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用藍戟 GUNNIR Intel Arc A770 Flux 8G OC 裝一台生產力主機。一直很喜歡這張顯卡,主要還是它富有金屬質感的外觀,機甲風設計配合低調的 RGB 點綴深得我心,AI性能上,藍戟 A770 Flux 集成了其 Deep Link 技術中的 Stream Assist、超級編碼、 XMX 引擎,AV1 格式的硬體編解碼,可以和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進行協同,在視頻和 AI 生產力項目中有不錯的性能表現,功耗溫度控制的也都很優秀,另外在視頻輸出接口中,用上了 DP 2.0(UHBR 10規格),可輸出8K 60Hz HDR 無壓縮顯示,或是雙屏 4K 144Hz 顯示。
其他硬體方面,搭配使用最新 intel 13 代處理器 13700K,主板繼續使用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這塊 ROG 目前 Intel 平台最好的 MATX 主板,
硬體配置清單:
CPU:Intel i7-13700K
主板:華碩 ASUS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顯卡:藍戟 GUNNIR Intel Arc A770 Flux 8G OC
記憶體:金士頓 Kingston FURY 野獸(Beast)DDR5 RGB 6000 16GBx2
SSD:XPG Gammix 翼龍 S70 Blade 1TB
電源:華碩 ASUS ROG LOKI 洛基 850W SFX-L 白金
散熱:華碩 ASUS ROG RYUO III 360ARGB 龍王三代
機箱:華碩 ASUS PRIME AP201 Black
風扇:利民 Thermalright TL-B2 Extrem
一、整機展示。
整機黑色調,為呼應藍戟 GUNNIR Intel Arc A770 Flux 8G OC 使用深天藍色 RGB 燈效點綴(R0,G40,B40)。
以下為主機各角度展示。
AP201側透板鋼化玻璃側板為淺色,更為通透,在玻璃最右側印有 PRIME 亮面字樣。
機箱主板側一覽。
背部理線展示。
機箱前面板上方IO接口,下方是整面mesh通風網板。前置IO在前面板的最上方,包含一個Type-C、3個3.5mm音配插孔、帶燈光的開關機鍵、兩個USB3.0接口。
打開機箱左側鋼化玻璃側板,主板側各角度展示。
華碩 ASUS ROG RYUO III 360ARGB 龍王三代 燈效。金屬質感的冷頭,邊緣高光倒角,側面滾花設計呼應矩陣設計的中心螢幕。
中心螢幕為 Anime Matrix LED 陣列顯示屏,並使用鍍膜真空鏡片來降低反射。
配合 Armoury Crate 可自定義專屬動畫,系統監控,燈效同步自定義圖案等。
頂部冷排上的 3 把 ROG ARGB 連葉風扇燈效。
華碩 ASUS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主板供電散熱模塊上的 ROG Logo,亮面設計無 RGB 燈效。
金士頓 Kingston FURY 野獸(Beast)DDR5 RGB 6000 記憶體燈效。
燈效區域採用的是白色內磨砂處理的導光罩+內置的 RGB 燈帶的組合,側面開了燈帶窗口,增加了開啟 RGB 後的立體感。
藍戟 GUNNIR Intel Arc A770 Flux 8G OC側面燈效展示。
左側印有 intel ARC 字樣。下方的燈條可隨功耗進行長度變換,科技感十足。
右側GUNNIR 三角形 LOGO,當顯卡正常運行是側面的Logo燈效會開啟並呼吸閃爍,同時它還具有檢測電源和主板的作用,當顯卡供電不足或異常時也會切換為黃色或紅色作為警報燈。
機甲風格的金屬背板。
尾部散熱留出了百葉窗式透氣口空間,可以輔助散熱鰭片將熱量快速從顯卡排出,提高散熱效率。雙8Pin供電設計。
機箱擋線板內側的華碩 ASUS ROG LOKI 洛基 850W SFX-L 白金電源。
華碩 ASUS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主板南橋散熱模塊上的 ROG RGB 燈效。
擋線板右下角的豎向 ASUS PRIME CASE 印字 Logo。
背板左上角同樣印有 ASUS PRIME CASE 字樣。
頂部也同樣通體方形開孔 Mesh 網板設計。
尾部左上角為電源插孔,中間左側主板 I/O 接口,右側 1 顆利民 Thermalright TL-B2 Extrem 風扇排風,
下方是顯卡接口。
二、配件開箱
CPU 來自 Intel 13代 i7-13700K。
