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疾病

Tag: 疾病

研究:基因療法的成功為逆轉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帶來希望

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描述了對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兒童進行靶向基因療法的一期試驗取得的異常成功的結果。該研究展示了一種將基因療法傳遞到大腦深處特定位置的新方法,並表明這類基因療法可以逆轉患有發育疾病的更大年齡的受試者的損傷。 研究的重點是出生時患有非常罕見的遺傳性疾病--AADC缺乏症的兒童。這種情況涉及一個單一的基因突變,導致合成關鍵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的能力不足。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遭受嚴重的發育缺陷和運動障礙,往往使他們無法說話等。 這項新的試驗源於以前對帕金森病患者的AADC基因療法的研究工作。雖然帕金森病也以多巴胺問題為特徵,但AADC缺乏症是專門由於AADC基因突變所致。 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Krystof Bankiewicz開創了一種基因療法,用健康的AADC基因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測試該療法的試驗正在進行中,但他和其他科學家想知道該療法是否會對AADC缺乏症的兒童有效。 Bankiewicz解釋說:「治療AADC缺乏症的方法比治療帕金森症的方法要簡單得多。在AADC缺乏症中,大腦的線路是正常的,只是神經元不知道如何產生多巴胺,因為它們缺乏AADC。」 這並不是第一次對患有AADC缺乏症的兒童進行基因治療。最近在台灣和日本完成的試驗顯示了一些臨床效益,但它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微小。 那些先前的試驗遵循了為帕金森病開發的AADC基因療法的相同方法,這涉及到直接注入大腦的一個部分,稱為putamen。但是Bankiewicz和他的同事們想知道,如果將基因療法輸送到不同的大腦區域,是否會對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更加有效。 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中腦的兩個特定區域:黑質緻密區和腹側被蓋區,這兩個區域都有大量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 為了向這些特定的大腦區域提供基因治療,研究人員利用了一種涉及實時磁共振成像的新手術技術。從事該項目的神經外科醫生James Elder說,該手術允許外科醫生在緩慢輸液的過程中觀察治療在大腦中的擴散。 "真的,我們正在做的是向細胞引入不同的代碼,"Elder說。「而且我們正在觀察整個事情的發生過程。因此,我們不斷重復核磁共振成像,我們可以看到輸液在所需的細胞核內綻放。」 這項第一階段試驗招募了七名年齡在四到九歲之間的兒童。在進行基因治療的幾個月內,其中六個孩子不再出現該疾病常見的癲癇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作是第一個消失的,而且再也沒有出現,」Bankiewicz說。「在隨後的幾個月里,許多患者經歷了改變生活的改善。他們不僅開始大笑,情緒得到改善,而且一些人還能夠開始說話,甚至走路。」 基因治療沒有出現不良反應。一名受試者確實在治療7個月後死亡,然而,研究人員指出,死亡的原因很可能與AADC缺乏症有關,而不是與基因療法有關。 AADC缺乏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受影響的兒童不超過100人。但是這項新研究的意義不僅僅是為這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而是更廣泛。 除了展示一種新的手術方法將基因療法傳遞到特定的大腦區域外,該試驗還表明基因療法在出生數年後傳遞時仍然有效。在這項研究之前,還不清楚在出生後這麼長時間糾正一個遺傳性的基因缺陷是否有效。一些研究人員懷疑發育損傷可能是不可逆的,但這些發現表明我們可能有一個更大的可塑性窗口來糾正遺傳錯誤。 研究主要作者Toni Pearson在接受StatNews采訪時說:「這讓我大開眼界,看到並沒有一個關鍵的時間段必須進行發育,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就消失了。我們仍然認為,這東西越早交付,受益的潛力就越大。但我認為我們正在發現可塑性的窗口是什麼,以便仍然取得進展。」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來源:cnBeta

新研究揭示抑鬱症、PTSD等壓力相關疾病背後蛋白質的相互作用

據媒體報導,壓力相關的精神疾病--包括重度抑鬱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生物學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現在,一項新研究詳細闡述了參與控制身體應激反應的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另外它還指出了這種反應出錯時的潛在治療靶點。 這項研究是由麥克萊恩醫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展開,相關研究已發表在《Cell Reports》上。 研究強調: 新研究揭示了關鍵蛋白質如何相互作用來調節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針對這些蛋白質可能有助於治療或預防與壓力相關的精神疾病。 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Jakob Hartmann博士指出:「身體的應激反應失調會損害大腦並促進情緒和焦慮症的易感性。」據悉 ,Hartmann是麥克萊恩恐懼實驗室神經生物學的助理神經科學家,另外還是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講師。 Hartmann稱:「海馬體是調節壓力反應的關鍵大腦區域。當我們注意到三種重要的應激調節蛋白在海馬體定位上的有趣差異時我們產生了進行這項研究的想法。」 研究人員在非人體組織和死後腦組織中進行的實驗揭示了這些蛋白質--糖皮質激素受體(GR)、礦物皮質激素受體(MR)和FK506結合蛋白51(fkbp5)--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具體來說,在正常條件下,是MR而非GR控制FKBP5的產生。在壓力情況下,FKBP5會降低GR對結合應激激素的敏感性。FKBP5似乎可以通過調節海馬體中MR:GR平衡來微調應激反應。 這項研究的高級作者Kerry J. Ressler醫學博士會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GR、MR和FKBP5的治療靶向可能在控制中樞和外周應激調節方面是互補的。」Ressler是麥克萊恩醫院的首席科學官、麥克萊恩抑鬱症和焦慮症部門的主任、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 「此外,我們的數據進一步強調了磁共振信號在跟壓力相關的精神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大程度上還未被重視。這項研究的發現將為未來的研究開辟新的方向,」Ressler補充道。 來源:cnBeta

大型研究發現成人多動症與35種其他疾病中的34種有聯系

一項追蹤約400萬名患者的大型研究將成人多動症與其他多種疾病的高風險聯系起來,包括神經系統、肌肉骨骼、呼吸系統、胃腸道和代謝疾病。在研究的35種疾病中,只有關節炎沒有被發現與之相關。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症)是一種精神健康疾病,它匯集了一些持續的症狀,包括難以注意、多動和沖動行為。 它相當常見,估計目前有4.4%的美國成年人被診斷為多動症,還有更多的人被懷疑未被診斷。 來自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醫學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系的研究人員調出了1932年至1995年期間出生的近480萬瑞典人的醫療記錄,集中在親兄弟姐妹和母系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他們分析了這些人的ICD(國際疾病分類)診斷記錄,然後使用邏輯回歸模型來估計成人多動症和35種身體狀況之間的關聯,包括個人和母系同父異母的數據。 每種關聯都以機率(OR)表示。與酒精相關的肝病(OR 4.70)、睡眠障礙(OR 4.62)、慢性阻塞性肺病(OR 3.24)、癲癇(OR 2.99)、脂肪肝(OR 2.94)和肥胖症(OR 2.67)的關聯最強。類風濕性關節炎(OR 1.08)是唯一被發現沒有顯著相關性的疾病。男性和女性的結果相似,而且沒有關於種族的信息。 從這些統計數字的計算方式來看,說一個患有多動症的成年人患睡眠障礙的可能性是4.62倍,這並不一定準確。更准確的說法是,被診斷為睡眠障礙的患者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可能性也是4.62倍。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有些人不經常去看醫生,所以他們不會被診斷出那麼多病症。 這里的數據的另一個可能的問題是,和其他許多地方一樣,成人多動症的診斷在瑞典只是在過去的十年里變得普遍。研究人員說,2004年至2015年間,診斷率增加了五倍。這項研究中的患者最早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研究隊列中只有1.3%的人有多動症診斷,這表明有許多未診斷的病例可能會混淆結果。 由於多動症被認為有大約70-80%的遺傳性,研究人員懷疑潛在的遺傳條件可能導致多動症和其他疾病。事實上,研究結果似乎證明了這一點。被診斷為多動症的人的完整兄弟姐妹也顯示出 "大多數身體狀況的風險明顯增加",而且親兄弟姐妹的影響明顯強於母系同父異母。 研究小組計劃做進一步的工作,試圖了解潛在的機制和起作用的風險因素,以及多動症可能影響成人身體疾病的管理和預後的方式。 來源:cnBeta

科學家創造出類似肽的分子Peptoids 可用於治療疾病

據媒體報導,抗菌肽可以對抗病毒性疾病,但結構上的缺陷使其難以作為藥物使用。一個巧妙的分子修復可以創造出合成「Peptoids」來治療疾病。在人類免疫系統的強大生化物質中,肽是最好的一種。 最常見的是在微生物喜歡「紮根」的地方--眼、口、鼻和肺的黏膜--它們被認為可以殺死各種微小的入侵者,如病毒、細菌和真菌。 鑒於它們的力量,人們可能會認為肽將代表著有希望的藥物治療,甚至可能是治癒許多傳染病。但是,可惜的是,它們從根本上來說是有缺陷的。它們很容易受到無數酶的影響,這些酶的工作是迅速分解它們,使它們失去治療特性。 「由於它們容易被酶分解,肽不是理想的藥物。」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生物工程副教授Annelise Barron說:「它們的生產成本很高,但它們必須以大劑量給藥,因為它們分解得太快了。」 但是,正如Barron在《藥品》雜誌上所描述的那樣,她和一個合作者團隊現在已經創造了類似肽的分子--她稱之為 "Peptoids"--可以規避肽的缺點,並將這些新分子變成一類新興抗病毒藥物的基礎,可以治療從皰疹和COVID-19到普通感冒的所有疾病。盡管Barron警告說,在這些以肽為基礎的藥物進入市場之前,還需要進行多年的開發和測試,但迄今的結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Peptoids屬於被稱為 "仿生學 "的一類生物化學製品--模仿生物分子行為的分子,但具有某些關鍵優勢。它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對應物,即肽,是由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胺基酸組成的,稱為側鏈,以特定的序列與一個長鏈支架(稱為肽骨架)結合。不幸的是,將所有重要的分子固定住的鍵在體內太容易被稱為蛋白酶的酶所溶解,這些酶可以消化蛋白質。當肽被溶解時,它們的力量就消失了。 然而,Peptoids的設計是為了耐用。它們的力量來自於它們的結構,它與肽的結構相似,但又有根本的不同。通過改變底層骨架和加強固定的鍵,Barron的團隊已經為這些抗病毒劑創造了一種方法,以保持肽在被蛋白酶降解時失去的力量。 Barron說:「我們很興奮,我們的肽顯示出作為新型抗病毒藥物的巨大潛力。」 在他們的研究中,Barron和團隊選擇將重點放在皰疹病毒上,這種病毒最顯著的特點是導致口腔周圍的唇皰疹、性傳播感染,甚至是某些形式的失明。如果在生命的後期感染,皰疹可能對其宿主造成特別大的破壞。皰疹病毒的腦部感染也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這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 該小組審查了一些潛在的蛋白酶,從120個分子結構的資料庫開始--當時只是一頁上的化學符號。在初步實驗的基礎上,他們將這些分子結構縮小到10個有希望的候選分子,她的團隊合成了這些分子。Barron隨後與Gill Diamond教授(路易斯維爾大學)合作,不僅測試了她新造的分子對皰疹病毒的有效性,還測試了它們對口腔外表面的健康人類細胞--即口腔上皮細胞的影響。 正如預期的那樣,一些peptoids類化合物對病毒沒有顯示出任何效果。另一些則具有活性,但對健康宿主細胞有害。但是,五種珍貴的peptoids中的一小部分被證明值得進一步研究。最後,有兩種藥物被發現可在不傷害上皮細胞的情況下解除皰疹病毒的危害。事實上,其中一種候選藥物顯示出對病毒的 "完全 "有效性,這讓Barron對治療皰疹的可能性感到興奮,也許還有更多。 Peptoids類藥物通過破壞病毒的包裹性外膜而發揮作用。這種保護性的氣泡是任何病毒侵入健康組織並將其有害的DNA分布到人體細胞中,導致感染的關鍵。「Peptoids類藥物不僅破壞皰疹的膜,而且也破壞其他病毒的膜。」Barron說:「這應該使它們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也許甚至可以對付某些目前無法治癒的致命的病毒感染。」 此後,Barron向世界各地的傳染病實驗室發送了peptoids的樣本,要求他們對這些新結構進行測試,以對抗大量的毒株,最明顯的是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但也有更熟悉的病毒,如流感和鼻病毒,這是普通感冒的罪魁禍首。 Barron說:「我的合作者的早期報告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因為我們的蛋白酶模擬了一種非常特殊的人類廣譜抗病毒肽--cathelicidin LL-37--我們對它們的作用並不感到驚訝,但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這些結果還是絕對高興。」 來源:cnBeta

1期試驗數據顯示CRISPR用於治療罕見基因疾病極具前景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報告稱,首次臨床數據顯示,CRISPR基因編輯可以在體內安全有效地進行。CRISPR被直接注射到一種罕見遺傳病患者的血液中,這似乎比目前的治療方法更有效且沒有嚴重的副作用。 資料圖 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可以對細胞內的基因組進行精確的剪切-粘貼編輯,它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前景。這是目前許多人體試驗的主題,但幾乎所有的實際編輯都是在體外進行的--從病人體內取出細胞、編輯後再返回人體。最近的另一項研究將CRISPR注入眼睛以糾正一種遺傳性失明,但結果尚未發表。 目前,研究人員公布了Intellia Therapeutics和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正在進行的一項1期臨床試驗的前6名患者的臨時數據,這是一項涉及人體基因編輯的CRISPR臨床試驗的首次公布結果。 該試驗正在研究一種名為NTLA-2001的CRISPR候選藥物,用於治療一種名為轉甲狀腺素澱粉樣變性(ATTR澱粉樣變性)的疾病。這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發生於TTR基因突變,導致患者產生錯誤折疊的轉甲狀腺素(TTR)蛋白。這些異常蛋白質會在神經和器官周圍積聚,從而導致疼痛和並發症甚至是致命的。 在新試驗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員給6名ATTR澱粉樣變患者靜脈注射了NTLA-2001。其中一組的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而第二組的劑量為每公斤0.3毫克。然後,在28天的時間里測量他們血清中TTR蛋白的水平。 結果顯示,0.1毫克組的參與者平均TTR水平降低了52%,而0.3毫克組平均TTR水平降低了87%。高劑量組的一個病人則實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96%的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高劑量組比目前治療該疾病的標準療法patisiran效果更好,後者通常能將TTR水平降低約80%。另一個主要優勢是NTLA-2001是單劑量治療,而patisiran需要持續的劑量。該研究還指出沒有嚴重的副作用。 「ATTR澱粉樣變是一種進行性的致命疾病,通常需要長期的、終身的治療,」這項研究的國家協調調查員Julian Gillmore指出,「這些過渡期的1期數據支持NTLA-2001作為市場上或開發中的唯一一次性治療藥物。」 下一步,研究人員計劃在一個新隊列中測試更高劑量的1毫克/公斤。在那之後,試驗將擴大到一個更大的群體作為在今年晚些時候的試驗的第二部分。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食用澱粉類零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澱粉類零食會損害心臟健康嗎?今天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在任何一餐後吃薯片或其他澱粉含量高的澱粉類零食都與至少50%的死亡風險和44-57%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有關。相反,在特定的膳食中吃水果、蔬菜或乳製品與心血管疾病、癌症或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研究的主要作者、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李穎博士說:"人們越來越關注他們吃什麼以及何時吃。我們的團隊試圖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食物在某些膳食中食用時的影響"。 李和同事分析了2003年至2014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中21503名參與者的結果,以評估所有膳食的飲食模式。在研究人群中,51%的參與者是女性,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年齡在30歲或以上。為了確定病人的結果,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國家死亡指數來記錄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因心血管疾病、癌症或任何原因而死亡的參與者。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參與者在不同的膳食中吃了什麼類型的食物來對他們的飲食模式進行分類。對於主要的膳食,確定了早飯的三種主要飲食模式。西式早餐、澱粉類早餐和水果類早餐。西式午餐、蔬菜午餐和水果午餐被確定為午餐的主要飲食模式。西式晚餐、蔬菜晚餐和水果晚餐被確定為晚間餐的主要飲食模式。 對於零食,穀物零食、澱粉類零食、水果零食和乳製品零食被確定為兩餐之間的主要零食模式。此外,不適合特定膳食模式的參與者被作為參考組進行分析。研究人員指出,西方飲食模式的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較高,這與許多北美的膳食相似。 西式午餐組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精製穀物、固體脂肪、奶酪、添加的糖和醃制的肉的份量。以水果為主的午餐組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全穀物、水果、酸奶和堅果。以蔬菜為主的晚餐組的參與者消費了最多的深色蔬菜、紅色和橙色蔬菜、西紅柿、其他蔬菜和豆類的份量。食用澱粉類零食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白薯份量。 根據他們的發現: 吃西式午餐(通常包含精製穀物、奶酪、醃制肉類)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44%有關。 吃以水果為主的午餐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4%有關。 吃以蔬菜為主的晚餐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分別減少23%和31%有關;以及 在任何一餐後食用高澱粉含量的零食,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0-52%有關,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44-57%。 "我們的結果顯示,各類食物的數量和攝入時間對保持最佳健康同樣關鍵,"李說。"未來的營養指南和干預策略可以整合一天中食物的最佳消費時間"。 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飲食數據是由參與者自我報告的,這可能導致回憶偏差。而且,盡管研究人員控制了潛在的混雜因素,但不能排除其他未測量的混雜因素。 來源:cnBeta

