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教育

Tag: 教育

民間藝術登上金山嶺 長城新日照亮國家非遺

喜迎正月十五鬧元宵,中國非遺百年評劇登上世界文化遺產金山嶺長城。在中國普通話之鄉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金山嶺長城腳下傳承百年的山村農民評劇團的30多名農民演員,穿着嶄新靚麗的戲裝,帶着脫貧致富的喜悅,懷着鄉村振興的夢想,登上金山嶺長城,把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戲曲文化,搬上世界上最古老最奢華的舞台。 「中國普通話之鄉」承德市灤平縣早在清代就有早期評劇(對口蓮花落)社團的演出活動,評劇社團至今在民間傳承不絕。中國傳統戲曲是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國寶,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任重而道遠。 河北灤平縣大山深處的金山嶺長城,一年四季風光如詩如畫。 灤平優越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催生華麗與精彩。 在美麗的金山嶺長城和著名的宋遼古驛道十八盤之間,一個叫三道溝的山村,至今還保留着傳承百年的農民評劇社團。 這里是上個世紀50年代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之一,鄉親們普通話發音標準,評劇唱的地道。 百年評劇社所在的長城腳下三道溝村,曾是古老的東北亞絲綢之路古北道的重要節點,忽必烈、歐陽修、王安石、蘇轍等無數的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曾經在這里經過。古老而璀璨的戲劇文化隨着東北亞絲綢之路的延伸在這里傳承。在村北不遠的十八盤古道上的盤雲寺遺址旁,至今還完整地保留着一處傳說始建於遼代的古老戲台遺址。 小村村口曾有一座在當地極負盛名的道教古廟碧霞宮。據碑刻記載,該廟重建於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寺廟香火旺盛,春節和廟會期間戲曲花會活動幾百年傳承不絕,為小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戲曲情結。 這個小山村正是《康熙皇帝起居錄》中記載的舍里烏朱所在地。據史料記載,康熙皇帝曾在舍里烏珠附近的馬氏莊頭府駐蹕14次,17晚。今天的三道溝村正是由清代的馬氏莊頭府發展而來。如今的文化傳承迎來了新一代的輝煌! 最小演員12歲的女孩鄧夢萱是女主角鄧秀珍堂妹,從小耳濡目染,受益多多。 中國傳統戲曲是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國寶,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任重而道遠。 上百年的評劇傳承,耳濡目染的高台教化,使三道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村。這里的村民崇尚禮儀,重視教育,小山村中幾十年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一個村子的大學生超過了周邊幾個村子的總和。 宏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永遠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發展的堅實基礎。 放下鋤頭,閒暇之餘,鄉親們湊在一起,生旦淨末丑齊全,文武場兼備,輕松地可以唱出《花為媒》《秦香蓮》《楊三姐告狀》等全場的評劇經典大戲。扒扒老譜,創作出新戲也很在行。 評劇社團中最老的演員韓保權已77歲,他曾親歷過普通話標準音採集的難忘經歷。他從父親韓金的手里接過來了祖傳的三代的二胡和三弦,也接過來了評劇扒譜和創作的寶貴技藝。 ...
哪哪都是翟天臨!法國槍手揭露論文代寫內幕:客戶多是外國留學生、一篇要價2萬歐……

哪哪都是翟天臨法國槍手揭露論文代寫內幕 客戶多是外國留學生、一篇要價2萬歐……

翟天臨的論文抄襲事件使得人們再次將目光投向學術造假的話題。在網友紛紛質疑中國學術產業鏈亂象橫生之際,殊不知在號稱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國,也有鮮為人知的黑暗面。近期,一位居住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作家爆料稱,自己13年來隸屬於一個秘密「代寫團隊」中,有償替法國或外籍學生完成大學論文,而後者從來沒被導師發現過…… 托馬斯向記者吐露,之所以決定曝光,是因為自己厭倦了當影子寫手,他渴望能夠培養年輕作家,教他們寫作,教他們有尊嚴地工作,光明正大地拿報酬。(圖片來自Rue89 Strasbourg) 這位作家名叫托馬斯(化名),今年43歲,他的公開身份是職業作家,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的詩集作品。他曾經在斯特拉斯堡的一所大學攻讀語言與哲學,先後在圖書館和圖書貿易行業工作。在而立之年,失意落魄的他決定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同時私底下給學生當論文槍手。13年來,他已經為當地的學生有償代寫了至少5篇博士論文、30篇碩士論文,主題涉及戲劇、美學、哲學和心理學。 自爆捉刀代筆的種種細節 代寫論文什麼價格? 托馬斯稱自己的定價和行內基本保持一致:每頁論文50歐元。通常情況下,50頁左右的命題論述文花費2000歐,需要3到6個月完成。碩士論文需要花費1.5萬歐,一篇博士論文則需要2萬歐。他還表示,如果時間緊迫,他就會加價:「有個人讓我在24小時內寫一封3頁的情書,後來我收了他600歐。」 這種行為是否合法? 根據托馬斯自己說法,由於他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所以他代寫論文並不犯法;但從學生的角度講,從別人手中買現成論文,這種行為就是欺詐,因此是非法的。 不過官方說法恰恰相反。法國公共作家協會(AEPF)章程中的第7條明確規定,嚴格禁止職業作家替大學生寫論文。「學生的作業是他們得到畢業證書不可或缺的環節,在任何條件下,職業作家都不能替他們完成撰寫論文的工作。」但協會會長馬迪諾(PascaleMartineau)遺憾地表示,這份原則性章程並沒有什麼實際的約束力。 老師能否查出來? 和國內一樣,法國老師可以用專門的查重軟件來檢查學生的論文是否抄襲,但這種找人代寫論文在內容上基本屬於原創,老師也沒有別的方式檢查學生是否是真正的作者,所以托馬斯的「客戶們」至今沒有被發現或懲罰過。 怎麼聯系槍手?(請留法學子自覺劃過這一條) 托馬斯解釋道,由於網絡上公開發佈信息風險太大,所以客戶們基本上都是通過口口相傳才知道他的存在,然後他們會通過電話進行溝通和交流。 他的客戶主要有兩種學生,一種是非常有錢的法國學生,另一種是擔心自己會掛科的外籍學生。對於後者,托馬斯還會「貼心地」建議他們掌握好法語之後再答辯,並會為他們詳細解釋每一章的內容——當然,這種服務可不是免費的。 學生「爽翻」,教師無奈 在法國,正常情況下,論文導師會和學生每週約見兩次,交流論文的進度,給予指導意見。這種情況下學生幾乎無法偷懶:不僅要按時完成論文,還得在約談之前做好充足的知識儲備。但托馬斯表示,若是找人代寫論文,這學生完全可以做到給槍手一個主題,然後消失好幾個月,最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前任講師弗拉維朗(FlavienBouttet)表示,在碩士階段,3到4個導師要負責二十多名學生的論文審查,對每篇文章來說,我們都需要至少兩名老師過目。「有些碩士二年級的學生經常玩失蹤,然後找些藉口,說自己在忙工作,或者有別的事沒來得及寫……他們和導師很少主動交流。」 他還表示:如果一個學生真的在上述艱苦的條件下「抽時間」完成論文,而他所在的實驗室或者導師對這種貓膩毫無反應的話,這說明法國教育系統有問題。「學生有這種找槍手的念頭,這就是教育系統有缺陷的表現。」 在法國完成論文,嚴懲之下作弊現象依舊猖獗? 法國論文抄襲或作弊的現象並不少見。 2014年3月20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朱利安·尼古拉(JulienNicolas)在推特上講述了自己論文被剽竊的始末。他表示剽竊者不僅沒有遭到制裁,反而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作品,並且受到了版權保護。 1992年7月,法國頒布了一項關於制裁學術誠信的法規,針對不同程度的欺詐和剽竊,列舉了小到警告、大到開除學籍的處罰措施。 2012年4月,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發佈了一份報告(報告原文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對剽竊的各項行為做出了明確規定,如規定在間接引用時需要清楚地指明作者的姓名和來源,直接引用則需要使用雙引號。 但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傳播與營銷學教授米歇爾·拜戛達(MichelleBergadaà)說,在法國,這關於剽竊的規章有時候顯得還不夠明確。「一些大學機構允許抄襲者自己提出申訴……答辯老師當然也可以提出異議,但他們不得不考慮要保護抄襲者的導師的名譽。」 在德國,學術抄襲、剽竊、作假一經爆出,不僅會受到各學術部門的紀律處分,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收受賄賂的教授要被判處3年半有期徒刑。2011年,德國最受歡迎的政界明星、時任德國國防部長古滕貝格(Karl-Theodorzu Guttenberg)就因博士論文中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而被迫辭職。 相比之下,法國鮮有爆出論文造假而辭職的官員。 來自法國圖爾大學的教授艾倫(Hélène Maurel-Indart)表示,在輕而易舉就能接觸海量資源的互聯網時代,人們很容易就喪失了意識,以為線上的內容就不受法律保護。 艾倫教授的專業是法國文學,她本人的文學研究經常遭到剽竊。 她建議正在完成學術論文的年輕學者要有意識地避免學術腐敗,「合理安排論文架構」、「用好參考書目」以及「合理安排時間」。(原標題:哪哪都是翟天臨!法國槍手揭露論文代寫內幕:客戶多是外國留學生、一篇要價2萬歐……)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華輿

梅根王妃考慮放棄皇家傳統 將孩子送入美式校園

梅根 網易娛樂2月19日報導據媒體,梅根王妃和哈里王子目前正在考慮放棄皇家傳統的教育方式,他們有意願將他們即將出生的第一個孩子送往一座私人的被稱為美國社區的國際學校,該學校主要提供美國式教育的課程,並且它還靠近這對夫婦未來暫定的居所。 消息人士進一步透露:「他們希望自己的自己能夠接受更為多樣化的教育,梅根王妃也希望她的孩子能夠充分認識到她所具有的美國傳統。」目前,皇家官方並未對這樣的說法作出UI應。另外一家媒體表示,這家學校也曾廣受贊譽。學費對於王室成員來說不成問題,但他們仍會通過這樣的學校來省錢。據悉,這所學校每年的學費在1.3萬美元到3.2萬美元之間,而皇家原本要就讀學校的學費約為5萬美元。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網易娛樂
福利天堂澳大利亞,錢從哪裡來?

福利天堂澳大利亞,錢從哪里來?

A……Amazing!莎莉在和我聊天時情不自禁地喊道。這是她的口頭禪之一。 極具語言天賦的莎莉本有希望成為一名藝術家,遺憾的是,命運和她開了個玩笑,幾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她變成了一個失語症患者。 倔強的她不願給父母添麻煩,獨自租住在布里斯班的一處公寓內。 由於腦部受損嚴重,莎莉無法像以前一樣正常工作。但是,因為有政府發放的每週500澳元(約合人民幣2500元)左右的disability support pension(殘疾援助津貼),莎莉的日子過得還算寬裕。 除了每週的津貼,政府還提供了如下服務: 週一,有專人前來幫助莎莉打掃衛生; 週三,會有人過來為莎莉准備食物; 週五,有人來統計津貼的支出情況,並給出指導性建議。另外,還會有人開車帶莎莉去幹一些她感興趣的事情,如馬賽克拼圖、陶藝等。 這些為莎莉提供細致周到服務的人員都是政府從專業的公司雇傭的,費用不菲。 莎莉的鄰居,一位名叫米娜的抑鬱症患者,也是靠政府每週約500澳元的津貼租住於此。雖然她看起來與常人無異,與我聊天也顯得一切正常。但事實上,她也無法正常工作,每天必須服用鎮定藥物。 我所在社區的喬伊,出生不久便患了小兒麻痹,政府每月除了為喬伊提供津貼,還會給喬伊的母親再發放一份照料者津貼(喬伊的母親因照料兒子而無法正常工作)。今年,喬伊已經29歲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這,僅僅是澳洲福利涉及的一個方面而已。 澳洲政府對弱勢群體體現出極大的關懷,不惜花費重金保障他們的生活。在生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澳大利亞政府給予的補貼力度也同樣非常之大。 如此高福利着實令人羨慕,澳大利亞也因此常被人稱做「福利天堂」。 但誰都明白,高福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需要大量社會財富的支撐。 那麼,澳大利亞為何能長年累月為國民提供全面完善的福利保障?這麼多錢是從哪里來的? 誠然,澳大利亞是個高稅收國家,但稅收高的國家多的是,福利像澳大利亞這麼高的,卻很罕見。難道說,澳洲人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都更加聰明和勤奮,能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顯然不是。 答案說出來可能大家不信:錢,是澳大利亞人省出來的! 這絕不是開玩笑。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請繼續往下看。 政府 澳大利亞的政府機構非常精簡,不但不可能有一個正職,十幾個副職的現象發生,而且,為了節省預算開支和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澳洲聯邦政府、州政府、各地方政府還會定期進行調研和測評,裁撤、合並一些作用不明顯的冗餘政府機構。 澳洲公務員多以基層公務員為主,他們更多地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負責行政事務的真正意義上的官員只占很小的比例。因為人手有限,大部分基層公務員工作並不輕松,而且薪酬也不高。 澳大利亞政府的財政支出主要用於關乎普通民眾福祉的公共安全、醫療保障、社會保險、教育項目、貧困救濟等領域,政府雇員的「人頭費」支出和日常管理費用支出比例非常低。 我所在的布里斯班有很多火車站,大部分火車站平時只有一兩個工作人員。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是在售卡充值窗口服務,另一個工作人員則在站內四處巡視,為有需要的殘疾人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順利上下車。 去Mt Coo-tha Botanic Gardens(庫特山植物園)游覽時,里面正式的工作人員也只有兩三個。 社會 可能有朋友會問,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全球第六,精簡政府機構和公務員、節省開支好是好,可公務人員太少的話,如何管理好這麼大的國家? 這種疑問當然是有道理的,政府機構和公務員少,確實有忙不過來的時候。 比如說,2017年,昆士蘭州Cooloola Great Sandy National Park(庫魯拉大沙國家公園)內發現了一批外來入侵植物,亟需清除。然而,公園管理處只有幾名工作人員,根本無力進行此項工作。 怎麼辦? 常規情況下,有兩種解決方案 1 州政府招募正式員工,增設一些崗位和部門。但是,招聘、考核、開工資無疑會耗費大量資源,加大社會運行成本和財政負擔。 2 雇傭臨時工。看起來優於第一種。畢竟,雖然雇傭臨時工也需要從財政里出一部分錢,但比起養一個正式部門和一些正式員工,花費還是要小很多。問題在於,招募的臨時工在專業性(辨認入侵植物以及處置它們的科學方法,行動過程中避免破壞土壤和影響鳥類正常生活等等)上得不到保障。公園管理處也沒有精力和時間進行專門的培訓和指導。 那麼,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有! 這不,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打了一通電話,外來植物入侵事件得到了完美解決。 Conservation Volunteers(環保志願者)是一個長期致力於自然環保事業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在接到公園管理處請求幫助清理外來入侵植物的電話後,「環保志願者」立即在網上發佈招募志願者的信息。很快,便有不少人報名。報名者中,有自然生物專業的在讀大學生,有鳥類研究者……這些人在指定時間匯合,組成志願者團隊,由「環保志願者」派專人作為領隊進行指導,開赴濕地公園。上述這個項目本人曾親身參與,與十幾個大家們在濕地公園露宿了一週,主要工作是清理mother of millions 和umbrella tree兩種外來入侵植物。 相比於前兩個方案,公益組織具有及時、專業、免費等諸多優勢,而且還可根據需求進行長期跟蹤服務。 政府機構有需要可以找公益組織,個人有需求也可以直接找公益組織: 有位朋友住的地方比較偏遠,而自己患有某種疾病,需要定期去看醫生。每次就醫他都需要連續開車7小時才能到達,非常不便。有鑒於此,朋友的GP(全科醫生)向名為Angel Flight (「天使飛行」,一個專為偏遠地區非緊急就醫提供交通幫助的公益組織)的志願者組織提出飛機接送申請。在接到申請並確認情況屬實後,Angel Flight 便開始為其提供飛機接送就醫服務。 一個政府再強大,管得再寬,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像上面這個為偏遠地區患者提供飛機就醫的案例,政府要照顧到每個患者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公益組織就發揮了自己獨特的優勢,輔助政府履行了一部分花費高額代價也難以履行好的職責。 抗癌、環保、助學、救災……在澳大利亞,公益組織幾乎無處不在。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壯大,使得政府能夠以精簡的機構和少量的公務人員保證整個社會的良好運轉。 個人 作為個體而言,大部分澳大利亞人都喜歡做公益。即便沒有專門的公益組織牽頭,只要看到哪里有需要,澳大利亞人都會積極主動地參與。 上面說到,Mt Coo-tha Botanic Gardens植物園的正式員工只有幾個人,但為植物園服務的可遠不止這麼點人。 我們上次去參觀的時候,給我們進行講解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精神矍鑠的老太太。老太太是這里的義務講解員,每天開車來到植物園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免費講解。對了,這個植物園里所有的講解員都是義務的志願者。 澳大利亞的小學,教師很少,上分組課有時候人手會不夠用。這時候,學校會在家長群中招募、遴選合適的人到學校輔助教學。房東是語言老師,常常去學校充當義務輔導員,幫助學校檢查孩子們的拼寫和閱讀情況,糾正他們在拼寫和發音中的錯誤。 有了這些志願者,植物園每天只需要兩三個正式員工就可以運行得很好,學校只需要有限的教職工就可以把教學任務完成好。 從政府到社會,從社會到個體,澳大利亞舉國上下「省吃儉用」,互惠互助,並把省出來的巨額財政收入和人力物力慷慨投入到那些更需要它們的地方,才最終造就了這樣一個令人欽羨的高福利社會。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覽記

韓國學生向聯合國告狀 學習太苦 , 錯幾題被家長打幾下

韓國一高中前,後輩為參加高考的前輩行大禮。(韓聯社) " 從小學開始,每逢考試,答錯幾道題,便被父母打幾下 "" 成績差的學生常被歧視,一些同學還因此自殺 "" 成績不好的學生被老師嫌棄,被罵『公害』 "…… 這是韓國 23 名青少年去年底聯名向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 ( 以下簡稱為聯合國兒權委 ) 提交的《韓國兒童報告書》中的部分內容,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向聯合國 " 告狀 ",揭露韓國青少年正遭受的學業壓力現狀,並控訴 " 唯成績論英雄 " 的韓國式教育。 韓國 MBC 電視台 18...
澳大利亞動物園除了考拉袋鼠,還有上百種動物,特別適合親子前往

澳大利亞動物園除了考拉袋鼠,還有上百種動物,特別適合親子前往

澳大利亞有着獨特又多樣化的自然環境,也以野生動植物品種獨特且種類豐富而著稱,考拉和袋鼠就是提到澳大利亞的動物少不了的第一反應,讓存在照片里的它們進入你的懷抱則是在澳大利亞可以實現的一次體驗。 在澳大利亞動物園,有着澳洲和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除了澳大利亞的為人熟知的考拉和袋鼠,還有着其他上百種動物,比如鱷魚、老虎、非洲獵豹、亞達伯拉象龜、長頸鹿、各種鳥類等等,遊客們是可以與之親密接觸的,只要你不怕。 袋鼠不發威的時候,還是很溫柔的。動物園內還有我第一次見到的袋熊,是我世界里的全新物種,粗壯矮肥,四肢和尾巴都極短,可這笨拙的樣子又顯得極為可愛,能擁抱它入懷實在是一生難得的體驗。 在澳大利亞動物園里,雖然都是野生動物,跟非洲獅子老虎獵豹的野生動物氣質完全不同,果然是一方土養一方動物,澳洲這片土地更有溫和的一面。估摸着整個野生動物里,會讓人緊張的動物就是鱷魚了,園內還有着鱷魚表演,精彩的表演算是突破了我對鱷魚的死板印象,讓人驚嘆,看似如此孤僻的動物也有着不一樣的一面。 澳大利亞動物園不僅自由得展示着這些動物,還是一個動物交流的教育基地,在這樣自由無拘束的動物環境,真正實現與動物們一起玩耍的期待,這對於親子是絕佳的體驗。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北石同學

河北 學前教育普及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內將新建、改擴建200所幼兒園

教育關系民生大計,寄託着千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201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雙創雙服」活動,要求河北省教育廳組織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工程,目標是年底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4%。一年來,通過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新增學位15000多個,有力推進「入園難」問題解決;通過認真研究制定文件,形成30多項省市制度,推進學前教育長效機制建設。經過各級教育部門努力,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6%,超額完成預定目標任務,推動全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優質發展。2019年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普惠園建設,年內新建、改擴建200所幼兒園。 學前教育普及工程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長城網

景區兒童票按身高還是年齡收費?

