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核輻射

Tag: 核輻射

科學家賦予了鈣鈦礦晶體檢測核輻射的新功能

據媒體報導,由於將光子轉化為電能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鈣鈦礦晶體在太陽能領域迅速獲得了名聲。但科學家們現在調整了這一過程轉而捕捉中子,進而使之成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放射性物質泄漏的探測器。 鈣鈦礦是一種具有晶體結構的礦物,這使得它們在跟光子相互作用時非常有效。最引人注目的應用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它的效率在10年多一點的時間里爆炸式增長,單獨達到25.5%,跟矽搭配則達到29.15%。 但它們的用途可能遠不止於光發電。同樣的機制也可以用作光傳感器--如果設備發出一束電,那麼光就會從某個地方進來。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已經將這個過程超越光子應用到一種新型的亞原子粒子--中子上。自由中子是通過核反應釋放出來的,因此可以利用鈣鈦礦為基礎的裝置來檢測核電站的泄漏或不恰當地儲存或運輸放射性物質。 本想研究中使用的鈣鈦礦是一種叫做methylammonium lead tri-bromide的化合物。這種材料的晶體暴露在中子源下會產生足夠微小的電流。中子穿透晶體原子的原子核,從而使它們進入更高的能量狀態。而這很快衰變為伽馬射線,從而給鈣鈦礦充電並產生可測量的電流。 問題是,這種電流太小了,以至於沒有多大的實際用途。因此,研究小組通過添加一層薄金屬釓來增強它,這種金屬釓達到了比鈣鈦礦本身更高的能量狀態從而產生更多的伽馬光子以及更強大的電流。然後可以通過碳電極傳送到電壓表或電流表中。 在最終版本的探測器中,研究人員在釓箔周圍生長鈣鈦礦晶體進而使後者完全被前者所吞沒。這進一步增強了信號,甚至可以測量中子流的方向和大小,並且所用的材料還有其他優點。 該研究的論文作者László Forró表示:這很簡單,很便宜,也很劃算。這是一個原理的證明,它是有效的。現在我們可以考慮一個非常高效的探測器的配置。」 來源:cnBeta

日本福島出現雜交野豬:核輻射沒對野豬基因造成有害影響

據英國廣播公司1日消息,《英國皇家學會學報》於當地時間6月30日發表了一項研究,內容稱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後,當地出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雜交野豬。這項研究由日本福島大學研究員多諾萬·安德森 (Donovan Anderson)主導。研究稱,新的野豬雜交物種由當地的野豬與家豬交配產生。 在研究過程中,安德森的同事分析了來自當地屠宰場的243頭野豬、家豬和野豬雜交品種肌肉的DNA樣本。結果發現,其中16%是野豬與家豬的雜交後代。安德森稱,「我們建議未來的研究評估這些雜交品種的適應性,並更好地描述它們的生態位。」 參與該項研究的人員一直在調查核事故對該地區物種的影響,並稱雖然雜交野豬具有放射性,但核輻射沒有對這些野豬的基因造成有害影響。 報導稱,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曾迫使附近數千人逃離家園,而隨著人類活動的減少,野豬由於不再受人類活動的干擾,進行了大量繁殖。 來源:cnBeta

35年後再訪車諾比,核輻射會如何影響基因變異?

從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數百項核試驗,到1986年的車諾比事件,再到福島核電站事故與核廢水排放。過去幾十年,當普通民眾談到核輻射,很自然就會心生恐懼,將它與基因變異聯系起來。今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兩篇堪稱「里程碑」的論文,在車諾比事件的35年後,利用最新的基因測序工具,重新評估了核輻射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第一項研究專注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核輻射導致的基因變異,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研究人員們尋找到了當年負責清理現場的工人,或是居住在事故地點附近的居民(可能攝入含有核污染的食物),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做了全基因組的分析,尋找基因變異的影子。 本研究里,他們所尋找的是一種叫做「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基因變異。這是一種出現在精子或者卵子中的基因變異,不存在於父母其他的細胞之中,卻可以傳遞給後代。 研究調查了130名出生於車諾比事件之後的人,其中有人在事件的46周後出生,有人在事件的15年後出生,有著廣泛的范圍。分析表明,與普通人群相比,他們體內的「新生突變」數量並沒有明顯變多。也就是說,該事件產生的電離輻射對下一代的健康影響微乎其微。 1996年時,車諾比附近的輻射劑量(圖片來源:CIA Factbook, Sting (vectorisation), MTruch (English translation), Makeemlighter (English translation), CC BY-SA 2.5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我們的這些結果可以讓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時,居住在福島的人安心。日本的已知輻射劑量低於車諾比事件的輻射劑量。」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Stephen J。 Chanock教授說道。 第二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則關注另一個問題——電離輻射對甲狀腺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因為在車諾比事件之後,人們已經確鑿觀測到這種癌症的風險有所上升。為此,研究人員們分析了359名曾暴露在輻射下的人的甲狀腺癌基因組。他們當時要麼還是兒童,要麼還在母親的腹中尚未出生。此外,研究人員還找了81名沒有暴露在輻射下的個體,將他們的甲狀腺癌基因組作為對照。 具體來看,研究人員們分析了這些腫瘤里的致癌基因變異。和過去的報導一樣,無論是輻射暴露組,還是對照組,許多調控細胞生長的基因都發生了變異。 但兩組的基因變異類型卻有明顯不同。小時候暴露在輻射下的人,關鍵基因更多出現「融合變異」。研究人員們說,這可能因為電離輻射帶有的能量,打斷了DNA雙鏈。當DNA雙鏈重新修復時,可能將錯誤的片段連接進來,產生變異。相反,對於那些沒有暴露在輻射下的個體,他們更多出現的是點突變。 不同劑量下,甲狀腺腫瘤中帶有的突變類型 而且研究人員們也觀察到,暴露於輻射時兒童的年紀越小,DNA雙鏈斷裂與輻射暴露之間的關聯就越強。這也表明DNA雙鏈斷裂可能是暴露於輻射後,最早出現的基因變異之一。這對輻射誘導的癌症的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該研究令人興奮的一點在於,我們有機會將腫瘤的基因組特徵與輻射劑量進行關聯,這正是可能導致癌症的潛在風險因子。」本研究的負責人之一Lindsay M。...
什麼是放射性?核輻射污染有何影響?

什麼是放射性?核輻射污染有何影響?

