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排放

Tag: 排放

新研究發現,從海洋中排放的超1/3 DMS並不能幫助形成新雲層

據媒體報導,站在海邊,大口大口地聞著鹽霧,你會聞到刺鼻的海腥味。而那種成熟的、像是腐爛的氣味,則是硫磺。據悉,海洋浮游生物每年向空氣中輸出超2000萬噸的硫磺,主要是以二甲基硫醚(DMS)的形式。在空氣中,這種化學物質可以轉化為硫酸,然後它通過為水滴的形成提供一個場所來幫助產生雲。 在世界海洋的范圍內,這個過程影響到整個氣候。 但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其他機構的新研究顯示,從海洋中排放的超過1/3的DMS永遠無法幫助新的雲層形成,因為它被雲層本身所吸收。這些新發現大大改變了人們對海洋生物如何影響雲層的普遍認識,並可能改變科學家預測雲層形成如何響應海洋變化的方式。 通過將陽光反射回太空和控制降雨,雲在全球氣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准確地預測它們對於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 「事實證明,這個關於雲層形成的故事確實不完整,」華盛頓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化學教授、論文新報告的資深作者Tim Bertram說道,「在過去的三四年里,我們一直在質疑這個故事的一部分,通過實驗室實驗和大規模的現場實驗。現在我們可以更好地將海洋排放的東西和你如何形成這些鼓勵雲層形成的微粒之間的聯系起來。 通過跟其他13個機構的合作者一起,華盛頓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生Gordon Novak構建了於2021年10月11日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上的分析報告。 幾年前,由NOAA的Patrick Veres領導的這組研究人員發現,在變成硫酸的過程中,DMS首先會變成一種被稱為HPMTF的分子,而這種分子之前從未被確認過。在這項新的研究中,該團隊使用NASA擁有的滿載儀器的飛機,然後在雲層內和晴朗的天空下捕捉這些化學物質的詳細測量結果。 「這是一架巨大的DC-8飛機。它是一個飛行實驗室,」Bertram介紹道,「基本上所有的座位都被拆除了,非常精確的化學儀器被放了進去,這使得研究小組能在非常低的濃度下測量大氣中的排放分子和所有的化學中間物。」 研究小組從飛行數據中發現,HPMTF很容易溶解到現有雲層的水滴中,這就從雲層成核過程中永久地消除了硫磺。在無雲地區,更多的HPMTF倖存下來進而成為能幫助形成新雲層的硫磺。 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合作者的領導下,該團隊在一個大型的全球海洋大氣化學模型中對這些新的測量結果進行了說明。他們發現,來自DMS的36%的硫是以這種方式流失到雲中的。另外15%的硫是通過其他過程流失的,所以結果是,海洋浮游生物作為DMS釋放的硫中只有不到一半可以幫助形成雲。 「這種對雲的硫的損失降低了小顆粒的形成率,所以它降低了雲核本身的形成率,」Bertram說道,「對雲的亮度和其他特性的影響將不得不在未來進行探索。」 直到最近,研究人員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雲層對海洋上空化學過程的影響,部分原因是很難從雲層中獲得良好的數據。但新研究顯示,正確的儀器擁有獲得這些數據的能力,而且雲層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到產生雲層的過程本身。 Bertram說道:「這項工作確實重新打開了海洋化學的這個領域。」 來源:cnBeta

全球推進碳中和之時 美國為何對「削減甲烷排放行動」積極?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政府敦促其他國家加入美國和歐盟的承諾削減甲烷排放行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近日發現,主動採取「甲烷去除技術」對未來氣候變化具有積極影響,通過建模研究還發現,甲烷去除技術對降低未來地球的峰值氣溫也具有影響。 根據當地時間9月27日發表的研究結果,若能消除人類活動在三年時間內所排放的甲烷,那麼將使得全球地表溫度降低約0.21攝氏度,與此同時臭氧水平也將降低,此舉足以預防每年大約50000名新生兒的死亡。 數據顯示,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甲烷相對濃度的增長速度達到二氧化碳的兩倍以上。從大氣中去除甲烷可以比單獨去除二氧化碳更快地降低氣溫。在被釋放後的前20年中,甲烷在使氣候變暖方面的效力是二氧化碳的81倍,而在過了一百年之後這一數字仍然達到27倍。 去除甲烷還可以通過降低對流層臭氧的濃度來改善空氣品質。根據估計,全球每年有100萬人因呼吸系統疾病又暴露在臭氧環境中而過早死亡。 雖然甲烷去除技術的開發並不容易,但潛在的經濟回報是巨大的。 如果碳抵消的市場價格在本世紀內上升到每噸100美元或更多的話,那麼正如大多數相關評估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從大氣中去除的甲烷每噸價值就可能超過 2700 美元。 來源:cnBeta

隱私搜尋引擎DuckDuckGo宣稱已達成負碳排放

主打隱私體驗的 DuckDuckGo 搜尋引擎,剛剛宣布其在 2008 ~ 2020 年間實現了負碳排放,並承諾在未來幾年內加大努力。該公司稱,其正在使用黃金標準來抵消其 125% 的上下游排放量,同時希望為致力於發展除碳技術的 Stripe 氣候計劃提供等量的幫助。 在確定需要抵消多少碳排放時,DuckDuckGo 援引了溫室氣體協議,將排放主要劃分成三大范圍與附加活動。 其中該公司的「碳排抵消包」涵蓋了直接排放、購買能源的間接排放、產品與伺服器的其它間接排放,以及迄今為止在其完整產品和服務生命周期中未涵蓋的那些。 值得一提的是,在計算排放量時,DuckDuckGo 還強調了自創的一些公式(而非現成的標準模型)。 其能夠用於抵消員工在家辦公時使用的軟硬體、工作日期間的加熱 / 製冷、參加合作夥伴會議的 Lyft 網約車燃料、線上 / 線下營銷(比如在用戶計算機上展示廣告)、以及 DuckDuckGo 搜索產生的綜合排放。 該公司評論道: 我們不禁通過了嚴格的衡量,且年復一年地對環境和社會產生了積極且持續的影響,進而抵消了全生命周期中 125% 的排放量。 我們還將這部分資金投入增加了已被,輔以從空氣中物理除碳的額外開支,並且致力於在將來持續推進這些重要的技術。 最後,DuckDuckGo 加入了...

腐爛木材每年釋放109億噸碳:比化石燃料排放總和還要多

據媒體報導,根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每年全球范圍內腐爛的木材釋放約109億噸碳。這大約相當於化石燃料排放量的115%。這項研究的論文合著者、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David Lindenmayer教授指出,這是研究人員首次能夠量化枯木對全球碳循環的貢獻。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死樹的作用知之甚少,」Lindenmayer教授說道,「我們知道,活樹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這些樹分解時會發生什麼。事實證明,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Lindenmayer稱,分解是由溫度和昆蟲等自然過程驅動的。 「木材的分解和這些營養物質的循環是森林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他說道。 研究表明,沒有天牛之類的蛀木昆蟲分解就不可能發生。 來自格里菲斯大學的研究合著者Marisa Stone博士稱:「我們知道白蟻和蛀木天牛等昆蟲可以加速朽木的分解。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它們在全球范圍內對朽木碳釋放有多大貢獻。昆蟲占每年枯木碳釋放的29%。然而它們在熱帶地區的作用更大,而在低溫地區幾乎沒有影響。」 這個全球研究項目涵蓋了六大洲的55個森林地區。研究小組研究了140多種樹木的木材以確定氣候對分解速度的影響。 Lindenmayer稱:「一半的木材被放在網眼籠子里,這樣就可以防止昆蟲進入並讓我們可以研究它們的貢獻。我們發現,昆蟲的分解速度和貢獻都高度依賴於氣候並將隨著氣溫上升而增加。高水平的降水會加速溫暖地區的分解,而在低溫地區則會減緩分解。」 由於熱帶森林的木材質量高、分解速度快,枯枝所釋放的碳有93%來自熱帶森林。 這項研究是由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塞巴斯蒂安·西博爾德博士領導的。他說道:「在全球變化的時代,我們可以看到生物多樣性的一些急劇下降和氣候的變化。這項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和昆蟲的消失都有可能改變木材的分解,從而改變全球范圍內的碳和營養循環。」 據悉,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上。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肉類生產相關排放占所有食品生產排放的近60%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項重要的新研究發現,全球食品生產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總排放的三分之一,而使用動物生產肉類造成的污染是生產植物性食品的兩倍。 ...

