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散熱
2499元 極摩客K7迷你主機開售:i5-13500H+雙2.5G網口
快科技11月30日消息,極摩客K7迷你主機目前已開售,准系統首發2499元。
據介紹,新款迷你主機搭載英特爾酷i5-13500H處理器,12核16線程,採用4大核+8小核的配置,配備了18MB高速緩存,主頻為2.6GHz,最高可睿頻至4.70 GHz。
擴展方面,它支持兩個M.2 2280固態硬碟,雙槽最高支持4T,支持雙通道內存,至高支持至64GB DDR5內存。
散熱上,這款迷你主機採用雙風扇散熱設計,全新環繞式超導銅雙渦輪散熱,雙立體環繞式進風口,高效運行SSD/DDR。
接口方面,這款迷你主機前置USB3.2*2、USB4.0和3.5mm耳機孔,後置的接口包括USB3.2*2、DP1.4(4K@144Hz)、HDMI2.0(4K@60Hz)、雙2.5G網口和電源接口。
來源:快科技
3999元 銘凡AR900i ITX主板上架:i9-13900HX+主動式散熱器
快科技12月7日消息,銘凡AR900i ITX主板目前已上架開售,首發價3999元。
據了解,這款主板搭載i9-13900HX處理器,24核32線程,睿頻5.4GHz,擁有36MB三級緩存。
拓展上,這款主板共有四個M.2 SSD插槽,其中正面兩個配有主動式散熱器。
顯卡插槽為PCIe 5.0標准,支持未來新一代顯卡,內存支持兩條DDR5-5600筆記本內存型號,容量可達64GB。
設計上,它採用標准ITX外形設計,配備豐富的接口,適用於組裝緊湊型遊戲系統、家庭影院或工作站。
接口配備USB-A、HDMI 2.0、DP1.4 、全功能USB-C、2.5G有線網口等。
來源:快科技
銘瑄推出大玩家MGG系列RTX 4070顯卡:5風扇散熱
快科技12月6日消息,銘瑄推出了全新的Mega Gamer(MGG)系列,中文名為“大玩家”,定位高於iCraft電競之心系列。
據了解,銘瑄這款顯卡型號為“GeForce RTX 4070 MGG OC12G S0”,整體尺寸為337x137x66mm。
搭載的是基於Ada Lovelace架構的AD104,採用台積電4N工藝製造,擁有5888個CUDA核心,基礎頻率為1920 MHz,加速頻率為2580 MHz,配有12GB的GDDR6顯存,位寬為192位,速率為21 Gbps。
在顯示輸出方面,這款顯卡採用三個DP 1.4a接口和一個HDMI 2.1接口組合,配備了一個16Pin的12VHPWR供電接口,整卡功耗為215W。
散熱方面,其採用Mega Freeze VC散熱系統,超大面積的VC均熱板搭配9X復合式純銅熱管,正面採用了三個尺寸為10cm的新一代Mega Air Boost Fan,頂部兩側首次加入了AirBoost Fan,同時風道採用了抽風式設計,強化了散熱效果。
此外,銘瑄在顯卡頂部設計了兩個金屬觸點,通過磁吸式的設計可以將MGG點陣氛圍燈/流彩氛圍燈套件安裝在顯卡,加上專用軟體,通過簡易的操作,實現多種玩法和燈效效果。
來源:快科技
十銓推出VULCAN ECO DDR5記憶體:散熱片由回收鋁製成
快科技11月16日消息,十銓科技今日推出VULCAN ECO DDR5內存,此次推出內存的散熱片是由回收鋁製成,可以稱為“綠色內存”。
據介紹,每1萬個回收鋁製成的VULCAN ECO DDR5散熱馬甲可減少73%碳排放量,等同於可以減少1665公斤的碳排放量。
經過計算,相當於減少約55萬張紙巾、31萬支塑料吸管、3萬個塑膠袋及1萬個塑料瓶等材料,並使用 FSC 認證環保包裝,從產品本身到外包裝,皆為減少電子廢棄物和資源浪費所做出的實際貢獻。
設計上,新款內存延續了之前同系列產品的簡約設計,以大面積光影流線造型為主,配上回收鋁材質的銀灰色,十分炫酷。
同時,該款內存也支持AMD EXPO和Intel XMP3.0一鍵超頻技術,搭載了電源管理晶片並具有On-die ECC除錯機制,依靠十銓科技的專利IC分級驗證技術,有效確保了產品的適用性和耐用度。
來源:快科技
首發699元 雷克沙THOR OC DDR5 6000記憶體上架:單片1.6mm散熱馬甲
快科技11月16日消息,雷克沙新款THOR OC DDR5 6000內存目前已上架,32GB(16GBx2)首發699元。
據介紹,新款內存套裝高達32GB,支持6000MT/超頻,使得電腦運行更加流暢。
同時,它採用航空級鋁材質輔以陽極氧化工藝散熱馬甲,單片厚度高達16mm,具有高耐性、高抗性和耐磨性,9000mm²超大散熱面積可及時傳導內部熱量,有效助力散熱,延長使用壽命。
超頻方面,該內存支持英特爾XMP 3.0和AMD EXPO自動超頻技術,無需反復調試超頻參數,輕松上手。
此外,這款內存採用On-die ECC糾錯機制,確保存儲在DRAM顆粒中的數據安全可靠,有效避免數據錯誤和損壞。
來源:快科技
1399元 微星MPG B760M刀鋒鈦WIFI主板降價:散熱超迫擊炮
快科技11月8日消息,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主板現在已經降價,比首發便宜100元,到手僅1399元。
據悉,微星這款主板與自家MAG B760M MORTAR WIFI Ⅱ迫擊炮主板相似,主要是採用了刀鋒系列的設計風格,並且使用了更大面積的散熱覆蓋。
微星MPG B760M EDGE TI WIFI的M.2散熱馬甲採用了卡扣式的快拆設計,下方的兩個M.2散熱馬甲為一體式設計,相較於迫擊炮提供了更多散熱片,減少受到顯卡熱量的影響。
同時,它採用12+1+1相智能供電設計、鋼鐵裝甲Lightning Gen5 PCI-E插槽、優化DDR5電路、Lightning USB 20G、2.5G有線網絡接口,以及Wi-Fi 6E無線網絡模塊。
此外,這款主板較迫擊炮還增加了兩個SATA接口,可以說,是迫擊炮進一步提升擴展性、散熱堆料以及顏值的升級版。
來源:快科技
十銓推出T-CREATE新款SSD:搭配超薄石墨烯散熱片
快科技10月12日消息,十銓科技推出T-CREATE CLASSIC C4 Series PCIe 4.0 SSD。這是屬於十銓科技旗下創作者品牌T-CREATE的新款SSD,具有多種規格和容量,搭配了超薄石墨烯專利散熱片,帶來更穩定的效能表現。
據悉,T-CREATE CLASSIC C4 Series PCIe 4.0 SSD採用了PCIe 4.0 x4接口, 分為C47、C45和C43三個型號,並提供三種不同的速度規格。
其中最大順序讀取速度分別為7400 MB/、5000 MB/和3500 MB/;最大順序寫入速度分別為7000 MB/、4500 MB/和3200 MB/;最大TBW分別為5800、2000和1200。
C47的容量在512GB至4TB之間,C45的容量在512GB至2TB之間,C43的容量在512GB至2TB之間,讓不同的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產品。
不僅如此,搭配的超薄石墨烯專利散熱片讓SSD維持高性能輸出的同時,緩解發熱情況,讓SSD更有效穩定運行。產品支持SLC Caching技術,使用定製化高穩定性的主控與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利用智能算法及LDPC(Low-Density Parity...