4月15日消息,一說到「放射性」,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超級英雄——在城市里飛來飛去,變身成火球人或者像浩克一樣的壞脾氣大傢伙。或者,你腦海中還會浮現出核事故之後的黑暗世界末日景象。但是,在120年前,人們對放射性的認識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事實上,當時,人們認為,放射性是健康和活力的神奇源泉。諸如鐳之類的放射性元素,開始出現在各種產品——從牙膏到手錶表盤乃至黃油!——的成分表中。 二十世紀的人們:如果生活給了你鐳,就把它添加到所有東西中去! 所以,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種看似神奇的發現,變成了人人聞之色變的怪獸呢? 為什麼有些元素具有放射性? 想像一下,你的鼻子不小心吸入了一些花粉,有點難受,正想打噴嚏。就是這種想打噴嚏的感覺。有些原子,它就一直處於這種「想打噴嚏」的狀態:想要驅逐多餘能量,恢復穩定的沖動。 我們周圍所看到的大多數東西,都是由具有穩定原子的元素組成。這意味著,你身邊那張富含碳元素的桌子,不會自行分解成其他東西。負責維持原子穩定性的亞原子部分,叫做原子核。 原子核內部,有帶正電的質子和中性的中子。這些「核子」通過一種被稱為強核力的力量捆綁在一起。強核力可以抵消帶相同電荷的質子之間互相排斥的電場力。核力的作用范圍很小,並且取決於原子核內部中子和質子的比率。 但是,當中子數量超過質子數量時,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開始瓦解。例如,具有六個質子和六個中子的碳-12是一種穩定的碳同位素,而具有八個中子和六個質子的碳-14就是一種不穩定的碳同位素。或者,原子核內中子和質子的數量,超過了強核力可以維持原子核穩定的闕值,比如比鉍-209更重的任何原子核。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不穩定的同位素出現。 就好比我們的身體,在打噴嚏時通過一系列的膨脹和收縮活動將刺激性物質排出一樣,不穩定的元素同位素也會釋放出不同的粒子或能量形式,以恢復原子核內部各力量之間的平衡。在這個試圖恢復穩定的過程中,它們會形成新的原子核。 這種為了恢復穩定而形成新原子核的性質,就是我們常說的放射性,而這個過程叫做放射性衰變。 原子核如何進行放射性衰變? 原子核可以通過釋放α、β或γ射線(有時是三種射線的組合)來進行核衰變和放射性衰變。 α粒子基本上同於氦-4的原子核,由兩個質子及兩個中子組成。 鐳-226原子核經過α衰變形成不同的元素:氡-222和α粒子 α粒子相對較重,只能在空氣中傳播幾厘米的距離。一張紙或一塊塑料就能輕松隔阻α粒子。 重元素原子核內的中子轉變為質子(或質子轉變為中子)的過程中,原子核會釋放出電子或正電子,即β粒子。 β粒子攜帶的能量高於α粒子,穿透力也更強,但電離能力要弱一些。β粒子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薄金屬片甚至防護服就可以阻隔β粒子。 最後是能量最高、最致命的放射性衰變形式:γ射線。 在發生α衰變和β衰變之後,處於高能量狀態的原子核仍必須返回到更加穩定的低能量狀態,這時候釋放出來的高能量射線即γ射線。 原子核可以在幾秒內、或者幾天、幾年甚至幾個世紀的時間里,自發地發生所有這些衰變,轉變為穩定的形式。該速率取決於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即放射性物質衰減到其初始值一半所需要的時間。 放射性和核能的興起 說起放射性,就不得不提居里夫人。她使用過的用鉛密封的高放射性實驗室、筆記本、菜譜和家具等,都受到了鐳元素的污染,並且這些污染將在未來12000年內繼續存在。但是,這些受污染的東西同時也證明了居里夫人在放射性領域的貢獻,也是她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原因。 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以及亨利·貝可勒爾在二十世紀初發現的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開創了原子物理學的一個全新領域。最終,基於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人們發現了原子的不同組成成分和核能。 居里夫人的研究筆記 諸如鈾-235和鈽-239等放射性元素在受到中子撞擊後會釋放大量能量。如果在核反應堆內操作得當,這些燃料可長期提供能源。一公斤鈾-235可以通過核裂變產生將近2400萬千瓦時的電力,而一公斤的煤炭只能產生8千瓦時的電力。正確使用這種能源可以解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與日俱增的難題。 但是,核能的致命弱點是如何安全地處理廢棄的放射性燃料,以及全世界對核事故的廣泛擔憂。 幾十年前發生的車諾比核事故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一個核反應堆熔毀,就能導致大片土地世世代代不宜居住,更不用說暴露在核輻射下的數千萬人將一生受此影響。 當地政府如今在核反應堆周圍建造了巨大的石棺,以防止核輻射泄露到空氣中。此外,核反應堆的殘骸被密封在厚實的鋼結構之內。清理工作將一直持續到2065年。 2011年,地震引起的海嘯襲擊了福島第一核反應堆,致使事故半徑20公里內的數千人撤離。政府相關機構仍在清理周圍環境,清除和處理受影響區域內的表層土壤。 放射性的影響 放射性物質的有害影響可以通過輻射暴露間接地、或通過接觸或攝入直接地影響我們的身體。 輻射暴露 總體而言,輻射並不危險。反射表面可以反射光。用來加熱食物的微波或手機接收的信號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輻射。但有一種輻射對所有生物體尤其危險,即核輻射,也稱為電離輻射。 放射性物質在其衰變過程中會釋放出電離輻射。通過敲除中性原子攜帶的電子,電離輻射可以將原本不帶電的原子變為帶正電荷的離子。任何生物暴露在如此高能量的輻射之下,它們非但不會獲得放射性能力或超能力,只會變成輻射中毒的受害者。 核輻射導致的輻射中毒可以輕易地破壞DNA的分子結構,並損害活細胞。大劑量或長時間的輻射中毒已被證明具有致命性,因為這些射線可致癌。 放射性污染 由於放射性物質直接與人體內部或外部接觸,這種形式的危險性是輻射暴露的兩倍。直接接觸不僅使人體暴露於輻射中毒的危險之中,也會通過影響特定身體部位而造成內部損傷。 攝入放射性鐳之後,我們人體會誤將放射性鐳當做鈣,不斷地將體內的鈣元素替換成攝入的鐳元素,最終導致骨骼和牙齒壞死。放射性鈾元素經攝入後,主要攻擊和損壞腎髒。 放射性總是有害嗎? 在毒理學中,有一種說法叫做「只要劑量足,萬物皆有毒」(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雖然暴露於超過管制劑量的放射性物質,可導致嚴重的基因突變和癌症,但在管制劑量范圍內,放射性物質卻可用於治療癌症。比如,放射性碘,可用於癌症的放射性治療,以及用於甲狀腺造影。放射性鎝可用於心髒、骨骼和其他器官缺陷的診斷。 放射性碳定年法主要使用碳-14的放射性,來測定古生物或含有機物質的物品的年代。在某些國家,新鮮農產品在包裝之前甚至會經過輻照,以殺死果蔬表面附著的任何細菌。每年拯救無數人生命的煙霧報警器中也含有微量的鋂-241。 總結 人類和放射性,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我們呼吸的空氣、冰沙中的香蕉、道路出口的指示牌等,都含有放射性元素……只不過含量都在安全劑量范圍內!本質上而言,我們人類本身也具有放射性,因為我們的身體含有非常微量的放射性碳同位素和鉀同位素。放射性無處不在,甚至我們還要感謝放射性的存在——正是放射性使得我們的地核能夠保持灼熱,從而產生地磁場為我們提供舒適的保護。 但是,假如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背包里的蓋格計數器瘋狂作響,那麼,不要遲疑,趕緊跑!(勻琳) 來源:cnBeta
日本福島核泄漏後是什麼樣子的? 來看一組真實的照片!

日本福島核泄漏後是什麼樣子的? 來看一組真實的照片

看到這樣的生耗,不知道喜歡吃生蚝的中國人有沒有很心動,但是如果告訴你這個生耗是在日本的福島海岸發現的,除了生蚝外,還有一米大的魷魚,紅色的海藻,大家還會對此感興趣嗎?估計很多人躲都來不及吧。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附近的海域發生了9.0級地震,這次地震引發了超大規模的海嘯。據資料顯示,在這次災難中,有接近3萬日本人遇難,這還不算受傷的人,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不僅如此,該次大地震還意外摧毀了日本的福島核電站,造成了大規模的核泄漏,數十萬的福島居民被迫離開生活多年的家園。上圖就是已經被植物包圍的一輛遺棄小轎車。 這次福島的核輻射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是人,還是動物,還是植物等,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變異。這是遭受核輻射後的青蛙,只有三條腿。除了青蛙外,很多其他不能撤離的動物都產生了變異。 這是遭受核輻射後,長相怪異的蔬菜。雖然看上去非常特別,但是真的沒人敢吃。不過現如今的福島政府將很多這樣的食物進行了二次加工,做成包裝開始出口。 這是一名遭受核輻污染的小女孩,現如今她已經被隔離治療了,而她的家人卻只能在玻璃外見她。 據資料顯示,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平均每年要發生一萬多次地震,其中有震感的每天就有4次之多,不僅如此,在日本還有很多活火山,時刻都會有噴發的可能。再加上日本在二戰時就曾被原子彈轟炸過,現在看來,日本還真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青海昆侖在線
美國總統座駕——陸軍一號

