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計算

Tag: 計算

《怪物獵人物語2破滅之翼》傷害計算公式及因子搭配思路

《怪物獵人物語2破滅之翼》中傷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升,想要了解傷害計算公式的玩家請看下面「小傑okay」帶來的《怪物獵人物語2破滅之翼》傷害計算公式及因子搭配思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注意:同種Buff會被後上的頂掉,所以笛子不推薦吹覺醒,除非你有把握你的人物行動順序是最快的。吹個會心可以。 傷害計算公式 (攻擊面板值-抗性減傷)×賓果倍率×Buff類倍率+技能固定增傷 同時賓果倍率是加乘算的,並不是連乘,比如1.5的冰屬性倍率和1.3的技巧屬性倍率,你的技巧攻擊只有1.8左右的倍率,並不是1.5*1.3 為什麼說是1.8左右,這個待會在談。 增傷因子效果與選擇 先來看看加法增傷因子的具體最大值情況 考慮到平時戰鬥的觸發次數和傷害性以及是否需要特殊配合,我個人給以下技能安排了以下優先梯度: T0:各屬性強化(加算到面板) T1:全力 T2:同步化 舞蹈 不屈 T3:雪上 單挑 加傷 T4:其他增傷 這里提一嘴,之前有人說雪上和不屈是乘傷,但實際上我自己測了,雪上肯定是加傷,不屈我感覺是有BUG,我滿血和絲血傷害沒有一點變化,但是有人實測告訴我不屈也是加傷,所以暫時列到加傷行列,有興趣的自己可以去試一下 當然這不一定泛用到所有隨行獸,有些也許有個例配法也不一定,比如某些不常用技能的,有些上debuff厲害的雪上的優先級也很高,但一切還得看因子搭配為主。 有人可能會想會心問題,會心得看怪物本身基礎面板,如果這條龍會心基礎屬性就很高,並且以物理接觸傷害(遠程屬性傷害無法暴擊)為主,會心的優先級就也很高了。 至於輔助技能,那些都是另話了。 但你們以為技能因子就這樣完事了嗎,大頭其實還在後面 真正的霸主-Buff 里面有個技能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沒錯,基本上以後什麼阿貓阿狗都得帶,開場都得吼一聲。 那就是所謂的狂熱化,表里我都沒寫副作用,這里特別說明一下狂熱化的副作用是減防30%,但這1.7的倍率實在是太香了,香的我實在不想放棄,可以說,追求傷害,狂熱這個技能是一定要上的。 並且這個遊戲主角大部分時間都是輔助,只要不被秒殺,基本上都可以一口奶回,而且同步化二打一是不掉血的,所以目前來看這個副作用影響並不是特別的大。 順帶一提,buff是可以疊加的,但是是在技能BUFF倍率那里加算倍率,我沒有測笛子,但笛子的增傷我估計也是同理,都是技能類型的,應該也是算在技能BUFF倍率那里加算。 但是,可以疊加的情況指的是不同種BUFF疊加的情況,比如全強化和火強化,全強化和會心強化等等,笛子的覺醒之歌實測並沒有攻擊力強化,但是會有覺醒之歌各BUFF存在,推斷應該是除了攻擊力強化之外的其他BUFF都在。 目前貌似沒有屬性強化的笛子,但吹個會心還是不錯的。 即使這樣,我用冰罩中和狂熱化試驗雙BUFF得出來的結果,單這兩個技能收益組合收益並沒有那麼高。 具體原因你們可以自己算算6回合周期的傷害倍率就知道了,並且打的很憋屈,同時很可能還要拆兩條BINGO才能達到目的。 0 1.7 1.7 1.7 1.7 1.7 0 1.7....... 0 0 2 2 2 2 0 0........ 你們自己可以算算這個倍率 並不推薦雙BUFF,有些龍也許適合雙BUFF,比如適合打會心的龍系可以考慮龍罩狂熱一起上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過這些並不影響我們吹笛子,笛子狂熱一起上基本上是肯定的。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帶固傷乘算,其實遊戲里的字面意思就有解釋了,所有BUFF都是攻擊力提升,也就是說按著你的面板算的,大部分固定加傷因子是不會算在面板里的,自然無法乘傷。 除了各屬性強化,這也是為什麼他是T0加傷因子的唯一原因 Bingo的增傷與注意事項 由於bingo是乘算,所以連線的優先級也是很高的,如果按照成長到滿的冰咒612攻擊值來算,當對方無抗的時候,第一條第二條線各有61的增傷,第三條線砍半變成30。 細心的朋友看出來了,乘傷概念前期收益可能不搞,比不過固傷,但到後期會有爆炸性的收益,所以其實上面的因子效果其實不用看的太詳細了,因為你基本上只會選擇其中一兩個而已。其中狂熱化和各屬性強化特是必帶的。 先來看一張圖 此圖差不多驗證了我之前所說的遊戲公式里攻擊減防禦再乘以倍率的模板了。 但我在研究這則數據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等級的泡狐在打草食龍的時候實際傷害比倍率後的期望傷害少了一點點。 所以我展開了一個懷疑,是不是這遊戲有一個等級制度的賓果後期削弱來平衡因子被動增傷與賓果乘傷。 於是我換了不同等級的龍,帶著不同的面板,做了以下實驗。 觀察前面五條,你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一開始設想的等級修正其實錯了,實際上應該是攻擊力修正。 但是這個結果放到多線組合的時候,規律又都亂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多線組合的倍率也是有削弱的。 帶著這個疑問,我很想知道99級滿攻擊到底會削弱到什麼程度,於是我提前存了個檔,下了個叮開了個無限經驗把滅盡龍拉到了99級,結果忘記截圖了,但最後實驗是到了1.07左右的倍率。 我懷疑這其實是一個廢案,當初可能有這個設計的想法,但因為某些原因廢除了這種方案。 不過在99級的時候我也測試了另一組數據,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多線的倍率依然沒有達到2,但依然爆炸。 我細心篩選基因,搭配了同步化,全力,不屈的冰咒也果然被完爆了。 但也許抗性會有削弱,並且99級等級過高,對於大部分人都不可能(90-99期間一次經驗99999999需要打二三十條龍才能升滿),我就回檔到了63,進行了下一步的數據實驗。 各類型配置數據比較 主要比較bingo和平衡配置之間的差距 備註:全力在技能連攜和同步化差不多,可換其他,所有技能連攜皆是堅冰突刺打的。以上內容均沒有開狂暴化。 結論 1.抗性是隨機減傷 2.60級階段滿bingo技能同步化傷害與平衡(同步化+全力+不屈)配置基本持平(看技巧三猜連攜數據得知) 3.羈絆技能只吃屬性鏈乘傷 4.堆bingo的平A和技能傷害已經遠超平衡傷害 5.並且bingo乘傷的傷害成長性遠高於技能固定增傷 最終結論 1.都不帶狂暴化的話,走極限輸出單猜直接無腦滿bingo就好。但帶了狂暴化的H型套路是肯定比滿bingo高的。 所以極限單猜的配置只需要考慮帶上狂暴化的H型。 並且無論是技巧還是速度,各屬性強化都不能丟,這個是直接算到面板的。 2.走三猜有兩種思路,三線思路和主單項攻擊類型思路 三線思路推薦開發pvp,並且靈活一點可以考慮換其他同色技能來下一條攻擊類型線 主單項攻擊類型線推薦pve使用,適合追求一定傷害但又想打得舒服的人群使用,最推薦日用。 3.平衡配置並不是完全無用,因為當怪的抗性足夠高導致你無法打出什麼平A傷害的時候,平衡配置的同步傷害固定加傷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現階段黑龍就有這個趨勢,也許以後還會出類似的龍,但無論如何,平A和技能是絕對比不過高bingo配置的。 從目前來看,平衡能打的高的,高bingo也能打,但日用性的傷害兩者就差很多了。普通玩家建議做高bingo就行了,大佬可以各屬性做一套平衡。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精確的系統來計算運動中消耗的卡路里

對於那些為了減肥而進行鍛鍊並注意飲食的人來說,其中一個挑戰是確切地知道在運動中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有許多應用程式和可穿戴設備,如Apple Watch和Fitbit,聲稱可以顯示運動中消耗的卡路里數量。問題是,這些卡路里計算系統往往非常不准確,難以准確計算卡路里的攝入和卡路里的排出。 研究人員說,在計算活動期間消耗的卡路里時,可穿戴智能手錶和智能手機的誤差可能高達40%至80%。 來自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新的卡路里消耗管理系統,據稱該系統體積小,價格便宜,而且准確。該設備最有趣的一點是,人們可以自己製作這個可穿戴設備。 史丹福大學開發的系統平均只有13%的誤差。研究人員用一組代表美國人口的不同參與者測試了他們的緊湊型系統,發現該卡路里計算設備表現非常好,誤差只有智能手錶的三分之一。在研究過程中,該團隊能夠理解其他可穿戴卡路里計數器的基本問題,即由於它們嚴重依賴手腕運動或心率數據而帶來的誤差。 依靠手腕運動或心率的問題是,兩者都不能特別表明能量消耗。斯坦福團隊的可穿戴設備需要將兩個小型傳感器與電池和一個可攜式微控制器一起戴在腿上。該系統的製作成本約為100美元,研究人員免費提供了該系統所需的組件和代碼清單。 來源:cnBeta

《原神》刻晴速切DPS數據計算

《原神》中刻晴是可以當做站場主C來使用的,但是由於刻晴已經連續很多版本不強了,所以打打速切還是可以勝任的,那麼刻晴打速切的DPS數據是多少呢?現在為大家帶來「起名階段就卡關」分享的《原神》刻晴速切DPS數據計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刻晴帶磐岩結綠,聖遺物如雷2,屬性分是16492。如果把命之座和被動天賦里的效果全部觸發,屬性分可以到22991。刻晴的屬性量也算是中規中矩吧。 接下來是技能每秒倍率: 刻晴的技能每秒倍率看起來有點低,實際操作中只會更低。重擊會擊飛小怪,還會後退,打大怪還不錯。刻晴相比起胡桃,沒有蒸發反應的1.65倍傷害,命之座的屬性提升非常吃技能聯動,操作復雜手感差,優點就是不需要特意配合工具人保命增傷,陣容隨意。 那麼胡桃究竟等於多少刻呢?我就用這個上限屬性分來算一算,同樣是E技能期間,屬性分×每秒倍率,不考慮技能CD(刻晴的E技能CD還是挺快的,顯然胡桃不適合一直站場)。 半血以下胡桃開E,約等於1.93倍常態的刻晴,1.385倍命之座被動天賦全開的刻晴。(我們見到的大多是常態刻晴) 刻晴的E技能CD短,雷元素傷害覆蓋率高,輸出啟動條件簡單,比較適合新手前期資源不多,有練度的角色少的時候使用,刻晴只需要在雷附魔結束的時候切個奶媽奶一下,E技能CD又好了,又可以輸出了。 來源:遊民星空

哈佛-麻省理工量子計算研究取得突破:「我們正在進入量子世界的一個全新部分」

據媒體報導,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超冷原子中心和其他大學的物理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特殊類型的量子計算機,被稱為可編程量子模擬器,能夠以256個量子比特或「量子位」運行。 該系統標志著向建造大規模量子機器邁出了一大步,可用於闡明一系列復雜的量子過程,並最終幫助在材料科學、通信技術、金融和許多其他領域帶來現實世界的突破,克服當今甚至是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都無法做到的研究障礙。量子位(Qubit)是量子計算機運行的基本構件,也是其巨大處理能力的來源。 2021年7月7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之一、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哈佛大學量子計劃聯合主任 Mikhail Lukin說:「這使該領域進入了一個迄今無人涉足的新領域。我們正在進入量子世界的一個全新的部分。」 據文理學院研究生院的物理學學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epehr Ebadi稱,正是該系統前所未有的尺寸和可編程性的結合,使其處於量子計算機競賽的前沿,量子計算機利用物質在極小尺度上的神秘特性,大大提升了處理能力。在適當的情況下,量子比特的增加意味著該系統可以存儲和處理比標準計算機運行所依賴的經典比特更多的信息。 Ebadi說:「僅用256個量子比特就能實現的量子狀態數量超過了太陽系中的原子數量,」他解釋了該系統的巨大規模。 目前,該模擬器已經使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以前從未在實驗中實現的幾種奇異的物質量子態,並進行了一項量子相變研究,其精確程度可作為磁學在量子水平上如何工作的教科書實例。 這些實驗提供了關於材料特性背後的量子物理學的強有力的見解,並可以幫助科學家展示如何設計具有奇異特性的新材料。 該項目使用的是研究人員在2017年開發的一個平台的顯著升級版,該平台能夠達到51個量子比特的規模。那個舊系統允許研究人員捕捉超冷的銣原子,並使用稱為光學鑷子的單獨聚焦雷射束的一維陣列將它們按特定順序排列。 這個新系統允許原子在光學鑷子的二維陣列中被組裝起來。這將可實現的系統規模從51個增加到256個比特。通過使用光學鑷子,研究人員可以將原子安排在無缺陷的模式中,並創造出可編程的形狀,如方形、蜂窩狀或三角形格子,以設計量子比特之間的不同相互作用。 「這個新平台的主力是一個叫做空間光調制器的設備,它被用來塑造一個光學波前,以產生數百個單獨聚焦的光學鑷子光束,」Ebadi說。「這些設備本質上與電腦投影儀內用於在螢幕上顯示圖像的設備相同,但我們對它們進行了調整,使之成為我們的量子模擬器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原子最初裝入光學鑷子的過程是隨機的,研究人員必須移動原子,將它們排列到目標幾何形狀。研究人員使用第二組移動的光學鑷子將原子拖到它們所需的位置,消除了最初的隨機性。雷射使研究人員能夠完全控制原子量子比特的定位及其相乾的量子操縱。 來源:cnBeta

《原神》香菱速切DPS數據計算

《原神》中香菱的E技能與Q技能都是很適合打速切的技能,那麼香菱在打速切的時候DPS是多少呢?現在為大家帶來「起名階段就卡關」分享的《原神》香菱速切DPS數據計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菱,腦測中規中矩,實際也是中規中矩。 屬性表 相比起和璞鳶需要平A才能疊的被動,還是半血以下就能觸發的護摩之杖比較適合香菱。香菱總的屬性量也是不錯的,跟可莉差不多吧。(可莉已淪為屬性量單位???) 技能 1命鍋巴有跟行秋類似的減水抗,6命Q+15%火傷,提升也不是很大吧。旋火輪每打中目標1次,每秒倍率+171%。E和Q的倍率都很優秀,唯一問題是如何盡可能打滿傷害。 由此可見,4星角色在5星武器的加持下,表現都不差,看來對於提升傷害,更重要的是武器吧。 來源:遊民星空

Backblaze更新8.0版Mac計算機備份軟體 支持100個並發線程

為幫助用戶盡可能快速和直接地備份 Mac 上的數據,Backblaze 已於本周三推出了新版 Computer Backup 應用程式。除了性能的大幅提升、將客戶端負載減少 80%,該軟體還能夠智能判斷當前可用的系統算力和網絡資源,從而對並發數作出更好的限制、以避免系統過載。 本次 8.0 大版本更新的主要變化如下: ● 並發線程數量從 30 個增加到 100 個; ● 改進節流措施; ● 將客戶端負載減少 80%; ● 引入新的品牌設計。 用戶將能夠手動為 Computer Backup 軟體分配占用多少計算能力,但若系統負載過高,Backblaze 備份應用程式也會智能地減少正在使用的線程數。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調整,是因為 Backblaze...

