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社會

Tag: 社會

《遊戲的人與社會》文字筆記

游戲的人與社會: 游戲研究:game research人文和社科的方法研究游戲(廣義的游戲研究),game studies從人文的角度研究游戲的本體論。但由於其注重人文的方法,即文本研究,則容易忽略玩家在游戲中的位置和反饋。所以近來game studies開始拓展,通過社科的方法囊括更多玩家的反饋。 本篇討論的三個核心即:游戲-游戲的人-社會 一般而言,會將游戲放在中心位置,但在這里,游戲的人會被放在中心,因為人的本性是游戲構成的,而人組成了社會。在普遍認知里,游戲被當作一種媒介,而在此游戲性是人的本質之一。 中國傳統社會語境下,游戲人人所面臨的困境和原因: 對於電子游戲而言,在傳統社會,因其作為新媒介的存在,而常常帶來道德恐慌。(亦如攝像和電影的誕生,和它們奇技淫巧的污名) 同時,通過對《二十四史》的研究並特別檢索「游戲」相關的文本內容後,昏君、佞臣、仆妾、奴總是與游戲相關聯,所以在儒家道德觀念中對游戲的人的身份定位是全然負面的。這樣的文化印記塑造了中國人對游戲和游戲的人的共同記憶。反應在現實中,如中小學教師,家長等受儒家文化影響最深的傳統知識分子對「君子不戲」的認識是潛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提倡嚴厲控制電子游戲的人也是他們。但除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對游戲的態度則並不太嚴厲。不過由於儒家在政治上的顯著地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在外承擔其政治面目的時候,他會站在反游戲的道德教化層面,但當他退回個人領域,則要鬆弛的多。(外儒內道)至於儒家反對游戲的原因責備歸結為「集體主義文明對個人主義媒介的必然否定。」儒家提倡作為一個「君子」,個人意義需要在更大的圈層被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游戲不支持這個邏輯,游戲的滿足是不需要向外擴張和輻射改變更多人的。集體主義下個體的價值實現是依託於集體的,而游戲的意義在乎個體。 如若接受「游戲性」是人的天性,我們就會了解,「玩」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被禁止的,游戲即使人的底層的本能需求,也是人最高級的精神需求。 游戲研究的歷史: Espen Aarseth(阿爾薩斯),挪威人,丹麥王家科學院院士,於2001年創辦期刊《Game Studies》,也標志著游戲研究正式誕生。他還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游戲研究協會DiGRA,同時還是一個總額兩百萬歐元的ERC Advanced grant的受贈人。而在這之前,荷蘭的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Johan Huizinga(約翰·赫伊津哈)以及他所著的《游戲的人》(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為游戲研究的誕生打下了基礎,同時這本著作也促進了Play Studies的誕生。在2001年游戲領域誕生之前,關於游戲研究的方法論大多來自Johan Huizinga和他的歷史學背景。 Play和Game的區別: Play-遊玩,Game-游戲 遊玩沒有具體目的,形態自由開放,規則由遊玩者隨意控制,可有可無(如玩沙子這一行為);游戲則有明確規則規范,有輸贏的目的,有參與者的共識(如老鷹捉小雞這一游戲)。 所以廣義的游戲研究包含人類「玩」這一行為的研究,以及人類歷史中最具創造性和主觀性的部分,在當下工業化社會背景下,討論游戲研究有助於解放人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與其他所有媒介相比,玩家參與游戲時的主觀能動性是最高的。其他媒介不依賴欣賞者而存在,而游戲的作者權不同於其他媒介,游戲必須要依賴玩家而展開,且有一部分是作者無法控制的(不同於解讀,這里說甚至是創作階段,即游戲的推進即是它的創作階段 )。故此,游戲研究一定不能只是關於游戲本體,而必須包含玩家(游戲的人)。 《游戲的人》: 這本書的核心:人,是天生的游戲的人,人類文明的基柱就是游戲,游戲既是過程,亦是結果,人類行為發展到較高的文化程度之後,其中的游戲屬性會脫落,但游戲的行為本身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去游戲化」的實踐結果。因為游戲行為中的人代表的創造性才是最為可貴的。 這本書有十二章,可以被歸納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章)講述何為游戲。第二部分(4-10章)所有文明社會里存在的來自游戲的底層結構。第三部分(11-12章)西方文明中的游戲要素。 Play Studies是這本書的直接領域,而Game Studies則是衍生領域。在遊玩研究的領域,是以人類學家為主,這門學科的核心特點要求研究者即作為活動的參與者與研究對象一起,有要與研究對象即保持一定的距離。一名合格的游戲研究者也需要以此為標准,不能脫離玩家的身份去研究游戲(至少足夠了解玩家)。游戲研究作為獨立的專業,有其方法論和門檻,這是其他領域專業知識不能替代的。 《游戲的人》寫於二戰時期(1938),正值人類文明幾近崩潰之時,作者Johan Huizinga為保留人類文明的火種,及其中最具創造性的核心,他選擇將關注點放在人類的游戲性上,這里的游戲是「Play」。Johan...

《英雄聯盟》faker韓國社會地位介紹

faker韓國地位很高嗎 答:地位很高,名氣很大,韓國五大國寶之一。 faker介紹 1、大家都認為是英雄聯盟史上最偉大的中單選手,他在全球范圍內享有極高的聲譽,許多人視他為LOL歷史上最優秀的選手之一。 2、獲得過三次世界總決賽冠軍兩次亞洲洲際賽冠軍以及多個韓國職業聯賽(LCK)冠軍。他還多次獲得LOL全球總決賽的MVP榮譽,並被選為全球最佳中單。 3、他的優秀表現激勵了許多年輕玩家追求電競夢想,並且他的名字已成為電競界的標志之一。 來源:遊俠網

《英雄聯盟》李哥韓國社會地位介紹

李哥韓國地位很高嗎 答:五大國寶之一 李哥信息介紹 1、本名李相赫,遊戲id:fake 2、1996年5月7日出生於韓國首爾江西區,《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中單,是國際電子競技俱樂部T1英雄聯盟分部的隊員之一。 3、2013年17歲的李相赫加入了skt隊,正式成為了一名職業電競選手。出道就是雙劫大戰戰勝了岳倫。 來源:遊俠網

《原神》4.1消費社會成就解鎖教程

原神4.1更新後有了新的任務,其中消費社會是本版本新增的隱藏成就之一,小編為大家帶來一期原神4.1消費社會成就解鎖教程,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消費社會成就怎麼解鎖 本篇內容 介紹「消費社會」的成就內容,破爛骨頭商店道具全兌換; 任務觸發 完成任務限制,收集特許券*4560 等級限制 冒險等階達到40級 任務限制 完成道具收集「梅洛彼得堡特許券全收集」 任務用時/任務獎勵 5分鍾/兌換破爛骨頭商店/特許食堂全部道具; 任務流程 1.破爛骨頭商店 傳送梅洛彼得堡,按圖中指引路線走 與埃爾瓦德對話,選擇「我要購物」; 兌換全部道具需特許券*3095 全部兌換後退出界面,獲得成就「消費社會」 2.特許食堂 傳送梅洛彼得堡,往地圖的西北方向走 與韋爾賽對話,選擇「這里賣些什麼?」; 兌換全部道具需特許券*1465 3「多謝惠顧!」(隨機成就) 與旁邊的布蘭對話,「給我一份福利餐。」; (現實時間,每天限領1次) 打開背包-貴重道具-使用福利餐 隨機到幸運簽-「再來一份!(開玩笑的)」 直接獲得成就「多謝惠顧!」; (實測記錄:小號第1次就獲得,大號第2次才獲得) 來源:遊俠網

《原神》4.1版隱藏成就消費社會解鎖攻略

成就概述 購買爛骨頭商店的全部商品 成就獎勵 1個成就 預計用時 30分鍾 任務獲得 1,特許券主要通過任務獲得 (1)開圖任務中包含以下任務 《安全操作/此路不通/壞買賣/有拳有勇/頭痛醫頭/與某人的交談/課題未完成》 (2)在完成開圖任務「未完成的喜劇」後,次日能接取下列任務 (3)在完成開圖任務「未完成的喜劇」後,現實時間第三日才能接取下列任務 流程 (1)購買完爛骨頭商店的全部商品(完成任務「未完成的喜劇」後,現實時間第三日解鎖商品) (2)即可獲得成就《消費社會》 (3)此外還也可以來到食堂,購買食譜,食物等(獲得的特權券正好能買完全部的商品) 寶箱獲得 1,先說一下,做完任務《梅洛彼得生活場景·安全操作》後,可以獲得1個普通寶箱 (但應該都在做任務的時候拿了,就不展開了) 2,來到南邊的傳送點,撕掉左右兩邊牆上的3張廣告,即可獲得寶箱 3,來到西邊的海蝕裂隙,寶箱就在管道前 4,進入梅洛彼得堡下層,東南邊的管道,攻擊一下拳擊樁即可 5,來到梅洛彼得堡西南邊,與薇古爾對話(需要完成任務《智勇雙拳》) (1)擊敗它之後,寶箱就在鬥技場的南邊 6,拿完5號先別急著走,來到南邊的高台上,與羅西莫夫對話 (1)擊敗它之後,寶箱就在鬥技場的南邊 7,傳送到生產區北邊,向東走,啟動終端 (1)選定對面的遷能端末切換視角,然後掃描牆上的圖案即可 (2)之後向南走,與貨架里的發光點交互,就能獲得寶箱了 8,拿完7號之後,向北進入水池,我們拾取水池中的三個箱子即可(需要完成任務《課題未完成》) 9,先乘坐東邊的升降梯,來到生產區上層 (1)將右邊的儲能裝置,放在擴音器旁邊,之後啟動終端 (2)選定對面的遷能端末切換視角,然後吸收裝置,激活右邊的儲能裝置即可 (3)最後將儲能裝置放到拳擊樁旁,攻擊一下拳擊樁即可 10,傳送到生產區北邊,乘坐升降梯下去,進入中間的齒輪房 (1)在解密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齒輪的機制 每次登錄刷新齒輪位置,即步驟出錯了,可以大退重新弄 當大齒輪與小齒輪指向相對時,大齒輪指向的大門開啟(如圖,次數左上角的大門開啟) (2)先將南邊的齒輪,放到西邊,再旋轉齒輪,使其指向左上角即可 (3)之後進入西邊的房間,拾取儲能裝置和中間的齒輪 (順便說一下,旋轉齒輪指向西邊,進入管道盡頭可以獲得一個華麗寶箱) (4)返回中間的齒輪房,在北邊放置一個齒輪,之後將西邊的齒輪放到南邊 旋轉1次後終止,將南邊的齒輪拆下來 (5)之後旋轉大齒輪,當指向左下角後停止,再將小齒輪放在南邊,就能進入南邊的管道了 (6)然後旋轉齒輪,指向南邊,進入管道的盡頭 將之前拿到儲能裝置放到拳擊樁旁,攻擊一下拳擊樁即可 來源:遊民星空

《遊戲的人與社會》的「課程小結」

《生成敘事:基於阿爾薩斯-卡萊亞模型的〈血源詛咒〉分析》 緒論: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在當代遊戲領域中,敘事已經成為吸引玩家和推動遊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文學敘事和遊戲敘事是兩種不同領域的敘事形式,它們在結構、目的和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但也有一些聯系。因此,研究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和聯系對於深入理解遊戲敘事的特點和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異同,重點關注遊戲中的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並以宮崎英高的作品《血源詛咒》為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真實目的:首先,我對遊戲研究的興趣超過了對本專業畢業論文的興趣。其次,我獲得的第一個白金獎杯是《血源詛咒》的,因此我非常想對其進行分析。最重要的是,我聽了《遊戲的人與社會》這個會員電台節目,這麼有趣的節目必須得要交作業!!!!XD) 1.2 阿爾薩斯-卡萊亞模型的概述 在本研究中,我們將使用阿爾薩斯-卡萊亞模型作為理論框架來探討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該模型是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框架,通過符號,機制系統與物質性這三種要素以玩家的視角出發去分析遊戲。 以這三個切口入手去分析文學敘事和遊戲敘事的特點和理論中的差異,用於解釋敘事的結構、目的和表達方式。通過應用阿爾薩斯-卡萊亞模型,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傳統文學敘事和遊戲敘事之間的差異和聯系,並深入探討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在遊戲中的運用。 1.3 論文結構概述 本論文將分為四個章節進行闡述。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背景與目的、阿爾薩斯-卡萊亞模型的概述以及論文結構概述。第二章將重點討論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探討它們在結構、目的和表達方式上的差異與聯系,並分析碎片化敘事在遊戲敘事中的應用。第三章將深入研究《血源詛咒》中的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分析其在遊戲中的運用和效果。 最後,第四章將探討研究的局限性,並展望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過對傳統文學敘事和遊戲敘事的對比研究,以及對《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的深入分析,本論文旨在加深對遊戲敘事的理論與實踐的理解,並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啟示。 第二章: 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 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乃是兩種不同領域的敘事形式,它們在結構、目的和表達方式上呈明顯差異,然亦有所聯系。傳統文學敘事推崇作家的主觀表達與情感體驗,著重線性結構與完整故事情節。遊戲敘事則更注重玩家的互動性與非線性結構,透過玩家的主動參與來推動故事發展。 文學敘事中經常會使用碎片化敘事,其為一常用敘事方式。將故事拆散為碎片,並以非線性方式呈現給讀者,越過傳統線性故事敘述之限制。碎片化敘事激發讀者的探索之欲望,使其通過發現與想像拼湊碎片,逐漸揭示故事全貌。其創造緊湊而跳躍之敘事體驗,提升讀者與故事之互動性與參與度。 而生成敘事作為遊戲敘事中一種重要敘事形式,其底層邏輯近似與碎片化敘事但生成敘事與玩家之動態互動密切相關。生成敘事並不依賴預先設定之故事碎片,而是根據玩家行動與決策實時生成。此形式強調玩家之主動性與自主選擇,使玩家透過與遊戲世界互動參與故事創造。玩家之選擇、行動結果與互動方式皆對生成敘事之發展有影響,創造個性化敘事體驗。生成敘事將玩家置於故事創作核心,增強玩家與遊戲之互動性與沉浸感。 透過對遊戲敘事之理論基礎探討,我們能更好理解遊戲敘事與傳統文學敘事之差異與聯系。傳統文學敘事注重作家情感與思想表達,而遊戲敘事則強調玩家主動性與參與度。 生成敘事作為遊戲敘事的重要表現形式,透過非線性結構與玩家動態互動,創造出與傳統敘事異質之敘事體驗。此理論基礎為深入研究宮崎英高之作品《血源詛咒》中敘事特質,提供了框架與視角。 透過分析遊戲中玩家主導下的生成敘事與傳統文學敘事之差異,我們能更好理解這兩種題材下敘事形式,表現出的意義與作用的不同。中國傳統文學敘事通常側重於表現詩人或作家的內心感受和對生活的深切體驗,而不僅僅是描摹客觀現實。這種敘事形式強調的是作家對世界的認識和自己的精神需要,而不是故事情節本身。生成敘事強調玩家主動性與個性化體驗,為玩家打造獨特遊戲體驗,為玩家提供更多探索與發現之可能性。 生成敘事中,玩家行動與決策對故事發展至關重要。玩家之選擇與行為直接影響故事情節走向與結局,使各玩家皆能體驗個性化故事發展。玩家透過與遊戲世界互動,參與故事創造,成為故事共同創作者。此互動性與參與度增強玩家沉浸感與情感投入,使其更深融入遊戲世界之中。 透過對遊戲中玩家主導下的生成敘事與傳統文學敘事之差異探討,我們能更好理解這兩種藝術形式在敘事中的差異與遊戲敘事的獨特價值。生成敘事強調玩家主動性與個性化體驗,使玩家成為故事創作者。透過非線性敘事方式激發玩家探索欲望,為玩家提供更多自由度與參與度。這些敘事形式的存在豐富了遊戲敘事表達,使遊戲更具互動性與沉浸感。透過深入研究這些敘事形式在宮崎英高作品《血源詛咒》中的運用,我們能進一步探討遊戲敘事的獨特之處,並揭示其對玩家體驗與故事表達之影響。 第三章:《血源詛咒》中的碎片化敘事與生成敘事 3.1 遊戲背景與敘事特點 《血源詛咒》是由日本FromSoftware公司開發的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以其獨特的創作特點和敘事特點深受玩家喜愛。遊戲的創作原型和敘事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創作原型:《血源詛咒》的故事設定在19世紀後半葉的英國,這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別是醫學文化為遊戲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遊戲中的四個主要元素,即「疾病與變異」、「宗教的力量與腐敗」、「瘋狂與知識的危險」以及「超自然的恐怖與未知」,都是對這個時期的社會現象和人類心理的深刻反映。此外,遊戲中的主要角色,如獵人,也是基於歷史上某一個時期的人物和事件為原型來建立的。 敘事特點:《血源詛咒》採用了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的方式,這種敘事方式使得遊戲的故事具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和可能性。遊戲中的故事片段並非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而是通過玩家的探索和行動逐漸拼湊出完整的故事。此外,玩家的行動和決策也會影響故事的發展和結局,使每個玩家的遊戲體驗都獨一無二。 碎片化敘事與生成敘事的相互關系:在《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玩家在遊戲中的行動不僅可以推動故事的發展,也可以發現更多的故事碎片。例如,玩家在探索雅南城市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隱藏的區域或者NPC,這些都是故事的碎片,通過與他們的互動,玩家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雅南和血源的信息。同時,這些碎片也可能會影響玩家的決策,從而影響到故事的發展和結局。 遊戲中的象徵和暗喻:《血源詛咒》中充滿了各種象徵和暗喻。例如,遊戲中的關於血療的疾病象徵著無節制的欲望和過度追求力量的後果。治癒教會和拜倫維斯的行為反映了宗教和科學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它們可能被濫用的方式。遊戲中的瘋狂和知識的危險象徵著人類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知識和理解的恐懼。超自然的怪物和異界地點代表了人類無法理解的力量和現象,以及人類對未知的恐懼。 創作靈感:《血源詛咒》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多種源頭。其中,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和威廉·歐內斯特·亨利的作品對遊戲的故事和角色塑造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亨利的《醫院隨筆》和《住院》描繪了他在醫院的觀察和經歷,這些細節都作為血源中血療與獸化病的原型來使用。史蒂文森的《不可征服》則為遊戲提供了英雄歷程的結構。 遊戲美學:《血源詛咒》的美學設計也是其獨特之處。遊戲的美工和配音都體現了19世紀後半葉英國的特色,科技發展和武器設計也符合這個時期的背景。遊戲的環境設計和怪物設計都充滿了超自然和恐怖的元素,這些元素增強了遊戲的氛圍,使玩家更加投入到遊戲的世界中。 3.2 碎片化敘事的玩家體驗 在《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的體驗主要體現在玩家通過探索遊戲世界,發現和解讀故事碎片的過程中。這些故事碎片可能是環境中的物品,角色的對話,或者是敵人的行為等等。例如,遊戲中的「血瓶」就是一個重要的故事碎片,它不僅是玩家恢復生命的道具,也是雅南城市血疫的源頭。玩家在遊戲過程中會發現各種各樣的血瓶,通過閱讀它們的描述,玩家可以逐漸揭示血疫的起源和血源的真相。這種方式激發了玩家的探索欲望和想像力,使玩家更加投入到遊戲的世界中,增強了玩家與故事之間的互動性和參與度。 3.3 生成敘事與互動 在《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並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關聯。玩家在遊戲中的行動不僅推動故事的發展,還可以發現更多的故事碎片。舉個例子,在探索雅南城市時,玩家可能會發現一些隱藏的區域或NPC,它們都是故事的碎片。通過與它們的互動,玩家可以了解更多關於雅南和血源的信息。同時,這些碎片也可能影響玩家的決策,從而影響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這種敘事方式使得遊戲的故事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也使每個玩家的遊戲體驗都獨一無二。 在《血源詛咒》中,生成敘事的體驗主要體現在玩家的行動和決策如何影響故事的發展和結局。比如,遊戲的結局會受到玩家是否收集並使用了特定物品的影響。在擊敗最後的梅高的奶媽後,玩家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格曼的提議,這將直接決定遊戲的結局。如果玩家選擇接受格曼的提議,那麼他們將在格曼的手中死去,並在雅南的日出中醒來,結束了這場噩夢。如果玩家拒絕了格曼的提議,那麼他們將與格曼進行一場決戰,勝利後將接管獵人的夢境。然而,如果玩家在遊戲過程中找到並使用了至少三個「臍帶」,那麼他們將有機會挑戰隱藏的最終月神存在,並有機會成為一個新的古神。這種方式強調了玩家的主動性和自主選擇,使玩家成為故事的共同創作者,增強了故事的個性化和情感投入。 遊戲中還有一些隱藏人物,比如阿爾弗雷德,他是一個虔誠的執行者,任務是消滅所有的污穢之血族。玩家可以選擇幫助他找到污穢之血女王。然而,玩家在這個任務中可以從一開始就反對他,或者在他完成了使命後,將關鍵道具放置在宇宙之女的祭壇中讓時間重置。 再比如,在第一周目開始時,尤瑟夫卡曾經對玩家說:「別被獵殺迷惑了心智,否則自己也會變成嗜血的怪物。」一周目中,擊殺了鳥姐的太刀獵人十分令玩家頭疼。然而,在二周目中,同樣的時間和地點,緩步走上教堂台階後,曾經的太刀獵人變為了一周末的鳥姐。這種表現方式很好地表現了玩家已經沉浸於獵殺之中,沉浸到遊戲背景之中變成了嗜血的獵人。這種表演張力是傳統文學重復閱讀遠不可能表現出的感覺。 通過對《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兩種敘事形式的特點和作用,以及它們對遊戲體驗和文學性的影響。同時,探討它們在遊戲敘事中的相互關系,進一步揭示遊戲敘事的獨特之處。 第四章 結語: 4.1總結與回顧研究發現 通過對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研究,我們發現它們在結構、目的和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傳統文學敘事注重作家的主觀表達與情感體驗,強調線性結構與完整故事情節;而遊戲敘事則更注重玩家的互動性與非線性結構,通過玩家的主動參與推動故事發展。在遊戲敘事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成為重要的敘事形式。碎片化敘事將故事拆解為碎片,並以非線性方式呈現給玩家,激發其探索欲望和想像力。生成敘事則強調玩家的主動性和自主選擇,使玩家成為故事的共同創作者。 在第三章中,我們以宮崎英高的作品《血源詛咒》為例,深入探討了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在遊戲中的應用。在遊戲中,碎片化敘事通過玩家的探索和解讀故事碎片的過程,增強了玩家與故事之間的互動性和參與度。生成敘事則通過玩家的行動和決策實時生成故事,使每個玩家的遊戲體驗都獨一無二。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相互關聯,共同構建了《血源詛咒》獨特的敘事體驗。 4.2對遊戲敘事與生成敘事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通過對遊戲敘事與生成敘事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遊戲敘事與傳統文學敘事的差異與聯系,揭示遊戲敘事的獨特之處。遊戲敘事強調玩家的主動性與參與度,通過非線性敘事方式和玩家的動態互動,創造出與傳統敘事異質的敘事體驗。生成敘事使玩家成為故事的共同創作者,增強了玩家的沉浸感和情感投入。這些敘事形式的存在豐富了遊戲敘事表達,使遊戲更具互動性與沉浸感。 在實踐層面,對遊戲敘事和生成敘事的研究可以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指導和啟示。了解玩家對敘事的需求和偏好,設計出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結構和互動機制,可以提升遊戲的吸引力和娛樂性。通過巧妙運用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遊戲開發者可以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故事體驗,為玩家提供更多探索與發現的可能性。 4.3 研究的局限性與未來展望 在本研究中,我們聚焦於傳統文學敘事與遊戲敘事的對比,並以《血源詛咒》為例進行了深入探討。然而,這只是遊戲敘事領域的一個片段,仍有許多其他遊戲和敘事形式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對於傳統文學敘事和遊戲敘事的對比可能存在主觀性和片面性,因為不同的文學作品和遊戲可能具有不同的敘事特點和風格。其次,對於《血源詛咒》中碎片化敘事和生成敘事的分析也僅限於理論層面,缺乏具體的實證研究和玩家反饋的支持。 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類型遊戲中的敘事特點和敘事形式,比較不同遊戲之間的異同,並通過實證研究和玩家反饋來驗證理論的可行性和實用性。此外,可以進一步探索遊戲敘事與其他藝術形式的交叉,如電影、文學和戲劇,以尋求更深入的理解和應用。 總之,遊戲敘事和生成敘事作為獨特的敘事形式,在豐富遊戲體驗和推動遊戲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研究和探索,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遊戲敘事的特點和作用,並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指導和啟示。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拓展研究范圍,加深對遊戲敘事的認識,推動遊戲敘事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來源:機核

