數人更傾向於「美洲起源說」。 菸草的起源和傳播 建於公元432年的墨西哥帕倫克一座神殿里的石刻浮雕,表現了瑪雅人在舉行祭司典禮時以管吹煙的情狀,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吸菸圖,也是人類利用菸草的最早證據。那時,吸菸作為一種宗教儀式,由司祭的神職人員執行。由於菸草有醉人的香氣,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被形容成具有治療疾病、緩解疼痛等療效,因此,人們認為菸草得到了「神」的幫助,是一種「神草」。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發現了穴居的印第安人遺留下的菸草和菸鬥吸剩的菸絲,中美洲加勒比地區的印第安人將菸葉稱作「淡巴菰」(英語Tabacco諧音)。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率探險隊在聖薩爾瓦多島登陸,歐洲人第一次登上美洲大地,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在哥倫布早期的航海日記中,只是簡單地提到菸草,但以後在其他探險隊員的報告中卻異乎尋常地出現了報導。這些報導說他們看見「許多男人和婦女手上拿著『燃燒的炭』,通過吮吸以使自己得到某種香氣」。後來人們才弄清這種燃燒著的「炭」就是捲著的菸葉。人們將這種菸葉的一頭燃燒,另一頭含在嘴里吮吸菸氣,然後從嘴或鼻子里噴出煙霧。 隨著通往美洲航道的開通,歐美大陸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菸葉和菸草種子被帶進了歐洲,並且不斷傳播到其他地方。1519年菸草開始栽培於墨西哥的尤卡坦。1531年西班牙人在西印度群島的海地種煙,繼而傳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當時法國駐葡萄牙的大使名叫尼古特,他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對美洲的植物很感興趣。他曾聽人說菸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療疾病,尤其是對治頭痛病更有療效。約在1560年,尼古特從別人送的禮物中得到菸草種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園。果然,菸草生長茂盛,收穫其菸葉試吸,感覺很好。並把菸草種子送給了法國國王。以後這種植物逐漸散佈傳向各國。人們為了紀念尼古特(Jean Nicot),把菸草生物鹼稱為「尼古丁」( Nicotine) 本文選編自《中國菸葉經濟政策》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11月第1版, 2020年11月第1次印刷,中國菸葉公司編,責任編輯閆慶建、馬維玲。 推文選題:王偉紅 審校:王偉紅 設計:侯丹丹 核定:劉家益 來源:kknews菸草到底起源於亞洲美洲還是非洲?有哪些傳奇軼事?

找到「雪人」了?印度探險隊員,在喜馬拉雅山處發現巨大腳印

在外面一直都流傳著有關在喜馬拉雅山區雪人出沒的傳言,雪人被認為是夏爾巴人,對他的描述,基本都是全身長著白色的長毛,能夠直立行走,整個形態類似於古猿,並且擁有智慧和超強的體能,是一種沒有完全進化成人類的生物。為了找到事實的真相,許多科學家都組團來到此地進行探索,多次深入喜馬拉雅山,可是卻未能找到答案。 只要科學家進入喜馬拉雅山調查的時候,人們都會充滿著希望,認為他們肯定能找到所謂的雪人,滿足人們獵奇的心理,可是雪人終究只是一個傳說,而傳說始終不是事實。 不過有人卻發現在印度軍方的社交媒體帳號上,有人公開報導他們在喜馬拉雅山附近的尼泊爾地區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了雪人的痕跡,在雪地上出現了巨大的腳印,並且還拍攝了很多清晰的照片並且公佈了準確的時間和地點,看樣子似乎並不是騙別人的。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公佈了多張照片,並且還進行了相應的標註:該是神秘的腳印長度為81厘米,寬度為38厘米。 從腳的比例來看似乎比大象還要巨大,因為普通大象的腳長度是在0.5米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照片是真實的話,那麼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或許就是雪人了,當人們知道這組照片之後,又開始對雪人抱有希望。 不過卻有人站出來質疑照片的真實性,他們認為從照片的痕跡來看,似乎暗示著雪人乃是單腿的。很顯然這個不合常理。 雖然我們一直沒有找到所謂的雪人,但是科學家多次進入雪地探索的時候,還是能找到一些證據的,比如一位攝影師便在冰川附近看到了一個大約三米的動物,其整體的輪廓就是人類,但又和人類不太一樣,他也能直立行走,並且還做了一些人類的動作和行為。 有不少科學家都表示雪人其實並不存在,這些雪人有可能是當地生活著的一些熊類,能夠直立行走,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來源:kknews找到「雪人」了?印度探險隊員,在喜馬拉雅山處發現巨大腳印

海星泛濫將常態化?南海就是前車之鑑,珊瑚礁都被啃「禿」了

最近,青島人估計吃海星都快吃吐了。這海星發起狠來,跟蝗蟲有得一拼,唯一不足的是,它居然還有一個「弱點」——可食用,還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不小的「隱患」。 可饒是這樣,的吃貨們,一時半會兒還是很難搞定這場爆發在膠州灣的海星災害。 其實,這次北方碰到的海星氾濫,在南方地區,特別是在南海早就已經出現了,而且至今一直存在,始終沒有辦法徹底消除。 長棘海星成名已久 當然,在南海搞事情的海星,跟青島的常規海星不同,是海洋生物界「臭名昭著」長棘海星,以啃食珊瑚為食,被稱為「珊瑚殺手」。 長棘海星通常會爬到珊瑚上,啃食表面的珊瑚蟲。被啃食的珊瑚往往會因失去珊瑚蟲而死亡,甚至是直接死亡,只留下一片「白骨」——白化的珊瑚。集團出沒的長棘海星,所過之處,珊瑚礁皆成白骨。 被長棘海星啃食過的珊瑚礁 圖:Norbert Probst / Alamy 珊瑚礁海域可以說是海洋世界中物種最豐富的地區,而珊瑚作為這個系統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如果它們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都將遭受致命的打擊,而長棘海星就如同珊瑚礁的死神。 在上世紀末,南海地區的珊瑚礁海域就開始出現長棘海星破壞珊瑚礁的情況,隨著長棘海星在南海地區,不斷擴張,破壞力越來越大,開始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2003年,長棘海星在海南三亞的亞龍灣爆發,大片的珊瑚礁被啃成白骨,觸目驚心。當時的亞龍灣還進行商業開發,還算是偏遠之地,也是在1990年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的珊瑚礁保護區的一部分,而且那里的珊瑚礁是公認的三亞地區最漂亮的珊瑚礁。 2004年,一年時間,的科研工作人員在當地調研發現,整個亞龍灣的珊瑚都被長棘海星給啃得差不多了,而且長棘海星已經擴散到周邊的海域。 2007年,更遠處的西沙群島也被波及。到2009年,整個西沙基本被長棘海星給禍害完了。 珊瑚礁一旦被大面積破壞,很難在短期內恢復,西沙群島被禍害的珊瑚礁,至今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恢復,僅僅只有部分恢復。 西沙群島的珊瑚礁正在緩慢恢復 圖:練健生 最糟糕的是,長棘海星的威脅一直都沒有消失。最近三年,南海的珊瑚礁又不斷爆出局部的長棘海星爆發,簡直防不勝防。長棘海星的威脅,現在已經跟珊瑚礁白化一起,並稱南海珊瑚礁兩大頭號殺手。 海星為什麼成災? 有人不禁會問,為什麼海星會成災,它們都有哪些天敵,都被我們吃了麼?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問題。海洋生態系統經過我們這麼多年的瘋狂開發,早就出現了系統性混亂,海星氾濫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可以通過1+1=2來解決生態困境。 人工繁育場里的大法螺 圖:陳浩淼 海星的氾濫,簡單可以歸結為兩點,一個是海水的富營養化,直接導致海星幼蟲掠食的某些微藻類大量繁殖,因為食物充足,海星繁殖迅猛。 這個問題,短期內幾乎是無解的。 另一個則是天敵大量減少。以長棘皮海星為例,它在海里的天敵主要也就大法螺和蘇眉魚這兩個叫得響的。但這兩個天敵,卻都是人類競相追捕的目標。 大法螺除了能吃,關鍵還是它的華麗外殼給它帶來了殺身之禍。它在全球各地都受到追捧,以至於被整成了保護動物。 大法螺在捕食長棘海星 圖片來:源見水印 而且,雖然大法螺個頭大,最大的能長到半米長,看起來很彪悍,但它們吃起長棘海星來,還是節奏慢了點:一隻直徑30cm的長棘海星,它們要消化好幾天。雖然在捕食效率上不理想,但有大法螺在,還是能起到震懾作用,長棘海星就不會太明目張膽,集團作戰,消滅整片珊瑚礁。 蘇眉魚可能吃過的人不多,作為一種珊瑚礁魚類,一直飽受潛水標槍射魚的侵害。作為一種肉質鮮美的海魚,在水產市場市場上一直頗受追捧,這也造成了這種魚類生存的困境。 大型蘇眉魚 這第二個問題,同樣無解。 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大法螺和蘇眉魚等天敵的數量,是非常困難的,現階段只能通過高強度的人工捕撈來緩解海星氾濫造成的傷害。 這同樣也是青島貝類養殖戶們現階段唯一能做的事,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因為在海星氾濫這件事上,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態系統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找到有效的辦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海星問題,將會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是不是困擾當地的養殖戶。 生態破壞後的「惡果」 其實,很多人至今都有一種錯誤的想法,覺得就算近海無魚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養殖來解決魚類短缺的問題,我們可以多搞一些海上牧場項目,以後吃魚都不會有大問題。 現在海星氾濫,這個想法也就出現了問題。如果我們不對近海的生態環境加以維護和保護,那麼我們就算守著這一片海水,也無法安心養魚。 生態系統,看似可以被系統化解讀,我們卻無法在破壞它之後,找到快速有效的修復辦法。 最明顯的反面案例,就要數加拿大紐芬蘭漁場的鱈魚和舟山漁場的大黃魚了。 紐芬蘭漁場從1992年關閉鱈魚捕撈至今,已經過去了近30年,但看看加拿大現在的主力海產品,我們不難發現,曾經的鱈魚,並沒有王者歸來,反倒是曾經作為鱈魚口糧的各種無脊椎動物繁榮起來了。 雖然紐芬蘭失去了鱈魚,但波士頓龍蝦、北極甜蝦和各種螃蟹的繁榮反而讓他們「樂不思蜀」。 鱈魚作為一個曾經的強勢物種,因為過度捕撈而被迫從生態系統中除名後,人們想要通過停止捕撈,來讓其種群得以恢復,卻成了個異常艱難的任務。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了舟山的大黃魚身上。雖然我們無法像紐芬蘭一樣,在很大程度上禁止大黃魚的商業捕撈,但是近幾十年,我們每年都會向海里投放大量的大黃魚魚苗,結果卻都像是「打了水漂」一般,至今都沒有什麼效果出來。 生態系統並不是一個簡單電腦的作業系統,死機了,重啟一下就好。實際情況是,重啟之後,生態系統將會按照它自己的方式進行重組,而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 一個物種少到生態所能承受的極限後,就很難恢復,同樣的,一個物種,因為生態破壞而大量繁殖,想要控制它,同樣會異常困難。 膠州灣氾濫的海星,算是一個警鐘,如果我們不引起足夠的重視,也許這樣的警鐘會越來越多,多到我們無法承受。希望,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能夠對我們之前和正在犯的錯誤做出彌補。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完) 感謝閱讀,喜歡本文就點個讚吧! 來源:kknews海星氾濫將常態化?南海就是前車之鑑,珊瑚礁都被啃「禿」了

