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智慧型手機
AIGC風潮席捲手機:但在PC面前 還是個弟弟
AI早已有之,但無論是深藍在西洋棋上戰勝卡斯帕羅夫,還是AlphaGo在圍棋上擊敗柯潔,都沒有像ChatGPT這樣引發全民熱潮。
正是這一波AIGC(生成式AI),第一次讓AI來到了每一個普通人的身邊,真正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而不再是一個高大上的科技概念。
如今無論是網際網路廠商還是傳統科技廠商,無論是手機廠商還是PC廠商,無論是晶片硬體廠商還是軟體廠商,自家產品不搞點AI,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當然了,對於如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來說,最核心的設備一是智慧型手機,二是PC電腦,它們也都在AI的路上銜枚疾進,很多人也經常正路,PC AI和手機AI,究竟哪個才是王道?
首先公平地講,PC AI和手機AI無所謂孰優孰劣,關鍵是誰更適合用在哪裡。
另一方面,對於AI而言,最基礎的前提一是算力是否夠強大、模型和算法是否夠豐富,二就是應用場景是否夠廣泛、靈活。
無需贅言,手機和PC相比無論CPU性能還是GPU性能,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即便加入獨立的AI引擎,也是看不見尾燈的。
最新發布的高通驍龍8 Gen3已經升級為第九代AI引擎,甚至將Hexagon 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升級為專門的NPU神經網絡單元,並結合整個平台不同模塊的力量,AI性能比上代幾乎翻番。
但即便如此,它也只能處理1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每秒執行Token的數量最多不過20個。
聯發科天璣9300配備了第七代APU處理器,具備生成式AI引擎,但也只是實現了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端側落地、13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端側運行,70億參數的生成速度也只有每秒20 Tokens。
更關鍵的是,手機端硬體平台性能優先,尤其是運行大模型必須的內存容量捉襟見肘,即便是高端配置的16GB也過根本不夠用。
為此,聯發科不得不動用了各種優化手段,包括內存硬體壓縮、LoRA融合、Fusion技能擴充等等,才勉強夠用。
在PC端,16GB內存如今已經是最起碼的配置,32GB都隨處可見,再加上PC處理器的強大算力,這些限制根本就不是事兒。
比如Intel 13代酷睿處理器,尚沒有獨立的AI引擎,但憑借XPU的加速,再加上簡單的低比特量化、軟體優化,只需16GB內存,就可以通過BigDL-LLM框架,輕松運行16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還可以快速對接新興模型,包括但不限於:LLAMA/LLAMA2、ChatGLM/ChatGLM2、MPT、Falcon、MOSS、Baichuan、QWen、Dolly、RedPajama、StarCoder、Whisper,等等。
這里說的BigDL-LLM,是專門針對Intel硬體的一個低比特量化設計開源框架,支持INT3、INT4、INT5、INT8等各種低比特數據精度,性能更好,內存占用更少。
基於這個框架,使用i9-12900K處理器,只開啟4個核心來運行ChatGLM2 60億參數模型,生成效果就相當迅速,打開全部8個P核、8個E核之後生成速度可達每秒22 Tokens,已經不弱於很多雲側計算。
換言之,無論是需要將全部算力投入AI模型的運算,還是兼顧其他任務,PC端都可以輕松完成。
可以看出,無論哪種情況,Intel PC側都已經可以很好地完成相應的AI工作,提供令人滿意的算力和效率。
當然,60億參數對於PC處理器來說是小菜一碟,換成LLaMA2 13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StarCoder 155億參數代碼大模型,Intel酷睿處理器也都能獲得良好的運行速度。
再換成Arc銳炫顯卡,速度就更快了,比如ChatGLM2模型中生成速度可以超過每秒50 Tokens。
正是得益於如此快速的大語言模型運行速度,即便是一台輕薄筆記本,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及時提供各種幫助。
比如包括但不限於:聊天助手、情感分析、中英文翻譯、故事創作、生成大綱、信息提取、美食指南、旅遊規劃、代碼生成等等。
除了基於大語言模型的工作和生活助手,AIGC最常使用的另一個場景就是Stable Diffusion文生圖、文勝文,這一點如今無論手機還是PC都可以做到。
當然,還是受制於算力,最新的手機平台雖然號稱可以在1秒鍾之內完成Stable Diffusion文生圖,但是無論生成中的疊代次數、引導係數、關鍵詞數量,還是圖片的尺寸、解析度、質量,都不得不做出妥協,也導致圖片的應用范圍有限。
在PC上,無論使用CPU還是GPU,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設定參數,花個幾分鍾,就能生成用於高級設計、創作的素材。
尤其是在Intel平台上,通過與AI社區積極合作,基於OpenVINO PyTorch後端的方案,可以通過Pytorch API讓社區開源模型很好地運行在Intel客戶端處理器、集成顯卡、獨立顯卡、專用AI引擎之上。
Stable Diffusion中更是實現了Automatic1111 WebUI,以及FP16的高精度,無論文生圖、圖生圖還是局部修復,都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
事實上,如今已經有很多設計師、UP主開始在PC和工作站上使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所需要的高質量素材,得到精美的CG動畫、模型等等,從而節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將更多頭腦投入在創作階段。
接下來的酷睿Ultra,更是將引入全新升級的CPU/GPU架構,以及全新的NPU AI獨立引擎。
它通過單獨設置的神經計算引擎、推理流水線,徹底接手端側的AI推理負載,其中MAC陣列可以高效執行矩陣算法和卷積運算,每周期效率多達2048。
這樣的性能更是手機端望塵莫及的,速度超快的同時功耗更是極低,有利於延長筆記本續航時間。
更進一步,酷睿Ultra AI引擎還可以聯合CPU、GPU,共同分擔AI負載中的不同工作,各自以最高效率執行,達到整體平台效能的最優化。
總之,無論是手機端還是PC端,AI都是大勢所趨,性能會越來越好,模型和算法會越來越精妙,應用場景也會越來越豐富。
對於手機端而言,AIGC可以隨時隨地應用,也可以實現很好的個性化,有著極佳的靈活性。
但同時也不得不受制於手機平台的性能、算力,也限制了應用場景,尤其是大模型不可能完整地從雲端搬到本地,導致能實現的應用和生成速度存在天然局限,即便是在應用最直接、最廣泛的AI助手中也是如此,需要更多地走端雲合作的路子。
對於PC端而言,性能、算力可以幾乎無限制地擴展,能夠輕松、完整地運行各種大模型,無論你需要生成的圖片多麼精緻、文字多麼復雜,給予一定的時間都可以完成,而且這個時間正在快速縮短,因此在內容生產力的AIGC創作方面,PC仍舊是不二之選。
雖然PC的便捷性不如手機,但如今的筆記本也在快速進化,推動著AIGC的快速演進和普及。
一方面,筆記本做得越來越輕薄、精緻,性能卻越來越好,比如在Intel Evo嚴苛認證的多年推動之下,筆記本的綜合性能、擴展能力、續航水平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可以長時間、輕負擔地隨時隨地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筆記本開始有了自己的AI引擎,正快速開啟AI PC新時代,尤其是Intel最近啟動了聲勢浩大的AI...
3nm工藝 蘋果A17 Pro成本出爐:比驍龍8 Gen 2便宜 安卓陣營羨慕
10月17日消息,3nm工藝的A17 Pro,你覺得成本會多少,製造成本比去年的驍龍8 Gen 2更低,蘋果確實不一般。
A17 Pro是蘋果公司的首款3nm SoC,僅用於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其單顆成本是130美元,相比A16略貴,後者是110美元/顆。
盡管採用台積電的3nm工藝製造,並面臨良品率問題,但蘋果仍在兩款晶片組之間實現了僅20美元的差價,這確實讓人感嘆蘋果的議價能力。
最有趣的是,A17 Pro 130 美元的定價仍比驍龍8 Gen 2要便宜,高通的合作夥伴在旗艦機上使用驍龍8 Gen 2時,每台售價為160美元。
必須指出的是,A17 Pro僅用於蘋果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並沒有出售給任何其他公司。相比之下,驍龍8...
前無古人中華有為 華為首款自主旗艦Mate 60 Pro全面評測
一、前言:時隔4年 華為Mate 系列重獲新生
2023年8月29日12:08,華為突然開啟了Mate 60先鋒計劃,年度旗艦Mate 60 Pro正式上線。
微博、抖音、微信、 小紅書、知乎......華為Mate 60 Pro迅速霸占了各大社交平台熱搜榜單。
一機難求萬人空巷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華為Mate 60 Pro的熱度似乎怎麼都不為過,截止發稿前,Mate 60 Pro在海鮮市場依然溢價上千元,而作為競品的水果機型已經接連破發。
自研晶片、自研基帶、 自研影像、自研螢幕、自研電池、衛星電話......作為華為歷史也是中華歷史上的的首款全自主旗艦,Mate 60 Pro獲得這麼大關注顯的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在過去的幾年裡,由於種種原因,華為手機無法使用麒麟晶片,這對於華為用戶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
然而,在這幾年裡,華為並沒有放棄對晶片的研發,歷經近4年的努力與磨練,華為終於在晶片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華為Mate 60 Pro也終於帶著萬眾矚目的全新晶片與別具一格的通信能力重磅歸來。
華為Mate60 Pro也來到了我們快科技評測室,接下來我們將對其進行一期全面的評測體驗。
在開啟評測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華為Mate60 Pro的主要特色與升級點。
首先,全新的晶片與全新的華為方舟引擎,讓華為Mate60 Pro以嶄新的面貌重出江湖,結合6大關鍵引擎技術,實現了在圖形、多媒體、內存、調度、存儲、低功耗等能力的顯著提升,帶來流暢體驗的同時不會增加功耗,真正做到兼顧性能與功耗。
其次,前代的北斗衛星消息,升級為天通衛星通話,我們在華為Mate60 Pro的包裝上可以分辨出,此前的“數字行動電話機”被改成了“衛星移動終端”,它的通信方式徹底改變了。
另外,華為Mate60 Pro還為我們帶來了更加剛硬的機身,玄武架構的設計,精密的一體化金屬機身,手機的抗擠壓能力提升10倍,另外,由Mate 50系列首發的昆侖玻璃,如今在Mate60...