矽脂和液金散熱你了解麼?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散熱劑相關的知識,主要是大家常用的矽脂以及不太常用但經常聽說的液金散熱劑的區別。
首先,來說以下矽脂散熱。矽脂散熱是目前當前最常用的散熱材料,特別是CPU,購買散熱器時基本都會自帶矽脂。
矽脂有一個誤區是塗的越多散熱越好,矽脂的作用是讓散熱器底座和CPU頂蓋之間更貼合,因為散熱器底座和CPU頂蓋會有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縫隙。所以在保證能填充CPU頂蓋和散熱器縫隙的前提下,導熱矽脂層越薄越好。它的首先是用來填補空隙,所以並不是塗的越多效果越好,有時候塗的多甚至會適得其反。
而除了散熱器自帶的,當然也能單獨來購買矽脂。新手用戶可以簡便地通過查閱矽脂的導熱係數(單位為W/m?K)來評估其性能。這個係數描述了在穩態條件下,單位面積、單位厚度和單位溫差下的熱量傳導能力。係數越大,散熱效果通常越好。
一般低價的矽脂產品其導熱係數通常並不高,能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不超頻基本都用。產品用戶或者對溫度較為明暗,想要降低一些的用戶通常會選擇高導熱係數的高端矽脂,雖然價格稍貴,但確實能給CP降溫。
接下來在說下液金,液金散熱劑與矽脂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材質,液金由液態金屬製成,並且其導熱性能通常更為出色。
但盡管液金具有更好的導熱性能,但其普及程度遠不如矽脂,主要原因是液金具有強烈的滲透性。
它會逐漸滲入CPU的外殼和散熱器,雖然不會損害CPU晶片,但可能會使CPU標簽變得模糊,這對於打算二手出售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問題。
此外,液金的塗抹也有一定的難度和講究,用量過多溢出可能會導致主板損壞,特別是筆記本,高負載高溫時拿起來就容易流出。
使用液金散熱的產品相對較少。以往,大多數CPU都使用矽脂散熱技術,所以一些用戶會選擇“開蓋換液金”的方式來提升性能。然而,現在大多處理器都使用釺焊散熱技術,開蓋換液金的效果有限,且風險較高,很可能導毀U,基本不建議一般用戶使用。
來源:快科技
微星推出氪金槍3系列機箱:內置多功能顯卡支架 支持多軸移動
快科技9月8日消息,微星推出了新款氪金槍3系列機箱,包括氪金槍3、氪金槍3白色限定版和氪金槍3性能版,售價分別為749元、799元和649元。
據介紹,氪金槍3系列機箱採用了多功能ARGB顯卡豎裝支架,支持多向多軸的旋轉移動,以適應不同型號的顯卡,而ARGB+8mm鋼化玻璃則提升了燈光效果。
同時,新款機箱通過巧妙設計,確保顯卡豎裝時與主板之間有足夠的散熱空間。免工具拆裝設計使安裝過程變得更加簡便,無需額外工具,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安裝體驗。
氪金槍3系列機箱前部採用前面板直徑1mm的開孔設計,確保了進氣效率的同時具備一定的防塵效果。
其餘部位採用可拆卸式防塵網設計,有效阻止微小顆粒進入機箱,便於清潔和拆卸。機箱在風道設計上進行了多項氣流改進,包括穿孔網狀前面板、側板和電源倉通風口,以提升散熱效果。
此外,氪金槍3系列機箱的三款版本在顏值和性能上有所不同。氪金槍3白色限定版與氪金槍3配置相同,唯一的區別在於顏色。
氪金槍3主打黑色,而氪金槍3白色限定版顧名思義:它採用全身白色風格設計,更適合追求白色主題的電腦用戶。氪金槍3性能版則採用了無光設計風格,並額外預裝了7把風扇,相較於氪金槍3和白色限定版的4把預裝風扇,提供了更強大的散熱性能和性能潛力。
來源:快科技
269元 閃極超小型M.2硬碟盒發布:僅重24克
8月28日消息,閃極“閃盤 DISK”三防固態硬碟盒發布,該硬碟盒適用於M.2 nave 固態硬碟(僅支持2230尺寸),售價為269元。
據介紹,該硬碟盒僅“兩個可樂瓶蓋大小”、支持主動散熱、自帶 USB-C 接口、適合移動設備及遊戲掌機等設備的存儲用途。
該硬碟盒重24克,適合EDC通勤攜帶,可以放進口袋裡或掛在包中,讓出行更簡單。
功能方面,該硬碟盒主控晶片為RTL9210,自帶風冷主動散熱,搭載一個微型靜音風扇,速度為11000轉 /分鍾。
此外,硬碟盒還擁有物理防寫功能手動開關,並自帶USB-C接口(USB 3.2 Gen2 / 10 Gbps),附贈一條10Gbps USB-C母轉公掛繩延長線。
來源:快科技
3999元起 聯想ThinkBook 14/16 2023銳龍版上架:7030系列處理器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聯想ThinkBook 14/16 2023銳龍版目前已經上架,首發起售價為3999元。
ThinkBook 14 2023銳龍版機身輕至1.42kg,薄至16.9mm。螢幕採用2.2K(2240 x 1400)的IPS螢幕,顯示比例為16:10,有著90%的屏占比,亮度為300尼特,sRGB為100%,支持DC調光,得到了硬體低藍光和護眼認證,180°開合。
處理器搭載AMD銳龍5 7530U或Ryzen 7 7730U處理器,搭配16GB的DDR4-3200內存和1TB SSD存儲,雙內存插槽和雙M.2 2280插槽。
散熱方面,這款筆記本採用大尺寸風扇和雙熱管設計,配合ITS5.0智能散熱系統,帶來更好的散熱效率;內置60Whr電池;配有FHD超清攝像頭,支持IR人臉識別,帶物理開關可防止隱私被竊視。
此外,該筆記本支持Wi-Fi 6和藍牙5.2;配有USB 3.2 Gen2 Type-C、USB 3.2 Gen1、HDMI 2.1、RJ45、耳機孔和SD讀卡器等。
至於ThinkBook 16 2023銳龍版與14英寸差別不大,主要是螢幕升級到了2.5K IPS屏,內置71Whr電池,其他配置沒變。
售價上,ThinkBook 14 銳龍5...
2499元 機械師創物者MINI II迷你主機發布:銳龍7 7840H+全銅散熱器
快科技8月25日消息,機械師今日發布了創物者MINI II迷你主機,採用全新設計,准系統首發2499元。
據介紹,新款迷你主機採用環保機身設計,主機體積為0.7L,頂蓋可更換。
處理器搭載銳龍7 7840H,8核16線程,採用全新Zen 4架構,5.1 GHz至高睿頻,配備AMD Radeon 780M核顯。
散熱方面,創物者MINI II迷你主機採用上下雙風扇設計,搭配豪華全銅散熱器,較傳統鋁散熱器導熱係數高1.68倍,BIOS內預設三種模式可選,至高65W性能釋放。
此外,這款迷你主機支持安裝雙筆記本DDR5內存,支持2280 PCIe 4.0 SSD,視頻輸出接口包括HDMI、DP以及USB4。
來源:快科技
徹底解決高性能SSD過熱問題 利民HR-10 2280 PRO散熱器上手
NVMe固態硬碟進入更高速率的PCIe 4.0與PCIe 5.0時代後,也面臨著許多高性能硬體的通病,那就是更高的發熱量。
據了解,從PCIe 3.0進化至PCIe 4.0,在通道和性能獲得喜人提升的同時,NVMe固態硬碟的功耗從6W提升至9W上下,也增長了近50%,最新的PCIe 5.0固態硬碟則將功耗數字提升至10W以上。
更高的功耗、更巨量的讀寫操作使得高端NVMe固態硬碟需要更高效的散熱,以此保障其性能穩定與數據安全。
此前,我們看到各品牌主要採用以金屬材質箔片為形式的散熱標簽,將其覆蓋至主控、緩存、顆粒一側,或是粘貼在沒有元件的盤身背面,用於平均和分散熱量。此外在硬碟固件中也普遍存在溫控策略,在傳感器發現盤身溫度過高時通過降頻等方式控制性能,減少發熱。
當然,不同硬碟的性能與發熱水平不盡相同,具體的溫控策略也各有不同,由此會產生我們在測試中發現的一部分性能波動、降速等現象。