研究:亞洲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急速增加,占全球一半多

據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全球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亞洲。該項研究論文敦促識別亞洲國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徵以抗擊流行病。報告指出,亞洲死於心血管疾病(CVD)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2019年全球超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亞洲國家。 資料圖 這些數據表明,迫切需要了解亞洲國家心血管疾病的負擔和流行病學特徵,進而制定出地方性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戰略以應對這一流行病。 從1990年到2019年,亞洲XVD死亡人數從560萬上升到1080萬。近39%的CVD是過早的,這意味著他們發生在70歲以下的人,這明顯高於美國的CVD過早死亡(23%)。大多數CVD死亡是由於缺血性心臟病(IHD)或中風。研究人員稱,亞洲CVD流行的增加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社會經濟、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流行程度及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在這篇研究文章中,作者從多個來源回顧了亞洲國家的CVD流行病學數據,另外還確定了亞洲的5個流行病學特徵:持續增加的CVD死亡率;CVD死亡率的地理差異;主要CVD亞型的區域差異;處於CVD流行不同過渡階段的國家;在管理能力不足的大多數國家,可改變的CVD主要風險因素的流行日益加劇和巨大負擔。 「及時提供有關亞洲國家CVD負擔和流行病學特徵的信息對於了解挑戰並為制定合理的政策、戰略和行動以防治心血管疾病流行至關重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肺和血管疾病北京研究所的預防心臟病學教授Dong Zhao說道。 從1990年到2019年,亞洲CVD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從23%上升到35%,男性和女性的CVD粗死亡率均表現出上升。CVD粗死亡率的上升表明亞洲人群心血管疾病負擔的增加。 據悉,2019年亞洲國家的粗CVD死亡率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亞洲CVD死亡率最高的是喬治亞(每10萬人中有810.7人),最低的是卡達(每10萬人中有39.1人),相差20倍。 雖然IHD和中風是亞洲CVD最常見的原因,但這兩種CVD的流行在亞洲地區和國家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中亞、西亞和南亞,IHD是CVD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東亞和東南亞,中風死亡比IHD死亡更常見。在中國,CVD死亡的主要亞型已從中風轉向IHD。據作者稱,亞洲地區或國家間主要CVD亞型差異的根本原因仍不清楚。 這項研究還比較了亞洲低、中、高收入(或已開發國家)國家的CVD譜特徵--因為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可能具有不同的CVD流行過渡階段。 Zhao指出:「認識到不同亞洲國家CVD流行的不同過渡階段的特徵至關重要,這樣以便指導這些國家確定公共衛生、資源配置和研究方面的優先問題。」 大多數亞洲國家處於快速增長的CVD流行的第二階段。在中國等國家,CVD死亡率相對較高,其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一般超過40%。高收入或已開發國家CVD流行的特點是流行病學轉變的第三個階段,CVD死亡的比例較低。在日本和韓國,CVD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分別從1990年的34.9%和36.2%下降到2019年的26.6%和24.3%。 研究人員稱,CVD風險因素的增加是亞洲CVD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可調節原因。這些危險因素包括飲食、吸菸、血脂異常、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Zhao表示:「這一綜述中總結的信息提供了亞洲CVD流行病學的完整圖片,其強調了發展局部CVD預防策略和研究的具體要求,另外還可能闡明了亞洲不同國家當前和未來面臨的挑戰。」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植物性飲食可能有助於防止常見的隱匿疾病

據媒體報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改變你的飲食,喬治亞州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會提供這個理由。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食用植物性飲食可能有助於防止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常常長期不被發現:高血壓。此外,該研究還發現有證據表明,這種飲食也可能有助於防止子癇前期,這可能是致命的。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著美國大約一半的人。高血壓一般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一些人患上高血壓可能是遺傳的結果,而另一些人可能由於選擇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而患上高血壓。 最近發表的兩項新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飲食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而腸道細菌的積極變化可以幫助保護一個人的長期健康。當涉及到高血壓時,該研究涉及到被培育成在遺傳上容易患高血壓的齧齒動物,當餵食高鹽飲食時。 令人驚訝的發現 幾年前涉及這些老鼠的一個令人驚訝的觀察導致人們認識到,在遺傳上易受影響的老鼠中,單單是鹽並不會增加血壓。早在2001年,威斯康星州醫學院與查爾斯河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分享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威斯康星州的大鼠被餵以牛奶為基礎的飲食,而運到實驗室的大鼠則被換成以穀物為基礎的飲食。 結果發現,運往查爾斯河實驗室的大鼠在被餵食大量鹽分時,並沒有像留在威斯康星州的大鼠那樣出現嚴重的高血壓和腎髒損傷。這一意料之外的表現拉開了多年研究的序幕,發現動物蛋白可以擴大人的飲食中鹽的影響,至少在涉及血壓時是這樣。 腸道細菌的作用 科學家們發現,盡管具有基本相同的基因,但這兩個鼠群具有不同的腸道微生物組,反映了高鹽飲食對齧齒動物的不同影響。兩者之間的關鍵區別是,一組大鼠被餵食以動物蛋白為基礎的飲食,而另一組則被餵食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 有關該主題的更多研究正在計劃中,但這些發現強調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將植物性飲食與一些健康益處聯系起來。該研究指出,當涉及到心臟疾病時,高血壓是可以改變的最大風險因素--改變一個人的飲食仍然是減少一個人的高血壓風險的關鍵方法。 來源:cnBeta

研究認為人類正在創造可能導致下一次疾病大流行的條件

雪梨大學的新研究發現,人類正在創造或加劇可能導致下一次傳染病大流行的環境條件。雪梨獸醫學院建模表明,生態系統壓力、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是與病原體(致病因子,如病毒和細菌)多樣化有關的關鍵因素。這有可能導致下一次傳染疾病的暴發。 Balbir B Singh博士、Michael Ward教授和Navneet Dhand副教授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國際期刊《跨界和新發疾病》上。他們發現,在土地面積更大、人口更密集、森林覆蓋率更高的高收入國家,人畜共患疾病(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的多樣性更強。 該研究還證實了人口增長和密度的增加是人畜共患疾病出現的主要驅動因素。全球人類人口已從1900年的約16億增加到今天的約78億,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壓力。隨著人類人口的增加,對住房需求也在增加。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人類正在侵占野生棲息地。這增加了野生動物、家養動物和人類之間的互動,這增加了細菌,病毒從動物身上傳入到人類身上的可能性。 到目前為止,這種疾病模型還很有限,但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為緩解疾病提供信息,並可能防止下一個大流行疾病出現。最近對人類人口造成破壞的其他人畜共患疾病包括SARS、禽流感(H5N1)和豬流感(H1N1)、伊波拉和尼帕病毒。 研究人員還指出,天氣變量,如溫度和降雨量,可能影響人類疾病的多樣性。在溫度較高時,往往會有更多新出現的病原體。這些因素結合起來證實了人類發展,包括人類影響的氣候變化,不僅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且對傳染病的出現負責,如COVID-19。分析表明,可持續發展不僅對維持生態系統和減緩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它可以為疾病控制、緩解或預防提供信息。 來源:cnBeta

美CDC警告稱RSV非典型激增會導致兒童面臨患嚴重疾病風險

據媒體報導,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表示,一種名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普通感冒病毒在美國南部地區異常活躍。這種病毒通常在秋季和冬季活躍,可以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一些人患上嚴重疾病。然而由於跟新冠大流行相關的社會變化,這種病毒現在出現得比平常晚。 美CDC在一份新建議中指出,在美國,5歲以下兒童因RSV住院的患者約有5.8萬人,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約有17.7萬人。該機構表示,在住院治療的患者中,約有100至500名兒童死亡,約有14000名老人死亡。 雖然這些感染大多發生在美國的感冒和流感季節,但美CDC表示,從去年4月開始,這種病毒的活動非常低,這可能是由於新冠大流行的安全措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頻繁洗手等。然而,現在很多人都接種了疫苗,這些規定也放鬆了,似乎這種病毒正在一些地方死灰復燃。 公共衛生專家指出,RSV病例從今年3月底開始增加,從肯塔基州到佛羅里達州再到德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這些地方都有增加。然而很難確定這些疾病的全部范圍,因為在通常的疾病季節之後,對RSV的檢測是有限的。 另外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剛剛過去的傳播減少的感冒和流感季節可能會使嬰幼兒面臨由RSV引發更嚴重疾病的風險。美CDC指出,對於這種病毒目前沒有專門的治療方法,相反,醫生會控制病毒的症狀,而症狀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而有所不同。 來源:cnBeta

研究:血液生物標志物可用來檢測13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據媒體報導,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一種基於血液的生物標志物可以檢測13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存在,從額顳葉痴呆到運動神經元疾病。這項測試不能明確區分每種疾病,但被提出可作為一種來確定有記憶問題的患者是否處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階段的方法。 神經微絲輕鏈(NfL)是一種當腦細胞受損時釋放到腦脊液中的蛋白質。它可以在血液中被檢測到,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這種生物標志物以此作為一種容易診斷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症的方法。 這項新研究調查了來自不同隊列的3000多個血液樣本,目的是發現NfL的血液水平是否可以將認知健康的人跟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區分開來。 研究發現,NfL水平可以有效檢測13種不同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種,包括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額顳葉痴呆和阿爾茨海默症。此外,更重要的是,NfL水平可以用來確定中度到重度抑鬱症患者是否患有早期神經退化。 這項研究的論文聯合高級作者Abdul Hye指出,這一特殊發現意味著NfL水平可以用於臨床,它可以被用來幫助醫生確定患者的認知症狀是否是神經退化或其他精神問題的早期跡象。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許多疾病中證明,單一的生物標志物可以非常準確地表明潛在神經退行性變的存在,」Hye說道,「雖然它不是針對任何一種疾病,但它可以幫助諸如記憶診所這樣的服務機構,作為一種快速篩查工具來識別記憶、思維或精神問題是否是神經退化產生的結果。」 雖然研究發現NfL血液水平不能診斷特定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但研究人員指出,生物標志物在追蹤特定患者群體的細微差別方面確實有價值。像帕金森病患者的高血NfL水平被發現是該疾病非典型病例的信號。在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受試者中,高NfL水平被發現跟痴呆相關。 這項研究的論文合著者Andre Strydom指出:「這表明,新的標記物有可能被用於改善唐氏綜合症患者的阿爾茨海默氏症診斷以及作為一種生物標記物來顯示治療是否有效。令人興奮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它比腦部掃描對唐氏綜合症患者的耐受性更好。」 由於NfL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上升,這項新研究還提供了跟年齡相關的標準來區分正常和不正常的NfL水平。這將有助於臨床醫生確定NfL的血液水平是神經退化的跡象還是僅僅是因為年齡增長自然積累的緣故。 「以血液為基礎的NfL以替代侵入性和昂貴的痴呆症檢測提供了一種可擴展的、廣泛可及的替代方法,」Hye補充道,「在一些歐洲國家如瑞典或荷蘭,它已經被用作一種常規評估,我們的年齡相關臨界值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基準和快速可及的測試以表明在思維和記憶方面表現出問題的人的神經退化。」 來源:cnBeta

研究稱素食者的疾病生物標志物水平比食肉者更低

根據在上個月的歐洲肥胖症大會(ECO)上公布的一項針對超過16.6萬名英國成年人的新研究,素食者似乎比食肉者擁有更健康的生物標志物,這適用於任何年齡和體重的成年人,而且也不受吸菸和飲酒的影響。 生物標志物可以對健康產生壞的和好的影響,促進或預防癌症、心血管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並已被廣泛用於評估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然而,與素食有關的代謝益處的證據還不清楚。 為了了解飲食選擇是否會對血液和尿液中的疾病標志物水平產生影響,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項橫斷面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庫研究中177723名健康參與者(37-73歲)的數據,他們報告在過去五年中飲食沒有重大變化。 根據參與者自我報告的飲食,他們被歸類為素食者(不吃紅肉、家禽或魚;4111名參與者)或食肉者(166516名參與者)。研究人員檢查了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肝臟、骨骼和關節健康以及腎髒功能有關的19種血液和尿液生物標志物的關聯。 即使考慮到潛在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種族、肥胖、吸菸和酒精攝入等),分析發現,與肉食者相比,素食者的13種生物標志物的水平明顯較低,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謂的 "壞膽固醇";載脂蛋白A(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載脂蛋白B(與心血管疾病有關)。γ-穀氨醯轉移酶(GG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表示炎症或細胞受損的肝功能標志物;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一種鼓勵癌細胞生長和擴散的激素);尿酸鹽;總蛋白;和肌酐(腎功能惡化的標志物)。 然而,素食者的有益生物標志物水平也較低,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好膽固醇"),以及維生素D和鈣(與骨骼和關節健康有關)。此外,他們的血液中的脂肪(甘油三酯)和胱抑素-C(表明腎髒狀況較差)的水平明顯較高。 研究人員沒有發現血糖水平(HbA1c)、收縮壓、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肝細胞損傷的標志)或C反應蛋白(CRP;炎症標志物)有任何聯系。 領導這項研究的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Carlos Celis-Morales博士說:「我們的發現提供了真正的思考。除了不吃與心臟病和某些癌症有關的紅肉和加工肉之外,遵循素食飲食習慣的人往往攝入更多的蔬菜、水果和堅果,它們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纖維和其他潛在的有益化合物。這些營養差異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素食者似乎有較低的疾病生物標志物水平,這些標志物可能導致細胞損傷和慢性疾病。」 作者指出,雖然他們的研究規模很大,但它是觀察性的,所以不能得出關於直接因果關系的結論。他們還注意到一些局限性,包括他們只對每個參與者的生物標志物樣本進行了一次測試,而且生物標志物有可能根據與飲食無關的因素而波動,如現有的疾病和未測量的生活方式因素。他們還指出,他們依賴參與者使用食物頻率調查表報告他們的飲食攝入量,這並不總是可靠的。 來源:cnBeta

