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份額

Tag: 份額

2023年1月Steam硬體調查報告:Window 11 64位系統份額突破30%

近日,Valve發布了2023年1月份的Steam硬體調查結果。最新一期報告顯示,GeForce GTX 1650份額略微上升0.06%,為6.27%,連續三個月蟬聯顯卡份額榜單第一;GeForce GTX 1060依舊緊隨其後,份額下降0.37%,為5.28%。 移動端 GeForce RTX 3060份額上升0.44%,為4.47%,排名由之前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GeForce RTX 2060份額下降0.28%,為4.37%,相比上月下滑一位,排名第四。GeForce GTX 1050 Ti份額下降0.06%,為4.35%,下滑一位,排名第五。AMD集顯排名第十三位,份額上升0.08%,為2.05%。排名最高的AMD獨顯為Radeon RX 580,份額為1.17%,相比上月略微上升0.01%。RX 580份額甚至還能略微上升的原因應該是由於大量該型號礦卡又流向市場。 在最新的統計數據中,67.13%的PC端Steam用戶選擇了英特爾處理器,相比去年12月減少了0.68%;32.84%的PC端Steam用戶使用AMD處理器。兩家處理器份額比例十分接近2022年11月時的情況。六核處理器份額相比上月下降0.96%,為33.01%;四核處理器份額也下降了0.25%,為29.59%。十核、十四核處理器份額在英特爾第12、13代酷睿處理器的推動下出現不同程度上升。 作業系統方面,雖然Windows 10 64位依然牢牢占據第一,但其份額下降1.95%,為66.09%;Window 11 64位份額首次突破30%,上升2.03%,為31.59%。Windows 11 64位系統在去年5月份額首次突破20%,9個月過後,份額又突破30%,隨著系統的不斷更新,許多小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預計份額上升勢頭將會保持。 ...

被AMD瘋狂蠶食份額 Intel:今年會守住

在PC行業整體疲軟的大背景下,Intel沒能獨善其身。 在日前的財報會議上,CEO Pat Gelsinger(基辛格)坦承失去了份額、失去了動力,但他強調局面將在今年穩定下來。 按照Intel的預測,公司將在2023年重回正軌,2025在地占據市場絕對主導地位。 不過,也有分析師表示擔憂,以“搖錢樹”伺服器處理器市場為例,AMD從1%提升到了13%,這是恐怖的進步。外界甚至斷言,AMD將在今年底之前,將優勢擴大到30%。 另外,Intel的庫存水平並不樂觀,有151天,或者說132億美元。 來源:快科技

Windows 11在Steam遊戲玩家中的份額接近20%

Valve發布了該公司每月進行的Steam硬體和軟體調查的最新數據,2022年5月的報告顯示,Windows 11繼續穩步攀升,越來越接近20%的大關。2022年5月,Windows 11從18.94%上升到19.59%,這意味著幾乎每五個Steam用戶中就有一個改用微軟的最新作業系統。 盡管Windows 11持續健康增長,但Windows 10仍然是王者,市占率73.89%(+0.34%)。微軟計劃至少支持Windows 10到2025年,所以Windows 10不會很快失去重要地位。 舊版Windows在上個月失去了一些用戶,但它們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依然略高於3%。總體而言,96.68%(+0.37)的Steam用戶喜歡Windows而不是其他作業系統,蘋果的macOS有2.20%(-0.35),Linux排名第三,只有1.12%(-0.02)。 硬體方面,以下是最受歡迎的處理器、顯卡和配置,Steam用戶使用它們來玩他們喜歡的遊戲: CPU:4核CPU,時鍾從2.3到2.69GHz。英特爾有67.19%(-1.23),AMD有32.8%(+1.24)。 GPU:NVIDIA占75.93%,AMD有8.95%,而英特爾保持8.95%。最受歡迎的顯卡是NVIDIA GTX 1060,NVIDIA GTX 1650,以及NVIDIA GTX 1050 Ti。 記憶體:16GB 視頻記憶體:8 GB 主顯示屏:1920 x 1080 VR:Oculus Quest有47.99%(+0.01),Valve Index有15.79%(+0.44),Oculus Rift有10.94%(-0.12),位居第三。 來源:3DMGAME

雲遊戲並未終結舊勢力 傳統主機廠商拿下最大份額

在過去10年間,很多人將雲遊戲稱作是「主機殺手」。然而,根據目前的趨勢來看,只有主機才能幫助雲遊戲躋身主流娛樂方式。 根據Omdia的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雲遊戲服務和內容消費有73%來由主機廠商貢獻的。 截至2021年底,微軟和索尼攜手貢獻了雲遊戲市場收入的近四分之三,其中Xbox遊戲通行證終極版獨占鰲頭,PS Now的訂閱數量要少很多,但處於不斷增長的態勢。 任天堂並沒有雲遊戲訂閱服務,但是NS上很多遊戲有「雲版本」,讓很多性能吃緊的遊戲得以順利登陸這一平台。 雲遊戲的優勢有無需下載立即遊戲和大幅擺脫機能限制等等,根據Omdia預測,雲遊戲在2022年之後將會進一步與主機遊戲體驗相結合。 來源:3DMGAME

