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神秘世界

Tag: 神秘世界

神秘世界大氣之旅:手繪風解謎遊戲《Magnus Imago》定於2022年2月3日發售

Sons of Welder 日前宣布,旗下手繪風解謎遊戲《Magnus Imago》將於2022年2月3日發售。作為一款獨立遊戲,本作一次穿越人物、痕跡和符號的神秘世界的大氣之旅,同時遊戲獨特的圖形美學加深了對另一個現實的敏銳印象。 開發者表示, 「Magnus Imago」是冒險、探索和邏輯遊戲的結合。玩家的任務是解決難題,使用對象的適當組合,在他周圍的環境中找到它們,本作具有手繪美學,個人漫畫風格。故事充滿了符號語言,可以引導玩家進入更深層次的哲學反思。團隊努力讓所講述的故事對玩家的個人解釋開放,這就是所描繪的世界模稜兩可的原因。 據悉,《Magnus Imago》呈現了主角在他周圍的神秘世界中了解自己真相的旅程。遊戲中講述的故事旨在觸及諸如靈魂的流浪或幻覺等哲學神學方面。同時,系列下一個計劃的遊戲將是「馬格努斯:趨光性陽性」。 來源:機核

誰設計了《獵魔人:舊世界》?且看波蘭小伙如何創造這個「白狼」誕生之前的神秘世界

這不是我第一次寫關於《獵魔人》的文章了,只不過每次要介紹的產品都有所不同,每一次都有全新的激動心情。從《巫師》到《獵魔人》稱呼的變遷其實就已經是很多粉絲這些年追尋這個經典作品的輾轉歷程,在那個資訊還非常匱乏的年代,真的就是憑著熱愛和執著在玩遊戲,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時代記憶。如今多少年過去,《巫師》這個名字也被《獵魔人》正式取代,各種官方的正版產品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國內玩家面前: 現在,全新的桌遊來了。 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的《獵魔人》系列小說誕生於1986年,創作靈感來自於斯拉夫神話和各種古代的傳奇故事。但當年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一定想不到他創造了一個怎樣的神奇世界。三十多年後的今天,這款誕生於《獵魔人》IP的桌遊產品再次給玩家們帶來了新的感受。 《獵魔人:舊世界》(The Witcher: Old World)是在今年5月登錄KS平台的,立刻引發了轟動,最後45162名玩家為這個項目籌集了超過680萬歐元的金額令人乍舌。 到底這是一個怎樣的遊戲能有如此巨大的吸金魅力呢?咱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 作為IP誕生地的波蘭這些年在遊戲領域的地位可謂突飛猛進,無論是電子遊戲還是桌面遊戲都是如此,遊戲產業也成了波蘭對外文化交流和輸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以前的文章里就提及過,波蘭大使館也會通過遊戲為媒介對外宣傳波蘭,更會為各種大型遊戲展會的波蘭展商站台。《獵魔人》毫無疑問是其中一張「王炸」,而這次推出其桌遊版本的 Go on Board 正是一家波蘭公司,其之前的產品中也有《泰坦國度》這樣國內玩家所熟悉的代表。 而遊戲設計師 Łukasz Woźniak 也是土生土長的波蘭小伙,別問我這名怎麼讀,我是真不知道。不過這個身高將近2米的小哥外號叫「伍基」,所以我就用這個外號稱呼他吧。「伍基」出生於1989年,從初中時代開始接觸桌遊而且一發不可收拾,玩了沒幾年他自己就動手做了一個桌遊網站,而且還錄制各種桌遊視頻節目頗受歡迎。生活中除了設計桌遊之外,「伍基」還經常為當地教會活動和學生社團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這次能操刀桌遊版《獵魔人》正和「伍基」的桌遊視頻節目有關,由於之前拍攝節目的機緣「伍基」和《獵魔人》的電子遊戲出版方 CD Projekt Red 熟識了起來,他了解到 CD Projekt Red 早就有《獵魔人》這個IP改編成桌遊的想法,之前也曾經作過嘗試,例如數字遊戲《昆特牌》和許多年前推出過的一款桌遊產品。 「我在幾年前與他們(CDPR)取得聯系,討論改編他們遊戲的可能性,」「伍基」 在一次接受采訪時這樣說到,「因為我多年來一直在做桌遊,所以當時就開門見山地問他們『再做一款桌遊產品行嗎?』幸運的是CDPR並沒有立刻否定這個提議,所以我開始積極考慮如何說服他們啟動項目。」 之後的每一年,「伍基」都會詢問CDPR是否有意願改編桌遊,而在這段時間里「伍基」也在腦海里勾畫著一個又一個配得上《獵魔人》的設計,他要打造一個能讓遊戲粉絲們認同的桌遊世界。 在否定了自己無數個構思之後,最後留下來的是「動作冒險遊戲」這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對此「伍基」有自己的理解,他將用《獵魔人》電子遊戲中的元素來詮釋設計成果。 「獵魔人無時無刻不在戰鬥,他們追捕那些怪物並殺死它們」,「伍基」這樣介紹到,最終這個遊戲由卡牌構築系統(DBG)來驅動,玩家們可以將各種攻擊組合在一起,以一串狂放暴雨般的攻擊給對手造成更多傷害。玩家的角色也可以通過戰鬥和冒險獲得成長,從而變得更強。 不過,「伍基」多次強調自己的這款作品絕不是簡單的電子遊戲翻版,事實上他在盡力避免這種情況,因為桌遊必須符合其遊戲特性才能被玩家接受。「伍基」在收聽《獵魔人》有聲書的過程里得到了靈感,他認為《獵魔人:舊世界》要圍繞卡牌展開,在某種程度上去重現獵魔人強大的戰鬥技巧。玩家要能感受到發動攻擊、格擋招架、斬殺對手,使用法印等各種戰鬥元素,並能以一個爽快的打擊最終消滅敵人。因為桌遊不具備電子遊戲那樣展現過程的能力,因此這些卡牌的使用就必須能盡可能幫助玩家能夠想像出一場精彩的戰鬥,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地加上一個外皮。 讓玩家在一個通過桌面上的配件構建的虛擬世界里體驗那種迷人的沉浸感,這是「伍基」眼中遊戲設計的關鍵。 「你可以打出一張牌A,然後用B來達成一個組合效果,再用C跟進,最後了結敵人。