外部的散熱解決方案在我們的DIY中同樣常見。將固態硬碟安裝在主板上,自然就能藉助機箱風道帶走表面熱量,更進一步的做法則是一部分主板配備的固態硬碟散熱裝甲,更大面積的金屬片通過導熱墊與固態硬碟表面貼合,能夠有效提升均熱與散熱效果。
PCIe 4.0固態硬碟誕生以來,一部分旗艦產品推出的散熱片版也同理,用更大的體積實現均熱,更大的表面積促進散熱。不過受限於高度為主的尺寸,這類帶“馬甲”的固態硬碟並不總是能適配所有設備,沒有配備散熱裝甲的主板,或是PS5遊戲主機會是它最主要的表現舞台。
在純被動的散熱方法以外,類似CPU風扇+塔式散熱器的主動散熱組合也很快出現在市面上。其優勢在於能夠帶走更多表面熱量,缺點則同樣集中在尺寸,以及風扇所需的額外接口上。
最近筆者就自購了其中一款利民HR-10 PRO進行體驗,通過實測驗證這類散熱器是否能解決一部分高性能固態硬碟的過熱、降速問題。
簡單看看包裝,利民HR-10 PRO採用簡單的側抽淺色外包裝包裹淺黃色牛皮紙盒,包裝表面多處印有利民Logo、產品圖與名稱。
打開紙盒取出由白色保護袋包裹的散熱器本體,包裝內另附一支小十字螺絲刀,用於拆卸、安裝散熱器底板。
這款針對SSD設計的主動散熱器採用30mm*30mm,厚度為10mm的風扇,據電商詳情頁顯示,轉速可在3500-6500轉/分鍾之間調整,風扇下緣的線材長約50cm,接口為標准4PIN PWM。
散熱配置方面,除風扇與體積龐大的鰭片外,利民HR-10 PRO也配備4根5mm熱管,連通接觸固態硬碟表面的底座與鰭片中央區域,並用上了看家本領逆重力熱管技術,優化立式安裝性能。
擰下散熱底座兩側的4顆固定螺絲,即可取下用於安裝固定SSD的底板,圖中可見的黑色泡棉處即為SSD安裝區域。
散熱底座上下兩面均配備了條形導熱墊,使用藍色塑料片貼合保護,安裝使用時需要揭下,支持雙面顆粒SSD。上表面導熱墊厚度為1mm,下表面導熱墊為0.5mm,更厚的導熱墊用於適配不同厚度的主控、DRAM、顆粒等元件。值得一提的是電商詳情頁顯示這兩塊導熱墊就是利民單獨在售的ODYSSEY II導熱墊,導熱係數為14.8W/m·K。
這樣的散熱配置對SSD而言是相當豪華的,它能夠有效幫助一些高性能SSD充分發揮性能嗎?下面我們通過兩次測試來了解一下。
測試對象上,筆者選擇先前評測過的Solidigm P44 Pro 1TB版,作為帶有獨立緩存的PCIe 4.0旗艦之一,P44 Pro擁有超高性能的同時發熱量也很大,且盤身並沒有其它強化散熱的設計,我們在之前吐槽過了。
本次我們在裸盤、安裝散熱器兩種狀態下,分別通過CrystalDiskMark等測試軟體對其進行跑分,同時使用HWiNFO監控溫度,綜合對比其表現。測試平台使用的部分硬體配置如下:
裸盤狀態下,我們首先對P44 Pro進行CrystalDiskMark跑分,採用NVMe SSD模式。
連續讀寫分別測得7149.39MB/和6534.85MB/,多線程隨機4K讀寫達到1300K IOPS與1400K IOPS以上,其實也屬於非常不錯的成績,但單線程隨機4K的讀取結果略低,僅達到55.93MB/與13K IOPS。
不進行任何操作閒置一會,隨後我們使用HD Tune Pro,設定100GB連續寫入與讀取,結果曲線如圖所示。
閒置一會繼續進行ATTO磁碟基準測試,此處可見在24MB大小的文件測試中就出現了一定程度降速,接下來32MB文件的寫入速度不到1GB/。
最後查看HWiNFO記錄下的溫度,其中驅動器溫度標注為盤身溫度,也可能是顆粒溫度,驅動器溫度2標注為主控溫度。
P44...
13代i5僅3799元 機械革命新款無界14 Pro上架:2.8K 120Hz屏
快科技8月1日消息,機械革命新款無界14 Pro筆記本目前已經上架,首發3799元。
據了解,這款筆記本採用了120Hz 2.8K高色域屏,配備16GB內存以及1TB固態硬碟,提供了第二個M.2拓展接口,內置60Wh電池,USB-C接口支持100W快充。
新配置搭載i5-13500H,其有45瓦以上的功耗設計,核心數量上也達到了4P+8E,共12核心16線程。
搭配16GB的LPDDR5-6400內存,以及1TB的PCIe SSD,並配有兩個M.2插槽,最高可擴展至4TB。
此外,這款筆記本使用了3根純銅熱管,以及兩個大風量渦輪風扇,設置了雙出風口,以保證性能的發揮。用戶可以通過Fn+X隨心切換三個模式,分別為節能模式(35W)、平衡模式(45W)和野獸模式(54W)。
接口包括兩個全功能USB 3.2 Gen1 Type-C接口(10Gbps,支持PD)、兩個USB 3.2 Type-A接口、一個HDMI 2.0接口和一個3.5mm音頻插孔。
來源:快科技
8499元 微星推出新款海皇戟AS小主機:13代i5+RTX 4060
快科技7月5日消息,微星最近推出了新款海皇戟AS小主機,採用13代i5+RTX 4060組合,首發8499元。
據了解,海皇戟AS小主機的體積僅有10L,並且內置電源,支持RGB燈效,散熱方面,這款主機將CPU、顯卡和電源分別置於不同的氣室內,從而提升散熱效果並降低噪音。
處理器搭載的是i5-13400F,10核心16線程,較上一代i5-12400F多個四個小核心,另外三緩也從原來的18MB提升至20MB,最高睿頻5.0GHz,比上一代高了0.2GHz。標配16GB DDR4-3200內存和1TB PCIe 3.0 SSD。
同時,海皇戟AS小主機內置RTX 4060顯卡,顯存容量高達8GB,DLSS 3帶來的幀生成技術則大大提升了高畫質下的幀數與畫質表現。
此外,它採用英特爾Wi-Fi 6E AX211無線網卡,支持6GHz頻段,支持峰值2.4Gbps的傳輸。延遲也比,上一代低了75%。
接口部分,海皇戟AS小主機具有4個USB 3.2 Gen1 Type-A、2個USB 2.0 Type-A、2個3.2 Gen1 Type-C、一個DP 1.4、一個HDMI 2.0、一個2.5G網口以及3個音頻接口。
來源:快科技
AYANEO舉行新品分享會:AYANEO 2S搭載銳龍7 7840U,三銅管散熱設計
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了Windows掌機市場的競爭行列,近段時間華碩的ROG Ally掌機熱度頗高,該掌機搭載了Ryzen Z1 Extreme與Ryzen Z1兩款處理器。採用新架構的銳龍7000U系列處理器即將發布,掌機市場也會迎來一波配置升級潮。近日AYANEO舉行了線上新品分享會,公布了其新款掌機AYANEO 2S的部分信息。
AYANEO 2S將會搭載使用銳龍7 7840U,不過AMD尚未正式發布這款處理器。從目前泄露的消息來看,銳龍7 7840U與Ryzen Z1 Extreme在處理器核心數量、CU單元數量、三級緩存等關鍵參數上一致,均為八核心十六線程設計,擁有12個CU,三級緩存為16MB。
AYANEO 2S在外觀方面相比上代AYANEO 2變化不大,正面為一塊7英寸IPS螢幕,解析度為1920x1200,對比度為1200:1,像素密度為323PPI,亮度提高到450nits,覆蓋135% sRGB色域和96% DCI-P3色域。
AYANEO 2S在散熱方面也作出了改進,採用三銅管+銅片散熱設計,導熱面積增加33%。AYANEO 2S還重新設計了出風口,出風面積增大50%。在環境溫度為18°C,處理器TDP為28W的情況下,根據官方測試數據,AYANEO 2分別使用新舊兩種散熱設計,單烤FPU的溫度從70°C下降到62°C。溫度下降還是比較明顯的,說明新的散熱設計效果不錯,不過官方並沒有公布AYANEO 2S的單烤溫度表現。
目前AYANEO 2 16G+512G的基礎版本售價為6499元,AYANEO 2S的售價可能會高於這個價格。AYANEO 2S將擁有三種配色: 星耀黑、天鏡白、Retro...