XGP占據歐美超一半的市場份額 但遊戲訂閱服務仍非常小眾

根據Ampere Analysis的行業分析員Piers Harding-Rolls分享的數據顯示,XGP在歐美主流市場中占據了60%的份額,但對於遊戲訂閱服務來說,想類似於Netflix或Spotify一樣顛覆整個行業,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Harding-Rolls的計算中,遊戲訂閱服務在歐美總共獲得了37億美元的市場份額,這僅占歐美總遊戲市場份額的4%,後者包括實體銷售、數字下載和遊戲附加內容等,總收入接近810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美國唱片協會的數據,2021年流媒體訂閱服務占美國音樂行業收入的83%。 Harding-Rolls稱XGP占據了60%的遊戲訂閱服務市場,這表明即使是最大的遊戲訂閱服務對於整體遊戲市場來說仍非常小眾。而那些習慣於為每款遊戲支付近60美元的玩家,XGP是一個殺手級別的交易,訂閱者可以獲得首發微軟遊戲,以及大量新的或近期的第三方遊戲。 遊戲訂閱服務發展的障礙之一是:許多熱門遊戲還沒有加入過訂閱服務,並且遊戲也不像音樂或電影一樣可以很方便地捆綁到訂閱中,因為它們需要時間下載、遊玩。 來源:3DMGAME
AMD B550芯片組正式發布 唯一的百元級PCIe 4.0主板

AMD晶片份額創2006年以來最高 Intel「嘴里的肥肉」被搶

2月10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Mercury Research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英特爾在伺服器晶片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但在個人電腦晶片市場奪回了一些市場份額。 現在的英特爾正在努力恢復公司在處理器技術方面的優勢。去年第四季度,英特爾在利潤豐厚的伺服器晶片市場所占份額有所下滑,將更多地盤拱手相讓給了AMD,所幸在個人電腦晶片市場奪回一些份額。 根據Mercury Research發布的數據,同期AMD在整個晶片市場中的份額達到25.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包括遊戲機定製晶片以及物聯網晶片。這一數字超過AMD於2006年創下的25.3%歷史高點。 英特爾仍然占據整個晶片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已不再擁有以往的技術優勢。這促使不少客戶尋找AMD晶片或自行設計晶片等替代產品。英特爾執行長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承諾,將用性能超越長期競爭對手的新產品奪回優勢地位。 近兩年個人電腦晶片市場一直在蓬勃發展,這對英特爾和AMD都是好消息。Mercury Research發現,2021年個人電腦晶片市場營收飆升11%,達到740億美元。此外,ARM架構晶片的市場規模也在增長,2021年整個個人電腦晶片行業的出貨量達到5億塊。 AMD在遊戲機晶片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得益於索尼和微軟遊戲機的市場需求強勁,AMD也獲利頗豐。 英特爾曾一度控制著伺服器晶片市場超過99%的份額。但Mercury Research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AMD在伺服器晶片市場的份額升至10.7%,較上年同期上升3.6個百分點。 同期英特爾在桌上型電腦晶片市場的份額上升到83.8%,在筆記本電腦晶片市場的份額為78.4%。 ARM架構晶片曾經只占個人電腦晶片市場的一小部分。隨著蘋果公司的Mac產品線全面轉向ARM架構晶片,這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增長。去年第四季度ARM架構晶片所占市場份額達到9.5%,幾乎是上年同期的三倍。 來源:快科技

Q3獨顯出貨1270萬塊:NVIDIA獨占79% AMD份額環比提升

調研公司JPR今天公布了2021年Q3季度AIB獨顯市場的報告,當季出貨量1270萬塊,其中NVIDIA拿到了79%的份額,AMD份額為21%,同比減少了1個百分點,環比增加了1個百分點。 JPR的AIB獨顯包括台式機、工作站、伺服器、挖礦、渲染等等市場在內,不單單是遊戲卡。 在Q3季度中,獨顯出貨量環比增長了10.9%,低於17.1%的十年平均水平,但遠超CPU出貨量約3%的增速。 Q3季度獨顯總出貨量1270萬塊,高於上季度的1147萬塊,同比增長25.7%。 AIB獨顯市場目前主要就是AMD及NVIDIA兩個玩家,其中NVIDIA獨顯上季度出貨環比增長9.3%,同比增長27.1%,而AMD獨顯環比增長17.7%,同比增長20.8%。 從份額上來看,AMD在Q3季度的份額是21%,環比增長1%,同比下降了1%,而NVIDIA份額依然高達79%,環比減少1%,同比增加了1%份額。 來源:快科技

Canalys:聯想PC中國份額高達40% 超戴爾惠普華碩宏碁總和

12月2日,知名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第3季度,中國個人電腦總出貨量(台式機和筆記本)同比增長3%,環比增長10%,總出貨量達到1500萬台。 與去年相比,台式機(包括台式工作站)的出貨量增長3.8%,達到530萬台。 筆記本(包括移動工作站)的出貨量小幅增長1.9%,達到970萬台。 總出貨量超過了2020年第3季度的1470萬台紀錄,創下第3季度歷史新高。  廠商方面,排名第一的聯想實現了8%的同比增長,出貨量達到600萬台,市場份額增長2%,以40%的份額穩居首位。 戴爾和惠普的出貨量分別達到了194萬台和149萬台,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8%和15%,戴爾在筆記本方面的業績創下新高,惠普則在台式機的出貨方面出現回升。 華碩以44%的同比增長穩獲第四,主要來自於其筆記本業務,特別是遊戲本的強勁增長,該品類在中國一直表現強勁。 宏基雖然保持住了第五名的位置,但卻是該群體中唯一一個同比下降15%的供應商。華為的出貨量停滯在50萬台,僅次於宏基。 來源:快科技

2021Q2 TWS耳機市場份額報告:蘋果同比降幅明顯

近日,知名數據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發布全球 TWS 耳機市場份額調查報告,這份報告主要對比了 2020 年 Q2 季度以及 2021 年 Q2 季度全球前十 TWS 耳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占比,值得一提的是蘋果 TWS 耳機的市場分額變化尤為明顯。 從數據統計圖中可以看到蘋果雖然仍舊是全球第一的 TWS 品牌,但 2020 年 Q2 和 2021...