景區兒童票的收費標準,該按身高來確定,還是按年齡來確定呢?昨天,一起相關案件引起社會關注。因認為廣州長隆集團多個場所存在以身高作為未成年人優惠票標準的問題,2月18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代表消費者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以身高排除和限制不特定大多數未成年人消費者權利的侵害行為;以恰當有效的方式依法給予全部未成年消費者應有的優惠;就其侵害行為在媒體重要版面上公開賠禮道歉。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此案是全國第一起未成年人消費權益保護公益訴訟。目前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案。 公益訴訟 起訴長隆集團 停止以身高為「門檻」 廣東消委會稱,長期以來,國內旅遊業以身高作為未成年人優惠票標準的現象較為普遍,其合理性、合法性等一直存在爭議。 從法律上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定義未成年人。從國際上看,大部分游樂場所通行做法是按照年齡標準劃分未成年人。但國內很多景區、公園等一直沿用身高標準,並且標準上限設置普遍偏低(大部分在1.4米以下,少數提高到1.5米)。 疾控部門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全國6歲城市男童平均身高已達到1.2米,12歲未成年人平均身高已超過1.5米,顯然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被排除在優惠范圍之外。 為保護未成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自2018年8月開始,廣東省消委會就未成年人優惠票身高標準問題啟動專項調查,其中發現廣州長隆集團下屬的長隆歡樂世界、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水上樂園、飛鳥樂園在未成年人票價優惠方面存在以身高作為劃分標準的問題,且長隆國際大馬戲園區中拒絕對所有未成年消費者提供優惠票價。 省消委會多次組織法律專家、律師團隊深入研究,並向廣東省、廣州市有關單位發函查詢,瞭解該省游樂場所票價定價、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方面的規定和情況。 廣東消委會認為,依據《民事訴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旅遊法》《價格法》等法律相關規定,所有的未成年人(未滿十八週歲的公民)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及參與旅遊活動中有權平等享受票價優惠,不應受身高影響。若部分游樂場、公園等場所以格式條款、單方規定限制身高「超標」的未成年人享受票價優惠,等於變相「懲罰高個子」,對長得高、長得快的未成年人十分不公平,侵犯了這部分消費者的平等權和公平交易權,同時也存在個體歧視、價格歧視等問題。 為糾正相關行為,廣東省消委會於2018年9月30日約談了長隆集團,在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的基礎上,直接指出其侵權行為,提出了以年齡作為優惠標準的要求。但長隆集團以法律法規不明確及國內同行業慣常做法為由,堅持以身高作為優惠標準。 廣東消委會表示,考慮到長期以來社會各界特別是家長、青少年對以身高作為未成年人優惠標準的較大意見,以及廣大未成年人對社會公平的期待,且本案符合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的法定條件,廣東省消委會決定依法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廣東消委會 定義未成年人 一直以年齡為標準 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對未成年人的定義一直以年齡作為標準,國際上在落實未成年人福利權益方面,也均是按照年齡劃分。但長期以來,在無論是文化消費、旅遊景點,還是交通運輸等等方面,都存在以身高作為未成年人享受優惠的標準。 此做法最初是因為未成年人不能辦身份證,難以證明身份,但2004年《居民身份證法》實施後,公民一出生便可以辦理身份證,該問題已不存在,但很多行業仍一直沿用身高標準,並且以行規慣例為理由拒絕糾正。對此,不斷有社會學家、教育工作者、人大代表、媒體抨擊批評,呼籲糾正整改,廣大家長也十分不滿。 廣東消委會對此提起公益訴訟,目的除了禁止長隆的侵權行為,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司法判例形成鮮明導向和有力震懾,倒逼相關企業及更多的行業重視未成年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頑固行規慣例逐步糾正整改。 長隆集團官網 「兒童票」范圍 身高1米至1.5米 廣東長隆集團官網顯示,集團創立於1989年,集主題公園、豪華酒店、商務會展、高檔餐飲、娛樂休閒等營運於一體,是中國旅遊行業的龍頭集團企業。該集團旗下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歡樂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等都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度假項目。 北青報記者通過公司官網查詢了長隆旗下數個旅遊度假項目的票價信息,官網對「兒童票」「全票」等票價信息進行了詳細說明,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為例,1米到1.5米的兒童屬於「兒童票」范圍,平時210元/人,特定日245元/人;1.5米以上兒童及成人屬「全票」對象,平日300元/人,特定日350元/人;身高1.0米以下兒童在購票監護人陪同下,則可以免票入園,每位購票成人限帶一名免票兒童。 長隆歡樂世界則規定,14歲以下且身高1.0米至1.5米兒童屬「兒童票」范圍。 昨天,北青報記者多次撥打了長隆集團的電話試圖進一步瞭解情況,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此外,北青報記者瞭解到,2018年1月,廣東的劉先生帶着10歲孩子去上海迪士尼樂園,被要求給孩子購買成人票,理由是孩子身高超過了1.4米。 劉先生原本已在網上購買了一份499元的「親子套票」。為了不影響其他遊客,劉先生按對方的要求為孩子重新購買了成人票。劉先生認為,1.4米的兒童票標準早該被淘汰了,以年齡來界定才是合理、平等且容易操作的。劉先生於是將上海迪士尼樂園起訴到法院。 庭審中,迪士尼方面表示,以身高為標準來確定兒童票在中國十分普遍,比如上海東方明珠、海洋水族館、歡樂谷和上海科技館等,兒童票的身高上限均為1.4米,同時,因為大部分的中國兒童都沒有身份證,在人流量較大的公眾場所,以身高作為標準將會更為簡便。另外,按照身高標準,絕大多數3歲到11歲的兒童都可購買兒童票入園。 劉先生一方則認為,上海迪士尼並沒有考慮到中國兒童的實際身高情況,應該以年齡為標準確定兒童票。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該案尚在審理中,目前還未有宣判信息。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北京青年報

文化課成績差就去藝考?你恐怕想錯了

近日,各大藝術類院校陸續啟動藝考,無數少男少女踏上了 " 逐夢藝術 " 的征程。 據媒體報導,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河北考生王思陽把自己參加藝考的初衷分成了兩部分—— " 一個很客觀的原因是,我文化成績不高,這個必須得實話實說;還有一部分就是,我實在是喜歡那種受台下目光注視的感覺,真的很好 "。另外一名來自四川的考生也覺得,自己身邊不少同學轉向藝考," 可能是不太想攻文化課,想通過藝考上一個好一點的大學 "。 2 月 17 日,上海戲劇學院 2019 各專業藝考,大批 00 後考生從全國各地趕來考場,很多考生家長也千里迢迢趕來陪考。 高中生因為文化成績不好,或者不喜歡文化課而選擇藝考,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社會層面上將 " 藝考 " 定義為升學的捷徑,也有 " 對文化課要求相對不高 "...

開學第一課,校長們開學發言「團寵」流浪地球

△ 2 月 18 日,長沙中小學開學第一天,砂子塘小學的兩名女生開心地共用一把傘走出校園。圖 / 記者辜鵬博 開學第一天,是種下希望的日子。你准備帶上哪些裝備去挑戰未來? 這里有份來自長沙各大名校校長的 " 硬核 " 大禮包。其中,電影《流浪地球》成為校長們的 " 團寵 ",他們通過這部熱門電影,傳達了對家國情懷、責任擔當、人生格局、逐夢築夢的思考。但願發言中的只言片語,能為你在飛馳人生時,積聚些許力量。 2 月 18 日,長沙市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第一天。開學典禮上,最隆重的禮物可能是校長們精心准備的開學致辭,字里行間透露出校長們對每位學生的期許。 當天,長郡中學校長李素潔、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師大附中副校長陳迪勛、明德中學校長劉林祥、周南梅溪湖中學校長的演講備受關注。他們的發言中,或結合寒假期間熱點新聞,或引經據典講述追夢旅途,給學生們上了一次有溫度、有深度的開學第一課。 關鍵詞 球地浪流 奮發精神,擔當宇宙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 人類自從掌握了時間的計算法則,懂得與自然規律相伴共生,春天就有了特別的意義。當人類關注自身發展的目光從大地向太空不斷延伸,當嫦娥四號傳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 " 全景圖...
他被譽為「巨星之父」,桃李滿天下,香港歌星多半都是他的學生?

他被譽為「巨星之父」,桃李滿天下,香港歌星多半都是他的學生?

梅艷芳、王菲、梁朝偉、劉德華、黎明、郭富城、謝霆鋒等一線香港天王天後級的歌手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一直火到了現在,雖然他們很多人都已經淡出了歌壇,但依然在歌壇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實他們都是出自同一位聲樂老師的教導,而且都是師兄弟的關系。他們的老師叫做戴思聰,他在香港被譽為「巨星之父」和「音樂教父」,是註明的香港音樂教育家,他在華語樂壇中的聲望曾德高望重,卻因為壓榨自己的學生,與他們簽訂「吸血賣身契」,被推向輿論的風尖浪口。 戴思聰於上個世紀60年代從內地移民香港,早年就開始從事聲學學習的他,其後又去日本留學學習聲樂,回國後開始從事聲樂教育,他的第一名學生就是《中國心》這首歌曲的原唱歌手張明敏。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戴思聰的歌唱教育事業進入了黃金時代,他陸續的向華語樂壇輸送了梅艷芳、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王菲等天王天後,這些一線的歌手都是他培養出來的學生,一時他的名聲大噪,被香港媒體尊稱為「香港歌壇教父」。 因為培養了並且向歌壇出入了大量的歌壇巨星,所以在香港很多人想發展歌唱事業都陸續的拜入戴思聰的門下,認他為師父,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幾位天王天後,還有影帝梁朝偉、呂良偉等演員也是他的學生。在他的眾多學生中,有一位是比較特別的,這位歌手作品不多,人氣不高,卻有兩首歌曲火了很多年,分表叫做《朋友別哭》和《老情歌》,寫到這里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他的名字了,沒錯他叫做呂方,然而呂方也是戴思聰的學生。 由於培養出了大量的歌壇巨星,戴思聰在整個華語樂壇德高望重,後來他又陸續培養了謝霆鋒、林峯、鄭嘉穎和陳曉東等歌壇新秀,在眾多的學員中戴思聰最喜歡的三位是王菲、陳曉東和鄭嘉穎。尤其鄭嘉穎自幼跟隨他學習唱歌,雖然是師徒卻情同父子,在戴思聰的舉薦下鄭被唱片公司簽下成為了一名歌手。看到自己的學生一個個叱吒樂壇紅得發紫,戴老師開始不太安心只是做一名聲樂教師,開始兼職做起了藝人經紀人,他先後簽下了兩名自己的愛徒鄭嘉穎和陳曉東。 鄭嘉穎師從戴思聰學習唱歌,所以對恩師言聽計從,於是簽下了終生收入被抽傭的「吸血賣身契」,後知後覺的鄭隨後與戴分道揚鑣,卻也被恩師雪藏,一度被「流放」到台灣。,鄭嘉穎通過多年的打拚最終被TVB認可,開始走紅,此時的戴思聰站了出來要求鄭履行被抽取佣金的承諾。一時之間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輿論的導向劍指戴思聰為吸血鬼。 1995年陳曉東踏入歌壇出道的時候與戴思聰相識,雙方簽下了長達九年抽五成佣金的經理人合約,1998年,陳曉東單方面以700萬元為自己贖身解約,理由是自己被戴老師當成了「搖錢樹」,工作量巨大,甚至無法保證睡眠和休息。而後不久,陳曉東的經理人梁少英自殺身亡,戴思聰直言爆出了不敬言論,兩人關系正式決裂。 鄭嘉穎、陳曉東兩名愛徒與戴老師的解約,一度將戴思聰推到了輿論的風尖浪口上,曾經的「樂壇教父」、「巨星之父」被貼上了「樂壇吸血鬼」的標簽,戴老師最終選擇了息事寧人,逐漸的淡出了樂壇的圈子,一度還患上了「抑鬱症」。2010年戴思聰因心髒病去世,多半個香港歌壇的歌星全都參加了他的告別儀式,送別這位昔日的樂壇伯樂。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畢竟戴老師曾一度為華語樂壇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巨星,功大於過,現在他已經不在了,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優秀的聲樂教育家,不知道大家對戴老師是如何看待的?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艾美的小子
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荷蘭人一年才工作1350小時,過勞的你一年工作多長時間?

在當下,過勞死並非一個新鮮詞匯,過度勞動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與德國、法國每週工作35小時相比,《過勞時代》一書揭示的事實令人頗為悲觀:過度勞動不僅在日本和中國、韓國很普遍,就是在美國、甚至英國也有加大的趨勢。毫不誇張地說,過度勞動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更是導致過度勞動這一趨勢逐漸加大。 此前,人們往往容易將過度勞動僅僅歸結於勞資關系。但是,近些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過度勞動產生了直接關聯。以蘋果手機為例,如果蘋果手機的所有研發和生產環節全部放到美國,由於美國工會力量比較強大,法律對於員工的權益保護較為完善,加上薪資、福利成本較高,這將導致蘋果手機的生產成本較高。利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蘋果公司將大部分的手機製造和生產環節外包給某些東亞國家,這些東亞國家不僅工人工資、福利低廉,而且沒有謀求員工利益的組織化工會,有些國家的地方政府為了得到稅收而討好資方,因此對於資方侵犯勞工權益坐視不理,勞資雙方發生糾紛時甚至偏袒資方。在這種經濟關系之下,勞方為了增加收入,就不得不「自動加班」,而長期過度勞動,不僅摧毀了員工的身體健康,而且無異於冷酷的精神折磨。 過勞現象日趨嚴重 另一方面,生產同樣的產品,發達國家的成本高出發展中國家很多,發達國家的外包和生產轉移,無疑又減少了其本國工人的工作機會。因此,這必將招致其不滿,進而以種種措施阻礙和干擾。《過勞時代》揭示,國家之間的競爭也可能加劇過度勞動。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日本企業不得不與新興國家競爭,過度勞動競爭進一步加強。 而消費型資本主義的興起,同樣導致了過度勞動。無論是更大、更舒適的房子,還是性能更卓越的汽車,以及價格昂貴的奢侈品,以及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都意味着消費支出的增加。對於中上層階層的人而言,攀比性的競爭消費不僅會增加他們的生活壓力,而且會導致過度勞動以獲取收入,維持消費支出。對於中下階層的人來說,如果長期的過度勞動也不能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和最低的生活所需,長期不能購買自己想得到的商品,將會產生多種負面情緒,並有可能危害社會。 消費型資本主義誘惑着人們的欲望 在中國,過度勞動現象十分嚴重。《過勞時代》顯示,2006年,韓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每年有60萬人過勞死。這一數據顯然大可質疑,但是,中國人的過度勞動問題顯然已經十分嚴重。2012年8月底,《小康》雜誌和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1-2012年,69.4%的受訪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時工作,其中42.4%的受訪者每週工作40-50小時,18.5%的受訪者每週工作51-60小時,5.5%的受訪者每週工作61-70小時。另外幾項研究也顯示,中國人的過勞現象很普遍。 顯然,與德國、法國每週大致35小時工作制相比,中國人的工作時間要長出很多。《過勞時代》49頁顯示,西門子公司就工作時間延長的問題與工會協商時稱,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就將兩個工廠的核心生產部門遷移到工資更低廉,耕作時間更長的匈牙利和中國。雖然工會極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接受西門子延長工作時間的提案。 解決過度勞動問題較好的是荷蘭。在20世紀80年代初,荷蘭人每年工作時間就已經縮短到1500小時左右,到90年代,又進一步縮短到1350小時。而荷蘭解決過勞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減少全職員工和兼職員工的時薪差距,既解決了失業問題,也縮短了工作時間。雖然中國與荷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具備直接的可比性。但是,讓勞方擁有自己利益表達的方式和渠道,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過度勞動的問題。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閱讀與幽思
新疆烏魯木齊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青少年網癮問題加劇 電競應避免成為遊戲「漂白」手段