社會底層中學生×孤高空手道家!漫畫《無二的一擊》開始連載

由內藤光太郎創作的漫畫《無二的一擊》於本日(29日)發售的周刊少年Magazine31號(講談社)上開始連載。 本作的主人公是一名被父母放棄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中學生東唐弦。由於欠款被黑道追著討債的弦,想到了自殺。他前往樹林深處時,遇到了和他差不多大的孤高的空手道家伊吹連。看到了連的壓倒性的強大,弦又想成為他的弟子…… 來源:動漫之家

日本乳業廠商為鼓勵學生不浪費牛奶 推出印有漫畫的奶瓶

日本岐阜縣的一家乳業廠商,為了讓學生不浪費牛奶,推出了印有四格漫畫的奶瓶。由於奶瓶上的漫畫也是白色的,不喝完牛奶就看不完漫畫。漫畫共有10種,目前正在岐阜縣關市的小學配餐中提供。 來源:動漫之家

當滅絕的動物成為消費社會中的貴客:《北極百貨商場的接待員》

引言 將動物擬人化,並以文明社會為故事舞台的虛構作品,數量確實不少,動畫方面,有《瘋狂動物城(2016)》及《動物狂想曲(2019,2021)》等。 今年3月份,第25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文化庁メディア芸術祭)*公布了各領域的獲獎作品,在漫畫部門,獲得優秀獎的其中一部作品,是《北極百貨商場的接待員》(北極百貨店のコンシェルジュさん)。 *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是由文化廳媒體藝術節執行委員會(日本文化廳和日本國立新美術館)組織的一個藝術和娛樂節。自1997年以來,該獎項每年舉辦一次,旨在表彰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優秀媒體藝術作品,還為獲獎作品舉辦展覽和相關活動。表彰的領域涵括藝術、動畫、漫畫、電子遊戲等,每個領域設有大獎、優秀獎、社會影響獎與新人獎等獎項。 官方網站上登載了它獲獎的理由: 滅絕的野生動物進入到消費社會,並來到百貨商場,在這樣的幻想設定之下,究竟會發生哪些故事?《北極百貨商場的接待員》是怎樣做到既令人感到溫暖,又令人感到難過的? 註:下文有部分對於漫畫情節的劇透 劇情簡介與漫畫風格 在大型的,各式商品應有盡有的北極百貨商場里,主角秋乃是一名接待員新人,若是通過了業務測試,上司們就會認定她是能夠獨當一面的。起初,由於經驗不足,在為動物顧客服務時,秋乃經常不得要領,她慌張的舉動甚至讓顧客生氣。後來,她越來越勝任接待員這份工作,而且還機智而充滿服務精神地,解決了多位顧客的需求。 北極百貨商場的老闆,是一隻名為埃爾的大海雀,它原本棲息於北極,總在埃爾身邊的大堂經理東堂,稱呼其為埃爾先生。東堂的長相有些像吸血鬼,尤其當他動怒時,此人為了監視秋乃有沒有好好服務顧客,經常神出鬼沒,令秋乃覺得驚嚇,每當他對新人職員說教一番後,便消失不見了,後來有些搞笑的是,秋乃要找他,直接敲牆去了。 百貨商場的員工們,似乎人手都有一本黑色封皮的手冊,封皮上寫著「VIA」三個字母,所謂VIA,即Very Important Animal(非常重要的動物)的縮寫,對應著現實中VIP這一用法。被列入VIA名錄的動物,皆已滅絕,東堂曾警告過秋乃,接待VIA,絕對不能出錯。 基本上,在每一話中,都會有至少一種VIA顧客登場,另外,除了消費者這一身份,有VIA是藝術家,為了辦展覽而來到商場,有VIA是點心師傅,卻失意地獨坐在商場一角......埃爾先生也是VIA,因為大海雀於19世紀滅絕了,甚至,手冊上也將人類記載其中。 漫畫風格方面,《北極百貨商場的接待員》的亮點主要有: 商場內熙熙攘攘的全景式畫面布局;對動物毛皮、表情以及商場內裝飾物的細膩描畫。 北極百貨商場每天的客流量十分大,為了直觀展示動物版的休閒消費圖景,漫畫數次用一整頁的篇幅(或者用跨頁),繪出不同角度下的全景: 漫畫中動物角色們的那種可愛感,可以通過毛皮與帶有「人味」的、生動的表情感受到,它們身穿的服裝,也使人覺得悅目: 此外,漫畫里時而能看到一種針對接待員的畫法,這種值得玩味的畫法將本應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動作,以分解的形式,一並出現在同一畫格中,以呈現出時間的流動,同時特意強調出接待員的工作禮儀。比如秋乃將顧客領到特定的店鋪後,她向顧客鞠完躬,接著轉身離開的情景: 為何滅絕的動物成為了消費社會中的貴客? 閱讀漫畫的過程中,了解到VIA們滅絕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一個疑問隨之會冒出來:作為整部作品最Fantasy的部分,西村ツチカ為什麼要將這些動物設定成大商場里的貴客,而人類接待員需要盡心盡責服務它們? 北極百貨商場所處的世界,或許就是一個動物與人類的死後世界。19世紀,世界上第一家百貨商場誕生於巴黎,「應有盡有」成了其廣告宣傳語,在那里,布滿明碼標價的商品,經由商品,潮流被製造出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響。 同一時期,大海雀滅絕,因為它們身上的肉和脂肪。說到企鵝,人們一般會想到生活在南極的鳥類,但其實這個名字,原本屬於大海雀——另一種體形相似的北極鳥類。以仍然留存於世的南極企鵝為標準,大海雀被貼上了「未完成」的標簽,或者說得更加直接一些——進化上的失敗者。 進入死後世界的絕種動物,竟然選擇了仿效人類社會,建造了北極百貨商場,動物們一個個像人類般說話行動,像人類般苦惱於交際,像人類般享受消費的過程,死前,它們是被消費的對象,漫畫則將它們從消費鏈條的一端,放置到另一端——被人類尊重照顧的一端,只要它們肯走進消費場所。 在漫畫的後半段,讀者會發現,有部分顧客,其實是被埃爾先生和東堂安排好的,目的是測試秋乃的隨機應變的業務能力,除此之外,有些動物是來現場實習如何當好一名顧客的(也就是實習如何活出「人樣」),比如說最後一話(第10話)的一隻北方巨恐鳥。 埃爾先生令到商場演變成一個讓動物們體驗人類的消費者身份的主題公園,讓已經滅絕的它們,去體驗「進化上的成功者/適者生存規則下的殘存者」在商業社會所製造的種種成果,這本身就傳達出悲傷的意味。世間有那種,讓小孩親身體驗大人不同職業的主題游樂園,職場大人是更好的社會範本? 關於對殘存以及進化的理解,埃爾先生問商場員工:你覺得,能殘存下來的,是聰明的,還是強大的?秋乃的前輩森小姐反問道,只有這兩個選項嗎?而東堂回答道,是適應環境,並能作出改變的。面對東堂的回應,埃爾先生舉了孔雀的例子,在漫長的歷史中,孔雀的祖先們都因為開屏暴露了自己,而被像是老虎那樣滿嘴獠牙的動物吃掉,那為何孔雀仍然要保留這一不利於生存的舉動?孔雀的羽毛為何沒有作出改變?埃爾先生認為,適者生存理論無法解釋上述這些。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秋乃的同事岩瀨提醒她,傳言稱公司要實行一種員工競爭機制,有人會監視她們工作期間的表現,若是發現效率低下的員工,該員工會被淘汰,所以,想打哈欠的時候,要先留意周圍有沒有人正看著自己。 量產與過度服務 除了百貨商場里的VIA這個最主要的幻想設定外,漫畫同時借秋乃與不同顧客接觸的機會,探討著像是量產或者過度服務等話題。 商場里曾經有家非常出名的奶油泡芙店,名叫「渡渡爸爸」,當中一位渡渡鳥點心師傅和店主發生爭執,點心師傅是元老級員工,現任店主看重了它的技術,想要找它當合夥人。不過它們理念存在矛盾,點心師傅堅持手工製作,不認可量產的方式,而店主為了保住客流量,募集資金進行高效生產。最終,店主將點心師傅趕了出去。 職人因為對手工的熱情,所以無法適應量產,店主在競爭對手與顧客面前,選擇了以量來維持發展,在生產-售賣-消費的結構中,消費者可不是全然被動的存在(不管是哪種意義),遇上想吃的,有錢就多買多吃,多吃了之後,要追求新鮮、追求獨特,有矛盾的兩只渡渡鳥,都面對著同樣的問題。 量產的不止是商品,還有顧客無理的投訴,這就涉及到長年以「顧客就是神」為教條的日本服務業。 到底要為客人服務到什麼程度呢?秋乃也想過這個問題,那時候,她正在接待一隻表情有點滑稽的加勒比僧海豹。被教導要想客人所想的她,一步一步地滿足海豹的需要,不過它卻得寸進尺,使得秋乃很為難,後來海豹不滿意秋乃的應對,暗示她要下跪道歉——這在現實的日本,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森前輩於是站了出來,要請海豹離開商場,它暴怒,喊出「顧客就是神」這「金句」以彰顯自己,好在,事情最終得到解決。 衰神也是神。 日本之前就在推行勞動方式的改革,有民眾反思著「顧客就是神」和過度服務問題。日本企業危機管理公司 Security Protection Network 2019年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約7成的服務業員工表示自己遭受過顧客「不正當要求」。而在漫畫中,為何要設計出這樣的VIA角色? 原因當然是加勒比僧海豹在效仿人類消費活動的過程中,順帶將這一套也學足了,換言之,是用動物來表現一部分人面對服務人員時那種「我在塞錢進你口袋,所以我是你大爺」的無禮傲慢。進一步去想的話,現今商業社會所兜售的生活方式中,有多少其實並不只有好的面相? 烏托邦是不存在的,然後呢? 有一位猛獁象玻璃雕塑藝術家,它太太年紀輕輕便因病過世,太太生前喜歡小動物,並說過死後要投胎成小動物。藝術家想,如果所有動物的大小都一樣,妻子就不會有這種哀傷的慨嘆了,於是在它的個展中,動物玻璃雕塑不僅身高一樣,而且作品的間隔特意布置成等距,進而改變展覽的路線,取消了一般的順行路線。 結果卻因為那樣的布局,反而導致了擁擠混亂。身處客流之中的埃爾先生心里默默在說:烏托邦是不存在的地方。 一方面,就目前而言,人類與野生動物達不到真正的平等,另一方面,一律地對動物進行消費,或者一律地對動物進行保育,這些皆與現實不符,我們處於消費野生動物和保育野生動物兩者存在張力的世界。 在作出進一步的判斷之前,先了解不同價值背後各自的脈絡吧。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漫畫有幾點,是沒有交待清楚的: 秋乃初登場的時候,她從一片黑暗中走出來(現場實習的動物,同樣從一片黑暗中走向商場),若是以死後世界來理解,秋乃從哪里來的?作者沒有說明,讀者也只能各自想像了。 此外,故事也沒有交待商場員工下班後會去哪里,從漫畫的最後一頁來看,包圍著北極百貨商場的,竟是無盡的森林,於是乎讀者同樣在琢磨,那幫「人模人樣」的野生動物,買完東西,去向何方呢?那片森林存在的意義,到底又是什麼呢? 這里給自己打打廣告,從去年開始,我製作了一檔播客節目《保持距離》,目前處於想更新就更新的狀態,對日本獨立偶像或者流行音樂等感興趣的讀者,歡迎收聽。 此外,抱著「試一試也不會怎麼樣」的心態,《保持距離》入駐了愛發電,並且在節目中我花了些時間自己製作的背景音樂,現在網易雲就能夠聽到(網易雲音樂人中「魚龍混雜」的那條「活魚」)。 來源:機核

「如何評價現代社會?」:一起來讀社會學理論(一)