索尼CMOS份額下滑:正遭三星/豪威窮追不舍

調研機構Yole Development給出了一份全球CIS市場的最新份額統計,所謂CIS即CMOS圖像傳感器。結果顯示,在2020年,索尼CMOS的市場份額為40%,仍是第一。三星22%份額排名第二,豪威以12%列第三名。 4~10名分別是意法半導體、格科微、安森美、SK海力士、松下、思特威和佳能。 可以看到,中國廠商有三家,合計份額大概17%左右。 對比2019年,可以明顯看到索尼份額的下滑,三星份額的增加,同樣豪威也爭取到了更大的市場占比。 其實索尼的銷售額並沒有下滑,而是保持平穩,但三星的銷售額增長了13%,此消彼長,索尼份額跌去2%。 據悉,三星從2002年開始投入CMOS生產,2014年之前都是全球第三,在索尼和豪威之後,隨後反超。不過,在2018年之前,三星的份額都在20%以下。 索尼CMOS業務之所以沒有實現預期增長,甚至在自己的財報中營收下滑5%,主要原因是大客戶華為手機業務滑坡,對其造成了明顯沖擊,其它廠商並不足以彌補缺口。另外,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三星CMOS在如今手機產品尤其是旗艦產品上出鏡率越來越高。 畢竟,去年整個CIS市場的出貨,72%都依賴智慧型手機。 不過,索尼曾提出要在2025年拿下60%的份額,現在看起來難度不小,三星包括豪威都窮追不舍。 來源:cnBeta

寧德時代登全球第一:份額逾30%遠超LG、松下

7月1日消息,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數據,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在今年1月至5月期間提供了全球最多數量的電動汽車電池。在此期間,寧德時代電池的使用量較2020年同期增長了272%,占據了全球31.2%的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 從銷量來看,排在寧德時代之後的分別是:LG能源解決方案(23.1%)、松下(14.7%)、比亞迪(6.9%)、三星SDI(5.3%)和SK創新(5.1%)。 LG能源解決方案為特斯拉 Model Y、大眾ID.3和 D.4、福特野馬Mach-E 等車型提供電池。三星SDI為奧迪 e-tron、菲亞特 500e和福特Kuga供應電池。SK創新電池則被用於起亞Niro和現代 Kona EV。 數據顯示,全球1-5月共使用電動汽車電池88.4GWh,是去年同期的2.6倍。SNE Research 指出,電動汽車的銷售正在從 COVID-19 大流行中迅速恢復。 本周一,寧德時代宣布,該公司已延長與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協議。根據新協議,寧德時代將在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 截至今天收盤,寧德時代報收529.50元,總市值已達1.23萬億。 來源:cnBeta

京東方將繼續擴大LCD產能份額,未來全球份額或可占30%

據調研機構Omdia的研究顯示,京東方(BOE)未來在全球TFT LCD面板領域的份額將會繼續擴大,或會增大至30%。或許有的人不知道的是,目前京東方已經是全球份額最大的TFT LCD面板生產商了。雖然說京東方在遊戲顯示器面板這方面並沒有像群創或者AUO那樣出名,但其實在整體顯示器領域上,京東方也是在出貨不少面板。另外在大尺寸LCD面板上,京東方的市場地位也是非常可觀的。 根據Omdia的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TFT LCD面板的產能將為3.39億平方米,而京東方已經占據了8660萬平方米,第二位是華星光電的4690萬平方米,而第三位則是LG Display的3990萬平方米,而為遊戲玩家熟知的群創則以3890萬平方米排第四。之前表示會退出LCD市場,但是後來因疫情而決定繼續生產LCD面板的三星則會達至600萬平方米的產能。 雖然說京東方目前已經是全球TFT CLD份額最大的生產商,比第二位華星光電(TCL)還高出將近11%,但是根據Omdia最新的研究,京東方似乎並不滿足於目前的份額,未來將會嘗試擴大自身在LCD領域的優勢。 一來京東方已經與惠科(HKC)在LCD電視以及顯示器業務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夥伴的關系;二來京東方計劃擴大其10.5代LCD面板生產線產能;三來京東方還打算除了現在的兩座工廠外,再興建一條新的10.5代LCD生產線。這幾個要素結合之下,Omdia預計京東方未來的產能增會大增不少,從而繼續擴大LCD面板市場份額。 詳細的報告解讀可以在Omdia的這個連接看到。 ...

《封神三部曲》6億元轉讓25%投資份額

4月21日,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轉讓《封神三部曲》部分投資份額的合同概況。 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為分散投資風險、緩解公司流動資金壓力,公司分別與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慧普華」)簽署了《電影<封神一>投資份額轉讓協議》、《電影<封神二>投資份額轉讓協議》、《電影<封神三>投資份額轉讓協議》,轉讓《封神三部曲之封神榜現世》(暫定名)、《封神三部曲之魔道爭鋒》(暫定名)、《封神三部曲之封神天下》(暫定名)三部影片各25%份額,轉讓價格均為2億元,累計合同金額6億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收到西藏慧普華上述轉讓款5.5億元。 電影《封神三部曲》由烏爾善執導,黃渤、陳坤、費翔等主演,號稱總投資30億,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神魔小說名著《封神演義》,講述了一場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間曠日持久的神話戰爭的故事。 該系列原計劃於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上映,第一部於2020年暑期登陸登陸院線,後因疫情擱置,目前三部電影均未定檔。 來源:cnBeta

