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東芝

Tag: 東芝

倉鼠愛西數

不愛也得愛,最新一期Backblaze硬碟可靠性年度報告新鮮出爐: 2023年度可靠性報告指出,失效率最低的硬碟來自希捷,型號為ST8000NM000A,平均運行時間14個月,失效率為零——考慮到Backblaze僅投入204片ST8000NM000A,運行時間並不長,數據說服力可能要打一個折扣。 ST8000NM000A屬於希捷企業級7E8空氣盤系列,5碟@單碟1.75T配置,無論噪音還是溫升都落後於較新型號7E10,後者為4碟@單碟2T配置——說不定ST8000NM000A的超高可靠性正來源於落後的配置,較低的磁密度意味著久經考驗的成熟工藝。 可靠性最差硬碟同樣來自希捷,型號為ST14000NM000J,僅投入77片,平均上電時間不到3個月,年失效率高達14.64%,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值得注意的是,同為14T氦氣盤,ST14000NM001G的表現就好很多——區別就在於,尾號為J表明該盤屬於較新的X18系列(最大到18T),G代表上一代X16系列(最大到16T),難道買希捷只能買老款嗎? 西數陣營中表現最好的型號為WUH721816ALE6L4(L4與L0的區別僅在於是否支持即刻安全擦除,某些企業對此有要求),來自企業級產品線DC550系列,年失效率僅為千分之三。 考慮到WUH721816ALE6L4的投運規模多達高達21607片,數據有一定的說服力,再考慮到每T成本以及硬碟位開銷,WUH721816ALE6L4無疑比冠軍型號ST8000NM000A更宜人,除非有漏氦恐懼症。 如果剔除掉投運數量不夠多或運行時間不夠長的型號,Backblaze生成了一份投運規模大於200萬驅動器天數的硬碟可靠性統計表,該表計算出的AFR數據應該是DIY渠道能得到的,含金量最高的統計結果: 可以比較一下三家硬碟廠商的產品在長期運行條件下的可靠性,結論不言自明。 當然,西數的糟心事也不少:炒豆子,不給中間孔位,不小心就會買到上電不轉的新盤(看型號倒數第二位,L為舊規;0為新規,由於電源接口支持Ping 3停轉,可能要轉接或剪線),看在可靠性與售價的份上,倉鼠只能多多包涵了。 來源:快科技

東芝半導體工廠臨時關閉檢查,或影響電子及IT設備組件的價格

近日,日本西海岸發生了芮氏7.6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並可能對半導體供應鏈產生影響。 東芝已宣布關閉其位於石川縣能美市的半導體工廠,等待全面的安全評估,以排除潛在安全隱患。東芝表示,當天所有上班的員工都是安全的,但是尚未聯繫到一些休假的員工。這間工廠是功率半導體的關鍵生產中心,包括6/8英寸晶圓的生產線,另外還有12英寸晶圓的設施,東芝需要在完成對生產線和建築物的評估後,再決定什麼時候恢復生產。 半導體供應鏈上受到影響的企業不只有東芝,包括Taiyo Yuden、Tower、Shin-Etsu、環球晶圓和TPSCo等都暫停了半導體產品的生產。部分工廠位於地震強度5級或以上的區域,所以停工檢查是難免的,部分工廠位於強度低於4級的區域,一般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個別工廠因假期而關閉,工作人員也需要做評估,以確定損壞情況。 如果這些工廠暫停時間較長,難免會對電子及IT設備組件的價格產生影響。比如村田製作所在地震區域內有兩間工廠,正在接受損壞評估,其占據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多層陶瓷電容器市場約40%的份額。 ...

網盤拜拜 東芝N300 20T NAS機械硬碟上手:20T告別容量焦慮

對於創作者、攝影師、小工作室等有著大量數據存儲和傳輸的群體來說,NAS幾乎不可或缺。而對於NAS這樣7 x 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設備,機械硬碟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然而消費級的PC桌上型電腦機械硬碟在長時間連續運行的穩定性以及傳輸速度上顯然不足以讓有專業存儲需求的用戶得到安心; 綜合穩定性、可靠性和性能,針對NAS系統做過優化的、能支持7×24小時穩定運行的NAS專用硬碟,才是組建NAS的最優選擇。 作為三大硬碟原廠之一的東芝TOSHIBA N300系列NAS硬碟,憑借穩定可靠的性能,成為許多人在組建NAS時會優先考慮的一個選擇。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創作者還是普通消費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容量焦慮。 除了選擇大容量移動硬碟來滿足數據存儲需求外,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雲存儲,而相比公有雲,安全性和使用體驗更加優秀的NAS私有雲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 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存儲需求,東芝N300系列推出了全新的20T容量版本,依舊是採用CMR垂直技術,SATA 6.0Gbit/接口,擁有7200RPM轉速和512MB緩存。那麼全新的20T容量N300機械硬碟的性能和兼容性表現究竟如何?今天PConline評測室就帶大家先睹為快! 東芝N300 20T硬碟 作為一款專業級的NAS硬碟,東芝N300系列為消費者所熟知的便是其出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東芝N300系列全系採用CMR記錄方式,CMR的優勢無需過多贅述,對機械硬碟有一定了解的小夥伴都知道,其性能和穩定性都要好上不少,對於NAS這樣極度看重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設備來說,十分重要。 為了滿足NAS的7×24小時不間斷工作,保持數據傳輸穩定不出錯,東芝的N300平均故障時長MTTF做到了120萬小時,並且能夠承載一年180TB的工作負載,穩定性和可靠性相當優秀。 並且為了進一步提高機械硬碟的可靠性,東芝N300還搭載了旋轉振動補償技術。該技術通過搭載RV傳感器來監測機械硬碟的旋轉振動。 當監測到有過大的振動和沖擊時,會自動停止硬碟工作,防止機械硬碟中移動的磁頭和高速旋轉的磁碟碰撞導致硬碟損壞,造成數據丟失,因此大幅提高硬碟的抗沖擊性和防振性。 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些,東芝N300還具備斜坡加載、錯誤恢復控制等技術,來對硬碟中的數據進行保護。可以說,東芝N300所採用的一系列技術,幾乎都是為了更加穩定可靠的數據存儲而生,讓用戶使用更加安心。 性能基準測試 在擁有穩定可靠的前提下,大家毫無疑問的會將目光轉移到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上,畢竟這會極大的影響使用時的體驗。下面我們將在PC環境下對東芝N300 20T進行測試。 通過CrystalDiskInfo軟體查詢,可以看到東芝N300 20T硬碟轉速為7200RPM,接口為SATA,最高支持SATA 600傳輸模式,支持S.M.A.R.T、APM、NCQ、GPL等技術。 容量方面,在win11系統上顯示容量為20000.5GB,容量是足夠的,不過由於系統是按1TB=1024GB來計算,所以,系統顯示容量為18.1TB而非官方標注的20TB。 在HD Tune Pro測試中,我們能更加清楚的看到東芝N300 20T的讀寫性能,可以看到東芝N300 20T的最小讀取速度為123.7MB/,最大讀取速度為282.7MB/,平均讀取速度為222.0MB/。 寫入速度上,最小寫入速度為118.6MB/,最大為275.8MB/,平均寫入速度為215.6MB/。 對於文件的讀寫速度,東芝N300 20T的表現也是十分優秀的。 在ATTO測試中,東芝N300 20T在讀取16KB以上數據級文件時,讀寫速度均能保持在250MB/,用來存儲傳輸各種零碎文檔數據,這個速度在機械硬碟上已經相當不錯。 我們也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軟體測試對東芝N300 20T的讀寫性能進行測試。在1GB的測試中,東芝N300 20T的讀取速度為266.94MB/,寫入速度為194.45MB/。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測試結果和Disk Speed Test測試比較接近,在Disk Speed...

