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救命之恩

Tag: 救命之恩

李姓始祖|世界司法鼻祖之後 為報答果樹救命之恩 遂改姓為李

堯、舜、禹、皋陶四人合稱為中國上古四聖。皋陶從堯帝時期一直輔佐與他,掌管四方司法。他本是禹選定的禪讓繼承人,卻因為年歲過高早於禹而去,傳聞享年一百零六歲,後禹才另選了伯益為其繼承者。大禹感念其功德,於是封賞他的後裔於英、六一帶(今安徽省六安市),尊為六安國(蓼)國和偃國始祖以及二十四氏(皋李徐趙、伯益贏秦、江黃馬舒、裴甄谷利、費廉阮駱、英莒梁寥)的鼻祖。唐朝天寶二年(743年),追封皋陶為"大唐德明皇帝"。中國第一部《獄典》就是皋陶編撰的,古代的衙門里一般都供奉皋陶神像,和獬豸圖案。皋陶又被後世稱為「獄神」,又被後世尊稱皋陶為中國司法鼻祖。 皋陶是顓頊之孫,因為一直輔佐堯舜禹的理官,當時盛行以官職為姓,就像今天喜歡以職位為名一樣,什麼李主任,張隊長,王局長之類的,所以因為以官職冠之姓,皋陶又被稱為理姓皋陶。尤其是他的後代基本都以理為姓。 商紂王時期,君王昏聵無能,朝綱不振。身為理官的理徵多次上書勸解紂王,無果。這一日,紂王攜眾多妃子一同出遊,鄉間野地,狩獵他鄉,追風逐蝶好不快活。就在紂王正高興之時,一人於行宮之外高聲呼叫,「大王不聽勸解,商朝遲早滅亡」,「悠悠大商,千年基業,亡於紂手」。紂王十分惱怒,於是派人把大叫之人拉入行宮,此人正是剛正不阿的理官理徵。 紂王問他為何口出狂言,目無君上。理徵言道,大王不聽臣下勸解,浪費錢財只為自顧享樂,致百姓於水火。各地定會民怨四起,又會戰亂不斷。紂王正在興頭之上,哪里聽得如此言語,於是命人把理徵就這樣拉出去看了頭,還要求株連九族。 當時紂王身邊一個侍從曾經受過理徵的恩惠,於是他連夜趕到趕到了理徵的家里,把這些事情告知給了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契和氏趕緊收拾細軟帶上幼子利貞出逃。一路之上馬不停蹄,慌不擇路,不知不覺已經是第二天的早上,她們母子二人不知道逃到了什麼地方,詢問周圍百姓得知此地為陳國苦縣。二人怕後面追兵趕到於是稍作歇息,便討要了一些飯食繼續趕路。 二人又繼續前行了兩日,早已經遠離了村莊部落,進入了一片茂密叢林。此時契和氏母子二人早已是精疲力盡,尤其是小兒子利貞早已氣若遊絲。正是屋漏偏逢連陰雨,他們不僅迷了路,身上所討要的糧食與水早已消耗殆盡。契和氏也無法繼續前行,抱著兒子就靠著一棵樹躺了下來,只嘆命運不公,可憐母子即將命喪荒郊。說完,倒頭便睡下,等待聽天由命了。可就在此時,她忽然發現靠著的這顆無名樹木,竟然結滿果實,契和氏不管不顧趕緊摘下許多餵給了利貞,自己也食用了許多。半刻之後,二人體力就得以恢復了。 此刻三五個人圍了上了她們母子,契和氏心想肯定是追兵,可了解得知這三人乃是陳國獵戶,聽見有聲響於是趕了過來。還告知了此無名果樹原來叫木子樹,果實可以食用。於是二人被獵戶所有,帶回了部落。從此母子二人就生活在此,契和氏為了感念木子果樹救命之恩,又為了埋名躲避,於是合木子二字為李,把理利貞改名為李利貞。自此後李姓一族在此地開枝散葉,香滿天下。 今天的李姓一族已是中華民族之大姓,大約有9000多萬人口姓李。李氏一族在歷史上更是名流千古,人才輩出。我們所熟悉的老子,本名李耳,著有《道德經》,被道教奉為「太上老君」。李冰戰國時期傑出水利家,修建了中外馳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奉為「川神」。唐朝李淵李世民等開創了中國歷史最為輝煌的大唐盛世。李太白,唐代著名詩人,在中國文學史有著崇高的地位,被後世尊為「詩仙」。李廣,西漢名將他在之時匈奴一族望而生畏,人稱「飛將軍」。李清照,南宋女詞人,中國首屈一指的詩詞女大家。李時珍,明代傑出醫學家,其著作《本草綱目》更是影響深遠。 今天李氏族人依然人才輩出,如果李氏族人手牽手,真的是可以環繞地球一圈半。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李氏一族的知名人士呢? 懇請留言相告,不勝感激。 來源:kknews李姓始祖|世界司法鼻祖之後 為報答果樹救命之恩 遂改姓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