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水稻

Tag: 水稻

《天穗之咲稻姬》製作組:其實最開始我們也不懂水稻

昨天播出的 NHK 遊戲教育節目「ゲームゲノム(遊戲遺傳基因)」,是《天穗之咲稻姬》的專題節目,同時節目組請到了遊戲製作組的「なる」和「こいち」,介紹了一些遊戲開發時的趣事。 遊戲最初的靈感來自綜藝節目「ザ!鉄腕!DASH!!」,里面有個名叫「DASH村」的企劃。但要管理整個村子實在是太麻煩了,最後選擇大家都知道,卻不是特別了解的種植大米作為遊戲特色。 最初製作組也不了解水稻的種植方法,通過采訪和查閱論文才知道其中的門道。這期間日本國立圖書館里的資料,對遊戲開發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希望登場的 6 人從零散的狀態變成一個大家庭,在設計人物關系的時候想到了《海螺小姐》。佐久間是家庭的頂樑柱,所以她的定位實際上是海螺的父親,磯野家的大家長磯野波平。 後期玩家會遇到受火山噴發影響,所有準備全都白費的情況。這其實是製作組受到了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當時製作組有人住在東京,聽說核電站出了點意外,感受到了那種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恐懼。 如果生活的地方遇到了天災,他們會選擇離開,但也會有選擇留下來守護土地的人,那些人都會背負什麼呢?這段情節就是在思考留下的話都會發生什麼,從中提煉產生的東西。 製作組有個在高知縣的朋友,為了宣傳當地的優勢開始種植蔬菜,結果因為台風和大雨農田完全被毀。朋友卻說:「只要眼前有土地和水,無論多少次都能重來」,受到了朋友的啟發。 來源:遊戲時光

《異度神劍3》螺旋水稻怎麼獲得?螺旋水稻獲取介紹

異度神劍3螺旋水稻獲取介紹內容分享 螺旋水稻獲取介紹 獲取 【亞艾提亞地區】 米利庫平原 來源:遊俠網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創新紀錄:1603.9公斤

10月17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衡南縣開展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測產驗收。由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測產組,在現場隨機抽取3丘田塊,通過機械實收、測量面積、稱毛谷重、測含水量等測產流程,最終測得平均畝產936.1公斤。 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67.81公斤,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為1603.9公斤,成功突破畝產1500公斤目標並創造新的紀錄。 據了解,袁隆平院士去年對2021年超高產攻關工作做了相關部署,要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等雙季稻區實施」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攻關研究與示範」項,爭取「早稻+晚稻」組合周年畝產總產量實現1500公斤的目標。 據介紹,攻關品種根據南方稻區不同生態區域條件主要採用超級雜交早稻,以及通過秈粳亞種間優勢利用培育出的超優千號、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等產量潛力有重大突破的水稻組合。 來源:cnBeta

袁隆平念念不忘的海水稻新米要上市 鹽鹼地里的大米什麼味道?

袁隆平院士溘然長逝後,其在水稻領域仍有一些未竟的夢想留待後人來實現。據新華社報導,時值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位於上海浦東的海水稻長三角(上海)試驗區一片繁忙景象。原來,各地的海水稻試驗田都在抓緊收割脫粒,顆粒歸倉,新米很快將以統一的品牌上市銷售。 上海漢襲農業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袁爺爺的米在11月初應該就能上市。 資料顯示,2021年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正式啟動海水稻的產業化推廣和商業化運營,這一年來,海水稻種子在祖國大地生根發芽,海水稻平均畝產超400公斤。 在生前受訪時,袁隆平院士曾表示,實現耐鹽鹼水稻種植1億畝的目標是他的第三個夢想。 據了解,海水稻又稱耐鹽鹼水稻,是一種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普遍生長在海邊灘塗地區,具有耐鹽鹼的水稻還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等特點。不少網友表示,迫不及待想嘗嘗鹽鹼地里長出的大米是什麼味道了。 來源:cnBeta

一起來種水稻吧《天穗之咲稻姬》現開啟折扣活動

由Edelweiss開發的帶有模擬經營要素的和風動作RPG《天穗之咲稻姬》現已正式開啟折扣活動。從9月1日到9月15日期間,本作的Switch和PS4版本將以7折特價促銷。原價為358港幣(約合人民幣298元),折扣後價格為250港幣(約合人民幣208元)。 在《天穗之咲稻姬》中,玩家將扮演Sakuna,一位豐收女神,她被放逐到一個居住著一群被放逐人類的危險島嶼上。玩家需要保證農作物生長、製作武器、烹飪食物以及探索迷宮來打敗島上怪物。 在該作中,主角會因稻米的生長狀態而變強。依靠整地、插秧、收獲等作業培育出稻米,培養角色成長。主角還會將農具當成武器施展武技,再加上羽衣進行戰鬥。 除了Switch和PS4外,你還可以在Steam上玩到《天穗之咲稻姬》。遊戲支持中文。 更多截圖: 來源:遊俠網

提升水稻產量和品質關鍵基因找到

記者22日從揚州大學獲悉,該校農學院劉巧泉教授課題組通過編輯啟動子和葉片特異超量表達的方式,對水稻GWD1基因功能進行了鑒定,發現了該基因是改良水稻農藝性狀、提升水稻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基因。 該項目負責人李錢峰介紹,源庫關系是決定作物整體農藝性狀的核心。克隆和鑒定參與源庫動態調控的關鍵基因是提高作物產量的關鍵。然而,目前在水稻中發現的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源基因還很少。葡聚糖水二激酶1(Glucan,Water-Dikinase1,GWD1)在源組織瞬時澱粉降解途徑的第一步發揮關鍵作用的酶,能夠催化α-葡聚糖、ATP與水反應生成α-葡聚糖磷酸單酯、AMP和正磷酸鹽。GWD1在植物中廣泛存在,但目前有關其進化途徑和酶的功能,大部分仍然未知。 「我們研究團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對水稻GWD1基因的啟動子區域進行修飾,對獲得的GWD1突變體植株進行分析,發現啟動子發生編輯後,GWD1基因表達下調,這對水稻的生長發育沒有明顯影響,但對其籽粒透明度和種子萌發有一定的影響。有意思的是,使用Osl2啟動子在葉片中特異性超表達GWD1基因後,水稻的產量、粒形、稻米品質、種子萌發和抗逆性等多個關鍵性狀均得到顯著改善。」李錢峰說。 李錢峰告訴記者,該研究結果表明,GWD1不僅參與了源組織(如葉片)中的瞬時澱粉降解過程,在種子這一庫組織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使得GWD1可以成為利用生物技術協同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的理想靶基因。未來通過與良種、良法和先進裝備技術融合,將有效改變水稻生產現狀,促進水稻走向高產優質。 來源:cnBeta

科學家利用簡單的RNA微調讓土豆和水稻產量提高50%

據媒體報導,糧食安全是一個重大的潛在問題,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證明,操縱植物中的RNA可以大大增加它們的產量並讓它們變得更加耐旱研究小組在最基本的水平上將一種叫做FTO的單一基因插入到土豆和水稻植株中。 由此得到的植物是更有效的光合作用者,這意味著它們長得更大、產量也更高--在實驗室中產量提高了3倍,在田間產量提高了50%。另外,它們還能長出更長的根系,而這有助於它們更好地忍受乾旱。 「變化真的是巨大的,」該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Chuan He說道,「更重要的是,它幾乎適用於我們迄今為止嘗試過的所有類型的植物,並且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修改。」 該研究小組此前曾發現,由FTO基因編碼的FTO蛋白抹去了RNA上的化學標記,而這反過來又可以調節DNA的表達。在這些植物的例子中,清除這些RNA標記可以減少從它們發育的早期階段就開始告訴植物放慢生長的信號。因此,轉基因植物能比對照植物產生更多的RNA,進而轉化為更高的生物量。 目前,這一過程涉及將動物的FTO基因插入到植物。但該團隊表示,未來的版本可能會繞過這一步從而避免有爭議的轉基因標簽。 「這是一種全新的方法,可能不同於轉基因和CRISPR基因編輯;這項技術使我們能在植物發育的早期點『扳動開關』,即使我們移開開關它仍會繼續影響著植物的糧食生產。似乎植物已經有了這層調控,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利用它。所以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利用這種植物現有的基因,」He說道。 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在水稻和馬鈴薯植株上取得了相似的結果,這兩種作物並不是特別密切相關。這表明,它可以在廣泛的植物中發揮作用並提高它們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抵抗力。 He表示:「隨著全球變暖的進程,這確實為植物工程提供了潛在的改善生態系統的可能性。我們依賴植物獲取很多東西,從木材、食物、藥品到鮮花和油,這可能提供了一種增加我們從大多數植物中獲得的庫存材料的方法。」 來源:cnBeta

