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Tag: 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正說波蘭史(八十二):蘇聯與波蘭的擦槍走火——十月事件

奧查布時期(1956.3.20-1956.10.21) 波茲南事件如春日驚雷,喚醒了一潭死水的波蘭社會。人們打破了史達林主義下的沉默,開始踴躍發聲,表達觀點。口號和傳單出現在大街小巷的牆壁上,大多是反蘇或要求改善物質條件的。波蘭社會對波茲南事件是由「帝國主義特工」引發的說法嗤之以鼻,他們聲援工人鬥爭,將PRPZ和PSL當局定為謀害波茲南工人的劊子手。至於波蘭安全部也因特工約瑟夫·維特沃中校叛逃而聲名狼藉。維特沃擔心受到貝魯特的迫害而在1953年逃離波蘭,他將PZPR和UB的處決行動以及對犯人的各種酷刑和盤托出。美國將這些內容在歐洲廣泛傳播,還利用「自由歐洲電台」和其他手段傳遍波蘭。 維特沃的叛逃令華沙當局非常難堪,加劇了波蘭社會的動盪,並直接引發了UB的清洗和重組。 動盪也帶來了機遇。貝魯特去世後,愛德華·奧查布(Edward Ochab)在3月20日當選波蘭第一書記,波蘭加速推進去史達林化運動。新聞界放鬆管制,瑟姆宣布大赦,頑固的「史達林派」官員紛紛落馬。波蘭的政治氛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社會各階層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甚至工人都開始討論從前的禁忌話題,如PZPR的合法性,史達林主義的罪行等,還有要求釋放被關押的維申斯基大主教。 波茲南暴動並不是這一時期的唯一抗議事件,比得哥什、什切青等地都爆發了騷亂。人們尤其痛恨UB,經常將本地UB機關團團包圍,高呼抗議並投擲石塊,示威遊行經常與軍警在街上產生暴力衝突。示威群眾拉起橫幅高唱愛國歌曲,要求蘇聯解釋卡廷慘案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要求蘇軍撤出波蘭。一些激進派甚至還把紅星從建築上扯下,破壞蘇軍在波蘭的紀念碑。 在1954年12月13日,哥穆爾卡就已走出了被囚禁三年的別墅。1956年7月,PZPR舉行二屆七中全會,為犯有「右傾民族主義」錯誤、先後被撤職、開除、監禁的前任總書記哥穆爾卡恢復名譽,並在8月1日歸還他的黨證。新改組的黨中央便為波茲南事件平凡,釋放被捕者。奧查布是1948年政治風波中促使哥穆爾卡下台的主要推手之一,但現在他也不得不順應大勢接納他。9月,西蘭基維茲邀請哥穆爾卡擔任波蘭總理,但被他拒絕了,黨第一書記的職位才是他的目標。 哥穆爾卡否定了波茲南事件是由帝國主義特務挑起的論調,並表示:「波茲南工人抗議的是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歪曲。」1956年10月,哥穆爾卡受邀參加了12日、15日和17日的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在10月19日舉行八中全會,選舉新的波蘭聯合工人黨第一書記以及新的國防部長。哥穆爾卡毫無疑問是下任總書記的熱門人選,除了他的經驗和威望之外,改革派希望通過哥穆爾卡推進自由化體制,強硬派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妥協。哥穆爾卡給出的條件是必須將指揮軍隊鎮壓波茲南工人的羅科索夫斯基從國防部撤職,奧查布同意了這個要求。 波蘭的政治動向自然不可能逃脫蘇聯的監控。哥穆爾卡的復出以及波蘭當局對波茲南事件的態度引起了克里姆林宮的強烈不滿。因為任何一個華約集團國的自由化都可能導致康米主義和蘇聯對東歐影響力的巨大破壞,這樣的破壞不僅是政治上的,也是經濟上的。蘇聯對東部集團國家進行了巨額投資建設,並制定了一整套圍繞莫斯科的經濟一體化機制。波蘭製作什麼,購買什麼,出口什麼都是安排好的。波蘭經濟已經被高度捆綁,一旦脫離蘇聯體制,對蘇波都會產生不可控的重大影響。另一方面,波蘭是蘇聯的最大加盟國,是蘇聯歐洲政策的重要橋頭堡。雖然處於從屬地位,但波蘭的態度直接關繫到蘇聯在東歐的總體實力,兩國在各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雙方都必須維持某種默契的政治均勢。一場從莫斯科颳起的政治風暴將吹往華沙,PZPR將面對一次嚴峻的考驗,這也是雙方的首次政治博弈。 波蘭十月事件(1956) 1956年10月17日,蘇聯大使通報奧查布,赫魯雪夫「邀請」(實際上是命令)波蘭領導人立刻訪問莫斯科,奧查布以准備19日的波蘭八中全會為由拒絕訪問蘇聯。波蘭政治風向的轉變,已經突破了蘇共中央可以容忍的底線。