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全球變暖

Tag: 全球變暖

我,比爾·蓋茨,想降低「屁排放量」

遠在澳洲吃草的牛牛們怎麼也想不到,有人要管它們的「屁排放量」了。 這個人,就是比爾·蓋茨。 ▲ 圖片來自:比爾·蓋茨(微博) 最近,這位億萬富豪的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突破能源基金)出資 1200 萬美元,投給一家名為 Rumin8 的初創公司。 這家公司宣稱將研發一種新型牲畜飼料添加劑,可以減少牛的放屁和打嗝氣體中的甲烷。 ▲ Rumin8 正進行研發實驗. 圖片來自:Rumin8 官網 牛牛放屁,破壞環境? 各位吃貨們,不要小看牛牛們排放的氣體。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一項報告稱,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總量的 15% 左右,且牛是排放主力,而人類所有交通工具加起來產生的溫室氣體僅占 13%。 ▲ 圖片來自:Daniel Quiceno M(Unsplash) 水汽(H₂O)、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亞氮(N₂O)、氟利昂、甲烷(CH₄)等是地球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 反芻動物瘤胃中的甲烷菌利用原蟲、真菌等微生物降解飼料底物產生的甲酸以及飼料發酵所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VFA)等物質,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甲烷氣體,通過放屁、打嗝和排泄排出,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 研究發現牛打嗝排放的溫室氣體是放屁的十倍,一頭成年公牛每天能產生 200 至 500 升甲烷氣體,甲烷可以用作燃料,足夠一輛小轎車一天消耗使用。 正所謂,一嗝頂十屁,一牛燒一天。 ▲ 圖片來自:Wolfgang...

全球變暖 99.9%論文認為人類是導致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近年來全球多地都遭遇了極端氣候變化,忽冷忽熱,平常下雨並不多的地區竟然也有暴雨成災,這些異常被認為跟全球變暖有關。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氣候變化,現在科學家們研究出了結果,超過99.9%的同行評議論文都認為總量70多億的人類才是罪魁禍首。 科技日報報導稱,美國科學家對88125項與氣候相關的研究開展調查後發現,超過99.9%的同行評議科學論文認為,人類是導致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2013年,一篇類似論文梳理了1991年至2012年間發表的相關論文,發現97%的研究支持人類活動正在改變地球氣候的觀點。最新研究則對2012年至2020年11月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首先從2012年至2020年間發表的88125篇以英語撰寫的氣候論文中隨機抽取了3000篇,發現只有4篇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 為進一步獲得精確結果,論文聯合作者、英國軟體工程師西蒙·佩里創建了一種算法,從團隊成員認為的可疑論文(對人為導致氣候變化持懷疑態度的論文)中搜索關鍵詞,如「太陽」、「宇宙射線」和「自然循環」。 該算法應用於所有88000多篇論文,並對它們進行了排序,持懷疑態度排在前面。正如預期的那樣,他們發現許多持不同政見的報紙都排在榜首。搜索總共發現了28篇含蓄或明確表示懷疑的論文,全部發表在小型期刊上。 該論文第一作者、康奈爾大學科學聯盟客座研究員馬克·林納斯說:「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共識已經超過99%,這幾乎算是蓋棺定論。」      盡管如此,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只有27%的美國成年人認為「幾乎所有」科學家都同意氣候變化由人類活動造成。蓋洛普2021年開展的民意調查則指出,針對地球氣溫上升是否主要由人類引起這一點,美國各黨派之間的分歧日益加深。 來源:cnBeta

對抗全球變暖 英國科學家使用等離子噴射牛糞

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全球的一件大事,幾乎每個行業都要涉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畜牧業也是重點。為了減少排放,英國科學家試驗了一種新技術,用等離子體照射牛糞,促使其中的氣體分解為有用的化肥材料。 據報導,英國的農場最近開始試驗新技術,他們使用了挪威科技公司 N2 Applied開發的一種設備,可以發射等離子體照射牛糞,可以將這些廢棄物中的甲烷、氨氣分解,測試顯示90%的氨氣、99%的甲烷都可以被清除。 不僅如此,這個過程還可以將廢料轉變成純氮,可以用作肥料,節省化肥的錢——最近英國因為天然氣大漲價,很多化肥大漲價甚至停產。 與其他處理牛糞的方式相比,等離子體分解牛糞更加先進,而且能夠真正減少排放。 不過問題在於這種處理方式的成本也不低,產生等離子的設備需要消耗大量電力,這個成本由誰來承擔還是個問題,農民們顯然不願意自己承擔,還得靠政府部門補貼。 來源:cnBeta