EKWB推出磁懸浮風扇:極低噪音、支持RGB
3月28日消息,著名PC水冷散熱製造廠商EKWB宣布,推出全新的磁懸浮風扇——EK-Quantum Impulse 120 D-RGB。
據了解,這款散熱風扇尺寸為120mm x 120mm x 29mm(沒有橡膠墊時厚度為26mm),轉速在400 RPM~1800 RPM±10%之間,最大風量為57.5 CFM,最大風壓為1.94 mmH2O,噪音值僅為為24.3dB。
該風扇採用的是VAPO軸承,幾乎可以消除擺動,還可以增加磁懸浮效應,降低噪音並提高穩定性,與傳統滾珠軸承風扇不同,這款VAPO軸承粉塵且不會變干。
除此之外,這款風扇引入菊花鏈連接,減少了因線材過多而出現的雜亂問題,並且不需要任何控制器,末端直接與標準的連接器相連,包括4Pin的PWM和3Pin的5V D-RGB。風扇兩側各有一個發光區域,搭載了12個LED燈。
目前,EK-Quantum Impulse 120 D-RGB已經在網上商店和合作夥伴經銷商處銷售,價格為26.99歐元(約合人民幣200元)。
來源:快科技
1599元 零刻推出EQ12 Pro迷你主機:8核i3-N305、16GB單通道
3月27日消息,零刻推出零刻EQ12 Pro迷你主機,搭載i3-N305八小核處理器,16GB記憶體+500GB存儲售價1599元。
這款迷你主機的外觀設計十分小巧,外殼採用雷射刻面和ASB高光工藝,配備了超靜音風扇,使用了MSC散熱技術,提供了良好的散熱,運行噪音也很低。
據了解,零刻EQ12搭載搭載的i3-N305處理器,8核8線程,採用Intel 7製程工藝的全新Gracemont CPU微架構,頻率可達3.8GHz,配備32EU核顯。Cinebench R20跑分1746,超N100 39%。
擴展性方面,該系列迷你主機支持單通道16GB DDR5-4800記憶體,可安裝一個M.2 SSD和一個2.5英寸SSD。
接口包括兩個HDMI 2.0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10Gbps),均支持4K@60Hz顯示,實現三屏輸出,另外還有三個USB 3.2 Gen2 Type-A埠、兩個2.5Gbps網口(i225-V)、一個3.5mm音頻插孔等。
來源:快科技
795元 零刻EQ12迷你主機上市:雙2.5G網口+三屏顯示
3月21日消息,零刻新款迷你主機EQ12已經上架,准系統的價格為1399元,使用優惠券到手795元,提供藏青藍、珍珠白、高級灰和千禧灰四種配色可選。
這款迷你主機的外觀設計十分小巧,外殼採用雷射刻面和ASB高光工藝,配備了超靜音風扇,使用了MSC散熱技術,提供了良好的散熱,運行噪音也很低。
處理器採用的是Intel N100,4核心4線程,L3緩存為6MB,最大睿頻為3.4 GHz,配置的功耗最高至25W,集成的核顯擁有24個EU,支持AV1視頻編解碼。
擴展方面,EQ12支持單通道SO-DIMM插槽,支持8/16GB的DDR5-4800記憶體,另外還有支持2TB的M.2 2280插槽(PCIe x1,NVMe或SATA),另外還有一個支持SATA HDD位。
接口包括兩個HDMI 2.0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10Gbps),均支持4K@60Hz顯示,實現三屏輸出,另外還有三個USB 3.2 Gen2 Type-A埠、兩個2.5Gbps網口(i225-V)、一個3.5mm音頻插孔等。
來源:快科技
裝個散熱片 固態硬碟降溫好幾度
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攢機的主流存儲設備,這東西雖然是0機械結構,但實際上發熱量可比機械硬碟要高多了,很多人壓力測試的時候溫度達到80多℃都不算新鮮,因此不少高端產品還推出了散熱片版本。那麼我們自己給M.2固態硬碟穿上散熱馬甲,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對此我們選擇了當年的發熱大戶——西部數據SN750 500GB作為實驗對象,先用監控軟體看看它在平時的閒時穩定溫度(MacOS系統下)。從下圖可知在24℃室溫下待機溫度為58℃,這可能與測試的外星人Alpha R2較小的內部空間有關。
散熱片我們選擇了純銅材質+石墨烯塗層,總共包含一個散熱片一個導熱貼。
這款尺寸規格為70x20x3mm的散熱片重量竟然高達28.2克,看來真的是純銅的。
背面可見銅色並打磨光滑,正面黑色的就是石墨烯塗層。
固態硬碟和散熱片的合影,安裝的時候記得先把導熱貼兩面的塑料膜揭掉,不然會造成隔熱的副作用。
將散熱片貼到固態硬碟上,並用贈送的橡皮筋扎緊。不過在高溫情況下,橡皮筋應該減持不了多久就會斷掉。
好在這個外星人小主機是平放的,即使橡皮筋斷掉也不用擔心散熱片掉下來。而散熱片的高度與記憶體一致,上部的原散熱風扇可以把熱風帶走。
裝好後看效果。開機後穩定一段時間,查看待機溫度為54℃,與之前相比下降了4℃,可以說這個散熱片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不要小看這4℃,這個差距很有可能會幫你避免出發固態硬碟的高溫保護機制而導致的掉速情況。
由此可見,給M.2固態硬碟穿上散熱馬甲還是有一定的降溫效果的,而且價格也只要二三十元。但受限於測試主機的內部空間,我們這種捆綁式的散熱馬甲嚴重不推薦,建議大家購買螺絲固定。
來源:快科技
4199元 銘凡HX80G迷你主機上架:銳龍7 5800H+RX 6600M獨顯
2月21日消息,Minisforum銘凡推出了新款迷你主機HX80G,採用銳龍7 5800H+RX 6600M獨顯配置,首發4199元。
HX80G所搭載的銳龍7 5800H處理器,基於台積電7nm製程工藝,8核心16線程,基礎頻率3.2GHz,加速頻率最高4.4Hz,TDP45W。
另有8GB顯存的RX 6600M專業級顯卡,7nm工藝製程、RNDA2架構,1792個流處理器,完全可以保證流暢的內容創作。
散熱方面,這款迷你主機內部採用了雙風扇+液金散熱,共有7根熱管,另有雙出風口,實現高效散熱。
接口包括兩個HDMI、兩個DP、Type-A、Type-C以及RJ45網口接口等,另有支持DDR4筆記本記憶體插槽和NVMe硬碟插槽。
來源:快科技
CPU散熱不會選?只看熱管一分鍾搞定
很多玩家在為CPU搭配散熱器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買高端的會花冤枉錢,低端的又怕壓不住,那你的CPU應該搭配什麼級別的散熱器才能讓預算更好地發揮出價值呢?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看熱管數。
目前英特爾和AMD的CPU都有一個定位的系列代號,比如酷睿i5,銳龍7等等,不管新老平台,這個數字都是通用的,而這個數字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點。
選散熱器就很簡單,將代號中的數字減去1,就是要搭配的散熱器熱管數量。比如你的平台用的是銳龍5 7600,那麼選擇4熱管的塔式散熱器就壓得住,而酷睿i3用2熱管或者盒子里自帶的下壓式就足夠。
可能有玩家提出了疑問,難道水冷散熱器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其實不是。
水冷散熱器的優勢在於可以擴展更大的冷排以及更炫酷的光效,如果使用i7/R7以上的平台而且有超頻的需求,那麼用水冷散熱器是很有必要的。
但對於絕大多數玩家來說,風冷散熱器就完全夠用,不需要買更貴的水冷散熱器,而且水冷散熱器安裝更加繁瑣,需要用戶有一定的相關知識,避免後期維護出現故障。
另外,同價位的水冷散熱器散熱性能其實不如風冷,追求炫酷光效的玩家不如把省下的預算買3把ARGB風扇,一樣可以打造出個性的光效同步,同時還能優化機箱內的風道。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散熱器的兼容性同樣重要,包括散熱器的高度會影響和機箱的兼容,寬度會影響和記憶體的兼容,所以下單前也要留意哦!