為防止波蘭變成下一個匈牙利,10月18日當晚,也就是波蘭八中全會前一天,蘇聯最高統帥部突然命令駐扎在下西里西亞和波美拉尼亞的蘇軍北方集團軍向華沙開進。東德蘇軍處於戰備狀態,許多蘇聯軍艦駛入格但斯克灣。波方瓦茨拉夫·柯馬爾與瓦茲米澤·穆希准將下令華沙城防軍進入戒備狀態,指揮布置防禦設施和組織民兵,以防備可能的軍事衝突。 10月19日清晨,赫魯雪夫親率陣容強大的蘇聯代表團飛臨華沙上空,這次訪問沒有事先通知,波共領導層大吃一驚。哥穆爾卡、西蘭基維茲、扎瓦茲基和奧查布趕忙前往機場迎接不速之客。波共領導人在深秋華沙清晨的寒風中裹緊大衣站立恭候赫魯雪夫,後者故意無視波方,先在機場寒暄了同批趕來的蘇聯將領。哥穆爾卡看著赫魯雪夫氣勢洶洶的逼近,他揮舞著拳頭,口中不停呵斥,身後跟著米高揚、莫洛托夫、科涅夫等人。哥穆爾卡和奧查布面面相覷,只能硬著頭皮迎接,賓主氣氛非常尷尬且僵硬。赫魯雪夫出席八中全會以及延遲會議的要求均遭波方拒絕,八中全會如期進行。但會議臨時增加議程,增選哥穆爾卡等人為中央委員,與蘇共代表團會談。當天上午,雙方在貝爾維德宮落座,談判非常困難,雙方互相指責,會議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 哥穆爾卡明確表示必須要走「波蘭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再生搬硬套蘇聯模式。赫魯雪夫則認為波蘭的改革缺乏「兄弟協商」,國內反蘇活動沒有被遏制,尤其是撤除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令他不可接受。會中,赫魯雪夫不止一次威脅要進行軍事干預,還怪罪波蘭新政治局里沒有更忠於蘇聯的同志,以及近期威特沃叛逃的丑聞。奧查布不卑不亢,對答如流。他認為赫魯雪夫在演講中大肆批判史達林之後,波蘭已經無法返回史達林時代。波方再次適時退步,表示也會進行社會整頓,不能將小規模騷亂上升到威脅整個蘇維埃聯盟的程度。波方的退步,以及赫魯雪夫的中途休息令會議氣氛有所緩和。赫魯雪夫表達了他實質性的擔心,即哥穆爾卡是否有太多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是否會背叛康米主義事業。西蘭基維茲堅定的回答說,哥穆爾卡將對波蘭的愛國主義和對蘇聯的忠誠結合在一起,他是波蘭領導人的不二選擇。這句話實際上給赫魯雪夫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又暗示他哥穆爾卡已經成為PZPR領導人的既成事實。奧查布並非完全支持哥穆爾卡的政治主張,也沒有在政治鬥爭中落敗,而是他知道一個分裂的PZPR回給蘇聯製造完美的干涉藉口。奧查布不願借蘇聯之手鞏固自己的政治利益,他將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了個人利益之前,通過有限的改革,讓波蘭避免經受「匈牙利十月事件」的悲慘教訓,這就是他的政治智慧。 l (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 社民黨,又被成為「第三條道路」。是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對資本主義進行溫和改良而非暴力革命進入理想社會的意識形態。) · 得到奧查布的支持,哥穆爾卡得以信心十足地與赫魯雪夫談判。他侃侃而談,希望蘇聯允許波蘭增加自治權與溫和改革,同時又保證改革是波蘭內部事務,會繼續維持與蘇聯的所有同盟條約。此時,波蘭的工人、學生展開遊行示威支持波共中央,多數波蘭軍隊也不再聽從羅科索夫斯基的指揮。赫魯雪夫確定哥穆爾卡的立場可以信任之後,便同意撤銷武裝干涉波蘭的威脅,將羅科索夫斯基撤回蘇聯,也認可了哥穆爾卡在波蘭的地位。波蘭10月份的社會抗議活動相比波茲南事件時期更加溫和,穩定下來的社會氛圍不會爆發動亂。此外匈牙利愈演愈烈的革命鬥爭也分散了蘇聯的注意力。確認赫魯雪夫讓步之後,哥穆爾卡也同意在11月赴莫斯科訪問。10月20日上午,在和熙的陽光下,波方領導人將蘇聯代表團送上飛機回到莫斯科。在波蘭社會各界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化解了一次潛在的災難,波共領導層有驚無險的通過了「十月事件」的考驗。 10月21日,波蘭八中全會圓滿落幕,哥穆爾卡當選為PZPR第一書記。10月24日,哥穆爾卡站在嶄新的迪菲拉德廣場上,面對成千上萬華沙市民,高呼「同志們!市民們!首都的工人們!」發表了一番激動人心的,長達40分鍾的演講。