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條廣告在家長們的朋友圈里刷屏了。原因說起來很搞笑: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這四家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本來彼此都是競爭對手,卻陰差陽錯請了同一個 「 老師 」 來打廣告。
她一會兒做了 40 年 英語老師,用過來人的口吻傳授學習技巧;一會兒換個背景,又做了一輩子 小學數學老師。
當然如果有需要,她也可以立刻跳槽離開上面兩家教育機構,成為一名 清北網校的教學專家。
甚至感覺她打底衫都沒來得及換▼
其實小辣椒也不是說,一個人不能同時做數學和語文老師,說不定有的牛人就是可以教兩門課程。
但是,她確實不是那種牛老師。
因為很多人對廣告中的這位 「 名師 」 都很眼熟。在 抖音賬號 「 媽媽再滅我一次 」 里,她長期出演一位硬核媽媽。
短視頻末尾,總會喊出一句經典台詞: 「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 而且表情夸張,與在線教育廣告中儒雅名師的形象大相徑庭。
現在,恐怕只有平行宇宙能解釋這一切了……
更尷尬的是, 這幾家公司也並不是第一次啟用同一位演員了。
有微博網友發現,之前廣告中推送的另一位名師,也是換換衣服換換背景,就能同時在多家機構中上崗任職。
在另一個平行宇宙里,她又以理財大牛的身份,給商學院背了一波書。
無獨有偶,在一些廣告里,下面這位帥哥是 有 6 年教學經驗的中學老師,講起學習方法來頭頭是道;
換個地鐵站的場景,他又變成了一個 為孩子着急的父親,每天下班晚沒法親自輔導,所以推薦課程給大家。
哎,這廣告簡直槽點滿滿。
前面那個阿姨有點名師的氣質,幾條廣告都用她也就算了;這個男生,怎麼看都不像是有一個初中兒子的年紀啊,我甚至都沒法說這倆是雙胞胎來洗白一波。
廣告公司,非得用同一個演員糊弄四個競品企業,是缺演員嗎?
而且這套路也太舊了,根本就是在 換湯不換藥當年的中醫藥廣告。
隨便舉個栗子,常混鬼畜區的差友們,估計都對下面這位 「 老戲骨 」 不陌生。
想當年,她可是電視台廣告的御用神醫,一會是 「 苗醫第十三代傳人 」 ,一會又是 「 草原老蒙醫 」 。
除此之外, 「 北大教授 」 、 「 著名中醫養生保健專家 」 、 「 高級營養師 」 、 「 中華中醫醫學會風濕分會委員 」 ,這些角色她也能 cos 得流暢自如。
最後的下場大家也知道:
劉洪斌本人擁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只不過標簽是 虛假醫藥廣告代言人。而 相關的廣告企業被多次查處,電視台也被多次處罰。
如今,這些在線教育機構拍的烏龍廣告,還是把當年那點套路舊瓶裝新酒。
其實做廣告找代言人,本就沒什麼不妥。但是 利用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形象作證明,這都明顯違反了廣告法。
而且視頻里還用各種夸張的手法,對培訓的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再配上各種頭銜和標簽,好像機構里真的有 「 名師坐鎮,親自授課 」 一樣。
然而實際上, 一些教育機構為了獲取客源,在各大媒體上大量燒錢做廣告,卻忽略了把錢用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刀刃上。
宣傳中的名師?未必有。不嚴格的招聘體系,倒確確實實存在。
光是在黑貓投訴上簡單搜索一下,消費者對於在線教育的投訴,就有兩千多條。
網課質量差、與宣傳中的名師不符、平台使用卡頓,各類問題層出不窮。
早在 19 年 3 月,樂評人鄧柯就曾經在微博上多次發帖,指出環球網校、對啊網等在線教育平台錄制的課程中,所謂音樂學院 「 名師 」 存在多處錯誤。
像是八度內音程、三和弦的構成,這些非常基礎且重要的內容都出錯,平台明顯沒有對老師和課程做好把關。
然而,即使課程和老師本身存在着這麼多的問題,這些平台還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買量獲客上。
廣告視頻里聳人聽聞的標題,努力榨乾着家長們的焦慮情緒,逼着小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內卷到底。
而現在,連拍個廣告獲客,都要挖空心思吸量內卷。這些急於求成的在線教育平台,快點收手吧!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