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技術

Tag: 技術

時空結構中產生的漣漪——引力波是如何工作的?

9月15日消息,引力不僅是一種把萬物吸引在一起的力量。通過我們對廣義相對論的了解,我們知道,引力可以在時空結構中產生漣漪——引力波。 ...

M2NS技術將使用機械臂來自主拆除水雷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拆除水雷無疑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如果可能的話,肯定會避免派一個潛水員去完成這類任務。這就是匹茲堡的RE2機器人公司正在設計一個機器人系統來完成這項工作的原因。 根據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NR)最近授予的950萬美元的合同,RE2公司將作為自主機器人海中水雷拆除系統 (M2NS) 的系統集成商。 簡而言之,該系統將包括一套RE2公司的Sapien海洋級機械臂,安裝在賓夕法尼亞州VideoRay公司製造的Defender 遙控潛水器(ROV)上。M2NS還將採用RE2公司的Detect計算機視覺軟體來定位地雷,並採用Intellect自主軟體在地雷上放置"失效裝置"。 此外,一系列的傳感器將進一步提高系統的態勢感知和自主性,幫助它更好地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並作出相應的反應。 最初為ONR開發的中性浮力Sapien海洋級機械臂提供六個自由度,以實現 「類似人類的靈活性」,它們可以在300米深的地方操作--如果適應的話,也可以更深--並且它們在水下能夠舉起5.2千克的物體。它們與該公司之前為同一應用開發的充氣臂沒有關系。 RE2公司總裁/執行長Jorgen Pedersen說:「對海軍潛水員來說,探測和消除水上簡易爆炸裝置和其他水下爆炸物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M2NS將使海軍能夠在深海水域發現並自主消除目標,而有經驗的潛水員則在安全距離內進行監督。」 人們希望,一旦M2NS開始運行,它還可以被用於諸如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和其他海洋結構的檢查和維護等任務。而當涉及到拆除地雷時,該系統可能會面臨來自Saab現有的Sea Wasp ROV的一些競爭。 來源:cnBeta

本世紀30年代中期,載人登陸火星時機最佳

俄羅斯莫斯科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與德國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波茨坦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本世紀30年代中期是載人登陸火星的最佳時期。研究人員模擬發現,在此期間,不僅行星相互排列的位置適當,而且中和危險輻射的太陽活動也比較理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空間天氣》雜誌上。 近年來,國際上不論是政府宇航機構還是私營公司,都對火星和月球載人飛行表現出極大興趣。大量有關維珍銀河、藍色起源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間競爭的消息讓人覺得,發射日期越早越理想。然而,事實上,太空天氣會強烈影響太空飛行的可行性。對太空人來說,空間輻射對任何長期空間飛行來說都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因此,保護飛船免受外部威脅需要尋找合理的太空飛行時間段。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不是與太空氣候作鬥爭,而是企圖去適應它。在整個飛往火星和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太空飛行器暴露於宇宙輻射之下,不僅有來自於星際空間的輻射,還有太陽光暈的輻射。太陽活動以11年為周期而變化,在這期間有一個太陽輻射的峰值。自相矛盾的是,在太陽活動的高峰期飛向火星並不是一個壞主意。因為,可以對飛船提供足夠屏蔽保護的帶電太陽粒子非常有用,它們能夠削弱更加危險的銀河系輻射。 研究團隊使用了28類來自於星際空間的危險粒子和10類來自於太陽耀斑時的輻射粒子,模擬研究了太空飛行器內部的輻射水平。這些粒子都是失去了電子的帶正電的原子。唯一的區別是來自銀河系的更重、更危險的粒子可以進入太陽系。這些粒子與飛船表面材料中的原子發生強烈碰撞引發的核反應,使得飛船本身具有了輻射性。從這一點來看,對太空人來說,太陽的輻射更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研究人員設法找到飛船保護水平與發射窗口的最佳組合,以期實現最長時間的太空飛行。研究發現,載人火星的最佳發射時間是太陽活動的下降期。在使用厚度10厘米的鋁保護屏的情況下,飛船可以持續4年的長期飛行,且輻射水平不會超過安全標準。太陽活動的下一個峰值預計在2025年,因此,本世紀30年代中期將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載人登陸火星時間。 來源:cnBeta

《孤島驚魂6》AMD FSR技術性能提升了44%

AMD近日發布了《孤島驚魂6》技術展示視頻,讓玩家首次一窺開啟FSR技術後玩家可以期待的性能提升。 如上圖所示,AMD的FSR技術在以下特定場景中性能提升高達44%。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FSR設定,其他畫面設定,以及所使用的PC是不是「AMD PC」。 視頻還承諾《孤島驚魂6》會有AMD Ryzen CPU和AMD Radeon GPU性能優化,考慮到《孤島驚魂6》是一個AMD贊助遊戲,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幾個月前,育碧3D團隊首席程序師Brenham談到了工作室在為《孤島驚魂6》加入AMD FSR技術時的經歷。 他說:「為了進一步推進《孤島驚魂6》的視覺保真度和沉浸式遊戲體驗,我們一直在與AMD合作執行下一代渲染技術,如DirectX射線追蹤和AMD FidelityFX功能。當執行這些次世代功能時,我們遇到了挑戰,因為我們希望大多數玩家無需調低畫面設定就能獲得流暢體驗。使用AMD的FidelityFX 超解析度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玩家可以在不降低幀率的情況下享受高畫質的《孤島驚魂6》。FSR是一個前沿的空間升級解決方案。它很容易集成到我們的開發管道中,並提供了實質性的性能提升,同時保持了優秀的圖像質量。」 來源:3DMGAME

研究小組使用新技術重建「語言樹中的主要分支」

據媒體報導,人類語言的多樣性可以被比喻為一棵樹上的樹枝。歷史語言學的決定性目標之一是繪制現代語言的譜系圖,它可以追溯到最遠的地方,而一些語言學家希望,可以追溯到一個單一的共同譜系。但是,盡管在對世界上大多數語言的數據進行系統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聯系,但早在19世紀就已經開始的許多工作卻容易出現錯誤。語言學家們仍在爭論諸如印歐語這樣的成熟語系的內部結構,以及在時間上更深更大的語系是否存在。 為了測試哪些分支在審查的重壓下能夠成立,一個與人類語言進化計劃有關的研究小組正在使用一種新的技術來梳理數據並重建「語言樹中的主要分支」。在最近的兩篇論文中,他們研究了已有5000年歷史的印歐語系,該語系已被充分研究。此外還有一個更脆弱、更古老的「分支」,即阿爾泰語系,它被認為是連接土耳其語、蒙古語、朝鮮語和日語等遙遠語言的語言「祖先」。 聖菲研究所的外聘教授、研究合著者George Starostin表示:「你想追溯的越深,你就越不能依靠經典的語言比較方法來找到有意義的關聯。」他解釋說,在不同語言之間進行比較時,主要的挑戰之一是區分那些因為可能來自共同起源而具有相似聲音和含義的詞語,以及那些因為其文化在更近的過去相互借用術語而具有相似性的詞語。 "我們必須進入語言的最深層,以確定其起源,因為『外層已被污染』。他們很容易被替換和借用所破壞,"他說。 為了挖掘語言的核心層,Starostin的團隊從一個既定的人類經驗中的核心、普遍概念清單開始。它包括像 石頭(rock)、火(fire)、雲(cloud)、二(two)、手(hand)、人類(human)等這樣的含義,總共110個概念。從這個列表中,研究人員使用經典的語言學重建方法,得出一些詞形,然後將其與列表中的特定含義相匹配。這種被稱為「定名稱上的空缺重建法」(onomasiological reconstruction)的方法與傳統的比較語言學方法明顯不同,因為它側重於尋找原生語言中用來表達特定含義的詞,而不是將它們與模糊的含義聯系起來。 研究人員對印歐語系的最新重新分類,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語言學》雜誌上,證實了文獻中得到充分證明的譜系。對歐亞阿爾泰語族的類似研究,其原語可以追溯到大約8000年前,證實了阿爾泰語族的大多數主要分支--突厥語、蒙古語、通古斯語和日語之間關系的積極信號。然而,它未能重現先前公布的朝鮮語和阿爾泰語群中其他語言之間的關系。這可能意味著新的標準過於嚴格,或者以前的分組是不正確的。 隨著研究人員測試和重建人類語言的分支,最終目標之一是了解語言在幾代人中的進化路徑,就像進化生物學家對生物體所做的那樣。 來源:cnBeta

初創公司希望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2027年前創造出長毛象雜交種

一家名為Colossal公司准備利用一種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2027年之前讓長毛象從滅絕中恢復過來。該計劃並不是要完全重新創造真正的長毛象,而是將它們適應寒冷的基因特徵,如小耳朵和更多的身體脂肪帶給它們的大象表親,創造一個大象和長毛象的混血兒。 ...

