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經濟學

Tag: 經濟學

何為系統:從經濟學到遊戲設計

導讀 最近閱讀了《經濟學通識課》《理論的終結》《遊戲設計進階:一種系統方法》,收獲很大,不同領域的知識結構被「系統」這個概念統一起來了,接下來會從書籍內容出發,闡述筆者眼中的「系統」,希望能引起大家對這三本書的閱讀興趣。 經濟學通識課 經濟學的必要條件在於,人們必須通過勞動將自然資源轉化為需要的物品,卻不必為此花費掉全部的時間。就前者而言,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地上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天國,那麼一切需求將會被自然滿足;對於後者而言,如果我們花費所有的時間進行勞作僅僅能滿足自己的溫飽,那麼勞動的價值就極其有限了,我們沒法形成社會分工,更別說產生文明,幸運的是我們也沒活在這樣的地獄里。對經濟學來說,需求和勞動同等重要,但需求永遠走在勞動的前面,就像那個經典的笑話一樣——如果你想把一隻鸚鵡訓練成一名經濟學家,那麼只需要教會它兩個詞,一個是「供給」,另一個是「需求」。 「為了滿足需求,我們選擇勞動」是經濟學誕生的土壤,但是想要它快速發展,我們還需要另外一個東西——貨幣。試想一個需要蔬菜、擁有大米的農夫,走到市集上想找到一個想要大米、擁有蔬菜的農夫,這個機率有多少呢?如果遇到一個想要靴子、擁有蔬菜的農夫,那麼我們是不是需要再找一個想要大米、擁有靴子的鞋匠?我們的需求是多麼的千奇百怪,這些需求隨著時間又不斷發生變化,如果沒有一種物品能將所有的需求統一起來,那麼我們將無法快速響應所有的需求。哪怕我們的勞動已經可以滿足所有需求,在缺少貨幣的情況下,我們依舊沒法滿足大量需求。貨幣試圖統一價值,在需求和勞動之間、在不同個體之間,架起名為「高流動性」的橋梁,站在這橋梁面前,一個問題浮上心頭——那麼什麼是價值? 經濟學對價值的探索大體可分為「貴金屬-自然資源-勞動-效用」四個階段。 在貴金屬階段,人們認為黃金、白銀才是價值的標準,因此關注商業,鼓勵出口抑制進口,防止本國的黃金白銀流入他國,甚至為了黃金白銀進行殖民掠奪活動。 在自然資源階段,人們認為土地、海洋,這些產出自然資源的地域才是價值的標準,因此開始重點關注農業,價值的范疇從貨幣(貴金屬為早期貨幣)擴散到一切資源,是該階段了不起的變革。 在勞動階段,人們認為價值應該由勞動者勞動時消耗的時間、精力,勞動者本身具備的技能、素質所決定,因此開始普遍關注勞動者本身的權益,進而引發了各類革命。 在效用階段,人們認為價值應該由物品實際產生的效用來決定,邊際效應決定大部分價值將隨著數量上升而下降,口渴的時候人們願意為1瓶水付出10塊錢,第2瓶水只願意付出2塊錢,第3瓶水卻不願意付錢了,這是水實際產生的效用在下降導致的,因此人們開始關注市場競爭和商品定價的規律。 理論的終結 從勞動價值論開始,經濟學從認知世界向改造世界開始轉變,經濟危機某種程度上也是經濟學的危機,哪怕是劃分出宏觀與微觀經濟學、研究政府與市場、進行財政赤字貨幣化、大力發展貨幣政策,我們似乎並不能很好地應對下一次危機,連危機何時在何處發生,也無法切確感知,有四個問題是我們建立統一模型必須要面對的。 計算不可化約性:對於π而言,包含完整信息的表達方式是從頭到尾寫出來;天體運動一旦超過3個時就會產生復雜的三體問題,因此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存在計算不可化約性,有時我們沒法構建出比原數據更精簡的表達方式,最精簡的表達方式就是它自身。 層展現象:每個人、每輛車都按照自己的邏輯來執行行為,最終卻會在整體層面涌現出踩踏、大堵車等現象,局部的邏輯性在整體上卻呈現出不一致的狀態。 不可遍歷性:某個對象隨著時間不斷發生變化,以至於過去的准則在未來不再發生作用,這就是有別於物理等學科可遍歷性的不可遍歷性,經濟學的不可遍歷性本質上是人的不可遍歷性。 