高通驍龍8 Gen3最新性能曝光:比上代提升近50% GPU秒蘋果A17
快科技9月26日消息,隨著發布時間的臨近,高通也是抓緊時間進一步優化驍龍8 Gen3,不過從曝光的最新性能看,提升還是很明顯的。
現在,有博主發現了第三代驍龍8(3.30GHz)工程機最新跑分,Geekbench 6 Vulkan測試15434分,相比第二代驍龍8的10447分,提升高達47.7%!
如果按照這個跑分看,第三代驍龍8相比上代GPU性能再提升50%,妥妥的秒A17 Pro,而這也沒啥奇怪的,畢竟現在的第二代驍龍8都可以做到了。
從目前曝光的情況看,高通驍龍8 Gen3移動平台,這顆晶片基於台積電N4P工藝製程打造,CPU部分由1*3.19GHz X4+5*2.96GHz A720+2*2.27GHz A520組成,GPU是Adreno 750。
按照高通的規劃,其會在11月份跟大家見面。
來源:快科技
全球離不開 張忠謀列台積電無法被超越三大優勢:美國也不行
作為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直言台積電是無法被超越的,即便美國也不行。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最新的公開講話中表示,台積電的晶圓製造有三大優勢:人才、工程師流動率低、交通方便。這三大優勢美國不具備。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製造的晶片占全世界約50%份額,其中先進晶片則占比90%。晶片無處不在,其以蘋果手機舉例,一部蘋果手機就有至少150億個電晶體(目前最新的蘋果A17 Pro晶片,一顆就包含190億個電晶體),而晶片製造也是重要關鍵產業,我們要捍衛領導地位。
作為台積電優勢之一,台積電每年的離職率僅為4%至5%,但是美國在製造業在70、80年代晚期,每年的離職率達到了15~20%,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由於訓練一名工程師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因此如果流動率超過10%,晶圓代工廠便難以維持好業績。另一個關鍵點,便是在任何時候,台積電都有1000或2000名工程師駐扎,這是在美國或任何其它地方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此外,台積電總部所在地,18至22歲年輕人中大學畢業者比例高,而技術人員則有3年制大專學院畢業的,還有非常方便的佳通,這都是不可比擬的。
來源:快科技
鴻蒙4.0.0.116發布 華為Mate 60 Pro更新:麒麟9000S完全解鎖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最新鴻蒙4已經發布,而華為也是向Mate 60系用戶推送中,你收到了嗎?
有不少Mate 60 Pro用戶更新後(鴻蒙OS 4.0.0.116版本)發現,新系統下的麒麟9000S居然解鎖了,CPU核心數識別成了12核。
按照之前曝光的信息看,這款處理器的CPU由1個 2.62GHz 核心+3個2.15GHz核心 + 4個1.53GHz核心組成,集成了全新Maleoon 910GPU,而中核和大核應該支持超線程。
不管怎麼說,隨著後續鴻蒙4系統的持續優化,這款處理器還能迸發出更多驚喜。
目前華為公布的Mate 60 Pro有12GB+512GB和12GB+1TB兩個版本(對應售價6999元和7999元),不過有網友發現,其還會有12GB+256GB版本,價格可能是6499元。
9月25日,華為還有新品發布會舉行,屆時可能會帶來Mate 60的保時捷版本,這應該是該系列最強的存在了,價格至少是萬元起步。
來源:快科技
創紀錄 蘋果A17 Pro最新跑分:驍龍8Gen 3追不上 單核快把英特爾i9拉下馬
快科技9月17日消息,A17 Pro的性能還在不斷提高,這個從蘋果新機的跑分就能看出來。
現在有博主也是紛紛曬出了iPhone 15系列Geekbench中的最新跑分,搭載A17 Pro的最高跑出了單核2999、多核7779的新記錄。
如果按照這個水平跟A16相比的話,相當於A17 Pro單核提升了13.5%左右,多核提升了11%左右。
對此,有博主表示,驍龍8 Gen 3“大機率是追不上”這個多核成績,不過天璣 9300 頻率暫時未定,“可以努努力”。
按照這個速度優化下去,A17 Pro的Geekbench單核跑分,能把Intel的酷睿i9 14900KF拉下馬。
來源:快科技
華為Mate60推出讓ASML急了 光刻機巨頭CEO:孤立中國沒有希望 他們能搞定
9月9日消息,光刻機巨頭ASML喊話,出口管制不是可行做法,應該對中國廠商保持放開。
ASML CEO Peter Wennink接受荷蘭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出口管制完全孤立中國廠商並不是一個可行的做法。華為Mate 60 Pro中的晶片實現突破就間接說明了這一點,這些限制實際上正在推動中國科技加倍努力創新。
ASML通過製造能夠生產世界上最先進晶片的光刻機設備,在這場晶片爭奪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這之前,美國半導體行業總裁也喊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扭轉晶片供應鏈,半導體行業需要中國。
中國是我們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客戶群。如果一個國家試圖憑一己之力扭轉整個供應鏈,其成本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且我認為創新能力將會下降,沒有一家公司、一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今年7月在公布財報時,ASML方面解釋稱,“我們在第一季度公布財報時曾指出,中國大陸市場的未交付訂單占全球20%以上,因此,我們在2023年將看到全年對中國大陸客戶的分配也會與此相當。所以今後幾個季度中,中國大陸的出貨量將有所上漲。”
不過,這家光刻機巨頭在前述針對出口管制生效的聲明中稱,自2024年1月1日起,ASML將基本不會獲得向中國客戶發運受管制設備(TWINSCAN NXT:2000i及後續推出的浸潤式光刻系統)的出口許可證。
來源:快科技
被華為Mate 60打的措手不及 美將對中國出售晶片 但不賣最頂尖的
快科技9月4日消息,對於Mate 60的橫空出世,這確實讓美國不少半導體公司措手不及,所以還在堅持封鎖還有意義?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面對Mate 60的突然發售,華為表現讓美國危機感加強,以至於該國商務部表示,美國半導體公司將加強對中國廠商出售晶片。
當然了,這也有原則的,他們不會向中國廠商出售美國最頂尖的晶片。
按照美國的說法,他們有望在2030年前“擁有一個龐大、深入、世界上最好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我們在半導體設計方面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你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晶片看到這一點。我們在軟體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這之前,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日前就曾表示,中國市場不可代替,退出中國市場不是一種可行選項。
在美國不少專家看來,即制裁不會阻止,而是會刺激中國半導體廠商加倍努力,打造美國技術的替代品。
來源:快科技
自研系統、汽車齊上陣 小米或重啟自研處理器 招聘大量工程師等
快科技9月4日消息,對於手機廠商而言,做自研Soc確實需要很大的精力和勇氣,不過小米卻似乎不會輕易放棄。
之前一直有消息稱,小米正在准備自研的系統、處理器等,現在在小米官方招聘網站似乎顯示了這樣的端倪,因為其在招聘大量和自研SoC相關的職位招聘,包括SoC設計工程師、高級SoC驗證工程師(高速接口方向)、高級SoC驗證工程師(低功耗方向)、SoC驗證工程師(總線方向)等等。
有相關從業者表示,對於小米這樣的企業,開始大規模招聘SoC相關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加上之前的基礎和相關企業布局,其正重啟自研SoC的研發工作的意圖不言而喻。
還有消息人士直言,小米自研SoC必須也只能繼續下去,因為他們隨著接下來在汽車上成果的推出,想要在這個行業有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必須要有自研的系統和處理器,這對自家手機也是利好。
2017年2月,小米在當時發布了一款小米5C智慧型手機,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這款手機搭載了小米自研的8核心64位處理器)——小米澎湃S1,當時雷軍還高呼自己的心澎湃,現在看來他們並沒有放棄初心嘛。
來源:快科技
24GB手機穩了 記憶體價格今年漲不上去了:反彈要到明年
快科技8月22日消息,DRAM內存價格已經跌了1年多了,三星等內存晶片巨頭原本預期今年下半年止跌反彈,然而現實開了個玩笑,3季度內存價格跌幅還超過了預期,今年都漲不上去。
來自行業分析師侯賽尼的消息稱,在他跟存儲晶片行業人士溝通之後了解到,3季度內存晶片會繼續降價趨勢,而且5%的價格跌幅比之前預期的3%還要高,顯示出行業信心不足。
廠商去庫存的速度也沒有期望中的那麼快,過剩問題要解決可能得到2024上半年了,4季度的交貨價格甚至比預期也要差,很難讓人相信明年價格就能漲回來。