《原神》面板數值計算與探究

《原神》中聖遺物和武器都有自己的極限屬性,但是玩家卻很少有極限屬性的聖遺物或者屬性,那麼現在為大家帶來「麥萌萌」分享的《原神》面板數值計算與探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引子 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要是米哈游給我一個可以定製聖遺物的權限,把聖遺物的副詞條全部拉滿,那我的角色面板該有多高啊 想著想著我就拿出了筆開始算,算到一半發現了一個問題:遊戲中顯示的數字是實際數值經過四捨五入的,如果僅僅把遊戲中看到的數字代入計算的話,誤差會越來越大。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個案例: A:快看快看,我的聖遺物有個46.8%爆傷的副詞條 B、C、D:哇,狗托 很顯然,A知道五星聖遺物的單次強化最高可以加7.8%的暴擊傷害,所以他用7.8直接乘以6得到了46.8(給不懂的朋友說明一下,這里的6是指的:聖遺物本來就帶有1個該詞條,初始4詞條的五星聖遺物從0強化到20可以額外獲得5個隨機詞條,這里假設獲得的全是該詞條)。 然而,請讓我提前公布答案:暴擊傷害實際的最大值是46.6%(這里指在遊戲中看到的)。 為了能更多的了解遊戲的數值,我決定來一探究竟! 國外大佬DimBreath對遊戲進行了拆包,這更加方便了我對數據進行嚴謹精確的分析。 下面的數值沒有特別說明皆表示直接對DimBreath的拆包成果進行引用,該數據集的理論誤差小於萬分之一(物理學界認為誤差小於百分之五就可以忽略了)。 聖遺物詞條 我認真分析了拆包數據並將其製成表格: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規律: 1、聖遺物星級每提高一級,強化等級上限提高4級 2、聖遺物星級每提高一級,副詞條強化檔次增加1檔,最高為4檔(每次強化時,會隨機選取一個檔次,給副詞條增加該檔次對應的數值) 3、相同星級的聖遺物,不同檔次之間的數值是有固定的比例關系的,但不同星級的聖遺物,根據屬性的不同,他們之間的比例卻是變化的(也有不變的,比如四星第4檔始終與五星第2檔相同) 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主詞條的數值並非是根據某個函數算出來的,而是把從+0開始每一級的數值都硬編碼(指把每級對應的數據寫死在遊戲文件里)進去的,因此這里我只給了+0和最高級的數值,以及平均每升一級提高的數值 2、暴擊和爆傷在某些時候並非嚴格的1:2的比例,但在誤差接受范圍之內,其他屬性之間同理 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地方我沒有寫在表格里: 1、官方把所有星級的聖遺物都指定了從+0到+20的數值,因此雖然遊戲里強化不出來+20的一到四星聖遺物,但是我們可以知道他對應的屬性是多少 2、除了上表中的屬性,官方還寫了固定防禦力、火元素抗性等主詞條,目前遊戲里並未實裝這些屬性的聖遺物 接下來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若以1%爆傷以及同等價值的屬性當作1分,則單聖遺物副詞條最高評分大約為70分(按照滿分的60%為及格來算,超過42分算一個合格的聖遺物,如果你只認為雙暴才是有效詞條的話,滿分為54.44分,32.67分算及格)。 上文的同等價值的屬性指的是可以等權重轉換的屬性,比如暴擊的主詞條31.1%和爆傷的主詞條62.2%就存在著1:2的關系,即1%暴擊可以兌換2%爆傷,其他屬性同理,這個關系無論在主詞條、副詞條、武器副詞條還是人物突破屬性中都適用。 武器屬性 原神的武器數值是這麼計算的: 1、武器具有初始攻擊力和初始副詞條,記作initA、initB,初始值和2個因素有關:武器的星級和武器的檔次 2、武器每個等級都有一個比例因子,攻擊力的比例因子和副詞條的比例因子不是同一個,分別記作fracA、fracB,frac隨著武器等級的提升而增大,官方把1到100級的比例因子都硬編碼了,且這個比例因子不是只有一份,有很多份,具體選哪份取決於武器的星級和武器的檔次,但所有的比例因子在武器等級為1時都為1 3、武器的突破狀態會影響附加攻擊力prom,在武器未突破時prom一定為0,每次突破會增大prom,具體增大為多少也是硬編碼的,且只與武器的星級有關 4、武器最終的面板攻擊力為 initA * fracA + prom ,副詞條為 initB * fracB 5、取武器等級為1時可以得到面板攻擊力正好為initA,副詞條正好為initB 通過計算發現,90級五星武器只可能有以下5種面板: 740.58攻擊力,11.026%暴擊率 674.33攻擊力,22.051%暴擊率 608.07攻擊力,33.077%暴擊率 541.83攻擊力,44.102%暴擊率 475.55攻擊力,55.128%暴擊率 其中,暴擊率可以換成其他等價屬性。5個檔次的武器的副屬性的數值比例為1:2:3:4:5,而攻擊力則依次減小構成等差數列。 第種面板的五星武器目前還沒有出,475.55是我自己根據官方給的數據算出來的。 而四星甚至更低的星級會在各項數值中體現出與五星的差距,例如 暗巷閃光 具有620攻擊力和55元素精通(可換算成9.167%暴擊率)均比五星第種面板低,但各星級之間具體的比例數據並未發現。 具體到每個星級各個檔次的表等我有空了再補充。 總結 看看這些不規律的數值,卻能很大程度上達到遊戲數據之間的屬性平衡。這波啊,這波是數值策劃的勝利~ 有了聖遺物主副詞條的精確數據、武器主副詞條的精確數據、人物的精確屬性,這下就能計算出理論中能達到的最高面板啦! 來源:遊民星空

《原神》可莉速切DPS數據計算

《原神》可莉的速切手法相信很多大家都會用,但是卻有很少的玩家對於其傷害數據不了解,那麼現在為大家帶來「起名階段就卡關」分享的《原神》可莉速切DPS數據計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據 表中是10級平A和13級技能。 可莉帶天空之卷,滿屬性魔女套,屬性分是14688分。 這個表中時間一欄的含義是,用錄屏從切換可莉上場的金光開始計時,到可莉的動作結束,下場換人的金光結束計時。 總結 1、可莉最佳的非技能輸出手段是A重跳,如果要打反應,直接重跳不要平A,如果想省體力,直接平A就行,如果要站場平A,A跳和AA跳都不錯。 2、可莉的平A一段可以接在任何輸出手段之前,0前搖。 3、可莉的E如果一個小炸彈都沒有吃到,只有滿傷害的52.3%。 細節 1、移動速度的提升會加快移動和跳躍的過程,使得跳躍用時減少,會變相略微提高A重跳的DPS。 2、可莉的Q要求可莉在場,如果是多核隊伍,會占用別的角色的輸出時間,但是從每秒倍率上來看,可莉開Q占場可以達到480%,這個每秒倍率已經很優秀了,所以建議把Q打滿。 3、速切時,可莉的重擊和E需要用跳來取消後搖,用閃避更快,但會消耗體力,平A和Q不需要用跳取消後搖 4、可莉的被動天賦+50%重擊傷害有5秒CD,可以把可莉的重擊看做一個5秒CD的小技能,速切傷害可觀。 再提一下可莉的功能性,可莉的命座里有減防、加元素傷、充能,這些在評判可莉時也需要考慮進去。 來源:遊民星空

計算機模擬顯示氣體海嘯可能逃離超大質量黑洞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海嘯。在地球上,它們通常發生在水下地震或火山爆發導致海水移位,從而引發巨大的海浪,在陸地上造成破壞並導致死亡。天體物理學家最近使用計算機模擬顯示,超大質量黑洞可以創造類似海嘯的結構,在深空形成巨大的規模。 由超大質量黑洞創造的海嘯是由逃離黑洞引力的氣體組成。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周圍的環境可能承載著整個宇宙中最大的海嘯狀結構。黑洞是神秘的,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努力描述黑洞是如何扭曲環境的,即使是在離黑洞多光年的地方。 質量大於一百萬個太陽的黑洞從銀河系中心的周圍圓盤中吸收物質,當這一過程正在進行時,該系統被稱為活動星系核。研究人員認為,活躍的星系核可能在兩極有相對噴流,並且有固定的物質雲擋住了黑洞周圍中心活動的視野。 然而,等離子體在圓盤上方循環,剛好不會落入黑洞,而黑洞會發出極其明亮的光芒和X射線,使天文學家能夠對超過一百萬的物體進行編目。研究人員認為,由強輻射驅動的強風,在一種被稱為 "外流"現象中從中心區域流走。研究人員正試圖了解在黑洞的事件視界附近和產生X射線的地方,氣體與X射線的相互作用。 X射線發射出的外流可以解釋黑洞周圍被稱為雲的各種密度區域。這些雲的溫度是太陽表面的十倍,並以太陽風的速度移動。該小組首次證明了中央黑洞流出的雲層是多麼復雜。模擬顯示,就在超大質量黑洞對周圍物質失去引力的距離內,旋轉圓盤中相對冷的大氣可以形成類似於地球上海洋表面的波。然而,科學家們認為,當海嘯形狀的雲層形成時,它們已經不再受到黑洞引力的影響了。研究人員希望利用模擬結果和觀測天文學家的工作,在深空尋找動力學的跡象。 來源:cnBeta

31歲的哈勃望遠鏡停運已十多天 計算機故障原因仍未知

已「服役」31年的哈勃空間望遠鏡自6月13日停止工作,截至25日,科學家尚未完全查明停運原因。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消息,哈勃望遠鏡的有效載荷計算機在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16時許停止運行,計算機停止接收表明一切正常的「保持運行」(keep-alive)信號。之後,計算機自動將所有科學儀器切換到安全模式中。 有效載荷計算機是1980年代建造的NASA標準太空飛行器計算機-1(NSSC-1)系統,它作用關鍵:不僅能夠控制和協調科學儀器、監控其健康和安全,也能分析和操作它收集的數據。 哈勃望遠鏡 6月14日,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航天中心的控制中心人員重新啟動了有效載荷計算機,但很快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而望遠鏡本身及其科學儀器仍然保持良好的狀態。初步跡象表明,計算機停運的原因是其記憶體模塊性能下降,然而,當運營團隊嘗試切換到備用記憶體模塊時,啟動備用模塊的指令未能完成。 有效載荷計算機位於科學儀器控制和數據處理(Science Instrument Command and Data Handling,簡稱SI C&DH) 單元上,該單元能使所有科學儀器系統保持同步,它與DMU一起處理、格式化和臨時存儲數據記錄器上的信息,以及將數據傳輸到地面。 目前的裝置是在2009年5月由太空人在太空梭任務STS-125中安裝的替代裝置,因為原始裝置在2008年發生了故障。替換裝置有一個CPU和四個獨立的記憶體模塊。 哈勃太空望遠鏡上有兩台有效載荷計算機,其中一台備用。當一台計算機出現問題,就可以切換到備用計算機。兩台計算機都可以訪問和使用任一記憶體模塊。(有效載荷計算機一次僅使用一個記憶體模塊,其他三個記憶體模塊備用。) 兩台有效載荷計算機的硬體主要包括:處理協調和控制科學儀器的命令的中央處理模塊(CPM);在計算機的CPM和其他組件之間架起通信橋梁作用的標準接口(STINT);含有在硬體之間傳遞信號和數據的線路的通信總線;一個用於存儲儀器的操作命令的有源記憶體模塊,以及三個備用的記憶體模塊。 根據6月22日的消息,在對計算機的記憶體模塊進行多次測試後,調查人員發現記憶體錯誤只是症狀,而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於計算機硬體。運營團隊開始調查是否為STINT硬體或CPM本身的原因。如果該計算機的問題無法解決,運營團隊將准備切換到備用計算機上的STINT和CPM硬體。 6月23日和24日進行了額外測試,包括首次在太空中打開備用計算機。該計算機自2009年被安裝到太空飛行器上以來則一直未通電,但它在地面上、在安裝之前有過測試。 額外測試的結果表明,來自主要和備份有效載荷計算機的這些硬體的許多組合都遇到了相同的錯誤——寫入或讀取記憶體的指令不成功。由於所有單個硬體元素都不太可能有問題,因此該團隊現在正在將SI C&DH 上的其他硬體視為可能的罪魁禍首,包括控制單元(control unit,簡稱CU)、科學數據格式器(science data formatter units,簡稱SDF)。CU用於將命令和數據格式化,並發到科學儀器等特定目的地,SDF能把來自科學儀器的科學數據格式化,再傳輸到地面。 該團隊也在查看功率調節器來判斷電壓供給是否正常。功率調節器能夠確保穩定的恆定電壓供應。如果電壓超出限制,就可能會造成所觀察到的問題。 美國宇航局6月25日消息稱,在接下來的一周內(編者註:也就是本周),該團隊將繼續評估SI C&DH單元上的硬體,以確定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導致了問題。如果運營團隊確定CU、SDF或電源調節器是可能的原因,他們將建議切換到備用CU、SDF模塊和備用電源調節器。 哈勃太空望遠鏡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命名,是一個大型天基天文台。自1990 年在「發現」號太空梭上發射以來,它徹底改變了天文學。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地球表面上方340英里(約547千米)的軌道上運行,遠高於雨雲、光污染和大氣層扭曲,這使其擁有特別清晰的視線。哈勃的視野范圍也很廣,從紫外線延伸到可見光(人們肉眼可見的)和近紅外線。 哈勃望遠鏡觀察了一些至今為止所見的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它在觀測在發現和描述宇宙中神秘的暗能量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到目前為止,哈勃望遠鏡進行了超過140萬次觀測。已經發表了超過18000篇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論文 得益於五次太空人的維修工作,哈勃望遠鏡中不斷獲得新的尖端科學儀器,其工作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同時,維修工作也會更換和升級老化部件,從而大大延長瞭望遠鏡的使用壽命。 第一次維修是為了糾正導致圖像模糊的「球差」問題。1993年12月,太空人首次在軌道上拜訪這台望遠鏡。 1997年進行了第二次維修。不僅更換了故障和退化的部件,還安裝了新儀器,將哈勃的波長范圍擴展到近紅外成像和光譜學,使科學家能夠探測宇宙的最遙遠之處。比如,太空望遠鏡成像光譜儀(STIS)。 光譜儀能夠將望遠鏡收集的光分成光譜成分,以便分析其成分、溫度、運動狀況等化學或物理特性。而STIS能夠收集比哈勃以前的光譜儀多30倍的光譜數據和500倍的空間數據。STIS的最主要優勢之一是研究超大質量黑洞,它能夠通過研究星系中心周圍的恆星和氣體動力學來尋找大質量黑洞。 1999年11月,由於哈勃望遠鏡六個陀螺儀中的第四個出現故障(哈勃望遠鏡至少需要三個穩定陀螺儀來進行科學研究),原本認為的預防性維修的任務變得更加緊迫。第三次維修任務分為兩次,第一次提供了新的陀螺儀等設備;第二次的維修中,太空人更換了哈勃的太陽能電池板並安裝了高級勘測相機(ACS)。ACS能看到的波長范圍從可見光到遠紫外線,它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它所取代的相機10倍的科學成果。 最後一次維修在2009年5月進行,太空人安裝了兩種新的科學儀器——宇宙起源光譜儀(COS)和寬視場相機3(WFC3)。為了延長哈勃望遠鏡的壽命,還安裝了新電池、新陀螺儀、新科學計算機等。此外,還在望遠鏡底座上安裝了一個讓望遠鏡在退役時離軌的裝置。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有望用於量子計算的新型超導體的獨特性能

