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化石

Tag: 化石

《碧血狂殺2》彩蛋人類化石在哪里

《碧血狂殺2》中的彩蛋的數量是非常多的,而想要找到難度也很大,人類化石就是其中一個彩蛋,而它的具體位置就在安尼斯堡左上方,鐵路附近,過去慢慢找就可以找到了。 碧血狂殺2彩蛋人類化石有什麼內容 人類化石的具體位置就在安尼斯堡左上方,鐵路附近。 彩蛋位置如下圖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大圖 來源:3DMGAME

《霧鎖王國》化石骨獲得方法

霧鎖王國化石骨怎麼獲得 1、首先玩家需要前往康威營地、炎石貿易站進行採集。 2、玩家進入到遠古尖塔的遊牧高低位置。 3、之後玩家就可以看到地圖中有很多標志著骨架圖標的地方。 4、有骨架圖標的地方就是化石骨的獲取位置。 5、最後玩家來到沃卡營地使用石鎬對著開采營地的石頭進行挖掘就可以獲得化石骨。 來源:遊俠網

《寶可夢朱紫》化石介紹

寶可夢遊戲和動畫里都出現過一些特殊的寶可夢,他們需要將化石放到特定區域復活才能獲得,這個設定是許多寶可夢遊戲都有的,可惜朱紫不存在化石和復活化石的地點,所以化石寶可夢九代就很難獲取。 寶可夢朱紫有化石嗎 答:沒有,朱紫中沒有化石和化石寶可夢。 寶可夢朱紫化石介紹 1、化石也是寶可夢遊戲的經典道具,以前是貴重道具,後來是可以量產的,作用就是復活化石寶可夢。 2、每一代擁有的化石各不相同,目前最受歡迎的是鰓魚龍、雷鳥龍和化石翼龍,期待官方讓他們在九代有太晶戰。 3、八代的化石寶可夢可以直接傳輸到HOME,不過要等HOME更新到能傳送化石寶可夢,目前九代無法獲取化石寶可夢。 來源:遊俠網

《流放之路》化石配方一覽

在流放之路化石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它能幫助玩家在裝備方面起到很好的增強作用,玩家往往離勝利就差一些好的化石。所以熟知化石配方至關重要,下面是流放之路化石配方一覽。 流放之路化石配方有哪些 1、熾炎化石 通貨 堆疊數量: 1 / 20 更多火焰屬性 無冰霜屬性 放置在共振器中來影響打造物品。 按住 Shift 點擊以分開堆疊 2、冰冽化石 通貨 堆疊數量: 1 / 20 更多冰霜屬性 無火焰屬性 放置在共振器中來影響打造物品。 按住 Shift 點擊以分開堆疊 3、金屬化石 通貨 堆疊數量: 1 / 20 更多閃電屬性 無物理屬性 放置在共振器中來影響打造物品。 按住 Shift 點擊以分開堆疊 4、鋸齒化石 通貨 堆疊數量: 1 / 20 更多物理屬性 無混沌屬性 放置在共振器中來影響打造物品。 按住 Shift 點擊以分開堆疊 5、畸變化石 通貨 堆疊數量: 1 / 20 更多混沌屬性 無閃電屬性 放置在共振器中來影響打造物品。 按住...

《第七史詩》強化石怎麼獲得 強化石獲取方法

方法一: 前往迷宮購買,熟悉該遊戲的玩家都知道,本作中的副本種類是很多的,迷宮就是一個副本,但是迷宮的玩法比較特殊,是依靠玩家的智慧來過關的,不僅僅是戰鬥,而且在迷宮的商店里還能進行購物,具體位置是在迷宮(1-1)中就可以購買到大家想要的強化石啦。 方法二: 到胡奇商店購買,遊戲的大陸章節里,有一個NPC所開設的胡奇商店,在這個商店里,玩家能夠看到許多道具,而強化石就是眾多道具之一,而且這里的強化石種類還蠻多的,有傳說品質的強化石存在,只不過價格可能偏高,大家們就依據自己的財力來決定吧。 基本上,遊戲里都是通過這兩種方法來得到強化石的,不過強化石的用途真的挺多的,玩家可以用強化石來購買古代硬幣,也可以強化英雄身上的裝備,提高競技場中的征服點數。 來源:遊俠網

《泰拉瑞亞》化石鎬怎麼獲得

《泰拉瑞亞》里面有很多的工具,這些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幫助玩家更好的進行遊戲,在遊戲中很重要,玩家必須要活獲得才行。化石鎬是工具中的一種,十二個堅固化石以及四個木材製作。 化石鎬獲得方法 化石鎬是工具中的一種,十二個堅固化石以及四個木材製作。 來源:3DMGAME

《原神》風化石碑解謎玩法講解

很多人搞不懂怎麼解,其實這個石碑是有兩組的,一組是讓你擊打的,一組是參照的。 這三個就是參照的,上面的是要擊打的,在沒有成功激活前,參照石碑是一亮一滅的,並且擊打它圖案是不會變化的,你只需要照著參照石碑的圖案將需要擊打的石碑圖案調整至相同圖案就能激活成功。 有的時候會有另一組石碑出現在邊上,但是你要看擊打圖案會不會變,不會變的才是參照石碑,會變的只能說明這是另外一組,和你這個不是一套。 比如說做比勒琪斯的任務時,有兩個元素方碑的邊上都有一組石碑,我誤把這兩組擊打石碑當做對照石碑,弄了半天沒成功,最後不小心看到了另外一組參考石碑才明白這兩組不是一套的。 來源:遊民星空

《寶可夢朱紫》進化石在哪?進化石位置及獲得方法

進化石位置及獲得方法 火之石(火伊布 風速狗 狠辣椒): 6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東三區地面閃光機率撿到 3徽章後信使鳥商店出售 雷之石(雷伊布 雷丘 自爆磁怪 麻麻鰻魚王 電肚蛙): 3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東三區地面閃光機率撿到 3徽章後信使鳥商店出售 水之石(水伊布 刺甲貝): 8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釀光市南沙灘、北三區沙灘地面閃光機率撿到 3徽章後信使鳥商店出售 葉之石(葉伊布): 印記樹林地面閃光機率撿到; 深缽鎮重復玩收集向日花怪,收集10隻的獎勵? 3徽章後信使鳥商店出售 冰之石(冰伊布 好勝毛蟹 浩大鯨) 霜抹山地面閃光機率撿到 位置點:霜抹山霜抹之手附近高台。 錦穴山道PC北側突出的石頭上(正對面能看到背包客) 。 日之石(向日花怪 裙兒小姐) 烘烘沙漠地面閃光低機率撿到 深缽鎮重復道館考驗 找到20隻向日花怪,途中與逃跑的向日花怪戰鬥能獲得2個?,20隻收集完獎勵1個。 注意其中有幾只在樹上,要用加速撞下來。 位置點:東3區中部偏北端靠近河流的位置。 月之石(胖可丁) 21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烘烘沙漠地面閃光低機率撿到 位置點:南3區,中部草叢中 光之石(花潔夫人) 15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錦穴山道、第零區第1-第3觀測站地面閃光低機率撿到 位置點:焙固鎮東北方向山頂,瀑布源頭處。 暗之石(夢妖魔、烏鴉頭頭) 130種寶可夢的圖鑒報酬(開圖鑒APP領取) 錦穴山道、第零區第1-第3觀測站地面閃光低機率撿到 位置點:霜抹山道館 滑雪道旁的建築邊上, 玻瓶市東南方向山腳下。 覺醒之石(雪妖女、艾路雷朵) 西三區、霜抹山地面閃光低機率撿到 位置點:東三區東側偏北,有一堆道具能撿的土堆上。 − 西三區 錦匯鎮西北方山頂遺跡(清掃員旁邊) … 甜甜蘋果(豐蜜龍)/酸酸蘋果(苹裹龍) 3道館後信使鳥雜貨賣場售賣 銳利之爪(紐拉)/ 王者之證(呆呆王) 4道館後桌台市信使鳥道具賣場售賣 金屬膜(巨鉗螳螂) 釀光市信使鳥道具賣場售賣 渾圓之石(吉利蛋) 位置點:大鍋湖南側第一瞭望塔北面台地。 頭領憑證(仆刀將軍) 本身不能用來進化,應用劈斬司令擊倒3隻攜帶憑證的劈斬司令,之後升1級/吃糖即可進化 北2區竹林,身邊圍著4隻駒刀小兵的劈斬司令會攜帶,落單的沒有,可以用野餐法反復刷新 慶祝之鎧(紅蓮鎧騎) 與穴扎鎮NPC用10個青銅鏡的碎片交換(朱版限定) 詛咒之鎧/咒術之鎧(蒼炎刃鬼) 與穴扎鎮NPC用10個來悲茶的碎片交換(紫版限定) 來源:遊俠網

BANDAI: 22年7月 扭蛋 在扭蛋中發掘!!恐龍化石2

ガシャポンで発掘!!恐竜化石2 自販機から出現したカプセルを掘って恐竜化石のフィギュアを発掘?!発掘した恐竜化石は組み立てると全高約10cm以上の大ボリュームになるものも!夏休みにぴったりな遊んで楽しいガシャポンです。 発売日 2022年07月「第4週」 価格(稅込) 300円 種類數 6種類 対象年齢 6歳以上 この商品をシェアする ツイート シェア ※発売日(予定)は地域・店舗などによって異なる場合 がございます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來源:78動漫

深岩銀河天花板上及高處的化石怎麼獲得

《深岩銀河》中有很多可以獲取的資源,每種資源獲取的方式都不一樣,其中就包括了化石,該資源在支線任務當中比較多,而且還可以利用工程通過打平台橋去獲取,資源採集點比較多,很實用。 大量獲取化石方法分享 支線任務一般會額外多生成一些,實在拿不到可以選擇不拿。除此之外就是工程通過打平台橋去拿,鑽機標記後挖洞,槍手打繩這種笨方法了。偵查還多點,例如利用子彈時間模組、自製火藥模組或者懸浮靴滯空 來源:3DMGAME