​非洲又發現黑色藪貓,這次是一窩黑色幼崽,貓媽為正常毛色

罕見黑色藪貓幼崽現身非洲 不久前,非洲坦尚尼亞的一位旅遊嚮導在納米里平原上遊玩時,突然在遠處的乾草中發現了兩隻「小黑貓」。正當他好奇這兩隻「小黑貓」是從何而來時,一隻雌性藪貓出現在它們身邊,兩隻「小黑貓」立馬圍了上去,看上去親密極了。在對比了「小黑貓」和雌性藪貓的外表後,這位嚮導恍然大悟——兩隻「小黑貓」並不是普通的家貓,而是黑色的藪貓幼崽,而這隻成年的雌性藪貓則是兩隻小傢伙的媽媽! 圖:旅遊嚮導發現的黑色藪貓幼崽 藪貓屬於小型野生貓科動物,分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喜歡的棲息地是熱帶稀樹草原和濕地,此外在高海拔地區也有所分佈。在外表上,藪貓有三個十分明顯的特徵:四肢又細又長,耳朵又高又圓,毛色和斑點類似獵豹。儘管兩個小傢伙長了一身黑色的毛髮,但還是可以從它們高高聳起的耳朵以及長長的四肢分辨出它們。 雌性藪貓的妊娠期大約為74天,通常一窩產下1到4隻幼崽。藪貓媽媽產崽的地方一般是在茂密的植被或土豚等動物遺棄的洞穴里。和家貓一樣,藪貓幼崽剛出生時眼睛是閉著的,10天左右大時才會睜開眼睛。幼崽在一個月大時會斷奶,接著藪貓媽媽會用各種小型獵物餵養它們。6個月大時,幼崽開始學習獨自捕獵。大約1歲時,幼崽會離開媽媽獨自生活。 圖:藪貓媽媽和它生下的一窩黑色幼崽 據觀察,這兩隻黑色藪貓幼崽只有一個多月大,它們顯然還不具備捕獵能力,要靠媽媽捕獵養活自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大半年時間里都可以在草原上找到它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正在帶崽的藪貓媽媽警惕性非常高,一旦察覺到不安全,就會帶著幼崽搬家。 為何藪貓媽媽的毛色和幼崽不同? 這並不是人們第一次在非洲野外發現黑色藪貓。在這之前,一些遊客、野生動物攝影師及動物專家曾在非洲幾次拍到過黑色藪貓的照片。2019年,野生動物攝影師喬治·特納也在納米里平原拍到過一隻黑色成年藪貓,這隻黑色藪貓的毛色全部為黑色的,眼睛顯得十分明亮,好像 畫的一般。 圖:攝影師喬治·特納拍攝的藪貓 黑色藪貓的出現與基因突變有關——控制毛髮顏色的相關基因產生突變,導致個體體內產生大量黑色素,從而使得毛色變成黑色。在全世界,有十多種野生貓科動物均出現過黑色個體,如豹子、美洲豹、細腰貓、叢林貓、短尾貓,等等。相對於黑色的豹子和黑色的美洲豹,黑色藪貓更為稀有。 黑色藪貓的毛色突變基因為隱性突變,後代從父母雙方各得到一個突變基因時,才表現出黑色毛髮的性狀。也就是說,這兩隻黑色藪貓幼崽的父母均攜帶有相關突變基因,它們的媽媽是一隻表現型正常但攜帶有突變基因的藪貓,而它們的爸爸肯定也攜帶有突變基因,但是不是一隻黑色的藪貓就不好說了。 圖:攝影師在肯亞拍攝的普通藪貓和黑色藪貓互動的畫面 黑色藪貓常出現在哪里? 據動物學家統計,目前黑色藪貓主要在東非被發現,尤其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如吉力馬札羅山海拔3800米的位置)。但這次兩隻黑色藪貓幼崽出現的地點海拔只有大約1000米。因此動物專家推測,很可能是攜帶相關突變基因的藪貓從高海拔地區來到低海拔地區活動,並把基因傳遞給低海拔地區的後代,也就是所謂的基因擴散。 圖:普通藪貓幼崽 黑色的毛髮對藪貓的生存有利嗎? 貓科動物演化到今天,它們的各種特徵必定有其特別的用途。對於藪貓而言,它們的毛色之所以是我們如今常見到的樣子——毛色整體為黃色或淺黃色,上面佈滿黑色的斑點,是因為它是一種保護色,可以和周圍的草叢環境融為一體,這樣既容易躲避捕食者的追捕,也有利於捕捉獵物。 因此動物學家認為,黑色毛髮這種「非主流的毛色」會給藪貓的隱藏帶來不便,尤其是在白天,一身黑的它們在草叢中會非常顯眼。 圖:白天,黑色藪貓非常顯眼 不過,既然這種性狀可以遺傳下來,則說明它會給個體帶來一些生存優勢。動物學家推測,高海拔地區氣溫較低,黑色藪貓的毛髮會帶來一種獨特優勢:利於吸收光的能量,保存熱量,從而更好地抵抗寒冷。這或許是黑色藪貓大多出現在高海拔地區的原因吧。 來源:kknews​非洲又發現黑色藪貓,這次是一窩黑色幼崽,貓媽為正常毛色

