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緩存

Tag: 緩存

英特爾Arrow Lake-S現身貨運清單:確認8P+16E,36MB L3緩存

近日,英特爾Arrow Lake-S晶片在一份貨運清單中現身,該晶片為早期的工程樣本。清單上顯示其配備了8個P核和16個E核,以及一個核顯,共計24核,與現有的桌面端旗艦i9-14900K規格相同。除此之外,清單上還顯示這批Arrow Lake-S晶片的基礎頻率為2.3GHz,配備36MB L3緩存,支持LGA 1851插座。由於是工程樣本緣故,尚不清楚核心頻率是否與最終零售樣本相同,同時英特爾也未公布過其P核是否支持超線程,預計Arrow Lake-S的線程數有可能為24線程。 據之前消息,Arrow Lake-S的P核和E核分別升級至新的Lion Cove和Skymont架構,而核顯則引入基於Alchemist的Xe- LPG架構,性能較前代會有較大提升。同時英特爾也會在Arrow Lake-S引入新的工藝,計算模塊採用的是Intel 20A工藝,GPU模塊採用台積電3nm工藝,也有消息稱,計算模塊同樣可能採用台積電3nm工藝。 此次泄露的貨運清單還包括了Lunar Lake-MX晶片,與之前在泄露的參考平台不同,此次清單上的Lunar Lake-MX晶片已經疊代到了A2版本,核心數量沒有變化,依然為4P+4E的組合。 相較於目前的Meteor Lake晶片,Lunar Lake-MX最大的改動在於核顯和內存。前者採用的是下一代Battlemage里的Xe2-LPG架構,最多可配備8個Xe-Core,支持實時光線追蹤,同時提供了VCC/H.266硬體視頻解碼,並支持DP 1.4、HDMI 2.1、eDP 1.4/1.5視頻輸出;後者則是直接和晶片封裝在一起,預計使用LPDDR5X-8533內存,有16GB和32GB可選。 ...

Intel六代至強三級緩存暴漲至480MB AMD Zen5繼續秒殺之

快科技1月22日消息,緩存的容量、帶寬對於CPU處理器性能有著決定性額影響,無論Intel還是AMD都在追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快的緩存,尤其是三級緩存,但是Intel總是差一大截。 在伺服器領域,Intel Sapphire Rapids四代至強的三級緩存只有112.5MB,,但顯然還不夠。 最新的Intel官方資料確認,Intel即將推出的六代至強Granite Rapids會繼續增大三級緩存,達到480MB,增幅達50%,並超過了四代至強的四倍。 Granite Rapids將採用傳統的全大核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發布,而先它一步上半年發布的Sierra Forest會首次使用全小核,最高做到288核心288線程,二者都是Intel 3製造工藝。 不過在AMD面前,這依然沒法比。三代霄龍的標准版Milan三級緩存就有256MB,Milan-X疊加了3D緩存後多達768MB。 四代霄龍的Genoa、Genoa-X分別有384MB、1152MB,後者首次突破1GB。 Zen5架構的下一代Turing將分為兩個版本,Classic經典版原生三級緩存還是384MB,Dense高密度版則增加到512MB。 來源:快科技

RTX 4070 SUPER意外驚喜 二級緩存多了12MB

沒想到NVIDIA搞了個大烏龍,官方規格表里把RTX 4070 SUPER的一個重要參數給搞錯了。 發布之初,RTX 4070 SUPER官方標注的二級緩存容量是36MB,各種宣傳材料里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RTX 4070 SUPER相比於RTX 4070同樣基於AD104晶片、核心數增加了20%的情況下,二級緩存容量竟然沒變,這有點說不通。 如今,NVIDIA更新了RTX 4070 SUPER的規格表,二級緩存容量變成了48MB,用上了AD102的所有緩存,增加了33%,這就說得通了。 二級緩存容量在Ada Lovelace架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於提升顯存帶寬和性能非常有幫助,因此可以預料,RTX 4070 SUPER經過全面升級後,性能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RTX 40系列共有五種核心晶片,二級緩存容量分別是AD102 96MB、AD103 64MB、AD104 48MB、AD106/AD106 32MB。 來源:快科技

