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幻翔

Tag: 幻翔

采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協會原社長:北航科幻協會歷史回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協會由饒駿創建於1996年4月18日,歷屆社長共21任,會報《幻翔》從2002年11月創刊一共發行32期,其在2003年11月發起第1屆「原創之星北京高校科幻徵文」,2005年,2007和2009年又分別舉辦第2、3、4屆原創之星科幻徵文。據協會多位老成員回顧,2010年後科幻協會便開始難以為繼,很難舉辦活動,也缺少人來參加,於2021年9月注銷。 據北航幻協2002年第四任社長陽曦(妲拉)回憶,她剛接手時恰逢地下活動室裝修完成,也是社團開始接受社團管理中心管控的一年,各種政策開始逐漸被加入,比如學校不再允許出租多媒體教室給社團,不再允許社團在招新時張貼大型展板等等,又遇上了SARS疫情,協會要辦活動很艱難。 而原創之星最早便起源於過去古早的一些科幻論壇網站,他們自發組織「科幻擂台賽」,夏笳的《也蓮的天空》和《關妖精的瓶子》最早便來源於此,前者獲得了8月擂台賽的頭獎。受此啟發,妲拉在科幻作家星河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聯系了北京地區當時的十餘家高校科幻協會,同團委等機構溝通多次後終於敲定策劃,在2003年11月20日~12月20日期間舉辦了第一屆原創之星科幻徵文活動預算在兩千餘元左右,參與的高校包括七家科幻社團(北大,清華,北外,北科,北航,天大,南開)並由星河,凌晨和楊平三位科幻作家擔任評審。 這一次徵文結束後,妲拉在2004年9月卸任(她在2009年撰寫了《科幻協會的那些事》一文,詳細介紹了北航科幻協會從2001年到2004年期間的情況),第五任社長上任,但此時協會情況並不好,財務和組織都難以為繼,兩月不到便在11月12日傳給了第六任社長賈博,也是從這一任起,協會換屆改成一年一次。 由於賈博的改革卓有成效,協會在2005年拿到了《九州幻想》雜誌的贊助,將原創之星科幻徵文范圍擴展到全國,在全國范圍內區分賽區進行徵文,也就是「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全國高校科幻徵文」。當然,這一次徵文所耗費的資金也是相當巨大的——足足達到了5萬元。藉此機會,協會也率隊參加了多個雜誌與電視節目的采訪和錄制,讓北航科幻協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持續處於活躍狀態。 孫文捷也是同賈博一屆的活動部部長,她在2006年接手賈博職務擔任協會的第七任社長,2007年又傳給第八任社長趙晶。趙晶將第三屆原創之星科幻徵文繼續舉辦了下去,她在卸任之際還撰寫了一篇相當長的回憶錄《北航科幻:一段會史》,將北航幻協從2005年~2009年期間的所見所感所聞全部納入其中,盡管文中人物均使用為化名,但目前絕大部分均已可考證出時任成員。除此以外,他們還拍攝了《北航驚魂1》和《北航驚魂2》,取得了良好反響。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協會的活動開始進入停擺階段,人員也越來越少,一直到今天被迫注銷,最主要的問題可能還是社團政策和缺失活躍成員。從歷史活動及負責人的自述來看,協會活動主要依賴於時任社長和核心管理層,而「原創之星」科幻徵文的舉辦雖然使科幻協會在全國各地贏得了相當不錯的印象,但似乎並沒有給本校科幻協會得艱難狀況帶來太多改觀。2014年因管理不嚴導致一大批老成員離開協會似乎是導火索,不加限制的話題討論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采訪時間:2022年1月16日 賈博(北航2005年社長):河流你好,請問你大概想了解什麼情況,我去找一找相關的記錄。 