恆星形成之謎的最後一塊拼圖:科學家正探究它的磁特性

有些人認為,太空中的磁場是恆星形成之謎的最後一塊拼圖。它們比由恆星形成雲的質量或運動更難測量,而且它們的強度仍不確定。如果它們很強,它們可以使流入年輕恆星核心的氣體發生偏轉,甚至反對它在重力的影響下坍縮。然而,如果它們的強度適中,它們會更靈活地發揮作用,引導氣體流動,但不會阻止它。 ...

突破性的技術產生了關於矽、亞原子粒子和可能的”第五自然力”的新細節

利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一項突破性的新技術,一個由NIST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揭示了以前未被認識到的對技術至關重要的矽晶體的特性,並發現了有關一種重要的亞原子粒子和長期以來理論上的「自然界第五力」的新信息。 通過將被稱為中子的亞原子粒子瞄準矽晶體並以高靈敏度監測其結果,NIST的科學家們能夠獲得三個非凡的結果:20年來首次使用一種獨特的方法測量一個關鍵的中子特性;對矽晶體中與熱有關的振動的影響進行最高精度的測量;以及對可能的"第五力"的強度進行限制,使其超出標準物理學理論。 在像矽這樣的規則晶體中,有許多平行的原子片,每個原子片形成一個平面。用中子探測不同的平面,可以發現晶體的不同方面。 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為了在原子尺度上獲得有關晶體材料的信息,科學家們通常將一束粒子(如X射線、電子或中子)對准晶體,並在它穿過或彈開晶體的格子狀原子幾何形狀的平面時檢測該束的角度、強度和模式。這些信息對於表徵微晶片組件和各種新型納米材料的電子、機械和磁性能至關重要,可用於下一代應用,包括量子計算。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但繼續進步需要越來越詳細的知識。 NIST高級項目科學家Michael Huber說:"對矽的晶體結構有了極大的了解,矽是'通用'的基底或基礎材料,一切都建立在它上面,這對於了解在測量的准確性受限於量子效應的點附近運行的組件的性質將是至關重要的。" 中子、原子和角度 像所有的量子物體一樣,中子同時具有點狀粒子和波的特性。當一個中子穿過晶體時,它在被稱為Bragg平面的原子行或原子片之間和上面形成駐波(像彈奏的吉他弦)。當來自這兩條路線中的每一條的波結合起來,或者用物理學的說法是"干涉",它們就會產生微弱的模式,稱為penDELLösung振盪,從而提供對中子在晶體內所經歷的力量的洞察力。 "想像一下兩把相同的吉他,"Huber說。"以同樣的方式撥動它們,當琴弦振動時,驅動其中一把走在有減速帶的路上--即沿著晶格中的原子平面--並驅動另一把走在同樣長度的沒有減速帶的路上--類似於在晶格平面之間移動。比較兩把吉他的聲音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減速帶的信息:它們有多大,有多光滑,以及它們是否有有趣的形狀?" 最新的工作是在馬里蘭州蓋瑟斯堡的NIST中子研究中心(NCNR)進行的,與來自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合作,使矽晶體結構的精確測量提高了4倍。 原子核中的每個中子都是由三個稱為夸克的基本粒子組成的。這三個夸克的電荷之和為零,使其呈電中性。但這些電荷的分布是這樣的:正電荷更可能出現在中子的中心,而負電荷則朝外。 不完全中立的中子 在一個引人注目的結果中,科學家們以一種新的方式測量了中子的電"電荷半徑",其半徑值的不確定性與之前使用其他方法得出的最精確的結果相競爭。中子是電中性的,正如它們的名字所示。但是它們是由三個被稱為夸克的基本帶電粒子組成的復合物體,這些粒子具有不同的電氣特性,並不完全均勻分布。 因此,來自一種夸克的主要負電荷傾向於位於中子的外部,而淨正電荷則位於中心。這兩個濃度之間的距離就是"電荷半徑"。這個對基礎物理學很重要的維度,已經被類似類型的實驗所測量,其結果有很大的不同。新的pendellösung數據不受那些被認為是導致這些差異的因素的影響。 測量帶電環境中的pendellösung振盪提供了一種測量電荷半徑的獨特方式。"當中子在晶體中時,它完全在原子電雲內,"NIST的Benjamin Heacock說,他是《科學》論文的第一作者。 "在那里,由於電荷之間的距離是如此之小,原子間的電場是巨大的,大約是每厘米1億伏。由於那個非常、非常大的電場,我們的技術對這樣一個事實很敏感,即中子表現得像一個球形的復合粒子,有一個略帶正的核心和一個略帶負的周圍外殼。" 振動和不確定性 中子的一個有價值的替代方法是X射線散射。但是它的准確性一直受到由熱引起的原子運動的限制。熱振動導致晶體平面之間的距離不斷變化,從而改變了被測量的干擾模式。 科學家們採用中子垂線振盪測量法來測試X射線散射模型所預測的數值,並發現有些模型明顯低估了振動的幅度。 這些結果為X射線和中子散射提供了寶貴的補充信息。Huber說:"中子幾乎完全與原子中心或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相互作用,而X射線則揭示了電子在原子核之間是如何排列的。這種互補的知識加深了我們的理解。" "我們的測量如此敏感的一個原因是,中子比X射線更深入地穿透晶體--一厘米或更多--從而測量更大的原子核組合。我們已經發現證據表明,原子核和電子可能並不像通常假設的那樣僵硬地振動。這改變了我們對矽原子在晶格內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解。" 第五種力量 標準模型是目前廣泛接受的關於粒子和力量如何在最小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理論。但這是對自然界如何運作的一個不完整的解釋,科學家們懷疑現實存在比該理論描述的更多。 標準模型描述了自然界中的三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和弱力。每種力都是通過"載體粒子"的作用而運作的。例如,光子是電磁力的力的載體。但標準模型尚未將引力納入其對自然界的描述中。此外,一些實驗和理論表明,可能存在第五種力。 Heacock說:"一般來說,如果有一個力的載體,它發揮作用的長度尺度與它的質量成反比,"這意味著它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影響其他粒子。但是沒有質量的光子可以在一個無限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包圍它可能採取行動的范圍,我們就可以限制它的強度。"科學家們的研究結果在0.02納米(納米,十億分之一米)和10納米之間的長度范圍內將潛在第五力的強度限制提高了十倍,這給了第五力的探尋者們一個更小的范圍。 研究人員已經在計劃使用矽和鍺進行更廣泛的pendellösung測量。他們預計測量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減少五倍,這可能會產生迄今為止對中子電荷半徑的最精確測量,並進一步限制--或發現--第五力。他們還計劃進行低溫版本的實驗,這將有助於深入了解晶體原子在其所謂的"量子基態"中的行為,這說明量子物體從未完全靜止,即使是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 來源:cnBeta

利用類MRI新技術 科研團隊在北海發現壯觀的冰河時代景觀

利用三維地震反射技術,近日科研團隊在北海的地下發現了壯觀的冰河時代景觀。該技術類似於 MRI(磁共振成像),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巨大的海底通道,每條通道比泰晤士河寬 10 倍。 這些景觀形成於數千年至數百萬年前覆蓋英國和西歐大部分地區的巨大冰原之下。這些古老的結構為冰原對氣候變暖的反應提供了線索。這些發現於本周(2021 年 9 月 9 日)發表在《地質學》(Geology)雜誌上。 所謂的隧道谷(tunnel valleys),埋藏在北海海底數百米之下,是巨大河流的遺跡,這些河流是古代冰原的"管道系統",因為它們因空氣溫度上升而融化。 來自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和劍橋大學的主要作者 James Kirkham 說:「這些通道的起源一個多世紀以來都沒有得到解決。這一發現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南極洲和格陵蘭島上現今冰川的持續退縮。就像我們可以在沙地上留下腳印一樣,冰川在它們所流經的土地上留下了印記。我們的新的尖端數據給我們提供了脫鹽的重要標志」。 共同作者、巴斯的地球物理學家 Kelly Hogan 博士說:「盡管我們知道北海巨大的冰川通道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這是我們第一次對其中的細小地貌進行成像。這些微妙的特徵告訴我們水是如何通過渠道(在冰下)移動的,甚至冰是如何簡單地停滯和融化的。我們今天很難觀察到大冰層下面的情況,特別是移動的水和沉積物如何影響冰的流動,我們知道這些是對冰的行為的重要控制。因此,利用這些古老的通道來了解冰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將如何應對變化,是非常有意義和及時的」。 三維地震反射技術是由行業合作夥伴提供的,它使用聲波來生成深埋在地球表面下的古代景觀的詳細三維表現,其方式類似於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對人體內部結構的成像。該方法可以對地球表面下小至幾米的特徵進行成像,即使它們被埋在數百米的沉積物下。這一新數據所提供的特殊細節揭示了冰在形成時如何與渠道相互作用的印記。通過比較這些古代"冰的指紋"和現代冰川下留下的指紋,科學家們能夠重建這些古代冰原在消退時的行為方式。 來源:cnBeta

