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希特勒

Tag: 希特勒

《治癒希特勒》上架Steam 治療元首避免二戰爆發

希特勒的生平一直為世人所研究,如今有一款遊戲能讓你扮演心理醫生,進而診斷並治療元首。近日獨立遊戲《治癒希特勒》(Heal Hitler)在Steam平台上架,遊戲將於今年夏季推出,暫不支持中文。 Steam商店地址:點擊進入 《治癒希特勒》是一款治療阿道夫·希特勒精神病的遊戲,由開發者Jon Aegis獨立製作。玩家將扮演心理醫生,在辦公室里診療希特勒,他宣稱自己有暴怒的問題。 遊戲的進行方式是以視覺小說般的文字敘述選擇來進行,玩家必須運用弗洛伊德或榮格等心理學大師的理論來探究希特勒的過去與創傷,並進而揭曉他內心的恐懼、憤怒與仇恨。最終你的目標是治療好元首,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Jon Aegis表示《治癒希特勒》不是搞笑遊戲,他對希特勒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歷史資料和相關人士對希特勒的心理進行深度分析,遊戲內含弗洛伊德和榮格的精神分析理論,多達16種不同結局,部分選擇可能會對歷史造成嚴重影響。 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1939年以前 希特勒的人生經歷,勵志青春迷茫的你

世界近代史上,希特勒的名字如同惡魔一樣,影響了世界幾十年。也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影響。 但是,你知道麼,在他成為惡魔式的野心家之前,也是一個迷茫的年輕人! 希特勒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後做個畫家或是建築設計師,兩次應考,兩次都沒被藝術學院錄取,結果世界跟著一起遭殃。19歲時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因為考試成績差而未被錄取。他本人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藝術學院沒有錄取他「世界肯定蒙受了重大損失」。 後來他又去考建築學校,因為他中學沒有畢業,不符合該校招生條件,也沒有能被建築師學校錄取。儘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維也納,直到1913年。他沒有職業或就職目標,在用完他繼承的遺產和起初領到的孤兒補助金之後,就依靠當臨時工和畫風景明信片餬口。妥妥的一個迷茫少年 有人曾為維也納藝術學院犯下的這個歷史性錯誤扼腕嘆息,如果誰能改寫歷史,第一次對希特勒扭轉乾坤!讓維也納藝術學院錄取希特勒,也許他就不會成為禍害人類的納粹狂人,而是一名畫家!建築大師。其實要我說,當時的社會,在逼著一個偉大的惡魔在產生而已,我真想把時光倒流,跳到那個時候,讓他們重新錄取這個德國納碎瘋子! 希特勒確實喜歡藝術,而且在繪畫和建築方面,頗有天賦,並且參與過保時捷公司的一些設計。而希特勒早期的繪畫作品也多以建築為主,偶有靜物寫生,如果按照這條路走下的,他的野心也許會被藝術與建築所淡化。歷史卻錯失了這個機會,讓這個夢想成為畫家的人,逼著選擇了士兵,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步步喜歡上了權力,在1933年成為德國的最高統治者。 很多史學家都曾說過,倘若希特勒在1939年9月1日前死去,他都將是德國最傑出的人物。成為德國歷史上最讓人敬佩的政治家和領袖。我也希望他那天死去,但是,歷史卻又給他創造了為所欲為的機會! 他成為德國「元首」頭三年,全身心致力於恢復德國經濟,大量財政工程用於公共建設,其中包括里程達8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網,這從而吸收了大量的失業人員。在此期間,他也花費巨資去重整軍備。毋庸置疑的是,希特勒在解決經濟危機上,創造了「經濟奇蹟」。面對這六百萬失業人口,希特勒花了三年時間就基本消滅了失業。五年後,希特勒更是將德國經濟翻了一番,一躍成為資本主義第二經濟強國。 《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陸軍不得超過十萬人,不可以發展空軍,不得建設坦克和潛艇。希特勒在1935年公開了重整軍備的計畫,德國空軍被重新組建起來,隨後德國空軍飛機數量將遠超英法總和。希特勒隨即開始了收復一戰後損失的領土,1935年收回薩爾區、1936年收復萊茵蘭,1938年吞併了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注意:這些行動雖然有暴力威脅,武力壓迫等一系列政治手段,但確實沒有發生戰爭而是和平統一!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希特勒公元1939前半生!多麼優秀!多麼耀眼! 或許你也在迷茫,也有很多天賦,但是依靠才藝創造生存條件開始是很困難的。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希特勒告訴我們,任何方向都可以成功的!馬雲告訴我們,我其實也想一直安靜的做一個老師。因為維護親情友情愛情是需要成本的!我必須創業!好了,我現在又可以做老師了。 先找到你的飯碗,再找到你畫筆! 來源:kknews1939年以前 希特勒的人生經歷,勵志青春迷茫的你

同樣戰敗,為什麼希特勒必須死,而裕仁天皇卻能逃脫審判?