嫦娥五號「太空稻」迎來收割:每粒稻種約 1 厘米長 中國原創水稻新品種

7 月 9 日上午,夏日炎炎,稻香飄飄。在華南農業大學實驗基地的大田里,華農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濤和航天育種中心副研究員、實驗室主任王加峰正在田里收割水稻。 8 個月前,這些稻種跟隨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進行了一次長達 23 天的環月旅行,在深空環境中歷經宇宙射線的照射,並安全返回地球,「落戶」廣東。 8 個月後,田壟邊的 15-1 號水稻已有大半個人高,金黃的稻穗把它都壓彎了腰。它的每粒稻種約有 1 厘米長,通體呈米白色和褐色,捧在手掌里有點扎人。 這批水稻採取的是單穴單株的插秧方式,從空中俯瞰可以發現,這片實驗田略顯得有些稀疏。在它們的兩側,兩片稻田像「格子」一樣蔓延出去,每個格子都呈現出青黃有差、高低各異的不同性狀。 不久後的秋季,這批「中國天稻」的後代將在實驗室里開始育秧,並被移栽到大田里;未來幾年,它們會在廣東的土地上繼續自己的世代繁衍,純化優良性狀,有望成為 100% 中國原創的水稻新品種。 來源:cnBeta

袁隆平兒子接棒「袁夢計劃」鹽鹼地上種水稻20萬畝

5月22日,袁隆平去世,痛失國士,但他的事業和精神將繼續下去。袁隆平兒子、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已繼承衣缽,北上內蒙古,繼續「袁夢計劃」。 袁隆平共有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學金融,二兒子學管理,只有小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學習農業。 袁定陽出生於1970年3月14日,1990年考入廣西農業大學(現廣西大學)農業專業。1994年畢業後進入當時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現為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96年考入湖南農業大學遺傳育種學專業,攻讀碩士,1999年進入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研究分子生物學,並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學從事博士後工作。 袁定陽說過,對於他的事業,父親從未指定,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但是袁隆平確實認為袁定陽可以學農,並且只要他肯學習就盡量創造條件。 袁定陽覺得,農業科技更實在,更有成就感,「超級稻畝產從800公斤到926.6公斤,就是實際的東西」。 媒體評價,袁定陽一向話不多,更不說滿話、性格內向、有些靦腆。 袁定陽的妻子是湖南農業大副校長段美娟研究員,有兩個女兒,分別叫袁有清、袁有明。清就是雨水,明代表陽光,名字是爺爺袁隆平給取的。 目前,袁定陽主要從事水稻分子育種、水稻雜種優勢理論與應用、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發等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省部重大等項目10餘項。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各一項,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發表科技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20餘項(其中授權專利10餘項)。 6月18日,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興安盟分中心、中國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興安盟試驗基地(下稱「一中心一基地」)落戶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 同日,袁定陽和10名從事數字農業的青年來到興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公布了「袁夢計劃」二期,計劃「十四五」期間在興安盟的鹽鹼地上種植耐鹽鹼水稻20萬畝,幫助當地水稻種植戶實現收入翻番。 袁定陽表示,研究中心將藉助「一中心一基地」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逐步實現袁隆平院士生前規劃的「袁夢計劃」,力爭3年內實現興安盟水稻每畝增產100公斤;培育興安盟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稻新品種;實現興安盟耐鹽鹼水稻種植面積3年達到20萬畝。 2020年1月13日,袁隆平在三亞發布「袁夢計劃」,要在鹽鹼地上種水稻。這一技術既可改良鹽鹼地和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又可為沙漠地區的人口解決口糧問題,並實現種植戶收入翻番。   來源:遊民星空

中國科研人員揭示水稻基因組中的「隱藏」變異

記者29日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四川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稻研究所李仕貴與欽鵬教授團隊聯合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梁承志研究員團隊分析揭示了水稻基因組中的「隱藏」變異。 這一研究成果以《基於33個水稻遺傳多樣性材料的泛基因組分析揭示「隱藏」的基因組變異》為題,於28日深夜由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 四川農業大學和中科院團隊選取了具有高度代表性的33個水稻材料,採用最新的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對其中31份材料進行了長片段測序、高質量基因組組裝及基因注釋。結合已報導的日本晴和蜀恢498兩個材料的參考基因組,經過系統的比較分析,共鑒定到171072個基因結構性變異和22549個基因拷貝數變異。 這些基因組變異無法利用傳統手段鑒定到,絕大多數在先前研究中均未被發現,但在重要農藝性狀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如著名優質稻品種「越光」中一個早熟位點(qDTH7-3),很可能就是由OsMADS18基因在「越光」產生兩個拷貝,導致基因表達量升高從而表現早熟表型。 此次研究過程中,中國科研人員還首次構建了水稻圖形基因組,是水稻中迄今最為完整的基於圖形結構的泛基因組。為了方便廣大研究人員使用相關數據,他們還搭建了網站,便於使用基因組序列和查詢遺傳變異等內容,促進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和育種應用研究。 李仕貴表示,此研究打開了結構變異研究的大門,將有助於加速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和分子設計育種研究,為選育高產優質、綠色安全水稻新品種提供基礎支撐。接下來團隊將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應用基礎研究和育種工作中,力爭培育出更多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的水稻品種。 來源:cnBeta

《尼爾:偽裝者》水稻苗獲得方法介紹

《尼爾:偽裝者》中的水稻苗是種植水稻的必備素材,水稻其實就是米,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水稻苗的獲得方法是什麼,其實水稻苗的獲得方法就是直接在商店買,海岸鎮的食品店和面具城的工具店會賣。 水稻苗獲得方法介紹 水稻苗其實可以直接在商店里面購買,售賣位置是海岸鎮的食品店和面具城的工具店,售價60G一個。 來源:3DMGAME