美國總統座駕——陸軍一號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其總統一直都是各種敵對勢力首要襲擊目標之一,總統安全不光靠訓練有素的特工貼身保護,總統的座駕也是非常有講究,天上有專機空軍一號,而地上也有專用座駕——陸軍一號。 陸軍一號綽號「野獸」,由凱迪拉克為美國總統專門定製的加長裝甲禮賓車,長度6.5米左右,車高是1.8米左右,整車重量接近10噸。總統出行一般會有三輛一模一樣的「野獸」,下車之前一般人不會知道總統在哪一輛里。野獸不光有優秀的防護性能,還有強大的救治和反制功能。 野獸的整個車身都採用防彈設計,總統乘坐的座艙防彈鋼板厚達約20厘米,鋼板使用了雙重厚度的高密度鋼板、鋁合金、高硬度陶瓷材料,車門以波音757客機機身材料製造,重量幾乎和757客機的艙門持平。車身玻璃也是防彈的,厚度達到了12厘米,具有絕佳的隔音和防護性能。支撐車體的巨型固特異輪胎採用凱夫拉爾強化纖維橡膠製成並在輪圈內加裝鋼圈,即使在爆胎的情況下也能持續高速行駛。底盤裝甲可以抵禦路邊炸彈和反坦克地雷的沖擊,而最薄弱的油箱部位更是直接使用了坦克油箱,油箱里面裝有特殊的泡沫,即便受到襲擊,也不會發生爆炸,整車防護性能甚至超過了步兵戰車。 車的後備箱里有氧氣供應系統、先進的滅火系統,並專門設計了生命保障系統和空氣過濾系統用來抵抗核輻射和生化武器的襲擊。車內折疊桌椅、筆記本電腦、衛星電話、散彈槍等一應俱全,車頭內裝有發射裝置可以發射催淚瓦斯,車內甚至還有總統專屬的血液儲備以防萬一。 司機是由中情局經過嚴格訓練的特工,擁有高超的駕駛技巧和戰術技能,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帶總統脫離險境。而如果這個司機也被收買了,總統座艙與駕駛室之間還有一塊防彈玻璃,這塊防彈玻璃同樣具有很好的隔音和防彈性能,只有坐在後面駕駛艙的總統本人可以升降開啟。車內裝有GPS,一旦總統車隊遇險各部門可以在第一時間趕到支援。 至於車輛性能方面陸軍一號最快速度只有96km/h,百公里加速需要15秒,對於家用車而言這個性能可能是差了一點,不過這不是陸軍一號追求的重點。它基本上不會遭遇堵車,一般都是機場到市區、市區內通勤,再遠一點總統都坐飛機了,安全和舒適才是它的本職。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車事情報局
全球最貴的軍用飛機:只有兩架,都在美國

全球最貴的軍用飛機 只有兩架,都在美國

史上最貴的軍用飛機是哪款?很多人會說是美國研發B-2隱身轟炸機,其實不然,B-2轟炸機的價格在21億美金左右,而有一款美國軍用飛機其造價高達近50億美金兩架,它就是美國總統的座駕空軍1號。 現役的兩架空軍一號是由波音747-200B型飛機改裝而成,而特朗普上台之後要求更換現有的空軍1號,以波音747-8作為新一代總統專機,建造成本已經超過了40億美金。面對這樣的價格,特朗普多次向波音公司提出降價的要求。最後波音公司終於在特朗普的多次要求之下降低了1億美金,最終以39億美金的造價報給了美國政府。那麼空軍1號為什麼會如此昂貴呢?貴當然有貴的道理。 它能抵抗核爆後產生的核輻射和沖擊波,配備了最先進的防禦和通訊套件。能夠在戰時成為美國的指揮中心,上面所攜帶的防禦和進攻型武器能夠保證面對敵方的戰鬥機時,也能夠臨危不亂。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美國總統還能在空軍1號上發出核反擊指令。 所以說,空軍1號除了是美國的指揮中心外,還是美國的反擊中心,這艘飛機不僅關繫到總統的個人安全,更關繫到美國的國家安全。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三分亮劍
轉基因三文魚價格便宜一半,你願意試試嗎?

轉基因三文魚價格便宜一半,你願意試試嗎?

轉基因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 4月2號,某沿海省份的地方政府批准了一家美國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在當地開辟一個養殖場,專門飼養轉基因三文魚,預計年產量可以達到250噸。 「250,多麼諷刺的數字啊,這是轉基因利益集團綁架政府的又一鐵證!」 哦,對了,這地兒在加拿大的Prince Edward Island(愛德華王子島省)的Rollo Bay(羅洛灣)。 好尷尬... 這不是轉基因三文魚第一次上頭條,它是大西洋鮭魚+大馬哈魚+鱈魚的結合體。 大馬哈魚提供的基因讓轉基因三文魚的體型可以比傳統三文魚大3倍。 鱈魚提供的基因讓三文魚可以適應更寒冷的水,生長速度也是傳統三文魚的2倍。 它在陸地上封閉的養殖環境,有多種手段防止外逃。 此外這些魚是三倍體,因此無法生育,即使逃到海里,也沒法「污染」其他魚的基因。 鑒於其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安全性,早在2015年,美國FDA就已經批准它上市銷售,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上市的轉基因動物。 三倍體是常見育種技術,比如無籽西瓜、無籽香蕉、無籽葡萄。 2016年,加拿大批准它上市,且加拿大衛生部認為不需要貼轉基因標簽,因為經過嚴格評估,轉基因三文魚的營養和安全性和傳統三文魚並沒有不同。 2017年,加拿大開始公開銷售轉基因三文魚,不過這些魚並非產自加拿大,而是在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孵化魚卵,在巴拿馬的陸上養殖箱中飼養,再運回來賣(也不嫌折騰)。 這次只不過是愛德華王子島省政府進一步批准了本地飼養而已。 在批准前,加拿大衛生部和環保部共同進行了風險評估,認為沒什麼問題,於是就批了。(此評估報告網上全文公開) 其實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突變/誘變育種技術、雜交技術等,都只是育種技術之一,它們各有優缺點,談不上誰更好、誰替代誰。 對待任何一項技術,都應該以中立的視角和科學的態度去評估,最終在科學的指導下加以應用,不是嗎? 但為什麼轉基因育種被當成怪胎,而核輻射育種卻被當做高大上呢? 轉基因技術還從沒有傷害過人類,而核輻射早已殺人無數,這也太不公平了。 太空育種的實質就是核輻射造成的「怪胎」 雖然各國官方機構關於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學結論早已放在那兒,但消費者選不選擇、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即使是轉基因技術推廣、應用最廣泛的美國,反對轉基因的人也大有人在,「孟山都的陰謀」在美國也很有市場。 這並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也不是科普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問題,或者說是信任的問題。 標語寫的是「科學怪魚」 有些人覺得,不吃/反對轉基因是沒文化的表現,這是錯的。 江南大學崔凱教授的調研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學歷越高越反對,收入越高越反對。 所以對待轉基因的態度是個人自由,沒什麼對錯高低之分。 只不過有些人總喜歡找各種理由去污衊和造謠,那不是蠢,而是單純的壞。 另外,多國的研究表明,很多反對轉基因的人根本不知道轉基因是什麼。 而且轉基因最堅定的反對者,實際上最不瞭解轉基因,卻自認為最瞭解轉基因。 這里分享三個心理學概念,也許它們能解釋,為什麼最好的轉基因科普對堅定的反對者依然無效。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無知本身阻礙了無知者認識到他們自己的無知,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主動信息迴避(active information avoidance):人們會拒絕接受那些與自身相信的東西衝突的信息,即便這些信息是有助於他們瞭解世界的。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人在拒絕接受新的信息之後,往往會更加固執地堅持舊有觀點。 實際上,多數消費者對轉基因是中立的態度,他們是否接受轉基因,可能是一個經濟賬。 比如轉基因三文魚形成規模化後,只有傳統三文魚價格的一半,我猜結果就是: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真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飲食參考