Intel 酷睿 i7-13700K 核心代號為 Raptor Lake,採用的是增強版的 Intel 7 工藝(10納米),不鎖頻設計,採用了全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構,由 8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構成,最終規格為 16 核心 24 線程,其中性能核(P核)採用的是 Raptor Lake 架構,基本頻率為 3.4Ghz,最高睿頻可至 5.4GHz,而能效核(E核)延續了 Gracemot 架構設計,單E核最高睿頻為 4.2GHz,擁有 30MB 的三級緩存,TDP 功耗為 125W,支持 DDR5 和 DDR4 記憶體,內置核顯為 UHD770。
主板來自華碩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主板。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 主板是 ROG STRIX 家族 Z690 系列唯一的一款 MATX 版型,通體黑色覆蓋大面積散熱裝甲。
主板供電方面採用 14+1 的供電模組搭配 ProCool II 高強度電源接口, 高品質的電感以及耐久電容也為 12、13 代多核處理器提供高效穩定的供電效率,可充分發揮因特爾 12、13 代酷睿處理器潛力。
提供了 4 根單邊卡扣式的 DDR5 記憶體插槽,官稱最高支持雙通道 DDR5-6000+Mhz(OC),最大容量 128GB。
8+4PIN CPU 供電。
VRM散熱模組完整覆蓋了整個MOS跟電感,上面是不會發光的ROG信仰標。
提供了 3 個 PCI-E 4.0×4 規格的 M.2 接口,可容納 M.2 2242-2280 長度的 SSD 安裝。同時配備一個 PCI-E 5.0×16 插槽(X16)和一個 PCI-E 4.0×16插槽(X4)以及一個 PCI-E 3.0×1 插槽。南橋散熱模塊上的 ROG Logo 鏤空字體在通電時可顯示 RGB 幻彩燈效。
一體式I/O擋板設計已經成為主流,視頻輸出接口有HDMI與DisPlayPort各一個、2個USB 2.0,4個USB 3.2 Gen 1,2個USB 3.2 Gen 2 Type-A,2個USB 3.2 Gen 2*2 Type-C,1個SPDIF輸出,WIFI6網卡和7.1數字環繞聲接口,CLEAR BIOS以及BIOS FLBK,支持在不安裝CPU、記憶體、顯卡的情況下刷新BIOS。
顯卡是這次裝機的主角,來自藍戟 GUNNIR Intel Arc A770 Flux 8G OC。包裝採用藍黑主色調,包裝中央是顯卡正側面渲染圖,左上角是藍戟的Logo,組下角印有 FLUX LIGHT 型號及英特爾首家合作夥伴字樣,右上角標注了支持DX12 Ultimate、XeSS超級采樣等特性,右下角則是 Intel ARC A770 授權標識。
包裝背面中央顯卡渲染圖同樣是顯卡背面展示。下方是顯卡特性功能介紹。
燈光狀態指引卡、Logo貼紙、說明書、報修卡組成成一套類似服裝的吊牌。
取出顯卡,可以看到顯卡深灰色外觀,表面為金屬外殼,啞光塗層,四周均採用倒角處理,開放式散熱三風扇設計。顯卡尺寸300x150x51mm,6 根 6mm 熱管加大規模高密度鋁制散熱鰭片設計。
金屬外殼帶有一些機甲風格,質感強烈。藍戟 Arc A770 的規格為 ACM-G10核心,基於 TSMC 6nm 製造工藝,內置 32個Xe-Core 引擎,32 個光線追蹤單元,512 個 XMX 引擎,以及 512 個 XVE 矢量引擎等,採用了 8GB GDDR6 顯存,擁有256bit 顯存位寬以及 512GB/s 的顯存帶寬,核心頻率可以達到 2.4GHz,整卡功耗為 300W。內置英特爾 XMX AI 加速引擎,專為 DirectX 12 Ultimate 優化的圖形管線,專為加速當前和未來內容創作所需工作負載的全新Xe媒體引擎,支持DisplayPort 2.0 定義 的 UHBR10 的 Xe 顯示引擎,以及支持英特爾 Deep Link 技術。
3 個 90mm 的「帆翼」風扇,扇葉靈感類來源於太陽帆,扇葉採用獨特的直葉設計形態,扇葉的長度,寬度,厚度均經過高精密度調校,確保葉片壓力均衡,提升散熱效率,同時 3 顆風扇支持智能啟停技術。
Alloy Blade 「合金利劍」裝飾塊。
顯卡側面後邊框包裹設計,可以看到厚實的散熱鰭片,顯卡中縫帶有藍色RGB指示燈,
左側印有 intel ARC 字樣。
另一端是 GUNNIR 三角形 LOGO,當顯卡正常運行是側面的Logo燈效會開啟並呼吸閃爍,同時它還具有檢測電源和主板的作用,當顯卡供電不足或異常時也會切換為黃色或紅色作為警報燈。
顯卡採用雙 8pin 電源接口。
「合金裝甲」概念裝飾塊。
顯卡背面同樣為金屬材質,還加入了大量機甲元素。
黃色警示條紋裝飾條。
外露核心背部的散熱背框。
LIGHT UNFOLDING。
背板中央印有 FLUX 字樣搭配黃色警示塊,依然是機甲風格的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