二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人類戰爭,而德日法西斯(義大利太弱了)作為始作俑者,也被永久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德國元首希特勒,日本天皇裕仁,他們在各自國家都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戰爭的發動和進程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同樣都是對戰爭負有主要責任的戰犯,他們的結局卻迥然不同。 當蘇聯紅軍一路平推拿下柏林時,希特勒在地下指揮所里自殺身亡,畢竟對於元首來說,如果像墨索里尼一樣,在公眾面前被弔死,那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結果,而百萬蘇聯紅軍拿下柏林,他必然會是這個結局。 反觀日本,日本也無條件投降了,美軍進駐了日本全境,幾百萬日軍也就地復員回家,對於天皇的命運,美軍要殺要剮也就一句話的事情,但最終美國人放過了裕仁,裕仁又安安穩穩地做了44年的天皇,連同之前的任期,他總共做了63年的天皇,也成為日本歷史上最長壽以及在位時期最長的天皇。 若元首地下有知,得知如此迥異的結局,那是氣的棺材板也蓋不住的。 要究其原因,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實力問題。 我們先拿德國說說,為什麼希特勒必須死。 要論二戰中人口損失最大的國家,當屬蘇聯,軍隊平民死亡達到2700萬,蘇聯的年輕男性死得實在太多,導致現在的人口比例還是男女失衡。 當然有人會覺得不服氣,說咱中國才是傷亡最大的國家,但我們所說的是指傷亡3500萬人,死亡人數還趕不上蘇聯,道理也很簡單,德國和蘇聯都是工業國家,雖然人口都遠低於中國,但是軍隊動員人數都超千萬,那時的工業強國之間發生滅國戰,那殺人的效率就太恐怖了,蘇德戰爭堪稱二戰中最血腥的戰場,四年中的戰事一直很激烈,一直就是互相平推殺戮,8成以上德軍死於蘇德戰場。至於中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戰爭的烈度和殘酷性略低於蘇德戰場,大多數時候都是戰略相持階段,大的戰事主要集中在戰爭前期。 德國人對蘇聯實在太狠了,蘇聯對於德國那是失去了一代人的刻骨仇恨,這血海深仇,對於倡導以牙還牙的蘇聯人來說,德國是永遠還不清的,所以,除了紐倫堡法庭上的那些戰犯,在蘇軍一路向西平推的過程中,只要是有一定劣跡的納粹分子,被抓住就是立即絞刑的懲罰。 戰前的蘇聯,論實力也就是個歐洲強國,美國英國一時半會還不是很看重,但是戰爭結束之時,蘇聯紅軍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萬,最強悍的納粹德國有8成以上的軍隊是損失在蘇軍手里的,盟軍的主要反擊還是在諾曼第登陸之後,那時候的德軍早已沒有戰爭中前期的強悍,裝備和給養條件也不復往昔,盟軍打德國,相對蘇聯出的力氣和鮮血,實在是少得多得多,所以在對德戰後處理問題上,英美等國並不具備一言九鼎的權力,還得看史達林的意見才行。 舉個例子,南斯拉夫的解放主要還是靠狄托領導的游擊隊,蘇軍起的作用並不大,所以冷戰期間,南斯拉夫外交比較獨立,對蘇聯也能時不時來點大嗓門,而其他的被蘇聯解放的東歐國家不行。 既然蘇軍拿下了柏林,那自然會去找希特勒算算總帳,不管過程如何,希特勒橫豎都是死,如果英美不想讓希特勒死,那史達林必然得和美國掀桌子,鑒於當時蘇軍武力充沛,美國斷然不敢和蘇聯翻臉。 總之,面對憤怒的蘇聯紅軍,當時沒人救得了希特勒。 下面再來看看日本,為什麼裕仁就能平安著陸,體面過關。 二戰中被日本禍害最深的,主要就是東亞、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日本人的暴虐和兇殘,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至於英美等國的盟軍,主要是對日作戰損失。 歐洲戰場,被德國禍害得那麼多國家,蘇聯人、法國人、英國人等等都拉著軍隊平推了德國本土,其他的國家也在戰後大規模肅清納粹分子、把上千萬德國平民趕出了所在國。 亞洲和太平洋戰場,隔著茫茫大海,亞洲的各受害國卻無力派軍隊到日本本土,最後是美國單獨占領了日本,美國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單獨改造了日本,並隨著冷戰局勢的發展,把日本打造成了遏制蘇聯的橋頭堡。 面對兇殘的日本法西斯,中國人就不想漂洋過海,登陸日本去懲罰戰犯嗎?怎麼不想。 但是,中國沒實力啊。 等到日本投降,國民政府的軍隊主要都在大後方,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武裝也沒有能力,即使抗日戰爭打了十幾年了,到了收穫勝利的時候,到了懲罰戰犯的時候,我們也只能望洋興嘆,只能無奈地看著英美等國主導了對日戰犯的審判。 日本的關東軍可謂是日本最後的家底,關鍵時候就差遷都中國東北了,但最終被百萬蘇聯紅軍平推了,關東軍的家底,面對我們是堅船利炮,面對蘇軍就是燒火棍。日本最強的海空軍,都被美軍打完了打殘了,然後美軍就直接上了日本本土,最後結果呢,對日的懲罰,美國等國說了算,中國等亞洲國家只能在一邊嘮嗑。 如果中國也能有一支強大的海空軍,也不用很強,就算是戰爭後期日本被美軍打殘的時候乘勢在東亞海域多消滅一些日本海空軍,在日本海空軍奄奄一息的時候占一些日本的地兒,為美軍的軍事行動做好妥妥的後勤保障工作,保障他們的運輸線什麼的,那東京審判,我們也能有較強的發言權,即使裕仁不死,那也能給個讓他痛苦的懲罰。 如果中國當時有如今的國力,那裕仁就別想活了,美國人也救不了他。 最終,因為我們實力不濟,美國在對日處理上占據了絕對話語權,最後美國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就放了裕仁一馬,日本從此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抓手,任美國擺佈的棋子。 來源:kknews同樣戰敗,為什麼希特勒必須死,而裕仁天皇卻能逃脫審判?

