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
樓主最近因為攝影和後期調色等需求,
對顯示器如何選購進行了幾十個小時的研究,
在此把自己選購的經歷、經驗和技巧分享給大家,
同時也會分享樓主鍾意的幾款顯示器清單,
希望大家可以理性觀文、客觀對待。
·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小奶狗又回來了~。
·
本文目錄:
- 一、要大還是要清晰?
- 二、廣告等於療效?
- 三、專業顯示器貴在哪兒?
- 四、這些問題千萬別忽略
- 五、顯示器推薦清單最後的話
·
一、要大還是要清晰?
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還用回答嗎?肯定是螢幕越大越好,解析度越高越好。
但這樣的回答明顯是句有用的廢話,因為當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螢幕大小和解析度高低就變成了魚和熊掌,怎麼去取捨才是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 不同螢幕尺寸實際相差多大?
顯示器的大小指的是對角線的尺寸,常見的有24英吋、27英吋、32英吋。
那麼不同尺寸顯示器的可視區域是怎樣的呢?
在長寬比16:9的前提下,設定24英吋的顯示器為基數1,27英吋和32英吋的區別如下:
- 27英吋比24英吋大了3英吋,可視區域增大了26%
- 32英吋比24英吋大了8英吋,可視區域增加了78%
2、螢幕尺寸越大,顯示內容就越多?
螢幕越大顯示內容就越多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決定顯示器顯示內容多少的,除了螢幕尺寸外,還有解析度。
只有當顯示器的物理尺寸和解析度同時增大時,才會有更多的顯示內容。
如果在顯示器物理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則更傾向於提升顯示精細度而非顯示內容。比如同樣都是27英吋的兩台顯示器,一台是1080P另一台是4K,那麼他們的顯示內容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4K會帶來更高的畫面精細度。
3、解析度低就是大果粒?
解析度低一定就是大果粒嗎?答案依舊否定的。
顯示器解析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圖像和文字的顯示細膩度,但不同的尺寸和解析度,看不到像素點的距離也是不同的。
正常情況下,雙眼到螢幕的距離差不多是單臂展開的距離,一般可以把這個臨界距離設定為75cm。下面是顯示器在不同尺寸和解析度下,看不到像素點大果粒的舒適距離:
比如售價4萬9的Apple的Pro Display XDR,這塊6K的32吋螢幕高達213ppi的像素密度,哪怕在35厘米都完全看不到像素點,這種完全屬於「性能過剩」。
·
二、廣告等於療效?
「超窄邊框」、「曲面螢幕」、「178°可視角」、「不閃屏濾藍光」、「全高清解析度」等等
上面這些廣告詞幾乎是每款顯示屏的宣傳頁面都會有的,絕大部分人都會被其干擾,無法瞭解產品的真實參數和性能。
那麼在錯綜複雜的廣告里,如何「撥開雲霧見青天」呢?這時,提取有效數據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 亮度
顯示屏的亮度越高越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主流顯示器的亮度集中在200~300尼特,而人眼可以感知的亮度範圍約為0.001~1000000尼特,能適應的最高亮度則為3000尼特。
亮度越高除了可以帶來更多的明暗部細節外,還能抵禦強光直射導致螢幕看不清的尷尬。
- 對比度
顯示屏的對比度也是越高越好的。
對比度指的是白色最亮時與黑色最暗時的亮度比值,通常來說亮度和對比度是相輔相成的,更高的亮度通常擁有更高的對比度,更高的對比度也需要更高亮度的支持。
當亮度高於1000尼特時HDR就會啟動,再配合更好的色彩、更高的動態範圍、更豐富的細節,實際的觀感也趨近無限還原真實肉眼的所見所得。
- 色域
色域也叫做色彩空間,是量化顯示屏可顯示色彩範圍的集合。
常見的色域標準有三種,分別是sRGB、NTSC、Adobe RGB。因為三者覆蓋的色域既有包含也有獨立,所以只能進行粗略不嚴謹的換算,具體如下:
sRGB : NTSC : Adobe RGB ≈ 72% : 100% : 95%
4、色准
色準是衡量顏色準確度的指標,也就是顯示器實際顯示的顏色與標準顏色之間的偏差,常用ΔE來表示。
色准其實是對顯示屏的更高要求,因為它要求不光看得見,還得看得真。
5、色深
色位深度簡稱色深,常見的bit就是來表示單位像素的顏色所用的位數,簡單地說,就是可以調用單位色彩的數量。
色深越高,可顯示顏色就越多,從而呈現的畫面也會更自然順滑,也更貼近真實的色彩過渡。
不過,絕大部分消費者並不關心這項參數,加上6抖8、8抖10的像素點抖動算法加持,不少廠家會只提抖動色深、不提原生色深,用這種混淆概念的方式,讓大家陷入雲霧之中。
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客服原生色深是多少,這樣不光對其他良心廠家負責,也讓自己可以明明白白消費。
·
三、專業顯示器貴在哪兒?