CRISPR新技術可對傳播疾病的蚊子進行基因控制

利用CRISPR遺傳工程進展,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新的系統,可以限制每年讓數百萬人感染疾病的蚊子種群。 這種全新精確制導的昆蟲不育技術名為pgSIT,改變了與雄性生育力有關的基因,創造出不育的雄性埃及伊蚊以及無法飛行的雌性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負責傳播廣泛疾病的蚊子物種,它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基孔肯雅和寨卡。 pgSIT是一個新的可擴展的遺傳控制系統,它使用基於CRISPR的方法來設計可部署的蚊子,可以抑制種群。雄性埃及伊蚊不傳播疾病,所以隨著釋放越來越多的不育雄性埃及伊蚊,可以在不依賴有害化學品和殺蟲劑的情況下抑制種群。 2021年9月10日,《自然-通訊》雜誌上刊登的相關論文對pgSIT的細節進行了描述。pgSIT與"基因驅動"系統不同,後者可以通過將所需的基因改變無限期地從一代傳到下一代來抑制疾病載體。相反,pgSIT使用CRISPR對雄性蚊子進行絕育,並使傳播疾病的雌性蚊子無法飛行。該系統是自我限制的,預計不會在環境中持續存在或傳播,這是兩個重要的安全特徵,應能使人們接受這項技術。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論文中指出,在數學模型的支持下,我們根據經驗證明,釋放的pgSIT雄性蚊子可以競爭,並抑制甚至消除蚊子種群。這種平台技術可以在野外使用,並適用於許多病媒,用於控制野生種群,以安全、可限制和可逆轉的方式遏制疾病。 來源:cnBeta

《光環:無限》新一輪技術預覽測試9月24日開啟 注冊用戶都可參與

《光環》官方推特今日(9月13日)宣布《光環:無限》多人模式新一輪技術預覽測試將於9月24日正式開啟,並且在9月13日之前注冊Halo Insider的用戶都有資格參與測試。 官方推文:「下一輪《光環:無限》多人模式技術預覽將在9月24日到來,截至9月13日,所有已注冊的Halo Insider用戶都有資格參與。不要錯過!登錄http://aka.ms/HaloInsider,完整填寫個人資料,然後准備起飛。」 此外官方還很貼心的製作了注冊教程視頻,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前往HaloInsider官網注冊,教程視頻在下方。 注冊教程視頻: 《光環:無限》將於2021年12月8日發行,登陸Xbox One、Xbox Series和PC。 來源:3DMGAME

通過Shazam技術:Apple Music宣布為DJ混音創作者提供報酬

據媒體報導,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音樂流媒體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產業,但在流行的商業模式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對於通過網際網路播放的音樂來說,適當的補償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DJ混音的問題更大,因為他們混合了不同藝人的內容。 這是一個非常小眾但有問題的領域,Apple Music想要專注於這一領域,而這多虧了Shazam的音樂指紋技術。 蘋果收購了Shazam,多年來它已經將一些功能整合到iOS系統中。然而到目前,蘋果還沒有真正利用Shazam的技術,也沒有將其用於識別當前播放的音樂。隨著Apple Music開始說服創作者們支持蘋果的音樂流媒體服務而不是其勁敵Spotify,這種情況終於發生了改變。 TechCrunch報導了Apple Music的新流程,該流程將Shazam的算法應用於DJ混音中。這背後的想法是,這一過程將幫助相關公司識別這些混音中使用的原創音樂,然後在DJ、唱片公司和藝術家之間分配流媒體版稅。這樣,原創音樂家就不用擔心在DJ混音中使用他們的內容而得不到報酬。 當然,這是為了吸引DJ在Apple Music上碰碰運氣。其他直播平台可能會將混合音樂標記為侵犯版權,而Apple Music卻鼓勵這種特殊類型的舞蹈音樂的擴散。首先,Apple Music將添加Studio K7!'s DJ Kicks,其中包含了近20年沒有播出的混音。 當然,這會讓Apple Music比競爭對手Spotify更具優勢,後者迄今為止一直保持著音樂流媒體霸主的地位。盡管如此,Apple Music的限制仍適用,普通人仍不能上傳用戶生成的內容或UGC。蘋果也沒有透露將如何在DJ和音樂人之間分配版稅,但這總比沒有任何補償或被標記為盜版要好。 來源:cnBeta

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鎖孔成像技術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鎖孔成像技術。非現場線(NLOS)成像和跟蹤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該系統可以利用瞬時飛行時間測量和散射光發現拐角處和各種擴散器後面物體的形狀位置。目前的NLOS成像技術需要成像硬體來掃描大面積的可見光表面的間接光路。 雖然NLOS成像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它的實際功能技術可以應用於自動駕駛以及其他場景,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擁有一種新的鎖孔成像技術,可以使用單一的光路捕捉一連串的瞬時測量。 該技術之所以被稱為"鎖孔成像",是因為單一光路小到足以通過鎖孔進入一個房間。如果該房間內的隱藏物體在成像採集時間內移動,該技術可以捕捉到隱藏物體形狀的時間分辨投影。這項技術對警察和軍隊在進入房間前確定房間內的情況可能很有用。 史丹福大學的系統使用一個時間分辨探測器和脈沖雷射來照亮房間內通過鑰匙孔可見的圖像點。該雷射束的散射光穿過鑰匙孔,用散射光打到一個隱藏的目標。成像系統的時間分辨測量部分可以利用散射光來重建房間內物體的形狀。 在測試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個大致的人體模型和隱藏在成像系統所用光束一側的字母的隱藏形狀。該系統的一個明顯的注意事項是鑰匙孔在今天早已經不常見,這可能限制了該系統在未打開的房間內成像的效用。然而,這種技術最可能的用途是幫助自動駕駛汽車看到拐角處的東西。 來源:cnBeta

新研究顯示銀河系中氣體和金屬組成與預期的不同

為了更好地了解銀河系歷史和演變,天文學家們正在研究構成我們銀河系的氣體和金屬組成。其中有三個主要元素非常突出:來自銀河系外的初始氣體、銀河系內恆星之間的氣體以及由這些氣體中存在的金屬凝結而成的灰塵。 到目前為止,理論模型假設這三種元素在整個銀河系中是均勻混合的,並且達到了類似於太陽大氣層的化學富集水平,稱為太陽金屬性。今天,來自日內瓦大學(UNIGE)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證明,這些氣體並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混合,這對星系演變的理解有很大影響。因此,對銀河系演變的模擬將不得不進行修改。這些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星系是由恆星的集合體組成,主要是由氫和一點氦組成的星系間介質氣體凝結而成。這種氣體並不像星系中的氣體那樣含有金屬。盡管它們是氣態的原子,但是在天文學中,所有比氦氣重的化學元素被統稱為"金屬"。星系由從外部落入的「處女」氣體提供燃料,這使它們重新煥發活力並允許新的恆星形成。 同時,恆星在其整個生命過程中燃燒構成它們的氫,並通過核聚變合成形成其他元素。 當一顆已經達到其生命終點的恆星爆炸時,它會排出它所產生的金屬,如鐵、鋅、碳和矽,將這些元素輸入銀河系的氣體中。這些原子隨後可以凝結成塵埃,特別是在銀河系中較冷、密度較大的地方。最初,當銀河系形成時,即100多億年前,它沒有金屬。然後恆星逐漸用它們產生的金屬豐富了環境。當這種氣體中的金屬量達到太陽中的水平時,天文學家就會說到達了太陽金屬性。 因此,構成銀河系的環境匯集了恆星產生的金屬、由這些金屬形成的塵埃顆粒,以及經常進入銀河系的外部氣體。到目前為止,理論模型認為這三種元素是均勻混合的,在我們銀河系的所有地方都達到了太陽系組分,在恆星更多的中心,金屬性略有增加。現在,天文學家想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紫外光譜儀來詳細觀察這一點。 光譜學允許將來自恆星的光按其單獨的顏色或頻率分開,有點像用棱鏡分光或在彩虹中觀察到的效果。在這種分解的光線中,天文學家對吸收線特別感興趣。當我們觀察一顆恆星時,構成恆星氣體的金屬會以一種特有的方式,在一個特定的頻率下吸收非常小的一部分光,這使我們不僅可以識別它們的存在,而且可以說這是哪種金屬,以及它的含量如何。 在25個小時里,科學家團隊利用哈勃和智利的甚大望遠鏡(VLT)觀察了25顆恆星的大氣,同時開發了一種新的觀測技術,通過同時觀察鐵、鋅、鈦、矽和氧等幾種元素來考慮氣體和塵埃的總成分,然後他們可以追蹤塵埃中存在的金屬數量,並將其添加到已經被先前的觀測所量化的金屬數量中,從而得到總數。 由於這種雙重觀察技術,天文學家們發現,不僅銀河系的環境不均勻,而且所研究的一些地區的金屬性只達到太陽系的10%。這一發現對設計關於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論模型起到了關鍵作用。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不得不通過提高解析度來完善模擬,以便能夠包括銀河系不同位置這些金屬性的變化。 這些結果對我們了解星系的演化,特別是我們自己星系的演化有很大影響。事實上,金屬在恆星、宇宙塵埃、分子和行星的形成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而且我們現在知道,今天新的恆星和行星可能是由成分非常不同的氣體形成。 來源:cnBeta