福島核電站廢爐8年仍保持原樣 善後處理步履艱難

日本福島核電站廢爐處理是迄今為止最艱難的一項核電站拆除工程,日本政府原計畫用30年至40年時間完成廢爐拆除工作,但時間已過去8年,廢爐仍舊保持原樣,善後處理仍步履維艱。 發生在日本福島海域的東日本大地震已經過去整整8年,日本政府及災區日前紛紛舉辦各種儀式,悼念2萬多名死亡或失蹤人員。災後重建中的道路、住宅等設施已接近完工,但核電站善後處理仍步履維艱。 截至今年1月份,安置受災居民的公營住宅完工率達到98.4%,道路、堤防、土基架高工程完成計畫量的94.5%。但是,真正的災後重建仍面臨很多難題:一是在外避難人員仍達5萬多人,外出避難長期化,但政府制定的避難補助措施即將終結;二是福島、宮城、岩手等35個地方自治體中有20個自治體人口減少10%以上,許多災民徹底離開了這些地區,特別是在鄰近核電站的多個村莊,返鄉者均為老年人;三是搬入公營住宅的人員中,近兩年發生多起單身老人的孤獨死亡事件,去年一年就有76起。 相比受災居民返鄉,更困難的是核電站善後處理。日本政府決定對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實行報廢處理。但是,福島的廢爐處理是人類歷史上迄今最艱難的一項核電站拆除工程。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海嘯造成核電站主電源、備用電源全部喪失,冷卻系統停轉,核反應堆失控,最終4個反應堆中有3個發生氫氣爆炸,不僅核電站機房被毀,連核反應堆的壓力容器也被擊穿。福島核電站面臨核廢水、核廢料、核電站三重處理難題。 由於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破裂,核物質無法浸泡在水中,8年來每天靠花灑式噴水為核材料降溫,之後冷卻水又從爐底滲出,已收集包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冷卻水達110萬噸,到明年底所有儲藏罐將填滿,有關部門曾提議向大海排放,但遭到當地漁民堅決反對。本來福島海域漁業生產在核事故後就遭到了滅頂之災,目前實驗性捕魚只恢復到以前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百萬噸級核廢水排向大海,無疑將對漁業形成二次打擊。 由於核反應堆發生爐芯融化、核電站發生氫氣爆炸時,核燃料與壓力容器內的金屬設備發生溶解反應,凝結後沉澱爐底,據推測,3個核反應堆的溶解物達到880噸以上。同時,其強輻射使人員無法靠近,東京電力正在研究用機器人手臂遠程操控挖掘。東京電力公司原計畫2020年之後開始清理爐底,但去年以來的探查發現,爐底凝結物堅如磐石,需切割分解才能取出,相關技術尚在開發之中。 日本政府原計畫用30年至40年時間完成廢爐拆除工作,但現在,時間已過去8年,廢爐仍舊保持原樣,就連儲存核電站倉庫池中的1573根乏燃料棒,也比原定計畫延遲了4年,且至今仍無法運出。 在世界核電事故處理中,1979年的美國三厘島核事故未發生爐底泄露,善後耗時10年;1957年英國溫斯克爾核事故現場封存,待100年輻射衰減後再行處理;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則以石棺永久封存。缺乏地理縱深的日本對福島核事故處理,則要採取全新方法。 目前,核廢料及含核輻射垃圾如何處理也成為世紀難題。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原定計畫,將在福島當地建設新的保存設施,繼續就地存放,但當地民眾反對聲極高。 不久前,日本原子能規劃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指出「核災難仍在持續中」。當地電視台采訪了一位兩年前到東電公司就職的年輕職員唯野誠哲,他說自己的畢生事業就是參與拆除福島核電站的進程,自己的夢想是在退休之年看到廢爐工程徹底結束。近來,隨着核電站周邊清污進程推進,福島核電站周圍開始有計畫地接待群眾參觀。一批當地中學生參觀之後也表示,要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拆除核電站工作當中。 日本處在地震多發的地質結構區域,在政府認定的114個地殼活動斷層中,根據危害程度和發生地震可能性分為4個等級。其中,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的日本海溝未來3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為90%,日本東南部南海海槽未來地震的最大強度可能達到9級。東京首都圈未來3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達到70%。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的福島核電站泄漏「後患無窮」。對於日本而言,救災與防災是一項長期的重要課題。(經濟日報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1萬億美元,美軍向日本提出天價索賠,20多名大兵受輻射患癌

1萬億美元,美軍向日本提出天價索賠,20多名大兵受輻射患癌

日本3.11大地震距今已經過去8年了,震中位於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級高達里氏9.0級,是世界觀測史上最高震級,也是日本有觀測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而這場災難帶給人們的遠遠不只有地震,還引發了海嘯、火災和核泄漏事故,也給日本部分地區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 地震發生後各國都開始對日本再去發起了救援行動,前前後後有130多個國家。由於美國海軍的「里根」號超級航母率先抵達災區救援,之後美國對日本的這場救援也被稱為「朋友行動」。 這次地震造成了日本空中自衛隊多架戰機直接變為廢鐵,包括松島基地第21戰鬥機訓練中隊的18架雙座F-2B戰鬥機也被腐蝕性鹽水淹沒,其中一架F-2戰鬥機甚至直接被衝向了大樓,這架戰鬥機被稱為增強版的F-16,能夠攜帶四枚反艦導彈,所裝雷達系統比起以前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和更高的分辨率。 每架戰機的造價大約是1.27億美元(人民幣約8.69億美元),在這次海嘯中被摧毀的戰機F-2就占了生產F-2總數的20%。這些戰機的損失對日本來說簡直是經濟上和軍事上的雙重打擊。 在這場「朋友行動」中的美方海軍,一到災區便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救援行動中,在救援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士兵都暴露在核輻射當中,為受災民眾送去食物和水,不僅如此,據當時的一名救援海軍回憶,當時飛行甲板上異常寒冷,還下着雪,也沒有防護服,但是救人心切的海軍們依然堅守在甲板前繼續救援工作,而且日方一再對美方的救援人員說核輻射不會威脅到他們的性命。 然而,從結束救援行動至今的這些年里,就陸續傳來有參加救援的戰士患病的消息,多名美方士兵飽受病痛的折磨,前前後後已經有二十多個人患癌,而最早因癌離世的是在3.11地震後的第三年。除了癌症還有一些內髒出血、膿腫、甲狀腺切除、膽囊切除等,更有數十名士兵生下缺陷兒,然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刻意隱瞞了核輻射的真實狀況。 根據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應用中發現,少量的輻射照射並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而過量的放射性照射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時間越長,受到的輻射劑量就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參加救援的部分海軍將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並為他們設立理療基金,要知道在美國一名美國大兵戰死沙場後,一般的賠償額就在100萬美元以上,如果是致殘或受傷,美國大兵還享有免費的醫療待遇,且此次索賠事件的起訴方是好幾十名海軍士兵,所以美方海軍出的賠償金額是一萬億美元,然而,對於美方海軍士兵提出的這一天文數字遭到了東京電力公司毫不猶豫的拒絕。 我們都知道,日本一直以來都和美國都是親近的盟友關系,但是在這一賠償事件中日本如此堅決的拒絕支付賠償金,是否會擔心影響美日雙方關系呢,畢竟日本還需要在美軍的庇護下安心發展經濟,而且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多地震多海嘯的國家,所需要的救援應該不僅僅結束於8年前。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軍武觀察
日本的核泄漏有多嚴重?看看這些變異的動植物,比想象中還可怕!

日本的核泄漏有多嚴重?看看這些變異的動植物,比想象中還可怕

日本的核泄漏有多可怕?看看這些變異的動植物,比想象中還嚴重! 軍事力量的強大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軍事力量作為一個國家的脊樑起着絕對的支撐作用。只有軍事力量強大起來才能保障國家領土與國民的安全。一直以來各國就非常的重視發展軍事力量,在軍事武器的研發上投入大量的人資物資等。當今時代,一個軍事強國的象徵就是看有沒有先進的武器,有沒有精銳的士兵。 各國為了研發武器真的是非常上心了,當然既然是軍用武器它的殺傷力肯定是非常大的。像原子彈不僅殺傷力大它的後續影響也很大。一些核武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敢輕易使用的。說到核武器就想到了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的事故,當時這件事情在世界上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核泄漏對周邊地區帶來的危害真的是太大了。 到底日本福島的核泄漏有多可怕,看看當地的一些變異的動植物就明白了,比想象中的還嚴重。現如今福島核泄漏的周邊地區早就成了無人區,雖然人類搬離了那個地方遠離核輻射,但是一些動植物是沒辦法轉移的。即使動植物能夠承受的核輻射要強於人類,但是影響還是很大的。 在福島的核泄漏地區發現的畸形動植物像草莓,茄子等這些比正常的形狀要怪異。另外還有三條腿的蛤蟆,一些其他的動物因為吃了帶放射性的食物所以它們的肉是不能食用的。看到這些是不是就明白了核泄漏的嚴重性呢?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火熱的小辣椒
俄羅斯祭出一款「水下洲際導彈」 美軍:我連對抗措施都懶得弄

