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心血管疾病

Tag: 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吃花生可能降低亞洲人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根據今天發表在《中風》雜誌上的新研究,與那些不吃花生的人相比,生活在日本的亞裔男性和女性吃花生(平均每天吃4-5顆花生)發生缺血性中風或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較低。雖然以前的研究將美國人食用花生與改善心血管健康聯系起來,但這項研究中的研究人員特別考察了日本男性和女性食用花生與不同類型的中風(缺血性和出血性)和心血管疾病事件(如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發生率之間的聯系。 "我們的研究首次揭示,在亞洲人口中,缺血性中風發病風險的降低與較多的花生消費有關,"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吹田市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社會醫學系特聘公共衛生副教授Satoyo Ikehara博士說。"我們的結果表明,在飲食中添加花生對預防缺血性中風有好處"。 Ikehara說,花生含有豐富的心臟健康營養物質,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通過減少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液中高濃度的'壞'膽固醇和慢性炎症,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了人們報告的吃花生的頻率與中風發生和心血管疾病的關系。樣本包括在1995年和1998-1999年兩個階段招募的人,總共有74000多名亞洲男性和女性,年齡在45至74歲之間,來自基於日本公共衛生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參與者完成了一項全面的生活方式調查,其中包括一份關於食用花生頻率的調查問卷。他們被跟蹤了大約15年--直到2009年或2012年,這取決於他們最初加入的時間。 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是通過與研究地區的78家參與醫院的聯系來確定的。 研究人員調整了其他健康狀況、吸菸、飲食、飲酒和體育活動,正如參與者在調查問卷中所詳述的那樣。根據醫療記錄,研究人員注意到在隨訪期間有3599次中風(2223次缺血性中風和1376次出血性中風)和849例缺血性心臟病。 花生消費水平被排成四個四分位數,每天0顆花生是最少的攝入量,而每天4.3顆無殼花生(中位數)是最高的。與無花生飲食相比,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吃大約4-5顆無殼花生與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降低20%,總中風的風險降低16%;以及患心血管疾病(這包括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3%的數據有關。 在食用花生和降低出血性中風或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之間沒有發現明顯的關聯。食用花生與降低中風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聯系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是一致的。 Ikehara對此表示:"盡管研究參與者吃的花生數量不多,但還是發現了食用花生對中風風險,特別是缺血性中風的有益影響。"吃花生和樹堅果的習慣在亞洲國家仍然不普遍。然而,在一個人的飲食中添加哪怕是少量的花生,也可能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周吃大約五份無鹽堅果,除了花生外,其他健康的堅果選擇包括無鹽腰果、核桃、山核桃、夏威夷果和榛子。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適度飲酒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病發作和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每周喝不超過105克的酒--相當於13個英國酒精單位、不到6品脫的中等強度啤酒,或剛剛超過一瓶葡萄酒,可能與心血管疾病(CVD)患者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風險的降低有關。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開放性期刊《BMC Medicine》上。 通訊作者Ding Chengyi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不需要為了防止更多的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心絞痛風險而停止飲酒,但他們可能應該考慮降低每周的酒精攝入。由於飲酒與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不應鼓勵那些不喝酒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去喝酒"。 來自英國UCL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那些每天喝不超過15克酒精的人,也就是相當於不到兩個英國酒精單位,一個單位相當於半品脫中等強度啤酒或半杯標準葡萄酒,與不喝酒的人相比,復發性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較低。