新型傳感器可迅速檢測出牛皮癬和其他潛在皮膚疾病

據媒體報導,當一個人有皮膚問題時,受影響的皮膚通常會比正常情況下更硬或更軟。現在,一種新的傳感器已經被證明可以檢測到這些差異,它可能讓醫生更快速、更容易地診斷出問題。據悉,這個機電設備是由香港城市大學和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合作設計。 它實際上是改裝自後者之前開發的一個工具,其被用於向虛擬現實(VR)系統的用戶提供觸覺反饋。 這種硬連線傳感器的厚度只有2.5毫米,接觸面積只有2平方厘米,它被簡單地放置在疑似有問題的人的皮膚上。交流電通過線圈施加到設備上從而使集成磁鐵迅速振動。 當磁鐵振動時,它會向皮膚深處發送高達8毫米的壓力波。盡管皮膚的變形程度取決於它的抗拉剛度,但它會根據這些波迅速變形。傳感器底部的應變傳感片會測量這些皮膚變形並將其傳送到連接的計算機上,計算機則將數據轉換為皮膚剛度值。然後,該值可以跟那些與特定皮膚疾病相關的值進行比對。 盡管現在已經有測量皮膚抗張剛度的診斷系統,但它們都是大型設備、必須由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操作且它們只能「讀取」皮膚的最外層。相比之下,這種廉價的新型傳感器可以在醫生的辦公室里就能使用,甚至可以讓人們在自己家里監測自己的皮膚健康--當然前提是,它能得到商業化。 目前該設備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對象,在臨床研究中,它被用於檢測有皮膚問題的患者的有毛和無毛皮膚。此外,它還被發現只需要一分鍾就能可靠地檢測出牛皮癬。人們相信,一旦這項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那麼它應該同樣能夠探測其他條件。 香港城市大學的Yu Xinge博士表示:「這些數據可以幫助診斷、治療跟蹤和疾病監測,特別是跟皮膚相關的疾病如皮膚癌及美容皮膚科和表面傷口的恢復情況。」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發現普通抗生素可以治療珊瑚疾病 有效率達到95%

疾病仍然是對珊瑚礁健康的一個主要威脅。例如,最近爆發的石珊瑚組織損失病是一種明顯的水傳播疾病,已知至少影響20種石珊瑚物種。這種疾病於2014年首次在邁阿密-戴德縣發現,此後該疾病已蔓延到整個佛羅里達州大部分珊瑚礁,並進入加勒比多個國家和地區。佛羅里達珊瑚礁北段一些珊瑚礁活組織面積有多達60%的損失。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港灣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種用於治療人類細菌感染的普通抗生素是如何在原地治療受疾病影響的護M. cavernosa珊瑚群。M. cavernosa,也被稱為大星珊瑚,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整個熱帶西大西洋的硬珊瑚或石珊瑚,包括目前受石珊瑚組織損失疾病影響的幾個地區。由於M. cavernosa的高豐度和作為佛羅里達州珊瑚礁北段主要造礁者的作用,保護M. cavernosa特別重要。 在治療過程中,研究者將抗生素治療(白色膏狀物)應用於珊瑚群邊緣病變周圍的溝槽中。溝槽是珊瑚組織上的白色內緣,而病變是珊瑚群邊緣的蒼白/白色組織。然後,用氯化環氧樹脂(棕色漿糊)裝入在珊瑚群上形成的溝渠以及病變本身上進行治療效果對比。 發表在《科學報告》上一篇論文實驗性地評估兩種干預處理的有效性:氯化環氧樹脂和阿莫西林與Core Rx/Ocean Alchemists Base 2B相結合,與未經處理的對照組相比。結果顯示,Base 2B加阿莫西林的治療方法在治癒個別疾病病灶方面有95%的成功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不一定能防止處理後的珊瑚出現新的病變。氯化環氧樹脂處理與未處理的對照群沒有明顯區別,這表明氯化環氧樹脂處理是一種對石珊瑚組織損失疾病無效的干預技術。 論文作者解釋了研究中已經痊癒的珊瑚出現新的病變。有可能是石珊瑚組織損失病的致病菌仍然存在於環境中,並且正在重新感染靜止的石珊瑚。也可能是這種抗生素干預的持續時間和劑量足以在治療病灶處阻止石珊瑚組織損失病,但不足以從珊瑚群的其他區域消除其病原體。 這項研究是在距離佛羅里達州布勞沃德縣勞德代海約2公里的地方進行的,最大深度為10米。菌落疾病狀態和治療後的病變狀態都是獨立分析的,這樣可以評估治療對阻止個別病變的效果,同時也可以確定治療是否對整個菌落有任何影響。在11個月的時間里,研究者對珊瑚群進行定期監測,通過跟蹤病變發展和整體疾病狀況來評估治療效果。 來源:cnBeta

新發現:抗生素理論上可以治療癌症等疾病而不僅僅是細菌感染

UIC的研究人員證明,為細菌設計的藥物也有可能作用於人類細胞。據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稱,用於治療普通細菌感染,如肺炎和鼻竇炎的抗生素,也可用於治療人類疾病,如癌症。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正如一項新的《自然通訊》研究中所概述的,UIC藥學院團隊在實驗室實驗中顯示,真核生物核糖體可以被修改,以原核生物核糖體的方式對抗生素做出反應。 真菌、植物和動物,如人類都屬於真核生物;它們是由具有明確的細胞核的細胞組成的。另一方面,細菌是原核生物。它們是由沒有細胞核的細胞組成,具有不同的結構、大小和特性。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核糖體也不同,它們負責細胞生長和繁殖所需的蛋白質合成。 "一些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發揮作用。它們與細菌細胞的核糖體結合,非常有選擇性地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該研究的資深作者、UIC藥學院藥物化學和藥學教授亞歷山大·曼金(Alexander Mankin)說:"一些蛋白質被允許被製造,但另一些則不能。沒有這些蛋白質被製造出來,細菌就會死亡"。 亞歷山大-曼金,UIC藥學院藥物化學和藥物認知學的亞歷山大-內法赫教授 當人們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時,病人的細胞不會受到影響,因為藥物的設計不是為了與真核細胞的不同形狀的核糖體結合。 "因為有許多人類疾病是由不需要的蛋白質的表達引起的--例如,這在許多類型的癌症或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很常見--我們想知道是否有可能用一種抗生素來阻止人類細胞製造不需要的蛋白質,而且只是不需要的蛋白質,"曼金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曼金和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制藥科學系的研究助理教授馬克西姆-斯維特洛夫將目光投向了酵母,這是一種真核生物,其細胞與人類細胞相似。 馬克西姆-斯維特洛夫,UIC藥學院藥物科學系的研究助理教授 曼金說,包括來自德國和瑞士的合作夥伴在內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個 "很酷的技巧,重新設計了酵母核糖體,使其更像細菌。" 曼金和斯維特洛夫的團隊利用生物化學和精細遺傳學改變了酵母核糖體RNA中7000多個核苷酸中的一個,這足以使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一類常見的抗生素,通過與細菌核糖體結合發揮作用--作用於酵母核糖體。利用這個酵母模型,研究人員應用基因組分析和高解析度結構分析來了解細胞中每一種蛋白質是如何合成的,以及大環內酯如何與酵母核糖體相互作用。 "通過這種分析,我們了解到,根據一個蛋白質的特定基因特徵--'好'或'壞'序列的存在--大環內酯可以停止它在真核生物核糖體上的生產或不生產,"曼金說。"這從概念上向我們表明,抗生素可以用來選擇性地抑制人類細胞中的蛋白質合成,並用於治療由'壞'蛋白質引起的人類疾病。" UIC研究人員的實驗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個舞台。"曼金說:"既然我們知道這些概念可行,我們就可以尋找能夠在未修改的真核生物核糖體中結合的抗生素,並對其進行優化,以便只抑制那些對人類有害的蛋白質。 來源:cnBeta

Smart Toilet利用AI識別腸胃疾病跡象

據媒體報導,有很多胃腸病學家可以通過分析病人的糞便並尋找可能是炎症性腸病或腸易激綜合征的體征的不正常情況以此來了解病人的腸道健康狀況。杜克大學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可以在現有的廁所系統中實現這一過程中大部分步驟的自動化,另外還能利用AI掃描和分類被沖過的糞便。 資料圖 雖然這聽起來令人不快,但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考慮使用智能馬桶甚至智能廁紙來快速獲取大便的快照。通過分析這些樣本的內容,將可以提高我們對生活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的理解,而史丹福大學正在開發的Smart Toilet則將這種思維延伸到了尿液,通過分析兩種形式的人類排泄物來幫助發現疾病的潛在跡象。 杜克大學的Smart Toilet被設計安裝在現有廁所的管道中以此來收集通過的排泄物的圖像。配套的AI算法接受了超3000張獨特大便圖像的訓練,所有這些大便都已經被胃腸病學家分類為鬆散、正常、便秘和是否有血液。然後,該算法能自己分析圖像。據悉,85%的情況下,該算法能准確分類糞便,76%的情況下能准確檢測血液。 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Sonia Grego表示:「我們對患者使用這項技術的意願持樂觀態度,因為它可以安裝在廁所的管道中,除了沖水,患者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這對那些可能無法報告自己病情的患者尤其有用,如那些住在長期護理機構的患者。」 雖然Smart Toilet目前還只是雛形,但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工作前景持樂觀態度,並且他們已經在如何改進智能馬桶技術方面有了一些想法,像通過集成采樣機制來分析高度特異性疾病數據的生化標記物。 該研究的論文主要作者Deborah Fisher表示:「通常情況下,胃腸病學家必須依賴患者關於他們糞便的自我報告信息來幫助確定他們腸胃健康問題的原因,這可能非常不可靠。患者通常不記得他們的糞便是什麼樣子的或他們多久排便一次,而這些都是標準監測過程的一部分。Smart Toilet技術將使我們能夠收集所需的長期信息從而更准確、及時地診斷慢性胃腸疾病。」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食用加工肉製品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間的聯系

據媒體報導,由麥克馬斯特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發現,食用加工肉製品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存在聯系。同一研究沒有發現與未加工的紅肉或家禽有同樣的聯系。這些信息來自於橫跨五大洲21個國家的134297人的飲食和健康結果,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了肉類消費和心血管疾病的數據追蹤。 在對參與者進行了近十年的跟蹤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周食用150克或更多的加工肉類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46%,與不吃加工肉類的人相比,死亡的風險高出51%。然而,研究人員還發現,中等水平的非加工肉類消費對健康有中性影響。 「肉類攝入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證據是不一致的。因此,我們想更好地了解未加工的紅肉、家禽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與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率之間的關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巴基斯坦阿迦汗大學的副教授Romaina Iqbal說。 麥克馬斯特大學和漢密爾頓健康科學學院人口健康研究所(PHRI)的調查員Mahshid Dehghan說:「現有的全部數據表明,作為健康飲食模式的一部分,食用適量的未加工的肉類不太可能是有害的。」 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PURE)研究於2003年啟動,是第一個多國研究,提供了低、中、高收入國家未加工和加工肉類攝入量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聯信息。研究高級作者、PHRI執行主任Salim Yusuf說:「PURE研究考察了更多不同的人群和廣泛的飲食模式,使我們能夠提供新的證據來區分加工和未加工肉類的影響。」 參與者的飲食習慣是用食物頻率調查表記錄的,同時還收集了他們的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數據。這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肉類消費模式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作者認為,額外的研究可能會改善目前對肉類消費和健康結果之間關系的理解。例如,目前還不清楚肉類攝入量較低的研究參與者吃什麼來代替肉類,以及這些食物的質量在各國之間是否有差異。 非肉類食品替代品可能對進一步解釋肉類消費和健康結果之間的關系有影響。盡管如此,該研究的作者認為他們的發現 「表明應該鼓勵限制加工肉類的攝入」。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警告:需要新的工具來防止植物疾病大流行

據媒體報導,植物病害不會在一個國家的邊界上停止,數英里的海洋也不會阻止其傳播。一個研究小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評論中說,這就是植物病害監測、改進的植物病害檢測系統和預測性植物病害建模(在全球范圍內的整合)對於緩解未來植物病害的爆發和保護全球糧食供應是必要的原因。 論文的通訊作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特聘教授Jean Ristaino說:「我們的想法是『及早發現這些植物病害的爆發源,並在它變成大流行病之前阻止其蔓延』。」Ristaino說,一旦發生流行病,就很難控制,他把這種努力比作為阻止COVID-19的傳播而進行的努力。 雖然有些疾病已經處於某種全球監測之下,但其他作物疾病卻沒有得到常規監測。Ristaino提到了小麥銹病和晚疫病,後者是一種影響馬鈴薯並導致愛爾蘭飢荒的重要病原體。 「有一些現有的監測網絡,但它們需要由政府間機構連接和資助,並擴大到全球監測系統,」Ristaino說。「我們可以利用電子傳感器改善疾病監測,這些傳感器可以幫助快速檢測,然後跟蹤新出現的植物病原體。」 Ristaino說,為了防止植物病害大流行,需要廣泛的學者的努力--所謂的融合科學。這意味著經濟學家、工程師、作物科學家、作物病害專家、遺傳學家、地理學家、數據分析師、統計學家和其他人員一起工作,以保護作物、種植作物的農民和以這些作物為食的人們。GRIP4PSI植物科學計劃正在幫助資助北卡羅來納州的這樣一個團隊。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報告說,目前正在進行研究,以模擬植物病原體傳播的風險,幫助預測,然後防止爆發。對疾病傳播進行建模和預測可以幫助更精確地調動緩解策略,以阻止大流行病。 研究人員說,全球植物病害爆發的頻率越來越高,威脅著全球糧食供應。根據201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由於植物病蟲害,小麥、水稻和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平均損失在21%到30%之間。或者以香蕉為例,特別是香芽蕉(Cavendish)品種,它對一種名為Fusarium odoratissimum Tropical race 4的特定病原體沒有抵抗力,該病原體導致香蕉的巴拿馬病。這種病原體從亞洲迅速蔓延到非洲、中東,最近又進入南美洲,影響到香芽蕉--在美洲種植的主要出口香蕉類型。 Ristaino說,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這些疾病的爆發。例如,在非洲,撒哈拉非洲的氣候變化和乾旱影響了蝗蟲的數量和范圍,而蝗蟲則破壞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南邊的農作物。氣候數據可以幫助推動疾病的預測和傳播模型。 Ristaino說:「更頻繁的降雨可以讓空氣中的植物病原體傳播,真菌孢子可以隨著颶風移動,這就是大豆銹病從南美傳到北美的原因--通過風暴。」他還指導北卡羅來納州的新興植物疾病和全球食品安全的教師集群。「也有提前出現的情況,由於春天較暖,病原體在生長季節比平時更早出現。」 此外,食品貿易的全球性質正在推動一些植物疾病的大流行。新的有害植物病原體的出現給糧食供應增加了其他風險,而糧食供應已經因為世界人口的增長而變得緊張。 Ristaino說:「有必要將人類全球健康和植物全球健康研究人員聯系在一起,共同工作。糧食安全和生計與農業有關,而人類健康與我們消費的食物有關。」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開發實驗性基因療法 可治癒患有罕見免疫疾病的兒童