研究人員正在對奶牛進行如廁訓練 以減少污染物排放

據媒體報導,在一個農場里,奶牛生物廢棄物的積累往往會污染當地的土壤和水路。這可以通過將奶牛關在牛棚里來控制,但在這些近距離的地方,它們的尿液和糞便結合在一起,產生氨氣,這是一種間接的溫室氣體。在9月13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表明,他們可以對奶牛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使廢棄物得到收集和處理,從而清理牛舍,減少空氣污染,並創造更開放、對動物友好的農場。 「人們通常認為牛沒有能力控制排便或排尿,」研究共同作者、德國農畜生物學研究所(FBN)的動物心理學家Jan Langbein說,但他和他的團隊質疑這種想法。"牛,像許多其他動物或農場動物一樣,是相當聰明的,它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為什麼它們不應該能夠學習如何使用廁所?" 為了訓練小牛如廁,他們將這一過程稱為MooLoo訓練,由來自FBN、德國動物健康研究院(FLI)和奧克蘭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進行工作。他們首先在小牛在廁所里小便時給予獎勵,然後在小牛需要小便時允許它們從外面接近廁所。 牛糞中產生的氨氣並不直接導致氣候變化,但當它被浸入土壤時,微生物會將其轉化為一氧化二氮,這是僅次於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第三大溫室氣體。農業是氨氣排放的最大來源,其中畜牧業占了一半以上。 "你必須嘗試將動物納入這個過程,並訓練動物遵循它們應該學習的東西,"Langbein說。"我們猜測應該可以訓練動物,但訓練到什麼程度我們不知道。" 為了鼓勵小牛使用廁所,研究人員希望小牛把在廁所外排尿與不愉快的經歷聯系起來。「作為一種懲罰,我們首先使用入耳式耳機,每當它們在外面小便時,我們就播放一種非常難聽的聲音,」Langbein說。「我們認為這將懲罰動物--不是太厭惡--但它們並不在乎。最終,潑水作為一種溫和的威懾手段效果很好。」 在幾周的時間里,研究小組成功地訓練了實驗中16頭小牛中的11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小牛表現出了與兒童相當的水平,並優於非常年幼的兒童的表現。 Langbein樂觀地認為,通過更多的訓練,這一成功率可以進一步提高。「經過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對牛的研究,我們知道動物是有個性的,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不同的事情。它們並不都是一樣的。」 現在,研究人員知道如何對牛進行如廁訓練,他們希望將他們的成果轉移到真正的牛舍和戶外系統中。Langbein希望,「在幾年內,所有的牛都學會如廁」。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使用精密儀器和機器學習繪制加州的甲烷排放濃度圖像

利用精密儀器和新的制圖和機器學習工具,一個研究小組一直在確定溫室氣體的來源。2016年10月,一架配備了美國宇航局機載可見光紅外成像光譜儀-下一代(AVIRIS-NG)儀器的飛機檢測到了來自加州聖克拉里塔附近的陽光峽谷垃圾填埋場的多股甲烷氣體。 這些羽流足夠大,來自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研究人員向設施運營商和當地執法機構通報了此事。這是更好地核算當地氣體排放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甲烷是一種壽命短但功能強大的溫室氣體,自工業革命以來,約有20%的全球變暖是由甲烷造成的。奶牛和肉牛通過它們的腸道產生甲烷,並在打嗝時釋放。它們的糞便也產生甲烷,當它被儲存在糞便池中時,它可能是一個主要的排放源。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從地下釋放甲烷,而儲存和運輸甲烷的基礎設施可能會泄漏。當有機材料在厭氧條件下被細菌分解時,垃圾填埋場是甲烷的一個來源。 加利福尼亞州的目標是減少這種甲烷排放,試圖在本十年結束前削減到比2013年水平低40%。但為了減少排放,該州需要更好地掌握來源。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監督空氣污染控制工作的國家機構--傳統上是通過盤點已知的排放活動來估計溫室氣體排放量。但這種方法可能會錯過泄漏或其他逃逸性排放,因此CARB工作人員開始對測量空氣中的排放感興趣,以改善溫室氣體的核算並確定緩解機會。 上面的圖片顯示了AVIRIS-NG儀器在2016年10月和2017年飛越加州聖克拉里塔時進行的甲烷測量。陽光峽谷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以黃色到紅色的梯度顯示,紅色代表最高濃度。右圖顯示了在實施垃圾填埋場改進後甲烷濃度的降低。 這些飛行是加州甲烷調查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正在進行的項目,旨在繪制該州的甲烷排放源。但是在飛行之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氣候科學家Francesca Hopkins和JPL的Riley Duren(現在在亞利桑那大學)開始繪制該州周圍所有潛在的甲烷來源,以便更好地集中有限的飛行時間和優先觀察。 他們決定使用基於GIS的方法,吸收許多公開可用的地理空間數據集來開發一個地圖,以幫助他們迅速將甲烷羽流與可能的來源相匹配。該研究小組將加州潛在的甲烷排放基礎設施分為三個部門:能源、農業和廢物。該數據集被稱為甲烷排放源(Vista-CA),包括900000多個條目,可在NASA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分布式主動存檔中心(ORNL DAAC)獲得。 從2016年8月到2017年11月,一個以JPL為基地的團隊駕駛裝有AVIRIS-NG儀器的飛機在該州22000平方英里的范圍內飛行。為了加快數據分析,Duren及其同事隨後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如神經網絡)來自動識別飛行期間檢測到的煙羽。同時,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生Talha Rafiq開發了一種算法,將甲烷羽流觀測結果歸於最可能的Vista-CA來源。這些技術使該團隊能夠在幾周內與加州的設施運營商和監管機構分享他們的發現,以提醒他們注意逃逸的甲烷排放,並幫助加快補救措施。 研究人員對超過272000個單獨的設施和設備組件進行了調查。在這些場所中,不到0.2%的基礎設施的排放至少占加州甲烷庫存的三分之一。垃圾填埋場和堆肥設施負責測量的41%的排放量。Duren、Hopkins等人於2019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在陽光峽谷的一個案例中,垃圾填埋場運營商確認了甲烷排放問題存在,並確定它們是由於表面覆蓋和氣體捕獲系統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運營商實施了一系列的改變,大大減少了排放。隨後用AVIRIS-NG進行的飛越確認了甲烷的減少。這些發現由Duren、Daniel Cusworth(亞利桑那大學的項目科學家)和其他人在2020年的《環境研究通訊》中記錄。 來自調查的數據可以在甲烷源查找門戶網站上查看。這項研究的部分資金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推進地球系統科學的合作聯系計劃和美國宇航局的碳監測系統中的加州原型甲烷監測系統。 來源:cnBeta

亞馬遜雨林變身污染源?媒體:已成碳排放源頭之一

9月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根據使用衛星測繪數據跟蹤整個亞馬遜地區碳數據的研究成果,巴西亞馬遜地區已經因為火災和森林砍伐而轉變成為二氧化碳的淨排放源,其將對全球變暖具有危險影響. 在過去的 20 年里,整個亞馬遜生物群系——橫跨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秘魯、蘇利南和委內瑞拉——一直是一個淨「碳匯」,其減少了約 17 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過,亞馬遜位於巴西境內的部分卻排放了 36 億噸二氧化碳,超過了它的吸收量。 上述研究結果來自安第斯亞馬遜項目監測 (MAAP) 於 8 月 25 日發布的研究得出的結論,該項目是美國非營利組織亞馬遜保護協會的一項倡議。根據追蹤網站 Carbon Visuals 的數據計算,巴西亞馬遜雨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年算)大約是紐約市年排放量的三倍。 MAAP主任兼ACA高級研究專家 馬特·芬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擁有整個亞馬遜地區的碳排放數據。」 他指出,這項研究的獨一無二之處在於,與之前的研究相比,它能夠「更深入」地分析熱帶雨林不同部分的森林碳排放變化。 他說到:「巴西部分的亞馬遜雨林實際上已經從一個碳匯變成了一個碳排放源頭,但亞馬遜西部和亞馬遜東北部正仍然作為一個碳匯整體。巴西地區的亞馬遜雨林變成了抗擊氣候變化的關鍵緩沖區,這樣的變化速度還將加快。」 全球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 (WRI) 森林項目研究主任南希·哈里斯說,MAAP 的發現為科學共識提供了佐證,即亞馬遜的部分地區已轉變為淨碳排放源。 哈里斯在接受電話采訪時向記者說到:「亞馬遜是世界上研究最充分的熱帶雨林地區之一。當你有一篇論文令人震驚地發現亞馬遜不再是碳匯時,你會說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但是這個領域出現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使用不同的二氧化碳測量辦法並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其便開始引起人們的共鳴。」 哈里斯和她的團隊在今年1月在世界資源研究所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提供了 MAAP 研究中使用的原始數據,表明亞馬遜部分地區現在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於它們封存的二氧化碳量。 今年7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還表明,巴西亞馬遜地區排放的碳多於其所捕獲的碳。該研究由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 (INPE)...

天文學家觀測到星系會排放「污染廢氣」

據媒體報導,人們或許想不到宇宙星系也會排放污染廢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恆星如何污染宇宙環境。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 8 月 30 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 ARC 全天天體物理學 3D 研究中心 (ASTRO 3D) 亞歷克斯·卡梅倫和迪恩·費舍爾使用一種新的成像系統,他們通過夏威夷 WM 凱克天文台的觀測數據證實流入星系的氣體比流出星系的氣體更加清潔。 據悉,費舍爾是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天體物理和超級計算中心副教授,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巨大的氣體雲被吸引到星系中,並在製造恆星的過程中被使用,該過程中流入星系的氣體雲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通過一種名叫凱克宇宙網絡成像儀的最新裝置,我們能夠確認由這些「新鮮氣體」構成的恆星最終會通過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將大量物質排出星系,排出的物質將不再「清潔」,它含有其他元素,其中包括:氧、碳和鐵。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然而,到目前為止,星系物質吸積和流出僅是一種猜測,這項最新研究是首次在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中證實存在物質流入和流出的整個循環周期。 為了獲得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 Mrk 1486 星系,該星系距離太陽大約 500 光年,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快速的恆星形成時期。 卡梅倫說:「我們發現進出星系的氣體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將銀河系想像成一個旋轉飛盤,這些氣體從星系外部進入,相對來說未受到污染,然後逐漸冷凝成新的恆星,當這些恆星進入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時,它們會將其他氣體(同時包含著最初流入氣體)從星系頂部和底部擠排出去。」 構成元素周期表一半以上的元素是通過核聚變在恆星核心深處形成的,當恆星坍塌或變成新星時,就會將大量宇宙物質拋射至宇宙中,它們將成為形成恆星、行星、小行星以至某些生命形式的一部分。 Mrk 1486 星系是最佳觀測目標,從地球角度可直接觀測到它的側面,這意味著該星系流出的氣體很容易被觀測到,並能測量其流出氣體的成分。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星系不具備這樣的觀測條件。 費舍爾指出,這項研究工作對於天文學家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們首次能夠強烈影響星系製造恆星的作用力。這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它們會持續多久。 來源:cnBeta

