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預測

Tag: 預測

索尼預測下一財年PS5銷量將超過1480萬台

在最新的IR Day會議上,索尼互動娛樂SIE執行長兼總裁Jim Ryan談到了PS5未來幾年的銷售預期。該公司預計2021財年將是其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第二年,並用圖表展示了幾十年來PlayStation主機的銷售情況,PS5的目標是超過PS4第二年1480萬的銷售記錄。 在2022財年,索尼希望PlayStation主機能迎來有史以來最強勁的一年。目前的世界紀錄由PlayStation 初代保持,它在1998財年售出了2260萬部。考慮到迄今為止PS5已售出780萬台,以及到2022財年售出3740萬台的綜合估計,索尼預計在大約2年半的時間里,PS5的銷量將達到4520萬台。 特別是在全球供應短缺的情況下,看看該公司能否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很有趣。該公司財務長Totoki幾周前也表示,今年的需求沒有放緩。「即使我們明年獲得更多設備,生產更多PlayStation 5,我們的供應也趕不上需求。」也許索尼目前的估計是基於它在未來幾個財政年度內的生產數量。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敬請期待。 來源:3DMGAME

對血液標記物的分析揭示恢復能力的逐漸喪失 並預測人類的壽命極限

據媒體CNET報導,新加坡生物技術公司Gero的新研究著眼於人體從疾病、事故或其他任何對其系統造成壓力的事情中恢復的程度。這種基本的恢復能力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一個80歲的老人從壓力中恢復的時間平均是40歲中年人的三倍。 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新分析,進一步推斷這種下降,在120至150歲之間的某個年齡段,人體的復原力就完全消失了。換句話說,在某些時候,你的身體會失去從幾乎所有潛在壓力中恢復的能力。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來自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的大型團體的健康數據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研究了血細胞計數以及由可穿戴設備記錄的步數。當人們經歷了不同的壓力時,血細胞和步數的波動顯示,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恢復時間越來越長。 Gero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Peter Fedichev在一份聲明中說:「人類的衰老表現出復雜系統在瓦解邊緣運行的普遍特徵。」 這項研究的結論是,人體在150歲之前就失去了應對壓力的所有能力--或者至少是恢復能力--這與類似研究的結論是一致的,包括去年的一項研究將人類的最大可能年齡鎖定在138歲。 「這項工作... 它解釋了為什麼即使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與年齡有關的疾病也只能改善平均壽命,而不是最大壽命,除非已經開發出真正的抗衰老療法,」共同作者 Andrei Gudkov博士補充說,他來自紐約布法羅的Roswell Park 綜合癌症中心。 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David Sinclair說:「這項調查顯示,恢復是衰老的一個重要標志,可以指導藥物的開發,以減緩這一過程並延長健康期。」 這項研究的全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並向公眾開放。 來源:cnBeta

NOAA預測:又一個「高於正常水平」的颶風季節將襲擊大西洋

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協會(NOAA)的氣候預測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今年大西洋可能會迎來又一個嚴重的颶風季節。氣象預報員表示--「有60%的可能性會出現高於正常水平的季節,30%的可能性會出現接近正常水平的季節,10%的可能性會出現低於正常水平的季節。」 幸運的是,他們預計人們不會看到跟去年相同水平的破紀錄的風暴活動。大西洋颶風季節從6月1日持續到11月30日。 NOAA預計,2021年我們將看到13到20個已命名風暴,其中6到10個可能成為颶風。此外,其中3到5個可能是大型颶風。該機構表示,他們對這些估計有70%的信心。 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現在是沿海和內陸社區為颶風可能帶來的危險做好准備的時候了。NOAA的專家准備向社區提供拯救生命的早期預警和預報,這也將有助於將風暴的經濟影響降至最低。」 NOAA表示,現在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狀態處於中立階段,反厄爾尼諾可能在颶風季節後期再次出現。 NOAA氣候預測中心的季節性颶風預報員Matthew Rosencrans在一份聲明中說道:「厄爾尼諾南方振盪中立和反厄爾尼諾支持了與正在進行的高活動時代相關的條件。預計熱帶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面溫度將高於平均水平,熱帶大西洋信風將減弱,西非季風將增強,這可能是影響今年整體活動的因素。」 去年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大西洋颶風季節,美國在9月份就用完了熱帶風暴的名字。科學家們預測,由於海平面上升,未來沿海地區將出現更嚴重的洪水,而更溫暖的海洋將為颶風提供更多的熱能。隨著全球變暖,人們開始擔心更強、更潮濕的颶風的到來。 美國總統拜登則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將向各州、地區、部落和農村社區提供10億美元--這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我堅持要做好應對所有這些挑戰的准備。我們將確保聯邦應急管理局和其他主要機構的人員得到他們需要的一切,因為他們的工作非常困難,」拜登說道。 來源:cnBeta

白菜價不會再有 業內預測記憶體價格Q3季度將雙位數上漲

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晶片產能繼續吃緊,各種漲價,記憶體市場尤甚,即便沒有現在的缺貨因素,記憶體行業本身也進入了牛市周期,Q2大漲20%,Q3季度還會保持雙位數上漲。Digitiems援引供應鏈人士的消息稱,Q3季度記憶體市場價格上漲已是定局,而且增速保持雙位數增長。 他們沒有給出明確的預測數值,雙位數增長意味著至少漲價10%,但是考慮到Q2季度的漲勢兇猛,Q3季度記憶體價格顯然也會大幅高於10%的水平,15%、20%甚至更高的漲幅都有可能,反正這個市場主要是看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廠商的臉色,疊加全球半導體缺貨的因素之後,漲幅很有可能失控。 甚至整個下半年中,記憶體的價格都會保持一路向上的走勢。 今年4月份,美光CEO Sanjav Mehrotra在財報電話會議期間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在強勁的需求和有限的供應之下,當前的DRAM市場正面臨著嚴重的供不應求局面,從而導致了DRAM價格的迅速上漲,且貫穿整年都會進一步趨緊」。 來源:cnBeta

科學家追蹤到雨燕速度新紀錄:日行830公里 或能預測風向

雨燕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小鳥之一。在不繁殖時,普通雨燕一年中長達10個月都待在空中。科學家們曾認為,雨燕平均每天能飛行500公里。近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iScience(《交叉科學》)上的新證據顯示,這只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研究人員根據新的跟蹤數據發現,普通雨燕平均每天能飛行570公里,而且它們能夠飛得更遠、更快。研究記錄的最大距離是9天內每天飛行超過830公里。該研究題為「Wind-assisted sprint migration in northern swifts」。 「我們發現,在歐洲繁殖范圍最北部的普通雨燕的遷徙速度是有記錄以來最快的,超過了預測。」研究通訊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的Susanne Åkesson說,「雨燕似乎通過使用混合遷徙策略在春季長距離(平均單程約8000公里)遷徙時實現了高速飛行。它們採用飛行—覓食策略,這意味著每天都要進食。」 Åkesson及其同事使用了基於光定位的微型追蹤技術,從歐洲最北部的繁殖地點之一追蹤成年繁殖雨燕。因為這些鳥喜歡棲息於繁殖地,因此Åkesson團隊能夠在一個遷徙季節後重新獲得雨燕的許多數據。 正如預期的那樣,追蹤數據顯示雨燕會達到異常高的整體遷徙速度。雨燕通過飛行—覓食策略實現了這些壯舉,這種策略適用於那些在長途旅行前很容易找到食物的物種。雨燕主要以飛蟲為食。 Åkesson解釋稱,「這一策略將大幅降低旅行成本,因為它們不需要攜帶那麼多『燃料』,這將提高遷移速度。」 不過,研究發現,雨燕還有另一個竅門,它們似乎會安排好出發時間,以便風向對飛行有利。她說,「這意味著它們不會直接對當地風做出反應,而是會對未來幾天沿途的風做出反應。」 目前還不清楚雨燕是如何預測風向並據此做出決定的,但Åkesson認為它們可能依賴於與天氣系統相關的氣壓。無論如何,這種選擇性離開策略意味著雨燕在春季飛行,能比秋季多獲得20%的順風支持。這使得它們能以最大的速度穿越撒哈拉沙漠和地中海。 「與其他候鳥相比,普通雨燕的飛行速度並不特別出眾(大約10米/秒)。」Åkesson說,「但這些策略有助於提高整體遷徙速度。此外,它們對順風的選擇性利用促進了更高的遷徙速度,這可能解釋了它們如何在春季遷徙時達到預測的最大速度。」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由於人類使用殺蟲劑,雨燕的生活方式和對昆蟲的依賴可能會使它們處於危險之中。氣候變化和不斷變化的天氣或風向也可能對這些飛行者產生未知的影響。 來源:cnBeta

歐洲研究團隊開發出可提前2年預測太陽射電活動的RESONANCE軟體

來自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學院(Skoltech)、格拉茨大學、奧地利坎澤爾霍河天文台、以及歐洲航天局空間運行中心的研究人員們,剛剛開發出了一套名為 RESONANCE 的軟體方案。其特點是能夠提前 1~24 個月預測太陽射電活動的通量,從而改善在軌衛星的運行要求、重返大氣服務、空間碎片演化的建模、以及採取機動規避碰撞等工作。 太陽動力天文台(SDO)拍攝的太陽磁環清晰圖像(來自:NASA) 自 1957 年發射地球上第一課人造衛星以來,目前已有超過 41500 噸的人造物體在繞太陽、地球和其它行星體的軌道上運行。 自那時起,大多數物體(如火箭彈和大塊空間碎片),經常以不受控制的方式重入地球大氣層,但這也對人員和基礎設施構成了潛在風險。 想要准確預測重入的時間和地點,顯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研究人員必須准確知曉地球高層大氣的密度,但它又很容易受到難以捉摸的太陽活動的影響。 某些情況下,地球大氣會被加熱得較為膨脹。然後在大氣阻力效應的作用下,在軌衛星可能逐漸難以支撐並落回地球。 此外還有諸多極其細小且凌亂的空間碎片,如果太空飛行器意外改變軌道,也很可能被其高速擊中而損毀。 印尼地區發現的一個重返地球的空間物體,球體直徑約 50 厘米、重 7.4 公斤(來自:ESA) 好消息是,由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學院(Skoltech)教授 Tatiana Podladchikova 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套名叫《由計算機輔助估算的太陽輻射在線分析》的工具軟體(簡稱 RESONANCE)。 通過該方法,研究人員能夠提前 1~24 個月預測每小時平均波長 F10.7 和 F30 厘米的太陽射電通量的密度。因為受紫外輻射影響,地球的高層大氣會被加熱。 結合基於物理學的最新建模和先進的數據同化方法,F10.7 和...

美國的風力發電廠通過使用「尾流轉向」或可實現0.8%的預測年產量增長

據媒體報導,美國的風力發電廠通過使用「尾流轉向」或可實現0.8%的預測年產量增長。「尾流轉向」 是風力發電廠採用的一種策略,它涉及上游渦輪機與風向的錯位,以使風浪偏離下游渦輪機,從而增加電廠的風力淨產量。 在AIP出版的《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雜誌》中,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說明了「尾流轉向」如何能夠增加美國商業陸上風力發電廠的能源生產。雖然一些發電廠由於不利的氣象條件或渦輪機布局而顯示出較少的尾流轉向潛力,但一些風力發電廠是理想的候選者,可以從尾流轉向控制中大大受益。 總的來說,在所調查的一組風力發電廠中,預測的平均年產量增長為0.8%。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使用「尾流轉向」的風力發電廠中,風力渦輪機可以更緊密地放置在一起,在保持相同的能源生產成本的情況下,在特定區域內的發電量增加近70%。 研究作者David Bensason說:「我們驚訝地看到,即使在考慮了不同風力發電廠的尾流損失後,尾流轉向的潛在能量改善仍有很大的變化。」 就像雨傘可能會投下陰影一樣,風力渦輪機在其轉子的下游會產生一個較慢的、較紊亂的氣流區域,這就是所謂的「尾流」。當這些「尾流」流入另一個渦輪機時,它們會降低其發電能力。 「尾流轉向」策略通過抵消轉子面和進入的風向之間的角度來 "引導 "這些尾流遠離渦輪機。這種技術犧牲了少數渦輪機的功率效率,以提高整個風力發電站的性能。只有在開始時有尾流損失的情況下,「尾流轉向」才能增加能量生產。因此,對於風浪損失較高的風力發電站來說,「尾流轉向」的好處往往會增加。 該研究是最早使用NREL開發的Gauss-Curl-Hybrid型尾流模型的研究之一。該模型比之前的模型更准確地預測了風電廠的尾流行為,並捕捉到了在大型電廠中更突出的效應。研究人員還結合了幾個公開可用的資料庫和工具,這些資料庫和工具共同使對美國大型風電廠樣本的尾流轉向潛力的調查成為可能。 研究共同作者Eric Simley說:「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強調了美國現有商業風電廠大樣本的風浪轉向潛力,激勵風電廠業主在他們的風電廠中實施尾流轉向,以增加能源生產,並為使風能成為廣泛部署的可負擔的清潔能源作出貢獻。」 來源:cnBeta