根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的長期跟蹤研究,為治療出生時患有罕見免疫缺陷病的兒童而開發的一種實驗性基因療法顯示了非凡的療效。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使兒童沒有正常的免疫系統。 這種疾病也許是最著名的「氣泡男孩症」(bubble boy  disease),因為David Vetter的故事廣為人知,他在20世紀70年代初出生時患有SCID,在一個保護性的塑料隔離罩中生活了12年。 一種特殊類型的SCID涉及ADA基因的突變,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如何將這種基因的正常功能版本傳遞給ADA-SCID的兒童。之前一種名為Strimvelis的基因療法於2016年被批准在歐洲使用,然而,人們一直擔心這種療法可能與白血病風險增加有關。 這種新疊代的基因療法使用了一種不同的病毒載體來傳遞正常的ADA基因。一項研究報告了50名接受新型基因療法的兒童,研究人員在單次治療後三年內跟蹤他們的情況。 令人難以置信的有希望的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接受基因治療的兒童在三年後仍然活著,50名兒童中的48人基本上治癒了ADA-SCID。 Donald Kohn表示:「在50個病例中,除了兩個病例外,其他病例的治療都很成功,這些孩子都能夠回到目前的標準護理療法和治療,其中一個最終接受了骨髓移植。」 雖然這種特殊的新基因療法還沒有上市,但在過去幾年中,其他幾個類似的一次性治療方法已經達到了市場批准,而且它們的價格也不便宜。2017年,第一批此類基因療法中的一種被批准用於美國患者,其價格接近50萬美元。 第二年,另一種基因療法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並以85萬美元的價格投放市場。而這些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的價格不斷飆升,有一種療法的單劑量價格達到了212.5萬美元。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治療ADA-SCID的新實驗療法可能需要多少錢,但相比之下,Strimvelis上市時的價格遠遠超過70萬美元。以前曾有人指出,目前對ADA-SCID的治療在幾年內可以迅速增加到數百萬美元,因此有人認為昂貴的一次性治癒性基因療法應該比目前的持續治療更便宜。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印度民眾塗滿牛糞抵禦新冠被痛斥:不科學、有傳播其他疾病風險

印度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據印度衛生部5月11日最新數據,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29942例,累計確診病例22992517例;新增死亡病例3876例,累計死亡病例249992例。 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印度的醫療系統已不堪重負,醫療物資嚴重短缺,尤其是醫用氧氣,為了不讓自己傳染上新冠,一些印度民眾也開始想「辦法」來規避風險,只不過方法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一些信徒每周前往當地一個牛庇護所(Gaushalas),全身塗滿一種含有牛糞和牛尿的混合物,他們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抵禦或治療新冠。他們還會膜拜母牛,練習瑜伽,等到混合物變干後用牛奶或酪漿沖洗。 視頻中,多名男子全身塗滿了牛糞混合物,其中包括牛奶、純淨黃油、酸奶、牛糞和牛尿。當他們在等待身上的混合物乾燥時,會對牛進行敬拜,並練習瑜伽,完成後再用牛奶或酪乳清洗身體。 一家制藥公司的副經理高塔姆·曼尼拉爾·博里薩(Gautam Manilal Borisa)說:「為什麼不使用我們從牛身上獲得的五種副產品來治癒疾病呢?」他甚至表示自己去年就通過這種方式治癒了新冠肺炎。 印度醫學協會全國主席賈·賈亞拉(JA Jayalal)博士對這種做法提出了警告,所謂「牛糞能抵禦新冠病毒」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有傳播其他疾病的風險。 來源:cnBeta

科學家開發出能顯示出心血管疾病跡象的發光探針

據媒體報導,動脈中斑塊的積累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情況,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血栓和中風,但幸運的是,它有著一些警示信號。英國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聚焦於其中一種的新型發光探針,它會在存在一種關鍵酶時增加其螢光並可能作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 動脈斑塊的形成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誘因,在西方國家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可能危害人類健康的方式之一是當斑塊從動脈壁脫落時即所謂的斑塊內出血(IPH)則可能會限制血液流動進而導致慢性疾病或中風。 現在,這種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的新探針瞄準了一種被稱為血紅素氧合酶-1 (HO-1)的酶,這種酶在IPH產生時會大量產生。該探針由兩個相互轉移螢光分子的隔間組成--一個「供體」組件和一個「受體」組件。 但當探針接觸到HO-1時,酶會破壞連接這兩個隔間的鍵,這時候就會導致螢光分子在供體隔間中聚集。這意味著在HO-1存在的情況下,探針的螢光亮度提高了6倍,這在使用修飾的大腸桿菌細胞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中得到了證明,螢光變化可以通過光譜檢測到。 「目前檢測IPH的方法依賴於基於醫院的成像技術,既耗時又昂貴,」研究論文作者James Leiper教授表示,「目前的技術旨在生產一種快速和敏感的診斷測試,它可以在患者首次出現症狀時使用從而允許早期發現IPH。使用這種測試將允許更快速的治療和改善患有IPH的患者的結果。」 早期的概念驗證是有希望的,但這樣的臨床測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科學家們將對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希望該探測器有朝一日也能長期跟蹤心血管健康狀況。 該研究的聯合負責人Joe Boyle博士表示:「這些探針還可以提供血管疾病相關的基礎生物過程的實時分析並為追蹤慢性疾病的進展提供新的見解和潛在的新方法。」 來源:cnBeta

新研究表明COVID-19是一種血管疾病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們早就知道,SARS-CoV-2獨特的刺突蛋白質通過附著在健康細胞上來幫助病毒感染宿主。現在,一項新的重大研究表明,它們在疾病本身中也起著關鍵作用。這篇於2021年4月30日發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的論文還明確指出,COVID-19是一種血管疾病,其確切地展示了SARS-CoV-2病毒是如何在細胞水平上損害和攻擊血管系統的。 這些發現將有助於解釋COVID-19各種看似不相關的並發症並可能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的新研究打開大門。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但它實際上是一種血管疾病,」助理研究教授、這項研究的論文共同高級作者Uri Manor表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中風,為什麼有些人身體的其他部位會出現問題。它們之間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有血管支撐。」 索爾克的研究人員跟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聯合撰寫了這篇論文,其中包括共同第一作者Jiao Zhang和共同高級作者John Shyy等人。 雖然這些發現本身並不完全令人驚訝,但該論文首次提供了明確的確認並詳細解釋了這種蛋白質破壞血管細胞的機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SARS-CoV-2會影響血管系統,但它是如何影響血管系統的還不清楚。同樣,研究其他新冠病毒的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有在懷疑時刺突蛋白導致了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但這是首次有記錄的過程。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假病毒」,它被SARS-CoV-2典型的刺突蛋白冠狀結構包圍,但不包含任何實際的病毒。暴露於這種假病毒對動物模型的肺部和動脈造成了損害--這證明單是刺突蛋白就足以引起疾病。組織樣本顯示肺動脈壁上的內皮細胞有炎症。 然後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復制了這一過程,他們將健康的內皮細胞暴露在刺突蛋白下。結果他們發現刺突蛋白通過跟ACE2結合來破壞細胞。這種結合破壞了ACE2向線粒體發出的分子信號,進而導致線粒體受損和破碎。 以前的研究表明,當細胞暴露於SARS-CoV-2病毒時也會產生類似的效果,但這是首個表明細胞暴露於刺突蛋白本身時就會發生損害的研究。 Manor表示,對這種刺突蛋白突變的進一步研究將為SARS CoV-2突變病毒的傳染性和嚴重性提供新的見解。 接下來,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研究被破壞的ACE2蛋白破壞線粒體並導致它們改變形狀的機制。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與癒合機制相關的免疫細胞 帶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全新應對方案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通常這是由於受影響組織的血液灌注受到阻礙而導致的缺氧。為了阻止疾病的發展和促進癒合,重新建立血流是至關重要的。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人體中最常見的免疫細胞之一 - 巨噬細胞在重建和控制血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點新發現可被用於開發新藥物。 免疫細胞的經典功能是保衛身體免受微生物和腫瘤細胞的攻擊。巨噬細胞是專門殺死和吞噬微生物的免疫細胞,但它們也被證明參與了傷口癒合和建立血管。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巨噬細胞在小鼠受損組織的血管周圍聚集,而且在人類發生心肌梗塞或外周缺血後也是如此。在小鼠實驗中,這些巨噬細胞可以被看作是調節血流,執行必要的損傷控制功能。在健康的組織中,這項任務是由血管細胞執行的。 這一發現促使研究小組調查他們的發現是否可以發展成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以增加受損腿部肌肉的血流量,從而刺激癒合和改善功能。通過增加與受損肌肉中巨噬細胞結合的某些信號物質的局部濃度,研究小組能夠證明更多的巨噬細胞聚集在血管周圍,提高它們調節血流的能力。這反過來又導致了癒合的改善,小鼠能夠在更大程度上重新開始使用受傷的腿。 這一發現背後的研究小組負責人Mia Phillipson說:"這是我們免疫系統中的細胞的一種全新功能,可能意味著未來我們不僅可以使用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還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來源:cnBeta

NIH研究提供了准確定位涉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神經元圖譜

在一項小鼠研究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並繪制了沿脊髓的各種運動神經元圖譜。這些神經元在整個身體內發送和接收信息,其中包括一個易受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的子集。 通過基因測序技術創建的圖譜揭示了整個脊髓中離散區域的21種神經元亞型,並提供了關於這些神經元如何控制運動、它們如何促進器官系統的運作以及為什麼一些神經元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的觀察方法。 這項研究由Claire Le Pichon博士領導,他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Eunice Kennedy Shriver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研究所(NICHD)神經退行性疾病發展部門的負責人。該文章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脊髓神經元負責身體的所有類型的運動,從行走等自主運動到胃部處理其內容物時的非自主收縮和鬆弛。傳統上,科學家將這些神經元分為三個主要類型:骨骼運動神經元、內髒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以前的研究表明,在這三類中還有其他亞型,其中一些亞型可能比其他亞型更容易受到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例如,像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這樣的疾病隻影響某些類型的骨骼肌神經元。 在目前的研究中,該團隊使用一種稱為單核RNA測序的技術來確定小鼠脊髓神經元的21種亞型。研究結果顯示了高度不同的亞型,特別是在控制腺體和內髒器官的運動神經元中。研究小組還發現,內髒運動神經元沿著脊柱延伸的位置比以前所知的要高。作者認為這些運動神經元可能是新發現的具有未知功能的亞型。 來源:cnBeta

完整的8號染色體序列揭示了新的基因及與其關聯的疾病風險

《自然》雜誌報導了人類8號染色體的完整組合。 論文的標題是 "完整的8號染色體的結構、功能和進化"。雖然從外表上看,這條染色體很典型,不短不長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的DNA內容和排列在靈長類動物和人類的進化、一些免疫和發育疾病以及一般的染色體測序結構和功能方面都有意義。 這種線性組合是人類關注常染色體也就是不參與性別決定的染色體的第一次。8號染色體的整個序列是146,259,671個鹼基。完成的裝配填補了目前參考基因組中缺少的300多萬個鹼基的空白。 8號染色體的幾個耐人尋味的特徵之一是一個快速進化的區域,在那里,人類和類似人類的物種的突變率似乎是高度加速的,與人類基因組的其他部分形成鮮明對比。雖然8號染色體為進化和人類生物學提供了一些見解,但研究人員指出,要想獲得更全面的情況,必須對所有人類染色體進行完整的組裝。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合作進行了8號染色體的組裝和分析。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博士後Glennis Logsdon。高級作者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調查員Evan Eichler。他的小組因開發更好的DNA測序方法和分析可能對靈長類動物進化和神經系統疾病研究很重要的突變趨勢而受到關注。 除了人類8號染色體的組裝,該項目研究人員還為黑猩猩、猩猩和獼猴的染色體腰部的連接點,即中心粒,創建了高質量的組裝草案。 這些數據使科學家們能夠開始繪制8號染色體中心粒的進化史。 幾乎就像檢查地質遺址的深度一樣,研究人員在分子尺度上觀察到這種中心粒結構是如何從巨猿祖先演變而來的,具有分層的鏡像對稱性。更古老的部分被推到了外圍,類似於為工廠生產線中間的新材料騰出空間。數據是用牛津納米孔技術公司和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的長讀測序法產生的,以解決染色體端粒到端粒,或端到端組裝中的差距。 一些科學家早先的研究指出,8號染色體的區域對大腦的正常形成以及一些發育變異都很重要,如小頭尺寸或頭骨和面部差異。 這條染色體上的突變也與一些心臟缺陷、某些形式的癌症、早衰綜合症、免疫反應以及銀屑病和克羅恩病等免疫性疾病有關。 然而,直到最近才可以嘗試對這條染色體和大多數其他人類染色體進行完整的測序,因為當時還沒有技術和方法來涉足大面積的重復和相同的重復。例如,從短的DNA讀數中准確地拼湊出這個謎題將是非常困難的。 8號染色體的組裝成果得益於長讀技術的進步,以及來自水瘤痣的DNA材料的可用,這是一種胎盤中罕見的異常生長。8號染色體的完整測序現在提供了可能改善的信息,例如,對染色體DNA的特定部分容易發生微缺失的理解,懷疑是某些形式的發育遲緩、大腦和心臟畸形以及自身免疫問題。 研究人員還能夠獲得關於8號染色體的一部分的更多信息,該部分包含了人們之間一些最大的拷貝數變異性。 該重復單元可以從53到326個拷貝變化。 隨著8號染色體組裝的完成,研究人員期待著世界科學界完成其他人類染色體的組裝,並期待著將已經學到的東西應用於人類基因組測序的進一步研究中的新挑戰。 來源:cnBeta

動保工作者可能無意中在動物種群之間傳播疾病和寄生蟲

將瀕危物種遷移到新的地點通常被用作物種保護戰略的一部分,並且可以幫助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但是科學家們說,這些遷移工作存在著意外傳播疾病和寄生蟲的高風險。今天發表在《保護通訊》雜誌上的新報告側重於淡水貽貝,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同時也適用於為保護目的而遷移的所有物種。 貽貝在清潔世界上許多河流和湖泊的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卻是地球上最受威脅的動物群體之一。人們對將貽貝轉移到新的地點以增加受威脅的種群,或者將它們作為 "生物過濾器"來改善水質的興趣越來越大。 一種吃性腺的寄生蟲,Rhipidocotyle campanula可以使貽貝完全不育,被認為是圈養繁殖計劃的一個巨大風險,因為這些貽貝來自許多孤立的種群。 "報告的高級作者、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的大衛·奧爾德里奇博士說:"我們在為保護目的將動物轉移到新的地方時需要更加謹慎,因為成本可能超過了收益。 他補充說:"我們已經看到,混合不同種群的貽貝可以使食性腺蠕蟲廣泛傳播,事實上只需要一隻受感染的貽貝就可以在種群中傳播這種寄生蟲,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導致整個種群的崩潰。" 當貽貝被移動時,病原體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地點之間轉移。在極端情況下,病原體可能導致貽貝種群完全崩潰。在其他情況下,感染可能不會造成問題,除非它們出現在其他因素中,如缺乏食物或高溫,使種群處於壓力之下導致突然爆發。 該報告建議,只有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應該重新安置物種,並實施專門的定期檢疫,以阻止最可能攜帶的病原體的傳播。 報告指出了決定動物遷移時傳播病原體風險的四個關鍵因素:受感染動物在來源國和接受國種群中的比例、遷移後種群的密度、宿主免疫力以及病原體的生命周期。必須感染多個物種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的病原體,如寄生蟎,只有在特定地點存在所有物種的情況下才會持續存在。 "將動物轉移到一個新的地點通常被用來保護或補充瀕危種群。但是我們必須考慮這將傳播我們完全不了解的病原體的風險,這可能使這些種群處於更大的危險之中,"劍橋大學動物學系博士生、報告第一作者喬希·布萊恩說。 由於免疫系統的適應性,同一物種的不同種群對同一病原體的感染可能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搬到黃石國家公園的一群瀕臨滅絕的狼不幸全軍覆沒,因為這些狼對當地犬類攜帶的寄生蟲沒有免疫力。 研究人員說,垂釣者在河流中放養魚類,以及為家庭花園采購外來植物,也可能使寄生蟲或疾病四處蔓延。 來源:cnBeta