社會學是什麼?去掉任何具體語境、泛泛地談,這顯然是個深邃且拷打式的追問,一句教科書上「關於xx的科學或者學科」顯然是難以招架。對於初讀社會學理論的我來說,或許只好將其經由個人主觀體驗中介一下,將這個問題轉化為「在社會學理論里我讀到了什麼?」倘若再粗暴些便是「搞出這樣一個學科拿來幹嘛?」 這個問題在幾位社會學奠基人那里能得到初步回應,他們都有個共同的問題意識——如何理解和解決19世紀西方已開發國家轉向現代社會所遭遇的各種危機,即現代性問題。 hi,這是個新的系列寫作計劃【一起來讀社會學理論】,基於我對於初步西方社會學理論教材和相關文章、內容的泛讀,把我覺得重要、有趣的西方社會學理論內容進行個人化的梳理呈現,不定期更新。 回到現代社會這個議題上,自1765年珍妮紡織機發明拉開工業革命序幕(產業革命),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標志的啟蒙運動(思想革命) ,至1848年歐洲多國爆發多起革命前後,資產階級革命在基本在歐洲主要國家完成。工業化與城市化突飛猛進、變革不斷、躁動不安,與此同時啟蒙思想家口中的「自由、平等、博愛」並沒有兌現,反而是種種危機爆發,工商業頻繁破產、工人與僱主對立愈發殘酷,自殺率飆升,一面是「生產過剩」大宗糧食、產品銷毀,一面是飢餓的工人與失業大軍,這樣荒誕的「雙城記」不斷上演。 針對三位社會學的奠基性學者,塗爾干、韋伯、馬克思,給出自己的社會分析與出路。為了便於快速理解,容我武斷地將其劃分為保守主義、精英自由主義、共產主義三種路線: 法國人塗爾干,作為孔德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傳人,將工業化作為現代社會最核心的特徵,是工業化與勞動分工所導致的個人主義的高漲,社會秩序崩潰。主張重建社會整合和社會秩序,具體來說是職業群體與職業倫理的建設。德國人韋伯,不同於密爾等自由主義者認為的危機是因為自由主義制度尚不成熟,未能充分平等的降臨每一個大眾。他的理論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標準化與壟斷,破壞了個人主義的根基。在工具理性化與官僚制鑄成的鐵牢籠下,難以產生富有「激情、責任感和眼光」的精英自由主義理想人格,帶領德國走出當時的危機。德國人馬克思,認為危機主要起源於以生產資料資本家私有制為核心的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以及這個制度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要消除危機,就必須從根本上對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加以變革。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自由資本主義制度,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核心的共產主義替代。 可這些概括性的結論,並沒有回應文章的標題「如何評價現代社會?」況且時過境遷,這些結論不經過考察處理就來評價當下社會多少也有些生搬硬套。標題的重點不在於評價現代社會,而在於「如何」,這些思想家是如何通過概念工具,認識方法去把握社會的,或許更為有意義,接下來我們就分別展開看看三種迥異的思考路徑。 塗爾干 塗爾乾的社會學理論,應該是最貼近主流普羅大眾理解的「科學」的視角,即實證主義的。 通常實證主義視角有個預設,一切實在是獨立於個人的、外在的,可以通過理性科學去認知理解把握規律,這種規律通行與生命和自然一切領域。那麼既然某種規律如此通行,那麼社會學怎麼才能站住腳,它為何才能不被生物學、心理學相混淆甚至被取代還原呢?這就歸功於塗爾干對社會現象這一概念的定義與對其的研究方法上。 塗爾干將社會現象定義為是種「存在於個人意識之外,...同時通過一種強制力,施加以每個人」的現象,不同於有機體的現象通過具體動作形態呈現,也不同於心理現象有個人意識表現出來。它的普遍存在來源於它的集體屬性,如:貨幣制度、信貸手段、法律制度、時尚潮流。這種強制表現在人的思想、行為和感覺等非物質性上被叫做「動作狀態」。而表現在物質性的外貌形態上,如「人口的分布、道路交通狀況」上被叫做「存在狀態」。 既然社會現象是一種外在的、強制的東西,那麼對於它的研究方法就引從外部特徵來進行客觀觀察,摒除個人的主觀意識。更重要的是,在解釋社會現象需要擺脫一些慣常的思維定式,我們在解釋一些問題時,往往陷入到「其有什麼功用」上,就例如我文章一開篇在面對「社會學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手足無措只好將問題轉化為「社會學拿來幹嘛?」並回應加以。 而在解釋社會現象,往往也滑向去說明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應了什麼社會需要上。但塗爾干認為這就用功能解釋代替了因果解釋,使得對社會現象的解釋導向一種——自覺的目的導向是社會現象的充分成因,這樣原先定義為「外在」的社會事實就容易和主觀目的相串聯,導致社會學向心理學的還原。 而真正的因果分析,需要這從某一社會現象所處的由社會事實構成的環境中找到發生影響的主要因素,這就確立分析社會現象的原則:社會現象只能由其他社會現象加以解釋。這點在塗爾干對於勞動分工現象的分析中得到了經典的體現。對於勞動分工的解釋常常有「分工加快了生產效率」、「分工是國民財富增進的源泉」等,而塗爾干給出解釋是:因為有限的生存資源和空間導致人們彼此間的同質性競爭變得愈發殘酷,人們為了適應這種環境不斷開辟新的分工領域,得以倖存和自保。 韋伯 韋伯的理論視角,是在對之前提到的「實證主義」的那種前提預設的爭論出發的。當時的諸多德國哲學家如狄爾泰,堅持認為用自然科學中的理性方法是不能用來指導人、社會的,人類行動並不是如物一般完全受自然界規律支配的,這種方法在歷史領域不可能得出合理的概括。 在二者爭論的張力中,韋伯的回應如何?或許可以從教科書上冠以韋伯新康德主義者,這個名頭入手理解。哲學史中康德對「我們能知道什麼 ?(was kann ich wissen)」討論是革命性的,他打破了 「理性之光碟機散愚昧的黑暗」式的理性崇拜,為其劃定了界限,開始老老實實的對待生活。盧卡奇詮釋道:給理性劃定界限,不是為了與宗教信仰搶地盤,而是承認生活中它就是由一些內容,理性沒有能力全部把握。 這體現為主要為幾點: 人的理性可以照亮經驗世界,但只能在經驗世界中劃出經緯線,沒有能力對經驗的所有內容進行融化和分解。世界並不因你手持理性就被你駕馭,你不得不面對已經給定的內容。理性把握的生活只能是部分性的,憑借理性無法直接和生活發生關系,作為總體上領會的生活,靈魂的問題,上帝的問題,理性是無法回應的。生活本身是敞開的,最根本的規定是我們的形式、概念,本身源於內容,與硬生生的生活打交道,這便是「實踐」。而不是有一套現成看法去面對世界,世界的一切都收束在一套既有的理論中。 這些反映在康德的「物自體」「二律背反」等概念中,而在韋伯的社會學理論中也找得到共鳴。韋伯最基礎的概念工具「理想類型(ideal type)」,它是一種理性的抽象構造,不同於經驗事實,它只是現實的某種變異形式,與現實總是保持著距離。如同就一把標尺,由他出發進行比較丈量。顯然韋伯這里就體現出了比較謹慎地劃定知識范圍,不是宣稱尋找一種永恆普世的外在真理而圍繞其打轉,而是提出模型,發問,使知識自身不斷回應、發展。 在韋伯對於社會學的定義中:「它以解釋的方式來理解社會行動。據此,通過社會行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對社會行動作出因果解釋。」特別是「理解」這一概念上,其既可以是理智邏輯上的,也可以是移情、感覺上再體驗的,中文的情理之中一詞在字面上特別能貼合這個概念。 而理解的對象「社會行動」需要兩個條件: 行動者個人賦予其行動以意義這一行動的目標包含著他人行動,即行動者能意識到與他人聯系。 由此其就有了從個體主觀意義的理解出發,以達到對整體社會的因果說明,這也在調和實證主義中「整體-個人」、「外在-內部」、「客觀-主觀」的二元對立。 同時,韋伯也接續著理性與現代社會這個議題,經由「理想類型」,韋伯提出「目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的區分,將其放在對社會行動的分析中,前者是指以可計算性和後果預測為條件來實現目的的行動,而後者是主觀信念的有無條件、排他性不計條件都要完成的行動。將二者放在對歐洲現代社會生活的考察中,就會發覺二者相互交融、轉化發展的關系。 似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特徵是一切以工具合理性為取向的,例如工廠選擇工人的要義並不是關注工人的具體內容:是男工,女工,還是童工,它的焦點放在的是工人可計算的形式上即工人可以提供的勞動時間,似乎價值是被排除在外的。但韋伯提出,從發生學上來看這種資本主義的勞動組織形式,是與一種社會精神氣質有關系的。那種追求形式上的資本不斷增值的,把可計算形式的財富的增長本身作為理性目標的精神動力,與新教倫理要求人在塵世不斷勤勉積累財富以榮耀上帝,從而獲得救贖信心的「入世禁慾主義」的價值信念,是同構關聯的。這也是著名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主要論述內容。 通過透視種理性中的非理性成分,韋伯提出過一個著名論點:「現代西方社會最明顯的現實就是「形式的合理性與實質的合理性。」 馬克思 馬克思是看待現代社會的方法,或許可以從馬克思的思想變化歷程中入手理解。 當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學習時,接受的是黑格爾法哲學的社會理論。其認為現代世界以傳統世界不同的是就是所謂的商業交往社會作為獨立的領域充分發展,也就是市民社會。但市民社會本身是無法自我維系,當個人脫離家庭進入市民社會,單個的人是被打散的狀態,在市民社會中支配著人們行動的原則的是相互矛盾的兩方面: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特殊利益作為行動的絕對根據(特殊性)每個人又都普遍的與他人發生經濟交往關系(普遍性) 那麼帶來的兩大趨勢便是: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主動去表演,按照外部世界的利益要求表演自己在特殊利益的直接作用下,一定存在強者與弱者的無限差距,絕對的貧富分化將待在實存社會聯系的土崩瓦解,總會有一部分人承擔不起外部利益關系規定的法條博弈遊戲,無法進入「文明世界」,而絕對富有者可以野蠻粗暴的用金錢對社會的一切進行覆蓋由此他也脫離這個要講道理的「文明世界」。 面對市民社會無法自我維系,黑格爾法哲學給出的一套「家庭-市民社會-國家」的倫理理性不斷完善的體系,只有沒有特殊利益的國家來統攝市民社會,調和市民社會中個人與等級的特殊利益,以實現普遍利益,國家也是實現理性的最高體現。 而當馬克思離開校園,懷揣著熱情來到《萊茵報》工作時,卻遭遇了一系對其固有觀念發生沖擊的社會現象。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林木盜竊事件,當時德國工業化迅猛,土地私有化、公地被圈占,地主頗為受益,而底層勞動者卻還承受飢腸轆轆之苦。為了維持生計,貧民進入地主的森林里撿拾枯枝、採摘野果。即使當時有《普魯士刑法典》對於擅自砍伐、盜竊樹木行為進行嚴厲處罰規定,這類事件但始終有增無減,當時因此而受到刑事處罰的人有15萬人之多,直接占全部刑事案件的百分之七十七。可作為黑格爾法哲學論證中普遍利益體現的國家,普魯士統治者並沒有從社會制度方面考量,反而是出台了個更加嚴厲的法案。於是馬克思寫下《關於林木盜竊的辯論》,得到的回應便是他所工作的《萊茵報》被查封。 既然普魯士專制政府下的國家,依然並沒有解決市民社會中發生的問題,那麼黑格爾法哲學中的社會理論就有問題,馬克思開始著手了批判工作。 首先便是重新理解市民社會與國家的關系,由此開出有了兩條線索,一條是以最純粹的所謂資本主義現代國家——美國而討論的《論猶太人問題》,另一條是以看似純粹的現代國家還未出現,卻也被深深的拖入現代世界的後發國家——德國而討論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最終得到大抵的結論是,是市民社會決定了國家,自命為更高目的的資產階級現代國家,實際是以市民社會個體權利為目的的,其只是市民社會的充分發展,這樣市民社會中的「自由、平等、安全」等人權觀念的條文里,自由只是私有財產、自私自利的自由,平等只是每個人被同質化單子的平等,安全也只是保護私有財產的安全,本質依舊是利己的,並沒有徹底的實現這些理念的真正含義,沒有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重新統一,即真正的人類解放。 既然問題的焦點放在市民社會中,早先馬克思秉持這一種人道主義的理論範式切入,認為人有種一種抽象本質,但不同於普通人道主義者所說的理性或者情慾,而是一種物質性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而在這樣的市民社會的外部制約下,人的勞動發生了異化: 勞動產品本身是工人勞動的現實化,是工人勞動的一部分。但勞動產品卻與勞動分離,甚至勞動本身獲得的報酬無法負擔起勞動產品,工人勞動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勞動產品相對越少。勞動本身是勞動者的一部分,卻成為一種外在的東西,工人在勞動過程中不是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自由的發揮自己的體力和精力,而是身心遭受折磨。勞動本身是實現自由、自在的目的,卻變成了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人的本質也產生異化,無論是自然界的,還是精神上的,都變成了一種異己的本質,用以維持生存的手段。它使勞動者的身體不是自己的身體,使得人眼中的自然不是自然(窮人無心欣賞一座高山的美景,資本家眼中的高山也變成資源、財富)當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勞動過程本身(生命活動),自己的本質相異化時,人同自身對立時,自然也同他人相對立。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異化。 當然馬克思不會止步於費爾巴哈那樣的思想家給出的「人性存在—人性的異化—人性的歸復」這種公式化的深切關懷思考與呼喚上。他要需要真正的理解這個市民社會運作的規律並給出出路,具體來說也就是針對商品交換為主要的經濟生活中出現的現實境況,與當時經濟學理論差距給與回應。 預設中這種市民社會的經濟生活應該首先是有理性規律的,其次是通過對每個個體自由承認帶來普遍交往前提下人類共同體實現的。但現實中出現的確是,經濟生活似乎有理性規律,但它同時也是非理性的,因為它必然導致危機。同時,所謂以個體自由為前提的普遍商業交往似乎確實帶來了人與人自由的充分實踐,但實際結果卻是以現代工廠制度為代表的的更加野蠻的奴役。由此馬克思開啟了政治經濟學批判,諸多馬克思社會理論中重要概念也由此誕生。 其中比較關鍵一點在於,馬克思使用的是大量的政治經濟術語分析社會,但本質差異在於是他採取了「辯證法」,這也是他同當時的政治經學拉開差距的地方。由於我自己也還沒有真的理解這個概念,我也只能通過一些講座筆記片段來描繪辯證法。 「辯證法在歸根結底上,講述的是概念的自我發展。」 通過對概念與概念間矛盾的解析,把握現實環節中的歷史整體。 具體到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 辯證法把握的是現代生活的歷史性而非現代生活的自然性(政治經濟學確實把握到了資本家發家致富的規律,但它的錯誤在於它把這種規律宣布成人本身的規律,把這樣一種有規律的資本主義生活宣布為自然的。)因為它是自然的,那麼它就是非歷史的。當我們把外部生活的規律理解為有理性規律時,政治經濟學是順著這樣的理解所展開的一門經驗科學意義上的研究。但馬克思講的是這樣的理解中蘊含著一種人對人的奴役,人對人的統治。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歷史形態便是政治經濟學的觀念,這是一種意識形態。 馬克思就是要把這種被視作自然的、永恆的、理所當然的,外部經濟交往規律撕掉。通過辯證法把握現代社會的歷史性,使問題呈現出來,即當時的社會已經與名義上的「現代社會」之間發生了批判的關系,需要把握它與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差別,把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並在洞見矛盾的過程中給出可能性。 而馬克思在理論中所用的對「歷史客觀規律」揭示的「科學,自然也就不是實證主義意義上的知性科學或者經驗科學。而是黑格爾意義上能在概念中把握整全的科學,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抽象知識,而在於把握有內容的概念,通過把握當下的資本主義社會而到達關於人類歷史整全的把握。這種整全性也不是著實證主義預設的某種永恆的外在規律。這種整全性始終立足於當下,是對當下給出的交待,對過去而言它也只是種質的把握,需要著不斷填充,對未來而言它也僅僅是一個在當下正在敞開的可能性。 小結 經過三位比較公認的社會學奠基學者理論視角的理路,我覺得已經描摹了三種不一樣的社會學面貌。但社會學也是同現代社會一同成長,回應一次次當下境況的學科。後續我會尋找努力有意思的議題作引入繼續梳理我讀到社會學理論。 這篇文章有諸多不足,首先篇幅結構其實有些不協調了,尤其是馬克思部分占據了大量篇幅,或許表露出我的「症候」或者說是興趣,也算是這兩年主動學習了解馬克思後的一次小梳理。 其次是圖片有點少,整體版面干癟一些(小學時我自己試著讀書就有種我看了多少文字,就該有張圖作為獎勵的激勵訴求)本來預設會自己多做些MEME圖,但大段大段翻閱、復制教科書、文章和講座筆記,讓我確實整不出活了。我也會把我只要涉及內容在文末列出,盡量設置超連接方便進一步閱讀。 參考 講座、課程: 【張雙利】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張雙利】《共產黨宣言》導讀 【張雙利】西方馬克思主義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研究 四川大學 從德國古典哲學到馬克思主義 教科書: 楊善華 謝立中 主編 《西方社會學理論(上卷)》 賈春增 主編《外國社會學史》 鄭杭生 主編 《社會學概論新修》 文章: 周曉虹.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總論,2011,(第4期). 周濂 | 個人自由與大國崛起 來源:機核

模擬經營遊戲《古典社會模擬:崛起》steam頁面上線 支持中文

文字模擬經營遊戲《古典社會模擬:崛起》上線Steam頁面,遊戲支持中文,尚未公布發售日期,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點擊此處進入商店頁面。 遊戲介紹: 《古典社會模擬:崛起》是一款高度自由的歷史題材的點擊類在線微觀模擬經營遊戲。本遊戲中,數千名玩家共同建設一座座著名的漢代時期東西方城市,發展經濟系統,制定社會規則,沉澱文化記憶。玩家們的群體決策會對城市產生不可逆的深遠影響。 遊戲特點: 1高度自由、包容開放的社會模擬 • 不論是耕種建造、經商行賈還是撰書寫志,您可以自由的扮演任何社會角色。 •從壟斷寡頭到原始公社,投票選舉到計劃經濟,玩家們可以自由的制定社會體制的規則。 2簡練而千變萬化的經濟模型 • 模擬僅定義了勞動和交易兩個基本概念,玩家群體自發的產生所有上層的系統:所有權、勞動關系、經濟體制、社會階級。 • 不規定系統貨幣,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允許玩家使用約定俗成的任何貨物作為貨幣,帶您重新見證人類經濟系統的成長歷程。 3豐富多元的文化、社交生活 • 除開物質財富的因素之外,通過廣場演講和著書立說的方式,您同樣可以在社會中找到立足之處。您的思想可以決定城市發展的走向。 • 您可以廣交好友或者樹立仇敵。成為新聞業者、學者乃至作家。您在精神領域的積累將塑造城市的文化性格。 4探索、擴張、開發、競爭 •殖民開拓是古典時代的特徵之一。離開母城市進行探索,尋找新的宜居土地以從零開始。新生城市由於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將展現出顯著的多樣性。從長安開始遷徙,和您的同伴一起為天府之國蜀郡鋪下第一塊磚;或者索性飄洋過海,圈一塊宜居土地並為她取名羅馬。 • 與您相同城市的對手競爭有限的生產資源、市場份額和社會地位。運用一切手段證明您和您的民族的社會價值。 來源:3DMGAME

《旁觀者3》:壓抑社會下的道德困局

        作為反烏托邦題材的遊戲,《旁觀者》系列以其壓抑灰暗的設定和獨特新穎的玩法,贏得了許多玩家的關注。時隔三年,《旁觀者》系列迎來了第三部作品。新作延續了前兩作的玩法與背景設定,值得對此題材感興趣的玩家體驗一番。         遊戲中壓抑緊張的氛圍,使政府高層口中的「烏托邦」變成了諷刺。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烏托邦(Utopia)」一詞一直以來都在被廣泛使用,就像迪士尼的瘋狂動物城「Zootopia」,任天堂的迷托邦「Miitopia」等等。可以說,包含「Topia」的詞匯,很多時候是人們心中的桃花源和象牙塔,是理想的寄託地。 任天堂Mii角色們的樂園         而「烏托邦」中帶有「無」含義的前綴,又讓其成為了一種「空想的社會」。認識到這種無法達到的目標,旁觀者以「反烏托邦」為題材,在作品中建立所謂的烏托邦社會,通過社會下種種與理想相悖的矛盾,揭露烏托邦下理念的弊端與不足。         《旁觀者3》延續了前兩代的世界觀。陰暗的、終日不見陽光的背景下,充滿了緊張和壓抑的氛圍。為了成為高層口中的「理想國」,上層利用強制或者粗暴的手段約束民眾,來達到表面上「人人平等」的社會。        ...