總的來看,在價格反彈這事上,內存行業的現實跟預期是不太相符的,今年都不可能漲上去了,甚至比預期跌得還多,一直持續到明年上半年,反彈可能會從明年下半年開始。
對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內存價格還會維持低位,手機廠商近來開始推24GB超大內存手機,核心原因也是因為內存晶片價格便宜了,順帶著快閃記憶體晶片也便宜,所以才能做到24GB+1TB只要3000多元的價位。
如果內存價格近年內都漲不上去,24GB內存會是各大廠商接下來的重點,還有很多品牌要加入戰場。
來源:快科技
搭載定製版銳龍處理器 聯想Yoga Air14s首發搶購中
馬上要開學的同學們有福了!一款搭載AMD定製版處理器的聯想機型即將首發上市,它就是輕薄時尚續航又長的聯想Yoga Air14s 2023。聯想Yoga air14s搭載定製版AMD銳龍7 7840S處理器,屬於全新的AMD 銳龍7040系列,採用Zen 4核心架構和領先的4nm製程,帶來更強的性能和高能效比。內置顯卡部分採用與次世代主機同源RDNA 3架構的AMD Radeon 780M,具有12CU的圖形核心,並支持VCN 4.0硬體級編解碼,圖形性能大幅提升,已經超越了入門獨顯。
聯想Yoga Air14s薄約13.9mm,輕約1.28kg,非常輕巧便攜。機身的流光腰線和邊緣處的圓潤手感,拿在手裡如同珍寶。聯想Yoga Air14s的螢幕也非常驚艷,它搭載一塊14.5英寸16:10的OLED屏,解析度2944×1840,600nit峰值亮度,並支持觸控操作。有典雅的「水月銀」和獨特的「日光映潮」兩種配色,硬碟均為1TB,內存有16GB和32GB的不同版本。它的揚聲器非常豪華,2枚高頻單元和4枚低頻單元搭建出6揚聲器音效。
聯想Yoga Air14s搭載專屬定製AMD銳龍7 7840S處理器,憑借銳龍處理器的出色能效比,性能強悍的同時,也能保持長續航與清涼靜謐體驗。結合70Wh大容量高密度電池,可以實現約14小時的連續視頻播放時長和約9.5小時的全天候辦公時間。
接口部分,具有支持數據傳輸,DP視頻輸出和PD充電的USB-C 3.2,還有兩枚USB4接口。即日起至8月20日凡是購買Yoga Air14s筆記本的用戶,還可以參加曬單送1年延保+Yoga M5滑鼠的新品活動。
首發機型:聯想Yoga Air14s 2023
處 理 器:銳龍7 7840S(定製處理器)
搶購地址:https://item.jd.com/10081760331300.html
來源:快科技
都不買安卓去買iPhone了嗎?消息稱高通要甩賣5G處理器清庫存 降幅不小
快科技8月14日消息,據上游供應鏈最新消息稱,智慧型手機行業越來越萎靡,為了清庫存,高通也要對自家的處理器甩賣了。
消息中提到,高通為了清庫存,將會對旗下處理器進行降價,主要是針對中低端5G晶片市場,這無疑也會讓聯發科帶入降價的節奏。
據了解,消費性電子市場去年第4季起開始低迷,下游庫存水位在今年上半年開始明顯去化,並逐步恢復正常,市場一度預期,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今年下半年將可望好轉,並傳出高通第2季恢復些許加單動能。
不過從實際情況看,這個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這也導致高通不得不降價,據說降幅力度不小,會在20%左右。
對於智慧型手機市場什麼時候會出現好轉,目前看可能至少明年才會有戲,而聯發科、高通今年出貨量和業績表現幾乎都可確定將明顯低於去年歷史新高水準,最快要到2024年才有望重新回溫。
事實上,高通公布的第三季財報顯示,營收為84.51億美元,同比下滑23%,淨利潤為18.03億美元,同比下滑52%(直接腰斬)。
高通最大的部門QCT銷售智慧型手機、汽車和其他智能設備的處理器,其銷售額為71.7億美元,同比下降 24%。手機晶片銷售額是QCT的最大部分,同比下降25%至52.6億美元。
高通預計,2023財年第四財季營收將達到81億美元至89億美元,行業依然不容樂觀。
來源:快科技
蘋果又要秒安卓陣營? A17性能首曝光:比上代提升近50%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作為今年iPhone 15系列最重要的升級,A17的性能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到底會怎樣呢?
從目前曝光的情況看,新的A17晶片將擁有6核CPU和6核GPU,相比目前的A16晶片,GPU核心數量增加了一個。
此外,A17晶片的最大主頻也將從3.46GHz提升到3.70GHz,同時可能依舊採用6GB內存。
有國外博主也是第一時間進行性能預判,稱A17晶片組的Metal GPU跑分高於M1。
按照這位博主的性能預測,A17在Geekbench 6下,分數會是29425,比M1高出17%(24907),比A16能高出近50%。
他還表示,在iPhone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官方基準測試成績出來後還會有所變化,但沒有其他智慧型手機晶片能達到蘋果A系列產品的水平。
來源:快科技
華為公布晶片堆疊結構等專利:可以讓14nm+14nm>7nm了?
快科技8月9日消息,天眼查顯示,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一條發明專利名稱為“晶片堆疊結構及其形成方法、晶片封裝結構、電子設備”,公開號為CN116504752A。
該專利涉及的技術領域為晶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晶片堆疊結構及其形成方法、晶片封裝結構、電子設備,該技術將被用於簡化晶片堆疊結構制備工藝。
該專利也是再次引起了一些用戶的討論,什麼華為可以將兩塊14nm製程晶片堆疊在一起,實現與7nm製程晶片相似的性能和功耗,而類似的說法華為官方已經多次證實是假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晶片疊加工藝讓兩塊14nm晶片達到7nm水平說法本身就是錯誤。晶片堆疊技術方案難題包含了,熱管理、電氣互聯、封裝和測試、製造技術等等,想要完成這些並非易事。
此外,兩款14nm晶片疊加一起,還要功耗跟7nm相當,暫且說可以組合,這樣實現後也是通過降頻。要知道,14nm晶片達到7nm的性能水平就必須功耗翻倍,同時還得進一步擴大晶片面積才能塞下更多的電晶體,這顯然脫離了晶片發展規律。
再來說功耗,7nm晶片功耗基本在7W左右,14nm晶片想要保持跟前者的性能,然後功耗就至少要翻一倍,如果兩款疊加,那......
來源:快科技
為A17省百億 台積電承擔蘋果3nm缺陷成本:安卓廠商沒資格
快科技8月8日消息,台積電的3nm工藝,總要有廠商去當“小白鼠”,而蘋果就是第一個,且訂單量巨大。
據媒體最新消息稱,在iPhone 15 Pro和A17 Bionic晶片推出之前,晶片供應商台積電採取了不同尋常的舉措,不向蘋果公司收取有缺陷的3nm晶片的費用(至少幾十億美元費用)。
引入3nm等升級晶片技術需要生產大量有缺陷的晶片,直到製造工藝完善為止,這是台積電給蘋果的讓步,但這非常不合常規,因為台積電的客戶通常需要為晶圓及其包含的所有晶片(包括有缺陷的晶片)付費。
據悉,蘋果的訂單規模也使台積電能夠更快地了解如何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改進和擴大節點。
一旦製造3nm晶片的生產和良率問題得到改善,其他客戶也開始尋求這種技術,台積電就可以向這些客戶要求更高的價格,並對有缺陷的晶片收費。
之前有消息稱,高通驍龍8 Gen4將會基於台積電3nm工藝製程打造,這將是高通史上第一款3nm晶片,而且驍龍8 Gen4使用的是台積電N3E工藝,但跟蘋果比,顯然高通沒有這樣的待遇,安卓廠商也是....
來源:快科技
安卓16GB和iPhone 6GB記憶體誰更快?20款應用實測:帶你一探究竟
一、前言:安卓16GB對標iPhone 6GB 內存大就一定快嗎?
在過去的幾年裡,安卓平台一直在追求更大的內存容量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隨著移動設備的不斷發展和功能的日益豐富,大內存成為了提高用戶體驗的關鍵因素之一。
安卓系統提供了各種優化措施和功能來充分利用大內存資源,例如虛擬內存、後台運行的應用程式管理等。這些努力使得Android設備能夠支持更復雜的應用場景和更多的多任務處理,從而提升用戶的生產力和娛樂體驗。
相比之下,iOS平台對內存的使用更為克制,直到2023年,iPhone手機中最高也只搭載了6GB RAM,但別看它只有安卓平台的一半,卻依然能夠做到流暢不卡頓,而反觀12GB、16GB甚至高達24GB RAM的安卓手機,卻很難做到這一點。
這也得益於蘋果的墓碑機制,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後台運行的應用程式,防止應用程式在後台占用過多的系統資源,導致其他應用被殺後台。
那麼,當安卓的16GB內存遇上蘋果的6GB內存,又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呢?是安卓吊打iPhone,還是iPhone依舊堅挺呢?
為了探究iPhone的6GB內存與安卓大內存的差異,我們特意找來了一款iPhone14 Pro Max與Redmi K60 16GB版,進行了軟體冷啟動速度、兩輪熱啟動速度以及後台應用留存數量的測試。
來源:快科技
魅族 20 小體驗:用熱愛,構築無界美學
本文作者為體驗師@杜斯,首發於糖紙眾測
有些人做事喜歡摳細節,失去了對大局的掌控,甚至失去了對其他細節的關注,但這種人往往大器晚成,對於細節感受力的積淀最終帶來了對整體更深的認識,有人說強迫症不懂怎麼好好活著,強迫症總是用力地聚焦並抓住那些肉眼看不到但深深影響你潛意識的細節,這種行為的內在動力源於什麼呢?