曾經的半導體霸主 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將被私有化:價值140億美元

東芝不僅是日本百年品牌,也是日本電子及晶片行業的巨頭,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就是他們發明的,但是最近十多年來業績不佳,17年將大部分快閃記憶體業務股權賣掉,現在自身也要被私有化了。 據東芝公司消息,私募股權公司日本工業合作夥伴(JIP)為首的財團將於8月8日向東芝發起1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此次收購要約將於9月20日完成,收購原定於7月下旬開始,但由於監管延遲而推遲。 對於1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東芝董事會之前是不願意答應的,認為價格太低,但是現在態度已經變了,認為價格很公平,畢竟沒有更高的出價者,而且當前的經濟大環境狀況不佳。 據了解,東芝創立於1875年7月,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隸屬於三井集團,其業務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 不過在收購美國西屋電氣的核電業務之後,東芝公司十多年來面臨著財務虧損,此前已經賣掉或者停掉了多個業務。 來源:快科技

HDD出貨量同比大跌35%,希捷依然穩坐2023Q1頭把交椅

由於市場需求不穩定,加上存儲技術更迭的原因,2023年第一季度HDD(機械硬碟)出貨量持續萎縮。其中近線硬碟的單位出貨量在第一季度受到的影響最大,而這是HDD市場最有利可圖的部分。 據Blocks & Files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希捷、東芝和西部數據的HDD出貨量估計為3350萬至3490萬塊,同比下降35%。其中近線硬碟的單盤容量持續增加,已經成為硬碟製造商依賴的重點產品線,不過2023年第一季度近線硬碟出貨量約1020萬塊,低於2022年第一季度的1880萬塊和2022年第四季度的1051萬。總容量方面為157EB,同比下降了36%,環比略微減少了1%。 PC客戶端和消費電子硬碟出貨量約為2250萬塊,同比下降了28%,其中3.5寸硬碟約為1250萬塊,而2.5寸硬碟約為1000萬塊,分別減少了24%、33%。這種出貨量下滑凸顯了PC客戶端和消費電子硬碟的趨勢,並不讓人感到驚訝。 希捷繼續穩坐第一的寶座,出貨量在1500萬至1550萬塊之間,同比下降了32.6%至34.7%,市場份額為44.4%至44.8%;西部數據的出貨量在1220萬至1270萬塊之間,同比下降了35.9%至38.2%,市場份額大概在36.4%;東芝的出貨量在630萬至670萬塊之間,同比下降了33.2%至37.2%,市場份額為18.8至19.2%。 ...
希捷出貨硬盤容量超3ZB 10TB硬盤能繞地球一圈

機械硬碟賣不動了 銷量暴跌35% 三大品牌抱團哭慘

大家都知道,機械硬碟這些年的日子不好過,尤其是技術進步緩慢、容量和性能都提升不大,尤其是在SSD大踏步前進的情況下,用戶和市場自然不買帳。 根據TrendFocus的最新調研數據,2023年一季度,希捷、西數、東芝三大家共出貨機械硬碟3350-3490萬塊,同比大跌33.9-36.5%,環比也跌了3.8-7.6%。 其中,近線硬碟出貨量約1020萬塊,同比暴跌54.3%,是最慘的;總容量157EB,同比少了36%,環比少了1%。 PC客戶端和消費電子硬碟出貨量約2250萬塊,同比跌了28%,其中3.5寸硬碟約1250萬塊、2.5寸硬碟約1000萬塊,分別跌了24%、33%。 廠商方面,三大家的跌幅驚人的一致。 希捷依然是遙遙領先,出貨量1500-1550萬塊,同比下跌32.6-34.7%,份額44.4-44.8%。 西數出貨量1220-1270萬塊,同比下跌35.9-38.2%,份額36.4%。 東芝出貨量630-670萬塊,同比下跌33.2-37.2%,份額18.8-19.2%。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質量比拼:很多人吹爆的日立 其實最容易壞

機械硬碟的質量問題經常被拿出來討論,但哪家品牌更靠譜呢? 數據恢復公司Secure Data Recovery提供的最新報告,排除意外損壞因素之後,只統計正常讀寫操作中出現的失敗情況,得出結論: 機械硬碟的平均壽命是2年10個月,但不同品牌之間差異極大,最好的和最壞的甚至差了幾乎50%。 本次統計的硬碟品牌有六家:希捷、西數、東芝、三星、日立、邁拓。 其中,三星、邁拓都早已被希捷收購,日立則被西數收購,也就是現在的日昱(HGST)。 總的來說,東芝硬碟表現最好,151塊硬碟平均運行時間34799小時,幾乎4年。 評價非常好、很多人特別青睞的日立則是最差的,211塊硬碟平均僅18632小時,也就是僅僅2年1個月多點。 另外,27塊邁拓硬碟平均壽命29771小時(接近3年5個月)。 936塊西數硬碟平均壽命25676小時(2年11個月多點)。 559塊希捷硬碟平均壽命23298小時(接近2年8個月)。 123塊三星硬碟平均壽命19224小時(2年3個月多點)。 報告還公布了每家品牌硬碟的損壞扇區數量,日立又是最差的,多達3348個壞扇區。 另外,希捷2671個、東芝1884個、西數628個、三星529個、邁拓228個。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一家公司對部分硬碟考察後的結果,數量有限,而且不同品牌差異很大,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品牌的整體質量,僅供參考。 來源:快科技
SK海力士 為了環保 請扔掉機械盤 使用SSD硬盤

降價到廠商血虧 東芝:機械、固態硬碟好日子要來了 需求10月開始回升

三星、SK海里、美光等等這些存儲晶片廠商,業績持續暴雷,導致大家紛紛減產、裁員,不過好日子可能快要來了? 對於當前的情況,東芝CFO接受采訪時表示,硬碟需求可能從10-12月季度開始回升,當然這是謹慎的判斷,到時不管是SSD和機械硬碟的出貨量都可能大幅提高,這必將伴隨需求的提升。 其實目前業界普遍預計,今年下半年應該是半導體整個行業回暖的起點,屆時相關的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也會隨之回升,而手機、筆記本等等出貨量也都會相應的提高。 此外,東芝之前還公布了接下來機械硬碟的路線圖,其將在2024財年推出29TB的產品,而2025財年利用11碟技術實現超過30TB容量的產品。 來自集邦科技旗下的TrendFocus統計數據顯示,今年Q3季度全球HDD硬碟出貨量只有3900萬個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2%,環比也下降了14%,下滑趨勢是止不住了,如果SSD價格繼續下滑,對機械硬碟的沖擊會更大。 對於那些想要購買存儲晶片的用戶來說,可以密切留意價格的走勢了。 來源:快科技

誰最靠譜?四大品牌23萬塊硬碟最新故障率報告公布:希捷讓人看不懂

雲存儲服務商Backblaze發布了2022全年的機械硬碟可靠性數據報告。 統計期內,BB共擁有235608塊硬碟,排除掉啟動盤和測試盤,參與可靠性質量評估的攻擊230921塊,品牌涉及希捷、西部數據、東芝和HGST,容量覆蓋4TB到16TB。 僅就年化故障率來看,最高獲得最低的型號均來自希捷,前者是14TB的ST14000NM0138,年化故障率5.7%,最低是8TB的ST8000NM000A,1塊都沒壞。 當然,14TB的寫入量和通電時間很長。 平均使用時間最長的硬碟分別是希捷6TB(ST6000DX000)和東芝4TB(MD04ABA400V),8年跨度的時間用下來,前者的故障率不到1%,後者則超過3%。而且,希捷6TB的總數量還是東芝的9倍。 另外,從容量的角度來看,12TB及以上的大硬碟,可靠性通常都比較好。 來源:快科技
SK海力士 為了環保 請扔掉機械盤 使用SSD硬盤