河流:好的。簡單地說,就是把這些資料做一個備份和保存。現在《科幻世界》雜誌社也很支持這一項工作,專門申請了一個社內的硬碟用於保存我收集的這些科幻協會的歷史資料。 賈博(北航2005年社長):1996年是創世初期,當時的信息不是很全,饒駿學長現在是天宮二號副總設計師,你要是能找到他應該會對上古時代有更改多的了解。我可以確定的是陽曦開始的傳承,一年一任會長也是從我這邊開始改的,原來有一次任幾年的情況。科幻世界早期的主編楊瀟也是我們北航畢業的,不過那是在七十年代後期了。 早年間地下室是科幻和宇航協會的共同活動地點,聚集的都是一批文藝復興式的人傑。1996年協會建立的時候就設立了地下室,一直用到2008年,就是學校教學樓下面的一些地下室,學校騰出來了地方給大家做社團活動,一個或幾個社團占一間小屋子。後面就好像是斷了線一樣,完全沒有信息了。96饒駿-99(未知)-01張劍-02陽曦-04(未知)-05賈博-06孫文捷-07趙晶-08喬曉楠-09李竹-10張鎮麟-11吳汶俊。 河流:我可以繼續補充:12鄒子龍-13劉怡年-14鈔乾-15高劍豪-16劉可仁-17廖加豪-18王瑞琪-19胡奕柯-20管慧卓。 羅宛臻(2012年外聯部長):2010年接手的時候是一個比較蕭條的時期,沒怎麼辦活動,會員也比較少,再加上正好北航啟用新校區,老會員和新會員之間聯系可能不太方便。2010年啟用新校區,2010級開始大一和大二在沙河校區,科幻協會情況就開始不好了。原創之星也沒辦下去,新人也越來越少。 某匿名社員:科幻協會最開始的時候沒人做活動,2015年因管理不嚴導致一堆人退群,於是設了群規,禁止特定話題,然而治標不治本,這麼一搞沒人說話了。 後來群里又不控制話題,也不控制人員身份,2021年鍵政跟打拳的霸占了那個群,再加上一幫社會上的科幻人在里面瘋狂打廣告,我就退了。 賈博(北航2005年社長):唉,怎麼感覺協會就只變成一個群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後面的真的管不了了,只是沒想到會變成這樣。當年還差點去做幻想文學,以為能搞出中國的《龍與地下城》,後來還是做了IT。 我當時接手的時候整個協會就基本上死了。其實在我和陽曦之間還有一任會長,只做了兩個月左右。2004年11月12日他找到我來接手這個協會,因為財務上難以為繼,組織上也七零八落,所有的人都是只為了看電影(盜版)才來的。他在找我之前找過了好幾個人,沒有人願意接手。 如你所見,最早的科幻協會和宇航協會是一家,屬於是宇航學院主管的,會長也是一直在宇航學院的內部流轉,審批也是從宇航學院的流程。 就像是各個學院下面一般都有幾個掛名的「協會」一樣,科幻協會最初也是一個小圈子。我們那一屆大一沒有在本校,因為校舍改造去了廊坊東方大學城,最初科幻協會招新都是在宇航學院的大班會上和宇航學院一起進行的。我是自動化學院的,為了加入協會「混」進了宇航學院的大班會。 學生協會一般都是拉大一大二的新生做「燃料」,收會費。因為到了大三大四人們就忙出國,忙考研,忙就業,完全沒有什麼人來參加活動了。那個時候的困境和現在的學生科幻協會的困境基本一樣: 沒經費。會員每年都要交錢,但也就是能「騙」新生入學賺一筆錢,之後就沒有人交錢了。沒組織。借書和放電影的時候很多人,但是真正做事的人沒有,流動性也大,根本留不住人。沒方向。你拉來了一群滿懷好奇的人進來,但是來了做什麼?借教室放盜版電影越來越難,科幻沙龍聊不下去,最後就成了借書室,大家的熱情慢慢耗盡。 所以,我當時做了幾件事: 資金上:會費上調(10元->15元)但是交一次管終身,不用年年交,只要你在學校,哪怕讀到博士,只要交一次,就可以一直當會員。支出上以購書和印會刊為主。和印刷廠談合作,保證會員定期有福利(4-12版會刊送到門),也變相用發會刊的機會為協會做宣傳。