下地看了一次水稻田後,我發現今天的農民比你想得更有責任心

直播,這是螢幕上的造富運動。舞蹈、帶貨、遊戲、美妝……無數人通過直播躋身財富榜,打賞和變現的金額越來越夸張,明星主播和觀眾也越來越多。 直播,這是田地里的希望運動。不用傳統的育秧移栽方法種植水稻,而是將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用無人機直接播到田里,因此被稱為「直播」。和手機上的帶貨直播相比,這是一個大多年輕人不願意乾的行業,缺少關注,利潤微薄。和有不少一夜暴富神話案例的行業比起來,需要腳踏實體的農業「直播」顯得很不性感。 但如果手機上的直播和農田里的直播結合起來了呢? 100 天直播前,我先下地看了水稻 把兩個「直播」結合,這是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的嘗試,讓自己的用戶能夠在手機螢幕上看看智慧農業產品下地實操的情況。而在水稻直播開始前,我先和極飛科技一起去廣東肇慶的四會看了看稻田的准備情況。 提到智慧農業,大家可能都不會想到南方的土地。大部分人聽到這個詞想到的是新疆大片的棉花地,東北廣闊的黑土地。而講求精耕細作的南方,地塊分布不均,種植區域分散,大農場遠比平原地區少得多,規模也沒有那麼大,這都是客觀事實。 ▲ 四會的水稻田 真正到了四會的田間,就切身體驗到了南方種植條件的不同了。如果說新疆收棉花現場像是萬人搖滾演唱會的話,四會的水稻田更像是一個更小的 Live 現場。在我們到達的水稻田里,有一塊田旁邊還留有墳丘和較新的墓碑。 承包了 100 畝水稻田的經營者陳火森是一個「新農人」,他在當地已屬規模較大的經營者。但他承包的土地仍不是連成一片的,而是分散在了村落不同的地方。 當時水稻正在做播種的准備工作,勤勞的小小拖拉機不再在蘇伊士運河挖土,而是在地里「整地」。 ▲ 改良版拖拉機整地和人整地效率完全不同 這是水稻種植的第一步,在撒種之前做好翻耕的工作,保證水稻種植的土壤更加松軟,提升水稻的生長效率。智慧農業在這個環節改造的是拖拉機。考慮到推出一個功能強大的新型拖拉機成本過高,售價可能不會被市場接受,農業科技公司都在改造拖拉機。 一個農機自駕儀的主機會被放在拖拉機、插秧機等中大型農機的上方,觀測土地。另一個農機自駕儀的方向盤則取代了傳統拖拉機的方向盤,控制農機的自動轉向,進行輔助駕駛。這不是一個完全自動駕駛的設備,但在設置好參數後,裝有新的農機自駕儀的拖拉機就可以自動在地里翻耕,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土地翻耕會更加均勻,翻耕的效率也更高。 這是一個更少被關注的自動駕駛領域,但在農間田地里卻已經得到了切實的落地。 若是把農機自駕儀放在插秧機上,插秧的效率同樣能夠提高。只是在這次的播種環節,現場用的是無人機。 ▲ 直播中,拖拉機上方的就是農機自駕儀的主機 原有的水稻種植方法之一是育秧移栽,在一塊田里先將稻種栽培至發秧,確保秧苗已經長成,篩去壞苗,再將秧苗移往大田間種植至收獲。這確實是精細活,用這種方式培育的秧苗更能抗病、抗蟲害,但壞處就是成本過高。 陳火森就算了筆帳。如果用傳統的育秧移栽方式,8-10 個人也需要一個星期才能插完 100 畝地的秧苗,每個人勞務費也要 100 元/天。但用無人機將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用直升機直接播到田里,給 100 畝地撒種卻能在當天輕松完成。 ▲ 育秧移栽 作為對比,浸種催芽處理的稻種也具有極高的成活率。 用這種方法播種不僅可以省種子,機器撒種的過程也脫離了「經驗、感覺」的作業方法,保證每一塊地的種子都是均勻分布的。 ▲ 無人機撒種演示,這種方法,種子會分布更為均勻 之後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智慧農業應用了,用無人機做田間管理,包括施肥、病蟲害防治。在田間管理環節使用無人機,可以避免原有方法可能對秧苗造成的 5% 左右損害。 在這個環節,應用的也是人工智慧技術。極飛「AI 處方圖」會自動識別田間地塊,遇到有雜草、蟲害的地方才噴藥,健康的地塊不做干預。在這個環節,無人機地塊識別已經有了高達 99.96% 的成功率。 ▲ 無人機知道哪里是邊界 算筆經濟帳,水稻怎麼才能夠賺錢 用上無人機,可以減少農作物的損耗。用上農機自駕儀,可以提升翻耕的效率。這能夠幫新農人們賺更多錢了嗎? 答案是確實能,但這個錢可能沒有那麼多。 如果你記性好,可能還記得去年家里長輩總會勸你存糧,原因是新冠到來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這還真沒說錯,雖然身在中國的你沒怎麼受到影響。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去年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中就明確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到...
蘿莉天神種水稻 《天穂的長命草姬》新實機視頻公布天穂的長命草姬

蘿莉天神種水稻 《天穂的長命草姬》新實機視頻公布天穂的長命草姬

《天穂的長命草姬》自去年公布以來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消息了。電擊Online日前為這部遊戲公布了新的實機視頻。 這次展示的是一段全新的、7分鍾左右的「動作Demo」,展示了遊戲中的打怪和種田元素。 下面是來自歐美發行商XSEED Games的遊戲介紹: 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扮演長命草姬,一個高傲而孤獨的豐收女神,她被放逐到了一個居住着一群被放逐人類的危險島嶼上。玩家需要保證農作物生存、製作武器、烹飪食物、以及探索迷宮來打敗島上怪物。在戰鬥過程中,玩家可以使用左右移動與跳躍,另外還有強弱以及技能攻擊和利用羽衣移動或躲避等動作。操作並不復雜,較容易打出連擊,而且還可以結合場地中的大蘑菇等元素來實現追加傷害。 《天穂的長命草姬》預計將於冬季登陸PS4/Switch/PC平台。 來源:3DMGAME

海南旅遊年卡今日發行 包含呀諾達等 16 家景區

簽約儀式現場  4 月 9 日,由海南省景區協會、海南暢行遊旅遊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 " 海南旅遊年卡 " 合作簽約儀式暨預售發佈會在海南迎賓館隆重舉行。大小洞天旅遊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南灣猴島生態旅遊區等 30 多家景區和旅遊相關企業出席此次發佈會。儀式上,16 家景區和年卡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 發佈會現場 據瞭解," 海南旅遊年卡 " 為電子卡,採用實名制,使用人臉識別和二代身份證技術,島民可從購卡、綁定身份信息到入園遊玩,一部手機全搞定,能免除簽約景區首道門票,免去遊客入園排隊購票、驗票的麻煩,可謂方便快捷。持卡者還能享受簽約景區內部車、船、索道、演藝和購物打折優惠。 發佈會上公佈了 16 家簽約景區名單,分別為興隆熱帶植物園、南灣猴島生態旅遊區、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大小洞天旅遊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三亞水稻國家公園、博鰲亞洲論壇文化旅遊區、海南文筆峰盤古文化旅遊區、屯昌夢幻香山芳香文化園、海南石花水洞地質公園、陵水椰田古寨景區、興隆峇里村、海南熱帶植物園、神玉島景區、保亭長青茶溪谷旅遊景區、三亞鳳凰嶺海誓山盟景區。 " 海南旅遊年卡能有效挖掘本地遊客資源,激發海南人遊海南的熱情,充分拉動內需,培育新的旅遊業態。" 海南省旅遊協會秘書長蘇群表示,海南是一個旅遊大省,通過 " 海南旅遊年卡 ",集中簡化購票程序,打造全省旅遊景區不限入園次數的 " 電子通行證 "。旅遊年卡是一項惠企業、惠民生的多贏工程,能夠加快推動海南省旅遊業創新、協調、共享發展,促進海南旅遊從門票經濟向消費經濟的進一步轉型。 發行儀式上還開啟了海南旅遊年卡預售通道,預售期間...

給米飯加「一點」,更健康、更長壽告訴家里做飯的人

我們每天會吃很多不「干淨」的食物、呼吸不「清潔」的空氣。長此以往,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身體里會積累很多毒素。為了更健康、更長壽,我們需要想辦法排出體內的毒素。 排毒聽起來很麻煩,但是你知道嗎,排毒其實很簡單,只要在米飯中加上這「一點」就夠了!快來看看這神奇的「一點」到底是什麼吧! 選擇「粗糙」原料做搭配 富含膳食纖維的黑米、紫米、糙米等都是減慢消化速度的好選擇。 如果覺得它們吃起來比較粗糙, 可以先泡一夜, 或用高壓鍋先煮半軟, 然後與米飯混合煮, 或者直接煮成稠粥。 米食里面加點豆 紅豆、豌豆、黃豆等各種豆類不僅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同時還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明顯提高飽腹感。由於人體對豆類的消化速度大大低於水稻,用大米和豆子一比一地配合,就可以使飽腹感明顯上升了。 米飯里面加點「膠」 在煮米飯的時候放入燕麥、大麥會有很好的瘦身功效。燕麥、大麥中含有膠狀物質,都是可溶於性的膳食纖維,這些物質可以幫助減慢消化速度。 米飯里面加點菜 蔬菜中的纖維素和植物多糖能增加米飯體積,其中的大量水分可以稀釋熱量,還能延緩胃排空,所以米飯中不妨添一些蘑菇、筍丁、金針菇、海帶、蕨菜等高纖維蔬菜同吃,既能豐富花樣,又能提高飽腹感。 米飯中加點薯 食物中加點薯,可以減少憩室的產生。薯類中含有膳食纖維,其具有吸水性,可以降低糞便的硬度和粘度,從而治療便秘,避免身體二次吸收糞便,避免憩室的發生。 薯類能抑制腸道對脂肪的吸收。薯類和米飯同煮食用,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腸道內食物的堆積,給腸道一個休息時間。薯類還可以附着膽固醇,進而阻止人體對膽固醇吸收。 薯類能夠誘導有益菌在腸道內繁殖,可以幫助調節腸道內的菌群。 薯類中的紅薯還含有類黃酮物質,有助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補肝腎,還可以幫助肝臟排毒。 其中的類雌激素物質,可以保護人體的皮膚,延緩衰老。 煮飯小技巧 1、注意洗米次數。其實洗米次數以兩次為宜,如果超過三次,米中的營養會隨着淘米水大量流失,導致蒸出的米飯沒有香味。 2、適當「泡米」。我們在蒸飯前,最好把米放在冷水里浸泡一個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水份,這樣可以縮短加熱時間,減少營養損失。 3、米水比例應恰當。蒸白米飯時,一般水位高出米2至4厘米比較合適。如果是大米中加高粱、燕麥等粗糧,則要適當多加水。 其實煮出健康又排毒的米飯就是這麼簡單,你記住了嗎?快從明天開始給米飯加點顏色吧!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健康與養身