由明尼蘇達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發現,一種獨特的超導金屬在作為一個非常薄的層時更具有彈性。這項研究是朝著了解材料中的非常規超導狀態這一更大目標邁出的第一步,這種超導狀態未來有可能被用於量子計算。這項合作包括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和天文學學院的四名教師--Vlad Pribiag副教授、Rafael Fernandes教授、Fiona Burnell和Ke Wang助理教授,以及康奈爾大學和其他一些機構的物理學家。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物理學》上,這是一份由《自然研究》雜誌出版的、經同行評議的科學月刊。 二硒化鈮(NbSe2)是一種超導金屬,這意味著它可以導電,或將電子從一個原子傳輸到另一個原子時沒有阻力。當材料處於非常小的尺寸時,其行為不同並不罕見,但NbSe2具有潛在的有益特性。研究人員發現,二維形式的材料(只有幾個原子層厚的非常薄的襯底)是一種更有彈性的超導體,因為它具有雙重對稱性,這與同一材料的較厚樣品有很大不同。 在Fernandes和Burnell對這種二維材料的奇異超導性的理論預測的激勵下,Pribiag和Wang開始研究原子薄的二維超導設備:"我們預計它有一個六重旋轉模式,像雪花一樣,盡管有六重結構,但它在實驗中只顯示了兩重行為。這是第一次在真正的材料中看到,"。 研究人員將新發現的NbSe2中超導狀態的雙重旋轉對稱性歸因於兩種密切競爭的超導類型之間的混合,即傳統的s波類型--典型的NbSe2,以及在少數層NbSe2中出現的非常規d型或p型機制。這兩種類型的超導性在這個系統中具有非常相似的能量,正因為如此,它們相互影響,相互競爭。 Pribiag和Wang說,他們後來意識到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們正在使用一種不同的實驗技術,即量子隧道測量來審查同樣的物理學現象。他們決定將他們的結果與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結合起來,發表一份綜合研究報告。 Burnell、Pribiag和Wang計劃在這些初步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原子級薄的NbSe2與其他奇異的二維材料相結合的特性,這最終可能導致使用非常規的超導狀態,如拓撲超導性,來構建量子計算機。 "我們想要的是一個原子尺度上完全平坦的界面。相信這個系統將能夠給我們一個更好的平台來研究材料,以便將它們用於量子計算應用。" 來源:cnBeta

《原神》刻晴使用新五星單手劍霧切的閃光傷害計算

《原神》中的刻晴作為一位雷系五星單手劍主C,不是被辱就算是在被辱的路上。稻妻即將開放,已知會有一把新武器叫做霧切的閃光,這把新單手劍契合刻晴嗎,刻晴使用之後的傷害對比其他五星單手劍又如何,來看看這篇《原神》刻晴使用新五星單手劍霧切的閃光傷害計算吧。 刻晴使用新五星單手劍霧切的閃光傷害計算 《原神》刻晴使用新五星單手劍比綠劍、盾劍傷害高4%~14%,結論:紙面強度很高! 附EXCEL表格 更新!之前新五星單手劍精5後的傷害加成算錯了,更正後精5後的傷害進一步提升,比綠劍高7.7%,比盾劍高13.9%!可以說對於刻晴這種缺少元素加傷的角色來說,是現階段最強的單手劍了 今天看見有人做表格算了新五星單手劍和綠劍的對比,結論是綠劍在暴擊率溢出的情況下,只比新五星單手劍傷害低了1%,所以實際上二者差不多。 但我個人覺得這個計算不嚴謹,原因如下: (1)計算是在假設聖遺物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綠劍換成新五星單手劍,就算其他聖遺物不換,至少爆傷頭要換成暴擊頭吧?如果不換聖遺物,綠劍確實會因為暴擊率的溢出而導致傷害期望偏低,但是對於新單手劍,也存在暴擊率過低,偏離1:2的最佳比例的問題,同樣會導致傷害期望變低。 (2)那位沒有放出原始資料,不知道是在什麼聖遺物數據下進行的計算,所以也沒法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 所以這里重新做了一個對比計算,結論是:新單手劍比綠劍傷害高4~8%,比疊滿的盾劍傷害高8%~14%(盾劍全加在攻擊力上,稀釋太嚴重了......)。隨著精煉等級的提升,傷害差距逐漸拉大 附件是EXCEL表格,有需要的自取。可以填入你們自己的角色和聖遺物數據進行對比 對比綠劍精煉1: 對比綠劍精煉5: 對比盾劍精煉1: 對比盾劍精煉5: 來源:3DMGAME

《原神》各治療角色恢復量計算

《原神》中有很多擁有恢復能力的角色,那麼這些角色的治療量以及治療特點是怎樣的呢,想要了解的玩家請看下面「浩瀚星空里的」帶來的《原神》各治療角色恢復量計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治療角色(俗稱奶媽)呢,是遊戲里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遊戲的前中期,少了治療性角色,就只能去吸乾七天神像了。 本期攻略是對目前原神里所有的奶媽角色的一個大盤點,以及治療能力的綜合比較。 靠自己天賦或命座加持給自己治療,並且能給隊友治療的角色才能入選本次排行。因此胡桃和皇女就未能入榜。 正式入榜的角色有 按生命治療的 芭芭拉、班尼特、迪奧娜、行秋; 按攻擊力治療的 七七、琴; 按防禦力治療的 諾艾爾; 按承傷治療的 鍾離(6命) 實測時,同種治療類型的角色用同一套聖遺物。因為個人角色的等級和天賦等級不一致,所以待會兒展示的治療量僅供參考。 治療量的計算也是非常簡單的,總共就涉及到兩個乘區。基礎治療量是在角色的天賦里就能找到對應的計算公式。然後其他的 治療加成、受治療加成等等都是屬於同一個乘區,內部為加算,我們只要分清楚授受關系就行。比如受治療加成是角色的一個屬性,僅對自己受到的治療有加成效果;而治療加成則是自己造成的治療量的一個提升,造成的治療量是對全隊都有效的。 因為是乘算關系,所以一般情況下想要奶量更高的話,聖遺物的帽子都會選擇帶治療加成。 好了,接下來是個人的一個排名。(排名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功能性,只是綜合的比較治療能力) 鍾離 治療特性:單體治療、持續治療 鍾離的治療能力在於6命效果。貧窮可能使我們無法抽6命鍾離,但卻無法限制我們的想像力。 6命鍾離在有護盾的時候才會有治療,治療量為所承受傷害的40%,單次回復不超過最大生命值的8%.也就是說對於一個5萬血的角色,單次回復量不會超過4000. 稍微計算一下,5萬血、11級E技能的護盾所能承受的傷害為(50000*0.243+2927)*1.5*1.15=26008 這2.6萬的承傷所能轉化的總治療量為26008*0.4=10403。總的治療量並不高,但鍾離的定位是盾輔/副C,且是目前最強的護盾角色,6命的治療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吧! 行秋 治療特性:單體治療 行秋的治療能力則是靠20級突破天賦。 雨簾劍在受擊破碎或是持續時間結束,每柄雨簾劍會基於行秋最大生命值的6%,回復當前角色的生命值。雨簾劍初始是3柄,1命可以增加一柄,也就是4柄。行秋的E技能和Q技能都能生成最大數量的雨簾劍。 聖遺物是為了測試治療量才選擇的少女4件套。行秋E技能和Q技能的持續時間都是15秒,所以等到持續時間結束來回血的話,是吃不到這個4件套效果加成的。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受怪物攻擊,然後提前觸發。 角色相關屬性 聖遺物:少女4(生,生,治療加成) 角色生命值:27229 一柄雨簾劍破碎的治療量如下(2792) 計算公式 27229*0.06*(1+0.15+0.2+0.359)=2792 所以這種情況下4柄雨簾劍的理論最高治療量有2792*4=11168。 另外,行秋大招給的雨簾劍在承傷時是不會破碎的,只有等到持續時間結束,才會為我們回復生命值。總的來說,行秋作為奶媽絕色的回復能力也是很一般的。 諾艾爾 治療特性:群體治療、持續治療 諾艾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女僕。女僕的定位應該是一個自帶治療能力的主C。這邊為了測試治療量,也是換上了一個治療加成的帽子,看實際看一下她的治療能力。 女僕的治療能力在於E技能 女僕有E技能給的的護盾的時候,普攻或重擊命中敵人時都有幾率為隊伍中所有角色回復生命值(9級E治療觸發幾率是58%)。這是一個群體治療效果,治療量是基於女僕的防禦力,治療觸發幾率則是與E技能等級有關。如果有1命的話,那開大之後的觸發幾率就是100%了。 武器我選擇的是白影劍,攻擊在命中敵人之後會增加自己的防禦力,最多疊加4層。所以治療量是會逐漸增加的。但在穩定之後的單次治療量都是1654,被動疊滿後的防禦力是2454. 聖遺物:2少女(治療加成帽子) 9級E技能的治療量 36.2%防禦力+209 計算公式 (2454*0.362+209)*(1+0.15+0.359)=1655.9(誤差為2) 女僕是群體治療,護盾存在的12秒之內,我最多打出了16次治療(通過重擊的轉圈圈),簡單計算一下,理論的總治療量1654*16*4=105856。這個總的治療量是相當之多的,之所以才排到第6名,是因為第一時間要12秒之多;第二必須女僕站場平A才行,無法脫手治療。 迪奧娜 治療特性:單體治療、持續治療 聖遺物選擇的是和之前行秋的同一套,大招等級為10級,角色6命。(6命對於生命值低於50%的角色有一個30%的受治療加成提升)迪奧娜大招的持續時間是12秒,每2秒會給領域內的角色回一次血,共計6次回血。如果想要全程吃到少女4件套效果的話,可以在中間使用一次E技能。 角色生命值:23383 聖遺物:少女4(生,生,治) 10級Q的持續治療量 9.6%生命值上限+1129 50%血以後的單次治療量為5767 計算公式 (23383*0.096+1129)*(1+0.15+0.2+0.359)=5765.8 總治療:5767*6=34602 芭芭拉 治療特性:單體/群體治療、持續/瞬發治療 芭芭拉應該是大部分玩家前中期一個比較重要的夥伴吧。自身的突破屬性是生命值百分比,EQ都有治療能力。在E技能的加持下,普攻命中敵人還能群體治療。芭芭拉E技能在開啟的一瞬間會有一次治療,這一次是只能治療到自己。之後每隔5秒左右會為當前場上水環環繞的角色回復一次生命值。E技能持續時間是15秒,如果算上60級突破天賦的話,最多可以有20秒,共計5次單體治療。 角色生命值:27281 聖遺物:少女4(生,生,治) 7級E治療量 6%生命值上限+664 7級Q治療量 26.4%生命值上限+2932 在吃到少女4效果時,單次的治療量為3932 計算公式 (27281*0.06+664)*(1+0.15+0.2+0.359)=3932 假設吃滿少女4,E技能的總治療量(普攻命中治療未計算)為3932*5=19660 芭芭拉的Q技能是一個瞬發的群體回血技能。聖遺物拉滿的話,70級的芭芭拉,7級大招單個角色就能會17303點血 計算公式 (27281*0.264+2923)*(1+0.15+0.2+0.359)=17304(誤差1點) EQ總治療量:19660+17303*4=88872 6命的芭芭拉還有一個復活技能,能讓倒下的角色直接滿血復活。但是CD太長了。15分鍾之內觸發一次。 芭芭拉的治療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本身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點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大招的充能問題,因為自身的E技能是不產元素微粒的,所以一般打一次副本,也就只能用到一個大;靠E技能回血的話,效率就有點低了,沒5秒才回一次血,並且還有可能成為內鬼。聯機的時候除去大招想要給隊友回血的話,就只能開E後普攻回血。 班尼特 治療特性:單體治療、持續治療 班尼特除了在坡盾、增傷以及去除debuff方面表現突出之外,其治療能力也是相當高的。班尼特大招的持續時間是12秒,在大招領域內的角色每1秒回復一次生命值,所以共計有12次治療。 角色生命值:31669 聖遺物:少女4(生,生,治) 9級Q治療量 10.2%生命值上限+1174 吃到少女4加成的單次回復量是7526 計算公式 (31669*0.102+1174)*(1+0.15+0.2+0.359)=7526.8 總治療量(吃滿少女4)7526*4=90312 班尼特的治療量還是相當給力的,自身突破屬性是元素充能效率,大招充能也不是問題。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血量大於70%之後,就不再治療。 琴 治療特性:單體/群體治療、持續/瞬發治療 琴的回復能力是跟自身的攻擊力有關的。突破屬性是治療加成,80級突破之後就自帶22.2%的治療加成。琴的治療能力主要還是靠大招,大招先是有一個瞬發的群體治療,此後則是每秒一次的領域內角色的單體治療。後面的單體治療是瞬發治療量的1/10,這個從倍率應該就能直接看出來。 實測數據 角色攻擊力:2443 89級突破屬性:22.2%的治療加成 聖遺物:2角鬥士2少女(攻,攻,治) 8級Q技能爆發治療量:402%攻擊力+2888 這樣的瞬發治療量是21987,持續治療量是2198. 計算公式 (大招瞬發傷害) (2443*4.02+2888)*(1+0.15+0.359+0.222)=21999(誤差12點) 後面的領域內單體治療是1秒一次,共計12次。這麼一算。琴僅靠大招的治療量有21987*4+2198*12=114293. 除此之外,琴的20級突破天賦使得琴的普攻命中敵人時,也有50%的幾率為隊伍中所有角色回復一定量的生命值。 七七 治療特性:單體/群體治療、持續治療 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把榜一給七七。(治療量毋庸置疑,主要還是治療手段的問題啊) 七七和琴一樣突破屬性都是治療加成,且治療能力都是靠攻擊力。但90級的七七,基礎攻擊力有287;而90級的琴基礎攻擊力只有239.可見七七的基礎攻擊力還是很高的。同樣的聖遺物和同樣的武器,我71級的七七和上面89級的琴的攻擊力幾乎是一致的。 實測數據 角色攻擊力:2437 71級突破屬性:16.6%的治療加成 聖遺物:2角鬥士2少女(攻,攻,治) 6級E持續治療量: 97.44%攻擊力+713 6級Q治療量: 126%攻擊力+914 七七的E技能,感覺是直接照搬芭芭拉的E技能,除了一個是水一個是冰之外,其他基本一致。連E技能同樣不產元素微粒都是一樣的。七七E技能的持續時間也是15秒,施放的時候會對自己治療一次;之後則是每隔5秒左右對場上角色治療一次。所以共計有4次治療。與芭芭拉的E技能類似,七七在開啟E技能後,平A命中敵人也可以群體回復隊友。 6級E技能的單次治療量為5172 E技能治療量計算 (2437*0.9744+713)*(1+0.15+0.359+0.166)=5171.8 E技能總治療量 5172*4=20688 七七的Q技能是給怪物上標記,當角色對標記過的怪物造成傷害時,會給造成傷害的角色回血。但並不是每一次造成傷害都能回血,每次回血後都有一個2.5秒左右的內置CD。所以大招持續時間的15秒之內,共計回血次數為6次。 Q技能治療量計算 (2437*1.26+914)*(1+0.15+0.359+0.166)=6674(誤差1點) 6級Q總治療6675*6=40050 光靠上面這些還是不夠的,雖然總的治療量還算不錯,但七七同樣是充能困難戶,大招需要80點元素能量,自身的E技能又無法產能。七七之所以能夠排到榜一,跟她的兩個突破天賦也有很重要的關系。 20級突破天賦 60級突破天賦 50%的幾率的話,基本A兩下就能給怪物掛一次符了。6秒的時間最少能奶2次,所以說這個天賦也算是彌補了一些大招的問題吧! 此外,七七的6命效果也有一個復活能力,命座比較珍貴,就不細說了。 來源:遊民星空