根本不確定性:海森堡測不准原理、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阿羅不可能定理,揭示了觀測的局限性、邏輯的局限性、多人決策的局限性。 遊戲設計進階:一種系統方法 下文列出的是笛卡爾的方法論,在為科學思維奠基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思維的有力工具,但是第二點和第三點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點以懷疑論為出發點也會引發一些問題,但不在本次的討論范圍):一個問題是整體等於局部之和嗎?另一個問題是局部最優等於整體最優嗎? 當我們仔細審視這兩個問題並為之思考時,原本執行靜態拆分系統的方法論就將會變為動態分析系統的方法論,因為整體大於局部之和,局部最優並不等於整體最優。 絕不承認任何事物為真,對於我完全不懷疑的事物才視為真理;必須將每個問題分成若干個簡單的部分來處理;思想必須從簡單到復雜;我們應該時常進行徹底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東西。系統概述 對於系統,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定義方式,其中貝塔朗菲對系統的闡述普適性較強。 定義如果對象集S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S中至少包含兩個不同元素;S中的元素按一定方式相互聯系, 則稱S為一個系統,S的元素為系統的組分。 在這個基礎上,檢驗系統或者說對系統進行全局性思考時,更重要的是根據不同變量,從而觀察系統的變化。系統內部變量引發變化時,時間往往是最為常見的參考標準,而當變化來源於系統外部時,我們可以參照計算機系統的劃分將其視為輸入量,而系統的變化可視為輸出量。因此把石頭和木頭按照一定規則擺放並不能稱為系統,但是將石頭和木頭搭建成建築卻足以稱為系統,差別在於當人的交互行為成為輸入量時,石頭和木頭將以何種方式發生變化。 在《理論的終結》中,作者提出復雜系統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系統信息總量過大、系統組成部分間聯系復雜、系統的發展呈現非線性。這三點也反映出系統的關鍵要點,即系統邊界與組成部分、組成部分的聯系、系統發展趨勢。 進化和循環 在《遊戲設計進階:一種系統方法》中,作者將循環視為遊戲系統中的重要單元,這里其實存在一點理解上的偏差,實際上當玩家和遊戲成為循環的時候,存在的是兩個系統,玩家的輸出量成為了遊戲的輸入量,而遊戲的輸出量成為了玩家的輸入量,這也是我們在遊戲設計過程中常常說到的正向反饋和負向反饋。 另外一方面,在某些系統中,輸入量達到某一指標或者發生特定變化時,系統規則會相應變化,即輸入量不僅僅產出了輸出量,同時也改變了規則,比如生態系統中各個種群的循環關系。 層級 在系統中,劃分層級是重要的,這保證了我們能聚焦到關鍵點上。討論計算機問題時,是聚焦在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還是在鍵鼠-CPU-記憶體條-顯示屏,准確聚焦並劃分層級,對於理解並解決問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正如麥肯錫的 MECE 分析法所說的 「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對於層級的思考有助於最終對系統整體的思考。 語境 在《理論的終結》中,作者指出經濟系統的復雜性在於人的復雜性,其中系統發展的非線性決定了過往的市場經驗無法成為未來判斷的依據,因此提出「啟發法」,一方面從他人行為中獲得啟發並不斷學習,另一方面希望人們不是拿紙筆計算棒球的落點,而是一邊盯著棒球一邊向著棒球奔跑。 