但這樣實在太無趣了,我會盡量通過遊戲讓玩家能夠產生這樣一種感受:怪物正撲過來,於是你先扔出一個法印,然後看準掩護避開鋒芒反手揮劍猛擊,將其一擊斃命!這些不一定是玩家會說出來的行動,但一定會在他的腦海里被想像出來。」 《獵魔人:舊世界》中玩家會看到很多電子遊戲里熟悉的標志和元素,但對「伍基」來說,改編桌遊不是直接拷貝電子遊戲,盲目地模仿只會讓結果一團糟:「設計這款桌遊不但要盡可能地反應出《獵魔人》的世界觀,而且必須考慮到物理配件和規則所能容納的體量和形式。電子遊戲和桌遊有相似之處,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只是把電子遊戲的元素硬放進桌遊里來則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桌遊的世界里,「伍基」也盡可能為玩家設計了豐富的體驗內容。其中戰鬥固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也絕非全部。 由於遊戲的背景設定在電子遊戲《獵魔人》之前(可以理解為前傳),所以當時還是一個獵魔人最為鼎盛的時代,傑洛特等人尚未登上歷史舞台。玩家們扮演在五所不同學院里訓練的獵魔人,為了贏得榮譽、完成使命奔走於各地,探索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里可能會遇到各種突發情況,這也許是幫助遇到險情的路人,也許會落入險境。但無論如何,這些事件都是構成這個世界運轉的一部分,玩家會體驗到作為一名「獵魔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我在聽有聲小說的時候得到了戰鬥的靈感,獵魔人要面對的錯綜復雜的局面、瞬息萬變的情況都要求戰鬥情景本身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在介紹到戰鬥部分的時候「伍基」這樣說到,「卡牌是這個戰鬥系統的重點,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復制出傑洛特這樣優秀的獵魔人的強大戰鬥技巧。發動攻擊、進行招架、快速斬殺、使用法印、致命一擊……我希望能通過這個遊戲喚起粉絲們的熟悉感,體驗那種冷酷無情的近戰決鬥。不過,桌遊無法像電子遊戲那樣展現出一個動態的戰鬥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選擇卡牌作為驅動基礎,因為卡牌承載的畫面和使用方式可以最好地幫助玩家腦補出戰鬥的全過程,而不是僅僅模擬了一個操作或結算。和其他強調體驗感的桌遊一樣,《獵魔人:舊世界》在遊戲過程中要做到一個關鍵就是幫玩家們搭建出自己的『腦內小劇場』。」 五個學院為獵魔人們提供了五種不同的戰鬥流派,每個學院自然也都有其看家的本領,有的擅長進攻,有的偏重防禦,有的則身形靈巧……這些都會通過卡牌等形式反映出來。再配合上RPG遊戲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成長等系統之後,各位獵魔人就可以開始自己的冒險了。前面提到的各種遭遇事件,會讓遊戲的走向變得充滿變化。在一些事件中玩家們做出的決定不同,未來遊戲的發展脈絡也會隨之改變。 總而言之,在這個魔法橫飛、怪物肆虐的世界里,當五個不同學院的獵魔人在酒館里碰到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呢?當然是誰也不服誰了,這個場景是「伍基」設計遊戲的一個靈感來源:獵魔人們會把酒館吵得天翻地覆,到底誰才是最牛叉的獵魔人!?把你的戰果都擺出來吧!如果你的經歷根本擺上不台面……那不好意思,今天酒館里最顯眼的地方恐怕沒有你的位置。 《獵魔人:舊世界》中文版由米寶海豚引進並出版,並將在8月16日12點於新物集APP進行預售 。 更多有趣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瞬間思路(BG_CON) 來源:機核

解讀Hi-Fi,科普「高保真」,帶你走進音響發燒友的神秘世界

Hi-Fi是英語High-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高保真」,其定義是:與原來的聲音高度相似的重放聲音。那麼什麼樣的音響器材的重放聲音才是Hi-Fi呢?迄今為止仍難以作出確切的結論。音響界的專業人士藉助於各類儀器,通過各種手段,檢測出各種指標來決定器材Hi-Fi的程度,而音響發燒友則往往通過自己的耳朵去判斷器材是否達到心目中的Hi-Fi。判別重放聲音高保真程度的高低,不僅需要有性能優良的器材和軟體,而且還要有良好的聽音環境。因此,如何正確衡量音響器材的Hi-Fi程度,還存在著客觀測試和主觀評價的差別。編撰本文,我試圖解讀Hi-Fi,科普「高保真」,帶你走進音響發燒友這個小眾興趣愛好群體的神秘世界。(本帖文的文字資料來自相關音響雜誌,圖片來自網絡搜索。) Hi-Fi,音 , Hi-Fi=高保真,發燒友口中的Hi-Fi系統一般指技術指標較高的音響器材。 Hi-Fi音響系統從結構上可分為一體式、套裝式及組合式。一體式的音響系統是將各種功能的器材和揚聲器組裝在一個機箱內,不可以隨意拆開,此類機器一般為低檔普及型機器。套裝式音響系統是由生產商設計,將各種器材單搭配成套,各個單元之間可以拆開。音響組合則是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各種型號的器材,進行自由組合。音響系統主要由聽覺系統(人的耳朵)、硬體系統(器材)、軟體系統(信號源)及聽音環境組成。 音源,是指將音源軟體中的磁信號或數位訊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器材,它主要包括DVD、S-VCD、VCD、CD、調諧器、卡座及高保真錄像機等。 功率放大器,主要是將音源器材輸入的較微弱信號進行放大後產生足夠大的電流去推動揚聲器進行聲音的重放。 音箱,是一套音響器材的喉舌,音源軟體最終的聲音依靠音箱來表現,音響器材重放聲的優劣完全靠音箱去表達,因此音箱在音響器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什麼樣的音響才是好音響,能夠有什麼表現的音響器材才是好音響器材? 