罕見的超導體被發現 可能對量子計算的未來至關重要

由肯特大學和STFC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領導的研究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稀有拓撲超導體--LaPt3P。這一發現可能對量子計算機的未來運行具有巨大的意義。超導體是重要的材料,當冷卻到一定溫度以下時能夠無阻力地導電,這使得它們在一個需要減少能源消耗的社會中非常受歡迎。 它們在日常物品的規模上表現出量子特性,使它們成為建造使用量子物理學存儲數據和執行計算操作的計算機的極具吸引力的候選者,甚至在某些任務中可以大大超過最好的超級計算機。因此,像Google、IBM和微軟這樣的領先科技公司對使用超導體在工業規模上製造量子計算機的需求越來越大。 然而,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量子位(qubits)是非常敏感的,由於電磁場、熱量和與空氣分子的碰撞,它們會失去其量子特性。通過使用一類特殊的超導體,即拓撲超導體,可以實現對這些因素的保護,拓撲超導體除了是超導體之外,還在其邊界或表面上承載著受保護的金屬態。如通過μ子自旋弛豫實驗和廣泛的理論分析新發現的LaPt3P,是非常罕見的,對未來的量子計算產業具有巨大的價值。 為了確保其特性與樣品和儀器無關,在華威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制備了兩套不同的樣品。然後在兩種不同類型的μ介子設施中進行了μ介子實驗:在STFC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ISIS脈沖中子和μ介子源和瑞士的PSI。 肯特大學物理科學學院Leverhulme早期職業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Sudeep Kumar Ghosh博士說:"拓撲超導體LaPt3P的發現在量子計算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發現這樣一種罕見的、令人嚮往的成分,表明了μ介子研究對我們周圍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來源:cnBeta

加拿大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痴呆症預測計算器

據媒體報導,來自渥太華醫院、渥太華大學、Bruyère研究所和ICES的研究人員已經建立和驗證了一個在線計算器,該計算器可以讓55歲及以上的個人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大腦健康狀況及如何在未來五年內減少被診斷出患有痴呆症的風險。 他們的研究過程發表在了《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上,計算器則可以在projectbiglife.ca上找到。 痴呆症是一個總稱,指的是會嚴重到干擾日常生活的記憶和其他思考能力喪失的症狀。加拿大每年診斷出7.6萬例痴呆新病例,並且預計隨著人口老齡化,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痴呆症沒有治癒或治療方法。然而,約三分之一的痴呆症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因素預防如體育鍛鍊、健康飲食、減少酒精和菸草使用以及控製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情況。 研究人員基於對75000名安大略省的調查數據得出了這個痴呆症計算器。 「讓這個痴呆症風險計算器與眾不同的是,你不需要去看醫生做任何測試,」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Stacey Fisher表示,「人們在舒適的家中就已經有了完成計算器所需的所有信息。」 痴呆群體風險工具(DemPoRT)中的因素包括: 年齡 吸菸狀況和終生接觸 酒精攝入 體育活動 壓力 飲食 歸屬感 種族 移民身份 社區的社會經濟地位 教育 需要援助的活動 婚姻狀況 使用的語言數量 健康狀況 這個計算器可以被個人用來評估他們的痴呆症風險並幫助他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研究人員還為政策制定者設定了一個目標,即使用這種算法對普通大眾做同樣的事情。 通過這項研究,該團隊開發了第一個預測工具。它可以預測社區新病例的數量、確定高危人群、為老年痴呆症預防戰略提供信息並將用於支持加拿大的國家老年痴呆症戰略。通過使用定期收集的健康數據和調查,人口健康專家獲得了使用該算法所需的所有信息。 「這套工具將為填寫表格的人提供一些線索,以此來告訴他們如何降低患痴呆症的風險,」這項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Peter Tanuseputro說道,「COVID-19大流行還清楚地表明,種族和社區等社會人口變量在我們的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重要的是要在工具中包含這些變量,這樣政策制定者就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群如何受到痴呆症的影響並幫助確保任何預防策略都是公平的。」 這個痴呆症計算器將被添加到Project Big Life的現有計算器列表中,這些計算器可以幫助加拿大人根據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來估計自己的預期壽命。 該計算器的數據來自加拿大統計局加拿大社區衛生調查中心。該系統目前設計用於加拿大,不過它也可適用於世界上收集健康調查數據的100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 來源:cnBeta

如何計算 UFO 是外星人飛船的機率?

對不明飛行物 (UFO) 的研究熱潮似乎已經退去,但不久前的一則新聞又使人們對這些神秘物體產生了興趣。那麼,外星人飛船被發現的機率有多大?讓我們試著用數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近日,美國軍方公布了一些此前屬於機密的關於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的照片和膠片,其中大多顯示有一些模糊的東西在以奇怪的方式移動。不過,有人認為這意味著不明飛行物屬於外星人的機率從 1% 上升到了現在的 50%。 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人們經常在天空中看到他們不理解的東西,其中絕大多數是飛機、衛星、氣象氣球、雲、火箭發射、極光、光學反射等等。但一些目擊事件至今沒有合理的解釋。問題在於,許多人會直接得出「未知事物=外星人」的結論。仔細想想這其實很奇怪,為什麼這些不明飛行物就不能是天使呢? 目前關於 UFO 是否與外星人有關的證據都十分模糊,缺乏明確性 英國牛津大學未來人類研究所的安德斯·桑德伯格選擇使用貝葉斯公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該公式堪稱統計學的支柱,由英國數學家托馬斯·貝葉斯提出,可以在某件事已有發生證據的情況下,給出另一件事發生的機率 (Pr)。 對於 「UFO 是外星物體的證據」的機率,桑德伯格給出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這個公式中 ,Pr(UFO 是外星物體丨證據)是在某些證據下 UFO 是外星物體的機率 ;Pr( 證據丨 UFO 是外星物體)則是已知 UFO 是外星物體的情況下,出現證據的機率...

微軟發布PC健康檢查應用程式 判斷計算機是否能運行Windows 11

微軟Windows 11發布會正在進行中,與此同時官方今天發布了一個名為PC Health Check的新工具。在每一個大版本的Windows系統發布前,微軟都會提供這樣的工具來協助用戶完成升級。這個新的PC健康檢查可以用來檢查你的PC是否可以運行Windows 11,為這一不久後將要發布的新系統做好最後的兼容性准備。 從截圖可以看出,除了Windows 11 PC要求檢查外,這個應用還可以檢查備份和同步的狀態以及Windows Update狀態等。 您可以在這里免費下載Windows PC健康檢查應用程式: https://t.co/hJ7fYBlb51?amp=1 來源:cnBeta

麻省理工學院在全面實現量子計算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在量子計算機中,信息的處理是一個極其微妙的過程,計算實際上由脆弱的量子比特執行,它們極易受到退相乾的影響,即失去其量子力學行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全面實現量子計算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展示了一種技術,消除了量子算法中最基本的操作--雙量子位操作或 "門 "的常見錯誤。 "盡管在能夠用超導量子比特(qubits)進行低錯誤率的計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作為量子計算的構件之一,雙qubit門中的錯誤仍然存在,"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生Youngkyu Sung說,他是2021年6月1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X》上關於這一主題的論文的主要作者。 在Sung和他所在的研究小組--麻省理工學院工程量子系統部之前進行的研究中提出了可調諧耦合器的概念,允許研究人員打開和關閉兩個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以控制其操作,同時保留脆弱的量子比特。可調諧耦合器的想法代表了一個重大的進步,例如,被Google引用為他們最近展示的量子計算比經典計算的優勢的關鍵。 然而,解決錯誤機制就像剝洋蔥一樣。剝開一層就會發現下一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使用可調諧的耦合器,雙量子比特門仍然容易出現錯誤,這些錯誤是由兩個量子比特之間以及量子比特和耦合器之間的剩餘不需要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在可調諧耦合器出現之前,這種不需要的相互作用通常被忽略,因為它們並不突出--但現在它們卻顯得突出了。而且,由於這種殘余誤差隨著量子比特和門的數量增加而增加,它們阻礙了建立更大規模的量子處理器的道路。 《物理評論X》的論文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減少這種誤差。 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副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研究員、量子工程中心主任、工程量子系統組所在的電子研究實驗室副主任威廉-D-奧利弗說:"我們現在進一步採用了可調諧耦合器的概念,證明了兩種主要類型的雙量子比特門的保真度接近99.9%,即被稱為可控Z門和iSWAP門。" 更高保真度的閘門增加了一個人可以執行的操作數量,更多的操作轉化為在更大的規模上實施更復雜的算法。 為了消除引起錯誤的量子比特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利用耦合器的更高能量水平來抵消有問題的相互作用。在以前的工作中,耦合器的這種能量水平被忽略了,盡管它們誘發了不可忽略的雙量子位相互作用。 "更好地控制和設計耦合器是按照我們的願望定製量子位-量子位相互作用的一個關鍵。這可以通過對存在的多級動力學進行工程設計來實現,"Sung說。下一代量子計算機將是糾錯的,這意味著將增加額外的量子比特以提高量子計算的穩健性。 奧利弗說:"量子比特錯誤可以通過增加冗餘來積極解決。"然而,他指出,這樣的過程只有在門足夠好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超過一定的保真度閾值,這取決於糾錯協議。"今天最寬松的閾值是99%左右。然而,在實踐中,人們尋求比這一閾值高得多的柵極保真度,以便與合理的硬體冗餘水平共存。" 這項研究中使用的設備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製造的,是在雙量子比特操作中實現保真度的基礎。製造高相乾性設備是實現高保真控制的第一步。雙量子位門的高錯誤率大大限制了量子硬體運行通常難以用經典計算機解決的量子應用的能力,如量子化學模擬和解決優化問題。到目前為止,只有小分子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了模擬,這些模擬可以很容易地在經典計算機上進行。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減少雙量子比特門誤差的新方法在量子計算領域是及時的,有助於解決當今最關鍵的量子硬體問題之一。 來源:cnBeta

因斯布魯克大學成功構建世界首個緊湊型量子計算機

在過去三十年中,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開創了構建量子計算機的基礎工作。作為歐洲量子技術旗艦計劃的一部分,因斯布魯克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現在已經構建了一個十分緊湊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的原型機。 「我們的量子計算實驗通常占據30—50平方米的實驗室,」因斯布魯克大學的Thomas Monz表示,「我們現在希望在盡可能小的空間進行技術研究,同時滿足工業常用的標準。」 新設備旨在表明量子計算機將很快被用於數據中心。「我們能夠證明緊湊的設備不一定要犧牲功能才能得到。」因斯布魯克大學研究團隊的Christian Marciniak補充道。 圖片:緊湊型量子計算機適合兩個19 英寸伺服器機架。 (來源:因斯布魯克大學) 這台世界上首個緊湊型量子計算機的各個構件的尺寸,需隨著量子計算機體積的減小而減小。必須顯著減小。例如,其核心部件,即安裝在真空室內的離子阱,只占用了此前所需空間的一小部分。該離子阱由 Alpine Quantum Technologies (AQT) 提供,AQT)是因斯布魯克大學和奧地利科學院的衍生公司,旨在構建商用量子計算機;其他組件由位於耶拿的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與精密工程研究所和位於德國慕尼黑的精密雷射製造商TOPTICA Photonics 提供。 多達 50 個量子比特 這台緊湊型量子計算機可以自主運行,並將很快實現在線編程。在構建這台量子計算機過程中,一個特別的挑戰是確保量子計算機的穩定性。 據悉,量子設備是非常敏感的。在實驗室中,需藉助精心的措施來保護它們免受外部干擾。令人驚訝的是,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將這種質量標準應用到了緊湊型量子計算機上,從而確保其安全和不間斷運行。除了穩定性之外,量子計算機能否實現商用的決定性因素是可用量子比特的數量。 對此,在最近的活動中,德國政府設定了初步構建具有24 個完全糾纏的量子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的目標。因斯布魯克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他們能夠使用新設備單獨控制並成功糾纏多達24 個離子。 「到明年,我們希望能夠提供具有多達50 個單獨可控的量子比特的設備。」Thomas Monz表示。 該項目得到了奧地利科學基金 FWF、研究資助機構 FFG、歐盟和奧地利工業聯合會蒂羅爾等的財政支持。 來源:cnBeta