詩中有四月,歲月暗生香

司馬光曾說: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四月已經到來,下面是十首四月詩詞,詩詞君與您一起遇見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賞析:人間四月,百花早已凋零殆盡,但是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常惆悵春光逝去無處尋覓,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唐·白居易 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 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節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華信為美,夏景亦未惡。 颭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 吳宮好風月,越郡多樓閣。 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離索。 賞析:春末夏初的四月,作者和好友分居兩地,「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麥子在北方,水稻在南方,吳國越國更是對立的兩個國家,作者和朋友看着不同的風景,看着不同的風土人情,「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離索。」初春已經過去,遊玩賞景的心情突然低落起來,兩地分居,實在難受。 《送陳章甫》 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鬚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賞析:四月天氣,南風吹拂,大麥已然金黃,棗花還沒落下,梧桐葉子已經長的很長。陳侯你一身學問,怎麼可以埋沒草莽,我們一起喝酒,聊天,嘆息。聽說你家鄉舊相識不少,你罷官回家,他們要如何看你。 《客中初夏》 宋·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賞析:初夏時分,四月天氣,清明和暖,剛下了一場雨,天驟然放晴,雨後的山色更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更顯明淨。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陽開放。初夏時分的清明潔淨,精神為之一爽。 《梅雨》 唐·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雲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賞析:成都的犀浦鎮,繁榮而富強。四月天,我正巧路經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雲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 唐·劉長卿 四月深澗底,桃花方欲然。 寧知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此意頗堪惜,無言誰為傳。 過時君未賞,空媚幽林前。 賞析:四月深澗底,桃花才剛開,地勢偏低,春風也格外偏愛。沒人傳信,沒人知曉,過了此時君未欣賞,桃花白白開放在幽靜的樹林。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賞析:全詩白描,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初夏江南水鄉圖。後面兩句寫鄉村四月的忙碌和緊張。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女冠子·四月十七》 唐·韋莊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 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賞析:四月十七號,去年的今天離開你,低頭忍淚,含羞斂眉。魂魄已斷,夢空隨。只有天邊的月亮,知道我的心事。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賞析:四句對偶,一句一景的七言絕句,猶如一幅絢麗生動的彩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色調淡雅和諧,圖像有動有靜,視角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整個畫面給人以既細膩又開闊的感受。最後一句,也隱約流露出詩人當時意欲乘舟東下的打算。 《詠興五首》 唐·白居易 四月池水滿,龜游魚躍出。 吾亦愛吾池,池邊開一室。 人魚雖異族,其樂歸於一。 且與爾為徒,逍遙同過日。 爾無羨滄海,蒲藻可委質。 吾亦忘青雲,衡茅足容膝。 況吾與爾輩,本非蛟龍匹。 假如雲雨來,只是池中物。 賞析:四月時節,和魚兒共舞,不亦快哉。不羨慕大海,不惦念青雲,縱然雲雨來到,我們也不會乘雲化龍,這樣平平凡凡的一生,不也很好嘛。安於平淡,恬然自足。 以下來自詩友 @影子 作品 《知足》 文/影子 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詩詞天地

水稻有記性?研究發現水稻對乾旱有「記憶」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岳冉冉)人有不愉快的記憶,水稻也有,特別是對乾旱的記憶。科學家的這一發現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遺傳學前沿》上。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莉介紹,植物在自然生長中會經歷多次環境脅迫,為了維持正常生長,它們在逆境中不會越來越蔫,反倒能「越挫越勇」,一步步「磨煉」出抗逆能力,這說明植物對逆境是有「記憶」的。 「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生長過程需水量極大,它對『乾旱』這一滅頂之災是否有『記憶』,這讓我們很好奇。」劉莉說。 團隊通過多年研究,不僅找到了水稻的乾旱「記憶」基因,還找到了調控水稻乾旱「記憶」響應的網絡。 研究人員首先對水稻樣品進行了多次乾旱復水(重新吸回水分)處理,然後用鏈特異性轉錄組測序法,得到了大量與水稻乾旱「記憶」相關的候選差異表達基因,最終確定了6885個乾旱「記憶」轉錄本及238個乾旱「記憶」長鏈非編碼RNA(核糖核酸)。 根據表達趨勢變化,研究者將這些乾旱「記憶」基因分為:「劑量」「線性」「累積」「初始」「穩定」五種變化趨勢類別的16個模式。 「我們進一步驗證了這些乾旱『記憶』基因在水稻抗旱能力中發揮的作用。比如『劑量』模式包含的基因常會被忽略,因為這類基因在水稻經歷首次乾旱時不會顯著表達,要在經歷多次乾旱後才會變化。」劉莉說。 該成果為學界研究如何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提供了備選基因庫。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華網
「名特優新農產品一條街」吸引了眾多群眾。

恩平今年預計春播春種總面積達34.2萬畝抓好春耕生產 促進農民增收

「名特優新農產品一條街」吸引了眾多群眾。 無人機來回噴灑農藥、農戶駕駛農機器械播種插秧……近日,江門春耕生產現場會暨農業科技、放心農資、農業機械、金融惠農、供銷對接「五下鄉」活動在恩平市牛江鎮舉行。 作為本次活動的舉辦地,恩平市充分展示了作為江門市乃至廣東省重要糧食產區的農業綜合實力,展示了在抓春耕生產、打造名農產品、保護利用自然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名特優新農產品集中亮相 近年來,恩平立足本地優質特色產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成效,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發展了以恩平山泉大米、簕菜茶、瀨粉、龍眼乾、檸檬、臘味系列特色食品為主導的各類農業加工企業26家;培育縣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8家、江門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38家;打造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1個、「三品一標」農產品38個、省名牌產品3個、省十大名牌產品1個、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17個、省菜藍子基地4個、「廣東好大米」十大優勢產區1個、「廣東好大米」十大品牌產品1個。 當天的活動現場設置了「名特優新農產品一條街」。恩平簕菜、瀨粉、燒餅、沙湖米、牛大力等極具恩平特色的農產品及地道小吃吸引不少群眾到現場趁熱鬧、嘗風味。 「這是一次展示我們沙湖象牙香米的大好機會,很多群眾只聽說過沙湖米好吃,但他們未必在市場上見到過或者買到過沙湖米,這次活動對我們打造農業品牌有一定幫助。」沙湖鎮豐穗米業加工廠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另外,現場還集中了台山、開平、新會等兄弟市(區)的特色農產品及農業農資服務展示,群眾不僅可以領略到五邑地區的名特優新農產品,還能獲得惠農、興農、助農咨詢服務。 立足「早」字抓春耕 今年入春以來,恩平市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目標,立足一個「早」字,積極抓好春耕生產,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促進全市春耕備耕工作順利進行。在恩平鄉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他們搶抓有利時機,做好春播、春種和春收各項工作。 據恩平市農業農村部門統計,截至3月5日,恩平早稻種子浸播40多萬公斤。預計今年恩平全市春播春種總面積34.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2.3萬畝(包括水稻20.6萬畝,目前已基本完成播種育秧)、花生2.3萬畝、甘蔗1.6萬畝、蔬菜3.2萬畝、水果0.9萬畝、茶葉0.03萬畝、其它3.9萬畝,全市春播計畫總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 春耕農資准備方面,目前,恩平市已組織春耕農用化肥、農藥、農膜等8500多噸。在中央、省、市等強農惠農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恩平農民群眾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高,農資產品需求量大,農資經銷商看準時機,及早調配各種農資產品,農資部門也多方籌措資金,聯系優質貨源,提前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等的調集儲備,確保春耕春播所需農用生產資料充足供應。 此外,農作物春收已陸續開展。目前,恩平已進入春收高潮,馬鈴薯收獲已全面鋪開,蔬菜、蕃薯等正分批陸續收獲上市。今年,恩平全市春收面積約8.6萬畝,其中馬鈴薯3.5萬畝,產量約8萬噸;蔬菜約3.6萬畝,產量約4萬噸;其他作物1.5萬畝,產量約2.4萬噸。 今年恩平市列入農田春耕放水安排的大中型水庫灌區有河排灌區、西坑水庫、良西水庫、寶鴨仔水庫,覆蓋全市各鎮街,灌溉面積約13萬畝,目前已開閘放水,助力做好農田春耕用水工作。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周曉營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江門日報
在台山市斗山鎮橫江村,一村民帶着小孩到田邊看機械化插秧。