摒除大部分好音的複雜定義,將複雜的事情單純化,而只取一種表現,那就是:能夠隨便唱就隨便好聽的音響才是真正的好音響器材。說得更明白些:如果您的音響系統很挑片,只有唱少數幾張CD才好聽,而唱大部份的CD都不好聽時,那一定不是好音響系統,因為它偏(Bias)得很厲害。反之,如果您的音響系統隨便唱大部份的無限CD都覺得順耳好聽(嚴格挑出傑出的錄音,那就另當別論),那就代表著您的音響系統聲音很平衡,對各種類型的音樂、各種的錄音都能夠接受,而且有相當水平的表現能力。 家庭影院與HIFI音響的區別 從定義上的區別,Hi-Fi是英語Hight-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高度保真,它要求音響設備在重放過程中,對聲音信號各項指標不失真地放大、處理,以還原聲源的本來面貌,強調的是原汁原味,專門用於欣賞音樂。AV功放,顧名思義A(audio)表示音頻、音響,V(video)表示音頻、圖像,因此AV功放是匯集了音頻和視頻兩種信號處理的視聽放大器,強調的是聲場的氛圍,專門用於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 HIFI音響 AV功放代替Hi-Fi功放會有什麼不足? AV功放在播放大信號聲源時底氣不足這一點可從產品說明書中看,AV放大器在雙聲道狀態下的輸出功率比在四聲道狀態下的輸出功率大。不過,有些廠家說明書標註是一樣的,這時,可以選用大動態範圍的音樂進行試聽,可明顯感到力不從心。這是因為AV功放的總功率消耗大,電源功率儲量不富餘,而Hi-Fi功放則顯得從容不迫。 AV功放走線多影響音質 AV放大器設置多種視頻、音頻埠,接入多組音頻、視頻信號源,造成信號走線多而雜,極易造成信號的相互干擾。尤其是分佈電容的存在,對高音頻及其諧波的影響最大,使優質信號源原有的豐富高頻份量受到衰減或干擾,使聽者領略不到高保真的效果。 AV功放的螢光屏也會干擾音質 AV功放注重方便的多功能操作,面板上設有大型螢光顯示器,使操作直觀生動,但螢光屏用低壓交流燈絲加熱,在脈衝信號的驅動下進行字符顯示,將對周圍輻射出許多電磁干擾,明顯影響音質。 AV功放和HI-FI功放的區別主要就是如上一些。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這里給你列出很多AV功放和HIFI功放的不同之處,但在實際上,這兩種功放的區分並不是那麼的明顯,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這兩種功放的不同之處。於是奸商就利用了這點,把AV功放說成是HIFI功放,以此來抬高價格。 AV功放 Hi-Fi功放 音響系統有哪些主要技術指標? 音響系統主要技術指標有:頻率特性、信噪比、動態範圍、瞬態響應、立體聲分離度、立體聲平衡度。 頻率特性:音響設備重放時的頻率範圍(頻率響應)以及信號幅度隨頻率的變化關係(幅頻特性)。幅度的單位是dB,頻率的單位是Hz。音響系統的頻率響應至少達到32-18000Hz,在此頻率範圍內信號幅度變化應小於2dB。 信噪比:在同一參考點有用信號、與噪音的比值的對數。在音箱輸入點信噪比70dB,人耳距音箱一米噪音幾乎不可聞,Hi-Fi系統一般達到100dB以上。 動態範圍:音響設備重放時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與靜態時系統噪音輸出功率之比的對數。Hi-Fi系統一般達到100dB以上。 失真度:音響設備重放時,音源信號的失真程度。有諧波失真、交調失真、瞬態失真。Hi-Fi系統諧波失真一般小於1%。 立體聲分離度:左右兩聲道的分離度。反映左右兩聲道的串擾程度。 立體聲平衡度:左右兩聲道的信號增益之差。 購機時,信噪比、立體聲分離度、立體聲平衡度是人耳可以判別的,其他指標通過多系統比較作出對比,專家的指導很重要。 音樂發燒友&Hi-Fi發燒友 音樂發燒友是以音樂為主,就是喜歡音樂,尤其是古典交響樂,他們欣賞其要表達的內容、意境等。而HIFI發燒友是以音響器材為主,他們追求的是「原音重現」,器材回放的音樂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講究CD、功放(包括前級和後級)、音箱和線材的搭配,以及聽音環境與擺位。音響發燒友上到古典下到流行無所不聽,他們認為最經典的還是西方古典音樂,好像還很懂音樂,理察·克萊德曼鋼琴彈錯音也能聽出來。從這點看音樂發燒友和HIFI發燒友好像沒什麼區別!一般而言,音樂發燒友很有可能是HIFI發燒友,HIFI發燒友基本上是音樂發燒友。前者有品味,不一定有錢。 後者有品味,又有錢。一套入門級的聽音系統也得三五萬,高的就不說了,幾百上千萬的都有。 Hi-Fi 和Hi-end的區別有哪些? 一般說來,Hi-Fi 與Hi-end在常規的客觀技術參數上,都有著優秀的指標。但如果以這些常規的技術參數高低來區分Hi-Fi 與Hi-end,就難免失之偏謬。常規的技術參數是衡量音響器材優劣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一個優秀的技術參數不管是對Hi-Fi 還是對Hi-end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人們的聽覺對技術參數的敏感程度是有限的。比如千分之幾的失真度差異或是零點幾個分貝的不平衡度差異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難於察覺的。 但是不管是音響器材的設計製造者還是焊機派的發燒友,在自己的實踐中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常規技術參數之外的一些技術參數或是技術特性對器材的音色、音質有著一定的影響。比如,負反饋的引入方式,負反饋深度的選擇,就會對音色、音質有較大的影響,但卻又和常規的技術參數關係不很大。說來也是,音響器材處理的是一個較寬頻帶內多頻率成分及信號幅度變化很大的信號,這一信號在通過非線性系統時很難用簡單的數學模式來表達。 就音響器材的技術參數而言,通常的Hi-Fi 器材,所追求和保證的基本上是常規的技術參數,而且往往去努力達到儘可能高的指標。而Hi-end器材除了常規的技術參數之外,往往要注重更深層的技術參數和技術特性。