福島核污水將從海底隧道排出 每天能排放500噸

今年4月份,日本政府宣布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如入大海,此舉引發了各界的強烈反對,連日本本國居民都強烈譴責這一決定,擔心會危機人類安全。 但即便如此,依然未能改變日本政府的決心。 根據NHK的8月24日報導,有相關人員透露,目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已基本敲定,未來將通過修建海底隧道,把福島核電站污水引流到距離海岸1公里附近的海中排出。 據了解,在今年5月份時就有媒體曝光了日本核污水排海的計劃方案,消息稱當時東京電力公司重點考慮兩套方案:通過管道在離岸約1公里的海中排放,以及在核電站東側海岸上就近排放。 最終,雙方基本敲定了第一種方案,因為這樣「(核污水)更容易擴散」。 報導稱,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2021年9月對海底狀況進行調查,並最終在2023年春季完成海底隧道建設。 根據此前東電公布的核污水排放計劃,福島核污水的單日最大排放量將達到500噸,目前東電公司設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儲水罐可儲存137萬噸核污水,而這些污水排放之前還需要經過技術手段稀釋,最終實際排放將遠超137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日本一再強調將會把核污水處理之後再排入海中,但是有科研人員表示,福島核電站內的水即使經過仔細清洗被排到海洋中,仍可能導致放射性同位素留存在包括魚類等海洋生物體內,繼而在人體內積累。 來源:遊民星空

衛星數據顯示美國加州正在燃燒,破壞性火災的排放正在增加

據媒體報導,雖然美國加州最嚴重的火災季節通常出現在秋季,但嚴重的乾旱和不尋常的溫暖天氣幫助加州北部在8月的大部分時間里維持了幾起重大火災。2021年8月19日,NOAA和NASA的Suomi NPP衛星上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計套件(VIIRS)獲得了加州大火肆虐的自然彩色圖像。 ...

創新的分隔式油箱有助於減少遠洋航運排放的溫室氣體

雖然遠洋航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規模非常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 1.7%),但排放的這些氣體是最難消除的。遠洋航運通常需要一次航行數千英里,而驅動所需的能量往往只有船用柴油才能滿足。現在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新的解決方案,就是綜合使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力推進和機載碳捕獲。 機載核反應堆為核破冰船和潛艇等大型船隻提供極其清潔的航程,但它們對於貨運來說太昂貴了,貨運需要便宜才能維持它所支持的 90% 的全球貿易份額。電池由於其低劣的能量密度而無法啟動。氫、氨和碳中性電燃料提供了一些希望,但在它們被大規模證明之前,還需要研究其他替代品。 來自西北大學研究團隊的一個引人入勝的提議:如果大型船舶繼續使用碳氫化合物,利用其多餘的能量密度和完善的運輸基礎設施 - 但捕獲船上的所有碳排放,並將這些碳卸載到在每個目的港深埋地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表示,長途運輸可能不需要等待主要的能源存儲進步完全綠色化。 在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中,依靠電力推進運行,使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從碳氫化合物產生電力。通常使用氫作為燃料以零排放方式運行 ,SOFC 也能夠從碳氫燃料發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和簡單的機械。副產品是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很容易分別捕獲和儲存兩者。 研究小組成員 Travis Schmauss 說:「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至關重要。因為它用純氧燃燒燃料,產生可儲存的濃縮 CO2 產品。如果我們只是用空氣燃燒燃料,它會被氮氣嚴重稀釋,產生過多的氣體無法儲存。當濃縮的 CO2 被壓縮時,它可以儲存在不比燃料所需的體積大多少的地方,從而節省空間」。 西北計劃要求在船上的油箱上安裝一個可移動的隔板,這樣隨著燃料的消耗,油箱的燃料側可以收縮,並且可以使用標準壓縮機壓縮二氧化碳並用於填充油箱另一邊。團隊認為,壓縮會消耗 SOFC 產生的能量的 2%。 在目的港,可能會發生相反的情況;當燃料被泵入時,碳會被抽出,並且可以被取出用於長期封存。使用常規碳氫燃料,這將是一個零排放過程。使用碳捕獲電燃料,它甚至是碳負的。如果某種形式的氫被證明是可行的替代品,它就可以運行。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兼 SOFC 專家斯科特·巴內特 (Scott Barnett) 說:「這項技術在使其發揮作用方面確實沒有任何重大障礙。您只需將油箱更換為雙室油箱並添加二氧化碳壓縮機。當然,最終必須開發基礎設施來卸載二氧化碳,並隔離或使用它」。 來源:cnBeta

科學家利用廢棄粘土開發新型水泥 將碳排放減少三分之二

據媒體報導,作為全球廣泛使用的材料,水泥對環境的影響很大,約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但科學家希望通過調整配方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個研究小組現在想出了一個替代方案,利用采礦廢料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碳排放達三分之二,同時滿足傳統波特蘭水泥的性能要求。 ...

通用拓展BrightDrop品牌業務 新推出兩款商用零排放貨車

通用汽車本周三發布公告稱,將會推出兩款零排放汽車,以拓展 BrightDrop 在物流全程的業務。第一輛車是雪佛蘭品牌的電動貨車,可能類似於流行的雪佛蘭 Express 貨車。第二輛車是一輛中型卡車,執行長瑪麗·巴拉 (Mary Barra) 表示,「它將同時使用 Ultium 和 Hydrotec 氫燃料電池技術」。 目前,通用在電動乘用車業務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因此該公司一直希望將零排放技術輻射擴展到商業客戶。通用汽車的首選技術是用於重型和長途用途的電池電動和氫燃料電池。 通用汽車在 1 月份表示將向卡車製造商 Navistar 供應 Hydrotec 氫燃料電池動力立方,第一輛氫卡車預計將於 2024 年上市銷售。該汽車製造商還與 Wabtec 達成協議,為機車開發氫燃料電池和電池。 通用汽車於 1 月成立了...

美國人生活太浪費 3個人的碳排放足以「殺死」1個人

現在全球都很關注碳排放,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也被視為是氣候變換導致的。科學家現在研究了一個新的指標——碳的死亡成本MCC,按照美國的生活方式,3個美國人的碳排放就足以在未來導致1個人死亡。 《自然通訊》雜誌上刊發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關碳排放的最新研究論文,題為「碳的死亡成本」,指出以往研究碳排放中使用的指標「碳的社會成本SCC」已經不是研究氣候變化的最佳模型,所以他們提出了「碳的死亡成本MCC」指標,估算了額外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導致的死亡人數。 在基準排放中,MCC大約是2.26x 10-4,從低到高分別是-1.74x10-4到6.78x10-4,按照這個指標來算,2020年多增加4434噸二氧化碳意味著在2020到2100年之間就會導致多死亡1人。 4434噸二氧化碳相當於3.5個美國人一生排放的二氧化碳,據此來算差不多3個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就會導致1個人在未來因為氣候變化等死亡。 美國科學家選擇美國人作為「標杆」來計算碳的死亡成本也不是沒原因的,根源就在於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會導致更多的碳排放,全球人口的MCC平均值也只有美國人的1/4。 如果算成發展中國家,那差距就更明顯了,1個巴西人醫生的碳足跡只能「殺死」0.04人,不到美國人的1/7,而非洲國家更低,146個奈及利亞人一生的碳排放才能相當於1個美國人的水平。 這篇論文中,全球比美國更糟糕的國家只有五個——沙特、埃及、卡達、科威特、阿聯及澳大利亞。 但是很顯然,中東國家更差主要是跟氣候有關,為了在沙漠中生存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野豬每年釋放490萬噸CO2 相當於110萬輛汽車排放量

野豬會通過翻土來尋找食物,而這種行為每年會釋放大約 490 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 110 萬輛汽車的排放量。由昆士蘭大學和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使用預測種群模型、以及先進的繪圖技術來確定野豬在五大洲造成的氣候破壞。 圖片來自於 PxHere 昆士蘭大學的克里斯多福·奧布萊恩(Christopher O』Bryan)博士說,全球不斷擴大的野豬數量可能對氣候構成重大威脅。他表示: 野豬就像拖拉機在田間犁地,翻土尋找食物。當人類耕地或野生動物連根拔起而擾亂土壤時,碳就會釋放到大氣中。由於土壤中的碳含量幾乎是大氣中的三倍,因此即使土壤中排放了一小部分碳也有可能加速氣候變化。 我們的模型顯示了廣泛的結果,研究表明野豬目前最有可能在它們不是本地的環境中產生破壞,影響大約 36,000 至 124,000 平方公里的地區。這是一塊巨大的土地,這不僅影響土壤健康和碳排放,還威脅到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和糧食安全。 團隊模擬了從低地草原到亞高山林地的一系列氣候條件、植被類型和海拔的長期野豬損害研究中受到干擾的土壤面積。然後,研究人員根據之前在美洲、歐洲和中國的研究,模擬了野豬土壤破壞造成的全球碳排放。坎特伯雷大學博士生 Nicholas Patton 表示,這項研究將對遏制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產生影響。 來源:cnBeta