春耕插秧忙

在台山市鬥山鎮橫江村,一村民帶着小孩到田邊看機械化插秧。 周華東 攝 鬥山鎮橫江村村民用機械耕田。 周華東 攝 大鰲鎮新一村村民保留着用秧船插秧的傳統方式。 郭永樂 攝 3月12日,江門市春耕生產現場會在恩平市牛江鎮召開,打響春耕生產第一炮。之後,我市各地紛紛行動起來,掀起今年春耕插秧工作高潮。近日,記者在台山市鬥山鎮橫江村、新會區大鰲鎮新一村看到,不少農戶在為春耕插秧而忙碌。 記者瞭解到,橫江村今年計畫種植水稻3000多畝,如果在過去靠人工插秧,整個村完成插秧大約需一個多月,現在採取機械化耕作和插秧就很快,大概一週即可完成。 據瞭解,今年全市計畫種植水稻251.4萬畝,春種農作物190萬畝。 (周華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江門日報

惠安縣調優春種品種,助力春耕備耕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時節,日前,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瞭解到,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今年惠安縣着力優化提升春種品種,助力春耕備耕。 一年之計在於春,盡管連日來春雨綿綿,但我縣的種糧大戶和廣大農民仍然搶抓時節,見縫插針,忙碌在田間地頭。在輞川鎮中和農場育秧田,記者看到,有五六個農民正冒着小雨在擺放秧盤,這些由智能催芽機催好芽的秧盤,只消在田里培育不到20天的時間,就可以長成符合機插要求的適齡壯秧。 【同期聲泉州中和農場負責人   林錦輪】我們今年計畫播種855畝水稻,我們預計在3月15日前,把所有這些種子全部種完,這幾天播種完就要開始耕田了,我們預計在4月10日左右開始插秧。 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水稻是中和農場的主打產品,今年農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面積都將用來種植水稻,所以選好稻種尤為重要,農場每年都會在農業部門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培育一些優質高效的品種來促進豐產增收。 【同期聲泉州中和農場負責人   林錦輪】我們農場還是以種水稻為主,水稻我們每年都會有試驗一些比較好的品種,來試驗這些產量高不高,產量高品質又優的話我們會種更多。今年我們是試了三個新品種,如果好的話我們會每年都增加播種量。 在輞川鎮昆德農場大棚里,由縣農業農村局委託培育的五畝多塊薯育苗已進入擴繁階段,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站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我縣為推廣良種良法,首次進行的甘藷規模化連片育苗。 【同期聲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站   陳金喜】因為地瓜種植面積較大,我們在地瓜優質高產高效這三方面內容做文章。我們今年做的第一條是在傳統當家的「泉薯2號」這個品種上,委託農科院進行脫毒,提高它的種性;然後我們在歷年來的品種示範基礎上,我們進行塊薯育苗四個品種,一個是「泉薯19」,「福薯32」,「福薯32」是今年來比較受歡迎的品種,還有「龍薯」,「福薯604」這幾個品種,這些品種我們今年在昆德農場是塊薯育苗差不多5畝。 5畝塊薯育苗,進行擴繁後可達十多畝,可以長出一百多萬棵薯苗。屆時,縣農業農村局將免費把這些薯苗供應給相關鎮的農業種植大戶和農戶,確保廣大農民增收得實惠。 【同期聲輞川鎮昆德農場負責人   何志陽】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因為這個塊薯育苗能提升苗的質量,還有引進的都是優質的甘藷,它一個是品質好,好吃;另外一個是產量高,能夠讓農民收入增加大概百分之三四十。 據瞭解,今年市里下達給我縣的糧食播種面積是13.4萬畝,產量是4萬噸,種類以水稻和地瓜為主,目前,縣農業農村局已將這些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個鎮。同時,為提高農戶種糧的積極性,縣農業農村局在加強優質品種推薦和技術指導服務的基礎上,積極做好水稻種植保險,讓廣大農戶在受到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減少損失,也為實現我縣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惠安縣廣播電視台

探尋梯田深處的蘑菇房

在元陽的哈尼梯田景區,許多村寨的建造雖然極力體現了哈尼民族建築風格的設計元素,村落的尺度和格局也模仿了傳統村莊,但村民們所居住的已經不是原汁原味蘑菇房了。剩下唯一一個原汁原味的哈尼寨子,那就是阿者科。 (阿者科就在這片梯田的中間) (進入村子的道路) 在梯田深處的原始村子——阿者科是非常典型的哈尼族村寨,村寨位於半山腰,村寨上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村寨外圍海拔較低處,盡是長期開分的多級梯田,是村莊農業生產的空間,主要種植水稻和玉米。而村寨則由一棟棟傳統民族建築蘑菇房組成,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大山腰上。 據說哈尼人以前居住的是土掌房,但是搬到潮濕多雨的紅河地區後,因地制宜,改良了房屋構造,在土掌房上用茅草加建了一個坡度在45度左右的四坡頂,因房屋造型與蘑菇相似,「蘑菇房」也因此而來。蘑菇房造型美觀,冬暖夏涼,在大山之上,極為適用。 蘑菇房沒有院落,都是單棟建築,通常分為三層,最底層用來飼養牲畜,寨民養的多是小黑豬,自家圈養,吃五穀雜糧,到了年關,小黑豬便成為哈尼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菜餚,成就最家常的美味。二樓為生活起居,三樓為糧倉。二樓部分空間為延伸出來的曬台,也可以作為重要的交往空間。村民們四季生活在這里,男耕女織,勤勞朴實。村內原始寧靜,民風淳樸,鄉土氣息濃郁,是雲上梯田里的雲上人家。 阿者科由於要徒步才能進村,所以到訪的遊客不算太多,許多古樸的風貌和哈尼族的生活得以保存。這里才真的像是逃離了世俗的世外桃源,寧靜簡朴,怡然自樂。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搜狐旅遊

江西 稻漁綜合種養基礎設施建設出台新規

日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稻漁綜合種養基礎設施建設出台新規:稻漁綜合種養溝坑面積不得超過稻田總面積的10%,不同種養模式建設要求參照國家和省里有關技術方案,便於今後溝坑回填,恢復水稻生產。 新規要求,在建設稻漁綜合種養基礎設施過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開展稻漁綜合種養基地建設;開挖的泥土不得運出田間,不得對稻漁綜合種養基地進行硬化;涉及稻漁綜合種養的高標準農田項目設計方案評審,以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做到既滿足稻漁綜合種養需求,又儘量降低溝坑占比;建設過程中,要全面徵求新型經營主體和受益群眾的意見建議,提高項目設計的適用性及合理性。 (記者鍾金平)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江西日報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這些春播建議請收好

2019年3月6日 農歷正月三十 驚蟄 此前 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 當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第三個節氣「驚蟄」便到來了 這時 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萬物復蘇,天氣轉暖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 驚蟄春播建議請收好 ▽ 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 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 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後,春旱常常開始露頭。 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後要勤於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今年寧夏春耕備耕總體形勢較為有利,土壤墒情較好,各地最大凍土深度整體偏深,黃河引水量和耗水量計畫指標略增,農資供應充足,各項備耕工作有序推進。 根據氣候預測,春播期間氣溫偏高,春潮起潮早、落潮遲,持續時間長,適宜播期短。 預計3月上旬,各地氣溫偏高1.0℃,南部山區降水量偏多20%左右,其他地區偏少40%。山區冬小麥及灌區冬牧70黑麥入冬前苗情普遍較好。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寧夏旅遊
日本一位鄉下相撲力士中的「關取」與妖怪化火之間的角力!