所以Hi-end器材在常規的技術參數上很可能未見其有何明顯的優勢,但其主觀聽感卻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影響器材素質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電路設計完善外,製造工藝和材料的選取也很關鍵,這一點可以說是Hi-Fi 與Hi-end的差別之一。一般說來,Hi-Fi 器材需求量較大,生產過程中製造工藝的設計往往儘可能簡單以降低成本。元器件的選取也儘可能選用性能價格比較高的品種。而Hi-end的器材就不同了,因為Hi-end的市場遠比Hi-Fi 小,而且如果器材的素質不夠,使用者也不會認為它是Hi-end級的器材。所以Hi-end級器材對製造工藝極為重視,往往對一根導線,一個焊點的位置都極為注重。所用的原件則儘可能地選用一些名牌的優質品。對於器材的外觀,那更是不在話下,往往力求外觀的協調、精湛,以至器材的機械重心位置、機械振動特性都不忽視。在一些音響刊物上,往往會看到形容Hi-end器材的詞語,如論及元器件時用「猛料用盡」,說起外觀時用「形象威猛」,談及工藝時用「精美絕倫」。這些詞語確是當前一些Hi-end器材的客觀特點,不過對於使用者來說,他的追求往往更注重Hi-end器材的音樂表現力,也就是說在追逐Hi-end 器材時更注重的是其音「質」。 那些「形象威猛」、「精美絕倫」、「猛料用盡」的Hi-end器材,個個身價不菲,和大多數音樂愛好者的距離遙遠。但產品是由市場的需求決定的,音響器材中,也有一類器材,這些器材沒有去追求「威猛」的形象和「精美」的工藝,把有限的成本預算用在提高聲音的「質」上。從而使其有Hi-end器材素質的器材向更多的音樂愛好者靠近了。對這類具有高素質的器材,我們不妨稱之為「准」Hi-end器材。 Hi-Fi 器材與Hi-end器材之間很難說有一個明顯的技術參數界限,也不能簡單地以外觀和市場價位來區分Hi-Fi 與Hi-end,一種器材是否可以稱之為Hi-end,往往需要以其主觀聽音感受,其本身技術參數,製造工藝及價格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來評價。 音響器材究竟要擁有哪些要素? 如果你光臨過一些音像店的陳列室,或者去參加過一些音響展示會,您會發現,那些用來演示的高級音響器材真是另人心曠神怡,它們外觀奪目、精美絕倫的工藝更是讓人目瞪口呆,但是一問價錢,不少人都會讓張開的嘴巴合不上去。為什麼一對喇叭,一部功放或者一架唱機都要賣到幾十萬元呢?它們真的有這個價值嗎?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桑塔納汽車一樣會跑,為什麼還要造保時捷或法拉利呢?或者普通的小提琴幾千甚至幾百塊錢就可以買到,為什麼帕爾曼等大師都要用數百萬一把的呢?不用這麼貴的琴他們就不會演奏了嗎?不錯,高級跑車也一樣是4個輪子,名貴的小提琴在外型結構上與便宜的也沒有差別,基本功能上兩者毫無差異,但是高價者所追求的,就是極致的表現。便宜的音響一樣可以重播音樂,但是要講究到完美的重播不使用比較高級的音響器材就無法克盡全攻了。 所以總結成一句話,高級音響和一般音響的差別,並不在於功能上的差別,重要的在於重播音樂的品質!也就是說,音響器材的目的,是以重現錄音現場為最高目標,希望能模擬出一個如幻似真的空間,在這里,演奏者及演唱者的表情、各種樂器的形狀位置都能清晰分辨,使您面對音響,就像面對音樂家一樣,作心靈的交流,令你感動不已。 那麼,音響器材究竟要擁有哪些要素,才能符合這麼苛刻的要求呢? 音質與音色,就算是同樣類型的樂器,也都會有不同的聲音表現,最重要的部分就在於音質的不同。音響器材的音質也會因為內部用料和設計師調音口味的不同,而有差異。當然高貴的音質和音色在一般樂器上是很難出現的,同樣也很難出現在低價的音響系統上。廉價的音響要注意的是能否正確的表達出錄音軟體中不同樂器的差別,倘若播放史坦威鋼琴的錄音聽起來和廉價鋼琴沒有任何區別,那就沒有辦法細細體會優異錄音的妙處了。 高、中、低歌頻段量感的分佈和控制力,一般人耳朵能聽到的頻率大約從20Hz-20KHz,這是相當寬闊的一個範圍,音響器材要儘量能發出這段完整的頻率範圍的聲音,所表現的效果才會更好。通常較難表現的是高低兩端的部分,尤其是在較低的低頻部分,由於人耳對這些頻率部分相對的不敏感,它們需要有較強的能量,而較強的能量需要的功率也很大,不是極高等級的器材很難真正完美地將它們再現出來。所謂高、中、低頻段的能力分佈,就是指在器材所能發出的頻率範圍內,各頻段量的多與少。有些器材高頻段較多,有些低頻感強一些,也有些中頻段的人聲特別飽滿,但高低兩段的量就不是那麼多了。總之不一為足,這就形成了各類音響在底氣上的特色。要注意的是,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整體搭配之後要取得平衡,不要有哪一個頻段特別突出,這樣就不耐聽了。至於各頻段的控制力,則表示「質」的好壞,同樣的,完美的低頻控制力相對比較難得到,許多器材的低頻量感或許很多,但控制力不佳,這種低頻乍一聽起來很「軟」,但由於缺乏收放自如的控制力,會顯得不結實,不飽滿,沒有十足的彈性,溢的滿空間都是,聽的時間一長就會反胃了,當然越好的音響,在各頻段的控制力都會越好,往往有不過不失的表現。 音場表現,音場的表現很重要,可以說是現場再現的首要條件,那麼究竟什麼是音場呢?所謂音場,就是兩隻喇叭所發出的聲音能夠凝集成形的範圍,通常如果兩隻喇叭的擺位恰當(包括與後牆及側牆的距離,喇叭的高度及向內傾側的角度等)一個具體成型的音場就會浮現出來。你甚至可以「看到」,在喇叭的後方各個發聲樂器及人聲的大小,位置及形狀,這就是音場!如果喇叭沒有調整到聆聽空間中的最佳位置,那麼您只能聽到聲音而已,不能夠有「透視」立體音場的樂趣,自然更別提「現場重現」的境界了。音場的表現不但包括了高度、深度與寬度,還包含了音場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就是遠近、深淺、前後、高低等明確關係。以合唱團的演唱為例,不能僅聽到是一片人聲,還要能分出前後排演員彼此之間的高低與遠近,也就是通常講的「層次」。有「高段位」的發燒友將超級音響極品精心調整擺位後,竟能「數出」優質合唱錄音中的「人頭」多少,這並非無稽之談。