同是軸心國元首,為何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喪命,裕仁天皇安然無恙

德意日三個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在二戰期間對世界各國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罪行。在二戰結束後,紐倫堡軍事法庭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各個軸心國的戰犯進行了莊嚴地審判,他們的罪行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後人永遠唾罵。 然而仔細的對比三個軸心國國家元首的結局,我們就會發現:軸心國元首的結局是大不相同的。 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德國元首希特勒在1945年二戰結束前夕命喪黃泉,但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罪魁禍首,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日本裕仁天皇不僅逃脫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還悠哉悠哉的活到了戰後,見證了日本經濟的騰飛,直至1989年才壽終正寢。 那麼,同為軸心國元首和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罪魁,為何墨索里尼、希特勒與裕仁天皇的結局完全相反呢? 上圖_ 貝尼托·阿米爾卡雷·安德烈亞·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日) 義大利和德國本土都被反法西斯陣營武力占領 對法西斯軸心國的武力占領起源於1943年1月召開的卡薩布蘭卡會議。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卡薩布蘭卡召開國際會議,商討對軸心國集團的處置問題。經過反覆商議,美英兩個同盟國一致同意:德意日三國必須無條件投降。 1月24日,羅斯福總統召開新聞發佈會,將「軸心國無條件投降」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向全世界公佈,表達了世界正義陣營同仇敵愾,與法西斯戰鬥到底的決心。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也對羅斯福的聲明表示贊成。 根據無條件投降的規定,同盟國必須實現對軸心國國土的無條件占領,解散原政府,反法西斯同盟國占領軍當局實施原軸心國國土的政府職能。這就預示著: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裕仁天皇組織的政府必須解散,三個軸心國國家元首要麼死於非命或陣亡在戰場,要麼作為戰犯接受同盟國的審判。 上圖_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1943年7月9日,盟軍集中兵力向西西里島展開進攻。在激烈的戰鬥中,義大利軍隊損失慘重。由於墨索里尼發動的侵略戰爭造成了數以十萬計的青年在戰場上陣亡,義大利人民很快表現出了對墨索里尼的巨大不滿。在國內外的巨大壓力下,義大利國王利奧波德三世和陸軍元帥巴多格里奧聯合發動政變,剝奪了墨索里尼義大利首相的身份,並將墨索里尼囚禁起來。 從國際法的意義上看,義大利國內的政變標誌著義大利法西斯政府的自動倒台,法西斯陣營的瓦解。盟國於1943年10月承認義大利為反法西斯陣營的一方。但從實際的戰場角度上看,義大利政府退出戰爭並不是義大利國內法西斯勢力解體的重要標誌。 上圖_ 希特勒帶著墨索里尼參觀其被刺殺的爆炸現場 德軍營救出墨索里尼,並讓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北部承認傀儡政府與盟軍和義大利合法政府分庭抗禮,德軍更是占領義大利首都羅馬,操控墨索里尼傀儡政府和盟軍戰鬥到底。這就要求盟軍必須占領義大利全境。為了徹底肅清義大利境內的法西斯勢力,盟軍於1943年9月打響義大利戰役,義大利國內的反法西斯起義也風起雲湧。 經過盟軍和義大利軍民的浴血奮戰,德軍在義大利戰場節節敗退,墨索里尼傀儡政府自行瓦解。而墨索里尼本人也成為了義大利反法西斯游擊隊清算的對象。1945年4月27日,就在蘇軍攻克德國首都柏林前夕,墨索里尼被義大利游擊隊俘虜,第二天就被義大利游擊隊槍決。1945年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國C集團軍群向盟軍無條件投降。 