東芝高管放言:SSD硬碟永遠無法取代機械硬碟

HDD機械硬碟問世已經數十年了,以前是裝機必備,然而近年來隨著SSD硬碟的崛起,很多人都不買機械硬碟了,有人認為SSD很快會取代機械硬碟,不過東芝高管日前表示,這事永遠不會發生,機械硬碟不會被取代。 東芝是全球三大機械硬碟巨頭之一,市場份額僅次於西數、希捷,歐洲區CEO Rainer Kaese日前提到,2021年全球出貨2.59億塊機械硬碟,總容量達到了1.338ZB,比2020年增長了1/3,HDD硬碟容量前所未有。 在Rainer Kaese看來,SSD硬碟預計永遠都不可能取代機械硬碟,因為幾乎所有領域對存儲容量的要求都在增長,只有機械硬碟才能以低成本提供數據中心、雲及其他領域所需的存儲容量,這兩種存儲介質在未來將繼續共存。 機械硬碟優於SSD硬碟的領域是近線存儲,是這些大型在線存儲設施最經濟的手段,隨著技術的進步,每TB的價格還在不斷降低,而SSD硬碟的快閃記憶體要貴得多,而且無法大量生產。 來源:快科技

2022年HDD出貨量幾乎減半,經濟因素和庫存調整加大了跌幅

隨著市場需求疲軟,加上存儲技術更迭的原因,HDD(機械硬碟)出貨量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近日最新的HDD出貨量報告顯示,2022年HDD出貨量幾乎減半,所有廠商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據TomsHardware報導,HDD出貨量下跌最嚴重的是該市場的龍頭企業希捷,數據顯示其出貨量相比去年下跌了43.7%,市場占有率為42.9%;西部數據情況也沒有好太多,下跌了43%,市場占有率為35.1%;東芝相比希捷和西部數據稍微好一些,不過出貨量也下跌了39.3%,市場占有率為22%。綜合下來,2022年HDD出貨量下跌了42.5%,跌至3500萬到3600萬塊。 HDD出貨量下滑已持續多年,相關產品愈發集中在數據中心等存儲細分市場上,本來也不是太稀奇的事情。不過2022年出現如此大的跌幅,主要原因還是宏觀經濟因素及廠商庫存調整的結果。 整體市場趨勢影響了三間硬碟製造商,分析師表示,HDD最大的困境是企業雲存儲業務需求下降,結合庫存因素使得2022年第四季度近線硬碟出貨量減少到1000萬到1100萬之間。面向普通用戶的3.5英寸HDD出貨量僅下降了1%,主要動力來自於監控領域,2.5英寸HDD反而在第四季度有15%的反彈,有點讓人驚訝。 2022年銷售的筆記本電腦里有92%都配備了SSD,預計2023年的比例將提高至96%。 ...

機械硬碟大潰敗:去年出貨量近乎腰斬

過去一年,你購進機械硬碟了嗎? 來自Trendfocus的最新報告描摹了機械硬碟三巨頭過去一年的境遇,用慘烈來形容也不為過。 從出貨量來看,希捷、東芝和西部數據均出現兩位數的同比跌幅,即便是體量最小的東芝,也高達39%。 這導致2022年,機械硬碟總出貨同比暴減42.5%,幾近腰斬。 外界認為,機械硬碟行業過去一年的崩潰與庫存調整、經濟降溫等因素密切相關,事實上,PC相關的顯卡、記憶體/SD等,同期的日子都相當難過。 細分來看,機械硬碟領域目前問題最大的是雲存儲企業需求銳減,相較而言,3.5寸和2.5寸消費級硬碟的情況要好不少。 另外,作為機械硬碟的市場勁敵,價格跌跌不休的SSD也是潛在不利因素,如今512GB SSD和HDD價格已經完全持平,2022年92%的筆記本都標配了SSD,今年還會提高到96%。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真沒人買 大廠裁員、清庫存 東芝曬路線圖:30TB新品上路

SSD越來越便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機械硬碟的空間,當然了對於那些大容量玩家來說,還是後者更香。 雖然整個市場不是太好,但是東芝還是公布了接下來機械硬碟的路線圖,其將在2024財年推出29TB的產品,而2025財年利用11碟技術實現超過30TB容量的產品。 其實在今年10月份時候,東芝就推出了20TB的產品,其用10碟片充氦密封設計,而他們還跟TDK合作了MAS-MAMR磁記錄技術,這也是為後續繼續增加容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自集邦科技旗下的TrendFocus統計數據顯示,今年Q3季度全球HDD硬碟出貨量只有3900萬個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滑42%,環比也下降了14%,下滑趨勢是止不住了。 今年Q4季度預計銷量只有3500萬個左右,再算上Q1季度的5280萬、Q2季度的4470萬,全年出貨大約只有1.7億個,相比2021年下滑了34%。 目前硬碟市場主要有希捷、西數及東芝三家廠商了,他們現在還能增長的硬碟主要就是超大容量的系列了,雲服務廠商對18TB容量的硬碟需求還在提升,這也是三大廠商的發展重點,繼續沖擊更高的容量,不過整體環境並不好,希捷業績暴雷,減產裁員都在進行中... 來源:快科技

22萬塊機械硬碟質量大PK:西數最靠譜

日前,雲存儲服務商Backblaze發布了2022年三季度硬碟故障率報告。 當季參與統計的共有226309塊機械硬碟,覆蓋希捷、西數(含HGST昱科)和東芝三大廠商。 從年化故障率來看,最高的是希捷14TB,達到9.2%,其次是東芝4TB,為8.25%。 接下來還有希捷12TB(4.96%)和希捷4TB(4.38%),當季的平均年化故障率是1.64%。 有三款硬碟在本季度表現穩如狗,均為零故障,分別是8TB HGST(型號:HUH728080ALE604)、8TB 希捷(型號:ST8000NM000A)和16TB西部數據(型號:WUH721816ALE6L0)。 雖然年化故障率環比上一季度有所提高,但BB稱這主要是不少硬碟服役時間過長導致,相信明年淘汰很大一批舊盤之後,數字將明顯好看許多。 另外一個有趣的分析結論是,公司雲技術大使Andy Klein表示,他們研究了三套模型,分別是單價225美元、年化故障率1.5%;單價250美元、年化故障率1%和單價275美元、年化故障率0.5%,都采購5000塊服役5年,實際上,第一種模型也就是最便宜但故障率最高的方案,最終成本最低。 當然,這是雲存儲廠商的研究模型,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硬碟一旦損壞,就是100%的損失,不可能有雲存儲廠商強大的冗餘支持。所以,消費級硬碟還是認准質量可靠的,別對價格過於敏感。 雙11紅包活動推薦: 來源:快科技