華為手機份額被瓜分,連續兩次變成「其他」,小米成最大贏家

在手機行業,每個季度都會有統計機構統計出貨數量,2021年的第一季度統計數據已出來,在排名上發生了一些變化。 據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Q1的總出貨數量3.4億部,比去年的Q1增長了24%,前五排名一次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首次沒有看到華為的身影。 受Y情的影響,去年的手機行業不是很樂觀,2021年隨著行情的不斷回升,去Q1的同比增長速度是自2015年最高漲幅。 三星在2020年Q4是排在蘋果之後的第二名,今年的Q1有多款新機發布,名次上升到第一位,一共出貨了0.77億部手機,同比增長32%,市場份額為23%,有著明顯大的漲幅。 排在第二名的蘋果出貨0.57億部,相比於去年的Q4出貨量0.818億部,下降了的0.248億部,占據當前Q1的17%份額,但是同比去年Q1增加了44%。 小米上一季度排名第三,今年的第一季度靠著新機的發布,以0.49億部穩住了前三,跟上一季度的0.434億部有所增加,全球市場份額占有15%,同比增長80%。 OPPO和vivo分別排在第四、第五名,跟上一季度的排名沒變,兩家的出貨數量接近,總共出貨量0.75億部,分別占據11%的市場份額。 從同比增長速度來看,vivo是增長的最多的85%,其次是小米80%和OPPO的68%, 華為手機從去年Q4就已經跌出前五,被歸類到「其他」了,今年Q1還是連續變成「其他」。華為由於受到晶片的制裁,僅靠之前的庫存晶片維持,出貨量自然很低,釋放出來的市場空間,從數據上來看,基本上被小米、OPPO、vivo這三家分走。 但是小米是這三家中增長數量最多,增長了0.21億部,小米成了最大贏家。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國內5G手機全面發力,覆蓋到的價位已經低於2000元了,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同比增長35%,都已經接近了全球的1/3,增長勢頭非常的搶眼。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晶片供應緊張,不過這樣看來對前五的品牌的影響是非常之小的,影響更多的是「other」,同比增長是負的23%。晶片廠家很肯是第一時間滿足大客戶,自然小廠的供貨就不會很足,再加上小廠的議價能力低,在產品的定價上也要高於大廠,綜合的因素影響到小廠的出貨量下滑。 今後的小廠將會越來越困難。如果借用幾年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的話,未來3-5年只會剩下三大手機廠商,華為是其中之一。現在看來也的確是這樣的趨勢,小廠越來越來少,越來越難活下去,資源都會頭部傾斜,只是沒有想到華為因為晶片的問題暫時先率先退出了,國內是小米、OPPO、vivo三家獨大,一加手機也抱團取暖了,錘子手機也倒閉了,就只剩下魅族還在努力地活著。 隨著5G技術的越來越成熟,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不過5G手機還有很大的空間,接下來的一兩年里,手機銷量還會上漲,只是小廠更加艱難了。 來源:kknews華為手機份額被瓜分,連續兩次變成「其他」,小米成最大贏家

Netflix的市場份額在縮減 那麼訂閱用戶呢?

新浪科技訊 4月20日晚間消息,據報導,Netflix的在線視頻市場份額正在縮減。這是上周發布的兩份最新報告中的摘要。第一份報告來自Parrot Analytics,這是一家評估在線電視劇觀眾興趣的創業公司。根據Parrot的說法,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觀眾想看的原創劇,有一半來自Netflix。 雖然Netflix仍然遙遙領先,但其市場份額已經在下降。兩年前,觀眾想看的原創劇中,Netflix占到了64.6%。 在美國,下滑趨勢更顯著。Netflix在原創劇需求中僅占48.1%,首次跌落50%以下。(這也有可能跟今年一季度Netflix的產出更局限有關,但依舊不足以解釋這兩年的趨勢。) 而另一份來自Ampere Analysis的報告也描繪了相似的情形。Netflix在美國的訂閱用戶份額一年內下降了31%。 當你閱讀完這兩份報告之後,你可能會相信一切都結束了。眾人翹首以盼的Netflix謝幕時刻終於到來。傳統媒體擊退了攪局者,我們又可以繼續回到崇拜《老鼠之家》的年代。 然而,這些數字真的代表了Netflix的謝幕嗎?盡管對Netflix成為下一個技術壟斷的擔心未曾停止,但Netflix也從未成為人們使用的唯一在線視頻網絡。Google——真正的壟斷之一——之所以可以壟斷搜索領域,是因為它可以訪問其所需的所有相關信息。Google用你一切的搜索記錄來提高越來越出色的搜索結果,進而打造日益精湛的產品。 Netflix永遠無法訪問每一部電視劇或電影。事實上,Netflix可訪問的節目類別正在減少,因為該公司正逐漸從發行人們愛看的節目的科技公司,走向製作獨家內容的娛樂公司。現在,Netflix確實成為了一家娛樂公司,但同時也不可能成為壟斷。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壟斷創造性,強如迪士尼也做不到。 Parrot和Ampere的數據說明,曾經獨霸市場的Netflix如今正面臨各方競爭壓力,有Disney+、HBO Max、Peacock、Apple TV+、Paramount+、Discovery+,還有亞馬遜和Hulu等等。觀看在線視頻的用戶數量空前,而Netflix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以下是第一季度觀眾最想看的劇集榜單。十部劇中,Netflix占到了七部,而Disney+和亞馬遜各有節目上榜。Disney+甚至霸占了榜單第一、第二名。 數據沒有給出答案的真正問題,其實是:份額的減少真的意味著用戶對Netflix的興趣也在減少嗎?我們知道人們看的電視直播節目變少了,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的用戶也變少了。我們還知道,越來越多人在看越來越多的在線視頻。 但是,隨著人們放棄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轉而選擇流媒體的時候,他們究竟是在多個平台上看在線視頻呢,還是減少了Netflix上的觀看時長?如果他們在Netflix上的觀看時長變少了,那或許他們會取消訂閱。對Netflix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壞消息。 Netflix否認了這種說法。在最近的財報中,Netflix表示,普通用戶在Netflix上的觀看時長正在增加。好消息是,Netflix將在周二發布新一季度財報,屆時我們可以了解更多。 來源:cnBeta

低調逆襲,默默成長為國內份額第一名,它憑什麼呢?