他們還發現,與不喝酒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喝超過62克酒精的人,相當於不到8個英國單位則並沒有增加復發性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 雖然每天喝15克酒精與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較低有關,但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風險最低的人每天喝6到8克酒精,相當於不到一個英國單位。那些每天喝六克酒精的人比不喝酒的人復發心臟病、心絞痛或中風的風險低50%。與不喝酒的人相比,每天喝8克的人因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心絞痛而死亡的風險降低27%,每天喝7克的人因各種原因而死亡的風險降低21%。 作者利用從英國生物庫、英格蘭健康調查、蘇格蘭健康調查和以前的12項研究中獲得的數據,估計了48423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和死亡的風險。參與者報告了他們的平均飲酒量,隨後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數據來自健康、入院和死亡登記記錄,時間跨度長達20年。 作者提醒說,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高估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適度飲酒者的復發心臟病、中風、心絞痛和死亡的風險降低。這是由於在他們分析的一些數據集中,重度飲酒者的代表性不足,以及將可能因健康狀況不佳而戒酒的前飲酒者歸類為非飲酒者。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食用澱粉類零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澱粉類零食會損害心臟健康嗎?今天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在任何一餐後吃薯片或其他澱粉含量高的澱粉類零食都與至少50%的死亡風險和44-57%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有關。相反,在特定的膳食中吃水果、蔬菜或乳製品與心血管疾病、癌症或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 研究的主要作者、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李穎博士說:"人們越來越關注他們吃什麼以及何時吃。我們的團隊試圖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食物在某些膳食中食用時的影響"。 李和同事分析了2003年至2014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NHANES)中21503名參與者的結果,以評估所有膳食的飲食模式。在研究人群中,51%的參與者是女性,所有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年齡在30歲或以上。為了確定病人的結果,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國家死亡指數來記錄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因心血管疾病、癌症或任何原因而死亡的參與者。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參與者在不同的膳食中吃了什麼類型的食物來對他們的飲食模式進行分類。對於主要的膳食,確定了早飯的三種主要飲食模式。西式早餐、澱粉類早餐和水果類早餐。西式午餐、蔬菜午餐和水果午餐被確定為午餐的主要飲食模式。西式晚餐、蔬菜晚餐和水果晚餐被確定為晚間餐的主要飲食模式。 對於零食,穀物零食、澱粉類零食、水果零食和乳製品零食被確定為兩餐之間的主要零食模式。此外,不適合特定膳食模式的參與者被作為參考組進行分析。研究人員指出,西方飲食模式的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較高,這與許多北美的膳食相似。 西式午餐組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精製穀物、固體脂肪、奶酪、添加的糖和醃制的肉的份量。以水果為主的午餐組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全穀物、水果、酸奶和堅果。以蔬菜為主的晚餐組的參與者消費了最多的深色蔬菜、紅色和橙色蔬菜、西紅柿、其他蔬菜和豆類的份量。食用澱粉類零食的參與者消耗了最多的白薯份量。 根據他們的發現: 吃西式午餐(通常包含精製穀物、奶酪、醃制肉類)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44%有關。 吃以水果為主的午餐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4%有關。 吃以蔬菜為主的晚餐與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分別減少23%和31%有關;以及 在任何一餐後食用高澱粉含量的零食,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0-52%有關,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44-57%。 "我們的結果顯示,各類食物的數量和攝入時間對保持最佳健康同樣關鍵,"李說。"未來的營養指南和干預策略可以整合一天中食物的最佳消費時間"。 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包括,飲食數據是由參與者自我報告的,這可能導致回憶偏差。而且,盡管研究人員控制了潛在的混雜因素,但不能排除其他未測量的混雜因素。 來源:cnBeta