從《絕叫》到《漂流少年》:我們在生活中漂流,擱淺於社會

書名中「絕叫」這個詞在中文語境並不常見。可以想像為腿被剎車不及的卡車捲入輪底拖拽三百米時,受害者發出的聲音。 0. 前言 書好看嗎?好看。女主慘嗎?慘。 好了,我不想再花時間扒在故事本身了。 本書作為社會派推理小說新秀,獲獎無數本就體現其技術水平,也不缺我一篇隨筆的美言;至於什麼是社會派推理,也是能大談幾十分鍾的文化課題。我暫且不想從這些方向切入,本文的內容更多在於內容提及的社會現象,敘事手法,一些作品聯想,以及對於本書的一點點質疑和反思,可以說是書本之外的討論了。 或者說,我沒把它當成一本書。一定要說的話,就借用我特別喜歡的《體驗引擎》里的描述:《絕叫》是一台推動腦中情緒轟然前進的、生成獨特體驗的引擎。我要做的是把引擎在我腦海中的產物挖出來和你們分享,以及推薦你們也試試。 本文對於將要討論的內容有部分必須的劇透,但我會在確保不影響閱讀體驗的前提下表達出來。 那麼我們開始。 1. 恰到好處的講了一個故事 我一直開玩笑說《絕叫》有一大好處:如果你不熟悉日本當代史,《絕叫》能給你普及大部分重大事件;如果你已經很熟悉日本當代史了,跳過那些內容只需要一下午就能把《絕叫》看完。 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話,作者對於日本當代大到自然災害下的人們和各產業法律的漏洞、小到風俗產業潛規則和凶殺犯的心理無微不至的了解也會讓人驚訝。哪怕我並不生活在日本,很多細節的真實程度也讓我身臨其境並且深信不疑。我甚至像看陀氏《罪與罰》時一樣懷疑作者真的殺過人,潛逃出來改頭換面當作家了。 為了讓讀者觀察日本當代被天災人禍轟炸得千瘡百孔的社會,本書准備的透鏡是這番荒涼背景下兩位同樣難以在社會中平凡生活的女性。通過「第三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一人稱」的敘述轉換,帶著我像坐在摩天大樓頂端的旋轉餐廳一般俯瞰被現代社會發展所踩在腳下的沉重代價,感到心悸又刺激。 全書幾乎沒有大段落,都是生怕露餡般偏執的精簡。作者只說必須的信息,然後從你面前跑開,把你的視線引到沉浸式戲劇的下一間舞台。對於我這種對於小說的印象還停留在近代的讀者而言,像是只存在古典樂的世界里飄來了一首《Soon May the Wellerman Come》——意外於其淺顯和現實,於是就露出破綻在情感上被深深割了一刀。 上一次看到如此精緻又恰到好處的故事,番劇里是《91 days》,戲劇里是《麗南山的美人》。前者有著同樣宏大的布局講述復仇故事,後者又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瑣事被有詩意的講述出來,都是相當切中我胃口的作品。 三段故事都繞不開有關社會秩序的討論和暴力規訓,以及機緣巧合下被穩定的社會所拋棄,跌跌撞撞向著美好生活的平凡人們。不能說像《等待戈多》,或者說應當是現代化的《等待戈多》——就像《Soon May the Wellerman Come》這首歌一樣,人們在等的是很實在的生活必需品和娛樂,也相信它們本應當按部就班的到來。但正是那些「本應當」反而導致了悲哀的故事,這種「迷人的殘酷」總讓我欲罷不能。 2. 社會的暴力規訓 提到反思社會規訓,就不得不提到近期的另一部作品《漂流少年》。這部番劇以高度象徵化的想像隱喻了青少年接受規訓融入社會的、被稱為「成長」的過程。只不過相對於《絕叫》,《漂流少年》並沒有選擇時代變遷的豎直縱深,而是同齡萬象的水平輻射。 與《絕叫》批判社會各界的指名道姓不同,《漂流少年》高度象徵化的隱喻給到我獨特的體驗。《電影,作為隱喻的藝術》中有提到,在高校孩子們作為全社會縮影的易裝下,記錄著權力結構、輿論場、貨幣關系、秩序的規訓等等現代性問題。 但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超乎於內容的隱喻,同樣包括配合文本隱喻的獨特蒙太奇手法。克里斯蒂安·梅茨就曾提出過傳統電影剪輯系統通過「相似性」、「聯想」、「對照」等,從現代意義上理解的隱喻手法為蒙太奇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包容性。 就好比當我們看《漂流少年》或者《讓子彈飛》、《一代宗師》時,一旦感受到其中的隱喻元素,總能很自然地對於導演們極具個人風格的鏡頭和蒙太奇展現出極大的包容。一切似乎都是合理的,為了包住赤裸裸的倫理、暴力、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撐到再變形的包裝紙我們都不會覺得意外——畢竟包住了那麼大的話題不是嗎? 在看完兩部作品之後我都曾對於一個問題感到深深的迷惑,那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下,到底什麼能算作正確;又或者說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什麼能夠改變這種悲慘境況。 兩部作品里發生的很多事情讓人同情而憤懣,但細想又會發現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辦法,沒有道理,這種無力感很符合福柯定義下的暴力規訓。就好像學數學,我們第一次在學校學數學時,大概從來沒有人和我們解釋為什麼一個十字就代表相加,兩根橫槓代表相同。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記住這「毫無道理」的符號秩序,才能夠最基本的進入和理解人類社會數千年積累和傳承下來的知識殿堂,並做出貢獻。可兒時我們哪來為人類獻身的覺悟,還不是因為要哄好家長免得挨皮肉之苦。 《絕叫》和《漂流少年》中也不乏這樣的橋段,我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得不硬著頭皮學習很多沒有道理的規則和秩序,也沒有人告訴我們到底是什麼原理;大多時候也不是完全因為認同或者覺得合理才去學習,只是不學我們就會處處碰壁、遭受冤屈困苦。單單只是趨利避害,已經足夠造就我們還不需踏入社會、站著說話不腰疼時所瞧不起的樣子。 這種意義上講這樣的規訓就是正確的了嗎?又或者我們「沒有辦法」做出判斷?連好和壞的區別都沒辦法區分,只能任憑時代推動著我們機械的前進,有空喘口氣的時候寫篇不痛不癢的讀後感自我感動? 重復堆積的無力感讓我想起了曾任美國勞工部長的Robort Reich坐在街邊石階上的落魄身影。至於為什麼我的思維如此跳躍,我慢慢和你說。 3. 經濟學生 我本科是學經濟的。 放屁。我本科有大半的時間都在游手好閒不務正業,讀經濟專業只不過是因為高中時候數學學不好,學文科天賦又比不過別人。只能找個中間專業混混日子這樣子。 我大三那年機緣巧合下看到了《Inequality for All》這部紀錄片。曾任勞工部長的Robert Reich在紀錄片中分享了當時美國中產階級與工薪階層生活質量的大幅下滑,以及他個人所做的很多努力。我看著這位身患侏儒症的智者奔走呼告,設身處地探尋工薪階層的態度和想法,又分享了自己寫書教書的動力。我心目中經濟學家的形象慢慢形成了。 最打動我的兩段鏡頭,一段是他在節目中的一段喜劇表演:身材矮小的他裝作特工的樣子,用車作掩體時只能不停起跳來射擊;另一段是他癱坐在街邊、臉凝成一團在打電話。 他剛說完自己三十年來明明已經做了那麼多,但數據湊到他耳邊說一切還是在悄然滑向深淵,到底要怎樣才算夠好;立馬又說,自己是個無藥可救的樂天主義者,所以想要教書,想要在電視上和全國觀眾開自己身高的玩笑,因為他相信這樣可以切實帶來對於社會的改變。 自那時候起我慢慢離金融事務所和銀行遠了一些,選課方向偏向了公共政策和環境經濟。其中一門的最後一節課上,教授語重心長的和我們說,經濟學是一門關於犯錯的學問。你可以說所有經濟理論和政策全部都是錯誤的,全部都帶著風險與不幸。我們作為經濟學者當然清楚,在日復一日集全院之力計算的可能性突兀的被現實一巴掌抽碎的時候,我們當然也知道這一切「毫無道理」「沒有辦法」。很多人拿「看不見的手」當笑話,只有我們清楚很多時候那是多麼恐怖的東西。 但經濟學者的工作就是將這種委屈和悲情嚼碎了咽下去,帶著它一起睡去,然後第二天同樣精神飽滿地上班,繼續去想一切辦法避免同樣的慘劇再次發生。盡管我們知道面對社會混沌的變化我們可能什麼也不可能准確預測,我們也依舊要想辦法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推進人類知識的邊界。 雖然上面的話由於我的印象和情感體驗被添油加醋了,但大意沒變,也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經濟學的文科部分的推想能力,以及理科部分的分析能力。哪怕是在看《絕叫》的時候,腦海里閃過的也有課上講解日本經濟危機的個別案例,以及那些有功有過的經濟政策;亦或是單純的去想「要怎麼辦才能不再有人過上那種生活」。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我無法被《絕叫》中作者安排給陽子的走上犯罪之路的辯護所說服,也在作者縝密邏輯的引導下勉強保持了清醒的事實判斷,發現了一些我個人並不能認可的思路軌跡,在下一章節和大家討論。 4. 人是自然現象? 回到《絕叫》的故事。 故事前期很直白的交代給讀者,有關主要人物鈴木陽子的不幸,為她後期的違法犯罪做鋪墊,讓人覺得一切都順理成章的發生了。用扉頁的一句話描述就是,「她不過是被動的、毫不自覺地、走一步算一步的、竟然就這樣來到地獄的最深處。」好像一切的自然發生給了她最好的辯護。 這樣的思維推演在書第372頁到373頁的短短兩頁第一次赤裸裸的暴露成文字,也是陽子徹底墮落為犯罪分子的轉折點。但我將整個思路整理出來後,又怎樣都覺得格外的詭異。在此也寫給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 最終得出結果,人可以犯罪,可以草菅人命,如果是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話。 我當時看完先是愣住了一會兒,差一點就被卷進去帶走了;然後下意識大喊出聲「差不多得了!(いい加減にしろ!)」我知道你很慘,但你也給我把其他人的命當人命啊混蛋! 上一次看到這種辯護邏輯還是在《聲之形》的動畫電影。《聲之形》漫畫原作講述了欺凌聽障同學的男主在同樣經歷欺凌後產生共情,最後機緣巧合下得到了贖罪和自我救贖的機會。但電影限於篇幅刪去了男主大段成長過程中的自我反詰,顯得整個故事有點像是「我也被欺凌了,那你就原諒我當初欺凌你吧」的無理取鬧。 《絕叫》通篇也給我這樣的一種奇怪的感覺。陽子口口聲聲說著追求幸福生活,結果原生家庭、經濟動盪和自然災害讓她變成了竇娥式的悲慘女性形象。但像這般「我已經很可憐了,所以我後來變得可恨也很正常吧」的轉折還是有些突兀。但如果全篇主線的重要人物陽子被解讀成劇情工具人,又未免有點冒犯作者的意思了。以故事布局和措辭習慣來看,作者又不像是單純想推劇情的人,不然也不會分到社會派推理的類別。 那麼大家是怎麼看待這種邏輯的呢?這到底是人面對未知的未來,無力感的必然產物?還是只是《罪與罰》拉斯柯爾尼科夫那般懼怕面對殺人的現實而編造逃避的藉口呢? 這就衍生出了我的另一個質疑。對於本書的很多評價都表示,作者身為男性卻對書中兩個同為女性的主要角色有著相當細膩真實的心理描寫,而不僅僅是社會背景下的生活紀實,這是難能可貴的。 可反觀故事後期走向,尤其是陽子在自己「人生戰略」上的欲望和方向——限於自己「不太劇透」的承諾我只能表述為——大都是掠奪、霸占、侵略、破壞、狂妄、獨斷這般極具野蠻的攻擊性的,而這些又往往被認作是男性視角(對待女性)的特徵。我也在聯系我認識的大多女性朋友,詢問她們在讀過之後的感受。 這可以說是作者實際在藉由女性角色的第一人稱掩蓋住自己男性視角的特徵嗎?抑或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角色身為女性在當代日本社會受盡迫害後被男性視角同化,最終導致了自己精神分裂般的瘋狂? 這兩個問題把我對於《絕叫》掏心掏肺的贊美卡在了嗓子眼。我也很推薦大家在有機會讀過原書之後來評論區和我交流想法。文章一直會在,我等你們。 5. 尾聲 哦我忘了說,我後來沒再學經濟了。 大學里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戲劇,研究生讀了管理因為剛好拿到了offer,現在在遊戲行業因為喜歡,然後家里也不支持,同時也在催婚,因為我還單身。 我聽說人腦的運作方式是,對應激素是否達到閾值決定了我們是否具有某種特定的情緒。就比如快樂,不是說人腦分泌快樂激素和傷心激素,而是有一個閾值,就像六十分及格那樣;激素及格了我們就認為這種情緒是快樂,沒及格就覺得自己難過。身體狀況影響激素,成長過程影響閾值。 所以說不定每個人一輩子都是快樂的,只是我們覺得夠不夠快樂的問題。 我果然還是覺得很多事本應該有道理的,只是我們還沒找到。乍一看我好像對經濟學發表了什麼一腔熱血的評價,但冷不防又去做戲劇,之後又回去讀商科,讀完了去做遊戲策劃。毫無道理可言。 但我自己在像書中角色一樣回望過去的時候,反倒把每個細節看的真切,我做出了我自己的每個選擇,在過去每一秒的自己指向的都是我現在站立的位置。如果一定要說人是自然現象,這才是順理成章的感覺吧。 像我一直說的,真實發生在當下的一切已經是最好的可能性了。我們只是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告訴自己。 1293874. 哈哈哈葉直中顯到現在連自己的百度百科詞條都沒有太可憐了吧哈哈哈 來源:機核

輕科幻丨專訪攝影大師、月球馬利厄斯大學社會人類學家迪倫·鮑爾

異鄉異客易文化————專訪攝影大師、月球馬利厄斯大學社會人類學家迪倫.鮑爾 記者:泓燁 迪倫.鮑爾初入馬利厄斯大學時選擇了文學研究方面的專業,而後又在博士階段轉向了社會學研究。2085年起,他開始在馬利厄斯大學社會學系工作,曾多次輾轉於地球、月球、火星、木衛二等地開展社會人類學研究項目。閒暇之餘,他對攝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創作出《異鄉異客》、《星間旅遊》、《火星上的清掃者》這些傳世作品。 2107年八月,迪倫.鮑爾在木衛二甘德藝術展廳接受了《木星眼》雜誌的采訪。這位89歲的社會人類學家對於各個星球間社會文化的差異與比較,關於自己攝影作品的解讀,愈演愈烈的非大氣圈城市獨立運動等問題表達了獨到的看法。 我是一個常常要遠行的人,攝影只是我旅途中排解寂寞的手段。 《木星眼》:您在85年之前沒有接觸過攝影,是否因為社會人類學研究過程中需要收集大量的圖片影像資料進而引起了你對攝影的興趣? 鮑爾:我想這是不對的,我是一個常常要遠行的人,攝影只是我旅途中排解寂寞的手段。一個社會學家或者人類學家在他研究的過程中會把學術與個人的兩種判斷分離開。攝影在我來看與繪畫寫作一樣充滿了個人色彩,我不把自己攝影師身份的作品當作研究項目中的佐證,盡可能不。 《木星眼》:那您在攝影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是否有幫助到研究呢。 鮑爾: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與靈感,比如《火星上的清掃者》這張照片。當時我看到那個工人穿著戶外活動裝置,拿著吹風機清掃太陽能矩陣上的灰塵。我腦中浮現出另一幅很久遠的畫面,給植物噴灑農藥的地球農民。我用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了這刻,接著趕去參加了一個大型火星地表藝術展的開幕式。那張照片算是我研究火星與地球社會間內在聯系的一個起點。 《木星眼》:您曾經說《異鄉異客》這一系列的作品是您最滿意的,有什麼原因嗎? 鮑爾:很簡單,這部影集的出版解決了我們團隊當時的經費問題(笑)。開個玩笑,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照片的主角是我的學生。他們是一群土生土長的月球人,雖然接受了以地球文化為主的教育,在虛擬世界中也接觸了無數次的地球式景觀,但當他們真正踏上人類搖籃的土地後,依然會感覺無所適從。一切都是那麼異樣且熟悉,就好像卡夫卡筆下充滿矛盾的舞台。我拍下他們的反應:站在公園里發呆、被人群圍觀、試著學習使用中式餐具。我意識到各個星球間產生的文化差異是獨特的,前所未有的。不同於大氣圈文明間的碰撞與交融,也絕不是地球為母本,其他為副本的粗暴歸類。 准確來說,在文化移植的過程中發生了一種易位或者錯位。於是我提出了「易文化」這個詞,它不同於「異文化」,「亞文化」這種與主流文化相背的概念。事實上,易文化是在主流文化,包括亞文化能夠被輕易接觸,學習乃至復制的情況下,依然受到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了某種錯位的文化。當然,這種錯位只有與原文化進行接觸時才能被察覺到。用語言學的例子來說明,就是語境改變了,句子的意思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後來我把《異鄉異客》這組照片發給新聞學的朋友,沒想到很快就傳播開了。人們開始關注我的攝影作品,少有討論我的學術研究,盡管後者耗費的心力更多。我意識到必須要將攝影的歸攝影,學術的歸學術。所以《異鄉異客》後我不再拍攝大組的照片,只是偶而挑選幾張還算滿意的作品發給好友和一兩個合作的期刊。我不去關心那些照片帶來的後續影響,有的甚至轉頭就忘了,但《異鄉異客》我時常翻出來回顧。我的學生如今四散各地,有的保持聯系,有的渺無音訊,還有幾位已經先我一步而去。60歲後我堅持不帶學生獨立研究,我同樣也是個容易傷感的人。 對人類與社會的研究永無止境 《木星眼》:已知世界如今面臨著許多問題,去中心化趨勢,分離主義,獨立運動,信息甄別困難等等。您覺得自己的研究是否能起到一定幫助? 鮑爾:從高層面來說,大部分問題都是缺乏交流與理解才產生的。我把自己的工作視為發掘不同地區與群眾間的文化差異和交流障礙。如果一個月球人要到火星七君子市去做生意,除了政治法律方面的問題,肯定要事先了解火星社會的與月球社會方方面面的不同。促進理解永遠比促進誤解來得好,前者能讓不同星球間合作、貿易、交流更加高效,這是最實際且直觀的,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木星眼》:對於火星地區最近愈演愈烈的獨立運動您怎麼看。 鮑爾:在我看來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易文化」,並以此為根據制定相應的政策是很重要的,火星地區的相關政府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這麼說肯定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畢竟無論是以地球為中心的文化,還是火星殖民地區的社會文化,他們都在不斷地前進改變中。再加上火星錯綜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政治博弈,只能說是一筆糊塗帳。我們的學科在誕生之初就和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最初的殖民地管理模式就是我的前輩們締造的。但如今以一個純學者的身份想要插手不同地域間的行政管理顯然不現實,哪怕我們的幫助會讓政府在解決社會問題上更有針對性。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這些人類學家是萬能的,這個學科包含的方面很復雜,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法律………我得承認,比起博學廣獵,我們遠遠不如那些先進的AI。但在人類特有的問題上,我想還是我們人類最有發言權。 《木星眼》:所以您對火星或者其他類似地區的獨立問題的解決持樂觀態度? 鮑爾:可以這麼說,我們的世界經歷過數次的分裂與整合,我們的學科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大,從一兩個部落,地區,國家,以至於現在的整個星球。必須要承認,萬事萬物始終處於變化的過程中,而變化就會帶來問題。在我看來問題總會有解決的時候,哪怕過程很長。但只要人類還存在一天,對問題的探索,對人類與社會的研究就永無止境,至少這是我認同的科研精神。 只有最合適的,沒有最好的 《木星眼》:在您漫長的科研旅程中,是否有對某一個星球或地區的文化特別著迷。 鮑爾:我想基本上沒有,在深入了解一個地區的時候,我會盡可能把自己擺在一個「他者」的位置上,然後再去記錄,思考。大發現的時代早已過去,哪怕最偏遠地區的文明都會給你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一個東西缺少了神秘感,就很難去談著迷了,更不用說過分投入自己的私人情感是大忌。 《木星眼》:您說自己常常站在「他者」的角度上觀察,那麼您的內心中是否存在一套評判標準呢? 鮑爾:評判是評論家的工作,我們的工作從來不是去評價一個文明或者社會的高低好壞 ,因為對於一個地區來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如果要問我有什麼准則的話,那就是尊重當地人民,尊重客觀現實,尊重歷史選擇。 《木星眼》:是否可以這麼認為,您是以「異鄉異客」的身份走在路上的。 鮑爾:是,也不是。(笑)就像我之前說的,這個世界理論上已不存在完全陌生之地了。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說是完全的「異鄉」,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說自己是完全的「異客」。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不同社會,文明間總會存在共通點,而連結這些點的橋梁就是我們自己。哪怕是「小烏托邦主義」盛行的現在,我依舊相信一個和諧共生的公共空間是必要的,無論是在虛擬世界還是在現實中。 《木星眼》:聊一個輕松點的話題,您除了照相之外還有其他的消遣手段嗎? 鮑爾:閱讀吧,現在能提供感官刺激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了,但我認為閱讀仍然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 《木星眼》:那您最近閱讀的一本書是什麼? 鮑爾:《飛沙走石:火星拓荒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艱難歲月。 《木星眼》:最後一個問題,如果讓您重新選擇,是否還會致力於現在的研究? 鮑爾:我想會的,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它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我的。 來源:機核