過往經驗無法成為未來判斷的依據,這一點似乎與常識相悖,畢竟我們完全可以預測到自己的起床時間是如何決定上班是否遲到的。這里的主要原因在於我們尋求的即非全局問題的解,如果人數足夠多,那麼我們必然會發現有些人的預測會因為堵車等問題而出現判斷失誤,另一方面這里的預測失敗並不會造成巨大的影響,而對於一套可靠的理論體系而言,一次的失敗——金融危機就足以摧毀一切。 人的經驗是基於語境的,這意味著很多東西不斷發生著變化,同時包含了邊界模糊的部分,就好像中文里最常見的誤用——「我這次是做錯了,可是人無完人嘛。」 人無完人的指向對象是第三方,用於第一方和第二方時都會出現語境錯誤的問題,因此一部分人在聽到後會敏銳地感到有哪里不對,可按照字面意思,這樣的用法確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 無論是什麼樣的文藝作品,需要的都不是一套堅固不變的理論法則,而是一套基於語境不斷發生變化與疊代,隨著創作者的輸入而不斷循環進化、並在人群中傳播的「啟發法」,遊戲也一樣。 其他 內購與系統 玩家在現實生活中的勞作與回報可以視為一套系統,玩家在遊戲中的遊玩與收益可以視為一套系統,當遊戲產品中包含內購行為時,金錢就將兩套系統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如果不能平衡好兩套系統的關系,那麼現實經濟系統中供需關系失衡的各類後果都有可能上演。另外矛盾的一點在於,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勞作與回報的關系相對問題,變化的周期較長,而遊戲中遊玩與收益的關系非常緊密,這種迅速響應的頻繁變化與現實生活的不匹配必將導致遊戲內部的嚴重問題——通貨膨脹,遊戲內收益必將貶值,再加上遊戲內道具物品無法像現實物品一樣損耗(遊戲內所有道具必然能轉化為其他收益),此類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 因此有意識地做收益的回收、損耗,才是更加穩定的系統狀態,在這個方式做到極致的即每局對局回收所有收益的——圍棋、麻將、撲克、《CS》、《DOTA》 等,但是仍有很多遊戲機制決定了無法去做此類的遊戲體驗,那麼兩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的。 想像自己的遊戲產品是一個國家,正在不斷的超發貨幣(遊戲內不斷提高的收益回報),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能吸引另外一個富強的國家不斷對本國進行投資(玩家付費行為),如果保證這個富強國家的投資信心?如果要做一款可以運營一百年的遊戲產品,它應該具備什麼的結構? 在以上兩個問題得到初步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後,我們收獲的東西對於現實世界的經濟系統能否產生啟發性的影響呢? 最優解與抗風險 《理論的終結》里提到明明無性繁殖比有性繁殖效率更高,不需要為尋找伴侶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為什麼有性繁殖卻成為了這個星球上的主流,是因為大家都比較好色嗎?當然不是,有性繁殖更容易出錯誤,更不容易達到當前環境的最優解,因此一個明明可以尋找到更豐厚食物的動物對此卻視而不見,卻去進食更加一般的食物,在當前環境是不明智的,顯然這不是個最優解,那麼在自然環境動盪變得惡劣起來後,最優解的選擇往往抗風險能力越差。 這很好地回應了我對發呆、閒逛、遊玩等非最優解的困惑——這些短期甚至長期看起來並沒有多少收益的行為是如何逃過自然法則的無情篩選的。 以上就是對系統的一些想法,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三本書。 來源:機核