研究:亞洲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急速增加,占全球一半多

據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全球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亞洲。該項研究論文敦促識別亞洲國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徵以抗擊流行病。報告指出,亞洲死於心血管疾病(CVD)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2019年全球超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發生在亞洲國家。 資料圖 這些數據表明,迫切需要了解亞洲國家心血管疾病的負擔和流行病學特徵,進而制定出地方性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戰略以應對這一流行病。 從1990年到2019年,亞洲XVD死亡人數從560萬上升到1080萬。近39%的CVD是過早的,這意味著他們發生在70歲以下的人,這明顯高於美國的CVD過早死亡(23%)。大多數CVD死亡是由於缺血性心臟病(IHD)或中風。研究人員稱,亞洲CVD流行的增加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社會經濟、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流行程度及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能力。 在這篇研究文章中,作者從多個來源回顧了亞洲國家的CVD流行病學數據,另外還確定了亞洲的5個流行病學特徵:持續增加的CVD死亡率;CVD死亡率的地理差異;主要CVD亞型的區域差異;處於CVD流行不同過渡階段的國家;在管理能力不足的大多數國家,可改變的CVD主要風險因素的流行日益加劇和巨大負擔。 「及時提供有關亞洲國家CVD負擔和流行病學特徵的信息對於了解挑戰並為制定合理的政策、戰略和行動以防治心血管疾病流行至關重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肺和血管疾病北京研究所的預防心臟病學教授Dong Zhao說道。 從1990年到2019年,亞洲CVD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從23%上升到35%,男性和女性的CVD粗死亡率均表現出上升。CVD粗死亡率的上升表明亞洲人群心血管疾病負擔的增加。 據悉,2019年亞洲國家的粗CVD死亡率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亞洲CVD死亡率最高的是喬治亞(每10萬人中有810.7人),最低的是卡達(每10萬人中有39.1人),相差20倍。 雖然IHD和中風是亞洲CVD最常見的原因,但這兩種CVD的流行在亞洲地區和國家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中亞、西亞和南亞,IHD是CVD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東亞和東南亞,中風死亡比IHD死亡更常見。在中國,CVD死亡的主要亞型已從中風轉向IHD。據作者稱,亞洲地區或國家間主要CVD亞型差異的根本原因仍不清楚。 這項研究還比較了亞洲低、中、高收入(或已開發國家)國家的CVD譜特徵--因為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可能具有不同的CVD流行過渡階段。 Zhao指出:「認識到不同亞洲國家CVD流行的不同過渡階段的特徵至關重要,這樣以便指導這些國家確定公共衛生、資源配置和研究方面的優先問題。」 大多數亞洲國家處於快速增長的CVD流行的第二階段。在中國等國家,CVD死亡率相對較高,其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一般超過40%。高收入或已開發國家CVD流行的特點是流行病學轉變的第三個階段,CVD死亡的比例較低。在日本和韓國,CVD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分別從1990年的34.9%和36.2%下降到2019年的26.6%和24.3%。 研究人員稱,CVD風險因素的增加是亞洲CVD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可調節原因。這些危險因素包括飲食、吸菸、血脂異常、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Zhao表示:「這一綜述中總結的信息提供了亞洲CVD流行病學的完整圖片,其強調了發展局部CVD預防策略和研究的具體要求,另外還可能闡明了亞洲不同國家當前和未來面臨的挑戰。」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食用加工肉製品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間的聯系

據媒體報導,由麥克馬斯特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全球研究發現,食用加工肉製品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存在聯系。同一研究沒有發現與未加工的紅肉或家禽有同樣的聯系。這些信息來自於橫跨五大洲21個國家的134297人的飲食和健康結果,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了肉類消費和心血管疾病的數據追蹤。 在對參與者進行了近十年的跟蹤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周食用150克或更多的加工肉類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46%,與不吃加工肉類的人相比,死亡的風險高出51%。然而,研究人員還發現,中等水平的非加工肉類消費對健康有中性影響。 