TCL推出9999美元的8K Google電視 內置攝像頭和迷你LED技術

TCL正在擴大其集成Google電視的電視系列,最新發布的型號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很昂貴。TCL X9不僅擁有85英寸的大屏,而且自帶迷你LED技術和8K HDR解析度。不幸的是,9999美元的價格使它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承受范圍。 X9是TCL 80英寸以上的XL系列電視機的一部分。除了採用迷你LED背光外,它還採用了"OD Zero"技術,零的部分代表背光層和LCD顯示層之間的0mm距離。這使得它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纖薄結構,而且幾乎看不到邊框,TCL指出,X9也是其迄今為止最薄的QLED電視。 8K解析度帶來了3300萬像素的畫面,盡管以這種原始解析度提供的內容仍然很少。其機器學習驅動的AiPQ引擎技術增強了畫面效果,可動態調整色彩、對比度和清晰度,以獲得最佳的8K HDR體驗--它支持杜比視界、HDR10、HDR10+和HLG。 由於TCL X9如此之薄,該公司在一個獨立的5.1.2聲道內加入了安橋調校的喇叭,這款電視還有一個內置攝像頭,可用於全屏GoogleDuo視頻通話,而且它涵蓋了100%的DCI-P3色域。 同時,遊戲玩家還可以欣賞X9的低延遲、可變刷新率和自動遊戲模式功能,以及兩個(共四個)HDMI 2.1埠和一個eARC。 來源:cnBeta

防沉迷系統的bug,技術如何查漏補缺?

近日,新聞出版署下發了史上最嚴的未成年防沉迷遊戲的規定,要求所有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的 20 時至 21 時向未成年人提供 1 小時服務。規定的出台讓小朋友們一片哀嚎。防沉迷系統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早在 2007 年就上線使用了,只不過之前的防護不痛不癢,基本上對未成年人沒有什麼影響,大家用成年人的身份信息注冊登錄就可以一直玩耍。 近年來,一些大型遊戲廠商紛紛建立起更為嚴格、功能更強的防沉迷系統。利用強制公安實名校驗、遊戲消費提醒、「宵禁」、 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對未成年用戶遊戲行為進行管理,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技術在未成年面前也被逐一破解。 實名認證與人臉識別的修正 在新規定未出台前,防沉迷系統對於未成年的要求是至少可以玩三小時的遊戲,超過 4-5 小時就會被提示下線,否則遊戲內獲得的所有獎勵全部降為 0,並且對於玩遊戲的時間段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遊戲廠商依據規定,會對年齡進行更進一步的分級,13 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每日只能玩一小時,十三歲以上的玩家每日限玩 2 小時,且在每天 21 時至次日 8 時之間禁止玩遊戲。 在家長側,一般通過設置手機為兒童模式,或者遊戲廠商會聯合家長一起對未成年的遊戲帳戶進行管理,建立家長管控的成長守護平台 App,通過綁定孩子的遊戲帳戶,限制其遊戲的時長和消費的金額。 這對於有養號需求的未成年人來說,能夠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但對於體驗派的小孩兒來說,兒童模式、成長守護平台只是父母的安慰劑,要麼遊走在卸載與重裝的循環,要麼就是多發展小號,這些舉措都不能很好的管控這類遊戲迷。 從防沉迷系統上線後開始流行的身份證生成器,到如今圍繞防沉迷在網絡流傳的各種破解教程、租號、解綁等各種服務,圍繞未成年人是否合規玩遊戲的技術博弈一直在進行。 現下遊戲廠商採取的措施是登陸需要實名認證,並且實名認證的數據會與連接公安的數據進行對比,但這只是驗證了帳號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並沒有驗證遊戲帳號和使用者身份之間的關聯,而這中間就有了可以鑽空子的漏洞。很多未成年選擇在網絡平台上租號,租號 App 和網購平台租號服務一搜一大把,未成年很容易繞過防沉迷系統的監視。 近日的熱搜#花費 33 元租號打兩小時王者#也讓全面戒嚴的規定漏洞顯現,一些商家堂而皇之地將「避開防沉迷、包解綁」等面向未成年的服務作為賣點。對於存在面向未成年的租號服務需要明晰其法律法規責任。 在技術層面,對於這種租號的行為,遊戲廠商也可以運用設備 IP...

研究顯示基因在虎斑貓如何獲得其斑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媒體CNET報導,周二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深入探討了一個長期存在的貓咪之謎:虎斑貓(Tabby Cat)的身體究竟是如何在其皮毛上形成那些引人注目的斑紋圖案的? 虎斑貓並不是一個品種;它是貓咪身上常見的一種獨特的斑紋圖案。虎斑貓的額頭上通常有一個看起來像字母"M"的斑紋,另外在它們的皮毛上有不同「設計」的獨特斑紋。虎斑貓也在流行文化中留下了自己的蹤跡。9Lives貓糧的吉祥物Morris是一隻橙色的虎斑貓,卡通貓加菲貓也是虎斑貓。 這項研究由隸屬於阿拉巴馬州哈德遜阿爾法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進行,研究了200窩無法生存的胚胎,深入探討了發育中的貓咪如何出現模式的奧秘。 "我們認為這確實是對(參與模式發展的)分子可能是什麼的第一瞥,"報告的作者之一Gregory S. Barsh博士告訴《紐約時報》。 該研究發現,胚胎基因表達的差異決定了它們以後在生長毛囊時產生的顏色。看似相同的貓皮細胞可以獲得不同的基因特徵,後來形成了貓的復雜的斑紋圖案。對於大型野生貓科動物,如豹子和老虎,這一點也可能成立。 新研究確定,一個被稱為Dickkopf 4(Dkk4)的基因對這個過程至關重要。一些貓,如優雅的阿比西尼亞貓,帶有所謂的麻紋圖案,在這種情況下,貓可能在某些地方看起來與虎斑貓相似,而不是條紋,但卻有更小的、類似斑點的標記。研究表明,當這些貓的Dkk4基因發生突變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來源:cnBeta

豆瓣已暫停回復功能 頁面顯示 因技術原因、9月13日恢復

今日,多位網友發現豆瓣「回復」功能無法使用,系統顯示「因技術原因暫停回復功能,9月13日恢復」。 據媒體報導,除了「回復」功能外,近日豆瓣多個娛樂小組組名也顯示為「未命名」。 報導稱,此次小組改名是為了響應「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 相關要求表明,小組新名稱將不能再含有「吃瓜」、「爆料」、「拉踩」等誘導集中八卦爆料、拉踩引戰等內容。 前不久,豆瓣官方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專項行動的公告》。 公告顯示,從8月27日起,豆瓣將繼續開展「清朗・飯圈」系列專項行動,旨在加大力度治理平台上出現的飯圈相關問題。 豆瓣表示,在專項行動期間,針對「粉絲聚集」、「互撕謾罵」、「八卦爆料」、「製造輿論」、「養號刷評」等問題,平台將上線相應的應對措施。 包括但不限於: 對「飯圈」亂象比較突出的小組,停用小組分區、轉發、收藏等功能; 加大對問題小組組內違規內容的的清理力度; 禁止創建可能引發「飯圈」亂象類的小組; 整頓和規范粉絲群體帳號,加強對明星粉絲團、後援會等帳號的管理,未經授權的個人或組織一律不得注冊明星粉絲團帳號; 封禁造謠攻擊、侵犯隱私、誘導集資及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網絡水軍等違法違規帳號等。 來源:遊民星空

