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與各位大佬高大上的書房相比,我的書房完全就是個手工作坊風格,書房里的東西大多是自己手工做的,不過重在參與,也湊湊熱鬧吧。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因為喜歡瞎折騰,書房一直處於不停更新的過程中,經常一個東西沒做完又想更改,很難有穩定狀態。近期總算是折騰完這個復雜的電腦桌中控面板,加上很多奇怪的設備,不配合文字恐怕很多人都看不懂是些什麼,所以我這篇帖子文字可能會比較多。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媳婦也有自己的書房,她的書房看起來就很正常。也因為這樣,我才能隨意折騰自己的書房,她從來不管我怎麼瞎折騰的。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這才是我的手工作坊式書房,左邊的1.8米桌子是我的攝影台兼手工台,右邊是我的電腦桌,中間抽屜櫃用來放零碎東西。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這其實是張1.8米的玻璃書桌,桌面是淋浴房廠家做錯尺寸的玻璃門免費送的,桌腿是9AM的電動升降腿(原配桌面我送人了)。這個大桌面很適合折騰些手工活,裝模型、焊電路什麼的都不在話下。

桌子後面牆上裝了電動背景卷軸,壁裝的攝影燈架,這就組成了我的靜物攝影台。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原本燈箱里裝的閃光燈,去年終於換成了常亮攝影燈,用它來當做手工時候的照明簡直絕了,秒殺99.99%的台燈。不過我買的60W攝影燈拍照還是亮度略有不足,只能用低速快門,換成150W應該就合適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桌子底下放著三軸雕刻機、列印機和掃描儀,因為是電動桌腿,要用時候升高桌面也挺方便操作的。不過坐那里不好伸腿,原本應該做個方便移動的台子,只是最近很少在那個桌子做手工,也就拖下來了。左邊那塊折疊榻榻米是我在書房睡午覺用的。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原本的衛生間被我改成儲物間了,各種工具就堆在里面的貨架上。定製電腦桌面時候,順帶就偷了儲物間門洞的尺寸,雖然後面顯示器位置只有150,但桌面前端加到175長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切下來那一個角也沒浪費,加工成合適尺寸裝到中間抽屜櫃的後面,讓它能和桌子達到80深度。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有了抽屜櫃和儲物間,桌面上平常就沒那麼多東西可放的,除了相機就只有水杯和杯墊了。SOG這種矮胖型保溫杯放家里真是挺好用的,廣口好清洗,高度也能放到咖啡機下面,買了這個之後膳魔師和虎牌基本就淘汰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下面開始說這個集我折騰之大成的電腦桌。

桌腿是9AM新款的Robin升降桌,原配桌面同樣送人了,這種三角支撐的桌腿穩定性要比T型腿更強些。

淘寶定製的22mm厚山毛櫸桌面,這個厚度當桌面其實有點太薄,好在電動升降桌下面都有兩條左右貫穿的鋼梁當支撐,薄一點問題不大。

桌子底下左邊掛的是BOSE C5的低音炮,右邊是酷冷NR200機箱。我的電腦配置還停留在8086K那一代,這兩年沒什麼升級動力,可能13香會跟著升級下吧。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我這個2節桌腿升降桌最低高度70cm,對鍵鼠這種特殊操作來說其實是太高的,好在我自製了這個93*40的大鍵盤托板,把操作面降低了10cm,高度就挺合適了。

而且有了這拉出的40cm距離,桌面等效變成了120cm深,為以後換48寸顯示器做了充分准備,就等它降價了。

鍵鼠是羅技craft+master3,對機械鍵盤無感,還是手感輕柔又安靜的高端薄膜最合我心意。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無線鍵鼠偶爾要充電是很麻煩的事,我在鍵盤位置的桌面底下預留了這個抽拉充電線。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這是個單向抽拉的線,要用時候拉出來,用完再拉一下就自動收回去了,超級方便。不過這個線只有2芯,只能充電不支持數據。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用雙面膠粘桌子下面確實丑,回頭會用木頭雕一個殼子給它套上,再固定到桌子下面,穩定又美觀。圖紙都畫好了,不幸的是雕刻機銑刀誤操作掰斷了,新買的因為疫情還要多等幾天。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鍵盤托板的左邊就是最近我主要折騰的控制面板,25*10的尺寸,把電腦桌上常用的東西都整合到一起了,下面一一來說明。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左上角是個65W氮化鎵電源,原本是專門為出差准備的,3個接口基本也滿足我出差需求。那個槽位里面有對準的插座,塞進去就通電,可以給手機或筆記本充電。要出差隨時能抽出來帶走。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那2個USB TYPE-C接口和3個USB-A接口是連接電腦的USB HUB。剪了一根USB3.0數據線,淘寶買接頭焊了幾根短延長線,從成品USB HUB接到面板上。不過目前還有兩個問題沒解決:

