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端午奇妙游

Tag: 端午奇妙游

曹植誠不我欺!「洛水女神」絕美出圈,河南衛視怎麼又刷屏了?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的舞蹈《祈》,賦予了曹植《洛神賦》具象的呈現。 當網友們發自內心贊嘆「曹植誠不我欺」,河南衛視就註定在傳統文化節目上擁有一席之地。 ▲《祈》. 圖片來自:微博@人魚灝浩 端午奇妙游之前,河南衛視還有牛年春晚「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也取得了不少回響。 河南衛視的出圈,既是因為它所在的是「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的河南,也是因為它能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創新的策劃,去賦予傳統文化當代的魅力。 端午奇妙游的奇妙之處 端午奇妙游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當然就是美感和力度兼具的水下飛天舞《祈》了。 在水中,人的服飾和身體能夠擺脫重力,更加柔和地舒展開來。《祈》的主角是洛水女神,為了達到最佳效果,舞蹈和拍攝全部在水下完成。但與此同時,水中阻力大,舞衣也吃水,衣服若想吳帶當風,動作要顯舉重若輕,是非常不容易的。完成這樣的表演,舞蹈功底、潛水能力、水下穩定性甚至表情的控制都不能少。 ▲《祈》. 圖片來自:微博@人魚灝浩 舞者何灝浩有潛水和花樣游泳的經驗,她 50 秒換一次氣,一段一段地拍攝,拍了上百個視頻,在水下泡了 26 個小時,噴了多次定妝噴霧,發飾用魚膠粉定型,才拍出了這個「有 1600 多年歷史的水下飛天」,攝制組也同樣要泡在水里,拍攝全由潛水教練級別的人員完成。拍攝完畢,舞者的眼睛泡得通紅,因為衣服吊有魚線,胳膊上全是勒痕。 自曹植寫就《洛神賦》後,畫家顧愷之根據詞境描繪出《洛神賦圖》,此後我們對於洛水神女的想像從未停止,但要將其具象呈現是難乎其難。《祈》的製作團隊肯下苦功夫,最終做出非常浪漫的作品,和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意境相通,引起國人的普遍共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蘭陵王入陣曲》則設定了一對父女與琵琶之間的背景故事。蘭陵王入陣曲是為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初唐,於唐朝傳入日本,後被唐玄宗下詔禁演而漸漸失傳。1986 年,河北省邯鄲市蘭陵王墓文物人員通過日本專家找回此曲,使其重歸故里。 ▲《蘭陵王入陣曲》. 截圖來自:端午奇妙游 《蘭陵王入陣曲》中的父親,就是跟隨遣唐使到日本教習琵琶的樂師,此後再沒能回到家鄉。雖然母親執意不讓女兒學習琵琶以免重蹈父親覆轍,但女兒還是學會了這首曲子,和異國他鄉的父親共同演奏、遙相呼應。「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有傳統失傳的悵然,有失而復得的欣慰,亦有後繼有人的歡喜。而且,節目中的蘭陵王入陣曲是改編而非古曲,作者創作了新的曲風,此曲本身就是今人和古人的對話與傳承。 《龍舟祭》由登封市少林延魯武校的學生表演,再現端午前夕祭祀盛景,融合祭祀、舞蹈、雜技、擊鼓等元素。電閃雷鳴,黃河洶涌,肌肉遒勁的精壯男兒們大聲唱著「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光」,人世習俗借來了天地間的浩然之氣;《唐印》結合了傀儡戲和舞蹈,蒸汽木馬的一聲嘶鳴打破沉默,演員的柔韌姿態和嬌俏妝面,與蒸汽木馬共同勾畫了一幅浪漫的大唐朋克。此外,還有《醫聖傳人》《麗人行》《粽橫一面》等節目。 ▲《龍舟祭》. 圖片來自:端午奇妙游 各個節目各有千秋又互有聯系。整場奇妙游的串聯者不是主持人,是四個大唐神都洛陽少女——和大漢們搶奪「龍珠」的唐小玉、琵琶傳人唐小彩、醫聖張仲景後人唐小竹、傀儡戲藝人唐小可。「端午奇妙游」創新採用了「網劇+網綜」的形式,可以說以表演貫穿劇情,也可以說用劇情服務表演,四個唐小妹有四條平行且交錯的故事線,講述河南牛年春晚《唐宮夜宴》的前傳故事。河南衛視藉此打造一個「唐宮」宇宙,也是很有可能的。 ▲ 大唐神都洛陽少女唐小玉. 圖片來自:端午奇妙游 這些驚艷的節目背後都是文化底蘊,有《洛神圖》、《金明池爭標圖》、傀儡戲等燦爛的文化遺產和河南的各處地標建築,也有鍋貼、燴面、灌湯包、牡丹魚片、齊氏大刀面等地道的河南美食。