NOAA預測:另一個「高於正常水平」的颶風季將襲擊大西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測中心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今年大西洋可能會出現另一個「高於正常水平」的颶風季。該機構在報告中稱,有 「60%的機會是高於正常的季節,30%的機會是接近正常的季節,10%的機會是低於正常的季節」。值得慶幸的是,研究人員預計今年將不會看到類似去年那種破紀錄的風暴活動水平。大西洋颶風季從6月1日持續到11月30日。 NOAA預計,我們將在2021年看到13至20個命名的風暴,其中6至10個可能成為颶風。此外,其中3至5個可能成為大型颶風。該機構表示,它對這些估計有70%的信心。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一份聲明中說:「現在是海岸線和內陸社區為颶風可能帶來的危險做好准備的時候了。NOAA的專家們已經准備好向社區提供拯救生命的預警和預報,這也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風暴的經濟影響。」 「厄爾尼諾-中性和拉尼娜支持與正在進行的高活動時代相關的條件,」NOAA氣候預測中心的首席季節性颶風預報員Matthew Rosencrans在聲明中說。「預測熱帶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海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熱帶大西洋信風減弱,以及西非季風增強,都可能是今年整體活動的因素。」 去年出現了一個歷史性的大西洋颶風季,科學家在9月用完了熱帶風暴的名字。科學家們預測,由於海平面上升,將在未來看到沿海地區更猛烈的洪水,而且更溫暖的海洋將為颶風提供更多的熱能,為其提供動力。這導致了人們對地球變暖後更強大和更潮濕的颶風的影響的擔憂。 來源:cnBeta

大規模的血液采樣研究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預測因素

雖然科學家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確切病因仍不清楚,但一些研究開始表明,這種疾病的生物標志物可能在症狀出現之前很早就顯示出來,這就為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更好的治療帶來了前景。一項新研究(據稱是其類型中最全面的研究)已經證明了血液中某些蛋白質的濃度如何能夠提前預示病情的發作,並且已經確定了一種可能甚至有助於觸發病情的蛋白質。 從嗅覺測試到血液測試再到眼部檢查,科學家們正在探索許多可能性,以尋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工具,而且理由非常充分。由於沒有辦法治療或逆轉與該疾病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機會很可能是在這些症狀開始出現之前。通過追求這些類型的技術,研究人員可能能夠提前幾年甚至幾十年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跡象。 在這些可能性中,血液采樣被認為是一個特別有希望的可能性。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早期研究證明了這種診斷技術的高度准確性,通過掃描血液中被稱為tau和amyloid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被認為推動了與該疾病有關的有毒大腦斑塊和纏結的形成。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以很大的方式擴大了這一范圍。科學家們首先分析了大約十年前收集的4800多名中年和老年受試者的歷史血液樣本,在他們的血漿中確定了近5000種獨特的蛋白質。其中38種蛋白質的異常水平被發現與收集樣本後五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較高 「明顯相關」。 接下來,研究人員測量了1993年至1995年間從11000多名年輕受試者身上採集的血液樣本中的蛋白質水平。在2011年至2013年的後續臨床評估中,同樣的38種蛋白質中的16種的異常水平與近20年後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有關。對涉及其中一些蛋白質的冰島受試者的血液樣本進行的單獨審查驗證了這些發現,發現其中六種蛋白質在大約十年後再次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該研究可能發現了不僅僅是基於血液的生物標志物似乎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相關。科學家們還將這組蛋白質與過去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聯系的研究進行了比較,發現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其中一個名為SVEP1的蛋白質實際上可能參與了該疾病的誘發。該蛋白被發現是與痴呆症有關的更大的蛋白網絡的一部分,而循環水平與大腦中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影響的部分的萎縮有關。 這項研究的高級作者Josef Coresh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分析,它揭示了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多種生物途徑。我們發現的這些蛋白質中的一些只是疾病可能發生的指標,但有一個子集可能是有因果關系的,這是令人興奮的,因為它提出了未來以這些蛋白質為目標進行治療的可能性。」 科學家們希望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在長期研究中收集的血液樣本中的蛋白質,以發現更多可能成為新療法目標的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在誘因。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衰老》雜誌上。 來源:cnBeta

科學家開發新人工智慧算法 可准確地預測肺癌風險

根據發表在《放射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一個人工智慧(AI)程序准確地預測了在CT篩查中檢測到的肺結節將變成癌症的風險。據世界衛生組織稱,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計2020年就有約180萬人死亡。研究人員將低劑量胸部CT用於篩查肺癌的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菸者。它已被證明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主要是通過幫助在早期階段發現癌症,而此時癌症更容易成功治療。 雖然肺癌通常在CT圖像上顯示為肺部結節,但大多數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進一步的臨床檢查。因此,准確區分良性和惡性結節對於早期發現癌症至關重要。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深度學習開發了一種肺部結節評估算法,這是一種能夠在成像數據中找到某些模式的人工智慧應用。研究人員在全國肺部篩查試驗中的16000多個結節的CT圖像上訓練了該算法,其中包括1249個惡性腫瘤。他們在丹麥肺癌篩查試驗中的三組大型結節成像數據上驗證了該算法。 深度學習算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肺結節惡性腫瘤風險估計方面超過了既定的泛加拿大肺癌早期檢測模型。它的表現與11名臨床醫生相當,包括4名胸腔放射科醫生、5名放射科住院醫生和2名肺科醫生。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荷蘭奈梅亨的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診斷圖像分析組的博士候選人Kiran Vaidhya Venkadesh說:「該算法可能有助於放射科醫生准確估計肺部結節的惡性風險。這可能有助於優化對肺癌篩查參與者的後續建議。」 研究人員說,該算法有可能給臨床帶來幾個額外的好處。「由於不需要人工解釋結節的成像特徵,擬議的算法可能會減少CT解釋中大量的觀察者之間的變異,」研究資深作者、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成像系助理教授Colin Jacobs博士說。「這可能會減少不必要的診斷干預,降低放射科醫生的工作量,並減少肺癌篩查的成本。」 研究人員計劃通過納入年齡、性別和吸菸史等臨床參數繼續改進該算法。他們還在研究一種深度學習算法,將多個CT檢查作為輸入。目前的算法非常適用於分析初始或基線篩查時的結節,但對於在後續篩查中發現的結節,與之前的CT相比,其生長和外觀非常重要。 Jacobs博士及其同事已經開發了其他算法,以可靠地從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的胸部CT中提取成像特徵。他們將研究如何將這些成像特徵有效地整合到目前的算法中。 來源:cnBeta

Gartner預測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將持續到明年二季度

5月18日消息,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將在整個2021持續並在2022年第二季度恢復至正常水平。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師Kanishka Chauhan表示:「半導體供應短缺將嚴重擾亂供應鏈並將在2021年制約多種電子設備的生產。晶片代工廠正在提高晶片的價格,而晶片公司也因此提高設備的價格。」 最初出現晶片供應短缺問題的設備主要包括電源管理、顯示設備和微控制器等,這些設備在8英寸晶片代工廠的傳統節點上製造,其供應量有限。現在,供應短缺問題已擴展至其他設備,而且基板、焊線、無源器件、材料和測試等晶片代工廠以外的供應鏈環節都出現產能受限和供應短缺問題。這些產業均已高度商品化,因此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具備積極投資的靈活性/能力。 大多數類別的設備供應短缺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第二季度(見圖一),而基板產能限制可能會延長到2022年第四季度。 圖一、Gartner庫存指數半導體供應鏈追蹤——2021年至2022年全球半導體庫存指數變動預測 註:2021年第一季度為模型預估,具體數據可能會根據廠商在2021年第二季度報告的實際財務狀況而發生變化。2021年第二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指數條僅代表方向性預估。 來源:Gartner(2021年5月) 來源:cnBeta

科學家開發的AI系統可准確預測新冠患者是否會出現危及生命的並發症

一項新研究發現,通過分析數以千計的胸部X光片,一個電腦程式被訓練成可以看到模式,它以高達80%的准確率預測哪些COVID-19患者會在四天內出現威脅生命的並發症。該程序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使用了從2943名感染SARS-CoV-2病毒的重病患者的5224張胸部X光片中收集的數據。 這項研究於5月12日在線發表在《npj數字醫學》雜誌上,研究人員提到 「迫切需要」能夠快速預測哪些COVID-19患者可能會出現致命的並發症,以便能夠將治療資源最好地匹配給那些風險增加的患者。由於尚未完全理解的原因,一些COVID-19患者的健康狀況突然惡化,需要重症監護,並增加他們死亡的機會。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團隊不僅將X射線信息輸入他們的計算機分析,還將病人的年齡、種族和性別,以及一些生命體征和實驗室測試結果,包括體重、體溫和血液免疫細胞水平。他們的數學模型還考慮到了對機械呼吸器的需求,以及每個病人是否因感染而存活(2405人)或死亡(538人),該模型可以從實例中學習。 隨後,研究人員在2020年3月3日至6月28日期間,通過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急診室收治的其他718名COVID-19患者的770張胸部X光片上測試了該軟體工具的預測價值。該電腦程式准確地預測了五名需要重症監護和機械通氣的感染者中的四名。 「急診室醫生和放射科醫生需要像我們的程序這樣的有效工具來快速識別那些病情最有可能迅速惡化的COVID-19患者,以便醫療服務提供者能夠更密切地監測他們並更早地進行干預,」研究的共同牽頭調查員、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Farah Shamout博士說。 紐約大學數據科學中心的博士生Yiqiu "Artie "Shen說:「我們相信,我們的COVID-19分類測試代表了人工智慧在放射學中的最大應用,以解決大流行期間病人和護理人員的一些最迫切的需求。」 研究的高級調查員Krzysztof Geras博士說,像他們這樣的機器智能程序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它的准確性可以通過更多的數據進行跟蹤、更新和改進。他表示,該團隊計劃在有更多病人信息時加入這些信息。他還說,該團隊正在評估還有哪些臨床測試結果可以用來改進他們的測試模型。 Geras稱,他希望,作為進一步研究的一部分,很快將紐約大學COVID-19分類測試部署給急診醫生和放射科醫生。在這期間,他正與醫生合作起草使用該測試的臨床指南。 來源:cnBeta

利用岩漿粘度的早期指標可以預測火山的爆發方式

2018年夏威夷Kīlauea火山的噴發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以確定可幫助預測未來噴發的危險潛力的新因素。火山內部岩漿的特性影響著噴發的過程,特別是這種熔岩的粘性是影響火山爆發對附近社區的危險程度的一個主要因素。 非常粘稠的岩漿與更強大的爆炸有關,因為它們可以阻止氣體從通風口排出,使壓力在火山的管道系統內積累。另一方面,更粘稠的岩漿的擠壓會導致移動速度較慢的熔岩流。 "卡內基大學的Diana Roman解釋說:"但是岩漿粘度通常只在火山爆發後才被量化,而不是提前量化。"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確定岩漿粘度的早期跡象,這可能有助於預測火山的噴發方式。" 2018年5月,噴發裂縫打開,熔岩沉積在夏威夷島的Leilani Estates,700多所房屋被毀,2000多人流離失所。 Roman領導了新的工作,確定了一個可以在火山爆發前測量的岩漿粘度指標。這可以幫助科學家和應急管理人員了解未來噴發的可能模式。這些發現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2018年的事件包括自1960年以來,在基拉韋厄的低東裂谷區的第一次噴發活動。24條裂縫中的第一條在5月初打開,噴發持續了整整三個月。這種情況為許多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包括Roman和她的同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Arianna Soldati和Don Dingwell,夏威夷大學馬諾亞分校的Bruce Houghton,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夏威夷火山觀測站的Brian Shiro。 該事件提供了大量關於高粘度和低粘度岩漿行為的同步數據,以及關於基拉韋爾火山下的固體岩石的爆發前應力的數據。 一條快速流動的熔岩通道從10公里外的Ahu'aila'au錐體流向海洋,沿途覆蓋了約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並在海岸邊創造了3.5平方公里的新土地。在平坦地區航道速度減慢的地方,它擴散開來,形成一個編織的模式。 構造和火山活動導致裂縫,稱為斷層,在構成地殼的岩石中形成。當地質壓力導致這些斷層相互移動時,地球科學家使用地震儀器測量斷層的三維方向和移動。 通過研究2018年發生在Kīlauea下部東裂谷區的情況,Roman和她的同事確定,在火山爆發之前和期間,下部東裂谷區的斷層運動方向可以用來估計在前兆動盪時期上升岩漿的粘度。 "我們能夠表明,通過強有力的監測,我們可以將火山管道系統中的壓力和應力與更粘稠的岩漿的地下運動聯系起來,"Roman解釋說。"這將使監測專家能夠更好地預測像Kīlauea這樣的火山的噴發行為,並提前定製應對策略。" 來源:cnBeta