過去16年,像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這樣的網癮戒除機構在國內從一家增至二三百家—— 電競應避免成為電子遊戲「漂白」手段 資料圖:新疆烏魯木齊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註定會讓陳燦、張傑一生難忘,他們和其他數十名網癮少年一起遠離家鄉在北京的一家網癮治療中心過完了年。位於北京南郊的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創建於2003年,是國內第一家專門救治網癮青少年和青年的機構。走進這里的每一個孩子和年輕人都有着不同的網癮史,但因為他們的網癮,給各自的家庭都帶去了相似的痛苦和煎熬。過去16年,像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這樣的網癮戒除機構在國內從一家增至二三百家,這是一個讓人憂慮的現象,因為網癮少年越來越多,他們背後的不幸家庭也在與日俱增。 一個學霸的「墜落」只用了一學期 眼下,和陳燦同屆的不少孩子正在享受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個寒假,放到幾年前,陳燦的母親就給陳燦設想過這樣的前程,並且相信,陳燦就讀的一定是名牌大學。陳燦的母親回憶,陳燦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優異,當時的目標是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然而一切都在陳燦迷戀上網游後改變。 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面前的陳燦,是一個彬彬有禮、談吐不凡的年輕人,他目前在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接受網癮戒除治療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很快就將重新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他對於自己過去幾年沉迷於網絡遊戲的經歷懊悔不已。 陳燦回憶,自己在初中時沉迷於一款網絡遊戲不可自拔,每天晚上都要在晚自習放學後玩上三四個小時,很少能在夜里12點之前入睡。但由於自己的學業基礎還算扎實,加上白天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還比較高,學習成績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中考時,陳燦的成績是全縣的前十幾名,雖然距離拿到全縣第一名的目標有一定差距,但足以保證他順利升入當地最好的高中。 上了高中之後,陳燦繼續着每晚熬夜打遊戲的習慣,但是高中學業明顯加重,他已經很難遊戲、學業兼顧。初中時,陳燦白天在課堂上如果太困了還能打個盹,基本上不會對學習產生太大影響,但是高中時已經不可能這樣。由於白天精力不濟,無法保證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僅僅一個學期,陳燦的學習成績就出現了大幅下滑。在一次與老師發生矛盾,因此被停課一天後,陳燦發現原來停課可以讓自己更有時間和理由玩遊戲了,進而開始有意地曠課,學習進度更是無法跟上,到後來,陳燦直接申請了休學。 讓陳燦母親痛心的是,面對兒子沉迷於遊戲和由此導致的人生「墜落」,身為家長卻毫無辦法。 陳燦母親回憶,其實早在陳燦初中時,她和陳燦父親就一直在勸誡陳燦不能玩遊戲玩那麼長時間,但是勸阻的效果甚微,到後來,甚至很容易招致陳燦的情緒宣洩。陳燦母親記得,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陳燦為了表示自己不滿,直接踢翻了客人送來的禮物,十分失禮。至於對父母髮小脾氣,更是家常便飯。陳燦的母親一開始以為,孩子是青春期的叛逆,過了這段時間,孩子就會好起來,直到陳燦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迅速從一名「學霸」變成了頑劣的差生,陳燦父母才想到,孩子如此沉迷於遊戲,是不是到了需要救治的地步。 陳燦母親先是找到了一名精神科醫生朋友,這位朋友經過初步診斷後發現,陳燦的網癮已經非常嚴重,建議盡快採取戒除措施。 當親耳聽到醫生對兒子的診斷結果時,陳燦母親的內心是此生以來的第一次絕望,曾經讓自己、讓全家無比驕傲的孩子,竟然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而落到了出現嚴重精神問題的地步。 現在的陳燦已經意識到,自己在網癮最嚴重的時候,不僅迷戀於網絡遊戲,而且逃避、排斥現實生活,寧可在網上跟人聊天,也不願意在現實中跟人說話。 2017年4月,陳燦在父母的帶領下第一次來到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但為了趕在9月開學前回到學校,治療只進行了5個月。結果,因為治療不徹底,回校一個月後陳燦就網癮復發。 2017年12月,陳燦再次來到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也是在治療一個寒假後,自以為不錯,但是回到家後,又是很快就回到了沉迷於網絡遊戲的狀態。 2018年5月,陳燦父母帶着陳燦第三次來到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這一次的治療到目前已經長達九個月,醫生的建議是,直至幫助陳燦從內心徹底戒除網癮,治療才算結束。 隨着此次治療已進入尾期,預計等到新學期開學時,陳燦將能夠真正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但是寶貴的青春已經被耽誤了3年。陳燦原先高一的同學,此時已經步入大學生活,而陳燦母親早已放棄了對兒子的名牌大學夢。 陳燦覺得自己不太可能再回到高中了,他准備一邊打工一邊自學高中課程,而後再做考大學的打算。陳燦母親則不再奢望兒子能考上大學,她的唯一期待就是陳燦能安安穩穩地過上正常生活。 資料圖: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電子競技相關產品受人關注,參觀者現場體驗電競樂趣。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一名迷失自我的昔日電競選手 26歲的張傑,網癮已有差不多10年。 張傑的父親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張傑從高二開始沉迷於網絡遊戲,那時他每天都去網吧,學業一塌糊塗。學校對如何拯救這個孩子實在無計可施,就建議張傑父親給他辦了轉學,轉到當地一所軍事化管理的學校。 在新的學校,張傑被沒收手機,平時住校,嚴禁隨意出校門,他根本沒有接觸到網絡遊戲的機會,就這樣,張傑學習成績逐步回升,但網癮也在精神上摺磨着他。在到新學校的前半年,張傑父親為了滿足兒子的網癮需求,還曾3次謊稱孩子生病,幫張傑請假,把他從學校接出來,帶他回家上網玩遊戲。但此後,張傑在學校的嚴管下,網癮被暫時壓制了。 在新學校復讀了兩年,張傑終於考上了當地一所還不錯的高校。上了大學之後,張傑玩遊戲再也不受管束。張傑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自己在大學的學業沒有受到玩遊戲的任何影響,但張傑父親表示,兒子從大二開始幾乎就是天天泡在網吧里,最後兒子能大學畢業,只是矇混過關而已。 張傑在大學時期還參加過全國大學生電子競技比賽,拿到過獎項,但正是這段經歷讓他明白,一名電子競技選手遠不是玩玩遊戲那麼簡單,需要經歷嚴格、枯燥的訓練,當娛樂變成工作,實際上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 所以,當談到自己在大學畢業一年後,辭去工作開始徹底以網絡遊戲為生活中心時,對於記者提出的何不再次參加電子競技比賽的問題,張傑的回答是自己絕不可能以成為電子競技選手為目標,因為走那條路實在太難了。 2016年夏天,張傑大學畢業,然後按部就班地進入當地一家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的單位工作。但是,工作不可能像遊戲那樣很快給人帶來興奮感、成就感,張傑在逐漸發現工作的平淡後,又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網絡遊戲中,從一開始的下班後去網吧玩遊戲,到請假去玩遊戲,再到曠工去玩遊戲。單位領導一次次找他談話,找家長談話,但都已經無法令他回心轉意。 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張傑主動放棄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此後又找過幾次工作,但都是幹不了幾天就維持不下去。張傑父親很清楚,兒子的心思已經完全在網絡遊戲上,現實生活哪里能帶給他像網絡世界那樣的「刺激」和「精彩」? 此後一年,張傑過着黑白顛倒的生活,張傑父親惱火卻又無奈地看着兒子每天夜里在網吧度過,一早回到家里吃飯、睡覺,一覺睡到下午三四點鍾,再吃點東西去網吧。到了後期,張傑也不去網吧了,就整日把自己關在自己的房間里,他說自己也不是一直都在玩遊戲,也有很多時間是在網上隨便看看和跟人聊天,但就是無法離開電腦。 張傑父親發現,原本性格開朗、能說會道的兒子,在把自己封鎖在網絡世界近一年後,已經變得精神萎靡,連說話都不利索。 張傑父親覺得兒子正在精神上「死去」,他必須要想辦法救回兒子。 2018年5月,張傑父親編了一個理由把張傑騙到了北京,直接住進了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張傑發現來這里是為了給自己戒除網癮之後,以絕食、帶領其他孩子「暴動」和逃跑等方式反抗。張傑父親鐵了心,絕不向兒子妥協。 多種反抗手段無效之後,張傑終於明白了父親的堅決,開始接受治療。 治療過程充滿挑戰,在兒子開始「森田療法」(被治療者獨處一屋,屋內僅有一床,保證被治療者基本生活條件,但沒有社交、閱讀、娛樂等任何活動,以迫使被治療者思考、審視、認知自己)之後,張傑父親沒有想到,其他孩子只需進行30至40天的「森田療法」,兒子竟然做了70天,這大概也是兒子受網癮毒害之深,重新喚醒他的自我認知之難的體現。 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性將日益凸顯 過去16年,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共收治了1萬餘名網癮青少年,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陶然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大量的實例表明,即便網癮少年完成了戒除網癮的治療,網癮給孩子帶來的身體、精神方面的傷害也將是終身的。」 首先是網癮對孩子身體的傷害巨大。 陶然在給孩子們的治療時發現,網癮少年的體型90%都比較精瘦、單薄,體重不達標。在基地的治療過程中,這些孩子也普遍體弱多病,天氣冷暖稍有變化,他們就容易感冒、發燒。腸胃功能也比健康的孩子差。 網癮少年的視力下降問題也很突出,按照國際醫學的建議標準,8歲以上青少年每天玩電子遊戲的時間應在1個小時以內,但網癮少年每日玩電子遊戲的時間普遍在三四個小時以上,極易對視力造成嚴重傷害。 網癮少年長期靜坐面對電腦、手機,體育運動欠缺。陶然痛心地表示,這些孩子在本應最有活力、最陽光,精力體力均最旺盛年齡,卻因沉迷於遊戲,貽誤了身體發育的最好時機。 其次是網癮對孩子的大腦造成的永久性傷害,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精神狀態和社會生活能力。 陶然介紹,相關科研表明,長期沉迷於電子遊戲會導致青少年大腦額葉缺血,影響大腦的發育。這除了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最重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的傷害上。 陶然說,現在對網癮少年有一個比喻是「機器大腦」。意思就是,網癮少年普遍沒有正常人的情緒、情感,像個機器人一樣,對待週遭的人和事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態度。他們只有沉迷於遊戲中才有喜怒哀樂,而在現實生活當中,他們對一切都沒有興趣。 但是,人類是群居動物,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群居、社交的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只有正常的交往,才能獲得健康的心理發展。如果一個青少年、一個未成年人,天天面對一台電腦或手機,在遊戲中尋找人生,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不成熟,他大腦還在發育階段,在這種生活狀態下,這些網癮少年往往沒有人情味,不懂人際關系,脫離學校,再大一些就脫離社會。他們的生活已經趨於虛擬化,也就是以遊戲里的方式去面對人生,進而去道德化,去法制化。 在陶然看來,網癮少年因為長期沉迷於網絡遊戲中,心智發育受到嚴重影響,心理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要小4到5歲。網癮少年本就不成熟的心理,再加上遊戲世界里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和打死人也不用負責的誤導,導致他們傾向於以暴力方式解決問題。 根據陶然的調查,大約86%的網癮少年對親人採取過暴力手段。 遇到父母和家人制止自己玩遊戲,網癮少年往往不是知錯認錯,而是打罵父母和家人。更有甚者,如果自己玩遊戲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網癮少年甚至可能殺害父母。去年12月31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就發生了這樣一起慘劇,一名13歲的初一學生因為向父母索要上網的費用不成,用錘子殺害了自己的雙親。而此類與網癮有關的惡性案件,過去幾年已經屢見不鮮。 位於北京的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接收的來自北京的網癮少年並不多,只占5%左右,這是網癮對青少年侵害的另一個典型現象,即:越是大城市,問題的嚴重性越小,中小城市的情況差於大城市,農村地區的網癮少年問題最為嚴重。 陶然表示,主要是因為大城市的家庭,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更為完善,家長的教育理念也更科學,會及早避免、干預孩子與電子遊戲的過多接觸。另外,大城市的孩子可玩的東西、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孩子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空間再去沉迷在網絡遊戲中。 相比之下,農村地區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明顯欠缺,一些農村孩子可能也是留守兒童。祖輩負責照顧孩子,往往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約束孩子上網、玩手機。 不要以為農村地區的網癮少年問題與我們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很遠,陶然憂慮地說,將來這些留守兒童,農村孩子中的網癮少年進城以後,他們長期受網絡遊戲的影響而造成的心理、性格上的問題,真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你想象不到這些網癮少年可能會在遇到什麼事後,傷害到哪些人。」 資料圖:電子競技現場cosplay。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攝 電競被正名背後是日益加劇的青少年網癮問題 2018年11月3日,英雄聯盟S8賽季全球總決賽,來自中國的IG戰隊獲得了總冠軍。一時間,國內媒體爭相報導,包括一部分此前對電子競技的立場有所保留的主流媒體。通觀過去兩年,電子競技在媒體的曝光率越來越高,從電子競技的職業化產業化分析到中國選手屢屢獲得世界比賽佳績的報導,再到電子競技進亞運、進奧運的探討,但是相比起早些年媒體在報導電子競技時較嚴的把控,如今的報導更多了一些炒作意味,而少了一些審慎態度。 陳燦的母親、張傑的父親,作為網癮對青少年造成嚴重傷害的最深刻體會者,都強烈反對電子競技日漸明顯的高調。 電子競技與電子遊戲是不同的,但是又都是以電子遊戲為載體的,孩子們只看到了一些媒體在爆炒電子競技,於是有了一個抗拒父母限制自己玩遊戲的強硬理由,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能從一個網癮少年成為世界冠軍? 陳燦母親表示,「對於電子競技的發展,國家應有立法監管。孩子到底能不能走電子競技這條路,要有權威機構的測評,來告訴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往電子競技方面發展。我們當然不能完全封殺電子競技,但是也不能像現在這樣誤導了大多數的孩子。」 張傑父親表示,「成功的電子競技選手只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走電子競技選手這條路,其實是很難很難的。我認為,媒體要全面宣傳,要讓未成年人和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在,他們只看到了光鮮的一面,卻很少注意到,不可能人人都成為電子競技的職業選手,更不可能人人都奪得冠軍。不能任其(遊戲廠商)主導輿論,我們要讓大家明確看到網癮有危害的那一方面。」 此外,張傑父親也認為國家要加強對網絡遊戲的監管,讓孩子一點都不玩是很難做到的,那麼關鍵就是如何把控的問題。家長也要分析,為什麼有的孩子玩網游成癮,有的孩子就沒有?成癮更深層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因此要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增強心理素質和抗挫折能力。 對於電子遊戲藉著電子競技的名義擴大宣傳,陶然的建議是,電子競技必須是二十一二歲以上(相當於大學畢業)的年齡才可以參加。這樣就避開了大腦正在發育和「三觀」正在建立階段的青少年、青年參與。電子競技可以搞,但必須是二十一二歲以上的成年人玩。陶然在對網癮少年的調查後發現,80%的網癮少年都想過成為電子競技選手,這實際上成為他們沉迷網游的藉口。 從學校來說,學校、老師要像宣傳反對毒品一樣去宣傳過度使用電腦、電子產品和沉迷遊戲的危害性。從小就灌輸孩子們這種危害,就可能在他們內心灑下止毒液,播下防禦的種子。 另外,學校和家長都要帶動孩子多發展業余愛好,陶然表示,網癮少年有個共同的問題——業余愛好少,家長從小沒有很好地培養他們的業余愛好。他們就只有學習,突然接觸到這個遊戲,肯定覺得有意思。再一個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際關系,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沒有玩伴,只能玩電腦、玩手機。陶然建議家長給孩子養個小動物,讓孩子精力釋放,也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還有就是家長應該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減少乃至杜絕電子保姆類的產品。8歲以下兒童不建議接觸電子遊戲,8歲以上兒童,可以週一到週五每天玩半個小時,週末每天玩一個小時。 近兩年輿論中關於電子競技的宣傳越來越多,陶然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的一些遊戲廠商實際上就掌握着輿論工具,它一邊開發遊戲,一邊也是媒體。如果讓賣菸草的企業也掌握了媒體工具,它還可能說吸菸有害健康嗎?所以,遊戲廠商會利用自己的媒體平台說遊戲對孩子的侵害,說遊戲需要管控嗎?掌握輿論的企業,它一定會為自己開發的東西唱贊美之歌的。 那麼,作為一個遊戲廠商,又同時掌握着強大的輿論工具,這是不是不妥?我們是不是應該有類似於《反壟斷法》的制度,強行剝離這些公司的媒體平台,或者進行企業拆分。 電子競技進入亞運會和可能進入奧運會,是近兩年的輿論熱點,也是電子競技進行形象革新的有力抓手,但是電子遊戲的所謂競技化本身還存在極大爭議。 著名體育學者易劍東在去年9月提出了《中國電子競技十大問題辨識》,指出「電子競技作為一種新興的智力競技和精神娛樂,與追求強化體能或身體極限的體育判然有別,可以按照其自身規律獨立發展。將電子競技置入體育體系,對其自身和體育均有較多不利影響,尤其與體育概念及體育價值體系有着顯著的衝突。中國電子競技發展處於中國青少年體育尚未成型和國民(特別是青少年)近視率世界最高、慢性病流行、健身風氣不彰、生育率嚴重偏低等特殊背景下,必須得到理性的政策規制,甚至徵收行業的專項稅收,方能逐步達成社會經濟、文化的協調效應。筆者建議政府乃至電子競技投資人支持開展關於電子競技缺陷、弊端和不足的大樣本量、長時段研究,以形成客觀、公正、平衡的電子競技研究與傳播格局,從而實現電子競技自身理性、平和與持續發展。」 去年12月,在國際奧委會主辦的第七屆奧林匹克高峰論壇上,有參會人士認為,電子競技所在的遊戲行業是商業驅動的,而體育運動是以價值觀為基礎的。賴以存在的基礎有着巨大差別,這也是電子競技與體育競技很難殊途同歸的原因。 易劍東在《中國電子競技十大問題辨識》中表示,「從目前看,國際奧委會的項目遴選規則和慣例,近期均不支持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項目的可能。」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青年報
「教養」孩子聽不進去話,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求救。

「教養」孩子聽不進去話,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求救。

以色列「中介學習」的第一原則是「和小孩對話時要有目標,並且要創造一個讓小孩可以學習的環境」。 白話來說,大人跟小孩對話時,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對話的目標在哪里,而且要在小孩聽得進去的狀況下,才開始對話,不然就是無效溝通。要創造小孩可以聽得進話的環境,還是要先瞭解小孩的情緒和行為,從哪里而來。 快兩歲的孩子正發展出自我意識,想要自己決定一切。然而,他們其實沒有能力在無限的選項中,找出自己真正要的東西,所以才會產生了大人拿一百樣東西給小孩,小孩仍然不滿意的狀況。 反過來想,在這樣的狀況下,小孩又是多麼挫折啊? 所以,作為一個大人,此時該怎麼做,才能創造一個讓小孩可以選擇又滿足的環境? 別忘了,小孩聽不進話,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求救。 創造「聽得進去」的環境 有個兩歲出頭的小男孩,非常聰明,但有感官統合的問題。在他比較累或不舒服的時候,會忍不住一直打其他小孩或亂丟東西,勸也沒有用,講也講不聽。 「我跟他說不可以丟東西,他還是丟個不停,我所有的時間都在和他打交道,對其他小孩不公平!」一個同事這麼說。 「更嚴重的是,我有時受不了給他time-out (計時隔離),他不只不難過,還會對我笑。我知道Winnie 不接受世界上有壞小孩這種事,但看到他的笑容真是讓我發火。」另一名同事接着說。 「這個小孩有感官統合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聽懂了我們的要求,生理上卻做不到?」我繼續解釋,「我們如果不能理解小孩的困難,就不能同理, 不能同理,就引導不了小孩。」 「我們先來思考,這個小孩的感官統合問題是什麼?」我問。 「小孩有觸覺接收不良的問題。」一個老師說,「所以他一直在尋找身體上的碰觸,碰觸量不足時,會去坐或躺在其他小孩身上,而且比較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動來動去。」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我問,「小孩就是停不下來啊。罵他有用嗎?一直告誡他有用嗎?」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帶他出去跑兩圈,但我們人力不足,不可能有專人做這件事……」另一個老師說。 「很好,大家開始想辦法了,而現實就是現實,我們沒有多餘人力可以一對一陪他,所以有更好的方式嗎?」我繼續問。 依孩子需求對症下藥 看到大家又沉默下來,我再給提醒:「有什麼事是我們可以帶着他跟小孩一起做的?」 「一起唱遊?」一個老師突然眼睛亮了起來說,「放音樂讓大家可以一起跳來跳去?」 「把小孩一個一個叫過來做兒童按摩?」我接着建議,對於觸感太敏感和太不敏感的孩子,正確的按摩方式對安定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請小孩彼此按摩?」另外一個老師繼續說,大家愈來愈有創意,「或是玩包成木乃伊的遊戲?」 我告訴工作團隊,通常這個小孩控制不了自己時,我就會請他來坐在一起,我幫他做些物理治療師教我的按摩,讓他冷靜一點,而且我會直接跟他說:「我知道你今天有些困難,停不住自己的行為,過來陪我坐一下,我幫你按摩。」 」我這樣跟小孩講話,和禁制、告誡、說他做的都是壞事,兩者對小孩有什麼不同影響?「如果對小孩的行為有些理解,而且有解決方案出現,也許可以進一步瞭解小孩內心在想什麼,「你們想想看,為什麼給他time-out 時,他非但不難過,還會對你們笑?好像對自己的行為一點都不覺得羞愧?也不在乎你們是否生氣?」 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有個老師小心翼翼地開口說:「他應該不瞭解time-out 是什麼意思吧?以為我們叫他去別的地方,再叫他回來很好玩?」 「也許……他不知如何面對我們的怒氣,所以乾脆隱藏自己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另一個老師說,「我以前碰過一個被父母大吼大叫就把情緒封鎖起來、變得面無表情的小孩,當然他是大小孩,已經上小學了。」 聽到這里,我知道可以開始談收尾了。 回頭思考和孩子的溝通卡在哪 「首先,這個小男生非常聰明,而且能夠解讀大人的表情,所以他知道我們在生氣,我相信他也知道自己做了被禁止的事,才會被請到別的地方去待着。」我開始說明,「但他其實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的大吼大叫和處罰,對他而言只會讓他害怕,而不是改善行為。他如果無法面對我們的怒氣,用微笑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比較好的方式?或是另一個可能性,我們大吼大叫時,他覺得自己終於獲得大人的注意力?不管是正向或是負面的對待?」 「而當我們把他拉過來按摩,或用遊戲的方式協助他時,小孩會知道大人看到他的困難,並且試着幫助他。這樣他才可能信任你,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聽得進去你說的話。」 其實作為一個家長或幼教老師,必要時,我一樣會對小孩提高音量,但那不會是在我情緒失控之際,而是在創造一個讓小孩聽得進話的環境時。例如說,我要告知一整班小孩某件事,但小孩很吵鬧時,提高聲量請大家閉上嘴巴是必要的。 總而言之,面對怎麼講都不聽的小孩,得回頭思考大人與小孩的溝通卡在哪里。另外,也請記得,小孩需要能夠守護他的大人,如果他一鬧,大人就不知所措,或是只會用語言和肢體暴力壓制,那他得到的信息將是:大人沒辦法守護我,只能用威脅和暴力讓我屈服。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看雜誌

干淨的肉體和有文身的肉體哪個更有吸引力?

在傳統觀念和影視作品中,文身往往成為被用來體現黑社會、有不良嗜好的人的特點。在現實中文身也曾經被認為是喜歡從事冒險和炫耀行為的標志。 傳統觀念中對有文身的人的看法 但近些年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文身逐漸被認為是時髦的象徵。2016 年的美國哈里斯民意調查發現,2003 年,16% 的成年人報告說他們的身體上有永久性文身;這一比例在 2015 年幾乎翻了一番,達到 29%。多達 40% 的美國成年人有文身,近一半的千禧一代有文身。美國兒科學會在 2017 年發佈了關於青少年和年輕人文身的第一份臨床報告,並指出文身可能與高危行為同時發生。 事實上,關於文身與健康之間關系的證據好壞參半。關於文身與自我報告的身體健康狀況的有限信息表明,兩者之間很少或根本沒有相關性。 雖然關於文身與心理健康關系的文獻很少,但這兩者之間似乎存在一種負相關的關系。對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德國居民進行的抽樣調查發現,那些有文身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比沒有文身的受訪者感覺糟糕得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者發現,與無文身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相比,有文身的住院精神病人有更多的人格障礙。 文身在歷史上一直與不同的社會人口特徵和危險的健康行為有關。例如,文身者更有可能與非法吸毒、吸菸、酗酒、吸食大麻、有潛在精神病理障礙、早期和 / 或更頻繁地與更多伴侶發生性活動、參加幫派活動和被逮捕有關。偏離正軌的行為隨着文身次數的增加而增加。總的來說,有文身的人被認為比沒有文身的人在生活態度方面更消極。於是的廣播電視總局也在去年頒布有文身的藝人不得在影視作品綜藝節目中露出文身。 文身的真的都是不良少年? 近日,美國邁阿密大學和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的研究者考察了文身是否與健康結果(包括總體健康狀況、是否曾被診斷有精神健康問題和睡眠困難)和從事危險行為(目前吸菸、曾經蹲過監獄和在過去一年的性伴侶數量)之間有顯著相關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皮膚病學雜誌》上。 為了生成大量且豐富的文身特徵、行為和結果的數據集,研究人員使用亞馬遜網站的 " 勞務眾包平台 "(Amazon Mechanical Turk)進行在線調查。越來越多的文獻支持和驗證這種在線眾包服務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使用。本次調查抽樣選取了居住在美國的 2,008 名成年人。雖然這項調查是針對 18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的,但研究人員將 66 歲及以上的人排除在外,原因是他們的健康狀況下降,文身的流行程度低。 研究人員向受訪者詢問的問題包括:是否有文身,文身的總數(根據總數歸為四類),文身是否可見,以及是否具有冒犯性(看起來很扎眼)。   文身與收入、職業、學歷、性別和性取向有關系? 結果顯示...

留學真的很辛苦嗎?我在澳村待了3年,這就是真實感受….