東芝推出MG10系列20TB硬碟:10碟片充氦密封設計,應用FC-MAMR技術

東芝宣布,推出20TB大容量傳統磁記錄(CMR)機械硬碟,屬於MG10系列。其採用了10碟片充氦密封設計,利用了東芝的FC-MAMR技術(磁能量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來提升存儲能力,可通過協助提高雲規模基礎設施的存儲密度,從而降低資本性支出,優化TCO(總體擁有成本)。 此前東芝銷售的最大容量機械硬碟為18TB,比如今年初發布的N300 Pro和X300 Pro系列硬碟,但是競爭對手希捷和西部數據,早在去年就已發布20TB或以上的型號。新款20TB型號為3.5英寸外形規格,容量相比18TB型號增加了11.11%,轉速為7200rpm,額定工作負載550TB/年,可選SATA和SAS接口,並採用節能高效的氦氣密封。 東芝表示,MG10系列20TB型號與眾多應用和作業系統都有很好的兼容性,並能適應隨機讀寫與順序讀寫的混合工作負載,適合在雲規模和傳統數據中心應用,同時履行了東芝的承諾,即推動機械硬碟設計,以滿足雲規模伺服器以及對象和文件存儲基礎設施中對存儲設備不斷增長的需求。 根據東芝今年公布的機械硬碟路線圖,接下來將利用其專有的技術,包括FC-MAMR(磁能量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和磁碟堆疊技術,到2023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時候,將硬碟容量提高到30TB甚至更高。 ...

「御三家」壓軸的20TB硬碟正式來了 東芝發布MG10:10碟充氦

姍姍來遲的東芝,終於推出了旗下首款20TB機械硬碟新品,隸屬於MG10產品線。 對比西數,東芝可是晚了一年的時間。另一大對手希捷,也在今年3月份拿出了20TB硬碟。 規格方面,20TB的MG10採用10盤充氦封裝,單盤2TB,7200轉,提供12Gbps SAS接口或者6Gbps SATA3接口不同款式供客戶選擇。 盤面還是CMR(傳統磁記錄),但為了提高容量,還使用了FC-MAMR(通量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 性能方面,最大512MB緩存,最大持續傳輸速率為281MB/。 耐用性方面,提供5年質保,年總寫入量為550TB。 雖然沒有披露價格,但東芝承諾四季度上市。因為是近線存儲產品,消費者能買到的機會不大。 另外,東芝還計劃在四季度推出26TB機械硬碟,不過是萬惡的疊瓦式磁記錄。 來源:快科技
中芯國際已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真相來了

又是停電 日本東芝一晶片工廠突發意外:停產5天

日本半導體工廠又遭遇停電導致停產的意外了,這次中招的是東芝旗下的晶片工廠,公司表示事故是在設備檢修時發生的,停電導致部分正在生產的晶片受影響,預計9月17日恢復生產。 此次停電停工的半導體廠為東芝集團“Japan Semiconductor”岩手事業所,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和存儲產品業務,特別是汽車MCU晶片。 根據東芝的說法,這次停電並未對該工廠的生產設備造成損害,為了重啟生產,已陸續重啟設備運轉,部分生產線已恢復運行,預計將在9月17日完全恢復停電前的生產水平。 至於對公司的運營影響,東芝稱停電除了導致正在生產中的晶片報廢之外,這次停點到復工也需要時間,預計對客戶的出貨會有影響。 具體影響有多大,東芝會在9月14日再次更新調查進展,屆時應該會有更准確的說法。 日本的半導體工廠最近意外多了點,遠的不說,7月5日日本瑞薩電子的工廠電線遭雷電擊中,導致瞬間電壓下降,造成該廠自7月5日起進行暫時性停工。 7月8日,美光位於日本廣島的記憶體工廠遭遇了長時間的停電中斷,人員安全,但導致部分設施被關閉,也影響了一定的生產供應。 今年2月份,西數、鎧俠(東芝存儲前身)位於日本的快閃記憶體工廠曝出了污染事故,導致大量快閃記憶體晶片報廢,受影響的NAND 晶片產大約6.5EB,由於供應減少,西數等公司很快就宣布快閃記憶體漲價,只不過市場大趨勢是快閃記憶體價格下滑,最終沒有掀起什麼風浪,快閃記憶體價格也一路下滑到現在。 來源:快科技

需求疲軟致HDD季度出貨量環比下跌15.4%,不過總出貨容量僅微跌2%

隨著市場需求疲軟,2022年第二季度HDD出貨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近日Storage Newsletter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的HDD出貨量總計約為4465萬塊,環比下跌15.4%。不過隨著HDD向更高容量過渡,總出貨容量方面影響較小,為319EB,僅微跌2%。 希捷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大概在44.5%左右,總出貨量為1988萬塊,下跌幅度也是最小的,控制在30%以內。平均每個HDD的容量增加了1.2TB,達到了7.8TB。企業端的表現依然穩健,NAS和監控領域的3.5英寸HDD甚至還有8%的出貨增長。 西部數據的市場份額大概在36.9%,總出貨量為1648萬塊,在所有細分市場都出現兩位數的下跌,平均每個HDD的容量與希捷相若,均為7.8TB。東芝的市場份額大概在18.6%,總出貨量為829萬塊,平均每個HDD的容量略有增長,為4.4TB。 毫無疑問,由於2022年PC市場整體疲軟,以及SSD需求持續增加,HDD需求面臨較大幅度的下滑。不過總出貨容量上並沒有下降太多,表明大容量HDD正在成為市場的主流,而1TB或2TB這種容量較小的產品正在被SSD取代。 近期NAND快閃記憶體芯粒價格下滑,使得SSD的價格也隨之下跌,無論OEM廠商還是個人消費者都更傾向於選擇SSD。此前有報導稱,微軟計劃將SSD納入到Windows 11 PC的基本要求中,迫使OEM廠商採用SSD作為引導盤,時間點為2023年。如果傳言是真實的,留給客戶端HDD的空間將變得更為狹小。 ...

機械硬碟越混越慘了:三大品牌出貨量雪上加霜

機械硬碟本就遭遇著被SSD取代的艱難時刻,沒想到又遇到PC電腦空前的低迷危機,境況可想而知了。 來自StorageNewsletter和Trendfocus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機械硬碟出貨量為4465萬塊,環比下滑多達15.4%。 三大廠希捷、東芝和西數均出現兩位數的跌幅,其中希捷出貨1988萬塊,份額44.5%;西數出貨1648萬塊,份額36.9%,東芝出貨829萬塊,份額18.6%。 在希捷產品線中,近線、2.5寸企業盤、NAS和監控盤的跌幅都是個位數,最拖後腿的還是消費級硬碟,本來買的人就在減少,結果PC大行情不給力,導致雪上加霜。 不過,機械硬碟的優勢還是大容量更便宜些,可靠性也高點。在這一季度,希捷的平均出貨容量提升到7.8TB,西數也是7.8TB,東芝是4.4TB。 應該對於相當用戶來說,如今裝機買1TB、2TB的硬碟,恐怕都不會考慮機械而是清一色SSD了吧。 來源:快科技