最近體驗了魅族 20,讓我對設計和人又有了一層更深的理解,也許,強迫症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天賦……
溫馨提示:
● 本文將會以個人體驗為主,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測評,本人非攝影師,更非設計師,諸多不足,多多包涵。
● 全文依然使用總共兩千塊的舊相機 + 鏡頭拍攝。
▎開箱
外包裝簡潔有力,白色留白,讓人一下子就聚焦到中間的凸面字體。
我發現現在的很多手機廠商的包裝設計都是沒有產品渲染圖,對於手機這種人們熟知的品類,包裝上不呈現手機本體影響不大,畢竟現在網絡很發達,線下體驗店也很多,很多人在購買前就已經知曉的手機的外觀,心理上包裝隱藏手機外觀,也能給真機上手帶來懸念和新鮮感,增強了開箱時的心理高潮。
包裝正面「MEIZU 20」右下角的句點原來是這樣的:透明白色塊和粉色色塊疊加,細節控。
包裝里的紙質文件都是圓角,連保修卡也是。
包裝內包括:
魅族 20 手機本體
充電頭 x1
數據線 x1
透明殼 x1
卡針 x1
保修卡 x1
快速入門指南 x1
給魅友的卡片 x1
卡針的外型依然是 Flyme 的圖標,魅族在細節方面還是很用心的。
依然是情誼滿滿的一封信。
▎外觀
我這台是熱愛粉版本觀感低調優雅,此外也有定勝青、先鋒灰、悅動黃等年輕跳脫的色彩可選。
初看,直屏+直角邊框,整體氣質硬朗成熟,是圓滑之外的另一種美,有歲月磨礪不去的稜角,依舊氣宇非凡。
機身尺寸為 6.55 英寸,厚度 7.99mm,重量 190g。名符其實的輕薄。
魅族 20 後蓋採用星閃工藝的磨砂玻璃面板,不易沾染指紋,純平面,只有邊框連接處有著非常細膩微小的弧度,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有鉻手,但是這個厚度和寬度以及邊緣弧度,握持力度鉻手的程度不算嚴重。
用過不少手機,但魅族 20 背面的簡潔程度還是給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顆攝像頭選擇了縱向矩陣式排列,分別是主攝,超廣角/微距、副攝/長焦鏡頭,在尾部的鏡頭上外環上集成的白色圓環是經典高顯色環形閃光燈。
「MEIZU」品牌 logo 縱向置於攝像頭模組的正下方,無襯線字體線條更細,透著背蓋底色,只有在高光折射時變得明亮,對品牌的處理更為低調。
點亮螢幕,謎底揭曉:使用了上左右三邊等寬的設計,超窄的邊框,最窄處只有...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大幅下跌,可能到2023年底方可迎來市場復蘇
此前有消息稱,2022年中國市場的智慧型手機銷量約為2.55億台,相比2021年的數據有19%的下跌。而這種狀況不僅僅存在於中國市場,根據IDC的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范圍內的智慧型手機銷量都不算理想,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出貨量僅3.003億台,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3.676億台有18.3%的下跌,全年總銷量更是從13.598億台下跌至12.055億台,下跌幅度達到11.3%,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年度出貨量。
目前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前五大廠商分別是蘋果、三星、小米、OPPO和vivo,他們的手機銷量在2022年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只看2022年第四季度銷量的話,蘋果同比下滑14.9%至7230萬台,三星同比下滑15.6%至5820萬台,小米、OPPO與vivo則同比下滑26.3%、15.9%、18.9%,銷量分別為3320萬台、2530萬台與2290萬台。
而從全年的情況來看,三星的總銷量位列第一為2.609億台,但同比仍然有4.1%的下跌;蘋果的總銷量則位列第二為2.264億台,同比有4%的下跌;小米、OPPO、vivo的下跌幅度都達到兩位數,分別為18.8%、22.7%與22.8%,對應的年銷量分別為1.531億台、1.033億台和9900萬台。
IDC方面認為,這種情況是消費者需求大幅下降、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且這樣的情況會持續較長時間,預計要到2023年底才會開始復蘇,也就是說今年的智慧型手機銷量依然不容樂觀。 ...
2022年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9%:折疊屏手機銷量逆勢上升
據之前報導,2022年第四季度PC出貨量繼續下滑,為6720萬台,同比下跌了28.1%。除了蘋果外,所有製造商都出現了兩位數的百分比跌幅。智慧型手機市場也並不景氣,近日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布報告,2022年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銷量或僅約2.55億部,同比下降19%。
CINNO Research認為銷量下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終端消費情緒不高,二是智慧型手機產品已進入發展成熟期,消費者換機動能不足,市場成長趨緩,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
2022年中國市場OLED智慧型手機銷量占比或將增至57%,同比增長5%,其中柔性OLED智能機,也就是曲面屏手機,銷量占比43%,同比增長8%。5G智能機銷量占比84%,同比增長6%,2022年上市的智慧型手機新機中5G智慧型手機占比85%,與去年相當。CINNO Research預計到2024年,中國市場5G智慧型手機為滲透率96%。
2022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將增至約280萬部,同比增長142%,各季度折疊屏手機銷量均高於去年同期。盡管智慧型手機需求持續不振,但折疊屏手機市場呈現逆勢增長態勢,折疊屏手機銷量已連續9個季度同比正增長,目前已成了手機市場的一大熱點,各大主流品牌在此領域紛紛發力。
CINNO Research預計中國市場智慧型手機表現不佳的態勢將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情況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將逐步好轉。 ...
性能完勝驍龍8+ 華為新麒麟旗艦芯曝光:Mate 60會首發嗎?
其實對於華為而言,自家的麒麟芯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新品的跟進,只不過由於一些原因不能發,不過這個情況有所改觀?
有博主爆料稱,麒麟下一代旗艦晶片,應該不會叫麒麟9xxx....,當然,只是如果能發布出來的情況下。PS:Mate 60會首發嗎?
隨後有網友稱,可能叫麒麟9100,或者麒麟9 Gen 1。
在這之前,就曾有消息稱,雖然晶片無法生產,但華為海思團隊並沒有徹底放棄晶片的設計,一款型號為“KC10”的晶片還被曝光,其性能遠超驍龍8+。
該晶片的曝光來源於一張華為Mate 50 Pro工程機的系統界面,海外博主@RODENT950稱,KC10也就是麒麟9010,屬於麒麟9000的疊代版本,性能模式下安兔兔跑分可達到130萬分,性能強於驍龍8+。
據了解,麒麟晶片目前擁有兩大系列,分別為旗艦和中高端,其中麒麟9000、麒麟9000E、麒麟990 5G、麒麟990、麒麟980、麒麟970、麒麟960、麒麟950、麒麟930、麒麟920、麒麟910為旗艦系列。麒麟985、麒麟820、麒麟810、麒麟710、麒麟650、麒麟620為中高端系列。
來源:快科技
2799元配酷睿i5 小米迷你主機將開啟眾籌 便宜900元條件公布
對於想要購買小米迷你主機的玩家來說,12月14日的眾籌還是有必要參加一下的,便宜900元後性價比還是相當可以的。
相較於3699元的完整版來說,小米迷你主機還有另外一個便宜的版本,售價2799元(眾籌價、建議零售價2999元),這對應的是准系統,就是機器沒有系統(Windows 11,兼容Ubuntu 22.04 LTS,還支持安裝MIUI+)需要你自己手動去完成。
便宜900元背後還缺少了16GB雙通道DDR4記憶體與512GB PCIe 4.0 SSD,用戶如果需要可以自己去購買插入即可,最大可升級32GB記憶體、4TB SSD,還可以安裝第二塊SSD,但注意長度限制在M.2 2242,而且僅支持SATA傳輸協議。
其餘方面,小米迷你主機採用Intel 12代酷睿i5-1240P處理器,4+8 12核心16線程,最高睿頻4.4GHz,集成80個單元的Xe核芯顯卡,標準基礎功耗28W,號稱“性能可滿足家庭場景99%的使用需求”。
此外,2.5G有線網卡、AX211 Wi-Fi 6無線網卡(藍牙5.3),雙雷電4接口、雙HDMI 2.0接口可輸出四屏4K,三個USB-A 3.2和一個USB-A 2.0接口。
來源:快科技
2022Q3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2.89億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1%
TrendForce咨詢研究顯示,由於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商優先削減渠道成品庫存,對第三季度生產規劃相對保守,疊加全球經濟疲軟沖擊,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總產量為2.89億部,環比減少0.9%,同比減少11%。
2022年第三季度,三星市場占有率為22.2%,排名第一。為應對庫存上升的情況及對未來市場的保守預估,三星從第二季度下旬開始縮減智慧型手機產量,第三季度產量環比增長3.9%,約為6420萬部,由於庫存壓力仍在,預計第四季度產量會縮減。目前折疊屏手機約占整體市場份額的1.1%,三星作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占據折疊屏手機約九成的市場份額。
蘋果第三季度手機產量增至5080萬部,市場占有率為17.6%。得益於蘋果習慣在秋季召開新品發布會,故第三第四季度為蘋果新品沖刺期,第四季度產量有望上升。
第三季度排名第三到第五名的為小米(包括紅米、黑鯊及POCO)、OPPO(包含Realme及OnePlus)、VIVO(包含IQOO),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3.1%、11.6%、8.5%。其中小米第三季度產量與第二季度持平,OPPO及VIVO均環比下降。目前榮耀在中國市場占有率持續升高,可能威脅小米、OPPO、VIVO後續市占率。
TrendForce預計第四季度各智慧型手機廠商繼續以降低既有庫存為目標,針對年底節慶、電商促銷等活動加速去庫存,預計第四季度智慧型手機產量為3.16億部,相比上季度增長9.3%,但對比2021年同期衰退,最快要到2023年第二季度市場才有望回暖。 ...