100MB緩存 AMD遊戲神U再添兩員悍將:銳龍7 5700X3D、銳龍5 5500X3D

銳龍7 5800X3D憑借超大容量的3D V-Cache堆疊緩存、超強的遊戲性能而一炮走紅,這一度是AMD Zen3時代的遊戲專用U獨苗。 進入Zen4時代之後,AMD又發布了類似的銳龍9 7950X3D、銳龍9 7900X3D、銳龍7 7800X3D。 但沒想到的是,AMD殺了個回馬槍,又推出一款Zen3架構、更主流的銳龍5 5600X3D。 你以為這就完了? 根據最新曝料,AMD正在准備兩款新的Zen3架構、3D緩存處理器。 一個是銳龍7 5700X3D,可以視為銳龍7 5800X3D的降頻版,主頻從3.4-4.5GHz來到了3.0-4.1GHz,同時依然有8核心16線程、4MB二級緩存、96MB三級緩存(包括64MB 3D緩存),合計達100MB。 另一個是銳龍5 5500X3D,自然就是銳龍5 5600X3D的降頻版,主頻從3.3-4.4GHz來到了3.0-4.0GHz,同時保留6核心12線程、3MB二級緩存、96MB三級緩存,合計達99MB。 熱設計功耗不詳,但必然會低於105W,或許能做到65W?那對主流和入門級遊戲玩家可就是妥妥的神U了。 來源:快科技
單芯10nm 40核心Intel三代可擴展志強官方美圖賞

Intel五代至強曝光:終於有了64核心 448MB緩存依然被碾壓

AMD 2019年8月發布的做到了64核心128線程。 如今四年多過去了,Intel終於要有自己的64核心了。 據媒體曝料,,旗艦型號為至強8592+、至強8592V,均為64核心128線程。 頻率不高,基準分別只有1.9GHz、2.0GHz,熱設計功耗分別330W、350W。 三級緩存都多達320MB,再加上128MB二級緩存(每核心2MB),總計達448MB,而現有第四代旗艦至強8490H才只有232MB。 當然,這在AMD面前都是小弟弟:AMD EPYC 9654不但做到96核心,還有480MB緩存(二級96MB加三級384MB),EPYC 9684X更是多達12848MB(堆疊768MB 3D緩存)。 GeekBench里還出現了一款48核心96線程型號至強8558U,三級緩存260MB,主頻2.0-4.0GHz,熱設計功耗300W。 其他還有60/56/52/36等不同核心數量,加速頻率大部分都是4.0GHz,內存統一支持八通道4TB DDR5,最高頻率5600MHz。 來源:快科技

希捷推出Exos系列24TB硬碟:配備增強型緩存 性能提高三倍

快科技10月19日消息,希捷推出了全新的Exos 24TB硬碟。其基於傳統的CMR構建,為3.5英寸規格,轉速為7200 RPM。 同時,Exos系列24TB硬碟擁有10片磁碟,每片磁碟的容量為2.4TB,是希捷存儲密度最高的硬碟,適用於超大規模企業和數據中心,提供業界領先的總擁有成本(TCO)。 Exos 24TB硬碟針對最大存儲及最大機架空間設計,運用了成熟的技術,支持SAS和SATA接口。 由於配備了增強型的緩存,提供的性能比僅使用讀寫緩存的解決方案高出三倍,連續數據傳輸速度達到了285 MB/。 不僅如此,該款硬碟支持希捷安全加密技術,提供了自加密驅動器(SED),SED-FIPS和即時安全擦除(ISE),並帶有五年有限保修。 希捷表示,未來將轉向配備了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的硬碟,容量將達到30TB+,預計2024年初開始批量生產。 來源:快科技

Intel五代至強緩存暴增至448MB AMD笑而不語

Intel已經宣布,,和酷睿Ultra同一天。 它雖然只是Sapphire Rapids四代至強的升級版,不如明年Intel 3工藝的Granite Rapids、Sierra Forest變化那麼大(後者288個小核),但升級亮點依然不少。 YuuKi_AnS放出了高端型號至強鉑金8580的軟體識別截圖,證實為雙晶片整合,60核心120線程,二級緩存每核心2MB、總計120MB,三級緩存多達300MB,合計420MB,比現在多了2.6倍。 更關鍵的是,向上還有64核心旗艦,三級緩存增加到320MB,再加上128MB二級緩存,合計就是448MB,比現在增加足足3倍。 當然,AMD EPYC那邊更猛,96核心旗艦EPYC 9654 96MB二級緩存、384MB三級緩存,合計480MB,3D緩存加持的EPYC 9684X也又堆疊了768MB,合計1248MB。 AMD Zen5如果能把二級緩存翻倍到每核心2MB,總緩存量又是一次突飛猛進。 ,五代至強還會提升DDR5內存支持的頻率,優化電源模式,集成Intel加速器引擎以提升能效,總體能效提升可達17%。 來源:快科技