超15億隻廢棄口罩流入海洋,其中一隻在企鵝胃里……

據海洋保護組織OceansAsia去年年底發佈的一份題為「海灘上的面具」的報告稱,2020年,約15.6億個口罩流入海洋,對海洋生物產生威脅。 企鵝屍體解剖後竟發現完整口罩 據央視財經報導,2020年9月,動物學家在巴西海岸發現一隻企鵝屍體,解剖後發現其胃里有一隻完整的N95口罩。 海洋動物誤吞口罩導致死亡的事件並不在少數。除了企鵝屍體內發現完整口罩外,還有人在清潔邁阿密海灘時,看到口罩繩子纏繞在一隻已經死亡的河豚身上。 更多生物生存環境受其威脅 疫情暴發以來,人們對於口罩的需求及使用量暴增,也嚴重威脅到海洋生態:不但發現有章魚躲在廢棄口罩下、企鵝誤吞N95口罩導致營養不良,還發生不少海洋生物被口罩左右兩邊的耳帶纏繞而死亡的案例。 據《衛報》報導,口罩重量輕巧,十分易於移動,能夠漂浮數公里直達海底最深處。一旦進入海中,魚類就毫無疑問地將會以它們為食,從而導致胃阻塞、窒息甚至死亡。此外,口罩還會纏繞小魚、螃蟹和軟體動物(如水蝸牛等),將它們勒死。 拉各斯大學的環境顧問和講師表示,鯊魚和鯨魚這樣的大魚張開嘴時,會吞下大量可見的東西,因此會吞嚥包括口罩在內的塑料。這些食物定居於腸道,降低了他們攝取正常食物的能力,阻礙了食物在腸道中的流動,最終導致死亡。 去年超15億隻廢棄口罩流入海洋 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多年來一直穩步上升的塑料消費量大幅增加。個人防護設備特別是口罩,已成為預防病毒傳播的常用工具。 為了滿足急劇增長的需求,個人防護設備的生產已經擴大,浪費也急劇增加。 而當它們被亂扔、廢物管理系統不足或不存在或系統因廢物量增加而不堪重負時,就會進入海洋。 一份名為「海灘上的面具」的報告稱,2020年,約15.6億個口罩流入海洋。以一個口罩平均約重3、4克來估算,這導致了額外的4680至6240噸的海洋塑料污染。 △OceansAsia組織於2020年底發佈的報告「海灘上的面具」封面。 據估計,塑料污染每年導致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100多萬隻海鳥以及更多的魚類、無脊椎動物和其他動物死亡,還對漁業和旅遊業產生了負面影響,給全球造成經濟損失。 △大量廢棄口罩,幾個月以來數量有增無減。 世界自然保護組織(WWF)亦有研究表明,如果所用口罩中有1%處置不當,則每月將有1000萬隻口罩將對環境造成污染。 廢棄口罩降解需400至500年 OceanAsia的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生產口罩的數量推估有520億個,保守損耗率為3%。 由於一次性口罩是各種熔融塑膠製成,再加上成分和污染及感染的風險,很難回收利用。其主要製作原材料為聚丙烯等,屬於不可降解塑料,在環境中降解需長達400至500年的時間。 因此,流入海洋的15.6億隻口罩需要450年才能逐漸轉變成微塑料,對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廢棄口罩究竟應如何處理? 那麼,如何妥善處理廢棄口罩才能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OceansAsia組織向全世界發出呼籲: 對於各國政府: 執行旨在鼓勵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口罩的政策,例如發佈關於適當製造和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口罩的準則; 促進創新和開發一次性塑料口罩的可持續替代品; 通過增加罰款來阻止亂扔垃圾,並教育公眾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理口罩; 維修和改進廢物管理系統,以減少損失和溢出。 對於普通民眾: 個人應儘可能佩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用過的廢棄口罩負責任處理,不亂扔。 對此,也有嚴格規範的廢棄口罩處置程序: 就個人而言,我們需共同努力,為生物們營造安全的生存環境,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讓「海灘上的面具」越來越少。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kknews超15億隻廢棄口罩流入海洋,其中一隻在企鵝胃里……

野生動物生下來就走路,為什麼人類幼崽毫無生存力,難以撫養?

人類作為地球上新一代生物鏈霸主,我們擁有的能力以絕對性的優勢碾壓地球上任何生物,不管是從身體結構、還是大腦上來說,我們人類更為先進。 因為我們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唯一一個可以利用大腦和雙手創造非自然物的物種,例如:最早的石器工具、工藝品、壁畫,以及現在的手機、電腦、汽車、飛機等等; 這些東西都不是自然產物,而是人造物,只有智慧物種可以創造出來。按理來說我們人類的能力應該會在任何一個生長週期,碾壓任何低等的生物。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類幼崽在0到1歲之間毫無生存能力,只能躺在床上嗷嗷待哺,3個月才能勉強掌握翻身的技能,6個月才能爬行,1歲才開始學習走路; 自然界任何一個哺乳動物幼崽都可以碾壓人類幼崽,例如野外的斑馬、牛羚、角馬,它們的幼崽一墜地,在目前的鼓勵下就可以站立行走,在適應後很快就能奔跑,跟隨母親的腳步覓食,學習躲避天敵的技能。 有些哺乳動物幼崽雖說不能立刻行走,但是它們發育得非常快,短短的數月就掌握了一些生存基本技能,1歲童年就結束了,2歲成年性成熟,就開始組件自己的家庭,例如獅子、老虎。 但是人類幼崽呢?要想成年,生長週期達到了數十年。 就拿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來說,它們的幼崽在出生了以後雖說不能立馬行走,但是它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例如它們可以僅僅的抱著媽媽,可以爬行,這樣媽媽就可以帶著它們在樹林里輕鬆的穿越。 4個月左右它們就可以自己獨立行走,對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認知能力已經超過了人類1同齡嬰兒。 上世紀的四十年代心理學家凱洛格領養了一隻7個月大的黑猩猩,和自己10個月大的兒子一起撫養,這項實驗的目的是想知道,在人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黑猩猩會表現出怎樣的變化,它們是否能夠像人類一樣,獲得超強的認知能力。 這個實驗總共進行了9個月,最後被迫中止。 凱洛格和他的妻子在九個月間,讓黑猩猩和自己的兒子一起生活,形影不離,給它們同樣的食物、以及教育方式,並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測試; 包括認知能力、服從能力、手的抓我能力,靈巧度、判斷能力、學習能力,命令的理解能力等等,起初的幾個月黑猩猩完全碾壓人類幼崽,它在各個方面都表現的很好。 但是直到6個月以後,黑猩猩的表現就開始被人類幼崽超越,黑猩猩在學習、認知上出現了難以跨越的瓶頸和障礙,它止步於此; 而人類幼崽則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智力、行動力上已經完全超越了黑猩猩,並且一直在超越,而且還表現出了超強的模仿能力,他們的兒子常常會學習黑猩猩的行為,甚至是叫聲; 但此時的黑猩猩不僅停止進步,而且還變得暴躁,傷人。所以這項實驗被迫中止。 但這項實驗告訴了我們,黑猩猩不能成為人類,並不是環境的問題,而是出現在了它們的大腦發育上,它們的大腦雖然發育程度在早期快於人類,但是發育程度不足人類,且很快就會停止發育,達到終點。 也告訴我們人類的大腦從出生以後,一直都保持著高速的發展,但是人類大腦非常複雜,就是像蓋樓房一樣; 人類蓋的是五星級酒店,所以工期較長,而黑猩猩蓋的只不過是平房,在人類打地基的時候,它們就已經在前期的工程進度上超越了人類,而且不用多久,黑猩猩的平方就蓋好了。 而人類的高樓大廈建完地基準備拔地而起,當人類達到2歲的時候,大腦容量才達到了成年人的70%,這個樓也才蓋了一多半。 由於工程複雜,工期長,所以人類不得不延長童年階段去建設這個五星級酒店。黑猩猩況且如此,那其他的動物也一樣; 它們的大腦更為簡單,它們蓋的是茅草房,可以說在孕期的時候就已經建設完成了,所以等它們一出生就擁有了基本健全的大腦,能夠指揮身體的各項機能去運作。 而人類在孕期的時候這個五星級酒店才選址、設計圖紙,才挖土開工,所以人類出生以後,就只有兩項原始技能:睡覺和吃飯。由於大腦沒建設好,什麼都幹不了。 而且由於人類大腦建設的週期性長,在這段時間內,也給我們的大腦留下了足夠學習的時間,學習從母親父親那里獲得的技能,學習學校的知識,學習社會的規則,最終一個完成的社會成年人就誕生了。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解釋,就是人類是早產兒! 說的意識是,由於人類的直立行走,造成的產道狹窄,再加上人類大腦容量的擴大,導致了人類難產,所以人類在媽媽的肚子里就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就早產了。 這個理論說的是人類都是早產兒,曾經那些不是早產的都連同自己的母親死亡了,而留下的都是早產兒。 因此我們人類在出生以後,才毫無生存力,把一部分本應在媽媽肚子里發育的時間,挪到的外面。但是這樣的解釋存在一定的瑕疵。 要知道我們和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大約時間是500萬年前,當時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人類和黑猩猩的孕期是一樣的,而現在黑猩猩的孕期依然是10個月左右,和人類一樣。 這說明了人類並沒有相對於黑猩猩改變自己的孕期,人類早產這個理論就有點站不住腳了。所以我們只能認為是人類大腦的發育,以及複雜性延緩的人類的成熟。 就跟我舉得蓋樓的例子一樣,同樣十個月的工期,蓋平房和五星級酒店,當然平房完工更快,五星級酒店還差得遠呢。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人類幼崽之所以剛生出來毫無生存力,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太複雜了,短期內無法完工,只能延長童年時期,才能保證大樓主體和軟體裝修一塊完工。 這也跟組裝電腦是一樣的,人類的主機是所有動物不能比的,所以組裝得慢一點,系統軟體慢一點情有可原。 來源:kknews野生動物生下來就走路,為什麼人類幼崽毫無生存力,難以撫養?