流感、腸炎、喉炎等疾病高發 4月臨沂兒科急診「小患者」扎堆

記者從我市多個幼兒園、小學家長群里了解到,近期一些學校班里患流感或者病毒性腸炎的學生比較多,而且一般有一人感染就會傳染其他同學,那種老大上幼兒園患病回家後把家里老二傳染了的也屢見不鮮……進入流感高發期,到底該如何預防和應對小兒流感?臨報融媒記者採訪了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醫生。22日,記者在市婦幼保健院濱河院區急診科看到,幾十位家長帶著孩子排隊問診。 據臨沂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副主任李清華介紹,進入4月份以來,患小兒流感來就診的每天都在100多例,再加上複診的,小兒流感病例每天有200例左右。 李清華介紹,除了小兒流感,像是因諾如、輪狀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腸炎類病患也有幾十例,這些孩子送來醫院除了發燒症狀外,還有嘔吐和肚子疼等症狀。因為上吐下瀉,這類疾病也很容易造成脫水,一般都是以輸液治療為主。 「還有急性喉炎,每天也有幾十例,這種病一般都是較小的嬰幼兒,1-3歲為主。」李清華介紹,患兒通常在輸液等治療3-5天後都會治癒。 「上小學的老大感冒高燒不退,馬上送到市婦幼保健院來了。怕老大傳染老二,所以2歲的老二就被送到奶奶家先待著。」市民張先生表示,「雖然已在手機上預約好了挂號,但是來了以後發現人滿為患,看病、拿藥、輸液都得排隊,所以我們兩口子就都得請假了,孩子媽媽照顧孩子,我負責排隊。」略顯疲憊的張先生說。 記者遇到全家出動的陳女士,她說孫子突然發燒到39度,吃了一天的感冒藥和退燒藥,病情非但沒緩解,體溫還上升了,所以全家馬上來到了市婦幼保健院濱河院區。 □相關連結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 更應引起重視 「說起感冒,很多人會認為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感,這其實是錯誤的。事實上,感冒跟流感是不同的疾病。」李清華介紹。普通感冒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會引發嚴重併發症。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這個單一病毒家族感染引起的,能夠引發嚴重併發症,不應該與感冒混為一談。 流感通常在秋冬季節,但是最近兒童流感處於高髮狀態,李清華介紹,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最近氣溫變化較大,而且暖氣剛停,很多抵抗力低下的孩子並不適應;二是開學以後,幼兒園、小學班里學生們長時間在一個教室待著,暖氣停了又都關著門窗,傳染性較強,導致很多二孩家庭,往往是老大剛剛好一些,老二接著又生病了。 李清華表示,流感的症狀除了流鼻涕、打噴嚏、咽痛,可能還會出現高熱、肌痛,四肢無力、沒有食慾,嚴重的小朋友會並發心肌炎、肺炎、腦炎、各臟器功能損害及一些少數重症病例,甚至引發死亡,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小兒感冒有哪些類型? 李清華介紹,一般來說,小兒感冒有這幾種類型,在感冒初期,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症狀加以判斷,來決定是否來醫院就診。 1、傷寒感冒。傷寒感冒是秋冬常見的一種小兒感冒類型,主要症狀有發燒、畏寒、鼻塞流涕等。 2、風熱感冒。相較於傷寒感冒,風熱感冒發燒程度更重,同時會有頭痛咽喉疼的症狀,痰液粘稠呈黃色。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於流感病毒傳播感染引起的感冒,患者咳嗽明顯、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發展較快,流行性感冒傳播速度快。所以,一旦發病要及時隔離治療。 4、胃腸型感冒。胃腸型感冒通常是由於小兒積食引起的,因為小兒腸胃消化功能不夠完善,且飲食通常不知饑飽,很容易導致積食,再加上風寒侵襲,就會導致胃腸型感冒的出現。 如何預防小兒流感? 記者在我市幼兒園、小學一些家長群里了解到,本次小兒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嚴重的時候只要班上一個孩子生病,一個傳染倆,甚至不到一周的時間半個班的孩子都會被傳染。 李清華介紹,流感之所以讓很多家長恐懼,主要是因為流感的三大特點: 傳染性極強。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班上一個孩子生病,不出一周半個班的孩子都會被傳染。流感病毒的傳染方式極其簡單,通過空氣飛沫就可以傳播,也就是說,只要身邊有流感患者,他咳嗽、打噴嚏甚至說話時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都有可能傳染給健康的人,使人生病。所以在流感高發時期,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護,叮囑孩子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當孩子去上學或者幼兒園的時候一定給孩子戴好口罩,囑咐孩子多喝熱水。 流感患者發病症狀重。流感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所以流感發病急,並且多半會有高熱的現象,嚴重的體溫還會達到40℃,持續高熱對寶寶的影響非常大,並且還會有頭痛、肌肉酸痛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流感嚴重患者甚至還會出現肺炎、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等多種併發症。 嬰幼兒發病率高。嬰幼兒是流感發病的主要人群,因為孩子的抵抗力弱,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基本是招架不住的,所以很容易生病。 對於流感,家長如何做才能有效地預防呢?接種流感疫苗是非常有效的辦法,建議每年的9月到11月這個期間給孩子接種疫苗,因為從流感疫苗注射到體內再到產生作用,一般都需要兩周的時間,所以提前接種疫苗效果最為理想。 馬上就要五一小長假了,而對於假期有出行計劃的家庭來說,一定要給孩子做好防護措施,儘量錯開高峰期出行,避免寶寶去人流量密集的場所,而且飲食一定要清淡並且多喝水,不要因為出遊就讓寶寶胡吃海喝,出現腸道不適的問題。而對於已經感染流感的寶寶,在生病期間建議在家休息,就不要出去旅遊了,趁著這5天小長假休養好了、康復了之後再去上學。 臨報融媒記者 江岩 孔令華 通訊員 劉海清 來源:kknews流感、腸炎、喉炎等疾病高發 4月臨沂兒科急診「小患者」扎堆

公共廁所可能成為空氣傳播疾病的「溫床」

作者 | 辛雨 公共廁所是預防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區域,因為這里相對封閉、人流量大,而且可能沒有足夠的通風條件。 近日,美國科學家對流體的物理特性進行了測試,研究了在正常通風條件下,在公共廁所中沖馬桶和沖小便池時產生的飛沫。他們在馬桶和小便池的不同高度上放置了一個粒子計數器,以收集沖水時產生的飛沫大小和數量數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流體物理學》。 結果表明,公共廁所可能成為空氣傳播疾病的「溫床」,特別是在沒有足夠通風,或者馬桶蓋子沒有蓋上的情況下。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得了3種不同場景的數據:馬桶沖水、有蓋馬桶沖水和小便池沖水。他們檢查了這些數據,以確定氣溶膠濃度、不同大小的飛沫行為、飛沫上升高度,以及蓋馬桶的影響,並在實驗前後分別測量了環境氣溶膠水平。 「經過大約3小時、100多次的沖洗測試,我們發現,周圍環境中測量到的氣溶膠水平大幅增加,每次沖洗測試中產生的飛沫總數高達數萬個。」論文合著者、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助理教授Siddhartha Verma說,「馬桶和小便池都產生了大量小於3微米的飛沫,由於體積小,這些飛沫可以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它們含有傳染性微生物,就會構成嚴重的傳播風險。」 研究人員在沖水後的20秒或更長時間里,在5英尺的高度檢測到這些飛沫。他們發現,在關閉馬桶蓋的情況下沖水時,空氣中的飛沫數量會減少,儘管飛沫數量不多,但也表明,氣溶膠液滴會通過馬桶蓋和坐便器之間的縫隙逃脫出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沖水產生的氣溶膠飛沫大量積累,這表明通風系統也不能將它們從封閉空間中有效清除。」論文合著者、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助理教授Masoud Jahandar Lashaki認為,長期來看,這些氣溶膠可能會隨著通風系統或人們在洗手間內移動產生的上升氣流而上升。 研究人員表示,除最小的氣溶膠外,相對較大的氣溶膠在通風不良的地方也會造成危險。它們在周圍環境中通常會發生快速蒸發,從而造成體積和質量下降,或者最終形成飛沫核,讓微生物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之久。 「這項研究表明,使公共空間的設計和操作足夠通風,將有助於防止氣溶膠在高占用率區域(如公共廁所)的積累。」論文合著者、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教授Manhar Dhanak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63/5.0040310 來源:kknews公共廁所可能成為空氣傳播疾病的「溫床」

孩子寶寶連續嘔吐「無解」,很可能是死亡率高達70%的這種疾病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近日,東莞一五歲孩子樂樂,突發嘔吐,半天內連續吐了8~9次,起初家人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當天下午去醫院開了些藥便回去休息了。可是到了晚上,孩子突然全身抽搐,兩眼呆滯,牙關緊閉,唇部青紫。在去醫院急救的過程中,孩子出現了6次的抽搐,每次持續30秒左右。 第二天凌晨,樂樂已出現口鼻出血、心跳驟停、無法呼吸,結果顯示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這類疾病的死亡率高達70%左右。由於病情快速惡化,孩子病發身亡。 2021年3月22日,湖南長沙一兩歲女孩,也出現了嘔吐、抽搐、感冒發燒、雙眼呆滯,由於當成簡單的感冒治療,延誤了治療時機,不治身亡。 2021年4月5日,福建一四歲男孩同樣出現了嘔吐不止、全身發熱、腹瀉等症狀,家人以為是簡單的發燒症狀,吃了退燒藥便留在家里觀察休息。一天之內,孩子的症狀發展為頭痛、抽搐、目光呆滯。最後送醫院治療檢查為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面對孩子的嘔吐情況,一般是病毒、過度使勁、過度興奮或暈動病造成的,通常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小孩可能會感到不安,你也需要清理嘔吐物。只要了解常見原因,主動預防噁心和其它誘因,就能更好地防止兒童嘔吐。 方法一:了解原因 1.判斷是不是腸胃炎 兒童經常待在狹窄擁擠的空間玩耍,而且沒有很好的衛生習慣,所以容易傳播病毒。嘔吐和發燒、身體虛弱、疲倦和腹瀉一樣,都是腸胃炎的常見症狀。 · 教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像是經常洗手,並遠離其他生病的小孩,是降低腸胃炎發作的最佳方法。 · 腸胃炎引起的嘔吐一般會在12到24小時內好轉。如果嘔吐持續超過一兩天,嘔吐惡化(比如孩子無法吞下液體)或其它症狀惡化,請立刻去醫院就診。 · 應對這類嘔吐的最佳方法是休息和補水。讓小孩斜躺著休息,頭轉向一邊(以免吸進嘔吐物),並經常給他喝少量電解質溶液或兒科醫生推薦的其它液體。如果你每次給她喝少許液體時,她都會繼續嘔吐,請馬上停下來,立刻聯絡醫生。 2.考慮其它常見因素 如果沒有其它證據,腸胃炎應該是你第一個猜測的嘔吐原因。不過,其它疾病,甚至是簡單的兒童活動,也有可能引發嘔吐。 · 有時候,呼吸道受感染(比如普通感冒)會使孩子一直咳嗽,粘液流進胃里,進而引起嘔吐。耳朵感染偶爾也會引發嘔吐。 · 有時候,哭得太久也會引發嘔吐。要是孩子很難過,一直哭了很久,身體可能會不舒服,並開始嘔吐。 · 吃太多和過度使勁會引起嘔吐。 · 食物過敏或耐受不良會引發嘔吐。注意有哪些食物會引發嘔吐,並告訴兒科醫生。如果嘔吐和蕁麻疹、臉部或身體腫脹、呼吸困難有關,請立刻就醫。 · 焦慮和壓力太大也會引發嘔吐,更別提頭痛和其它疾病了。小孩焦慮的原因可能是學校的煩惱、家庭破裂甚至是害怕黑暗中有怪獸。減壓技巧、行為治療甚至是藥物,或許能幫助減輕焦慮和焦慮引起的嘔吐。 3.留意不常見卻十分嚴重的原因 小孩嘔吐通常不需要太擔心,但是要注意它有沒有可能是嚴重原因造成的。要是出現以下狀況,請去看醫生: · 孩子除了嘔吐,還出現嚴重頭痛或脖子僵硬的情況。 · 太用力或噴射性嘔吐(尤其是嬰兒)。 · 如果孩子是因為頭部創傷或受傷才嘔吐,那麼她可能有腦震盪或更嚴重的傷。 · 嘔吐物帶血(可能呈咖啡渣樣),或帶膽汁(通常呈綠色),可能意味著有嚴重的腸胃問題。 · 孩子明顯無精打采或精神狀態異常,可能是嚴重脫水的跡象。 · 孩子嚴重腹痛,可能是腦膜炎或闌尾炎造成的。 · 孩子可能食用了毒素或毒藥。 方法二:應對噁心和其他誘因 1.保持孩子身體水分充足,以緩解噁心 嘔吐後必須補水,但是在嘔吐之前,經常給孩子小口啜飲液體,也能幫助緩解噁心。 · 讓小孩喝少量清澈的液體。含糖飲料有助於舒緩胃部不適。 · 不要給孩子喝太酸的果汁,比如葡萄柚汁和橙汁,以免胃部更不舒服。 · 兒科專家一般比較喜歡通過補水來緩解噁心,而不是給小孩吃止吐藥,因為這些藥物可能有副作用。 2.多休息 鼓勵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多休息,並在進食的時候放鬆。要讓活躍的孩子冷靜下來並不容易,即使他在生病也很難靜下來。不過,適當的休息和放鬆是預防嘔吐的好方法之一。 · 休息可以幫助舒緩胃部,最好讓他坐著或斜躺。 · 任何活動都會加重噁心,鼓勵小孩等噁心消退後才玩耍。 · 不要讓孩子邊玩耍邊吃東西。讓他坐下吃。如果他在用餐時到處亂跑,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也有可能被噎著。 · 如果你懷疑孩子嘔吐是因為吃太多,儘量讓他少吃多餐。用更多蔬果代替油膩、難消化的食物。 3.控制劇烈的咳嗽 如果孩子是因為咳嗽而引發嘔吐,止咳應該也能防止嘔吐。如果咳得很嚴重或1周後沒有好轉,帶孩子就醫,看看是否需要接受治療。 · 如果要給孩子服用非處方止咳藥,一定要遵循所建議的劑量。先問過醫生,才可以給幼兒吃藥。 · 如果孩子已經夠大,可以吃止咳糖或硬糖,那麼它們也能幫助緩解咳嗽。如果是幼兒,最好謹慎而行,特別是4歲以下的小孩,以免他們被噎著。 小提示 · 沒有父母願意看到孩子生病,但有時候這是無法避免的。如果試了所有方法防止嘔吐,孩子還是不舒服,千萬不要自責。有時候,腸胃炎是無法預防的。 · 在附近備著一個垃圾桶或水桶。 · 等到嘔吐消退12小時後,才可以給小孩喝或吃乳製品(牛奶、乳酪、黃油和酸奶等)。 · 如果是新生兒或幼兒嘔吐,請立刻就醫。 · 如果孩子嘔吐超過24小時,在這段期間無法咽下液體或任何食物,請立刻就醫。另外,孩子出現脫水跡象也要去看醫生。脫水跡象包括口乾、哭的時候沒有眼淚、沒有活力或6到8小時沒有小便。 參考文獻 【1】http://www.babycenter.com 【2】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www.quora.com 【4】馬建榮,《兒科醫生媽媽的寶寶疾病應對全攻略》,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5】辛志榮,《兒童健康管理全書》,古吳軒出版社,2018 【6】尹柯,《兒童安全與急救公開課》,中國婦女出版社,2019 來源:kknews孩子寶寶連續嘔吐「無解」,很可能是死亡率高達70%的這種疾病

什麼叫做感染性心內膜炎?疾病分為幾種類型,日常要注意什麼?