日本一位鄉下相撲力士中的「關取」與妖怪化火之間的角力

從前在日本近江堅田(今日本滋賀縣大津市)一帶曾經出現過一種名為「化火」的怪火。 據說這種怪火只在小雨之夜或陰天的夜里才會出現,先是在湖邊出現一小團火,在向山上移動的過程中逐漸變大,變到直徑一米左右,但火勢不會增強。 這種怪火只在離地一米半左右的高度飛行,時而變成人形,時而又像兩個人把左右臂抱在一起進行相撲比賽,不過只能看到腰部以上,看不到下半身。 曾經有一名男子是鄉下相撲的「關取」,力氣很大。他想要查明這種怪火的真相,於是就躲在田埂里等待火出現。 到了半夜,化火從湖邊出現,隨後飛到了田埂上。等到火完全靠近後,早已等候多時的男子大喊一聲,朝怪火撲去。 結果是他瞬間就被扔到了十多米遠的田里。幸好水稻已經結穗,下面很柔軟,他才沒有受傷。 一直以來,就有很多這種好逞強的人想要探明究竟,但大家的下場都和這位鄉下關取一樣。村民們聽說這件事後更加害怕,後來誰也不敢再接近它。這實在是一種奇怪的火呢! 譯——關取:日本的相撲段級,由低至高分別為新序、序之口、序二段、三段目、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橫綱。其中由新序到幕下稱之為「取的」,由十兩至橫綱稱之為「關取」。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布衣萬三金

丹格特 不斷投資尼日利亞,堅信尼日利亞巨大的經濟潛力

週一拉各斯丹格特水泥經銷商頒獎之夜,丹格特工業公司總裁阿爾哈吉·阿利科·丹格特說,他不斷努力創新、創造價值和投資尼日利亞經濟,是因為他堅信尼日利亞巨大的經濟潛力。 丹格特表示,他的目標是確保尼日利亞在丹格特工業足跡所及的所有領域,包括水泥、農業、采礦和石油,實現自給自足。 丹格特指出,該公司在探索以經濟多樣化為目標的機會方面走在前列,並繼續在全國各地開展大規模的農業項目。 丹格特表示:「我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奶牛養殖計畫正在進行中。我們推動大規模自主原材料的落後整合,計畫未來3年僅在糖、大米和乳製品生產領域就投資46億美元。這將消除尼日利亞對進口食品的依賴,以及由此帶來的外匯外流。」 丹格特指出,該獎項是為了表彰其寶貴的客戶和分銷商在確保Dangote水泥產品成為全國建築首選產品方面的堅定合作夥伴關系。讓丹格特水泥成為尼日利亞水泥用戶家喻戶曉的產品。我們在所有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這要求我們不斷改進,並與我們的客戶合作。」 我們在Kogi州Obajana的水泥廠已經是非洲最大的水泥廠。我們正在建設第五條生產線,希望明年初投產,產量達到1625萬噸。 貝努埃的水泥廠及其位於伊貝什、奧貢和博科的姐妹廠一直是我們在水泥行業領先地位的基石。 因此,我們獎勵客戶的增長。如果他們成長,我們也成長。 全國增長最快的客戶分別是D.C. Okika Ltd.、Lafenax Ltd.、Gilbert Igweka Global Concept、Chinedu & Sons Ltd.和Kazab Heritage Ltd.。 此外,一些最好的企業客戶是CCECC Nig. Ltd, ITB Concrete, Julius Berger Nig. Ltd, Dantata & Sawoe Construction...

「三八」國際婦女節音樂會將奏響綠城

為迎接「三八」國際婦女節,向最美的她們致敬,「玫瑰芳華」交響音樂會將於3月8日晚在廣西音樂廳舉行,奏響經典樂章,飛揚美麗音符。 此次「玫瑰芳華」交響音樂會由廣西歌舞劇院交響樂團演奏,音樂大師鄭小瑛的弟子、著名青年指揮家吳純執棒。演出曲目包括威爾第的歌劇《命運之力》序曲、托馬斯·紐曼的獲獎電影《聞香識女人》插曲、民樂經典《掀起你的蓋頭來》、比才的《卡門組曲》、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 據介紹,鮑元愷作曲的《炎黃風情》將作為此次「玫瑰芳華」交響音樂會的重頭戲推出。《炎黃風情》分為「女娃擔水」「蘭花花」「無錫景」「對花」等篇章,以膾炙人口的中國民歌旋律和絢麗多彩的西方管絃樂色彩,展示地跨東西南北、情及悲愁喜樂的中華民族生活畫卷,以跨越時空的傳統文化傳承,彰顯滿滿的文化自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網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想像一下 稻在水中搖,鴨在稻下行,魚在田中游 這該是一副怎樣靈動的畫卷? 看似不相關的三樣東西 竟然關聯在了一起 今天發佈君就為大家介紹下 官店鎮官店村「稻田+」 的生態農業發展 創新農業生態發展 2018年,官店鎮官店村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依託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 「稻田+魚+鴨+」模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示例圖 示例圖 稻田養魚養鴨示例圖(僅供參考) 「稻田+」種養模式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優點,是將水稻種植與家禽(鴨)、水產養殖有機結合,實現「一地多用、一舉多得、一季多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優化產業結構 增加群眾致富 官店村因時而變、因地制宜,群眾通過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參與分紅,並利用返包倒租的模式將土地租賃給群眾,使得當地40戶群眾在拓寬自身增收渠道的同時,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我把三畝地流轉給村里,每年收入有幾百塊,再加上閒的時候來做工,一個月有4000-5000元收入。」官店鎮官店村村民羅昭剛說。 正在修築「稻田+」場地 隨着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官店村在不斷探索的同時優化思路,努力打造田園生態綜合體,不斷提升群眾自我發展積極性,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官店村「稻田+」項目總投資50萬元,項目建設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將於四月底正式建成投用。 正在修築「稻田+」場地 據官店村黨支部書記馮彧介紹,官店村「稻+」產業畝產值預計在1.5萬元以上,以30畝來計算,年產值可達45萬元以上。現已經帶動群眾40戶,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改善農業生態農村衛生 除了可取得更大經濟效益外,「稻田+」種養模式,還能減少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鴨子的排泄物也是水稻的優良有機肥。 什麼是稻魚鴨模式? 稻魚鴨循環模式,就是在同一片田地上,以種水稻為主,稻田水養魚,兼顧放養鴨子。在這種模式里,水上層的水稻為生活在其間的魚、鴨提供了遮蔭和棲息的場所;而表水層的漂浮植物、稻株間的昆蟲,則是魚和鴨的重要食物來源。反過來,鴨子和魚也能促進水稻的生長,形成一個生物微循環系統。而且魚和鴨在水里游,可以疏通根部的土,對禾苗生長好,福壽螺又少了,蟲害都少了很多,減少了農藥投入的同時也更綠色健康。 全媒體記者:陳 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習水新發佈