北京近年生態環境改善,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日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里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辟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里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鍾震宇 攝 鳥類調查負責人白加德說,北京冬天寒冷乾燥,常常遭遇寒潮,大部分水鳥都是夏候鳥或者旅鳥,冬季會飛往南方越冬,但近些年由於本市生態環境大幅改善,研究人員發現,部分水鳥會選擇留守北京本地流動性好、有充足食物的河流。「此次調查在涼水河亦莊段發現了23種水鳥,實屬難得。」 京城一些「鳥友」曾在涼水河亦莊段拍到過小白額雁。這種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列為全球性易危鳥類,保護等級與大熊貓同級。但本次調查,隊員們並未發現這種珍稀鳥類的蹤跡,而是拍攝到了一隻罕見的白色小辟鳥鷉鳥,遠遠望去,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團棉花。 以前,鳥兒們可不怎麼愛來涼水河。公開信息顯示,2000年前後,涼水河水質為劣五類,本市主要河流幹線曾有469個污水口,涼水河流域就占了86個。近幾年,本市不斷加大涼水河污染治理力度,並啟動涼水河綜合治理工程。如今,涼水河亦莊段實現了水清岸綠。 目前,涼水河水質清澈見底,長了不少潛水植物,河水流動不急不慢,深度一般在20厘米至50厘米,特別適合雁鴨等水鳥生活,河里的植物、小魚小蝦也能成為它們越冬的食物。大家不止一次地看到普通秋沙鴨、白秋沙鴨、赤嘴潛鴨、白眼潛鴨、鳳頭潛鴨、鵲鴨捕魚的場景。 據瞭解,涼水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段(亦莊)已成功入選全國首批17個國家級河湖示範段,是本市唯一的全國河湖示範段。 (原標題: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發現水鳥23種 還拍到罕見白色小辟鳥鷉鳥)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陳強 來源:kknews北京近年生態環境改善,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積極」引進麥穗魚消滅蚊子,本地魚卻陷入絕境,誰為過錯買單?

世界多國受到外來物種的侵害:上世紀70年代,美國從亞洲引進一批鰱鱅、鯉魚、草魚等淡水魚種,利用它們雜食性的特點,凈化水體環境。未曾想這些「亞洲鯉魚」瘋狂繁殖、不斷擴張活動水域,最後連五大湖也未能倖免;1900年歐洲和清朝貿易,大閘蟹潛伏在油輪的壓水艙里,遠赴德國,從此開啟了它100年的征程,至今多個國家不堪其擾。 似乎物種氾濫,只能發生在隔絕千里、彼此陌生的環境。其實不然,相隔不遠的兩地也會受到「外來物種」的侵犯。本文的主角,便是絕大多數人都見過、知曉的麥穗魚,而它確實扮演了這一角色。 1、麥穗是魚典型的亞洲「土著」,最初棲息在的東北三省、日本、俄羅斯,氣溫略低的地域。麥穗魚其貌不揚,並無特別怪異的地方:頭小且尖、嘴唇下額上翹。身體細長、側扁,腹部略圓,多在3-10公分。3-5月份是麥穗魚的繁殖期,一次的產卵量可達400-3000粒。不過,與水溫關係密切,山東、河南交配期多在4月中下旬,而寧夏、內蒙古需要等到5-6月。和黑魚類似,雄性麥穗魚也有護卵的天性,但戰鬥力不及黑魚的千分之一,往前衝刺時常被其他的掠食魚吞食。 麥穗魚是雜食性魚,植物碎屑、藻類、小蟲、微生物都是它的覓食對象。作為一名釣魚人深有體會,幾乎所有的餌料,麥穗魚都能接受,即便是玉米顆粒、豬肝,它也能啄幾口。但真正引起人們興趣的是,麥穗魚是捉拿蚊子的一把好手。同時麥穗魚耐低溫、耐弱酸性的能力強悍,在低氧水域也能存活一定的時間,可以說絕大部分的水體環境都適合麥穗魚的棲息。所以麥穗被多個地區、國家引入,充當消滅蚊子的打手,而這恰打開麥穗魚的氾濫之門。 2、歐洲「引進」麥穗魚,消滅河溝、污水里的蚊子,已有一段歷史。二戰後歐洲各國加速了經濟恢復,工廠拔地而起,大量廢水排放至污水溝,引來了大量蚊蟲,經常引發附近居民的投訴。當地生物學家,採取了多種方法,奈何蚊蟲體積小、數量多,且適應能力強,實驗多年未找到有效方法。 轉機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羅馬尼亞為發展本國的水產業,決定從引進鰱魚、草魚幼苗,利用新的魚種開拓市場。但過程中麥穗魚的幼苗混入其中。麥穗魚迅速在羅馬尼亞繁育,很快許多污水溝里有了麥穗魚的身影。人們發現這種體積不大的新魚種,竟然能吞食蚊蟲,因為這個作用,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包括生物學家。 麥穗魚在當地缺少天敵,而食物充足,不斷向外擴張水域,像荷蘭、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陸續被麥穗魚攻克。隨之而來的卻是難以預料的結果:麥穗是有名的中間宿主,比如扁形彎口吸蟲、麝貓後睪吸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科學家曾作為研究、統計,大約有84種寄生蟲附著在麥穗魚身上。所以麥穗魚所到之處,這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也會大肆傳播。歐洲河流、湖泊常見的小赤梢魚,因為麥穗魚病原體的侵入,生病率、死亡率大,現在已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 除此之外,麥穗魚在歐洲水域多攝食一些甲殼類生物,而它們的消亡導致大量浮游植物的大面積繁殖,水體偏肥,水質反而惡化。現在歐洲多個國家已採取措施,避免麥穗魚的危害進一步擴大。 3、不止是歐洲,雲南、廣西也備受麥穗魚的困擾。雲南、廣西等地引進麥穗魚的初衷也是消滅蚊蟲。與東北相比,似乎這里的環境更適合麥穗魚的繁衍,迅速在各水域「遍地開花」。 上世紀80年代末雲南滇池及周圍的水域,污染日趨嚴重,水體里的有機碎屑、腐殖質較多,為此導致浮游生物的瘋狂繁殖,幾乎霸占了這個水面。而這些浮游生物又是蚊蟲的天然「溫床」,成群結隊的蚊子四處飛舞,夏季的晚上能聽到它們肆虐的聲響。 麥穗魚在這樣的水域可大量吞食蚊子幼蟲,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也不小,麥穗和黑魚一樣,經常吞食魚卵,以至於其他魚種數量越少越少。如果減少的魚種,恰有凈化水質的作用,反而導致水體越來越肥,浮游藻類越來越多。 目前已經發現滇池、撫仙湖多個本地魚種的消失、滅絕,金沙江、洱海、拉市海、瀾滄江、籐條江等等,幾乎所有的水域都有麥穗魚的身影:有的水域數量多,以顯現出影響;有的水域數量少,危害還未顯現。 4、如何解決物種氾濫的危害,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即便是引以為傲的小龍蝦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案例。90年代後,小龍蝦逐漸成了一個夜店網紅美食,需求量、養殖量逐年遞增。2019年的產值達到了4100億元,但同時廣州、雲南、貴州等地,卻專門組織人員捕殺小龍蝦。雲南曾創下2年消滅10萬噸的記錄。所以小麥穗的氾濫問題,也將長時間困擾著我們,到底如何解決,需要一步步摸索。一旦麥穗真正融入當地生態,達成新的平衡,也許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但水污染治理,還需要從根源治理。 原創:老高 來源:kknews「積極」引進麥穗魚消滅蚊子,本地魚卻陷入絕境,誰為過錯買單?