我們很喜歡用「廠」來形容一家手機品牌,比如小米「粗糧廠」、華為「菊花廠」、vivo「藍廠」、OPPO「綠廠」,國內前四大手機品牌被以「LOGO」的設計稱之為「各種廠」,還蠻有意思的,至少讓大家感覺膾炙人口。 小米的實力也很出色,尤其是生態鏈領域,讓小米生態產品走向千萬家庭,就連筆者這種非小米粉,都有好幾件小米產品,比如智能門鈴、電飯煲、洗衣機等等,都是小米的生態產品。 華為,生態表現也挺不錯的,比如路由器是這一塊,我家里的全局路由器就是用的華為,網絡穩定、體驗流暢,這就是華為在信號方面的技術優勢。 而OPPO,最好用的是耳機,我覺得OPPO的藍牙耳機真心不錯,低延遲性能優越,價格也比較實惠,再加上OPPO在線下渠道發展的也很不錯,在農村縣城都能體驗到不錯的售後。 而vivo,厲害的地方就是嗅覺很強。先是和許多大賽聯名合作,比如世界盃、王者榮耀KPL等等,在營銷方面實力很強。但是研發技術方面也是頭牌,比如微雲台、螢幕指紋、升降結構等等,這些就是vivo的技術。 說實話,我還蠻喜歡vivo的手機的,儘管網上很多人都說什麼「高價低配」。拜託,這種形象早在vivo 2018年推出的機型,很少有這種情況了,大部分都是顏值高,設計好,同時配置不弱。 舉個例子,我個人很喜歡vivo S9,真機拿在手里真的很舒服,同時天璣1100晶片的處理性能也很優異。 就拿一些布局來說,在鬧「晶片荒」的時候,全球最大的SoC供應商,高通、聯發科、以及三星,這三家都和vivo有深度合作,在系列機型中涵蓋X系列、S系列、和部分iQOO旗艦機型。 更關鍵的是,vivo建立了龐大的工廠系統,有一支專業品質管控的團隊,工程師、測試員等在內超過2000人,在東莞有一家超大型的研發中心,這點作為「廣東狼」的我,非常了解vivo在研發方面做出的努力。 也正是這些默默無聞,或者說巨大投入與客觀的量產實力來看,vivo能在國內市場取得份額第一的桂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這種「憋大招」的思維,真的是非常穩重,這就是我喜歡vivo手機的一大原因。 總之,大家怎麼看待vivo取得市場份額第一名的事情呢?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一起討論。 來源:kknews低調逆襲,默默成長為國內份額第一名,它憑什麼呢?

夫妻按份共有房屋應當按照產權份額還是出資分割?

作者:李穎珺 一起上海的案件,一二審截然不同的判決,也代表了在該問題上,理論界和司法界的多年分歧——夫妻共有的房產分割的時候,究竟是以出資為準,還是以不動產登記為準? 這起離婚分割房屋的案件,案情並不複雜。該房屋在婚後購買,房屋總價170餘萬元,其中首付100餘萬元由小麗的母親出資,剩下70餘萬元則由小麗和阿強共同申請公積金貸款進行支付。產權登記小麗占99%,小強占1%。房屋現市值330萬元,剩餘貸款金額50餘萬元。 報導中沒有說明一二審判決對小麗母親出資的認定,是單方贈與小麗,雙方贈與,還是借貸。 如果這100萬出資是贈與給小麗小強雙方,或者是借貸,都不影響小麗小強應分割的產權份額。因為贈與給雙方,就扯平了。如果是借貸,小夫妻就還錢,與產權無關。 如果是單方贈與給小麗,那麼等於小麗在原始出資170萬中,已經占有了100萬,剩餘70萬,她又占有一半(夫妻共同還貸),即35萬。小麗出資135萬,占80%左右,男方出資35萬,占20%左右。 一審法院判房屋屬於小麗所有,小麗支付小強50萬,剩餘貸款由小麗償還。可以說,一審法院是按照小麗、小強的實際出資額來分割的(從比例上,可以倒推出,將小麗母親的出資認定為對小麗的個人贈與)。 小麗不服,提起上訴。二審認為房屋登記的產權份額相當於兩人在婚內對財產所作的特別約定,房屋應當按照小麗占99%,小強占1%分割。最終判小麗補償小強2.8萬。 有人覺得小強是冤大頭,那麼小強到底冤不冤呢? 夫妻名下的房屋,明確登記為按份共有,離婚分割時是應當按照登記的產權份額,還是按照實際出資比例?關於這個問題,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不應當以房屋產權登記的份額來分割。 理由有兩點:一、夫妻約定財產制,必須採取書面形式。不動產登記的份額,並非夫妻書面約定財產的形式。 二、按照的夫妻財產制度,婚後購買的房屋,即使只登記在一方名下,對方也享有一半的份額。故產權登記情況不應作為分割依據。 三、夫妻財產關係是以人身關係為基礎,具有特殊性,不適用物權法(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則。 第二種看法認為,房屋明確登記為按份共有的,應當以登記份額作為分割比例。本文作者贊同這種觀點。 理由:一、夫妻將房屋登記為按份共有,不僅是一種特別約定的意思表示,而且是雙方已經共同完成的行為(即產權登記),該意思表示和登記行為經過房屋管理部門的審核及准予辦理。 只有書面約定,尚未履行的,該約定可能被認定為無效(行為能力缺陷或意思表示瑕疵),可能會被一方撤銷(贈與人的單方撤銷權)。與之相比,不動產登記是已經完成的行為,是客觀存在的產權狀態,苛求有相應的書面約定,是多此一舉。 二、雙方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清楚地預見到自己行為的法律後果,並承擔該後果。 如果出資與份額並不匹配,只能視為婚內贈與或夫妻特別約定。若視為贈與,該贈與已經完成(登記行為),不能單方撤銷。若視為夫妻特別約定,已經履行,同樣不支持撤銷。 公平並非法律(包括法條和司法兩個層面)衡量婚戀財產協議的坐標,因為婚戀涉及到人身、情感和家庭關係,沒有絕對的公平而言。 三、不動產登記是一種公示公告的制度,對內(共有人之前)對外(第三人)均有約束力,這是不動產登記的意義所在,明確不動產的歸屬,定分止爭,並有效維護交易安全。 四、婚後購買,登記在一方名下,雙方沒有特別約定的,且出資並非來源於一方個人資產的,依法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這是因為雙方沒有特別約定,而登記為按份共有,是雙方已有特別約定。 五、根據《物權法》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按份共有人應當按照份額享有所有權。 條文: 《物權法》第九十四條 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八條 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當然,關於夫妻房產登記為按份共有這種情況,究竟應該如何認定,法律條文沒有明確規定,必然會繼續引發爭議。出資和產權登記比例的懸殊,在房產大幅增值的情況下,對於出資多、產權份額少的一方,確實非常不公平。在特殊情況下,是否有必要通過判決進行調整,都是值得我們共同探討的。 投稿轉載說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夫妻按份共有房屋應當按照產權份額還是出資分割?