上圖_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納粹德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 希特勒的死亡結局和墨索里尼類似。1945年春季,盟軍和蘇軍東西對進攻入德國本土。蘇軍兵臨德國首都柏林城下,1945年4月16日,250萬蘇軍在42000門火炮、6250輛坦克和7500架飛機的配合下發動柏林戰役,敲響了德國法西斯政府滅亡的最後喪鐘。 蘇軍將柏林城包圍得水泄不通,希特勒突圍毫無可能。為了保持元首所謂的「最後尊嚴」,希特勒在地下室里和自己的女友愛娃辦了婚禮,緊接著,希特勒舉槍自殺,結束了他本人可恥的一生。希特勒喪命後沒過多久,繼任德國元首的鄧尼茨將軍就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通過德日兩國元首喪命的經過,我們就能看出,儘管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喪命的過程有些不同,但他們都是在盟軍武力占領德意本土的前提下失去了生命。即便他們不死於非命,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要作為德意兩國的頭號戰犯在戰後接受盟國軍事法庭的審判。 上圖_ 裕仁天皇參拜靖國神社 裕仁天皇為何安然無恙? 德意元首死於非命,兩國原有的法西斯政府也被徹底解散了。但日本天皇卻在戰後成功逃脫了歷史的追責,還一直活到1989年,究其原因有以下2點: 第一,日本投降前要求保留天皇制,美軍和平占領日本本土,這為裕仁天皇逃脫審判埋下了伏筆。 1945年4月,主張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羅斯福總統不幸去世,主張對蘇聯強硬的杜魯門成為美國總統。在戰後遏制蘇聯這一戰略思維的考量下,美國不希望日本重蹈德國覆轍,美軍必須獨立占領日本,排斥其他國家占領日本,進而將日本打造成遠東抗擊蘇聯勢力的前哨陣地。 上圖_ 哈里·S·杜魯門(1884年-1972年),其姓氏早年在中國被譯作「褚盟」 因此,在冷戰思維的影響下,美國對日本投降做出了某些條件上的讓步,以換取日本早日向美國投降。這些條件就包括「保留天皇制」。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同盟國發出照會,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提出了保留天皇制等附加條件。由於美國主導了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太平洋戰場的絕對話語權,這使得其他同盟國和美國一起接受了日本的照會。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宣讀了《終戰詔書》。 上圖_ 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上圖_ 《終戰詔書》,亦稱《停戰詔書》 第二,美國需要日本天皇穩定日本、改造日本。 與日軍作戰多年的麥克阿瑟深知日本天皇的威力!在麥克阿瑟和杜魯門看來,日軍信奉天皇的武士道精神讓美軍對日作戰付出了巨大傷亡,而日本天皇一聲令下,日本國內又集體放下武器向同盟國投降,天皇在日本國民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絕對政治影響力。 一旦美國將裕仁天皇送上遠東國家軍事法庭,日本國內殘餘的法西斯力量必然捲土重來,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因此,出於戰後穩定日本、改造日本的需求,美國必須讓裕仁天皇在美國的主導下做傀儡,以滿足日本國民和右翼勢力的「政治需求」。為了照顧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情緒,美國占領軍當局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擔任首相的東條英機代替裕仁天皇作為日本頭號戰犯接受審判。正是美國的「暗箱操作」,讓日本時至今日都沒有徹底承認二戰罪行。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裕仁天皇傳》 程永明 著 【2】《太平洋戰爭史》 兒島襄 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kknews同是軸心國元首,為何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喪命,裕仁天皇安然無恙

諾曼第登陸,希特勒夢碎法國,大西洋壁壘為何如此脆弱?