機構預測記憶體將持續漲價:三星/美光等已經賺翻

近日,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記憶體市場報告。總量方面,一季度總營收191.97億美元,環比增加8.7%。前六大廠商也均實現增長,座次分別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南亞科、華邦和力積電。 當季,DRAM價格正式反轉向上,但由於需求緊俏(包括遠程辦公、網課、手機廠商填補華為缺口)等因素,出貨量同步上升。 據悉,一季度DRAM的均價漲幅總體在5%以內,但目前二季度情況對消費者不妙,原廠DRAM平均銷售單價上揚幅度將十分顯著,集邦甚至預測季度總產值增幅突破兩成。 雖然年三大原廠陸續加速產能或製程轉進的規劃,以應對終端逐步上修的需求,不過由於新增產能開出的時間點將主要落在2022年上半年,對於今年DRAM市況的影響不大。以美光為例,總產能在沒有全新廠房的規劃下,投片將大致與去年相當。 來源:cnBeta

新研究:當下的氣候預測可能並不准確

據媒體報導,海洋的「生物泵」描述了許多海洋過程,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輸送到海洋深處並在那里它可以保持隔絕幾個世紀。這個海洋泵是大氣二氧化碳的強大穩壓器、是任何全球氣候預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今天的氣候模型中,這個泵的表現方式存在顯著的不確定性。 研究人員發現,用於計算泵強度的「黃金標準」方程的誤差幅度比以前認為的要大,並且海洋將向不同深度輸送多少大氣碳的預測誤差可能在百萬分之10到15之間。 考慮到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約為百萬分之2.5,該團隊估計,新的不確定性將導致氣候目標預測出現約5年的誤差。 MIT地球、大氣和行星科學系的研究科學家Jonathan Lauderdale指出:「如果我們想把巴黎協定設定的升溫幅度控制在1.5度以內,那麼這個更大的誤差條可能至關重要。如果目前的模型預測我們到2040年才能減少碳排放,那麼我們就擴大了不確定性,可以說我們現在可能要(提前)到2035年,這可能是相當重大的一件事情。」 Landerdale和前MIT研究生、現供職於英國南安普頓國家海洋學中心的B.B. Cael今日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 對海洋生物泵有貢獻的海洋過程始於浮游植物,這是一種在其生長過程中會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微生物。當它們死後,浮游植物攜著碳一起以「海洋雪」的形式沉入水中。Landerdale指出:「這些顆粒就像從海洋表面飄落下來的白色片狀雪花。」 在不同的深度,這些顆粒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會將這些顆粒中的有機碳轉化為無機的礦物形式、吸入深海--這個過程被稱為再礦化。 在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在整個熱帶太平洋的不同地點和深度收集了海洋雪。根據這些觀察,他們生成了一個簡單的冪次律數學關系--馬丁曲線(以團隊成員約翰·馬丁)的名字命名來描述生物泵的強度以及海洋在不同深度可以再礦物化和隔離多少碳。 「馬丁曲線無處不在,它確實是(當今許多氣候模型中使用的)黃金標準,」Landerdale說道。 但在2018年,Cael和合著者Kelsey Bisson表示,用來解釋馬丁曲線的冪次律並不是唯一符合觀測結果的方程。冪次律是一種簡單的數學關系,它假設粒子隨著深度下降得更快。但Cael發現,其他幾種基於海洋雪下沉和再礦化的不同機制的數學關系也可以解釋這些數據。比如一種假說認為,無論在什麼深度,微粒都以相同的速度下落,而另一種假說認為,帶著重的、不易消耗的浮游植物殼的微粒比沒有殼的微粒下落得快。 Lauderdale說道:「他發現你無法分辨哪條曲線是正確的,這有點麻煩,因為每條曲線背後都有不同的機制。換言之,研究人員可能使用了『錯誤的』功能來預測生物泵的強度。這些差異會像滾雪球一樣影響氣候預測。」 在這項新研究中,Lauderdale和Cael研究了如果他們改變生物泵的數學描述會對估算海洋深處儲存的碳產生多大的影響。他們從Cael之前研究過的六個替代方程或再礦化曲線開始。該團隊研究了氣候模型對大氣二氧化碳的預測,如果它們是基於這六種選擇中的任何一種,那麼跟馬丁曲線的冪次律相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為了使比較在統計上盡可能相似,他們首先將每個備選方程跟馬丁曲線擬合。馬丁曲線描述了有多少海洋雪通過海洋到達不同的深度。研究人員將曲線上的數據點輸入到每個備選方程中。然後,他們在MITgcm中運行每個方程,MITgcm是一個模擬大氣和海洋之間二氧化碳通量的一般環流模型。 之後,該團隊運行了氣候模型以觀察跟馬丁曲線冪次律相比,生物泵的每一個替代方程是如何改變該模型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估計的。他們發現,海洋能從大氣中吸收和隔離的碳量變化很大,這取決於他們使用的生物泵的數學描述。 Landerdale說道:「令人驚訝的是,再礦化量或海洋雪量的微小變化由於不同的曲線而導致的深度不同都可能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顯著變化。」 結果表明,海洋的生物泵強度及決定海洋降雪速度的過程仍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我們肯定需要對海洋雪進行更多的測量以打破背後的機制。因為可能所有這些過程都是相關的,但我們真的想知道是什麼在推動碳封存,」Landerdale補充道。 來源:cnBeta

蘋果 iOS 15 爆料匯總: 除了新圖標、新鎖屏、新通知,也許還有這 3 大變化

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果粉,即使有多款重磅產品發布,對剛剛結束的 2021 蘋果春季發布會,你只會微微一笑,然後把關注的重點放在 6 月 8 日起開始舉辦的 WWDC 上。 如果說產品發布會代表著有關最佳蘋果產品的今天,那 WWDC 就是即將影響所有蘋果用戶一年的明天——硬體是體驗的基礎,而體驗靠的則是出色的系統。不出意外的話,WWDC 2021  將公布 iOS 15、iPadOS 15、macOS 12 以及 watchOS 8,而 iPhone 所搭載的 iOS 15...

新研究發現產前生物標記:或能提前幾周預測孕婦分娩時間

據媒體報導,由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組生物標志物,其可以提前幾周預測孕婦將在什麼時候分娩。這一突破性發現將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轉化為一種預測性血液檢測。 這項新研究的論文資深作者Brice Gaudilliere解釋稱:「臨床醫生擅長估算胎齡,這可以衡量胎兒的發育。但這個時間和分娩開始的時間之間存在脫節,因為嬰兒是否准備好了只是分娩開始的一個因素。等式的另一部分是母親。」 雖然我們知道平均懷孕時間是40周左右,但女性在37到42周的任何時候進入分娩都被認為是正常的。另外還有超10%的孕婦在37周之前就早產。 這項強有力的新研究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研究人員追蹤了63名女性懷孕的最後100天並在不同的時間點採集血液樣本、分析了超7000個代謝和免疫生物標志物。 數學模型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鎖定幾個特定的因素,而這些因素被認為是跟向分娩的轉變有關。不出所料,類固醇激素激增,胎盤激素增加。不過最新穎、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是一種名為IL-1R4的免疫蛋白的含量出現上升。 這種特殊的免疫蛋白質具有抗炎特性,研究指出,在婦女臨產前兩到四周,這種蛋白質的含量似乎會上升。據推測,這種抗炎反應是當更高水平的胎盤物質在分娩前幾周到達母親的血液中時身體如何抑制免疫系統的表現。 「假設是,分娩是一種炎症反應,是的,有跡象是這樣表明的。但我們也發現,這個炎症方面在分娩開始之前緩和了下來,(對此)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在為下一個階段讓母親的免疫系統做好准備,當孩子出生時,治療和免疫決開始。這需要一個規范的過程,」Gaudilliere說道。 這項研究中檢測到的這種生理變化跟胎齡或最終孕期無關。這意味著檢測這種轉變可以讓醫生在婦女分娩前發現早產的懷孕。而在另一個極端情況下,它可以檢測到沒有進入分娩階段的晚期懷孕並提前引產。 「媽媽的身體和生理在實際分娩前約三周就開始發生變化。這不是一個單一的開關;這是身體必須經過的准備工作,」論文合著者Virginia Winn指出。 目前所開發的模型只能將其預測窗口縮小到兩周。不過研究人員稱,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這種方法將能變得更加精確,他們預計在未來幾年內會出現一種有效的測試方法。 來源:cnBeta

Counterpoint預測2021年真無線耳塞的出貨量將達到3.1億部

過去幾年看到的真無線立體聲(TWS)耳機的產銷熱潮預計今年還會持續。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預料2021年TWS耳機的出貨量約為3.1億部,與2020年的2.33億部相比增長33%,蘋果、小米和三星預計仍將是該領域的三大玩家。 盡管流行病不斷,消費者支出減少,但去年全球TWS耳塞的出貨量仍大幅增長了78%。根據過去的報告,2020年有2.33億只無線耳機的出貨量,遠遠超過了最初的預期。在過去一年中,TWS耳機仍然是最受歡迎的科技產品之一,尤其以中低端產品的增長幅度最大。 去年,蘋果在這一品類中仍然處於領先地位,預計2021年將再次獲得最多的出貨量,大約占27%的市場份額。小米預計將以9%的市場份額保持在遙遠的第二位,而三星很可能以7%的市場份額躋身前三名。7月至9月這一季度預計將是市場的高峰期,而且圍繞著蘋果下一個AirPods的發布,肯定會有很多人感興趣且進一步帶動行業整體銷量,蘋果的新品TWS耳機預計應該在今年秋天到來。 來源:cnBeta

科學家開發出可預測COVID-19重症病例的新檢測方法

據媒體報導,截至2021年4月,全球已有300多萬人死於COVID-19。在大流行早期,研究人員開發了准確的診斷測試並確定了跟更糟糕結果相關的健康狀況。然而,對於哪些人面臨住院、使用呼吸機或死於這種疾病的最高風險,臨床預測指標在很大程度上仍表現出了很大的不足。 資料圖 本周,研究人員在美國微生物學會開放獲取的期刊《mSphere》上發表的文章中描述了一種兩步預測試驗,它可以幫助預測患者對SARS-CoV-2感染的反應。該測試將疾病風險因素評分跟感染早期產生的抗體測試相結合。研究人員指出,它可以在診斷時使用,以此在最嚴重的症狀出現之前幫助指導治療選擇。 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化學生物學家Gregory Weiss博士實驗室的研究生Emily Sanders表示:「你可以非常敏感地預測有人會患上嚴重的COVID-19病例。」據悉,Sanders和Sanjana Sen、Kristin Gabriel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們也是Weiss實驗室的研究生。 大多數診斷測試都是會去搜索跟中斷病毒有關的抗體。Weiss表示,這個研究團隊最初是按照同樣的策略去開發他們自己的診斷方法,但他們意識到很多競爭的測試很快就會出現。相反,他們把重點放在了其他未研究過的抗體上,這些抗體不一定會破壞病毒或幫助免疫系統對抗感染。 「其他人都在尋找能中和病毒的良好抗體,我們沒有看到足夠多的無用抗體,」這項研究的論文資深作者Weiss說道。 Gabriel指出:「能夠識別『不良』抗體反應有助於填補研究空白。」 此前的研究預測,SARS-CoV-2顆粒有超過55個抗原表位,即抗體可以附著在病毒上的位置數量。Sen指出,迄今為止,研究得最好的表位是在S(刺突)蛋白上發現的,但該病毒還有其他三個結構蛋白,每一個都有值得研究的表位。為此,研究人員編制了一份可能跟不良預後相關的抗體清單,並最終集中於一種附著在N(核衣殼)蛋白9表位上的抗體。另外,該小組還開發了一種工具,它可以利用年齡、性別和既存健康狀況等因素的數據來生成疾病風險因素評分(DRFS)。 研究人員們在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86人身上測試了他們的工具。跟沒有抗體的人相比,檢測顯示存在表位-9抗體的患者更有可能長期患病、病情更糟。在23名有跟表位-9相關抗體的研究對象中,高DRFS可以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其敏感性可以超過92%。 Weiss指出,他們的測試使用的都是測試實驗室中現成的技術和工具。「檢測抗體非常容易,」並且一種廉價的預後測試可以在疾病進展的早期告知治療決定。研究人員發現,抗原表位-9抗體可以在症狀出現後1 - 6天被檢測到。 「我們都有朋友和家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我們想做一些可能有用的、可能幫助那些不知所措的醫生的事情,」Weiss說道。 來源:cnBeta