俄羅斯祭出一款「水下洲際導彈」 美軍 我連對抗措施都懶得弄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的實力明顯衰落,特別是在其一向引以為傲的軍事領域,這種衰落更加明顯。或許有人說,不對啊,俄羅斯這兩年展示了那麼多"大殺器",看起來更強了啊,你看那"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多厲害!不過筆者認為,俄羅斯搞的這個"波塞冬"恰恰是其衰落的最好例證。 圖1 "波塞冬"核動力魚雷 去年3月,俄羅斯總統在發表例行年度國情咨文時正式向外界宣告了所謂的"六大戰略武器"的存在,即重型洲際彈道導彈——"薩爾馬特"、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匕首"/"先鋒"、核動力魚雷——"波塞冬"、核動力巡航導彈——"雨燕"以及激光武器——"佩列斯韋特"。由於這些俄羅斯聲稱的"戰略武器"第一次從俄羅斯總統的口中得到證實,外界對這一消息普遍反響熱烈,媒體上一時間鋪天蓋地都是對俄羅斯使用這些武器的猜想,其中也不乏驚呼俄羅斯軍事技術"進步神速、不可戰勝"的言論。但真的是這樣麼?至少筆者認為俄羅斯搞"波塞冬"這玩意兒簡直是瘋了。 圖2 俄羅斯為"波塞冬"專門改造了潛艇 俄羅斯公佈的這"六大戰略武器"實際上都不什麼新鮮玩意兒:"薩爾馬特"是拐走烏克蘭前南方設計局人員和圖紙搞出來的改進型 "撒旦"洲際彈道導彈;"匕首"是空射版的伊斯坎德爾,"先鋒"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則是吃前蘇聯"信天翁"項目的老本兒,改頭換面罷了;"雨燕"和"波塞冬"這兩個所謂的"核動力"武器,完全就是冷戰時期"瘋子"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據說"雨燕"為瞭解決飛行途中反應堆的散熱問題,整個反應堆乾脆就是裸露的,它倒是航程遠了,一路上向外釋放的核輻射和沾染物質就這麼灑遍全球啊?萬一掉下來直接就是個7級核事故,別說打敵人了,連自己都要跟着完蛋!"波塞冬"就更扯淡了,你倒是想核動力遊遍全球?那水深多少啊?淺了污染海域,影響沿途漁業生產,深了?深了你俄羅斯能解決水下導航問題?你多少年沒搞過海底地形測量了,把"波塞冬"扔出來,你自己怕是都找不到它,打的了誰?俄羅斯把前蘇聯放棄的一些瘋子想法全給從故紙堆里翻了出來,把它變成了現實,可見面對美國的壓力,俄羅斯已經完全急紅眼了。 圖3 被逼無奈的俄羅斯甚至公開對位於挪威的美國雷達站進行模擬攻擊 雖然沾了從本世紀初石油價格飆漲的光,俄羅斯綜合國力比之前有所提升,但近年來面對的壓力卻變得更大了,相比之下顯得更加國力不濟。10餘年來,歐盟和北約東擴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如今烏克蘭以西的前"華約"國家幾乎都被納入了西方的勢力范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最前沿的雷達站距離俄羅斯只有不到70公里,俄羅斯洲際彈道導彈一發射就會被發現,可以說如今的俄羅斯處境十分艱難。對俄羅斯的這些戰略武器,美國人的認識還是非常清楚的——只是針對性地發展了高超音速武器項目,對"波塞冬"和"雨燕"這些玩意兒根本不屑一顧,連對抗措施都懶得弄。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123軍情觀察室
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是一架什麼的飛機?

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是一架什麼的飛機?

美國總統必須隨時准備在世界任何地方旅行,幸運的是,現在可以使用各種交通方式,包括乘坐「空軍一號」飛機。那麼大名鼎鼎的「空軍一號」(簡稱AF1)是一架什麼樣的飛機呢? 其一,它是美國總統的豪華旅行交通工具;其二;它是美國總統的空中辦公室;其三,它是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載客飛機,外號「飛行堡壘」。 豪華旅行交通工具 熟悉客機的朋友都知道,波音747有個外號叫「空中女王」,因其優異的性能和大氣的外觀,世界各國的領導人都喜歡乘坐它飛往各地。而美國總統的專機AF1,其實是波音747的升級改裝版,又美國白宮直接給波音公司下訂單,在原來飛機的基礎上按照需求定製。AF1配備了26名機組人員,而且都是從美國最優秀的機組人員中挑選的,整個飛機能夠容納100多名乘客。 飛機上有兩個美食廚房,一次可以供100個人用餐,還包括六間浴室。最奢華的總統套房里面有辦公室,會議室,帶淋浴的浴室和睡眠區,整體配置奢華大氣,通俗的講:一看就是有錢人的佈局。不過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還想在未來的AF1飛機上裝上更大更舒適的床。 美國總統的空中辦公室 作為美國的總統,任何時候辦公處理國內外大事是必須的,所以AF1的很多功能完全是為總統辦公打造的。飛機上的大型辦公室和會議室可以隨時和外界聯系,而且通信手段都是使用的特殊技術,任何電磁干擾都無法破壞AF1的通信。 AF1還為陪同總統的人提供宿舍,包括高級顧問,特勤局官員,旅行出版社和其他客人。幾架貨機通常伴飛AF1,為總統提供偏遠地區所需的服務。最關鍵的是,飛機上還有一個醫療套件齊全的手術室,並且醫生和護士永久在飛機上,隨時可以給飛機上出現健康狀況的人做手術。 世界上安全性最高的載客飛機 在一個接近聲速的巨型飛行物中保護美國總統的安全,是一項棘手的任務。危險可能遍佈每個角落和每一片雲。為了防止任何意外,空軍一號使用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技術來確保總統安全到位。以至於它有了一個「飛行壁壘」的外號。 首先是核保護,AF1的機身設計所使用的的材料都是能阻擋核輻射的,這種考慮是出於當世界發生核戰爭所必備的。 其次是電磁脈沖屏蔽,現在的飛機基本上只是一個飛行的電子設備,幾乎每個機械部件都依賴於電力,如果一個電磁脈沖穿透薄鋁皮,這架飛機可能完全從天而降。然而,空軍一號領先三步。不僅整個駕駛艙都能屏蔽電磁脈沖,而且飛機上的所有電子設備都「硬化」處理過,以防止電磁脈沖或核攻擊。這種先進的安全通信設備使飛機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夠作為總統的移動指揮中心。 其三,AF1裝備了地球上最先進的防禦機制。這架客機安裝了典型的軍用飛機配件,比如用於隱藏飛機的火炬系統和混淆導彈的干擾器,更有意思的是AF1擁有能夠半空中摧毀來襲導彈的能力。 最後,AF1還支持空中加油,當然作為如此巨大的飛機自身所儲存的燃料足以飛行上萬公里,空中加油功能也是為了緊急情況而准備的。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火咖視頻