Backblaze跟蹤HDD可靠性:4TB表現較差,西數比希捷更受消費者青睞

近日,存儲服務商BackBlaze整理了2013年4月到2022年3月的數據,匯總了4TB、8TB、12TB和14TB四種容量,以及日立、希捷、東芝和西部數據多款硬碟,通過生成Kaplan-Meier曲線,展示出這些硬碟的可靠性。 在4TB容量上,BackBlaze選取了希捷的ST4000DM000和日立的HMS5C4040BLE640。前者共有18495塊,故障次數為4581次,年故障率2.45%,六年時間後可靠性只有約81%。後者共有12728塊,故障次數為343次,年故障率0.40%,六年時間後可靠性約97%。 希捷的硬碟在72個月內可靠性會有明顯下降,同時間內希捷硬碟更換的次數比日立的硬碟多了大約4200塊,平均每年大概700塊。不過還要考慮到成本的因素,兩個廠商的側重點並不相同,日立的產品更多地面向企業市場,普遍可靠性會更高一些,當然平均價格也會更高。 在8TB容量上,兩款硬碟都來自希捷,分別是ST8000DM002和ST8000NM0055。不同的是,前者為消費級產品,後者則是企業級產品。有點出乎意料的是,消費級的產品比企業級的產品表現更好,兩者的年故障率分別為1.13%和1.35%,數據分析時間段內的可靠性分別為95%和93.6%。 12TB容量上有三款硬碟,分別是日立的HUH721212ALN604、以及希捷的ST12000NM001G和ST12000NM0008,這些企業級硬碟的保修期均為五年。三者的年故障率分別為0.48%、0.63%和1.12%,數據分析時間段內的可靠性都在97%以上。不過總體而言,日立硬碟的表現仍高於希捷的產品。 14TB容量上同樣是三款硬碟,分別是東芝的MG07ACA14TA、希捷的ST14000NM001G、以及西數的WUH721414ALE6L4。對應的年故障率分別為0.83%、1.00%和0.33%,由於使用時間較短,可靠性相對來說都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東芝的硬碟在使用兩年後,可靠性會有較為明顯下降。 BackBlaze表示,由於可靠性問題,西部數據比希捷的硬碟更受消費者歡迎,另外還有成本的因素影響。 ...

機械硬碟壽命9年跟蹤:4TB、14TB都不讓人省心

雲存儲廠商BackBlaze定期會發布機械硬碟故障率報告,現在又來了個大的,匯總整理了2013年4月至2022年3月的數據,分析了4種容量、10款硬碟的可靠性變化,並用Kaplan-Meier生存曲線展示出來。 4TB選了兩款,一是希捷ST4000DM000,一共有18495塊,故障次數多達4581次,年故障率2.45%,六年時間後可靠性只有約81%。 換言之,如果你買了這塊硬碟,使用六年,只有81%的幾率還是正常的。 二是HGST HMS5C4040BLE640,一共有12728塊,故障次數343次,年故障率0.40%,六年時間後可靠性約97%。 BackBlaze透露,過去六年,他們更換的希捷硬碟比HGST硬碟多了大約4200塊,平均每年700塊。 8TB硬碟兩塊都來自希捷,型號分別為ST8000DM002、ST8000NM0055,年故障率分別為1.13%、1.35%,比較接近,五六年後可靠性分別為95%、93.6%。 12TB的三塊,HGST HUH721212ALN604、希捷ST12000NM001G、希捷ST12000NM0008,年故障率分別為0.48%、0.63%、1.12%。 因為使用時間都不長,可靠性都很高,97-99%之間。 14TB的也是三塊,東芝MG07ACA14TA、希捷ST14000NM001G、西數WUH721414ALE6L4,年故障率分別0.83%、1.00%、0.33%。 它們的使用時間就更短了,東芝的超過三年還有接近98%,另外兩塊只有一年多都在99%左右。 但是東芝這款需要注意,其實際可靠性曲線和理論曲線在不到2年後就“分道揚鑣”,明顯偏低。 來源:快科技

HDD出貨量同比下跌約三分之一,降至4500萬塊

隨著市場需求疲軟,2022年第二季度HDD市場出貨量出現大幅度下跌,同比下降約三分之一。據Storage Newsletter報導,即便過來兩年數據中心需求旺盛,以及HDD的密度不斷增加,但仍然難以阻止出貨量大幅度滑坡。 2022年第二季度HDD出貨量總計4500萬塊,與2010年峰值的6.51億塊相比差距已非常大。企業端是表現最好的細分市場,雲計算和高性能計算依然需要廉價、低功耗、高密度的存儲,不過相比去年的需求仍有所下降,出貨量同比下跌26.9%到29.7%;客戶端的3.5英寸HDD(包括外置硬碟)同比下跌超過30%,無論是零售還是監控用途的HDD都不可避免;客戶端的2.5英寸HDD同比下跌約40%,除了整體市場需求降低,很大程度受到了SSD的影響。 廠商方面,希捷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大概在44.5%左右,下跌幅度也是最小的,控制在30%以內;其次是西部數據,市場份額大概在37.2%左右;東芝的市場份額大概在18.3%左右,是出貨量下跌最多的廠商,幅度約為40%。 近期NAND快閃記憶體芯粒價格下滑,使得SSD的價格也隨之下跌,無論OEM廠商還是個人消費者都更傾向於選擇SSD。據統計,2022年第二季度TLC和QLC芯粒的價格下跌了8%到13%,預計第三季度會進一步下跌5%到10%。此前有報導稱,微軟計劃將SSD納入到Windows 11 PC的基本要求中,迫使OEM廠商採用SSD作為引導盤,時間點為2023年。若微軟真的有這方面的打算,客戶端HDD將面臨致命一擊。 ...

最高6TB 東芝發布PC300桌面硬碟:SMR陰魂不散

盡管很多人裝機時硬碟都首先考慮SSD硬碟,但是部分倉庫盤還是少不了HDD機械硬碟,東芝公司今天就推出了面向桌面PC的PC300系列,最高6TB容量及7200RPM轉速,然而這波產品中依然沒有繞過SMR技術的,要小心了。 據東芝公司所說,PC300系列主要面向台式機、PC計算、遊戲及存儲等應用,最高7200RPM轉速(也有5400RPM轉速的),SATA 6Gbps接口,最高256MB緩存,速度可達210MB/,比標準硬碟提升了19%。 PC300系列硬碟容量500GB起,最高也不過6TB,雖說這樣的容量沒什麼必要使用SMR,但這次的PC3000系列也沒放過SMR,根據不同容量有不同的技術,東芝倒是很誠實地標識出來了,選擇的時候注意吧,如下所示: CMR (500GB- 3TB): HDWD130EZSTA, HDWD130UZSVA, HDWD120EZSTA, HDWD120UZSVA, HDWD110EZSTA, HDWD110UZSVA HDWD105UZSVA, SMR (2 TB-6 TB): HDWD260UZSVA, HDWD240UZSVA, HDWD220UZSVA, HDWD320UZSVA, HDWD260EZSTA, HDWD240EZSTA, HDWD220EZSTA, HDWD320EZSTA 來源:快科技

大就是戰鬥力 東芝明年將推30TB機械硬碟

作為HDD機械硬碟市場的老三,東芝也持續加碼大容量硬碟,目前出貨的HDD硬碟容量已經超過18TB,東芝也找到了容量提升70%的技術,最快明年就要推出30TB的HDD硬碟了。 日前東芝宣布了一系列消息,將與TDK的子公司合作,在該公司位於廣東省的工廠內設立數據中心用機械硬碟的生產線,最快6月份試產,7月份就能量產。 中國工廠再加上之前已有的菲律賓工廠,東芝希望到2025年時能將產能提升到2020年的2倍,擴大數據中心市場的份額,從目前的17%提升到2025年的24%左右。 除了提升HDD硬碟產能之外,東芝還在提升HDD硬碟的容量,去年底出貨了18TB的硬碟,東芝也掌握了讓硬碟提升到1.7倍的技術,也就是30TB硬碟。 實際上東芝之前就公布過機械硬碟的路線圖,在2023到2024年之間突破30TB大關,確定無疑基於MAS-MAMR,而且首次採用11碟封裝,單碟容量2.7TB。 2025年,東芝硬碟將達到35TB,引入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多重堆疊技術,2026年或更晚才會超過40TB。 來源:快科技