研究:每年野豬活動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110萬輛汽車」的年排放量

據媒體CNET報導,美國農業部稱野豬是「危險的、破壞性的、入侵性的物種」。一項新研究稱,野豬可能也對我們的全球氣候危機做出了令人擔憂的貢獻。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的野豬正在破壞大片的土壤。昆士蘭大學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這導致 「全球每年釋放約490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110萬輛汽車」。 該大學的Christopher O'Bryan將野豬比作耕地的拖拉機。野豬的活動會釋放二氧化碳,這是一種溫室氣體,會導致全球變暖。O'Bryan說:「由於土壤中的碳含量幾乎是大氣中的三倍,即使是土壤中排放的一小部分碳也有可能加速氣候變化。」 美國農業部估計,僅在美國就有超過600萬頭野豬,而且數量在迅速增長。在澳大利亞,有多達2400萬頭野豬,對其數量控制措施包括狩獵、誘捕和投毒。 研究人員模擬了數以千計的全球野豬潛在密度圖,並對它們造成的土壤干擾進行了統計。無論他們怎麼看,這些動物都在影響著它們非原生的地方的大片土地。這項研究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 大氣層中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與人類活動有關。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坎特伯雷大學的尼古拉斯-巴頓說:「入侵物種是人類造成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承認並對其環境和生態影響負責。」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城市地區52%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25個大城市

據媒體報導,目前世界上約有5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這一數字預計在未來幾十年內會增加。因此,這些城市地區占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很大一部分。一項旨在衡量這種污染規模的新研究得出結論,大約一半的污染來自25個大城市,其中中國和日本的所謂特大城市被證明是特別強大的排放者。 "如今,全球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共同作者、中山大學的陳少卿博士說。"據報導,城市要對7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它們對全球經濟的去碳化負有重大責任。目前全球各城市使用的清單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很難評估和比較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減排進展"。 研究合著者試圖通過拼湊一個由53個不同國家的主要核心城市、較大的城市區域和大都會區組成的167個地點的樣本來解決這個問題。更多的城市被選自中國、美國、印度和歐洲等排放嚴重的國家,以更真實地代表全球的排放分布,作者還根據聯合國的分類區分了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結果是這167個城市在2012年至2016年期間的逐個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代表了作者所說的世界主要城市的第一份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平衡表。這表明,僅25個大城市就占了所研究的167個城市總排放量的52%,其中大部分位於亞洲,如中國的邯鄲、上海和蘇州以及日本的東京,還有歐洲的莫斯科和伊斯坦堡。 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城市,如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的城市,其人均排放量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兩個主要的排放源是交通和固定能源,包括住宅、工業和商業建築的燃料燃燒和電力使用。 研究作者說,這項研究強調了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一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的必要性,這將最終使我們更容易跟蹤不同地點的減排政策的有效性。最終,需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來實現《巴黎協定》中列出的目標,並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研究人員說,這里採用的框架類型可以使其更容易突出最需要改進的領域。 研究人員說:「應該確定關鍵的排放部門,並將其作為更有效的緩解戰略的目標。例如,應該評估固定能源使用、交通、家庭能源使用和廢物處理對城市所起作用的差異。」 該研究發表在《可持續城市前沿》雜誌上。 來源:cnBeta

新研究顯示僅25個大城市就產生了世界上52%的城市溫室氣體排放

據媒體報導,由開放存取出版商Frontiers發表的新研究分析了全球167個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該研究顯示,僅25個特大城市就產生了所研究城市的52%的溫室氣體排放。2015年,全球170個國家通過了《巴黎協定》,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1.5℃。協議簽署後,許多國家和城市提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目標。然而,聯合國環境署的《2020年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如果不採取激烈而嚴格的行動來緩解氣候危機,到21世紀末,我們仍將面臨超過3℃的溫度上升。 發表在《可持續城市前沿》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第一份全球主要城市排放的溫室氣體(GHG)的平衡表。其目的是研究和監測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167個全球分布的城市所實施的歷史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有效性。 雖然只占地球表面的2%,但城市是氣候危機的大貢獻者。但目前的城市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不足以在本世紀末實現全球氣候變化目標。「如今,全球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據報導,城市要對70%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負責,它們對全球經濟的去碳化負有很大責任。」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全球各城市使用的清單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很難評估和比較不同時間和空間的減排進展。」 主要發現 1.前25個城市占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2%。 2.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城市的人均排放量明顯高於發展中地區的城市。 3.固定能源和交通是兩個主要的排放源。 4.在有時間序列可追蹤數據的42個城市中,30個城市在研究期間減少了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盡管有幾個城市的排放量增加了。 5.在167個城市中,有113個設定了不同類型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而40個則設定了碳中和目標。 最大的污染者 首先,作者對這167個城市進行了部門層面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從南非德班這樣的大都市到義大利米蘭這樣的城市。然後,他們根據不同年份(從2012年到2016年)記錄的排放清單,分析和比較了這些城市的碳減排進展。最後,他們評估了這些城市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碳減排目標。這些城市選自53個國家(在北美和南美、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並根據城市規模和區域分布的代表性來選擇。根據聯合國的分類標準,發展程度是根據它們是否屬於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區分的。 結果顯示,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高的城市,但亞洲的大城市(如中國的上海和日本的東京)是特別重要的排放者。人均排放量的清單顯示,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城市的排放量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城市。 研究人員還確定了一些最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研究人員說:「按部門分解排放,可以告訴我們應該優先採取什麼行動來減少建築、交通、工業流程和其他來源的排放。固定能源--包括住宅和機構建築、商業建築和工業建築的燃料燃燒和電力使用產生的排放--在北美和歐洲城市的總排放量中占60-80%。在三分之一的城市中,超過30%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來自公路運輸。同時,不到15%的總排放量來自鐵路、水路和航空。」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在研究期間,各城市的排放增減水平不同。對於30個城市,在2012年和2016年之間有明顯的排放減少。人均排放量減少最多的前四個城市是奧斯陸、休斯頓、西雅圖和波哥大。人均排放量增加最多的前四個城市是里約熱內盧、庫里提巴、約翰內斯堡和威尼斯。 政策建議 在這167個城市中,113個城市制定了不同類型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而40個城市制定了碳中和目標。但這項研究與其他許多報告和研究一樣,表明我們離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研究人員提出了三個關鍵的政策建議:第一:「應確定關鍵排放部門,並將其作為更有效的緩解戰略的目標。例如,應該評估固定能源使用、交通、家庭能源使用和廢物處理對城市所起的作用的差異。」 其次,還需要制定方法上一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以跟蹤城市溫室氣體減排政策的有效性。最後,「城市應該制定更加雄心勃勃和易於追蹤的減排目標。在某一階段,碳強度是一個顯示經濟去碳化的有用指標,並為經濟快速增長和排放增加的城市提供更好的靈活性。但從長遠來看,從強度減排目標轉為絕對減排目標對於在205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至關重要。」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使用「農業頻率梳」測量奶牛排放的氣體情況

據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揭開了「農業頻率梳」的面紗以用來測量奶牛打嗝情況。據悉,這種農業棉可以幫助優化農業生產過程,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和堪薩斯州立大學(KSU)的研究人員在使用NIST的農用儀器同時測量了堪薩斯州肉牛飼養場周圍大氣中甲烷、氨、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排放。 NIST的儀器是一個雙梳狀系統,當梳狀光在戶外路徑上來回傳送時,它會根據大氣吸收的紅外光的精確陰影和數量來識別痕量氣體。 據《Science Advances》描述,這是頻率梳首次在農業環境中使用。這個可攜式系統被安裝在飼養場旁邊的一輛拖車里。雷射經過特殊放大和過濾來瞄準特定的氣體。 研究人員對擁有約300頭牛的牛圈中沿逆風和下風兩條100米長的路徑排放的氣體進行了測量。實驗的重點是甲烷和氨,因為牲畜(主要是牛)的排放是美國人為甲烷的最大來源,甲烷是一種主要的溫室氣體,而氨是一種重要的大氣污染物。 測量捕獲了牛在消化過程和地上糞便的排放量。農業頻率梳以百萬分之二十五的精度測量了甲烷和氨的濃度。農業頻率梳的甲烷檢測結果跟商業傳感器的結果相當,該傳感器在飼養場邊緣的多個入口對空氣進行采樣。頻率梳系統對氨特別有用,因為這種氣體很粘、很難用吸入空氣的系統來測量。此外,它還可以同時測量多種氣體,這對傳統的系統是一個挑戰。 最後,根據這篇論文,雖然商用傳感器能更快地測量出精確的背景水平,但農業頻率梳能更准確地捕捉到順風羽流從而更好地描述氣體來源。對於未來計劃測量牧場上分布稀疏的奶牛所產生的甲烷來說,精度的提高至關重要,這是一個更具挑戰性的問題。 這篇論文指出,新舊技術的一致激發了人們的信心,其認為農用頻率梳可以在農業環境中准確地量化氣體。農用頻率梳的優點包括對廣泛的紅外光敏感、高精度、一次檢測多種氣體無需校準及測量設置的靈活性。 由於商業農場的管理實踐和牛的特性不同,估算牲畜的甲烷排放具有挑戰性。此外根據這篇論文,牛吃什麼會影響排放,但沒有將國家清單計入,這使得該溫室氣體排放模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據悉,堪薩斯飼養場的牛吃的是混合的乾草和玉米青貯飼料。 NIST物理學家Brian Washburn表示:「未來我們的計劃是跟KSU合作進行牧場測量,在那里牛吃本地的草。不同的飼料加上草地土壤中消耗甲烷的微生物活動可能意味著牧場大氣中的甲烷產量低於飼養場。牛一生中約有75%的時間是在牧場度過的,所以這種測量方法更能代表淨甲烷產量。這也將是一個更困難的測量,因為它將發生在一個更大的區域,大約500米x500米,動物更少,約40頭。」 這組科學家認為,通過在大空間尺度上同時測量多種氣體可以支持精確農業--通過使用新技術來提高產量從而使設計出更清潔、更多產的農場成為可能。 來源:cnBeta