日本福島核事故八週年 災民不相信政府拒絕返鄉

日本福島核事故將滿八週年,盡管日本政府宣傳2020年東京奧運能展現災後重建成果,並保證災區安全,呼籲離鄉災民返鄉,災民卻仍擔心災區輻射損害健康而拒絕響應。 二平一光 災民二平一光2011年帶着兩個女兒逃離福島縣首府福島市,目前在東京租屋。她的老家並不在當局劃定的14萬人強制疏散區內,但她跟許多人一樣決定逃離。遷居後的六年,她靠着政府住房補貼,房租全免,但2017年3月,政府對「非強制撤離」災民的補貼結束後,二平得自行負擔每月1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800多元)的房租,雖然辛苦,但她堅持不回鄉。 二平說:「我擔心小孩身體會承受很多風險,不只甲狀腺癌,還有其他,包括基因受損。如果政府每年提供全身健檢,我還可能考慮返鄉,但現在政府提供的不夠,只檢查有無罹患甲狀腺癌。」 福島縣政府也打算在2021年3月結束絕大部分災民的住房補貼,希望屆時他們全數返鄉。不過,協助災民的非營利組織「311合作中心」秘書長瀬戶大作說:「結束補貼可能引起自殺潮,並導致多人無家可歸。」 日本政府積極除去輻射污染,包括刮除輻射表土、清理輻射區並解除災區強制撤離令。不過,朝日新聞與福島放送電視台2月民調顯示,六成福島居民仍對核輻射感到不安。 部分疑慮來自日本政府放寬輻射劑量標準,把每人每年1毫西弗調整為20毫西弗,並表示20毫西弗的致癌風險遠低於抽菸或肥胖。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建議,在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年最大輻射劑量為1毫西弗,核電廠發生事故後,最大劑量為每人每年1到20毫西弗。 去年聯合國報告員通賈克曾指出,婦孺不應回到福島災區。他說:「許多災民覺得被迫回到不安全的地區,包括輻射劑量高於日本政府先前標準的地方。」日本政府反駁說,通賈克是根據偏頗的信息而得出的結論。 一些災民質疑,政府寧願花錢辦奧運,規劃一些棒、壘球賽在福島舉行,卻取消補貼福島災民的住房。帶着女兒逃離福島縣郡山市的松本乃梨子說「我對奧運參賽選手沒意見,但有其他事比辦奧運更重要。」 搜索失蹤者線索的警員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海岸發生規模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導致福島縣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爐心熔燬等事故,這些災害共造成近1.6萬人遇難,另有2500多人處於失蹤狀態。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Joy的日記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廠房廢墟目前的清理進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廠房廢墟目前的清理進展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在2011年近海地震中嚴重受損,核電站1號至4號機組出現堆芯熔燬並引發氫氣爆炸事故,最終被劃分為高等級的7級核事故,與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同級。 目前已經過去八年了,事故現場仍然像是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雖然核輻射的直接危險已經基本排除,但是正在開展的清理工作仍然面臨非常多的困難。 首先面臨的情況是,清理行動的進展非常緩慢。 雖然最近機器人成功進入2號反應堆廠房廢墟,並用機械臂從反應堆底部拾取出一塊卵石大小的熔燬核燃料。但政府與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現在只是提取熔燬核燃料的前期准備階段,預計到2021年這項任務才能真正開始。 另一個嚴重問題是如何處理1、2和3號反應堆廠房廢墟中的乏燃料池。其中1號廠房中的水池被瓦礫覆蓋,需要「非常小心地」去清理,並且1號2號廠房的乏燃料池清理工作都計畫在2023年才能開始。而3號反應堆原計畫本月應該開始提取操作,但由於各種問題又被推遲了。 目前高濃度的放射性污染水仍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些污染水有三個來源:來自海嘯的殘余水、用於冷卻反應堆的水以及降雨帶來的水和地下水。所有被污染的水都需要抽取、淨化和儲存。 從2014年7月開始,東電員工在受損的電站附近建築冰牆,至今形成一條長達1.5公里,深入地下30米處的冰牆,旨在防止來自附近山脈的干淨地下水與反應堆泄露的受污染水混合。 雖然東電認為他們正在贏得與不斷增加的核污水的鬥爭,他們說在過去的兩年已經降低到每天增加220立方米,而四年前為470立方米,並預期到2020年時可以將其降至每天150立方米。 但是不時光臨的台風與降雨使它成為一場艱苦的戰鬥,並且綠色環保組織並不認可東電的說法,他們認為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將在2020年解決核污水危機的說法絕不可信,他們估計要將所有受污染的水妥善處理還需要五到六年時間,並且仍有不確定因素會延長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未來幾年核污水將繼續增加。目前現場儲存有約112萬立方米的核污水,到2020年底有可能達到137萬立方米。 雖然通過淨化系統可除去污染水中氚之外的所有放射性元素,然而東電公司去年又發現85%處理過的水仍含有較高的潛在放射性物質,因此決定進行第二次過濾。 目前專家們仍在尋找「有效」的方法去處理這種受氚污染的水。有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比如將其注入地底深處,或將其直接傾倒在海中稀釋,或將其加熱蒸發進大氣層稀釋。專家工作組正進行評審,但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 至於那些固體放射性污染物,東京電力公司計畫在事故現場存放75萬立方米直到2029年,其中很多放射性很強。 事故現場清理工作所需要的那些較大的工程已經完成,比如冰牆、地面防護塗層以及各種輔助建築,但目前在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仍有大約5000名。工人接受的平均輻射水平低於每年5毫西弗,但東京電力公司也承認,所謂平均水平掩蓋了巨大的個體差異,這取決於工作崗位。 一名曾在現場的前工作人員表示應加強監督,他抱怨道:據說我們有一本如何防止受到核輻射的工作手冊,但只有工頭看過,我們的安全並沒有受到政府的特別監督,這不正常。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聽松

女子頭痛難忍,竟是15年前手術創口長了一根「刺」

15年前, 她做了腦膜瘤手術。 15年後, 在手術位置又長出了骨刺, 向內生長扎傷了腦組織。 頭上長刺直扎大腦 頭疼,難忍的頭疼。 48歲的張女士忍這個病已經很久了。最近一年後腦勺更是出現了潰瘍,用手一抹創面還有"水"流出。 因為15年前,張女士做過腦膜瘤手術,所以她對這一症狀異常警惕。 經過多次入院治療,均未達到滿意效果,長期被痛苦困擾,無法忍受的她來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創面修復科就診。 入院後,創面修復科主任黃紅軍為張女士認真檢查創面,發現創口出已經形成竇道,向大腦內側延伸,並且發現了一根"骨刺",扎入腦組織,周邊是膿性分泌物。 隨即,黃紅軍為張女士做了頭顱重建及核磁,檢查結果顯示:枕後既往手術去除的骨質部分增生,並形成骨刺突出創面,且內部腦組織向外突出與骨質相連接,診斷為"放射性潰瘍"。 骨刺入腦能不能切除? 增生骨刺已經扎入腦組織,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在修復創面的同時,清除增生的骨質,又不損傷腦組織呢? 一旦切除後是否會對患者的運動或記憶、意識或神經有無損害呢?切除潰瘍的同時是否連同增生的骨質或腦組織一並切除呢?這就需要嚴密的術前討論,並瞭解術中及術後可能出現的神經症狀。 抱着對病人高度負責的態度,該院醫務科科長、神經外科專家郭電渠組織相關科室主任展開多次討論,查看病人情況,充分講解既往手術後患者出現的神經症狀,並考慮本次徹底清創骨質後會不會再次出現上述情況。 術中,郭電渠科長親自輔助手術,首先清除增生骨質及放射損傷的組織;其次創面修復科准備皮瓣修復創面,應用游離腹股溝皮瓣修復頭部創面,麻醉科給予保駕護航,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患者手術順利,創面修復,患者麻醉順利,未出現術後並發症,皮瓣完美修復。 【延伸】 什麼是放射性潰瘍呢? 黃紅軍說,放射性潰瘍為常見的皮膚放射損傷,主要見於惡性或良性疾病的放射性治療、職業性受照射以及戰時核輻射。 皮膚組織受放射線損傷後,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代謝發生變化,受損組織細胞的酶和染色體功能發生障礙,局部血管內膜發生炎性變化,管壁增厚,管壁狹窄甚至閉塞,血供障礙,組織細胞缺血,進一步引起組織壞死。 放射性潰瘍一旦形成,創面癒合時間長,甚至常年不癒合,病人長時間被困擾。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 責編:施尚景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河南商報
日本計畫用核輻射污染土壤修路  日媒:福島民眾不幹了!