導語:感染性心內膜炎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主要是由於患者的心臟發生了感染,影響到了患者的正常的血液循環,那麼就會導致患者患上感染性心內膜炎,如果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本身心臟基礎不好的話,還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一些併發症,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診斷患者。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方法就是通過一些典型的症狀或者做一些影像技術的檢查來幫助醫師診斷,而且感染性心內膜炎,也是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復發率的。 一、什麼叫做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分為那些類型 1、感染性心內膜炎 那麼什麼叫做感染性心內膜炎呢?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是由於患者本身的病原體,體內的微生物血液循環受到了阻礙,那麼就會導致患者的心內膜和心瓣膜發生感染,當然,還包括患者的鄰近大動脈,也有可能會發生感染,那麼就會導致形成一些半墜物生物,而且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大多數本身就患有心臟病的患者,然後會加重心臟病的危險,導致病人得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的臨床症狀主要可能表現在病人本身,比較常見的症狀是發熱、心臟器官發生受累、病人血管受損、自身免疫系統受損。 感染性心內膜炎相對來說,在現代的一些時候發病率也是一種比較低的疾病,但是亞洲的發病率是16%-25%,而且心內膜炎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群,尤其是相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導致患上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原因是由於。年齡的原因,那麼身體器官可能就會發生老化,導致患上感染性心內膜炎,而且感染性心內膜炎也是具有復發性的,復發性也是比較大的。 2、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患病原因各不相同 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第一種是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第二種是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這兩種疾病的類型表現出來的一些臨床症狀也是不同的,比如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可能患病初期的時候發展的會比較迅速,而且如果發生中毒症狀的話,可能會表現的比較明顯,同時感染的身體部位也是比較多的,主要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發生了感染,那麼就會導致患者患上感染性心內膜炎,這些都是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一些臨床表現,那麼患有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會表現出什麼病床症狀呢?患有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在病發初期的時候,病情會發展得比較緩慢。 而且可能會長達數個月或者幾年都有可能的中毒的症狀,表現的是比較輕的,和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相比是要輕微很多的,而且感染的身體部位也是比較少的,主要的病原體感染是由於草綠色鏈球菌和腸球菌,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病原體,導致患者患上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原因。是由於這些同時感染的部位,可能是由於系內業務義務是否存在,主要是分為四種,四種,主要是包括左心室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第二種是左心室人工瓣膜心內膜炎,第三種是右心室感染性心內膜炎,第四種是器官相關性感染性心內膜炎,這四種類型表現出來的異常行為也是不一樣的,患病原因也是不一樣的。 二、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家庭護理和日常生活的管理以及日常病情的檢測,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我們的治療過程中,這些護理和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1、家庭護理 家庭護理主要是患者家屬的責任,可能經過手術治療之後的患者運動可能會受到限制,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看貨號,患者避免做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需要進行手術,進行半年以後才可以恢復一些比較輕緩的運動,但是選擇的運動方案也要適合,不要強迫自己的身體。 同時,家庭護理還要表現在患者的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經過手術治療之後,還要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比如抗凝藥物,這個時候就需要時刻關注患者是否具有其他的患病風險,比如出血風險,註冊患者注意患者是否出現了一些其他的不良現狀,比如患者的皮膚出現了瘀點和瘀斑和牙齦出血等等這些比較罕見的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諮詢醫師,調整藥物的劑量,注意千萬不可以自主調整藥物的劑量,因為可能會帶來令人後悔的結果。 2、日常生活管理 日常的生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體現在日常的飲食管理和衛生管理上,在飲食方面需要為患者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但是會有少部分的食物對於藥物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比如當患者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時候,菠菜和胡蘿蔔這些都是含有維生素比較高的。食物,但是在患者的飲食儘量少食用,因為這些食物可能會對於藥物起到一些不良的反應,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而且患者的衛生習慣也要養好,可能會因為患者平常有一些口腔問題,那麼就會導致牙齦出血等等,再次復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3、病情檢測 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病情監測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時刻監測病情的發展,才能夠發現治療的效果,如果治療很長時間沒有效果呈現在患者的身上,那要諮詢醫師是否可以更換治療方案,能夠早日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健康,所以日常的病情監測是十分重要的。 結語: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患者一定要在平常的治療過程中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有利於疾病的恢復的,而且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上也一定要嚴格注意,尤其是飲食方面和運動方面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因為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治療的效果,如果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什麼不良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來源:kknews什麼叫做感染性心內膜炎?疾病分為幾種類型,日常要注意什麼?

志願者研究發現個人應對瘧疾的方式存在顯著差異 為戰勝疾病提供新見解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跟蹤瘧疾在人類中的發展是檢測瘧疾寄生蟲如何導致其宿主的一系列感染結果的有效方法。這項研究發現,個人應對瘧疾的方式存在一些顯著差異,並在尋求理解和戰勝這種致命疾病的過程中提出了新的問題。 由寄生蟲(惡性瘧原蟲)引起的瘧疾是對發展中國家成年人和兒童的巨大威脅。每年,約有50萬人死於該疾病,另有2.5億人被感染。瘧疾寄生蟲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 感染瘧疾後的結果可以從沒有症狀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死亡等。專家說,人們對同一寄生蟲感染作出不同反應的確切原因仍是未知數。 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牛津大學、格拉斯哥大學以及威康信託桑格研究所的團隊合作,探討了14名注射了瘧疾寄生蟲的志願者的感染結果。科學家研究了志願者在10天內對寄生蟲的反應。然後,在他們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之前,用抗瘧藥物治療這群人以治癒感染。 這項發表在《eLife》上的研究發現,大約一半的志願者的免疫系統迅速警覺到寄生蟲的存在,並開始產生調動宿主防禦的信號。這些志願者開始出現發燒和頭痛等瘧疾症狀。然而,其他志願者要麼沒有免疫激活的跡象,要麼開始產生反應,以抑制他們身體的免疫反應。 愛丁堡大學感染和免疫學研究所亨利-戴爾爵士研究員、項目負責人之一菲爾-斯彭斯博士說。"看起來瘧疾的大部分變異是由於人與人之間在如何應對感染方面的內在差異。「我們需要做進一步的工作,以弄清負責免疫變異的潛在因素,例如調查人類遺傳學和先前的其他感染經驗。」 該研究還詢問了志願者中寄生蟲生長速度(寄生蟲在體內復制的速度)或毒力因子(寄生蟲被認為會使感染更嚴重的特性)的變異是否不同,以及這是否對感染結果有影響。 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志願者之間的寄生蟲生長速度確實有很大差異,但這與結果並無關聯。例如,志願者可能有少量寄生蟲,但免疫反應強烈,也可能有大量寄生蟲,但沒有症狀。 此外,通過對寄生蟲毒力因子的監測,特別是一個被稱為A組變異基因的分子家族,顯示志願者之間沒有差異,在感染過程中也沒有變化。 愛丁堡大學感染和免疫學研究所分子醫學個人主席、項目共同負責人Alex Rowe教授說。"我們研究中最大的驚喜是,寄生蟲毒力因子的表達沒有變化。 "目前的理論,基於一些國家感染患者的數據,表明表達A組變異基因的寄生蟲會隨著感染的進展而迅速占據主導地位,但這在我們的志願者身上沒有看到。這有很多可能的原因--也許最近從野外採集的寄生蟲會給出不同的結果,或者也許需要更長的感染時間,這樣宿主的免疫反應才能影響這些變化。" 該團隊稱,這項研究的意外結果顯示了人類志願者研究的力量,可以提出新的問題,並對幾十年來以其他方式研究的疾病提出新的見解。 來源:cnBeta

慌!HCG升高就是懷孕了?其實不然,可能反映了這5種疾病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稱為HCG,這是一種糖蛋白,是由胎盤的滋養層細胞所分泌的,常常用來判斷女性是否懷孕。非懷孕的女性血液HCG小於100,懷孕前三個月HCG水平翻倍的增長。很多人認為HCG升高就一定是懷孕了,其實不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在作怪。 HCG升高就是懷孕了嗎? HCG是常用的妊娠試驗激素,此類激素能刺激黃體,利於黃體酮和雌性激素持續性分泌,促進子宮蛻膜生成,促使胎盤生長成熟。當胎盤著床後,滋養細胞可大量分泌HCG,因此一般可通過血液或尿液中HCG值判斷是否懷孕。但並不是所有的HCG升高就是懷孕,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交叉污染,血液中有干擾物質又或是患有腫瘤等。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異常可能反映什麼疾病? 1、腫瘤 相當一部分腫瘤組織可分泌大量HCG,此類腫瘤分為兩類,一類是滋養層細胞腫瘤,常見於絨毛膜上皮癌和葡萄胎。還有一類是非滋養層惡性腫瘤所導致的HCG異位分泌,常見的有乳腺癌和宮頸癌,還有胚胎細胞膜以及患有睪丸癌等。 2、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液中含有類風濕因子,若類風濕因子濃度較高時,會使得HCG呈現假性升高。另外,血清中含有霍亂毒素,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以及轉化生長因子等也會使得HCG呈現假陽性。 3、流產 出現不完全流產,子宮中有胎盤組織殘存時,HCG呈現陽性;完全性流產或死胎時HCG呈現陰性,若HCG小於2500且持續性下降,需高度懷疑流產或死胎;若降低到600,很有可能會流產,血液中HCG持續性下降說明保胎沒有任何效果,HCG持續升高說明保胎成功。 4、異位妊娠 正常情況下,初次HCG在正常範圍內,7成以上的孕婦能妊娠足月;若初次HCG比正常值低,9成以上的孕婦妊娠失敗。另外,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以外的地方著床,著床點供血不足,使得滋養層細胞發育不良, HCG分泌少,HCG分泌水平遠遠低於正常值。 5、內分泌疾病 當女性患有內分泌性疾病,如甲亢和腦垂體疾病時HCG值有所升高;若患有婦科疾病如子宮癌或卵巢囊腫等,HCG值也升高。另外女性正處於更年期、一側或雙側卵巢切除等會使得黃體生成素升高,檢測HCG時也升高。 溫馨提示 血液HCG檢查是目前為止最早檢測懷孕的準確方式,一般同房後8~10天可以通過抽血檢查HCG看看有沒有懷孕,不過HCG升高並不一定是懷孕,還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在作怪。因為懷孕早期HCG分泌速度很快,所以應連續監測血液HCG濃度,這樣能鑑別懷孕還是宮外孕又或是其他問題。除此之外,不能僅僅靠一次HCG診斷結果妄下結論,還需結合具體的情況、身體特徵和其他的輔助檢查,綜合來評判診斷。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家庭醫生超能團# 來源:kknews慌!HCG升高就是懷孕了?其實不然,可能反映了這5種疾病

EHJ:少睡不健康,有短睡基因也不行!40萬人數據顯示,即使有短睡基因,睡少了也與部分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長睡無明顯不利影響

睡得香心臟就棒,睡得不好心就慌,估計不止一個人看到這兩句話會有同感吧,至少打著哈欠敲字的奇點糕,對此是深信不疑。每天早早起床步行上班的日子,剛開始需要適應一下 不過在基因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睡眠的差異,幾乎可以說是「一千個人一千種睡眠模式」了:有些自帶短睡基因的人,睡上五六個小時就精神飽滿,有些人不睡夠9個小時,第二天就無精打采。而在這種現象背後,還有更深的影響藏著呢。 說說吧,大家覺得睡多久才最舒服?提前禁止說睡一天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期香港中文大學團隊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對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40餘萬人數據的最新分析,分析顯示基因決定的睡眠差異,對心血管的影響也因人而異。睡太多不一定是壞事,有短睡基因也不見得就好。 分析採用孟德爾隨機化(MR)法評估數據,其中線性MR法分析的結論顯示,如果參與者存在預測睡眠時間長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那麼每多睡一小時(與7-8小時相比),反而與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風險下降有關。 這個結論更新了此前「睡太多其實不好」的認知,也反映出基因對人體的深刻影響。而在非線性MR法分析下,如果參與者具有決定短睡的SNP位點,那麼每短睡一小時,也與部分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還真是截然相反啊。 一張圖總結分析要點 目前在科學界看來,睡眠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乃至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是一種「U型」或者「J型」曲線:與正常7-8小時的睡眠相比,不超過6小時的短睡,和至少9小時的長睡,都可能提示更高的風險。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U型/J型曲線 (圖片來源:《歐洲心臟雜誌》) 這種結論主要是基於一些大規模隊列研究數據,但從現象反推機制的實驗室研究,目前還只證實了短睡的害處,像睡眠剝奪實驗就證實了短睡導致慢性炎症、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程度,甚至是直接增脂催肥。 既然實驗室里證實不了睡眠時間過長的影響,那就再次回到隊列研究當中找原因,比如遺傳和基因。而要分析基因層面的影響,英國生物庫的數據就相當好用了。 在研究納入的40.4萬名參與者中,近70%的日常睡眠時長都在正常的7-8小時範圍內,19%日常睡眠6小時、6%日常睡眠9小時,其他人睡眠還更短或者更長,所以短睡和長睡在大樣本中都不是個例。 而由於分析的是基因變異、睡眠時長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就選擇了MR法來計算基因變異的影響,並且同時進行了線性和非線性MR法分析,評估的與睡眠時長相關SNPs則共有78個。 從線性MR法分析的結果來看,與正常睡眠人群相比,「基因影響下」的多睡一小時,和肺栓塞、心房顫動、缺血性冠心病、高血壓四種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有明顯的相關性。 從P值來看,納入分析的12種心血管疾病並不都與久睡有明確相關性 不過研究團隊認為,後續的非線性MR分析更能反映基因影響的睡眠時長,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基因影響下每短睡一小時,與高血壓、慢性缺血性心臟病風險上升15%,心梗風險上升21%,肺栓塞風險上升30%有關,而長睡沒有明顯負面影響。 這張圖直接對比了短睡與長睡的差異 用研究團隊的總結,就是如果你的長睡是由基因決定的,那也沒必要刻意去改短;而如果是基因導致的短睡,那多睡一點可能會對心血管更好。雖然15-30%的風險上升看著不多,但日積月累也會影響一大堆人啊。 反正奇點糕是決定了,等什麼時候檢測網站更新相關分析,就去看看自己是適合多睡還是少睡。用基因指導睡眠,想想還挺酷的嘛。 奇點招人啦 Everybody Hi~! 讓本日值班糕代替所有奇點糕喊出心聲: 來點新糕吧! 算算奇點已經陪伴大家六年了,每天追科研期刊更新的日子真是過得非常快,奇點糕們知識見長,頭髮漸少…… 這些年我們經歷了免疫治療、基因編輯、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鋒芒畢現,也看到了更多學者在癌症、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歷史難題下的步步耕耘。有好研究歡呼吶喊,更新不給力的時候痛罵科學家不努力。 日日寫,日日更,如今我們有兩千多篇原創文章啦! 要說寫稿最快樂,不過被論文作者本人翻牌子。值班糕就被一位的大牛學者誇過重點準確、解讀嚴謹、風趣易懂,還被大佬問過是不是專業對口才寫這麼對味兒,當時的感覺,真是給我牛逼壞了(叉腰.jpg)。 現在,我們要嘗試去探索新的邊界了。 文字的表達能力是有極限的,而科研之廣博之精彩,值得以更多的形式為大家所知。接下來,我們準備嘗試用視頻容納科學前沿,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嘆生命之美;同時,文字依舊是我們最鋒利的武器,有趣、生動、專業的文章will go on and on and on…… 我們需要新鮮血液,為奇點注入新的能量。 來吧,成為奇點糕,和我們一起整新活兒! 以上就是我們目前正在尋找的大家~ 如果你想和奇點糕們一起創作、創新,來加入我們。 簡歷和作品(如果有的話)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在奇點等你。 參考資料: 1.Ai S, Zhang J, Zhao G, et al.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s...