美國宇航局露西號升空 將飛行12年拜訪7顆太陽系早期「化石」小行星

10月16日傍晚17時34分,美國宇航局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用宇宙神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小行星探測器露西號(LUCY)。特洛伊小行星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特洛伊小行星約有7000顆,分兩個群體,並與木星共享軌道,軌道位於木星前後約60度的方向,其中最大的一顆直徑約為257公里。 宇宙神五號火箭搭載著露西號升空 露西號資料圖 這些小行星是太陽系中的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形成過程遺留下來的物質。盡管這些小行星與木星共享一個軌道,但它們離木星其實非常遙遠,幾乎相當於木星到太陽的距離。 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有兩組 這些原始天體被認為是行星形成的「化石」,在太陽系早期被木星引力捕獲。現在,美國宇航局正把露西號送上一條長達12年的漫長之路,去拜訪一顆主帶小行星和七顆木星特洛伊小行星。露西號是探索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的第一個任務,將首次近距離觀察這些神秘天體,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演化。 「露西」以1974年科學家們在衣索比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命名——那具骨架為研究人類進化提供了重要線索。「露西」號探測團隊希望,他們的任務能在研究太陽系歷史、了解太陽系起源等方面取得同樣的成就。 露西號要拜訪的七顆小行星 NASA「露西」號探測項目科學家湯姆·斯塔特勒在一份聲明中說:「『露西』將在12年里訪問8顆此前從未到訪過的小行星,它將飛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小行星,然後將探索7顆特洛伊小行星。在整個任務過程中,它將3次返回地球軌道接受地球的引力助推,使其能沿正確的路徑飛行。」 「露西」號探測器的總體寬度超過14米,擁有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它們為探測器上的儀器提供電力。在12年間,「露西」號將以平均每小時56萬公里的速度,完成近56億公里的旅行。 來源:cnBeta

古代糞便化石顯示鐵器時代的礦工已開始食用奶酪和啤酒

據媒體報導,盡管已經過去了近3000年,一項關於古代化石的新研究顯示,鐵器時代的礦工有一個令人驚訝的飲食習慣:食用啤酒和奶酪。這一發現是通過分析在鐵器時代鹽礦中發現的保存完好的糞便化石而得出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常用於製造啤酒和奶酪的某些真菌的存在。 ...

原始隕石中的恆星化石指向在太陽形成前就已死亡的古星

據媒體報導,一些原始的隕石包含了太陽系最初的構件記錄,包括在太陽形成之前死亡的古星中形成的晶粒。研究這些前太陽系顆粒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確定每顆顆粒來自哪種類型的恆星。 來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文理學院物理學研究助理教授Nan Liu是《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一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分析了一組不同的前太陽系晶粒,其目的是實現它們真正的恆星起源。 Liu和她的團隊使用了一個被稱為NanoSIMS的先進質譜儀來測量一套元素的同位素,包括碳化矽(SiC)晶粒中的N和Mg-Al同位素。通過完善他們的分析方案及利用新一代的等離子體離子源,科學家們能以比以往研究更好的空間解析度來觀察他們的樣品。 Liu說道:「前太陽系顆粒已經在隕石中嵌入了46億年,並且有時在表面上塗有太陽物質。由於空間解析度的提高,我們的團隊能看到附著在顆粒表面的鋁污染並通過在數據還原期間只包括來自顆粒核心的信號來獲得真正的恆星特徵。」 科學家們使用離子束長時間濺射晶粒從而為他們的同位素分析暴露出干淨的晶粒內部表面。研究人員發現,同一晶粒的N同位素比率在晶粒暴露於長時間的離子濺射後大大增加。 對於恆星來說,同位素比率很少能被測量到,但C和N同位素是兩個例外。這項研究中報告的前太陽系晶粒的新的C和N同位素數據,根據這些恆星觀察到的同位素比率,直接將這些晶粒跟不同類型的碳星聯系起來。 「這項研究中獲得的新的同位素數據對於像我這樣的恆星物理學家和核天體物理學家來說是令人興奮的,」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Maurizio Busso說道,「事實上,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前太陽系SiC晶粒的『奇怪』N同位素比率一直是一個令人關注的來源。新數據解釋了原先存在於前太陽系星塵粒中的東西和後來附著的東西之間的差異,這解決了社區中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 據悉,這項研究還包括對放射性同位素鋁-26(26Al)的重要探索,這是早期太陽系以及其他太陽系外年輕行星體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熱源。科學家們推斷出在所有測量的晶粒中最初存在大量的26Al,正如目前的模型所預測的那樣。這項研究確定了他們測量的晶粒的「母星」產生了多少26Al。Liu和她的合作者們得出結論,跟晶粒數據相比,恆星模型對26Al的預測至少高了2倍。 另外,Liu還指出,數據跟模型的偏移可能指向相關核反應速率的不確定性並將促使核物理學家在未來追求對這些反應速率的更好測量。 研究小組的結果將這個系列中的一些太陽系前晶粒跟不為人知的具有奇特化學成分的碳星聯系起來。 這些晶粒的同位素數據表明,在這種碳星中發生的H燃燒過程的溫度高於預期。這些信息將幫助天體物理學家構建恆星模型以更好地了解這些恆星物體的演變。 「隨著我們更多地了解塵埃的來源,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宇宙歷史和其中各種恆星物體如何演變的知識,」Liu說道。 來源:cnBeta

研究:顎骨化石顯示在12000年前馴養的狗狗已出現在美洲

據媒體CNET報導,哥斯大黎加的一塊顎骨化石表明,狗狗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早出現在美國人類的身邊。如果研究人員的分析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人類最好的朋友可能已經從美洲的古代人類那里得到了餐桌上的殘羹剩飯,至今已有近12000年。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這塊化石是科學家們現在被認為是早期馴化的狗狗的下顎骨。 最初,該化石被認為是屬於生活在晚更新世的叢林狼。叢林狼是早期馴化的狗狗的「近親」,它們與人類同伴一起獵取大型獵物。但是早期的叢林狼與研究人員分析的樣本相比,有著不同的下顎和更多的尖牙。 哥斯大黎加研究員Guillermo Vargas告訴法新社:「我們認為,在更新世,也就是1.2萬年前,有一隻叢林狼是非常奇怪的。狗狗吃的是人類食物的殘渣。它的牙齒對它的生存沒有那麼大的決定作用。」 在對顎骨進行分析和掃描後,研究人員發現,這個12000年前的化石根本不是來自叢林狼,而是來自一隻狗。牛津大學也提出對新分析的狗顎骨進行日期測試。 雖然馴化的狗狗在大約15000年前首次從亞洲進入美洲大陸,但迄今為止在美洲發現的最古老的狗狗--其遺骸是在阿拉斯加發現的--生活在大約10150年前。 根據動物學家Raul Valadez的說法,如果哥斯大黎加的顎骨被證明比阿拉斯加的遺骸更古老,這將不僅標志著在美洲發現的已知最古老的狗狗的例子,而且意味著人類在中美洲的時間也比以前認為的更長。 來源:cnBeta

杜克大學收藏的化石發現了以前未知的非洲大滅絕事件

63%。這是大約3000萬年前,地球的氣候從沼澤地轉向冰雪後,從非洲和阿拉伯半島消失的哺乳動物物種的比例。但是我們現在才發現這一點。本周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匯集了幾十年的工作,報告了以前沒有記錄的滅絕事件,該事件發生在稱為始新世和漸新世的地質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那個時期的特點是戲劇性的氣候變化。在一個與今天發生的事情相反的圖像中,地球變得更冷,冰原擴大,海平面下降,森林開始轉變為草原,二氧化碳變得稀缺。當時歐洲和亞洲已知的近三分之二的物種都滅絕了。 非洲的哺乳動物被認為有可能安然無恙地逃脫。非洲溫和的氣候和臨近赤道的地理位置,可能是那個時期最糟糕的冷卻趨勢的一個緩沖。 牙科CT掃描顯示,在早期漸新世滅絕事件中,哺乳動物的牙齒變得不那麼多樣化。這里是一個化石異常齧齒動物下臼齒的三維牙齒形狀的例子。 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杜克大學狐猴中心靈長類化石分部(DLCDFP)收藏的大量化石,研究人員已經表明,盡管非洲的環境相對溫和,但非洲哺乳動物與歐洲和亞洲的哺乳動物一樣受到影響。這些收藏品是杜克大學已故的Elwyn Simons的畢生心血,他在埃及的沙漠中搜尋化石已有幾十年。 該小組由來自美國、英國和埃及的研究人員組成,研究了五個哺乳動物群的化石。一組已滅絕的食肉動物,稱為Hyaenodonts;兩組齧齒動物,Anomalures(鱗尾松鼠)和hystricognaths(一組包括豪豬和裸鼴鼠);以及兩組靈長類動物,strepsirrhines(狐猴和蜥蜴)和我們自己的祖先,anthropoids(猿和猴)。 通過收集來自非洲多個地點的數百個化石的數據,該團隊能夠為這些群體建立進化樹,精確地指出新的品系是在什麼時候分支出來的,並對每個物種的首次和最後一次出現進行時間標記。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五個哺乳動物群體在始新世-全新世邊界附近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索爾福德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該論文的主要作者Dorien de Vries說:"這是一個真正的重置按鈕。"幾百萬年後,這些群體又開始在化石記錄中出現,但有了新的面貌。後來在漸新世,即大滅絕事件之後,重新出現的化石物種與之前發現的不一樣。 杜克大學DLCDFP的研究員和數字准備員、該論文的共同作者Steven Heritage說:"非常清楚,有一個巨大的滅絕事件,然後是一個恢復期。證據就在這些動物的牙齒上。磨牙可以說明哺乳動物吃了什麼,這反過來又說明它們的環境。幾百萬年後重新出現的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有不同的牙齒。這些是新的物種,他們吃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棲息地。我們看到牙齒多樣性的巨大損失,然後是一個恢復期,有新的牙齒形狀和新的適應性。" 杜克大學DLCDFP的館長、該論文的共同作者Matt Borths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滅絕是很有趣的。"它殺死了一些東西,但它也為那些在這個新世界中倖存下來的品系開辟了新的生態機會。" 這種多樣性的下降和恢復證實了始新世-全新世的邊界起到了進化瓶頸的作用:大多數品系滅絕了,但有少數品系倖存下來。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里,這些倖存的品系實現了多樣化。 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綜合解剖學系教授兼主席埃里克-R-塞弗特(Erik R. Seiffert)說:"在我們的類人猿祖先中,多樣性在3000萬年前達到了最低點,幾乎為零,只剩下一種牙齒類型,"他是西蒙斯的前研究生,也是該論文的資深共同作者。"這種祖先的牙齒形狀決定了後來飲食多樣化的可能性"。 "關於那個瓶頸在我們自己的早期進化歷史中的作用,有一個有趣的故事,"Seiffert說。"如果我們像猴子一樣的祖先在3000萬年前滅絕了,我們就很可能永遠不存在。幸運的是他們沒有。" 快速變化的氣候並不是這些少數倖存的哺乳動物類型所面臨的唯一挑戰。隨著氣溫的下降,東非受到一系列重大地質事件的沖擊,如火山超級噴發和洪積玄武岩--巨大的噴發使大片的熔岩覆蓋。也是在那個時候,阿拉伯半島從東非分離,打開了紅海和亞丁灣。 Borths說:"在始新世-全新世的邊界,我們失去了很多的多樣性。但是倖存下來的物種顯然有足夠的工具箱,可以在這種波動的氣候中堅持下去。" 埃及曼蘇拉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中心的創始人、該論文的共同作者Hesham Sallam說:"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塑造了生命的進化樹。收集過去的證據是了解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生態系統的最簡單方法"。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2500萬年的古鷹化石:其使用偷襲戰術來伏擊獵物