東芝新重組方案再遭否決或將私有化,傳貝恩資本收購已獲得最大股東支持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東芝一直想推行戰略重組計劃,不過再次遇到挫折,近日遭到了過半數股東反對而被否決。鑒於東芝未來經營改革方針走向不明,外資大股東傾向於讓東芝私有化退市。 據DigiTimes報導,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有意在私有化退市的前提下,收購東芝。據悉,作為東芝最大股東的新加坡對沖基金Effissimo Capital Management已同意貝恩資本的收購方案,若對方提出公開收購,將出售所持的全部東芝股份。 由於東芝旗下擁有的核能產業被列入了日本國家的「核心行業」,這類型收購、並購交易將被列入重點審查,而且很可能不能通過。為了滿足收購的審查條件,貝恩資本不會單獨收購東芝,而是與其他日本投資人組成投資者聯盟來進行。貝恩資本的這種做法並不奇怪,目前鎧俠(Kioxia)的多數股權是由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牽頭的投資者集團持有。 東芝是在去年11月宣布進行戰略重組,計劃在2024年3月之前,原東芝集團將拆分為三間獨立公司,分別專注於基礎設施、電子設備和半導體,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分拆後的半導體公司,將由東芝所持有的鎧俠和東芝科技公司組成。東芝持有鎧俠約40%的股權,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相關分拆重組事項。 不過自東芝公布戰略重組計劃後就遭到各方的質疑,執行上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少人反對東芝以任何形式拆分,希望可以完成私有化,也有投資者認為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隨後東芝推出了新的重組方案,打算一分為二,僅分拆包括半導體在內的設備業務,同時出售非核心資產,並希望所持有的鎧俠能夠盡快IPO,還承諾未來兩年內提高回報股東的金額,想以此獲得股東的支持,不過最終仍遭到否決。 ...

東芝發布N300 Pro和X300 Pro系列硬碟:最高18TB容量、工作負載300TB/年

東芝宣布,推出N300 Pro和X300 Pro系列硬碟,最高提供18TB容量,工作負載達300TB/年,並提供五年有限保修。東芝表示,新產品分別面向企業和創意人士,以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存儲產品。 東芝表示,隨著工作環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專業人士需要可靠且具備足夠性能的存儲解決方案,以跟上新項目的需求和工作流程,此次推出的N300 Pro系列針對高強度工作負載的中大型企業,而X300 Pro系列則支持專業人士進行內容創作。 N300 Pro和X300 Pro系列都圍繞東芝在HDD方面的創新技術構建的,結合了東芝自身的緩存技術、穩定碟片技術(容量≥10TB)、以及FC-MAMR技術(容量18TB),提供了領先業界的解決方案。在東芝看來,利用其核心技術優勢可以提升產品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N300 Pro和X300 Pro系列提供了4TB、6TB、8TB、10TB、12TB、14TB、16TB和18TB的容量,轉速為7200 RPM,採用了CMR技術。其中10TB 、12TB、14TB、16TB和18TB應用了東芝獨特的雷射焊接氦氣密封工藝,以實現低功耗和低噪音。N300 Pro系列硬碟為7x24的使用環境而設計,並為採用RAID的NAS系統優化,MTTF為120萬小時。X300 Pro系列硬碟則面向桌面工作站、高端PC和高工作負載的PC,MTTF為100萬小時。 ...

東芝發布N300/X300 Pro系列硬碟:最高18TB、不是SMR

東芝日前發布了新一代的N300 Pro、X300 Pro系列HDD硬碟,分別面向中大型企業級NAS、創意及遊戲PC,最高容量18TB,7200RPM轉速,使用的是CMR而非SMR技術,5年質保,每年工作負載300TB。 東芝表示,N300 Pro 和 X300 Pro 都是圍繞東芝在 HDD 技術方面的最新創新而構建的。N300 Pro 和 X300 Pro 結合了東芝的緩存技術和穩定盤技術(≥10 TB 范圍)和 FC-MAMR (18 TB),為高級消費者和專業人士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N300 Pro系列提供4TB到18TB容量,7200RPM轉速,基於CMR磁軌技術,使用了獨家的雷射焊接氦氣密封工藝,降低了功耗和噪音。 針對NAS應用,N300 Pro系列支持7x24小時環境使用,最多支持 24 個驅動器托架,支持內置RV傳感器以減輕旋轉振動,120萬小時MTTF無故障時間,專為高強度網絡及NAS設計,非常適合中型或大型企業。 X300...

東芝就位:20TB硬碟雨後春筍般的來了

希捷、西數的20TB硬碟已經上市,那麼第三大HDD廠商東芝的進度如何呢? 經查,東芝MG10系列硬碟已經通過了SATA互操作認證測試,除了面向數據中心、企業級高容量,還有面向客戶端桌面和NAS的20TB。 目前東芝在售的最大容量是MG09系列,9碟充氦,磁通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FC-MAMR)。 實際上,在此之前,東芝已經在財報中確認,會在2021年3月31日結束前的2021財年內推出10碟20TB FC-MAMR硬碟。換言之,正式發布時間應該就在未來幾周內。 對於消費者來說,20TB產品增多,意味著選擇范圍擴大,價格、參數、性能上的差異,也有助於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另外值得一提是,東芝還規劃了MAS-MAMR(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HAMR(熱輔助磁記錄)等技術,計劃在2023年發布30TB的機械硬碟,2025年發布35TB容量的版本,2026年做到大於40TB容量。 來源:快科技

東芝公布HDD路線圖:2023年發布30TB版本 未來會推出更大容量

據媒體報導,東芝總裁兼執行長Hiroyuki Sato公布了東芝下一代硬碟的路線圖。 在公布的路線圖中,東芝計劃在2023年發布30TB的機械硬碟,2025年發布35TB容量的版本,2026年做到大於40TB容量。 據了解,新款大容量HDD將使用FC-MAMR(磁通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MAS-MAMR(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等技術。將來,東芝可能在其最大的驅動器中使用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 根據東芝公布的資料,MAS-MAMR技術將利用微波更大地改變了硬碟介質的磁矯頑力,使得軌道更窄,從而提高了面積密度。該項目是由昭和電工、TDK和東芝共同開發的,屬於MAMR技術的一部分。 東芝表示,將會與雲服務供應商進行密切合作,以了解他們對於容量和性能的要求,東芝新一代技術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關鍵。東芝與主要組件供應商多年的密切合作對技術的突破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硬碟容量的提高,最終降低其硬碟的總體擁有成本。 目前東芝的硬碟產品線,可滿足企業、數據中心、監控和客戶端市場的存儲需求。主要細分四個市場:AL系列專注於企業級的性能領域、MG系列針對企業級容量和數據中心的需求、MQ系列涵蓋了移動客戶端和廣泛的使用場景、DT系列則是針對監控和傳統的桌面客戶端應用。 來源:快科技

東芝公布新的HDD路線圖,30TB硬碟將在2023財年到來

近日東芝在日本東京舉辦了投資者關系活動,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TDSC)總裁兼執行長Hiroyuki Sato公布了東芝下一代硬碟的路線圖。目前數據仍繼續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雲端對數據存儲的需求正推動著更高容量硬碟的需求。為了滿足激增的市場需求,東芝計劃利用其專有的技術,包括FC-MAMR(磁通控制-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和磁碟堆疊技術,到2023財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時候,將硬碟容量提高到30TB甚至更高。 東芝表示,將會與雲服務供應商進行密切合作,以了解他們對於容量和性能的要求,東芝新一代技術是滿足客戶需求的關鍵。東芝與主要組件供應商多年的密切合作對技術的突破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硬碟容量的提高,最終降低其硬碟的總體擁有成本(TCO)。 根據過往公布的資料,東芝的MAS-MAMR技術將利用微波更大地改變了硬碟介質的磁矯頑力,使得軌道更窄,從而提高了面積密度。該項目是由昭和電工(介質)、TDK(配備有雙自旋噴射層的讀寫磁頭)和東芝(驅動器)共同開發的,屬於MAMR技術的一部分。 目前東芝提供了全面的硬碟產品線,以滿足企業、數據中心、監控和客戶端市場的存儲需求。其硬碟主要面向四個細分市場,AL系列專注於企業級的性能領域;MG系列針對企業級容量和數據中心的需求;MQ系列涵蓋了移動客戶端和廣泛的使用場景;DT系列則是針對監控和傳統的桌面客戶端應用。在2021年,東芝硬碟和Exabyte出貨量分別增長4%和61%,達到了5468萬塊和187.24 Exabytes。 ...