顯示器按照用途大致可以分為辦公顯示器、遊戲顯示器、專業顯示器。
- 辦公顯示器主要面對的是沒有特殊要求的辦公場景,這類顯示器價格通常不高;
- 遊戲顯示器則在大尺寸、高解析度、高刷新率上有很高的要求,RGB光效、曲率也不可或缺;
- 專業顯示器對色彩的要求極為苛刻,屬於攝影、印刷等專業領域的剛需。
那麼,為什麼看似普通的專業顯示器價格為什麼貴那麼多呢?
- 更高的色域
因為專業顯示器承擔著專業圖像的調色和輸出,所以在色彩呈現方面,必須匹配專業相機的專業色彩系統。
而99%的AdobeRGB寬廣色域可以完整覆蓋印刷系統的CMYK色彩空間,不管是印刷調校還是後期修圖,都留下了充足的空間,不用再為色彩的偏差擔心。
2、更高的色深
為了避免顏色系統的不完整,所以更高的色深是每台專業顯示器的基本要求。專業顯示器採用的10bit顯示面板可以呈現10.7億種顏色,不管是色階還是過渡都更自然順滑。
另外,將原生10bit色深通過抖動算法可以實現高達14bit+抖動色深,這對於專業攝影的後期工程可以更加從容應對。
3、更高的色准
色准同樣是專業顯示器最重要的參數,專業的顯示器為了達到極致的色彩還原,ΔE必須嚴格控制在肉眼可區分的臨界值,即ΔE=3。
不過為了克服摩爾效應,如果需要在ΔE=3繼續提高色准,就不得不通過數十人的專業色彩管理團隊進行調校了。當ΔE≤2時,專業顯示器在色彩還原方面已經處於性能過剩的水平了。
4、遮光罩專業環境
一台專業顯示器除了自身素質過硬外,克服周圍環境對螢幕顯示的不良影響,也是一台專業顯示器的義務所在。
內部植絨的遮光罩可以隔絕環境光線對螢幕衍射反射等負作用,有效的減少外界光線對螢幕的影響,確保專業顯示器可以在不同環境中,都可以保持較高的顯示效果和色彩還原。
·
四、這些問題千萬別忽略
在選購顯示器時,還有一些不能忽略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可能都是小問題,但確實對體驗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另外還有一些普通消費者無法感知的細節,如果可以更多人意識到其重要性,那麼肯定會少走不少彎路。
1、接口類型不能錯
電腦連接顯示器時,接口類型直接影響視頻輸出的質量。暫時先不討論40Gbps帶寬的雷電3接口,就一般顯示器而言,應該首選帶有DP接口的。
因為非原廠的驅動背板大機率會因為HDMI接口,被識別為電視從而大幅降低對比度、亮度等顯示質量。
除了視頻信號的接口需要慎重選擇外,越來越多的顯示器還配備了各種擴展接口,平時當個擴展塢也會帶來不少方便。
- 多功能支架很有必要
桌面場景的多樣化以及不同的使用習慣,所以顯示屏是否可以靈活調整,極大影響著實際使用的體驗。所以對於一款顯示器而言,可以帶來多向多位調節的多功能支架十分必要。
比如下面這款顯示器的支架,可以調節的方位如下:
- 上下
- 俯仰
- 左右
- 橫豎
這四向調節可以帶來16種標準位的姿態,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使用場景。
3、防藍光是智商稅?
防藍光是不是智商稅,首先要從原理說起。
絕大部分防藍光的原理就是,將RGB色彩通道里的藍色進行一定幅度的下調,從而實現防藍光的目的。
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會讓本就顏色不準的顯示屏,顯示效果偏差更大。再者說,每款顯示器都有色彩調節菜單,單純降低藍色其實所有顯示器都可以做到。
所以不必糾結是否防藍光,或為了防藍光而多花錢,類似宣傳的營銷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4、只看面板就夠了嗎?