磷酸鐵鋰電池汽車在華份額大漲,馬斯克也看好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看好的一款低成本電池正在顛覆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搶占了近半的市場份額,並刺激了更實惠電動汽車的崛起。這種電池被稱為磷酸鐵鋰(LFP)電池,起火的風險更小,製造成本也更低,因為它使用鐵來取代稀缺的鈷和鎳。 但這種電池每次充滿電的續航里程通常較短,而且在寒冷天氣里有熄火的風險,這也是其在美國和歐洲沒有被廣泛使用的原因。 匯總的數據顯示,去年在中國,磷酸鐵鋰電池製造商為電動汽車和油電混合動力車等車輛提供了30.8千兆瓦時的能源容量,占市場份額的47%。這個比例比前年高出四分之一以上,顯然使用這種電池的低成本大眾型電動汽車開始發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兼電池專家王朝陽表示:「中國在當前一代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規模、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已經注意到了這種趨勢,該公司在上海工廠製造的一款Model 3轎車已經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但在美國製造的Model 3沒有使用。馬斯克2月下旬曾發帖說,他希望在電池陰極使用更便宜的材料。馬斯克寫道:「鎳是我們擴大鋰離子電池生產的最大阻礙,這就是我們要把標準車型改用鐵陰極的原因,使用大量的鐵和鋰!」 最近中國最熱門的電動汽車車型也是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降低成本的微型汽車,即五菱宏光MINI。這款車由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生產,其基本款售價低至3萬元。根據車型的不同,宏光MINI的續航里程約為120到169公里不等。這款車使用的電池來自中國製造商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 數據顯示,宏光MINI在2021年的前兩個月售出了近5.7萬輛,大約是特斯拉Model 3同期在中國銷量的兩倍。宏光MINI的製造商拒絕置評,但去年其在社交媒體賬戶上表示,與西方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性價比更高,使用壽命也更長。 傳統上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批評是,它們比使用鈷和鎳的鋰離子電池儲存的電力更少。美國和歐洲汽車製造商試圖解決潛在電動汽車客戶對續航里程的擔憂,他們優先考慮每次充滿電後可以行駛接近500公里的強力電池,這比大多數磷酸鐵鋰電池都要好。 特斯拉去年表示,隨着技術進步,該公司將尋求更多地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以實現更遠的續航里程。大眾汽車在3月份表示,該公司正專注於研發磷酸鐵鋰電池,並將其作為入門級汽車的領先技術。但在特斯拉之外,美國製造商普遍沒有接受這項技術,因為他們已經在其他類型的電池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且認為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能力有限。 電池專家說,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其他中國電池製造商正在努力解決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比亞迪獲得了「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並聲稱其「無極耳電池」優化了電池組結構,可以提高能量密度。 但用戶表示,磷酸鐵鋰電池在寒冷天氣下的表現可能是個特別惱人的問題,這也是電動汽車的一個普遍問題。 上海居民翁女士在去年11月底買了配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特斯拉Model 3,但不到三個月就賣了。麻煩始於今年1月初的一次寒流。翁女士住宅周圍沒有特斯拉充電站,為此其使用的是家用充電器。翁女士說,她擔心在市區通勤和開車上班時電池耗盡電量。她說:「這輛車曾在馬路中央停了10多分鍾。開這樣的汽車,我覺得沒有任何安全感。」特斯拉對此沒有回復置評請求。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始終在引領鋰電池技術的開發。東京大學教授山田雅夫(Atsuo Yamada)表示,當中國在21世紀頭10年試圖迎頭趕上時,磷酸鐵鋰電池是更容易達到安全標準的選擇,因為這款電池不太容易着火。 在2017年之前,磷酸鐵鋰電池曾成為中國新興電動汽車市場的支柱型電池。但它隨後短暫地失去了市場主導地位,部分原因是政府的補貼計劃更有利於長續航汽車。但隨着補貼取消和技術進步,磷酸鐵鋰電池卷土重來。 山田雅夫已經研究磷酸鐵鋰電池20多年,他相信這項技術已經足夠好,足以在電動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他提到了這種電池成本低、充電速度快、壽命長、高溫下性能穩定等優點。他說,寒冷的天氣問題是可控的,可以通過更好的溫度控制系統來解決。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王朝陽教授及其同事在1月份的《自然能源》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自升溫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這種電池可以在所有氣候條件下充分充電。 獲得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投資的小鵬公司,已經推出了配置磷酸鐵鋰電池的P7電動轎車和G3緊湊型SUV。小鵬配置不同電池類型的汽車價格未變,但磷酸鐵鋰版增加了額外的功能,如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 來源:cnBeta
份額全球第一、第二 日本兩大電容廠同時宣布漲價