通常音場的大小形狀會因為不同的錄音而有差異,在播放某些特別以音場深闊驚人的軟體時,也會有音場比實際空間還要再大一些的感覺。另外,要注意的是,完整的音場並不只是能見到各個發聲而已,還有這些發聲體所存在的空間大小,及形狀也要表現出來才行。例如在教堂中的錄音就會有廳堂較高、聲音的殘響回聲較長等感覺,而在爵士俱樂部、體育場等的現場錄音,也應給予聽者不同的空間感受。總之,音場表現的概念,幾乎包含了發燒友常掛在口的「定位」「層次」「深度和寬度」「空間感」「殘響」等詞彙的全部意義。 透明度與分析力,當您的音響系統已經可以有一個音場具體成型的時候,首先恭喜您已經跨出了接近關於 Hi-Fi 的一大步,接下來必須努力的就是提高場內的透明度與分析力。什麼是透明度呢?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可以說明問題,就像隔著玻璃看窗外的景物,如果玻璃很髒就會降低我們的視覺效果,我們期待的是當然玻璃越乾淨越好,甚至最好沒有玻璃,這樣我們才能一覽無遺,同樣的音響系統的透明度越好,聽者也就越容易投入到音樂之中,不會有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矇矓感(當然,如果音樂要營造這樣的效果,是錄音師的事)。至於分析力呢?就視覺而言,就像一個解析力強大的鏡頭,可以拍攝出比人眼所見到的還要清晰的照片,甚至可以再現皮膚的色素沉澱和毛孔的大小,對於音響器材來講,同樣如此,好的分析力能將樂曲中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細節描繪的很真切,鉅細無遺。即使一大片絃樂齊奏時有一張樂譜輕輕落地,你也能聽見! 結像力與形體感,光是能「看到」音場內各發聲樂器的大小、位置及形狀仍是不夠的,還要更進一步要求發聲體的形體要凝聚,不能有鬆懈的感覺,同時,發聲體也不應該有單薄的感覺,而應該是有相應的厚度的,就像一個女高音站在你面前,或是一把高大直立的大提琴,他們在音場中的重現如果只是扁扁的一片,那就大錯特錯了! 樂器和人聲的大小比率,各個發聲樂器和人聲彼此之間應該有適當準確的大小比例,不能有打鼓一敲就占滿整個音場的情形,也不能發生小提琴比鋼琴還大的情況發生;有的音響器材播人聲天碟時獨唱者的口型比例失調,嘴巴大的聽起來可以把整個樂隊吞下去,這樣的音響,即使其餘方面表現再好,也沒有可能讓聽者產生如臨現場的感覺。當然,要做到這點很難的,這是極其卓越的Hi-End音響加上一流的調教功夫才能抵達的境界。 活生感,活生感就是毫不死板,像活的一樣的生動感覺。音樂在音響器材中有著無比的活力,藝術家的演出生機勃勃,該快的時候不會提不起勁,該慢的時候又不會剎不住車。我們常說「動態」、「瞬態」的表現如何,歸根到底,這些專業技術語所指的,就是音響活生感的綜合體現。試想:如果一件音響器材,一張唱片錄音不能讓你很容易的感受節奏的張馳律動、旋律的快慢起伏、音符的跳躍飛舞,自然也不能明確表現室內樂的靜謐和諧、交響樂的龐大壯麗,爵士樂的熱情洋溢,那麼,又如何能夠讓你體會音樂家們的心靈,進入他們的感情世界呢? 整體平衡性,如果一套音響系統以上各項表現都相當不錯,但綜合起來卻給人不和諧的感覺,就好像樂隊中的每個樂手都只顧表現自己,不管他人,那麼結果一定是不忍心聽的。其實,要知道一套音響系統的整體平衡性是否優異是相當簡單的,只要它能夠讓你長時間的一聽再聽,非但沒有不耐煩,反而讓你不捨得關機離去,那就對了!當然,這也表示它有很好的「音樂味」,也就是說,這樣的器材和音樂渾然天成,徹徹底底是為音樂、為藝術度身定造的。這樣的音響幾乎和樂器屬於同一屬性,難求,而且覺得很離譜! 好了,這麼多要素是不是已經讓你覺得眼花繚亂了呢?其實只要記住越好的音響越能讓人感受到活生生的音樂,就好像在現場獲得的美感和動感,那就夠了。瞭解這些,希望諸位在今後看到天價級的Hi-End器材時,不再驚愕,同時希望在閱讀有關Hi-Fi的報導欄目時,心有靈犀,不再滿頭霧雨。因為你已知道,發燒友在不斷追求的是什麼?對,正是離藝術近些,再近些。 空間感,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間感。請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聽到。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什麼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說,如果聽不到完整的堂音,那麼空間感也無法完整的再生出來。 什麼又是堂音?堂音與殘響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分人誤認堂音就是殘響。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殘響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後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瞭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除了感性的意義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換句話說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的時間延遲,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因此,如果我們無法在軟體中聽到堂音的話,我們便無法看到空間感?殘響在一般的解釋中,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射音。但是,殘響有一個更嚴苛的時間定義,那就是指一個猝發音發生之後,聲音的能量衰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60dB)的時間長度。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會說: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真豐富、真美,而應該說殘響較長較短。