癌症有10怕,你都做到了,疾病遠離你!非常容易,不信你試試

人人都有懼怕的東西,癌症也一樣。 眾所周知,癌症除了與遺傳、免疫等因素相關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是促進癌症發生的要素。 因此,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的! 癌症有「10怕」,看你做到了幾個: 怕你按時喝水 如果每天喝水較少,膀胱中的尿液就會減少,致癌物質在尿液中濃度較高,就會對膀胱黏膜造成不良刺激。 怕你保持好心情 在不良情緒反應中,與癌症關係密切的是抑鬱、強烈的挫折感、無望和無助等。 有人認為是「抑鬱催化了腫瘤」。比如,重症抑鬱症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後的預後更差。 怕你按時睡覺 在夜間,人體內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夠保護體內氧化物對脫氧核糖核酸(DNA)造成損害,同時它還可以抑制另外一種荷爾蒙——雌激素的產生,這種雌激素能夠促使某些腫瘤的生長和發展。 乳腺癌高發女性群體大多都從事夜間輪班制工作。 怕你戒菸酒 菸酒是打開癌症大門的推手,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患癌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若干倍,且女性比男性患癌風險更大。 吸菸不僅和肺癌有關,它還會讓人更易得胃癌、結直腸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癌症。 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早已經將酒精列為1級致癌物。 儘量避免喝酒,特別是白酒、洋酒等烈性酒。對於孕婦和兒童來講,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酒或酒精飲料,均不應該飲用。 怕你喜歡運動 體育鍛鍊不僅有助於減肥或保持體形,而且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 有研究表明,每天至少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鍛鍊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會降低。 怕你口味清淡 胃癌與不良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過多食鹽對胃部傷害很大。 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出現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壞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變,同時還能使胃酸分泌減少,胃黏膜易受攻擊。 怕你愛曬太陽 在適度的太陽光下活動,有利於預防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 平時可多在戶外或者打開窗戶曬太陽。時間一般10~20分鐘即可。 怕你保持好身材 據統計,有20%的癌症是肥胖引起的,超重和肥胖可以使多種癌症風險升高。 建議大家將自己的BMI指數控制在18.5~23.9之間(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²。) 例如:體重55kg,身高1.65m,那麼BMI=55/1.65²=20.2(正常)。 怕你飲食均衡 均衡飲食、合理搭配是防癌的基礎和關鍵所在。 平時,我們可以多食五穀雜糧、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薯類等,適當食用肉類製品,保持低脂、低糖、低熱量飲食,規律自己的一日三餐。 避免吃得過多,避免攝入過多含糖或高熱量食物,儘量多吃新鮮的食材。 因為,很多營養素只要在新鮮時才能保持營養價值,長時間放置或者經過加工很多營養素就會丟失。 同時,我們要遠離致癌食物,比如,檳榔已明確為一級致癌物,主要是導致口腔癌,建議戒掉。 怕你重視定期體檢 為了自己的健康,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對於大部分人群來講,50歲以上就可以進行常規防癌體檢。但乳腺癌不同,乳腺癌比較年輕化,40歲就可以開始做乳腺癌的防癌體檢了。 這兩種方法不防癌 吃某種食物 平時,我們總能聽說吃蒜、吃檸檬、吃蒲公英等能防癌,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在其個人公眾號「腫瘤專科醫生」上發文指出,醫學界從來就沒有所謂「抗癌食物」之說,真正可以抗癌的是藥物,而不是食物。 雖然某些食物中確實含有某種抗癌成分,但是,這不等於吃了這個食物就可以防癌抗癌。 因為實驗研究是從這種食物中提取到某個成分,然後用一定劑量(必須得達到的一定的劑量濃度)對動物進行實驗。 如果真的靠吃這種食物來達到防癌效果,恐怕吃掉一整車食物的量,都不夠。 我們所謂飲食防癌其實是為了讓大家更科學飲食,通過健康的吃法給身體提供均衡的營養,從而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最終達到防病防癌的目的。 斷食挨餓 有人認為不吃東西可以讓腫瘤細胞沒有能量生長,繼而被「餓死」。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腫瘤細胞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它可以無限增殖,並和體內正常細胞爭搶營養,即使不吃不喝,它也會消耗體內儲存的營養。 而普通的「飢餓療法」不僅餓不死腫瘤細胞,還可能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影響機體正常細胞的功能,造成體能及免疫力下降,繼而加速疾病惡化。 來源:上游新聞 來源:重慶二三里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癌症有10怕,你都做到了,疾病遠離你!非常容易,不信你試試

Facebook聲稱AI可以預測治療複雜疾病的藥物組合

Facebook今天詳細介紹了它聲稱的第一個能夠預測藥物組合、劑量、時間和其他類型的干預措施(如基因刪除)效果的單一AI模型。Facebook表示,該模型是與慕尼黑赫爾姆霍茲中心合作開發的,它可以加速識別藥物組合和其他治療方法的過程,這些方法可能會導致疾病的更好結果。 事實證明,發現重新利用現有藥物的方法是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的有力工具。近年來,醫生們已經看到 "藥物雞尾酒 "對抗惡性疾病的成功,並繼續探索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法。但是,以合適的劑量找到現有藥物的有效組合是極具挑戰性的,部分原因是有近乎無限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必須嘗試5000到190億種解決方案,才能在100種藥物的池子里找到最佳方案。 Facebook的開源模型--Compositional Perturbation Autoencoder(CPA),可以觀察用藥物組合處理的細胞,並預測新組合的效果。與從標籤數據集學習的監督模型不同,Facebook的通過暴露數據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從數據中生成標籤,這一步被認為是實現人類級智能的關鍵。根據Facebook的說法,CPA的預測需要幾個小時,而傳統方法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選擇最有希望的結果進行驗證和跟蹤。 在生物學中,RNA測序被用作在分子水平上測量細胞的基因表達,並研究包括藥物組合在內的擾動的影響。學術界和工業界已經發布了包含多達數百萬個細胞和每個細胞2萬個讀數的RNA測序數據集,以促進生物醫學研究。 Facebook利用這些數據集來訓練CPA,使用一種稱為自動編碼的方法,其中數據被壓縮和解壓,直到總結成對預測有用的模式。CPA首先分離並學習關於細胞的關鍵屬性,例如某種藥物、組合、劑量、時間、基因刪除或細胞類型的影響。然後,它獨立地重新組合這些屬性,以預測它們對細胞基因表達的影響。例如,如果其中一個數據集有關於藥物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細胞A、B、C和A+B的信息,CPA將以細胞類型特定的方式學習每種藥物的影響,然後將每種藥物重新組合,以推斷A+C、B+C和A+B之間的相互作用。 為了測試CPA,Facebook表示,它將該模型應用於五個公開的RNA序列數據集,其中包含藥物、劑量和其他混雜因素對癌細胞的測量和結果。以代表基因表達預測準確性的R2指標為基準,Facebook稱CPA在訓練和測試之間 "保持一致"--這是穩健性的表現。此外,CPA對藥物組合和劑量對癌細胞影響的預測與測試數據集中發現的效果 "可靠 "地匹配。 Facebook認為,CPA可以 "極大地 "加速確定最佳治療組合的過程,並為藥物開發的新機會鋪平道路。為此,該公司正在提供API和一個軟體包,旨在讓研究人員插入數據集並通過預測運行。 雖然Facebook聲稱CPA的架構很新穎,但它並不是第一個為預測藥物相互作用而設計的算法。2018年7月,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一個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模擬體內19000多種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來預測藥物組合的效果。 來源:kknewsFacebook聲稱AI可以預測治療複雜疾病的藥物組合

他們都得了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流血就止不住,發作時痛到發抖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阿強(化名)希望他的人生可以定格在出生那刻…… 幾十年前的某個夏天,阿強在湖北省的一處偏遠村落里呱呱落地。他的出生,為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一掃暑天燥熱,帶來了無盡喜悅和笑容。 然而,歡樂過於短暫。 「7個月大的時候,我媽突然發現我的腋下有一塊青紫包塊,以為是不小心磕到的,也沒太在意。」直到有一次,阿強的鼻子莫名出血,嘴巴里全是鮮紅的血,怎麼止都止不住,父母嚇得驚慌失措,一度以為阿強會失血暈厥,連夜帶他趕往武漢協和醫院,最後確診為A型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種隱性遺傳性罕見病,主要由於患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導致凝血障礙。血友病患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關節、肌肉和深部組織出血,或者是胃腸道、中樞神經系統等內部臟器出血。如果患者反覆出血且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導致關節畸形或假腫瘤形成,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由於伴隨終身的出血傾向,血友病患者常被稱為「玻璃人」。在,有十萬多名玻璃人像阿強一樣,終生飽受出血與疼痛折磨。如今,阿強已年過四十,在漫長與血友病抗爭的時光里,阿強深知「血友病」所帶來的不可承受生命之重:時刻可能發生出血、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還有沉重的經濟負擔…… 不公的命運背後,所有的記憶和「出血」、「疼痛」有關 「40多年前,人們對血友病的認識並不是很多,我爸媽只是從醫生那里知道這種病容易出血不止,但並沒有意識到這病到底會有多嚴重。」確診之後,阿強的父母時刻牢記著醫生叮囑,對襁褓中的阿強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 然而,危險還是如影而至。一次阿強不小心摔倒,額頭的血腫越來越大,眼睛也嚴重充血,紅得如兔子眼睛一般。焦急的父母帶著阿強再次來到武漢協和醫院,而這一次,醫生的告誡讓他們感覺如晴天霹靂,萬萬沒有想到阿強患了這樣一種「碰不得」的疾病。 慢慢地,阿強的膝關節和踝關節逐漸被疾病侵襲,出現大面積出血和難以忍受的疼痛。「有時痛到渾身發抖,仿佛千針萬錐在扎一樣,心里想著要是感覺下一秒就暈過去就好了,就不用受這種罪了。」因為疾病的關係,阿強不得不放棄學業。彼時,家里也因為看病花光了所有積蓄,且早已債台高築。雪上加霜的是,阿強的身體情況也不容樂觀,18歲時已有十二處關節因為疾病受損。 不公的命運背後也自有幸福眷顧。 2004年3月18日,是阿強的生命中永遠記得的重要日子。這一天,阿強遇見了願意與他一起面對疾病、相伴一生的愛人。 「當時,我有想過能給她什麼呢?幸福還是拖累?」,而阿強所愛之人卻堅定地說:「我很欣賞你,你自尊、自愛、自律、自修,我願意和你在一起共同面對以後的風風雨雨。」一年後,阿強組建了一個幸福的新家庭,而一對兒女的降生更讓阿強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彼時,在醫院治療期間,阿強得知了中華慈善總會有百因止慈善項目,這個項目在幫助減輕患者凝血因子用藥負擔的基礎上,還對血友病相關的手術和康復治療進行援助。此時,對於生活深陷拮据還要依靠拐杖走路的阿強,百因止慈善項目好像一束黑暗中的光,讓他看到能夠「自由行走」的希望。 最終,阿強做了三次關節置換手術,共獲得手術治療援助資金4萬元。如今,阿強已從「舉步維艱」,到「如履平地」了。 「非常感謝我愛人的支持和照顧,同時也感激能遇到這麼好的援助項目。雖然命運對我有些不公,但是今天擁有的一切,我已經很滿足、很感恩。」 天使雖然折翼,但人間自有希望在 對於每一個家庭,新生命的誕生猶如春天來臨,然而對於寧寧(化名)一家人來說,他們的「春天」卻是冰冷刺骨。 回憶剛出生時的寧寧,媽媽嘴角的笑容仿佛能融化整個寒冬的積雪。然而,這份笑容轉瞬即逝…… 「寧寧六個月時,一次不小心磕傷口腔一直出血,出血大概一周都沒有止住,我和寧寧爸爸覺得有點不對,趕快帶孩子去醫院。結果,萬萬沒想到等到的診斷是『重症A型血友病』,聽到醫生說這個病是終生性疾病而且無法根治的時候,我感覺天都要塌了!」 寧寧又是幸運的,因為現在有更好的療法可以治療血友病。對於幼年的寧寧來說,只要規律性進行替代治療就能有效防止出血,寧寧仍然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長大。 確診後,寧寧立即進行治療,然而,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每年高達20萬元的治療費用。對於寧寧一家人來說,即便拼盡全力,長期的治療費用依然壓得他們無力喘息。 「即使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也是我的孩子,無論如何,我都要努力讓寧寧有個健康成長的童年。」媽媽說道。 2019年,寧寧家人了解到中華慈善總會正在開展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馬上就做了申請。「治療血友病的凝血因子很貴,除了醫保報銷,我們真的非常感謝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幫助,讓寧寧終於能夠堅持治療,回歸正常生活。」 現在的寧寧,在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陪伴下慢慢長大,比起同齡孩子,少了幾分淘氣,多了幾分乖巧,寧寧看起來與其他正常孩子也並無不同。「孩子有病就治療,我也並不怨天尤人,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相信未來的日子,寧寧會越來越好!」寧寧的媽媽憧憬著。 後記 如今,獲得百因止項目援助的寧寧擁有燦爛的童年,接受手術治療援助、擺脫拐杖束縛的阿強則時常陪伴妻兒在城市街頭散步……在治療血友病的道路上,中華慈善總會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正以灼灼之光照進那些「罕見的角落」。 中華慈善總會於2016年3月設立了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2017年開展的手術及康復治療援助更是國內首創,不僅極大地減輕了A型血友病患者的經濟負擔,更針對性地幫助患者積極、及時地進行手術及康復治療,幫助那些關節退行性畸形和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的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中華慈善總會百因止慈善援助項目啟動五年來,匯聚了社會各界力量,截至2020年底,項目累計發放援助資金5708人次,共計3382.35萬元,動員各地方慈善會發放配套資金727.24萬元。2017年手術及康復治療援助正式啟動後,累計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申請114人次,發放援助資金118.3萬元;接受康復治療患者申請167人次,發放援助資金31.8萬元。 在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喚起社會大眾對血友病的正確認知,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關注血友病患者,匯聚點滴之愛,為他們照亮前行之路,共同撐起他們幸福的明天。 參考資料: 1.《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177 來源:kknews他們都得了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流血就止不住,發作時痛到發抖