上海動物園小「黑龍」寶寶4個月大啦!它們不僅會賣萌,還會大口吃肉

上週,綠容君帶大家看了上海動物園內可愛的緬甸蟒寶寶,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其中有些網友提問怎樣區分蟒蛇展區中緬甸蟒和網紋蟒。其實,緬甸蟒和網紋蟒在鱗片顏色、花紋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別,快跟著綠容君一起來看看吧! 蝸居在水中的緬甸蟒 盤繞在樹上的網紋蟒 你發現了它們的不同點嗎?可以在留言區告訴綠容君喲~ 目前,園內的兩條網紋蟒已入駐蟒蛇新展區有半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它與室友緬甸蟒相處得很好,但是它比緬甸蟒頑皮多了,常常躲藏在展區內,真讓飼養員們「頭大」。 網紋蟒是世界上最長的蛇,同時也是性情兇猛的伏擊型「獵手」,攀岩、爬樹、游泳、躲避、伏擊等技能它們樣樣精通。在上海動物園兩爬館新蟒蛇展區里,人工圈養的網紋蟒在展區內「大顯身手」,全盤展示它們的野外生存技能。為了讓網紋蟒能夠更好地展示這些行為,飼養員們動了不少腦筋。 比如,飼養員們在展區水池底部和假樹內部鋪設了熱水管,讓水池和假樹呈現出保溫的狀態,這樣就可以能誘導網紋蟒下水和上樹。 不過它們更喜歡躲避在陰暗角落處,因此,飼養員在灌叢下還預留了一點隱蔽空間,供它們棲息。 此外,由於它們體色和斑紋和熱帶雨林的林下落葉層非常相似,因此,飼養員們也展區里撒了不少本土植物的落葉,讓網紋蟒軀體與環境融為一體,有時,需要花點眼力才能找到它們呢。 飼養員儘可能地提供動物野外棲息地的各種環境要素,在展區內搭建了山、水、樹、草本和灌叢等景觀,還佈置了溪流、瀑布、落葉等小品,給蟒蛇們更多展示自然行為的機會。 緬甸蟒(白化)和網紋蟒 目前,展區里的蟒蛇們生活地十分愜意,在兩爬館後場的「蜥蜥」們也不甘落後。瞧,後場的兩隻「黑龍」寶寶已經4月齡啦。 圓鼻巨蜥,又稱澤巨蜥,體背黑褐色雜有淡黃色斑,腹面淡黃或灰白色,散有少量黑點的圓鼻巨蜥。它的一個亞種、產自東南亞的——科曼黑澤巨蜥,全身體色幾乎是全黑,也被帥氣地俗稱為「黑龍」。 「黑龍」寶寶的爸爸媽媽 2019年的11月中下旬,飼養員看見兩條「黑龍」在水中交配,隨後,飼養員查閱了相關資料得知「黑龍」的產卵週期大約4-6周,飼養員就在「黑龍」的展箱中放置了一個大藍箱,並在其中鋪設了一些椰土,便於雌巨蜥爬進去產卵,最後雌巨蜥還是把卵產在了地上。因此,2020年1月17日發現展箱附近的地上有8枚卵,6枚卵已被破壞,只餘2枚完好。 飼養員採用了人工的方式孵化這兩枚卵,他們將這2枚卵淺埋在高溫消毒過的蛭石中,並嚴格控制箱中的溫度和濕度。除此之外,飼養員們每天查看溫度、濕度情況,每週檢查卵的孵化情況。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兩隻「黑龍」寶寶,終於在2020年9月3、4日相繼出生。 經過幾個月的飼養,兩隻「黑龍」寶寶從剛出生的48.43g和48.36g,長到了120.45g和98.46g,剛出生時還需飼養員餵食拔掉腳的針頭蟋蟀,現如今已經可以吃蛋黃和少許牛肉了。看,它們吃得多麼開心。 來上海動物園的兩爬展區內尋找網紋蟒吧!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 來源:kknews上海動物園小「黑龍」寶寶4個月大啦!它們不僅會賣萌,還會大口吃肉

同樣是鳥,為何只有鸚鵡可以學人說話?它們的秘訣是什麼?

據報導,近日,有研究團隊指出,鸚鵡之所以可以學人說話,是因為它們的發聲器官比較特殊,獨特的呼吸系統讓它們的氣管肌肉產生了特殊的用途,這讓鸚鵡可以通過模仿來學會說話,當然,這也與鸚鵡是一種比較聰明的鳥類有關,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西班牙人報》上。 鸚鵡為什麼能學人說話? 從地球生物漫長的演化史來看,鳥類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從白堊紀開始最早的鳥類出現,一直到演化發展到今天,也不過是一億多年的時間。 不過,鳥類卻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種群之一,它們的物種有很多,同時,也有很多鳥類有著令人不可思議的「技能」,鸚鵡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者表示,幾乎所有物種的鸚鵡,都具備模仿人類說話,或者是模仿自然界中聲音的特殊能力,而一些鸚鵡在經過訓練後,甚至可以回答很多複雜的問題,這也是非常令人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來自美國的動物學家就曾經對一隻非洲灰鸚鵡進行過系統化的訓練,這隻名叫「亞歷克斯」的鸚鵡在經過培訓後,可以分辨出各種不同的物體,然後會用語言來形容、描述出來,之後,甚至當人們詢問它一些問題的時候,亞歷克斯還會一一給出不同的答案。 鸚鵡竟然可以通過「說人話」來和人類進行交流,無論是怎麼想,都會覺得這太神奇了,那麼,鸚鵡和人類交流,是不是意味著它們天生就具備說話能力呢? 事實上,學說人話和具備說話能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仍然是唯一具有語言能力的生物,而鸚鵡,它們不過是模仿罷了,如果不給它們可以模仿的環境,那麼,鸚鵡也完全不會說話。 同時,研究者也指出,雖然鸚鵡可以在經過訓練後,說出很多物體和回答問題,但是鸚鵡和人類不同,當它們說話的時候,它們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說的這些是什麼意義,說白了,只是單純的模仿罷了。 鸚鵡是如何起源的? 提到鳥類的起源,很多人都會認為鳥類是起源於恐龍的,不過,這也不過是目前主流界普遍比較認可的觀點之一罷了,畢竟由於化石殘缺等問題,鳥類究竟是如何誕生的,鳥類的祖先究竟是誰,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簡單來說,就是缺乏恐龍向鳥類進化的中間過渡環節,包括其它物種在內,想要梳理出它們完整的演化史,都需要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化石作為證據才可以,人類演化史也是如此。 那麼,鸚鵡又是如何起源的呢?如今在世界上備受人類喜愛的不同物種的鸚鵡,它們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距今又有多久了? 通過考古發現認為,地球上最早的鸚鵡,大約出現在7000多萬年之前,這意味著,當恐龍還沒有從地球上滅絕的時候,甚至是霸王龍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鸚鵡就已經出現了。 有觀點認為,鸚鵡可能起源於古岡瓦納大陸,這是一個已經消失的大陸,它位於南美洲和大洋洲之間,說起來,這個神秘的大陸又被稱作「南方大陸」,研究者認為,在遠古時期,曾經有很多物種在上面生活,可以說是「動植物」的天堂,但是當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後,古岡瓦納大陸也開始逐漸解體了。 有研究者表示,虎皮鸚鵡或許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鸚鵡物種之一,並且根據羽毛的特點,推測它是由恐龍直接演化而來的,畢竟在恐龍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是「龐然大物」,也有一些恐龍大小和鴿子差不多。 所以,很多研究者都認為,或許是一些小型恐龍進化成了原始的鳥類,當然,在鳥類演化的不同時期里,在恐龍滅絕之前,或許也有很多不同物種的小型恐龍,都進化成了不同的鳥類,只不過我們尚未梳理完善而已。 通過DNA驗證,很多鸚鵡的祖先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後來演化的過程中,進化成了不同的物種,而且考慮到虎皮鸚鵡現在也無法進行長距離的飛行,所以研究者認為,或許鸚鵡的祖先並不會飛,可能只能在較短的穩定範圍內進行滑行,而且很可能曾經的鸚鵡個頭要比現生鸚鵡大很多。 接下來,除了繼續研究鸚鵡「學舌」的本領之外,科學家們也將繼續深入尋找不同時期的鸚鵡化石,希望可以有一天找到它們的祖先,揭開演化之謎。 來源:kknews同樣是鳥,為何只有鸚鵡可以學人說話?它們的秘訣是什麼?

在野外看到很多長得像姑娘果的植物,一起來認識真假酸漿

在很多年以前,隨處都可以看到一種像燈籠野生果子,現在卻變成了市場上的一種食用水果,甚至會有非常好聽的名字,比如哥倫比亞龍珠果,其實它們就是酸漿,下面也會介紹幾個和酸漿非常相似的酸漿屬植物。 一、為什麼叫哥倫比亞龍珠果? 有很多朋友就會有疑問,為什麼酸漿會取名「哥倫比亞龍珠果」呢?這就像為什麼獼猴桃會取名叫奇異果,就是為了名字好聽。 歐洲人食用的酸漿一般是從哥倫比亞進口的,而酸漿紙質的外殼里會隱藏著黃色的圓珠果實,這也是哥倫比亞龍珠果名字的由來。 二、酸漿屬的不同品種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看到不同品種的酸漿屬植物,有著不同的形態。但大部分都是作為藥用植物栽種,要避免誤食。因為它們都是屬於茄科的植物,這類植物大部分都是有毒的。 1.小酸漿 除了市場上常見的食用酸漿,我們還可以在戶外看到一些小酸漿,它也是屬於茄科生薑屬的植物,就比如在兩廣、雲南、四川等地,就可以在一些山坡或草坪旁邊看到小酸漿的身影。 小酸漿的植株小巧,長出來的小燈籠果也是極其小巧的,就相當於迷你版本的酸漿。小酸薑也經常被叫做天泡草或燈籠果。 2.毛酸漿 在市場上我們偶爾還可以買到毛酸漿,它也被叫做洋姑娘和地櫻桃,它的莖葉花朵和果實上都是有一層絨毛的,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毛酸漿很容易和酸漿混淆,但辨別也比較簡單。 3.掛金燈 在市場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名叫掛金燈的酸漿屬植物,它也會被叫做菠蘿果,在東北地區就可以偶爾看到,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有時候會被叫做野胡椒或鬼燈籠,它一般都是作為藥用植物,是屬於酸漿的變種植物。 4.苦蘵(zhī) 苦蘵也叫燈籠果,分佈在華中華南西南等地,是一種和酸漿特別相似的植物。苦蘵也被叫做天泡子、天泡草黃姑娘或燈籠草。 苦蘵一般都是作為藥用植物栽種,花瓣是5片的,花冠呈淡黃色。它的果實也是被一層紙質的外殼包裹起來的,在外表的紙殼上會有一些深綠色的紋路。 5.食用酸漿 而我們能在市面上買到的姑娘果,這類酸漿都是可食用的,但是要注意它們的果實還沒成熟之前都是有毒的,果實變黃就可以食用了,它的莖葉部分也是有毒的,要避免誤食。 酸漿會在夏季初期開出白色的小花,會慢慢變成橙紅色,就開始慢慢孕育紙質的種莢,看起來就像古代的紙燈籠,看起來就特別迷人。 三、酸漿養護總結: 酸漿可以養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但要避開夏季下午和中午過度的陽光暴曬。 酸漿喜歡濕潤肥沃的土壤,在栽種的過程中要保證土壤有適當的保水能力,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還要有較多的腐殖質,一般會選擇泥炭土、堆肥土和腐葉土進行栽種,在土壤下面會用一些腐熟的糞肥,對它們生長更有好處。 酸漿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人們甚至要減少土壤的肥力,就用相對比較貧瘠的土壤來控制它們的蔓延,甚至會將它們養成一年生植物。 這些酸漿養成盆栽植物也可以生長良好,在缺乏光照的環境下,也可以生長,但開花結果的量會減少。 若是想要用播種的方法來繁殖這些酸漿,就可以在春暖之後進行。播種的溫度在20~25度之間,就可以直接將種子撒在土面上,不需要覆蓋土壤,它的種子是需要光照才能發芽生根的。 上面是苦蘵(zhī)的果實 後期養護酸漿盆栽就要保持土壤濕潤,大概過了20~25天左右就可以慢慢生根發芽了,後期養在有較多散射光的位置,慢慢增加光照。 家里已經養了酸漿盆栽,就可以採取莖插或者是分株的方法進行培育,繁殖的成功率會更高。 來源:kknews在野外看到很多長得像姑娘果的植物,一起來認識真假酸漿