據媒體CNET報導,在澳大利亞南部一個荒蕪、乾涸的湖泊附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隻古鷹的遺骸。這種老鷹被認為在2500萬年前曾使用偷襲戰術來伏擊獵物,當時這片土地上充斥著茂盛的森林。這一發現包括多達63塊保存完好的化石,幾乎包含了古鷹的全部骨架。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古生物學家Trevor Worthy是周一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關於這一發現的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他稱這次發掘"很細致"。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弗林德斯大學古生物學博士生Ellen Mather說:「從鷹的化石中找到哪怕一塊骨頭都很罕見。能夠擁有大部分骨架是相當令人興奮的,特別是考慮到它有多古老。」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一些老鷹捕食松鼠、草原犬鼠和兔子,並將天空作為它們的安全避難所。Worthy說:「它們的數量總是比較少--所以很少被保存為化石。」在澳大利亞現已荒廢的平帕湖附近發現的這些豐富的化石不僅是一個罕見的發現,它們還屬於世界上最古老、最強大的鷹科猛禽之一。 "這個物種比楔尾雕略小、略瘦,但它是澳大利亞這個時期已知的最大的鷹,"Mather說。楔尾雕是澳大利亞僅有的三種猛禽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其大小與美國的禿鷹相似。 被稱為Archaehierax sylvestris的這種史前動物不同於我們所知的任何鷹科動物,它的翼展相對較短。但它將這一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研究人員稱,很久以前,它在跟蹤受害者時能熟練地躲避樹木和樹枝,人們認為它用埋伏的方式及巨大的爪子來攻擊動物。研究人員說,在高高的樹上,這個有羽毛的獵手攻擊考拉、負鼠和其他脆弱的動物。 Mather說:「當時最大的有袋動物捕食者的體型與小狗或大貓差不多,所以Archaehierax肯定是統治者。它是晚漸新世的頂級陸生捕食者之一,對當時的鳥類和哺乳動物進行猛攻。」 來源:cnBeta

英國懷特島發現類似鱷魚頭骨的化石 屬於掠食性恐龍新物種

由南安普頓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懷特島發現的骨頭屬於兩個新的棘龍類物種,這是一組與巨型棘龍密切相關的掠食性食肉恐龍。它們不尋常的、類似於鱷魚的頭骨幫助該群體擴大了它們的飲食范圍,使它們能夠在陸地和水中獵取獵物。 這批骨頭是在幾年的時間里在布萊斯通附近的海灘上發現的。眼光敏銳的化石收集者最初發現了兩個頭骨的一部分,恐龍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了一個尾巴的大部分。總共有50多塊骨頭從該地的岩石中被發掘出來,這些岩石構成了威塞克斯地層的一部分,在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形成。 在南安普頓大學進行的、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骨骼分析表明,它們屬於科學界以前未知的恐龍物種。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頭骨不僅與英國之前發現的Baryonyx刺龍不同,而且相互之間也不同,這表明英國容納了比以前認為的更多的刺龍類物種。 第一個標本被命名為Ceratosuchops inferodios,翻譯為"有角的鱷魚臉地獄鷺"。眉毛部位有一系列低矮的角和凸起的裝飾,這個名字也是指這個捕食者可能的狩獵方式,這將類似於蒼鷺的狩獵方式。蒼鷺以在水邊捕捉水生獵物而聞名,但它們的食物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靈活得多,也可以包括陸生獵物。 第二種被命名為Riparovenator milnerae。這被翻譯為"米爾納的河岸獵手",以紀念最近去世的尊敬的英國古生物學家安吉拉-米爾納。米爾納博士以前曾研究並命名過Baryonyx,這是一個重大的古生物學事件,它的發現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對這些獨特的食肉動物的認識。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有兩種相似的、密切相關的食肉動物,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實際上這在恐龍和眾多的活體生態系統中都很常見。雖然骨骼不完整,但研究人員估計Ceratosuchops和Riparovenator的體長都在9米左右,用它們一米長的頭骨搶奪獵物。該研究還提出了刺龍類如何在分散到亞洲、非洲和南美洲之前首先在歐洲進化。 來源:cnBeta

河南發現3萬年前現代人頭骨 網友 仙人洞里住先人

據河南日報報導,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上發布舊石器考古重大發現。 在河南魯山縣仙人洞遺址發現距今3.2萬年人類頭骨化石,這意味著3萬多年前,就有早期現代人在中原出現。這是目前河南已知年代最早的早期現代人化石,對研究中國現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大意義。 仙人洞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觀音寺鄉境內,海拔576米,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洞穴遺址,處於陡峭崖壁上,保留有珍貴的原生堆積,其中至少3層出土人類遺存。該遺址的重大發現是在上部地層出土人類頭骨化石和牙齒。 對兩件人類頭骨殘塊所做的初步年齡測定得出距今3.2萬年、1.2萬年的數據,其中距今3.2萬年的骨塊來自額骨,厚度在現代人變異范圍之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平頂山舊石器考古調查項目負責人趙清坡說,在平頂山地區發現40多處洞穴,其中10處洞穴有人類活動痕跡。與周邊發現的40多個洞穴相比,仙人洞在當時算一個「豪宅」了,基本上能住10個人左右。早期人類在洞穴安身是古人類生存智慧的體現之一,不僅避雨擋風,還可防野獸攻擊。而且洞穴附近必須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和方便取用的水源。 除已發掘出人牙和頭骨斷塊外,還發掘出土石製品14件,包括石片、刮削器和斷塊,剝片方式為錘擊法,屬中國北方傳統的石片工業范疇。 此外,還出土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包括普氏原羚、馬、山羊等16科22種,呈現典型的晚更新世北方動物群面貌,初步測年顯示其生存年代為距今約4萬—3萬年。 該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及相關材料對於研究中國-東亞早期現代人群的演化過程和特點,分析該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的連續發展和當時人類的文化特點、適應生存方式和古環境背景,解決有關現代人起源與演化的相關爭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和信息。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發現2500萬年前鷹化石

在南澳大利亞州發現的2500萬年前鷹化石,為澳大利亞猛禽漫長進化史添上了一筆。弗林德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一個偏遠的內陸養牛場發現了澳大利亞最古老的鷹化石,描述了一個生活在漸新世晚期的新物種。該物種被命名為Archaehierax sylvestri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鷹類猛禽之一。 這篇論文已經發表在同行評議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物種比楔尾鷹略小、略瘦,但它是澳大利亞這個時期已知的最大的鷹。腳跨度近15厘米長,這將使它能夠抓取大型獵物。當時最大的有袋動物捕食者大約有小狗或大貓那麼大,所以Archaehierax肯定是統治者。由於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的數量總是很少,因此很少被保存為化石。 漸新世時期的澳大利亞環境與今天非常不同。Archaehierax的遺骸是在弗林德斯大學對失落生態系統的調查中,在一個荒涼沙質棲息地干湖(被稱為Pinpa湖)岸邊發現的,當時澳大利亞的內陸被樹木和蔥郁的森林覆蓋。 然而,生活在森林中為一種會飛的動物提供了一些挑戰。那麼,Archaehierax在捕獵時是如何避免與樹木和樹枝碰撞的呢?骨骼化石顯示,Archaehiera的翅膀與它的體型相比很短,很像今天居住在森林中的鷹類物種。相比之下,它的腿則相對較長,這將使它有相當大的伸展空間,這些特徵的結合表明,Archaehierax是一個靈活的但不是特別快的飛行者,而且很可能是一個埋伏的獵手。它是晚漸新世的頂級陸生捕食者之一,對當時的鳥類和哺乳動物進行猛攻。 來源:cnBeta