結合「遊戲社會:狼、猞猁和蟻群」展覽作品,探討在世界的遊戲中誰是「遊戲的人」

本文原載於《信睿周報》第30期,經授權轉載 「遊戲社會:狼、猞猁和蟻群」的策展敘事發端於筆者在家中找到的一本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作者是比爾·蓋茨。把敘事的時鍾撥回上個世紀末,是為了在信息社會與個體狀況關系發展階段的關鍵回憶中尋找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網絡世界發生劇變的那些臨界點。在那個時代,比爾的書在國內帶動了一股下海經商的熱潮,而筆者父親的家用衛星天線公司便是其中一朵浪花。在父親公司的機房,筆者第一次看到了港台綜藝節目,盡管回憶中的畫面在今天看來已是見怪不怪:在金碧輝煌的舞台背景中,有一場競賽在進行,規則是不藉助任何工具,僅用身體抱起盡可能多的金幣,從舞台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在扭曲的遊戲中,直立的人變成了黃金裹身卻狼狽不堪的四足動物。 動物是人類的鏡子,我們在對動物的凝視中發現自己。和大多數動物一樣,除了角力、追逐、模仿、戲弄等哺育下一代的成長遊戲,我們還有在純粹的玩和娛樂中保持與其他個體溝通情感的欲望。人類保留了遊戲的本性,卻把遊戲規則變成其行為的界限。誰把自己當成玩家,就必須遵守遊戲規則框定的行為模式。不幸的是,規則也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和自由。 《未來之路》的封面引發了筆者對某種具有現代性特徵的動物的聯想——比爾·蓋茨站在一條筆直通往地平線的公路上,雙手插兜,微微側身面向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的鏡頭咧嘴笑著。公路被一片無人之地包圍著,周遭沒有任何行人或交通工具的影子,地面上也沒有車軌的痕跡,也許只有荒原狼才能到達此地。在那個時間和地點,比爾為我們指出了「未來之路」的方向。 1995年也是知識共享社群波特蘭模式知識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誕生的年代。相比起荒原狼一般的比爾,其創始人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更像一名雕塑藝術家。在他的眼中,網際網路(Internet)的未來無法被預測,它是不斷變化、充滿意外的。波特蘭模式知識庫以集體代碼所有權的方式重構了協商的工具,在往復的揉捏和塑形中「想像」系統的形狀。從中,坎寧安孕育出了面向社群的協作平台維基(wiki)的幾大理念:開放(Open)、遞增(Incremental)、普遍(Universal)、明顯(Observable)和匯聚(Convergent)。 同年,這條信息高速公路跨越了太平洋,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描繪的「環繞陸地的海洋」中升起,化身為「瀛海威時空」(info highway的諧音)——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服務商。其創始人張樹新在中關村的十字路口豎起了一塊大廣告牌,向每個過路人提問——「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答案就在北邊1500米處一座對普通百姓開放的網絡沖浪體驗館。這一年,北京的環城高速公路剛剛通車。由此,一批批「荒原狼」走上了不歸路,高唱著「英特納雄耐爾(international的諧音)一定要實現,網際網路已經實現」。 張文心的動畫影像《瀛海威2020》就是對早期中文網際網路空間的一次冥想式回訪,所去往的正是「瀛海威」這座虛擬城市的廢墟——昔日熱鬧非凡的「主持人廣場」「時空超市」「翰林書院」「新聞夜總會」和「軟體過山車」等如今只剩下些許供人憑吊的「賽博殘碑」。在影像中,用戶wolf404回憶起第一次坐在網絡聊天室里向用戶Lynx1136發出問候的時刻,對話跳入時空的縫隙中,落入一座路標的墳場。每一個路標都曾是一條規則,都曾導向一條前途未知的道路,墳場的地下沸騰著永恆的海洋。一條燈火通明的高速公路從閃爍著寶石綠色光芒的神話之海中升起,一匹披著黃白皮毛的狼在空無一人的馬路上獨自奔跑。在道路的盡頭,狼縱身躍入了孕育著技術理想主義的子宮之海。 25年後,我們每個人都站在這條信息高速公路上,但每個人都變成了荒原狼。比爾的「預言」一條條成為現實:電子商務/政務、視頻會議、智慧型手機(袖珍終端)、智能導航、雲存儲、網上購物、網絡教育、物聯網……同時,他所擔憂的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和個人隱私問題,以及信息不平等導致社會差距加大等問題愈發嚴重。這條通往無限的道路理應讓萬物匯聚,但為什麼我們與這世界的連接並不比網際網路之前的時代更多?我們是在什麼時候,一次又一次地,錯過了高速公路的出口? 數字媒體研究者周蓬岸的作品《1997:通用桌面探險》源自這段旅程的開端時代,同時構成了展覽非線性敘事的首和尾。 在藝術家看來,我們今天生活中的所有數字平台都並非唯一的選擇,而是在各種歷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技術要素的組合。藝術家選擇的開源和自由軟體在跳出當下主流技術框架的同時,再現了各種替代性系統的界面形態和網絡邏輯。在網際網路前歷史堆積的這座路標墳場中考古,尋找開發者先驅們留下的交錯軌跡,我們是否能想像出一座烏托邦之城? 荒原狼的行旅延續了二十多年,信息高速公路兩旁的荒原上陸續出現了一些城鎮的影子,那便是猞猁的孤島。猞猁是自然界最孤獨的漫步者,它們在交配季節長途跋涉,只為找到另一半。猞猁的社會聯系僅限於在最短時間內(個把月的求偶、交配和哺乳期)組建最小型的直系家庭,它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配偶和打發無聊中度過。 另一位策展人張業鴻曾說,成長於網絡空間的他更能理解猞猁這種動物的習性。在我們的想像中,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的猞猁似乎變成了最令人生厭的獨居動物:因為疏於外出,其器官發生了退化,甚至連軀體都突變成了一根食指的模樣,在發光的手機螢幕上重復著點擊、滑動和敲打的動作。 這些猞猁式玩家也將暴力和欺騙帶到了網絡空間。趙邦的《我也只有在夜里需要你》再現了一次猞猁式的情感追逐體驗。藝術家在社交網站「豆瓣」注冊了一個女性ID,創造了一個擁有完整性格背景的虛擬女性角色。隨後他在「求勾搭」小組中發帖,和網友聊了三個晚上。作品再現了這位非真實角色的真實生活場景,藝術家採集了「她」所引發的種種欲擒故縱的語言遊戲和「她」種下的欲望果實,並將展覽空間裝點為一間愛情遊戲戰利品的陳列室。 美國女權主義藝術家安吉拉· 瓦施蔻(Angela Washko)的《遊戲:遊戲》(The Game :The Game )則以電子遊戲的方式模擬了現實生活中的兩性社交遊戲。玩家可以通過這款約會模擬器模擬六位「搭訕達人」(Pick-up Artist,縮寫為PUA)帶來的挑戰。這些「情感殺手」試圖用他們從書和視頻中獲取的技巧來引誘玩家。玩家將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規則的現實性:若要通關,獲得「約會」體驗,就必須應對並接受PUA的挑戰,迎來唯一的「背叛」結局;若拒絕挑戰,遊戲則會結束。 這就是法國哲學家利奧塔爾(Jean-François Lyotard)曾經提過的後現代社會的遊戲規則:一個封閉的系統將以剝奪其遊戲參與權的方式威脅那些可能會改變共識規則的對象。 我們的世界正是一場大型遊戲,它囊括了各種類型的遊戲,大至奧林匹克運動會和資本市場,小至電子遊戲,都以維根斯坦意義上的「家族相似性」的方式構成了世界的遊戲。公平和競爭是這場遊戲塑造的真實的假象。所有遊戲的背後都隱藏著相同的規則:參與遊戲意味著必須遵守規則。 在世界遊戲中,我們必須辨識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玩家:遊戲規則的執行者和制定者,只有後者才是必然的贏家,規則就是他所許下的承諾和謊言。而選擇紅藥丸還是藍藥丸(編者註:此處借用了電影《黑客帝國》的橋段,片中主角若選擇服下紅藥丸,意味著回到現實,選擇藍藥丸則意味著繼續留在虛擬世界中),是否有助於我們看清規則制定者的真身?旅法藝術家姚清妹對所謂的二元選擇質問:在涇渭分明的競技場中,雙色視覺生物能否想像出一個四色視覺者的世界?在她設置的舞台中,紅藍陣營的二元對抗遊戲、「政客魔術師」的啞劇表演和數位「演員-候選人」同台競技的「投票亭」描述了當代西方競選規則的困境——選擇的權利在政治遊戲的劇場里被重復、消耗,逐漸磨去了意義。 規則是身為世界遊戲玩家的我們的桎梏,也是我們的工具。我們理應看到遊戲世界中邊界的存在,也不能忘記規則之前亦存在著一個「自由遊戲」(fiel spiel,取自雅克·朗西埃對席勒和康德所創造的這個詞匯的再闡釋)的世界。只有包含真正的溝通機制且暗藏顛覆性的遊戲行為,才能在社會關聯(而非社交關系)中發展出一些新的結構和別樣的可能。 為了超越僵化的二元衝突,對黑格爾-馬克思二元對立辯證法進行反思,丹麥情境主義藝術家阿斯格·約恩(Asger Jorn)創建了一種名為「三重奏」(Triolectics)的概念模型。為了闡釋他的理念,約恩發明了「三邊足球」(Three Sided Football),在傳統足球比賽中引入了第三方對抗隊伍。美國獨立遊戲創作者軟工業(Molleindustria)設計了三邊足球的電子桌遊版本,不僅賽局必須由三個玩家操控才能啟動,遊戲機制也發生了改變。2009年10月,在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的Veduta項目中,法國藝術小組鹿角(Piedla biche)組織了一場真人三邊足球比賽,展示了把職業足球運動員轉化為藝術作品生產者的可能性。藝術家為已然固化的規則引入的,正是一種不可計算的品質,讓「人生遊戲」的賽局不再只有競爭和衝突,而是充溢著更純粹的流動性和偶然性。 在動物世界里,螞蟻與狼和猞猁不同,永遠以復數形態出現。雖然其個體行為簡單,整體卻能做出智能行為,比如在不同環境中通過最短路徑追溯到食物源頭。這種集群智能(swarm intelligence)建立在復雜的組織架構和包含多樣性及正反饋的行為規則的基礎上。蟻群天生懂得應用各種遊戲來探索世界的運作規則。 群體總是存在著兩面性,蜂群和蟻群是烏合之眾還是智能集群,這全然取決於我們從哪個視角觀看。陳欣、黃鈺文的《涌現》和韓國組合循環故事(Loopntale)的《隱藏禮儀》(Hidden Protocol)從不同角度反思人機時代的智能機制,即智能並不依賴於一個原則或單一的機制,而是來自不同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蘊含著無盡的潛力,問題在於我們如何組織集群,挖掘群體中的智能和力量。而遊戲與協作正是締造社會關聯的一條紐帶。 規則之外,我們還有什麼?也許我們與世界「交織」的真正方式,應是現象學意義上的體驗。對遊戲(play)和遊戲/競賽(game)行為及媒介的思辨貫穿了本次展覽的始末,電子遊戲把抽象的世界遊戲轉化為可感的數碼物實體,而藝術體驗則是通往自由遊戲的唯一路徑。這種體驗又包含了多重的架構:藝術家在遊戲中「反饋」自己的遊戲經驗,對遊戲規則和媒介進行轉譯和批判;同時,作品的交互界面和展示空間(比如美術館)作為受眾與作品之間的中介(agent),成為感知(aesthetic)體驗的發生場所。 遊戲-藝術就是這樣一種實踐:對規則進行引用、闡釋和疊代,通過光、圖像、聲音及交互界面(這些也是電子遊戲的元素)在虛擬/現實世界之間進行信息的輸出/輸入,最終在玩家/受眾身上激發出特定的感知和體驗。重新發明集體遊戲,便是我們再次創造共同語言的時刻。 來源:機核

《群星》社會管理開局加點分享

《群星》中,玩家一般在開局之後,會進行一系列的調整,不少玩家不知道該怎麼調整社會管理,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如下。 社會管理開局加點分享 社會管理/傳統遺珍 優先點至高,至高的順序我推薦 1.降低造船費用 2.降低維護費用增加艦容 3.絕對武力 4.大博弈 5.戰爭推演 在至高點完以後點繁榮,順序推薦如下 1.標準建造模板 2.行政視察 3.利益至上 4.公共工程局 5.星級經營特許 第三個傳統則要看你的運營,如果一產產出不錯,就去點探索 探索優先點出【資料庫上行鏈路】這樣可以點研究補貼法案,研究補貼法案會增加科研人員的電量維護,所以一產不夠不建議去點。 如果運營的不是很好,可以點支配 支配優先點出【工地監督員】,這樣會解鎖延長輪換發令,可以有效的增加一產產出和奴隸產出 來源:3DMGAME

片海拾遺:日式偽紀錄風社會派心理恐怖片《超自然》

白石晃士,喜歡看日本恐怖片,尤其是偽紀錄和怪談題材恐怖片的觀眾,對這位導演的名字應該不會陌生。此人導演或參與導演的電影作品諸如《裂口女》、《貞子大戰伽椰子》、《東瀛鬼咒》、《鬼談百景》等,多是怪談性質的恐怖片。 其實白石也曾是一位熱衷於偽紀錄形式的導演,《靈異咒》、《超自然》和《異教凶鄰》這三部影評就是他在偽紀錄恐怖片領域的代表作。從題材上劃分的話,前兩部都是從攝制組角度出發,以探尋都市靈異現象根源為主線故事;後者則是專注於記錄封閉場所的驅魔儀式,觀感更接近《驅魔人》和《鬼影實錄》。 雖然這三部電影我都很推薦,但今天主要想聊的是上映於2009年的《超自然》(Occult)。豆瓣只有160多人標記「看過」,直到2020年才有網友發布了第一版中文字幕,可以說是冷門中的冷門影片。 片名Occult在英語里的含義是「神秘學」,這點充分體現在了電影海報上:神明、預知夢、古代文字、幽靈、分身、謎之聲、UFO、無差別殺人、OOPARTS(時代錯誤遺物)......海報文字的豐富程度堪比東北一鍋燉,兩小時不到的影片如何塞進這麼多神秘元素?反正在觀看之前我是很好奇的。 相比之下電影的故事倒是不復雜,概括一下就是2005年某觀光聖地發生了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犯人行兇後跳海自盡,留下一樁無頭懸案。3年後,以白石晃士為首的團隊想要拍攝一部關於這起事件的紀錄片,為此找到了事件倖存者江野祥平。對方聲稱事件發生後自己身上發生了很多怪事,白石在跟蹤拍攝江野的過程中,也逐漸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暫停一下,下面就是涉及劇透的部分了。在此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中文字幕的連結,神秘代碼 occu。感謝微博網友@Kucing_提供了本片的第一版中文字幕。但由於這版中文字幕並不完善,地名人名等部分都沒有翻譯出來,影響觀感。我的新版字幕主要基於不明來源的英文字幕翻譯,少量聽譯+意譯,順便調整了時間軸。英文字幕也存在一些錯誤翻譯,故這版字幕多少與電影原意有出入,但絕不會影響大家理解故事情節。 我把導演另一部偽紀錄恐怖片《靈異咒》也放在了一起,這部我更加推薦觀看。 以下是我個人的影評內容,有劇透,推薦看完正片之後再來閱讀。 日本推理小說有個分類叫社會派推理,指的是選取社會性題材,著重於社會寫實的推理小說。按照這個概念,我把這部《超自然》定義為日式偽紀錄風社會派心理恐怖片。偽紀錄、社會派、心理恐怖,我就從這三點來聊聊這部恐怖片的特色和觀感吧。 偽紀錄 如今的偽紀錄恐怖片已經不剩什麼新鮮感了,但我還是百看不厭,畢竟在營造真實感和代入感方面,偽紀錄片風格有著天然優勢,是恐怖題材的絕配。 在《超自然》中,白石晃士以紀錄片導演的身份真名出鏡,全片大部分鏡頭都是由他手上的攝影機拍下的。另一位主演宇野祥的角色叫「江野祥平」,和真名僅一字之差。更有趣的是,你甚至可以在電影里看到黑澤清本人客串——他飾演的角色是一位熱衷研究古跡的恐怖片導演,說是本色出演也不為過。這種有意混淆現實與虛構邊界的細節,可以看作是偽紀錄電影的一抹亮色。 很多偽紀錄恐怖片都習慣把攝影人(機)當工具使用,哪里需要拍哪里,這種被動記錄的方式在我看來並不高明。拿最近比較火的《靈媒》為例,除了血厚防高不怕死之外,你對攝影師還有別的印象嗎?他們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提供偽紀錄視角,除此之外和故事情節幾乎無關,結合得相當生硬。 在這一點上,拍攝於10多年前的《超自然》就做得好多了。白石領導的紀錄片團隊不僅是觀眾的眼睛,還負責推動故事的發展:采訪拍攝受害人江野、前往御晝山調查岩石壁畫、求助學者解讀古文字......攝影機帶著觀眾一同收集線索,拼湊碎片,得出假設。明明是一部恐怖片,竟然給我一種閱讀推理作品般抽絲剝繭的快感,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白石晃士是一個很會利用紀錄片視角講故事的導演,這個優點在他的上一部電影《靈異咒》里更加明顯:發生在不同人身上、看似不相乾的靈異現象通過鏡頭串聯在一起,拼湊出完整的真相,令人大呼過癮。 影片後半段,「攝影師」白石晃士更是從事件的記錄者變成了參與者。他親自協助江野完成了所謂的「儀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自己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種記錄者身份的轉變,在類似的偽紀錄片里並不多見,結合電影中「教旨傳遞」的主題,為影片平添幾分鬼魅色彩。 社會派 雖說大多數恐怖片就是圖一刺激,但《超自然》在呈現恐怖靈異的主題之外,還把目光投向了日本現實社會中的種種問題。 整部電影從一場「通り魔事件」開始,到另一場濫殺事件結束,首尾呼應,「通り魔」(無差別殺人)一詞貫穿影片始終。 現實中,類似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在日本並不少見。2008年——也就是本片上映的前一年,25歲的加藤智大在秋葉原犯下了震驚全國的隨機殺人事件,造成7死10傷的慘烈後果。僅在2001至2008年間,新聞報導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就有7起之多。2010年至2019年間,這個數字上升到了驚人的17起。 20-40歲男性、反社會、施虐人格、有家庭問題、有自卑感,這是日本法務省對「通り魔」事件犯人的特徵總結,這與影片結尾犯下無差別殺人罪行的江野祥平的角色設定是高度重合的。 導演白石晃士在接受采訪時稱電影劇本和不久前發生的秋葉原殺人事件是偶然的巧合,「去年6月我看到新聞的時候,電影劇本已經寫完了......如果我在犯人行兇前拍完電影讓他看到的話,或許他就會改變主意了吧。」 影片中的江野祥平是典型的「浮浪者」形象,即居無定所,沒有固定工作。電影前半段,江野一度以網咖難民的形象出現在鏡頭里:白天出門打零工,晚上就在網咖過夜,頗有三和大神的氣質。 網咖難民也是日本近年特有的社會現象,很多人因為自身經濟原因無法租房,只能靠打零工度日,晚上就住在相對廉價但可以洗澡睡覺的網咖包間中,有些人一住就是幾年時間。 這些情節來自於白石晃士的親身經歷: 正因為自己經歷過這樣的生活,所以關注底層人群的生存現狀。能在一部恐怖片里看到社會百態,稱之為社會派恐怖片也不為過吧。 心理恐怖 終於聊到恐怖電影的核心要素了。《超自然》不是那種靠Jump Scare或是獵奇畫面博取眼球的電影,應該歸類於精神/心理恐怖片,觀感類似於黑澤清之前拍的幾部恐怖片。 鬼、怪物、喪屍這類傳統恐怖元素在本片里都沒有出現。死者的托夢、倖存者身上的傷疤、奇怪的謎之聲、山頂的神秘岩畫......所有線索整合在一起,拋給觀眾一個難以置信的結論:這個世界是有神的,行兇者自認為是被神選中的使者,而隨機殺人則是在完成神的旨意。 乍看之下很扯淡,但這部電影的高明之處就是用偽紀錄的手法讓你覺得一切都是可信的:江野背後的傷疤就是御晝山上岩畫的圖案;死者托夢給家人,說話的口型是「去御晝山」;被采訪的漫畫家在無意識中畫出了御晝山的模樣;而白石導演在三年前的案發當天,本人就在御晝山上...... 冥冥之中,前面所有的靈異現象被串連了起來,詭異的巧合催生出無形的的恐懼感和被支配感——神真的存在的嗎?殺人是神的旨意嗎? 所謂的神旨更像是一種詛咒,這個詛咒經由第一位犯人松木賢之手,傳遞給了事件倖存者江野祥平。電影有一場主角白石和江野在烤肉店的戲,就這麼一段簡單的對話,看得我毛骨悚然,後背發冷。 堂而皇之說出如此可怕的計劃,絲毫不在乎他人的勸解,除了「邪教入腦」之外,想不出更合適的形容詞了。 是的,不靠妖魔鬼怪,光是邪念的傳遞和入腦過程,就完成了心理恐怖的渲染。「因為神諭而發瘋,最終走向滅亡」,這種無力感是不是有點克蘇魯那味了? 其實《超自然》本身也有向洛夫克拉夫特致敬的意思。電影中發現神秘上古岩畫的地方叫九頭呂岩,讀音和「克蘇魯」接近;至於後來攝像機拍到的,腦袋變成觸手團的怪人就更直白了。難怪有老外稱這部電影為「Lovecraftian Japanese Found Footage Horror Movie」(洛夫克拉夫特風格的日本偽紀錄恐怖片) 。 關於結局和一些發散 電影結局非常有意思,值得多說兩句。影片最後,江野在「我」——也就是導演白石的協助下完成了所謂使命,導致數百人無辜喪生,白石被判共謀罪坐了21年牢。 刑滿釋放後,當年的老伙計帶著白石去那家熟悉的烤肉店敘舊。期間老友告訴他,在他坐牢期間,日本爆發了瘋牛病,導致有10萬多人死亡。 結合影片前面對神秘古代文字的解讀,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預言中的大災難指的是瘋牛病,而不是人為造成的屠殺事件。神的本意是提醒人們預防這場災難,但松木和江野或許是受到了其他「邪神」的指引,錯誤理解了神諭,從而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 當然電影對此並沒有多加說明,留白給觀眾自行想像。最終,江野如願以償去到了另一個世界,只不過不是他預期中的美好世界,而是痛苦地獄,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個人打分:7.5/10,拋開五毛特效,非常有代表性的日式偽紀錄恐怖片。 以下是發散時間:江野這個角色讓我想到了另外一部片子《聖人莫㥁》,女主角也是一個宗教偏執狂。結尾她在眾人面前殉道,幻覺里自己成為了發光的聖人。可在其他圍觀者眼里,不過是一個當眾自焚,發出痛苦慘叫的女瘋子罷了。 "religion is poison",並不夸張。 參考與引用: 文中提及的導演采訪,資料來源 來源:機核