而在製作上,拍攝多為實景,呈現風格多樣,在劇情中穿插漫畫、在龍舟祭表演中加入黃河景象,整體風格兼容並包,形成奇妙的和諧。 ▲ 圖片均來自:端午奇妙游 但整個端午奇妙游,一共也只有 7 個節目,總時長 41 分鍾。受經費和時長所限,端午奇妙游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唐印》的劇情表達不清晰,只拍了上半身看不到全身動作。總體而言,端午奇妙游瑕不掩瑜,觀眾們已經搬好板凳等待七夕和中秋節了。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 河南衛視能夠一次又一次帶給觀眾驚喜,說明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厚積薄發。 河南衛視最早出圈的節目,是牛年春晚的唐宮夜宴,這是「博物館+演藝」模式的全新探索。唐三彩仕女俑在博物館中復活,她們的所見所舞再現了唐韻唐風。 再到元宵奇妙夜,河南衛視延續了仕女俑的表現形式,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博物館里的各種文物也變成了表演節目的人物和道具,共同上演博物館奇妙夜。為了扮演豐腴的唐三彩仕女俑,演員們穿了塞海綿的連體衣,嘴里含著棉花,眼角兩道月牙型的妝容也完全再現了風靡於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紅」。 ▲ 唐三彩仕女俑「醒過來了」. 圖片來自:元宵奇妙夜 河南衛視並非只有古色古香。豫劇《五世請纓》里,有四位佘太君,對應四位犧牲的邊防戰士的母親,「古有楊家將,今有子弟兵」;太極表演《天地之中》,表演者穿著太空衣打太極,古有觀星台,今有空間站,跨越千年的飛天夢想微縮在這一個節目中;戲曲聯唱《白衣執甲》則用戲曲形式訴說抗疫故事,第一幕《穆桂英掛帥·出征》,第二幕《天仙配·夫妻雙雙把家還》,第三幕《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三段戲、三段情。 這樣的呈現形式,並非完全的傳統,也並非完全的現代,是藉助深厚的傳統文化,呼喚中華兒女古今共有的情感。這是獨屬於國人的含蓄表達和浪漫情懷。 ▲ 豫劇《五世請纓》. 圖片來自:元宵奇妙夜 河南衛視對未來的傳統文化節目已經有了明確的安排。河南衛視和優酷合作的季播節目《隱秘的細節》已經播出,建黨百年文藝晚會《恰是百年風華》、詩詞類節目《天地詩心》、國風舞蹈類節目《上潮了小主》、雜技節目《技高一籌》均待播。未來,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河南衛視都會有晚會。 事實上,河南衛視一直對傳統文化有偏愛,《武林風》和《梨園春》是河南衛視的老牌節目,一個弘揚傳統武術,一個發揚豫劇文化,元宵奇妙夜中的戲劇《上元燈會》表演者之一,就是《梨園春》的楊俊導師。鑒寶類節目《華豫之門》和漢字文化節目《漢字英雄》曾經也很受歡迎,而且是同類型節目中最早出現的。但因為整體風格上因循守舊、各種牛皮癬廣告過多、缺乏有影響力的主持人,河南省外的觀眾甚至很少注意到河南衛視。 現在河南衛視找到了突破的路徑,既延續了文化氣息,同時做出了適應時代的改變,在創意和審美方面有了巨大進步。河南的文化底蘊其實一直都在,現在終於被大家看到了。 一言以蔽之,河南衛視的基調定得很準確,它立足中原文化、黃河文化,一直有傳播傳統文化的意識,現在也培養了和傳統文化相配的審美,創意、舞美、表演、故事都震撼了觀眾。更寶貴的是,河南衛視不光有對中華文化的傳承,還巧妙回應著現在發生的一切,萃取了古時的精華,融入當下的生活。 ▲ 方錦龍老師開設了...

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登熱搜 絕美舞蹈演繹水下飛天

今日,河南衛視微博話題#河南衛視殺瘋了#登上熱搜。 6月12日,河南衛視端午奇妙游的開場舞《祈》中,舞蹈演員化身洛神演繹水下飛天,用唯美的舞蹈詮釋出一段別致的精彩,引發廣泛關注和稱贊。 【端午奇妙游】祈 視頻欣賞: 《端午奇妙游》本次創新採用網劇+網綜的形式,以四位唐小妹的視角,拉出4條平行且交錯的故事線,講述《唐宮夜宴》前傳故事。《祈》絕美的水下舞蹈;《龍舟祭》重現龍舟大祭;《麗人行》超美漢唐舞。該節目編導發文表示:在水下泡了26個小時才完成拍攝。整個水下的舞蹈拍攝過程都要靠憋氣完成,大概50秒換一次氣,一天反復下水超過200次。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