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羅斯多功能實驗模塊艙「科學」(Nauka)號終於跟國際空間的另一個俄羅斯模塊艙「星辰」(Zvezda)號成功對接。不過,對接過程卻出現了一個事故,在此期間其發動機異常啟動,導致國際空間站翻轉了45度。
據媒體報導,周五,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飛行負責人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表示,「科學」號多功能實驗艙發動機意外啟動是軟體暫時故障導致的。
根據索洛維約夫的說法,對空間站和實驗艙的對接機制沒有任何問題。但由於軟體暫時故障,錯誤啟動實驗艙的發動機,導致對整個空間站進行調整。
在「星辰」號服務艙發動機啟動後,該情況已經得到解決。目前,所有系統運轉正常,已經創建了可靠的內部電源和命令接口,以及將實驗艙連接到空間站的電源接口。
據悉,7月21日,「科學」號實驗艙在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由「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用以替換原來的空間站模塊「碼頭」(Pirs)號。
但在太空中也出現了一系列故障,導致原定於23日脫離空間站的「碼頭」號在3次延期之後, 於7月26日才完成脫離,給「科學」號實驗艙讓出位置。
7月29日,「科學」號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不過,在完成對接3小時後,「科學」號調姿發動機異常啟動,導致國際空間站翻轉了45度。
為了糾偏,國際空間站啟動了「星辰」號服務艙和「進步MS-17」號飛船上的調姿發動機。在經過大約47分鍾後,國際空間站恢復正常,美國宇航局稱沒有對機組人員造成危害。
不過,雖然沒有給空間站帶來危害,但是該事件導致美國宇航局推遲了原定於周五下午,從佛羅里達州起飛的波音機組人員艙的再次試飛。
據了解,「科學」號中有太空人的床位、廁所、從水中回收氧氣的系統和從尿液中回收水的系統,以及實驗工位。它還裝備了用於將科學設備伸出站外的壓差閘室,以及歐洲遙控機械手ERA。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