澳大利亞,備受大批留學生青睞的留學生聖地,和我一樣,選擇澳洲各種各樣原因,因為學校好,因為顏值高,或者生活質量高.. 當我選國家來留學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澳洲,然後我選了阿德萊德的南澳大學,雖然學費有點高,但教育質量很好。 你問我在澳洲留學是什麼樣?說說我的經歷吧… 我剛到阿德萊德,剛開始的時候挺郁悶的,因為特別想家。阿德萊德對我而言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不過還好在這里我有親戚,我住在姑姑家,住宿費是省下了。 學校的生活 我第一次去學校的時候,南澳大學的各種都挺奇怪,這里有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學生,中國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還有美國,不過local學生也挺友好的。等着過段時間,我的緊張感就消失了,開始適應學校的生活和文化。 我認識了來自不少國家的留學生,大家一起交流文化,一起學習。學校的教育質量也是蠻高的,有少數教授是國外的,大部分是當地的,很專業。 在阿德萊德找兼職 下一步就是找一份兼職了,因為我要自己付學費,還要負擔生活費,而且大家都知道澳洲的學費和其他國家比,也不便宜。 總之,我開始到處找工作。我記得在開學的時候,我的教授提醒我,不用在簡歷上寫太多工作經驗,寫一些和職位相關的就行了。所以,我根據職位重新做了簡歷,並開始在網上投簡歷,但都沒有收到回信。 然後,我把簡歷打印出來,然後開始去市場和店里投簡歷,至少,能讓我見到招聘的人。 終於,有人打電話讓我去面試了,但每次失敗的原因都一樣,因為我是留學生。 後來,我看到有招銷售的,是那種上門銷售,公司很不錯,而且工資靈活,如果你擅長跟人交流,會說話會勸人,那我建議你找份銷售工作,總比好過什麼都沒有吧。工作了2個月之後,因為太忙,我開始申請別的工作了。 後來,經過一個親戚的介紹,我去了她們公司面試,做數據錄入,幹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時間,工資不僅能幫我付學費,還能省下點錢。 要分享的一點重要經驗就是,在聖誕節前後,澳洲幾乎所有的商店,餐廳都需要大量的臨時工。如果你工作的好,讓你一直幹也說不定。另外就是,留學生打工最常去的就是餐廳,總會需要兼職的服務生。 記住一件事「工作無小事」,不管你去什麼職位,做收銀員,服務生,在澳洲,時薪是非常高的,就算是每週工作20個小時,你也能賺不少。 拓展你的社交圈子 在澳洲找兼職其實也是有捷徑的,就是拓展你的社交圈子,認識的人越多,人脈越廣越好。 例如,參加各種招聘會,或當地的活動。還有,參加幾次志願者活動,雖然沒有工資,但說不定有機會找到兼職。 多參加幾個學校的社團,多認識一些留學生和local朋友,這樣,不僅能讓你的能力提升,也能增加你找到兼職的機會。 在澳洲的生活 也會有很多留學生住在高檔小區,過着土豪生活,因為他們來自高收入家庭。但是,如果你負擔不起,也不用太擔心,其他選擇也有,在阿德萊德的消費還算是挺低的。 除了校內住宿,拼租之外,阿德萊德也有澳洲人對留學生開放,也就是寄宿家庭。 交通 阿德萊德公共交通還算是,比較方面的,而且學生可以有折扣,留學生也可以享受。 吃什麼? 不管你來自哪個國家,澳大利亞有各個國家的餐廳,尤其是悉尼,墨爾本,像是唐人街,韓國城等等。在阿德萊德雖然沒有那麼多,但留學生聚居的地方也有。 像是中餐,馬來西亞,韓國料理,印度菜等,澳大利亞融合了各個國家的文化,除了這些之外,也有大的全球連鎖店,肯德基,麥當勞等,價格還可以。 對了,別忘了嘗嘗澳洲本地有特色的美食…. 來澳洲留學,你真的准備好了嗎? 考慮來澳洲留學,卻還在擔心花費,找工作等問題嗎?我的建議就是,不要想太多,快來吧!作為一個留學生,以過來人的身份說,前幾個月可能挺難熬,但之後你就會愛上這里的生活。 想打工,如果你好好找,也能找到;相信我,一切皆與可能,如果你更努力,機會也就更好。如果我能一切都順利,你也可以。 最後,我想說,千萬不要被剛開始的失望,負面打敗,堅持下去,你就一定會愛上這里的,加油!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澳洲留學中心

大學生考取公務員,偏愛「鐵飯碗」的三大理由,你中槍了嗎?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非常大,所以每個人都想着要一份永遠都可以待在其崗位上的工作。就是自己不想被炒魷魚,自己也不想換工作,就是這個工作非常好。最好是這個工作也因為自己的特點而顯得獨一無二一些,這樣才會讓人有一種拚命想得到他的感覺。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鐵飯碗」工過。 鐵飯碗顧名思義,是很厲害的工作,就是自己拚命想得到的工作,而且別人也沒有辦法輕易找到自己工作上的毛病。而且現在才畢業的大學生也特別偏愛「鐵飯碗」工作,2019年參加國考的290萬人數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大學生偏愛「鐵飯碗」的三大理由,來看看你中槍了嗎? 生活安定 鐵飯碗代表的是安定,就和立業基本是一樣的,如果畢業能擁有一份鐵飯碗的工作是多麼的了不起,五險一金一有基本就代表國家,企業會養你一輩子,你的生活就會變得很穩定。 有了一個鐵飯碗,我相信每一個人都非常的開心,因為這個工作幾乎都意味着你這未來十年或者幾十年的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再加上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這麼大,大學生畢業的數量又這麼大,所以不僅是大學生,很多企業上班族也都爭相搶着鐵飯碗。 社會認可和尊重 在中國人的心里邊兒政府是最值得信賴的機構!有道是進了公家的門,成了公家的人,一輩子都會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在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當中,捧着鐵飯碗的人不需要出多大的力氣,就可以拿着工資!就像許多人說的那樣吃一口輕松飯!相反的,自主創業的人或者靠技術吃飯的人!往往要通過非常艱苦的努力,才能夠得到自己所享受的生活! 許多時候,人們都有很多的顧慮,人的力氣是有限的,年輕的時候在努力的人,他到老之後就沒有了收入的來源只能靠子女的贍養!這對於很多老人來說是非常難過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是捧着鐵飯碗的人,即使他們退休之後也擁有很高的退休金!這些退休金足以讓他們安度晚年! 因為有退休金的保障,擁有鐵飯碗的人,老了之後也是一個香餑餑,子女爭着贍養!相比較,他們的一生比較快樂!正是因為有這些考量,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追着鐵飯碗,就是追着幸福跑 日常福利好,生活待遇高 不能說是中國的大學生想要追求鐵飯碗,而是被時代所逼。但是現在隨着國企福利不如私企福利,很多的學生已經放棄鐵飯碗選擇進入了私營企業。現在的私企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而且他們也會給自己員工五險一金甚至六險一金,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一般都選擇福利好的民營企業。 大學生追求的並不是鐵飯碗,而是公司待遇,日常福利待遇,生活保障待遇,當公司把這些配齊的時候,他們只會盡可能選擇待遇最高的,因為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就是賺錢嘛,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和錢過不去的。如果你足夠優秀的話,即使是一個普通大學的大學畢業生,也會有很多人要你的。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辯教育

終於,我們逃回北上廣深

逃離 不同的城市,氣質不同,向你傳遞的信息不同。 來源 l 粥左羅(ID:fangdushe520) 轉載請聯系授權(MFshow) 作者 l 粥左羅 註:大部分時候,本文中的「北上廣深」代指大城市,包含成都、杭州等,也包括紐約、洛杉磯等,因為有的人過完年,回的不是北京,而是紐約,不要限制自己的想象力。總之,本文說的「北上廣深」是與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相對應的「大城市」。 假期終於結束,我們逃回北上廣深。對一部分人來說,上班是「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在老家過個春節比上班累多了,心累。 當然北上廣深的吸引力遠不止如此。 人們從A到B,無非是因為那股強大的「推拉力」,一方面是A的「推力」,即A那里有你太多厭倦的東西,另一方面是B的「拉力」,即B那里有太多你渴望的東西。 1 厭倦小地方的死氣沉沉 渴望大城市的蓬勃朝氣 去年自己創業,幾號放假終於可以自己說了算,我們公司1月25號就放假了。回去之後,連我這麼雞血的人都可以自動進入慵懶狀態,不用第二天,當天就能進入狀態。 然後接下來的近20天,都是這種狀態,甚至沒有「改變一下」的意念產生,整個假期里除了每天三四個小時習慣性閱讀,其它什麼都沒做。 這是我每次回老家非常大的一個感觸,好像那樣的環境,人就該那樣。 非常神奇的是,每次只要坐上北上的高鐵,人就開始變得積極起來,開始思考工作,規劃接下來要做的事。尤其是下了高鐵,在車站打車回家或者去公司時,整個人就更加精神起來了,好像大腦運轉得都更快了,以適應這個快節奏和充滿競爭的環境。 這里的「死氣沉沉」和「蓬勃朝氣」,不是說別的,而是說整個人群對學習和成長的渴望。 前天回北京,昨天出門第一個目的地就是書店,人非常多,我非常喜歡那里的氛圍,每個人都在找自己那本書。假期我把《教父》三部曲又刷了一遍,昨天在書店的一個角落里偶遇《教父》原著小說,買完書我去書店的咖啡廳坐下來,感覺工作的狀態又回來了。 這個書店是我除了公司和滑板場最常去的地方,喜歡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那里經常有爸爸媽媽帶着孩子來讀書,咖啡館里,大人看大人的書,小孩看小孩的書,坐在一起和諧自然,那個畫面我很喜歡。 昨天我旁邊坐着一位父親,小女孩坐在他身上看漫畫,我聽到父親跟女兒說:等你再長大一點,就可以不用看小人書了。 這樣的場景,在我們那些小地方,太不典型。小孩子一天就吃吃吃,打遊戲,玩抖音。 為什麼呢?父母都不讀書,你指望小孩學習呢。安心的打一下午遊戲,不吵不鬧,不耽誤大人喝酒打牌吹牛逼,這種小孩子,就是好孩子啊。 小地方的死氣沉沉,和幾代人信奉的「穩定」強相關。 曾經缺什麼,就渴望什麼。 上幾代人缺穩定的工作,缺穩定的收入,缺穩定的吃喝,所以大家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就是:穩定。 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穩定的住所,穩定的人際關系,穩定的價值觀,以及穩定的知識結構。 如果你在大城市里生活,你經常有這樣的感概:XXX這半年變化太大了,他現在怎樣怎樣了。 但在小地方,你在年輕人身上通常看不到這樣的短週期大變化,無論是職業發展上,還是知識結構和認知層次上。事實上,我有不少老同學,老朋友,過去四五年里,我感覺沒有在他們身上看到變化。 2 小地方你要顧忌別人 大城市你可以更在意自己 展開說這一點之前,我先貼一下我之前寫過的關於這個話題很火的一段話。 如果你在一個小地方。 三十歲不結婚,你就是怪物。 結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女喜歡女,男喜歡男,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業單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學畢業後不考研,你也是怪物。 你夏天穿個超短裙,你個不要臉怪物。 你花倆月工資紋個花臂,真他媽怪物。 你有錢竟然不買房,你是個傻逼怪物。 說實話,小地方怪物真不多,為什麼? 因為小地方不允許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個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隨時隨地, 為了你好,他們要你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 一個人教育你還好, 說不定你還能對抗一下,過過招兒, 但10個人100個人都要教育你時, 孤立無援的你,會徹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後你可能都要經歷一個 漫長得像一生一世的難眠之夜。 嘿,如果你是怪物,來大城市吧。 這里的人都很忙,沒時間拯救你, 你唯一需要對抗的就是你自己。 別讓任何人,糟蹋了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要毀也要毀在自己手里。 上次寫這段話,我沒有解釋。這篇文章我講一下,其實原因很簡單: 小地方是熟人社會,大城市是陌生人社會。 這句話足以解釋上面的25句話。 我們只有在熟人社會里才會有那麼多要顧忌的東西,在陌生人的環境里,你可以放飛自我,你就算做個傻逼也沒人說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旅行的原因之一。 如何快速講明白一個東西?找到它的最邊界。 我們上面說了,大城市對應的是:小城市、縣城、鄉鎮、農村。 所以,大城市對應的一面的最邊界是:農村。 剛好我就是農村長大的,我給你講幾個熟人社會里令人厭倦的小事,是的,光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足夠讓你厭倦。 我們村,沒有公交車,我每次去泰安高鐵站,都要找村里的專門做開車接送人生意的送我去。之前有一次,我爸竟然還去給人家送了兩盒煙,我超級不理解,我就問「我們付車費,他拉活兒,為什麼還要送禮?」,爸說:咳,不都這樣嘛。 這些在村里拉活兒的,不就是大城市開黑車的麼?但農村人就喜歡送禮。送給誰?送給「有本事「的人。什麼叫有本事?就是你將來」用得着「的人。 我每次聽有人說大城市里沒有人情味,就特來氣,其實農村里更講利益關系,更講赤裸裸的交易。 而且這種講利益都變質了,明明不用搞關系的事,也特麼得搞關系。比如,一個2000人的村子,你進了村委,村里人都」巴結「你,不然不好辦事。 這個打住,接着聊別的。 我特別懂得貴人在一個人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以前,恩記在心上,去年我發展比較順利,春節回家就想給高中幫助我比較大的一家人的孩子包個大紅包,作為感謝。我爸媽知道後馬上說:不行!少給點!(其實我給的不多) 我問為什麼,我媽給我的理由特別荒誕:怕別人笑話! 我就理解不了,就繼續問。她老人家給我講了一個我們村另一個人的故事,那個人在上海混了很多年,終於混的不錯,這幾年回來,也比較會做人,對他們那一家子人(同姓比較近的人)都很好。 如果在大城市,這就是會做人,但在農村,大家背地里笑話你,說你不會過日子,敗家,得瑟...... 我媽說:你給他錢,人家也不說你個好。 我問:我給他錢,大家怎麼會知道? 問完我自己就有答案了,村里人閒的慌,別的不多,但時間多,就愛討論,一件事,你讓一個人知道了,三天內恨不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有個事特逗。 2017年,我推廣課程寫了篇軟文,這篇軟文就傳到了村里去了。那年春節我去我大爺家吃飯,村里一個正讀大專的孩子跑到我大爺家請教我,他學的專業是編程,問我畢業後怎麼整?我說你學編程的跑來找我幹嘛。他說:你不是做編程發達了麼? 哥是做編輯的,硬是被村里一些朋友傳成了做編程的。 說回開始的話題。 我討厭熟人社會,家長里短,人情世故,你要顧忌的東西太多,你活着,但你要在一雙雙眼睛下活着,你要在親朋好友的嘴里活着,在小地方,面子是別人給的,在大城市,尊嚴是自己賺的。 大城市,就是陌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里你牛逼你就牛逼,你可以蹦蹦跳跳的,放飛就是了,誰管誰啊。 熟人社會講關系,陌生人社會講規則。 熟人社會講人情,陌生人社會講實力。 熟人社會要面子,陌生人社會要舒服。 熟人社會看別人,陌生人社會做自己。 3 小城市,生活同樣充滿艱辛 大城市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物價高——生活壓力大。房貸是一座大山,孩子教育是一座大山,醫療是一座大山。 所以有人就說:還不如在小城市生活的人,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小日子舒服的很。 我想問:你對小城市的生活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小城市難道有人給你發房發車麼?小城市難道老婆就包分配麼? 我有很多朋友都生活在小城市,小日子也沒那麼舒服。 小城市房價低,可賺得也少啊,月薪三四千,除去生活費,攢錢買一萬一平的房子。這小日子能容易麼? 小城市消費低,可賺得.....不不不,打住,誰告訴你小城市消費低?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小城市,消費比肩大城市。 生活在小城市的朋友們,一樣的辛苦還房貸,買車是因為大家都買了再不買太沒臉了,一樣的高消費,一樣的工作壓力大,一樣的加班,一樣的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一樣大病一場給你一夜幹到解放前。 另外,老婆也不包分配,你該單身還是單身,小地方女孩子的父母,你沒房子,更沒有叫媽的機會。 所以這幾年,一邊是一群人喊逃離北上廣,一邊是有很多逃離北上廣回到小城市生活的人,沒過幾年又逃回了北上廣。 4 偉大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 你為什麼留在霧霾嚴重、氣候差的北京? @跋涉光年 說: 黃沙萬里覓封侯。 曾經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拚,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 上面那7個字就是最好的答案。 偉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 我身處新媒體行業,想起這個行業的一個朋友,十點讀書的創始人林少。 曾有人問:十點讀書發展過程中,戰略調整和升級的主要節點有哪些? 林少一句話帶過商業模式的升級,卻大篇幅講了另一個重點:公司從廈門搬到了北京。 2017年2月份,我們從廈門來到北京,帶來7個人,之前在廈門我們有20多個人。2017年,北京公司從7個人做到了50多個人。可以說,這給我們公司帶來一次升級,我們從一家廈門的公司,變成一家有全國視野的公司。 我個人的成長也快了很多。我在北京能接觸到各行各業的投資人、精英、大佬,我的認知視野在不斷地被打開。 搬個家就是戰略關鍵節點。誇張麼?一點都不,很真實。 每個對此不敢認同的朋友都會說:在小地方,你一樣可以牛逼,你也一樣可以把公司做得牛逼。 興許他還能給你舉出幾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比如巴菲特。 就像你在職場里遇到的最討厭的人也有朋友一樣,再極端的東西,都有正面案例。 成熟的成年人(有很多人只是生理成年)的知識結構里都有個受用一生的詞:概率。 成功的人生,是因為你一直在做大概率能成的事。 之前我寫文章探討城市對人的影響,里面大概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工作生活在西藏日喀則,無論你多麼努力,你也幾乎註定成不了馬化騰。 有個讀者憤怒的給我留言:憑什麼瞧不起西藏日喀則? 笨蛋才會讀出這層意思。 我講的是不同城市對人的不同影響。 YC的創始人說,不同的城市,氣質不同,向你傳遞的信息不同。 紐約會告訴你:你應該賺更多的錢。紐約人崇尚財富,即便你是不費吹灰之力繼承來的。它不斷的告訴你,你的錢包應該再鼓一點。我喜歡這種赤裸。 波士頓會告訴你:你應該更聰明。這個哈佛、麻省所在地,會不停的給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暗示,你應該認真讀點好書。 硅谷會告訴你:你應該更強大。這個城市要求「你在乎你是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 洛杉磯會告訴你:你要出人頭地。 華盛頓會告訴你:你的圈子很重要。 巴黎會告訴你:你做事要有風格。你還要懂點藝術。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他們有什麼話要講給你聽,你不妨自己來聽聽。 城市對一個人是有強大影響力的,每個你有所耳聞的十五世紀意大利畫家都住在佛羅倫薩。其它城市,或許也有很多天賦異稟的傢伙,但很多都沒有被發掘。 你憑什麼覺得你是那個「人定勝天」的個例? 我做新媒體,研究傳播,我自己悟到一條:所有傳播,均需借勢。 我突然想開了:所有成就,也均需借勢。 那些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借了各種各樣的勢。 勢,可以是一個貴人,可以是一個好公司,一個好平台,可以是好的時代機會,行業機會,甚至都可以是一種氛圍。 然而,勢不平均散落在各處,否則那不叫勢。勢大多集中在一起,大城市就是各種勢的集合。 最後借用一句我很喜歡的一段話結束本文: 為什麼候鳥要秋天飛回南方?為什麼江魚產卵要洄游?為什麼非洲角馬要遷徙?它們都吃飽了撐的要去忍受路途遙遠和路上斷糧或被狩獵的風險,不知道呆在原地最輕松嗎? 當然是因為,要去的地方更溫暖,更多水草食物,更適合繁殖啊。 對現在的有夢想的年輕人來說,北上廣就是他們的水草更豐美之地。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笨鳥讀書