高德地圖發布2021五一預測:全國高速擁堵預計較去年同期漲幅超10%

「五一」小長假臨近,高德地圖聯合全國多地交通管理部門共同發布《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預測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五一黃金周,全國高速擁堵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5月1日將迎出程高峰,5月5日為返程高峰。 數據顯示,近4年五一小長假全國高速擁堵里程占比呈現逐年上升態勢,預計2021年五一假期高速擁堵程度將成為歷年最高,同比去年漲幅預計超10%。 受高速免費通行及出行需求集中的影響,預計2021年5月1日(假期第一天)將迎來高速出程擁堵高峰,5月2日至4日全國高速擁堵程度整體將均處於較高水平,5月5日(假期最後一天)為高速返程擁堵高峰,5月6日高速路況恢復正常。 從具體時段看,預計2021年4月30日(五一假期前一天)14時開始,全國高速交通壓力逐漸增大,18時至21時擁堵程度較高。受高速免費通行影響, 預計5月1日9時至13時為高速出程擁堵高峰,特別是10時至11時將達峰值,5月5日15時至18時將迎高速返程擁堵高峰,預計16時至17時為返程擁堵峰值。 高德打車大數據預計,4月30日和5月1日兩天將成為打車高峰日。從4月30日中午12時起,各地打車需求即開始逐步攀升,至18-19時左右迎來全天高峰。為了讓乘客在高峰日也能更快打到車,高德打車免傭聯盟將連續36小時為司機免傭,鼓勵司機師傅在五一假期多出車。 據旅行目的地方面預測,五一期間全國跨城出行熱門城市TOP 10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其中廣州熱度最高,其次是北京、杭州和上海。五一期間十大自駕熱門古城(鎮)中,排名前三的是:湘西鳳凰古城、嘉興西塘古鎮、麗江古城。此外,預計五一期間,泰安市泰山風景名勝區、焦作市雲台山風景名勝區、黃山市黃山等5A級爬山景區將吸引較多的遊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田野 來源:kknews高德地圖發布2021五一預測:全國高速擁堵預計較去年同期漲幅超10%

博主去年預測趙麗穎馮紹峰兩年內離婚,還曾成功預言張哲瀚爆紅

作者|小明 責編|顧圓 【博主預測馮紹峰趙麗穎兩年內離婚,果然應驗】 4月23日,趙麗穎馮紹峰離婚,引發了網友的討論,隨後有一位博主在2020年的預測也被扒出,基本上與兩人的現狀相符,該博主(星座命理博主)表示,馮紹峰婚姻與事業都會受到阻礙,趙麗穎有破局之機,之後會遇到貴人。 馮紹峰趙麗穎兩年之內可能會緣盡,如今距離他發文不到一年,就曝出了二人離婚的傳聞。早前這位播出還曾經預測過張哲瀚的事業,2018年時,張哲瀚在娛樂圈中汲汲無名,博主預測他要等到2021年之後才能爆紅。 2021年,《山河令》開播,張哲瀚憑藉在劇中飾演的周子舒一角被更多觀眾熟知,知名度大漲,成為了新晉流量明星,該博主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 4月23日,「趙麗穎和馮紹峰離婚登上了熱搜」,還「爆」了。 23日上午十點整,趙麗穎工作室和馮紹峰工作室同時發布聲明,宣布趙麗穎和馮紹峰婚姻結束。 這次馮紹峰和趙麗穎離婚又是震驚娛樂圈的大事件。畢竟兩人在結婚的時候就是「驚天地動鬼神」。 以趙麗穎的咖位,在結婚時就是娛樂圈最紅的女明星之一,現在也是實力小花。自從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以來,三年間關於二人的離婚傳聞從來沒有間斷過,隔三差五就有人爆料趙麗穎和馮紹峰離婚。 畢竟被「造謠」離婚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沒有人不想捍衛自己的婚姻。今年三月趙麗穎和馮紹峰還告過「造謠離婚者」。 最後馮紹峰和趙麗穎勝訴還獲賠7000元。這件事讓很多網友質疑:三月獲賠,四月中下旬就離婚,趙麗穎和馮紹峰婚變速度這麼快嗎? 趙麗穎和馮紹峰離婚的聲明中表示,二人已經於近日辦理離婚手續,但是現在離婚是需要30天冷靜期和30天辦理期的。 也就是說馮紹峰和趙麗穎想要離婚早在兩個月前就該提出離婚了,二人至少2月份就有離婚的想法。離婚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趙麗穎和馮紹峰作為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應該知道離婚對兩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離婚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這麼推算的話,趙麗穎和馮紹峰明明在三月份之前月份已經決定離婚了,那麼為什麼三月份還要告人造謠呢? 很多網友對此也很疑惑「那怎麼告成功的? 是因為3月還沒有領離婚證嗎」? 趙麗穎和馮紹峰都是明星對於普通人來說,7000塊不是一筆小錢,甚至是一個白領一個月的工資。 是不是馮紹峰和趙麗穎在離婚冷靜期有想過不離婚,只不過後來又反悔了。當然這些都是大家的猜測,大家既不是給馮紹峰和趙麗穎辦理離婚手續的工作人員,也不是他倆肚子里的蛔蟲一切也無從驗證,既然二人已經離婚那就祝福他倆以後各自安好吧,希望他倆的孩子能好好長大。 來源:kknews博主去年預測趙麗穎馮紹峰兩年內離婚,還曾成功預言張哲瀚爆紅

2021年中國汽車外飾件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汽車個性化外飾升級已經在部分已開發國家形成了獨特的汽車文化,汽車外飾件升級也形成了產業化,並成為汽車後市場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私人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汽車個性化外飾升級的潮流也逐漸興起。最早的汽車外飾件主要效仿美國粗獷的金屬越野風格,以金屬材質外飾件為主,後來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審美觀改變,2011年至今輕量化且更貼合車身的塑料材質外飾件已成為國內的主流。如今,國內車主對汽車個性化外飾升級的認同和參與熱情與日俱增。 汽車外飾件行業的市場規模 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私家車個性化需求日益增加,中國汽車外飾件市場呈現持續增長趨勢。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外飾件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701億元增長至2020年83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5%,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外飾市場規模將達到873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汽車外飾件行業的發展前景 受中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等因素影響,汽車外飾件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良好。 1、消費升級推動個性化外飾需求增長 隨著居民生活收入水平和社會開放程度提高,消費文化日漸多元化,消費者呈現出追求高品質並注重自身消費體驗的特點,推動消費不斷升級。在汽車工業成熟的已開發國家,自駕游、越野運動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人們不斷追求自由和個性化,越來越多的車主喜歡利用外飾件對汽車進行升級,以適應越野和自駕游的使用需求,因此整車廠的批量車型和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之間形成了巨大反差,催生了中國汽車外飾行業的巨大需求。 2、年輕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增長 隨著私家車數量逐年上升,擁有汽車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汽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也是彰顯其自身特性的標籤。在成熟的汽車工業國家,年輕人更喜歡選擇汽車外飾件對汽車進行個性化升級,相應對汽車外飾件的需求量也不斷升溫。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汽車外飾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來源:kknews2021年中國汽車外飾件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研究人員認為嘗試進行「人畜共患病風險預測」的價值有限

據外媒報導,關於大多數導致人類疾病的病毒來自其他動物的觀察,導致一些研究人員嘗試進行「人畜共患病風險預測」,以猜測下一種病毒襲擊人類。然而,在4月20日發表在開放存取期刊《PLOS生物學》上的一篇論文中,由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Michelle Wille博士與合著者Jemma Geoghegan和Edward Holmes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這些人畜共患病的風險預測的價值有限,不會告訴我們哪種病毒會導致下一次大流行。 相反,人們應該針對人類-動物界面進行密集的病毒監測。 幾個世紀以來,所謂的人畜共患病病毒已經引起了人類的流行病。這正是COVID-19大流行所發生的情況:導致這種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出現在一個動物物種中,盡管具體是哪個物種還不確定。 因此,一個關鍵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夠預測哪種動物或哪種病毒群最有可能引起下一次大流行?這促使研究人員嘗試進行「人畜共患病風險預測」,即他們試圖確定哪些病毒家族和宿主群體最有可能攜帶潛在的人畜共患病或大流行病毒。 Wille博士和她的同事發現了人畜共患病風險預測嘗試的幾個關鍵問題。首先,它們是基於微小的數據集。盡管做了幾十年的工作,我們可能只識別了不到0.001%的所有病毒,即使是來自下一個大流行病毒可能出現的哺乳動物物種。 其次,這些數據也高度偏向於那些最能感染人類或農業動物的病毒,或者已經知道的人畜共患病病毒。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動物都沒有接受過病毒調查,而且病毒的進化速度非常快,任何此類調查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價值有限。 相反,作者認為需要一種新的方法,包括在動物和人類互動的地方--動物-人類界面--進行廣泛的采樣。這將使新型病毒在出現在人類身上時就能被檢測出來,並在它們形成大流行之前被檢測出來。這種強化的監測可能有助於我們防止類似COVID-19的事情再次發生。 來源:cnBeta

為什麼我們會下意識地記住夢中細節,其實夢是對未來的預測或啟示

文|程小亦 來源|程小亦 真正的生命是不可見的,隱與根莖中,拱出地面的那一部分,只能維持一夏,之後便會萎謝凋零,猶如曇花一現。——榮格在《榮格自傳》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說,每次做夢自己都會下意識地去記住夢的細節。醒來後記下來,有時啼笑皆非,有時覺得還有深意,給生活帶來不少趣味,但有個問題一直困惑自己,人為什麼要做夢呢? 相信這樣的疑惑也常常縈繞我們心中。就說我吧,前兩天,夢到給一個公眾號名字,還是帶著兩個字的,醒來之後依然還記得。 我思來想去糾結其因,後來終於找到這個夢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原來是那幾天白天我真的在擬選公眾號名稱,所以說這個夢其實是白天大腦里潛意識行為的補償,亦或是一種思想的啟發。 在《奇葩大會2》中,《夏洛特煩惱》的作曲者冷婉婉,曾坦露過自己創作這首歌的靈感,竟來自夢中啟發,於是主持人半信半疑地問高曉松,沒想到高曉松說自己的好友鄭鈞也是如此。 榮格曾說,夢是對未來的預測或啟示。而噩夢,是一種強烈的警示。 再講一個我在網上看到的案例。 朱建軍教授曾經接收到一位來訪者,他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家庭也很美滿,就是常常做噩夢,從夢中驚喜,滿身大汗。 他做的噩夢就是夢見自己登山,爬得很高,突然發現無路可上無路可退,馬上就要掉下懸崖,此時他就會恐懼到從夢中驚醒。 通過專業人士的層層分析之後,原來困擾他的噩夢,其實是在警告他,在人生中爬得太快太高,一點余路也沒回,已經超出身體負荷,再繼續拚命工作已經非常危險了。 心理大師榮格認為,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們沒有意識到或注意到的思想,夢的象徵作用主要是集體無意識的表現,只有經過"放大"後才能真正了解它們的含義和原型。 如此看來,每個夢都是個體無意識的深層表現,夢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潛在心性,夢也是自我的一面雙色鏡子,你的每一個夢境都是經過放大後的思想折射。 只有回歸到自我狀態,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榮格童年很悽慘,家境貧窮,父母不和,被人無視。榮格回憶起自己二三歲時坐在嬰兒車上的情景,居然還記得那天的天氣情況和身邊的環境,著實讓人驚嘆! 對他人生起主導意識的正是12歲那年,有一次,一個男孩子猛推了下自己,導致失去平衡,頭狠狠地撞在石頭上,半小時之後,頭還昏昏沉沉,榮格卻以此來作為不上學的理由,從那以後該到上學的時候,或是父母逼著做作業,榮格就會出現神經性昏厥。 有一次,年少的榮格在背書,突然出現連續發生三次昏厥症,樣的神經症讓榮格意識到應該勤奮讀書,自己處於一個孤獨的世界,發現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83歲高齡的榮格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集畢生研究寫成大作《榮格自傳》。 榮格曾坦言,我的一生是無意識自我實現的故事。無意識中的一切均竭力於外顯化,連人格都力圖從無意識狀態中脫離出來,獲得一種完整的體驗。 《皇帝內經》中,從人的內心結構角度、從人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實踐角度,講出了「心」的四個層次即心、神志、情志、思維。 而心,神志、情志、思維都是人們在無意識行為下產生的情感反應。 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一個人獨處或是靜心做一件事時,會不由自主地從內心冒出一個清靜的自我,然後感覺自己越來越靠近接近最真實的自己,仿佛可以聽見內心在呼喚。這是無意識狀態下才是最真實的自我。 在這種狀態下,往往我們會屏住一切外在困擾,全身心極其放鬆,很多看不清道不明的問題也會慢慢產生新的思緒。 著名的「冰山理論」,講到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 只有回歸到自我狀態,才能真正激發心中最初的那個自己。 正如榮格所說,我的一生是無意識的自我故事。無意識中的一切均竭力於外顯化,連人格都力圖從無意識狀態中離出來,獲得一種完整的體驗。 生活里我們腦海中出現的甚至是回憶的任一畫面,從而引起後續的一系列反應和情感,其實都是無意識下的反應。 人的生命是不可見的,意義與否全憑自己 1920年,榮格在英國時雕刻了兩個類似的形象,將其命名為「生命的呼吸」,它的形象由童年 夢境中的那棵可怕的樹發展而成。 榮格童年時,有一次夢見自己在英國的城市菲利普出現。自己和同伴經過廣場的中央處一個圓形的水池,水池的中央是一個小島,四周很黑,明亮的島上只長了一株樹開滿了紅色鮮花的木蘭,他的同伴似乎看不到那棵樹,而榮格卻被它的美麗所征服。 榮格從中明白了自性就是方向和含義的原則和原型。以此為基礎,榮格提出了以自性與自性化為主題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認為,「自我實現」是片面的,人類應當尋求心理完整性地實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存在著一種內在的自我,被稱之為「自性」。 而自性化原則是在心靈的完整性上給出了具體的方向,比如每個人最終成為與眾不同的自己,實現自我的獨特性。 比如面對死亡,有些人惶恐,有些人淡然,在死亡面前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在榮格看來面對死亡,方能感受命運的存在和意義。 人的生命其實是不可見的,意義與否全憑自己定義。有的人會覺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是人生最大的意義;有些人則覺得讓自己內心豐盈,無懼風雨才是生命之意義。 榮格曾說,若是自問我的人生有何價值,那我只能以過去的若干世紀為背景來衡量,然後我不得不說,是啊,其實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若僅以當今的觀念為衡量標準,我的人生則沒有任何意義。 榮格創造了精神分析心理學,他的理念對心理學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影響了無數人,所以看似無意義,實則大有意義。 生命的長度並不決定生命的寬度,而生命的痕跡卻深深烙印出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體系。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世事無常,卻也世事無妨,你若覺得意義,那便有意義! 文|程小亦 來源:kknews為什麼我們會下意識地記住夢中細節,其實夢是對未來的預測或啟示