新發現的新型金屬在電子在管道中的流動方式與水非常類似

波士頓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一種新的金屬標本,其中電子的運動與水在管道中流動的方式相同--從根本上改變了從顆粒到流體的動力學。波士頓學院物理學助理教授Fazel Tafti與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同事合作,在金屬超導體--鈮和鍺(NbGe2)的合成物中發現,電子和聲子之間的強烈互動改變了電子從擴散(或粒子狀)到流體動力(或液體狀)的傳輸機制。 這些發現標志著首次在NbGe2內部發現了電子-聲子液體。 Tafti說:"我們想測試一下最近對'電子-聲子液體'的預測,"他指出,聲子是晶體結構的振動。"通常情況下,電子被聲子散射,這導致了金屬中電子通常的擴散運動。一個新的理論表明,當電子與聲子強烈互動時,它們將形成一個聯合的電子-聲子液體。這種新型液體將在金屬內部流動,與水在管道中流動的方式完全相同"。 通過證實理論家的預測,實驗物理學家Tafti與波士頓學院物理學教授Kenneth Burch、FSU的Luis Balicas和UT-Dallas的Julia Chan合作--表示這一發現將刺激對這種材料及其潛在應用的進一步探索。 Tafti指出,我們的日常生活依賴於管道中的水流和電線中的電子。盡管聽起來很相似,但這兩種現象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水分子作為流體的連續體流動,而不是作為單獨的分子流動,遵守流體力學的規律。然而,電子作為單獨的粒子流動,並在金屬內部擴散,因為它們被晶格振動散射開來。 該團隊的調查以及研究生研究員Yang Hongyu(他在2021年獲得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博士學位)的重大貢獻集中在新金屬NbGe2中的電流傳導。他們應用了三種實驗方法:電阻率測量顯示電子的質量高於預期;拉曼散射顯示由於電子的特殊流動,NbGe2晶體的振動行為發生了變化;X射線衍射顯示了該材料的晶體結構。通過使用一種被稱為"量子振盪"的特殊技術來評估材料中電子的質量,研究人員發現所有軌跡中電子的質量比預期值大三倍。 "這確實令人驚訝,因為我們沒有想到在一種看似簡單的金屬中會有如此'重的電子',"Tafti說。"最終,我們理解到強的電子-聲子相互作用是造成重電子行為的原因。因為電子與晶格振動或聲子的相互作用很強,它們被晶格'拖動',看起來好像它們獲得了質量,變得很重。" Tafti說,下一步是通過利用電子-聲子的相互作用來尋找這種流體力學體系中的其他材料。他的團隊還將專注於控制此類材料中電子的流體力學,並設計新的電子設備。 來源:cnBeta

制定滿足生物多樣性、氣候和水目標的綜合戰略可最大限度獲得協同效應

我們在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和動員自然解決方案以幫助遏制全球變暖方面集體失敗了。自然地圖聯盟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對30%的土地進行戰略性的保護管理,可以保護70%的陸地植物和脊椎動物物種,同時保護世界上62%以上的地上和地下的脆弱碳,以及68%的清潔水。 ...

1968年以來「行星雷達」已觀測到超過1000顆近地小行星

在歷史性的里程碑之後七天,美國宇航局Deep Space Network Goldstone的一個巨大天線對另一個更大的物體進行了成像。2021年8月14日,一顆被命名為2021 PJ1的小型近地小行星(NEA)在超過100萬英里(約170萬公里)的距離上經過我們的星球。 寬度在65到100英尺(20到30米)之間,這顆最近發現的小行星並沒有對地球構成威脅。但是這顆小行星的接近是歷史性的,標志著在僅僅50多年的時間里,行星雷達觀測到的第1000顆NEA。 而僅僅七天之後,行星雷達又觀測到了第1001個這樣的物體,但這顆天體要大得多。 自從1968年首次對小行星1566 Icarus進行雷達觀測以來,這種強大的技術已經被用來觀測經過的NEA和彗星(統稱為近地天體,或NEO)。這些雷達探測提高了我們對近地天體軌道的認識,提供的數據可以將未來運動的計算延長數十年至數百年,並幫助明確預測一顆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或者它是否只是會從附近經過。例如,最近對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阿波菲斯的雷達測量有助於消除它在未來100年內撞擊地球的任何可能性。此外,它們可以為科學家提供關於物理特性的詳細信息,這些信息只有通過發送太空飛行器和近距離觀察這些物體才能匹配。根據一個小行星的大小和距離,雷達可以用來對其表面進行錯綜復雜的成像,同時還可以確定其大小、形狀、自旋率,以及它是否伴隨著一個或多個小衛星。 該圖表示2021年8月14日小行星2021 PJ1的雷達回波。橫軸代表預測的都卜勒頻率和新的雷達測量值的差異。 在2021年PJ1的案例中,這顆小行星太小,觀測時間太短,無法獲得圖像。但是作為行星雷達探測到的第1000個NEA,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凸顯了研究已經接近地球的NEA的努力。 "2021 PJ1是一顆小行星,所以當它在超過100萬英里的距離上經過我們時,我們無法獲得詳細的雷達圖像,"Lance Benner說,他在南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領導NASA的小行星雷達研究項目。"然而,即使在這樣的距離,行星雷達也足以探測到它,並以非常高的精度測量其速度,這大大改善了我們對其未來運動的了解。" 本納和他的團隊領導了這項工作,使用位於加利福尼亞巴斯託附近的深空網絡金石深空綜合體的70米(230英尺)深空站14(DSS-14)天線,向小行星發射無線電波並接收雷達反射,或"回波"。 在所有被行星雷達觀測到的小行星中,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305米(1000英尺)大型望遠鏡被損壞並在2020年退役之前,有一半以上的小行星被觀測到。天線不久後就倒塌了。戈德斯通的DSS-14和34米(112英尺)的DSS-13天線迄今已觀測到374顆近地小行星。澳大利亞還利用深空網絡坎培拉深空通信綜合體的天線向小行星發射無線電波,並利用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澳大利亞望遠鏡緊湊型陣列和新南威爾斯州的帕克斯天文台接收雷達反射信號,觀測了14個近地小行星。 自從美國宇航局的近地天體觀測計劃(現在是其行星防禦計劃的一部分)在10年前增加對這項工作的資助以來,近四分之三的NEA雷達觀測已經完成。 最近被雷達觀測到的小行星在2021年PJ1之後一周才接近地球。在8月20日至24日期間,戈德斯通對2016 AJ193進行了成像,因為它在210萬英里(約340萬公里)的距離上經過我們的星球。盡管這顆小行星比2021 PJ1更遠,但它的雷達回波更強,因為2016 AJ193大約大40倍,直徑約為四分之三英里(1.3公里)。雷達圖像顯示了該物體表面的相當多的細節,包括山脊、小山丘、平坦區域、凹陷和可能的巨石。 美國宇航局的NEOWISE任務以前曾測量過2016年AJ193的大小,但金石號的觀測揭示了更多細節。事實證明,它是一個高度復雜和有趣的天體,旋轉周期為3.5小時。 科學家們將利用對2016 AJ193--行星雷達觀測到的第1001顆近地小行星--的這些新的觀測結果,更好地了解其大小、形狀和組成。與2021年的PJ1一樣,在這種方法中對其距離和速度的測量也提供了數據,將減少計算其軌道的不確定性。 來源:cnBeta

新冠疫苗技術可用於治療性癌症疫苗?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技術有望用於治療性癌症疫苗。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公司的科學家正在使用與新冠疫苗相同的技術,開發一種治療性癌症疫苗,並且在動物研究中看到了令人鼓舞的結果。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和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周五發表在《癌症免疫治療雜誌》的一項研究中表示,他們設計了一種兩劑量的治療性癌症疫苗,並使用了與新冠疫苗有關的技術。 ...