哥穆爾卡強調「波蘭統一工人黨將領導波蘭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群眾人聲鼎沸,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維申斯基大主教在10月28日獲釋,PZPR與波蘭宗教界正式和解。僅在四個月之前,波共當局在波蘭的形象仍是蘇聯鷹犬,而現在PSL已經相當程度贏得了民心。哥穆爾卡的威望和政治地位達到巔峰,他身上康米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被淡化,更多展現出的是在俄國人的刺刀前勇敢保衛國家利益的波蘭領袖。 關於波蘭十月事件,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插曲。 盡管赫魯雪夫返回莫斯科並下令蘇軍停止調動,但蘇波之間的矛盾仍未徹底解決,蘇軍坦克仍在華沙不遠的地方徘徊。在10月2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的會議中,赫魯雪夫的態度仍然猶豫。這時,波蘭得到了來自新中國的強有力支持。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總結了十月事件的兩個性質,分別是「波蘭反蘇、反社會主義的右派翻天」以及「波蘭反對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前者是多數人的看法,後者是少數人的看法。大使館將兩種看法上報中央,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分析了波蘭十月事件的性質,最終支持少數人的意見,做出了「蘇波關系搞得這樣緊張,是蘇聯大國沙文主義造成的。」這一正確判斷。10月20日當天,毛主席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帕維爾·尤金,將中國堅決反對蘇聯武裝干涉波蘭的立場傳達給了赫魯雪夫。 10月24日,後來中國駐波大使,當時還在華沙外交學院留學的劉彥順剛走進教室,他的波蘭同學尤萊克就欣喜若狂地呼喚他,並趕來激動的握手說:「謝謝中國!毛澤東主席支持我們!中國康米黨和我們在一起!」一頭霧水的劉彥順後來才知道中國的態度有多重要。當天,赫魯雪夫終於打電話給哥穆爾卡,下令蘇軍全面撤軍,「十月事件」徹底結束了。 11月16,哥穆爾卡踏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車,波蘭代表團獲得了蘇聯方面的重大政治讓步。波蘭城市卡托維茨取消了「史達林格勒」的名稱,史達林的名字也從華沙科學文化宮的正式名稱中刪除,波蘭各地紛紛建立了紀念華沙起義、國家軍和波蘭人民軍的紀念碑。社會層面,允許公民擁有貴重金屬和國外貨幣、允許重啟波蘭童子軍協會、允許重開學校的宗教課程。政治上,集體農莊制度被廢除、1500名政治犯和35,000名在高壓時代被送進監獄的人被釋放,包括許多前國家軍老兵,在蘇聯的29,000名波蘭人也被允許回到祖國。同時,包括羅科索夫斯基在內的32名蘇聯軍官從波蘭軍隊中撤離。文化方面,繪畫、音樂、攝影和電影也被允許創作非主旋律的題材。波蘭無疑在「十月事件」中受益匪淺,其地位從蘇聯的傀儡國或「殖民地」,變成了衛星國或「自治領」。 隨著西德總理康拉德·阿登納簽署「歐洲國防共同體」條約,西德在50年代初被允許重新武裝,得到了聯邦國防軍的完全控制權。理所當然的,這引起了東歐諸國的強烈抗議。因為對德國法西斯軍國主義崛起產生的後果,東歐人民是世界上體會最深的,尤其是波蘭和蘇聯。起初,蘇聯提出了加入北約的要求,並給出了從德國撤軍並讓兩德統一的條件。但北約的意識形態對抗逐漸升溫,拒絕了蘇聯的提議。1954年10月23日,在二戰結束僅9年之時,全副武裝的西德加入北約。11月,蘇聯要求建立新的《歐洲安全條約》以卸除西德武裝,仍被北約拒絕。作為應對,東德也重新武裝,以國民人民軍作為國防部隊。 1955年5月14日,七個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首腦齊聚華沙,正式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這便是「華沙條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WTO)。七個成員國分別是蘇聯、東德、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華約的意義就是應對北約咄咄逼人的戰略威脅,華約的建立標志著冷戰對抗的升級。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