美國宇航局依然在努力解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計算機故障

美國宇航局依然在努力解決哈勃太空望遠鏡上載荷計算機的問題。運營團隊表示將進行測試並收集更多關於系統的信息,以進一步隔離問題。科學儀器將繼續保持在安全模式狀態,直到問題得到解決,而望遠鏡本身和科學儀器仍然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 哈勃望遠鏡的機載計算機在6月13日星期日停止運行。6月14日星期一,重新啟動計算機的嘗試失敗。初步跡象表明,計算機記憶體模塊的退化是這台老舊的計算機出現問題的根源。然而,當操作團隊試圖切換到一個備份記憶體模塊時,啟動備份模塊的命令也未能如願完成。本周四晚上,團隊對這兩個模塊進行了另一次嘗試以獲得更多的診斷信息,同時再次嘗試使這些記憶體模塊上線。然而,這些嘗試都沒有成功。 哈勃機載載荷計算機是源自美國宇航局標準太空飛行器計算機-1(NSSC-1)系統,最早建於1980年代,位於科學儀器指揮和數據處理單元上。該計算機的目的是控制和協調科學儀器,並為健康和安全目的監測它們。它原本在設計上是完全冗餘的,因為在軌道上有第二台計算機及其相關硬體,在出現問題時可以切換到這台計算機。兩台計算機都可以訪問和使用四個獨立的記憶體模塊中的任何一個,每個模塊包含64K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記憶體,有效載荷計算機每次只使用一個記憶體模塊,其他三個作為備份。 哈勃於1990年發射,在過去30年里為我們了解宇宙做出了巨大貢獻。 來源:cnBeta

《原神》迪奧娜護盾吸收量計算方法

《原神》中迪奧娜的護盾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可以保護角色不受傷害,那麼這個護盾的吸收量是多少呢?現在為大家帶來「硬黑鉛筆QAQ」分享的《原神》迪奧娜護盾吸收量計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式 (生命值*倍率+基礎吸收量)*(175%如果長按則有)*(115%如果2命則有)*(250%如果對冰傷害則有)*(1+護盾強效)=護盾吸收量 (註:護盾強效僅對擁有該屬性角色生效,比如迪奧娜帶35%護盾強效,開護盾後切琴,琴無法享受迪奧娜的35%護盾強效的收益,所以迪奧娜是不會帶2流星套的。) 驗證 1.驗證2命的15%吸收量,長按E的75%吸收量之間是單獨乘算關系: 17476血量迪奧娜,11級E,6命,0護盾強效。 此時對非冰傷的吸收按上面計算應為: 點按:(17476*13.7%+1646)*1.15%=4646 長按:(17476*13.7%+1646)*1.75%*1.15%=8131 實測: 無護盾小寶飛彈吃滿:17476-7809=9667 點按實際護盾吸收量:9667-(17476-12451)=4642,與推算的4646基本一致 長按實際護盾吸收量:9667-(17476-15932)=8123,與推算的8131基本一致。 2.驗證對冰傷的250%吸收,護盾強效與上面1中兩個加成均為單獨乘算: 9750血量迪奧娜,11級E,6命,35%護盾強效。 此時對冰傷的吸收按計算應為: 長按:(9750*13.7%+1646)*1.75%*1.15%*250%*135%=20085 (因為盾條比血條厚,所以測怪物傷害按怪物攻擊跳的數值之和算) 實測 無相冰單根地刺3808傷害 通過錄屏回放能發現在第6根地刺出現的同時,迪奧娜護盾打破,並造成2779點冰元素傷害,故: 長按實際對冰傷害的護盾吸收量為:3808*6-2779=20069,與上面推算的20085基本一致。 來源:遊民星空

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計算機意外停止工作 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恢復操作

美國宇航局正在努力解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有效載荷計算機的問題。該計算機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星期日下午4點後不久停止了運行。在分析了數據之後,哈勃操作團隊正在調查是否是一個老化的記憶體模塊導致了計算機的停止。 該團隊正准備在6月16日星期三切換到幾個備份模塊中的一個。然後,計算機將被允許運行大約一天,以驗證問題是否已經解決。然後團隊將重新啟動所有的科學儀器,使望遠鏡恢復正常的科學運行。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由發現號太空梭於1990年4月24日發射的。由於突破了大氣層的扭曲,哈勃可以毫無遮擋地窺視行星、恆星和星系,其中一些超過134億光年的距離。 有效載荷計算機的目的是控制和協調太空飛行器上的科學儀器。在周日發生停頓後,主計算機停止接收 "保持聯系"信號,這是有效載荷計算機和太空飛行器主計算機之間的標準握手,以表明工作正常。主計算機隨後自動將所有科學儀器置於安全模式配置中。位於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控制中心人員於6月14日星期一重新啟動了該計算機,但它很快又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該有效載荷計算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標準太空飛行器計算機-1(NSSC-1)系統,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它是科學儀器指揮和數據處理模塊的一部分,該模塊在2009年最後一次太空人服務任務中被替換。該模塊有不同程度的冗餘,必要時可以開啟作為主系統。 來源:cnBeta

量子計算新突破:新發明使光量子比特在室溫下保持穩定

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技術,使光的量子比特在室溫下保持穩定,而不是只能在-270度下工作。他們的發現節省了電力和資金,這是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一次突破。 由於我們幾乎所有的私人信息都被數位化了,我們找到保護我們的數據和我們自己不被黑客攻擊的方法越來越重要。量子密碼學是研究人員對這一問題的答案,更確切地說,是某種量子比特--由單光子組成:光的粒子。單個光子或光的量子比特,它們也被稱為,是極難被黑客破解的。 然而,為了使這些光的量子比特穩定並正常工作,它們需要被儲存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也就是零下270攝氏度--這需要大量的電力和資源。然而,在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在室溫下存儲這些量子比特的新方法,其時間比以前顯示的長一百倍。 "我們已經為我們的存儲晶片開發了一種特殊的塗層,幫助光的量子位在室溫下時是相同和穩定的。此外,我們的新方法使我們能夠將量子比特存儲更長的時間,也就是毫秒而不是微秒--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量子光學教授尤金-西蒙-波爾齊克說:"我們對此真的很興奮。" 記憶晶片的特殊塗層使得存儲光的量子比特變得更加容易,而不需要大冰櫃,後者操作起來很麻煩,而且需要大量的電力。因此,新發明將更便宜,更符合未來工業的需求。 "在室溫下存儲這些量子比特的好處是,它不需要液態氦或復雜的雷射系統進行冷卻。另外,這是一項更簡單的技術,可以更容易地在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中實施。"參與該項目的UCPH-PhD的Karsten Dideriksen說。 通常情況下,較高的溫度會擾亂每個光量子位的能量。"在我們的存儲晶片中,數以千計的原子飛來飛去,發出的光子也被稱為光量子比特。當原子受熱時,它們開始加速移動,並相互碰撞以及與晶片的牆壁碰撞。這導致它們發射出相互之間非常不同的光子。但我們需要它們完全相同,以便在未來將它們用於安全通信,"Eugene Polzik解釋說。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開發了一種方法,用存儲晶片內部的特殊塗層來保護原子存儲器。該塗層由具有蠟狀結構的石蠟組成,它通過軟化原子的碰撞發揮作用,使發射的光子或量子相同且穩定。此外,我們還使用了特殊的過濾器,以確保只有相同的光子才能從存儲晶片中提取出來"。 盡管這項新發現是量子研究的一個突破,但它仍然需要更多的工作。"現在我們以較低的速度產生光的量子--每秒一個光子,而冷卻的系統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產生數百萬個光子。但我們相信這項新技術有重要的優勢,而且我們可以及時克服這一挑戰,"Eugene總結道。 來源:cnBeta

《原神》爆傷與暴擊期望數據計算

《原神》中暴擊率及暴擊傷害是角色所造成傷害多少的兩個決定性的因素,那麼我們該怎樣計算出暴擊率與暴擊傷害的期望數據呢?現在為大家帶來「愛高坂桐乃」分享的《原神》爆傷與暴擊期望數據計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基本理論 白字攻擊只指角色基礎攻擊和武器攻擊力之和,是一切百分比攻擊力加成的基礎 首先擺出傷害計算公式 傷害暴擊了=攻擊力×技能倍率×(1+暴擊傷害)×(1+增傷×元素反應倍率)×(1+元素精通增傷)×(1-怪物抗性)×怪物防禦力減免比例 傷害沒暴擊=攻擊力×技能倍率×(1+增傷×元素反應倍率)×(1+元素精通增傷)×(1-怪物抗性)×怪物防禦力減免比例 在沒有其它變量的時候,每一個乘區的百分比提升都相當於總傷害的百分比提升 這里後面的兩個元素乘區是要倍率反應(蒸發,融化)才能觸發,如果是不打反應則不用考慮 然後增傷是傷害增加+元素或物理傷害加成 例如樂團套的重擊加成和冰元素加成在甘雨重擊打傷害的時候是一個乘區里面的 傷害稀釋也很好理解,可以把它理解成獲得的傷害收益減少,平時玩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攻擊力稀釋,簡單的例子舉一個,主c帶把武器有1000白字攻擊,假設有兩個加百分之五十攻擊力的聖遺物,1000×50%=500,帶上一個獲得的傷害增加收益為500/1000,就是50%,然後再帶一個,收益變成了500/(1000+500),就是33%。 每一個乘區內的屬性加的多都會導致分母變大,造成傷害稀釋 測試 首先,我是五樂團,少一個位置不會對套裝效果產生影響 然後這個沙漏,它對傷害的影響只有元素精通和14攻擊力,這一點攻擊力可以忽略,其它會對傷害影響的因素我全部都保持的一致,可以形成對照 這是不帶沙漏的傷害 帶沙漏 取值4.95w和6.02w,6.02-4.95=1.05w,1.05/4.95=0.2121 元素精通提升的傷害加成為取26%和53%,53-26=27,27/126=0.2142兩者基本吻合,細微的誤差考慮是剛剛的14點攻擊力導致,所以證明了元素精通加傷是一個**乘區 我剛剛把暴擊和不暴擊的情況分開算,是為了現在得出暴擊的期望傷害。以每1%爆傷給1個值 因為原神每個角色自帶5%爆擊率和50%暴擊傷害,取值60。然後每個詞條給的爆傷都是暴擊率的兩倍,所以可以暴擊率和暴擊傷害以1比2進行代換,現在主流c90級突破要麼是加爆傷38.8%要麼是爆率19.4%,取值40 現在假設聖遺物前面4個位置副詞條暴擊和爆傷的總和能到30頭部自帶60,頭部副詞條20, 30×4+60+20+60+40=300 這里的應該是高練度的主c正常面板總之,還有很多提升空間,而且沒有算武器帶的暴擊爆傷,相信各位的主c練度都比這個高。 現在分四種分配情況 ①50%爆率,200%爆傷 ②60%爆率,180%爆傷 ③70%爆率,160%爆傷 ④80%爆率,140%爆傷 因為現在玩家們的現實情況是就算知道多一點暴擊少一點爆傷可能總傷害會更高,但為了大數字還是要多一點爆傷,哪怕爆率50不到,所以我猜測前兩種玩家會多一點 ①E(x)=0.5+3×0.5=2 ②E(x)=0.4+2.8×0.6=2.08 ③E(x)=0.3+2.6×0.7=2.12 ④E(x)=0.2+2.4×0.8=2.12 不難看出前三個值呈遞增趨勢,增速減小,第四個值與第三個一樣,於是最優分配點在3和4之間,沒錯就是大家常說的1比2分配 這時期望為0.25+0.75×2.5=2.125 但是也可以看出情況一的分配比為1比4,比最佳值的期望低,但也沒有低多少,10%都不到。 所以個人認為暴擊率比暴擊傷害在1比4到1比2之間都是不錯的范圍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人員讓蝸牛帶上全球最小計算機 以解開它們從捕食者口中倖存的原因

在20世紀70年代引進一種外來的捕食性蝸牛後,南太平洋社會群島的50多種樹蝸牛被消滅了,但白殼的P. hyalina蝸牛卻倖存下來。現在,密西根大學生物學家和擁有世界上最小計算機的工程師之間展開合作,讓科學家們明白了P. hyalina倖存的原因。 P. hyalina可以比它的捕食者容忍更多的陽光,所以它能夠在陽光下的森林邊緣棲息地持續存在。科學家能夠獲得這些數據的原因在於他們擁有一個微小的計算系統,小到可以貼在蝸牛身上。密西根微電機(M3)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完整計算機,由Blaauw共同領導的一個團隊在2014年宣布,這是它的第一次現場應用。 這種傳感計算機正在幫助科學家了解如何保護島嶼上的特有物種。科學家們如果能夠通過適當的保護措施來繪制和保護這些棲息地,他們就能想出辦法來確保物種的生存。P. hyalina在文化上對玻里尼西亞人很重要,因為它的顏色很獨特,使它在貝殼花環和珠寶中具有吸引力。樹蝸牛在島嶼森林生態系統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巨大的非洲陸地蝸牛被引入社會島,包括塔希提島,作為食物來源進行栽培,但它卻成了一個主要的害蟲。為了控制它的數量,農業科學家在1974年引進了玫瑰狼蝸牛。但不幸的是,61種已知的社會群島本地樹蝸牛中的大多數都成了玫瑰狼蝸牛的獵物。P. hyalina是野外僅有的五個倖存者蝸牛物種之一。 2015年,Ó Foighil和Bick假設,P. hyalina獨特的白殼可能使它在森林邊緣棲息地具有重要的優勢,因為它反射而不是吸收對其深色殼的捕食者來說是致命的光輻射水平。為了測試他們的想法,他們需要能夠跟蹤P. hyalina和玫瑰狼蝸牛在一個典型的日子里所經歷的光照射水平。Bick和Ó Foighil想在蝸牛身上安裝光傳感器,但使用市面上晶片製作的系統會太大。Bick發現了密西根微電機(M3),它只有2x5x2毫米大小,研究人員對這個智能傳感器系統進行了改裝, 研究人員在M3系統中添加了一個能量收集器,利用微小的太陽能電池為電池充電,通過測量電池充電的速度來連續測量光照程度,弄清楚蝸牛棲息地的光線強度。該團隊將傳感器直接粘在玫瑰狼蝸牛身上,但P. hyalina是受保護物種,需要採取間接方法。它們是夜行動物,通常在白天睡覺,同時附著在樹葉下面。該團隊使用磁鐵,將M3放置在藏有靜止的P. hyalina的葉片頂部和底部。每天結束時,研究人員以無線方式下載每個M3的數據。 數據顯示,在中午時分,P. hyalina棲息地接受的陽光平均比玫瑰狼蝸牛多10倍。研究人員懷疑,即使在黑暗的掩護下,玫紅狼也不會冒險到森林邊緣去捕捉P. hyalina蝸牛,因為它們無法在太陽變得太熱之前逃到陰涼處。 來源:cnBeta