機械硬碟太牙膏 東芝明年30TB、四年後超40TB

東芝今天召開投資者大會,期間存儲部門公布了一份機械硬碟容量發展路線圖,一直到2026財年——東芝財年的計算中期為日歷年的當年4月至次年3月。 根據這份路線圖,東芝今年會把硬碟容量推進到26TB,看樣子會首發採用日前剛剛披露的(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也可能是成熟的FC-MAMR,10碟封裝。 明年會突破30TB大關,確定無疑基於MAS-MAMR,而且首次採用11碟封裝,單碟容量2.7TB。 西部數據去年也提到過11碟封裝,但總容量只有24TB,單碟僅為2.2TB。 2025年,東芝硬碟將達到35TB,引入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多重堆疊技術,2026年或更完才會超過10TB。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都是針對數據中心市場的企業級硬碟,消費級產品肯定會更慢。 來源:快科技

東芝更改重組計劃:改為分拆設備業務,同時調高股東回報

在去年11月份,東芝宣布進行戰略重組,計劃在2024年3月之前,原東芝集團將拆分為三間獨立公司,分別專注於基礎設施、電子設備和半導體,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分拆後的半導體公司,將由東芝所持有的鎧俠(Kioxia)和東芝科技公司組成。目前東芝持有鎧俠約40%的股權,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相關分拆重組事項。 不過消息傳出後,東芝的戰略重組計劃就遭到各方的質疑,執行上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不少人反對東芝以任何形式拆分,並希望可以完成私有化,也有投資者認為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為了減小改革的阻力,近日東芝推出了新的重組方案。在新計劃中,東芝將一分為二,僅分拆包括半導體在內的設備業務,而且會出售非核心資產,比如電梯、照明、以及負責生產POS系統和復印機的Toshiba Tec Corp。同時東芝還以8.7億美元,將空調部門「東芝開利」的55%股份出售給合作夥伴開利全球。此外,東芝還希望所持有的鎧俠(Kioxia)能夠盡快IPO,不過也不排除出售的可能性。東芝還承諾,未來兩年內,將回報股東的金額提高到3000億日元(原來為1000億日元)。 在東芝看來,相比原來的重組方案,新計劃變得簡單,顯得省時省力,可以加速東芝的改革步伐。有專業人士表示,當被剝離的資產的帳面價值占總資產的五分之一以上時,拆分計劃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股東支持。由於東芝有近30%的部分為外國基金持有,而且普遍反對一分為三的拆分計劃,很可能讓東芝擱置原有的方案。新計劃降低了通過的門檻,只需要董事會批准即可。 ...

東芝宣布建造新的300mm晶圓廠,以進一步擴充產能

東芝宣布,其位於日本石川縣的半導體生產基地將建造一座新的300mm晶圓廠,用於生產功率半導體。該項計劃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其中第一階段會在2024財年開始。東芝表示,當第一階段的產品達到滿負荷以後,其功率半導體產能將是2021財年的2.5倍。 據東芝介紹,新的晶圓廠將具備抗震結構,包括雙供電系統和BCP系統,並安裝最新的節能製造設備,以減小環境的負擔,旨在實現100%依賴可再生能源的「RE100」目標。同時東芝還會引入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晶圓運輸系統,以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率。東芝計劃在2023年春季開始動工,2024年春季完成相關工程,以確保2024年內投入生產。 功率器件是管理和降低各種電子設備的功耗,以及實現碳中和社會的重要組件。目前汽車電氣化和工業設備自動化的需求正在擴大,對低壓 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和 IGBT(絕緣柵雙極電晶體)等器件的需求非常旺盛。東芝已通過提高200mm晶圓產能,以及增加300mm晶圓生產線來滿足這一長期的需求增長。 東芝希望通過及時的投資和研發來擴大其功率半導體業務的競爭力,使其足夠應對市場的快速增長。目前全球半導體產能緊缺,不少企業都進行了大量投資,以進一步擴充產能,不過要真正看到成效還需要一些時間。 ...

東芝硬碟在2021Q4創下新的出貨量記錄,攀升至289萬塊

東芝今天發表公告,表示在2021第四季度里,其近線硬碟出貨量達到了289萬塊,創下了新的記錄,有著80%的同比增長。相比今年早些時候創下的最佳記錄還高出了4%。該季度Exabytes連續增長至33.81,相比一年前增長了94%以上。 IDC研究總監Ed Burns認為,東芝在存儲市場的努力反映到了2021年第四季度的設備出貨量中,MAMR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FC-MAMR)和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東芝硬碟在市場的競爭力。 東芝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是讓人驚嘆的,因為東芝的存儲事業部創下了多項新紀錄,感謝東芝硬碟所有員工的奉獻精神和幾個戰略客戶的合作夥伴關系,實現了這一切,希望2022年能繼續保持這樣的積極勢頭,著眼於新的里程碑。 目前東芝提供了全面的硬碟產品線,以滿足企業、數據中心、監控和客戶端市場的存儲需求。其硬碟主要面向四個細分市場,AL系列專注於企業級的性能領域;MG系列針對企業級容量和數據中心的需求;MQ系列涵蓋了移動客戶端和廣泛的使用場景;DT系列則是針對監控和傳統的桌面客戶端應用。 此前東芝首次展示了MAS-MAMR技術,演示如何利用新技術提高HDD存儲容量和性能。通過昭和電工(介質)、TDK(配備有雙自旋噴射層的讀寫磁頭)和東芝(驅動器)的共同合作,為構建超過30TB的大容量機械硬碟(HDD)奠定了基礎。東芝的新目標是,盡快實現30TB及以上容量的硬碟商業化。 ...