鄭州男子未下成車與車長理論 兩次抓公交方向盤被刑拘

公交車上的監控畫面截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寧田甜通訊員趙振華文圖 鄭州一年輕男子在乘坐公交車時,因未及時下車,在公交行駛途中,在非公交站點上前找車長理論並抓方向盤。正常行駛的公交車由此被逼停到公交專用道的快車道上。而當時正值晚高峰,車上滿滿一車乘客。 男子行為引發全車乘客不滿。車長和乘客對其勸阻後,男子又和熱心管事的乘客們發生爭執,且再一次抓方向盤。隨後還和乘客們動起手來,乘客們紛紛報警。 15日夜,事發後,當事男子被警方帶走。 1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當事男子已被刑拘。 突發:鄭州一男子下車不成兩次抓方向盤,引全車乘客激憤 15日夜,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快速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處證實確有此事。 16日中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到當事的鄭州B2路公交車長邢紀峰。 他說,事發15日傍晚6時02分,他駕車由西向東方向正常行駛。在電廠路公交站,他打開前後車門正常上下客,經監控查看確認無人上下客後,他正常關門起步。 當車駛出站台約20米後,後方過來一年輕男子,上去抓住他的方向盤說,「我下車,你沒看見?」 因雪後路不好走,他當時開得不快,「大概30碼。」 突然遇到乘客抓方向盤,他非常驚詫,當時為了保證全車乘客安全,他立即兩手緊握方向盤,緊急制動,將車停穩。 此時,車被逼停的位置是快車道上的公交專用道。萬幸,當時後方並無其他來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車停穩後,邢紀峰立即向男子解釋說:「車上人多且車長,我確實沒有看見也沒聽見你要下車。再有一百多米就到下一站了,你能否下站再下?」 車上幾個乘客見狀,立即上前,將那名男子拉到一邊,有乘客此時就准備報警。 而此時,邢紀峰說,他也心想要報警處理,但因車當時停在快車道上,他擔心一車乘客的安全,所以看乘客們已將男子拉走並圍住男子,一時對他行車沒有影響,他趕緊繼續前行,准備在安全地帶停靠。 而這期間,全車乘客都開始指責那名男子行為惡劣。 當車繼續前行至冉屯東路站時,早已對男子有防備的邢紀峰車速開得很慢,而等車剛開到站內時,那名男子又上前抓方向盤。邢紀峰穩住方向盤,成功將車停穩。 此時,車上幾名男乘客立即上前,又將男子抓了回去。將其圍在一個角落。 男子不願被拉走,動手捶了其中一名拉他的男乘客。這時,全車乘客群情激憤,很多乘客幾乎同時紛紛報警。 此時,邢紀峰將車門一關,大家一起等警察。很快,警察趕到現場。 「警察簡單詢問情況時,那名男子還很不配合。」邢紀峰說,隨後,警察將那名抓方向盤的男子銬走。而他將全車乘客安頓到下班車上後,也跟隨警察一起前往派出所。同去的,還有當時車上兩名熱心男乘客。 在派出所,邢紀峰說,他和另外兩名熱心男乘客以及那名男子都被安排在不同的房間。他和另兩名男乘客配合警察做完筆錄後,已是16日凌晨2點多。他們先後離開派出所。而從進去派出所到離開,他們都沒再見到那名抓方向盤的男子。 而截至16日中午,警方也沒再進一步與他聯系。 進展:男子當場被警方銬走,目前已被刑拘 15日晚11點多,鄭州快速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奪方向盤男子和兩名男乘客以及車長應該都還在鄭州市公安局電廠路派出所,派出所民警也告知此行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據車長說,刑偵已介入,正在處理中,等待定論。 「現在是以治安案件報的警,如果協調解決,可能會以糾紛性質不了了之。但如果刑偵介入,這個風口,應該會重罰。」該負責人說。 16日中午,記者聯繫到辦案民警李警官。 他確認,目前男子已被刑拘,其他詳細情況沒有透露。 不過,他說,此類案件他不能確定是不是鄭州首例,但他還是第一次處理。 對此,鄭州市快速公交相關負責人透露,抓方向盤的男子姓倪(音),出生於1990年。 「當時在派出所,民警就說,這就是典型的刑事案件。目前證人證言都齊了。至於監控,估計下一步警方還會調取。」上述快速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經歷了此事的當事車長邢紀峰說,他幹公交車長近20年,這樣被乘客抓方向盤的事還是頭一次遇到,「以前看新聞,只是聽說過這樣的事,而發生在我身上,覺得特別突然和驚詫。這種行為太惡劣太過激了,我拉着滿滿一車乘客啊,這種人毫不顧忌他人的安危,光顧自己利益」。 巧了:12日也曾發生一起類似事件,但沒嚴懲 2月12日傍晚6時02分,鄭州公交一公司車長李亞楠駕駛郊區公交線路劉堂專線正常行駛。她剛駕車起步,一女乘客坐過站要求非站點下車,她沒有同意,然後女乘客就惱了,一下搶奪住她的方向盤,想強行使她停車。萬幸,李亞楠及時回方向沒有造成太大損失。之後報警,大家都去了派出所。 2月17日上午,鄭州市公交一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件事經警察教育,女乘客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並且道歉了,因車輛人員沒有什麼損失,女乘客又認識較深刻,沒有刑拘,就讓她走了。 問題1.公交駕駛室是否有安全護欄?如果有,乘客又怎能靠近或搶奪到方向盤? 重慶公交墜江事故後,記者沿街查看鄭州公交駕駛室安全防護設施發現,大部分有護欄,但也有少部分公交駕駛室沒有加裝任何防護裝置。鄭州公交官方說法是,鄭州全市6000多輛公交,九成以上都有安全防護裝置。 但記者此前實地調查結果是,加裝了護欄的,有的是封閉門式的,但高度不高,僅到車長坐姿腰部;而有的是欄桿式的,高度雖然可以,但沒有完全將駕駛室遮擋,且中間有空隙。 從目前鄭州公交駕駛室現有的這些安全防護措施來看,對防護車長人身安全及保護方向盤不被搶奪上起不到太大作用。就此,本報曾呼籲鄭州公交改進提升駕駛室防護裝置,鄭州市公交總公司也曾表態,會和公交車製造廠家聯系,論證加裝或提升安全護欄的可行性。 那麼,該事件當中的這輛B2公交車,駕駛室的安全護欄又是什麼情況? 1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15日夜的這輛公交車,駕駛室安全防護門是半封閉式的。 對此,鄭州市快速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有關這一問題,鄭州公交暫時應該都只是駕駛室有半高的防護門,不是全封閉那種。而且全國范圍看,真正做到全封閉的也很少。如果做成全封閉式的,緊急制動和開關等都在駕駛室,一旦突發情況出現,是否真的有利無弊,這個還真不好說。」 而此前,針對記者就此問題的獨家提問和建議,鄭州公交總公司回覆說,公司會與公交製造車企聯系,對現有公交駕駛室防護門能否改造或加裝成全封閉式樣的可行性和科學性進行論證。而且國家目前對此也有要求,等國家具體標準出來後,鄭州公交會嚴格執行。 問題2.公交車上有下車提示按鈕? 記者經常乘坐公交出行,記者發現,鄭州公交現狀是,乘客一般都被要求從前門上後門下,即便惡劣天氣下,人在前門很難擠到後門也是如此。這就出現了乘客好不容易從前門擠到後門要下車時,車長或許看不到或聽不到就已經關閉車門准備發車,有時需要下車的乘客便拍後門提醒車長。 而如果車廂人多擁擠聲音嘈雜或播放音樂、廣播情況下,後邊人喊下車,前邊車長有時確實也不易聽到。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乘客是吆喝車長停車開門,而有的會拍門。 對此,鄭州公交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回覆說,公交車上的後門處都有下車提示按鈕。具體在後門前的鋼柱上。 據鄭州公交一線車長透露,這個按鈕,有的公交車有,有的車沒有。有的用過一段時間,因為一些乘客亂按損壞了,不能再用。 「再說公交是定點上下客,逢站必停,出站區後就不再停車。如停車就違反公司規定。一旦督察拍到或調監控,處罰是非常嚴的。」一名一線車長說。 「下車提示按鈕具體位置在公交車廂後門兩側兩個扶手立柱上,紅色的。乘客一按,提示音在儀表盤附近會響,車長能接收到。小朋友們都知道!新車都有,老車型的壞了。」一車長說,摁一下就響了,沒有別的功能,「就是讓乘客叫門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學生知道的多。就連我給娃娃買的兒童連環畫書上都有這方面的常識。」鄭州一市民說。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大河報

從小做起天津開學第一天,垃圾分類進課堂

今天,全市中小學生迎來開學第一天,收到一份特殊的「開學禮」──《天津市中小幼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讀本》。「新學期,我們將把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融入到各個年齡段學生的教學內容中。」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秋季學期,我市各學校全面開展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各學校通過班隊主題課、綜合實踐活動、學校科技節、文化節、校本課程,以及與相關學科結合等形式與途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教育活動,提升了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對環境資源的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垃圾資源觀。 為了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教育納入全市教育體系,市教委又組織相關專家,按照統一體例編寫了《天津市中小幼垃圾分類知識教育讀本》。該讀本從「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學科滲透」「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具體內容」「垃圾分類知識的教學案例」三個方面系統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了介紹,對教學實施做了示範,內容涵蓋中小學、幼兒園全部基礎教育學段。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天津日報

想去美國留學,不瞭解網申系統怎麼行

網申是美國留學申請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過程,需通過某個系統進行申請。當然這個系統並不是唯一的,在美國大眾網申系統有以下6個,本文給大家介紹了去美國留學需要瞭解的網申系統,希望能幫到各位! 01 The Common Application(本科申請) 網址:https://app.commonapp.org/Login Common App(CA)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在成立超過35週年以來,之一致力於提供可靠的服務,幫助促進公平訪問和大學申請過程的完整性。他是一種一站式的服務,是會員制的機構,申請注冊後可幫助高校學生完成一個全面的申請。這是幫助申請美國本科的一站式申請網站。除了CA的要求,有的學校還有額外的要求,所以要注意。CA本身的要求是5篇命題作文和一篇自命題作文。因為是本科的申請,所以學生還要填寫高中參加過的課外活動。 在美國47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以及在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拉脫維亞、卡塔爾、新加坡、瑞士和英國。他們的會員超過500多個。意思就是有500多所學校支持這個申請。 你可以通過查看網站上的申請要求表格,看到每個大學的基本申請要求,像申請截止日期,申請基本分數要求,申請費用等等。類似於這樣: 所謂的一站式申請,意思就是,你填寫一次資料,就可以申請好多學校。CA系統要求學生每人交兩篇文章,對應的每個學校還有不同形式的補充材料,申請者在填寫的時候要注意。 02 Apply Yourself(研究生申請) 網址:http://www.applyyourself.com/ 這是一申請可以全部藉助網推的系統,適用於申請美國研究生,幾乎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學校申請都用AY,注冊之後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的PIN號碼,這個很重要。AY這個系統不像CA,他是在你選定了要申請的學校項目之後,會幫助你跳轉到這個項目的專屬頁面,而CA始終都是一個頁面。但除了不同學校要求的個別材料不同,其他的大部分資料都是共享的。也是只需要注冊一次,有一個特點就是在付費之前就能網推推薦信。 03 Applyweb(研究生申請) 網址:https://www.applyweb.com/applyweb/ AW是一個能幫助學生尋找學校,申請學校,並管理所申請學校招生的系統。AW也是一站式的網申,而且網站上有有用的信息,像大學的檢索,專業的選校建議和未來職業規劃等等信息。大學搜索這部分做的簡單明了。通過這個圖,你可以一目瞭然的選擇你想去的州,經過搜索之後就可以查看這個州擁有的大學。而且進入每個大學的項目都是專屬的個性化系統。還可以通過AW來查詢每個學校的獎學金情況。 申請過程也是和其他系統一樣,注冊,補充個人信息,提交等,但AW是在你繳費之後才能網推或紙推推薦信的。Applyweb網申系統是CollegeNet下的一個系統,服務於全球1300多家大學。但整體評價不是很高,因為系統模式老版,速度慢。 04 EMBARK(研究生申請) 網址:http://embark.com/ 全球有超過1300萬的學生用此系統申請美國研究生。 Embark網申主要可以完成以下職責 1)Manage your entire recruiting and outreach process from initial contact to application submission with robust CRM functionality and comprehensive reporting全面跟蹤報告你的申請過程。 2)Create...

全球培養億萬富豪最多的20所大學,有19所在美國

文/郭英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東岸之聲整理自商業內幕網、《中國科學報》 哪些大學誕生的億萬富豪最多?財富咨詢機構Wealth-X發佈報告顯示,全球誕生超高淨值人士(淨資產3000萬美元以上)最多的20所大學中,有19所位於美國,唯一的例外是英國劍橋大學。其中5所大學是公立大學,6所是「常青藤」大學。關於上述大學校友的統計口徑僅考慮本科和研究學位獲得者,非學位證書持有者、榮譽學位獲得者、輟學者均被排除在外。 哈佛大學是誕生超級富豪最多的大學,該校共有1,906位校友躋身超高淨值人士行列,他們的總身價達到8,110億美元,是第二名賓西法尼亞大學的兩倍以上。哈佛大學還是在世億萬富豪校友最多的大學,共有131位,總身價達5,280億美元。 這些超高淨值校友中男性占大多數,麻省理工學院和聖母大學的男性富豪校友比例高達96%,比例最低的波士頓大學也有88%。 此外,這些超高淨值校友大部分是白手起家,比例最高的是弗吉尼亞大學,高達83%。 以下為20所大學名單: 1.哈佛大學:1906位,身價8,110億美元。 2.賓夕法尼亞大學:832位,身價3,690億美元。 3.哥倫比亞大學:578位,身價3,070億美元。 4.紐約大學:488位,身價1,550億美元。 5.斯坦福大學:466位,身價4,040億美元。 6.麻省理工學院:375位,身價2,150億美元。 7.芝加哥大學:365位,身價930億美元。 8.西北大學:365位,身價800億美元。 9.耶魯大學:360位,身價1560億美元。 10.普林斯頓大學:330位,身價1880億美元。 11.康奈爾大學:319位,身價1010億美元。 12.弗吉尼亞大學:300位,身價640億美元。 13.南加州大學:294位,身價980億美元。 14.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293位,身價710億美元。 15.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90位,身價1250億美元。 16.聖母大學:277位,身價440億美元。 17.密歇根大學:272位,身價1410億美元。 18.劍橋大學:271位,身價690億美元。 19.波士頓大學:241位,身價620億美元。 20.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235位,身價630億美元。 在「財富-X」中所提到的各校頒布的學位,包括了本科學位、碩士學位、MBA、JD、MD和哲學博士學位。但若以億萬富豪所獲得的本科學位來衡量,那麼,哪所本科院校名列前茅呢? 根據《福布斯》「富豪400人」排行榜,賓夕法尼亞大學摘得桂冠。進入排行榜的實際人數為406人,其中,21人畢業於賓大,約占5%。其代表畢業生為SpaceX、特斯拉汽車及PayPal三家公司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他在賓大獲得了經濟學與物理學兩個本科學位。 緊隨其後的是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分別有14位富豪從這兩所名校畢業。其中,哈佛還以後來成為富豪的學生在讀期間輟學而聞名,其中退學後迅速擠入富豪行列而聞名於世的莫過於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與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位居第四位的是斯坦福大學,有13位富豪從這所西海岸的名校走出來。Snapchat的創始人斯皮格爾與墨菲在創建Snapchat時,還是斯坦福大學的本科生。1990年出生的斯皮格爾,現年26歲,迄今仍然是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豪。 排在第五位的是南加州大學,在「富豪400人」榜中占了11席。接下來第六到第十名分別是: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密歇根大學。 上述高校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國名校,它們幾乎都在國際各個大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或者因為綜合實力而聞名,或者因為某些專業而為業界所仰慕。 為什麼哈佛能成為「億萬富豪工廠」 以哈佛為代表的頂尖大學,為什麼在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方面屹立於世界之巔時,還能成為「億萬富豪工廠」,可以培養出如此之多的億萬富豪? 第一,提供卓絕教育。 「財富-X」的前五所大學全部為私立的研究型大學,《福布斯》「富豪400人」榜中的前十所大學,除了位列第十位的密歇根大學是公立的研究型大學之外,其他均為私立的研究型大學。這些研究型大學無不以本科教學出色、科學研究卓越、社會服務傑出而聞名於世。 第二,匯聚優秀學生。 這些高校大都以報名人數眾多且錄取率低而馳名,但凡能夠踏入校門者都是可造就的優秀人才。能夠進入頂尖大學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渴望成功,對於未來有較為明確的目標。這一點,無論對大學的學習還是對於未來進入社會去創業,都有重要意義。 第三,搭建強大平台。 高校所能提供的優質教育,更多體現在各具特色的專業上,而正是這些專業將優秀學子聯系在一起。賓大的沃頓商學院是億萬富豪的搖籃。在賓大培養的億萬富豪中,有20位是出自沃頓商學院。這些人在學校期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進入社會,作為校友和志同道合者,同樣可以共同創業。對於大學生而言,專業就是平台,可以任由他們在此發揮自己的才能,並為未來建立良好的人脈打下堅實的基礎。 「財富-X」董事會主席弗里德曼說,在大學中僅掌握知識是不夠的,未來更取決於你認識哪些人。實際上,在大學的學習與生活經歷中,學習固然重要,但加強與同學間的交流與溝通,強化現在與未來同學間和校友間友誼的紐帶則更重要。 從億萬富豪看大學的意義 大學是未來成功者的捷徑。雖非必然與唯一,但大學依舊是並將越來越成為未來富豪的光明大道與不可多得的人生經歷。從現在看,除非因為年齡與時代的原因,富豪大都鍾情於高等教育。 「財富-X」的分析報告指出,70.1%的億萬富豪都擁有本科學位。而且,不少億萬富豪還喜歡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其中,22%的人擁有碩士學位,13.1%的人擁有MBA;大約9.5%的人擁有博士學位。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擁有更高學位的富豪人數會日益增多。 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抨擊下,美國名校的學費只見增而不見降。支撐名校如此逆流而動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當人們在指責大學學費昂貴的時候,如果確信未來可以有所回報,甚至有超出意料的回報(比如雖然不能成為億萬富豪,但可以成為千萬富翁或者百萬富翁),那麼,這種指責之聲就會逐漸削弱。 第二,名校學位的含金量有目共睹。據去年的「財富-X」報導,在評出的億萬富豪最多的20所世界名校中,其中16所是美國高校。而且,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億萬富豪,雖然出生在國外,但也都畢業於美國名校。 如此一來,是不是說只有上了哈佛這樣的頂尖大學,才有可能成為億萬富豪呢?回答當然是否定的。正如「財富-X」的弗里德曼所說,在全球能夠稱得上是超級富豪的人超過了186000人,而其中從名校畢業的不過14355人,僅占7%。 大學並非為培養億萬富豪而存在。能夠成為億萬富豪,也並非大學直接的功勞,現實中有不少從大學輟學去創業進而成為富豪的例子。但無可否認的是,一個人在青年時期,大學所能提供和搭建的成長平台,包括知識體系、開闊視野、人脈資源,無疑是同期任何其他的成長渠道所無法比擬的。這或許就是大學的意義所在。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美國留學那點事

幸福的家庭是不爭對錯

當家人的幸福大於堅持「三觀」的時候,對錯已經不重要了。 知乎上有人問: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最高贊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爭對錯。 很多人喜歡把家庭矛盾歸咎於「三觀不合」。可是,哪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 更多的時候,只是不分對錯。 《辛普森一家》里有一句話說的好:「親愛的,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01 馬東主持節目時曾提及他的母親,他說,76歲的老母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關燈,屋里燈亮着,只要沒人在,她就第一時間關掉。 馬東一開始還告訴母親,一開一關會影響燈的使用壽命,一直亮着也費不了多少電。 但在發現母親每次說「好」,緊接着又關上之後,馬東再也不和母親計較這樣的小事。 馬東說,節約用電已成為母親的思維定勢,就算你告訴她不用隨時關燈的道理,她也改變不了自己過去積累下來的行為。 想想我們的父母親不也正和馬東母親一樣: 你可能一遍一遍地告訴他們,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可他們應聲之後,接着把剩菜放入冰箱; 你可能一遍一遍和她們強調,不要再給孩子買零食,可她們答應之後,轉身會帶孫子去超市…… 但很多人沒有像馬東那樣,做到不和父母爭對錯,而是冠以「三觀不合」,嫌棄他們墨守成規,甚至為了自認為「正確」的小事和父母爭的面紅耳赤。 傷害了父母的同時,更是讓彼此有了隔閡。 夏天的時候,同事劉儀和我抱怨過他的父親。 他說,母親去世的早,農村夏天熱,好不容易讓父親來城里避暑,結果閒不住的父親,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廣場撿礦泉水瓶。 他告訴父親,他的做法會讓別人說兒子不孝順,父親說自己習慣了勞動,也過不來城市老年人的那些娛樂活動。 兒子說父親不懂得享福,父親說兒子看不起自己,最後的結果是,老人摔門而出,回了老家。 這樣的小事,誰對誰錯,根本不容爭辯。 子女應該明白,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即使他們的一些行為在你眼里,是不合時宜的,是有失體面的,但想想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想想他們固有的生活習慣,這些小事就不再是事。 《禮記》中說到「孝子之養」,首先是「樂其心」,就是讓父母心情快樂。 02 楊絳在《我們仨》里說過這樣的小事:「我和鍾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的讀音。 我說他的口音帶鄉音,他不服,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 我也盡力傷他。 然後我請同船一位能說英語的法國人公斷。 她說我對,他錯。 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 夫妻相處總會有分歧,一定要爭個對錯,殊不知,贏得了結果,卻輸了感情,自己也落個不愉快。 遺憾的是,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對一些小事上綱上線: 你想去學瑜伽班,Ta非說買個墊子回家練; 你要去外面吃飯,Ta非說外面都是地溝油; 你說大海很漂亮,Ta非說大海淹死過很多人… 這樣的事情,誰對誰錯?其實都沒有錯,不過是看法不同,小事而已。 和伴侶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不歡而散之後,總有人問起:好的婚姻,到底是什麼樣的? 有人可能會回答是三觀相合。 好的婚姻三觀固然重要,但比三觀相合更重要的,是不爭對錯。 劉濤和王珂的愛情故事為很多人稱道,劉濤在一次訪談中說到彼此的相處之道,就是不爭對錯。 「有時候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但爭論的過程會讓大家覺得累,心里不舒服,我覺得任何的計較都是傷害。」 生活中,沒有三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家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 比三觀更重要的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遇到問題不劍拔弩張,不追究誰對誰錯。 網上有一個小故事。 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着妻子。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麼還讓着我。」 丈夫說:「因為我怕吵贏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婚姻里,哪里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不過是你在爭吵,他在笑。 03 《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有一細節讓我印象深刻:有一個女孩,在和媽媽散步的路上,看見被人丟棄長着綠毛的胡蘿卜,喊道:「媽媽,快看,胡蘿卜帶綠帽子了。」 女孩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媽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兇巴巴地對女孩說:「什麼綠帽子,下次不允許這樣說了!」 女孩一臉迷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突然變臉,嚇得也不敢再說話。 把長毛的胡蘿卜看成「胡蘿卜帶綠帽子」,多麼奇思妙想的創意,卻遭媽媽一頓批。 其實,孩子只是將自己熟知的東西聯系在一起,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但大人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會折斷孩子發揮想象的翅膀,更會阻斷孩子表達自己的欲望。 知乎上一位叫@極樂 的網友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三年級的小女生說自己怕鬼,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 媽媽再三和她強調,世界上不可能有鬼,讓她別瞎想了。 孩子只好向爸爸傾訴。於是爸爸問她,鬼長什麼樣? 孩子回答,是黑色的,一回頭他就不見了。 爸爸陪孩子聊了很多,才得知,孩子在路上經常看到鬼。 接下來,每天放學爸爸都悄悄跟着孩子,想看看孩子眼里的鬼到底什麼樣。 結果發現,有一個中年男子尾隨自己家孩子。 爸爸立馬報了警,媽媽得知後,後怕不已,慶幸爸爸聽了孩子的「胡話」,讓孩子安然無恙。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強調我是大人,小孩子你就得聽我,我知道的比你多,我當然是對的。 卻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孩子的世界充滿想象力,大人的認知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童真。 哪里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孩子只不過在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麼?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難道有錯麼? 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戰場」,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愛上朗讀亭