氣候模型無法重現21世紀初全球變暖減緩的情況 科學家解釋原因

據媒體報導,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對新發布的CMIP6模型在模擬21世紀初觀察到的全球變暖放緩方面的表現進行了評估。這項研究顯示,模擬和預測近期溫帶變化的關鍵是正確分離和模擬兩個不同的信號,即人類引起的長期變暖趨勢和自然變異,特別是年際、年代際和多年代尺度的變異。這項工作在線發表在《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雜誌上。 在20世紀最後幾年的空前變暖之後,盡管溫室氣體排放急劇增加,但1998-2013年期間全球地表溫度增長意外放緩;這一現象被稱為全球變暖的間斷期,或者更准確地說,是放緩。全球變暖放緩挑戰了現有的對全球溫度變化機制的科學認識,因此成為近期氣候研究乃至公眾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然而,CMIP5中復雜而先進的氣候模型無法模擬這種升溫放緩。在1998-2013年期間,這些模型大多呈現出快速升溫的激增,這與觀測到的平坦的溫度時間序列有很大的偏差。這些模型大大高估了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到的升溫速度。IPCC AR5指出:「幾乎所有的CMIP5歷史模擬都沒有再現觀察到的最近的變暖停頓。」因此,復雜的氣候模型的模擬和預測能力受到了質疑。 現在,CMIP6模型數據從2020年開始逐步發布。新開發的模型包括對全球溫度變化機制的更好理解,特別是更合理的自然變化的物理過程。新一代模型有望成功模擬全球變暖的減緩。隨著28個新模式數據的出現,有必要及時檢查CMIP6模式對近期變暖放緩的呈現能力。 通過與六個廣泛使用的全球地表溫度數據集的比較,研究小組評估了28個新發布的CMIP6模型在模擬近期升溫放緩方面的表現,發現大多數CMIP6模型仍然未能再現升溫放緩,盡管它們與CMIP5模型相比呈現出一些令人鼓舞的改進。 此外,他們探討了CMIP6模型難以模擬最近升溫放緩的可能原因。他們發現,這與模型在模擬人類引起的長期變暖趨勢的不同溫度變化信號或年際、年代際和多年代尺度的三個關鍵自然變率方面的缺陷有關。 這項研究表明,模擬和預測近期溫帶變化的關鍵是正確分離和模擬兩種不同的信號,即人類引起的長期變暖趨勢和自然變異性,特別是年際、年代際和多年代尺度上的變異性。這表明,考慮到關鍵尺度的變異性在調節十年到多十年尺度的變暖速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模型中需要更多關注。這一結果可以為近期氣候變化的模擬和預測提供重要啟示。 來源:cnBeta