Intel狂堆料 二代酷睿Ultra二級緩存猛增50%

Meteor Lake雖然有了全新的名字一代酷睿Ultra,但只能用於筆記本,而在桌面上的14代酷睿,只是13代酷睿的升級版。 真正值得桌面用戶期待的,將是明年的Arrow Lake,不出意外會命名為二代酷睿Ultra。 Arrow Lake將會首次引入Intel 20A製造工藝,可以粗略理解為2nm,大小核架構分別升級為Lion Cove、Skymont,內存僅支持DDR5。 封裝接口改為LGA1851,搭配800系列晶片組——Meteor Lake本來就准備這麼做的,可惜不夠給力。 根據最新曝料,Arrow Lake除了提升工藝和架構,還會繼續擴大二級緩存,每個大核心搭檔多達3MB! 要知道,Alder Lake 12代酷睿每個大核的二級緩存只有1.25MB,Raptor Lake 13代酷睿增大到了2MB,沒想到接下來又要增加一半。 更大的緩存對於基準性能改善用處不是很大,但可以很好地提升遊戲性能。 來源:快科技

1254MB暴力緩存 AMD 96核心超級旗艦霄龍9684X首次亮相

AMD這兩年在3D V-Cache緩存方面玩兒得爐火純青,消費級的銳龍7000X3D系列堆疊64MB,總的二級和三級緩存最多144MB。 數據中心級的霄龍上更是暴力,去年的Milan-X系列堆疊384MB,加上原有的384MB,三級緩存就有768MB。 很快,AMD就會推出新一代Genoa-X系列,Zen4架構,最多96核心192MB線程、384MB三級緩存。 這次,堆疊的3D緩存將多達768MB,加上原生的6MB一級緩存、96MB二級緩存,合計多達1254MB,史上首次突破1GB! 據快科技最新了解,有網友曝光了Genoa-X霄龍的樣品實物照,標價9000可元,以看到同樣的SP5 LGA6096封裝接口,正面印有EPYC LOGO以及“SERIES 9004”的字樣。 型號方面據稱是霄龍9684X,也就是96核心的旗艦,據稱標準熱設計功耗400W。 但是,此前消息說和標準版霄龍9684一樣默認360W、可調最低320W、最高400W,而加速頻率維持在3.7GHz,只是基準頻率略有降低。 Genoa-X系列還會有32核心的霄龍9384X、24核心的霄龍9284X、16核心的霄龍9184X,從命名規則上看應該還有64核心的霄龍9584X、48核心的霄龍9484X。 如果全線標配768MB 3D緩存…… 來源:快科技

AMD 3D緩存大殺四方 Intel 14代酷睿上四級緩存

AMD 3D V-Cache堆疊緩存這兩年大放異彩,最新的銳龍7 7800X3D更是憑借最高的遊戲性能、超低的功耗、還行的價格大殺四方,i9-13900S都難以招架。 很多人可能就想了,Intel會不會也上3D緩存呢? 看起來,Intel要走另一條路。 最新的一個Linux Patch顯示,將在下半年推出的Meteor Lake 14代酷睿,會增加四級緩存。 大家都知道,現代處理器一般有三個層級的緩存,一級容量最小但速度最快、延遲最低,二級、三級容量越來越大,但速度、延遲越來越差。 IBM z系列處理器是四級緩存的一個代表,比如2021年的IBM z15就有多達960MB eDRAM四級緩存,它和256MB三級緩存都位於晶片之外,頻率為半速2.6GHz。 Intel也用過eDRAM四級緩存,最早是Hawwell四代酷睿,一直延續到Coffee Lake 9代酷睿,容量64MB或128MB,但相關型號不多,而且性能提升不明顯,成本又不低,後來就被放棄了。 AMD 3D緩存因為是和三級緩存集成在一起的,二者對於CPU核心來說等價,所以屬於三級緩存的一部分,不算四級緩存。 值得一提的是,14代酷睿上,GPU核顯並不能訪問四級緩存,只有CPU部分能訪問,但能帶來多少增益還不好說。 Meteor Lake 14代酷睿將首次引入Intel 4製造工藝,大小核CPU和GPU架構全線升級,並首次引入chiplete小晶片設計,劃分為CPU、SoC、GPU、IOE四大部分。 但由於新工藝不夠成熟,Meteor Lake原生只有移動版核心,桌面上目前看將由13代酷睿升級版頂替,據說依然劃歸14代酷睿系列,也有說法稱會直接把移動核心拿到桌面上使用。 來源:快科技