董卿 幸福的家庭,從來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

當家人的幸福大於堅持「三觀」的時候,對錯已經不重要了。 知乎上有人問: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最高贊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爭對錯。 很多人喜歡把家庭矛盾歸咎於「三觀不合」。可是,哪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 更多的時候,只是不分對錯。 《辛普森一家》里有一句話說的好:「親愛的,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01 馬東主持節目時曾提及他的母親,他說,76歲的老母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關燈,屋里燈亮着,只要沒人在,她就第一時間關掉。 馬東一開始還告訴母親,一開一關會影響燈的使用壽命,一直亮着也費不了多少電。 但在發現母親每次說「好」,緊接着又關上之後,馬東再也不和母親計較這樣的小事。 馬東說,節約用電已成為母親的思維定勢,就算你告訴她不用隨時關燈的道理,她也改變不了自己過去積累下來的行為。 想想我們的父母親不也正和馬東母親一樣: 你可能一遍一遍地告訴他們,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可他們應聲之後,接着把剩菜放入冰箱; 你可能一遍一遍和她們強調,不要再給孩子買零食,可她們答應之後,轉身會帶孫子去超市…… 但很多人沒有像馬東那樣,做到不和父母爭對錯,而是冠以「三觀不合」,嫌棄他們墨守成規,甚至為了自認為「正確」的小事和父母爭的面紅耳赤。 傷害了父母的同時,更是讓彼此有了隔閡。 夏天的時候,同事劉儀和我抱怨過他的父親。 他說,母親去世的早,農村夏天熱,好不容易讓父親來城里避暑,結果閒不住的父親,第二天天不亮就去廣場撿礦泉水瓶。 他告訴父親,他的做法會讓別人說兒子不孝順,父親說自己習慣了勞動,也過不來城市老年人的那些娛樂活動。 兒子說父親不懂得享福,父親說兒子看不起自己,最後的結果是,老人摔門而出,回了老家。 這樣的小事,誰對誰錯,根本不容爭辯。 子女應該明白,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即使他們的一些行為在你眼里,是不合時宜的,是有失體面的,但想想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想想他們固有的生活習慣,這些小事就不再是事。 《禮記》中說到「孝子之養」,首先是「樂其心」,就是讓父母心情快樂。 法國隊呢大發光火VB那地方官電飯鍋家分店電熱毯農牧戶大發光火兒童白癜風給電飯鍋那麼熱貪欲和梵蒂岡呢,好 很缸發動機呢,還房貸發過火餓死同一個煩惱電視櫃和改變vngdog個黑人頭腦 電飯鍋變成v分電火花VB你梵蒂岡讓你沒法改梵蒂岡那麼vcb電飯鍋熱帖吧 第三方摩納哥的梵蒂岡空白呢都發給個人貼吧給對方嗎,牛逼梵蒂岡梵蒂岡那麼供貨商的電飯鍋IE網日本梵蒂岡iuhfgnm第三方哥哥電飯鍋會打給你睡太晚而水電費那麼韓國梵蒂岡你今兒犯嘀咕突然第三方共in梵蒂岡和梵蒂岡別那麼多分梵蒂岡別那麼VB第三方改變那麼多個虎也溫柔吧第三方剛明白你撒的都發生過了看法都給你煩得很開戶費多功能梵蒂岡你明天要玩兒吧水電費那麼貴的聖誕歌,悶熱圖發給電飯鍋內給我個發送到請問誰打副本非遞歸也很難對婦女不怕第三方腳後跟是大夫又讓你水電費給那麼,好梵蒂岡能規范化和第三方根本沒玩兒的薩芬水電費請問發大水UI讓一拿到手都是非法的給你斯蒂芬李;和法國隊呢大發光火VB那地方官電飯鍋家分店電熱毯農牧戶大發光火兒童白癜風給電飯鍋那麼熱貪欲和梵蒂岡呢,好 很缸發動機呢,還房貸發過火餓死同一個煩惱電視櫃和改變vngdog個黑人頭腦 電飯鍋變成v分電火花VB你梵蒂岡讓你沒法改梵蒂岡那麼vcb電飯鍋熱帖吧 第三方摩納哥的梵蒂岡空白呢都發給個人貼吧給對方嗎,牛逼梵蒂岡梵蒂岡那麼供貨商的電飯鍋IE網日本梵蒂岡iuhfgnm第三方哥哥電飯鍋會打給你睡太晚而水電費那麼韓國梵蒂岡你今兒犯嘀咕突然第三方共in梵蒂岡和梵蒂岡別那麼多分梵蒂岡別那麼VB第三方改變那麼多個虎也溫柔吧第三方剛明白你撒的都發生過了看法都給你煩得很開戶費多功能梵蒂岡你明天要玩兒吧水電費那麼貴的聖誕歌,悶熱圖發給電飯鍋內給我個發送到請問誰打副本非遞歸也很難對婦女不怕第三方腳後跟是大夫又讓你水電費給那麼,好梵蒂岡能規范化和第三方根本沒玩兒的薩芬水電費請問發大水UI讓一拿到手都是非法的給你斯蒂芬李;和法國隊呢大發光火VB那地方官電飯鍋家分店電熱毯農牧戶大發光火兒童白癜風給電飯鍋那麼熱貪欲和梵蒂岡呢,好 很缸發動機呢,還房貸發過火餓死同一個煩惱電視櫃和改變vngdog個黑人頭腦 電飯鍋變成v分電火花VB你梵蒂岡讓你沒法改梵蒂岡那麼vcb電飯鍋熱帖吧 第三方摩納哥的梵蒂岡空白呢都發給個人貼吧給對方嗎,牛逼梵蒂岡梵蒂岡那麼供貨商的電飯鍋IE網日本梵蒂岡iuhfgnm第三方哥哥電飯鍋會打給你睡太晚而水電費那麼韓國梵蒂岡你今兒犯嘀咕突然第三方共in梵蒂岡和梵蒂岡別那麼多分梵蒂岡別那麼VB第三方改變那麼多個虎也溫柔吧第三方剛明白你撒的都發生過了看法都給你煩得很開戶費多功能梵蒂岡你明天要玩兒吧水電費那麼貴的聖誕歌,悶熱圖發給電飯鍋內給我個發送到請問誰打副本非遞歸也很難對婦女不怕第三方腳後跟是大夫又讓你水電費給那麼,好梵蒂岡能規范化和第三方根本沒玩兒的薩芬水電費請問發大水UI讓一拿到手都是非法的給你斯蒂芬李;和法國隊呢大發光火VB那地方官電飯鍋家分店電熱毯農牧戶大發光火兒童白癜風給電飯鍋那麼熱貪欲和梵蒂岡呢,好 02 楊絳在《我們仨》里說過這樣的小事:「我和鍾書在出國的輪船上曾吵過一架,原因只為一個法文的讀音。 我說他的口音帶鄉音,他不服,說了許多傷感情的話。 我也盡力傷他。 然後我請同船一位能說英語的法國人公斷。 她說我對,他錯。 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 夫妻相處總會有分歧,一定要爭個對錯,殊不知,贏得了結果,卻輸了感情,自己也落個不愉快。 遺憾的是,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對一些小事上綱上線: 你想去學瑜伽班,Ta非說買個墊子回家練; 你要去外面吃飯,Ta非說外面都是地溝油; 你說大海很漂亮,Ta非說大海淹死過很多人… 這樣的事情,誰對誰錯?其實都沒有錯,不過是看法不同,小事而已。 和伴侶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論不休不歡而散之後,總有人問起:好的婚姻,到底是什麼樣的? 有人可能會回答是三觀相合。 好的婚姻三觀固然重要,但比三觀相合更重要的,是不爭對錯。 劉濤和王珂的愛情故事為很多人稱道,劉濤在一次訪談中說到彼此的相處之道,就是不爭對錯。 「有時候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但爭論的過程會讓大家覺得累,心里不舒服,我覺得任何的計較都是傷害。」 生活中,沒有三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家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 比三觀更重要的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遇到問題不劍拔弩張,不追究誰對誰錯。 網上有一個小故事。 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着妻子。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麼還讓着我。」 丈夫說:「因為我怕吵贏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婚姻里,哪里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不過是你在爭吵,他在笑。 03 《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有一細節讓我印象深刻:有一個女孩,在和媽媽散步的路上,看見被人丟棄長着綠毛的胡蘿卜,喊道:「媽媽,快看,胡蘿卜帶綠帽子了。」 女孩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媽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兇巴巴地對女孩說:「什麼綠帽子,下次不允許這樣說了!」 女孩一臉迷惑,不知道媽媽為什麼突然變臉,嚇得也不敢再說話。 把長毛的胡蘿卜看成「胡蘿卜帶綠帽子」,多麼奇思妙想的創意,卻遭媽媽一頓批。 其實,孩子只是將自己熟知的東西聯系在一起,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但大人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會折斷孩子發揮想象的翅膀,更會阻斷孩子表達自己的欲望。 知乎上一位叫@極樂 的網友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三年級的小女生說自己怕鬼,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 媽媽再三和她強調,世界上不可能有鬼,讓她別瞎想了。 孩子只好向爸爸傾訴。於是爸爸問她,鬼長什麼樣? 孩子回答,是黑色的,一回頭他就不見了。 爸爸陪孩子聊了很多,才得知,孩子在路上經常看到鬼。 接下來,每天放學爸爸都悄悄跟着孩子,想看看孩子眼里的鬼到底什麼樣。 結果發現,有一個中年男子尾隨自己家孩子。 爸爸立馬報了警,媽媽得知後,後怕不已,慶幸爸爸聽了孩子的「胡話」,讓孩子安然無恙。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強調我是大人,小孩子你就得聽我,我知道的比你多,我當然是對的。 卻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孩子的世界充滿想象力,大人的認知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童真。 哪里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孩子只不過在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麼?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難道有錯麼? 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戰場」,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愛上朗讀亭

史上最殘忍的性別交換實驗

人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沒法選擇自己的人生。 加拿大曾有個叫布魯斯的男孩就是這樣,明明天生是男孩的基因,卻被硬生生的改造成了女孩。 他和哥哥布萊恩是一對雙胞胎。 到了半歲時,因為包皮太長,他們接受了包皮手術。但就在手術中,布魯斯出現了意外。 他的丁丁被手術時的工具電灼針整個燒掉了。 但是在半個世紀以前,要想做陰莖重建幾乎不可能,布魯斯的父母陷入了絕望。 這時一個叫約翰 · 曼尼的博士出現了。 他專注於性和心理學的研究,而且認為兒童對性別的認知都是後天養成的,在出生時是無性別差異概念的。 為了佐證自己的想法,他盯上了布魯斯。而且布魯斯和布萊恩是雙胞胎,家庭環境、基因完全一樣,排除了一切干擾因素,還能很好的做對比。 他說服了布魯斯的父母,讓布魯斯接受了性別重置手術。 切掉他的睾丸,給他換成了女性的外陰,當時只有 22 個月大的布魯斯對此一無所知。 從此他有了新的身份和名字,叫布蘭達。 (右為變性後的布蘭達) 曼尼博士還再三叮囑布蘭達的父母不能告訴他的真實性別,他的父母也有意識的往女孩方向培養他。 每隔一段時間 ,曼尼都會來看他的研究成果,而且會干預佈蘭達的教育。 他讓布蘭達和布萊恩全裸照相,為了告訴布蘭達男女的性別差異。 他還讓布蘭達和哥哥做 " 性愛演練 ",就是讓布萊恩趴在布蘭達身上做 " 沖刺運動 "。 這樣過了幾年後,布蘭達的父母也承認他越來越像女孩了,比哥哥更有女性氣質,也更愛干淨、整潔。 到了他們 9 歲時,曼尼覺得自己的實驗成功了。 他發表了論文,得出結論 " 性別是後天塑造的,與先天性別無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直被當成女孩培養的布蘭達有多痛苦,他喜歡男孩玩的遊戲和玩具,也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青春期時,他產生了性別認知障礙。 他不喜歡和女孩一起玩,男生也嘲笑他,一直以來,他都沒什麼朋友。 (青春期時的布蘭達)心理上找不到性別認同,生理上也十分痛苦。 因為沒有接受內部陰道手術,他一直以來的排尿都是通過人工尿管完成的。 再加上長期服用雌性激素藥,他的精神瀕臨崩潰。 最後,父母實在不忍心看他這樣,就把隱藏了 13 年的真相告訴了他。 布蘭達知道後,決定變回男生,並改名為 " 大衛 "。 他切除了因為雌激素變大的胸部,注射了睾酮(用於無睾症或類無睾症的長期替代治療)。後來他又收到了當年包皮手術的賠償金,做了陰莖再生術。 還和一名叫簡的女生結了婚,成了三個孩子的繼父。 本以為他的人生能就此改寫,但是之前實驗留下的餘孽一直困擾着他。哥哥布萊恩知道這一事實後,非常生氣,他覺得布蘭達在女孩時期奪走了一切關注。 這種情緒一直伴隨着他,後來在 2004 年,布萊恩服用了過量的抗抑鬱症藥物後,死亡了。 大衛的生活也變得一塌糊塗,他的精神狀況不穩定,學業無法完成,工作又入不敷出,經濟狀況堪憂,最後妻子也離開了他。 他把自己的故事賣給了電影商,但是錢卻被騙走了。 經歷了這一切的他終於無法忍受,在 38...

父母需要接受的真相 你的付出,99%是沒用的

在美國,為人父母比過去更費勁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種叫做「精細教育」( intensive parenting)的教育方式開始在美國中上層家庭中流行。 精細教育是一種「以孩子為中心、專家指導、情感投入、勞動密集、經濟昂貴」的育兒方式。 「精細教育」是由社會科學家 Sharon Hays 和 Annette Lareau 等人通過研究定義的。它源於人們對兒童的看法發生了重大轉變。兒童被認為是脆弱和可塑造的——由他們的童年經歷塑造——這一想法得到了兒童發展研究的支持。 精細教育有以下三個最主要的特徵: 01 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 從懷孕開始,母親就被告知要避免冷盤食物和咖啡,以免傷害嬰兒。 孩子出生後,安置嬰兒視訊監視器。 使用自製的嬰兒食品,選擇無糖的生日蛋糕,上幼兒音樂輔導課,堅持母乳餵養,向孩子們的手上噴灑消毒劑,並在孩子身上塗全天然防曬霜。 家長們會在孩子學校的食堂吃午飯來確保食物沒有問題,甚至在成年子女面試後給僱主打電話。 美國兒科學會提倡這樣一種觀點:父母應該不斷地關注和教育孩子,即使科學並沒有給出什麼是最好的清晰答案。 現在的父母被建議讓 1 歲以下的嬰兒和父母睡在同一間房內。而為了最大限度地學習,兒童電視節目最好由父母和兒童共同觀看。 02 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根據數據統計,當下美國外出工作的母親花在照看孩子上的時間和 70 年代的全職母親一樣多。 他們將自己的時間花在陪孩子讀書、做手工藝品、帶他們去上課、參加孩子的演奏和遊戲、協助孩子做作業等等。 如今,母親們平均每週花在這方面的時間接近 5 個小時,而在1975 年,這個數字是1小時45 分鍾,但她們擔心這還遠遠不夠。與過去相比,父母花在鍛鍊或社交上的休閒時間,大部分都變成花在孩子身上了。 03 投入大量金錢 「精細教育」方式除了要花費大量時間之外,大量的金錢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一篇近期的論文中,Patrick Ishizuka 調查了 3642 名美國家長的養育方式。不同教育背景、收入和種族的父母都認為親自照看和選擇最昂貴的方式是最好的。 埃默里大學的社會學家...

真正的學霸,從不賣人設,他們骨子里低調,和靈魂深處的高貴

真正的學霸,從不需要賣人設,他們有骨子里的低調,和靈魂深處的高貴。 ——拆叔 作者:拆叔 大家好,我是拆叔,時隔一年,我們又見面了,大家開工大吉! 這幾天,娛樂圈v.s.學術圈鬧得沸沸揚揚,從大年初四到今天,主人公翟天臨已經「霸占」了整整四天的微博熱搜,拆叔今兒一看,微博上又沸騰了! 原來,他公開發表的《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到論文原作者黃立華的譴責,黃立華毫不留情面地說,自己十幾年前的文章被整段整段抄襲! 有網友專門去扒了扒,這篇整段整段抄襲得來的文章多少字呢? ——2783字。 重復字數多少呢? ——1125字。 重復率高達40.4%! 不少網友氣憤地說,您這是寫了幾篇初中作文啊? 1 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我想大家都清楚了。 娛樂圈學霸翟萌萌,因為在直播中磕磕巴巴問了句「什麼是知網」?被大傢伙兒扒了皮,接着,高考數學19分,論文抄襲的事情,也因此抖露了出來。 完整視頻在此↓↓↓ 大傢伙兒扒他的原因也很簡單:雖然翟天臨演技沒得說,可作為一名好好的演員,他特別喜歡賣人設。賣的什麼人設? ——「學霸」人設。 不信?看看他的微博就知道了。 「我是個讀書人」 熬夜讀書。 熬夜寫論文。 再加上前陣子,還被錄用為北京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妥妥地為自己賺到了娛樂圈「學霸」人設的流量。 可就是這麼一個「學霸」,卻不知道什麼是知網。 這讓那些日夜苦讀,透支了身體又禿了頭的碩士博士們,內心作何感想? 於是,這位春晚才拿着玫瑰金手銬,嚴打傳銷人員的制服警官,就這樣反被打了假。 不得不說,這稱得上豬年人設坍塌第一案了。 2 有人說,作為第一個在學術路上栽倒的娛樂圈明星,翟天臨慘就慘在,他偏偏在春節這個博士們比較閒的空檔,選了他們最能打的領域,他不遭殃誰遭殃? 畢竟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能讀到博士的人本身就很少了,或者換句話來說,對博士的教育,代表着整個國家最先進的教育理念。 翟天臨身穿博士服拍照 也許有的博士是為了鍍鍍金拿個頭銜,但拆叔知道,在整個博士群體中,這樣的人雖然存在,但很少。 知乎上隨便搜一搜「讀博士有多苦」,能找到不少人的回答。 基本都集中在這個詞上:埋頭苦讀。 大部分博士,不是兢兢業業做實驗,就是勤勤懇懇泡圖書館,為了不辜負這大好的韶華和國家給他們的教育資源,他們徹夜苦讀,幾乎全年無休,將大好的青春奉獻給枯燥無味的知識。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給他們取了這麼個扎心的外號: ——禿頭精。 所以,在看到翟天臨一邊占據着大好的學習資源一邊拍戲,不好好潛心學術的同時還給自己立下「學霸」人設時,他們會氣得雙手顫抖,忍不住扒他一波。 因為他們知道,搞科研的人要嚴謹,要低調,要有真才實學。 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學霸不該是這個樣,中國博士圈的風氣也不該由娛樂明星來敗壞。 因為他們最清楚不過了,一個真正搞學術的人,究竟是什麼樣? 3 在翟天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有讀者問拆叔,還記得喻恩泰嗎? 對!就是那個因《武林外傳》大火,至今卻不溫不火的呂秀才。 2005年拍攝《武林外傳》時,喻恩泰只有28歲,正在上海戲劇學院讀書,在劇中,他扮演一位滿口之乎者也的窮酸秀才呂輕侯。 他萬萬沒想到,《武林外傳》一上映,居然爆了!呂秀才瞬間家喻戶曉。 有了這部劇加持,戲中其他演員一路風生水起,接戲接到手抖,拿錢拿到手軟。 唯有喻恩泰例外。他拒絕了所有的片約,說自己要復習考試。 就連別人提到《武林外傳》的火爆場面時,他也愧疚地說:「我是一個學術敗類,好好的學者不做,跑去演戲了……」 而這個自己口中的「學術敗類」呢?在2006年,順利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和導演藝術研究方向的博士生。 總成績排名第一。 實際上,喻恩泰的學霸模式,早在他還是個本科生的時候就開啟了。 1995年就讀上海戲劇學院後,本科四年,他年年都獲得學院獎學金。 畢業後,喻恩泰在新成立的澳門衛星電視旅遊台節目部,策劃、編導、主持多檔綜藝節目,開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 閃光燈下的喻恩泰,在主持過程中意識到自己專業知識不足,乾脆放棄工作,報考了母校主持人方向的研究生。 不少人都說,有個好好的工作,還考什麼研究生? 可喻恩泰從不把這些話放在心上,不僅順利考上了,在當年報考的所有考生中,他的總分居全院榜首。 學生時代的喻恩泰 背後的堅持和努力,不用我說,考過研的人都猜得到。 接着, 學霸一路突飛猛進,2002年,又獲得了牛津大學全額獎學金,作為交換學生赴該校學習莎士比亞戲劇。 讀書這些年,雖說沒在科研上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項目,但至少喻恩泰兢兢業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博士最基本的行為操守。 4 讀書如此,拍戲就不用說了。 讀博期間,為了演好話劇《暗戀桃花源》,喻恩泰花了整整4年時間打磨。 最終,他飾演的漁夫老陶,成了內地版p.k.港台版中,唯一的獲勝亮點。 到了《火鍋英雄》中,他一改他往日斯文形象,轉而嘗試略顯臃腫的身型。沒想到,一上線就得到無數影迷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的超高點擊。 不少人都說,不打字幕都不知道是喻恩泰演的。 入行幾十年,他不用精心賣人設,也不必刻意賺流量,光是踏踏實實讀書與演戲,就讓他獲得了超高的娛樂圈地位。 雖然至今不溫不火,粉絲也不多,但不少人都稱他為:真正的高學歷明星! 前陣子的《聲臨其境》現場上配音《哈姆雷特》著名對白「To be or not to be」時,他全程脫稿,標準的英式英語和充滿爆發力的聲音震驚了現場所有人。 要知道,這是所有莎士比亞男性獨白中最難的片斷。他一氣呵成的表演,惹得張國立、王剛和張鐵林老師,都忍不住為他打call。 完整視頻在此↓↓↓ 配音小嶽嶽這段時,更是聲情並茂,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台上的喻恩泰邊跑邊哭,眼睛都紅腫了。 專業素養、表演技巧可見一斑。 傳遞正能量的同時,不着痕跡地收了一波又一波粉絲。 在翟天臨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有好事者在知網上扒了扒喻恩泰,結果發現,人家的「學霸」名號,才真正當之無愧。 可學霸業余時間都幹嘛呢? 翻開他的微博,喻恩泰的隨筆和小詩撲面而來。 從這些文字里,我們看到了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秀才哥哥。 你們看,真正的學霸,從不需要賣人設博關注,也不需要發微博炫耀自己熬夜苦讀,就連被扒出的論文,也都是滿屏的溢美之詞。 雖說到現在,提到「喻恩泰」這個名字,不少人都會無奈地搖搖頭說不認識。是啊,為了好好讀書,為了對得起自己的學位,喻恩泰放棄了不少流量。 甚至現在大家一提到他,所想到的也只是「呂秀才」。 但在拆叔眼里,正是因為他這種踏實進取的精神,和懂得取捨的態度,為他贏得了超高的人氣和始終不離不棄的高質量粉絲。 畢竟,在物慾橫流的演藝圈,一個踏踏實實的務實者,可比一個鍍了金注了水的博士後光環,要可敬多了! 而真正有實力的人,也一定能被大家看到!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世界華人週刊