「肉類攝入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證據是不一致的。因此,我們想更好地了解未加工的紅肉、家禽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與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率之間的關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巴基斯坦阿迦汗大學的副教授Romaina Iqbal說。 麥克馬斯特大學和漢密爾頓健康科學學院人口健康研究所(PHRI)的調查員Mahshid Dehghan說:「現有的全部數據表明,作為健康飲食模式的一部分,食用適量的未加工的肉類不太可能是有害的。」 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PURE)研究於2003年啟動,是第一個多國研究,提供了低、中、高收入國家未加工和加工肉類攝入量與健康結果之間的關聯信息。研究高級作者、PHRI執行主任Salim Yusuf說:「PURE研究考察了更多不同的人群和廣泛的飲食模式,使我們能夠提供新的證據來區分加工和未加工肉類的影響。」 參與者的飲食習慣是用食物頻率調查表記錄的,同時還收集了他們的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數據。這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肉類消費模式與心血管疾病事件和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作者認為,額外的研究可能會改善目前對肉類消費和健康結果之間關系的理解。例如,目前還不清楚肉類攝入量較低的研究參與者吃什麼來代替肉類,以及這些食物的質量在各國之間是否有差異。 非肉類食品替代品可能對進一步解釋肉類消費和健康結果之間的關系有影響。盡管如此,該研究的作者認為他們的發現 「表明應該鼓勵限制加工肉類的攝入」。 來源:cnBeta

科學家開發出能顯示出心血管疾病跡象的發光探針

據媒體報導,動脈中斑塊的積累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情況,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血栓和中風,但幸運的是,它有著一些警示信號。英國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聚焦於其中一種的新型發光探針,它會在存在一種關鍵酶時增加其螢光並可能作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 動脈斑塊的形成被稱為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誘因,在西方國家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可能危害人類健康的方式之一是當斑塊從動脈壁脫落時即所謂的斑塊內出血(IPH)則可能會限制血液流動進而導致慢性疾病或中風。 現在,這種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的新探針瞄準了一種被稱為血紅素氧合酶-1 (HO-1)的酶,這種酶在IPH產生時會大量產生。該探針由兩個相互轉移螢光分子的隔間組成--一個「供體」組件和一個「受體」組件。 但當探針接觸到HO-1時,酶會破壞連接這兩個隔間的鍵,這時候就會導致螢光分子在供體隔間中聚集。這意味著在HO-1存在的情況下,探針的螢光亮度提高了6倍,這在使用修飾的大腸桿菌細胞進行的實驗室測試中得到了證明,螢光變化可以通過光譜檢測到。 「目前檢測IPH的方法依賴於基於醫院的成像技術,既耗時又昂貴,」研究論文作者James Leiper教授表示,「目前的技術旨在生產一種快速和敏感的診斷測試,它可以在患者首次出現症狀時使用從而允許早期發現IPH。使用這種測試將允許更快速的治療和改善患有IPH的患者的結果。」 早期的概念驗證是有希望的,但這樣的臨床測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科學家們將對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他們希望該探測器有朝一日也能長期跟蹤心血管健康狀況。 該研究的聯合負責人Joe Boyle博士表示:「這些探針還可以提供血管疾病相關的基礎生物過程的實時分析並為追蹤慢性疾病的進展提供新的見解和潛在的新方法。」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與癒合機制相關的免疫細胞 帶來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全新應對方案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通常這是由於受影響組織的血液灌注受到阻礙而導致的缺氧。為了阻止疾病的發展和促進癒合,重新建立血流是至關重要的。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人體中最常見的免疫細胞之一 - 巨噬細胞在重建和控制血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點新發現可被用於開發新藥物。 免疫細胞的經典功能是保衛身體免受微生物和腫瘤細胞的攻擊。巨噬細胞是專門殺死和吞噬微生物的免疫細胞,但它們也被證明參與了傷口癒合和建立血管。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巨噬細胞在小鼠受損組織的血管周圍聚集,而且在人類發生心肌梗塞或外周缺血後也是如此。在小鼠實驗中,這些巨噬細胞可以被看作是調節血流,執行必要的損傷控制功能。在健康的組織中,這項任務是由血管細胞執行的。 這一發現促使研究小組調查他們的發現是否可以發展成一種新的治療方法,以增加受損腿部肌肉的血流量,從而刺激癒合和改善功能。通過增加與受損肌肉中巨噬細胞結合的某些信號物質的局部濃度,研究小組能夠證明更多的巨噬細胞聚集在血管周圍,提高它們調節血流的能力。這反過來又導致了癒合的改善,小鼠能夠在更大程度上重新開始使用受傷的腿。 這一發現背後的研究小組負責人Mia Phillipson說:"這是我們免疫系統中的細胞的一種全新功能,可能意味著未來我們不僅可以使用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還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來源:cnBeta