中科院 中國計算光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官網刊文稱,上海光機所在計算光刻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提出一種基於虛擬邊(Virtual Edge)與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Mask pixelation with two-phase sampling)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OPC)。仿真結果表明,該技術具有較高的修正效率。 光刻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光刻解析度決定集成電路的特徵尺寸。隨著集成電路圖形的特徵尺寸不斷減小,光刻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導致明顯的光學鄰近效應,降低了光刻成像質量。 在光刻機軟硬體不變的情況下,採用數學模型和軟體算法對照明模式、掩模圖形與工藝參數等進行優化,可有效提高光刻解析度、增大工藝窗口,此類技術即計算光刻技術(Computational Lithography),被認為是推動集成電路晶片按照摩爾定律繼續發展的新動力。 OPC技術通過調整掩模圖形的透過率分布修正光學鄰近效應,從而提高成像質量。基於模型的OPC技術是實現90nm及以下技術節點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計算光刻技術之一。 上海光機所科研人員提出的這種基於虛擬邊、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能夠將不同類型的成像失真歸結為兩種類型的成像異常,即內縮異常與外擴異常。 利用不同的成像異常檢測模板,依次在掩模圖形的邊緣和拐角等輪廓偏移判斷位置進行局部成像異常檢測,確定異常類型及異常區域的范圍。 根據異常檢測位置與異常區域范圍,自適應產生虛擬邊。通過移動虛擬邊調整掩模的局部透過率分布,從而修正局部成像異常。藉助修正策略和修正約束,實現高效的局部修正和全局輪廓保真度控制。 另外,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充分利用了成像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在粗采樣網格上進行成像計算與異常檢測,在精采樣網格上進行掩模修正,兼顧了成像計算效率與掩模修正解析度。 利用多種掩模圖形進行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OPC技術的修正效率優於常用的基於啟發式算法的OPC技術。 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 來源:遊民星空

上海光機所計算光刻技術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提出一種基於虛擬邊(Virtual Edge)與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Mask pixelation with two-phase sampling)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OPC),仿真結果表明該技術具有較高的修正效率。 光刻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光刻解析度決定集成電路的特徵尺寸。隨著集成電路圖形的特徵尺寸不斷減小,光刻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導致明顯的光學鄰近效應,降低了光刻成像質量。在光刻機軟硬體不變的情況下,採用數學模型和軟體算法對照明模式、掩模圖形與工藝參數等進行優化,可有效提高光刻解析度、增大工藝窗口,此類技術即計算光刻技術(Computational Lithography)。該技術被認為是推動集成電路晶片按照摩爾定律繼續發展的新動力。 OPC技術通過調整掩模圖形的透過率分布修正光學鄰近效應,從而提高成像質量。基於模型的OPC技術是實現90nm及以下技術節點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計算光刻技術之一。上海光機所科研人員提出的這種基於虛擬邊與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能夠將不同類型的成像失真歸結為兩種類型的成像異常,即內縮異常與外擴異常。利用不同的成像異常檢測模板,依次在掩模圖形的邊緣和拐角等輪廓偏移判斷位置進行局部成像異常檢測,確定異常類型及異常區域的范圍。根據異常檢測位置與異常區域范圍,自適應產生虛擬邊。通過移動虛擬邊調整掩模的局部透過率分布,從而修正局部成像異常。藉助修正策略和修正約束,實現高效的局部修正和全局輪廓保真度控制。另外,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充分利用了成像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在粗采樣網格上進行成像計算與異常檢測,在精采樣網格上進行掩模修正,兼顧了成像計算效率與掩模修正解析度。利用多種掩模圖形進行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OPC技術的修正效率優於常用的基於啟發式算法的OPC技術。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基於虛擬邊的成像異常修正,(a)外擴異常修正,(b)內縮異常修正 來源:cnBeta

中科院:計算光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中國科學院官網刊文稱,上海光機所在計算光刻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提出一種基於虛擬邊(Virtual Edge)與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Mask pixelation with two-phase sampling)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Optical proximity correction, OPC)。仿真結果表明,該技術具有較高的修正效率。 光刻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光刻解析度決定集成電路的特徵尺寸。隨著集成電路圖形的特徵尺寸不斷減小,光刻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導致明顯的光學鄰近效應,降低了光刻成像質量。 在光刻機軟硬體不變的情況下,採用數學模型和軟體算法對照明模式、掩模圖形與工藝參數等進行優化,可有效提高光刻解析度、增大工藝窗口,此類技術即計算光刻技術(Computational Lithography),被認為是推動集成電路晶片按照摩爾定律繼續發展的新動力。 OPC技術通過調整掩模圖形的透過率分布修正光學鄰近效應,從而提高成像質量。基於模型的OPC技術是實現90nm及以下技術節點集成電路製造的關鍵計算光刻技術之一。 上海光機所科研人員提出的這種基於虛擬邊、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圖形的快速光學鄰近效應修正技術,能夠將不同類型的成像失真歸結為兩種類型的成像異常,即內縮異常與外擴異常。 利用不同的成像異常檢測模板,依次在掩模圖形的邊緣和拐角等輪廓偏移判斷位置進行局部成像異常檢測,確定異常類型及異常區域的范圍。 根據異常檢測位置與異常區域范圍,自適應產生虛擬邊。通過移動虛擬邊調整掩模的局部透過率分布,從而修正局部成像異常。藉助修正策略和修正約束,實現高效的局部修正和全局輪廓保真度控制。 另外,雙采樣率像素化掩模充分利用了成像系統的衍射受限屬性,在粗采樣網格上進行成像計算與異常檢測,在精采樣網格上進行掩模修正,兼顧了成像計算效率與掩模修正解析度。 利用多種掩模圖形進行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OPC技術的修正效率優於常用的基於啟發式算法的OPC技術。 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Optics Express上()。 基於虛擬邊的成像異常修正:(a)外擴異常修正,(b)內縮異常修正 來源:快科技

研究:超級計算機提高了空間天氣預報能力

據媒體報導,太陽表面充滿了能量並經常向地球噴射大量的高磁化等離子體。有時,這些噴射物的強度足以穿透磁層--保護地球的天然磁屏蔽--破壞衛星或電網。這種空間天氣事件可能是災難性的。幾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對太陽活動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現在,計算機是了解太陽行為及其在空間天氣事件中的作用的核心。 美國兩黨合作的《PROSWIFT(促進空間天氣研究和觀測以改善未來預測)法案》於2020年10月通過成為法律,該法案使得開發更好的空間天氣預測工具的必要性正式確立。 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大學空間科學的傑出教授Nikolai Pogorelov表示:「空間天氣需要實時產品,這樣我們才能在事件發生前預測影響,而不僅僅是在事件發生後。這個主題--跟國家太空計劃、環境和其他問題有關--最近升級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據悉,他已經使用計算機研究空間天氣數十年了。 對許多人來說,空間天氣似乎是一個遙遠的問題,但就像一種流行病--我們知道這是可能的和災難性的--我們可能直到為時已晚才意識到它的危險。 Pogorelov指出:「我們沒有想到,電子通信、GPS和日常用品都可能受到極端太空天氣的影響。」 此外,美國正在計劃其他行星和月球的任務。所有這些都需要非常精確的空間天氣預測--用於宇宙飛船的設計並向太空人發出極端事件的警報。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NASA的資助下,Pogorelov領導了一個致力於提高空間天氣預報的先進水平的團隊。 NSF大氣和地球空間科學部空間天氣項目主任Mangala Sharma表示:「這項研究結合了復雜的科學、先進的計算技術和令人興奮的觀測,其將促進我們對太陽如何驅動空間天氣及其對地球的影響的理解。這項工作將幫助科學家預測太空天氣事件並建立我們國家抵禦這些潛在自然災害的能力。」 這項多機構合作的工作包括NASA戈達德和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及兩家私營公司--預測科學公司和空間系統研究公司。 Pogorelov使用Frontera超級計算機在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TACC)--全球第九快--及在位於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NASA先進超級計算機(NAS)設施和聖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來提高核心空間天氣預報的模型和方法。 湍流在太陽風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動力學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一復雜的現象有許多方面,包括激波-湍流相互作用和離子加速的作用。 「太陽等離子體並不處於熱平衡狀態。這創造了有趣的特徵,」Pogorelov說道。。 Pogorelov、Michael Gedalin(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和Vadim Roytershteyn)(空間科學研究所)於2021年4月的《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發表的文章描述了在宇宙帶電粒子加速中逆流拾起離子的作用。回流的離子--無論是來自星際還是本地--都被磁化的太陽風等離子體吸收並從太陽向外輻射移動。 Pogorelov指出:「一些非熱粒子可以進一步加速,從而產生太陽能量粒子,這些粒子對地球上的空間天氣條件和太空中的人特別重要。」 Pogorelov在Frontera上進行了模擬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並將其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的觀測結果進行比較。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索了日球層的外層,現在正在提供來自本地星際介質的獨特數據。 空間天氣預報的主要焦點之一是正確預測日冕物質拋射的到來--日冕釋放的等離子體和伴隨的磁場--並確定其所攜帶的磁場方向。Pogorelov團隊對回流流離子的研究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該研究利用基於磁通繩的磁流體力學模型預測了2012年7月12日日冕物質拋射的到達地球時間和磁場結構。 Pogorelov繼續說道:「15年前,我們對星際介質或太陽風的性質了解不多。我們現在有如此多的觀測數據,這使我們能夠驗證我們的代碼並使得它們更加可靠。」 Pogorelov是帕克太陽探測器上一個被稱為SWEAP的組件的合作研究者。該探測器每繞一圈就會靠近太陽一點,它負責提供有關太陽風特徵的新信息。 「很快,它將穿透太陽風變成超快磁聲速的臨界層,我們將獲得關於太陽風加速和傳輸的物理信息,這是我們以前從未有過的,」Pogorelov說道。 隨著探測器和其他新的觀測工具的使用,Pogorelov預計會有大量的新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為跟空間天氣預報相關的新模型提供信息並推動其發展。出於這個原因,在其基礎研究之外,Pogorelov正在開發一個軟體框架。據悉,該軟體框架是靈活的,它可以被世界各地的不同研究小組使用並可以整合新的觀測數據。「毫無疑問,在未來的幾年里,來自光球層和日冕的數據質量將顯著提高,因為有新的數據和更復雜的數據處理方法。我們正在嘗試構建這樣一種軟體,如果用戶在新的科學任務中提出更好的邊界條件,他們將更容易整合這些信息,」Pogorelov說道。 來源:cnBeta