澳維州擴大學生發聲權 允許學生參與制定課程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日,因課業壓力繁重,澳大利亞維州學生代表委員會(VSRC)要求參與課程制定。對此,維州教育廳長梅里諾回應稱,要求教育監管機構進行改革,允許學生和新近畢業生代表參與課程制定等工作,以擴大學生發言權。 維州學生可參與課程制定 據報導,為回應學生呼聲,維州課程評估機構(VCAA)將吸收學生代表參與工作,並成立獨立咨詢小組。課程咨詢小組負責向課程機構提供建議,提出學科需要使用的教材,包括高考英語及文學課。 新模式的具體細節仍在決議中,尚未明確如何組織學生及畢業生參與課程機構和咨詢小組的工作,以及如何挑選學生代表。 迪肯大學教育專家梅耶斯也支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程制定中,因為學生代表更瞭解什麼樣的教材內容能吸引同齡人。 改革獲政府及學生認可 舉報導,Upway高中12年級學生吉勒特是VSRC的一名成員,她表示這次改革具有進步意義,也顯示出維州教育機構認真對待學生的需求。她說:「我們認為政府在做出對學生有影響的決定前,應該讓我們也參與其中。我們擁有最直接的教育經歷,我們的視野是獨一無二的。」 同時,吉勒特還表示:「被選出的學生及畢業生代表將繼續和維州學生保持密切聯系,並和他們分享想法,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觀點具有代表性。」 維州學校促學生發聲 除此之外,許多維州學校已經採納了「學生發聲」概念,向學生調查教學質量,咨詢學生在校服改革方面的意見,以及成立學生代表組織等。 此外,學校採取的其他舉措還有讓學生參與招聘並面試新教師,教師開設新的專業學習項目由學生決定,以及學生參與新學校的設計工作等。 據瞭解,從2018年開始,維州政府推動了「學生發聲」概念的進一步實踐,強制要求學生被選入高中校委會,並賦予他們充分的投票權利。這意味着學生代表可以參與招聘新校長以及通過學校預算的工作中。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新聞網

藝術淨土的堅守者——記著名詩人、畫家劉明傑

劉明傑 ,詩人、畫家。1975年生於山東臨沂。山水畫碩士研究生。孫天牧先生關門弟子。陳少梅先生再傳弟子。 讓水墨保持那份純淨、讓藝術永葆鮮活。他始終追尋內心的一方淨土,執著、熱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樣一位干淨純粹的詩人、畫家——劉明傑。 瑟瑟寒風欲雪時,記者與劉明傑約好了采訪的時間,初次見到劉老師,一席齊肩長發,一席灰色唐裝,面如滿月,神清氣爽,舉止間透着儒雅脫俗的氣息,正如他的作品,草木淡然,卻不失溫暖,可親可近可居…… 劉明傑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就喜歡畫畫。劉明傑說,上小學時,他就喜歡從「自然課本」臨摹一些花花草草,感覺對它有一種獨特的熱愛。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父母認為畫畫是不務正業再加上經濟條件有限,大學里劉明傑暫時放棄了畫畫,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直到1997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家鄉相公中學任教。 從教的幾年里,劉明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始終堅持着對書畫的熱愛,那時,他沒有機會接觸專業的繪畫,就利用於業余的時間自己學習、鑽研、反復臨摹……當他第一個月拿到工資,便去了新華店買了一本價格相對低些的黑白版《四王山水》,從此開始了臨摹。每天一幅4尺山水,日日不輟,一畫就是3年。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於2005年考上聊城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2009年於中國美術學院進修一年。此後,客居北京,機會就一步步向他走來。 天性稟賦,得遇名師孫天牧 劉明傑來到北京以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經朋友的推薦被孫天牧認知。當他說起已故恩師國畫大家孫天牧對於他的教誨、感召和呵護,說到動情處,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竟然兩眼濕潤了。 孫天牧先生是先看了劉明傑的畫作之後才決定收他到門下的。孫先生說劉明傑的畫和他「心意相通」。 劉明傑第一次去拜見孫天牧先生,也僅僅帶了自己的畫作。沒有見面禮,沒有繁瑣的儀式,但是老先生對着他和他的畫看了又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當時,孫天牧先生已經99歲高齡。作為20世紀北派山水的代表人物,他已經深入簡出幾十年,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就是因為被劉明傑的清新畫風感染,才又在如此高齡開館授徒,毫不畏懼身體艱難。 從此,在孫天牧的點撥下,劉明傑自覺天朗氣清,雲開霧散,創作隨之進入新的狀態。他在用心揣摩作畫的同時,原來一直堅持的古詩詞臨摹創作以及書法臨摹也成績斐然。他的古詩詞,用律嚴整,詩境與畫意融合,立意殊高。 臨沂——北京過起雙城記 劉明傑作為自由畫家,客居京城,他很少拉各種圈子,也少於應付各路朋友,只是安居在自己的畫室里讀書作畫,苦行僧一般,一待就是10多年。期間,他很少回家。說起這段劉明傑感覺自己內心還是挺愧疚的。作為女兒的我,我能想象到那種與爸爸分離的感覺,隔着冰冷的屏幕缺少的是溫暖。 2017年因為要陪伴女兒高考,劉明傑回到臨沂,中間只是短時間回到北京,這是他最近幾年在臨沂最長時間的逗留。女兒劉詩音是劉明傑的寶貝,他不是嚴父的類型,但是作為父親,他認為身教大於言傳,即使不經常回家,他也堅持每天和女兒通電話,告訴孩子自己作畫的進展,和孩子討論某首詩詞的用詞與造境。 不忘初心淡泊名利 只為守住內心一方淨土 跟劉老師的交談中,我能感覺到他是一個不為世俗所幹擾的人,他始終堅持着自己初心和對藝術的追求,淡泊名利。此外,劉明傑對傳統文化也有獨特的熱愛。他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他的作品中,讓着整個創作更有了文化藝術的韻味。 當記者問起,在當下,大多數藝術家忙於市場應酬,不斷復制自己,不能專心創作,在藝術創作和市場之間還有畫家和畫家之間有何不同時,劉明傑說,畫家忙於市場,改善生存狀態,無可厚非。但極盡全力地迎合與投靠,把創作當成流水線的復制,如此低俗的心態,自己是不會這樣做的。我更不想把自己作品用金錢來衡量,更多的是堅持自己的初心,不被金錢所動搖,不為當下所迷惑。如果畫家把良心都出賣了,作品還有價值嗎? 古人說:「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詩和繪畫的密切關系由此可見一斑。劉明傑說:其實,我如此正是為了畫好畫。記得有個朋友對我說,某畫家最近接了很多訂單,日夜都在緊鑼密鼓地畫畫,畫會越來越好。我不以為然,反問道,天天畫畫,能畫好畫了嗎?朋友頓時愕然,我接着說,中國畫發展為文人畫,既是由藝術發展規律所決定的,也是文人們自覺為之的結果。文人畫家們恪守着聖人的教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文人畫家胸中有萬卷書,擅長賦詩、填詞、作文,這些涵養一寄於畫,作品自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優美,娛目養心。養心可以說是中國繪畫乃至中國一切文藝最高雅的功能,文藝如果失去了養心的功用,就會淪為低俗的文藝。儒家文化的失寵,最終也導致了繪畫格調難以想象的低俗。我研究過繪畫的史論,所以想試圖以古代文人畫家為楷模,在讀書之餘,臨池之外,靈感來時,順其自然地將心中的逸氣抒發出來,以畫為寄,以畫為樂,而不是以畫為職業。 精益求精 力求完美 「作畫、書法、寫詩、填詞、撥弦......劉明傑的一身本領,都在畫中體現出來。」他對於國畫的詮釋更多來源於對中國古詩詞的意境。通貫古今的劉明傑先生可謂詩詞歌賦集於一身,而這些本領一並顯露在山水之中。山中藏古寺、林間生禪意。一個畫家的修為,在紙上,更在畫里。 山水畫不是為人,而是為己,是用來自娛的。山水畫是畫家心境的顯露,是畫家志趣的表達,這也是古人「臥游」的境界。正是由於中國山水畫這樣特殊的性質,致使它不受世俗的牽制和影響,從源頭溯流而下,流淌在每一位山水畫家的精神血脈里。 劉明傑與古為徒,工詩詞,以畫養詩詞,以詩詞養畫,在師法古人和造化的基礎上形成了異於時風的獨特繪畫風格,以其高古、靜謐、清雅、充滿禪意和詩意的畫風,深得藝術界人士的青睞,尤為美術評論家薛永年教授所激賞,薛先生專門為劉明傑畫展作曲《一剪梅.題劉明傑畫》:「遠水接雲天,幽谷晴巒。一丘一壑記遊觀,亦幻亦真高致在,詩意昂然。骨北韻偏南,古法遙傳。筆清墨雅潤心田。不見塵霾饒淑氣,澡雪人間。」 說起劉明傑對詩的提升,這還得益於詩人、書法家杜振北,杜振北先後多次指導劉明傑寫詩,並送他一本奇書巜金聖歎評唐詩六百首》,讓他研讀,以參悟詩道。 學以致用,恆古不變。2016年,劉明傑受邀參加四川衛視《詩歌之王》,與朗嘎拉姆組成踢館戰隊, 以一首《訴衷情.詠李清照》獲得第三名並踢館成功;2017年,受邀參與CCTV1《經典詠流傳》節目,負責挑選古人愛情和親情方面的詩詞。2018年參加愛奇藝的《國風美少年》為其修改古風歌詞。在追求藝術這條道路上劉明傑始終堅持着、熱愛着…… 一腔孤勇和餘生所愛是劉明傑對藝術的追求。作為一個旁觀者的我不能妄自評論,但我能從他的畫中看到,意境深邃的淡墨山水,經多次創新形成自己的山水特色,作品有一股清氣和文雅之氣。「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他的畫離於俗,歸於雅。 如今寒冬已至,想到曾經有一段歲月,劉明傑就是這樣孤身一人,獨守孤燈默默地畫畫,嘔心瀝血的寫詩著書,以前不明白他的動力是什麼,到底要追求什麼,今天采訪他之後,忽然懂得,他是為了致敬傳統、堅守靈魂,為了不辜負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熱愛。 劉明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堅持初心,堅守靈魂,恆有會歸於恆無,恆無才會生恆有。否定之否定。然後一步步成長,走向人生的另一個巔峰。 最後,記者還瞭解到,劉明傑老師近期要在遼寧舉辦個人畫展,作為沂蒙籍畫家,此次畫展他將把沂蒙精神融入,把這種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同時更會把自己更多優秀的作品呈獻給大家。(記者 孫雲) 作者簡介: 2011年 應邀參加《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公益作品展》。 2012年 詩詞作品開始在《詩刊》發表。 2013年 出版個人畫集《臥游集》。 山東電視台《小超訪談錄》之「青年畫家劉明傑」播出。 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劉明傑山水畫展」。 2014年 出版個人畫集《古意今情》。 在青州九州美術館舉辦「古意今情--劉明傑山水畫展」。 臨沂電視台《琅琊風雲榜》專題節目之「山水吟」播出。 2016年 出版個人畫集《遙遙望白雲》。 在徐州李可染藝術館舉辦「遙遙望白雲--劉明傑山水畫展」。 徐州電視台《書畫徐州》專題片播出。 2017年 在臨沂一見畫廊舉辦「安住湖山--劉明傑山水畫展」。 《中國名畫家全集.孫天牧》(與何延喆教授合著)出版發行。 2018年 在濟南南郊賓館舉辦「臥游--劉明傑山水畫展」。 作品欣賞: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記者觀察

難忘今宵,歡喜元宵。

元 喜 宵 樂 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是晚上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 傳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恐不安。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密謀,奪取劉氏江山之事。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 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中國古代,是上元節屬於「有情人」的日子。也是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 在古代未出嫁的女孩子,平時只能「家里蹲」而這一天,女孩們也終於能在黃昏後走上街頭,賞花燈,猜燈謎,看看心儀的男生或與其相約。也就有了以下的: 「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吃湯圓 宋代民間流行吃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 寓意團圓美滿,在外遊子會藉此機會與家人團圓。 鬧花燈 每逢今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的習俗,故也稱為燈節。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正月十五到來之前,街頭巷尾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品種繁多、巧奪天工,是夜間難得的一番美景。 猜燈謎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綵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踩高蹺 高蹺本屬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祝您和家人, 「 團團圓圓,喜鬧元宵 」! 註明:根據百度素材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小羊羔。
胡歌耍帥失敗引調侃,但請不要過度消費

胡歌耍帥失敗引調侃,但請不要過度消費

近日,胡歌在拍攝某廣告時,因噴嘴拿反,香水噴了自己一臉,真是帥不過三秒,胡歌大型耍帥失敗現場又增加一條。另有網友調侃稱:耍帥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噴嘴拿不對,自己兩行淚。「胡歌大型耍帥失敗現場」也順利登上熱搜。 胡歌,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1996年胡歌便成為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小主持人,2005年在《仙劍奇俠傳》中塑造了「李逍遙」一角,2006年遭受嚴重車禍, 2009年主演仙俠劇《仙劍奇俠傳三》,有《神話》、《辛亥革命》、《如夢之夢》、《偽裝者》等影片。2016年成為上海旅遊形象大使,曾二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 不過1982年出生的胡歌至今還沒有穩定的感情,讓不少網友操碎了心。希望胡歌能夠早日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另外也有網友表示不要再消費胡歌了,拿反噴嘴都能上熱搜,確實有過度消費之嫌。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未注冊號

「翟天臨事件」帶火的這個真問題,仍需關注

「中國知網」 對於中國的大學生來說,絕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它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近日,演員翟天臨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動中表示不知「什麼是知網」,這在網上掀起了一番熱議。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然而,最近知網自己卻也因為其收費模式陷入了輿論的漩渦。幾天前,江蘇蘇州姑蘇法院判處了一起案件,最後判定知網設置的最低充值額限制規定是無效的。而對於長期訂閱的高校用戶來說,知網此前也曾因為漲價,多次被高校抵制。知網的收費模式究竟有沒有問題?存在哪些問題?是誰給了知網漲價的底氣?這門有關學術的生意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呢? 全文下載量達20億篇次/年 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 知網官網資料顯示,知網帶有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目前知網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中國知網董事長王明亮去年年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知網)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給全國的科研人員提供全面、系統、及時的(信息)情報服務。這些內容集中了全國學者,甚至是全世界學者的智慧。 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知網擁有機構用戶2萬多家,個人注冊用戶2000多萬人,全文下載量達20億篇次/年,網站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5萬人。想要閱覽和獲得知網內容並不是免費的。但由於其在學術資源上「大而全」的優勢,因此各高校圖書館基本都是知網的客戶。 根據清華同方披露的消息,知網一直保持着60%左右的毛利率,而這也與其極高的市場占有率有關。 知網憑借高市場份額漲價 很多學校只能被迫接受 有說法稱,90%以上的中國學術資源檢索和全文下載來自於知網。由於知網在文獻檢索領域占據很高的市場份額,對於知網提出的漲價要求,不少學校最終只能被迫接受。但這並不意味着高校沒有怨言,近年來,也已發生數起高校因不滿知網漲價而暫停續訂的新聞,其中不乏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 知網憑借高市場占有率而漲價是否涉嫌壟斷?北京一家律所的律師趙占領分析稱,這種行為是否涉及壟斷,還有待相關機構的認定:「作為我們公眾和高校來講,確實在事實上缺少議價的空間,因為畢竟中國知網在文獻檢索領域的市場份額非常高,文獻內容非常全,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否涉嫌壟斷,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做認定。也就是說,知網到底在什麼樣的一個相關市場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然後認定其有市場支配地位,才會涉及到漲價是否有正當的理由這一問題。」 下載7元卻要最低充值50元 法院認定知網侵犯消費者權益 是否涉嫌壟斷還需要認定。但對於個人消費者來說,突破知網收費高這一問題還有其它的突破口。比如,知網的收費模式就存在爭議。2018年5月,蘇州大學法學院學生小劉在中國知網下載名為《中藥》的文獻時,網頁提示需要付費七元,他點擊購買按鈕後彈出一個充值頁面,雖有多種充值方式,但都設置了最低充值金額50元這一條件。充值50元購買文獻後,小劉卻發現余額無法退還,於是將知網告上法庭。 江蘇蘇州姑蘇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 翁迎曉: 中國知網認為他們在對於充值的方式上已經設立了階梯式的充值規定,已經符合了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他們實行已經有很多年了,也沒有用戶提出異議。 不過,這並非知網收費合理的理由。法院最終認定,知網設置的的最低充值規定以及退款要收手續費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認定無效。 法院判決之後,目前中國知網已對現有充值方式進行了補充,設置了最低0.5元的短信充值方式。 翁迎曉法官:「因為社會上還有很多商家也有這種最低充值限制,可能金額大小不等,但是這個方式本身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所以我們想用這個案子來告誡一下社會上的其他商家,希望這個判決起到一個規范指引的作用。」 另外,很多網友也質疑,自己的文章被收錄之後,用戶下載需要向知網付費,但知網並沒有向論文的作者付費。 目前,知網並沒有回應社會上有關其毛利率高的問題。但作為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知網到底該如何收費、是否涉嫌壟斷,這一問題值得各方討論。如「翟天臨事件」已經基本水落石出,知網的問題也希望能有答案。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美國就華人赴美生子游向20人提出指控

李冬媛(Dongyuan Li,音)創立了名為「優孕美國月子度假會所」(You Win USA)生子游機構。當局表示,李冬媛指導中國孕婦如何進入美國,這樣她們產下的嬰兒將能夠自動享受美國公民身份帶來的所有福利。當局表示,兩年多來,這些母親支付4萬美元到8萬美元不等的費用來到加利福尼亞,住在一個高檔公寓里分娩;而現年41歲的李冬媛通過這項生意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上週被捕的李冬媛是在美國首次打擊生育旅遊中受到指控的20人之一,檢察官稱這些機構將數百名孕婦帶到了美國。42歲的董晶(Jing Dong,音)和53歲的劉維岳(Michael Wei Yueh Liu,音)——據稱是快樂寶寶月子中心(USA Happy Baby)的經營者——也被逮捕。 雖然在孕期訪問美國並非違法行為,但當局表示,2015年被聯邦特工突擊搜查的這些機構誇大生育美國公民嬰兒的好處,包括「免費的公共教育」、「多年後幫助父母移民」等。 據稱,他們還在幫助申請旅行簽證的孕婦隱瞞懷孕情況,並策劃她們撒謊。「優孕美國月子度假會所」(You Win USA)的一位客戶告訴領事官員,她要參觀夏威夷的特朗普酒店。 指控的罪名包括共謀、簽證欺詐和洗錢。但美國當局表示,這些機構的行為也構成了國家安全風險,因為他們的客戶(一些為中國政府工作的客戶)為孩子取得美國公民身份,一旦他們年滿21歲就會返回美國,然後贊助其父母獲得綠卡。 劉維岳的律師Derek Tung表示,中國女性對生育美國公民身份嬰兒的興趣日益增加,引起了人們對其他國家公民長期駐美現象的關注。他說,他的客戶從未牽扯到未中國女性獲得簽證,他們幾乎只是在這些女性抵美後為其提供住房。 生育旅遊機構長期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其他州開展業務,並為來自中國、俄羅斯、尼日利亞和其他地方的夫婦提供服務。曾經,當地居民區的鄰居也抱怨過擁擠或垃圾堆積的問題,這些機構的運營商有時會遇到來自當地執法官員的麻煩,但他們沒有面臨過聯邦審查。 2015年,加利福尼亞州的聯邦特工突然搜查了與這三家企業相關的約三十個網站。超過20人被指為重要證人,但有些人後來逃往中國並被指控違反聯邦法庭判令,一名幫助他們離開美國的律師被判觸犯妨礙司法罪。 上個禮拜,一個聯邦大陪審團起訴四名涉嫌在2015年突擊檢查中被發現經營生育旅遊業務的人,其中包括65歲的鄧文瑞(Wen Rui Deng,音)——他被指控經營星星月子護理中心(Star Baby Care),而消息稱此人身在中國。檢察官說,這個機構至少自2010年起,其廣告宣傳已將8,000名女性帶到美國——其中一半來自中國——並稱這個機構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運作。 檢察官說,每個機構都將數百名客戶帶至美國分娩,有些人並沒有支付與其護理有關的全部醫療費用。法庭文件稱,一對夫婦的醫院賬單是按照貧困補助費率支付的——共計4,080美元——盡管他們曾用於在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商店購物的美國銀行賬戶中擁有超過225,000美元的余額。 據法院文件顯示,經營You Win USA的李冬媛告訴一名假冒成華人孕婦的聯邦特工密探,她的公司會為她提供通過簽證面試和通過海關的訓練。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東西聯
2億加元捐款。加拿大大學最大一筆捐款花落麥吉爾大學

2億加元捐款。加拿大大學最大一筆捐款花落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知名高等學府、蒙特利爾市的麥吉爾大學收到2億加元捐款,用於設立獎學金項目、鼓勵大學生深造。這是加拿大大學到目前為止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 麥吉爾大學 Charles Contant/CBC 用他們巨額捐款成立的McCall MacBain Scholarships獎學金每年向麥吉爾大學的50名加拿大學生和25名國際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首批獎學金將於2021年在麥吉爾大學發放。 John McCall MacBain 和 Marcy McCall MacBain / McGill University 提供這筆巨款的是 McCall MacBain Foundation基金會的創建者John McCall MacBain 和 Marcy McCall MacBain。 John McCall...