地表能效第一 銳龍9 7950X3D深入測試:i9-13900K無言以對

AMD在上一代推出了集成超大緩存的銳龍5 5800X3D CPU,大幅增加與GPU的溝通效率,從而有效提升遊戲性能。 在新一代銳龍7000系列產品中,AMD自然也推出了相應的X3D系列產品,今天就帶來銳龍9 7950X3D的測試報告。 CPU規格介紹: 與之前的產品類似,AMD依然是在現有CPU的基礎上去做修改,可以看到L3緩存變成了96MB+32MB。 不過與之前在單個CORE DIE上整體集成緩存有所不同的是,雙DIE的方案,是在其中一個DIE上集成緩存,另一個仍保持原樣。 產品外觀介紹: 接下來簡單看一下產品外觀,可以看到包裝上比較明顯的區別就是標注了3D 緩存技術。 CPU包裝內部結構也基本一致,僅有CPU和紙質說明書。 CPU正面沒有太大變化,最大的區別就是CPU型號。 背面依然是全觸點設計的AM5底座。 這次的測試對比組是i9-13900K、銳龍9 7950X、銳龍7 5800X、銳龍7 5800X3D,100%標杆為i5-10400F。 測試中對銳龍9 7950X3D主要採用DDR5 4800頻率測試,但是同時會有6000頻率的測試內容。 作業系統的選擇上,第12代酷睿起默認使用Win11系統,AMD 5000系列為Win10系統。 來源:快科技

1254MB海量緩存+96核心 AMD霄龍9004X讓對手徹底絕望

銳龍9 7950X3D集成了多達145MB緩存,包括1MB一級緩存、1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 V-Cache堆疊緩存。 這就完了?在伺服器和數據中心領域,AMD 3D緩存更加殘暴。 旗艦霄龍7773X 64核心,就堆疊了384MB 3D緩存,加上原有384MB三級緩存,僅此就有768MB。 今年的Zen4 Genoa系列,帶來了5nm工藝、Zen4架構,最多96核心192線程,三級緩存還是最多384MB。 3D緩存加持的Genoa-X系列也正在准備中,官方此前已披露同樣最多96核心,總的三級緩存容量超過1GB。 根據最新曝料,Genoa-X系列的旗艦型號是霄龍9684X,96核心192線程,將堆疊多達768MB 3D緩存,再加上原有的6MB一級緩存(每核心32KB指令/32KB數據)、96MB二級緩存(每核心1MB)、384MB三級緩存,合計就是恐怖的1254MB,也就是1.22GB! 更狠的是,霄龍9684X在配備如此海量緩存的同時,最高加速頻率可以和霄龍9654一樣做到3.7GHz,熱設計功耗也同樣是320-400W,最高溫度100℃。 Genoa-X系列還會有32核心的霄龍9384X、24核心的霄龍9284X、16核心的霄龍9184X。 照這麼排列,應該還有64核心的霄龍9584X、48核心的霄龍9484X。 它們的3D容量不詳,而上代Milan-X可都是統一384MB三級緩存加384MB 3D緩存,這一代會不會標配384MB三級緩存加768MB 3D緩存?那可讓對手怎麼活? 來源:快科技

104MB緩存神U首秀 AMD銳龍7 7800X3D領先13900K最多達24%

144MB緩存的銳龍9 7950X3D、140MB的銳龍9 7900X3D已經解禁上市, 4月6日,我們還將迎來主流的銳龍7 7800X3D,它才是銳龍7 5800X3D的真正繼位者,更適合大眾玩家。 根據AMD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1080p高畫質遊戲中,銳龍7 7800X3D相比於i9-13900K有著巨大的優勢,比如《地平線:零之曙光》可以領先多達24%,《碧血狂殺2》也能領先23%。 另外,《全面戰爭:三國》、《虹彩六號:圍攻》兩款遊戲中,銳龍7 7800X3D也能分別領先18%、13%。 對比前輩銳龍7 5800X3D,銳龍7 7800X3D性能提升幅度則在20-30%不等。 當然,官方數據難免 有些“水分”,而且總是會挑一些優勢項目,但也足以看出銳龍7 7800X3D的潛力,只要價格合適,必然又是一代爆品。 另外,AMD還對比了銳龍9 7950X3D、i9-13900K,包括遊戲和生產力,看看就好: 銳龍7 7800X3D擁有8核心16線程,8MB二級緩存、3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合計,合計104MB,基準頻4.2GHz,加速頻率5.0GHz,TDP 120W。 銳龍9 7900X3D 12核心24線程,1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140MB,核心頻率4.4-5.6GHz,TDP 120W。 銳龍9 7950X3D 16核心32線程,1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多達144MB,核心頻率4.2-5.7GHz,TDP 120W,目前依舊持續缺貨,AMD說本月晚些時候會陸續到貨。 來源:快科技

