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車概況
獵虎式驅逐戰車(Jagdtiger Sd. Kfz. 186)是二戰時期德國所服役的超重型驅逐戰車,與虎王戰車共用同一種底盤,從1944年後期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在東線和西線的戰事中都有使用。獵虎式反坦克驅逐戰車是二戰時期投入使用的最重的裝甲戰鬥車輛,也是史上最重的正式進入量產的裝甲戰鬥車輛。[size=15.008px]同獵豹式反坦克殲擊車出自於豹式坦克一樣,獵虎的設計也是源自於虎王坦克。獵虎有一個加長的虎王底盤,與之相連的是一個方形的固定炮塔。[size=15.008px]這樣的配置效果是使獵虎裝備厚重的防護裝甲和一門能擊穿二戰時期任何坦克的128mm PaK 44 L/55火炮。獵虎的炮塔正面防護裝甲厚度達到250mm,車體的正面裝甲厚度也達到150mm。主炮的射界只有10度,這使得獵虎在必要時不得不轉動車體來瞄準目標射擊。[size=15.008px]由於過於夸張的車重和明顯馬力不足的發動機,獵虎也存在許多的機械和技術上的問題。在執行戰鬥任務時,獵虎常常拋錨。根據已知的紀錄,沒有任何一型盟軍的火炮可以擊穿獵虎的正面裝甲。事實上,絕大多數的被丟棄的獵虎都是因為機械故障和缺乏燃料,而不是由於來自敵方的攻擊。 成品照片 老規矩:先上成品圖。
過程小記
這次的基礎套件使用的是威龍2005年發售的的6285 Sd.Kfz. 186 Jagdtiger Henschel Production Type,這盒套件其實是用威龍1995年首發的6050配上了6051里才有的側裙板件,以及部分升級金屬件(金屬炮管,金屬牽引鉤,金屬炮彈)和透明件,並且配了個新封繪之後的的Rebox產品,所以嚴格來講應該是接近三十年前的產品了,所以製作體驗並不是太好。如果現在想做一台獵虎,首推的還是田宮的板件,其次是Takom。
由於手機遺失的原因,丟失了部分照片,下面三張照片是目前保留的最早的進度,此時已經完成了車體表面鋼板紋理的處理,以及車體表面主要焊接紋的重製,安裝了Rochm的裙板掛鉤,替換了發動機檢修艙蓋、駕駛員和機電員艙蓋的把手,進入履帶製作階段。Rochm的裙板掛鉤無論是尺寸准確度還是細節表現力上都比ABER的要好一些,同時為了保證強度,掛鉤的轉角都進行了焊接。
履帶方面此次使用的是重磅出品的虎王/獵虎後期型履帶。重磅的履帶細節刻畫准確銳利,製作起來也相當方便,兩條履帶大概只花了三個小時就搞定了。
ABER的防爆網是我目前見過的各個品牌中效果最好的,網眼的編織感很強,鋼絲刻畫非常細致。美中不足就是適配性上感覺存在一些小問題。
接下來開始進入小工具扣環節,ABER的鋼纜固定扣和工具扣都很容易製作。其中工具扣提供的是早期型式樣,但其實獵虎上應該已經用的是後期型工具扣了。鋼纜固定扣是箱型結構,為了保證強度,接縫處進行焊接處理。其實實物的這個部分是填實的,這一點重磅的列印件還原很準確。但為了保留可動性,便於後期安裝鋼纜(我習慣隨車工具掛載後裝,所以所有工具扣都做成了活動的),還是使用的ABER的蝕刻件。但車尾部分的鋼纜小固定扣和車體中部的炮膛清潔杆固定座因為不影響安裝鋼纜,對可動性沒有需求,我就選用了重磅的列印件。
排氣管基座護罩上有兩個小的凸起,ABER給了頂端的圓片,說明書上需要用膠棒自製下端部分,但是我考慮到後面可能會想在這個凸起上掛鋼纜什麼的,需要足夠的強度,所以我把下端替換成直徑1mm的銅棒,然後把頂端圓片焊在銅棒上,最後打孔插入排氣管基座護罩,點膠粘合。現在的強度基本滿足隨便掛東西了。事後有大家說這個細節用大頭針替換最方便,但我對比了大頭針和實物之後,發現大頭針的問題在於下端太粗導致失真。當然ABER的這個小圓片有點偏薄了,如果堆一點膠在上面會更寫實。
前後擋泥板和側裙ABER是單獨銷售的,並未包含在我選用的這套改件里,所以我買了套Rochm的來用。正如前文所述,Rochm的側裙掛架效果更好。實車上側裙掛架的結構其實很簡單,直接在掛架的孔里擰上螺栓,然後通過側裙板上對應的孔就能方便的拆裝側裙。Rochm提供了螺栓的頭部,需要在下面焊一截0.4mm的銅棒來製成螺栓,然後打孔插入側裙掛架上對應的孔,這樣就能實現和實車一樣的方便拆裝側裙。
但是威龍車體原件上的側裙掛架位置和Rochm的側裙的孔位是對不上的,所以要根據Rochm的側裙來重新調整側裙掛架的位置,這是比較繁瑣的一個地方。
滅火器方面,ABER的設計其實有點太老了,畢竟快三十年了,竭盡所能做到這個效果,肯定和現在成熟的3D列印件是沒法兒比的。
Rochm的前後擋泥板結構還原非常到位,當然做起來也非常繁瑣,所以我只做了一個全可動的後擋泥板,
千斤頂墊木我換成了輕木,用蝕刻件添加了細節。排氣管保護罩其實保時捷型獵虎才有,但我還是覺得有一個基座在更好看一些。
火炮行軍鎖改成了可動的,是為了方便調整下垂感,支架本身我是粘死的。
這根小管子不知道干什麼用的,虎王上也有,按照圖紙依葫蘆畫瓢吧
全車艙蓋只有車長艙蓋我改成了活動的,方便後期配一個人物,讓整體更生動。
其實全車改造下來工作量最大的是把各種焊接件缺失的焊接線補出來,我大概花了一星期時間才基本補完。
回頭看整個改造過程,其實不去考證的話還是比較省心的,下面放一些素組完畢的定妝照
塗裝的話其實和上一篇的謝爾曼基本是一個流程,仍然在熟悉使用夜班哥的技法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