蕨類種質資源庫成仙湖植物園又一國家級物種資源庫

仙湖植物園主任楊義標緻辭(仙湖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8日電 (記者 鄭小紅)廣東廣西植物學會聯合學術年會暨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第六屆學術交流活動,18日在深圳開幕。仙湖植物園主任楊義標在致辭中說,2020年,該園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獲批成立,成為該園第二個國家級的物種資源庫。 會議以「攜手共築綠色未來」為主題,由廣東省植物學會、廣西植物學會、深圳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聯合主辦,仙湖植物園和深圳市植物學會承辦。廣東省植物學會理事長任海等,以及粵桂兩地130名參會代表參會。專家及青年學者分享了植物進化、發育、基因組學、藥用以及科普等多個層面的內容。 廣西植物學會理事長李典鵬介紹了課題組對羅漢果化學、活性、質量控制、開發應用研究以及荔枝多酚等活性提取物開發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康明研究員介紹了課題組利用簡化基因組測序的群體基因組學及溯祖模型揭示四倍體小黑桫欏物種形成機制和進化歷史,首次發現了蕨類不同倍性之間存在基因流。 仙湖植物園張力研究員以「如何搭建從科研到科普之橋?從仙湖植物園的苔蘚科普實踐談起」為題,分享了仙湖植物園苔蘚團隊近年來在苔蘚植物科普教育中一些實踐與感悟。 華南師範大學賴建彬教授以「蛋白質棕櫚醯化調控雙生病毒與植物互作的機制」為題,介紹了課題組在植物蛋白棕櫚醯化鑑定及其在植物與雙生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來源:kknews蕨類種質資源庫成仙湖植物園又一國家級物種資源庫

遠古10大恐怖生物,霸王龍只能排到第四,而第一簡直就是土皇帝

地球如今發展成現在的樣子,是經過幾十億年間的演變而來的,並且地球曾經也遇到了幾次大滅絕,而生命卻一直在不停的進化,才有了現在各種各樣的生物,而進化失敗的總是會被大自然淘汰,但是我們翻閱大量的資料記載,再加上目前發現的生物體型都不是很大,而在遠古時期的生物體型都是非常的巨大,動輒就是幾十米高,幾十噸重,再看看我們目前身邊的動植物,絕大部分都是比較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生物考古學家發現,史前的生物體型那麼大,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一種就是重力的問題,在遠古時期地球引力比較小,大自然就會迫使讓生物的體型變的較大,所以由這個長期的演變而來的動物,就會變得越來越高大, 第二種問題就是氧氣問題了,遠古時期的氧氣含量比現在多得多,因為氧氣的含量比較高,所以導致了整個生物體型很大, 那麼同學們知道在遠古時期的十大恐怖生物嗎? 據資料記載第一名高大的生物就是地球上的百獸之王, 咱們就先說第10名,無齒翼龍,無齒翼龍這是一種又會飛又會爬的爬行動物,它屬於翼龍種類的一種,但無齒翼龍卻不是恐龍,無齒翼龍的翼展是非常大,據說它的翼展能達到7-9米,長約為1.8米,無齒翼龍並沒有尾巴,而無齒翼龍的化石,是在美國的堪薩斯州還有英國發現的,所以它生存鍋的地區應該就是這兩個地方了,無齒翼龍以魚類為食,而且無齒翼龍的視力還非常的好。 第九名泰坦蟒 它是一種遠古時期的大蟒蛇「泰坦蟒」它屬於蟒科動物,泰坦蟒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蛇類爬行動物,泰坦蟒的身長可達到12米長,它體重超過一噸,聽到這樣的數據,你可能想像到它的形態了嗎?而且泰坦蟒的生存環境,要從30攝氏度到零下-34攝氏度而生存,而他們享用的食物也不簡單,就是4.57米長重半噸的鈍鼻鱷和3米長的肺魚,還有當時的一些大型烏龜,不過就是這個大傢伙泰坦蟒早在5800萬年前就應景滅絕了。 第八名是史前的恐怖鳥,現如今恐怖鳥已經全部滅絕,它們生存在史前距今6400多萬年到10000年前,聽這個名字就感覺它是恐怖存在吧,可是你要知道,他雖然起源亞歐大陸,可是它到了美洲,竟然還成為了食物鏈的頂端統治者,恐怖鳥堪稱在恐龍滅絕後南美洲最有實力的捕食者之一,因為恐怖鳥在美洲沒有什麼競爭對手,所以導致它進化的非常巨大,恐怖鳥的身高可以達到三米,體重更是達到可怕的400千克,恐怖鳥在食物鏈的頂端能不是恐怖的存在嗎? 第七名古巨蜥 這是一種早就已經滅絕的巨型巨蜥蜴,古巨蜥生存在更新世的南澳洲,古巨蜥大約是在40000年前就滅絕了,它甚至有可能和澳洲的原住民生活在一起,而巨蜥是存在最大的蜥蜴,最長可達7米左右,體重更是可以達到可怕的500到520千克,也就是說古巨蜥相當於現在2到3層樓那麼高,是不是很大呢?而且古巨蜥還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食肉動物, 古巨蜥還可以襲擊比自己大一倍,體重比自己大十倍的獵物,他們它們捕食獵物主要是靠自身鋸齒狀的牙齒和巨大的爪子。 第六名帝鱷 帝鱷生存在早期白堊紀的非洲,帝鱷還是遠古時期生存鍋最大型的鱷類動物,它體長8-13米體重更加是達到可怕的4-11噸,帝鱷以各種史前魚類為主要的食物,並且帝鱷的嗅覺非常靈敏,哪怕是在水里它也能嗅到岸上獵物的氣味,更可怕的是它那長達1.8米的巨口,口中佈滿緊密的牙齒,就是一隻小恐龍被它逮到,也會瞬間成為帝鱷嘴里的美食。 第五名遠古蜈蚣蟲 遠古蜈蚣蟲生活在石炭紀時期,距今3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滅絕。遠古蜈蚣蟲的身長可達到8.6英呎(約合2.59米),它的外形與現代蜈蚣差不多,而模樣卻是十分可怕,體型巨大。而我們可以慶幸的是,這種生物是生活在3億多年前,如今再也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第四名霸王龍 說起霸王龍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這是在恐龍世界里非常出名的存在,霸王龍是最後被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還是屬於暴龍科種,最大的一種恐龍,霸王龍的體型長達11.5-14.7米,霸王龍最高均為六米,而霸王龍的體重平均約為7.6噸,霸王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它的咬合力更為可怕,能達到9萬牛頓--12萬牛頓。 第三名奇蝦 奇蝦是目前已知最為龐大的寒武紀動物,根據生物家推測,這種動物是活躍的肉食性動物,並且它還有一個可怕的別名叫恐蝦,這是因為它的長相很恐怖,奇蝦的頭部有一塊大鰲,而且奇蝦的眼睛有桌球那麼大,奇蝦的嘴巴更像個大碗,奇蝦嘴里還長著齒輪一樣鋒利的牙齒,奇蝦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 第二名滄龍 滄龍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捕獵者,蒼龍是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蒼龍它是肉食性的海生爬行動物。它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大的鱷和最鋒利的牙齒,它的外形類似於鰭狀的鱷魚,而蒼龍的體長達到了17.3米,體重也達到了可怕的16噸,不愧為巨型生物,這樣強大的海洋生物,真的是讓人望而生畏,不愧為史前16大海洋巨獸之首。 第一名鄧氏魚 鄧氏魚生活在泥盆紀時代的古生物,鄧氏魚的體長可達8-10米,體重更是達到了4噸,並且被稱為是咬合力第二巨大的史前魚類,也是遠古泥盆紀時期海洋中最大的魚類,根據考古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可以說是土皇帝,鄧氏魚是一種頂級海洋掠食者魚類,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海洋霸主。 這10種史前動物到底恐怖不恐怖呢,作為看官的你來評價,好了今天就寫到這,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kknews遠古10大恐怖生物,霸王龍只能排到第四,而第一簡直就是土皇帝