8分鐘封神之後,大司馬LPL總決賽又現神預測,網友膜拜:寶刀未老

苦瓜原創,翻版必究! 《苦瓜電競》--讓你體驗不一樣的電競主播圈! 提到大司馬,相信LOL粉絲們都是太熟悉了,畢竟不知不覺中,大司馬都是陪伴網友們有些年頭了,也是絕對的LOL元老主播了,想當年,大司馬可是靠技術走紅峽谷的,金牌講師這個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正方形打野,三角形必殺技,各種有意思的操作和意識,網友們可是學習到了不少。 當然,LOL這個遊戲,不可否認,真的是和年齡有關,反應力太重要了,操作反應力就和年齡掛鈎,不然職業選手的黃金歲月為什麼只在20多歲呢?現在大司馬也是自嘲自己是娛樂主播了,但是對於研究和意識方面,大司馬可是不認輸的,在綜藝中大司馬都是表示,我的意識理解可是沒有落後的,一直很領先。 熟悉大司馬的都清楚,大司馬可是有過教練的經驗,十年王者無人識,一朝瓜皮天下知。大司馬對於比賽的走勢可是分析的很到位,也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之前一波8分鐘預測也是直接封神了,在世界賽的舞台上,大司馬在解說席的神預測,確實是太驚艷了,比賽真的按照大司馬的分析在走,絕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LPL總決賽解說中,大司馬又是再一次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專業度哦,在都看好FPX的時候,大司馬還是相信RNG,太神奇了,那個時候FPX各個方面都領先啊,專業解說和不少大佬都是覺得FPX穩了,沒有想到,大司馬還有這個能力,預測未來啊,還直接給出了破解之法。 彈幕也是全部起飛了,各種佩服大司馬,直呼這才是真正的寶刀未老啊。 真的就和網友們說的一樣,操作和意識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對於比賽的走勢和分析,大司馬太強了,以後官方解說台可是多邀請大司馬坐鎮哦。 各位覺得大司馬是不是可以任職教練了呢?FPX這波要是大司馬當教練,搞不好就奪冠了。 我是苦瓜,我為自己帶鹽!(不帶油) 來源:kknews8分鐘封神之後,大司馬LPL總決賽又現神預測,網友膜拜:寶刀未老

Facebook聲稱AI可以預測治療複雜疾病的藥物組合

Facebook今天詳細介紹了它聲稱的第一個能夠預測藥物組合、劑量、時間和其他類型的干預措施(如基因刪除)效果的單一AI模型。Facebook表示,該模型是與慕尼黑赫爾姆霍茲中心合作開發的,它可以加速識別藥物組合和其他治療方法的過程,這些方法可能會導致疾病的更好結果。 事實證明,發現重新利用現有藥物的方法是治療包括癌症在內的疾病的有力工具。近年來,醫生們已經看到 "藥物雞尾酒 "對抗惡性疾病的成功,並繼續探索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法。但是,以合適的劑量找到現有藥物的有效組合是極具挑戰性的,部分原因是有近乎無限的可能性。研究人員必須嘗試5000到190億種解決方案,才能在100種藥物的池子里找到最佳方案。 Facebook的開源模型--Compositional Perturbation Autoencoder(CPA),可以觀察用藥物組合處理的細胞,並預測新組合的效果。與從標籤數據集學習的監督模型不同,Facebook的通過暴露數據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從數據中生成標籤,這一步被認為是實現人類級智能的關鍵。根據Facebook的說法,CPA的預測需要幾個小時,而傳統方法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選擇最有希望的結果進行驗證和跟蹤。 在生物學中,RNA測序被用作在分子水平上測量細胞的基因表達,並研究包括藥物組合在內的擾動的影響。學術界和工業界已經發布了包含多達數百萬個細胞和每個細胞2萬個讀數的RNA測序數據集,以促進生物醫學研究。 Facebook利用這些數據集來訓練CPA,使用一種稱為自動編碼的方法,其中數據被壓縮和解壓,直到總結成對預測有用的模式。CPA首先分離並學習關於細胞的關鍵屬性,例如某種藥物、組合、劑量、時間、基因刪除或細胞類型的影響。然後,它獨立地重新組合這些屬性,以預測它們對細胞基因表達的影響。例如,如果其中一個數據集有關於藥物如何影響不同類型的細胞A、B、C和A+B的信息,CPA將以細胞類型特定的方式學習每種藥物的影響,然後將每種藥物重新組合,以推斷A+C、B+C和A+B之間的相互作用。 為了測試CPA,Facebook表示,它將該模型應用於五個公開的RNA序列數據集,其中包含藥物、劑量和其他混雜因素對癌細胞的測量和結果。以代表基因表達預測準確性的R2指標為基準,Facebook稱CPA在訓練和測試之間 "保持一致"--這是穩健性的表現。此外,CPA對藥物組合和劑量對癌細胞影響的預測與測試數據集中發現的效果 "可靠 "地匹配。 Facebook認為,CPA可以 "極大地 "加速確定最佳治療組合的過程,並為藥物開發的新機會鋪平道路。為此,該公司正在提供API和一個軟體包,旨在讓研究人員插入數據集並通過預測運行。 雖然Facebook聲稱CPA的架構很新穎,但它並不是第一個為預測藥物相互作用而設計的算法。2018年7月,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一個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模擬體內19000多種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來預測藥物組合的效果。 來源:kknewsFacebook聲稱AI可以預測治療複雜疾病的藥物組合

ESH-ISH中國之聲丨李燕教授、黃綺芳教授:中心血壓與外周血壓均可預測心血管風險

點上方藍字「國際循環」關注我們,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黃綺芳,李燕 編者按 2021年4月11~14日,國際高血壓學會-歐洲高血壓學會聯席會議(ESH-ISH 2021)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隆重召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專注於中心血壓,此次會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李燕、黃綺芳教授分享了「心血管終點和死亡與中心血壓搏動成分的關係」,《國際循環》特邀深入解讀。 血壓是主要的可改變心血管危險因素。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是穩定的血壓成分,在整個動脈系統中,從中心主動脈到外周小動脈,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基本相同。收縮壓和脈壓,從中心動脈到外周動脈,逐漸增加,構成血壓的搏動成分。中心收縮壓和中心脈壓低於外周血壓。 以往半個多世紀的研究證實收縮壓和脈壓是心血管危險因素,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對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進行的安慰劑隨機對照試驗證明,降低收縮壓可使總體心血管風險降低30%以上。脈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一些伴隨疾病也會導致脈壓增加,如高血壓、糖尿病或慢性腎病,會降低大動脈彈性。脈壓增大將增加左心室負荷,造成靶器官損傷,最終導致心血管併發症。 與外周動脈相比,中心主動脈與心、腦、腎等人體重要臟器在解剖學上更接近。由於這種解剖學上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研究專注於中心血壓。因此,我們構建了國際中心動脈特性風險分層資料庫(IDCARS,International Database of Central Arterial Propertie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去除沒有隨訪信息的數據,我們對來自歐、亞、南美三大洲八個國家九項前瞻性人群研究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在年齡≥30歲的人群中,我們探討了主要複合心血管終點、次要終點總死亡、冠脈終點及腦卒中與中心和外周收縮壓和脈壓的關係。 研究結果 在5608名參與者中,54.1%為女性,平均年齡54.2歲,中位數隨訪時間4.1年。基線時,通過橈動脈波形無創估測的中心收縮壓和脈壓平均值為123.7和42.5 mmHg,外周收縮壓和脈壓平均值為134.1和53.9 mmHg。 隨訪期間,255例(4.5%)患者發生主要心血管複合終點。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隨著中心脈壓四分位分組的增加而明顯增加(發生率為每1000人年4.1、5.0、7.3和22.0)。中心收縮壓、外周收縮壓和脈壓的這一發生率相似。血壓每增加1個標準差,多因素調整的危險比分別為:中心收縮壓1.50(95%CI:1.33~1.70),中心脈壓1.36(95%CI:1.19~1.54),外周收縮壓1.49(95%CI:1.33~1.67),外周脈壓1.34(95%CI:1.19~1.51)(P<0.001)。 Cox回歸分析顯示,調整性別、年齡後,主要終點累計發生率隨著中心、外周收縮壓或脈壓的四分位分組級別升高而增加(圖1)。將中心收縮壓、中心脈壓、外周收縮壓或外周脈壓加入包括相關因素的基礎模型中,模型擬合值(P<0.001)顯著提高,廣義R2增量為0.37%到0.74%。對次要終點的分析,包括總死亡率(204例)、冠脈終點(109例)和中風(89例),以及各種敏感性分析都得到一致的結果。 圖1. 主要終點累計發生率隨著中心、外周收縮壓或脈壓的四分位分組級別升高而增加 結 論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3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無論是中心血壓還是外周血壓,複合心血管終點、總死亡率、冠脈終點和腦卒中的風險隨著收縮壓或脈壓的升高而增加。中心血壓與外周血壓都具有相似的心血管風險預測價值。有必要進一步探討中心及外周血壓在交叉分類及藥物治療等方面的差異,並探討中心血流動力學其他成分在心血管病中的關鍵作用。 專家簡介 李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血管內科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瑞金醫院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血管檢測中心及社區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共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受邀擔任Blood Pressure、J Clin Hypertens雜誌副主編,中華高血壓雜誌、及Hypertension等雜誌編委,是中國高血壓聯盟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常務委員及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專科委員會委員。 黃綺芳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副研究員,曾在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後進修,中國高血壓聯盟理事,歐洲高血壓學會會員,上海卒中學會會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會員,EHJ中文版青年編委。 主要從事高血壓流行病學、臨床試驗及血管結構與功能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及上海市衛健委項目2項。發表SCI論文60餘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0餘篇。 (來源:《國際循環》編輯部) 版 權 聲 明 凡原創文章版權屬《國際循環》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循環》」 點分享 點收藏 來源:kknewsESH-ISH中國之聲丨李燕教授、黃綺芳教授:中心血壓與外周血壓均可預測心血管風險

大膽預測《浪姐2》成團:楊丞琳或爆冷出局,王鷗成下一個萬茜?