研究:氣候危機對個人和社會產生的焦慮水平正在不斷增長

據媒體報導,氣候危機正在對兒童和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越來越大的傷害;領導人必須現在就採取行動,創造一條通往更快樂和更健康的未來的道路。專家們於今日(當地時間2021年10月6日)在《BMJ》上發文警告稱,生態焦慮水平--對環境末日的長期恐懼--正在增長,尤其是在兒童和年輕人中,另外還可能對個人和社會造成重大和潛在的損害。 資料圖 研究人員Mala Rao和Richard A Powell指出,忽視日益增長的生態焦慮的影響有可能會加劇那些更容易或不容易受到這些心理影響的人之間的健康和社會不平等,而社會經濟影響--尚未被隱藏和量化--將大大增加解決氣候危機的國家成本。 他們呼籲領導人認識到未來的挑戰,現在就採取行動的必要性並作出必要的承諾、創造一條通往更幸福和更健康的未來的道路、不讓任何人掉隊。" 他們指出,2020年對英國兒童精神科醫生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57%)的兒童和年輕人對氣候危機和環境狀況感到不安。 而最近對16至25歲年輕人的氣候焦慮的國際調查顯示,氣候變化的心理(情感、認知、社會和功能)負擔深刻地影響著來自世界各地大量的這些年輕人。 他們在論文中寫道,這些發現還提供了關於年輕人的情緒如何跟他們被政府和成年人背叛和拋棄的感覺相聯系的見解。政府被視為未能作出充分的反應,使年輕人感覺「沒有未來」、「人類註定要失敗」。 那麼要做什麼來緩解不斷上升的氣候焦慮水平呢?他們對此回答道:「增加生態焦慮的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樂觀情緒和希望的最好機會是確保他們能獲得關於氣候減緩和適應的最好和最可靠的信息。尤其重要的是關於他們如何能跟自然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個人層面上為更綠色的選擇做出貢獻並跟志同道合的社區和團體聯合起來的信息。」 研究人員最後總結稱:「氣候危機是一種生存威脅,對未來的恐懼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除非有一個共同的統一的全球戰略來解決全球變暖這一根本原因,並給每個人--特別是年輕人和最脆弱的社區--一個更好的未來的希望。」 來源:cnBeta

基因記錄揭示了狗在古代對社會的重要價值

據媒體報導,幾千年來,狗一直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在古代,它們還是非常寶貴的商品。這是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古代狗的基因記錄以及其他一些東西以跟蹤它們的長期活動。 根據這項新研究,雖然這些古代社會相當孤立,但狗的情況並非如此。遺傳多樣性揭示了這些狗的活動,它們表明古代社會可能會將這些動物作為有價值的商品進行交易。狗可能在這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跟現代的工作犬一樣,這些古老的犬科動物可能被用來幫助放牧、狩獵以及根據環境來拉雪橇。這項研究特別關注了古代西伯利亞社會,其指出雖然人類群體在基因上保持隔離,但狗顯示出多樣性,這表明它們跟來自其他社區的狗有互動。 研究人員稱,這種古老的狗交易至少發生在2000年前,但可能開始得更早。該研究指出,這些古代狗的基因多樣性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重大社會變化而發生的,包括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和鐵器製造的開始。 現代狗和它們的祖先--包括西伯利亞哈士奇和薩摩耶犬--有著相同的古老DNA。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狗死後會被用作資源,包括用來製作衣服的皮毛。雖然寵物狗是夥伴,但這些古代社會可能將它們視為幫助人類的有價值的工人。 來源:cnBeta

「真人版泰山」活40年不知世上有女人! 「重返現代社會」8年後悲慘現況曝

越南有一名男子何文郎(Ho Van Lang),他年僅2歲時被父親帶到叢林中生活,父子倆為了躲避戰爭,在叢林中生活了40多年。直到2013年,他們才被帶回村落生活。當時何文郎幾乎不會說話,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女性存在。他努力適應現代社會,沒想到僅僅8年後,他就因肝癌病逝,享年52歲。 ▼越戰時期,何文郎的父親何慶雲(Ho Van Thanh)曾是一名士兵。他親眼看到母親和2個兒子死於戰火,於是帶著妻子和年僅2歲的三子何文郎,還有小兒子何文提(Ho Van Tri)躲起來避難。但他的精神越來越差,後來竟將妻子打暈,帶著何文朗進入叢林隱居。 ▼這對父子在叢林中生活41年,期間何慶雲曾回來尋找妻子,但村民擔心他再打人,就謊稱他的妻子和小兒子都過世了。直到2013年,何文坦的身體狀況變差,父子兩人才回歸文明社會。當時這一消息引發全球關注,這對父子也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2017年時,回歸文明社會4年的何慶雲去世,當時他已經年近90歲。父親去世後,何文郎則建造木屋獨自生活。他從小就被帶入叢林中生活,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所以語言不通,甚至不知道女人的存在。回歸文明社會後,他很努力適應新生活。 ▼探險家Alvaro Cerezo是何文郎的朋友,他認為吃加工食品、飲酒對何文郎的身體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看到他離開我很難過,但對他來說,這也許是一種解脫,因為他在最後的幾個月里太痛苦了。他是一個很美麗的人,我不可能忘記他。他回到文明社會後,我時刻都在擔心他的精神和身體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變化。」 ▼何文郎和父親生活在叢林中時,住在高高的樹屋里,平時會到山間的溪流或河邊飲水。他們的飲食很豐富,有捕獵來的動物,還有野果、蔬菜、蜂蜜等等。回到文明社會後,何文郎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變化,去年11月,他因為胸口腹部疼痛就醫,這才被診斷出罹患肝癌末期。 何文郎當時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唯一的願望就是弟弟和弟媳能幫他找到治癒肝癌的辦法。他想好好活著,想看到弟弟的孩子長大。但事與願違,何文郎於13日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享年52歲。 來源:Daily Mail 來源:新聞館wwwallother

研究稱了解野生動物的個性特徵很重要:社會技能使地松鼠具有優勢

據媒體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項研究首次記錄了金冠地松鼠的個性特徵,這種動物在美國西部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很常見。這項研究發表在《動物行為學》雜誌上,發現松鼠在四個主要特徵上表現出個性:大膽、攻擊性、活動水平和社交能力。 雖然金冠地松鼠種群的生存目前沒有受到威脅,但研究結果表明,了解動物的個性如何影響空間的使用,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非常重要。 地松鼠有個性特徵的事實似乎並不令人驚訝。但是,動物個性的科學領域相對來說還是全新的,就像人們認識到動物個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樣。例如,更大膽、更具攻擊性的松鼠可能會找到更多的食物或保衛更大的領地,但它們的冒險行為也可能使它們容易受到捕食或意外的傷害。 研究主要作者Jaclyn Aliperti說:「這增加了少量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個性很重要,」她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生態學博士學位時進行了這項研究。「在預測野生動物對新環境的反應時,如人類活動造成的棲息地的變化或破壞,在野生動物管理中考慮到個性可能特別重要。」 性格測試 科學家們在科羅拉多州哥特的洛基山生物實驗室研究金冠地松鼠已有幾十年了。30多年前,Aliperti的顧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野生動物、魚類和保護生物學系的教授Dirk Van Vuren將其作為一個長期研究基地。 Aliperti在她的研究中借鑒了這一強大的數據集,同時還在那里發起了一系列的實驗,在三個夏天的時間里觀察和量化松鼠的個性。她指出,雖然沒有針對動物的梅耶-布雷格斯(Meyers-Briggs)測試,但有標準化的方法來量化動物的個性。她觀察並記錄了松鼠對四個測試的反應: 全新的環境:松鼠被放置在一個帶有網格線和孔的封閉盒子中。 鏡子:松鼠會看到自己的鏡像,但它們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 觀察計劃:在野外慢慢接近松鼠,看看它們在逃跑之前等了多久。 陷阱中的行為:松鼠在一個簡單的陷阱中被捕獲,沒有受到傷害,並簡要觀察了它們的行為。 社會技能使地松鼠具有優勢 總的來說,研究發現,大膽的松鼠有更大的核心區域,它們集中在那里活動。大膽、活躍的松鼠移動得更快。此外,更大膽、更有攻擊性和更活躍的松鼠有更多機會獲得棲息地,如岩石。棲息地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提供一個更好的有利位置來觀察和躲避捕食者。有趣的是,棲息地的使用也與社交能力有關。 金冠地松鼠被認為是一種非社交性物種。它們相對較小,使它們很少有機會形成較大地松鼠常見的更緊密的社交關系,這些地松鼠在達到成熟期時通常在家庭單位中花費更多時間。然而,該研究說,"在這個非社交性物種中,傾向於相對更多社交性的個體似乎有一個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社交可能會挽救一隻動物的生命。這種個性差異可以影響松鼠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這可以擴展到數量或社區層面。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校園內的松鼠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校園是許多松鼠的家園,它們已成為校園里的各種榮譽吉祥物。Aliperti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松鼠是另一回事。」 Aliperti指出,這些松鼠主要在樹上活動,與其研究的地松鼠非常不同。然而,她說她的工作已經改變了她對該校校園內的松鼠的看法。 「我更多地把它們看作是個體,」Aliperti說。「我把它們看作是:'你是誰?你要去哪里?你在做什麼?而不是在物種層面上。」 注意到這種個性為觀賞野生動物帶來了更多的個人角度。Aliperti說:「動物個性是一門硬科學,但如果它讓你與動物有更多的聯系,也許人們會對保護它們更感興趣。」 來源:cnBeta

基因專家談男性陰柔 社會環境安全產生「泛雌化」現象

前不久,有媒體發文,批「娘炮形象」等畸形審美必須遏制。 文章稱,近年來,「娘炮形象」在影視界和娛樂圈愈演愈烈,成為一種社會問題。所謂「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一些舉止忸怩作態、喜歡撒嬌賣萌的「小鮮肉」,經由影視製作機構和經紀公司商業包裝和市場運作,成為許多青少年的偶像。 只有多管齊下,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扭轉這股畸形審美風氣。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社會文化審美實現健康發展。 近日,華大集團CEO尹燁在騰訊新聞《財約你》訪談中談到,在社會環境非常安全的時候會產生「泛雌化」現象。 尹燁說,現在的和平年代,不再需要像李逵、張飛這樣的虬髯大漢,大家更趨向於集體向中性化靠攏。但還是會有些擔心的,不應該讓偏陰柔的這一面成為主流。 生命科學上,在平衡種群的時候,有一個詞叫「泛雌化」。 資料顯示,尹燁是哥本哈根大學博士,基因組學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第三屆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專家組成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生物計量專業委員會委員。 來源:遊民星空

人類為何要接吻?只有46%的社會有此種行為

據媒體報導,雙唇相接式的熱吻其實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普遍。人類學家對全球各地的168個文化進行考察後發現,在浪漫情境下,只有46%的社會習慣以嘴唇相接的方式接吻。 關於人類為何要接吻這個問題,目前有兩種主流理論,根源都來自「嬰兒天生喜愛嘴唇接觸」這一說法。其中一種理論認為,我們會將嘴唇接觸與吸食母親的奶水聯系在一起,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反應。 還有人提出,在遠古時期,母親會將食物咀嚼後直接餵到孩子嘴里,從而通過「嘴唇親吻」與孩子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我們在人類的近親黑猩猩、以及其它類人猿身上也觀察到過這一行為。 接吻這一行為之所以在有些文化中很普遍、在有些文化中很罕見,主要是因為人類可以通過許多方式獲得身體享受,不僅限於接吻而已。在那些不慣於親吻的文化中,人們也會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親密接觸,例如,達爾文就曾描述過馬來人的接吻方式:女性蹲在地上,男性則俯身其上,然後雙方迅速地聞一下彼此的氣味。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海岸的特羅布里恩島上,愛侶們則會面面相對,輕輕地齧咬對方的眼睫毛,對很多現代人而言,這可能算不上什麼;但對他們而言,這種行為已經很浪漫了。無論是唇吻、還是以其它方式「接吻」,最重要的都是貼近彼此、分享私密信息的那一刻。 但唇吻似乎是一種人類獨有的行為。如果接吻具有進化學意義,為何我們很少見到動物接吻呢? 我們之所以想要貼近伴侶的面龐,也許只是想好好聞一下對方的味道而已。氣味可以透露很多有用信息,比如飲食習慣、是否患病、心情好壞、親緣關系等等。 但許多動物的嗅覺都遠比人類高超,因此並不需要貼得那麼近、就能聞到對方的氣味了。 來源:遊民星空

[評論]避免技術焦慮 以社會視野看網游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防止網絡沉迷。8月3日,有遊戲公司發出公告回應,將逐步面向全線遊戲推出多項新舉措,旨在控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和消費行為。 在此輪政策和行業動態當中,公眾最關心的依然是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其實,「網絡沉迷會不會毀掉一代人」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問題,在科技史上,這是已經多次出現的「技術焦慮」。 「技術焦慮」的本質,就是把技術從社會當中剝離出來,在真空中推演其影響,放大其危害或益處,把「莫須有」的罪名或榮譽安插在技術上。這種思維方式既無助於我們認識其與各種社會因素的關聯,也不能指導我們對技術開展科學的應用和規范。大到重核裂變,小到手機遊戲,道理都是如此。 正是因為技術和社會整體不可分割,從社會角度出發進行綜合治理才勢在必行。技術不可自我標榜中立,遊戲產業不能以「家庭學校教育缺失才是青少年沉迷網絡主因」為藉口推卸責任。防沉迷系統不完善、遊戲機制迎合賭博心理、運營模式誘導沖動消費、遊戲內容超出適齡范圍等問題長期存在,這些問題同企業無法平衡社會責任與商業目標有明確聯系。企業應當注意發展遊戲產業的社會效益,並且把這一意識融合到產品開發和運營當中,用「合良心」「謀長遠」取代「賺快錢」。 公眾也不應該妖魔化網絡,沉溺於技術焦慮,忽視了社會結構的復雜性以及教育、心理科學的重要性。家長、學校、決策者應當一道,注重青少年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塑造,對娛樂和社交的心理需求,以及體育教育和課余興趣培養。此外,網絡成癮背後的教育文化因素、家庭經濟因素、地區差異因素等也應該得到決策者和學者的更多關注。 實踐已經表明,人類社會當中任何一種技術,都不是「萬能鑰匙」或者「萬惡之源」。技術焦慮或許不失為一種樸素情感,客觀上也能起到引發社會關切、推動變革的作用。但是歸根結底,技術焦慮背後還是對技術的迷信,脫離實際的期望一定會落空。畢竟,現實世界沒有網路遊戲里的世界那麼簡單。 來源:cnBeta

長頸鹿現在被認為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物種

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長頸鹿是一個高度社會性復雜物種的證據。傳統上,人們認為長頸鹿幾乎沒有社會結構,只有短暫的、脆弱的關系。然而,在過去十年中,研究表明,長頸鹿的社會組織比曾經認為的要先進得多。 在2021年8月2日發表在《哺乳動物評論》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布里斯托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佐伊·穆勒證明,長頸鹿一生中多達30%的時間處於生殖後狀態。 這與其他具有高度復雜的社會結構和合作照料的物種相當,如大象和虎鯨,它們分別有23%和35%的生命處於生殖後狀態。在這些物種中,已經證明絕經後雌性的存在為相關的後代提供了生存的好處。 在哺乳動物中 - 包括人類,這被稱為 "祖母假說",該假說認為,雌性動物在絕經後長期生存,以便它們能夠幫助撫養連續幾代的後代,從而確保其基因的保存。研究人員提出,生殖後的成年雌性長頸鹿的存在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發揮作用,並支持作者的論斷,即長頸鹿很可能沿著母系參與合作育兒,並為相關親屬的共同育兒做出貢獻。 佐伊說。"我感到困惑的是,這樣一個大型的、標志性的、有魅力的非洲物種,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這篇論文整理了所有的證據,表明長頸鹿實際上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社會物種,具有復雜和高功能的社會系統,可能與大象、鯨類和黑猩猩相當。我希望這項研究能在沙子上劃出一條線,從這一點出發,長頸鹿將被視為聰明的、群居的哺乳動物,它們已經進化出非常成功和復雜的社會,這有利於它們在艱難的、充滿捕食者的生態系統中生存。" 為了讓科學家們認識到長頸鹿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物種,佐伊提出了未來研究的八個關鍵領域,包括需要了解年長的、生殖周期結束後的成年個體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以及他們為群體生存帶來的健身效益。 佐伊補充說:"認識到長頸鹿有一個復雜的合作社會系統並生活在母系社會中,將進一步促進我們對其行為生態學和保護需求的理解。如果我們對該物種的行為生態有一個准確的理解,保護措施將更加成功。如果我們把長頸鹿看作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物種,這也會提高它們的'地位',使之成為一種更復雜、更聰明的哺乳動物,越來越值得保護。"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鬣狗母親可以將其社會地位和「狗脈」傳遞給幼崽

人有人脈,狗也有「狗脈」。利用27年關於鬣狗社會互動的詳細數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一個團隊確定了一種社會網絡繼承的模式及其對社會結構、等級和生存的影響。鬣狗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物種,通常生活在數量超過100的群體中。但在它們的氏族中,是有秩序的。一個特定的母系等級制度支配著這個物種的社會,雌性對雄性具有支配地位。 雖然研究人員已經深入研究了鬣狗和其他動物的社會結構,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開始研究這種結構是如何產生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依靠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27年來對鬣狗社會行為的詳細觀察,揭開了其群體社會秩序如何形成的奧秘。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鬣狗繼承了它們母親的社會網絡,因此它們的社會關系與它們母親的社會關系相似。然而,地位較高的個體的後代更忠實地復制他們母親的互動,與在氏族社會階梯上排名較低的雌性個體的後代相比,他們的社會網絡更接近於他們母親的網絡。該團隊在《科學》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領導的研究,鬣狗受益於出生在高等級的母親身邊,它們從這些母親那里繼承了它們的社會網絡。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社會繼承過程,表明它非常有效。出生在較高等級的個體在繼承方面更准確,而且他們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這與已經知道的關於等級繼承的情況很吻合。如果你是一隻鬣狗,你在等級制度中處於什麼位置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這項工作建立在Akçay和Ilany在2016年開發的社會網絡繼承的理論模型上。根據這個簡單的框架,動物通過 "社會繼承",或復制它們母親的行為來建立它們的網絡。該模型與現實世界的社會網絡快照非常吻合,不僅是鬣狗,還有其他三種社會物種:瓶鼻海豚、岩鬣狗和睡蜥蜴。 該團隊完善了他們的模型,以更好地了解鬣狗社會繼承的復雜性。他們很幸運地擁有Akçay和Ilany的合作者--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動物學家Kay Holekamp收集的強大數據集,其中包括27年對一個氏族的社會互動的詳細記錄。 來自Holekamp研究小組的野外生物學家細致地跟蹤了一個氏族中的鬣狗如何互動,包括誰和誰在一起的時間以及每個成員的社會等級。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從視覺上認識了該氏族的每個成員。 鬣狗通過他們特定的斑點和其他特徵來識別個體,母親的社會等級會被她的幼崽深深感受到,如果幼崽出生在一個等級較低的母親身邊,今後的成功生存和繁殖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這些觀察使Akçay、Ilany和Holekamp能夠根據哪些個體在一起呆的時間長短,繪制出鬣狗的社會網絡。 這種利用距離來追蹤社會網絡的方法在人類身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兩個陌生人可能會隨機地一起進入電梯。但是對於鬣狗來說,如果一個個體進入另一個個體的幾米范圍內,這表明它們有社會聯系。" 在掌握了每個個體的社會關系的這一情況下,研究人員比較了母親和其後代的社會網絡。他們開發了一個新的指標來衡量社會繼承,以跟蹤一個後代的網絡如何忠實地再現其母親的網絡。 鬣狗幼崽在出生後的頭幾年里緊緊貼著它們的母親,因此母親和它們的後代的網絡在開始時是非常相似的。然而,研究人員注意到,即使幼崽不再花那麼多時間靠近它們的母親,它們仍然保持著相當相似的網絡,特別是對女性後代來說,她們通常會終身保持著氏族成員的地位。一些案例中的數據顯示,母親和後代之間的網絡相似性,特別是女性後代,在六年左右的時間里仍然非常高,後代可能不會經常看到母親,或者她甚至可能已經去世,但仍然有類似的地位較高的朋友。 這種模式對於地位較高的母親來說尤其強烈,對她們來說,社會繼承性是群體中最強的。級別較低的母親的後代不太可能重現他們母親的社會網絡,也許是試圖通過與更多不同的人交往來彌補他們更低的出身。 在這個物種中沒有等級或親密夥伴的遺傳,年輕人與他們母親的親密夥伴的關系都是在生命中很早就學會的。為什麼社會網絡的繼承對高等級鬣狗比低等級鬣狗更有效,一個解釋是低等級的雌性鬣狗往往更經常地獨自外出,以避免與高等級鬣狗競爭,因此它們的幼崽比高等級雌性的幼崽有更少的學習機會。 研究小組發現,具有更相似社會網絡的母子對也活得更長。這種對存活率的影響可能要歸功於這樣一個事實,即花更多時間與母親在一起並因此復制其社會網絡的後代會從更多的照顧中受益。 研究人員指出,社會網絡的繼承可能有助於一個群體的穩定,也對行為如何在群體中學習和傳播有影響。 這項研究還強調了遺傳學以外的因素是如何在關鍵的進化結果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包括生殖成功和整體生存,很多被默認為由基因決定的事情可能取決於環境和社會過程。 來源:cnBeta