東芝首次展示MAS-MAMR技術,將盡快實現30TB及以上硬碟商業化

在去年12月份,全球最大的硬碟磁碟製造商之一的昭和電工(SDK),已確認開發了採用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的介質。通過昭和電工(介質)、TDK(配備有雙自旋噴射層的讀寫磁頭)和東芝(驅動器)的共同合作,為構建超過30TB的大容量機械硬碟(HDD)奠定了基礎。 MAS-MAMR技術利用微波更大地改變了硬碟介質的磁矯頑力,使得軌道更窄,從而提高了面積密度,屬於MAMR技術的一部分。近期,東芝首次展示了MAS-MAMR技術,演示如何利用新技術提高HDD存儲容量和性能,現在的目標是實現30TB及以上容量的硬碟商業化。 東芝在2021年開始出貨的18TB硬碟上,應用了Flux Control MAMR(FC-MAMR)技術,其使用了自旋扭矩振盪器來輔助記錄。新的MAS-MAMR技術則通過將微波局部暴露在記錄介質上,以提高記錄密度,從而超過了FC-MAMR技術。東芝計劃在2022年1月10日至14日舉辦的MMM-INTERMAG 2022會議上,公布新開發的自旋扭矩振盪器細節及其振盪特性。 東芝表示,其開發了一種名為「雙振盪型自旋扭矩振盪器裝置(dual FGL STO)」,通過兩層場產生層來照射微波。這種方式能有效地產生微波,電流較小,而且是在重點位置,當結合到磁頭後,可以提高MAS-MAMR技術的記錄性能。東芝通過演示採用新技術的設備,證明了MAS-MAMR技術的可行性,可以顯著提高記錄的密度,為下一代磁記錄技術的應用邁進了一大步。 ...

東芝展示全新磁記錄技術:機械硬碟輕松突破30TB

為了提升機械硬碟容量,希捷、西部數據、東芝等廠商這些年都下足了功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新式存儲技術。 近日,東芝宣布了全新的「MAS-MAMR」,全稱「Microwave Assisted Switching-Microwave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也就是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並進行了首次展示。 東芝一直致力於MAMR(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的研發,去年開始出貨基於FC-MAMR技術的18TB硬碟,包括面向主流的X300系列、面向NAS網絡存儲的N300系列,利用自旋力矩振盪器輔助記錄,存儲密度每平方英寸1.5Tb,單碟容量2TB。 MAS-MAMR則在FC-MAMR的基礎上,通過向存儲介質局部顯露微波,進一步提升存儲密度。 東芝稱,MAS-MAMR技術可以實現30TB容量的機械硬碟,但未透露具體存儲密度,以及何時商用。 該技術由東芝與碟片製造商昭和電工(SDK)、磁頭製造商TDK聯合研發。 來源:快科技

東芝開發HDD擴容技術:30TB容量不是夢

HDD硬碟相比SSD硬碟最主要的優勢就只有單位價格下容量更大了,目前西數、希捷已經開始出貨18TB甚至20TB硬碟,東芝的18TB硬碟也開始上市,他們還開發了HDD擴容技術,有望製造出30TB的硬碟。 據報導,東芝開發出了可大幅提高數字設備存儲設備「機械硬碟(HDD)」存儲能力的技術,將用於作為主力的數據中心用產品,目標是開發出存儲容量達到目前的1.7倍、超過30TB的產品。 東芝對利用微波來提高存儲能力的技術進行了驗證,機械硬碟通過改變磁碟上磁鐵的方向來寫入數據,通過對磁碟照射微波,可使磁鐵輕松發生反轉,從而提高存儲能力,可以在相同的單位面積內保存更多的數據。 東芝3月開始對目前最大存儲容量為18TB的產品進行試供貨,10月開始批量生產,最近幾年以2TB為單位逐步擴展了存儲容量,今後將繼續推進大容量化。 東芝認為採用新技術可以開發容量超過30TB的產品,因此將盡快實現實用化。 機械硬碟在面向數據中心方面的需求高漲。用於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的數據存儲器正在向處理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SSD)」更新換代。但東芝認為,需要存儲大量數據的數據中心領域會繼續使用成本低廉的機械硬碟。 來源:快科技

昭和電工開發出新碟片:東芝30TB硬碟成了

當前,已量產的機械硬碟中,單盤容量最大2.2TB,要想繼續提高存儲密度,需要開發新型碟片技術,希捷、西數已經紛紛把主要精力投入HAMR(熱輔助磁紀錄)。 不過,昭和電工、TDK和東芝硬碟日前聯手,開發出基於MAS-MAMR(微波轉換磁記錄)技術的新硬碟碟片,使得30TB容量成為可能。 昭和電工(SDK)是當前最大的獨立硬碟碟片製造商,MAS-MAMR嚴格來說是微波輔助磁記錄的子集,之前西數也很看好,但兩年前開始雪藏,前不久已經表態暗示放棄。 按照SDK的說法,MAS-MAMR可以改變矯頑力,使得磁軌更窄,從而增加存儲密度,雖然沒有明確參數,但看起來單盤應該至少是3TB的樣子。 基於MAMR,東芝已經推出最大18TB的機械硬碟,主要用在近線存儲和NAS產品上。 來源:快科技

東芝確認30TB硬碟計劃,將利用MAS-MAMR技術

全球最大的硬碟磁碟製造商之一的昭和電工(SDK),已確認開發了採用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MAS-MAMR)的介質。該技術將會被昭和電工主要客戶之一的東芝採用,為構建超過30TB的大容量機械硬碟(HDD)奠定了基礎。 據TomsHardware的報導,MAS-MAMR技術利用微波更大地改變了硬碟介質的磁矯頑力,使得軌道更窄,從而提高了面積密度,屬於MAMR技術的一部分。這項是由昭和電工(介質)、TDK(配備有雙自旋噴射層的讀寫磁頭)和東芝(驅動器)共同開發的,不過暫時還沒有透露具體的面積密度,但足夠使東芝製造容量超過30TB的硬碟。 更換碟片和讀寫磁頭對硬碟製造商來說是一件大事,通常情況下,更願意改變某一個關鍵零件。希捷由於採用了熱輔助磁記錄(HAMR)技術,不得不改變硬碟的架構。東芝目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MAS-MAMR技術似乎不需要做大幅度的修改,這也使得該技術可以在未來幾年內使用。 在幾個月前,東芝發布業界首款MAMR微波輔助磁記錄(FC-MAMR)技術的18TB硬碟,分別是面向台式機的X300系列,以及面向NAS的N300系列,都屬於消費級產品。這些是東芝第三代7200 RPM級充氦技術硬碟,配備了512MB緩存,為9碟裝。使用的碟片同樣由昭和電工負責製造,單碟容量為2TB,通過FC-MAMR技術實現了約1.5 Tb/inch2密度。在更早之前,東芝還發布了企業級的MG09系列,首次應用了FC-MAMR技術,實現了12.5%的存儲密度提升。 ...

東芝宣布將戰略重組,拆分為三間獨立公司

一般情況下,很多企業都採用收購和合並等方式,擴大自己的規模,整合更多的資源,以增強競爭力,甚至形成壟斷。不過成為巨頭有時候不一定就會更好,過於臃腫可能會導致力量分散、資源浪費、效率低下、難以管理等,最終拖累其發展。 近日,東芝宣布進行戰略重組,計劃在2024年3月之前,原東芝集團將拆分為三間獨立公司,分別專注於基礎設施、電子設備和半導體,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價值。東芝在聲明中表示,這是東芝董事會戰略審查委員會近五個月工作的結晶,確信是每項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步驟。 分拆後的半導體公司,將由東芝所持有的鎧俠(Kioxia)和東芝科技公司組成。目前東芝持有鎧俠約40%的股權,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相關分拆重組事項。東芝表示,希望通過創建具有不同利潤結構和戰略增長的獨立企業,提高重點部門的關注度和盈利能力,以此提高股東們的價值。 東芝的這一舉措,意味著這家成立於1875年的巨型企業集團的解體。東芝並不孤獨,近期通用電氣也宣布將一分為三;強生在去年開始就逐漸剝離消費品業務;過去數年里,西門子進行了多次拆分。當然,有些在企業拆分後效果明顯、發展迅速,比如惠普集團。在2015年拆分為惠普公司和惠普企業,分別專注個人和企業產品後,兩家企業的總市值高於拆分前數百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