《原神》防禦力機制詳解 防禦力與破甲效用計算公式解讀

《原神》的防禦力就是玩家的護甲,搞懂了防禦力機制便能更容易計算破甲輸出等數據,方便角色的培養。下面請看由「暮雪喵w」帶來的《原神》防禦力機制詳解,一起來看看吧。 防禦力的計算公式 在原神中,玩家和敵人的防禦力數值分別運用兩套不同的算法。 根據解包數據顯示,敵人防禦力只取決於敵人等級,滿足以下公式: 敵人防禦力=敵人等級×5+500 以等級80的丘丘人為例,丘丘人的防禦力為80×5+500=900點 玩家的防禦力取決於玩家的角色屬性,裝備和聖遺物等。 角色防禦力=基礎防禦力×(1+百分比防禦加成)+固定防禦加成(註:多個百分比防禦力加成效果相加) 在了解防禦力的計算方式後,接下來我們將探討防禦力的減傷效果。 防禦力效用的計算公式 原神的減傷取決於傷害抗性、防禦力效用和等級壓制減傷三個要素,最終的減傷比例由三個要素相乘得出。本文主要針對防禦力減傷效果進行研究,另外兩個因素不做探討。 原神的防禦力並不是直接抵扣攻擊傷害,而是根據一定的百分比抵扣傷害。我們將防禦力抵扣傷害占原本傷害的比例稱為防禦力效用。(例如:60%的防禦力效用表示抵扣60%的傷害)。 相較於直接防禦力直接抵扣攻擊力的減法公式,百分比抵扣能夠在數值設計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避免了因為防禦力過高時不破防產生的數值碾壓現象。同時,在遊戲中攻擊力的應用場景是要大於防禦力的。因為攻擊力是一個主動屬性,防禦力是一個被動屬性,遊戲應該鼓勵玩家更多的提升主動屬性,百分比抵扣設計可以玩家引導更多的提升攻擊力等主動屬性,讓玩家獲得更大程度的正反饋。 ‌防禦力效用與敵人防禦力、敵人等級、角色防禦力、角色等級相關,具體關系如下所示: 下面我們將通過實驗驗證防禦力效用的計算公式。為了排除等級差異對傷害帶來的影響,我們選取同樣等級的敵人與角色進行測試。 已知丘丘人和謝爾等級均為80,菲謝爾防禦624,此時菲謝爾的防禦力效用為:1-(80×5+500/80×5+500+624)=40.945%,丘丘人對菲謝爾造成的傷害為1897。 在更換聖遺物後,菲謝爾防禦力達到947,防禦力效用為51.272%。根據公式換算,此時菲謝爾受到同樣攻擊時受到的傷害應為(1897/(1-40.945%)×(1-51.272%)=1565.27。 再次實驗,丘丘人對菲謝爾造成的實際傷害為1566,基本與我們計算的結果吻合,存在的一點誤差推測原因是遊戲計算傷害時數值取整所造成。 在驗證了防禦力效用的計算公式後,下面我們將進一步的探討防禦力變化對防禦力效用的影響。 防禦力效用函數 為了探討防禦力和防禦力效用的動態關系,我們將構建關於二者的函數。 以我方受到攻擊的情況為例,設敵人的防禦力為常量a,角色防禦力為x,防禦力效用為y,得到防禦力效用關於防禦力的函數。取敵人防禦力為900,得到函數圖像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防禦力效用函數單調遞增,且增長速度逐漸變緩。表示隨著防禦力增長,防禦力效用逐漸增加,且增長幅度逐漸減少。 我們對函數求導,得到防禦力的邊際效用函數: 防禦力的邊際效用函數反映了防禦力效用的增長速度,也就是當前防禦力下,每提升一點防禦力所帶來的防禦力效用提升。 我們同樣取a=900,函數圖像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得,防禦力邊際效用函數單調遞減,也就是是說防禦力效用的增長速度隨著防禦力上升而減緩,這與我們通過觀察防禦力效用函數所得出的結論相同。防禦力越高,每點防禦力所帶來的防禦力效用就越少。 根據這一結論,我們可以得知: 角色防禦力越低,提升防禦力所帶來的收益越大。 以深淵中防禦力提升40%的BUFF為例: 面對等級80級的敵人,角色防禦力為1000時,防禦力效用為52.632%。增加40%防禦力後,防禦力為1400,防禦力效用為60.87%,同比增長15.65%。 角色防禦力為600時,防禦力效用為40%,防禦力增加40%後,防禦力為840,防禦力效用為48.276%,同比增長20.69%。 防禦力更低的角色通過防禦力增加BUFF獲得了更多的收益。 防禦力邊際效用遞減的設計除了可以增強防禦力BUFF對低防角色生存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避免極端防禦力所帶來的傷害大幅度削減,從而過分延長戰鬥時間,給玩家帶來糟糕體驗。但是,防禦力邊際效用遞減也會導致玩家缺乏對防禦力的關注,玩家對於防禦力的需求較少。 有防禦的地方就有破甲。在了解防禦力效用後,接下來是破甲效用,即破甲所帶來的傷害提升。 破甲效用的計算公式 目前,原神中所有的破甲效果都是百分比破甲,例如雷澤的四命天賦撕咬可以減少敵人15%的防禦,可莉的兩命天賦破破彈片可以減少敵人23%的防禦。注意,超導效果是減少敵人的物理抗性,而非減傷敵人的防禦力。 下面我們將根據已知的防禦力效用公式推導出破甲效用公式。 以敵方受到攻擊為例,設角色等級和敵人等級為常量a和b,,破甲百分比為x,增傷百分比為y,破甲前敵人的防禦力效用為E1,破甲後敵人的防禦力效用為E2 根據防禦力效用公式,我們可以得到: 設角色的傷害為常數C,則破甲前造成的傷害為C(1-E1),破甲後造成的傷害為C(1-E2),用後者除以前者再減去100%,即可得到破甲後傷害增加的百分比y: 我們因此得到了破甲效用函數,下面將對此函數進行驗證。 已知凱亞的等級為50,丘丘人的等級為82,此時丘丘人的防禦力效用為46.78%。用凱亞攻擊丘丘人,造成129點傷害。 隨後,我們用雷澤減少敵人15%的防禦力,再次用凱亞進行攻擊。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算出,丘丘人防禦力下降15%後,防禦力效用為50.84%,此時凱亞的普攻傷害應該為第一次傷害的的108.68%(50.84%/46.78%),造成140.20點傷害。實際的結果也與我們計算的相吻合。 當敵人同時受到多個破甲效果影響時,不同的破甲效果之間按加法疊加。 例如麗莎的天賦靜電立場可以降低敵人15%的防禦,當與雷澤的撕咬同時作用於同一敵人時,即可減少敵人30%的防禦。 破甲效用函數 根據上文的破甲效用函數計算公式,以敵人等級和我方等級均為80級為例,構建函數並繪出函數圖像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得,破甲效用函數單調遞增,且隨著破甲百分比的上升,每單位的破甲百分比所帶來的增傷效果越大,破甲邊際效用遞增。 破甲效果的加法疊加鼓勵玩家通過多個角色的破甲技能疊加,實現1+1>2的效果,這一點符合原神強調角色間配合的設計理念。但同時這也造成了單個角色破甲的增傷效果不明顯的問題。 目前原神中能夠造成破甲效果的角色屈指可數(可莉,雷澤,麗莎),並且角色要獲取破甲效果需要達到一定的等級或者命座,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三個破甲角色在其他方面的相性較差,在隊伍的配置上往往有更優的選擇。這導致在實際過程中,也破甲為核心的隊伍玩法並不常見,破甲機制也一直不被大多數玩家所重視。或許以後推出新的帶有破甲效果的角色,武器或者聖遺物,能夠改變這種局面。 破甲效用還受到敵人等級的影響。我們再考慮敵人等級和增傷效果之間的關系,設角色等級和破甲百分比為常數c和d,敵人等級為自變量x,增傷百分比為因變量y。根據前文的破甲效用函數,構建二者關系式如下: 以角色等級80級,破甲38%為例,函數圖像如下: 由圖可得,等級破甲效用函數單調遞增。在破甲百分比固定的情況下,敵人等級越高,破甲所能帶來的增傷效果也就越明顯。 因此越是面對高等級的敵人,破甲效果所能帶來的收益越大。如果未來開放更高等級的敵人,破甲效果所能帶來的傷害提升也會更加明顯。 總結 在本內容中,我們了解了防禦力、防禦力效用以及破甲效用的計算公式。同時通過分析了防禦力效用和破甲效用函數,我們得到了關於防禦力的三個重要結論。 本期的內容總結如下: 來源:遊民星空

量子計算和傳感:工程師首次證明量子計算比經典計算系統更具優勢

亞利桑那大學工程學院和James C. Wyant光學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了量子資源不僅僅是遙遠的未來的夢想--它們可以改善今天的技術。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有可能比它們的經典對應物強大得多。一個完全實現的量子計算機不僅可以在幾秒鍾內解決經典計算機需要數千年的方程式,而且可以對從生物醫學成像到自動駕駛等領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然而,這項技術還沒有完全出現。事實上,盡管關於量子技術深遠影響的理論廣為流傳,但很少有研究人員能夠利用現在的技術證明量子方法比其經典的對應方法具有優勢。 在2021年6月1日發表在《物理評論X》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了量子比經典計算系統具有優勢。 "證明量子優勢是社會上長期追求的目標,很少有實驗能夠證明這一點,"論文共同作者Zheshen Zhang說,他是材料科學和工程的助理教授,亞利桑那州量子信息和材料小組的主要調查員,也是論文作者之一。"我們正在尋求證明我們如何能夠利用已經存在的量子技術,使現實世界的應用受益。" 量子計算和其他量子過程依賴於被稱為量子比特的微小而強大的信息單位。我們今天使用的經典計算機使用被稱為比特的信息單位,它們以0或1的形式存在,但量子比特能夠同時以兩種狀態存在。這種雙重性使它們既強大又脆弱。脆弱的量子比特很容易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崩潰,這使得一個被稱為糾錯的過程--在問題發生時就解決這些問題顯得非常重要。 量子領域現在正處於一個被加州理工學院的著名物理學家約翰·普雷斯基爾稱為 "嘈雜的中間尺度量子"或NISQ的時代。在NISQ時代,量子計算機可以執行只需要大約50到幾百個量子比特的任務,雖然有大量的噪音,或干擾。再多的話,噪音就會超過有用性,導致一切崩潰。人們普遍認為,要進行實際有用的量子應用,需要1萬到幾百萬個量子比特。 想像一下,發明一個系統,保證你做的每頓飯都會變得完美,然後把這個系統給一群沒有合適食材的孩子。幾年後,一旦孩子們成為成年人,可以買到他們需要的東西,這將是很好的。但在那之前,這個系統的用處是有限的。同樣,在研究人員推動糾錯領域的發展,從而降低噪音水平之前,量子計算也被限制在一個小范圍內。 論文中描述的實驗同時使用了經典和量子技術的混合。具體來說,它使用三個傳感器對無線電頻率信號的平均振幅和角度進行分類。 這些傳感器配備了另一種叫做糾纏的量子資源,這使得它們可以相互分享信息,並提供了兩個主要的好處。首先,它提高了傳感器的靈敏度並減少了誤差。第二,因為它們是糾纏在一起的,所以傳感器可以評估全局屬性,而不是收集關於系統特定部分的數據。這對於只需要一個二進位答案的應用非常有用;例如,在醫學成像中,研究人員不需要知道組織樣本中每一個沒有癌變的細胞,只需要知道是否有一個細胞是癌變的。同樣的概念也適用於檢測飲用水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實驗表明,為傳感器配備量子糾纏使它們比經典傳感器更具優勢,以很小但關鍵的幅度減少了出錯的可能性。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助理教授、量子信息理論小組的首席研究員Zhuang Quntao說:"這種利用糾纏來改進傳感器的想法並不局限於特定類型的傳感器,因此它可以用於一系列不同的應用,只要你有設備來糾纏傳感器。"在理論上,你可以考慮像自動駕駛汽車的雷射雷達(光探測和測距)這樣的應用。" 在NISQ時代,有一些現有的應用是混合使用量子和經典處理的,但它們依賴於預先存在的經典數據集,必須在量子領域進行轉換和分類。想像一下,拍攝一系列貓和狗的照片,然後將照片上傳到一個使用量子方法將照片標記為 "貓"或 "狗 "的系統。 該團隊正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處理這個標簽過程,首先使用量子傳感器來收集自己的數據。這更像是使用一個專門的量子相機,在拍攝照片時將照片標記為 "狗"或 "貓"。 "很多算法都考慮存儲在計算機磁碟上的數據,然後將其轉換為量子系統,這需要時間和精力,"Zhuang說。"我們的系統通過評估實時發生的物理過程來解決一個不同的問題。" 該團隊對他們在量子傳感和量子計算的交叉點上的工作的未來應用感到興奮。他們甚至設想有一天將他們的整個實驗裝置整合到一個晶片上,該晶片可以被浸入生物材料或水樣中以識別疾病或有害化學物質。 來源:cnBeta

科學家嘗試利用奇異物質狀態 化解量子計算面臨的主要障礙

在量子技術的加持下,更高效的計算機、通信和傳感設備,有望給現代科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在向目標沖鋒的過程中,仍需克服一系列的挑戰,尤其是量子系統中有效信息的傳輸方面。好消息是,在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上的多篇論文中,羅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他們在改善量子系統信息傳輸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量子計算晶片與電路板資料圖(來自:羅徹斯特大學 / J. Adam Fenster 攝) 與基於「0」和「1」兩種比特位的傳統電晶體相比,量子計算機上的「量子比特」還可同時為「0」和「1」(疊加態),從而蘊含了巨大的計算潛力。 然而與普通計算機一樣,量子計算機也需要搞定可靠的遠距離量子信息傳輸,只是後者的難度遠超想像。 研究配圖 1 - 1:半導體量子點自旋鏈中的 AQT 實驗裝置 在論文中,該校物理天文學助理教授 John Nichol、研究一作 Yadav Kandel、以及研究生 Haifeng Qiao,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改善量子系統中電子間信息傳遞的方法,來為量子計算提供助力。 首先(via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首次利用電子自旋量子比特,展示了一種在量子比特間傳輸信息的新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絕熱量子態轉移」(AQT)。 與諸多依賴於精心調校的電場或磁脈沖而在量子比特間傳遞信息的方法不同,AQT 並不會受到脈沖誤差和噪聲的影響。 研究配圖 1 - 2:與時間相關的三自旋海森堡哈密頓量的本徵態 至於...

超級計算機助科學家展開恆星中奇異物質的研究工作

據媒體報導,在宇宙中一些最小、密度最大的恆星的中心存在著可能以前所未見的奇異相存在的核物質。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核心在一次發光的超新星爆炸中坍塌時形成,科學家們認為中子星所包含的物質的能量大於粒子加速器實驗如大型強子對撞機和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所能達到的能量。 雖然科學家們無法在地球上重現這些極端條件,但他們可以利用中子星作為現成的實驗室來更好地了解外來物質。許多中子星的直徑只有12.5英里,但質量卻是太陽的1.4到2倍,模擬中子星可以幫助我們人類了解可能存在於它們內部的物質並提供線索以了解它們在如此密度下的行為。 由石溪大學的Michael Zingale領導的一個核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正在使用橡樹嶺領導計算設施(OLCF)的IBM AC922 Summit--這是美國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一種被稱為X射線爆炸的中子星現象。這是一種熱核爆炸,發生在中子星的表面,當它的引力場將足夠多的物質從附近的恆星上拉下來時出現。現在,該團隊已經模擬了2D X射線火焰在中子星表面的移動,這樣能幫助研究人員確定下火焰在不同條件下是如何作用的。模擬這一天體物理現象為科學家提供了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測量中子星半徑的數據。 研究小組發現,不同的初始模型和物理原理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在該項目的下一階段,該團隊計劃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運行一個大型3D模擬以獲得更准確的X射線爆發現象的圖像。 改變物理 由於中子星模擬需要大量的物理輸入,因此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即使在峰頂,研究人員也只能模擬出中子星表面的一小部分。 為了准確地理解火焰的行為,Zingale的團隊利用Summit為中子星下面的各種特徵建立了火焰模型。該團隊的模擬是在Innovative and Novel Computational Impact on Theory and Experiment(INCITE)計劃的計算時間分配下完成的。該團隊通過改變表面溫度和自轉速率來代替不同的吸積速率,即恆星從附近恆星積累額外物質時質量增加的速度。 石溪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Alice Harpole表示,該團隊模擬了一個更熱的地殼以此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這個項目最令人興奮的結果之一是我們在模擬中改變地殼溫度時所看到的。在我們之前的工作中,我們使用的是更冷的地殼。我認為雖然使用更熱的外殼可能會有不同,但實際上看到溫度上升產生的不同是非常有趣的,」Harpole說道。 更大規模的計算和更高的復雜度 該團隊在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的OLCF的Summit上模擬了X射線爆發火焰現象。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本科生科學實驗室實習項目實習生Nicole Ford在美國國家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NERSC)的Cori超級計算機上進行了補充模擬。OLCF和NERSC都是能源部科學辦公室的用戶設施,分別位於ORNL和LBNL。 在水平方向上模擬9216個網格單元和在垂直方向上模擬1536個網格單元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團隊成員在團隊完成模擬後利用OLCF的Rhea系統來分析和繪制他們的結果。 在Summit上,該團隊在百億億級庫的自適應網格細化(AMReX)中使用了Castro代碼--它能對爆炸性天體物理現象進行建模,這使得團隊成員能在網格的不同部分實現不同的解析度。AMReX是百億億次計算項目正在開發的庫之一,該項目旨在使科學應用程式在能源部即將推出的百億億次系統上運行。據悉,百億億次系統能以每秒1018次的速度進行運算。 AMReX提供了一個在超級計算機上並行化的框架,但Castro並不總是能夠利用GPU,這使得Summit對科學研究如此有吸引力。該團隊參加了由OLCF支持的、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和ORNL舉行的黑客馬拉松以獲得將代碼移植到Summit的GPU上的幫助。 團隊表示,他們計劃運行的即將到來的3D模擬不僅需要GPU,而且還會消耗掉團隊全年INCITE的幾乎全部時間。 Zingale說道:「我們需要竭盡所能。幸運的是,我們已經從這些2D模擬中了解到3D模擬需要做什麼,所以我們為下一個大的努力做好了准備。」 來源:cnBeta