EHJ:少睡不健康,有短睡基因也不行!40萬人數據顯示,即使有短睡基因,睡少了也與部分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長睡無明顯不利影響

睡得香心臟就棒,睡得不好心就慌,估計不止一個人看到這兩句話會有同感吧,至少打著哈欠敲字的奇點糕,對此是深信不疑。每天早早起床步行上班的日子,剛開始需要適應一下 不過在基因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睡眠的差異,幾乎可以說是「一千個人一千種睡眠模式」了:有些自帶短睡基因的人,睡上五六個小時就精神飽滿,有些人不睡夠9個小時,第二天就無精打采。而在這種現象背後,還有更深的影響藏著呢。 說說吧,大家覺得睡多久才最舒服?提前禁止說睡一天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期香港中文大學團隊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對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40餘萬人數據的最新分析,分析顯示基因決定的睡眠差異,對心血管的影響也因人而異。睡太多不一定是壞事,有短睡基因也不見得就好。 分析採用孟德爾隨機化(MR)法評估數據,其中線性MR法分析的結論顯示,如果參與者存在預測睡眠時間長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那麼每多睡一小時(與7-8小時相比),反而與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風險下降有關。 這個結論更新了此前「睡太多其實不好」的認知,也反映出基因對人體的深刻影響。而在非線性MR法分析下,如果參與者具有決定短睡的SNP位點,那麼每短睡一小時,也與部分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還真是截然相反啊。 一張圖總結分析要點 目前在科學界看來,睡眠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乃至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是一種「U型」或者「J型」曲線:與正常7-8小時的睡眠相比,不超過6小時的短睡,和至少9小時的長睡,都可能提示更高的風險。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U型/J型曲線 (圖片來源:《歐洲心臟雜誌》) 這種結論主要是基於一些大規模隊列研究數據,但從現象反推機制的實驗室研究,目前還只證實了短睡的害處,像睡眠剝奪實驗就證實了短睡導致慢性炎症、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程度,甚至是直接增脂催肥。 既然實驗室里證實不了睡眠時間過長的影響,那就再次回到隊列研究當中找原因,比如遺傳和基因。而要分析基因層面的影響,英國生物庫的數據就相當好用了。 在研究納入的40.4萬名參與者中,近70%的日常睡眠時長都在正常的7-8小時範圍內,19%日常睡眠6小時、6%日常睡眠9小時,其他人睡眠還更短或者更長,所以短睡和長睡在大樣本中都不是個例。 而由於分析的是基因變異、睡眠時長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就選擇了MR法來計算基因變異的影響,並且同時進行了線性和非線性MR法分析,評估的與睡眠時長相關SNPs則共有78個。 從線性MR法分析的結果來看,與正常睡眠人群相比,「基因影響下」的多睡一小時,和肺栓塞、心房顫動、缺血性冠心病、高血壓四種心血管疾病風險下降有明顯的相關性。 從P值來看,納入分析的12種心血管疾病並不都與久睡有明確相關性 不過研究團隊認為,後續的非線性MR分析更能反映基因影響的睡眠時長,對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基因影響下每短睡一小時,與高血壓、慢性缺血性心臟病風險上升15%,心梗風險上升21%,肺栓塞風險上升30%有關,而長睡沒有明顯負面影響。 這張圖直接對比了短睡與長睡的差異 用研究團隊的總結,就是如果你的長睡是由基因決定的,那也沒必要刻意去改短;而如果是基因導致的短睡,那多睡一點可能會對心血管更好。雖然15-30%的風險上升看著不多,但日積月累也會影響一大堆人啊。 反正奇點糕是決定了,等什麼時候檢測網站更新相關分析,就去看看自己是適合多睡還是少睡。用基因指導睡眠,想想還挺酷的嘛。 奇點招人啦 Everybody Hi~! 讓本日值班糕代替所有奇點糕喊出心聲: 來點新糕吧! 算算奇點已經陪伴大家六年了,每天追科研期刊更新的日子真是過得非常快,奇點糕們知識見長,頭髮漸少…… 這些年我們經歷了免疫治療、基因編輯、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鋒芒畢現,也看到了更多學者在癌症、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歷史難題下的步步耕耘。有好研究歡呼吶喊,更新不給力的時候痛罵科學家不努力。 日日寫,日日更,如今我們有兩千多篇原創文章啦! 要說寫稿最快樂,不過被論文作者本人翻牌子。值班糕就被一位的大牛學者誇過重點準確、解讀嚴謹、風趣易懂,還被大佬問過是不是專業對口才寫這麼對味兒,當時的感覺,真是給我牛逼壞了(叉腰.jpg)。 現在,我們要嘗試去探索新的邊界了。 文字的表達能力是有極限的,而科研之廣博之精彩,值得以更多的形式為大家所知。接下來,我們準備嘗試用視頻容納科學前沿,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嘆生命之美;同時,文字依舊是我們最鋒利的武器,有趣、生動、專業的文章will go on and on and on…… 我們需要新鮮血液,為奇點注入新的能量。 來吧,成為奇點糕,和我們一起整新活兒! 以上就是我們目前正在尋找的大家~ 如果你想和奇點糕們一起創作、創新,來加入我們。 簡歷和作品(如果有的話)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在奇點等你。 參考資料: 1.Ai S, Zhang J, Zhao G, et al.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s...