地球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人類每年排放約400億噸

據媒體The Verge報導,在莫納·羅亞大氣基線觀測站測量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科學家報告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是400多萬年來在地球上從未見過的水平。今年5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為419.13 ppm,遠超專家們認為的安全水平。 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不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二氧化碳水平將繼續呈上升趨勢,這也使世界更接近於更惡劣的溫度和沿海洪水。 去年5月的平均濃度為416.2 ppm,盡管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在疫情中隔離狀態,這些封鎖確實導致了某些類型的空氣污染的顯著下降,其中包括一些地方的碳排放下降。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全球監測實驗室(Global Monitoring Laboratory)的資深科學家Pieter Tans表示:「我們每年向大氣中排放大約400億噸二氧化碳,這相當一座碳山。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認為應採取緊急行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以避免「史前水平」的氣候變化

由聖安德魯斯大學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收集了橫跨過去6600萬年的數據,以提供關於如果二氧化碳水平繼續以目前的速度上升,我們最終可以預期的氣候類型的新見解。預計的上升將導致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史前水平」的溫暖。 這項研究發表在2021年5月31日的科學雜誌《地球和行星科學年度評論》上,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二氧化碳在過去6600萬年的變化歷史,這是自恐龍最後一次在地球上游盪以來的時間。收集的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顯示了二氧化碳與氣候之間的聯系。 與來自德克薩斯A&M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同事合作,這個國際團隊利用高科技實驗室技術收集了過去15年的數據。 過去二氧化碳水平的化學指紋保存在微觀的化石殼中,圖為有孔蟲 樣品取自深海海底的泥芯,那里堆積著微觀化石和古代分子,保存著二氧化碳和其它氣體在當時的樣子。通過敏感的儀器去感知這些古老的原子,科學家們可以檢測到過去二氧化碳變化的化學指紋,這可以與今天的變化進行比較。例如,這項研究解釋了,通過燃燒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人類現在是如何將二氧化碳驅趕到自大約300萬年前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在過去6000萬年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和全球平均溫度的歷史:二氧化碳比例尺顯示了二氧化碳的翻倍,因為這是控制氣候的關鍵。 領導該國際團隊的聖安德魯斯大學地球和環境科學學院的詹姆斯·雷博士解釋說。"例如,上一次二氧化碳像今天這麼高的時候,有足夠的冰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了20米,而且南極洲的溫度足以讓山毛櫸樹生長。如果我們允許化石燃料燃燒繼續增長,我們的子孫可能會經歷地球上大約5000萬年沒有出現過的二氧化碳水平,那個時候鱷魚甚至都可以在北極地區游盪。二氧化碳曾經改變了我們星球的面貌,除非我們盡快減少排放,否則它將和以往我們從未見過的那樣再次改變一切。" 今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會議上,各國政要們將致力於達成國際協議,將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到淨零水平,並防止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一步上升。 來源:cnBeta

給牛戴上口罩:農業巨頭嘉吉將推吸收奶牛甲烷排放的可穿戴設備

美國最大非上市公司、農業巨頭嘉吉集團(Cargill)將開始銷售奶牛使用的可穿戴設備,以吸收它們排放的甲烷氣體,支持一項可幫助該行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實驗技術。這款類似口罩的設備是由英國初創公司Zelp開發的,該公司聲稱,它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甲烷排放。 嘉吉周二表示,預計將於2022年開始向歐洲的奶牛場提供這種設備。雖然價格尚未確定,但Zelp表示,每年的費用可能從每頭牛80美元起步。 對於肉類和乳製品公司來說,解決牲畜甲烷排放問題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氣候問題之一,他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們清理供應鏈。利用嘉吉龐大的客戶網絡可以幫助Zelp確保這款仍在開發中的產品的需求。 奶牛釋放的大約95%的甲烷是通過鼻子打嗝排出的。在進入大氣層的頭25年里,這種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0倍。Zelp的可穿戴設備將佩戴在牛的嘴上方,其作用有點像汽車上的催化轉換器。一組由太陽能充電電池供電的風扇會吸掉奶牛打嗝產生的甲烷,然後用一個吸收過濾器將它們封閉起來。一旦過濾器飽和,一個化學反應就會把甲烷變成二氧化碳,然後釋放出去。 Zelp正在研究微型化技術,優化設備內部的能量。該公司正在與一些潛在的製造合作夥伴進行談判,目標是在今年年底為大規模生產做好准備。該公司的目標是第一年生產5萬台,第二年生產至多20萬台。 來源:cnBeta

聯合國報告強調減少甲烷排放在減緩全球變暖方面的關鍵作用

據媒體The Verge報導,聯合國一份新的重要報告極其清楚地表明,依靠天然氣不會幫助世界避免氣候災難。天然氣曾被視為一種 "橋梁燃料",可以為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提供一種污染較少的替代品,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天然氣是氣候危機的罪魁禍首,比以前想像的要大。盡管它被打上了 「天然氣」的標簽,但這種燃料主要是普通的沼氣。當燃燒時,這種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確實比煤炭和石油少。問題是,獲取所謂的天然氣並將其帶到家庭和建築物中會導致大量的甲烷泄漏。 甲烷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溫室氣體,其使地球變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0多倍--尤其是在它被釋放到大氣中的頭幾十年。事實上,甲烷是造成全球近三分之一變暖的原因。 聯合國報告警告說,為避免最壞情況的氣候發生並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十年內需將人為造成的甲烷排放量減少45%。擴大天然氣消費和基礎設施將危及這些目標。 報告的主要作者、杜克大學教授德魯-辛德爾(Drew ShinDELL)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報告強烈呼籲的一件事是不要再建造任何這種化石燃料基礎設施。當你發現自己陷入困境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挖掘。" 幸運的是,根據該報告,實現這些甲烷減排量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利用現有技術是可能的。首先,化石燃料行業需要在防止泄漏方面做得更好。但是,僅僅這一點是不夠的。從長遠來看,保持現有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將破壞緩解氣候危機的努力。雖然從污染的發電廠捕獲二氧化碳的新興技術可能會有一些好處,但根據報告,"有多種風險,這種技術將不起作用,將太昂貴,或將有如此多的副作用,社會將不願意使用它。一句話:報告呼籲全面過渡到可再生能源,它說這將在長期內 "消除大部分的甲烷排放"。 農業和廢物是其他具有主要甲烷足跡的部門,分別占人類造成的排放量的40%和20%。因此,該報告還呼籲減少飲食中的肉類和乳製品,並減少食物浪費。 削減甲烷對空氣品質也有好處,因為它是造成霧霾的污染物之一。因此,根據該報告,在這十年中減少45%的甲烷排放量不僅對氣候有利,它還可以防止每年25.5萬例過早死亡和77.5萬次與哮喘有關的醫院就診。 最直接的好處 聯合國關於甲烷的新發現是在2018年關於二氧化碳的里程碑式的報告之後,該報告呼籲在這十年中對二氧化碳進行類似的削減。雖然二氧化碳作為一種溫室氣體獲得了最多的關注,但甲烷現在也成為了焦點。雖然二氧化碳可以在大氣中徘徊數百年或數千年,但甲烷的壽命要短得多--它可以在十年內消散。這最終意味著,盡管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是至關重要的,但處理甲烷可能會給人類和地球帶來最直接的好處。 來源:cnBeta

研究:不活躍的油井可能是甲烷排放的一大來源

據媒體報導,來自辛辛那提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沒有蓋頂的閒置油井每年可能會向大氣和地表水中泄漏數百萬公斤的甲烷。Amy Townsend-Small是美國加州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地質學和地理學副教授,她研究了德克薩斯州二疊紀盆地私有財產上的37口井,二疊紀盆地是地球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地區。 她發現,其中7口油井每小時的甲烷排放量高達132克,平均速度有每小時6.2克。 這項研究發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這是首個研究德克薩斯州不活躍油井甲烷排放的研究。 Townsend-Small說道:「沒有人能夠進入德克薩斯州的這些井中。在我之前的研究中,這些井都在公共土地上。」 Townsend-Small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指出,她在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俄亥俄州和猶他州測試的非活躍井也存在類似問題。據估計,在約310萬口廢棄油井中,泄漏的甲烷相當於燃燒了1600多萬桶石油。 Townsend-Small研究的5口非活躍井中,還有鹽水溶液泄漏到地面並在某些情況下形成了大池塘。 「我對此感到震驚。我在俄亥俄州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其中一個噴出了大量的水,住在那里的人稱之為湖泊,但它是有毒的。周圍都是枯樹,並且聞起來有硫化氫的味道,」Townsend-Small說道。 可能是由於市場需求的波動,大多數油井已經閒置了三至五年。該研究總結稱,如果不遵守泄漏檢測和修復規定,閒置井可能成為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 此前有研究發現,該盆地每年產生27億公斤甲烷,占天然氣總提取量的近4%。這比美國全國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地區的平均甲烷排放量要高出60%。這是由於缺乏天然氣管道和其他天然氣生產基礎設施造成的高排放和燃除率。 甲烷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科學家認為它跟氣候變化有關。 除了Townsend-Small,其所在大學的本科研究助理Jacob Hoschouer也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他們是在媒體機構的建議下來到德克薩斯州的。作為甲烷排放方面的專家,Townsend-Small研究了全美范圍內石油和天然氣井的甲烷排放。 目前,拜登政府已承諾在基礎設施計劃中投入160億美元以封堵廢棄的油井和氣井並減輕廢棄礦井的污染。Hoschouer表示,如果他們的研究能夠幫助監管機構確定封堵井的優先次序那無疑將會讓人感到滿意。 與此同時,加州大學的這項研究還表明,使用紅外攝像機定期檢查不活躍的油井來識別泄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來源:cnBeta