人造3D單磁性納米結構有望改變現代計算與存儲裝置

通過打造有史以來第一個被稱作「旋轉冰」的材料的 3D 復製品,科學家們已經朝著利用磁荷的強大設備又更近了一步。在今日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卡迪夫大學科學家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就憑借復雜的 3D 列印和處理方法,製成了世界上首個旋轉冰材料的 3D 復製品。 (圖自:Cardiff University) SCI Tech Daily 指出,旋冰(spin-ice)材料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具有所謂的單極磁體缺陷 —— 但它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據悉,當每種磁性材料被切成兩半時,總會再形成一個具有南(S)北(N)極的新磁體。 不過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未放棄在到處尋找自然的磁單極子的例證。從而將自然的基本力歸入所謂的萬有理論,讓物理學能夠更好地集合到一個屋檐下。 研究配圖 - 1:3D 人造旋冰示意 有趣的是,通過創造出二維的自旋冰材料,物理學家們已設法在近年製作出了人造版本的磁單極子。但迄今為止,當材料被限制在一個平面上時,它就不可能獲得獲得相同的物理特性。 事實上,正是自旋冰晶格的特定三維幾何結構,是其創造模仿磁單極子的微小結構的非凡能力的最關鍵之處。 研究配圖 - 2:3DASI 中的飽和狀態成像 研究團隊稱,在 3D 列印技術的加持下,他們得以定製人造自旋冰的幾何形狀,意味著他們能夠控制磁單極子的形成方式、及其在系統中的移動方式。 此外能夠以 3D 方式操縱微型單極磁體,將為科學界開辟出大量的新應用...

《戴森球計劃》新版本油井半衰期計算

《戴森球計劃》在最近的更新中改變了原有的油井產量,新版本中油井產量是如何變化的呢,下面請看「端字輩」帶來的《戴森球計劃》新版本油井半衰期計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研究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我們只要找到所謂「礦物儲量」關於時間的關系式即可 首先設好需要的變量:設某油井礦物儲量為x,礦物等級為n,油井產速為v=Ax,其中A是待定的係數. 我們知道,礦物等級為n時,開采速率有1+0.1n倍的加成,礦物損耗為0.94^n 於是乎,採油帶來的油礦損耗為v『=0.94^n*(1+0.1n)*Ax 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難列出微分方程如下: 解得: 如果你想問c是哪里來的可以看看ode相關內容,反正這里不重要 好的,既然如此我相信各位能搞出半衰期t0的等式了,也就是: 如果不會的話,留作習題 這樣我們就只要搞定待定係數A了,找個數據就行了 最方便的莫過於0級的12h了(這里我略去了單位轉換,稍加思考也曉得為什麼能這麼辦) 所以解得A=ln(2)/12,也就是說: 嗯,然後我目前的新檔進度僅到黃糖,礦物點了兩級,遊戲內顯示半衰期是11.32h 利用上述公式算出來的結果為約11.317h,我相信它沒問題 順帶一提,以前因為磁石的問題寫過matlab程序估計什麼時候該開始用磁石 所以我能得到,從5級開始點只礦物,消耗的油的總量收斂於163w 可能可以找到一個量,油井的初始速率超過這個量後,不用管它,一直點礦物就能無限點 我現在暫時估計出的量是:26.1 /s,當然這是你的油僅僅用來生產塑料的情況 而且我不保證這個答案正確,記得注意考慮傳送帶運力不夠的問題哦。 來源:遊民星空

《原神》優菈大招層數計算方法

《原神》中優菈的大招是有層數堆疊的,層數越多大招爆的傷害越高,那麼優菈大招該怎麼計算疊了機幾層呢?現在為大家帶來「幻夢空舞」分享的《原神》優菈大招層數計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有任何減抗性的情況 當暴擊時,計算公式如下 ÷ 單層倍率 = 層數 帶鍾離減20%抗性情況 ÷ 單層倍率 = 層數 不暴擊就把暴擊傷害去掉就行 實際數據計算例子 這是我昨天帶了鍾離,打出來的數字截圖,注意,大招結束前我並沒有觸發狼末,如果結束前觸發狼末請以加了狼末被動的攻擊力計算 面板 大招和e技能倍率 計算結果 可以看見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也就是11層 優菈大招連招 eqaaa(完整三段普攻,就是四層普攻傷害)長e取消普攻後搖(四層,我已經證實,不信自己測試),沖刺或者跳躍(經大佬指點,用以避免傷害次數重疊過高導致吞層),三段普攻(手速慢穩定3層,手速快4層甚至更高) 可以穩定11到12層。 注意,如果你選擇eqe接普攻5段,結果就是長e太遲,產生的兩把冰劍和固有天賦的殘破之劍會在大招爆炸時同時炸,會少吃三層層數,所以真的不推薦 來源:遊民星空

科學研究表明健康飲食可以通過計算機分析設計

最近,瑞典查爾默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用於腸道中細菌相互作用的新數學模型可幫助設計新的益生菌和飲食來預防疾病。 主導這項研究的系統生物學教授Jens Nielsen表示:「腸道細菌在健康和疾病的發展中擔負著重要作用,新數學模型在這些領域可能會非常有用。」 這篇新論文中描述了兩項早期臨床研究(一項涉及瑞典嬰兒,另一項涉及芬蘭肥胖成年人)進行預測時,數學模型的表現。 研究需要定期測量健康指標,研究人員將其與他們的數學模型所做出的預測進行了比較。事實證明,該模型在預測多個變量時非常準確,包括瑞典嬰兒從液態食品到固態食品的轉換如何影響腸道細菌組成。 他們還測量了肥胖成年人在轉向更嚴格的飲食後腸道細菌的變化。同樣,模型的預測被證明是十分可靠准確的。 Jens Nielsen表示,「這些結果可以為一些基於計算機復雜的系統設計提供更多可能。因此,此模型可以用於創建個性化的健康飲食,並有可能預測作為新型益生菌添加特定細菌會如何影響患者的健康。」 多重因素影響 不同細菌在腸道系統中的生長和功能會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影響。例如,已經存在哪些細菌,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它們與宿主(人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細菌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我們的飲食環境。 所有以上變量都可以預測添加細菌或改變飲食的效果。首先必須了解這些細菌進入腸道時可能如何起作用,或者飲食的變化將如何影響腸道組成。它們能夠在那里成長嗎?它們將如何與腸道中已經存在的細菌相互作用?不同飲食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組? Jens Nielsen說,「我們開發的模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考慮了影響變量。它結合了有關單個細菌的數據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它還包括有關食物如何通過胃腸道傳播以及如何影響細菌在腸道中傳播的數據。後者可以通過檢查血液樣本並查看代謝產物來衡量,代謝產物是細菌分解不同類型食物時形成的最終產物。」 建立模型的數據是從多年的已有臨床研究中收集的。隨著未來獲得更多數據,可以使用新功能更新該模型,例如描述對飲食攝入的激素反應。 未來醫療保健的潛在巨大資產市場 飲食、人體微生物、腸道細菌組成的研究能引起研究人員和公眾廣泛關注的研究領域。 JensNielsen解釋了原因——因為細菌組成的變化可能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有關。它還可能影響身體對某些類型的癌症治療方法或特別開發的飲食所產生的反應。 因此,處理細菌成分可以提供影響疾病進程和整體健康的潛力。 這可以通過進行益生菌治療來實現。益生菌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細菌,有助於改善人體健康狀況。 在日後的工作中,Jens Nielsen及其研究小組將直接在臨床研究中使用該模型。 他們已經與瑞典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一起研究。在那里,年老女性正在接受羅伊氏乳桿菌細菌治療骨質疏鬆症。可以看出,有些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優於其他患者,因此可以將新模型用作分析的一部分,用來找出原因。 用抗體進行癌症治療是該模型可用於分析微生物組的另一個領域,它有助於了解為什麼某些患者對免疫療法的反應良好而某些患者反應甚微。 JensNielsen還提到:「如果我們的模型能夠開始識別改善癌症患者治療水平的細菌,這將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成果。相信這可以對人體健康起到很大作用。」 閱讀原文: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4-healthy-diets-analysis.html 來源:cnBeta

超級計算機模擬解開了太陽風為什麼沒有快速冷卻之謎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質疑為什麼來自太陽的高溫氣體爆發沒有像預期那樣快速冷卻,現在一個由UCL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經使用一台超級計算機找到了原因。該小組現在將把他們的模擬結果與來自歐洲航天局太陽軌道器任務的真實數據進行比較,希望這將證實他們的預測,並提供一個結論性的答案。 太陽風是一股不斷從太陽射出到太陽系的帶電粒子流。這些噴射物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太陽系的狀況,並不斷地撞擊地球。當太陽風擊中地球時,它的溫度幾乎是預期的10倍,溫度約為10萬至20萬攝氏度。太陽風發源地,即太陽外層大氣,通常溫度是一百萬攝氏度。 如果太陽風特別強,它可能會給衛星、太空中的太空人、行動電話、交通,甚至給我們的家庭供電電力網絡帶來問題。為了成功地預測和准備這樣的空間天氣事件,一個科學家團隊正試圖解決空間天氣所蘊含的奧秘,包括太陽風是如何被加熱和加速的。 該團隊在科技設施委員會(STFC)和歐洲航天局(ESA)的資助下,在一台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上運行並分析了太陽風的模擬結果。這些模擬是使用DiRAC高性能計算(HPC)設施的萊斯特數據密集型服務進行的,由STFC資助。 利用這些模擬,研究小組推斷,太陽風保持高溫的時間更長,因為在太陽風的湍流中形成了小規模的磁重聯。這種現象發生在兩條對立的磁場線斷裂並相互重新連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也是觸發太陽外層大氣爆發大型耀斑的過程。 在湍流太陽風中,磁重聯幾乎是自發地、一直地發生的。這種類型的重聯通常發生在幾百公里的范圍內,與空間的巨大尺寸相比,這實在是很小。利用超級計算機的力量,科學家已經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在模擬中觀察到的磁重聯事件是如此復雜和不對稱,他們正在繼續分析這些事件。 來源:cnBeta

英特爾Arctic Sound計算卡泄漏 雙Tile版功耗300W

VDZ消息,英特爾Xe-HP架構顯卡至少有三個變體:1-tile,2-tile和4-tile,這三個卡型號已由Igor確認,並附帶其照片和規格。顯卡的基礎模型包含512個執行單元。 英特爾Arctic Sound 1T配備了512個EU,不過只有384個EU被啟用。如果我們假設Xe架構與前幾代原理相同,那麼該模型將具有3072個流處理器。該卡還配備了16GB的HBM2e緩存,帶寬為716GB/S,TDP為150W。 2T模型的每個Tile啟用了480個EU,該卡總共有7680個流處理器。2T型號具有32GB的HBM2e顯存和300W的TDP。 目前尚無4T Xe-HP SKU,這意味著生產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Igor共享的信息基於英特爾內部幻燈片,為保護爆料者,這些幻燈片並未發布出來。 來源:遊民星空

超級計算機模擬揭示了SARS-CoV-2優勢菌株是如何與宿主結合並屈服於抗體的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模擬表明,SARS-CoV-2的G型,即引起COVID-19的優勢病毒株,變異為一種構象,更頻繁地 "抬頭 "以吸附在受體上,但這使它更容易被中和。原子層面的大規模超級計算機模擬顯示,導致人們罹患COVID-19的SARS-CoV-2優勢菌株G型變體更具感染性,部分原因是與其他變種相比,它更有能力輕易地與體內的目標宿主受體結合。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領導的團隊的這些研究成果闡明了G型病毒的感染和對它的抗體抵抗的機制,這可能有助於未來的疫苗開發。 "我們發現穗狀蛋白的基本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在G型中變得更加對稱,這使它有更多機會與宿主,也就是我們的受體結合,"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論文的通訊作者Gnana Gnanakaran說。"但與此同時,這意味著抗體可以更容易地中和它。實質上,該變體抬頭與受體結合,這給了抗體攻擊它的機會"。 研究人員知道這個也被稱為D614G的變種更具感染性,可以被抗體中和,但他們不知道如何中和。這項新工作模擬了超過一百萬個單獨的原子,並需要大約2400萬個CPU小時的超級計算機時間,提供了關於這個變體的Spike行為的分子水平細節。目前針對SARS-CoV-2(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疫苗是基於該病毒的原始D614形式。對G變體的這種新理解--在原子水平上對G形式進行的最廣泛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可能意味著它為未來的疫苗提供了一個骨架。 該團隊在2020年初發現了D614G變種,當時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正在加緊進行。這些發現發表在《細胞》上。科學家們曾觀察到尖峰蛋白中的一個突變。在所有的變種中,正是尖峰蛋白使病毒具有特徵性。這種D614G突變,因SARS-CoV-2基因組上第614位的胺基酸被天冬氨酸取代而得名,在幾周內就在全球范圍內流行起來。 穗狀蛋白通過穗狀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我們許多細胞中發現的特定受體結合,最終導致宿主被感染。這種結合要求受體結合域在結構上從不能結合的封閉構象過渡到可以結合的開放構象。這項新研究的模擬結果表明,在新的G型變體中,尖峰蛋白的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原始D型菌株中的相互作用更加對稱。這種對稱性導致更多的病毒Spike處於開放構象,因此它可以更容易地感染一個人。 來自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個博士後團隊--Rachael A. Mansbach(現為康科迪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Srirupa Chakraborty和Kien Nguyen--領導了這項研究,對這兩種變體在受體結合域的兩種構象下進行了多次微秒級模擬,以闡明Spike蛋白如何與宿主受體以及有助於保護宿主免受感染的中和抗體相互作用。研究小組的成員還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Bette Korber和杜克人類疫苗研究所的David C. Montefiori。 研究小組感謝洛斯阿拉莫斯的機構計算主管保羅·韋伯為這項研究提供了使用該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的機會。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