《經濟學人》:印度的高科技治理有撇下最窮國民的風險

要想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獲得機動車駕照,只需花20分鍾就能搞定機考和快速高效的路考。申請者離開駕照辦理中心時,手機就會響起:「恭喜!駕照將於24小時內寄到您手中。」第二天早上8點30分,一名快遞員送來嶄新的帶晶片卡的駕照。 卡丟了,無法享受福利 在其他貧困國家,人們也能獲得這種頂級政府服務,但只能通過行賄。德里的秘密在於一個名叫「阿達爾」的身份識別系統。該系統在過去10年得到推廣,目前已覆蓋印度絕大多數人口。每名公民都分配到一個獨一無二的12位數字,並錄入指紋和視網膜信息,這樣就能即時證明自己的身份。 考慮到印度龐大的體量和復雜性,以及該國擁有的大量高技能工作者,印度政府越來越多地求助高科技以解決各種問題。總體而言,這些措施減輕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負擔,盡管出現了一些意料之中的小麻煩。「阿達爾」系統等行政基礎設施促進了數字支付、網上購物和網上教學的便利。然而,正是由於印度面積大、民眾貧困,數千萬人仍被排除在這種便利之外。 以里娜·德維為例,她來自印度最貧困的比哈爾邦,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去年去世後,她本應享有遺孀補貼和就業計劃等福利。但是由於她把自己的「阿達爾」卡弄丟了,因此失去所有享受福利的機會。好在一名好心官員找到了她的檔案,才又給她製作了一張新卡。 不懂英語,約不上疫苗 能夠得到幫助,德維是幸運的。在一些悲慘的案例中,有的人因為無法將舊的配給卡與新的「阿達爾」卡進行關聯,或者因為偏遠城鎮的指紋錄入設備出現故障,從而沒法獲得補貼食品,最終被餓死。 印度政府的其他計劃也存在漏洞。政府今年1月啟動的新冠疫苗接種運動很快就失敗了,原因不僅僅是沒有訂購足夠的針劑。接種只能通過在線預約,這對懂一點英語的「數字人士」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大多數不懂英語的人不得不等到6月,那時政府才悄悄地開始給沒有預約的民眾接種。 被稱為印度最成功的社會項目「農村兒童託管中心」,也遭到高科技的沖擊。該項目有幾十年歷史,由大約135萬所免費幼兒園組成,這些幼兒園通常只有一個房間,提供食物。今年3月,「農村兒童託管中心」員工被要求使用政府提供的一款手機應用程式。如果未能通過該程序上傳課堂數據,可能會導致工資停發、食品供應暫停。 項目員工表示,這款程序很難使用,是英語界面,大多數人看不懂,而且占用了大量記憶體,導致他們廉價的智慧型手機崩潰。許多員工沒有手機,甚至他們工作的村里沒有電,也沒有移動信號。他們想知道,保持多年的書面記錄模式有什麼問題。 忽略了更簡單的方法 有經濟學家表示,「在一個又一個計劃中,我們發現為數位化而數位化的現象」。比如,在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一項廣受歡迎的項目在「阿達爾」推行後被逐步取消。但人們喜歡原項目,因為簡單易行。當班加羅爾的科技奇才們忘記了他們生活的國家仍然有很多地方非常貧窮時,麻煩就來了。尋求快速、有吸引力解決方案的政客們加劇了這種脫離實際。他們不經過適當的研究就匆忙上馬項目,忽略了更簡單的方法。 例如,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最近對「農村兒童託管中心」項目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如何通過增加兼職人員來改善項目。結果是戲劇性的。原有的一名老師花在孩子的教育和健康以及管理上的時間是之前的兩倍多。結果,孩子們的學習成績飆升。在有額外幫手的項目實施地,嚴重發育遲緩率顯著下降42%。印度政府在運營預算(指食物和工資)方面一直沒有變化,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卻在飆升。在急於成為現代數字經濟的過程中,印度正把那些可能受益最大的人拋在後面。 來源:cnBeta