科學家發明全新鉚接技術:一架商業飛機生產時間可減少1周

盡管鎂(Magnesium)以其輕質著稱,但想要鉚接鎂制零件可能是一個能源密集型的過程。現在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技術,聲稱可以讓鉚接變得更加簡單,也可能為這種金屬開辟新的用途。 鉚接(英文名 riveting)即鉚釘連接,是一個機械詞匯,是利用軸向力將零件鉚釘孔內釘杆墩粗並形成釘頭,使多個零件相連接的方法。鉚釘,是一種機械緊固件,是蘑菇狀的金屬針,其圓柱形的"莖"(或柄)被推入需要連接的兩片金屬的對準的孔中。鉚釘的"帽"(或頭)最終停留在一塊金屬的表面上,而釘柄則從另一塊金屬上伸出來。然後用錘子敲擊該柄,使其散開並變平。這樣,板材就被一側的頭部和另一側被壓扁的柄固定在一起。 不過由於鎂的材質特性,如果在室溫下敲打,由它製成的鉚釘很可能會碎掉。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在烤箱中預熱這種鉚釘來解決--以使其變得更軟--但這需要時間和能源消耗。因此,鎂質鉚釘並不經常使用。雖然鋁鉚釘可以用來連接鎂板,但它們比鎂的同類產品重約30%。因此,利用它們部分抵消了使用鎂金屬板的重量節省。 建立在叫做「摩擦攪拌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的現有技術上,華盛頓州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開發出了他們聲稱的更好的鉚接鎂的方法,稱為旋轉錘鉚接(Rotating Hammer Riveting,RHR)。 這個過程開始時,鎂質鉚釘的柄在室溫下被插入兩片鎂的孔中。然後,一個被稱為錘子的工具被推到柄的尾端。盡管它的名字,這個錘子並不像你工具箱里的那個--相反,它是一個具有凹面的固體金屬圓柱形裝置,它像一個鑽頭一樣快速旋轉。 當錘子對著柄部旋轉時,它產生摩擦,反過來產生熱量。這種熱量使鎂變軟,足以使錘子施加的壓力能夠迅速將其壓扁。首席科學家王天浩(Tianhao Wang,音譯)博士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尋找錘子的旋轉速度和我們將其插入鉚釘的速度之間的正確平衡。但我們最終在加工范圍內找到了一個甜蜜點,在RHR過程中,鉚釘頭不會粘附在工具上,也不會開裂」。 重要的是,該技術也可以應用於常用的鋁合金 2024 製成的鉚釘。因為這種金屬如果在室溫下儲存,實際上太硬了,不能用來做鉚釘,所以必須先加熱,使其變軟,然後儲存在冷凍室里,使其保持這種狀態。隨後,在從冰箱中取出後必須盡快使用,以免它變熱和重新硬化。 然而,如果將RHR用於未經處理的鋁合金2024鉚釘,它們在室溫下很容易變平。更重要的是,每個鉚釘的安裝據稱只需要四分之一秒,而常規安裝需要1到3秒。 關於這項研究的論文的通訊作者 Scott Whalen 博士說:「如果 RHR 被採用,這將意味著在一架商業客機的一小部分上減少整整一周的鉚接時間」。 該論文近期發表在《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ource: PNNL 來源:cnBeta

回到現實:我們在宇宙中的確是孤獨的

據媒體報導,上世紀,人類曾掀起過一次「外星人熱」,許多影視作品都以外星人為主題。但在流行文化之外,真正嚴肅看待這一問題的專家學者卻寥寥無幾,外星人也並未成為學術界的主流話題。當時的普遍觀念認為,生命在宇宙中並非無處不在,地球也許只是少數幾個擁有生命的幸運兒而已。 而如今,主流觀念卻正好反了過來。隨著天體物理學的進步,如今我們了解到,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十億顆地外行星,致使大部分科學界人士都得出了「宇宙中也許還存在其它生命」的結論。有些人不相信,反而被人視為異類。雖然目前還沒太多宣傳外星人綁架事件,關於 UFO 的報導卻屢見報端。 如今學術界的爭論點已經不是外星生命是否存在、而是以何種形式存在了。許多科學家猜測,最普遍的生命形式應該是微生物。考慮到在地球上,微生物已經誕生了 35 億年,人類卻還算是個「現代發明」,這種猜測其實不無道理。因此許多天體生物學家都在忙著分析地外行星的大氣層,試圖在其中找到類細菌生物存在的蛛絲馬跡。 不過有些人已經更進一步、開始對外星智慧生命的形象高談闊論了。霍金指出,接觸外星人絕非明智之舉,就像電影《獨立日》里一樣,它們也許會入侵地球、大搞破壞和劫掠。霍金警告道:「我們有朝一日或許會接收到其他行星發來的信號,但一定要高度警惕,不要輕易回復。」 回到現實 關於外星人的討論著實有趣,但缺乏有用的見解。人類要想與外星人相會,必須讓兩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才行。 首先,生命的演化必須輕而易舉。過去數十年來,科學界一直在研究生命「自然發生說」(即生命通過無生命物質形成)的機制,但結果非常有限。關於生命的起源,有幾套不同的理論,但都有不足之處。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倒是用氣態前體物質成功合成了幾次生物分子,比如胺基酸,但離在實驗室中重新造出生命還差了十萬八千里。這足以說明,生命的演化絕非易事。 但就算生命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便可輕松演化出來,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絕大多數地外行星都不適合生命存活。新研究顯示,大多數恆星都無法通過光合作用支持植物生長。而對於生命演化而言,第一步便是對恆星能量的利用,如果沒有足夠的能量,生命根本就不會開始演化。 其次,星際航行必須切實可行。在一些人看來,這比前一個條件更難實現。至少生命在地球上已經出現過了一次,但至於星際航行是否可行,還沒有任何實例來佐證。如果我們今天就跳上一架太空飛船、朝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進發,也要足足 6300 年才能抵達目的地。 無論是認為人類、還是外星人有能力實現星際航行,都只是猜測而已。從物理學角度來說,以光速航行根本不可能,不過將速度提升到光速的幾分之幾倒是有可能的。但就算能實現光速航行,恆星之間的距離依然遙不可及,到達最近的比鄰星也要四年多,銀河系的另一邊更是相距 10 萬年以上。 「技術上可行」並不意味著「有可能」 科幻愛好者們也許會說,我們未來說不定會研發出某種未知技術,比如扭曲時空的能力、或者穿越蟲洞的能力等等。但這些也都只是猜測而已。就算這兩種技術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實現,我們也不知道它們是否真的可行。獨角獸和美人魚在理論上可以存在,但它們是否真的存在就是另一回事了。 那麼黑洞呢?說不定我們可以從一頭鑽出去,再從另一頭冒出來?為了省點口舌之爭,就算這話百分之百正確,我們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已知最近的黑洞距地球足有 1500 光年。 綜上所述,讓我們回到現實吧:智慧外星生物是否存在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永遠都找不到它們,它們也永遠找不到我們。從實際效果而言,我們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葉孤舟。 來源:cnBeta

致癌物降低超90% 英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健康」小麥

9月3日消息,英國科學家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全新小麥品種,它的天門冬醯胺含量更低。烤麵包時,麵粉中的天門冬醯胺會生成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 圖:英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致癌物含量低的小麥新品種 該小麥新品種是英國洛桑研究所和布里斯托大學一項5年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它將是英國或歐洲第一個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培育的小麥品種。研究團隊對正常小麥的基因進行編輯,以減少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 研究團隊目前無法准確預測以新品種小麥為原料的麵包上市銷售時間。 與傳統的基因工程技術相比,基因編輯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對DNA鏈的特定位置進行修改,不會留下外來的DNA序列。 項目負責人尼格爾·哈福特(Nigel Halford)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培育一種天門冬醯胺含量超低的小麥品種。他說,自2002年被首次發現以來,丙烯醯胺對食品廠商來說就一直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研究顯示它對小白鼠有致癌作用,被認為可能對人具有致癌性,「在以油炸、烘焙等方式加工以小麥麵粉為原料的食品時,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 圖:在溫室中生長的基因編輯小麥 研究團隊認為,在不犧牲產量和口感的情況下,大幅度降低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是可能的。哈福特解釋說,「減少從食物中攝入的丙烯醯胺有利於消費者和食品廠商,後者可以因此符合監管法規。這是長期目標,該項目旨在評估新小麥品種在大田種植中的表現,測量天門冬醯胺的含量。」 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研究人員利用CRISPR技術「敲掉」了天門冬醯胺合成酶基因TaASN2。 據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撒拉·拉芬(Sarah Raffan)博士稱,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下降逾90%,「新試驗將測量大田條件下新品種天門冬醯胺含量,及其其他表現,例如產量和蛋白質含量」。 試驗期間收獲的小麥不會供人食用,將用來對小麥品質和天門冬醯胺含量進行廣泛測試。(作者/霜葉) 來源:cnBeta