來源:快科技
小白必看 CPU散熱器選擇7大鐵律
在選擇CPU散熱器之前,需要了解您的CPU類型、核心數量、TDP(熱設計功耗)和主板類型等信息,以確定您需要的散熱器類型和規格。下面是一些選購CPU散熱器的攻略:
1、了解CPU類型和TDP
在選擇CPU散熱器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您的CPU型號、核心數量和TDP。 TDP是CPU所消耗的熱量,通常以瓦特(W)為單位表示。如果您的CPU具有較高的TDP,則需要選擇散熱器,以確保CPU運行穩定。
2、選擇適合您機箱的散熱器
在選擇CPU散熱器時,需要考慮您的機箱大小,以確保散熱器尺寸適合機箱。如果您的機箱較小,則需要選擇小型的散熱器,以適應機箱大小。
3、選擇風扇
散熱器的風扇是散熱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散熱器都配備了一個或多個風扇,可以通過提供額外的空氣流量來幫助降低溫度。在選擇散熱器時,需要考慮風扇的大小、轉速和噪音等因素。一般來說,較大的風扇可以提供更多的空氣流量,同時也會產生更少的噪音。
4、選擇散熱器材料
散熱器材料可以影響其散熱性能。銅是一種較好的散熱器材料,因為它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能。鋁也是一種常見的散熱器材料,盡管它的散熱性能比銅差一些,但其價格更實惠。
5、考慮超頻
如果您計劃對CPU進行超頻,則需要選擇具有更好散熱性能的散熱器。通常,高性能散熱器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熱性能,以確保CPU不會過熱。
6、考慮噪音
風扇的噪音也是選擇散熱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如果您希望系統盡可能安靜,請選擇低噪音風扇和散熱器。
7、質量和價格
CPU散熱器的價格可以根據品牌、散熱性能和材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CPU散熱器價格範圍:
入門級散熱器:通常價格在150元以下。這種散熱器適用於低功耗CPU和非超頻使用。
中端散熱器:通常價格在100-200元。這種散熱器適用於較高功耗的CPU和輕度超頻使用。
高端散熱器:通常價格在300-500元之間。這種散熱器適用於高功耗的CPU和更高級別的超頻使用。
水冷散熱器:通常價格在300-1000元之間。這種散熱器通常適用於需要更高級別的散熱性能的高端CPU和超頻使用。
當然,還有一些更高級別的CPU散熱器,如專業級的水冷散熱系統,價格可能會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價格不一定代表散熱器的性能。有些便宜的散熱器可能提供足夠的散熱性能,而一些昂貴的散熱器可能無法提供與價格相當的性能。因此,在購買CPU散熱器時,除了價格之外,還需要考慮散熱器的性能和品質。
來源:快科技
1595元 零刻SER5 Pro迷你主機上架:銳龍7 5800H、雙風扇設計
2月14日消息,零刻推出一款高性價比的迷你主機SER5 Pro,搭載銳龍7 5800H處理器,准系統1595元。
SER5 Pro機身採用ABS材料,具有金屬底殼和金屬網,新增背面硬碟散熱系統,高效降低硬碟使用溫度。
配置上,SER5 Pro搭載了AMD銳龍7 5800H處理器,8核16線程,頻率可達4.4GHz,核顯為Vega 8,另支持安裝兩條DDR4-3200筆記本記憶體,可安裝M.2 SSD和2.5英寸硬碟。
散熱方面,這款迷你主機採用導熱管+散熱片+強力雙風扇設計,除了主板風扇,還重新設計了風扇支架,新增了系統風扇,提供更佳的散熱效果。
此外,SER5 Pro還支持WiFi 6和藍牙5.2,可以為遊戲串流和逐漸興起的VR提供快速的無線網絡支持。
接口方面,這款迷你主機前置UBS-C、USB-A和耳麥接口,後置有線網口、USB-A和HDMI接口。
來源:快科技
7斤純銅就能壓制酷睿i9 為什麼還要散熱風扇?原因一個字:貴
近年來隨著隨著CPU、顯卡的性能提升,功耗也水漲船高,高端的CPU如i9、R9高負載下也能跑到200W功耗甚至更高,散熱是個麻煩事,又想低溫又想低噪音可不容易。
前幾天有網友展示了自己DIY的一種其他散熱器,,來為自己的一顆i9處理器充當被動散熱器。
結果散熱效果出奇地好,CPU待機溫度33℃,跑分時的溫度則為80℃,甚至比一些風冷、水冷散熱器還要強。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銅的散熱效果這麼好,為什麼CPU、顯卡散熱器不改用純銅材料呢?要是沒了風扇,豈不是連噪音都沒了?
資深的DIY玩家不會被這個問題驚訝到,實際上用純銅展示散熱的操作早就是小兒科了,多年前有過很多這種嘗試,大部分是網友獵奇而已。
正規散熱器廠商也很早就有人嘗試過純銅散熱器,最知名的當屬利民的Ultra 120E純銅版,2009年上市,重量高達1.89千克,算上扣具要超過2千克。
然而這款產品談不上什麼熱賣,除了重量太大,其散熱效果相比普通的Ultra 120E提升有限,溫度低個四五度並沒有預期中的明顯。
上面提到了7斤重的純銅散熱器也是靠著大重量及體積才實現了80度的溫控,但是這個體積及重量沒可能有實用價值。
不過純銅散熱器無法推廣的一個核心原因還不是重量、體積、散熱效率等,而是成本,因為相比目前散熱器普遍實用的鋁材料來說,銅是高價金屬,目前大約是7萬元一噸。
此外,鋁材加工起來也很簡單,製造散熱器鰭片的成本更低,而銅質地堅硬,加工難度很高,也不是廠商青睞的散熱材料,因此Ultra 120E之後10多年很少再有廠商嘗試純銅散熱器,目前基本上是在鋁制散熱器底部加上一個銅底,提高導熱能力。
來源:快科技
硬核操作 網友嘗試用7斤實心銅柱為i9散熱:效果不錯
你見過什麼樣的CPU散熱?
近日,一位網友在Reddit上曬出了自己的“傑作”,一套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被動散熱系統。
從照片和文章描述來看,他採用了一根8磅(約合7.25斤)的實心銅柱,來為自己的一顆i9處理器充當被動散熱器。
經測試,在空載狀態下,CPU的溫度為33℃,跑分時的溫度則為80℃,效果相對不錯。
據悉,這根實心同住來自一款數千元的醫療設備,因此有著預留的螺紋孔位,理論上似乎有著改造成水冷的潛力。
事實上,雖然一根7斤銅柱在視覺上充滿沖擊力,但由於它沒有鰭片增加散熱面積,也沒有風扇、銅管等結構輔助散熱,效果反而比不上標準的散熱器。
來源:快科技
番茄醬也能用來當導熱材料,有團隊測試稱番茄醬的散熱效果比牙膏強
無論是直接用白蘿卜直接當散熱器,還是用牙膏當矽脂,總有充滿好奇心的玩家整出各種各樣的花活,這一次,ComputerBase社區的名為AssassinWarlord的成員搞了個不同尋常的散熱器導熱材料測試,番茄醬、奶酪和土豆都拿當做「矽脂」使用。
關於測試平台,這位AssassinWarlord網友使用的是Radeon R7 240顯卡來測試這幾個特別的導熱材料的導熱性能的,這張R7 240顯卡的TDP只有30W,功耗在搞一點可能就會把土豆都烤焦了。
測試軟體使用的是Furmark,通過測試結果可以發現,使用番茄醬來充當「矽脂」,在Furmark中5分鍾後溫度達到了71°C,而換成牙膏,顯卡的峰值溫度可以來到90°C,而且,使用嬰兒面霜、土豆或奶酪片的話,顯卡溫度很容易就達到105°C,可以說是壓不住這個30W的顯卡。
這個實現還是很有趣的,不過日常使用中也不會真的要用到牙膏來當「矽脂」,普通玩家看看熱鬧還是挺不錯的。AssassinWarlord還給出了與矽脂的對比數據,可以參考一下。 ...
用牙膏和番茄醬替換GPU塗抹的矽脂後:顯卡溫度神了
大夥常見的晶片用散熱材料主要有矽脂、液金、導熱膏等,除了業內在孜孜以求效果更超群的新材料,民間愛好者們也拓展了自己的好奇心。
日前,德國CB進行了一次趣味的顯卡散熱探索,嘗試用包括奶酪、番茄醬、牙膏、土豆片甚至祛疹軟膏來代替矽脂,作為GPU晶片的散熱材料,最終結果如何呢?
測試平台選取的是30W熱設計功耗的Radeon R7 240,方法是在Furmark烤機,並記錄5分鍾的溫度讀數。
讓人意外的是,番茄醬、部分牙膏產品的散熱表現非常搶眼,最低可以做到保持GPU在63攝氏度。相較而言,一些專業導熱膏居然因為裝上105攝氏度溫度牆,而不得不提前降頻。
當然,這里並不是鼓勵大家用牙膏或者番茄醬代替矽脂、液金,而是提醒部分導熱膏廠家,相關產品的品質仍舊亟待提高。
來源:快科技
RX 7900 XTX高溫110度降頻:AMD確認散熱有問題
對於最近引發硬體圈子熱議的RX 7900 XTX“高燒”110度(Hotspot熱點溫度)的情況,AMD現在給出最新回應:
根據迄今為止的調查,RX 7900 XTX公版卡遭遇降頻的問題與使用的散熱方案有關,目前似乎僅影響到有限數量的已售顯卡。
AMD希望這些客戶可以盡快聯系官方支持熱線。
不過,AMD這次並沒有點清楚散熱問題到底是哪個環節,此前硬體Up主們分析,問題出在散熱風扇安裝不到位、VC均熱板材料不過關甚至是均熱板里的冷卻液加少了等方面。
按照德國大神Igor's Lab了解的內部信息,這次至少影響到4~6批公版卡。
唯一一點慶幸的是,AMD並未面向中國市場發售公版RX 7900 XTX。
另外,從AMD的表態來看,應該不會安排大規模召回行動。
來源:快科技
獲Intel、高通力推:全新主動散熱晶片方案有望超越風扇散熱
提及電腦的主動散熱系統,你會想起什麼?