化石軟骨揭示大量恐龍細胞的驚人細節信息

據媒體報導,古生物學家已經從中國的一個保存得特別好的恐龍化石中分離出了軟骨細胞。這些細胞的細胞核仍含有生物大分子和其他有機結構的痕跡,科學家們甚至能夠說出特定細胞在死亡時處於自然周期的哪個階段。 在重建恐龍時,骨頭通常是我們剩下的全部工作,但偶爾科學家會很幸運地找到更多的東西。像羽毛、皮膚、蛋、甚至大腦,這些則都可以揭示對這些神奇動物的新認識。 而一些保存最好的標本來自熱河生物群,這是中國東北部白堊紀早期的一個生態系統。該地貌以濕地和淺水湖泊為主,最重要的是頻繁的火山噴發,這是減緩遺體分解的關鍵。 這項研究的論文共同作者李志恆教授指出:「多年來積累的地質數據表明,熱河生物群的化石保存非常特殊,因為細小的火山灰將屍體埋藏起來並將其保存到細胞水平。」 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正是從這個沉積物中獲取了最新的令人驚嘆的標本,據悉,其年代大約在1.25億年前。據了解,該生物被稱為Caudipteryx,是一種類似鳥類的恐龍,站起來約有我們的膝蓋那麼高並有長長的尾羽。 研究小組從它的右股骨上提取了一段軟骨,另外還發現它經歷了一種被稱為矽化的化石過程。原來的有機組織被二氧化矽所取代,這有助於保存細胞。 事實上,這種保存相當於完整,以至於研究人員能夠區出分死亡時的健康細胞和那些由於自然細胞周期而已經死亡的細胞。 在研究人員對一些樣本進行脫礦處理後,他們用了一種叫做蘇木精的化學物質進行染色,這種化學物質可以跟細胞核結合並顯示為紫色。果然,其中一個恐龍軟骨細胞的反應跟雞的軟骨細胞完全相同:它變成了紫色並突出了細胞核和染色質線,這些結構構成了染色體。 耐人尋味的是,細胞核和染色質是細胞內發現DNA分子的地方。這表明恐龍DNA的一些殘余有可能保存在里面,但這是一個很長的機會,需要更多的工作來驗證。畢竟,DNA被認為不可能存活超過一百萬年,更不用說1.25億年。 「說實話,我們顯然對細胞核化石感興趣,因為如果DNA被保存下來,大部分的DNA應該在這里,」該研究的共同作者Alida Bailleul說道,「 因此,我們有很好的初步數據、非常令人興奮的數據,但我們剛剛開始了解非常古老的化石中的細胞生物化學。在這一點上,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這並不是第一個在恐龍化石中找到細胞核和潛在DNA證據的研究。去年,一個團隊在加拿大發現的大型食草動物Hypacrosaurus的細胞中發現了細胞核、蛋白質和染色體的跡象。然而Caudipteryx標本的年齡卻有5000萬年左右。 來源:cnBeta

研究:化石腳印證明早期人類在大約23000年前抵達北美

據媒體CNET報導,2009年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國家公園發現的化石腳印現在證明了早期人類在大約23000年前抵達北美。最近對被困在化石中的種子的分析幫助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確定了這些腳印的日期,這可能有助於證明人類第一次到達美洲的時間。本周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解釋了這項分析。 科學家們相信古代人類是通過一座曾經連接現在的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陸橋來到美洲的,這座橋現在被淹沒了。但是最早的人類來到這里的確切日期仍然是未知的,而且科學的估計也不盡相同。 這些化石有助於縮小范圍,表明這些印記是在22800年至21130年前的某個時候留下的。這顛覆了之前的一個理論,即早期人類直到16000年至13500年前冰川融化時才進入加拿大南部。 在種子幫助確定這些腳印的日期之前,美洲已知的最古老的腳印是2011年在智利發現的,可追溯至約15600年前。 白沙國家公園的資源項目經理David Bustos是2009年第一個發現這些腳印的人。他告訴美聯社:「我們知道它們很古老,但在我們發現一些上面有(水生植物的微小種子)的腳印之前,我們沒有辦法確定它們的日期。」 這些腳印是如此脆弱,研究人員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檢查它們。Bustos說:「我們能夠保存它們的唯一方法是記錄它們--拍攝大量的照片並製作三維模型。」這些腳印的大小表明大多數可能屬於兒童和青少年。 來源:cnBeta

蒙大拿州的化石新發現幾乎完整記錄了恐龍時代末期的場景

來自華盛頓大學和伯克自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們在蒙大拿州度過了一個夏天,他們挖出了四頭恐龍的遺骸化石。所有的恐龍化石將被帶到伯克博物館,在那里公眾可以現場看到古生物學家團隊移除化石周圍的岩石,博物館的工作將在化石制備實驗室進行。 這些化石是幾種不同類型的恐龍的遺骸。其中一具化石是鴕鳥大小的獸腳類動物的臀部骨骼,這是一種肉食性恐龍,來自包含兩種最著名的恐龍--霸王龍和猛禽的群體。另一個化石包括一種未命名的鴨嘴龍的臀部和腿。 古生物學家出土的骨盆、一個趾爪和四肢的遺骸來自一個科學家還沒有確定的獸腳類動物。這些化石可能來自一種叫做Anzu的罕見的鴕鳥類生物,也可能是一個全新的物種。該遺址中最棒的發現之一是三角龍的頭骨和其他骨骼化石。 四個化石標本中的三個是在蒙大拿州土地管理局租給一個牧場主的土地上近距離發現的,它們可追溯到6600萬至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 這個地層特別有趣,因為它提供了地球上的生命在K-Pg大滅絕事件結束恐龍時代之前、期間和之後的快照,它幾乎對整個岩石中的植物和動物生命進行了采樣。該地層揭示了地球從以恐龍為主過渡到以哺乳動物為主時發生的變化。除了三角龍之外,所有的化石都已經從地層中被找出來,由於發現了更多的骨骼,三角龍的挖掘工作將需要一個額外的野外方便作業的季節。 來源:cnBeta

腐爛木材每年釋放109億噸碳:比化石燃料排放總和還要多

據媒體報導,根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每年全球范圍內腐爛的木材釋放約109億噸碳。這大約相當於化石燃料排放量的115%。這項研究的論文合著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David Lindenmayer教授指出,這是研究人員首次能夠量化枯木對全球碳循環的貢獻。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死樹的作用知之甚少,」Lindenmayer教授說道,「我們知道,活樹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些樹分解時會發生什麼。事實證明,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Lindenmayer稱,分解是由溫度和昆蟲等自然過程驅動的。 「木材的分解和這些營養物質的循環是森林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他說道。 研究表明,沒有天牛之類的蛀木昆蟲分解就不可能發生。 來自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合著者Marisa Stone博士稱:「我們知道白蟻和蛀木天牛等昆蟲可以加速朽木的分解。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它們在全球范圍內對朽木碳釋放有多大貢獻。昆蟲占每年枯木碳釋放的29%。然而它們在熱帶地區的作用更大,而在低溫地區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全球研究項目涵蓋了六大洲的55個森林地區。研究小組研究了140多種樹木的木材以確定氣候對分解速度的影響。 Lindenmayer稱:「一半的木材被放在網眼籠子里,這樣就可以防止昆蟲進入並讓我們可以研究它們的貢獻。我們發現,昆蟲的分解速度和貢獻都高度依賴於氣候並將隨著氣溫上升而增加。高水平的降水會加速溫暖地區的分解,而在低溫地區則會減緩分解。」 由於熱帶森林的木材質量高、分解速度快,枯枝所釋放的碳有93%來自熱帶森林。 這項研究是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塞巴斯蒂安·西博爾德博士領導的。他說道:「在全球變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生物多樣性的一些急劇下降和氣候的變化。這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昆蟲的消失都有可能改變木材的分解,從而改變全球范圍內的碳和營養循環。」 據悉,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上。 來源:cnBeta