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維·卡德:幫哈佛打官司的經濟學家

10月11日18點,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3位美國經濟學家David Card、Joshua D. Angrist 、Guido W. Imbens共同獲得這一獎項。其中,David Card因「對勞動經濟學實證研究性的貢獻」而獲獎,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因「對因果關系分析的方法學貢獻」而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的戴維·卡德(David Card)還曾在哈佛大學的訴訟中出任經濟學專家。 幾年前,哈佛大學捲入了一場官司。一批亞裔學生指控哈佛,在招生當中存在著歧視行為,因而要求哈佛進行賠償。歧視這個問題,在美國是一個十分嚴重的政治問題,因此面對指控,哈佛大學也不敢怠慢。為了論證自己在招生中並沒有存在著對特定族裔的歧視,哈佛校方專門邀請了經濟學家撰寫了報告,作為呈堂證供。 我們知道,哈佛本來就是經濟學重鎮。那麼,能在哈佛的訴訟當中出任經濟學專家的究竟是何方神聖呢?令人意外的是,他並不是某位哈佛的校內職員,而是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戴維·卡德(David Card)教授。 卡德1956年出生於加拿大,1978年在加拿大皇后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83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就進入了芝加哥大學任教。此後,他先後輾轉於普林斯頓、哥倫比亞、哈佛等頂尖學府,並最終「落戶」伯克利,隨後執教至今。 卡德的研究集中在勞動經濟學領域,其研究興趣包括最低工資、教育回報、移民,以及不平等等。 在卡德所有的論文中,最有名的一篇可能是1994年和克魯格共同發表的《最低工資與就業》。眾所周知,最低工資是經濟學中爭議很大的一個政策問題。盡管公眾普遍認為,最低工資法是保障職工就業條件的一項法律,但很多經濟學家卻對此大有異議。 例如,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就一直斥最低工資法為惡法,其邏輯也十分直接:當政府出台了法律,保障了員工的最低工資時,企業雇傭員工的時候就會面臨更多的猶豫。這樣一來,整個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需求就會下降,而這會使得勞動力市場上的失業出現大幅度的增加。 當然,無論是支持最低工資也好,反對最低工資也好,經濟學家的觀點也好,更多都是一種理論的推演,而實證的證據則相對缺乏。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就在於,對一個政策進行評估就是比較難的事情。從理論上看,要考慮一個政策的影響,就要對有了政策,以及沒有政策的「反事實」狀態進行一個比較。但在政策已經實施了之後,「反事實」就已經不可見了,因此要進行類似的比較也就不可能。 那麼,怎麼處理這個困境呢?一個思路就是所謂的「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這個方法的思路十分類似於自然科學中的實驗,具體來說,它假設在現實當中有兩組觀察對象:一組是接受了政策的控制組,而另一組則是沒有接受政策的對照組。在進行政策之前,兩個組在表現上有所差別,而在政策引入後,這種差別將會變化。從統計上看,這個差別的變化就是政策的效應。早在19世紀,公共衛生學家就把這個思路用來分析倫敦的霍亂問題。而卡德等人則借用了這個思路,對最低工資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具體來說,卡德和克魯格選擇了最低工資法發生變化的加州快餐店作為控制組,而最低工資未發生變化的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新墨西哥州以及達拉斯市作為對照組。通過構建工資與就業水平的倍差法模型的比較,他得到了兩個結論: ( 1 )該政策不僅提高了加州低收人群體的收入, 還提高了該州原本工資超過最低工資工人收入; ( 2 ) 加州大部分的低工資人群的就業情況也沒有受到影響。這意味著,最低工資法並沒有像很多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降低工作人群的福利,而是有助於勞工福利提升的。 這一篇論文一經發表,就在學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種影響不僅是理論上的,更多是由於方法上的。在此之後,卡德和他的合作者利用這些方法對很多勞動經濟學問題進行了研究。在他們的推動下,包括「倍差法」在內的因果推斷方法開始登堂入室,成為了經濟學界的主流方法。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卡德的很多研究都是和艾倫·克魯格一起完成的。遺憾的是,就在前幾年,克魯格已經因為自殺而身故。如果他還在,他或許應該和卡德一起分享2021年的諾獎。 陳永偉/文 來源:cnBeta