研究:美加州可能誇大了CO2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體系的成功

據媒體報導,本周,有更多的證據顯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森林正在努力做著人類的「髒活兒」。盡管企業和國家都在越來越依賴森林來減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但計算結果並不能顯示出巨大的效益。 資料圖 加利福尼亞州可能誇大了其「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體系中碳抵消的成功,該體系經常被標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應對氣候變化機制之一。根據非盈利組織CarbonPlan的一項新研究,這個系統似乎正在失效,因為加州實際上高估了森林將多少二氧化碳排除在大氣之外,該研究仍在同行評審中並由ProPublica和《MIT Technology Review論》負責報導。 在此之前,本周早些時候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各國官方報告的氣候污染程度跟獨立模型為它們計算的污染程度存在巨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森林搞亂了數字,因為跟獨立模型相比,各國將更多的碳減排歸於森林。 通過「吸入」和儲存二氧化碳,樹木確實為人類和地球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服務。所以保護森林對它們的健康和我們的健康都很重要。但將森林的碳儲存賣給污染者作為一種抵消其排放的方式的計劃並不總是能達到他們應該達到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最終,這會讓那些污染者擺脫困境,而不是促使他們在防止氣候危機加深的競賽中做更多的事情。 在美國,森林所有者可以將其土地儲存碳的能力作為「信用」出售給污染者。由於加州為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設定了上限,所以企業可以通過購買這些信用額來抵消部分排放從而保持在上限以下。但根據碳計劃的新分析,高達3900萬的信用額也就是州計劃的近1/3實際上並沒有提供他們應該提供的氣候效益。 這是因為該州使用平均值來估計每塊森林可以容納的二氧化碳量。事實上,根據樹木的種類和森林的密度,一些森林可以比其他森林儲存更多的樹木。ProPublica和《MIT Technology Review》報導稱,森林管理者還「玩弄了這個系統」--通過出售包裹中的碳排放額度來增加他們儲存的碳量。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對該研究結果提出了異議,該結果仍在接受同行評審。「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全面分析一項未經發表的研究也沒有進一步評論作者的替代方法,」空氣資源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在寫給ProPublica和《MIT Technology Review》的信中寫道。 根據《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森林造成的碳核算差異也在全球范圍內出現。各國每年報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跟獨立模型的計算結果相差55億噸。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幾乎相當於美國2019年的淨排放量。這歸結為美國和其他國家計算其森林捕獲的碳的方式,其跟其他研究人員使用的方法不匹配。各國和科學家普遍缺乏標準化的報告可能會阻礙全球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如果每個人的衡量標準都不一樣就很難取得進展。 《華盛頓郵報》寫道,更重要的是,像美國這樣的污染大國和擁有大量森林的國家可以比沒有那麼多森林覆蓋的國家更依賴這一資產。美國等國家利用森林來減少排放,結果報告的「淨」足跡更小。這可以使他們看起來在環境方面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即使仍存在很多污染。 如果美國不依靠森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來抵消大約12%的排放,它的碳足跡實際上會高得多。「我們很幸運有這些天然的碳匯,」來自克拉克大學的Christopher Williams告訴《華盛頓郵報》,「然而,碳吸收是大自然的免費饋贈,我們在對抗氣候變化的鬥爭中並沒有真正獲得功勞。」 盡管依賴這些免費贈品會帶來風險,但投資於基於森林的氣候解決方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流行。像微軟這樣承諾要做到碳「中和」或「負碳」的科技公司表示,他們將至少減少跟排放相同的排放量並強烈依賴樹木來實現這一目標。但樹木只能做這麼多--如果這些研究的結果站得住的話,那麼可能比人們之前認為的要少得多。 來源:cnBeta

英國政府制定新的減排目標: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8%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英國政府宣布了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即到2035年實現與1990年相比減排78%的目標,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這一目標首次包括航空和航運。這是英國的第六個碳預算,它已經超過了前兩個碳預算,並有望在2022年超過第三個碳預算。碳預算將確保英國繼續按其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同時與《巴黎協定》的溫度目標保持一致,該目標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下,並朝著1.5°C努力。 在未來的15年里,這一步伐將需要加快,第六個預算尤其雄心勃勃,目的是在2030年和2035年之間將年排放率減半。以前的預算把國際航空和航運放在一邊,因為聯合國不把它們歸於一個特定的國家,而新的目標將看到英國承擔其份額的責任,把它們從一個單獨的 "淨空 "類別中帶出來,納入預算本身。 該目標採用了獨立的氣候變化委員會的建議,該委員會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變化,以實現78%的目標。這些措施包括: 到2030年代初,所有新的汽車、貨車和鍋爐都將是低碳的,並且基本上是電動的; 到2040年,所有新的卡車都將是低碳的; 工業能源使用廣泛轉向可再生電力,在不可行的情況下進行碳捕獲和封存; 到2035年實現零碳電網,以海上風力作為供應的骨幹,並大大增加發電能力,以應對向電力的能源轉型; 低碳氫氣作為航運和運輸燃料,以及工業用途,並有可能替代天然氣為一些建築物供暖,從而擴大規模; 改善絕緣性能,以減少建築能源損失; 改變飲食習慣,到2030年將高碳的肉類和奶類消費減少20%; 減少汽車行駛里程,放緩航班需求的增長速度; 到2035年,新種植46萬公頃混合林地,幫助將林地覆蓋率從目前占英國土地的13%提高到2035年的15%; 26萬公頃的農田將轉為生產能源作物; 泥炭地將得到恢復和可持續管理。 新的目標將很快提交給議會,並將在6月底前被寫入法律。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德本勛爵表示:「英國的第六個碳預算是有史以來對通往完全脫碳經濟的道路進行的最全面審查的產物。我很高興,政府已經完全接受了我所在的委員會的建議。」 「英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商務大臣夸西夸滕說,「今天的宣布意味著我們的低碳未來現在已經在望。我們在第六份碳預算中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將使我們比其他任何主要經濟體走得更遠更快,以實現一個完全碳中和的未來。這個最新的目標向世界表明,英國對保護我們星球的健康是認真的,同時也抓住了它將帶來的新的經濟機會,並利用綠色技術......當我們從大流行中恢復綠色環保時,我們引領世界為這一代和未來的人走向更清潔、更繁榮的未來。」 來源:cnBeta

科學魔方·旭崬說:談談日本核廢水排放

用不一樣的視角,為你旭說科技的魅力。各位好,我是旭崬。這一期,想聊聊大家最近都在關心的「日本核廢水排放問題」。我們先來談談處在視線焦點中的「氚」,作為一種氫的同位素,「氚」會取代「氫」在水分子中的位置,成為「超重水」。這也是「氚」為什麼難以被過濾的關鍵。你可以理解為,它已經成為了水的一部分,而不是溶於了水、或是水中的雜質。要讓「氚」得到凈化,大部分情況下還得交給時間——氚的半衰期是12.43年,也就是說,一定數量的氚每過12.43年,總數會下降一半。那比起排放來說,把它們封裝在密封罐里等上一百來年,肯定是更加穩妥的辦法。當然,也有人會說,除了核電站,自然條件下,也會形成極微量的氚,並且經由大氣循環進入海洋。的確,微量的氚不可怕,可怕的是超標的氚。大家在沒有辦法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去質疑「廢水中氚的濃度是否真的達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實,比起處在視線焦點中的「氚」,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那些「比氚危險的多的放射性元素」,比如:銫134、碳14、碘129、鍶90等,這些元素是否真的像宣稱的那樣:經過了充分過濾,含量已經降低到自然可接受的範圍內了。畢竟與其他核電站廢水不同,此次的廢水是來自於一家「發生過嚴重核泄漏事故的核電站」!一旦濃度超標,再考慮到「生物富集效應」,也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放射性元素會逐漸積累在處於食物鏈上游的生物體內。這就有可能導致,即使海水的輻射強度依然是安全的,但部分的海洋生物變得不那麼安全了,這會增加它們畸形甚至突變的風險。這無疑是對子孫後代不負責的態度!話說回來,我們之所以明確反對這樣的行為,是東京電力公司在明明有更穩妥的方案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了潛在風險要大的多,但更為「便宜」和「粗暴」的解決方案。說白了,事情其實並沒有真的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無論是「電解法」還是繼續購地新建儲水罐,其實都可以讓事情變得更靠譜。可現在看來,他們並不想為這樣的成本買單。以上就是本周的《科學魔方·旭崬說》,我們下周繼「旭」。 來源:kknews科學魔方·旭崬說:談談日本核廢水排放