MIT曾預言社會將在本世紀崩潰 新研究發現這確實可能發生

據媒體BGR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1972年的一項研究預測,社會將在21世紀中期崩潰,引發了批評和辯論。事實證明,這項研究是正確的,我們作為一個集體確實正在走向這樣一個未來的場景。一篇新論文重新審視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並發現社會崩潰確實可能發生。我們仍然可以改變,而且未來並不是最終的。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人類也不會在2040年時不復存在。但如果預測成真,世界可能會經歷更多的挑戰。 有爭議的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崩潰研究 由《 Club of Rome》出版的1972年研究報告提供了一個系統動力學模型,確定了 "增長的極限"(LtG)。過度開發等因素將助長崩潰,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說這可能在21世紀發生。 據Vice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當時看到了很多批評。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位高級主管現在發表的一篇新論文說,麻省理工學院確定的情況仍然是合理的。 Gaya Herrington是美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可持續性和動態系統分析負責人。她研究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作為其哈佛大學碩士論文的一部分。這項研究並不直接與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掛鉤。不過,這項研究還是發表在畢馬威的網站上,而且還發表在2020年11月的《耶魯大學工業生態學雜誌》上。 當增長不再可能 「鑒於崩潰的前景令人不快,我很想看看哪些情景與今天的經驗數據最為吻合,」作者在畢馬威網站上解釋道。「畢竟,介紹這個世界模型的書在70年代是一本暢銷書,到現在,我們會有幾十年的經驗數據,這將使比較有意義。但令我驚訝的是,我找不到最近的相關嘗試。所以我決定自己來做。」 Herrington研究了10個關鍵變量的數據,以研究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崩潰的預測。她分析了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工業產出、食品生產、服務、不可再生資源、持久性污染、人類福利和生態足跡。她的數據確定了未來幾年可能出現的兩種情況:"BAU2"(一切照舊)和 "CT"(綜合技術)。 "BAU2和CT情景顯示,從現在起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增長將停止,"研究報告總結道。"因此,這兩種情景都表明,繼續照常經營,即追求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即使與前所未有的技術發展和採用相搭配,LtG所模擬的一切照舊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工業資本、農業產出和福利水平在本世紀內下降。" 社會崩潰並不是終點 社會崩潰聽起來像是對人類的「死刑判決」,但事實並非如此。她告訴Motherboard:「經濟和工業增長將停止,然後下降,這將損害糧食生產和生活水平......就時間而言,BAU2情景顯示,急劇下降將在2040年左右開始。」 CT方案仍然會在同一日期前後出現經濟衰退,但不會出現類似於社會崩潰的情況。還有一種被稱為 "穩定世界"(SW)的情景,可以避免麻省理工學院預測的嚴峻結果。但根據最新的經驗數據,這是最不可能的。 人類可以走一條可持續的道路,防止社會的崩潰。經濟增長仍然會看到SW的小幅下降,但它不會像照常營業那樣糟糕。 問題是,社會有大約10年的時間來做出改變路線的決定。一個穩定的世界場景可以取代麻省理工學院預測的社會崩潰。撇開研究模型不談,時間會證明麻省理工學院1972年關於即將到來的社會崩潰的預測是否會實現。 來源:cnBeta

北京多個公交站現李白再世個人廣告 律師:有悖社會公序良俗

為了博得個人出名,一些人也開始劍走偏鋒,通過碰瓷歷史名人的方式,來博得出名。據報導,近日,北京的多個公交車站台出現了一則廣告:一個名為張天佑的人,自稱「李白再世」,廣告上不僅有他個人的介紹,還有他個人出版的詩集。 據媒體報導,北沙灘東、長虹橋北、東土城路南口等多個公交站點,都出現了相同的廣告。宣傳海報上印有張天佑拿著搖扇、寫著個人姓名的宣傳照,還有宣傳其個人詩歌觀點的介紹。他出版的詩集也出現在廣告上,詩集封面上赫然寫著「李白再世」四個字。 而且不知是何原因,這些廣告刊登的地點位於中國文聯大樓、中國作家協會附近。對於這樣的宣傳方式,不少網友直言太過高調招搖。 此外,有記者深扒後發現,這個名叫張天佑的人,從大學起開始作詩,主張詩詞打破格律,全其音樂性,並親身實踐寫了很多詩詞,「李白再世」四個字,即標榜在其詩集《登雲路》的封面之上。 還有網友翻出了2014年拍攝於北京大學門外的照片,那時他就打著「李白再世」的招牌在北大門前賣書了。 對此,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彭艷軍律師認為,該廣告已經涉嫌違反《廣告法》第3條: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內容,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 這則廣告宣傳的內容描述過於誇大,很多隻是個人主觀論斷,缺少科學性、嚴謹性,容易對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引導,有悖社會的公序良俗。 此外,還有網友曝出,如果說「李白在世」的話,有家加油站肯定不服,因為它的名字叫「杜甫加油」。對於這樣的宣傳方式,你又是怎樣看呢? 來源:cnBeta

如何更合理分配新冠疫苗?按照健康和社會經濟因素分配可降低死亡率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COVID-19 新冠死亡率和人口層面的健康因素之間存在空間關系。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 Medicine》期刊上,研究表示美國新冠死亡率 43% 的因素是縣級社會經濟指標和健康脆弱性,其中與慢性腎病患者和住在養老院的人的比例關系最強。 研究表明,根據這些因素分配疫苗可能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嚴重後果,特別是死亡。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科學系高級助理研究員 Sasikiran Kandula 碩士表示:「眾所周知,COVID-19 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具有潛在健康和社會經濟脆弱性的社區。我們的研究估計美國一些關鍵的健康和社會經濟特徵的風險增加」。 同樣來自該大學環境健康科學系教授 Jeffrey Shaman 博士,也是該論文的高級作者補充道:「這一信息可以指導疫苗的分配,特別是在世界疫苗供應有限的地區,以便將它們送到最需要的社區」。 目前,美國的 COVID-19 疫苗接種策略是根據年齡和職業等個人特徵制定的。人口層面的健康和社會經濟指標對確定 COVID-19 死亡風險的有效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研究。 為了檢驗他們的假設,即健康和社會經濟指標可以准確地模擬 COVID-19 的死亡風險,Shaman 和 Kandula 從公共數據源中提取了與 COVID-19 死亡率相關的...

現代社會太干淨帶來兒童的免疫系統缺陷?並不會

根據倫敦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現代社會太干淨,導致兒童免疫系統缺陷的理論應該被掃地出門。在醫學上,"衛生假說 "指出,兒童早期接觸特定的微生物可以通過促進免疫系統的發展來保護兒童免受過敏性疾病的侵害。然而,有一種普遍的觀點(公眾敘事)認為21世紀的西方社會過於衛生,這意味著幼兒和兒童在生命早期可能較少接觸到細菌,因此對過敏的抵抗力較弱。 在這篇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了四個重要的原因,他們說,這些原因推翻了這一理論,並得出結論,"太干淨,對我們自己有利"。 主要作者、醫學微生物學名譽教授格雷厄姆-魯克(UCL感染與免疫)說。"在早期生活中接觸微生物對免疫和代謝系統的'教育'至關重要。在我們的內髒、皮膚和呼吸道中的生物體也在維持我們的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直到老年:因此在整個生命中我們需要接觸這些有益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主要來自我們的母親、其他家庭成員和自然環境。但20多年來,公眾一直在談論手部和家庭衛生習慣,這對阻止接觸致病病原體至關重要,但也阻礙了對有益生物體的接觸。在這篇論文中,我們著手調和清潔和衛生的需要,以保持我們沒有病原體,以及需要微生物輸入來填充我們的腸道,建立我們的免疫和代謝系統之間的明顯衝突。" 在對證據的審查中,研究人員指出了四個因素: 首先,在現代家庭中發現的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們免疫所需的微生物。 第二,疫苗除了保護我們免受它們所針對的感染外,還對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知道,我們不需要冒著死亡的危險去接觸病原體。 第三,我們現在有具體證據表明,自然綠色環境中的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特別重要;家庭清潔和衛生對我們接觸自然環境沒有影響。 最後,最近的研究表明,當流行病學家發現家庭清潔與過敏等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時,這往往不是由清除生物體引起的,而是由於肺部暴露於清潔產品,而清潔產品會造成一種損害,促使過敏反應的發展。 魯克教授補充說:"因此,家庭清潔是好的,個人清潔也是好的,但是,正如論文中詳細解釋的那樣,為了防止感染的傳播,需要針對最經常參與感染傳播的手和表面。通過有針對性的清潔做法,同時也需要限制兒童直接接觸清潔劑的機會。" "接觸我們的母親、家庭成員、自然環境和疫苗可以提供我們需要的所有微生物輸入。這些接觸與明智的有針對性的衛生或清潔並不衝突"。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發現腸道細菌如何影響社會行為的新線索

據媒體報導,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新研究強調了老鼠的社會行為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腸腦聯系。這項研究表明,缺乏某種腸道細菌會增加一種激素的水平,而這種激素會直接激活大腦中有助於反社會活動的部分。 也許微生物學研究領域中最陌生的領域之一是研究腸道細菌和社會行為之間的聯系。有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跟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甚至自閉症之間存在關聯。牛津大學最近的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發現了微生物群和性格特徵之間的關系。 許多最近的微生物組發現都源於動物研究。這些臨床前研究當然不總是將他們的發現轉化為人類,但它們確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線索並未研究人員指導研究方向。 在研究社會行為和微生物組之間的關系方面,當老鼠在沒有任何腸道細菌的情況下繁殖時它們會表現出更多的反社會行為。這些所謂的「無菌」老鼠表現出高水平的應激激素--皮質酮。在人類中,這種激素叫做皮質醇。 因此,這項新研究開始研究反社會行為、皮質酮和腸道細菌之間的奇怪關系。在首次確認皮質酮水平升高和微生物多樣性降低之間的聯系後,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了動物大腦的哪些部分被應激激素激活。 「體內有很多神經元會對皮質酮--稱為糖皮質激素受體陽性神經元--做出反應,並且我們想知道在無菌小鼠中,哪些細胞群和大腦區域負責改變社會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Sarkis Mazmanian說道。 在下丘腦室旁核的一組神經元尤為突出。因此,研究人員隨後阻止皮質酮激活無菌小鼠的這些特定神經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盡管這些老鼠沒有任何腸道細菌且它們的皮質酮水平仍很高,但它們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社會行為。 而接下來則是研究缺乏腸道細菌是如何增加皮質酮水平的。研究人員系統地鎖定了一種似乎直接影響應激激素水平的特定細菌。在給無菌小鼠餵食糞腸球菌後,它們的皮質酮水平下降、社交行為得到了改善。這證實了腸道細菌影響小鼠社會行為的途徑。 Mazmanian解釋稱:「介導微生物組對行為的影響的潛在神經元迴路以前沒有被發現。這項工作加強了人們對腸道與大腦之間聯系的深刻影響的認識。」 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特殊的細菌是如何直接降低皮質酮水平的。研究人員假設其他細菌物種也可能發揮類似的作用,進一步的研究肯定會了解其中的機制。但就目前而言,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見解,了解了響應腸道細菌信號並影響隨後行為的特定神經元通路。 在假設這種共生關系為什麼會進化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推測了幾種可能性。有一種觀點認為,某些微生物的進化是為了促使宿主產生更大的社會行為從而更好地在特定種群中傳播。 「我們很容易推測,共生細菌已經進化出了一些特性,這些特性促進動物在壓力下的社會行為、在群體中傳播微生物、在動物中創造社會群體以保護微生物群落和/或影響動物交配,進而擴大宿主-微生物群跨代共生,」研究人員在新研究文章中寫道。 來源:cnBeta

公平的社會從”不知情的面紗”中演化而來:看帶狀獴如何解決群體不平等問題

新的研究表明,公平的社會已經在帶狀獴中發展起來,因為它們的父母通常不知道哪些幼崽是他們自己的。帶狀獴群體中的母親通常都在同一天晚上分娩,在它們共同的幼崽托兒所中形成了一層"不知情的面紗"。 在這項由埃克塞特大學和羅漢普頓大學領導的新研究中,野生獴群中一半的懷孕母親被定期給予額外的食物,導致幼崽出生體重的不平等增加。 但是在分娩後,吃得好的母親對沒有吃的母親所生的較小的幼崽給予了額外的照顧--而不是自己的幼崽--而且幼崽的大小差異很快就消失了。 羅漢普頓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哈里-馬歇爾博士說。"在自然界的大多數地方,父母都喜歡自己的孩子。"然而,在帶狀獴中,顯著的出生同步性的進化導致了一種不尋常的情況,即母親不知道哪些幼崽是自己的,因此不能選擇給它們額外的照顧。 "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不知情帶來了更公平的資源分配--實際上是一個更公平的社會。" 該研究考察了烏干達的七組帶狀獴。每組中一半的懷孕雌性動物每天被給予50克的熟雞蛋,而另一半則沒有得到額外的食物。在提供食物的繁殖期,出生時的不平等(以體重衡量)比不提供額外食物的時期更廣泛。 埃克塞特大學的麥可-坎特教授說。"我們預測'不知情的面紗'會使雌性動物將它們的照顧集中在最需要的幼崽身上,這就是我們所發現的。 "那些最有能力提供幫助的人向最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並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自己的後代將面臨的不利因素。這種再分配形式的照顧'拉平了'最初的大小差距,並使幼崽存活到成年的機會均等。 "我們的結果表明,不知情的面紗,一個在人類社會中實現公平的經典哲學思想,也適用於這個非人類社會。" 該研究小組包括來自劍橋大學的魯弗斯-約翰斯通教授。這項研究的資金來自於歐洲研究理事會和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這篇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論文題為:"不知情的面紗可以促進哺乳動物社會中的公平"。 來源:cnBeta

小島秀夫談新作:加入社會元素 做出一些預測

在夏季遊戲節開幕式上,《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公布,登陸PS5平台。此外,小島還給出了關於自己新作的新暗示。根據小島,他的新作會繼續就社會元素,「作為遊戲的基礎」,向玩家介紹正在發生的事情,做出一些預測。 對於他的下一個遊戲,他說: 「我不能說得很具體。不再和以前一樣,不是一次一步。(疫情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就像9/11之後一樣:我們必須適應並思考新的創作方式,因為娛樂不能落後。我必須考慮未來會發生什麼。如果像是外星人進入我的遊戲這樣的概念,它對當前的世界狀態不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可以編造任何概念或想法。 但我總是想在遊戲中加入一些社會元素作為遊戲的基礎,向玩家介紹正在發生的事情,也許他們會思考。當然,同時會保持娛樂性。在這種變化速度下,我需要真正考慮做出哪種預測,以及向玩家介紹想法的方式。」 來源:3DMGAME

對蜜蜂形態多樣性的最大規模分析為研究其復雜的社會行為提供新見解

據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對蜜蜂的結構和形態的多樣性進行了可能是最復雜、最詳細的觀察,為長期以來關於復雜的社會行為如何在蜜蜂進化樹的某些分支中產生的爭論提供了新的見解。 該報告於5月26日發表在《昆蟲系統學與多樣性》上,它建立在對蜜蜂近300個形態特徵的分析上,這些特徵在眾多物種中如何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蜜蜂物種間的進化關系有何啟示。這一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復雜的社會行為在攜帶花粉的蜜蜂中只發展了一次,而不是在不同的進化分支中分別發展了兩次或更多--但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案例遠未結束。 Diego Sasso Porto博士十多年來一直在研究蜜蜂的結構和形態,或者說是形態學,他的最新努力涉足了關於蜜蜂進化的一個長期難題。有花粉筐的蜜蜂,包括蜜蜂、無刺蜂、熊蜂和蘭蜂。其中,蜜蜂和無刺蜂是唯一具有高度復雜的社會行為的群體,例如由蜂後、工蜂和無人機組成大型蜂群。熊蜂顯示出不太復雜的社會性,而蘭蜂大多是獨居的。 長期以來,傳統的形態學分析表明,蜜蜂和無刺蜂的關系最為密切,復雜的社會行為在它們的共同祖先中發展起來,然後才是群體分化。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分子遺傳分析的新興技術開始顯示,無刺蜂和熊蜂是關系更密切的 "姐妹 "群體,這將意味著蜜蜂和無刺蜂在它們的祖先路徑分化之後,各自獨立發展了它們的復雜社會行為。 從那時起,這些不同的證據線一直是動物分子和形態學數據集之間不一致的一個臭名昭著的案例。Porto現在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科學系的博士後研究員,他在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博士工作期間,在新研究的共同作者愛德華多-阿爾梅達博士的指導下,涉足了這場辯論。 「一些分子研究人員對形態學的主要批評,甚至來自形態學家本身,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Porto說。「這項工作是一項巨大的努力,試圖為這群蜜蜂獲得最好的形態學數據集,我們嘗試了幾種分析,看看問題是出在形態學數據本身還是出在我們解釋形態學數據的方式上。」 Porto評估了過去對蜜蜂的形態學研究,然後對53個物種的標本進行了新的分析,對每個標本進行解剖,在光學和掃描電子顯微鏡下對解剖結構進行成像,並最終對所有標本的289個不同性狀進行評分。這些特徵往往是微小的,甚至是微觀的細節等。 有了這些大量的形態學數據,Porto應用多種類型的計算機統計分析(或 "家族樹")來評估可能的系統發育,以劃定蜜蜂物種之間的關系。結果有力地支持了以前的形態學發現,即蜜蜂(Apini族)和無刺蜂(Meliponini)的關系最為密切。「從我們的數據集中得到的證據,如果我們只是從明面上看,確實很有力。我們有很多性狀支持這一點,」Porto說。 來源:cnBeta