視頻公開,紐約三名華人毫無反抗被錘殺…..

三個勤勞工作的華人,僅僅因為是華人,在紐約被白人用鐵錘殘忍的錘殺。 34歲福建籍華人大廚,潘富暉,當場昏迷,送到醫院已經搶救不過來,當晚死亡。 60歲馬來西亞華裔,伍燦強(Thang Kheong Ng),先被宣佈腦死亡,隨後也不幸去世。 50歲潘止武(Tsz Mat Pun),潘富暉的叔叔,雖經過多日搶救,昨日24日,也不幸去世。 亞瑟·馬湯諾維奇(Arthur Martunovich) 噩夢降臨華人buffet店 白男亞瑟·馬湯諾維奇(Arthur Martunovich)走進餐廳里,經理還以為他是客人,要給他領位就座,哪知對方直接掏出錘子,一句話不說就開始瘋狂砸人。 60歲馬來西亞華裔,伍燦強(Thang Kheong Ng),就醫時先被宣佈腦死亡,之後不幸去世。 潘止武(Tsz Mat Pun50歲)和侄子潘富暉(34歲)聽到前台傳出慘叫,從廚房跑出來查看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全被重錘砸傷,現場血流滿地,慘不忍睹。 嫌犯錘子尖鈎一處對人 視頻近日流出,短短的1分鍾視頻,看完覺得用了很久。 2019年1月15日 5點11分——5點12分。 即使作為旁觀者,都覺得這一分鍾過於漫長。當事人經歷了怎樣的掙扎?那是我們無辜的同胞被像動物一樣屠殺! 34歲福建籍華人大廚,潘富暉,當場昏迷,送到醫院已經搶救不過來,當晚死亡。50歲潘止武(Tsz Mat Pun),潘富暉的叔叔,雖經過多日搶救,24日,也不幸去世。 屠殺華人的動機? 看到震驚的暴力新聞,人們都問,動機是什麼? 該餐館一名拉丁裔員工,事發當晚正面相對兇手亞瑟·馬湯諾維奇(Arthur Martunovich), 滿地血的餐廳里,亞瑟跟他說:「我要來殺的不是你。I am not here for you」。該拉丁裔員工與數名其他族裔員工、女員工及客人逃命奔出。 馬湯諾維奇在警察面前是這樣裝傻的:聲稱自己是拯救中國婦女的騎士。在看過一個講中國男人如何虐待他們的妻子後,他「義憤填膺」。 像精神病嗎?像,但只要想殺人,什麼裝瘋賣傻的理由找不出來? 附近的Randazzo』 clam bar的老闆娘薩曼莎Samantha Randazzo將他們留在店內。 NBC4圖片 附近的海鮮餐廳Randazzo』 clam...
翟天臨禍起「知網」 知網到底是個啥?

翟天臨禍起「知網」 知網到底是個什麼?

翟天臨禍起「知網」 知網到底是個什麼? 前段時間,演員翟天臨在一次直播中翻牌網友的留言,一位網友詢問翟天臨,說翟天臨的博士論文能不能在知網搜索到呢。翟天臨很自然地回答說:知網是什麼?知網是什麼東西?隨後就開始回答網友們的下一個問題了,這次直播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大家紛紛開始質疑前段時間才被北大錄取為博士後的翟天臨。那麼知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會引起這次的事件呢? 翟天臨之前給觀眾們的印像是非常好的,大家都認為他是一位學歷非常高深的人,他在2006年的時候就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本科班,2010年就讀碩士,並且還擔任上了助教老師,2014年的時候考取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就在今年1月的時候,翟天臨又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用為工商管理學博士後。這樣的人生經歷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可以說是十分順暢,一步步跨過高學歷門檻。 而知網是一個非常大眾的文獻參考網站,是一個巨型知識庫,對於學生群體來說,這個網站更是熟悉的不得了,任何學術、古籍、法律、政府文件、科技報告等等,都可以在知網上找到內容。而對於學歷這麼高的翟天臨來說,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網是什麼,這就讓網友們開始議論了。就好比你問一個留學生什麼是雅思,如果回答不知道,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留學生有點假是相同的道理。 知網是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而中國的知網是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在黨和國家領導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國家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國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等社會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華大學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知網經過多年的努力,研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數字圖書館技術。 對於大家比較熟悉的論文查重,其背後的數據庫也是基於知網的,知網還通過與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中國知網已經發展成為集期刊雜誌、博士論文、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報紙、海外文獻資源等為一體的網絡出版平台。中心網站的日更新文獻量達5萬篇以上,目前簽下期刊8000餘種,獨家和唯一授權期刊達到2300餘種,實現核心期刊獨家占有率90%以上。 然後有網友就把翟天臨的博士論文拿到了,與知網進行比對查重,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他的文章與黃山學院黃立華教授的一篇文章相似度達到40%,也就是說,一篇文章里面每100個字里面,就有40個字與別人一樣。一般大學里面對論文查重都是有規定的,在21%到40%之間的話,就必須修改完善,那麼翟天臨的這篇博士論文,有這麼高的重復率還能通過,就讓人心存懷疑了。其實在演藝圈里面也曾經出現過很多用高學歷偽裝自己的先例,比如說前些年某主持人稱自己是美國某大學畢業生,後來被方舟子指出該學校其實是一位華人創辦的野雞大學。還有某女歌手自稱英語水平八級,調查後才發現不過是一所外國語學院的自修班學生。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智友科技
諾華:我不是藥神

諾華 我不是藥神

中訪網•藥業觀察(楊帆)諾華(NVS)是不是藥神,是不是「諾瓦」?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提檔上映,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瞬間引發了全民熱議。 影片中諾瓦的醫藥代表在有一句台詞:你們對我們公司生產的格列寧的藥價,有非常大的爭議,我們公司對你們的訴求也表示非常地理解,但是請你們清楚一點,那就是我們生產的所有藥的價格,完全是合理合法。 藥對病人是命,但相對於制藥企業來說,更多是一個創造價值的產品。影片中的格列寧、諾瓦,在現實中也有所影射。 現實中格列衛,也是屬於「天價藥」的范疇,由諾華公司研發,在中國內地每盒售價約為23000-25800元人民幣,在香港是18000元左右人民幣,在日本是16000元人民幣,在美國大約是13600元人民幣。 那麼格列衛,該不該賣這麼貴?將藥賣這麼貴的諾華,又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據中訪網瞭解,諾華於1996年通過與山德士Sandoz的並購之後形成,前身歷史可上溯至百年之前。目前,諾華是腫瘤免疫方面的領軍企業。 甲磺酸伊馬替尼(藥品名:格列衛Gleevec),是諾華公司研發的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下簡稱CML)的小分子靶向藥,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某種特定類型白血病的續命藥。 盡管它後來進一步被批准作為胃腸道腫瘤、中風等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案,但CML始終是它的主要市場,也是競爭優勢的關鍵來源。 CML的病理機制是這兩個染色體上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了白細胞瘋狂增殖。它是四種主要白血病類型之一,在兒童中很罕見,幾乎隻影響成人。 在格列衛面市之前,CML患者生存的唯一選擇就是骨髓移植。可是通常只有20%-25%的患者符合移植標準(據《Nature》雜誌數據),並且移植往往帶來嚴重的、致命的副作用。 2000年,格列衛在Ⅱ期臨床試驗中拿出了驚人的數據——在經過60個月治療後,CML患者總生存率為89%,復發率僅為17%。 因此它被業內稱之為「革命性的藥物」,甚至在沒有Ⅲ期試驗的情況下,在諾華提交新藥上市申請10周後,被FDA以破紀錄的速度在2001年批准上市。 據中訪網瞭解,該藥一經上市,就給諾華當年帶來了2.57億美元銷售額,並成功地在之後給諾華帶來巨額營收,巔峰時期每年達到40多億美元。 但格列衛的高藥價也引起了巨大爭議,甚至引來了主要研究者之一Drucker博士的公開批判。 據公開數據顯示,格列衛在中國內地每盒售價約為23000-25800元人民幣,在香港是18000元左右人民幣,在日本是16000元人民幣,在美國大約是13600元人民幣。 事實上,制藥行業通常以「研發投入高、成功率低」為高藥價辯護,普遍的說法是「藥之所以貴,那是因為你買到的已經是第二顆藥,第一顆藥的價格是數十億美金「,高額的研發成本也常常被支持者們引用來為格列衛的價格「撐腰」。 不過,諾華並沒有披露過具體藥品的研發費用,但是專業人士利用第三方數據進行重估發現,諾華在格列衛實際研究的成本只有1.5億美元左右,因此,諾華在格列衛專利期間獲得的營收不但覆蓋其研發成本,還獲得了巨額利潤,在2015年迎來了市值高點。 截至目前,格列衛的累計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不論研發成本是10億美元還是1.5億美元,諾華從格列衛上獲取的利潤顯然都已經遠超成本。然而在如此豐厚利潤之下,諾華卻仍然採取了逐年抬價的策略,此舉早在13年就在美國引發大量爭議。相比之下,印度的格列衛仿製藥只要200多元,也能治病。這讓人不禁思索,諾華研發格列衛的初衷到底是想救人還是想賺錢? 除了天價的藥價定位外,諾華還常為了獲得更多的定價權進行各種賄賂。 在《我不是藥神》上映前的六個月,諾華就捲入希臘歷史上最大賄賂丑聞中。 (一群襲擊者(可能是希臘當地的右翼激進組織)襲擊了諾華制藥位於雅典的辦公室大樓) 據中訪網瞭解,根據希臘當時的媒體的報導揭露:此次行賄案跨時近十年(2006-2015年),起因是1年前,3名暫不公開身份的諾華員工匿名舉報證詞引起的。 他們在證詞中提到,諾華為了獲得產品在處方藥市場的定價權,向希臘的政客(前總理兼外交部長Evangelos Venizelos)、公共衛生部門的官員(前衛生部長Adonis Georgiadis)以及醫生專家提供了5000萬歐元的銷售回扣。 這個高昂的賄賂在十年間讓希臘的藥物銷售市場可以不按照具體藥品銷售法規進行不透明定價,更為惡性的是希臘的藥品價格可能成為了其他55成員國藥品定價的風向標,行賄結果導致希臘的高價藥物帶動了該藥物在其他市場的定價,可能使得諾華在他國獲得高於正常盈利區間的利潤。 事實上,近年來,這家跨國企業諾華遭受到的行賄指控不斷出現。 2016年諾華(中國)行賄被美國處罰2500萬美元。因2009年到2013年期間,諾華制藥(中國)通過交通費用,娛樂支出,會議招待費,講課報酬,項目推廣活動報酬、教育研討會費用以及醫學研修等多種名目來對中國相關醫院衛生醫療部門官員行賄,以提高公司藥物銷售額。 2016年3月諾華(土耳其)被人匿名舉報涉嫌行賄,舉報中提到諾華通過一家咨詢公司的幫助將公司產品進入土耳其公立醫院的醫保處方藥采購目錄,來提高在土耳其的藥品銷售額,並獲利8500萬美元。 2017年諾華(韓國)支付5000萬美元罰款,因諾華(韓國)6名高管被韓國監察機關起訴,被指控向醫院醫生行賄超過200萬美元以提高處方單中諾華藥物的占有率。 顯然,諾華並不像《我是不是藥神》神油店老闆程勇那樣,為了讓病人活下去,有願意將「格列寧」一盒虧本1500隻賣500元的覺悟。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訪網

以色列這種做法令人想象不到看完很受觸動

對以色列,我一直有濃厚的興趣,甚至對這個國家,充滿敬意。今天推薦一個僅有12分鍾的視頻,是學者周其仁的一個精彩演講。 假如這個12分鍾視頻深深刺激了14億人!那一定是幸運的!不劇透,請你認真看完,看完不轉,算我白發。後面附上另外一個文章,值得一讀。這文章或許你以前看過,值得結合這個視頻一塊思考,為便於節約時間,特加黑劃重點,希望您喜歡。 看了以上視頻。下面再推薦個小文章,或許值得一看,如已看過,也值得再看一次。的確受啟發。 真實的以色列!讀完給你一生的啟示~ 真實的以色列 周孝正 今天我准備就當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談談個人看法,我的第一個觀點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不要輕易下自己的結論;第二,我個人的知識和經歷告訴我,以色列是個好國家,這也是我今天講課的主要內容。 有一次我在校內網看同學們發的圖片,有一張圖片引起了我的深思。這張圖片的標題叫"英雄",圖片上是一個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長長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這列坦克給攔停了。 同學們,這個巴勒斯坦青年確實是"英雄",敢以血肉這軀和全幅武裝的坦克抗衡,但是同學們想過沒有,在處於"敵對"的情況下,有幾個國家的坦克會停下來?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坦克不會停,侵入格魯吉亞的俄羅斯坦克不會停,但以色列的坦克停下來了,這樣的士兵、這樣的國度,我個人認為,才是真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英雄。 有一年我到福建做個調查,福建省政府的高官,給我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幾年前,耶路撒路發生了一起公交車爆炸的恐怖襲擊,炸死了十來個人,其中包括兩名中國人,這兩名中國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與中國方面聯系協商賠償事宜,但經過中國領事館的核實,此兩人系偷渡客,屬於非法入境,於是使館方面不再配合。 後來,以色列政府專門開了一個會,會議認為,在以色列國土上無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責任對其負責,至於這個人偷渡與否,那是另外一回事。會議最後決定,對兩名死難的中國人一視同仁地按照國民待遇善後。會後,以色列政府派專人到福建找到兩位農民工的家人,撫卹金標準如下: 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1100美金的標準發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1100美金的標準發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1700元美金發放直到去世。 死者家屬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後支付的金額是每位死者賠償70萬美金。所有相關的調查費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負擔。 消息傳開,在福建掀起了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省政府的官員說,怎麼擋也擋不住。以色列政府就是這樣對待偷渡打工者的:沒發現,你就在那兒打工;發現了,政府出錢購買機票送你回國;死了,按照以色列國民標準撫卹。 2001年,雲南麗江發生了以色列遊客不慎在虎跳峽落水的事故,經中國方面尋找無果,為此,以色列政府派專機來麗江,帶着專業的搜救設備和一個專業搜救隊,並高薪雇傭中國人沿江幾百里進行拉網似的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時間持續一個多月。 同學們,一個這樣對待它國和自己死去國民的國家,不管你怎麼說,我都堅信,這是個好國家。任何一個稍微瞭解以色列的人,至少不會對以色列產生惡感。 中國人喜歡把自己的近代史說成是"多災多難",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自己的原因,猶太人卻幾乎完全因為外因,幾千年來一直災難深重,這一切,僅僅因為信仰。 這個苦難的民族,在多年的戰亂動盪中,在長期的漂泊遷徙中,在飢餓和苦難、殺戮和欺侮的磨難中,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礪發奮,頑強發展,不僅沒有倒下,竟奇跡般地在科技、軍事、教育、現代農業等領域獲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這個僅有1000多萬人口的民族,涌現出了一大批偉大人物: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爾、季諾維耶夫、卓別林、洛克菲勒、索羅斯......,這個民族和這些偉人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 一般人只知道猶太民族善於經商,殊不知猶太民族特別重視教育,他們把學習作為終生的使命,重智慧勝於重金錢。 有一項調查顯示,全世界人均讀書最多的藏書最多的都是以色列人。猶太民族還特別重視兒童教育,他們在兒童教育方面研發的教具、教材、課程模式等被許多國家所採用。 一個國家越相信自己的未來,越會重視自己的兒童教育。一個建國以來一直戰火不斷、四面楚歌的國家,如此重視教育,如此重視兒童教育,這樣的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景仰。 看看吧,我向來看好以色列,一貫支持他們!我向來看不起那些用自己的人民作人彈去對他國平民進行恐怖報復的民族,對己對人都不負責!內部四分五裂愚昧唯心,對外殘暴恐怖,此等國家民族不值得尊敬和同情。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眾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之林,每個民族都以自己獨特的貢獻充實着世界寶庫。這其中,無疑猶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個。這個民族盡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哲學家的比例卻異常的高。 他們不僅為世界貢獻了一部流傳千古的《聖經》,而且還為人類貢獻了門德爾松、馬克思、海涅、玻爾、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許許多多的文化巨人。他們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是任何一個民族難以比擬的。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瞭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瞭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第一,據猶太宗教經典規定,學習和鑽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組成部分,是猶太人一種神聖的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將學**作為信仰。 第二,在猶太人眼里,教師比國王更偉大。猶太人重視知識,所以也十分尊重有知識的學者和傳授知識的教師。在某些問題上,猶太法律賦予教師的地位甚至高過父母,因為「父母只是把孩子帶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師則把他帶入來世的生活」。 第三,智慧在猶太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慧與知識不一樣,知識是說你知道某一樣東西,而智慧是你怎麼樣把你知道的東西和日常的生活結合起來。猶太聖賢這樣教導猶太人: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他不會用書上的知識,仍可能是只馱着很多書本的騾子。 第四,猶太人崇尚創新。他們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是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在許多猶太人家庭,大人對放學的孩子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 第五,家庭教育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猶太孩子從小在家庭里便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處,直呼父母的名字;他們需要零用錢,就必須幫助家里幹活。 正是這種平等和獨立思想,使孩子從小認識到,要想生活的舒適,就得靠自己的奮鬥爭取。其實,這些意識深深的藏在猶太人的心中是與這個民族經歷的苦難分不開的。也正是那些苦難使猶太人具有向逆境挑戰的勇氣和毅力。 第六,猶太人很重視通過節日對孩子進行社會教育。猶太民族的宗教節日繁多,每個節日幾乎都與民族歷史信息相關。每當節日來臨之際,猶太人都會舉辦盛大的紀念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啟發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並且銘記苦難的歷史。 第七,猶太人懂得經營之道。人們一般認為猶太人特別會賺錢,其實他們是不斷的努力充實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知識,一步步的走上發跡致富之路的。在這個過程中,勤奮、耐心、膽量、智慧無疑是他們的經營之道。而良好的教育無疑是「道」之源泉。 第八,猶太人具有良好的民族素質。 首先,他們在民族磨難中盡管遭受壓迫屠殺,但精神始終是樂觀的、自信的甚至是高傲的。其次,在磨難中,猶太人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心理素質,具有超長的耐力和韌性。最後,猶太人是一個嚴於律己、遵紀守法的民族。猶太人表現出來的這三種品質,來源於其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教育。 第九,猶太人中有許多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 這些人物身上都有三點重要的品質:一是他們的成功和不凡業績與猶太傳統教育有密切關系,他們一生的努力奮鬥及業績都以此為基礎; 二是他們事業的成功與猶太家庭中的長幼雙向教育、早期智力開發以及社團教育中培養孩子勤學、好問、多思等教育方式緊密相連;三是他們都懷有對人類的一個愛心,在學業上謙虛、執著、不怕困難、不斷努力,並不斷向自我、向學術權威挑戰,勇於創新。 第十,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經費投入是一般國家無法比擬的。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識之士看來,教育投資並不是一種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種有效的國家資源。沒有資源,沒有金錢並不要緊,只要通過教師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以色列就會擁有一切。 第十一,以色列教育的奇跡——希伯來語的復興。語言無疑是維系一個民族團結、復興的紐帶。 希伯來語在古代曾經是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是用希伯來語寫成的,但是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接受了所在國的語言。 這樣導致希伯來語逐漸消失。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後,提出了「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口號,100多年來以色列通過教育使希伯來語成為一種表現力強、詞匯豐富的「活語言」、官方語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以上擷取了十一個和猶太教育有關的亮點,但這些亮點遠遠不能反映成功的猶太教育的全貌。 一個民族的興盛、一個國家的復興有許多方式,而以教育為本來延續民族、繁榮國家值得我們深思。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英文教室

聖彼得堡中小學因接到炸彈威脅電話被疏散

2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聖彼得堡市教育委員會新聞處向衛星通訊社表示,18日該市約20所中小學因接到炸彈威脅電話被疏散。 圖為莫斯科紅場上接受安檢的人群。 新聞處透露:「據初步資料顯示,約20所中小學被疏散。目前對兩所學校的檢查已經結束,沒有在那里找到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威脅,孩子們已經重返課堂。」其它接到炸彈威脅電話的學校仍在進行檢查。 今年1月以來,俄羅斯全國各地不斷接到針對政府大樓和公共設施的匿名炸彈威脅電話。2017年秋季俄羅斯也遭遇類似的電話恐怖主義浪潮。據俄聯邦安全局數據,當時俄羅斯85個聯邦主體中有75個受到波及。經排查,所有威脅均系虛假消息。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新聞網

喪父男童 7 歲起被伯父母虐待,挨餓干農活不給上學

昨日記者從廣東省人民檢察院獲悉,日前,廣東梅州市平遠縣檢察院將涉嫌虐待罪的孩子伯母向平遠縣法院提起公訴。 據瞭解,該案受害人今年僅 14 歲,卻遭受大伯、伯母虐待長達七年之久,經檢察機關介入,孩子得以順利重返學校。 孩子被迫休學遭虐待 7 年 檢察機關獲悉線索 2008 年 5 月,小明(化名)的父母協議離婚,小明歸父親撫養。不幸的是,同年 10 月父親不幸在礦山罹難,母親隨後也另組家庭再育子女,小明只能隨祖父母生活。 然而,在 2011 年 5 月,小明的大伯不顧老人的反對,強行將他從祖父母身邊帶走,可大伯、伯母、堂哥一家三口卻沒有善待小明。據瞭解,小明經常吃不飽飯、睡不好覺,還總被要求幹不少農活,甚至到後來被迫休學。 2018 年 3 月,梅州市平遠縣檢察院在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