五大考古發現揭秘生活圖景 廣州4400年前就有水稻栽培了

2018年五大考古發現揭秘數千年廣州社會生活圖景 廣州4400年前就有水稻栽培了 黃丹彤  2018年廣州重要考古發現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丹彤 通訊員穗文考攝影報導)440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上游的先民如何交流互動?2000年前至100年前,白雲山下的橫枝崗埋葬了多少先民?1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如何帶旺廣州的陶瓷製造業?在2月28日舉行的「2018年廣州重要考古發現匯報會」上,主辦方通報的黃埔茶嶺新石器遺址、廣州市胸科醫院綜合樓漢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邊窯遺址5個重要考古發現項目調查進展中可找到部分答案。 發掘面積7172平方米 廣州地上地下文物資源十分豐富。2018年,廣州市考古研究院配合城市建設工程開展文物考古工作,全年完成考古調查項目182項,考古勘探項目105項,考古發掘項目16宗,發掘面積7172平方米,出土文物2115件(套)。 匯報會上,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紹了2018年廣州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獲,重點匯報了5個重要考古項目:黃埔茶嶺新石器遺址、廣州市胸科醫院綜合樓漢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邊窯遺址、解放中路安置房項目唐宋遺址、增城明代蓮花書院遺址5個重要考古項目。據悉,這些考古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廣州的歷史文化內涵,為構建廣州古代歷史、復原先民的社會生活圖景提供了重要材料。 1 廣州黃埔茶嶺新石器遺址 茶嶺先秦遺址位於廣州黃埔區九龍鎮湯村。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發掘,發掘面積3113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之際的墓葬174座,普通灰坑111座,窯穴類灰坑19座,柱洞302個,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質地的小件文物500多件。 專家表示,茶嶺新石器遺址是目前廣州地區發現的堆積最為豐富、遺跡現象最為復雜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是本年度廣州地區考古發掘規模最大的先秦遺址。就目前研究成果表明,至少在距今4400年前,茶嶺先民可能已經開始種植以粳稻為主的栽培稻,茶嶺遺址檢測到的水稻植硅體應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出土單位明確、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實物遺存,這無疑是茶嶺遺址最為重要的考古發現。 2 廣州市胸科醫院漢六朝唐宋墓群 廣州市胸科醫院整體改造擴建項目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橫枝崗路。2018年7月至12月發掘。發掘面積980平方米,清理古代墓葬96座,其中西漢墓葬14座、東漢墓葬5座、西晉墓葬1座、東晉墓葬3座、南朝墓葬5座、唐代墓葬16座、五代墓葬1座、明代墓葬13座、清代墓葬38座,共出土銅器、陶瓷器等各類文物774件(套)。 專家表示,在綜合住院樓東北部發現的南朝時期「元嘉十七年」紀年墓M41,其規模之大、結構之精、保存之完整,為廣州考古60餘年首見,對研究廣州地區南朝時期的墓葬形制及分期斷代具有重要意義。 3 番禺唐代曾邊窯遺址 番禺唐代曾邊窯遺址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曾邊村。2018年2月至4月發掘。完成發掘面積450平方米,發現唐代窯爐1座、泥池1座、灰坑12個、灰溝4條,出土文物標本92件(套)。根據遺址的出土器物,初步判斷遺址年代為晚唐,性質為民窯。 專家表示,曾邊窯遺址是廣州地區目前考古發現的唯一一座唐代窯址,對研究廣州以至環珠江口地區唐代陶瓷手工業生產有重要價值。 4 解放中路安置房項目唐宋遺址 解放中路安置房項目唐宋遺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解放中路東側、惠福中路南側。2018年7月開始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發現了豐富的唐宋至明清時期的遺跡。 專家表示,說明這一區域在宋代之後就是居民生活區,功能格局基本沒變;另外,在發掘唐宋時期的地層時,出土了許多精美的青瓷、白瓷和數量眾多的陶瓷碎片,而這些瓷器很多來自全國不同的窯口,這種情況可能與附近蕃坊頻繁的商業貿易有關;根據現有的發掘情況來看,不僅直接證明了該地點從河涌變為陸地的歷史,也從側面反映了廣州古城的城市擴張和水網變遷。 5 增城明代蓮花書院遺址 明代蓮花書院遺址位於廣州增城區永寧街南香山。2018年3月至6月發掘。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周邊勘查清理800平方米,發現房址4座、石牆43段、台階4處、坑2個、排水孔2個及路面1處。根據發掘情況,可基本復原書院建築佈局。 專家表示,蓮花書院是明代大儒湛若水創辦的40餘所書院中目前唯一經過考古發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遺址,其時代明確,對於中國古代書院特別是明代書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民晚報

華為企業業務總裁 華為絕不會造汽車,但會幫客戶造好車

華為企業業務總裁閻力大。 視覺中國 資料圖 2月25日至28日,華為企業業務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為主題首度亮相2019世界移動大會(MWC2019),展會期間,華為展示了面向企業市場的解決方案和四大明星產品。 華為企業業務總裁閻力大在展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華為企業業務在2018年達成了營收過百億美元的目標,至此華為三大業務部門營收都分別達到了百億級,「整個公司來講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非常令人振奮的里程碑。」 華為共有三大業務集團,分別是運營商業務集團、消費者業務集團和企業業務集團。不過相對另外兩個業務部門,企業業務集團成立晚且規模較小,但近年一直保持穩步高速增長。 「企業業務成立的時候原有的業務大約十億美金過來,經過8年發展10倍的增長,到了百億。 在內部開會時,我提了這個概念,百億美金之前是企業業務的1.0,百億之後是企業業務的2.0階段。」閻力大表示,華為企業業務進入2.0階段的新策略是,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之上,會更多地關注於面對行業市場的客戶需求,打造可復制的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為在中國國內市場已經打造了諸多場景化應用。華為曾在2018全聯接大會上展示了與深圳機場合作的智能信息化系統,安檢處對旅客進行人臉識別,VIP用戶或可信賴用戶的話可以走快速通道,減少安檢時間,提高機場的工作效率,也讓旅客有更好的體驗。 閻力大稱,在打造解決方案上會遵循一個策略,雲優先而且是公有雲優先,未來的解決方案一定是基於雲的。 隨着華為的業務規模越來越多,市場不時傳出華為要造車的傳聞。閻力大澄清,華為絕不會去超越數字技術以外的其他行業,華為絕不會造汽車,但是會幫助和使能客戶造好車,「我們擁有車里面很多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但是不會造一個華為牌的車出來。我們不會種海水稻,但是會幫助客戶種好海水稻。」 不過,閻力大也表示,未來車的形態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向ICT(信息通訊)領域靠攏。「過去汽車核心競爭力在發動機,未來汽車核心競爭力可能是動力電池,也可能是自動駕駛的操作系統,越來越是電子的東西。像這種信息技術類的東西肯定是華為的強項。」 閻力大表示,就企業業務來講,中國智慧城市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爆發期,另外一個是智慧園區,「製造業的信息化最難,自動駕駛目前也沒有大的機會,預計2021年自動駕駛才會有小爆發。」 閻力大表示,預計未來幾年華為企業業務能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長遠一點的目標是營收實現500億美元。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騰訊
資產千億的袁隆平是個豪車迷?看了他的車庫,網友:一點也不羨慕

資產千億的袁隆平是個豪車迷?看了他的車庫,網友 一點也不羨慕

說起袁隆平,國人都不陌生吧,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還有不少人說沒有袁隆平可能全世界人民現在吃飯都是個問題呢。沒辦法,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名號不是憑空而來的,也正是由於這項技術,袁老收獲到了很多,名譽是有了,金錢也不在少數,不少人都估測袁老目前的身價已經超千億了,而且還有知情人透露資產千億的袁隆平是個豪車迷?看了他的車庫,網友:一點也不羨慕。 大家都知道,現在有錢人玩豪車是一件不爭的事實了,沒辦法,豪車就是為這些人打造的。那袁老到底收藏了哪些車呢?相信大家都非常好奇,不少人都覺得袁老這麼有錢,開的肯定是布加迪系列的超級跑車吧,那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袁老的車庫吧。 像袁老這種名人,走到哪里都是新聞都是焦點,早在09年的時候,也就是10年之前,袁老就曾經參加過一次車展,當時袁老只不過是在一輛奔馳多看了幾眼,媒體就開始大做文章了,當時大家都覺得袁老私下里肯定是個豪車迷,自己車庫里的豪車肯定不在少數。但實際上可能就要讓這部分人失望了呢,袁老當時也確實說自己是個汽車愛好者。 不過自己買的車跟大多數國人相比還是廉價了些,第一輛是別克賽歐,這輛車是2001年的時候買的,當時袁老買車的初衷還是為了下田做研究實驗,出行時間更短些,更方便些。這輛車在使用了9年之後就徹底下崗了。當時吉利熊貓在市面上比較火,所以在2010年的時候袁老就買了輛吉利熊貓,當時也是想着支持下車,袁老自己深知走出去到底有多難。 3年之後,也就是13年的時候,袁老買了兩輛奇瑞汽車,也是為了支持一下,一輛是奇瑞瑞虎,一輛是奇瑞艾瑞澤7。當然這麼多車,袁老自己也是開不完的,所以說袁老的子女也會開這些車,畢竟袁老天天潛心研究水稻,也不是說開車出去遊玩。 到現在的話,袁老手里最貴的車就是沃爾沃S60,可能是相中了它的安全性吧。很多網友看了袁老的車之後,想說:這實在是有點普通了,真的是一點都不羨慕啊,還以為這麼有錢的人開的肯定都是豪車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貝貝285825758
越南人口不多,地方也不太,為何還能有多餘的大米進行出口呢