反過來說,我們也不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太短,而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真豐富、真自然。 細節再生,細節大概是泛指樂器的細節、堂音的細微再生與錄音空間中所有的雜音。一件音響器材細節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經由ABTest比較出來。為什麼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細節較多呢?我想這與低失真、高訊噪比、高靈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關。細節少的器材聽起來平板乏味:細節多的器材起來趣味盎然。一件優秀的音響器材,其細節的再生當然是豐富無比的。 HiFi鑑賞音響的有關基本概念 一、電聲學名詞解釋 純音:它有兩種含義:(1)指瞬時聲壓隨時間作正弦變化的聲波;(2)指具有明確單一音調的聲音。 基音:是指複合音中頻率最低的成分。 泛音:複合音中頻率高於基音的成分,其頻率可以是基音頻率的整倍數,也可以不是。各種樂器用不同演奏方法能產生數量和強弱各不相同的泛音成分,即使基音相同也能具有不同的音色。 聲波:彈性媒質中傳播的一種機械波,起源於發聲體的振動。聲波範圍為20Hz-20KHz、頻率高於20KHz的聲波為超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為次聲波,超聲波和次聲波一般不能引起聽覺,只有頻率在兩者之間的聲波才能聽 到,我們把能夠聽到的聲波稱為音波或可聽聲。 聲場:指媒質中有聲波存在的區域。不同的聲源和環境可以形成不同的聲場。 響度:又稱"音量",人耳對音量大小的一種感受。取決於聲強、頻率和波形。 音色:又叫"音品",主要由其諧音的多寡及各諧音的相對振幅所決定。 二、人耳的聽覺特性(人耳對聲音的方位、響度、音調及音色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存在較大的差異。) 方位感:人耳對聲音傳播方向及距離、定位的辨別能力非常強。人耳的這種聽覺特性稱之為「方位感」。 響度感:對微小的聲音,只要響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覺到,但是當聲音響度增加到某一值後,即使再有較大的增加,人耳的感覺卻無明顯的變化。通常把可聽聲按倍頻關係分為3份來確定低、中、高音頻段。即:低音頻段20Hz-160Hz、中音頻段160Hz-2500Hz、高音頻段2500Hz一20KHz。 音色感:是指人耳對音色所具有的一種特殊的聽覺上的綜合性感受。 聚焦效應:人耳的聽覺特性可以從眾多的聲音中聚焦到某一點上。如我們聽交響樂時,把精力與聽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出的聲音上,其它樂器演奏的音樂聲就會被大腦皮層抑制,使你聽覺感受到的是單純的小提琴演奏聲。這種抑制能力因人而異,經常做聽力鍛鍊的人抑制能力就強,我們把人耳的這種聽覺特性稱為"聚焦效應"。多做這方面的鍛鍊,可以提高人耳聽覺對某一頻譜的音色、品質、解析力及層次的鑑別能力。 音響系統重放聲音的音域及音頻範圍是如何劃分的?各個頻段對音樂的表現如何? 音響系統的重放聲音的音域範圍一般可以分為超低音、低音、中低音、中音、中高音、次高音、高音、特高音八個音域。音頻頻率範圍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頻段:低頻段(30~150Hz);中低頻段(150~500Hz);中高頻段(500~5000Hz);高頻段(5000~20000Hz)。30~150Hz頻段:能夠表現音樂的低頻成分,使欣賞者感受到強勁有力的動感; 150~500Hz頻段:能夠表現單個打擊樂器在音樂中的表現力,是低頻中表達力度的部分,主要表達演唱者語言的清晰度及絃樂的表現力;5000~20000Hz頻段:主要表達音樂的明亮度,但過多會使聲音發破。 音響發燒友常用的術語較為抽象,常用的術語如下: 神經線,主要指輸送低電平(毫伏、微伏級)、小電流的信號線。一般神經線為音頻、視頻兩用,較高級的神經線兩端的插頭為鍍金的RCA插頭,並在導線的表面塗有防靜電保護層。 發燒線,主要是指截面較大、股數較多的音箱信號傳輸線。 煲機,所謂煲機類似於機械類機器的摩合期,即將音響器材工作一定時間後,使機器內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同,使各級放大器的工作狀態達到最佳點,此時重放的聲音為最佳。 摩機,所謂摩機源於英文Modify,意為修正、修飾。發燒友對音響系統內的元器件或線路進行更換、改造,使其升級,稱之為摩機。 爆棚,所謂爆棚是指音響器材在重放時,當樂曲進入高潮時所產生的震耳欲聾的氣氛。 膽機,膽機是指採用電子管製作的放大器。電子管放大器溫暖通透的音質讓老一輩發燒友至今難以忘懷。  石機,所謂石機是指採用電晶體製作的放大器。 膽石機,即為電子管與電晶體混合製作的音響器材。一般將電子管作為前級放大器,電晶體作為後級放大器。 環牛,所謂環牛是指環形變壓器,它與普通變壓器相比漏磁較小。 大水塘,大水塘是指電源濾波電容,一般為10000μF以上的大容量電容。 靚聲,指音響器材的重放聲音質很好,達到了高保真的要求。  解析度,指音響器材的重放聲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給人以"清澈見底"的感覺。 染色,所謂染色是指重放過程中由於聲波的振動使其它物體或材料出現共振而產生的重放聲中沒有的聲音。它對重放的效果是有害的。 咪頭,指各種話筒。 補品,指對音響系統進行改造時所使用的質量較高的元件。 音響發燒友裝修四要素 有人買的進口音響設備,耗資雖巨,但聽起來效果卻不佳,與之"土炮"族發燒友搞的廉價設備相比還相去甚遠。後經幾位深諳此道的"權威"人士前去試聽會診,才知道是家中的聽音環境太差所致。改善聽音環境,便成了提高音響放音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1.