35張罕見的照片:蜥蜴蛻皮好像穿著太空服,日本活200年的魚

網際網路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縱使你再博學也總是有你沒見過的東西,就比如今天這些照片。國外知名社交媒體ribit上,一個聚集百萬網友的社區最近又更新了一批罕見的照片,讓人真是大開眼界,下面一起感受一下吧! 在芬蘭,冬季溫度低至-40攝氏度,樹木被大雪和霜雪覆蓋,看上去就像是另一顆行星的風景 稀有的兩面貓 102歲的比阿特麗斯·盧普金(Beatrice Lumpkin)戴上了面罩和手套,今天把選票拿到了郵箱。當她出生時,婦女不能投票。 捷克共和國的一些藥店,推出了洗髮水和沐浴露填充機。就好比70後小時「打醬油」,真是環保。 德國馬戲團正在使用全息圖像代替活體動物進行表演。 97歲的爺爺與他二戰時的座駕合影 小蜥蜴脫皮,看起來就像他穿著小蜥蜴太空服 盆景蘋果樹種植全尺寸的蘋果 向物種說再見,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牛。 混血兒雙胞胎姐妹一個白人一個黑人。 幼貓頭鷹通常會面朝下睡覺,因為它們的頭太重了 反偷獵者與黑猩猩自拍 狼和熊一起狩獵、共享食物共10天 柏林伊薩克·科達爾(Issac Cordal)創作的這座雕塑被稱為「討論全球變暖的政治人物」。 攝影師意外拍攝到一個流星 我在垃圾堆里發現了一盒錢。里面的東西大多可以追溯到1700-1900年代。最古老的硬幣是1621年的。 約十萬人上湧入波蘭街頭反對嚴格的墮胎法 Hanako,是一條錦鯉,據說它死於226歲。在1966年,有人取了兩個魚鱗,並進行了大量研究以確定其年齡。據說這條魚是最長壽的錦鯉(約1751年– 1977年7月7日)。 心形紫水晶 4年可以練成什麼樣 阿拉伯沙蟒,長得好像幼兒園小朋友的畫 這就是從太空看日落的樣子 黑猩猩與脫髮症揭示了通常隱藏在毛皮中的真相。 一顆可以流水的樹 夫婦發現他們居然曾經出現在同一張照片中 這是完全在太空中種植的第一朵花 喜馬拉雅禿鷹炫耀其假眼睛 這是卡拉OK的發明人井上大輔。他沒有為這台機器申請專利,因為他想「教世界唱歌」。他從十億美元的產業中賺不到任何錢,照片是他和有史以來第一台卡拉OK機 貝魯特爆炸後醫院的畫面 這樣的雲有多少人見過 馬達加斯加,薄霧的猴麵包樹 埃及拉美西斯六世墓 俄羅斯攝影師安德烈·帕夫洛夫(Andrey Pavlov)拍攝了您所見過的最震撼的螞蟻照片 這個由乾草捆製成的特色劇院 馬爾地夫總統舉行全球第一次,水下內閣會議以簽署氣候變化協定。 來源:kknews35張罕見的照片:蜥蜴蛻皮好像穿著太空服,日本活200年的魚

生活中常見的有毒植物有哪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劇毒植物?農村常見的蓖麻,從小就被大人們告知,那玩意有毒。蓖麻經過人們的利用,已經被人工種植。但蓖麻毒性很強,只需要幾粒蓖麻子就能讓成人中毒死亡。 蓖麻原產非洲,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栽培面積為300萬公頃左右,主產國為印度、中國、巴西、巴拉圭、衣索比亞、泰國、安哥拉、肯亞等。以印度、中國和巴西居多。中國蓖麻自印度傳入,至今有1400多年栽培歷史。毒性強,但是也被人們用來當作消滅害蟲的東西。 見血封喉樹,這個名字就讓人知道它很毒。國家保護植物,生長在海拔低於1500米的雨林中。能長到40米左右。蓖麻是蓖麻子有毒,見血封喉樹是乳白色汁液有毒。需要接觸到傷口才有效果,中毒後已窒息而亡。 銀杏樹近年來被廣泛種植,泛黃後的銀杏林成為人們的打卡聖地。而在銀杏樹上結的白果,營養元素豐富有藥用價值。但也具有有毒成分,不適合直接吃生的。白果中提取的硬鹼類物質會讓受體出現抽搐和死亡。誤食白果超過10顆會引起中毒。 這些植物有毒,但是也有好的一面。人們能夠從中提取讓人們利用的成分。製作出各種商品,被人們利用。而且一種植物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如果盲目地將這些植物清除掉,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來源:kknews生活中常見的有毒植物有哪些?

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氣候變化,中國的稀有鳥類可能向北遷徙

中國越來越多的業餘鳥類觀察者是一群敬業的人,這種敬業精神最終會為他們那些長著羽毛的朋友帶來更好的保護。一項新的研究利用中國民間科學家20多年的鳥類目擊記錄,繪製了近1400個物種的分佈範圍,從瀕臨滅絕的丹頂鶴到斑隼。研究人員將這些地圖展望到2070年,確定了它們未來的活動範圍,並確定了新自然保護區的14個優先領域。 研究人員以前曾使用過來自鳥類愛好者的這類公民科學數據,但專家說,這項研究是中國第一次在全國範圍內使用這些數據。南方科技大學的生態學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吉米 · 蔡說: "這篇論文的亮點之一就是公民科學數據集被用於研究和保護目的。"。 在中國,觀鳥是一項相對較新的嘗試,但在過去的20年里,它發展迅速。許多大學現在都有觀鳥隊。觀鳥者將他們的目擊報告發佈在鳥類報告網站上,經驗豐富的觀鳥者會在網站上篩選出準確性。崔說,雖然在有著更長觀鳥傳統的國家,鳥類資料庫落後於類似的資料庫,但在中國,"沒有更好的鳥類分佈數據來源"。 利用這些數據,北京大學的胡和他的同事們繪製了1000多個物種的分佈範圍圖。然後他們模擬了在兩種變暖情況下它們的範圍可能發生的變化,一種是到2100年全球氣溫上升不到2攝氏度,另一種是最壞的情況下氣溫上升3.7攝氏度或更多。研究人員在本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 · 綜合》雜誌上報導說,這個模型包括了日常和月度氣溫、季節性降雨和海拔等變量,發現氣溫升高會驅使許多鳥類向北遷徙,遷徙到更高的地方。儘管將近800個物種將享有更大的分佈範圍,但其中大多數分佈範圍是在人口稠密和工業化地區,不適合鳥類生存。大約有240個物種的活動範圍將會縮小。 只在中國發現的候鳥和鳥類將受到特別嚴重的打擊。特別是,標誌性的丹頂鶴將失去其全國一半的領土,作者說。"現有的國家自然保護區不足以保護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特別是在範圍變化之後,"作者寫道。為了彌補這些損失,他們已經確定了14個優先保護區,分佈在全國各地。 南京林業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 amël Borzée 說: "這是一篇有大量數據的偉大論文。他說,這篇論文將"對保護非常有用" ,特別是因為在中國建立保護區通常是以科學為基礎的。但創建新的保護區仍然面臨挑戰。必須說服當地的利益相關者,在擁擠的地區開闢多少空間將受到限制。作者建議中國需要探索創新的方法,比如讓城市公園和農田更適合鳥類居住。 來源:kknews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氣候變化,中國的稀有鳥類可能向北遷徙