PC版《破曉傳說》即將發售將不採用任何防盜版技術

萬代南夢宮的JRPG大作《破曉傳說》即將發售,這款遊戲也將會登陸PC平台,而現在,Jay RPG透露了一些關於PC版《破曉傳說》的信息,一起來了解下。 最大的一個好消息就是,PC版《破曉傳說》首發將不會包含D加密防盜版技術或者任何反作弊系統。此外,玩家還可以拒絕「數據使用/數據收集」協議。 另外,PC版《破曉傳說》還將會支持高達144fps的幀數。遊戲還將會包含大量畫質設定選項:包括陰影效果、螢幕空間反射效果、Bloom特效、動態模糊、AA、解析度縮放。最後,PC版遊戲支持鍵鼠操作,並且玩家可以完全自定義各種按鍵的設置。 《破曉傳說》是一款採用虛幻引擎4製作的RPG遊戲,遊戲包含高品質的動畫系統,以及忠於系列特色的、充滿活力動作RPG戰鬥系統。 《破曉傳說》將於9月10日登陸PC平台,敬請期待。 來源:遊俠網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能發電的木質地板

來自瑞士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方法,以使得人們可以從木質地板上的行走中收集電力。這項技術被稱為納米發電機,能夠從行走中產生足夠的電力,為測試中的燈泡供電。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通過整合特殊的矽樹脂塗層和嵌入式納米晶體的組合,改進了他們的納米發電機使用的木地板。 來自瑞士的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方法,允許從木質地板上的行走中收集電力。這項技術被稱為納米發電機,能夠從行走中產生足夠的電力,為測試中的燈泡供電。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通過整合特殊的矽樹脂塗層和嵌入式納米晶體的組合,改進了他們的納米發電機使用的木地板。 他們工作的結果是一個發電裝置,據說它收獲的電力足以為一個LED燈泡和小型電子設備供電。研究人員通過在電極之間嵌入兩塊功能化的木材來創造他們的實驗性納米發電機。這些木片通過行走時的接觸和分離而帶電。這就是所謂的三電效應。 使用木質地板發電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從本質上講,木材是中性的,這意味著木材基本上沒有獲得或失去電子的傾向,限制了其發電的能力。一個主要的挑戰是如何使木材能夠吸引和失去電子。 為了實現獲得和失去電子的能力,研究人員用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塗抹一塊木材,這是一種矽膠,在接觸時能夠獲得電子。另一塊木材則通過原位生長的納米晶體進行功能化,這種納米晶體被稱為沸石咪唑框架-8(ZIF-8)。ZIF-8是一個由金屬離子和有機分子組成的網絡,它失去電子的傾向比獲得電子的傾向更大。 研究人員還調查了不同類型的木材,看看哪種木材的發電效果最好,他們還調查了木材中的紋理方向是否有關系。最終,研究小組發現,由徑向切割的雲杉製成的三電納米發電機表現最好。這種木材恰好也是歐洲國家常用的建築材料。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優化他們的創作。 來源:cnBeta

西數將推出採用OptiNAND技術的20TB硬碟,以提升容量、性能和可靠性

在去年11月,希捷(Seagate)開始向數據中心提供採用熱輔助磁記錄(HAMR)技術的20TB硬碟。此外,希捷正在開發多款容量為20TB的消費類硬碟,將使用垂直磁記錄(PMR)和疊瓦式磁記錄(SMR)技術,預計採用SMR/PMR+Mach.2技術的硬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會有更高的性價比。 作為希捷的競爭對手,西部數據在HDD上也沒有閒著。據Anandtech報導,在近期舉辦的HDD Reimagine活動期間,西數就介紹了最新的OptiNAND架構,特殊之處在於PCB上集成了iNAND嵌入式通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西數表示,OptiNAND架構區別於過去的混合架構硬碟(SSHD),是一種創新性的架構。與SSHD不同的是,OptiNAND架構里的快閃記憶體並非作為緩存使用,不會在正常操作期間存儲用戶數據,而是存儲硬碟操作的元數據。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結合,可以有效提升硬碟容量,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這款20TB硬碟基於OptiNAND+ePMR方案,由9塊碟片組成,單碟容量為2.2TB,使用了三級驅動器來提高磁頭在磁軌上的定位精確度,採用了搭載3D TLC NAND(未知容量)的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並通過定製主控晶片進行控制。西數計劃在所有20TB或以上的硬碟中引入OptiNAND架構,並最終將容量提升到50TB。 西數暫時沒有給出具體的讀寫數據,但強調iNAND嵌入式通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的加入,能改善硬碟突發隨機讀寫的表現。西數表示基於OptiNAND+ePMR方案的20TB硬碟最快會在年底交付,顯然第一批的客戶是來自於數據中心。 ...

《漫威復仇者聯盟》更新 移除了D加密技術

SE和蒙特婁發布了新的修正檔,PC修正檔1.8GB,移除了《漫威復仇者聯盟》的D加密技術。因此PC玩家現在將可享受更快的載入時間,至少在啟動遊戲時是如此。 SE此前已經移除了不少遊戲的D加密,2019年有《奇異人生:風暴前夕》和《八方旅人》,2020年有《最終幻想12》《勇者鬥惡龍:建造者2》和《聖劍傳說》。 雖然SE新作《漫威銀河護衛隊》首發也有D加密,但相信在發售一段時間後,SE最終也會移除。 D加密顯然在遊戲首發窗口期起到了保護作用,當廠商發現這款遊戲的熱度不同以往時,最終換選擇移除D加密,已節約成本。 來源:3DMGAME

光子晶片技術的突破為在真實世界條件下實現量子計算開辟了道路

量子計算市場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650億美元,這是投資者和科學家的熱門話題,因為它有可能解決難以理解的復雜問題。藥物發現就是一個例子,為了了解藥物的相互作用,一家制藥公司可能想模擬兩個分子的相互作用。挑戰在於每個分子由幾百個原子組成,科學家們必須模擬這些原子在各自的分子被引入時可能出現的所有排列方式。 ...

量子技術新突破:光子和成對原子首次實現相互作用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 的物理學家首次找到了讓光子和成對原子互相作用的方法。這一突破對腔體量子電動力學(QED)領域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引領量子技術發展的前沿領域。 基於量子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正穩步邁向一個全新的技術時代。但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首先必須掌握使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能力--或者更嚴格地說就是,光子與原子相互作用。 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為我們提供了尖端的腔體量子電動力學(QED)領域,它已經被用於量子網絡和量子信息處理。盡管如此,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光-物質相互作用僅限於單個原子,這限制了我們在基於量子技術的那種復雜系統中研究它們的能力。 近日發表在《Nature》的一篇論文中,來自於 EPFL 基礎科學學院的 Jean-Philippe Brantut 小組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使光子在超低溫下與成對的原子「混合」。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使用了所謂的費米氣體,一種由原子組成的物質狀態,類似於材料中的電子。Brantut 解釋說:「在沒有光子的情況下,這種氣體可以被制備成原子之間相互作用非常強烈的狀態,形成鬆散的結合對。當光被送到氣體上時,這些對中的一些可以通過吸收光子變成化學結合的分子」。 這種新效應的一個關鍵概念是,它是「相干地」(coherently)發生的,這意味著光子可以被吸收,把一對原子變成一個分子,然後發射回來,然後多次被重新吸收。Brantut 說:「這意味著一對光子系統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粒子』,我們將其稱之為『pair-polariton』。在我們的系統中,光子被限制在一個『光腔』(optical cavity,一個封閉的盒子)中,迫使它們與原子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 Brantut 說:「氣體的一些非常復雜的屬性被轉化為光學屬性,可以用一種直接的方式進行測量,甚至不需要對系統進行擾動。未來的一個應用將是在量子化學中,因為我們證明了一些化學反應可以使用單光子相干地產生」。 來源:cnBeta

航天初創公司Astra大跌20% 上周六發射任務遭遇技術故障並最終失敗

航天初創公司Astra大跌20%,公司周六的發射任務遭遇技術故障並最終失敗。Astra Space周六發射了該公司上市以來的第一枚火箭,但火箭未能實現其到達軌道的目標。據悉,該公司從阿拉斯加太平洋航天中心發射台發射火箭,飛行兩分多鍾後遭遇「技術困難」,關閉所有引擎並結束飛行。 據了解,Astra Space此前通過電信大亨Craig McCaw經營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此外,該公司表示已從這次飛行中收集了寶貴的數據,並將准備不久後再次測試更多的火箭。 這是Astra Space的第一次商業發射,在此次飛行中Astra Space與美國太空部隊簽訂了發射合同,以根據其太空測試計劃測試有效載荷。自去年12 月以來,Astra Space測試了對其火箭的各種升級。雖然之前的任務成功進入太空,但火箭燃料耗盡,幾乎無法到達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Astra Space的競爭對手Rocket Lab USA Inc.自2017年以來已經完成了近24次飛行,目前正忙於研製一種更大的飛行器。此外,Virgin Orbit是Richard Branson從維珍銀河分離出來的一家私營企業,今年6月完成了首個商業任務。 來源:cnBeta

太空人用CRISPR技術首次在太空中修復DNA

8月3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在太空中進行的CRISPR實驗首次表明,DNA可以在微重力環境下自我修復。CRISPR是「成簇的規則間隔的短回文重復序列」縮寫,是一種基因組編輯工具,用於在DNA的特定區域產生斷裂。這項技術主要涉及使用細菌中的Cas蛋白質。 ...