只要面板好,背光真的無所謂嗎?答案是否定的。
細心的話,可以發現很多廠家都在大篇幅的宣傳面板,卻絕口不提背光。甚至很多攻略或科普都在細緻地科普背光,忽略背光模組的重要性。
那麼為什麼發生這種事呢?那是因為螢幕供應商通常是將面板和背光整體打包供貨的,但如果廠商將只訂面板採購第三方背光可以省去大量的成本,也就是所謂的「原廠背光」和「組裝背光」。
採用組裝背光的顯示器,可以節省昂貴的原廠背光成本,但是脫離了大廠品控的背書,就只能靠自己監管了,色溫色准色域等顯示性能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
五、顯示器推薦清單
這里樓主將結合自身的認識和經驗,以及對顯示器選購方面的理解,按照主流顯示器的用途和分類,推薦下面3組共6款較受歡迎的主流顯示器,希望大家可以客觀參考,理性剁手。
- 專業顯示器
①明基(BenQ)SW240
主要參數:
推薦理由:這款SW240專業攝影顯示器屬於入門款,原生色深10bit,抖動色深可達14bit,99%的Adobe RGB可以為專業攝影愛好者或工作室提供更多的空間,△E≤2的色准基本屬於性能過剩。
另外原廠的遮光罩可以適應更多不同的複雜環境,每台獨立進行的硬體校準也可以省去大量時間和精力,到手即用。
②明基 (BenQ)SW270C
主要參數:
推薦理由:這款SW270C專業顯示器屬於高端款,原生色深10bit,抖動色深可達16bit,除了99%的Adobe RGB可以應對攝影領域外,97%的P3面對視頻電影後期的調色同樣從容。其他方面基本也是在SW240性能的基礎上,做了全面的提升。
配備的OSD獨立控製器也無需再螢幕上戳來戳去,為專業用戶提升了更多效率。
- 遊戲顯示器
①三星(SAMSUNG)玄龍騎士 C27G55TQWC
主要參數:27英吋2K解析度-1000R曲面屏-144Hz刷新率-1ms響應-原生色深8bit
推薦理由:三星的玄龍騎士系列最近比較受關注,不到兩千元的價位對於三星來說也實屬難能可貴,27英吋2K解析度配合1000R的超大曲率曲面屏,一眼看上去也足夠令人震撼,而144Hz刷新率配合1ms響應,面對激烈遊戲也無所畏懼。
最後要說的是,三星顯示器的品控一直還不錯,關鍵價格上也誠意滿滿。
②泰坦軍團(TITAN ARMY) C49SH
主要參數:
推薦理由:泰坦軍團其實為很多品牌的顯示器做過代工,所以它的技術沉澱還是有的。這款遊戲顯示器應該屬於豪華款了,4K解析度的49英吋曲面帶魚屏確實相當震撼,配合144Hz的高刷絕對玩遊戲的利器。
還有配備的獨立音響、60WPD快充、情景切換、任務分屏等功能,都讓這款顯示器顯得誠意滿滿。
- 家用顯示器
①紅米(Redmi)1A
主要參數:
推薦理由:這款紅米的顯示器絕對屬於顯示器里的爆款機型了,恐怖的20萬銷量足以說明其受歡迎的程度。在樓主眼中其實這款顯示器平平無奇沒什麼亮點,1080P的螢幕和8bit的原生色深都資質平平。
不過考慮到700不到的售價,如此看來它的極簡外觀和三窄邊設計確實可以輕鬆俘獲人心。
②樂金(LG) 27UL550 -W
主要參數:
推薦理由:作為本身是螢幕供貨商的LG來說,LG顯示器天生的品質就會比其他品牌高一些。27英吋4K解析度的螢幕幾乎達到了視網膜的定義,300尼特的亮度也使其支持HDR10高動態的畫面細節。
其實樓主最看中的就是它的原廠背光模組了,自身作為供貨大廠為自己的產品做背書,綜合品質絕對讓人放心。
·
最後的話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最後樓主根據個人有限的認識和理解,總結顯示器選購的注意事項:
- 不看廣告宣傳,直接提取亮度、對比度、色域、色准、色深等真實的參數。
- 是否大果粒除了考慮螢幕尺寸和解析度,還要綜合實際場景的使用距離。
- 至少要有DP視頻接口,只有HDMI很有可能被驅動板識別為電視,大幅影響畫質質量。
- 防藍光只是調節了藍色通道的亮度,所以不必過分糾結,也沒必要為此多花錢。
- 原生色深屬於硬體性能,抖動色深屬於軟體算法,原生10bit的色彩是10.7億色,而不是1670萬色。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顯示器,也希望大家在選購顯示器時看清產品本身的價值,明明白白地消費每一分錢,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非常感謝大家能夠耐心看完,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記得一鍵三連,這次一定、這次一定、這次一定,因為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注我不迷路,我們下次再見,麼麼噠~
來源:kknews顯示器選購如何避坑?掌握這五點,這一篇就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