男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合併陽痿,補充葉酸有什麼作用,本文為你分析

說起葉酸,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但是,熟悉不代表瞭解。很多人認為葉酸只是一種營養素,對於葉酸更深層次的認知幾乎沒有。甚至,很多人連葉酸是一種維生素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需要先來簡單認識一下葉酸 葉酸,是B族維生素中的一員,也稱為「維生素B9」,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 正常機體內的葉酸,完全依賴於食物的攝入。食物內的葉酸在小腸吸收入血後,經過一系列的生理代謝而發揮作用。 在這個代謝過程中,參與合成DNA是葉酸的重要生理功能。DNA是我們熟知的遺傳物質,如果缺乏葉酸,DNA就不能順利合成,構成生命的細胞就不能分裂增殖,從而造成無腦畸形和脊髓裂,所以孕婦要特別注意補充葉酸,預防胎兒發育畸形。 除了合成DNA之外,葉酸對於骨髓細胞和紅細胞的生成也非常重要。而骨髓細胞和紅細胞關係到人體的造血功能,所以缺乏葉酸也可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 經過上面的介紹,現在我給大家總結一下。葉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人體如果缺乏葉酸可致營養不良性貧血,孕婦缺乏葉酸則有可能造成胎兒發育畸形,因而貧血患者和孕婦需要補充葉酸。 那麼葉酸和男性心血管疾病、陽痿,有什麼關係呢? 可以這麼說,除了葉酸缺乏相關性貧血和孕婦需要補充葉酸之外,還有一類人更需要補充葉酸,這就是中老年人群。 為什麼這麼說呢? 隨著中老年人年紀的增長,罹患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逐漸增加,比如說最常見的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會破壞全身血管結構的穩定性,也會干擾血管生理功能的發揮,繼而產生血管內皮功能障礙。 血管內皮功能是男性勃起的關鍵介質之一,男性海綿體內的動脈血管平滑肌的擴張,正是得益於血管內皮細胞分泌擴張血管的信號分子「NO」。當血管內皮功能遭受到「三高」破壞之後,便會影響男性的正常性功能,造成陽痿的發生。 所以可以這麼說,中老年男性發生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和陽痿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機制,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正是其共同機制之一。 那這個葉酸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根據國內外文獻報導和權威實驗研究顯示,葉酸不但能夠降低中老年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夠糾正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紊亂。所以可以這麼說,葉酸不但可以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還可以延緩和干預心血管疾病患者產生陽痿等併發症。 那麼,葉酸為什麼有如此功效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文章今天要說的另外一個「主角」-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氧化劑。葉酸於同型半胱氨酸而言,是推動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的重要輔助因子。可以這麼理解,如果人體缺乏葉酸,那麼位於血清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將會增高。 那麼,同型半胱氨酸作為一種氧化劑,其濃度增高有什麼危害呢? 氧化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自然現象,自然界最常見的氧化現象就是鐵器的生鏽和腐蝕,最終使鐵器失去了使用價值。而在人體內,同樣的情況也在時刻不停地進行著,血管逐漸失去彈性、器官逐漸老化、皮膚逐漸失去光澤,就是人體氧化的結果。 所以可以這麼說,適度氧化是人體自然新陳代謝的結果,這無法避免,但過度氧化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所以,人體內的氧化劑,其濃度都有相對的正常指標要求,如果氧化劑濃度太高,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並對細胞組織器官產生相應的破壞。 所以,同型半胱氨酸作為一種氧化劑,當人體血清內部的它濃度升高之後,是會人體細胞組織產生破壞力的。 