真實數據顯示:盡管有COVID-19疫苗仍需要進行社會疏導

來自雷克雅未克大學、里昂大學、南丹麥大學和那不勒斯聯邦第二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僅靠目前的疫苗接種計劃對阻止美國第二波COVID-19疫情的效果有限,該研究今天(2021年5月24日)發表在自然集團雜誌《科學報告》上。 研究結果表明,嚴格的社會疏導和其他非藥物方法仍然是必要的,這可以結束美國正在進行的第二波疫情並防止新的問題產生。 該研究將現實世界中的人類流動數據輸入到一個數學模型中,該模型曾被用來預測美國的第二波COVID-19疫情。作為美國地區間一般人類流動性的代理,作者使用了來自OpenSky網絡的數據,這是一個非營利性協會,為研究目的提供真實世界的空中交通管制數據的開放訪問。作者之前開發的數學模型,首先使用第一波大流行的進展數據進行了測試和校準。在這里,他們將該模型部署在飛行控制數據上,結果表明鑒於美國目前的流動率和疫苗接種率,僅靠疫苗接種運動是無法阻止正在進行的感染浪潮的。 雷克雅未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Anna Sigridur Islind博士和Maria Oskarsdottir博士領導了OpenSky數據的工作。"我們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在美國需要對社會疏導和其他非藥物方法繼續保持警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一次性接種疫苗,而且從接種疫苗到產生免疫力有相當長的時間差,"Islind博士說。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使用與大流行病有關的人類流動性的真實世界數據的重要性,並為公共衛生戰略提供信息。這在像COVID這樣復雜的大流行病中尤其重要,而且這種大流行病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是不均衡的,在疫苗接種率、社會疏遠條例和其他措施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 Oskarsdottir博士補充說:"飛行控制數據非常有用,因為它包括關於州際旅行率的真實世界信息,因此對大規模的人類流動提供了寶貴的更廣泛的看法。 來源:cnBeta

科學家發現不可靠的社會科學研究比可靠的研究更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2011年,一篇引人注目的心理學論文在社交媒體、新聞和學術界引起了轟動。該研究稱,人們將網際網路作為一種 "外部 "記憶形式,依靠網際網路獲取信息,而不是自己回憶事實。2018年,當一個心理學家團隊對該論文和其他20項備受矚目的社會科學研究進行測試時,該論文的一項關鍵發現未能得到復制。 但是原始論文已經被引用了1417次--其中400多次引用是在2018年的復制項目之後。平均而言,這遠遠多於該項目中確實復制了的論文。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支持了不可靠的研究的流行。未能復制的社會科學論文平均比成功復制的論文多出153次引用。 馬里蘭大學學院帕克分校的認知科學家Michael Dougherty說,這一最新結果「相當具有破壞性」,他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表示:「長期以來,引用次數被視為研究質量的代表,」因此,不太可靠的研究被更多地引用,這一發現表明在如何評估這些工作方面存在一個「根本問題」。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經濟學家Marta Serra-Garcia和Uri Gneezy對吸引人的研究想法是否會比平凡的想法得到更多關注感興趣,即使它們不太可能是真的。因此,他們收集了三個不同項目的80篇論文的數據,這些項目試圖復制重要的社會科學發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他們周一在《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那些未能復制的論文在Google學術上的引用次數明顯增加,平均每年增加16次引用。Serra-Garcia和Gneezy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在同一時期,高影響力期刊上的論文平均每年積累了約40次引用。 當研究人員檢查了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復制項目之後發表的論文的引用情況時,他們發現這些論文很少承認復制失敗,只有12%的時間提到它。 Serra-Garcia指出,復制失敗並不一定意味著最初的發現是錯誤的。方法的改變和參與者不斷變化的習慣--比如網際網路使用模式的改變--可能會解釋為什麼一個以前的結果可能不成立。但她補充說,她的發現指向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矛盾。科學家們希望他們的工作是准確的,但他們也希望發表吸引人的結果。她說,當結果特別令人驚訝或激動時,同行評審員可能會降低他們對證據的要求,這可能意味著引人注目的結果和較弱的證據往往是並行不悖的。 梅西大學計算生物學家Thomas Pfeiffer同意 "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 "這一準則,他研究復制問題,但沒有參與這項工作。他說,這表明有必要採取額外的保障措施,以提高已發表作品的可信度,比如對什麼是好的證據設置更高的門檻,以及做出更多的努力來關注強有力的研究問題和方法,而不是浮誇的發現。 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Brian Nosek說:"這一發現對於像我這樣的(研究)文化變革倡導者來說是一種貓膩。"他曾帶頭進行了一些復制工作,並且是 Serra-Garcia 和 Gneezy 所借鑒的三個復制項目中的兩個的共同作者。他說,但在過於認真地對待它之前,值得看看這一發現本身是否可以用不同的論文樣本進行復制。 這個結果與以前的研究一致,這些研究表明流行的研究不太可靠。例如,2011年《感染與免疫》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高影響力的期刊比低影響力的期刊有更高的撤稿率。他說,Dougherty的研究--目前是一個未經審查的預印本--發現更多高引用率的論文是基於較弱的數據。但是,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論文對一個不同的論文樣本進行了研究,發現引用和復制之間沒有關系。Pfeiffer說,這表明論文的樣本可能真的很重要--例如,這種影響在高影響力的期刊中可能特別強烈。 Nosek 補充說,如果引人注目的結果的人氣競賽結束了,更強大但不那麼吸引人的論文仍可能長期積累更多的引用。「我們都看過足夠多的青少年電影,知道受歡迎的孩子最後會輸給聰明的怪胎。也許科學發現的運作方式也是如此。可信的研究結果不會得到太多的關注,但它們會堅持下去並最終獲勝。」 來源:cnBeta

左暉的評價兩極分化,是因社會撕裂嗎?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之死,引發反差似「冰火兩重天」的激烈爭論,值得深思。昨天下午,貝殼找房官方微博發表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病去世。有知情媒體很快報導了左暉所患的是癌症,已罹病有年。左暉也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中介鏈家的創始人,其對房地產中介行業之巨大影響人所公認,可以說顛覆了這個行業。 左暉去世時才五十歲,真是英年早逝。對於左暉的去世,網絡上很快呈現出褒貶反差巨大的評價。褒揚者將其看作中國房產中介業偉大的變革者,他促使這個行業健康發展且不斷壯大,造福於廣大買房者、租房者和房東。因此不少人對其辭世表達了惋惜和哀悼之情。持這種態度的有企業界的創業者、職業經理人,大概更多地出於物傷其類。也有一些財經類媒體的記者或評論員,他們了解房產中介行業在中國發展的過往,基於經濟學常識作出判斷。如著名的財經自媒體「獸樓處」刊發了一篇題為《獸爺| 他去當滿天星了》,評價左暉「他的鏈家和貝殼確實做成了很多事。」「所有的中介里,鏈家無疑是最接近全面消滅『假房源』的那家;貝殼的樓盤字典,某種意義上已經成了一個可以與美國MLS相媲美的資料庫,而MLS是美國中介舉行業之力才做出來的;貝殼招聘大量本科畢業生,房產經紀人終於開始職業化了。」 但是,和贊頌之聲對比強烈的是,批評甚至咒罵的聲音也很大。當「新浪財經」的微博發出左暉病逝的消息後,很快跟帖如雲,到今天早晨已有1.1萬多條評論。有人指責鏈家和貝殼壟斷了房源,使租房者和買房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成本,這對初出校門、收入不高的年輕人是雪上加霜;也有曾受過「自如」甲醛房傷害的消費者再一次站出來,加入到批評的陣營。 曾在「自如」甲醛房風波中幫助消費者維權的著名自媒體「呦呦鹿鳴」持有人黃志傑,對當時左暉公開回應「將承擔責任」卻食言的事仍難以釋懷。他發表感慨說:「生而為人,當然是復雜的,我們無法用那些並不相通的人間悲歡掩蓋當事人卓越的商業成就,正如,我們無法用無邊無際的財富,掩蓋『發展中的悲劇』。」 褒者揚之於天,貶者損之入地,對已經告別人世的左暉先生來說,已沒什麼用。就如宋代詩人感嘆蔡邕在戲曲、鼓詞中被編排,「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而對還活著的人來說,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之死,引發反差似「冰火兩重天」的激烈爭論,值得深思。這一現象是不是社會撕裂的表徵呢? 無論從褒揚者還是貶損者的發言來說,都有道理。一些媒體發布的文章已用縝密的事實與邏輯來證明左暉對房產中介業的貢獻,這不能簡單地說是「媚富」吧?而那些批評、指控其壟斷房源、罔顧普通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人,也是有理有據,亦不能指責為「仇富」。 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因為立場、經歷和自身利益的差別而有不同甚至天差地別的評價,本屬正常。大夥兒都說好的人,孔子名之為「鄉願」,是「德之賊也」。而「鄉人皆惡之」的人,也未必就是十惡不赦。歷史上一些改革家,身後所受到的爭議延續千百年,如宋代的王安石和明代的張居正,褒者稱之為救時能臣,貶者稱之為禍國罪魁。 不僅僅是去世的左暉,現在還健在的一些成功企業家——特別是依靠網際網路而積累巨額財富的企業家,都面臨著這樣的爭議。如何看待這些現象呢?我覺得首先應該明白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追求,其放在社會道德層面評價,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偏差。 譬如律師的職業道德要求他在法律范疇內盡一切能力為當事人辯護,減輕罪責,哪怕當事人在公眾看來是十惡不赦之人,這種行為在一些人眼里就是幫壞人說話。所有人包括商人當然應該受道德的規范,企業家要流著「道德的血液」。但作為一個商人,他首先要遵循商業邏輯,在合法的范圍內盡量擴大企業規模、賺取利潤,幾乎每個有追求的企業家都想打敗所有競爭者成為行業老大。這就會使企業家在經營中展示其「冷酷」的一面,嚴格管理員工,想一切辦法壓低成本,在市場競爭中為擊敗競爭對手毫不留情,「慈不掌兵、義不養財」即是此義。可許多在經營中「狼性」十足的企業家獲得財富後,回饋社會卻看上去非常仁義。前不久宣布離婚的比爾·蓋茨就是這樣的,他的微軟多年來受到壟斷的指控,差點被美國政府強行拆分,而他把掙得的大量財富用來興辦公益,惠及全球。你能說他虛偽麼?我以為不是,這兩幅面孔的呈現,緣由是一個人兩種角色的轉換。 對與某個企業發生關聯的具體的人而言,譬如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或員工,他為什麼要做高屋建瓴式的理性思考,進而理解企業家呢?在具體的消費者和員工眼里,我租到一間甲醛含量超標的房間,影響了健康,中介就必須賠償,否則就是無良企業,我才不管這企業做過什麼社會貢獻呢。在「996」困境中的白領和被算法驅使的外賣小哥,同樣是這樣的想法。 社會是分階層的,不同階層的人利益需求有差別和衝突,即使同一個階層、同一個單位的人,也常有因利益分歧而產生衝突的情況。這種大大小小的衝突正體現了社會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正常的、穩健的社會能夠包容、消化這種分歧而不會失控。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各個階層的人機會都比較多,都有較大的空間,也就是說因為蛋糕做大的速度很快,誰都能得到好處,分蛋糕有些不公平大體上能被忽略,出不了大麻煩。倘若蛋糕做大的速度減了下來,「內卷化」程度加劇,分蛋糕是否公平就格外重要,因為有人多分,那麼另一些人分到的就會比以前少。如此,階層之間的矛盾必然加劇。若不能及時維護起碼的公平公正,那麼處在弱勢的一方(特別是沒有趕上經濟快速發展風口而出身平民家庭的年輕人),很可能會產生兩種選擇:一種是早早認輸,做「躺平」一族;一種是誰也別想好,持大家一起遭難的破壞心態。如一段被廣為轉發的某青年寫下的憤怒:「憑什麼那些房東打打麻將,一年房價上漲的好處比我一輩子勤勤懇懇工作還要多?我現在沒有錢、沒有女朋友、沒有時間,很快連青春和希望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讓尊重市場經濟和私人產權?憑什麼?」 左暉之死引發的網絡口水戰,說是社會嚴重撕裂的表徵,或許言過其實,但應當引起社會管理者足夠的深思。既要對弱勢者特別是年輕人維護自身權利有制度性保障,又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對私有財產的保護,讓企業家保持創造財富的動力。這需要公心、定力和精巧的操作技術。 來源:cnBeta

【白夜談】如何避免社會性死亡

今天也是正能量滿滿的一天。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不少社會性死亡的視頻。社會性死亡可能有很多種,我說的主要是那種因個人的某些行為導致自己當眾出醜的情況。 這類社死視頻看著確實搞笑,但同時也在告誡每一個呲著牙的觀眾,如果不小心,自己也許就是下一個被社死的對象。 只要稍微代入一下當事人,人們就會認同,社會性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一切努力去避免的。 關於如何避免社會性死亡,我能想到兩種方法。 一種方式就是要疊防禦,也就是「因為怕尷尬就全點了臉皮」,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防高血厚的人對社死並不在意,他們敢到相親會上扯皮,敢到海底撈蹦迪,出了洋相,大家就多了一個嘮嗑的話題,社會性穢土轉生就是真實存在的超能力。 但這樣的能力是多數人不具備的,這種人本身就不是社死的主要人群。要是會重生,我也不怕死。 還有一種方法則是我個人實踐多年的,就是萬事小心,不要裝逼、不要浪,最好就不要出門,不要見人,不要說話,離現代社會遠遠的。 前一種方法規避的是死亡,而我這種方法規避的是社會。躺平了,就不會被擊倒。沒有社會,也就不會社死。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因噎廢食嗎?錯!噎到就已經是社死了,這就是單純的廢食。 內向從小就是我的標簽,我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自己就是一個內向的人的設定。它不是負擔,有時候反而是我的一個護身符,能夠解決很多的麻煩事。 每當父母讓我給親戚表演一個節目時,我都會用沉默和無動於衷來應對。我內向呀,你們就忍忍吧,拒絕動物表演,從娃娃抓起。 但也許這種任性的感覺有些上癮,讓我可以杜絕一切不想做的事情,而且相比於直接拒絕,不太容易招致責罵。 不知道是內向的性格導致這種習慣,還是這種習慣逐漸塑造了我的性格。總之,當我遇到不舒服的事情或者不想做的事情總會用沉默去解決問題,人稱社交恐懼症。 貓貓都知道,沉默是金 我後來想了一下,小時候的自己確實對社交有所恐懼,有時候和陌生人說話心率都會急劇上升。但後來經過了很多的事情,我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如今的我其實並不恐懼社交,但我恐懼社交可能造成的後果。 當我能夠主導一件事,或者不用考慮影響和後果時,我就會變得開朗很多。但當我無法主導一件事時,做事就會變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 有個常見的網絡現象:在微博看到一個新聞後,寫了一大段的感想,但寫完想一想又都刪掉了,或者只是選擇轉發而不評論,或者設置為好友可見。即使如此,發出10分鍾後,覺得還是有點危險,又回去刪掉了。現實中的我有時就是這種網絡病的實體化。 不知是因為人們的敏感度提高了,還是因為社會的容忍度降低了。社會性死亡的基準線好像在變得越來越低。 昨天我了解到一個社死現場,一個人丟了手機,被好心人撿到,但因為手機的屏保被公之於眾而覺得自己被社死了。然而可能多數人看來,這只是一個很平常的屏保,沒有什麼值得社死的,但在她的心里還是會覺得很羞恥。 我也有一個奇怪的羞恥點,說話不喜歡讓第三個人聽到。倒不是有什麼秘密,只是覺得一般的對話就應該是兩個人之間的。如果不是演講之類的事情,在公共場合大聲話說也會讓我感覺很不舒服。其實大聲話說並沒有什麼問題,有時候想一想自己也有點可笑,但那種抗拒感幾乎成了一種生理反應。 為了不經歷社會性死亡,我需要不斷的避開他人的活動范圍,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為了社死得徹底,又不斷給自己加上新的規則和新的約束。 然而最近我發現,這種方法並不是絕對防禦,有人會說:那個誰怎麼那麼悶,怎麼總是不說話呢? 我又一次感到社會性死亡的氣息,但這次我已經不能再壓縮自己了。 也許人只要活著,就沒法真的社死吧。 貓確實是最不可能社死的社會動物,大自然充滿了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 CaesarZX 來源:遊研社

科學家開發新型大腦植入物 能遠程控制小鼠之間的「社會互動」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光來瞄準轉基因的神經元,展示了控制大腦特定區域的新的和令人興奮的方法。這種技術被稱為光遺傳學,有可能治療從癱瘓到失明等許多衰弱的健康狀況。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在這一領域有了新的突破,他們首次使用一種新型植入物對小鼠之間的社會互動進行「編程」,他們說這為理解復雜的個體群體中等級和關系的形成方式奠定了基礎。 光遺傳學是基於這樣的想法:一些細胞含有使它們比其他細胞對光更敏感的蛋白質,通過將賦予這些特徵的基因插入新細胞,它們的行為在暴露於光下時可以被改變。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新開發的大腦植入物的幫助下,通過給小鼠配備表達光敏藻類基因的改變後的神經元,能夠在轉基因小鼠身上做到這一點。 這種植入物被描述為同類中的第一個。這個微小的無線設備有半毫米厚,位於皮膚下面,但在頭骨的外表面。通過將一個裝有LED的細小而靈活的絲狀探針向下伸入大腦,研究人員能夠通過附近電腦的無線近場通信實時操作燈光。 設計該實驗的西北大學神經生物學家Yevgenia Kozorovitskiy說:「用以前的技術,我們無法觀察多個動物在復雜環境中的社會互動,因為它們被拴住了。纖維會斷裂,或者動物會糾纏在一起。為了在現實環境中提出有關動物行為的更復雜問題,我們需要這種創新的無線技術。擺脫繩索的束縛是非常巨大的。」 科學家們將這項新技術應用於實驗中,小鼠能夠像其他正常小鼠一樣表現,這使他們能夠對動物群體之間的社會互動進行首次光遺傳學研究。 這些齧齒動物在一個圍欄內相互靠近,科學家利用他們的技術激活了與高階執行功能相關的大腦區域的神經元。這導致了小鼠之間社會互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的增加,這能夠通過關閉刺激而得到逆轉。科學家們還可以任意選擇兩只小鼠來加強互動。 Kozorovitskiy表示:「我們實際上沒有想到這能起作用。據我們所知,這是對長期以來關於社會行為中神經同步的一個主要假設的首次直接評估。」 由於光遺傳學涉及到對神經元的基因改造,它目前還沒有被批准用於人類。在這種情況下,是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研究小鼠模型中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性以及對不同刺激的神經遞質釋放的方法。 領導這項技術開發的 John A. Rogers表示:「孤立的動物的大腦活動是有趣的,但是超越對個體的研究,對復雜的、社會互動的群體進行研究,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和令人興奮的前沿領域之一。我們現在有技術來研究這些群體中個人之間的紐帶是如何形成和斷裂的,並研究社會等級制度是如何從這些互動中產生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復雜的社會關系對長壽的動物而言有著特殊意義

研究人員說,長壽動物擁有復雜的社會關系,如朋友和敵人,在進化上是有意義的。一些物種和個體把精力集中在繁殖上(生得多,死得早),而 "慢活"動物則把生存放在首位,並傾向於活得更長。在新的論文中,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自然選擇有利於慢活動物的復雜社會結構--這意味著對於壽命較長的動物來說,了解它們的朋友和敵人更容易,並幫助它們活得更久。 同時,快速生活的物種只有在增加其繁殖機會的情況下才應該費心處理這種社會關系。 位於康沃爾郡埃克塞特彭林校區的生態學和保護中心主任戴夫-霍奇森教授說:"生活緩慢的物種可以負擔得起對社會關系的投資,因為它們活得足夠長,可以享受到回報。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強大的社會關系有利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慢生活物種的生存。我們認為存在一種'正反饋'--某些社會行為會導致更長的壽命,而更長的壽命會促進社會關系的發展。" 霍奇森教授說,有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區別的社會關系對生存的積極影響比對繁殖的影響更大。 因此,快速生活的物種不會像慢速生活的物種那樣從社會關系中獲得同樣的進化優勢。 快速生活的物種的例子可以包括鼩鼱和蟋蟀,而諸如貓鼬、獾和鬣狗等動物,甚至是人類,都有較慢的 "生活節奏"。生命節奏的測量將身體大小考慮在內。較大的動物往往活得更長,但在兩個體型相似的物種中,生活節奏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同樣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的馬修-希爾克博士說。"如果我們想更多地了解社會關系和壽命,我們需要思考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例如進行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野生動物的社會結構,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社會關系、生存和繁殖之間的聯系。"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