錯過等明年:2022年雙11值得買的高性價比手機推薦(上)
盡管雙11的各種套路引人詬病,不過手機產品的優惠卻是實打實的。
不像日常用品、服裝等品類,作為大家一直在關注的產品,手機的價格公開透明,不會出現先漲價後降價的套路。按往年慣例,雙11也是手機全年最低價,是入手的好時機。
但面對琳琅滿目的手機產品,究竟該如何選擇,著實是一門學問,一不小心就成了“送分題”。而且最近手機廠商狂發新機,選擇困難症更加重了。
本期我們綜合性能、性價比、影像功能、續航快充等多維度因素,為大家推薦了雙11最值得買的高性價比手機。
該推薦包含2000元以下、2000元-3500元、35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共四個價位段,每個價位段選出5-6款最值得入手機型。
本篇為大家推薦2000元以下、2000元-3500元兩個價位。稍後還會有下期,包含35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兩個價位。
我們先來看下入選的標準:
1、處理器
處理器是手機的核心硬體之一,直接決定了一款手機運行是否流暢,有些手機價格很便宜,但處理器性能孱弱,掃碼支付都要半天才能打開,買來就是給自己找罪受,在挑選手機時就應該直接PASS。
目前2000元以下的手機中,不少機型的處理器已經達到了中高端,比如驍龍778G、天璣810、天璣920,甚至不乏驍龍888+、天璣1200這樣的老一代旗艦晶片。大家在選擇是,可以優先在搭載以上處理器的機型中選擇。
而2000-3500元價位,處理器一般能夠到目前的安卓次頂級、頂級晶片,包括新一代驍龍8、天璣9000+。這個價位對性能基本不用擔心了,可以更多的關注攝影、螢幕、系統等其他方面的需求。
2、螢幕
在處理器之外,螢幕也是大家買手機時非常關心的,今年的新機幾乎都使用了AMOLED屏,三星E4或者E5發光材料,而且普遍都有高刷,最好還要支持LTPO 2.0智能刷新率,螢幕色彩、色准也要優秀。
此外,如今曲面屏手機偏多,有些大家喜歡直屏手機,我們都會推薦,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
3、記憶體、機身存儲
記憶體決定了多任務的流暢性,機身存儲則決定了你的手機能存放多少視頻照片,不足的話會提醒容量不足,甚至需要刪除APP才能安裝新的APP。
2000元以下手機,建議記憶體至少6GB起步,機身存儲則至少128GB起步。
2000元-3500元手機,建議記憶體至少8GB起步,機身存儲則至少256GB起步。
4、影像
手機是記錄日常生活最方便的工具,因此影像功能也非常重要,即便是2000元以下手機,也建議購買至少三顆攝像頭的手機,它除了主攝外,往往還有廣角和人像鏡頭,外出拍風景、拍人物都更加順手。
至於2000-3500元手機,則要在保證攝像頭數量的同時,也要有大底主攝,方便在暗光環境也能拍出滿意的照片。此外,今年不少手機廠商砍掉了長焦鏡頭,如果你有長焦的需求,需要精挑細選了。
5、電池、快充
近年來,安卓手機的續航和充電速度都有了質的飛躍,電池容量建議4500mAh以上,保證一整天的續航。
而快充方面,建議2000元以下的手機充電功率在30W以上,保證1個小時內就能充滿。
而2000-3500元價位的手機,充電功率在60W以上.
還要注意的是快充頭,不僅要看廠商是否標配,還要看下快充頭規格,兼容性越好越方便,體積、安全性等也要重視。
6、特色功能
除了以上純硬體參數外,外觀設計、系統層面也要關注,比如顏值是不是讓人愛不釋手、玩遊戲有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與PC互聯互通是不是拿手、配套的軟體和雲服務是否周到等等。
而這些特色功能往往跟手機廠商綁定,很難從單一角度去比較,大家選購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取捨。
下面就來看看雙11期間有哪些值得入手的2000元以下、2000-3500元安卓手機。
2000元以下推薦機型包括六款:
2000-3500元價位推薦機型包括六款:
雙11紅包活動推薦:
來源:快科技
封殺自研CPU、GPU 高通指控ARM趕盡殺絕:回應來了
ARM是全球移動晶片無冕之王,手機、平板的CPU幾乎離不開ARM CPU,而高通則是ARM的大客戶之一,然而雙方最近翻臉,ARM上個月起訴高通,高通日前反訴ARM,並且曝光了一個驚天猛料。
根據高通所說,ARM將在2024年後改變其IP授權模式,現在是ARM把IP授權給高通、蘋果這樣的晶片設計公司,後者設計、委託代工生產之後再給OEM設備製造商,而ARM未來將不再授權IP許可給高通、蘋果等晶片公司,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給OEM設備製造商授權。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ARM未來將禁止廠商在基於ARM CPU的SoC晶片中使用第三方的GPU、NPU、ISP等晶片。
這是什麼意思?第一個改變會讓ARM有更多的授權費來源,但是第二個改變則是直接將晶片廠商捆綁死,只要用了ARM的CPU,那就也得用ARM的GPU、NPU或者ISP全家桶,不能再使用第三方的其他晶片。
當前蘋果晶片使用的GPU要麼是自研,要麼是IMG的授權,高通的Adreno GPU也是自研,NPU及ISP也是自研的,三星在Exynos 2200中使用了ADM的RDNA GPU授權,一旦ARM這樣更改授權模式,那麼這些廠商都不能再用自研或者第三方的GPU、NPU、ISP晶片。
ARM的這次的兩大改變要是實現了,將是對業界的徹底顛覆,這也會導致幾乎所有晶片設計公司都不能接受這種改變,ARM這波賭得太大了,萬一玩砸了,結果就是大家集體放棄ARM CPU授權。
ARM這樣的改變實在是匪夷所思,不過現在只是高通的一面之詞,ARM公司也回應了此事,表示高通所說的內容有很多不實之處,但他們也沒有說清楚到底哪些是錯誤的。
ARM公司將在未來幾周正式回應此事。
雙11紅包活動推薦:
來源:快科技
真涼了 PC、手機越來越難賣動:出貨/收入慘烈 將跌回3年前
來自DT的最新分析認為,個人電腦(PC)和智慧型手機的銷售狀況恐將在2023上半年進一步惡化。
報導預計,大多數供應鏈廠商參與者明年的出貨和收入將回落到2020年甚至2019年的水平。
廠商里還能逆風而上、實現微漲的將鳳毛麟角,台積電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之一。
據悉,前兩天宏碁CEO陳俊聖給出觀點,PC行業尚未觸底。他同樣預估,明年上半年,PC行業還會遭遇兩位數的跌幅。
此前,IDC給出的數據也並不樂觀,2022第三季度全球PC銷售額下降了15%以上;類似的調查結果也出現在也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的報告中,數據顯示同一季度的全球PC出貨量下降了19.6%,創下20年來的最大跌幅。
手機方面,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遭遇連續三季度下跌,同比下降9%,成為自2014年以來表現最糟糕的季度。
來源:快科技
5G手機賣不動 台積電7nm工藝失寵:大客戶沒人用了
2022年下半年,半導體市場牛市終結,熊市蔓延到幾乎每個領域,這也讓半導體行業的產能由緊缺轉向過剩,對手機行業來說,5G手機需求也在下滑,這一連串效應的後果就是台積電的7nm工藝產能利用率下滑。
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消息,由於5G智慧型手機的處理器及SoC晶片受庫存調整影響,台積電的7nm及改良版的6nm工藝訂單下滑,未來2-3個季度的產能利用率將下滑到80%的90%左右。
台積電方面也證實了這個變化,上周的財報會上提到,受智慧型手機及PC需求疲軟,以及客戶進展延期等影響,7nm及6nm產能利用率將下滑,預計2023年下半年需求才會回升。
雖然台積電沒有明說,不過砍單7nm及6nm的大客戶被指是手機晶片大客戶,而且台積電沒有提到7nm及6nm的利用率下滑到多少,只表示會調整高雄7nm工廠的建設計劃,減少7nm及6nm工藝資本支出。
跟進台積電發布的Q3季度財報消息,5nm工藝的營收占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的28%,7nm工藝的收入占26%,是台積電第二大營收主力。
來源:快科技
安卓淘汰32位應用 64位性能更好:遊戲幀率白嫖16%
32位應用及遊戲正在被淘汰,蘋果在這方面進度最快,安卓陣營因為情況更復雜,升級64位的過程要慢一些,但是現在也是大勢所趨了,畢竟從32位到64位升級好處很多。
以遊戲為例,根據第三方數據的測試,升級64位遊戲引擎,遊戲幀率平均可提升16%,這對遊戲來說是非常可觀的收益。
除了性能之外,64位應用則可以很好兼容核心,以及有著更低延時的數據吞吐、更出色的記憶體調度使用,手機的續航也能從中受益。
正因為此,現在各大廠商也在加速推進64位,金標聯盟發布“金標聯盟64位適配時間節點重要通知(二)”,通知表示OPPO、vivo、小米等主流應用商店將進一步落實32位應用更新包限制策略。
而且時間也是進行了規定,2022年10月1日起,除遊戲外應用將不再允許單獨更新32位應用包,可支持兼容包或雙包更新,同時2022年12月1日起,遊戲應用將不再允許單獨更新32位包,必須支持兼容包或雙包更新。