最常見的就是,同型半胱氨酸濃度高可對血管造成極大傷害,能夠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損傷,並促進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黏附性增加,最終造成動脈血管管徑變窄,推動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諸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權威研究已經證實,葉酸攝入不足可引起「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從而導致成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而補充葉酸可以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濃度,減少其對內皮細胞的損傷,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同時,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也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受損有關。研究發現在伴有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心力衰竭患者中,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和葉酸被證實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構,改變心功能。南方醫科大學一項臨床隨機試驗發現,聯合應用葉酸和依那普利,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發生率。 現在,來著重講一下葉酸、同型半胱氨酸和陽痿之間的關聯 隨著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被證實是發生髮展的潛在危險因素之後,其和陽痿之間的相關性也逐漸受到重視。 這是因為隨著對陽痿的病因、發病機制等越來越深入的研究,相關領域發現心血管疾病等慢病是陽痿的高危因素,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作為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慢病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的因素之一,它和陽痿被證明存在一定的生理病理關聯。 研究發現,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等慢病,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由於血糖血脂的慢性代謝異常,會導致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再加上血管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損壞,久而久之,男性海綿體血管的擴張功能將會失調,繼而產生陽痿。 而當身體內缺乏葉酸的時候,便缺乏了推動同型半胱氨酸代謝,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濃度的輔助因子,最終導致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而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可導致內皮細胞分泌NO絕對或相對不足, 從而導致血管張力調節障礙。同時,前面說到了,同型半胱氨酸本身是一種氧化劑,本身屬於體內的一種含硫胺基酸, 可損傷血管內皮功能。 所以可以這麼說,存在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機體內已經存在發生陽痿的高危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機體進一步缺乏葉酸,導致血清內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增高,將進一步加重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而血管內皮功能是男性海綿體內動脈血管擴張的關鍵介質,血管內皮功能的「循環性」受損,意味著陽痿的發生。 根據《同型半胱氨酸、維生素B12及葉酸與勃起功能障礙的橫斷面研究》中可以發現,相關研究實驗小組經回歸分析統計結果表明,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濃度與陽痿患病風險正相關,較高濃度的同型半胱氨酸相比較低濃度的同型半胱氨酸,陽痿的患病風險增加2倍。 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葉酸濃度呈顯著負線性相關,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隨著葉酸濃度的增高,陽痿的患病率減少接近一半。而葉酸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為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輔助因子,可以成為陽痿患者的保護因素。 同時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合併陽痿的患者而言,為了降低血清高同型半胱氨對心血管的破壞風險,理論上可以通過補充葉酸來降低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同時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延緩並干預男性陽痿的發生、發展。 寫在最後:葉酸如何補充、對補充葉酸的建議 葉酸的補充主要應從食物中攝取。綠葉蔬菜、新鮮水果是葉酸的主要來源,動物肝臟、豆類和酵母中也含較多葉酸。 總的來說,男性隨著年紀的增長,特別是步入中老年後,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在不斷增加,除了要積極防治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之外,還要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注意通過葉酸及相關維生素的補充來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和發展。 