份額全球第一、第二 日本兩大電容廠同時宣布漲價

2021年全球電子產品市場越來越難了,除了缺貨就是漲價,現在小小的電容也要連番漲價了。日前日本兩大鋁電容廠商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尼吉康(Nichicon)相繼宣布漲價,已經給客戶發出通知,詳細闡述了當前的困境,希望客戶理解不得不漲價的苦衷。 這已經不是電容產品第一次漲價了,春節前電容、電阻等被動元件就已經蠢蠢欲動,節後不少廠商直接宣布漲價,3月份以來這個趨勢日趨明顯。 其中台系的國巨電子旗下的凱美本月內已經兩次宣布提價,第一次漲價5-15%,第二次漲價6%。 在全球鋁電容市場上,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尼吉康(Nichicon份額位列第一、第二,而全球第三的Rubycon此前已經宣布漲價。 鋁電容是電子行業的基礎元件,重要電子產品幾乎都要用到電容,近年來隨着5G、自動駕駛汽車等行業的崛起,電容的需求還在持續增長。 據報告,2018年全球鋁電容市場規模為61.5億美元,其中消費性電子需求占比45%,主要用於節能照明、電視機、顯示器、計算機及空調等消費類市場;工業需求占比23%,主要用於工業和通訊電源、專業變頻器、數控和伺服系統、風力發電及汽車等領域。 根據華商情報網預計,2021年全球鋁電解電容器市場規模將達到63.3億美元,鋁電解電容器市場需求約占全球市場的60%以上。 來源:cnBeta
分析師:XSX/S在次世代主機大戰最多占據45%份額

分析師:XSX/S在次世代主機大戰最多占據45%份額

據分析師Michael Pachter表示,微軟在次世代主機最多占據45%的市場份額。 微軟在次世代主機大戰中已經做了很多措施,這些措施使得他們會在未來幾年內非常有利。從XGP到廉價的XSS,收購多家工作室來增加第一方遊戲陣容(尤其對於B社的收購),都將成為他們在次世代戰鬥中有利的因素。 但問題是微軟所做的一切是否能從競爭對手索尼手中搶奪大片市場份額甚至超越對手,Pachter認為此事不可能發生。他認為微軟最多能占據45%的市場。 首先,他認為低價主機最終可能會有效促進總銷量。S系價位便宜,但應該銷量不大,主要其運算能力只有X主機的1/3,然而很多玩家並不關心此。對很多人而言可能S系主機只是不能以4K/240幀運行。所以對很多沒有4K電視的家庭而言,S系可能是他們優先的選擇。這會促進一部分銷量。此外,雖然微軟在XGP和其他渠道方面下了功夫,但由於PlayStation在日本和歐洲市場的強大影響力,Xbox可能會占據50%以上份額,但很難超過。最後,Pachter談到了微軟的Xbox All Access計劃,該計劃允許用戶分期購買XSX/S,他認為這些舉措能很好的刺激主機的銷量。盡管Xbox All Access目前只在12個國家推出,但未來應該會在更多國家施行。 來源:3DMGAME

老黃「放飛自我」!再賣貴點也沒事,NVIDIA獨顯份額已無敵

NVIDIA新一代安培架構的RTX 30系列顯卡就要發布了,近來的各種曝料也是不斷逼近最後的真相,從官方公布的一段視頻來看,RTX 30系列會採用新一代散熱和供電設計的理念,還優化了散熱器的機械結構,在減少、縮小元件的同時,又不犧牲強度。 不過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RTX 30系列的價格了,畢竟性能上,老黃從未讓人失望過,但是價格嘛,像9999元的「煤氣灶」確實嚇到了不少人。老黃可以做出一款令人滿意的性能怪獸,但想讓他「大發慈悲」降價,肯定是沒希望的。 在我的記憶里,NVIDIA很少會主動降低顯卡的價格,始終秉持著利潤至上的保守策略,全新一代的RTX 30系列甚至有可能會加價銷售,絕不會考慮所謂的性價比。據爆料稱,RTX 3090旗艦顯卡的價格將定價1399美元,國內售價在萬元以上。 除了旗艦顯卡「放飛自我」的價格以外,中端顯卡RTX 3080的價格也會定在799美元。所以RTX 30系列這次將全面漲價,旗艦級突破萬元的價格恐怕不是一般玩家能負擔得起的了,至於老黃為何如此有底氣的定價,我想應該和NVIDIA的市場份額脫不開關係吧! 日前調研機構JPR公布了第二季度GPU市場的研究報告,桌面獨顯在該季度環比增長了6.55%,由於獨享市場沒Intel什麼事,所以也就剩下AMD和NVIDIA玩二人轉,結果一點也不意外,NVIDIA在獨顯市場上穩居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NVIDIA的市場份額從71%漲到了80%,而另一位玩家AMD僅剩下20%的份額。NVIDIA在獨顯市場上基本已經處於無敵狀態,只能期待AMD的RDNA2架構能否實現翻盤了,否則NVIDIA就要奔著90%的市場份額去了。 我認為,AMD會有自己的一番考量,畢竟目前是市場和性能都不占優勢,所以應該會像CPU一樣以性價比來打動用戶,而且從PS5和Xbox Series X的定價來看,RNDA 2的成本可能不會特別高,還是值得期待一番的。 從市場份額可以看出,老黃的底氣確實是靠實力說話,NVIDIA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是可以忽視對手的,你只有兩家品牌可選,降價是不可能降價的,圖便宜可以買AMD去。或許這就是沒有競爭的惡果吧,這里只能吐槽一下AMD實在太不爭氣了! 來源:kknews
AMD x86份額創7年來新高 筆記本史上巔峰