近日,初創公司Frore Systems宣布,搭載其AirJet主動散熱晶片方案的筆記本電腦將在今年初亮相,帶來風冷、水冷之外,新的主動散熱解決方案。
據介紹,該公司推出的AirJet主動散熱晶片,能夠在僅產生約24至29分貝噪音的前提下,實現與傳統風扇散熱相當的散熱效果。
這種晶片採用“固態散熱解決方案”,晶片內部為微小的膜,這些膜產生強大的氣流,通過頂部的通風口進入晶片,並從一個單獨的通風口帶走熱量。
與風扇散熱相比,這種技術不僅噪音更低,厚度還僅有2.8mm,能夠有效降低筆記本電腦的厚度與噪音。
目前,該技術已經獲得了Intel、高通等主流大廠的支持推薦,且Intel還計劃在未來的Evo標準筆記本電腦中採用AirJet晶片。
來源:快科技
導熱能力翻倍 納米金剛石矽脂來了:350度高溫可用
作為CPU與散熱器之間的填充劑,導熱矽脂很重要,但也是個小眾市場,只有發燒友才會孜孜不倦尋找高導熱的矽脂,常見矽脂導熱係數在10W/m·K左右,Inex公司日前推出了一款高達17W/m·K的納米金剛石矽脂,導熱能力翻倍。
這款矽脂型號為JP-DX2,號稱採用了納米技術製造的高品質金剛石導熱材料,形成了精細分子結構,具備優秀導熱能力,導熱系統高達17W/m·K。
這是什麼概念呢?常見的矽脂導熱係數多在10W/m·K以內,7-8W/m·K的也不少,品質高一點的能達到10-13W/m·K左右。
當然,當前導熱係數最好的還是液態金屬,輕松超過70W/m·K,超過100W/m·K的也不少見,是矽脂的5-10倍水平。
除了導熱系統翻倍之外,同時JD-X2矽脂還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不腐蝕,抗氧化,無毒不易揮發,使用前可以放置3年,塗抹之後能用4年。
它的使用溫度也非常寬泛,在-150到350度之間,推薦工作溫度是-140到340度,這已經遠超CPU散熱所需的溫度范圍了。
售價方面,JP-DX2矽脂的價格是1980日元,人民幣101元左右,不便宜。
來源:快科技
Intel迷你主機NUC 13 Pro曝光:全新外觀設計
今日,數碼博主WHYLAB放出了Intel新款迷你主機NUC 13 Pro的外觀圖,其外觀進行了全新設計。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整機的外觀依舊採用小方盒設計,不過在外殼散熱上進行了改進,側面和底部都採用了六角網孔,相信機身內部散熱將會有所提升。
此外,新款的NUC仍採用NUC 12 Pro的主板,接口還是前置兩個USB-A接口和一個音頻接口,後置兩個雷電4、兩個HDMI 2.0、一個2.5G網口以及兩個USB-A接口。
據了解,NUC 12 Pro在今年8月份上架開賣,i5准系統約3500元,i7准系統約4500元。
配置方面,NUC 12 Pro搭載12代酷睿P系列處理器,可選i5-1240P和i7-1260P,支持安裝DDR4記憶體和PCIe 4.0 SSD。
此外,該系列設備有薄款與厚款兩種外觀的版本可選,厚款可額外安裝2.5英寸的硬碟。
來源:快科技
不用開蓋 AMD銳龍7000打磨0.8mm:溫度直降10度
AMD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已經上市了,再加上這幾天13代酷睿也開賣了,兩家的粉絲現在主要爭議性能及功耗的高低。
除此之外,銳龍7000這一代還有個問題讓A飯不太爽,那就是溫度,AMD將溫度牆定在了95度,不論是風冷還是水冷散熱器,高負載下溫度很容易就達到95度這麼高,盡管AMD表示這是設計目標,高溫並不影響處理器壽命,不用擔心壞。
對玩家來說,這樣的溫度肯定是不滿意的,如何給銳龍7000降溫?有個方式就是開蓋,,給銳龍9 7900X開蓋了,溫度一下子降低了18-21度之多。
不過開蓋這個方式風險很高,不適合普通人,還有一種更保險的方法,那就是打磨銳龍7000的金屬蓋,AMD為了兼容AM4平台處理器,將銳龍7000的HIS金屬蓋的厚度做到了3.6mm,這顯然也會影響散熱效率。
另一個高玩JayzTwoCents已經做了試驗,將銳龍7000處理器的頂蓋打磨減薄,厚度削減了0.8mm左右,結果溫度也一樣明顯下降,降幅在8-10度左右。
與開蓋相比,打磨頂蓋的方式更簡單也更保險些,10度的降溫也還不錯。
不過對用戶來說,這樣的操作除了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之外,也會面臨失去質保的風險,畢竟CPU表面的編號等都要被磨損掉,官方拒絕售後很正常。
來源:快科技
性能更強 溫度更高 未來SSD需要外置散熱器嗎?
幾乎在每年秋季我們都會迎來新一代PC硬體。來到2022年10月,此前正式發布的英特爾第13代酷睿系列、AMD Ryzen 7000系列,以及英偉達RTX 40系顯卡和AMD尚未正式發布的RNDA 3架構顯卡自然是其中的重頭戲。
到目前為止新一代CPU與GPU都基本擁有穩定的性能提升,雖然不一定嚴格遵守摩爾定律,在價格方面更無法實現減半。
但在性能提升的背後很難說有多少成效需要歸因於水漲船高的功耗,每一代新品在發布會宣傳時都會介紹能耗比的提升,但更高的TDP與實測功耗,乃至更大更厚重的顯卡散熱馬甲都是玩家看在眼里的。
NVMe SSD也是如此,從PCIe 4.0時代開始,逐步提升的連續與隨機讀寫性能都對存儲顆粒與主控晶片的散熱提出了更高要求,輕量化的特殊材質散熱貼成為基礎配置,更高端的旗艦級產品則會選擇自帶散熱馬甲,為SSD提供更大的均熱面積與被動散熱能力。
而對於即將進入市場的PCIe 5.0產品而言,高性能帶來的發熱量可能只增不減,追求長期穩定性能的用戶必然需要進一步的散熱能力。
當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外置SSD散熱器可供硬體玩家選擇,同時可以分為被動與主動兩種方案。
被動SSD散熱器類似一些產品自帶的散熱馬甲,但它可以選擇更加“放飛自我”的設計,以塔式布置的散熱片、連接散熱片的熱管適配內部空間充足的機箱,整體提供更大的均熱和受風面積,利用好機箱風扇產生的風道。
這類被動散熱器的優點顯而易見:無噪音、無需接線、充分利用機箱風道等,缺點則是比常規馬甲更占據空間、難以適配PS5等其他設備。
主動SSD散熱器則更類似CPU使用的風冷散熱器,由風扇與散熱片組合而成,組合形式則多種多樣。主動散熱器的優點在於不太受機箱環境影響,自身能夠提供穩定的空氣流量。
如果採用涵道式設計則能夠實現比被動散熱器小得多的體積,能夠適配更緊湊的機箱等設備。缺點方面,則是需要額外接線,產生額外噪音,可能幹擾機箱風道等等。
綜合來看,兩種SSD散熱器在原理與功能特性上各有千秋。以目前主流PCIe 4.0 SSD性能與發熱水平而言,只要不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中使用,基礎的散熱貼或散熱馬甲加上機箱風道就足以維持其性能穩定。
外置主被動散熱器更多是作為一種應對PCIe 5.0 SSD的未雨綢繆,以及一些追求極致性能等特殊場景的用戶所需。
來源:快科技
7950X不同散熱與溫度牆的對比
序言
這個測試,是為了讓大家理解AM5使用風冷,一體水冷以及分體水冷這三種散熱解決方案對日常使用所產生的影響;這個測試,也為了讓大家看清出廠默認95℃,手動修改成85℃以及75℃三種溫度牆下對日常使用所產生的影響;這個測試最重要的,是讓大家更好地理解AM5的溫度牆作用,以及通過數據分析溫度牆的差異化,最終,這個測試,全都是圍繞大家如果實際去用AM5,怎麼用,如何用的優秀,而做了這個測試.