AMD 3D緩存大殺四方 筆記本會上嗎?官方回應

銳龍9 7950X3D、銳龍7900 X3D解禁上市後,不少玩家、網友提出,3D V-Cache緩存這麼好用,能不能放在筆記本上? 從理論上講,這完全是可以的,就看AMD怎麼選擇了。 韓國媒體Quasar Zone在采訪AMD客戶端與商用開發經理Eddy Chang的時候,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以及會不會有更主流的銳龍5 7600X3D。 對方只是模糊地回復說,AMD基於市場狀況規劃產品,大家可以靜候新產品的官方發布,很快就會有。 事實上,銳龍7 5800X3D發布的時候,AMD就曾明確表示,它是用來查看市場和用戶反饋的,再決定後續如何規劃。 結果,銳龍7 5800X3D憑借優秀的遊戲性能、出色的性價比,一直火得一塌糊塗,也促使AMD在銳龍7000X3D產品線中規劃了更多型號。 另外,銳龍9 7950X3D發售後持續缺貨,Eddy Chang表示產能和出貨量正在快速爬坡,本季度內(也就是這個月內)就能滿足市場需求。 AMD目前在筆記本上最高端的銳龍7045HX系列,就是桌面版銳龍7000系列直接移植過去的,只是頻率、功耗、封裝不一樣而已。 比如銳龍9 7945HX、銳龍9 7845HX,分別就對應桌面版銳龍9 7950X、銳龍9 7900X,均為雙CCD,分別有16個、12個核心。 AMD完全可以在其中一個CCD上堆疊64MB緩存,再適當降低一些頻率,從而打造出“銳龍9 7945HX3D”、“銳龍9 7845HX3D”,遊戲性能必然有一個飛躍。 銳龍7 7745HX則是和銳龍7 7700X一樣的單CCD,直接堆緩存就完了。 來源:快科技

AMD第二代3D緩存揭秘:工藝不變 卻神奇地縮小了

AMD的銳龍7000X3D系列第二次集成了3D V-Cache堆疊緩存,雖然官方說和銳龍7 5800X3D上的沒有太大區別。 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 銳龍7 5800X3D上堆疊的64MB 3D緩存採用與CCD部分相同的7nm工藝,面積41平方毫米,電晶體數量47億個,密度為1.146億個/平方毫米。 銳龍7000X3D上的容量還是64MB,工藝還是7nm,電晶體數量還是約47億個,但是面積縮小到了36平方毫米,幅度約12%,密度因此增加到1.306億個/平方毫米。 這主要得益於更高密度的SRAM存儲單元,使得Ta標簽區域大大縮小,三級緩存的整體面積效率提升了32%。 同時,TSV信號通道部分的成本降低了50%,對接口電路的需求也大大減少。 順帶一提,5nm Zen4 CCD部分的面積為66.3平方毫米,電晶體65.7億個,密度9900萬個/平方毫米,7nm Zen3 CCD部分則是80.7平方毫米、41.5億電晶體、5140萬個/平方毫米,都不如3D緩存的集成度更高。 AMD還介紹了Zen4二級緩存的更多細節,除了大家熟系的0.5MB容量翻番為1MB,還提升了數據路徑和控制邏輯電路的集成度(面積更小),LRU(最近最少使用)單元旋轉90度以匹配更低的內核高度。 更關鍵的是,二級緩存部分可以和3D緩存相通,TSV供電通道直達二級緩存,這也是更小的5nm CCD所必需的。 來源:快科技

套路滿滿 不懂緩外速度就別買SSD

固態硬碟早已成為主流配置單的必選硬體,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環境下,300元以下的1TB固態也層出不窮,如果直覺告訴你便宜的固態硬碟有貓膩,那麼這次你的直覺是對的,問題就在緩外速度這里。 固態硬碟內部有點像CPU-記憶體-硬碟的關系,在寫入數據的時候,由主控晶片先寫入到緩存中,再由緩存寫入到快閃記憶體顆粒中。有些SSD沒有獨立的緩存晶片,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 主控晶片寫入到緩存中的速度非常塊,但是受限於緩存的空間,只能寫入一定大小的文件,這里的速度就是緩存內速度,簡稱緩內速度。 在超過緩存空間之後,繼續寫入文件就要等緩存寫入到快閃記憶體顆粒之後再寫入了,這個速度取決於快閃記憶體顆粒的速度,也就是緩存外速度,簡稱緩外速度。 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知道SSD速度快,並不了解緩內速度和緩外速度之分,商家自然而然也就去宣傳更快的緩內速度了,但只看緩內速度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看不到快閃記憶體顆粒的讀寫速度。 因為緩內速度幾乎不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影響,所以很多奸商會在SSD內配置劣質顆粒或回收顆粒來壓縮成本,這時看緩內速度是發現不了貓膩的,只有緩外速度才能體現出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實力。 隨著價格的內卷加劇,SSD也在不斷改進,很多低價SSD就採用了沒有緩存的版本,直接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中劃出一部分空間,將工作模式模擬為SLC,這部分存儲單元成為緩存,提供非常高的速度,這樣既能有很高的緩內速度,同時還可以省下緩存晶片的成本。 正常情況下這麼做沒問題,可以滿足要求不高同時預算不多的玩家的需求,但是有了山寨SSD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山寨SSD模擬出來的SLC同樣是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中的,而這些快閃記憶體顆粒質量參差不齊,在長時間使用之後掉速是小事,一旦一個顆粒損壞會導致全盤數據丟失,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建議大家買大品牌的SSD,而不要碰山寨牌子。 來源:快科技