2021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證明全球變暖和你有關的氣象學家獲獎了

從 2016 年開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杯就由三位物理學家共同舉起,今年也不例外。 10 月 5 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因「復雜系統」的研究成果而共同授予日本氣象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德國氣象學家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和義大利物理學家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 盡管有三個人獲獎,但這次的諾貝爾其實下的是一個「雙黃蛋」,不同的「蛋黃」代表的是一個不同的研究領域。 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共享了一半的獎金,真鍋淑郎在上世紀 60 年代就為當代氣候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克勞斯則回答了為什麼氣候模型在天氣多變和混亂的情況下仍能可靠的問題,他們因為在氣候模型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上獲得了諾貝爾獎,每個人拿走了 1/4 的獎金。 獨享一半獎金的則是義大利物理學家喬治·帕里西。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他研究量子場論,統計力學和復雜系統,這次獲獎就是因為他發現了從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統中無序和漲落之間的相互影響,這是對復雜系統理論的最重要貢獻之一。 ▲ 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 地球升溫?他們發現這是因為人類 全球變暖是我們今天人人都知道的詞語,但想要驗證人類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到底占了多大的影響,還得看今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兩個「氣象學家」。 在上世紀 60 年代,真鍋淑郎發現了可根據物理定律在計算機上再現和預測整個地球的氣候的數值模型。這個模型首次明確證明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對氣候的影響。使國際社會的目光轉向全球變暖,促成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成立。 在真鍋淑郎的模型問世十年後,克勞斯·哈塞爾曼再度創建了一個將天氣和氣候聯系在一起的模型,從而回答了為什麼氣候模型在天氣多變且混亂的情況下依舊可靠的問題。他還發現了如何識別自然現象和人類活動在氣候中留下印記的方法,這些發現都被用來證明大氣溫度升高和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息息相關。 1967 年,這兩位氣象學家共同發布的論文《給定相對濕度分布的大氣熱平衡》終結了二氧化碳是否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的討論,同時建立了一個首次產生物理真實結果的氣候模式,他們用人類或自然變化導致地球能量平衡變化的數值來解釋了氣候變化原因。 ▲《給定相對濕度分布的大氣熱平衡》 也就是說,雖然人們在 21 世紀才開始接觸到全球變暖的概念,但在 30 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證明了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的相關性,為人們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諾貝爾獎第一次將獎項送給了氣象學家。在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以氣象學家的身份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前,氣象學和諾貝爾獎的關系在於 2007 年它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表彰它們告誡世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性。 歸根到底,諾貝爾獎和氣象學的「緣分」還是來自全球變暖。 ▲...

新研究表明小幅全球變暖反而會增加格陵蘭島冰蓋

丹麥氣象部門最新數據顯示,格陵蘭島近期出現創紀錄的 20 多攝氏度高溫天氣,而往年此時只有 10 攝氏度左右。受此影響,該地區的冰蓋正在大面積融化,融冰速度幾乎是去年的兩倍。這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但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會顛覆你對氣候變暖和格陵蘭島周邊冰帽的融化影響。 ...