《經濟學人》:DNA疫苗帶來防疫新選擇?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9月22日發表題為《什麼是脫氧核糖核酸(DNA)疫苗?》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印度希望一種新的疫苗接種方法將能更好地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8月20日,印度的藥品監管機構批准緊急使用ZyCoV-D疫苗,這是世界上首款獲准用於人類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疫苗。 研發該疫苗的印度齊杜斯卡迪拉公司說,該公司計劃每年生產的這款疫苗最多可達1.2億劑,首批獲批的疫苗預計將在下月接種。 DNA疫苗還能在抗擊癌症和愛滋病等疾病方面發揮作用。它們是如何發揮功效的,與其他已經上市的疫苗有何不同? 傳統疫苗的原理是讓病毒對抗病毒自身。將明顯減弱或滅活的病毒注入體內,以此訓練免疫系統在病毒侵襲時迅速採取行動。但大量培養病毒、減弱或提取病毒的某部分可能繁瑣且費時費力,尤其是如果病毒不斷變異的話。 從20世紀末開始,科學家們就試圖開發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教會人體戰勝疾病。這帶來了新一代免疫:基因疫苗。其中大部分被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比如輝瑞和莫德納公司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研發的疫苗。 但ZyCoV-D等DNA疫苗在這一過程中後退一步。研發人員首先找到將生成刺突蛋白(幫助病毒附著於宿主的特定部分)的DNA,將其帶入細胞。然後,這種DNA被轉錄成mRNA,mRNA指示細胞產生目標病毒蛋白,令免疫系統做好准備。 DNA疫苗和mRNA疫苗都有可靠的安全記錄,生產成本也比傳統疫苗低得多。它們還容易改進,以應對病毒變異。但DNA疫苗比mRNA疫苗具有優勢:DNA疫苗運輸和儲存更加方便,在基礎設施薄弱的貧困國家更易分發。ZyCoV-D疫苗的儲存溫度在2攝氏度至8攝氏度之間,但在25攝氏度的環境中至少3個月內都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然而,輝瑞疫苗的儲存溫度低至零下80攝氏度。 在印度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顯示,ZyCoV-D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病例方面有效性為66.6%。這比輝瑞公司等其他一些新冠疫苗在應對德爾塔毒株的測試中所表現出的有效性要低,但仍提供了有效防護。 ZyCoV-D疫苗獲批正值一些國家在竭力獲得足夠數量的新冠疫苗之際。在抗擊新冠肺炎和其他疾病的鬥爭中,DNA疫苗已經開啟另一類可供嘗試的疫苗接種方法。很快還會有更多DNA疫苗上市。美國伊諾維奧制藥公司的DNA疫苗處於末期試驗階段,而大阪大學和日本兩家企業合作研發的疫苗也是如此。 基因疫苗被稱為癌症等其他疾病的潛在治療方法。就癌症而言,基因疫苗通過傳遞教會免疫系統識別腫瘤抗原的基因信息,從而增強免疫系統。一種旨在抗擊愛滋病的mRNA疫苗也將很快開始試驗。這些創新的疫苗接種方式此前缺乏在人群中普及的資源,而新冠大流行加速了這一進程。現在它們獲得的資金可能對其他疾病產生影響,即使在新冠肺炎已不是嚴重威脅很久以後。 來源:cnBeta

美經濟學家稱十年內現金將消失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正在印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紙幣。但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前IMF中國部主任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認為,現金已經過時了,十年之內就可能消失。 資料圖 普拉薩德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貨幣的未來:數字革命如何改變貨幣和金融》(The Future of Money: How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Transforming Currencies and Finance),對金融科技、加密資產和央行數字貨幣(CBDC)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探討。這位經濟學家說,寫這本書時的研究讓他對我們的數字未來持樂觀態度。 普拉薩德認為,創新將使更多的人進入正式的金融體系,使這些服務更便宜,甚至低收入的人也能獲得。普拉薩德承認這是有風險的,比如當人們購買的所有東西都帶有數字足跡時,就會失去隱私,而且隨著實物現金被數字支付取代,有些人可能會被剝奪權利。但總的來說,他認為數字金融的未來將比人們所知道的要好。 在談到現金是否會消失時,普拉薩德說:「很難想像在未來5到10年里,現金仍然是世界上可行的交易媒介,這取決於你說的是哪個國家。」 他說:「我認為原因是,即使消費者更喜歡使用現金,但對企業來說,使用現金是一件麻煩事。他們必須處理現金。他們必須做出改變。他們必須儲存現金。現金很容易丟失和被盜。因此,我們已經看到世界各地的企業更傾向於轉向數字形式的支付。所以我認為,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一旦有了更多的選擇,使用現金的意願將會更快地下降。所以很難看到現金有一個可行的未來。」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將會使用央行數字貨幣(CBDC)呢? 普拉薩德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CBDC的結構,「如果數字美元的結構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央行數字錢包,可以很容易地用於交易目的,如果這可以跨支付系統進行操作,意味著無論一個商家可能有什麼支付系統,都很容易進行支付……我認為,這肯定會促使我們使用CBDC。」 普拉薩德還說:「CBDC的建立可能會迫使其他類型的支付提供商,包括借記卡和信用卡、Apple Pay、PayPal等,變得更加高效,降低成本。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會進入一個非常簡單、低成本的數字支付的輝煌未來。」 來源:cnBeta