山體抬升對溫室效應的影響:不同風化速度可封存/排放二氧化碳

近日,由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的 Aaron Bufe 和 Niels Hovius 領導的一支研究團隊利用不同的岩石侵蝕速度,研究了岩石的上升和侵蝕如何平衡碳的排放和吸收。令人驚訝的結果是:在高侵蝕率下,風化過程會釋放二氧化碳;在低侵蝕率下,它們會從大氣中封存碳。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 這一切的背後是構造和化學過程。尤其是在快速生長的山區,地殼結構的抬升和侵蝕不斷將新鮮的岩石材料從地下帶上來。在那里,它暴露在循環的酸性水中,溶解或改變了岩石。 根據岩石的類型,這種風化作用對地球氣候的影響非常不同。例如,如果土壤中的碳酸與矽酸鹽礦物接觸,石灰石(碳酸鈣或 CaCO3)就會沉澱下來,碳就會在其中被束縛很長時間。在黃鐵礦等含硫礦物與石灰石結合的情況下,情況正好相反。黃鐵礦與水和氧氣接觸時形成的硫酸會溶解碳酸鹽礦物,從而產生二氧化碳。 這種造山和化學風化之間的關系,被認為會影響我們地球上數百萬年的氣候。但阿爾卑斯山或喜馬拉雅山的生長究竟是如何影響氣候的?是矽酸鹽風化加速,導致氣候變冷?還是以硫酸溶解石灰石為主,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氣候變暖? 這些問題可以在台灣南部找到答案。台灣位於一個俯沖帶,即海洋板塊在亞洲大陸下方滑動的地方。這種俯沖導致山體快速生長。島的中心已經屹立了幾百萬年,而南端卻剛剛從海里冒出來。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以不同的侵蝕速度對從這些山脈中收集水的河流進行了采樣。從溶解在河流中的物質中,研究人員估計了風化物中硫化物、碳酸鹽和矽酸鹽礦物的比例。這些結果使他們能夠估算出被封存的二氧化碳量和風化反應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第一作者Aaron Bufe報告說:"我們發現,在台灣最南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封存占主導地位。然而,在更北的地方,山體侵蝕速度更快,碳酸鹽和硫化物風化速率占主導地位,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 那麼,山脈的風化是否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呢?Aaron Bufe說: 我們可以對台灣做比較好的說明。在這個最活躍的山地帶中,由於化學風化,似乎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淨排放者。但是,當從山上沖下來的沉積物被困在廣闊的沖積平原上時,也許故事就會發生變化;比如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或阿爾卑斯山上。這些沉積物往往富含矽酸鹽,其風化作用會封存二氧化碳。 此外,造山不僅將含有黃鐵礦和碳酸鹽的沉積岩帶到了地球表面,還將由凝固的岩漿形成的岩石類型帶到了地球表面,其中含有許多新鮮的矽酸鹽,這些矽酸鹽的風化速度很快。在我們完全了解風化對地球氣候的淨影響之前,研究人員還有一些山要爬。 來源:cnBeta

日本政府拍板排放核廢水! 福島污水30年「全部排入海」

日本政府於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輻射汙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雖然當地漁民和周遭國家強烈抗議,但日本當局還是拍板定案,並表示排放的汙水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也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衝擊。 ▼自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後,福島核一廠陸續產生輻射汙水。現在這些汙水一直被儲存在儲存槽中,多達125公噸。儲存槽有1061座,預計明年初就會全部存滿,東京當局一直在尋找安全排放廢水的方式。 ▼日本政府相關部長經會議後,最終拍板定案,要將輻射汙水排放入海。排放核廢水的過程中,會同時排出大量放射性物質,包括鍶和銫。廢水中還有技術無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質氚,將會利用海水充分稀釋後再排放入海。日本當局表示,低濃度的排放對人體的風險非常小。 據日媒報導,菅義偉曾與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全漁聯)會長岸宏會談,告知對方有意將廢水排放入海。岸宏表示「絕對反對」,同時要求菅義偉向國民做出說明,並針對形象受損、賠償等擬定對策。日本當局早就有意將廢水排放入海,現在終於拍板定案。放流最快於2022年開始,預計將需時30年。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科學家為拯救地球創造了一種海草 可以減少動物甲烷排放量

科學家為拯救地球創造了一種海草 可以減少動物甲烷排放量

一種新的海藻類補充劑可以減少家畜打嗝時釋放的一種強效溫室氣體 - 甲烷。無論是放屁的牛還是打嗝的羊,它們的消化系統都會釋放甲烷作為副產品。甲烷是一種氣體,其令大氣變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8倍。養殖業通常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這是溫室氣體中最大的兩個威脅。它們合計占了所有排放量的近50%,威脅着我們地球的氣候。 五年前,Diana以再生農業原則開辟了她的農場生意,全新的養殖方式可以減少牲畜的碳足跡,她的農場被設計成可以從大氣中抽出碳,並將其截留在土壤中的運行模式。但減少她的羊群產生的甲烷氣體是一個更困難的問題。根據一些研究,她嘗試了混合飼料(大蒜、豆類、苜蓿),但都沒有效果。 有一天,她的女兒妮可,一個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決心找到一種方法來減少他們農場造成的甲烷排放。她發現了蘆筍藻 - 一種源自紅色的海藻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它還沒有商業化,但有人在嘗試改變這種狀況,化學家和企業家Alexia Akbay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公司Symbrosia生產了一種基於紅海藻的補充劑,可以大幅減少牲畜甲烷的產生,但要想讓像Diana和Nicole這樣的小農戶得到它,需要做些什麼呢? 您可以從視頻中了解Alexia和她的團隊是如何馴化一種新的海藻物種來應對氣候變化的。 來源:cnBeta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甲烷排放量比之前認為的要高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甲烷排放量比之前認為的要高

研究發現EPA低估了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甲烷排放量。根據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最新研究,環境保護局(EPA)在其年度《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和吸收匯清單》中低估了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甲烷排放量。 研究小組發現,石油生產的排放量比環保局在最新的清單中估計的高出90%,天然氣生產的排放量高出50%。該論文發表在《大氣化學與物理學》雜誌上。 由SEAS前研究生Joannes Maasakkers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方法,從衛星數據中追蹤和繪制總排放量到地面上的來源。 "這是環保局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報告的排放量的第一次全國范圍的評估,"Maasakkers說,他目前是SRON荷蘭空間研究所的科學家。 目前,環保局只向UNFCC報告國家排放總量。在之前的研究中,Maasakkers和他的合作者,包括SEAS的Vasco McCoy家族大氣化學和環境工程教授Daniel Jacob,與環保局合作繪制了美國不同來源的甲烷區域排放圖。這種詳細程度被用來模擬甲烷如何在大氣中移動。 在本文中,研究人員將這些模擬與2010-2015年的衛星觀測數據進行了比較。使用運輸模型,他們能夠追蹤從大氣層到地面的排放路徑,並確定美國各地觀察和模擬不一致的區域。 "當我們查看來自太空的排放時,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地區的總排放量如何放大或縮小,但我們不知道這些排放的具體來源,"Maasakkers說。"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與環保局一起弄清楚這些不同的排放發生在哪里,或許可以利用我們的運輸模型回去弄清楚是什麼源頭造成了全國總量的那些低估或高估。" 研究發現,最大的差異是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的排放。環保局根據工藝和設備來計算排放量。例如,環保局估計一台氣泵會排放一定量的甲烷,將其乘以全國有多少台氣泵在運行,然後估計氣泵的總排放量。 2012年美國毗連區石油/天然氣部門的甲烷排放量。圖中顯示的是2012年美國環保局的原始估計和SEAS的研究結果。資料來源: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這種方法讓我們很難得到單個設施的估計,因為很難考慮到每一個可能的排放源,"Maasakkers說。"我們知道,相對較少的設施構成了大部分的排放量,因此顯然有一些設施產生的排放量比我們從這些總體估計中預期的要多。" 研究人員希望未來的工作能夠更清楚地說明這些排放究竟來自哪里,以及它們是如何變化的。"我們計劃繼續使用新的高分辨率衛星觀測來監測美國的甲烷排放,並與環保局合作,以改善排放清單,"Jacob說。 "更好地了解這些排放是很重要的,但我們不應該等到我們完全了解這些排放時才開始嘗試減少它們,"Maasakkers說。"已經有很多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來減少排放。" 來源:cnBeta
研究稱海藻補充劑可將牛的甲烷排放量減少82%

研究稱海藻補充劑可將牛的甲烷排放量減少82%

據外媒報道,牛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主要是由於它們打嗝放屁排出太多甲烷氣體。一項詳細的新研究發現,更多的證據表明,給奶牛餵食少量的海藻補充劑可以大大減少它們的甲烷排放量,而不影響它們的健康和肉的味道。 甲烷可能不像二氧化碳那樣是一種豐富的溫室氣體,但它的效力卻彌補了這一點--在20年的時間里,它捕獲的熱量是二氧化碳的84倍。農業是這種氣體的最大貢獻者,牲畜業排出的甲烷占人類活動引起的甲烷總量的37%。 因此,人們越來越多地呼籲減少紅肉的食用量。雖然總的來說這還是一個好主意,但改變我們的飲食可能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而改變牲畜的飲食可能有所幫助。 在過去的幾年里,CSIRO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的研究人員表明,在牛的常規飼料中只需加入一點海藻,就能大幅減少牛的甲烷排放量。 在新的研究中,該團隊將實驗規模從兩周擴大到五個月。在這段時間里,他們給21頭肉牛餵食了不同數量的Asparagopsis taxiformis,這是一種生長在澳大利亞熱帶水域的海藻品種。這種植物似乎是通過破壞動物腸道中產生甲烷的酶來發揮作用的。 研究人員每天四次利用一個專門的裝置測量奶牛呼吸中的甲烷含量。研究發現,食用了海藻劑量約為80克(3盎司)的奶牛比對照組奶牛少排出82%的甲烷,而體重仍然增加了相同的數量。重要的是,在五個月的實驗期內,減少甲烷的功效並沒有減少。而口味測試顯示,被餵養新飲食的動物的肉或牛奶沒有變化。 「我們現在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海藻在牛的飲食中能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而且功效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該研究的作者Ermias Kebreab說。 不過,仍有一些後勤方面的障礙需要克服。研究小組表示,這種特殊的海藻很難在更大的范圍內養殖,而且究竟如何給自由放牧的奶牛餵食補充劑還不清楚。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問題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該研究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 來源:cnBeta
報告:繼大流行出現短暫下降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再次攀升