為適應全球變暖 動物們都被迫「變形」進化了

全球變暖正在重塑我們的星球,這將產生更多的颶風,引發更多的火災,河流逐漸乾涸。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氣溫升高還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受全球氣候轉暖影響,許多動物正在改變身體某些部位的大小和形狀,一些動物的翅膀變得更大,長出更長的耳朵,還有更大的喙。 科學家稱,這些變化不是隨機偶然發生的,動物們正在經歷「變形」,從而達到更好地調節體溫——基本上是為了降溫。 澳大利亞一支聯合研究小組,跟蹤分析大約30個物種在不同時間跨度對氣溫上升產生的反應。 在研究過程中,他們梳理了其他研究人員進行的近100項研究報告,其中一些研究是基於實地調查,一些基於實驗室研究,還有一些基於博物館大量藏品,這些藏品包括保存、分類和測量幾十年以來的動物標本。 他們對一些研究報告進行跨度1-2個世紀的對比分析,最終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生態學和進化趨勢》雜誌上。 不同於人類,野生環境的溫血動物無法享受夏季的室內空調,所以它們必須調整自己的身體來避免過熱。 這些溫血動物通過肢體釋放熱量,對於像老鼠這樣的小型動物而言,它們的尾巴發生改變起到了降溫作用,對於鳥類而言,它們的喙發生變化起到降溫作用,大象則依靠它們巨大的耳朵進行降溫。 在一段大象在非洲草原上漫步的視頻中,它們的耳朵周期性地前後擺動,向外不斷釋放多餘的體熱。 在不同時期,澳大利亞鸚鵡的喙部變大了,中國圓葉蝙蝠長出更大的翅膀,歐洲兔子長出了更長的耳朵,老鼠的尾巴也變長了。 鸚鵡是一個特別好的例子,許多研究人員都在關注著該物種,這是因為博物館中有大量鳥類收藏標本,其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部分標本的歷史甚至更早。 基於這些標本數據,研究人員發現自1871年以來,鸚鵡的喙表面積增加了4-10%。 同時,一些博物館收藏了65年前圓葉蝙蝠的標本,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結論——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蝙蝠的翅膀表面積增加了1.5%。 研究人員稱,這種動物體型改變是有道理的,在生物界存在著「伯格曼定律」,即生活在寒冷氣候中的生物通常比那些靠近赤道的生物體型更大、脂肪層更多,從而能更好地保存體內能量。 該生物定律以19世紀生物學家卡爾·伯格曼的名字命名,他在1847年首次描述了這種生物現象。 30年後,另一位生物學家喬爾·阿薩夫·艾倫進一步擴展了這個概念,他說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四肢會更短,可有效地保持體溫。 出於類似的溫度調節方法,在氣溫更高的氣候環境,溫血動物的附屬體長得更大有利於散熱降溫。 溫血動物改變的附屬體包括喙、耳朵、尾巴,甚至翅膀,這些附屬體發生形狀改變將更多的熱量散發至周圍空氣中,粗略地比較一下,這與公寓散熱器的工作原理是類似的。 與較小的散熱器相比,表面積較大的散熱器會向房間釋放更多的熱量,在鸚鵡的熱成像照片中,人們可以看到熱量從它的喙和爪子釋放出來,呈現亮黃色的光線。 更大的附屬體允許更多的血管生長,從而帶來更多的血液,從而驅散更多的體溫。依據艾倫法則,隨著動物附屬體表面積逐漸增大,對於動物而言,意味著當血液泵入特定的附屬體時,熱量可能流失的表面積也將增大。 研究團隊還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地研究分析,其中一項研究測量了2003-2011年加拉帕戈斯群島雀類的喙部,發現它們對溫度峰值變化的反應會擴大。伴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雀類喙部發生變化,變得更大一些。 隨後研究團隊將分析對象聚焦在歐洲兔子身上,這些兔子被帶到澳大利亞,在不同的氣候地區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耳朵作為身體較熱部位,會逐漸變長,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說明動物被引入其他地區後,能對環境溫度發生的差異做到身體調整反應。 研究小組還發現在溫度更高的實驗室環境中長大的日本鵪鶉,它們的喙變得更長,僅需一代群體就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同樣,在實驗室培育的老鼠成年之後,它的尾巴比野生老鼠更長。研究的實驗對象時間跨度比博物館或者實地研究更短,這表明動物真的很快就會適應環境。 然而,研究人員並不確定這種身體變形是否是一種趨好的發展,這取決於身體變化是否能跟上環境變化的步伐,以及這對尋找食物或者躲避捕食者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更大的耳朵或者喙部可以幫助動物降溫,而不是身體過熱或者死亡,這將是一件好事。 但是某些變化可能會干擾某些生物的覓食能力,例如:對於以花蜜為食的鳥類而言,小而窄的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蜂鳥的喙變得越來越寬,可能會無法獲取花朵的營養物質,從而導致蜂鳥營養不良。 因此,身體變形並不意味著動物能很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僅是意味著它們正在進化以承受外界環境的變化,從長遠來看,這是否會幫助他們生存和發展仍不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溫度上升將會使更多的動物變形,變形這個詞很好地展示了動物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對環境挑戰做出反應。 來源:遊民星空

盡管全球變暖 但西北航道上的海冰依然存在

幾個世紀以來,探險家們一直在測試北極的冰水,尋找穿越加拿大大陸以北的島嶼群的海上航線。這樣一條被稱為「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的路線可以大大縮短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旅程。北冰洋海冰的減少使這條通道越來越可行。但它仍然不總是一帆風順。美國宇航局(NASA)Aqua衛星上的中解析度成像分光儀(MODIS)在2021年8月22日獲得了這張圖像。它顯示了「南部路線」的一部分--對大型船隻來說最可行的兩條主要路線之一。 ...