選定最佳房間及最佳位置家庭影院及欣賞音樂用的房間其最佳形狀為矩形,以房間面積儘量大些最為理想,但因有的居室條件有限,可能會出現多種不盡人意的房間形狀和面積,這時仍應注意在室內將主音箱左右兩側儘可能對稱擺放。正方形的房間不理想,也可採取將主音箱以牆角為中心對稱擺放的方法。音響設備與視聽位置應在房間較長的兩端,兩隻主音箱之間的距離應不小於2米並與視聽位置成等腰三角形或等邊三角形,主音箱正面應稍向內側轉呈八字形,外側及後背距牆最好各留0.3米以上的空間。其高度一般以高音喇叭稍高於人坐姿時雙耳的高度為宜。 2.要合理的選用吸音材料能在居室裝修時就考慮選用一些具有一定吸音功能的材料是最好的,如無紡布牆紙、帶有浮雕花紋的牆紙等。但也要注意吸音材料切忌鋪貼過多,否則會使聲音發乾發澀,缺少圓潤、悅耳的空間感,同樣會失去音樂的魅力。如居室條件有限,不可能獨闢一間做家庭影院或聽音室,那麼在客廳內放置音響兼做家庭影院或聽音環境為上選,如果將書房或臥室作為家庭影院或聽音環境,其效果便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如一側是水泥牆,而另一側是大型櫃類家具,則需在水泥牆一側懸掛一兩幅具有吸音性的布質裝飾畫或掛毯等做些聲學上的補償處理,使主音箱的兩側的聲學性能儘可能接近對稱。若圖簡單省事,利用落地窗簾、地毯也可收到一定的吸音效果。這樣做後可有效地減少部分反射聲,提高聲音的清晰度,從而改善聽音效果。 3.要緊固門窗,隔音防振發燒友大都有這樣的體會,即在欣賞音樂時若聲音開大,室內的某一部位如門窗或其它小物件會隨著音樂的某段頻率一起嗡嗡作響。這種諧振現像要想有效地避免,應注意室內天花吊頂不可做成空腔體式,家具也以少為佳,且應避免放置敞口的櫃類家具,因其實際上也是腔體;音響環境中也不宜擺放輕巧的殼體工藝飾品。門窗的玻璃(包括家具上的門玻璃),一定要安裝牢固,並注意縫隙處的襯墊。若聽音環境臨街或近鬧市,嘈雜聲過大,還應採取隔音措施,方法為除密封門窗縫隙外,最好能將門窗玻璃改為雙層以使隔音性能大大提高。為使振動減為最低程度,不妨採用"I"字形或"Z"形音箱架將音箱架起,無條件者也可把音箱放在低櫃上,但低櫃最好沉穩結實,里面需放滿物品。 4.要使用電源專線家中的電度表要換為5安培以上的。音響用電、廚房用電、照明用電、空調用電等也都要各自設立專線,以互不影響。如條件有限,至少應單獨為音響設備安設一條專線,並最好與其它家電避開同時使用,否則吸塵器、電吹風、微波爐、計算機、空調等電器均會產生電雜波,造成噪聲影響視聽效果。 形形色色的靚聲措施 希望自己的聽音設備上些檔次,在追求中樂此不疲,是發燒友共同的心理和行為。欲使聽音設備有高檔次,只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就不難,在行家的指導下買搭配得當的高級器材,再請專家相助對聽音室做符合聲學要求的精心處理及對器材進行正確的調校,目的就算達到了。但這種情況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猶如天方夜譚。正是由於絕大多數人不具備此種經濟實力,但又不甘於自己的設備音效平平,於是就把靚聲寄託於花錢不多的周邊設備的使用和其它相關措施的採用上。那麼常用的靚聲措施有哪些呢? 器材的合理搭配,講究器材的合理搭配是必須的,但如何搭配才算合理卻難有定式。一般來說,器材搭配除功率、阻抗及其它相關技術指標要匹配之外,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檔次是否相當,二是能否達到或接近聽音者所喜歡的音質音色。由於聽音者有不同的喜好和需求,也就存在著不同的搭配思路。比如特別喜愛強調某種特點的就可進行"強強搭配",喜歡中性或為某種器材抹平個性的,就需進行"互補搭配"。無論音源、功放、音箱、線材,都存在冷、暖,快、慢,軟、硬的不同特點,搭配不當,就達不到個人的意願,也枉費了付出的錢財。然而儘管器材的特點和聽音者的要求各異,但"靚聲"是聽音者主觀上的共同追求,客觀上的音質好、差也是有著能夠被認同的基本標準的。一套設備要達到高音亮麗,中音飽滿,低音厚重,且能夠表現出通常所說的定位準確,動態凌厲,音場寬闊,音色純凈,空氣感豐富,音質富有彈性等等,不是僅靠合理的搭配就都能達到的,前提必須是每個單件器材都有很高的素質。因此,我們這里所說的通過合理搭配達到靚聲,不是脫離實際的奢求"最好",而是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所力求的"儘量好"。無數專家、音響發燒友的實驗證明,在同等付出的前提下,器材間的搭配是否合理、得當,所收到的效果確有很大不同。 對聽音室的聲學處理,對聽音室做符合聲學要求的精心處理對於放音效果極為重要,但這又是最為複雜,最需要專業知識,且可能是投資最多的一個環節。聽音室對音效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房間的體積和長寬高比例;二是房間的設置結構,如門、窗的數量、面積、位置,房間內壁六面(或更多面)所使用的材料,這些材料(也包括室內陳設)的聲反射或者說吸聲的特性和指標值(由吸聲係數等決定的混響時間)。作為一般家庭,由於不可能專為聽音設備度身定做一個在空間和結構上都非常標準的房間,而是只能讓設備適應已有的房間條件,所以只能在內裝修和附屬設施上做文章,包括隔斷或儘量減少室外噪聲;使用木板、壁布、地毯、窗簾及諸多吸聲材料;去除或調整易於引起共振導致噪聲的室內雜物;避免存在形成駐波的過多對稱或凹形腔體結構等。 對器材進行正確的調校,要獲得好的聽音效果,不是買回一套質素優秀、搭配合理的設備就萬事大吉,而還需要對器材進行精心的調校。就調校器材的廣義說,應包括所有周邊設備的使用和靚聲措施的採用,但通常主要指兩方面,一是設備間的正確連接,對各種技術參數進行正確、適度的調整;再是器材的恰當擺位(如音箱與後牆側牆的距離,置放的高低,與聆聽者形成的夾角,聽音位置的設定等),以及其它為達靚聲進行的設定、調整。由於聽音室的不同,器材的"能量"和各方面特性不同,音箱等器材的擺位及相關的各方面調校只能依據實際情況而定,檢驗的標準不僅是客觀上的科學數據和理論,更多的還是聽音者主觀上的聽音感受。欲達到最佳的靚聲狀態,往往需要進行反覆多次的試驗對比調整。 