1、我原來的USB HUB只有4口,要接讀卡器、指紋模塊和數據線,新挖的5個接口都還沒連線,需要換個8口以上的才行

2、我原本以為TYPE-C雙面插拔是兩邊電路一樣,買回來焊接才發現24都不同,從A口轉接只能單面使用,加轉換晶片才能支持雙面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中間那個數據線同樣是單向抽拉,拉出來有1米左右,帶micro-USB、TYPE-C和閃電三個接口。我原本是打算用它給手機充電的,後來發現它還支持數據,雖然只是USB 2.0,偶爾要給手機、電子書、平板之類拷個文件還是足夠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像這個不常用的WACOM繪圖板,不用專門給它准備數據線了,回頭我再把古老的掃描儀mini-USB改成TYPE-C。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面板右邊區域是BOSE C5的線控,下面則是電腦的電源開關和指紋模塊。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這種開關淘寶幾元包郵就能買到,左邊這種是帶指示燈的。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我有個贈品滑鼠帶指紋功能,指紋很好用,但是滑鼠太拉跨。我就把它給拆解了,指紋傳感器搭配雕刻好的木料,塞進電源開關的外殼。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從此電腦就能指紋解鎖了,其實我原先還有個人臉解鎖的攝像頭,但真的遠不如指紋方便。

做這個面板更是為了解決另一個大問題:我的桌子下面吊兩個大塊頭之後,顯然腿部空間是有點太小了,現在我可以把主機轉移到桌子後面貼牆的位置,腿部空間就出來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BOSE C5音箱的分布方式如上圖所示,畢竟我這是等效1.2米深的桌子,把線控放到顯示器那里伸手都夠不著,音量放到桌子前緣就方便太多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C5算是挺經典的產品,內置DAC和虛擬環繞功能,但畢竟是2017年就停產的古老產品,很多設計其實跟不上時代了。比如它設計成左右衛星音箱距離不能超過64cm,這就意味著顯示器尺寸不能超過24寸。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所以我拆掉了它的7度仰角高底座,換成自製的15度仰角木底座,把它放在顯示器下面去。C5的音質其實並不好,但能這麼擺放的音箱也很難找到更好的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面板中間還有一排5個很復古的撥動開關,最左邊的是總開關,另外4個分別控制不同設備的電源。數量和樣式都沒有什麼特別意義,只是我剛好有用剩的這5個開關而已。目前還有2個沒想好接什麼設備。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因為我經常鑽桌子底下折騰布線和電腦主機什麼的,桌子底下裝個燈會方便很多。我一度還給這個燈配上智能操作:鍵盤托板上裝小米門窗傳感器,拉出來就觸發小米智能插座開燈。但永久了感覺相當蛋疼,還是順手的機械開關最靠譜。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還有個開關是顯示器的背景燈,這個燈並不是單純的光污染,顯示器和背景亮度差距太大挺累眼睛的,開個背景燈會舒服很多。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當然我這個燈本身確實是光污染的終極版,一圈燈帶可以隨著畫面同步變色的,只是我平常都開常亮白色模式,看片時候偶爾會開下光污染模式。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我用的台燈是yeelight V1 pro,原配看似兩節可調燈臂,實際上下面一節基本是固定的,所以我也做了大改造。原本的台燈只留下燈頭部分,燈架換成了一個iPad支架,把它插在加高的愛格升支架立柱上。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改裝後的台燈可調范圍非常大,做精細手工活時候可以隨意拉到貼近桌面的位置。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不過我打算淘汰台燈了,攝影燈轉過來就是完美光源,亮且無陰影,還不會引起螢幕反射。

順便說一下,千萬別搞什麼螢幕燈了,不管高檔低檔都不會好用的,買了也是落灰。合理的燈光位置應該是左前方或者上方,而正前方的光線會被桌面反射到眼睛里,算是最差的位置。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雙顯用雙臂愛格升也是個災難,想把兩個顯示器並列在一起,只能讓懸臂往後伸出桌面很多,也就是說桌子不能靠牆放。我試了很久,最終兩個懸臂都只用一節才有了比較合適的角度。所以雙屏想用愛格升,一定要買兩個單臂而不是一個雙臂。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顯示器我用的32寸DELL 2.5K屏加右派24寸1080p屏,就因為它們的點距基本一致。如果點距不一樣的話,同一個窗口在不同螢幕上大小不一樣,而且滑鼠跨屏時候會跳躍,很影響體驗。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桌下供電我一直堅持使用接線板倒裝,比牆上留一大堆插座要整齊多了。目前我用了一個8口插座全插滿,配合理線槽還是可以做到很整齊,正面看不到什麼線材。不過中控面板部分還沒徹底完工,那里的線還需要等完成後再整理。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還有些設備在桌面重新整理後還沒放回來,比如這個手機改的電腦狀態屏,支架是配合顯示器底座加工的,換愛格升後就沒法用了,還要等銑刀來了重新加工。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木小偶

最後是手寫ID,帖子就走馬觀花寫個大概。

因為DIY的東西太多,沒法一一寫細節,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部分DIY的東西以後我也會單獨開貼做記錄。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