144MB緩存意外驚喜:AMD銳龍7000亮機卡性能飆升4倍

銳龍9 7950X3D額外堆疊64MB 3D V-Cache緩存之後,總共擁有144MB緩存,打遊戲絕對一把好手。 但意外的是,它還讓核顯性能提升了幾個檔次。 銳龍7000系列集成了RDNA3架構的GPU,但只有2個單元,也就是128個流處理器,簡單說就是個“亮機卡”,僅供顯示輸出、故障排除之用。 PCMag特意對比了銳龍9 7950X3D、銳龍9 7950X的核顯性能水平,跑了《F1 22》、《全面戰爭:三國》、《生化奇兵:無限》、《古墓奇兵》四款遊戲,包括720p、1080p兩種解析度。 結果,銳龍9 9750X3D的幀率達到了銳龍9 7950X的3.1-4.3倍之多,本來基本都是個位數的幀率,現在有了質的飛躍,普遍達到了基本可玩的程度。 《F1 22》在720p下已經可以超過60FPS,1080p下原本跑不動,現在也能超過33FPS。 《生化奇兵:無限》在720p下也能跑出45FPS的不錯幀率,而原本只有13FPS。 當然,整體性能還是不如Intel的核顯,但僅僅2個單元,在大容量緩存的幫助下就有如此表現,著實了得,即便沒有獨立顯卡偶爾也能耍一耍。 這也讓我們對銳龍7040H/HS系列集成的RDNA3 12單元核顯更加期待了,再加上最高3GHz的頻率,如果搭配足夠高帶寬的記憶體,完全是可以幹掉低端獨顯的。 來源:快科技

AMD銳龍9 7000X3D正式開賣 價格、性能、功耗三殺13900KS

2月28日,AMD銳龍7000X3D系列處理器正式上架開賣,重新奪回世界第一遊戲處理器的名號。 首批兩款型號,一是144MB緩存的銳龍9 7950X3D,定價5299元。 對比銳龍9 7950X,它貴了1300元,但是平均遊戲性能實測提升了12%左右。 對比隔壁旗艦i9-13900KS,它平均能領先6%左右,但功耗只有後者的一半,價格還便宜了至少500元。 另一款是140MB緩存的銳龍9 7900X3D,定價4499元,比銳龍9 7900X貴了1200元。 還有一款104MB緩存的銳龍7 7800X3D,將在4月6日上市,預計價格3399元左右。 首發期間,2月28日-3月17日,購新品配件/套裝/主機,曬單符合條件,可獲贈《邊境》遊戲AMD專屬皮膚,其中京東會員首購返1000京豆,在抖音直播間購買整機送價值199元機械鍵盤一個。 銳龍9 7950X為16核心32線程,擁有1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加起來多達144MB。 基準頻率從4.5GHz略微降到4.2GHz,加速頻率依然有5.7GHz。 銳龍9 7900X3D 12核心24線程,1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也有140MB。 基準頻率從4.7GHz降至4.4GHz,加速頻率維持5.6GHz。 銳龍7 7800X3D是銳龍7 5800X3D的真正後繼者,8核心16線程,8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組成了104MB,多出來的4MB來自翻倍的二級緩存。 對比銳龍7 7700X,它的基準頻率從4.5GHz降至4.2GHz,加速頻率則從5.4GHz降至5.0GHz。 三款新品的熱設計功耗,統一設定在120W。 來源:快科技

銳龍9 7950X3D被閃電開蓋:64MB 3D緩存隱身了

昨晚,,將在今晚正式開賣,銳龍9 7950X3D 5299元,銳龍9 7900X3D 4499元,4月6日還將加推銳龍7 7800X3D。 德國高端玩家Der8auer不但拿到了一顆銳龍9 7950X3D,還來了個全網首發開蓋: 一顆IOD晶片,兩個CCD晶片,標準的銳龍7000系列處理器布局…… 等等,3D V-Cache緩存去哪里了? 上一代銳龍7 5800X3D是單個CCD,直接堆緩存就是了,沒什麼可說的。 這一次,堆疊緩存容量還是64MB,但並沒有分開放在兩顆CCD上,而是只有一顆CCD堆疊緩存,另一顆保持原樣。 不過在外觀上,看不出是哪顆CCD堆疊了緩存,乍一瞧都是一個樣子, 來源:快科技