越南人口不多,地方也不太,為何還能有多餘的大米進行出口呢

大米作為我們國家的主要主食之一,我們對於大米的需求量還是非常高的。不過說起來,其實我們國人吃米飯,還是和越南人學的。原來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稻米產量一直十分低下,所以在很長一個時間段中,大米都沒法當成主食來食用,直到越南的占城稻傳入,大米才逐漸成為了我們的主食。 而如今的越南,更是早已成為大米出口的大國,他們每年能平均出口四百五十萬噸的大米,其收入已經能超過二十億美金。說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就會有所疑問了,要知道越南的領土面積並不大,而且他們的人口總數也就區區一億而已,他們是如何做到養活自己的同時,還能將大量的大米進行出口的呢?其實,這和他們地理位置,以及水稻品種有很大的關系。 前文已經說過,當初我們國家在古代的時候,就引進了越南的占城稻,根據古籍的記載,越南人的這種水稻有兩個特點,其一就是非常耐乾旱,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其二,就是產量高,成熟時間短,一年能達到兩熟,甚至是三熟。 當初,我們國家在北宋的時候,就是因為引進了越南占城稻,從而讓北宋的人口數量,一舉突破了一億大關,從北宋到清朝這段歷史時期,長江流域一帶種滿了這種占城稻,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由運河運送到北方地區,養活了大量的人口。可見這種水稻具有非常好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其次,作為占城稻的故鄉,越南這里同樣有着天生的優勢,他們所處的地帶不僅光照充足,而且降雨量也是十分的充沛,十分適合糧食作物的生長,所以占城稻一年可以兩熟甚至是三熟。尤其是在越南的兩大產米區,紅河三角洲一帶以及湄公河三角洲一帶,雖然其面積都不大,但是由於地勢地平,河網密佈,更加促進了占城稻的生長。 所以,別看越南人少地少的,可是實際上,人家的實際生產歡迎以及畝數,和我們國家的蘇湖相比都是絲毫不差的。他們的年產量,已經可以達到四千五百萬噸的大米,不僅可以養活他們自己人,還能有大量多餘的大米進行出口。所以很多越南人,都會以「金山銀海」來形容他們國家的富饒。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歷史之記載

這些食物能抗癌,你吃過幾樣?

除了各種有顏色的蔬菜,一般的米飯(碳水化合物)以外,我們建議腫瘤患者可以多吃點兒粗糧。 粗糧中首先推薦的是玉米,玉米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還含有豐富的核黃素等營養物質,且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它的鈣含量接近乳製品,並含有黃體素等,可以對抗眼睛老化、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且有一定的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功效。 最重要的是玉米所含的穀胱甘肽是有效的抗癌因子,它能與其他一些物質結合,使之失去致癌性,可明顯減少結腸癌發生的可能性。此外,它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其次,我們特別推薦的是燕麥片,尤其適合乳腺癌、卵巢癌和腸癌患者。燕麥片不只可以降血脂、降血糖,還可降甘油三酯,而且,有助於穩定情緒。當然,我們只主張吃不含糖的燕麥片。 大家還可以多吃蕎麥,蕎麥含優質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且比例合理的氨基酸,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建議的氨基酸模式評價:若以雞蛋含氨基酸為100計算,則牛奶為95,蕎麥為93,而小麥和大米(水稻)僅分別為63和67。芥麥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及富含蘆丁(維生素P)等生物類黃酮和多種維生素,這些,都有廣泛的保健效果。 還可以吃點薯類的食物,包括土豆、紅薯、山藥、芋類等。其中,紅薯有抗癌功效,但吃多了會脹氣,因此,可以少吃一點。而且,這些薯類食物都要煮着、蒸着吃,不主張油炸着吃。 我們建議多吃些雜糧,不是鼓勵大家拚命地多吃,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每年9月和10月,媒體就會介紹吃紅薯有諸多好處,很多人就拚命吃,臨床上胃脘不適、脹氣難受的症狀就會大大增加。我們建議可以各種雜糧都吃一點,既可以取其綜合之效,又可以避免單一大量食用後的不適。 雜糧還可以磨成粉末熬成粥吃,既有利於患者攝取進食,也避免了對食道及胃腸道的磨損。 雜糧雖好,但以下人群不宜多吃 1.消化能力差的人(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不適合多吃五穀雜糧,因為這些食材往往比較粗糙,易與胃腸道發生物理摩擦,造成傷口疼痛。容易脹氣的人,吃多了五穀雜糧有時也會不舒服。 2.嚴重貧血、少鈣的人也不適合多吃雜糧,因穀物的植酸、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質,尤其是鐵質的吸收。 3.腎髒患者需要吃精緻一點的白米,因為五穀雜糧的蛋白質、鉀、磷含量偏高,當成主食吃多了,會加重腎髒的排泄負擔。 4.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澱粉攝取,即使吃雜糧,也要控制總量。盡管雜糧中的纖維有助於降血糖。但一旦糖尿病合並腎病變,這時就不能多吃雜糧。 5.痛風患者多吃豆類,會引發尿酸增高,因此,要降低豆類的攝取量。 6.癌症患者只要是胃腸道手術或胃腸道癌,就不適合多吃雜糧。尤其是大腸癌患者,手術後至少兩三個月,都要採取低渣飲食的方式,避開纖維太硬、會摩擦、撐開腸胃道的食物。此時,煮得爛一點也是一種較好的烹飪方式。 還有米仁,就是薏苡的種仁,又稱薏苡仁,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歷史上曾被列為貢品。有研究表明米仁本身就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人們已從米仁中開發出一些抗癌的藥物。米仁還有利濕之功,很多腫瘤患者體內濕重,常吃也有好處。 此外,對於中年人和老年人,特別是腫瘤患者,我們特別推薦堅果類的食物。所謂堅果類的食物,比如說像核桃仁、松仁、黑芝麻、南瓜子等等,內在生物活性物質含量豐富,中醫認為它們大都可以補腎。現代研究表明:堅果類食物具有明確的清除自由基、降低2型糖尿病危險、降低心髒性猝死率、調節血脂、補腦益智、抗衰老等的功效,而清除自由基就有防癌之功。臨床上這類食物對前列腺癌、某些婦科腫瘤患者有好處,也可以潤腸。 ...

稗子

文:何春筍 父親栽下的秧苗長成一片時總有一些不知趣的稗子長勢比水稻還好父親便會去把高出一截的稗子一攏一攏的拔了就像拔去一些無味的日子丟在田間 多年以後,父親走了稻田的水幹了,那一頭耕牛沒了水稻也沒了,只有我像一攏綠色的稗子孤零零的長在這塊水田里努力的生長,以我的姿態在稗子還沒豐滿的果粒中長出一個又一個春天 作者簡介:何春筍,男,《雨後春》詩歌平台主編,自讀書時代就熱愛詩歌,在全國各省市發表作品,並收錄進詩集,有作品多次獲獎,後丟棄多年,最終因始終無法丟掉詩歌的情懷,重新拾筆: 詩觀:詩品即人品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何春筍

長春市今年重點推廣15項種植技術

通過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提高土壤綜合生產潛力;通過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提高土壤蓄納能力……21日,記者從長春市農委獲悉,今年長春市種植業將重點推廣15項技術,加快適合全市種植業科技成果轉化步伐。 農戶經營規模小、技術應用成本高、耕地缺乏養護質量下降、化肥農藥投入居高不下、淺耕淺作、不能蓄水保墒,這些都是當前我市農業生產和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破解這些問題,市農委組織相關專家就發展規模經營、提升種植效益等進行了論證,確定了15項重點推廣技術。 玉米是我市種植面積最多的農作物。這15項技術中,除了玉米全程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玉米秸稈全量還田、玉米螟生物防治等技術外,我市今年還將主推玉米提質增效技術,通過種植高產品種,應用保護性耕作、中耕追肥、病蟲害綜合防控、精量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逐步減少「一炮轟」和雙高種植模式的應用面積,提高玉米種植收益率和品質。 在水田,我市將推廣「水稻+」模式相關技術,通過推廣稻田養鴨、養蟹、養魚等生態種植模式相關技術,積極發展優質米生產,在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同時,改善生態環境。我市今年還將大力推廣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選用長春地區適宜的優良大豆品種,集成大型拖拉機精細耕整地、精量播種機實施精量播種、機械藥劑除草免中耕及機械植保、機械收獲等配套技術,提升大豆種植效益。 記者:袁達 攝影:苑激剛 編輯:連漣 責編:佟剛 於飛 整理:小谷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長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