經濟學人智庫:疫苗接種延誤將使全球經濟損失2.3萬億美元

經濟學人智庫周五發布報告稱,疫苗接種時間的推遲將使全球經濟在未來幾年內損失數萬億美元,發展中經濟體將承擔大部分損失。該機構預測,那些到2022年年中仍未達到60%人口接種疫苗的國家,將在2022年至2025年間損失2.3萬億美元。 ...

「街道經濟學」:研究人員利用街道名稱量化城市的文化價值

根據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Melanie Bancilhon及其同事於2021年6月30日發表在開放性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一個城市的街道名稱可以讓人看到其文化價值體系,也是量化文化指標的一種方式。 自命名的街道存在以來,它們一直被用作一種社會工程的形式,反映了一個城鎮或城市的社會、文化、政治和宗教價值觀。在他們所稱的 "街道經濟學 "的概念基礎上,Bancilhon及其同事將街道名稱作為一種替代途徑,對四個有影響力的西方城市的文化指標進行量化:巴黎、維也納、倫敦和紐約。 作者使用多個公開數據源,研究了這四個城市的4932條榮譽街道(以某人命名的街道)。他們的分析研究了街名榮譽者的性別偏見;與現在相比,榮譽者生活的時間;榮譽者最著名的職業;以及外國人是否被認可為街名榮譽者。 在維也納,以女性命名的街道比例最高,為54%;倫敦緊隨其後,為40%。在紐約,只有26%的街道是以女性命名的,而在巴黎,這一比例更低,只有4%。 巴黎的大多數街道都是以生活在19世紀60年代的人命名的,當時城市規劃師豪斯曼與拿破侖三世合作,將巴黎變成一個帝國的首都。在維也納,大多數街道的受表彰者都生活在1900年代,當時城市在一戰後正在擴張和重建。在倫敦,街道大多以生活在17世紀和19世紀的人命名,這是在倫敦大火和國王喬治三世推動的大規模干預措施之後的增長。在紐約,大多數街道以生活在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代的人命名,其中36%的街道專門為9/11事件受害者和緊急救援人員命名。 就街道受表彰者所從事的職業類型而言,巴黎的街道表彰藝術家、作家、科學家和軍人;維也納的街道也表彰藝術家以及法律和社會職業的成員。倫敦的街道主要表彰英國皇室、政治家和軍事專業人員,紐約的街道一直在表彰藝術家,以及9.11事件後受表彰的許多公務員。維也納是以外國人命名的街道最多的城市,占45%,遠高於其他三個城市:倫敦(14.6%)、巴黎(10.9%)和紐約(3.2%)。 作者指出,他們的研究有幾個局限性--也許最重要的是,分析中使用的開放源碼數據來源本身就有潛在的偏差。然而,使用這種類型的開放數據來研究城市文化和跟蹤隨時間變化的影響是廣泛的,並為未來的工作提出了許多不同的途徑。 作者補充說:「一種新的文本挖掘方法能夠自動將街道與有關其受表彰者的信息聯系起來,並研究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如何在空間和時間上發生變化,揭示街道名稱中編碼的無形價值如何在幾個世紀中演變,如性別偏見。」 來源:cnBeta
隱藏在虛擬世界背後的經濟學分析