組織上:會員分兩類,一類是核心會員就是有熱情要做事的,一類是普通會員就是來了想要有福利的。各部門和協會的負責人只從核心會員出,普通會員定期收到會刊可以從書庫借書。 方向上:明確了一定要做第二屆原創之星。並以此為機會對外聯誼和各地的協會搞好關系。和北大,清華,天大,南開,大工,浙大等協會的關系就是這個時候建立的。有了和學校的關系,再去談商業合作,同時反過來用商業機會給學校承諾活動經費。平時活動也做為鍛鍊隊伍的機會。類似於現在商業上「兩頭湊」或說「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的模式。 當時前三四個月基本就是在找人的階段,但是之後整體運作就盤活了。當時還有一個決定就是協會未來的會長一年一換不再限於宇航學院的學生,但是仍舊保持掛靠在宇航學院下面。 所以才有了後來你看到的一年一個新會長的情況。同時也是以此為契機,讓各個部長之間競爭,這樣也給新人留在協會的動力,基本建立了:大一新人->大二部長->大三會長的上升路線。但是我們內部的說法是這些頭銜都是虛的,如果有需要的話,任何人出去都可以對外宣稱是科幻協會管事的。當時我們協會之間核心成員的聯系比同班同學還要強,只要有五到十個人做凝結核,整個協會就會起來。 河流:是不是還有做成員花名冊? 賈博(北航2005年社長):現在這些人的名冊我還留著,從中國帶到了澳洲。那年在活動上我們也算是百花齊放了。我們當時參加很多央視節目的錄制: 中央一台好像是《東方時空》和楊立偉做節目中央十台和復旦大學江曉原教授 還有一些學校的講座: 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和做UFO研究的校友張靖平的《中國近年UFO目擊》星河老師的《時間足夠你愛》還有參加各地社團組織的科幻作家見面會等等。 當時得到了天津的鄭軍老師,河南的王晉康老師,山西的劉慈欣老師,北京的星河,楊平,凌晨,蘇學軍老師等知名科幻作家的很多幫助。 2008年以前是紙媒最後的巔峰時代,各種新雜誌不斷涌現,我們最後也是緊緊的抓住了這個機會才成功的和九州合作,完成了第二屆「原創之星」也就是第一屆「九州獎」的徵文。這個大區制也是我們當時為了後面「加盟」的學校想的一個辦法,相當於是今天的代理商,這樣可以給各個學校以組織的機會,名單應該在我們的協會郵箱里,當時有一個常用的[email protected],但是後面沒有人維護了,時間一久就被注銷了。 後期還有外校的同學來參加我們的協會。和九州的合作是另外一個重要的事,因為我們那時沒錢,只能從外面來拉錢做全國的活動,中間我們試過了各種可能的贊助商,也有很多想像不到的問題(整個活動差點因為搞「學生串聯」給黃了)。當時在作家活動會上我們見到了江南,他們的九州實體雜誌也正好需要推廣和落地,我們就談了合作的可能,後來在2005年國慶我又去了上海九城見了潘海天和今何在。當時的中文在線是很早開始做網絡文學網絡出版的一家,但是那時他們還沒有找到Kindle這顆大樹,我們也是通過渠道找到了他們做網絡上了合作方。 原創之星後面做不下去估計也是組織上和資金上要求太高了,我們當年全國活動的總花費大概有五萬,這是一般的學生組織根本沒法拿得出的。這基本是一個全職工作,當時學業什麼的完全管不了了。 2004年接手後我在會刊上寫的「協會進行時」(就是卷首語): 河流:現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幻協會2020年社長管慧卓確認,北航幻協已於2021年9月在社聯注銷。有您的回憶,也算是讓這個科幻社生前的記憶得到了留存。 賈博(北航2005年社長):謝謝告知,五味雜陳…也算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了吧…謝謝你,這對我也很有幫助。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