美年健康俞熔:疾病預防是影響最深遠的社會公益

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行業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健康體檢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00億元。疾病預防作為政策的核心議題促使健康體檢行業不斷革新和擴容,加上消費水平地不斷提高以及疫情影響,大眾對於「健康」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定期健康體檢「治未病」,通過篩查預防的手段,進行有效健康管理成為未來趨勢。「做好疾病預防就是在做社會公益,是覆蓋面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社會公益,」美年健康(SZ,002044)董事長俞熔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預防醫學龍頭企業,美年健康已是國內健康需求超級流量入口平台,截止2020年底,美年健康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308個城市布局體檢中心,已實現國內大陸版圖(除港澳台地區)全覆蓋,持續以數據驅動科技創新,為專業體檢品質賦能,並且強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堅實的學術基礎與醫療通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近期,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與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進行了一場高端對話,深入分析了醫療健康體系的變革和行業的未來。 穩固體系,埠前移 水皮:中國的醫療資源和醫療體系在全球來看,處在什麼水平? 俞熔:在全球來說,中國的醫療健康資源性價比是很高的。雖然美國的醫療技術很先進,但是看病太貴,加拿大也是一樣的情況,私立醫院太貴,公立醫院看病需要排隊很久,這是一件很揪心的事。但在中國,無論家庭財富如何,不管過程怎樣,還是可以在公立醫院看到好的專家,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在中國,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普羅大眾,這是一個公平性的體現,不存在看不上病的情況,而且價格真的不貴,國家都是通過帶量採購集采的方式來降低藥材的價格,最近聽說耗材也在降價,中國的醫療體系建設是不容易的,需要覆蓋面廣,價格還不能高,還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我認為,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大家應該是豎大拇指的。 相信通過這次疫情,也更加體現了中國醫療體系的作用與效率,以及醫護人員的覺悟與專業,非常令人讚嘆!國家派出的4.2萬的援鄂醫療隊員實現「零感染、打勝仗」的目標,這就是專業水平! 在這過程中,美年健康的醫療隊也有幸參與其中,是極少數被納入國家救援計劃的非公專業醫療團隊之一,我們第一時間從2萬多名醫護團隊中選出來200名白衣戰士奔赴一線,在危難之時,大家踴躍報名馳援武漢,在緊急動員令下發後的24小時內,就收到了2672位醫護人員踴躍報名。 水皮:如果新冠病毒會長期跟人類共存,如果我們也找不到特效藥的話,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這個行業包括我們企業有沒有什麼長期的應對的措施? 俞熔:新冠病毒與人類共存,疫情隨時可能反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更要未雨綢繆,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我們是經歷過疫情考驗和應對訓練的,組織體系比原來更靈活,也更有效率。疫情之後,美年總體員工人數是下降的,但是精細化運營和數字化管理提升了運營效率。阿里作為我們的重要戰略股東和合作夥伴,也在幫助我們優化組織管理與信息系統,將旗下業務和門店的管理進行系統化標準化整合,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單店盈利能力,釋放規模效應,以增強整體效益和企業的安全性穩定性。同時,我們線下門店體驗也不斷優化,例如,有些體檢中心原來是5000平方,通過優化可以調整到3000平方,仍然可以保障高品質的線下服務。 在專業業務上,我們根據疫情做針對性的資源配置和服務創新,例如,我們的核酸檢測服務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在北京新發地疫情期間,我們旗下的美年、慈銘、美兆、以及子公司美因基因在政府統一部署下,共計完成50萬人次的核酸檢測服務。今年1月23日,我們再度號召各體檢網點醫務人員,以核酸檢測為基礎防疫專業能力,在冬春季疫情防控的特殊時刻,主動承接地方核酸檢測任務,助力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當下,我們在全國有十幾個實驗室都在申請PCR和病毒、核酸資質,前不久甘肅蘭州美年奧亞門診部的PCR實驗室順利通過甘肅省臨床檢驗中心專家組審核驗收,同時獲得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成為第十四批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之一。 未來,如果有個別城市疫情反覆,雖然線下的體檢服務受影響,但是我們及時響應政府號召,可以在很短時間提供核酸檢測服務。為什麼我們的專業度還不錯,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專業醫護人員,可以快速響應,前往街道、社區、廠礦、企業等地上門採樣,形式更靈活、效率更高。 我們會隨時依據新的環境形勢做調整,加強醫療數據的研發和檢驗檢測技術手段的創新,也會探索新的體檢模式。疫情影響最大的是場景,人員不能聚集,那我們就要探索居家體檢或公共場所體檢的場景——比如居民區、辦公場所等。總體而言,我們體系的防控能力越來越強,整體準備還是充分的。 水皮:疫情把大健康產業推到了風口,總的來看,大健康產業應該關注哪些人群,解決哪些重點問題? 俞熔:老齡化問題成為全球醫療健康的最大挑戰,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疾病預防、慢病防控和健康管理就變得尤為重要。從整個衛生體系的資源分配來看,一定會更往前端預防前移,否則,後端治療的負擔會非常重,不能都靠治療去控制疾病。如果前期在疾病預防、健康促進方面少量投入,後面可以節省大量的治療費,節省的資源不可計量。從國家層面來講,也有助於降低醫保負擔和醫療開支。 疾病預防 善莫大焉 水皮:從「治病」到「治未病」,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你認為「治未病」對國民健康有什麼意義? 俞熔:把疾病前端的人群往回拽,這個事意義重大,所以我認為疾病預防是最大的社會公益。例如,中國14億人口中至少有3、4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通過專業體檢,把處於糖前的人從懸崖邊拉回來,通過健康管理轉變成健康人群,可以為國家和個人節省大筆的醫療開支。 2019年,我們和新華社聯合發布了 「健康中國·體檢大數據糖尿病地圖」,統計了全國447家體檢中心1300餘萬例血糖資料完整的成人數據,顯示全國體檢人群糖尿病粗檢出率為9.98%。 現在中西部地區有很多家庭是因病致貧的,一個家庭只要有一人患病,哪怕是糖尿病,也能把整個家庭拖垮,更不用說腫瘤等疾病。 體檢做的既是商業,也是創新,還是公益。因此,我們現在不光是做專業體檢服務,還要做健康科普,下沉到基層去做健康教育和知識普及,只有基層民眾健康素養提升了,才能更好地去「治未病」。促進個體形成科學化、現代化疾病預防意識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也將有助於我們儘早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的健康生態。 水皮:作為非公醫療機構,美年健康與公立醫療機構之間的關係和各自的定位是怎樣的? 俞熔:從醫療體系分工來看,公立醫院與非公醫療機構的角色分工不同,雙方業務方面也有一定的差異化。畢竟公立醫院的主業是疾病治療,不是健康體檢,非公醫療主要聚焦在專科領域,例如眼科、口腔、體檢、婦兒等領域,通過標準化的運營模式,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總體來講,我們與公立醫院是協作關係,雙方都是各自聚焦主業,非公醫療的體檢機構聚焦早期篩查和疾病預防,通過標準化、規模化的運營,幫助更多人重視健康管理,更好地滿足客戶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有效緩解公立醫院的診療壓力。 體檢行業作為預防醫學的超級入口,與醫療機構天然存在對接空間,我們跟國內的知名的三甲醫院和科研院所有密切的合作,搭建學術基礎與醫療通路。例如,我們與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協和、復旦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等公立機構和醫學院校在人才、科研、數據、醫療等多方面都有比較密切的合作,結合雙方資源優勢,共同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目前公立醫院所占的體檢市場份額仍然更大一些,占比70.8%,國家把重大疾病篩查當作重要衛生政策來抓,這是我們非公醫療機構非常大的機會。未來,我們在聚焦高品質專業體檢主業的基礎上,還會持續提升體檢的延伸服務和增值服務。 品質驅動 持續創新 水皮:美年健康已經發展為國內非公體檢的龍頭企業,如何持續強化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俞熔:就我們自身的發展來說,一是重視專業醫療品質和人才培養,二是重視技術創新。體檢不同於一個手術或者是一個純粹的治療行為,它本質上是一個健康狀況的信息採集過程,這個採集的準確性也非常重要,需要不斷加大科技專業力量,更準確高效地採集信息。我舉一個小例子,超聲是很重要的體檢項目,是一種動態影像,我們現在通過技術賦能,把超聲的整個過程標準化,分解每個動作,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輔助我們的醫生,提升信息採集的準確度。超聲是比較依賴人的經驗判斷的,但現在體檢絕大多數環節都不需要依賴人的經驗了,主要靠標準化的、高精準的設備操作,再加上專家的審核,就非常完整了。 通過技術賦能,是可以有效提高醫療品質和診斷效率的,同時,我們會持續強化標準、提升醫療品質,深度鎖定醫療專家團隊和健康管理師團隊建設,繼續發揮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科研應用優勢,例如,在消化道智能檢查、重大腫瘤早篩、腦健康等前沿醫學領域實現科研突破,為全民健康事業創造更大價值。 體檢是一個很好的健康需求入口,美年作為預防醫學行業的超級入口,是一個高能的孵化平台,不斷加強在人工智慧、基因檢測、腫瘤早篩、健康保險等核心領域的培育孵化合作,在疾病發現後,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務,通過檢前、檢中、檢後服務內涵的創新和流程的優化,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我們已經迎來了智能醫療時代,核心技術和平台流量結合起來,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水皮:數位技術給醫療和體檢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革? 俞熔:數字化醫療是全球的一個趨勢,而且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未來的健康體檢和預防醫學行業,將由單純經營型向學科建設型轉變,由單純體檢向健康管理轉變,由單純疾病檢查向篩查診療一體化轉變,轉變的核心能力就來自於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的把握。 數字化醫療技術帶來的最直觀好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效率和質量,使醫生擁有更好的診療能力,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使醫療有機會再一次回歸到人文本質。 疫情之後,從個體生命如何健康管理,到一個國家怎麼面臨公共衛生挑戰,都帶給大家很深的思考。我們的事業是利國利民的,儘管辛苦,但必須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堅持做「耐力型長跑」者,鑽研技術,提高專業品質,回歸醫療服務的初心,讓個體少得病,讓國家財政減輕負擔,使老百姓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疾病預防、健康促進是特別大的事,作為預防醫學的龍頭企業,參與到「健康中國」的偉大事業建設中,這是時代賦予的禮遇和考驗。 來源:kknews美年健康俞熔:疾病預防是影響最深遠的社會公益

穀雨養生好時節,老年人要提防這些疾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湯婕 時間就像一列火車,轟隆隆地從春天駛來,駛向春天的最深處。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有個詩意的名字,叫「穀雨」。 《群芳譜》記載:「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正值春夏交接之際,天氣多變,穀雨時節是春季養生的關鍵,此時氣溫雖然回暖,但是雨水豐富,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容易滋生濕邪,誘發哮喘、花粉過敏、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 《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浙江省中山醫院中醫專家建議,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使人體內部的生理環境與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人體各臟腑功能的正常。 來源:視覺中國 那麼老年人在穀雨養生上要注意哪些呢? 1、運動首選太極拳、慢跑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在精神和體力上都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切忌遇事憂愁和焦慮,甚至大動肝火。早晨是採納自然之氣的好時機,而活動為養陽中重要一環。 老年人可選擇靜中有動的運動如太極拳、慢跑等。運動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起到「除濕」效果,但不要過度出汗,以免陽氣外瀉。 來源:視覺中國 2、飲食首選低脂、高纖維、高礦物食物 中醫理論認為,穀雨前後15天,脾處於旺盛時期,同時能夠帶動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穀雨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可以吃些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包括薺菜、菠菜、馬蘭頭、香椿頭等,這些都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的作用。同時吃一些含B族維生素較多的小米、大麥及其他豆類,也是不錯的進補選擇。 來源:視覺中國 3、注意預防這些疾病 「春天猴子臉,氣候隨時變」,穀雨期間雖然氣候轉暖,但早晚多有忽冷忽熱時,當氣溫發生驟降時,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提高,慢支、支擴等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因此,老年人尤應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居室空氣暢通以及環境清潔,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使病菌失去滋生條件。 穀雨時節,還應注意情緒穩定,切忌發火動怒,以免肝火傷及脾胃。 穀雨節氣中,肝腎處於衰弱狀態,所以應注意加強對肝腎的保養。此節氣還是胃病的易發期,消除病因要戒菸戒酒,不暴飲暴食,並停止食用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和藥物等。 同時,調養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對身體很有好處,三五好友結伴踏青、郊遊就是不錯的選擇,能疏散郁滯,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 穀雨時節,希望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夠在運動、飲食、情緒等方面符合節氣特點,為安然度夏打好良好的基礎。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來源:kknews穀雨養生好時節,老年人要提防這些疾病

熱退後才能診斷的疾病-幼兒急疹

高熱3天的牛牛昨天開始退熱了。可是就在今天,牛牛的全身卻出現了密集的紅疹。這疹子從身上到臉上,越來越多,嚇壞了牛牛的爸爸媽媽。他們趕緊帶著孩子到醫院就診,可是醫生看過卻笑了:沒關係的,這是幼兒急疹,一種自愈性疾病。 什麼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一種以人皰疹病毒6型感染為主的臨床綜合徵,7-13月齡的嬰幼兒多見,其特徵是3-5天的高熱後驟然退熱,隨後出現皮疹。 幼兒急疹的臨床表現 幼兒急疹的臨床表現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不具有特徵性,主要表現為發熱且多為高熱。寶寶的體溫可能超過40℃,持續3-5天。這個階段的發熱和普通病毒感染無異,寶寶的一般狀況通常良好。有的家長說,我寶寶發熱都超過40℃了,但精神和平常差不多,能吃能玩,很有可能就是幼兒急疹。 第二階段具有特徵性的熱退疹出,也是確診依據。寶寶通常會突然退熱,隨後出現壓之可褪色的斑疹或斑丘疹。皮疹先出現在頸部和軀幹,逐漸蔓延到頭面部以及四肢,通常不伴有瘙癢。 幼兒急疹如何診斷 幼兒急疹的診斷基於臨床特徵,寶寶高熱3-5天後驟熱退熱,退熱後出現典型的皮疹,結合這兩點診斷就可以明確了。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戲稱幼兒急疹為馬後炮型的疾病,就是因為不經歷熱退疹出這一過程,這個疾病是無法確診的。 幼兒急疹如何治療 對於平時健康的寶寶,幼兒急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治療上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充足的液體、良好的護理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急性期。如果寶寶因為發熱而不舒服,可以口服退熱藥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幼兒急疹的皮疹通常不會瘙癢,也不需要任何治療,通常在出疹後1-2天自行消退。 怎樣預防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不是傳染性疾病,簡單的衛生措施比如多洗手有助於防治病毒傳播,從而預防幼兒急疹的發生。 @陳慶華大夫@科普醫生博雅#我來科普# 來源:kknews熱退後才能診斷的疾病-幼兒急疹

男性需要預防哪些膀胱疾病?早點知曉,別等危害「上門」

膀胱是泌尿生殖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儲存尿液的功效。 雖然說膀胱看起來好像作用並不大,可是膀胱的健康將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殖健康。 膀胱疾病的產生更是導致男性生殖系統受損的頭號殺手,因此大家要認識到膀胱的重要性。 對各種發生在膀胱部位的病變,做好全面而又科學的預防工作和治療工作。 男性朋友一定要做好以下幾種膀胱疾病的防治工作: 1、膀胱炎 膀胱炎這種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在臨床上是非常常見的,按照患者的病情可以將其分為反覆發作性膀胱炎,和急性單純性膀胱炎兩種不同的類型。 受到膀胱炎所危害的患者,將會出現尿急、尿頻、尿痛、尿不盡、下腹部疼痛不適以及血尿等,部分患者會非常快速的就出現排尿困難的現象。 而膀胱炎所引起的各種臨床症狀不僅會導致患者承受極大的痛苦,還會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2、膀胱結石 膀胱結石是人們都比較熟悉的一種泌尿系統結石性疾病,該疾病是尿液中的礦物質形成堅硬的結晶所造成,排尿異常以及下腹部疼痛是膀胱結石所引起的常見症狀。 膀胱結石患者在患病之後,不僅需要採取科學的手段來將結石取出來,同時還必須根據引起膀胱結石的病因來進行系統的治療。 3、膀胱結核 膀胱結核主要是腎結核發展而來,但是還有少部分膀胱結核患者,是因為攝護腺結核發生蔓延所產生。 膀胱結核在發病早期所引起的主要病症包括水腫、發炎、潰瘍以及充血,患者如果不儘早進行治療,那麼膀胱結核發展到晚期將會導致膀胱攣縮的情況發生,還會累及到患者的腎臟以及輸尿管,導致腎功能減退、腎積水以及輸尿管積水。 4、膀胱癌 膀胱癌是每一個人都非常害怕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由於膀胱癌這種惡性腫瘤疾病的常見性,因此做好該疾病的防治工作,對於現如今的每一個男性朋友來說,都是尤為緊迫的一件事情。 因為膀胱癌不僅會嚴重損害到患者的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甚至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是每一個膀胱癌患者的病情不同,就目前而言可以將膀胱癌分為膀胱腺癌、膀胱尿路上皮癌以及膀胱鱗狀細胞癌等多種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所使用的治療方式會存在一些差異。#醫聯媒體超能團##清風計劃# 來源:kknews男性需要預防哪些膀胱疾病?早點知曉,別等危害「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