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科學家用鏤空的納米球取代了當前電池的電極材料。
據悉,這種納米球是利用超聲波噴霧熱解技術,將特殊金屬的離子變成霧狀;然後水在高溫下蒸發,即可創造出具有中空多孔結構的鏤空納米球。
這種納米球可以被集成到鋰電池中作為陽極。
筆者瞭解到,這種全新的設計可以令設備保持更多的電荷,大約能夠提供現階段電池解決方案的三倍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設計不僅可以讓電池容量有三倍提升,而且還能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電荷穩定。
經試驗,在1000次充電循環過程中,陽極材料的空心化特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從而進一步延長電池壽命。
此外,根據該研究的作者Evgeny Kolesnikov透露,這種材料與其他石墨替代品相比,允許充放電循環次數能夠增加五倍。
當然,上述研究是在實驗室環境下完成,相關設計並未進入商用階段。
如果俄羅斯科學家的這一發現,能夠在未來成功得到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那麼市場距離智慧型手機三天不用充電的場景也就不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俄羅斯科學家在電池技術上有所突破,以色列的斯托特公司、愛沙尼亞的超級電容器廠商Skeleton Technologies聯手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還有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同樣在電池技術和設計創新上有所成就。
以華為為例。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的專利內容顯示,華為的技術可以解決電池循環壽命以及容量密度這兩大主流問題。
據悉,在經過多次測試後,採用華為技術的鋰離子電池容量保持率都在90%以上;電池的放電效率高達97%或98%。
數據顯示,這項技術可以讓電池在短短9分鐘內充入80%的電量。
與華為一樣,其他科研團隊同樣在為提升電池容量和壽命而鑽研。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全球電池領域將迎來一場真正的革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電池中國,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來源:kknews「先導智能」前沿 | 科學家迎來新發現,鋰電池迎來技術突破,電池容量有望提升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