144MB緩存遊戲神U 銳龍9 7950X3D跑分首曝:果然不出所料

AMD將於2月28日正式上架搭載3D V-Cache緩存的新一代產品,首批包括,後續4月份還有銳龍7 7800X3D。 相比上代銳龍7 5800X3D,這一代可選型號更多,核心數也更多。 現在,GeekBench資料庫內第一次出現了銳龍9 7950X3D的身影,頻率沒問題,4.2-5.7GHz,但是三級緩存明顯不對,應該是64MB原生、64MB堆疊,而不是兩組96MB。 性能實測單核心2157分、多核心21841分,相比銳龍9 7950X分別低了2%、5%左右。 這也正常,畢竟基準頻率降低了300MHz,但加速頻率保持不變,而且影響幅度非常小,日常體驗基本無感,遊戲性能則會有感人的提升。 來源:快科技

144MB緩存秒所有 AMD銳龍7000X3D上市時間、價格公布

年初,AMD正式發布了銳龍7000X3D系列處理器,通過堆疊3D V-Cache緩存進一步提升遊戲性能,型號也從上代的一款增加到三款。 現在,AMD終於公布了銳龍7000X3D的上市時間、美版價格。 銳龍9 7950X3D: 2月28日開賣,699美元,和銳龍9 7950X首發價完全相同。 16核心32線程,1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多達144MB,核心頻率4.2-5.7GHz,TDP 120W。 銳龍9 7900X3D: 也是2月28日開賣,599美元,比銳龍9 7900X首發價貴50美元。 12核心24線程,1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140MB,核心頻率4.4-5.6GHz,TDP 120W。 銳龍7 7800X3D: 4月6日才會開賣,449美元,不但比銳龍7 7700X首發價貴50美元,也比銳龍9 7900高出20美元。 8核心16線程,8MB二級緩存、3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合計,合計104MB,核心基準頻率終於公開為4.2GHz,加速頻率5.0GHz,TDP 120W。 來源:快科技

AMD RX 7900顯卡暗藏大招 3D堆疊緩存拼RTX 4090?

3D V-Cache堆疊緩存是AMD銳龍、霄龍處理器的一把利器,銳龍玩遊戲、霄龍特定負載加速都有奇效,銳龍7 5800X3D也因此成了絕對的爆品。 現在看起來,AMD顯卡也有望引入3D V-Cache緩存。 權威半導體工程師Tom Wassick通過紅外成像,分析了AMD RX 7900系列顯卡Navi 31核心的內部結構,發現在MCD晶片上預留了大量的TSV矽穿孔,與3D V-Cache的連接方式如出一轍,間距都是同樣的17-18微米。 Navi 31 GPU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台積電5nm工藝製造的一個GCD,內部集成計算單元等核心模塊,二是台積電6nm工藝製造的六個MCD,內部集成顯存控制器、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為後者繼續疊加緩存非常符合邏輯。 事實上,早就有傳聞稱,AMD會在GPU顯卡上也是用3D V-Cache緩存技術,但從未得到證實,這是第一個證據。 Navi 31本身已有多達96MB 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如果再堆疊一些3D V-Cache緩存,無疑會進一步降低對GDDR6顯存的依賴,進一步提升遊戲性能。 當然,增加緩存也會帶來更多發熱,但就看如何權衡了。 如果真的加上3D緩存,RX 7900 XTX能不能幹掉RTX 4090呢? 來源:快科技

144MB暴力緩存 AMD銳龍7000 3D緩存版殺來:16核心神奇120W

2022年3月,AMD發布了一款特殊的銳龍7 5800X3D處理器,在銳龍7 5800X的基礎上堆疊增加了64MB 3D V-Cache緩存,加上原有的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總容量高達100MB。 雖然頻率有所妥協,但是超大容量緩存讓它的遊戲性能無比彪悍,完全不遜色於i9-12900K/KS,也成為遊戲玩家的最愛,銷量一直遙遙領先。 如今,3D V-Cache緩存技術終於來到了Zen4銳龍7000系列,還是堆疊64MB,但是型號更豐富,規格更彪悍。 銳龍9 7950X3D: 16核心32線程,16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加起來一共多達144MB! 基準頻率從4.5GHz略微降到4.2GHz,加速頻率依然有5.7GHz,而神奇的是熱設計功耗(TDP)居然從170W大幅降低到了120W。 要知道,銳龍7 5800X3D把頻率從3.8-4.7GHz降低到3.4-4.5GHz,才勉強維持住105W TDP不變,不知道這次用了什麼黑科技。 16個核心加上144MB緩存,銳龍9 7950X3D完全可以兼顧生產力創作、遊戲,完全可以成為發燒友們的新寵。 銳龍9 7900X3D: 12核心24線程,1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64MB 3D緩存合計也有140MB。 基準頻率從4.7GHz降至4.4GHz,加速頻率維持5.6GHz,TDP也是從170W降低到120W。 銳龍7 7800X3D: 銳龍7 5800X3D的真正後繼者,8核心16線程,8MB二級緩存、32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組成了104MB,多出來的4MB來自翻倍的二級緩存。 基準頻率沒有公開或者說可能還沒有最終確定,只標注4.xGHz,而加速頻率為5.0GHz,TDP同樣設定在120W。 性能方面,銳龍7 7800X3D對比了銳龍5 7800X3D,1080p高畫質下的遊戲性能可以提升多達20-30%,再次奪回“最強遊戲CPU”的稱號問題不大,只可惜沒有給出銳龍7000 3D版和標準版的對比。 2月份上市,價格暫未公開。 來源:快科技