動物角如何形成演化?有何作用?2000萬年前化石研究揭秘

角是反芻動物最具標志性的結構之一,也是其鑒定分類最重要的特徵之一。角如何起源、演化?有什麼功能?相關研究長期以來備受學界關注。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中外合作團隊在青藏高原北緣、甘肅省塔奔布魯克盆地西水溝地點,最新研究發現一件較為神秘的反芻動物——半麝的新種化石,距今約2000萬年,命名為「西水半麝」。 這是半麝化石在中國首次獲詳細研究,推斷早期反芻動物具有領地性行為,有望破解反芻動物角的起源演化之謎。 這一古動物化石重要研究成果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和李強研究員、南京大學李刈昆博士等領銜中外合作團隊共同完成,近日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林奈動物學報》在線發表。 早期牛科、牛總科成員的領地性行為及體重預估。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首次出現角狀頭骨附屬物 早期的反芻動物通常無角,而後牛科、長頸鹿科、鹿科和叉角羚科才逐步出現角。新近的基因組學研究證明這些反芻動物頭上的角,可能源自相同的細胞基礎,但不同科之間角的組織學和生理學的差異十分顯著,且化石類型亦是繁多,因此,角是一次還是多次起源仍是一道尚未解決的難題。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鄧濤研究員指出,本次研究新發現西水半麝化石材料並且梳理出不同類群有角反芻類的系統關系,這無疑是解決角起源問題的關鍵。 論文第一作者李刈昆介紹,作為一類較為神秘的反芻動物,之前關於半麝的化石記錄僅能追索到零散的牙齒,或是停留在動物群名錄上。2021年1月,歐洲半麝化石的系統研究發表,證實半麝化石廣泛分布於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距今約2000萬-1200萬年)的西歐和中歐。 中國的半麝化石目前僅發現於甘肅塔奔布魯克盆地和江蘇泗洪下草灣。此次研究的半麝化石材料包括一件部分保存的頭骨、一件較為完整的下頜和兩件部分保存的上頜,它們陸續於1999、2014和2015年在塔奔布魯克盆地採集。作為半麝化石在中國首次詳細研究,中外合作團隊依據該化石頰齒的形態學特徵,將其歸為半麝屬;進一步依據該屬首次出現具有角狀的頭骨附屬物,包括眶上隆起、眶前隆起和加厚的額骨等,將其建立為新種西水半麝。 作用類似牛角領地性行為 由於很長一段時間缺少完整的化石材料與系統研究,半麝的系統位置存在諸多爭議,包括被認為或者歸於鹿總科、近於叉角羚科、近於牛科、位於麝科之內等。 鄧濤表示,此次西水半麝研究,中外合作團隊通過整合目前已發表的涉及到早期反芻類的形態特徵矩陣,採用反芻類最新基因組學的拓撲結構約束,運用最大簡約法進行系統發育分析,識別出半麝位於牛總科(牛科和麝科構成)的基幹位置。 針對西水半麝的角狀頭骨附屬物有何作用的問題,合作團隊首次展示半麝頭骨上發育的附屬結構顯示,西水半麝保留有眶上隆起、眶前隆起和加厚的額骨。其中,眶上隆起位於眼眶正上方,可能與反芻動物的角有緊密的聯系;眶前隆起出現在頭骨的左右兩側,這樣的結構還見於早期的恐角獸類和原角獸類,被認為是採取頭部側向攻擊的證據;額骨加厚極有可能是源於頭部撞擊過程中額骨的適應支撐。 研究團隊據此推測,西水半麝頭骨附屬物的功能極有可能與牛角在領地性行為中的作用類似。 為推斷早期反芻動物的領地性行為,研究團隊還收集現生牛科和麝科動物的行為學特徵,包括一直生活於領地之中、在發情期或者特別的情形下展示出暫時的領地性和無領地性等。依據系統發育關系進行祖先特徵重建,研究團隊得出結論稱,最晚基幹類群的牛科和牛總科成員統計學上顯著地展示出具有領地性,一直生活於領地之中。 角出現或增牛總科多樣性 關於反芻動物角的起源,目前有爭奪配偶武器、前腸發酵動物的代謝反饋這兩個假說,爭奪配偶武器假說是指體型較大的反芻動物為適應於開闊的環境,演化出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前腸發酵動物的代謝反饋假說是指利用前腸發酵的反芻動物為應對季節性變化的增強而演化出角,來平衡季節性所帶來的體重與骨骼重量比例的波動。 鄧濤稱,考慮到反芻動物的角都限制於額頂部區域,且早期的牛科和牛總科成員都展示出領地性,合作團隊認為,爭奪配偶武器假說可能更適於解釋牛總科成員角的起源和演化。 不過,合作團隊同時指出,武器假說可能存「體重大於18千克並不是反芻動物具有角的必要條件」「除爭奪配偶外,角的早期演化可能還與爭奪食物資源等密切相關」等問題。 西水半麝的系統位置。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首先,鹿科真正的角和叉角羚科的角的出現時間晚於牛科、長頸鹿科和古鹿科的角,前後正好間隔了中中新世氣候適宜期,如果說氣候環境變化延後鹿科和叉角羚科的角的出現,那麼最可能的途徑就是通過豐富植物資源而間接降低角的作用。 其次,早期牛科、鹿科動物都是兼性植食者,即能接觸到什麼植物就會吃什麼食物,若出現遷徙與擴散,勢必會造成區域內植物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具有領地性的反芻動物會與外來者發生爭奪與衝突。 因此,在角出現之前,反芻動物爭鬥的方式極有可能依賴體重的優勢,而角的出現,骨質、堅硬、即使破損也不會致命,使得體型相當的牛總科成員有了相對更加靈活、代價更小的爭鬥方式。「也就是說,角的出現可能為體型接近的牛總科成員的多樣性增加提供了機遇與可能。」鄧濤說。 來源:cnBeta

科學家認為紐西蘭學童發現的巨型企鵝化石屬於新物種

梅西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同行評議的《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揭示了紐西蘭學童發現的一隻巨型企鵝化石是一個新物種。企鵝化石記錄幾乎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而其中最古老的企鵝是在奧特亞羅亞發現的。 盡管最近在塔拉納基和懷卡托也有重要發現,但來自Zealandia島(古代奧特亞羅瓦)的企鵝化石大多來自奧塔哥和坎特伯雷。 2006年,一群參加漢密爾頓青少年自然俱樂部(JUNATS)化石狩獵實地考察的學童在俱樂部化石專家Chris Templer的帶領下,在Kawhia港發現了一隻巨大的企鵝化石骨頭。來自梅西大學和布魯斯博物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研究人員訪問了懷卡托博物館以分析這只古老企鵝的骨骼化石。 該團隊使用3D掃描作為他們調查的一部分,並將化石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字版本骨骼進行比較。三維掃描還意味著該團隊可以製作一個三維列印的化石副本。真正的企鵝化石由俱樂部在2017年捐贈給懷卡托博物館。 來自梅西大學自然和計算科學學院的動物學高級講師丹尼爾-托馬斯博士說,這塊化石的年齡在2730萬至3460萬年之間,來自懷卡托大部分地區處於水下的時代。這只企鵝與首次在奧塔哥描述的凱魯庫巨型企鵝相似,但有更長的腿,這些長腿會使企鵝在陸地上行走時比其他Kairuku企鵝高得多,也許有1.4米高,並可能影響到它的游泳速度或潛水深度。 來源:cnBeta

保存完好的化石揭示了5億年前節肢動物祖先的大腦

節肢動物是動物分類中最多樣化和物種最豐富的類別,包括昆蟲、甲殼動物、蜘蛛和蠍子,以及其他不太熟悉的品種,如千足蟲和蜈蚣。現在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生物留下保存完好的化石非常詳細地揭示了一種結構,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假設這種結構一定促成了被所有節肢動物繼承的原型大腦。 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生物留下保存完好的化石,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被稱為Leanchoilia的節肢動物,證實了昆蟲和蜘蛛胚胎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的早期研究所預測的大腦極端額域的存在,這種額域在現代成年節肢動物中是不分節的,是看不見的。 盡管看不見,這個額域在成年節肢動物的大腦中產生了幾個關鍵的神經中心,包括最終提供參與決策和記憶的中心干細胞。這個額域被假設為與活體節肢動物的前腦、中腦和後腦不同,並被命名為prosocerebrum。 2021年8月19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些化石。這些化石提供了這種離散的前腦區存在的第一個證據,它在現代節肢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顯示出一種遺產。這種非同尋常的化石不同於以前所見的任何東西,它表明5億年前,在表示前腦、中腦和後腦的三個節段神經節進化出現之前,這個最前部的大腦區域就已經存在了,而且結構上也很明顯。 神經節這個詞指的是在節肢動物的神經系統每個節段中出現形成神經中樞的網絡系統。在活的節肢動物中,標志著三部分大腦的三個神經節凝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固體塊,掩蓋了它們作為分段結構的進化起源。 在凱里地層(中國西南貴州省的一個地質構造)的沉積物中發現的Leanchoilia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5.08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凱里化石出現在具有高濃度鐵的沉積岩中,鐵的存在可能有助於保存軟組織,隨後被碳沉積物所取代。大腦和節段神經系統的重建,顯示了從原葉延伸出來的一對前眼,從原葉延伸出來的側眼,以及四個節段神經節。在更遠的地方,在軀干內,每個節段都有一對神經節,它們由一條延伸到身體長度的神經線連接在一起。藍色陰影區域表示保留的腸道組織。 這種化石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瞥見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動物身體演變。我們現在第一次知道,凱里地層的節肢動物化石有可能保存了神經組織,向我們展示了早期節肢動物的原始大腦。 來源:cnBeta

考古學家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首次發現位於南半球的”飛龍”翼龍化石

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極其有趣的化石,被描述為"飛龍"(Flying Dragon)。這塊化石是侏羅紀時代的翼龍遺骸,在它被發現之前,人們只知道這一物種曾存在於北半球。這種生物是一種會飛行的爬行動物,在1.6億年前翱翔於天空。 該生物化石有一條長而尖的尾巴,寬闊的翅膀和尖銳的牙齒。阿塔卡馬沙漠自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主任奧斯瓦爾多·羅哈斯發現了這塊化石。發現後,智利大學的科學家對該化石進行了調查,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發現這種類型的生物。 來自智利大學的科學家Jhonatan Alarcon領導了這次調查,他說這次發現表明該類生物的分布比以前知道的要廣泛。此外,該化石的發現表明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間可能存在著物種遷移。 在侏羅紀時代,科學家們認為南半球的大部分陸地被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名為岡瓦納的巨型超級大陸。研究人員說,翼龍可能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間遷徙,也可能它們遷徙過一次然後就停留在這個地區。在古巴已經發現了這種類型的化石,而且這種生物被認為是沿海居民。 在遙遠的過去,發現遺體化石的沙漠大部分被淹沒在古代海洋之下。因此,沙漠的一部分可能在水面上,形成了據信是翼龍生活的沿海地區。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已知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齲齒化石 揭示其愛吃甜食的習慣

據媒體報導,雖然對我們來說,發現蛀牙可能意味著要去去看牙醫,但在我們的早期祖先身上發現蛀牙可以作為古代飲食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對5400萬年前的化石的最新分析揭示了已知最古老的哺乳動物齲齒化石,一種名為Microsyops latidens的史前靈長類動物被發現患有相對普遍的齲齒,因為它們轉向了富含糖的飲食。 雖然對人類蛀牙頻率的研究一直是調查飲食變化和隨著時間推移吸收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有用方法,但這些研究很少擴展到已滅絕的哺乳動物。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改變這種情況,他們把目光轉向了類似猴子的靈長類動物M. latidens,它在地球上居住了50萬年,然後在大約5400萬年前滅絕了。 雖然沒有很多完整的M. latidens化石可以找到,但有一大批牙齒化石樣本,這些化石於20世紀70年代在懷俄明州被挖出。此後,人們對這些化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包括對齲齒進行檢查,但這些小空洞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哺乳動物死亡後產生的物理損傷。 「這些化石被放置了5400萬年,在這段時間里可能發生很多事情,」該研究的主要作者Keegan Selig說。「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些齲齒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某種損害,但是它們總是發生在牙齒的同一部位,並且始終具有這種平滑、圓潤的曲線。」 Selig對1000個M. latidens個體的牙齒進行了新的分析,使用微型CT掃描,使他能夠有效地觀察牙齒內部。在這樣做的過程中,科學家確認了其中77顆牙齒的齲齒,產生了已知的最大和最早的已滅絕哺乳動物的齲齒樣本。 由於Selig所研究的樣本包括來自不同年齡段的標本,他能夠圍繞M. latidens的飲食轉變找出一些有趣的見解。水果在6500萬年前變得更加豐富,雖然靈長類動物在M. latidens出現之前可能已經吃了一段時間,但史前靈長類動物似乎對它們提供的甜味的胃口越來越大。 在所研究的較古老的群體中,Selig在7%的個體中發現了齲齒,而在最近的群體中則發現了17%的蛀牙。因此,似乎在它們存在的整個過程中,M. latidens開始更加依賴水果或其他富含糖分的食物,為它們提供大量的能量。 「吃水果被認為是早期靈長類動物之所以獨特的標志之一,」Selig說。「如果是一隻在樹上竄來竄去的小靈長類動物,可能會想吃具有高能量價值的食物。它們也很可能不擔心會有蛀牙。」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來源:cnBeta