而對於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合併陽痿的中老年男性患者而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及時的補充葉酸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從而達到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的同時,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通過二者的共同促進,降低陽痿的發生和發展,改善陽痿症狀。 而對於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患有心血管疾病合併陽痿的患者,在葉酸補充的過程中,也警惕葉酸不可過度使用。過度使用葉酸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如超敏反應、甲狀腺功能障礙、加重維生素B12缺乏甚至癌症,這也提醒我們應當正確掌握葉酸的補充適應症以及劑量合規,臨床上進行個體化治療。 參考文獻: 1、《葉酸功能研究進展》 張繼軍 石曉麗 王南平 2、《葉酸及其代謝通路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研究進展》李卓妍 於昱 陳筍 3、《葉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分析》劉夏紅 崔玲玲 4、《同型半胱氨酸、維生素B12及葉酸與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韋蘇春 來源:kknews男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合併陽痿,補充葉酸有什麼作用,本文為你分析
研究: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風險

研究: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和死亡風險

據外媒報道,一項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如薯片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的急劇增加有關。這項新研究最近由美國心髒病學會發表,報告指出,每天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患病風險。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的熱量占美國人日常飲食中卡路里的一半以上,這是一個大問題。 盡管所謂的「垃圾食品」很容易識別,但專家們指出,超加工食品可能會以欺騙性的形式出現,如在市場上宣傳為健康食品的蛋白棒。 超加工食品存在許多很多問題,像過度加工可能會去除一些有益的化合物,另外這些食品本身就含有高水平的脂肪、糖、油和食品添加劑。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指出,加工食物會改變其結構。 吃太多超加工食品如預先包裝的零食可能會導致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肥胖和代謝綜合征。這項最新的研究集中在心血管疾病上,患病的風險則可以通過改變某些生活習慣來降低。 據悉,這項研究涉及了參與弗雷明漢後代研究的3000多人的數據,他們都是中年人、沒有心血管疾病且大多是白人。參與者自己報告了他們的食物消費量。在平均18年的隨訪期間,研究人員查看了參與者中發生的「嚴重」心血管疾病、嚴重冠心病及相關事件的數量。 通過利用這些數據,該研究將超加工食品跟心髒病發作、中風和突發冠狀動脈等事件引發的死亡風險增加聯系起來,相比之下,食用超加工食品的風險較低。除此之外,研究還指出,每天每吃一份這種加工食品,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7%,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喝太多咖啡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來自南澳大學澳大利亞精準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份基因研究報告,發現長期大量飲用咖啡會增加血液中的脂質含量,並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的風險。在該研究中,長期大量飲用咖啡被認為是每天6杯或以上。 ...
WHO公布全球人口十大死因 心血管疾病成生命收割機

WHO公布全球人口十大死因 心血管疾病成生命收割機

WHO也就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去年12月公布了一篇調查,那就是占據了世界55%的死亡人口的10個死亡原因。此外官方還給出了發達國家和非發達國家的死亡原因的排名,心血管疾病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看到這結果,我趕快從座位上站起來動動。 【世界人口十大死因】 1.心肌梗塞 2.中風 3.慢性支氣管炎 4.下呼吸道感染 5.新生兒死亡 6.肺癌 7.阿爾茨海默病 8.腹瀉病 9.糖尿病 10.腎病 【發達國家十大死因】 1.心肌梗塞 2.阿爾茨海默病 3.中風 4.肺癌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慢性支氣管炎 7.結腸癌和直腸癌 8.腎病 9.高血壓 10.糖尿病 【低收入國家十大死亡原因】 1.新生兒死亡 2.下呼吸道感染 3.心肌梗塞 4.中風 5.痢疾 6.瘧疾 7.交通事故 8.結核病 9.艾滋病 10.肝硬化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