測試平台
本次對比採用了最新的AMD Ryzen9 7950X處理器進行測試,主板選用MSI MEG X670E Ace, BIOS採用除開啟記憶體EXPO模式外的主板出廠全默認設置,採用室溫22度的開放環境進行測試.風扇轉速設定均由主板進行默認自動控制.
其餘配置如下
顯卡: MSI GeForce RTX 3080 Suprim X 12G LHR (風冷/一體水冷平台)
MSI...
滿血版RTX3080Ti 微星全新沖鋒坦克Pro GP76 HX到手17999元
微星筆記本今日官宣,全新沖鋒坦克Pro GP76 HX上架,售價17999元。
據介紹,這款筆記本搭載了12代Intel酷睿i7-12800HX處理器,16核心24線程,主頻2.3GHz,睿頻4.7GHz,25MB三級緩存。並配有16GB DDR5記憶體和1TB PCle 4.0固態硬碟。
同時,配備滿血版RTX3080Ti顯卡,擁有16G GDDR6顯存,7424 CUDA核心,頻率為1395MHz,TDP最大175W,並且支持雙顯三模自由切換。
據官方數據,整機開啟微星超增壓模式,雙烤高達250W。
螢幕為17.3英寸2.5K螢幕,2560x1440解析度,240Hz刷新率,100% DCI-P3 色域。
採用微星酷寒Pro散熱系統,雙風扇7熱管設計,配上D面微通道,可以快速散熱。
新本還配備了多彩背光遊戲鍵盤,多達1680萬種色彩,可自定義個人炫彩風格,並且擁有數字小鍵盤和全高方向鍵。
其他方面,該本配備支持Hi-Res的雙揚聲器、HDMI攝像頭、還有雷電4、RJ45、USB3.2 Gen2 Type-C、Type-A USB3.2 Gen1、3.5mm耳機孔等接口。
來源:快科技
140W性能釋放 華碩無畏Pro 2022來了:六熱管雙風扇豪華散熱
華碩筆記本今日預熱,將於9月7日17:00發布新款華碩無畏Pro 2022,並且放出了該本的散熱配置。
據介紹,華碩無畏Pro 2022最高可選華碩冰川 Pro 散熱架構,採用了六根加粗熱管+雙風扇+四出風口散熱設計,整機的性能釋放高達140W。
螢幕方面,新款筆記本最高可選配3.2K HDR OLED屏,具有120Hz高刷新率、0.2ms響應時間、100% P3廣色域和10.7億色顯示。
此外,該本頂配可選GeForce RTX 3060顯卡,最高功率120W,支持獨顯直連,實時光線追蹤以及AI渲染技術,常見的主流遊戲可完美流暢運行。
接口方面,華碩無畏Pro 2022搭載了全功能雷電4口,支持100W PD充電;搭載HDMI2.1接口,支持外接4K顯示器。並且還具有千兆網口、高速SD讀卡器、USB-C、USB-A接口。
作為對比,華碩目前在售的華碩無畏Pro15 2022最高可選12代i7-12700H+RTX 3050+16GB記憶體+512GB固態,售價為7999元。
來源:快科技
6核i5-12490F超5G頻率日常使用 百元風冷真壓得住嗎?
最近DIY市場有什麼火熱的?那必須B660主板、非K處理器的超頻了。按照我們常規的認識,非K處理器不似帶K處理器那樣可以自由的控制倍頻,因此非K處理器是無法進行倍頻超頻的,但事實上當主板廠商想搞點花兒出來後,B660主板上就加入外頻時鍾控制器,非K處理器也可以玩超外頻了,DIY市場也變得活躍起來了。
i5-12490F默頻vs超頻5.0GHzCPU-Z跑分
i3-12100默頻vs超頻5.1GHzCPU-Z跑分
按照我們之前對ROGSTRIXB660-GGAMINGWIFI主板評測的時候就已經為大家進行了i3-12100與i5-12490F兩個處理器外頻超頻測試。超頻至5.0GHz的i5-12490F在跑分上相比默頻狀態單核提升了11%,達到803.9分,多核提升了21%,達到6069分;而i3-12100在超頻到5.1GHz後,單核成績甚至達到了813分,IPC性能已經摸到i9-12900K默頻狀態的屁股。這一切都看著是那麼的美好,花更少的錢可以免費獲得更強勁的性能,是個玩家就想要的。
但是當i5-12490F處理器超頻到5G頻率後,即便使用上AIO360一體水冷散熱器,處理器的溫度仍是處於較高的水平,滿載時CPU封裝溫度就已經達到了90度,當然此時並沒有出與掉頻的情況,全核都穩定運行在5GHz頻率上。
不少網友擔心,你測試用的是AIO360水冷,但我們主機配的就是普通散熱器,那普通風冷真的能壓5G頻率i5-12490F處理器嗎?於是帶著問題,我們再次拿到了市面上比較流行的6熱管散熱器與AGHP重力4熱管散熱器進行新一輪的測試,5G頻率下的i5-12490F處理器溫度表現會是如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測試平台與之前ROGSTRIXB660-GGAMINGWIFI基本一樣,只是散熱器有所不同,從原來的AIO360一體處理器散熱換成了售價只有百元左右的風冷散熱器。
和之前的超頻操作基本一樣,直接在主板BIOS里把BCLK頻率拉到了125MHz,全核倍頻控制在40倍上,這樣處理器就達到了5GHz頻率,同時記憶體頻率控制在DDR5-6000,此時整個平台理論上處於最佳的狀態,AIDA64性能上來看也是相當猛的。
當然處理器實際運行頻率是否會降頻,完全除決於散熱器,也就是本文的意義,風冷散熱能否控制到超頻到5GHz的i5-12490F處理器。
百元級的六熱管散熱器
首先我們來試一下百元級別的六熱管散熱器,此款散熱器默認標配的底部為熱管直觸式設計,並帶有單把12CM風扇,這也是我們在市場上最常見到的風冷散熱器。
對於一般用戶來說,PCMARK10EXTENDED能很好的反應出我們日常辦公使用電腦時的情況,處理器平均有效頻率達到了全核5GHz,同時處理器封裝最高溫度為89度。
而來到ULPROCYON的視頻編輯測試中,5G高頻的i5-12490F平均有效頻率為3GHz,此時處理器最高溫度為73度。
達文西的視頻測試下,5G高頻的i5-12490F平均有效頻率為5G,此時處理器最高溫度為84度。
在運行《戰慄深隧:離去增強版》遊戲上,5G高頻的i5-12490F平均有效頻率為4.5G,此時處理器最高溫度為72度。
經過幾個測試程度與遊戲測試,我們發現,i5-12490F處理器日常運行在5G頻率下,溫度最高也在89度以下,且此時並沒有出現掉頻的情況。小結論就是,普通散熱器在日常使用中是完全能應對5G頻率下i5-12490F處理器,並不會因為溫度影響而出現掉頻的情況,也不會影響高頻處理器的正常性能表現。
我們來個更極限的操作,利用AIDA64FPU進行重度烤機油荒,25分鍾烤機的情況下,i5-12490F平均有效頻率為4.6G,滿載溫度已經達到了101度,所以處理器已經出現掉頻的情況。但是即便是這樣六核全4.6G應對大部分的遊戲和應用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
那同樣是百元級別的AGHP重力4熱管的散熱器表現會是如何呢?在同樣的設置下,我們更換了散熱器,此款鑫谷S4ARGB風冷CPU散熱器扣具設計更為使用一些。
利用AIDA64FPU進行重度烤機油荒,25分鍾烤機的情況下,穩定後的溫度同樣來到了100度且出現了掉頻的情況,但是此時i5-12490F平均有效頻率達到了4.7G,更換更強的散熱器頻率和溫度明顯控製得更好。當然我們日常使用中百元級別的散熱器的確足夠使用了。
總結:
1.若你想玩超頻,那在散熱器方向需要更為注意一下,尤其是i5-12490F這六核十二線程級別的處理器在超頻5G後發熱量可不低,需要配備散熱效能更為強勁的散熱器。例如AIO360一體水冷散熱器,若是冷頭上帶上風扇更好。
2.百元級別的散熱器同樣能壓超頻5G後的i5-12490F,FPU烤機會出現掉頻的情況;但日常情況下使用並不會出現掉頻的情況,就是溫度高了些。若你外頻控制在120左右,電壓再控制一下,那估計溫度表現會更好,這時4.8G也足夠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3.能超外頻的B660主板也不多,例如我們測試使用的ROGSTRIXB660-GGAMINGWIFI主板,與剛到評測室的微星MAGB660MMORTARMAXWIFIDDR4,以及妖擎的B660MPGRiptide戰鬥板等等,性價比都不錯,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預算來購買不同級別的產品。