光子與成對原子首次實現相互作用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6日報導,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物理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讓光子與成對原子相互作用的方法,這一突破有望促進量子技術的發展,此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 ...

GOG技術團隊實現 科樂美5款經典遊戲支持手把

根據媒體Eurogamer報導,GOG平台的5款科樂美經典遊戲已經獲得了PC端的手把操作支持,而且這是由GOG自己的技術團隊實現的,這5款作品分別是: 《科樂美收藏品系列》(包括《惡魔城》及《魂斗羅》系列) 《合金裝備》 《合金裝備:Solid》 《合金裝備:Solid 2 Substance》 《寂靜嶺4:房間》 來源:遊俠網

帶有超快「時間透鏡」的新型量子秒表可改善成像技術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秒表之一--不是用於為奧運短跑運動員和游泳運動員計時,而是用於計算單個光子,或構成光的微小能量。該小組的發明可能會帶來一系列成像技術的重大改進--從繪制整個森林和山脈的傳感器到可以診斷人類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症和癌症)的更詳細的設備。該小組本周在《Optica》雜誌上發表了其成果。 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Bowen Li說,研究的重點是一種被廣泛運用的技術,即時間相關單光子計數(TCSPC)。它的工作原理有點像你在奧運會上看到的計時器。科學家們首先用雷射照射他們選擇的樣品,從單個蛋白質一直到大規模的地質構造,然後記錄反彈回來的光子。研究人員收集的光子越多,他們對該物體的了解就越多。 "TCSPC給你提供了光子的總數。它也為每個光子擊中你的探測器計時,"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電氣、計算機和能源工程系(ECEE)的博士後研究員Li說。"它像一個秒表一樣工作。" 一條城市街道的雷射雷達圖像 現在,這個秒表已經變得比以前更好了。Li和他的同事使用一種被稱為"時間透鏡"的超快光學工具,表明他們可以測量光子的到達,其精度比現有工具好100多倍。 這項新研究的通訊作者Huang Shuwei補充說,該小組的量子時間透鏡甚至可以與市場上最便宜的TCSPC設備一起使用。Huang說:"我們可以在幾乎所有的TCSPC系統中加入這種修改,以提高其單光子計時解析度。 這項研究是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領導的新近啟動的價值2500萬美元的通過糾纏科學和工程的量子系統(Q-EnSE)中心的一部分。 TCSPC可能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這項在1960年首次開發的技術,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看世界的方式。這些光子計數器是雷射雷達(或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用它來製作地質圖。它們也出現在一種更小規模的成像方法中,稱為螢光壽命顯微鏡。醫生們採用這種技術來診斷一些疾病,如黃斑變性、阿爾茨海默氏病和癌症。在樣本上照射一個光脈沖,然後測量它需要多長時間來發射一個光子。這個時間可以反映材料的屬性,例如細胞的新陳代謝。 然而,傳統的TCSPC工具只能測量到一定精度的時間。如果兩個光子到達你的設備時距離太近--例如,相隔100萬億分之一秒或更短--探測器會將它們記錄為一個光子。這有點像兩個短跑運動員在百米沖刺過程中拍照完成。這種微小的不一致可能聽起來像一個爭論,但當試圖詳細了解令人難以置信的小分子時,它們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Li和他的同事們決定嘗試用科學家所說的"時間透鏡"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顯微鏡中,我們使用光學透鏡將一個小物體放大成一個大圖像,"李說。"我們的時間透鏡以類似的方式工作,但這是對時間而言的。" 為了理解這種時間扭曲是如何工作的,可以把兩個光子想像成兩個並肩作戰的選手--如此接近,以至於奧運會的計時員都無法將他們區分開來。李和他的同事將這兩個光子通過他們的時間透鏡,該透鏡是由矽纖維環組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其中一個光子變慢了,而另一個光子變快了。與其說是一場激烈的比賽,現在選手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差距,一個探測器可以記錄。兩個光子之間的分離將被放大。而且,該團隊發現,這一策略是有效的。內置時間透鏡的TCSPC設備可以區分到達檢測器的光子,這些光子的間隙為幾十萬億分之一秒。這比普通設備所能達到的效果要好幾個數量級。 研究人員在時間透鏡成為科學實驗室的常見設備之前仍有一些工作要做。但他們希望,他們的工具有一天將允許人類查看物體,從非常小的物體到非常大的物體,都能達到以前不可能達到的清晰程度。 來源:cnBeta

俄羅斯將於2022年5月發射首個自動登月站

當地時間8月28日,俄新社援引俄航天工業消息人士的話稱,俄羅斯擬於2022年5月向月球發射俄首個自動登月站「月球-25」。「月球-25」計劃由「聯盟-2.1b」運載火箭從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 ...

麻省理工學院的SensiCut技術可識別雷射切割的材料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在一個雜亂、繁忙的車間里,當然有可能弄不清某張材料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這使得用雷射切割很危險。SensiCut系統旨在提供幫助,根據其表面質量來識別30種不同的材料。 目前,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 (MIT CSAIL)正在開發這個實驗裝置,它可以被添加到現有的雷射切割機中。它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一個雷射指示器,一個圖像傳感器,一個Raspberry Pi Zero微處理器和一個電池。這些都包含在一個3D列印的外殼中。 在有關材料被鋪在雷射切割床上後,SensiCut雷射器被照射到它身上。材料表面獨特的微觀結構使雷射以獨特的斑點圖案反射回來,被圖像傳感器捕捉到。利用連接計算機的深度神經網絡,該系統能夠將該圖案與已知材料的圖案相匹配。 隨後,計算機螢幕上的顯示屏會告訴用戶該材料是什麼,並指出雷射切割機的理想功率和速度設置。它還建議每種材料的最佳用途,此外,如果材料根本不應該用雷射切割,它還會提醒操作者--某些塑料可能會完全熔化,或者在雷射加熱時產生特別有毒的煙霧。 此外,SensiCut還可以對由多種材料製成的平面物體的整個表面進行雷射掃描,確定哪些區域由哪些物質製成。然後,它可以指導雷射切割機在該物體上雕刻文字或圖形,在不同材料之間來回移動時自動調整雷射的功率和速度。 該技術目前在識別不同類型的塑料、金屬、木材和紙張等材料方面有98%的准確率。相比之下,現有的系統只是利用光學相機來評估材料的視覺特徵,據稱其准確性要低得多。 來源:cnBeta

空間中心在「天問一號」著陸區地質背景研究中獲進展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巡視器「天問一號」於 2021 年 5 月 15 日成功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烏托邦平原形成於諾亞紀,是火星北半球最大的撞擊盆地,直徑約為 3200km( 圖 1)。 ...

連鎖超市Schnucks宣布將在111個美國分店部署Simbe機器人技術

據媒體TechCrunch報導,總部位於聖路易斯的Schnucks連鎖超市本周宣布,它將在其111個美國分店部署Simbe機器人技術。這項交易是在全球大流行的一年半之後進行的,這種大流行大大增加了人們對自動化的興趣,特別是在基本業務方面--這個限定詞當然適用於超市。 Simbe的移動機器人 Tally提供庫存掃描,提供不斷更新的商店貨架上的物品和需要補貨的物品信息。通過將 Simbe 的解決方案整合到連鎖經營中,Schnucks 將獲得對商店狀況的更多了解,隨著零售商准備適應大流行後世界快速發展的格局,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業務洞察力。 在Schnucks首次開始試行該技術的四年後,"多年"連鎖店范圍內的推廣工作開始了。多年來,這種合作關系逐漸擴大。Simbe公司稱,其貨架掃描機器人Tally能夠將缺貨物品減少20-30%,並能比傳統的人工掃描檢測出14倍的缺失庫存。 Schnucks副總裁Dave Steck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通過在所有門店部署Tally,我們正在將這些洞察力全面應用於我們的供應鏈,並擴大我們利用實時數據做出影響收入的決定的能力。Tally已經成為我們商店的一個組成部分,簡化了操作,並最終為我們的客戶和團隊成員創造了更好的商店體驗。」 一些公司正在努力實現庫存掃描世界的自動化,包括Brain Corp和Bossa Nova,盡管後者在2020年底沃爾瑪結束一項大型合同時遭受了巨大挫折。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