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拖延症患者來說 這台機器已經拖了很久才裝機,從5月底就開始海淘機箱,618開始采購硬體,一直拖到8月底才裝機,再加上前段時間連續高溫,也沒什麼心思搞,
先上配置列表吧:
硬體:
CPU: AMD 5950X
主板: 華碩 ROG C8F
記憶體: 海盜船 鉑金統治者 3600 16GX4
硬碟: 西數 SN850 1T + SN750 1T + 鎂光 2T 2.5寸SSD
顯卡: 藍寶石 AMD公版 6900XT
電源: 華碩高達聯名版 850W 電源
機箱: HYTTE Y60 機箱
水冷列表:
CPU冷頭: EK AMD聯名款 AM4冷頭。
顯卡冷頭: EK AMD聯名款 顯卡冷頭。
水泵:EK-Quantum D5泵箱一體 *1個
冷排:Watercool HEATKILLER 360 冷排 *1塊
XSPC AX240 冷排 *1塊
快擰:EK-Quantum 量子 鈦色14mm快擰 *22個
EK-Quantum 鈦色90度旋轉彎頭* 7個
EK-Quantum 堵頭*6個
EK-Quantum 迷你鈦色排水閥*1個
EK-Quantum 三通接頭 *1個
EK-Quantum 鈦色偏移接頭*1個
定製90度呆頭 * 6 個
koolance 緊湊型90度 *1個
BA家的磨砂透明亞克力14mm水管
BY家的奶昔藍水冷液。
風扇:
聯立積木二代白色 *4個
利民 B12WS *4個
老規矩, 先上幾張成品圖鎮樓。。。。。。
下面開始介紹 機箱:
這個機箱過程也是一言難盡, 5月底開始下單,當時白色沒貨,6月中旬才顯示開始配貨,到美國倉庫用了差不多1個星期,然後找了最便宜的DHL發到國內, 然而美國倉庫那邊居然給我地址填錯了, 導致我7月7號才收到機箱。一個199美元的東西 加運費加稅 到手已經變成2300+了.
先上圖吧 :
為了省錢 沒有選擇加固包裝, 收到就是這樣孤零零的一個破紙箱裝著 里面的泡沫也是很差很差的那種,導致有兩個角落有點輕微變形, 還好沒傷到玻璃等主要位置,無傷大雅,
說實話機箱做工也就國內千元內的水準,不過細節做的還可以。防塵網給的很足。
配件包:零零散散的幾個螺絲和軋帶 別的什麼也沒有。
細節位置 有HYTE的LOGO
可能唯一拿得出手的 就是這根 4.0顯卡延長線了吧, 不管做工咋樣, 但是B格滿滿。
我要吐槽的就是這機箱的冷排方案了,這麼大的機箱,居然冷排位置給的很侷促,頂部360 只能上30左右的厚度,導致我開始的方案全部換了 ,
玻璃 前面和拐角處的兩塊玻璃是用螺絲固定的, 側面是卡扣加後面一個螺絲固定。
最後吐槽下 這機箱居然配備了 3個 三針的風扇。 不過也無所謂,反正基本到手都得換。
CPU: AMD 5950X JD618購買
記憶體篇: 本來先准備用618買的, 威剛女武神 .3600 16G*4的 . 後來裝好感覺就記憶體沒RGB . 好像差那麼點意思, 後來又重新購買了 海盜船鉑金統治者 3600 16G*4
主板篇:華碩C8F 主板買的二手的 ,反正改色,也無所謂了。 反正也不在乎保修了。
硬碟篇: 選擇用了 ,西數SN850 1T系統盤 + SN750 1T 遊戲盤 + 鎂光2T 2.5 SSD 倉庫盤的組合。一般情況下足夠用了。也是JD 618購買
還有個鎂光的硬碟忘記拍照了。後面裝機過程中有圖片。
顯卡篇:藍寶石公版 6900XT 顯卡不用買 ,家里顯卡確實是有好幾塊, 都是當時顯卡高價時候,有的是聯合同事們點斷手指在各平台搶的,有的是海淘的,由於當時貪心高位時候沒拋售。後來礦難出掉一部分,還砸手里幾塊,這塊就是其中一塊,體質屬於比較好的,還有原價9000多入手的全新6800XT水魔 還在家里睡覺。。說多了都是眼淚
電源篇: 以前玩華碩高達太陽神機箱遺留下來的電源, 那套確實當年交了不少智商稅,光這電源當時換算下來1600左右了,一個破850W的而已,當年也是腦子一熱買了。
後來機箱和一體水賣了,這玩意就遺留下來了,正好派上用場。
原裝那彩色線不怎麼搭 又重新做了一套白色線,
散熱篇: 由於個人不喜歡各種水道板方案, 還是喜歡傳統水箱方案,最後選擇用EK這塊D5泵箱, 同時也買了 AQ netx泵加HK水箱備選, 後來還是選用了這套, 因為發現改完色還是這套順眼點,
冷排一開始准備用XSPC AX系列 組合的 ,個人特別喜歡XSPC這個系列的冷排,顏值和性能都是第一梯隊,所以停產後,一口氣收藏了20多塊,後來機箱到了發現居然裝不上,太厚了,後來又重新買了一塊HK的360薄排。
風扇選擇用了 4個以前遺留下來的聯力積木二代風扇 加4個618購買的 利民B12ws rgb風扇 組合,
冷頭篇: CPU和顯卡用的都是 EK和AMD聯名款 的冷頭,感覺顏值還算可以,性能也能打。 全部改成白色配色。
下面就是裝機過程 我盡量簡單化吧,這玩意也沒什麼好說的,壇子里千篇一律都差不多。
關於走管,可能是各人不同吧,不喜歡那種彎折走管,可能各人審美不同吧,我喜歡這樣直來直去的, 所以彎折部分使用了接頭代替,無形中增加了成本。至於效果嘛,自己喜歡就行,
下面圖中,冷頭連結主板的那個管子本來是斜著走的 後來怎麼看也不順眼,後來重新加了個偏移,走成直的, 排水閥也加了個三通換到最下面,放水時候更加便捷一些。
最後記憶體也換成海盜船的,整體感覺比原來好一些。
最後就是成品展示了:
上文提到的 硬碟 裝在背部硬碟架上了 里面一個架子用來裝聯力的控制器,
和家里itx來個合影 巨無霸和小不點。。。。。。
最後上個簡單的測試圖吧,結果都是在剛裝好系統 無任何超頻狀態下的結果
本次裝機分享就到這里, 提前祝各位CHH壇友中秋節快樂 全家安康 謝謝。。。。。。。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