報告:繼大流行出現短暫下降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再次攀升

據外媒報道,新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人們在12月產生了比新冠大流行之前更多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這表明,跟大流行有關的排放量下降只是暫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在繼續攀升。根據政府間國際能源機構(IEA)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球能源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全球水平高出2%。 資料圖 新數據為全球排放量最初因遏制COVID-19傳播的限制措施而大幅下降的那一年設定了上限。但是,像往常一樣短暫的停滯並不足以避免更嚴重的氣候危機。為了防止氣候變化帶來更可怕的後果,經濟體在復蘇過程中需要採用清潔能源。 IEA執行主任Fatih Birol今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去年年底全球碳排放的反彈是一個鮮明的警告,即在加速全球清潔能源轉型方面做得還不夠。」 在全球范圍內,排放需要穩步快速下降才能以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即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遠低於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以內。目前,人類已經使地球變暖了1度以上,這帶來的影響則都可以在更嚴重的乾旱、火災、風暴和熱浪中看到。 據頂尖氣候科學家指出,為防止更大災難性破壞的發生則需要到本世紀中葉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接近零。這需要循序漸進的步驟:在這十年時間里,全球每年需減少近8%的排放。根據IEA的數據,全球大流行僅使2020年的年排放量總體減少了約6%。鑒於排放量在2020年末反彈如此之快,很明顯,要真正實現這些目標,全球還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來源:cnBeta

向對手購買碳排放積分,福特還要「水逆」到幾時?

為了避免歐盟罰款,福特最終還是選擇了與沃爾沃共同組建排放池。 10月29日,福特歐洲發言人表示,由於插電式混動車Kuga的電池問題,導致福特未達到歐盟排放標準,福特將與沃爾沃共組排放池,以避免乘用車遭歐盟罰款。 積分的禍,召回的鍋? 對於福特來說,2020年是因為追趕碳排放標準而「水逆」的一年。 根據歐盟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標,每個車企的所有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98g/km,若不能達標,將面臨巨額罰款。 新的排放目標更為嚴厲了,但對福特來說,並非難事。根據環保組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的報告,今年年中,福特距碳排放達標還差1.4g/km,該組織預測福特歐洲碳排放將達標。福特方面對自己的預測,亦是最終將符合排放要求。 2020年1~7月歐洲主要PHEV車型銷量 這些預測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當時的福特確實有其應對之策,這個對策主要是基於其插電混動車型Kuga。根據數據,今年1~7月,Kuga的銷量為13874輛,是歐洲銷量最好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這之前,福特還未考慮碳排放未達標將罰款這一問題。 直到8月,福特收到四份關於Kuga車型的起火報告,Kuga可能存在電池安全問題,這四起自燃事件導致福特最終召回了20808輛相關車輛。 福特也因此受到重創。因為除Kuga之外,福特沒有其他量產插電式車型,Kuga占福特歐盟排放目標的大比重。Kuga出現問題後,自然而然迎來了銷量下滑的問題,福特原本有望自行達到的排放目標也成了空。 組建排放池,避免歐盟罰款 自身排放不能達標,福特只能尋求合作夥伴,以降低其平均排放,避免罰款。 最初,為了給排放更嚴重的車企一些迴旋的餘地,歐盟允許車企之間進行碳排放積分的交易,不過積分購買的最後期限為10月底。排放池允許滿足碳排放目標的汽車製造商與其他未達標的車企聯合,共同分攤二氧化碳排放量,歐盟會將一個排放池視為一家製造商。 因此,10月下旬各個排放超標的企業展開了積分爭奪戰。如菲亞特克萊斯勒正與特斯拉共用排放池,大眾集團已加入中國上汽集團及其子公司名爵的排放池。 福特選擇與沃爾沃汽車共建排放池,主要原因是沃爾沃已經超額完成2020年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沃爾沃汽車及子公司極星的碳排放遠低於歐盟對其設定的110.3g/km的目標,據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兩個品牌前8個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103.1g/km。 目前,雖然福特拒絕透露向沃爾沃支付的費用,但沃爾沃汽車公司透露,這筆交易的收入將重新投資於新的綠色技術項目。換句話說,福特將資助沃爾沃和極星的其他電氣化工作。 並且,沃爾沃表示,福特作為此排放池的管理人,若最終未達到歐盟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福特將承擔全部歐盟罰款。不管結局如何,「受傷」的都將是福特。 「水逆」即將結束? 解決了排放罰款問題,福特的「水逆」是否就要結束了?答案是,沒那麼容易,但幸運的是曙光已經出現了。 如果僅僅只有排放標準的問題,那福特這一年還不能算「水逆」。 年初,受疫情的影響,福特推遲了在中國的生產計畫;福特對插電混合動力Kuga的召回,也使原定於今年夏天在美國推出的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版Escape,被推遲到2021年,這讓福特的電氣化轉型陷入被動;就在一個月前,福特還計畫在北美裁減約1000個帶薪工作崗位,削減本土市場開支,作為兩年前啟動的110億美元全球重組計畫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福特已經陸續裁減了數千個工作崗位。 接連不斷的變數和計畫衝撞,又帶來新的問題,使得福特不得不蒙面狂奔。 值得慶幸的是,福特第三季度財報帶來了好消息。在10月28日公佈的第三季度業績財報中,福特累計實現凈利潤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億美元,上漲幅度高達465%;調整後的息稅前利潤為36億美元,高於2019年同期的18億美元和2018年的17億美元。 「水逆」多時,這對於福特,無異於久旱逢甘霖。 好消息還不止於營收和利潤。福特在7~9月新增了63億美元的調整後自由現金流,截至第三季度末,福特已經全額償還了第一季度疫情初期為保持財務靈活性而借的150億美元循環信貸,目前公司擁有近300億美元的現金,流動資金總額超過450億美元。 從不同的區域來看,北美本土市場依舊充當著「利潤奶牛」的角色,過去三個月,福特在北美區域實現32億美元的息稅前利潤,較2019年同期增長58%。 而在中國市場,受益於疫情後整體經濟復甦,福特第三季度的累計銷量達16.4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5.4%;福特品牌則共銷售8.7萬輛,同比增長12.5%,實現最近15個季度來首次季度銷量同比增長。雖然較去年同期有略微上漲的趨勢,但在中國依舊虧損了58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8.76億元)。 目前,最讓福特頭疼的是其歐洲市場,電池問題已經成為拖累其歐洲業績的主要原因。福特財務長John Lawler在財報會議中表示,今年下半年,該公司將需要支出5~6億美元來解決Kuga相關問題,包括被迫在歐洲為乘用車組建排放池的費用。此外,其中國市場的盈利難題也並不簡單,當前中美貿易關係新增太多不確定因素,扭虧為盈的任務並不輕鬆。 雖然收穫了階段性成果,但福特仍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對接下來的局面。 來源:kknews向對手購買碳排放積分,福特還要「水逆」到幾時?
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二氧化氮排放劇烈下降

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二氧化氮排放劇烈下降

根據NASA和歐洲空間局的污染監測衛星的監測,中國二氧化氮的排放大幅減少,之前我們說過由於疫情的緣由,2月中國的碳排放減少了1/4了。 從2019年年底開始的疫情,到1月23日封城後,來自Sentinel-5衛星和NASA的Aura衛星的感應器NO2的排放,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NO2排放減少如此的規模。NASA的空氣質量研究員Fei Liu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某一特定事件在如此大的范圍內發生如此劇烈的下降,在2008年開始的經濟衰退期間,有幾個國家的二氧化氮含量都有所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是緩慢的。科學家們還發現,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周邊的空氣污染水平也有顯著下降,但這種影響主要集中在北京周邊地區,奧運會結束後,污染水平再次上升。 二氧化氮是指高溫下棕紅色有毒氣體。在常溫下(0~21.5℃)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於濃硝酸中而生成發煙硝酸。能疊合成四氧化二氮。與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與鹼作用生成硝酸鹽。能與許多有機化合物起激烈反應。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高溫燃燒過程的釋放,比如機動車尾氣、鍋爐廢氣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還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帶來的環境效應多種多樣,包括:對濕地和陸生植物物種之間競爭與組成變化的影響,大氣能見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營養化(由於水中富含氮、磷等營養物藻類大量繁殖而導致缺氧)以及增加水體中有害於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來源:和邪社

鮭魚卵手卷

原材料:鮭魚卵2兩,壽司飯3兩,小黃瓜絲少許,海苔半張 調味料:無 作法: 先將海苔烤酥後,將各項材料排放好,捲成漏鬥狀即可。 小秘笈: 手卷食用前,可撒上少許烤香的白芝麻,並趁海苔酥脆時盡快食用。來源:生活妙招網

鮪魚手卷的做法

原材料:生鮪魚1片(約2兩),壽司飯2兩,小黃瓜絲少許,芥末泥少許,海苔半張 調味料:無 製作方法: 先將海苔烤酥後,將各項材料排放好,捲成漏鬥狀即可。 小秘笈: 手卷食用前,可撒上少許烤香的白芝麻,並趁海苔酥脆時盡快食用。來源:生活妙招網

蝦卵手卷的簡單做法

原材料:蝦卵2兩壽司飯2兩小黃瓜絲少許海苔半張 調味料:無 製作步驟: 先將海苔烤酥後,將各項材料排放好,捲成漏鬥狀即可。 小秘笈: 手卷食用前,可撒上少許烤香的白芝麻,並趁海苔酥脆時盡快食用。來源:生活妙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