科學家在北美洲發現罕見、有 5 億年歷史的「類蠕蟲」化石

大約 5.3-5.4 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很多動物群體開始大規模出現。基於目前掌握的化石線索,這個觀點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共識。就像在巨大拼圖的碎片一樣,從這個時期開始的每一個發現都為現代動物的進化地圖添加了另一塊碎片。 現在,來自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有 5 億年歷史的「類蠕蟲」化石--古蠕蟲綱 (Palaeoscolecid),這在北美洲是一個不常見的化石群。研究人員認為,來自猶他州西部一個地區的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在寒武紀大爆炸期間地球上動物的多樣化。 馬大文理學院地質科學副教授、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 Jim Schiffbauer 說,雖然這種化石具有與現代蠕蟲相同的解剖組織,但它與我們在現代地球上看到的任何東西都不完全匹配。 Schiffbauer 說: 這組動物已經滅絕了,所以我們在今天的地球上看不到它們,或者任何現代親屬。我們傾向於稱它們為「類蠕蟲」(worm-like),因為很難說它們與環蟲類(annelids)、朊蟲類(priapulids)或今天地球上我們習慣稱之為「蠕蟲」的任何其他類型生物完全吻合。 但是古蠕蟲有相同的一般身體計劃,在生命的歷史上,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的身體計劃。因此,這是一個相當酷的補充,因為它擴大了我們所知道的 5 億年前在北美的類似蠕蟲的東西的數量,並增加了我們在全球范圍內的古脊椎動物的出現和多樣性。 密蘇里大學文理學院的研究生助教、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Wade Leibach 說,在當時,這種古蠕蟲綱可能生活在海底。Leibach 說: 這是在某個岩層--猶他州西部的 Marjum 地層--中發現的第一個已知的古脊椎動物,這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了北美僅有的幾個古脊椎動物類群之一。這種類型的化石的其他例子以前在其他大陸,如亞洲發現的數量要多得多,所以我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如何看待史前環境和生態,例如為什麼不同類型的生物在化石記錄中的代表性不足或過多。因此,不僅可以從其在北美古生物學中的意義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發現,還可以從進化、古地理學和古生態學的更廣泛趨勢來看待這一發現。 來源:cnBeta

霸王龍之前誰最強?恐龍化石揭示了新的頂級掠食者

築波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來自中亞上白堊世下層的新的頂級捕食者,烏魯格貝格龍(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類似霸王龍這樣的標志性頂級掠食者在恐龍統治的末期,毫無爭議地主宰了食物網的頂端。但是它們並不總是占據著這個頂端位置。 在發表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築波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描述了一個新的屬和種,它們屬於鯊齒龍類,這是一組中型到大型的食肉恐龍,在霸王龍之前是頂級捕食者。 這種新的恐龍被命名為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發現於烏茲別克斯坦Kyzylkum沙漠的上白堊世下層Bissekty地層,因此生活在大約9000萬年前。兩項獨立的進化分析支持將這種新的恐龍歸類為在中亞上白堊世發現的第一個明確的鯊齒龍類。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田中耕平助理教授解釋說:"我們根據一個單獨的化石,即一個左上頜骨或上顎骨,來描述這個新的屬和種。"在獸腳亞目恐龍中,上頜骨的大小可以用來估計動物的大小,因為它與股骨長度相關,而股骨長度是身體大小的一個公認的指標。因此,我們能夠估計烏茲別克斯坦這種恐龍的質量超過1000公斤,長度約為7.5至8.0米,大於一頭成年非洲象的長度。 這一尺寸大大超過了比塞克提地層中已知的任何其他食肉動物,包括同一地層中描述的小尺寸霸王龍Timurlengia。因此,新命名的恐龍很可能在其早期的晚白堊世生態系統中處於食物網的頂端。 烏魯格貝格龍(Ulughbegsaurus)是以15世紀中亞帖木兒帝國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蘇丹烏魯格貝格命名的,該物種是以發現化石的國家命名的。 在晚白堊世之前,像烏魯格貝格龍這樣的鯊齒龍在包括中亞在內的古大陸上消失了。這種消失被認為與霸王龍作為頂級捕食者的崛起有關,但由於相關化石的稀少,對這一轉變的理解仍然不深。 北海道大學博物館的高級作者Yoshitsugu Kobayashi教授解釋說:"Ulughbegsaurus uzbekistanensis的發現填補了化石記錄中的一個重要空白,揭示了鯊齒龍在從歐洲到東亞的大陸上廣泛存在。作為蘿拉西亞地區最晚存活的恐龍之一,這種大型食肉動物與較小的霸王龍共存,揭示了晚白堊世頂級食肉動物位過渡的重要制約因素。" 來源:cnBeta

阿根廷的白堊紀爬行動物化石的多樣性令人驚訝

2021年9月8日,阿根廷INIBIOMA(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所)和CONICET(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Ariana Paulina-Carabajal及其同事在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在骨骼化石罕見的地方,孤立的牙齒也可以充實我們對古代爬行動物為主的生態系統的理解。 南美洲擁有一些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聚集地點,可以幫我們了解恐龍和其他中生代爬行動物的歷史。然而,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的晚白堊世Cerro Fortaleza地點卻出奇的稀少。盡管附近的其他地點保留了不同的爬行動物化石組合,但Cerro Fortaleza地點的骨骼遺跡幾乎完全局限於一種恐龍:巨型長腳類動物Dreadnoughtus。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牙齒擴大了該地點已知的爬行動物多樣性。 2016年12月,在Cerro Fortaleza的化石挖掘中發現了13顆牙齒和9個微小的骨架(類似盔甲的皮膚骨),代表了各種古代爬行動物。對這些遺骸的鑒定證實了至少有三種類型的恐龍存在:肉食性的盜龍、裝甲的強龍和長頸的泰坦龍。然而,大部分的牙齒被確認為屬於一組陸地居住的鱷魚的表親,被稱為佩羅薩龍。盡管這些稀少的化石無法精確識別物種,但它們表明在這個地點的爬行動物的多樣性比以前認識的要豐富得多。 這些遺骸包括對某些動物的地理范圍的一些重要見解。在這個地點出現的強龍(一種自帶裝甲的恐龍)標志著在巴塔哥尼亞更北的地方和南極洲更南的地方對這些恐龍的記錄之間有了地理上的聯系。而這個地點的佩羅薩龍(鱷魚的表親)代表了這組恐龍的最南部記錄。這項研究表明,像牙齒這樣的小型化石遺跡在充實我們對骨骼遺跡罕見的化石地點的古代環境和散布模式的理解方面一樣很有用。 作者補充說:"有時候,骨架並不出現。因此,這個地區的恐龍和鱷魚的多樣性是通過微小的化石,如牙齒和皮膚的骨架來揭示的。這些發現揭示了一個以前沒有發現的動物群落。特別是強龍類恐龍和佩羅索爾類無尾龍的記錄,是迄今為止南美洲最原始的記錄之一。 來源:cnBeta

耶魯本科生對博物館化石進行分析 揭示了北美東部的恐龍進化

據媒體報導,耶魯大學本科生Chase Doran Brownstein的一項新研究描述了大約8500萬年前居住在阿巴拉契亞(今天構成了美國東部的大部分)的兩種恐龍:一種草食性鴨嘴龍和一種肉食性霸王龍。這些發現於8月25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誌上。 Brownstein對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標本進行分析後描述了這兩種恐龍,幫助填補了白堊紀晚期北美化石記錄中的一個重大空白,並提供了證據,證明該大陸東部的恐龍與北美西部和亞洲的同類恐龍有著明顯的進化。 Brownstein說:"這些標本解開了北美東部化石記錄中的某些謎團,並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地理隔離--大型水體將阿巴拉契亞與其他陸地分開--是如何影響恐龍的進化的,"Brownstein說。「它們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雖然美國西部長期以來一直是令人興奮的化石發現的來源,但美國東部地區也有它的寶藏。」 在6600萬年前結束的白堊紀後半期的大部分時間里,北美被分為兩塊陸地,西部的拉拉米迪亞和東部的阿巴拉契亞,西部內陸海道將它們分開。雖然像霸王龍和三角龍這樣著名的恐龍物種生活在整個拉拉米迪亞,但人們對居住在阿巴拉契亞的動物卻知之甚少。Brownstein解釋說,原因之一是拉拉米迪亞的地理條件比阿巴拉契亞的地理條件更有利於形成富含沉積物的化石床。 新研究中描述的標本主要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今天的新澤西州和德拉瓦州的莫森維爾地層發現的。它們構成了北美白堊紀晚期Santonian-Campanian轉變時期的唯一已知的恐龍組合之一。 Brownstein指出,這個化石記錄時期,從大約8500萬年前到7200萬年前,是有限的。 Brownstein檢查了一個大型掠食性脊椎動物的部分骨架,得出的結論是它可能是一隻霸王龍。他指出,該化石的後肢與傷龍有幾個共同的特徵,傷龍是一種暴龍超科恐龍,大約在6700萬年前生活在現在的新澤西州。這只恐龍的前肢和後肢與霸王龍不同,包括前肢上的巨大爪子,這表明它代表了僅在阿巴拉契亞進化的食肉動物的一個獨特家族。 "許多人認為,所有的霸王龍必須進化出一套特定的特徵,才能成為頂級掠食者,"Brownstein說。"我們的化石表明它們以各種方式進化成了巨型捕食者,因為它缺乏關鍵的前肢和後肢的特徵,人們會把這些特徵與北美西部或亞洲的霸王龍聯系起來。" Brownstein還發現,鴨嘴龍的部分骨架為該組恐龍的進化提供了重要的新信息。鴨嘴龍化石還提供了密西西比河以東這組恐龍的最佳記錄之一,並包括在這一地區發現的一些唯一的恐龍幼崽化石。 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弗蘭克-R-奧斯特勒生態學教授David Skelly說:「Chase的最新工作對任何職業階段的研究者來說都是一個值得稱道的成就。他是一名本科生,這一事實恰恰說明了當你將積極進取、才華橫溢的學生與大學的藏品聯系起來時,所創造的非凡潛力。Chase體現了皮博迪博物館的使命,我們很高興能成為他耶魯經歷的一部分。」 來源:cnBeta

如何判斷化石有多古老?