隱藏在虛擬世界背後的經濟學分析

我們生活在一個隨機的世界,隨機性好像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真實,而不是可預測的模擬器。而於此同時,我們也在通過代碼創造著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有可預測的部分,也有不可預測的部分。 隨著這個世界的逐漸發展,我們好像有了更新的方式去重新思考與理解我們所生存的真實世界。回看線上遊戲的發展,不由感嘆這個由我們現實世界玩家共同創造的「雲球」逐漸誕生了。 據 Statista 測算,2021 年在線遊戲部分的收入預計達到 235.82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313.28 億美元,而玩家數量預計從 2021 年的 10.97 億人上升至 2025 年的 12.77 億。 不斷擴張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的玩家數量以及逐漸大於現實世界生活時間的在線時長,宣稱著這個虛擬世界在逐步發展與完善。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虛擬世界的研究與思考也許會對我們的認知產生變革性的影響,類似於 Frank White 於在其著作 Space Exploration and...

考研名師們的「網紅經濟學」

從2月24號開始,2020年的考研成績開始陸續公布。與此同時,「考研」相關話題也開始逐漸成為社交網絡的最新熱搜,在廣大學子、家長、學校們的推動下,裹挾着學歷焦慮、就業焦慮等標簽成為當下網友們最熱衷的話題。 ...

3款傷肝沙盒手游,哥布林利用經濟學打劫《黑暗與光明手游》玩家

沙盒手游作為2021年最熱門的手遊玩法之一,吸引了無數的玩家前往體驗,最近幾年的吃雞遊戲就可以證明沙盒遊戲的玩法多麼受玩家喜歡,雖然吃雞遊戲是沙盒遊戲,但是沙盒遊戲的玩法有很多種,吃雞隻是其中一種,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款非常「肝」的沙盒手游 1《阿瑞斯病毒》 《阿瑞斯病毒》是一款非常硬核的劇情生存的沙盒遊戲,在這個充滿病毒感染的世界中,玩家作為這個世界中的倖存者之一,不僅要面對各種艱難的生存環境,還要尋找食物使用,根據主線的劇情尋扎病毒的源頭,解開神秘的最大boss面紗。 2《腐爛國度》 《腐爛國度》是一款喪屍題材的沙盒遊戲,這款遊戲玩家可以進行單人遊戲也可以進行組隊玩法,在組隊玩法中,與隊友在這個末日之中合作,一起搜索資源建造大家的家園並且製作出各種武器抵禦喪屍的來襲。 3《黑暗與光明手游》 《黑暗與光明手游》這款遊戲非常自由也非常的艱難,除了強悍的生存要求之外,玩家在這個世界中還會碰到很多神奇的生物,因為官方的設定,在遊戲中各種生物都有著極高的AI技術,這里的生物就像是現實中的動物一樣,都有著自己的行動,就像最普通的麋鹿這種生物,它們白天會閒逛或者關注你的一舉一動,到了晚上也會需要睡覺。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里的智慧生物—哥布林,哥布林這種生物讓很多玩家都咬牙切齒,這種生物非常可恨,它們雖然是群居動物,有時候它們也會走出森林,來到玩家居住地中打劫玩家,玩家會被它敲暈拿走身上所有東西,玩家的家里也經常會有哥布林「光顧」,它們會偷走你放在倉庫中的東西。 以上幾款沙盒遊戲你覺得哪款最「肝」? 來源:kknews3款傷肝沙盒手游,哥布林利用經濟學打劫《黑暗與光明手游》玩家
英俄中三語-NHK網課上坂堇政委獎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

英俄中三語-NHK網課上坂堇政委獎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

NHK也是挺有意思的,在他們的NHK FOR SCHOOL的欄目上上傳了一個新的短課程,課程的內容有點類似我們的政治課,講述的是「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課程請來了聲優上坂堇來作為講師,2分多鍾的視頻里將了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在最後還說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些年的巨大發展,三段里還都配上一句英文(資本主義)俄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說實話還挺難找一位日本聲優能說俄文了,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找上坂堇來配這課的吧! NHK for School其實也邀請很多聲優參與課程的配音,其中有福山潤、悠木碧、木村昂、梶裕貴、竹達彩奈、小野賢章、高橋李依。大家有興趣可以去NHK的網站上自行選擇觀看。 NHK for School:https://www.nhk.or.jp/school/keyword/?kw=%E5%A3%B0%E5%84%AA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