《乘風破浪的姐姐2》即將落下帷幕,如今只剩下最後一個懸念: 便是哪幾位姐姐能夠如願成團? 雖然節目沒有出圈,但不得不說作為一檔30+女性的選秀節目,相關話題的討論度依舊只增不減。 這一季的姐姐水平相當,像第一季王霏霏、孟佳那樣的能力者少之又少,加上編曲平平毫無炸點,姐姐們之間的相處又過於和諧,簡直可以說是毫無看點。 但即便如此,觀眾依舊對於成團名單抱有好奇之心,畢竟決賽圈的姐姐無一不是「狠角色」。 這次,我就鬥膽來預測預測。 首先,那英、周筆暢兩位已經提前預定出道席位,只是C位花落誰家的問題; 兩位都是第二季公認的大Vocal,周筆暢從「選秀盛世」一路走來,無論是實力還是粉絲數量其他姐姐都不能相提並論,稱霸各類榜單更是在意料之中。 周筆暢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好,即便是在與那英組PK時,也會為對方精彩的表演喝彩。 姐姐們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可以說作為氣氛組組長的筆筆功不可沒。 一向對打投佛系的那英,這次也展露出了自己的野心,日前在微-博上進行拉票,一瞬間便引來大半個娛樂圈打Call! 作為娛樂圈頂流的肖戰親自「下場」支持那姐,當下票數一直穩居第一。 天後級的聲線,東北大妞的豪爽的性格,渾身透露著中二的氣場,讓人好感倍增。 除非那姐自己不想成團,否則她像寧靜一樣拿下C位的機率很大。 那英、周筆暢板上釘釘,其餘五個出道位必有容祖兒的一席之地。 決賽圈的十四位姐姐之中,容祖兒是綜合實力最強的姐姐。 雖然容祖兒在節目中一直反響平平,但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 舞台上是唱跳俱佳的性感小野貓,舞台下又是溫暖隨和的小朋友。 面對陳小紜在分歌詞時的故意刁難,更是大度忍讓,引來無數觀眾為她「撐腰」。 試問誰會不愛業務能力在線,性格又溫柔的大姐姐呢? 除了容祖兒,王鷗、張柏芝也基本穩了。 王鷗作為一名專業演員,唱跳能力居然不拉跨,是我沒有想到的。 通過《明星大偵探》、《我家那閨女》等節目可以看出她與湖南衛視的關係匪淺,成團可能性極大。 她的身份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萬茜,成團出道既可以保持綜藝曝光度,同時又不會過度影響演員事業。 雖然王鷗每一次的舞台表演不算驚艷,但正常發揮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很有成團潛力。 至於張柏芝,雖然業務能力不精,唱歌「小啞巴嗓」,手腳不協調,但仍舊憑藉一張臉人氣居高不下,而且打Call團的陣勢絲毫不輸那姐,李冰冰、賈乃亮紛紛表示支持她成團。 其實節目初期張柏芝對自己成團的願望並不強烈,認定自己就是來挑戰自我而已。 隨著比賽過半,成團的慾望也漸漸強烈,這正好說明選秀的魅力就在於激發自己的野心。 在那英和周筆暢的感染下,張柏芝漸漸找到了自信,大膽坦言想為自己拼一次,爭取成團位。 希望各位粉絲能助力姐姐逆襲,送她「出道」! 或許很多人認為作為唯一的踢館選手楊丞琳,也是成團熱門人選之一。 畢竟從踢館賽以來,楊丞琳的實力和人氣大家有目共睹,但我覺得她有可能會爆冷出局,像上一季的王霏霏一樣。 從目前的個人喜愛度榜單來看,不少楊丞琳的粉絲反應節目組存在壓票行為。 一開始楊丞琳的票數僅次於那英、周筆暢,但之後的幾天里票數一直不見漲,甚至一度被王鷗、張柏芝反超,讓人奇怪。 此外,根據楊丞琳近日的微博動態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文案里隱藏的玄機,字里行間里透露自己想要儘快開演唱會與大家見面。 眾所周知,姐姐們成團後還會拍攝一部團綜,不可能立馬解散。 再加上楊丞琳姐姐至今沒有在微-博為自己拉票,或許是已經和節目組商量好不成團。 總之就目前形勢來看並不樂觀,她有可能會成為本季最大的意難平。 當然了,希望我的預測是不對的,希望能夠打臉吧。 如果楊丞琳不能成團,我私心想讓楊鈺瑩搏一搏。 50歲的楊鈺瑩如今依舊把甜美這個詞演繹得極其到位! 節目從始至終她教科書般的彩虹屁吹的各位姐姐「暈頭轉向」,再加上作為無數男性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其國民度也名列前茅。 性格軟軟乎乎,歌聲甜甜美美,團綜有了楊鈺瑩應該不缺看點。 最後再來談一談選秀節目中競爭最激烈的「卡位」名額,究竟誰會是下一個黃齡? 我認為有五個人:李菲兒、蔣璐霞、呂一、胡靜、吉克雋逸。 李菲兒賽前因為和曉明哥的昔日戀情被炒得沸沸揚揚,一度成為節目最大的看點。 本著看戲的態度,大多數觀眾認為她會提早淘汰出局,但沒想到竟然堅持到了現在! 既然已經這麼戲劇化了,我不介意在戲劇化一點,直接出道得了! 雖然目前李菲兒的票數毫無優勢,但唱跳能力也還算說得過去。 如果節目組不喜歡Drama的戲份,這個名額就落到了蔣璐霞和呂一的身上,兩位也是本季的兩匹「黑馬」。 二人雖然賽前討論度不高,作為演員在舞台上的吸睛程度絲毫不遜色專業的唱跳歌手,兩人一個「瀟洒帥氣」、一個「溫柔恬靜」。 胡靜姐姐雖然在日前的採訪中明確表明自己不能成團,因為自己的兒子太思念自己。,必須得節目結束立馬趕回馬來西亞,早日與家人重聚。 但話雖這麼說,近幾日的個人喜愛度榜單胡靜姐姐的票數一路飆升,看來姐姐反悔了也說不準! 在五公結束後獲得了「閃耀舞蹈表現獎」的吉克雋逸,出不出道已經不重要了,這個獎項到手已然是本季最大的贏家。 她已經充分地向觀眾證明了自己自信、性感的一面,黑色皮膚的她簡直可以說是「歐美風」的推廣者,她本人也對成團很佛系,表示:「舞台交給我,剩下的你們決定。」 陳梓童作為第二季的忙內,唱歌跳舞rap沒有短板,是一個專業的唱跳歌手。 但在比賽中她一直穩中求勝,絲毫沒有想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在選秀節目里,一大忌就是沒有突破,只會被埋沒得越來越深。 作為初舞台的第一名,如今個人喜愛度卻倒數,成團更是希望渺茫。 至於賽前一直對標金晨的黑馬選手陳小紜,因為自己的「作」導致口碑逆轉。 觀眾喜愛度跌至谷底,粉絲寥寥無幾,目前已經鎖定藍盈盈成團夜倒數第一的劇本。 就目前的預測名單來看,有那英、周筆暢兩大天籟級Vocal坐鎮,容祖兒、王鷗魅力舞擔輔助,未來的表演舞台統統不在話下! 至於柏芝姐姐的話,哪個女團還沒個花瓶呢,門面擔當非她莫屬! 不論最終誰會成團,姐姐們的性格迥異,各有各的萌點,團綜必定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令人期待! 整體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2》在編舞、歌曲方面雖然一直被廣大觀眾詬病,但立意是好的。 30+的女性就應該乘風破浪,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實現自己的價值。不做任何人的附屬品,永遠是一個獨立的發光體! 成團夜將於16日晚揭曉結果,你心中的成團名單又是什麼呢?誰是你PICK的小姐姐? 青石電影編輯部 | 阿萌(實習)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來源:kknews大膽預測《浪姐2》成團:楊丞琳或爆冷出局,王鷗成下一個萬茜?

集邦預測:今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將增長5%以上

TDP消息,由於全球市場的快速變化以及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過去兩年來企業對雲服務的需求一直穩定增長。TrendForce(集邦)的調查發現,由於雲服務成本靈活,因此大多數企業一直在優先考慮在AI及其他新興技術的應用程式中採用雲服務。舉例來說,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領域客戶的需求在20年第四季度占伺服器總需求的40%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21年將可能達到45%。到2021年,TrendForce預計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將增長5%,ODM Direct伺服器出貨量同比增長將超過15%。 由於企業雲遷移的步伐加快以及去年因新冠疫情而導致的大量未完成的伺服器排隊訂單,伺服器ODM可能在今年每個季度都收到越來越多的客戶訂單。TrendForce的分析表明,伺服器ODM應該能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並且能夠在21年第二季度大幅提高其單位出貨量。目前預計21年2季度伺服器OEM的季度總出貨量將比傳統的淡季1季度增加20%。新冠疫情是出貨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它刺激了公司加快雲遷移。 物料方面,盡管伺服器供應缺貨問題仍未解決,但伺服器製造商已從單一供應商增加為兩至三家的供應模式,轉變為了更加靈活的采購策略,多樣化的供應使得伺服器製造商能夠減輕負擔,減少了潛在的供應鏈中斷風險。TrendForce認為,包括BMC和PMIC在內的關鍵組件的當前供應量足以滿足伺服器製造商的需求,在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的供應鏈中斷風險。 來源:遊民星空
美國宇航局開發了一種利用衛星預測火山噴發的新方法

美國宇航局開發了一種利用衛星預測火山噴發的新方法

預測火山噴發是出了名的困難,通常有跡象表明一座火山在未來可能會爆發,因素包括包括地震活動的增加、氣體排放的變化和突然的地面變形,但准確預測哪里的火山會爆發確確實實是很難的。一部分挑戰是沒有兩座火山在爆發前的表現完全相同,另一部分原因是全球只有少數活火山建立了監測系統。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和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數據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帶來了在火山噴發發生前幾個月甚至幾年預測火山噴發的可能性。新方法利用火山大面積的熱量排放在噴發前的幾年里有微妙但顯著的增加。研究人員說,這使他們能夠看到火山已經蘇醒,時間可以遠在任何其他火山變得活躍的跡象之前。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分析了來自美國宇航局Terra和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MODIS)儀器超過16年的輻射熱數據。這些數據涵蓋了過去20年中爆發的幾種類型的火山。美國宇航局發現,盡管火山存在差異,但結果是一致的。在所有情況下,在噴發前的幾年里,大部分火山的輻射表面溫度比正常狀態增加了約1攝氏度。每次噴發後,溫度都有所下降。 美國宇航局強調,這不是在說熱點,但火山大面積的升溫被認為與火山深處發生的基本過程有關。科學家們認為,熱量增加可能是岩漿庫和熱液系統相互作用的結果。該項目的科學家們清楚,由於對火山的了解有限,其他過程也可能在發揮作用。研究人員計劃在更多的火山上測試新方法,並繼續對系統的精度進行微調。 來源:cnBeta

衛星監測到歐洲最活躍火山埃特納不可預測的爆炸行為

義大利的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活躍的火山,最近一直處於爆發狀態,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發生了17次噴發。三顆環繞地球運行衛星上的儀器已經獲得了噴發圖像,揭示了熔岩噴發強度,即所謂的陣發性。 埃特納火山位於西西里島東海岸,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它的噴發發生在山頂,那里有四個火山口:分別形成於1945年和1928年的Voragine和Bocca Nuova,埃特納最高點(3330米)的東北火山口,以及最近最活躍的東南火山口。 從2021年2月開始,東南火山口產生了一系列強烈的熔岩噴泉,將夜空染成橙色和紅色。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火山產生的熔岩噴泉高達1.5公里。這些壯觀的爆炸是近幾十年來在東南火山口觀察到的最高紀錄之一。過去,只有2015年12月在沃拉金火山口觀察到達到同樣高度的熔岩噴泉,熔岩噴泉超過2000米。 不同的衛星攜帶不同的儀器,可以為了解火山噴發提供豐富的補充信息。一旦火山噴發開始,光學儀器可以捕捉到與之相關的各種現象,包括熔岩流、泥石流、地面裂縫和地震。最新衛星圖片顯示了火山最新發生的活動。這些圖像由哥白尼哨兵-2號和哨兵-3號任務於上個月拍攝,經過短波-紅外波段處理,顯示了火山口正在進行的活動。可以看到煙羽向東吹向Giarre鎮。 衛星上的大氣傳感器還可以識別火山爆發所釋放的氣體和氣溶膠,並對其更廣泛的環境影響進行量化。哥白尼哨兵-5P衛星拍攝的圖像,顯示了可見的二氧化硫濃度向南向利比亞方向移動。當岩漿比較接近地表時,二氧化硫就會從火山中釋放出來。 在保持了一周左右的平靜後,埃特納東南火山口於3月31日早上,在美國中部時間07:00左右再次發生了巨大的爆炸,隨後出現了幾股火山灰和熔岩。據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學和火山學研究所(INGV)稱,下午晚些時候和夜間,爆炸性活動增加,熔岩流向Bove山谷,小流向南推進。到今天為止,東南火山口的活動仍然平靜。 來源:cnBeta