日本計畫用核輻射污染土壤修路 福島民眾不幹了

如何處置在2011年福島核災難中受核輻射污染的土壤,已成為日本政府的棘手問題。據估計,到2021財年,受污染的土壤總量將達到1400萬立方米。 東京官員提議:在特定條件下,公共工程項目可以再利用受污染的土壤。 這讓福島陷入窘困境地,因為此前日本政府曾一再承諾將把所有受污染的土壤搬出福島。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燕趙都市報
《黎明報》報導截圖

巴媒社評 印度不應為選票發動戰爭 最好衝突降級

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關系持續緊張,得到全世界的關注。2日,巴基斯坦媒體《黎明報》發表了一則社評,引述電影《搖尾狗》(Wag the Dog)中的劇情,解釋稱印度總理莫迪挑起爭端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連任競選中獲得選票,隨後呼籲雙方保持冷靜、緩和局勢。 《黎明報》2日的這篇社評題目就是《搖尾狗》,開篇便寫道:在這部1997年的電影中,一位美國總統因受到性侵丑聞的影響,連任前景黯淡。於是有人想了個辦法,讓一名電影製片人虛構了一場與阿爾巴尼亞的戰爭,以轉移公眾的注意力。盡管事實上戰爭並不存在,但一種侵略性的輿論使得人們很快相信美國將陷入與小國阿爾巴尼亞間生死存亡的鬥爭中。 《黎明報》報導截圖 報導稱,盡管這聽起來像是在說特朗普,但現在更適用於印度總理莫迪。幾個月後,莫迪將面臨一場艱難的連任之戰。在印度這個有着「好戰外交政策」的國家,「先發制人的攻擊」可以有效地獲得選票。 印度與巴基斯坦矛盾突然激發,主要是近來的幾次事件所造成的。上個月中旬,印度准警察部隊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遭到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印度認為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分子」所為,因此在上月末向巴基斯坦發動空襲,稱「打擊恐怖分子」。空襲次日,巴基斯坦稱在自國領空內擊落兩架印度軍機,並逮捕印度飛行員。1日晚,巴基斯坦將逮捕的印度飛行員釋放回國。 對於巴基斯坦方面的行為,《黎明報》表示「雖然並非經常支持總理伊姆蘭•汗的觀點,但這次他的言行是完全恰當的。」但該報也對印度是否會接受談判請求表示懷疑,稱莫迪正處於選舉模式中,任何可能實現和平的舉動都可能使他失去選票。 《黎明報》認為,印巴雙方一直在討論核戰爭,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核戰爭可能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一旦核戰爭爆發,除了爆炸時造成的傷亡外,在未來幾十年中受到核輻射的影響,農田將變得貧瘠,出生的嬰兒也會變得畸形等。因此,對於雙方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宣佈勝利並使衝突降級。 《黎明報》還說,在目前的對峙中,雙方看起來並不願意發動戰爭。印度政府可能認為巴基斯坦對印度發動空襲的回應力度有限,之前的行動滿足了他們的期望,但巴基斯坦後來不僅進行了回應,而且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印度。報導稱,印度為了展示武力,可能會將兩國推向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中,誰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動用核武器會需要多久呢? 文章最後寫道,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可能對於世界上許多國家,甚至聯合國來說都是一個可以暫時擱置的問題,但近日雙方越過控制線的一些行為表明,該地區的風險不容小覷。也許全世界現在都會坐起來集中注意力了。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環球網

媒體爆美國大峽谷公園隱瞞核輻射,18年內去過都遭殃?

有人說,沒去過科羅拉多大峽谷,就等於沒去過美西。 科羅拉多河在科羅拉多高原上蜿蜒流淌。正是河水上萬年不斷的沖刷,才形成如今美輪美奐的模樣,每年吸引着數百萬遊客。 但近日,久負盛名的大峽谷公園卻被曝出藏有核輻射物質的丑聞! 消息一出,人心惶惶! 因為,在過去18年間去過大峽谷的人,都有可能暴露在過量的有輻射當中。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2月4日大峽谷國家公園安全經理埃爾斯頓斯·斯蒂芬森(Elston Stephenson)向所有工作人員發送一封電子郵件。 郵件中寫到: "If you were in the Museum Collections Building (bldg 2C) between the year 2000 and June 18, 2018, you were 'exposed' to uranium...
“日本计划用核辐射污染土壤修路”的图片搜索结果

日本計畫用核輻射污染土壤修路 日媒 福島民眾不幹了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 日媒稱,如何處置在2011年福島核災難中受核輻射污染的土壤,已成為日本政府的棘手問題。據估計,到2021財年,受污染的土壤總量將達到1400萬立方米。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月26日報導,此前,日本官員們一直堅持認為,在福島核事故後被移除的受污染土壤最終應該存放在福島縣以外的地方。而福島以外的地方對於是否接受如此大量的危險污染物始終猶豫不決。 無奈之下,東京官員現在希望動員福島當地政府發揮自身作用。他們提議:在特定條件下,公共工程項目可以再利用受污染的土壤。 報導稱,這讓福島陷入窘困境地,因為此前日本政府曾一再承諾將把所有受污染的土壤搬出福島。 早在4年前,福島縣就開始着手將受污染土壤轉移到該地的中轉存儲設施中。截至2月19日,運往這些設施的土壤總量達235萬立方米。日本政府曾承諾在2045年3月前,會將污染土移出福島,搬運到縣外的最終處理場。 參與處理此事的日本環境省官員山田幸二承認,要找到一個候選城市來處理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環保部官員說,對污染土壤進行再利用以減少不得不轉移到最終存儲設施的土壤數量可能會贏得一些城市的支持。 環保部成立的一個專家小組還提出了可對土壤進行再利用的方式。例如,用於公共工程項目。小組提議利用這些土壤建設道路和路堤。 2018年12月的一次專家會議得出的試算結果稱,隨着除污技術的進步,受污染土壤濃度可以進一步降低,99%的受污染土壤都可以被再利用,而必須進行最終處理的污染土只剩0.2%,約3萬立方米。 雖然日本環境省官員說,再利用受污染土壤的地點將不侷限在福島縣內,但迄今為止,唯一一項再利用計畫僅針對福島縣的3個城市。 報導稱,此舉也引發了福島縣民眾的反抗。其中兩個城市的當地居民已經開展請願活動,以阻止公共工程項目對受污染土壤進行再利用。他們認為,政府若允許這樣的計畫進行下去將違背政府當初誓言將土壤搬出福島的承諾。(編譯/王露露)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參考消息網

驚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輻射竟然超標?這二十年內參觀過的遊客要當心了

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一直以來都以壯麗的風景聞名於世界,其荒涼渾闊的雄奇景色,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批遊客競相參觀。 然而就在最近,這里卻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就在大峽谷國家公園博物館內,一直存放着三隻鈾礦桶,二十年內來過博物館藏品樓的遊客和工作人員,可能都遭遇了核輻射! 消息一出,整個世界都不淡定了,紛紛要問個究竟。 自2000年起,大峽谷博物館藏品樓內的一處鳥類和齧齒動物標本旁放了3個鈾礦桶,一直到2018年6月18日才被移除,放了幾乎二十年! 擺放過鈾礦桶的標本區 據統計,在這二十年內,這處位置每年至少有1000名遊客和研究人員前來參觀,還有不少學生,他們經常會站在這個位置聽講解,一站就半個小時甚至更久,而這里的工作人員所在的時間就更久了。 經過檢測,鈾礦桶存點輻射為每小時13.9毫雷姆,直接接觸鈾礦為每小時800毫雷姆。 根據美國聯邦核管制委員會,公眾的安全暴露量為每小時不超過2毫雷姆,每年不超過100毫雷姆。這些鈾礦顯然超過了聯邦安全限制! 至於博物館內為什麼會出現鈾礦桶,據解釋是大峽谷周圍有一些鈾礦點。有一些采礦活動和研究活動,有時候研究人員會將鈾礦石帶入室內測量鈾含量,會出現實驗結束後將礦桶遺忘在原地的情形。 到2018年6月18日,大峽谷公園管理部門移除了這三隻鈾礦桶,卻一直沒有對外公佈此消息,包括館內工作人員。直到安全經理Stephen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向公園內所有工作人員發佈了提醒郵件。 更令人吃驚的是,移除鈾礦桶的工作人員沒有做任何防護措施,只是戴了一副園藝手套搬桶,再用拖把的把手將桶提上皮卡車進行運輸,將其丟棄於附近的鈾礦場Orphan Mine。 向管理人員提出公佈鈾輻射提醒的要求被無視後,斯蒂芬於11月向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局(OSHA)投訴。第二天,OSHA穿着防護服前來的調查人員發現,工作人員竟將倒掉鈾礦的桶還帶了回來。 被帶走檢測的鈾礦桶(右) 目前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局(OSHA)以及亞利桑那州衛生服務部正在共同調查此事。 對於這三通鈾礦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科學界目前也有爭議。 喬治亞理工大學核與輻射工程教授安娜認為,距離桶1.5米以外的輻射讀數就很低了,對遊客並不會有什麼健康危險。 CNN在文章中引用了一名物理學家的意見,「除非吸入或吞嚥食用,否則單獨接觸鈾礦石不會有危險。」 鈾礦石 鈾礦石有輻射,這是肯定的。但是,其輻射程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衣兜里揣個1斤左右的鈾礦石,每天所受的輻射量也就跟戴一塊夜光手錶差不多。 在以前,人們還將鈾作為一種調色劑,用來製造好看的玻璃,這就是鈾玻璃。陶器彩釉中過去也用到鈾。 鈾玻璃 天然鈾中主要含有鈾238和鈾235,而這兩種鈾的半衰期分別是44.68億年和7.04億年,如此天荒地老的半衰期,這讓它並沒有那麼毒。另外,鈾衰變的時候主要放出的是阿爾法粒子,並不是危險的伽馬射線。 可以看到,在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中,α射線的穿透性最弱,一張紙就可以把其擋住 在鈾礦中,鈾的含量其實是很低的,甚至即使是鈾礦已經經過提純,成為核電站的燃料,放射性都能低到可以用手捧着。 但是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核安全項目負責人萊曼告訴衛報記者,鈾輻射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衰變為同位素,這會造成更大的威脅。同位素終身劑量是累積的,而你人癌症風險將與終生累積劑量有關。 其實不僅是這三隻鈾礦桶的問題,大峽谷內部人員曾告訴CNN,在整個大峽谷記憶體在着天然分佈的鈾礦,但這些鈾礦的輻射水平還不至於對公眾和峽谷內工作人員造成健康威脅。大峽谷遊客服務管理部門也放出了相關通知,告知遊客仍可正常參觀。 據專業人士說,自然界中的鈾礦一般鈾含量很低,只要不是長期接觸和吸入其放射性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很小。 也就是說,進入大峽谷及其博物館參觀的普通遊客受輻射影響極小,只要不是傻傻地把鈾礦給吃下去,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呆的更久,或者與鈾礦接觸更緊密的工作人員和研究人員就要小心了。 雖然這次的鈾礦桶事件後果可能並不如人們預想的那麼恐怖,但作為人流量巨大的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部門,其向公眾隱瞞事實的做法未免顯得太不負責任。 公園的管理上顯然也需要改進,正如Stephen所言:「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是基本的人權。」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Panta
天才少年!美國14歲男孩網購原材料進行改造,成功自製核反應堆