這條寬200多公里的暗河,流量是黃河的2倍,位於南美洲亞馬遜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和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全長6400千米,是世界上第2長河,比世界第1長河尼羅河(全長6670千米)短370千米。 根據巴西國家測繪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長達10年的研究,亞馬遜河底部還有一條暗河,這條暗河叫做哈姆扎河,河流寬度在200~400公里,位於地下2000~4000米的沉積岩底層。 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巴西石油公司為了勘探石油資源,在亞馬遜地區打了200多口井,科學家正是通過觀測這些探井的數據,最終確認了哈姆扎河的存在。 和亞馬遜河一樣,哈姆扎河也起源於安第斯山脈,河流流向也基本一致。哈姆扎河由於是在地下,且南美洲與大西洋的邊緣地帶的坡度比較緩,它在距離海岸200公里的地方才最終注入大西洋(大西洋的平均深度是3627米)。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世界第一長的山脈,全長8900多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有南美屋脊之稱,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如果沒有安第斯山脈,就沒有亞馬遜河和哈姆扎河了。這正如青藏高原對長江黃河的重要性。 亞馬遜河有1.5萬條支流,亞馬遜河水流量達到了每秒21.9萬立方米,大約是長江河流量的7倍,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亞馬遜河的流域面積達到了691.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南美洲總面積的40%。 哈姆扎河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河,它的流域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里,雖然比亞馬遜河小,但在暗河中已經很大了。哈姆扎河,因為屬於暗河,河水流量僅相當於亞馬遜河的3%,大約6300立方米每秒。即使是這樣,它的河水流量也是黃河流量(2571立方米每秒)的兩倍多。 哈姆扎河能達到如此的流量,主要就歸功於它的寬度,200~400公里寬,這個寬度與台灣海峽的寬度差不多。此外,亞馬遜地區地處熱帶,水資源本來就十分豐富,不然怎麼能夠孕育出亞馬遜熱帶雨林和亞馬遜平原。 哈姆扎河200多公里寬,不會造成地陷嗎?那是因為你對地下暗河不瞭解,才會有此疑問。暗河中的水主要是在地下岩層及通道中流動,地下岩層就如同海綿一樣,比較疏鬆,既可以儲存水,水又可以在其中流動。這個哈姆扎河的寬度就是這些通道網的分佈寬度,並不是說地下200多公里寬的地方全都是地下河的通道。不過流速就非常慢了,每年只有10~100米,而亞馬遜河流的流速每秒鐘就有0.1~2米。 關於哈姆扎河是不是一條暗河,也有爭論。有觀點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條是亞馬遜地下的巨大蓄水區。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在亞馬遜河流域下方,存在一個淡水資源非常多的水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學探索菌。 來源:kknews這條寬200多公里的暗河,流量是黃河的2倍,位於南美洲亞馬遜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葉子比成年人都大,你見過嗎?

這3種觀葉植物長成巨無霸,葉子比成年人都大,你見過嗎? 我們常說觀葉植物的欣賞價值在於葉子,不同種類的品種葉子的大小會有著天壤之別。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觀葉植物植株最高的時候也只有一米左右。但小花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有些觀葉植物的葉子非常的大,甚至僅僅一片葉子就超過成人的身高。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介紹大葉蟻塔,大葉蟻塔在國外比較常見,尤其是在南美的部分地區。生長成熟之後,整個植株能達到3~4米。植株比較高並不是它的特點,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葉子,很多人將葉子稱之為巨無霸。因為葉子平鋪在地面的面積能達到3~4平方米,是不是特別的大呢? 大葉蟻塔最開始生長的地方是在熱帶,尤其是深山老林里經常能出現它的身影,後來被人們移植回來種植在花園里或者是一些公園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之後,部分的生長習性發生了改變,在較冷的氣候下也能存活,但是狀態不是特別的好。只要溫度稍微提高一些,立即充滿生機活力。 接下來介紹玉蓮,很多朋友可能並不知道玉蓮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大家看了圖片之後一定會恍然大悟,原來這種類似於簸箕一樣的水生植物就叫玉蓮呀。玉蓮是一種熱帶的植物,現在的廣西地區比較常見,它們就像是很多艘小船飄蕩在水面上。 表面看上去好像只是一片葉子,其實並不是,在水底下的部位有很多奇特的結構,就像是一張蜘蛛網,密密麻麻的布在葉片底下。正是有了這些結構使得玉蓮的承重能力非常的強。有些大玉蓮能經受得住體重在7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涼爽的秋天,端坐在玉蓮上面,飄蕩在湖面,是不是特別的有詩情畫意呢? 最後介紹的這種觀葉植物可厲害了,真實的名字叫三野芋,有的人又將它稱作為大野芋。最顯著的特點是葉子比較大,當你靠近它之後瞬間感覺好像是置身於小人國里面。除了體積比較大之外,在葉子的表皮會有白色的粉末,用手輕輕的拍打葉子,粉末自然的脫落。 有的人覺得這種白色的粉末含有劇毒,其實並不是這樣。科學研究發現,這種粉末屬於植物的一種防禦機制,它能防止各種昆蟲寄生在上面,有了粉末之後會變得非常的滑。這樣很多的小生物就不能靠近它了。 小花認為自然界的觀葉植物有上萬種,有很多是我們生活當中難以接觸到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資料,多了解一下它們。 來源:kknews

新物種被發現!專家地下2028米處,發現「豬鼻子」狀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千奇百怪,種類繁多,自從人類起源以來,很多生物都在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生存痕跡。 但是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很多的生物群體都開始在地球上慢慢消失,其中主要的原因當然和人類無法脫離。很多物種的消失都和人類息息相關,甚至在破壞著自然的平衡。 眾所周知,自然規律也是不可逆的,舊物種的消失必然會導致新物種的出現。 在眾多出現的物種當中,千奇百怪,但是豬鼻子狀的生物,應該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神秘的面紗,看看豬鼻子狀的生物,又是何方神聖呢? 在近段時間,俄羅斯這個國家,在地下2028米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這種物種就是豬鼻子狀的物種, 也是自然出現的一個新物種。這個物種的出現,也刷新了所有人對物種的認識。此時,不少人發出感嘆,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居然還有豬鼻子狀的生物。 經過科學家們的層層研究,不斷分析,終於發現了這種豬鼻子中的生物,其實是一種海綿組織,只不過它的形狀和長相和豬的鼻子非常相似。所以科學家們稱它為豬鼻子狀的生物。 起初,當科學家們發現這一物種的時候,還以為這是一種菌類的蘑菇。後來經過科學儀器的檢測,才發現這是一種有生命的物種。 當科學家們發現這一物種的時候欣喜若狂,因為這完全打破了以往的科學探索,成為了科學界的巨大發現。 海綿組織這一神秘的面紗被揭開之後。令所有科學家大為吃驚,因為這是一種類似海綿組織的生物。可能提到海綿組織,你會以為是一種植物,但這並不是葉綠素里面的植物成分,而是一種有生命的生物。 這一被稱為豬鼻子狀的物種就是在太平洋附近發現的。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完全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全新的生命領域,獨特的生態系統,由於距離海平面比較遠,所以不管是科研的時間還是科學探索,都需要科學家們克服重重困難去,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探索這一重大發現。 我一直非常佩服科學家們的探索精神,科學家們不僅僅發現這種生物,而且還發現這種生物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平常這種生物,它都是在海里900米下生活,而現在這生物卻在海里2028米的深度被發現,是900的幾倍,這完全不符合常理,也打破了以往的所有研究科學研究結果。 此次科學家們的研究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類對地球的了解也許只是冰山一角,想要更深層次的去了解地球,還需要科學家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 就目前來看,這一個海綿組織就已經打破了科學的界限,讓科學家們重新認識了這個物種。那其他物種又會有何種神秘面紗,是人類未解的呢,這些都將會是未解之謎。 我們人類對所有生物的認知大概都停留在一些呼吸動物,但是不用呼吸的動物,你聽說過嗎? 可能你會說這種生物肯定不存在吧,但就在2020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不用呼吸的生物,那就是寄生蟲,寄生蟲,它是不需要呼吸就能生存的物種。 這個像外星人一樣存在物種,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他有一個神奇的名字叫寄生蟲,可想而知,它是需要寄生在其他物種身上才能存活的物種。 如此神奇的物種,它又是長什麼樣子呢? 它擁有大大的腦袋和眼睛,一條細細的尾巴。形狀宛如一粒西瓜籽,與西瓜籽不同之處就是它還有一條線一樣又長又細的小尾巴,可愛極了。 為什麼科學家們的探索永無止境? 就是因為我們對新物種的認識還完全不夠,世界的變化是瞬息萬變的,因此科學探索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也應該從小讓學生樹立科學精神,讓學生長大以後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達爾文曾在進化論中也說過,適者生存,物競天擇,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一些生物就必須要適應環境,不適應環境,就要選選擇去變異。 因為生物為了逃避其他物種的捕殺,所以在不斷的改變自身,去隱藏自己,所以生物也是非常聰明的物種。 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鏈也是不可以隨便改變的,其中任何一條鏈子都可能導致整條生物鏈的滅亡,所以人類應該保護生物鏈,不應該隨便去干預生物鏈。 然而人類對物種的破壞從未停止過,因為人類對各種物種的捕殺,所以導致地球上很多物種瀕臨滅絕。 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穿山甲。人類對穿山甲一直有誤解,以為是一種名貴的藥材因此大量捕殺,最終導致穿山甲這一稀有動物也在瀕臨滅絕。 就連2020年的新冠狀肺炎,也是從一些海鮮市場和一些動物的身上當中發現的,當事情發生的時候,人類才幡然醒悟,才發現捕殺生物是一件多麼令人可怕也是令人擔憂的事情。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來源:k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