9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147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獵人曾在如今的墨西哥設下陷阱、捕捉猛獁象;5.5億年前,一頭不知名的海洋生物曾在沙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16萬年前,神秘的丹尼索瓦人來到了南亞地區;8000萬年前,一頭恐龍產下了一枚蛋,但並未孵化。 新疆哈密翼龍動物群首次發現大型恐龍化石 確定這些化石的年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其所屬的時期、進行正確的時間排序。假如沒有了這項技能,考古學家和古生物學家都會變得茫然無措。但我們這些普通人要麼將這項本領視作理所當然,要麼對其一知半解。在本文中,我們將向你介紹一些化石年齡的測定方法。 如果沒有現代測年技術的加持,地球歷史上的許多重要時刻都將不為人知。當然,科學家可以看出這些猛獁象的骨頭、石灰岩中銘刻的線條、以及奇特的人類下顎骨都非常古老,但如果無法得知它們的准確年齡,這種判斷也就毫無意義了。測不出精確的年齡,科學家就無法將這些化石放在特定的進化或地質學背景下進行考察、或是開展對比分析,其它重現遠古歷史的任務也根本無法完成。 從認識論角度來看,化石年代的測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聖經》的信奉者們簡稱,地球年齡只有6000歲。而根據現代測年技術,這種言論簡直大錯特錯。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精確的化石年代測定可以讓我們真正認識自身、以及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找到正確的化石 早從數百年前開始,科學家就在嘗試判定化石年齡了。如今,各種化石測年技術與方法已經相當先進。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個過程輕而易舉、毫無挑戰,並且這些技術依然有進步空間。 化石測年的第一步是,確保研究對象真的是一塊化石。這話聽著奇怪,但其實不無道理。因為許多被送到科學家那里分析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化石,只是長得和化石很像而已。 「這些東西可能只是岩石上的刻痕、石頭上不均勻的侵蝕痕跡、或者岩石上某種『長相奇特』的礦物質,顯得它仿佛曾經有過生命一樣。」因斯布魯克大學地質學家與雷射斷代專家麥可·梅耶解釋道,「因為許多人並不清楚化石是如何形成的,而且人類總是傾向於『辨認出』自己認識的形狀,所以總有人以為自己發現的石頭也許是一塊化石。」 曾有人給梅耶送去過一些所謂的「足部」和「鴨子」化石,但最終證明,這些只是長相奇特的石塊而已。至於哪些東西可以算作化石,梅耶給出了兩種比較寬泛的定義:化石可以是過去生命留下的任何痕跡,一般是變為石塊的有機質;或者只要是古代生命留下的任何跡象即可。 加州理工學院人類學家布里吉特·艾利克斯表示,研究人員有時會找錯斷代的對象。例如,考古學家可能想弄清一座古代城市被毀滅的具體時間,於是對遺址中發現的一些燒焦的木炭或骨骼進行了斷代分析,但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與城市的毀滅直接相關。或者說,考古學家想測定一塊尼安德特人骨骼的年齡,結果錯拿了附近一頭動物的骨頭,而這頭動物「也許是在多年之後才誤入岩洞、死在了這里的,與尼安德特人沒有一點關系。」艾利克斯強調,「找到能夠解答你的問題的正確化石」,是一項重大挑戰。 幸運的是,「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進行年代測定,但時間、資金、以及發現化石的環境,都是阻礙化石斷代的最大問題。」梅耶指出,「因為給化石斷代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 在原始環境中發現的化石是最容易斷代的,因為化石本身、以及化石周圍的信息量都很充足。相比之下,在其它環境中發現的化石(比如一枚在井下埋藏了85年、但真實年齡足有14萬年的頭骨)則難以進行年代測定、並且成本高昂。至於年代測定是否有上限,如果不考慮時間和資金問題,那麼答案就是「沒有」。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可以追溯到37.7億至39.5億年前,而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至約34.2億年前。 科學家通常會將兩種測年方法結合使用:相對測年法與絕對測年法。相對測年法是指,將化石按「最古老」到「最年輕」的順序排序;而絕對測年法則是指確定某個物體所處的具體年代。 埋得越深,(也許就)越古老 相對測年法從18世紀就開始採用了,而且除了鏟子之外,基本不需要用到其它技術。艾利克斯指出,最簡單的測年方法往往是最准確的,最終得出的數據也是最有用的。 艾利克斯解釋道,相對測年法的邏輯一般是「東西埋得越深,一般就越古老」。梅耶指出,這就是所謂的「層序律」:「比較古老的物質一般都會埋在比較年輕的物質下面,就像一堆髒衣服一樣。」早年一位名叫查爾斯·萊伊爾的地質學家就將相對測年法發揮到了極致。他通過擁有現存親屬物種的動物在岩石中所占的比例,總結出了一張簡單的年代分布圖,在無法精確測定年代的情況下,判定了不同物種的相對生活時間。在此基礎上,他率先提出了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以及漸新世等第一批遠古地質年代的名稱。 艾利克斯指出,在同一環境中發現多件物品時,也可以採用相對測年法。例如,如果發現了一枚標有日期的硬幣,就可以用其判斷周圍物品或化石的年代。又例如,假如在一枚猛獁象頭骨近旁發現了一具人類骸骨,就說明二者同屬於冰河時代晚期。 但相對測年法存在一大缺陷:研究對象可能會受到污染。艾利克斯指出,負責任的科學家「會假定這些物品之前被移動過,也清楚自己研究的不是一塊無人碰過的蛋糕,最底層的物質一定最古老。」結冰、解凍、昆蟲行為、人類活動……這些都會對考古遺跡的完整性造成影響。科學家需要時刻留意這些「宏觀污染」的痕跡,然後交給地質考古學家進行分析,因為後者的專長便是識別這一類污染問題。 化學鍾 採用絕對測年法,科學家可以精確判斷化石的年份、或是大致的年份范圍。梅耶解釋道,絕對測年法「利用化學或物理原理推斷出化石的確切年代,可以將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這種方法又叫「精密測年法」,以放射性物質衰變為基礎。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是可以預測、有章可循的,相當於為我們提供了一台精確、可靠的時鍾。 目前最佳的精密測年法為放射性碳測年法。用艾利克斯的話來說,這項技術「使考古學界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任何由生物遺留下來的物質都可以用該技術斷代,包括骨骼、牙齒、樹葉、樹皮等等。 碳測年法的原理是,將樣本中放射性碳與普通碳的占比進行比較。放射性碳不夠穩定,隨著時間的流逝,其能量也會不斷流失,最終衰變成氮元素。「放射性碳的衰變速度是可以預測的,」艾利克斯指出,「生物一旦死亡,體內的放射性碳(特別是同位素碳14)就會開始衰變,半衰期為5730年。也就是說,每過5730年,有機樣本中遺留的碳14的量就會減少一半。該方法的問題在於,這些有機化石的年齡不得超過6萬年,才能精確測定其所處年代,因為如果樣本過於古老,尚未衰變的放射性碳便已所剩無幾,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對於碳測年法而言,污染也是一大問題。化石中很容易沾染與之無關的其它有機質,導致測出的年齡比其實際年齡要短。艾利克斯指出,這種情況即使在實驗室中也會出現。不過近幾年來,科學家發明了一些新方法,比如清潔化石、提取其中的膠原質等等,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對於年齡超過6萬年的化石,科學家可以通過測定化石周圍的無機沉積物或礦物質的年齡,間接推斷出化石的年代。例如,光釋光(OSL)測年法可以測出土壤中特定礦物質最後一次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從而為某件物品被埋入地下的時間提供一個大致范圍。在使用光釋光測年法時,必須將樣本避光保存,否則就會失效。熱釋光測年法則可以測定出某物最後一次被加熱的時間,「比如某件石制工具何時被加熱過、或被火燒過。」而鈾系測年法和電子自旋共振測年法可以測定同位素的衰變情況,可以確定化石的絕對年代。 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考古學家艾莉諾·賽利指出,人們對精密測年法有一種誤解,認為這項工作「一般都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但實際上,為了弄清化石的年齡,科學家「還需要了解考古遺跡的形成過程、沉積物是否換過位置、是否保留了原始狀態」。這個問題與使用相對測年法時的污染問題很類似,在考古遺址被發掘前的成千上萬年間,沉積物的位置可能會有所變動,水流可能將化石或古器物沖到其它地方、與最初的埋藏點相距甚遠。「如果送到實驗室的樣本不好,無論測年法有多麼精確,結果都不可能理想。」 精密測年法的確強大,但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賽利指出,科學家必須弄清自己的測年對象究竟為何物,並且盡量多使用幾種測年方法。 「我們之前發現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岩洞,里面滿是骨骼化石。」賽利表示,「通過對外層物質進行放射碳年代測定,我們了解到,這些化石全都是在一次洪水中被沖進這個岩洞中的。但我們相信,這些骨骼的真實年齡其實要古老得多。」目前,該團隊正在利用鈾系測年法和電子自旋共振測年法解決這一問題。 「如果這些骨骼樣本的測年結果相差很大,就說明這些化石分屬不同年代,只不過被一次大規模洪水一起沖到了這里。」賽利解釋道,「但即使測得的結果相差不大,這些化石形成的年代仍有可能遠遠早於在岩洞中沉積下來的年代。」 科學家應盡量使用多種測年技術,給測得的化石年齡增加一重佐證。 到目前為止,這些技術還僅被用於測定地球上發現的化石年齡。不過,考慮到人類正在計劃前往火星收集樣本,形勢也可能有所變化。因此,這些測年技術除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過去之外,有朝一日或許還能告訴我們,火星上是否曾經(或者何時)有過生命。 來源:cnBeta