天才少年美國14歲男孩網購原材料進行改造,成功自製核反應堆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沉迷於吃雞和王者農藥時,美國一位14歲的小男孩已經憑一己之力成功DIY了一座能正常運行的核反應堆。 據英國《每日星報》2月22日報導,來自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14歲的傑克遜•奧斯瓦爾特(Jackson Oswalt)在自己的臥室里自製了一座能正常運行的核聚變反應堆,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核反應堆自製者。 這位少年天才告訴記者:「這個過程的開始僅僅是瞭解了其他人如何製作小型核聚變反應堆。」 「在那之後,我收集了一份我需要的部件清單。我在eBay(類似中國的淘寶)上買到了原材料。」 「很多時候,我設法從eBay中找到的部分並不是我所需要的。因此,我必須改造它們,才能完成我的項目所需的部件。」 該裝置使用5萬伏特的電力使線圈旋轉,其速度是噴氣發動機渦輪的10倍。 傑克遜的父母很高興支持他的工作,但傑克遜現在說,他想成立一個組織,幫助那些父母無力支持他們研究的年輕人。 原來要想自製核反應堆的第一步需要有個有錢的老爸或者其他人肯為你贊助。但這離成功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雖然傑克遜的裝置成功地實現了兩個氘氣體原子的核聚變,並噴射出一個中子,但尚未建造出一個能夠產生比其使用更多能量的聚變反應堆。 傑克遜苦笑着承認:「這就是我為什麼還不是一個億萬富翁。」 傑克遜的父親克里斯•奧斯瓦爾特(Chris Oswalt)說,他允許兒子參與這個項目,但為了確保兒子的安全,他讓專家們向他講述了使用高電壓電力系統放射性物質的危害。 據悉,核聚變不會產生核裂變所出現的長期和高水平的核輻射,不產生核廢料,當然也不產生溫室氣體,基本不污染環境。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化石燃料和核裂變的清潔和安全的替代品。 要想自製核反應堆的話,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不過前提是你需要具備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放射化學、流體力學、熱工分析、反應堆系統設備、反應堆運行、數學物理方法、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與反應堆物理等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另外,你需要得到環保部門放射性物質使用的許可。幾年前瑞典一位科學愛好者就因試圖在自家廚房建造核反應堆而被警方拘捕。而一位叫作大衛•汗恩的美國少年在17歲時曾自製核反應堆,被當地警察發現,並引來聯邦調查局的注意。政府將他的反應堆拆解並作為低級放射性垃圾燒燬。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英國英鳥
日本近海出現巨大烏賊可能是核輻射造成的變異

日本近海出現巨大烏賊可能是核輻射造成的變異

2月21日,日本島根縣近海驚現巨大烏賊,引發廣泛關注。由於最近日本近海接連出現巨大的海洋生物,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會是地震前兆,甚至還有人擔心天地異變。 ​ 其為雌性成年大王烏賊,一般生活在600米以下的深海內,體長3.4米,重135公斤,需要4人一起才能抬得動。專家稱烏賊可能是因暖流從太平洋被沖到當地。 網友:希望不要是巨大地震的前兆。 也有網友說估計是福島核輻射影響的變異吧 預測一下 20年估計有海嘯席捲日本和澳大利亞 或者是地震 前陣子的皇帶魚,最近全球范圍內異常氣象急劇增加啊,地震,極寒,極熱,暴雪,異常多雨什麼的 估計就是大災難的前兆了。 大家有什麼想法發揮出來吧。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分享身邊的那些事
人類核電史上最大的災難!死亡9.3萬致癌27萬,所在城市變為死城

人類核電史上最大的災難死亡9.3萬致癌27萬,所在城市變為死城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前蘇聯位於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由於反應堆設計的缺陷,發生了爆炸,當場就有31人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泄漏。 據統計,這場核泄漏造成9.3萬人死亡,致癌人數更是高達27萬,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受核輻射影響,畸形兒出生率明顯升高。受到影響的國家超過了20個,其中最為嚴重要數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就有約2/3的國土面積受到核輻射影響,每5位公民中就有1位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災難的受害者。 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造成經濟損失大約兩千億美元,被稱為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在國際上,核事故按嚴重程度從低到高分為0到7級。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里島發生核泄漏事故,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但這次事故的等級被定為5級,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評為7級,是人類有核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 爆炸發生後,第一批消防員進入現場,沒有任何防輻射措施,而現場輻射劑量已經達到致死劑量的3萬倍。這些英勇的消防員們還以為是一場平常的火災,一位消防車駕駛員回憶說:「沒有人告訴我們是反應堆的事」。134名工作人員、消防隊員人員中,有28名在事故後3個月內相繼死去! 事故剛發生時沒有引起蘇聯領導高層的足夠重視,直到4月28日,政府意識到事故的嚴重性,開始撤離核電站周圍居民。這些居民被要求在最短時間內收拾一個隨身小包撤離,而他們院子里飼養的牛羊、寵物等都要放棄,甚至是晾曬的衣服都來不及收走。 與撤離車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軍隊、記者、攝影師、醫生等車隊前赴後繼進入現場。剛開始,這些記者、攝影師等事先都沒有被告知詳情,有些軍隊甚至是以軍事演習為名調過來的。參加搶救工作可謂十分危險,就以加固四號反應堆的石棺為例,作業工人兩小時就要輪換一次。 當時進入事故發生地的記者斯塔尼斯拉夫曾說:"從切爾諾貝利回來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皮膚開始脫皮,就像被曬傷了一樣,一層一層地脫落下來"。而且後來又有其他疾病,或多或少都與核輻射有關。當時在輻射核心區域拍出來的照片由於受放射性影響,洗出來都是一片空白! 事後,蘇聯政府以4號機組為圓心,以圓心100米半徑、10公里半徑、30公里為半徑,設置了三層圓形隔離帶,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入口設有檢查站,隔離區內只有定期換班的監測人員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其它三個還在發電的核反應堆在切爾諾貝利附近被遺棄村莊普里皮亞特工作人員。禁區內,人跡罕至,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在的普里皮亞季城被廢棄至今,蒿草比房屋還要高,猶如死城一般。 切爾諾貝利,人類核發電史上最大的痛!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社稷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