除了各大應用平台之外,處理器對64位的支持也非常關鍵,ARM近年來的超大核CPU都已經放棄32位,之前是在A710這樣的大核上兼容32位,不過從今年底的X3超大核、A715大核及A510 v2時代開始,32位支持僅限於A510 v2這樣的低功耗核心,大核及超大核全面擁抱64位。
來源:快科技
科技行業過冬:2022年1.3億部手機、3000萬台電腦沒了
2022年整個科技行業都要過冬了,不僅手機廠商日子難過,PC市場的廠商同樣會遭遇打擊。
美光CEO Sanjay Mehrotra已經開始示警,截止6月2日的Q3財季中營收為86.4億美元,分析師的預期是86.6億美元,算是勉強達到了市場預期。
然而接下來的Q4季度中,美光預計營收只有68億到76億美元之間,而分析師預期的是90.5億美元,差距懸殊,美光接下來的季度中日子不好過。
這也導致了美光股價暴跌8%,不過這恐怕只是個開始。
根據Sanjay Mehrotra的消息,在上個季度末,其大部分客戶已經拒絕大量購買之前預定的存儲晶片了,根據美光的業績,他預測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將下滑5%,PC市場銷量下滑10%。
雖然5%、10%聽著好像不高,但是這對應的差不多是1.3億部手機、3000萬台PC電腦,這部分需求將在今年消失,對整個科技行業的打擊很大。
在需求大幅萎縮之後,留給美光這樣的晶片廠商機會就不多了,美光現在採取的策略還是盡可能防止價格下滑,不打價格戰,然而這個事不是他們說了算的,下半年的情況還要走著看。
來源:快科技
全球首發全柵極場效應電晶體 三星將量產3nm工藝 功耗比暴降50%
很顯然,現在的三星想要通過大規模量產更先進工藝製程,來對台積電實現超越,這個你覺得能行嗎?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三星將在未來幾天宣布開始批量製造,在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的過程中擊敗競爭對手台積電。
在此之前這家韓國科技巨頭在向更小的工藝節點轉移時出現了很多產量問題,以至於影響了它的一些最大客戶的業務,如高通公司,該公司現在正考慮將台積電用於未來的移動晶片。
NVIDIA在處理了Ampere GPU的良品率問題和相對較低的能源效率後,正為其下一代產品選擇台積電,這些GPU原本是在三星的8nm工藝節點上製造的。
來自韓國當地媒體的報導顯示,三星正准備宣布開始3納米的批量製造,可能最快在本周。這將是對競爭對手台積電的一次重大挑戰,這也意味著這家韓國公司將成為第一個使用全柵極場效應電晶體(GAAFET)的公司。
三星稱其實施的3納米GAAFET電晶體為多橋通道場效應電晶體,但這只是電晶體的一個技術名稱,它背後的優勢才是關鍵:功率減少50%,占用的空間減少45%,並能在極低電壓下更穩定地運行。
有傳言稱,三星也已經獲得了新工藝節點的第一批客戶,該公司是否能夠避免重蹈8nm和4nm的覆轍將是值得關注的。無論如何,代工業務是三星底線的一個強有力的貢獻者,其一半以上的營業利潤--約67億美元和變化--來自晶片部門。
來源:快科技
DDR5價格飛流直下 記憶體廠商撐不住:下半年求著大家買
過去兩年中,唯一沒有價格大漲的晶片要數存儲晶片了,其中記憶體價格還在跌,去年12代酷睿首發DDR5的時候,DDR5記憶體大漲了一波,今年上半年DDR5價格就飛流直下,預計到年底就跟DDR4記憶體差不多了。
記憶體行業現在已經到了拐點,前不久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發布5月財報的時候,同比就下滑了22.79%,另一家品牌十銓科技同樣下滑了18.47%。
不僅下游的記憶體模組廠商受影響,上游的記憶體晶片廠商日子同樣不好過,美光是全球第三大DRAM記憶體晶片供應商,日前就被華爾街分析師看衰,下調了股票評級到賣出,理由就是2022年記憶體市場需求下滑,手機、PC行業繼續降溫,只有數據中心市場有所增長。
從這份報告來看,經銷商、模組廠商及ODM廠商的記憶體庫存處於高位,這意味著美光下半年也得降價求著下游買,這會對美光的業績帶來壓力,影響毛利率。
受此影響,美光股價昨天暴跌6%,報收58.84美元。
來源:快科技
ROG Phone 6官宣:配備165Hz AMOLED屏,還有新一代驍龍8 +處理器
在高通推出下半年的旗艦晶片驍龍8 +後,廠商們也都迅速跟上,官宣旗下的新款高端機型。其中就包括華碩ROG,旗下的遊戲手機ROG Phone 6已經確認將會在7月5日晚20:00點發布。而根據華碩ROG官方發布的最新消息,該機已經確定將配備一塊165Hz刷新率的AMOLED螢幕。
在幾日前,華碩ROG官方也宣布ROG Phone 6將搭載高通驍龍8 +處理器,據了解,該處理器不再是像上一代那樣交由三星代工,而是基於台積電4nm工藝打造,採用「1+3+4」的核心架構,一顆超大核為Cortex X2,三顆大核為Cortex A710,四顆小核為Cortex A510,GPU則是Adreno 730。比起上代,在性能提升的同時,功耗也有明顯下降,整體晶片功耗降低了15%。
這次更新的內容則是螢幕方面,ROG Phone 6採用的是165Hz的三星AMOLED屏,這比起去年ROG發布的ROG Phone 5s Pro所搭載的144Hz屏也提升了不少,要知道,現在的主流螢幕為120Hz。對於遊戲玩家來說,165Hz刷新率帶來了更舒適的畫面體驗。
ROG Phone 5s Pro
有了新一代高通驍龍8 +處理器與165Hz AMOLED 屏的加持,ROG Phone 6至少在遊戲體驗方面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目前還沒有其他消息,距離發布也還有1個月的時間,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其他配置消息。 ...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Michael Hundt 是一名來自德國的擊劍大師,他撰寫了名為「劍杆上的新插圖擊劍手冊」的論文。沒聽過?但論文里的最後一式你一定知道:在劍術對決時,短槍要比匕首好用。因為「大人,時代變了」。
▲ 圖片來自: WIKTENAUER
最近讓我感受到「時代變了」的,是把手中的 iPhone SE 換成折疊屏手機。
折疊屏推出幾年了,它到底強在哪?
第一次心動折疊屏,是在微博上看到了網友用華為折疊屏玩王者榮耀的視頻,小屏與大屏之間的流暢切換,讓我感覺未來就在今天。
不過從未來穿越回今天並不需要時間機器,二手市場炒到幾萬元的售價就夠了——折疊屏對我的工資來說還太早了。但作為新的手機形態探索方向,從三星、華為到 OPPO、vivo,任何一個廠商的折疊屏新品,都會成為那段時間的焦點。
沒有用過折疊屏,我還沒看過評測嗎?
▲ 歡迎關注愛范兒
但當我們拋開折疊屏的鉸鏈用了什麼技術、內屏的摺痕是否平整、產品的外觀好不好看,這些不直接與體驗相關的內容,以及通信、影像、晶片、快充、系統優化等直板手機也有的功能之後,各路評測似乎只剩下了懸停、分屏和後置自拍了。
哦對,還有出去玩時,朋友搶著想體驗的 5 分鍾。
當我拿到折疊屏後,這三個與直板手機不同的地方,就成了體驗的重點。
我最常用的是懸停,尤其是懸停拍照。懸停讓我在仰拍時,不用和手機一起扭動自己,在手機上就能體驗相機翻轉屏的便捷。
延時和自拍時,可以直接把手機放在桌面、地面,完全不用擔心手抖。只不過這樣就要把外屏與桌面直接接觸,多少有些心疼。
▲ 延時拍攝的廣州塔(動圖有加速)
做為一個老二次元,懸停播放功能我也很喜歡,用來當支架的那一半螢幕還能起到播放控制的作用,午休時用來追番看視頻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既然是老二次元,B 站的新番自然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可懸停功能又需要廠商適配,在瀏覽器中看視頻的體驗就沒有那麼出色了。華為那種帶有支架的手機殼,希望每個折疊屏都有。
在 vivo X Fold 的產品詳情頁中,還提出了一種懸停輸入的場景。這個看似美好的形式,只要你用一次就會發現有多麼不合理。折疊屏是大,但也沒大到能讓我用它的懸停功能來錄入文字的程度。
不過,展開內屏、打開原子筆記、拆分鍵盤,雙指大屏輸入的體驗還是不錯的。
分屏和平行窗口功能,是折疊屏手機和直板手機最大的體驗區別,雖然以前也沒覺著在兩款 app 之間切換有多煩瑣,但實際體驗後,發現還是同時打開效率更高。
除了分屏小窗等功能,在做展示時,折疊屏更大的螢幕,也讓我省去了多拿一台平板電腦的麻煩。
影像方面,折疊屏大多會帶有後置高清自拍和外屏預覽的功能,後置高清自拍需要看著攝像頭,眼神總會有些飄忽,但外屏預覽功能就是直男神器了,讓你多了一絲女友說「哎呀你會不會拍照啊」時,和她對質的底氣。
舉個例子,有了外屏預覽,當女友嫌你不會拍照時,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她:「別生氣了,我們再拍一張嘛。」
不過,購買折疊屏是為了用而不是評測。日常使用不僅限於上面這些功能,折疊屏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只是摺痕和價格。
喜歡追劇、遊戲,想要長續航,我會推薦大屏手機,只是想要一個通信工具,兼顧新聞瀏覽和便攜,我會推薦小屏手機。那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我會推薦折疊屏手機呢?
我沒想明白,所以決定用 14 天的體驗告訴你。
換手機的 2 星期,不省心的 14...