AMD x86份額創7年來新高 筆記本史上巔峰

這幾年的AMD處理器,絕對可以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來形容。雖然無論公司體量、產品規模、市場份額都遠不如Intel,但是發展速度驚人,產品獲得廣泛認可,市場份額也是節節攀升。 Mercury Research今天公布了一組詳盡的數據,羅列了今年第二季度AMD在整個x86市場,以及客戶端、桌面、筆記本、服務器各個細分領域的份額占比,以及增長趨勢。 x86市場整體來看,AMD目前占據18.3%,而在兩年前還只有10%,同時這也是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終於徹底扭轉了推土機VS酷睿多年的劣勢,而且本季度環比增長3.5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7個百分點,是近期勢頭最猛的一次。 單看桌面和筆記本消費端市場,AMD更是占到了19.7%,突破兩成指日可待,二季度更是同比大漲4.7個百分點。 桌面市場上,AMD已經占到19.2%,相比一年前增長了2.1個百分點,相比2016年第三季度更是高了10.1個百分點,翻了一番還多。 今年第三季度,我們將迎來Zen 3架構的第四代銳龍CPU,而隔壁明年初的Rocket Lake 11代酷睿還是14nm,AMD仍有較大潛力。 筆記本市場上,AMD形勢最好已經達到19.9%,這也是AMD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尤其是上個季度同比暴漲5.8個百分點。 幾乎無槽點的銳龍4000U/H系列無疑是最大功臣,按照目前的形勢今年下半年肯定還能繼續看漲。 服務器市場上,這里無疑是最難啃的骨頭,但是AMD也成功從2017年第四季度幾無存在感的0.8%,一路穩扎穩打來到了5.8%,上季度就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PassMark統計發現AMD處理器用戶份額已達40%

PassMark統計發現AMD處理器用戶份額已達40%

還有什麼能阻擋AMD在x86市場的強勢逆襲嗎? 基準軟件PassMark基於測試用戶的統計數據發現,使用AMD處理器的比例達到了40%的十年來新高。 從圖表可以看大, 從2016年Zen架構首次公布到2017年第一代銳龍上市,AMD的市場份額一直在增加,甚至在7nm Zen2產品面世後,增速進一步提高。 對於A Fan來說,14年前和Intel幾乎平起平坐的輝煌幾乎快要重現了。彼時,AMD正靠着K7/K8架構、Athlon 64位雙核處理器和Intel「廝殺「。 當然,由於統計口徑局限,Passmark的數據也有片面之處,比如衡量的僅僅是全球范圍內提交Passmark 行處理器測試成績的Windows PC用戶。 不過,在韓國、德國、美亞等市場,AMD銳龍的銷量成績也的確對Intel形成優勢。考慮到上半年,AMD還將推出7nm APU「雷諾阿」、Intel則會帶來10代酷睿桌面CPU,鹿死誰手仍未可知。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聯想連續9個季度增長!市場份額達24.4%、穩坐全球PC第一

聯想連續9個季度增長市場份額達24.4%、穩坐全球PC第一

11月7日消息,聯想今日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二採集業績。本季度聯想集團營收948億人民幣,實現連續9個季度同比增長;稅前利潤21.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到45%。淨利潤實現14.2億人民幣,年同比增長達到20%。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二季度,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聯想的增長動能持續加速,證明我們的智能化變革戰略方向正確清晰,執行堅定有力。尤其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中,我們仍成功取得強勁的財務表現,彰顯了我們對持續創新的承諾,對遍布全球180個市場的客戶的承諾,和我們致力於實現『智能,為每一個可能』公司願景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據悉,聯想集團19/20財年第二季度,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整體利潤率首次超過5%,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移動業務的盈利都實現了同比顯著提升。 作為PC出貨量全球第一的供應商,聯想不僅銷量創歷史新高,在軟件與服務等轉型業務上也獲得強勁增長。 與此同時,手機業務連續4個季度持續盈利,利潤創下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以來的新高。 數據中心業務方面,本季度連續9個季度收窄虧損,中國業務實現迅猛增長,非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業務驅動業績持續提升。 另外,聯想集團持續推進的「3S戰略」與智能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果,集團整體軟件與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5%。 各業務集團本季度業績亮點如下: 營業額和利潤雙增長:營業額948億人民幣,連續第9個季度增長;稅前利潤年同比增長45%; PC鞏固全球第一地位:市場份額達24.4%,穩居冠軍;銷量同比增速超過7%,創歷史新高; 移動業務盈利創新高:稅前利潤同比提升超過4億人民幣,創並購摩托羅拉業務以來新高; 數據中心業務蓄勢增長:中國業務整體增長19%,其中非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業務年同比提升近47%; 智能化轉型勢頭強勁:行業智能整體營業額達去年同期3倍,軟件和服務營業額突破60億人民幣; 作者:朝暉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