驗證碼的發展史與未來預測

Chrome瀏覽器的用戶對於下面這個框框應該不陌生:當你勾選方框,Google會根據風險分析引擎判定瀏覽網頁的到底「是不是人」。這是一種簡潔又相對有效的人機識別方式,作用是把一些機器爬蟲篩掉。 「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是互聯網剛剛開始進入大眾市場的一句經典宣言,現在大數據的加持下,這個結論可能被動搖了,但是對於網頁和應用的所有者來說,他們很多時候都無法識別網絡的另一端到底是機器還是人。 21歲天才少年的創舉 最早遭遇這個問題的是雅虎。2000年,雅虎郵箱是當時的當紅炸子雞,弄潮兒人手一個,是信息收發的主流方式。一些黑產盯上了這個渠道,用機器注冊了大量的馬甲郵箱,用於發垃圾郵件、網絡詐騙。一個時年21歲的、還在CMU上學的天才少年路易斯·馮·安給雅虎設計了一套人機驗證方案,就是最初的字符驗證碼。 當時,圖像識別對於計算機是個挑戰,對人類而言卻是小菜一碟,通過這種方式,驗證碼可以輕松地把黑產攔截在門外。驗證碼從此變成了一種身份認證標配,被廣泛使用在各種網站上,發明者路易斯·馮·安在計算機行業聲名鵲起。 隨着OCR、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在圖像識別上的能力升級,單純基於字符的驗證碼被爆破了。為了給機器製造一點麻煩,安全人員採用了各種辦法去「弄髒」字符,包括字體變形、扭曲、翻轉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路易斯·馮·安還做了一件創舉,當時有很多古書籍、舊報刊需要電子化,而很多古籍由於印刷質量、保存狀況等原因,很多內容是OCR無法識別的,路易斯·馮·安想,既然每天有很多人在電腦前識別一些電腦認不出來的字符,能不能在做人機驗證的同時順便把古籍電子化把這個工作「眾包」給網友?於是,文章開頭的reCaptcha也誕生了。 這是reCaptcha一個經典的交互界面,兩個字符中其中一個是計算機能判別的,另一個是古籍上面掃描下來的無法識別的。用戶在輸入驗證碼的同時,順便也參與了古籍電子化工作。 2009年,reCaptcha被Google收購,如文章開頭展示的一樣,Google現在很多人機認證的場景都是由reCaptcha在提供技術支持。 單純從技術攻防角度,基於字符的驗證方式早就被爆破了。無論是變形多厲害的字符,用圖像分割技術切到一定的顆粒度,採用卷積神經網絡算法也能很準確地識別出來。騰訊安全曾經協助警方破獲過一個國內的「打碼」團伙,他們用AI對驗證碼進行爆破,爆破率最高可以達到98%,剩餘2% 以用眾包的方式找人去解決。 我們網上看到的「想做兼職嗎?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的短信,很多時候就是黑產團伙發的招募信息。一些三四線城市空閒時間很充裕的用戶坐在電腦前手動輸入一個個驗證碼,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從中介手里拿到一定的報酬。據不完全統計,這個鏈條上有百萬級別的從業者。 但黑產是一個典型的講究成本收益的「生意」,好比我們隨處可見的家用大門機械鎖,其實就是有限的排列組合,只要是小偷精力無限,總有一天能試到一把鑰匙能打開。在驗證碼黑灰產也是一樣,AI計算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人工識別需要酬勞,都需要付出成本,目前在無利可圖的網站,字符驗證碼還是一種很流行的人機驗證方式。 獨樹一幟的12306 「一輩子保持對生活和世界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不斷探究身邊事物的本質,虛懷若谷,格物致知,再加上那麼一點點運氣,你就能通過12306的購票驗證了。」 這是一個關於12306的段子,看到的人都會會心一笑。 在驗證碼領域,12306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它有着極高的安全系數,不僅有效地攔截住了機器人、各種自動化搶票助手,也把很多真人攔截在門外。 對大多數人來說,買火車票是低頻場景,一年可能買不了幾次;加之也沒有第二個渠道可以買,12306會設置這樣的驗證碼環節,可能也是吃准了這一點。但是對於絕大多數需要顧及用戶體驗的服務提供商來說,過分復雜的驗證碼會讓用戶流失,不可取。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幾種人機驗證方式,包括上文提過的字符驗證、圖像識別(例如「點擊下圖中倒立的文字」)、滑塊驗證(例如「拖動鼠標完成拼圖」)等等。 滑塊是用戶體驗比較友好、同時安全系數也相對較高的一種認證方式,因為它在圖像驗證的基礎上往前走了一步,基於採集用戶的行為數據、環境數據等等多維度來判斷用戶是人還是機器,例如人類拖動滑塊一般是先快後慢:先是快速拖到缺口附近,再在缺口附近進行精準地校驗,並停留片刻釋放;機器的活動軌跡相對而言比較規則。 在網上搜索「滑塊驗證碼」,有N個文章是關於「如何用***破解滑塊驗證」的,很多已經被證明有60%以上的識別率,但是識別成本也會比較高。又回到一個老生常談:沒有攻不破的系統。安全人員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攻擊門檻提高,讓黑產覺得投入產出比不值得而放棄。 易用優先還是安全優先,這是安全人員吾日三省吾身的問題。像票務網站、炒鞋、電商網站,這些網站的用戶賬號體系很有價值,對黑灰產而言是「大戶人家」,這些網站在設置驗證碼的時候,安全性是首要考慮的。 騰訊雲防火牆,最近對遠程登錄的身份校驗也進行了一次功能升級,採用了賬號密碼+微信雙因子認證方式。常規情況下雙因子認證一般需要一個物理令牌,能保障安全性但是使用體驗欠佳,而藉助微信輔助身份認證,提前對運維人員的微信號進行授權,就可以通過賬號密碼+微信認證遠程登陸服務器,解決了一些移動辦公場景下服務器運維的需求。 在可見的未來,驗證碼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人機識別方式,安全人員和黑產在在驗證碼上的對抗還會持續。但我們可以稍微寬慰的是,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驗證碼在實操層面上都是比較難以攻克的,一是單個驗證碼生命周期很短暫,很快會失效;第二個是驗證碼需要很強的圖片識別技術,而且有些圖片只能在前端瀏覽器、客戶端顯示出來,對於根本就沒有前端的服務器來說,用機器去跑腳本可能都看不到,也就無法解碼。 除了黑產之外,對於各種密碼、驗證碼來說,還有更大的對手,據騰訊安全雲防火牆產品負責人周荃推測,就是量子計算。業界普遍承認的一個事情,量子計算被開發出來了之後,現有的密碼體系和信任體系、網絡信任體系會全部崩潰,可能最難的密碼可能也只需要幾分鍾的時間就可以嘗試出來。但安全研究人員也認為,後量子時代正常的密碼也可以設置得非常復雜,所有的計算機也可以基於量子計算去設計一套密碼,屆時也會有相應的辦法能夠去保護安全。 來源:cnBeta
科學家利用新超聲波技術記錄猴子的大腦活動 並預測它們隨後的動作

科學家利用新超聲波技術記錄猴子的大腦活動 並預測它們隨後的動作

腦機接口是那些不可思議的想法之一,曾經是科幻小說的儲備。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嘗試該技術的原始形式,甚至於幫助一名四肢癱瘓者利用植入大腦的微小電極傳感器控制外骨骼。 最近最知名的腦機接口研究或許來自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該公司正試圖開發一種微小的、易於植入的設備,可以即時讀取和轉達神經活動。雖然Neuralink正在努力創造一種可以輕松送入人腦的設備,但這種腦機接口從根本上說還是需要通過手術植入某種設備。 由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正在展示一種使用功能性超聲波(fUS)技術的非侵入性腦機接口。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概念驗證研究揭示了一種超聲技術記錄猴子的大腦活動,然後利用這些數據來預測它們隨後的運動動作。 該初步研究利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來探索是否可以利用超聲波記錄來預測行為。新研究的作者之一Mikhail Shapiro說,研究人員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通過超聲波測量的大腦中的高分辨率血流動態是否可以與動物行為相關聯。 「答案是肯定的,」Shapiro說。「這種技術產生了我們目標區域神經信號動態的詳細圖像,無法用其他非侵入性技術(如fMRI)看到。我們產生了接近電生理學的細節水平,但其侵入性要小得多。」 專注於後頂葉皮層的活動,這是一個已知的協調運動的大腦區域,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有效地將超聲波讀數與隨後的身體動作聯系起來。然後,一個機器學習算法的任務是將超聲波數據與動物的身體動作關聯起來。結果顯示,該系統可以有效地預測動物的眼睛是否要向左或向右移動,准確率為78%,動物是否要向左或向右伸出前肢,准確率為89%。 「我們突破了超聲神經成像的極限,並且對它能預測運動感到興奮,」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Sumner Norman解釋道。「最令人興奮的是,fUS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這只是我們為更多人帶來高性能、低侵入性BMI的第一步。」 也許這項初步研究提出的技術最明顯的限制是延遲。被測試的系統需要大約兩秒鍾的數據來預測動物的運動,但研究人員建議,未來肯定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改進來減少這種延遲。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神經元》雜誌上。 來源:cnBeta

集邦預測:半導體行業要起飛 收入將同比增長90.6%

Techpowerup消息,全球電子產業市場情報的領先提供者TrendForce(集邦)的最新調查顯示,中美貿易戰與新冠疫情的爆發,相繼影響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此期間,半導體行業總體上看漲勢有限,同時導致第三代半導體市場增長乏力。但是,由於汽車、工業和電信應用的旺盛需求,半導體市場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其中以GaN功率器件市場增長速度最快,預計到2021年將實現6100萬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90.6%。 TrendForce預計2021年GaN和SiC市場將快速增長,其原因主要是下面三個因素:首先,預計廣泛的疫苗接種將遏制疫情蔓延,從而刺激對基站組件需求的穩定增長;其次,隨着特斯拉開始為其在Model 3車輛使用SiC Mosfet設計的內部逆變器,汽車行業已開始越來越重視第三代半導體。最後,中國將從今年開始在其「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投入巨額資金,並擴大其第三代半導體的生產能力,以實現半導體獨立。 隨着疫情趨勢放緩,對5G基站,智能手機充電器和車載充電器的需求現已逐漸增加,到2021年底,GaN RF器件的年總收入預計將達到6.8億美元,同比增長30.8%,而GaN功率器件的收入預計將達到6100萬美元,同比增長90.6%。 GaN功率器件收入的顯着增長主要歸功於從2018年開始推出的智能手機與筆記本電腦的的快速充電器,這些充電器體積小,散熱出色,很受認可。TrendForce預計GaN功率器件收入將在2022年達到同比峰值,此後其上升趨勢將放緩。 另外,由於SiC襯底片被廣泛用於RF前端和功率器件中,因此SiC器件的6英寸晶片容量一直相對短缺。TrendForce預計到2021年,SiC功率器件的年收入將達到6.8億美元,同比增長32%。主要的襯底供應商,包括Cree,II-VI和STMicroelectronics,都計劃製造8英寸SiC襯底片,但供應也很短缺,SiC襯底片的短缺估計要到2022年才有望終結。 來源:遊民星空

MIT研究人員預測:海洋將開始排放對臭氧層具有破壞性的CFC

據外媒報道,隨着大氣中CFC-11濃度的下降,等到下個世紀中葉,全球海洋將成為這種化學物質的來源之一。世界海洋是一個巨大的氣體儲存庫,其中包括消耗臭氧層的氯氟烴(CFC)。它們從大氣中吸收這些氣體,然後把它們帶到海底深處並在那里讓它們與世隔絕幾個世紀甚至更久。 長期以來,海洋CFC長期一直被用作洋流研究的示蹤劑,但它們對大氣濃度的影響卻被認為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發現,至少有一種被稱為CFC-11的CFC的海洋通量確實會影響到大氣濃度。今天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將改變其長期以來作為強效臭氧消耗化學物質的容器的角色。 研究人員預計,等到2075年,海洋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將超過它們吸收的氟利昂,等到2130年,其排放量將達到可檢測的數量。此外,隨着氣候變化的加劇,這種轉變將提前10年發生。海洋排放的CFC-11則將有效地延長這種化學物質的平均停留時間,使其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比其他方式長5年。這可能會影響未來對氟利昂排放的估算。 新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查明這種化學物質的未來來源。目前,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這種化學物質已在全球范圍內被禁止。 CFC-11是一種氯氟烴,通常用於製造製冷劑和絕緣泡沫。當釋放到大氣中時,這種化學物質會引發連鎖反應並最終破壞臭氧層,而臭氧層是保護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的大氣層。自2010年以來,根據旨在恢復和保護臭氧層的全球條約《蒙特利爾議定書》,這種化學品的生產和使用都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被逐步禁止。 自淘汰以來,大氣中的氟利昂含量一直在穩步下降,科學家估計,海洋吸收了所有人造氟利昂排放的5%至10%。然而隨着大氣中氯氟烴的濃度持續下降,預計海洋中的氯氟烴將會過度飽和從而使其成為污染源。 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Susan Solomon表示:「有一段時間,人類排放的氣體如此之大以至於進入海洋的氣體被認為可以忽略不計。現在,當我們試圖消除人類排放時,我們發現我們不能再完全忽視海洋正在做的事情。」 MIT研究小組在他們的研究中試圖確定海洋何時會成為這種化學物質的來源以及海洋對大氣中氟利昂濃度的影響程度。他們還試圖了解未來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海洋吸收化學物質的能力。 研究人員使用分層模型來模擬海洋和大氣之間的混合。他們首先建立了一個簡單的大氣模型及南北半球海洋的上層和下層。他們在這個模型中加入了之前報道過的人為排放的氟利昂,然後按時間順序運行這個模型--從1930年到2300年--以觀察海洋和大氣之間的化學物質流動的變化。 之後,他們使用更復雜的海洋動力學模型--MIT全球氣候模式(MITgcm)替換了這個簡單模型的海洋層並對同一時期的氟利昂進行了類似的模擬。 這兩個模型得出的大氣中氟利昂的含量直到今天都跟記錄的測量值相符,這讓研究小組對他們的方法有了信心。當他們研究模型對未來的預測時,他們觀察到,從2075年左右開始,海洋排放的化學物質開始多於吸收的。等到2145年,海洋排放的CFC-11的數量則將可以被當前的監測標準檢測到。 海洋在20世紀的吸收和未來的排放也會影響化學物質在大氣中的有效停留時間,其中,在吸收期間會減少數年,然等到2200年年底則會增加5年。 此外,氣候變化將加速這一進程。研究小組使用這些模型來模擬到2100年全球變暖約5攝氏度的未來,另外還發現氣候變化將使海洋向一個源頭轉移10年並在2140年產生可檢測到的氟利昂。 「一般來說,寒冷的海洋會吸收更多的氯氟烴,」研究人員Peidong Wang指出,「當氣候變化使海洋變暖時,它的儲氣層就會變弱,同時也會更快地排出氣體。」 「即使沒有氣候變化,由於CFC在大氣中衰變,最終海洋相對於大氣的含量過多,它也會回來。(所以)我們認為,氣候變化會讓這種情況更早發生。但這種轉變並不依賴於氣候變化,」Solomon補充道。 研究模擬顯示,海洋的轉移在北半球會稍微快一些,在那里大規模的海洋環流模式預計會減慢,從而使得更多的氣體在淺海中逃逸回大氣。然而要了解海洋逆轉的確切原因還需要更為詳細的模型,對此,研究人員打算展開探索。 「接下來的一些工作將是使用更高分辨率的模型來做這些並關注變化的模式。目前,我們已經提出了一些重大的新問題並給出了一個人們可能看到的想法,」研究人員Jeffery R. Scott說道。 來源:cnBeta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對疫苗保護能力和開發有何影響?