真我GT Neo3火影限定版發布:17個月深度定製,全球限量5000台,預售價2799元
今日下午,真我realme官方舉行了618盛典,推出了一款經過深度定製的聯名限定款手機——真我GT Neo3火影限定版,全球限量5000台。據了解,這次是真我realme進行了深度打造,歷史17個月。
外觀設計上,真我GT Neo3火影限從包裝盒到手機本體都充滿了火影忍者元素,比如採用皮革材質的忍術卷軸造型、卷軸則是自來也背著的那款。而手機則是以主角鳴人為靈感打造而成,鏡頭模組處充滿了鳴人的特徵,包含了木葉護額、火橙配色、漩渦一族logo等。另外,手機採用的是翻倍成本的AG玻璃工藝,帶來了光面、啞光和金屬三種不用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真我realme對手機的電源適配器、數據線、卡針等配件也進行了深度定製,充滿火影元素。系統方面,真我realme為該機定製了三種火影經典壁紙以及多達84款App定製圖標,就連充電時都有查克拉的定製充電動畫,在細節上確實做得很到位。
核心配置上,真我GT Neo3火影限定版搭載了與原版同款的聯發科天璣8100處理器,作為當下口碑最好的晶片之一,其不僅有著不錯的性能,功耗控制同樣出色,該機還配有滿血版LPDDR 5記憶體+UFS 3.1快閃記憶體。
其他方面,真我GT Neo3火影限定版還配有一塊120Hz刷新率的6.7英寸OLED柔性直屏,4500mAh大容量電池+150W超級閃充的續航組合、索尼IMX766超大底主攝+800萬超廣角+200萬微距、支持OIS+EIS雙防抖、GT模式3.0、4D遊戲震感、獨立顯示晶片、X軸線性馬達等配置。
至於價格信息,真我GT Neo3火影限定版提供有12GB+256GB一個存儲版本,目前已經開啟了預售,定價為3099元,預售到手價則是2799元,全球限量5000台的它將會在5月31日晚20:00正式上市開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了解詳情:點擊前往>>>
...
PC沒死 Intel:沒人願意用手機工作8小時
在過去的兩三年中,由於疫情的原因,PC市場反而爆發了一波,遠程辦公及網課的需求導致PC出貨量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不過2022年這個增長因素麵臨不確定性,PC市場今年銷量要下滑了。
此前報導,華碩全球副總裁暨個人電腦事業部總經理李益昌昨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洲、中國及美國個人電腦(PC)市場需求都有下滑跡象,今年整體PC市場恐開始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但華碩還是要超越整體市場、持續成長,今年仍往增長目標邁進。
作為PC行業的龍頭,Intel當然不會認同PC不重要甚至消亡的觀點,畢竟PC行業下滑,Intel就會首當其沖。
在日前的VisiOn大會上,Intel CCG客戶端部門的掌門人Michelle J. Holthaus也強烈否認PC已死的觀點,她就用一句話反駁了那些看衰PC的人——沒有人願意用智慧型手機工作8小時。
根據Michelle J. Holthaus的觀點,PC不僅比手機工作效率更高,也不僅僅是居家辦公時有用,哪怕是開視頻會議,PC也要比手機更有效率。
來源:快科技
Google發布Pixel 6a新機:搭載自研Tensor晶片,售價449美元
5月12日凌晨,Google舉行Google I/O 2022開發者大會,不僅推出了重量級的Android 13系統,還順帶推出了多款熱門科技數碼產品,其中就包含了這款Pixel 6a新機。作為GooglePixel 6旗艦系列的新作,它的配置、價格都不如原先的Pixel 6系列,定位中端機型。
外觀設計上,Pixel 6a與Pixel 6系列保持著類似的設計,但更為緊湊一些,它的機身採用鋁制框架,背部則是聚碳酸酯材質。提供有白色、黑色和綠色三種配色。正面螢幕則是一塊6.1英寸的FHD+ OLED屏,採用居中挖孔設計,擁有2340 x 1080的解析度和60Hz刷新率,螢幕用的是康寧大猩猩第三代玻璃,支持螢幕指紋識別。
核心配置方面,Pixel 6a搭載了Google自研的Tensor處理器,同時也保留了Titan M2安全晶片。存儲方面,該機提供了6GB LPDDR5+128GB UFS 3.1的存儲組合。影像方面,Pixel 6a採用1200萬像素主攝1200 萬像素超廣角的組合,同時前置了一顆800萬像素攝像頭,還帶來了一個蠻有趣的拍攝功能,可以實現面部模糊、魔術橡皮擦、真實色調等。
其他方面, Pixel 6a配備了一塊4306mAh容量的電池,支持18W快充。它還擁有IP67級防水、WiFi 6、藍牙5.2等功能,同時提供了3年的Android 12系統更新以及5年的安全更新。至於價格信息,該機將於7月下旬在美國地區上市,售價449美元(約合人民幣3023元)。 ...
教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不難
「打完疫苗後沒有手機的他們,這半個小時都在想什麼呢?」
前段時間,一個老人干坐半小時等待留觀結束的視頻,讓麥子想起了她的奶奶。
在她的印象里,奶奶的生活是一次次周而復始:
「跟家人一起看電視,看一兩個小時跑到房間睡覺,睡醒了就在房間各個角落轉一轉,或者跑到陽台上發發呆、曬曬太陽,基本每天就過著這樣的日子。」
看到同樣沒有手機的老人,麥子動了為奶奶買一部智慧型手機的念頭。
事實上,智慧型手機與老人,本就是麥子日常工作的關鍵詞。她是「教爸媽玩手機」豆瓣小組的管理員,也是「麥齡」小程序團隊的一員。
3000 多個「老年沖浪教程」
故事要先從「教爸媽玩手機」豆瓣小組說起。
這個小組於 2021 年 10 月 12 日建成,群成員昵稱設定為「小說明書」,現在已有 9400 多位成員。
在這里,有人求助如何為長輩挑選手機、教長輩玩手機,各種建議奔涌而至;有人主動分享方法和心得,如投石之後水面盪開波紋;也有不少分享感動、心酸和吐槽的文章,從中更理解彼此,也更理解長輩。
細節各有不同,共同點是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解決問題。
這些交流互助是必要的、有用的,但光靠小組是不夠的,仍有人在找更高效、更直接觸達老年人的方法。
去年 11 月 2 日,管理員麥子在組內發布了文章 《為了教會長輩玩手機,我們做了個小工具》,邀請感興趣的組員加入內部測試。這里的小工具,便是小程序「麥齡」。
「麥齡」的諧音是「邁齡」,希望長輩們能邁過年齡的障礙,融入智能時代;麥子的花語是「合作」和「讚美」,意在讓年輕人與老年人互相合作,攜手跨越數字鴻溝。
打開「麥齡」的直觀感受是,字體大小和頁面布局對老年人都挺友好。
而在最重要的教程設置上,「麥齡」選擇了一種介於圖文和視頻之間的形式——全程語音指導,每個步驟都能在對應位置點擊,讓長輩產生真實操作的感覺。
當初參與內測的豆瓣組員有六七百人,參與共創製作教程的有三百多人,現在「麥齡」後台已經有 3000 多個教程,涉及 100 多個軟體。
微信、支付寶、淘寶等「全民應用」都在其中,也有長輩特別喜歡的糖豆(廣場舞教學)、美篇(中老年圖文創作分享社區)、媽媽的戲曲等等。
每個軟體都有教程合集,方便老年人系統化學習。總體來說,覆蓋了便捷支付、社交通訊、休閒娛樂、消費購物、知識學習、運動健康等諸多領域。
想要自己為長輩做教程的人,也可以自行上傳教程。
怎麼樣的教程是適合老年人的?在接受愛范兒采訪時,麥齡團隊的麥子分享了她的看法:
首先,步驟詳細很重要,比如,同意軟體使用協議和下一步,我們都會分成兩步,讓老人操作時不會迷茫。
其次,語音講解要清楚明確,不能太簡略,最好讓老人聽懂這個步驟的意思,以及具體怎麼操作。
再次,截圖界面要干淨。我們的教程都是由一張張截圖做成的,要是截圖打碼多,背景亂,對老人來說就容易眼花。
除了教程以外,麥齡還提供常用工具、每日新聞、問答版塊、老照片修復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用工具」頁面,用戶點擊圖標可以直接跳轉到對應的小程序,如「健康碼」「行程碼」,一個入口解決多種問題;每日新聞可以全程語音播報,適應老年人的媒介使用習慣。
麥齡還在不斷疊代之中,最近一次更新是加入「社區」板塊。這個板塊里,既有老人日常感興趣的話題,也有針對各種提問的答疑解惑,實現同輩或代際的交流。
麥子告訴愛范兒,下一版的麥齡會增加方言版本教程,適合不同地區不會說普通話的老年人,也在考慮增加文字轉語音功能,讓不識字的老人也能通過麥齡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
從麥齡的經驗來看,老年人最想學的是微信、抖音這種全民軟體。此外,他們還希望學會一些剛需的技能,比如打開健康碼、查核酸結果、手機支付、線上買菜等:
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就是希望用智慧型手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能因為不懂手機而被世界拋棄,畢竟現在幾乎到處都需要手機才能通行。
當然,要讓小程序持續發光發熱,我們首先要將它的使用方法介紹給長輩。
用年輕人去連接老年人
美國學者舒爾茨在《老年經濟學》里說:「老年人並不是一個由相似成員構成的群體。」
初期調研階段,麥齡團隊在武漢幾個老年大學發放了近 300 份調查問卷,了解老人的智慧型手機使用情況,以及對網際網路的需求。
與此同時,通過一對一深入訪談的形式,麥齡團隊跟 20 個不同城市、不同知識程度、不同年齡的老人,各進行了為時 30...