4.對12代酷睿處理器超頻,先小幅度加電壓的試試,別急著猛回電壓,也可以看看我們的評測文章里抄一下作業,這樣會比較保險。畢竟超頻燒處理器,Intel官方是不保修的。
來源:快科技
一門雙傑 — 九州風神大霜塔 V5 & 玄冰400 V5風冷散熱評測
九州風神的在風冷散熱產品的研發和推進上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其完善的產品線可應對從入門級到發燒級的CPU。玄冰400和大霜塔作為九州風神風冷產品線中雙塔和單塔的標志性型號,上市近十年,歷經多次疊代升級,其出色的性能長久以來一直飽受玩家好評,可謂是常青樹級別的明星產品。今年,兩款明星產品迎來了全新的升級,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設計都令人驚喜,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感受大霜塔 V5 & 玄冰400 V5的出色表現。
產品參數
開箱解析
大霜塔 V5
大霜塔 V5採用了全新的ID包裝,中間為產品圖樣,左上角為產品型號AG620,底部松綠色腰線右下方為九州風神的LOGO,整體干淨利落。
大霜塔V5是一款6熱管雙塔風冷散熱器,全新自研鍍鎳特調熱管搭載12cm高性能風扇,官方標稱260W解熱,適用於12代及AMD高端CPU。
大霜塔V5的整體尺寸為129mm x 136mm x 157mm(WxDxH),重量為1060g。散熱器每個塔的鰭片數量為50片,雙塔鰭片總數達到了100片。
大霜塔V5配備的是兩把120mm PWM風扇,軸承類型為Hydro Bearing,轉速在300-1850 RPM(±10%),9扇葉無光設計,提供67.88 CFM的風量,風壓為2.04 mmHO,噪音小於29.4 dBA,功耗為1.68W。
大霜塔V5配備了六根直徑為6mm的九州風神新一代自研熱管,其稱為純銅鍍鎳燒結熱管,採用了雙向恆定熱平衡熱管技術,使得大霜塔V5擁有均衡的順重力與垂直重力性能,可以兼顧立式及臥式架構機箱使用,並發揮最優的散熱效能。
散熱鰭鰭片邊緣採用了折FIN工藝,熱管與鰭片之間則是採用了穿FIN的工藝。鋁制的矩陣式散熱鰭片組使用了沖壓工藝。
精雕微凸純銅底,整體鍍鎳工藝,表面處理工藝十分細致。
大霜塔V5提供了全新設計的安裝支架,是的整個安裝過程既快速又簡單。其支持英特爾LGA 20xx/1700/1200/115x底座以及AMD AM4/AM5底座,涵蓋目前主流全平台。
整體安裝還是十分簡單的,只要四部就可完成。這里以1700扣具為例演示。
關於記憶體兼容性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到,安裝後超過3cm的記憶體,會和散熱前置的風扇存在衝突,4條記憶體槽均存在兼容問題。去掉前端風扇後,安裝後5.4cm高度的記憶體條均可兼容。
玄冰400 V5
玄冰400 和大霜塔一樣,都採用可統一的包裝風格。
玄冰400 V5是經典的玄冰400散熱器的第五代升級產品,採用鍍鎳四熱管塔式布局,預裝12cm高性能靜音風扇散熱器的整體尺寸為125×92×150mm。
玄冰400 V5預裝風扇型號為DF1202512CM,支持PWM,外觀上和大霜塔配備的風扇一致,9扇葉設計,轉速范圍為500-2000RPM,噪音值最大為31.6dB,風量為75.89CFM,無光設計,好評。
玄冰400 V5整體共使用4根熱管,相比上幾代,玄冰400...
這位青年三道槓——鑫谷斜槓青年mini+鑫谷電源散熱裝機秀
序言
近年DIY圈颳起了幾陣風潮,其一便是「ITX風」,ITX主機憑借簡潔精緻的外觀,小巧玲瓏的體積,對空間和性能極致的合二為一的追求,吸引了一大波DIY玩家趨之若鶩的進入了ITX裝機的領域。 而機電散大廠鑫谷,帶著旗下的斜槓青年mini機箱,在這個夏天,給ITX界帶來一抹青春洋溢的別樣色彩。 鑫谷也為斜槓青年mini准備了與之完美契合的昆侖KL-M750G冰山版SFX電源,和冰封240 冰山定製版 AIO,讓青年的活力和火力得到完美釋放。
感謝Chiphell論壇和鑫谷公司提供的這次斜槓青年mini裝機活動,讓我同時體驗「魚缸組裝」「咖啡機組裝」和「ITXmini主機組裝」三份快樂φ(≧ω≦*)♪
一、開箱·拆解
「斜槓青年mini」的「斜槓」來自於亞美莉卡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用來表示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鑫谷將斜槓精神和當今的青年文化糅合在一塊兒,勾勒出年輕人們追求新奇創意的生活方式,凸顯年輕人們崇尚自由表達的生活態度。
打開包裝,見到機箱第一眼就驚嘆:「好漂亮的魚缸」。斜槓青年的整體設計由兩個部分組成:三個面的曲面玻璃和上下採用陽極氧化鋁的銀色外殼。別出心裁的設計讓斜槓青年mini從一眾ITX機箱中脫穎而出。
青年三維為269mm*230mm*321mm,在ITX機箱中個頭稍大,有19.7L。
45°,鋁合金外殼的圓弧和玻璃的曲面圓弧非常一致。
側面看,斜槓青年mini更像一台咖啡機。
IO位於上面的鋁面板,採取了對稱式的設計,帶LED的開機鍵,USB3.2 gen1 Type A兩個,USB3.2 gen2 Type C 一個和一個3.5mm HD Audio 接口。對於ITX機箱而言,IO算相當豐富。
青年上面為一塊黑色的磁吸面板,邊緣有一個小小的紅色Segotep布面標簽,既美觀又可以方便揭開面板。面板上有「斜槓」的散熱開孔,內有防塵濾網,風格和「斜槓青年」的名字呼應。上面的金屬部分也有「斜槓」元素的通風口。
下面為和上面同樣風格的磁吸面板,同樣有散熱開孔和防塵濾網,以及Logo布簽。底部有三個橡膠腳墊,兩個三角狀和一個一字型的,美觀倒是美觀,放置容易搖晃。
青年背部是整塊的鋁合金,並針對水冷排和電源散熱進行大面積的斜紋鏤空,契合了「斜槓」的風格。右上方有為電源線材預留的走線口。
正面是青年引以為傲的雙曲面鋼化玻璃,恰到好處的弧形設計,讓機箱內部三面可視。
很輕松的將「青年」大卸四塊,機箱主體,玻璃,背殼和上下塑料面板,內部架構一覽無余。
斜槓青年採用了ATX3.1結構,背部左側自上而下是冷排位,右側上部電源位,支持240冷排和SFX電源。正面安裝主板和顯卡,主板90°翻轉IO向上,顯卡豎直安裝。
上方是前置IO線材,已理好由顯卡側進入機箱,並預留充裕空間給主板IO設備的插入安放。
下方預裝了兩個12025風扇,扇葉反向設計,為了讓ARGB燈光一覽無余而不被扇框擋住。整體風道下進後出,由下面的兩個12cm風扇吸入冷空氣,再由240冷排的兩個風扇將機箱內的熱空氣吹出。
再來看看斜槓三人組的其他二人,昆侖KL-M750G冰山版SFX小電源和冰封240水冷CPU散熱器。
KL-M750G SFX電源外包裝。
電源通體白色,三圍125mm*100mm*63.5mm,標準SFX體積。100~240V寬幅電壓。80mm靜音風扇,金牌效率,3C認證。
驚喜的是,電源的線材也都是白色扁平線材,一根主板24pin,一根CPU 4+4pin,兩根顯卡6+2pin,一根SATA×4和一根大4D×3。長度也為ITX走線優化。
Belced 240 ARGB-W 外包裝。
白色的冷排和專門為斜槓青年mini設計的260mm水冷管,兩個ARGB風扇,支持神光同步。可見鑫谷的用心精妙。
三個兄弟一台戲,戲台已搭好,下面開始裝機V(=^・ω・^=)v二、裝機·布線
一具漂亮的外殼還需要一個有趣的靈魂,斜槓青年邀請了一幫同學少年來填充自己的靈魂。配置如下:C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