研究:全球變暖或導致極端海平面事件在全球范圍內變得更加普遍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們預計,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極端海平面事件將更頻繁地發生。近代以來每百年發生一次的關鍵沿海事件,將平均每年發生一次。近幾個月來,新聞中充斥著嚴重的氣候和天氣事件--從太平洋西北部到西西里島的高溫,德國和美國東部的洪水,從薩克拉門托到西伯利亞到希臘的野火。幾十年前似乎還很罕見的事件現在已經司空見慣。 8月30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特別關注極端海平面--由於潮汐、海浪和風暴潮的共同作用而出現的異常高的海面。該研究預測,由於氣溫上升,到本世紀末,在所研究的7283個地點中,約有一半的地方,全世界海岸線上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這意味著,由於氣溫上升,目前預計每100年發生一次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到本世紀末預計平均每年都會發生。 雖然研究人員說,關於未來的氣候始終存在不確定性,但最有可能的路徑是,即使全球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溫度上升1.5或2攝氏度,這些海平面上升的實例也會發生。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溫度是可能的全球變暖的低端。而且這些變化可能比本世紀末更快到來,到2070年,許多地方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將增加100倍。 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氣候科學家Claudia Tebaldi領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進行分析。她召集了先前領導極端海平面和溫度對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大型研究的科學家。該團隊匯集了其數據,並引入了一種新穎的綜合方法,將替代性估計作為專家投票者,以繪制出與工業化前相比,溫度上升1.5℃至5℃的可能影響。 科學家們發現,與北方地區相比,熱帶地區和一般低緯度地區對海洋上升的極端海平面頻率的影響感受最為強烈。可能受影響最大的地區包括南半球、沿地中海和阿拉伯半島的地區、北美太平洋海岸的南半部,以及包括夏威夷、加勒比海、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地區。在許多這些地區,海平面的上升速度預計會比高緯度地區快。 受影響較小的地區包括高緯度地區、北美的北太平洋沿岸和亞洲的太平洋沿岸。 "我們推動這項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是:需要多少變暖才能使被稱為百年一遇的事件成為年度事件?我們的答案是,不會比已經記錄的多得多。"Tebaldi同時指出,與工業化前的時代相比,全球已經變暖了大約1℃。 這項新的研究反映了2019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的論斷,該報告指出,由於全球變暖,到本世紀末,極端海平面事件將在全世界變得更加普遍。 "即使在1.5℃的情況下,海平面上升也將是戲劇性的,並將對極端海平面的頻率和幅度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這並不是什麼大新聞。"Tebaldi說。「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更完整的全球情況。我們能夠以非常精細的空間細節觀察更廣泛的變暖水平。」 該研究提出的最佳和最壞的情況各不相同,這是因為研究作者非常詳細地描述了一些不確定因素。在一種情況下,在悲觀的一端,如果升溫1.5℃,99%的研究地點將在2100年之前經歷極端事件的100倍增長。在另一種情況下,在樂觀的一端,即使溫度上升5℃,大約70%的地方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作者們呼籲進行更多的研究,以准確了解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特定的社區。他們指出,他們的研究所描述的物理變化將在當地范圍內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該地對水位上升的脆弱性以及一個社區對變化的准備程度。 來源:cnBeta