OPPO發布K10系列:首發天璣8000-MAX,還有驍龍888可選,售價1999元起
上次OPPO發布手機還是在2月底,時隔2個月,OPPO在今日下午舉行新品發布會,推出了主打硬核風的K10系列機型,包含有K10和K10 Pro兩款機型,從配置信息來看,比起上一代,OPPO K10系列的提升還是蠻明顯的,在處理器、續航、影像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
螢幕方面,OPPO K10系列全系都配備了一塊較高素質的螢幕,均支持120Hz高刷、100%DCI-P3廣色域,可以帶來流暢、絲滑、色彩豐富的畫面,不過有些可惜的是解析度並沒有上到2K。另外,其中的OPPO K10 Pro還支持1000Hz的瞬時觸控采樣率,而且是三星的E4螢幕,這對於遊戲玩家更友好,可以在諸如射擊類遊戲中實現指哪打哪的操作。
核心配置上,OPPO K10和OPPO K10 Pro所搭載的處理器不一樣,前者首發了聯發科天璣8000-MAX處理器,據了解,該晶片採用台積電5nm製程,採用「4+4」的核心架構,包含有4顆2.75GHz主頻的Cortex-A78核心,GPU為6核心的Mali-G610,官方該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可以完勝口碑蠻不錯的高通驍龍870處理器。而OPPO K10 Pro搭載的是驍龍888處理器,作為去年的旗艦處理器,相信大家都對它有一定的了解。
影像方面,OPPO官方稱K10系列搭載了超次元超清影像,其中的OPPO K10 Pro採用了索尼IMX766作為主攝,支持OIS光學防抖。續航方面,OPPO K10首發67W超級閃充,而OPPO K10 Pro搭載的是80W超級閃充,可以在31分鍾內充滿手機。
售價方面,這次的OPPO K10基礎款的起售價為1999元,而OPPO K10 Pro的起售價則是2499元,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擊這里進行更多了解:點擊前往>>> ...
Canalys公布2022 Q1印度市場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小米居榜首,realme表現亮眼
近日,國際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了2022年Q1 印度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報告,其表示總的出貨量為3800萬台智慧型手機,年增長率僅為2%,其表示主要原因是供應商遭遇間歇性供應問題。同時,Canalys還公布了各大手機廠商的出貨情況。
報告顯示,小米以800萬台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穩居榜首,但比起去年,小米是呈下降趨勢的,年增長率為-24%。第二名是三星手機,它的出貨量達到690萬台,年增長率-2%。第三名是真我realme,從數據圖可以看出它的增長勢頭是最為迅猛的,2022年Q1出貨量達到600萬台,而且年增長率不降反升,達到40%,它也是榜單上唯一出現正年增長率的品牌,而小米、三星、OPPO和vivo均為副年增長率。
另外,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別為vivo和OPPO,2022年Q1除了分別達到570萬台和460萬台。realme能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意料之中,至品牌成立以來,他們一直主攻印度市場,並以主打中低端機型和性價比聞名,與印度市場的調性吻合。
對於今年智慧型手機在印度市場的表現,Canalys調研機構的分析師Sanyam Chaurasia指出:「對於像印度這樣的市場來說,今年的開端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即使在大流行期間,印度也出現了兩位數的百分比增長。」同時他也指出供應商肯定正在採取措施解決供應瓶頸。 ...
為什麼遊戲手機都只用驍龍平台?知道真相的我竟無法反駁
不知道螢幕前的你有沒有發現,今年的遊戲手機或著是主打電競體驗的手機似乎是更多了些,看那些遊戲手機的發布會總是能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個比一個長的唬人名詞聽著就不明覺厲,為了能有更好的遊戲體驗它們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尤其在散熱方面更是已經向PC看齊了,不過無論是黑鯊、紅魔還是Redmi的電競版,即便它們的配置堆得再五花八門,但有一點倒是相同的——它們多年來都搭載的是驍龍8系平台,驍龍與電競似乎早已深深地綁定在了一起。
事實上,今年的旗艦平台也並不只有驍龍一家,為什麼驍龍8系平台仍能成為遊戲手機們的共同選擇呢?這恐怕和驍龍8系平台多年來在遊戲方面的技術積累密不可分,不要忘了,除了性能,驍龍其實在其他方面也同樣強悍。
遊戲體驗從來就不是只看性能的,性能只是基礎,對於一款處理器來說,遊戲體驗是畫質、音質、網絡連接等一系列關鍵要素的集合,在多年的持續發力下,驍龍如今在這些方面已經有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和生態合作,稱它為安卓陣營遊戲體驗最好的移動平台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同時高通不斷累積的技術優勢也在無形中形成了高高的壁壘,其他競爭對手們想要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並非易事。
驍龍平台之所以能受遊戲手機們的青睞那麼多年,它獨家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技術就功不可沒,這可不是為某一項功能而服務的,它就像是為遊戲而生的一整套軟硬體「暢玩大禮包」,圍繞著遊戲相關的底層、畫質、幀率、操控、音頻和網絡連接等方面進行優化。
目前Snapdragon Elite Gaming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它的每一代都會帶來引領手遊體驗革命的新特性,最新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引擎更是已經具備了超過50種強大的特性。
獨步江湖的武林秘笈:Snapdragon Elite Gaming技術
早在黑鯊手機2(驍龍855)搭載的第一代Snapdragon Elite Gaming上,高通就已經將PC遊戲中使用的表面著色技術PBR推廣至移動平台,這種渲染方式相比於原本的Phong或者Blinn-Phong光照算法更真實,手遊的畫質也從此提升了一個等級。
ROG遊戲手機3搭載的是驍龍865,它的第二代Snapdragon Elite Gaming搭載了一項名為Game Smoother 2.0的技術,能讓手機遊戲可以支持超越60FPS,達到90、120甚至144FPS的幀率運行,此舉極大地推動了手機高刷體驗的普及與發展。
搭載驍龍888的遊戲手機也很多,紅魔6R就是其中之一,其第三代Snapdragon Elite Gaming在手機上首次實現了可變解析度渲染(VRS),這一新特性能讓開發者更好地分配圖形資源,從而減少GPU工作負載。
來到最新一代的Snapdragon Elite Gaming,它其中最重要的新特性就是加入了Adreno圖像運動引擎,它主要是為了同時滿足在遊戲過程中高幀率與低功耗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需求,通過利用歷史幀數據和GPU優化運動估計,支持該特性的遊戲能夠生成更多幀,讓遊戲以雙倍幀率運行,並同時保持近乎相同的功耗,簡單來說就是把「魚」與「熊掌」都可兼得。
Snapdragon Elite Gaming只是提高遊戲體驗的上限,真正提高遊戲體驗基礎保障水平的是GPU,而這也算是驍龍一直以來的傳統優勢了,它與競品採用ARM公版的GPU架構的方式不同,Adreno GPU是自研架構的,多年來也一直是安卓陣營的天花板級別的存在,尤其是驍龍8上的全新Adreno架構,它不僅再一次站在了安卓陣營的巔峰,還把後面的競爭對手甩開了一大截,與前代相比,驍龍8的Adreno GPU圖形渲染能力提升30%,並且遊戲時的能效提升25%。同時還針對Vulkan圖形驅動進行了多項優化,使移動遊戲性能提升高達60%。
聽聲辨位的神器:驍龍暢聽技術
各位應該玩過和平精英這類的遊戲吧,對於這類FPS遊戲來說,單單看著手機來玩是不夠的,因為敵人很容易埋伏在你周邊給你來個出其不意,在這種情況下,聽聲辨位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驍龍暢聽技術就能讓聽聲辨位聽得更准,音質也更好。
最新的驍龍暢聽支持16-bit 44.1kHz 的CD級無損藍牙音質以及24-bit 96kHz的超高清藍牙音質,針對戴藍牙耳機玩遊戲會出現的延遲問題,驍龍暢聽技術所使用的aptX編碼能讓遊戲模式中的音頻時延低至68ms,同時遊戲中的聲音還會音質更好,讓玩家更具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
告別掉線卡頓的看家本領:驍龍X系列基帶與FastConnect系統
由於網絡問題而出現的遊戲掉線和卡頓與性能不夠出現的掉幀是同樣讓人不爽的,高速穩定的網絡連接也是遊戲體驗中重要的一環,要是使用搭載驍龍平台的終端就無需擔心這個問題,因為網絡連接一直就是驍龍平台的看家本領。
拿最新的驍龍8為例,它所搭載的第4代驍龍X6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是全球首個率先實現10Gbp傳輸速率里程碑的5G解決方案,也是首個符合3GPP Release 16規范的5G解決方案,它不僅快,信號也還會更好,支持了目前所有商用5G頻段,能同時支持最新的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的5G網絡。
就在前不久,高通還推出了全新的FastConnect 7800移動連接系統,它成為了全球首個Wi-Fi 7商用解決方案,可以實現高達5.8Gbps的峰值速度,也是目前全球最快,比FastConnect 6900系列整整提升了60%,此外,高通FastConnect 7800支持高頻多連接並發技術,可同時利用兩個Wi-Fi射頻實現四路數據流的高頻連接,預計全新的FastConnect 7800系統將搭載在新一代的驍龍平台上。
遊戲手機為了能有更激進的性能釋放,往往都會堆上更強的散熱配置,加上驍龍8的GPU是安卓陣營里最強的,其在畫質、幀率、音頻或者是網絡連接等方面也都是整個行業領先的水平,高通多年來的技術積累讓它成為了綜合素質出色的移動平台,試問哪個遊戲手機廠商能拒絕如此「尤物」呢?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