世界最大的三角龍骨架將拍賣 身長8米價值900萬元以上

據媒體報導,已知最大的三角龍標本--綽號「大約翰(Big John)」,身長8米,將於10月拍賣。三角龍和它們的近親種族體型基本上就是行走的坦克,它們結實的身體上長著有三個角的頭,由一個巨大的骨頸保護。 事實上,它們的頭骨是已知陸地動物中最大的,而大約翰的頭骨又是同類中最大的:長2.62米、寬2米。單是它那令人生畏的雙角就有1.1米長、底部30厘米寬,足以承受16噸的壓力。 這些骨頭則是於2014年5月在美國化石儲量最豐富的地獄溪地層發現。大約6600萬年前,它死於一個洪泛區,這意味著其遺體很快被埋在泥漿中從而保存了下來。 2020年10月,這具仍包裹在岩石中的骨架被運往義大利里雅斯特的Zoic工作室進行修復。經過數千小時的提取、清理和分類,化石終於准備好拍攝特寫了。結果顯示,這個標本的完整性超過60%,而頭骨的完整性為75%。 很快,「大約翰」將長途跋涉前往巴黎的德魯奧拍賣行,它將於10月21日在那里被拍賣。預計成交價在120萬歐元到150萬歐元之間(約合人民幣919萬到1149萬元),不過最終價格可能會高得多。 來源:遊民星空

4億年前的化石揭示了第一批樹根是如何進化的

來自蘇格蘭一個地質構造的植物化石揭示了已知最早的根系形式的發展。由GMI--奧地利科學院格雷戈爾-孟德爾分子植物生物學研究所、愛丁堡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實現了第一個完全基於化石證據的泥盆紀植物的三維重建。 研究結果表明,在4億年前的某個時候,在陸地植物進化後不久,不同軸類型在分支點的出現導致了進化的復雜性。這些結果發表在《eLife》上。 新的研究證明了4億多年前已知最古老的根軸是如何發展的。此時的根部進化是一個戲劇性的事件,影響了我們的地球和大氣層,並導致了生態和氣候變化的轉變。 Asteroxylon mackiei的三維重建是通過數字方式重新組合薄薄的岩石片製成的。該重建顯示了綠色的高度分枝的葉狀枝,以及藍色和紫色的根系。3D比例尺為1 x 0.1 x 0.1厘米。 來自Rhynie白堊紀的結構最復雜的植物Asteroxylon mackiei化石的第一個基於證據的三維重建顯示了根和其他類型的軸在這種古老的植物中是如何發展的。該化石保存在蘇格蘭阿伯丁郡Rhynie村附近發現的白堊岩(一種燧石)中。這些標本在4.07億年前的早泥盆紀時期的岩石中保存得特別好。 已滅絕的Asteroxylon屬屬於被稱為狼尾草的植物群,該類植物還有活體代表水韭與卷柏。這項重建工作使研究人員第一次能夠收集到這塊神秘化石的解剖和發育信息。這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以前對這種植物化石結構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與現存植物的零星圖像的比較。 安裝在玻璃幻燈片上的4.07億年前的Rhynie白堊的薄片,顯示了保存在其中的植物化石的驚人的保存。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古植物學收藏中的標本編號為4178。比例尺上的每個間隔是1毫米。 重建表明,這些植物發展根系的方式與今天現存的植物發展根系的方式完全不同,A. mackiei的生根軸是已知最早的植物根系類型。 這些是已知的最古老的類似於現代根的結構,現在我們知道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是在一個類似嫩枝的軸形成一個分叉時發展起來的,其中一個稜角保持其嫩枝特性,第二個稜角發展了根的特性。這種分支機制被稱為"二分支",在共享結構特性的組織內的活體植物中是已知的。然而,在現有的活體植物中沒有根以這種方式發展,表明這種根的形成機制現在已經滅絕了。 蘇格蘭阿伯丁郡的雷尼村的景色。被稱為Rhynie chert的化石礦床是以一個多世紀前首次發現的Rhynie村命名的。 "在Rhynie發現化石100年後,我們的重建展示了這些神秘的植物的真實面貌!"。這項重建工作還展示了根部是如何形成的。"GMI小組負責人、這項工作的共同通訊作者利亞姆-多蘭感嘆道。了解這些來自早期泥盆紀的植物的結構和進化為我們提供了對地球歷史上一個關鍵時期的事件的洞察力,就在植物在大陸的乾燥表面定居之後,它們開始在陸地上生長和傳播。 它們的進化、輻射和在各大洲的傳播對地球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植物根部降低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穩定了土壤,並徹底改變了各大陸表面的水循環。植物進化的環境和生態影響的根源是植物根部本身。 Hetherington強調了他的研究是如何由幾代古生物學家收集的化石促成的,這些化石被收藏在許多不同的博物館和大學。進化的許多關鍵問題的答案就在這些機構的書架上。 來源:cnBeta

化石揭示早期陸生植物從淡水藻類進化而來

根據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份新報告,人們可能需要開始對植物進行不同的思考,他們重新審視了孢子狀的微化石,其特徵挑戰了我們對陸地植物進化的傳統認識。 ...

在警方突擊檢查中發現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化石被證明保存相當完好

據媒體CNET報導,研究人員稱,在巴西的一次警察突擊檢查中發現的一塊化石被證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化石之一。 這些遺骸屬於Tapejarid,其是一種生活白堊紀早期的無齒翼龍,因其巨大的頭頂部分由骨頭和部分軟組織組成而聞名。 巴西Tapejarid的頭骨和部分骨骼以前也曾出現過,但這塊化石被發現時,其90%以上的骨架是完整的,還有一些軟組織在骨骼周圍的位置。 「這塊化石很特別,因為它是在巴西發現的最完整的翼龍化石,它帶來了關於這種動物的解剖學和生態學的新信息,」周三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關於這一發現的研究的共同作者Victor Beccari說。這塊化石屬於Tupandactylus navigans這個物種,Beccari在2016年開始研究它,當時他是聖保羅大學的生物科學本科生。在那里,他使用CT掃描來評估仍被沉積物覆蓋的骨骼。 在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之前,以及早在2.28億年前,翼龍就在地球上居住。Tapejarid恐龍最初來自阿拉里佩盆地的克拉圖地層,這是巴西東北部的一個化石豐富的地區,可以追溯到大約1.15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的某個時期。這些遺骸被發現保存在六塊完全互補的淡黃色石灰岩板中,通過直線切割拼接在一起,呈現出一幅幾乎完整的生物圖片。它的翼展超過8英尺(2.5米),身高3.2英尺(1米),其頭頂占其高度的40%,令人震驚。 研究人員總結說,這種可觀的頭頂和相對較長的脖子可能限制了這種生物的短途飛行和陸上覓食。他們希望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闡明這些動物的飛行性能、生活方式和生態系統。 自1942年以來,巴西法律將化石歸為國家財產,因為它們被認為是國家地質遺產的一部分,禁止商業性出售。 巴西聯邦警察在2013年調查一個非法化石交易活動時,發現了研究中描述的Tapejarid化石。他們找到了保存在聖保羅州、米納斯吉拉斯州和里約熱內盧州的3000件標本,並將它們轉移到聖保羅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進行研究。 來源:cnBeta

罕見寒武紀化石揭示早期櫛水母復雜結構

櫛水母是一種無脊椎動物,擁有透明的凝膠狀身體,表面看起來像水母。近年來,櫛水母在動物生命樹中所處的系統發育位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一些研究表明它們可能代表了最早的分支動物,但也有一些研究認為它們是傳統水母近親。近日,在《交叉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描述了來自美國西部寒武紀中期的兩種新的櫛水母化石,其中一種化石保留了神經系統,揭示了櫛水母的神經和感覺特徵的早期進化。 兩種新櫛水母藝術重建。圖片來源:美國哈佛大學/Holly Sullivan 盡管櫛水母對理解動物進化很重要,但關於櫛水母的大部分信息都來自於現存物種,因為櫛水母的身體呈膠狀,所以化石極其罕見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在美國發現的第一個櫛水母化石,並為該群體增加了兩個新物種。這些5億年前的化石是在猶他州House Range的Marjum地層發現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化石是以扁平的有機碳薄膜形式保存下來的,這有助於保存櫛水母內部器官。利用電子顯微鏡,研究人員能夠檢測碳膜以識別內部解剖結構的原始部分。 第一種櫛水母化石代表了鍾形櫛水母,它有一個小小的鍾形身體,有多達24個梳狀骨和一個波浪狀口部。此外,這個物種的神經系統也保存了下來。這些神經很長,與嘴巴周圍的一個環相連。「這是一個相當出乎意料的發現,因為今天只有一種櫛水母有類似的長神經。大多數現代櫛水母都有一個分散的神經網。」通訊作者、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和進化生物學教授Javier Ortega-Hernández說。 第二種被稱為Thalassostaphylos elegans,有一個更圓的外觀,大約有16個梳狀骨和一個波浪狀的口。雖然這個物種沒有神經化石,但它有一個重要的特徵——頂器上有兩個小點。 這兩個來自猶他州的新物種闡明了寒武紀櫛水母的神經系統、感覺結構和多樣性的進化。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寒武紀櫛水母的神經系統比今天觀察到的要復雜得多。(魯亦)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1.102943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