研究:在突然的史前全球變暖之前 地球海洋受到壓力

據媒體報導,顯微鏡下的貝殼化石正在幫助地質學家重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期間的地球氣候,這是5600萬年前全球突然變暖和海洋酸化的時期。來自這些古老貝殼的線索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預測由人類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所導致的未來變暖和海洋酸化。 在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的領導下,研究人員分析了有孔蟲的外殼,這是一種居住在海洋中的單細胞生物,其外部外殼由碳酸鈣構成。在分析了化石的鈣同位素組成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將大量的二氧化碳注入地球系統,導致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 他們還發現,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並不只是被動地影響有孔蟲。這些生物也積極地做出反應,在建造它們的外殼時降低了鈣化率。隨著鈣化速度的減慢,有孔蟲從海水中消耗的鹼度減少,這有助於緩沖海洋酸度的增加。 「碳酸鈣的形成和溶解有助於調節海水的酸度和鹼度,」西北大學的Andrew Jacobson說,他是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我們的鈣同位素數據表明,在PETM之前和整個PETM期間,有孔蟲的鈣化減少起到了抑制海洋酸化的作用。」 「這在該領域是一個相當新的概念,」該研究的第一作者Gabriella Kitch補充說。「以前,人們認為只有海底碳酸鹽的溶解才能增加海洋的鹼度,緩沖海洋酸化的影響。但是我們正在對現有的研究進行補充,表明碳酸鹽的生產減少也有同樣的緩沖作用。」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地質學》雜誌上。這是第一個研究有孔蟲的鈣同位素組成來重建PETM之前和整個PETM的條件,也是西北大學最近的第三個研究發現海洋酸化--由於火山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主要的史前環境災難之前,如大規模滅絕、海洋缺氧事件和全球強烈變暖時期。 Jacobson是西北大學溫伯格文理學院的地球和行星科學教授。Kitch是Jacobson實驗室的博士生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生研究員。西北大學地球科學教授Bradley Sageman和Matthew Hurtgen,以及來自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SC)和堪薩斯大學的合作者,與Jacobson和Kitch共同撰寫了該論文。 為了研究PETM期間的海洋條件,研究人員檢查了大洋鑽探計劃從兩個地點--一個在東南大西洋,一個在太平洋--收集的有孔蟲化石的鈣同位素組成。 由於每個化石的殼只有一粒沙子大小,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物理方式收集這些微小的標本,首先在顯微鏡下識別它們。在將殼從散裝沉積物中分揀出來後,西北大學的團隊將樣品溶解,並使用熱電離質譜儀分析其鈣同位素組成。 「這項工作非常具有挑戰性,」 Jacobson說。「為了操縱這些微小的材料,你必須在顯微鏡下用濕的畫筆尖一個一個地把它們撿起來。」 當這些殼在5600多萬年前形成時,它們對海洋條件做出了反應。通過檢查這些殼,西北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在PETM開始之前,鈣的同位素比率有所增加。 「我們正在研究一組生物,它們在海洋的一個部分建造它們的外殼,記錄它們周圍的海水化學成分,」Kitch說。「我們認為鈣同位素數據揭示了眾所周知的邊界之前的潛在壓力。」 其他檔案表明,大氣-海洋系統在PETM之前立即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二氧化碳釋放。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時,它會形成一種弱酸,可以抑制碳酸鈣的形成。盡管目前仍未確定,但地球科學家認為,碳的釋放很可能來自火山活動或級聯效應,如海洋變暖導致的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釋放。 「我的懷疑是,它是這兩個因素或某種組合,」Sageman說。「地球歷史上的大多數大事件都代表了許多行為者在同一時間的匯合。」 這是由Jacobson領導的第三項研究,發現海洋酸化在重大環境災難之前,與大型火成岩省的爆發相關。上個月, Jacobson的團隊發表了發現火山活動在1.2億年前發生的海洋缺氧事件之前引發了生物鈣化危機的結果。就在一年多以前, Jacobson的團隊發表了另一項研究,發現海洋酸化發生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導致了66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其中包括恐龍的滅絕。 在所有這三項研究中, Jacobson的團隊在他的實驗室中使用了復雜的工具來分析碳酸鈣化石和沉積物的鈣同位素組成。 Jacobson說,一個清晰的模式正在出現。二氧化碳的流入導致了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並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環境變化。 Jacobson表示:「在我們所有的研究中,我們一直看到在重大事件或滅絕地平線發生之前,鈣同位素比率的增加。這似乎指出了類似的驅動力和共同的反應。」 "也許鈣同位素系統對這些事件的最早階段具有敏感性,"Sageman補充說。 未來海洋壓力的預測者 許多研究人員研究PETM是因為它為當今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提供了最好的模擬。PETM期間的碳湧入與過去兩個世紀的碳釋放量相似。然而,時間尺度有很大不同。PETM期間的溫度在17萬年內增加了5至8攝氏度。隨著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不減,預計同樣水平的變暖將在不到200年內發生。 此外,陸地和海洋的壓力,包括有孔蟲類鈣化的大幅減少,伴隨著PETM。 Jacobson說:「PETM是一個模型,說明在主要的大型碳循環擾動期間會發生什麼。對地球未來氣候的許多預測都依賴於對PETM期間所發生的事情的理解。」 來源:cnBeta

熱炸了!7 月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當山火在各地爆發,當冰川不斷坍塌,當洪水洶涌如猛獸,當全球海洋遭熱浪襲擊,當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只需要關掉空調……我們也經歷了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發布的新數據,2021 年 7 月,全球陸地和海洋的溫度比之前的記錄再高 0.01 攝氏度,比 20 世紀平均溫度 15.8 攝氏度高出 0.93 攝氏度,7 月成為了 142 年以來的最熱月份。 ▲ 圖片來自:Angelos Tzortzinis/法新社 但這個新紀錄,並不是一件好事。 最熱月讓全球各地發「高燒」 在剛剛過去的最熱月份,世界多地都打破了高溫紀錄。 ▲ 全球各地溫度變化. 圖片來自:NOAA 北半球誕生了新的地表最高溫度;亞洲迎來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7 月;歐洲也創下了史上第二熱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