研究預測疫苗和某些單克隆抗體在中和新冠變種方面可能不那麼有效

據外媒報道,一項關於SARS-CoV-2的英國和南非變種的新研究預測,目前的疫苗和某些單克隆抗體在中和這些變種方面可能不那麼有效,而且新的變種導致人們再感染的可能性更大。該研究於周一發表在《自然》雜誌上。該研究的預印本於2021年1月26日首次發布到BioRxiv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David Ho醫學博士表示,該研究的預測現在被諾瓦瓦克斯(Novavax)疫苗的第一個報告結果所證實。該公司1月28日報告稱,在該公司的英國試驗中,該疫苗的有效性接近90%,但在南非的試驗中,該疫苗的有效性僅為49.4%,大多數COVID-19病例是由B.1.351變種引起的。 「我們的研究和新的臨床試驗數據表明,病毒正在朝着一個方向行進,導致它從我們目前針對病毒刺突糖蛋白的疫苗和療法中逃脫出來,」亞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科與外科醫學院的Helen Wu教授說。 「如果病毒的猖獗傳播繼續下去,積累更多的關鍵性突變,那麼我們可能會像長期以來對流感病毒一樣,註定要不斷追逐不斷發展的SARS-CoV-2,」David說。「這樣的考慮要求我們在可行的情況下盡快阻止病毒傳播,通過加倍採取緩解措施和加快疫苗的推廣。」 接種疫苗後,免疫系統會做出反應,並產生能夠中和病毒的抗體。David和他的團隊發現,從接種Moderna或輝瑞疫苗的人身上提取的血液樣本中的抗體對中和去年9月在英國出現的B.1.1.7和2020年底在南非出現的B.1.351這兩個變種的效果較差。 "對英國變種的中和活性損失約50%,由於殘留的中和抗體活性有很大的『緩沖』,不太可能產生不良影響,"David說,「我們看到這一點反映在Novavax的結果中,疫苗對英國變種的有效性為85.6%。」 David的研究中關於對南非變種的中和活性損失的數據更令人擔憂。「對南非變異體的中和活性的下降是很明顯的,我們現在看到,根據Novavax的結果,這導致了保護效力的降低,」David說。 新的研究沒有檢查在巴西發現的更近的變體(B.1.1.28),但考慮到巴西和南非變體之間類似的刺突糖突變,David說巴西變體應該與南非變體表現相似。「我們必須阻止病毒復制,這意味着更快地推出疫苗,並堅持我們的緩解措施,如口罩和物理距離。阻止病毒的傳播將阻止進一步變異的發展,」David說。 研究還發現,現在用於治療COVID-19患者的某些單克隆抗體可能對南非變體不起作用。而基於在大流行中較早感染COVID-19患者血漿的結果,來自南非的B.1.351變種有可能導致再次感染。 新研究包含對變體的全面分析 新的研究對兩個SARS-CoV-2變體的突變進行了廣泛的分析,與最近的其他研究相比,這些研究報告了類似的結果。新的研究檢查了這兩個變體的刺突糖蛋白的所有突變。疫苗和單克隆抗體治療通過識別SARS-CoV-2刺突糖蛋白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創造了SARS-CoV-2假病毒(產生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但不能引起感染的病毒),其中有英國變種中發現的8種突變和南非變種中發現的9種突變。然後,他們測量了這些假病毒對為治療COVID患者而開發的單克隆抗體、大流行早期感染患者的療養血清以及接種過Moderna或輝瑞疫苗的患者血清的敏感性。 單克隆抗體治療的意義 該研究測量了18種不同單克隆抗體的中和活性--包括在美國授權使用的兩種產品中的抗體。針對英國的變體,大多數抗體仍然有效,盡管兩種正在開發中的抗體的中和活性略有受損。 然而,針對南非變體,4種抗體的中和活性完全或明顯被取消。這些抗體包括對南非變異體完全無活性的bamlanivimab(LY-CoV555,已批准在美國使用),以及已批準的抗體雞尾酒(REGN-COV)中的兩種抗體之一casirivimab,與原始病毒相比,中和南非變異體的效果大幅降低。抗體雞尾酒中的第二種抗體imdevimab保留了它的中和能力,完整的抗體雞尾酒也是如此。 「這些治療方法的使用決定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南非和巴西變異體在當地的流行程度,」David說,「這凸顯了病毒基因組監測和主動開發下一代抗體治療方法的重要性。」「這里擔心的是,如果面對這些變異體,特別是南非的變異體,再感染的可能性可能更大。」David說。 來源:cnBeta
大腦風險迴路的活動可以預測股價變化

大腦風險迴路的活動可以預測股價變化

通過監測人們在做出投資選擇之前負責感受相關區域的大腦活動,或許能夠預估股票的變化。昨天(3月8日)發表在《JNeurosci》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可以根據一組人平均大腦活動來准確預測股票的變化。不過只是使用之前的股票趨勢或者人們的投資選擇,並不能預測變化。 科學家此前已經利用群體中的平均大腦活動來預測哪些視頻會被傳播、哪些眾籌活動會獲得資金支持。而在一項最新研究中,Stallen 帶領的科研團隊將這種關系延伸到了一個更加復雜、動態的領域--股票市場。 參與者在查看自 2015 年以來的真實股價趨勢來決定是否要買入或者賣出所展示的股票。在任務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 fMRI 來測量 Accumbens 核和前腦島的活動,這些區域分別涉及尋求獎勵和避免風險。使用該組在這些區域的平均大腦活動,研究人員可以預測股票的行為。 Accumbens 核活動增加可以預測股票的價格何時會在第二天上漲,而前腦島活動增加則可以預測股票何時會翻轉或改變方向。之前的股市走勢和參與者自身的投資選擇不能預測股價動態。 來源:cnBeta
科學研究預測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將在10億年內因缺氧而死亡

科學研究預測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將在10億年內因缺氧而死亡

今天,氧氣約占地球大氣層的21%。它富含氧氣的特性對於像人類這樣需要這種氣體才能生存的大型復雜生物來說,是理想的選擇。但在地球歷史的早期,氧氣含量要低得多,而且在遙遠的未來,氧氣含量可能會再次降低。 日本船橋東洋大學的小崎和美和亞特蘭大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克里斯-萊因哈德模擬了地球的氣候、生物和地質系統,以預測地球上的大氣狀況將如何變化。研究人員表示,地球大氣層將在未來10億年內保持高水平的氧氣,然後急劇恢復到低水平,讓人聯想到大約24億年前所謂的大氧化事件之前的水平。 這種轉變的一個核心原因是,隨着我們的太陽老化,它將變得更熱,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研究人員計算出,這將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數量減少,因為二氧化碳會吸收熱量,然後分解。Ozaki和Reinhard估計,在10億年後,二氧化碳水平將變得如此之低,以至於光合作用生物,包括植物將無法生存和產生氧氣。這些光合生物的大量滅絕將是氧氣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還估計,大氣中的甲烷將同時增加,達到今天大氣量的1萬倍之多。一旦地球大氣層的變化開始發生,它們將迅速發展。該團隊的計算表明,大氣層可能在短短1萬年左右的時間里失去氧氣。之後,地球上的生命將只剩下微生物,一個目前許多厭氧菌和原始細菌躲在暗處的世界又將接管地球。陸地生物將不復存在,水生生物也將不復存在。臭氧層將消耗殆盡,使地球和海洋暴露在高濃度的紫外線和太陽燃燒產生的熱量之下。 這項研究是作為美國宇航局對行星宜居性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進行的,其預測對尋找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有影響。含氧的生物特徵通常被用來識別宜居行星。氧氣,以其多種形式存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信號,因為它與地球上的生命交織在一起。但新的預測表明,氧氣的存在是可變的,可能在一個可居住的星球上不是永久性的。 這表明,即使對於其他恆星周圍與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來說,在它們的大氣層中也可能檢測不到大量的氧氣,即使它們能夠支持或已經支持了復雜的生命,在行星周圍沒有檢測到氧氣並不意味着它們不適合居住。Ozaki和Reinhard建議,可以用其他生物特徵代替氧氣來尋找外星生命。例如,行星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霧氣可能會提供更持久的外星生命特徵。 來源:cnBeta

2021年智慧型手機行業預測:重新洗牌和百家齊放

作為數碼愛好者,預測手機行業的趨勢一直都是亓紀的愛好。通過對最近的爆料和數碼資訊進行了彙總和分析,亓紀對2021年的手機行業給出了自己的的預測和方向。本次的預測共分為5個方面,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直屏回歸 為了顏值和手感,三星引領手機廠商進入了曲面屏的時代。如果記得沒錯的話,除了Apple以外,其他廠商幾乎無一倖免。隨著三星S21系列淡出曲面屏,各大手機廠商也開始發力直屏,或許曲面屏的時代很快就要結束了。作為一個實用主義的直男,亓紀一直都不喜歡曲面屏。還是那句話:不管你喜不喜歡,主流趨勢是很難被改變的,直屏的時代或許就要來臨了。 側邊指紋 隨著高刷屏的崛起,OLED螢幕的市場份額再次猛漲,拿下了中高端智慧型手機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更讓人吃驚的是:OLED 螢幕+側邊指紋識別成為了很多次旗艦和中端機的選擇,讓人有點猝不及防。如果這樣的設計成為主流,LCD屏下指紋就沒有意義了,同時LCD屏想進入中高端市場將更加困難。不過在下半年,Redmi,iQOO和realme大機率會發佈類似Redmi K30S的次旗艦手機,畢竟小眾市場的需求也是它們的機會。 次旗艦機 隨著驍龍870的發佈,2021年的次旗艦手機市場將更加豐富,對消費者來講是一個利大於弊的好事。根據目前可知,搭載驍龍870的機型如下:Redmi K40,小米10 驍龍870版,魅族18,iQOO Neo5,黑鯊手機和OPPO Find X3等等。考慮到摩托羅拉edge S將驍龍870的售價拉到了1999元,相信在次旗艦機型中,會有更多的性價比機型出現。 主流螢幕 為了考慮續航和成本,1080P+120Hz或將成為2021年中高端機型螢幕的主流配置。至於2K螢幕,依舊是部分高端旗艦機型的專利,用上LTPO螢幕的更是少之又少。按照這個速度,什麼時候2K螢幕會成為中高端機型的主流配置呀。不過在2021年,相信LTPO螢幕會成為高端旗艦機的標配,到那時會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 百花齊放 由於麒麟晶片斷供的原因,沒有意外的話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將大幅度下跌。面對空出來的市場份額,不管是小廠還是主流廠商都會拼盡全力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努力提升自己在手機市場的份額和地位。截止到目前,各大手機廠商已經蠢蠢欲動了,2021年或許是最後的機會,國內手機市場既能迎來百花齊放,重新洗牌的可性能還是很大的。 亓言紀語: 對於2021年的手機圈,亓紀的想法是這樣的:在新技術方面,2021年也非常的精彩。比如屏下攝像頭技術商用,更多手機廠商發佈摺疊屏手機,快充和相機的發展方向,高刷新率的iPhone手機和M2晶片等等。對於2021年的手機行業,大家有什麼期待和想法呢? 我是亓紀,以上就是亓紀的想法。碼字原創不易,喜歡的記得關注亓紀的想法,也可以點讚,轉發和評論。更多有趣的數碼資訊等你來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來源:kknews2021年智慧型手機行業預測:重新洗牌和百家齊放
機構預測:不出5年 SSD單價將低於機械硬盤

機構預測:不出5年 SSD單價將低於機械硬盤

談論機械硬盤(HDD)和固態硬盤(SSD)時,容價比是一個很關鍵的指標。 簡單來說,容價比就是單位容量(如每GB)的價格。日前,Wikibon整理的一份表格出爐,其分析了企業級SSD和HDD的容價比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