諾曼第登陸,希特勒夢碎法國,大西洋壁壘為何如此脆弱? 文/無計讀史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略形勢的分水嶺,由此,盟軍正式開始轉入反攻階段。 從1940年希特勒攻陷法國之後,為了防止英國軍隊的突襲,希特勒開始在歐洲大陸的西海岸部署自己的防禦力量,不得不承認,當時的希特勒已經構建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大西洋壁壘。因而,當蘇聯深陷於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困境時期之時,面對史達林請求英國在歐洲大陸開闢開闢第二戰場,邱吉爾一再猶豫不決,因為憑藉當時英國的軍事力量,很難真正的站上歐洲大陸的土地。 但蘇聯為了緩解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困境,一直積極的與盟軍進行商談開闢第二戰場的決議,直到1943年5月,在英美華盛頓會議上才真正敲定了諾曼第登陸的時間。美國也由此直接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 在諾曼第登陸之前,盟軍採取了一系列的做法來轉移德軍的注意力,因為諾曼第本身就是德軍防禦的重點,直接強攻在當時的軍事戰略考量上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盟軍採用了很多障眼法。先是讓蒙哥馬利將軍的替身現身北非戰場,讓希特勒誤以為盟軍的重點在北非戰場。而後英國又在加萊的對岸屯兵調渡,大有一幅加萊登陸的意味。期間還運用潛伏在德國的盟軍間諜來散佈盟軍將要在加萊登陸的消息。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諾曼第登陸做好充分的準備。 1944年6月6日凌晨三點,隨著一陣炮火聲,諾曼第登陸正式拉開了帷幕。但其實在戰爭真正打響之前,盟軍已經向歐洲大陸投下了很多空降兵,他們已經占據了一些重點要道和戰略要地。但儘管如此,想要真正在諾曼第成功登陸,對於當時的盟軍而言,仍然困難重重。第一支搶先登陸的是來自加拿大的部隊,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拿下朱諾灘。 加拿大部隊使用水陸兩棲坦克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坦克大戰,但這時的德軍備考歐洲大陸,有著源源不斷的補給和養料輸送,而加拿大部隊的背後,則是一片汪洋大海。為了緩解補給和養料的不足,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果斷下令在諾曼第附近海域搭建了一個臨時港口,這樣就大大緩解了在給養上的不足。最終盟軍仍然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才成功登陸諾曼第,先後投入的兵力高達288萬。這也成為了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作戰。 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在諾曼第登陸這場戰役當中,盟軍共計傷亡人數12萬餘人左右。但這12萬多個生命的犧牲,換來的是盟軍,真正在歐洲大陸上撕開了希特勒大西洋壁壘的口子,在士氣上打破了希特勒不可戰勝的神話,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由此轉入了反攻的階段。 諾曼第衝開的不僅僅是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壘,同時也破碎了法西斯想要統治全球的幻想。 來源:kknews諾曼第登陸,希特勒夢碎法國,大西洋壁壘為何如此脆弱?
權利的游戲  龍母 艾米莉亞·克拉克 希特勒

艾米莉亞·克拉克坦言《權利的遊戲》最終集演講偷師諸多獨裁者包括希特勒

話說我在看《權利的遊戲》最終一集的時候,就覺得龍母在勝利後的一段演講就有點像希特勒演說的感覺,結果在接受Variety的采訪時,龍母的演員艾米莉亞·克拉克學習了很多獨裁者的演講,其中就包括了希特勒。 作為二戰最大的戰犯,希特勒的演講功力在歷史上都拍得上號,他的那種感召力和演講的節奏,就算我不懂德語看了一些紀錄片的片段都能感覺得到。克拉克說,在綠幕前表演演說,而且還是一個虛構語言的演說,她不僅僅要表演出最高統帥的氣勢與威嚴,同時還要分心到台詞和語言,為此我就要從很多獨裁者的演講中尋找靈感,其中就包括了阿道夫·希特勒,而且很多獨裁者說的語言我也不懂,從他們的演講中我體會到了,如果我自己能堅信每個我說出的單詞,觀眾並不會太在意這些詞的具體含義,而是會理解到我所表達的情緒和決心。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