器材的避振,設備在水平擺放前提下越穩固越益於靚聲。高檔器材一般有足夠的"體重",不僅是用料足所致,也是為了穩固(或在客觀上起到穩固作用)。非常講究的設備連音響架都要使用"重料"(優良材質)並有很高級的防振措施。數萬元級的CD轉盤自重要超過幾台中低檔CD機的總重量。最講究避振的器材當屬音箱,除加強自身重量外,要使用能讓音箱平穩的腳釘。腳釘多為金屬的,也有橡膠的和木製的。鑒於每隻音箱的4個腳釘不易構成一個穩固的平面,於是一些高級音箱的腳釘可以做精確的調整,還有的附以專用的承托基座。也有的燒友主張用3隻腳釘按倒品字排列以自然構成一個負重相等的平面(如果不形成等邊三角形或三角形的位置在平面上分配不均是否於穩固不利筆者未親試過)。有些燒友聲稱不同材質的基座、腳釘可產生不同的音色,例如主張使用紫檀木、水晶石等材料或用兩種特定材質疊加等,這顯然是超出了避振的範圍,延伸了腳釘的作用。音源、功放等其它器材也需避振,一些燒友同樣給它們裝上腳釘,並採取重壓、固定等方式避振。有相當條件的給每件器材單獨使用器材架,使它們互不相連,消除振動帶來的互相影響。 Hi-Fi音箱的擺位 在影響聲音的所有條件中,喇叭如何擺位要占很大的比重。雖然說要有好的聲音表現,良好的空間條件,器材的完美搭配,喇叭的合理擺位,和微調都很重要。不過,擺位是否合理的重要性要明顯超過其他三項,特別是,這是不用另外花錢就能夠大幅提升聲音品質的唯一項。 相對於AV,Hi-FI擺位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喇叭與聆聽空間是一體的,聲音的各種表現都是在喇叭與聆聽空間的二者互動中產生。或者說,空間,喇叭擺位和聆聽位置的選擇是三者互動的,無論空間條件是如何的惡劣,能夠找到三者互動的最佳平衡點,就能夠讓音響發出好的聲音。 這里,為大家介紹幾種業界所公認的喇叭擺放方法,在一般的空間中應該總能夠找到一種最適合您的擺法。當然,如果您覺得這幾種擺位方法的效果都不是特別理想,也大可以嘗試另外合適的方法。畢竟,喇叭的擺位變化無窮。歸根結底,在每個房間都會有一個位置,一種擺法會讓您的喇叭與房間發出最和諧的共振效果,找到共振效果最佳的那個點,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最佳喇叭擺位。 三一七比例法,將房間長度分為三等分,喇叭擺在三分之一長度處,二喇叭之間的間隔為房間三分之二長度的零點七倍。喇叭有一定向內的投射角度,聆聽位置可以貼近後牆。這種擺法比較適合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房間,可以讓聆聽者的得到平衡的聲音與寬廣深邃的音場表現。 三三一比例法,將房間的長度分為三等分,寬度也均分成三等分,喇叭擺在長度與寬度的第一等分焦點上。喇叭有一定向內的投射角度,聆聽位置可以貼近後牆。這種擺法比較適合於尺寸較大,比例均勻的房間,與前一種擺法不同的是兩個喇叭之間的間隔較窄。效果與前種擺法比較接近。 螺孔擺法,將喇叭擺在房間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長度之間,然後將兩個喇叭儘量靠近兩側的牆壁,二喇叭的向內投射角度要大於45度。聆聽位置要在投射角交叉線焦點後面約一公尺的地方。這種擺法對於高音太過尖銳,中音不夠豐滿,而低音又明顯不足等缺點有比較好的改善。而且,在很多不太理想的聽音環境中採用這種擺法往往會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正三角形擺法,喇叭要離開後牆與側牆一定距離,將兩個喇叭與聆聽者的位置擺成一個正三角形,喇叭向內的投射角度要大於四十五度。對於小房間,後級功率也不大的條件時,這個三角形可以小一些。而碰到大房間,後級功率也比較大時,這個三角形也可以擴展的比較大一點。這個擺法就是平時俗稱的近音場聽法。他可以減少四面牆的反射音對於喇叭直接音的過度干擾,因而能夠得到很好的定位感和深遠的音場表現。這也是能夠聽到最多細節的擺法。 長邊擺法,將房間比較長的一邊作為喇叭後牆,其餘條件按照正三角形擺法。聆聽位置不要過於貼近後牆,最好留出一定的距離。這種擺法可以明顯增強中頻與低頻,不過音場深度會比較差。因此,最好是第一到第四種擺法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時,再嘗試這種擺法。 菱形擺法,這種擺位方法只能用於正方形的空間。將正方形空間視為菱形,喇叭擺在菱形兩條邊靠牆處。喇叭後面的菱形尖角與聆 聽位置後面的菱形尖角要做聲波擴散處理,兩個喇叭要離牆一段距離。這種擺法可以解決正方形空間低音駐波太強的問題。 貼牆擺法,這是最古老的擺法。將喇叭貼近後牆。這種擺法可以使高,中,低頻取得平衡,不過會使音場深度和寬度變淺。 耳機擺法,這種擺法顧名思義就是將音響放在耳朵的兩邊,各離聆聽著一個胳膊的距離,就想給聆聽者戴上一個耳機一樣。這種擺法對於其他的條件要求相對很低,可以得到很好的聲音細節表現和強大震撼的低頻效果。 以上八種擺位方法都是針對雙聲道喇叭的,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時間差是二聲道營造虛擬音場的要素之一。而在電影環繞音效中,環繞音場都已經被實現營造出來了,不需要藉助喇叭的擺位才能取得。 全貼發完,謝謝閱讀! 來源:kknews解讀Hi-Fi,科普「高保真」,帶你走進音響發燒友的神秘世界
《數碼寶貝:絕境求生》劇情畫面公開 主角踏入神秘世界數碼寶貝:絕境求生

《數碼寶貝:絕境求生》劇情畫面公開 主角踏入神秘世界數碼寶貝:絕境求生

萬代南夢宮今日(12月5日)在其官方微博上放出了《數碼寶貝:絕境求生》的數張劇情畫面截圖,同時還附上了一小段的遊戲介紹。 官方微博: 「參加校外教學的百束拓真一行人,在樹林間發現了一座神社,突然間濃霧四起,眼前出現了數只不知名的怪獸…… 不僅如此,原本的學校也在瞬間變成老舊的廢墟,更多的怪獸現蹤!在尋找神秘現象原因的同時,必須設法在充滿未知的世界,生存下去……」 最新劇情畫面: 《數碼寶貝:絕境求生》是一款生存模擬RPG遊戲,目前計劃於2020年正式發售,登陸PS4/Xbox One/PC和Switch平台。 來源:3DM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