換代 AMD銳龍9 7950X3D來了:遊戲性能比酷睿i9-13900K高出33%

AMD Zen3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在取得口碑、銷量雙豐收的同時,後期殺出一匹黑馬,那就是創新採用3D緩存的銳龍7 5800X3D。 100MB緩存的暴力堆料,使得5800X3D成為遊戲神U,至少在歐洲市場,它迄今都蟬聯桌面處理器的銷量第一,賣得遠遠比本應有著“後發優勢”的13代酷睿和Zen4全系要好。 成績如此振奮,AMD自然有理由繼續疊代更新。 有消息稱,AMD最快會在明年1月下旬推出三款Zen4 3D緩存版處理器,包括銳龍7 7800X3D、銳龍9 7900X3D和銳龍9 7950X3D。 既然是新品,5800X3D身上的一些缺點將得到改良,比如頻率過低。可能是得益於5nm製程以及新架構,Zen4 3D緩存版的主頻將和標準版保持基本一致。 其次是遊戲表現更強力,Quasar Zone泄露的跑分顯示,銳龍9 7950X3D居然能比酷睿i9-13900K玩遊戲還快33%之多。 考慮到如今Zen4銳龍7000全系降價,未來的X3D版本肯定也不會貴得離譜。 來源:快科技

AMD Zen4銳龍7000 3D緩存版縮水:暫時僅8/6核心

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其實表現相當不俗,只是在遊戲性能上比13代酷睿棋差一招,大量玩家都在翹首以盼,等著新的3D V-Cache緩存版。 Zen3時代只有一款銳龍7 5800X3D,8核心,原有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的基礎上再堆疊64MB,總計做到了100MB,遊戲性能著實彪悍。 ,分別是16核心的銳龍9 7950X3D、12核心的銳龍9 7900X3D、8核心的銳龍7 7800X3D,假如每個CCD都堆疊64MB緩存,總緩存最多可達208MB。 但是根據最新傳聞,目前能夠打聽到的只有8核心、6核心版本,預計叫做銳龍7 7700X3D、銳龍5 7600X3D。 仔細想想,這倒也合理,畢竟對於遊戲來說,8/6核心是比較適中的,更多核心用處不大,更適合做生產力,而且會大大增加成本和價格,這可不是遊戲玩家想要的。 銳龍7000X3D之前基本確定會在明年1月份的CES 2023大展上推出,目前看屆時應該只是紙面宣布,實際發布上市預計要等到明年第二季度。 另外,,官方說是明年初,但暫時仍沒有具體上市時間,但可能會比銳龍7000X3D稍早一些。 它的出廠默認睿頻頻率最高可達6GHz,相比於i9-13900K又提高了200MHz。 來源:快科技

SSD緩存有3種 千萬別買錯

考考你:固態硬碟SSD的三大主要元件哪個不是必須的? A.主控晶片 B.緩存晶片 C.快閃記憶體顆粒 如果你選的是B,那恭喜你答對了。 聰明的你肯定要問了,既然緩存不是必須的,那為什麼有的固態硬碟堅持要有緩存,這不是增加成本嗎?本期DIY從入門到放棄我們就來聊一聊固態硬碟的緩存。 固態硬碟的工作方式其實很簡單,主控負責數據管理,由它來進行數據讀寫的控制和分配;緩存晶片用來緩存數據,或是存放FTL也就是快閃記憶體映射表;快閃記憶體顆粒則是存放數據的地方。 這里我們需要先介紹一下FTL。FTL快閃記憶體映射表是記錄SSD內部快閃記憶體單元物理地址和文件邏輯地址之間的關系。因為SSD的工作原理和機械硬碟不同,在存放文件的時候可能不是連續存放在同一個區塊上的,所以需要有一個工具來記錄對應的關系,這就是FTL。 有了FTL之後,主控晶片就可以知道每個顆粒(區塊)的使用情況,在以後的寫入過程中,就會通過優先寫入負載小的顆粒(區塊)來平衡不同顆粒的使用壽命,避免某個顆粒因為頻繁讀寫先掛了,導致全盤數據丟失的問題。 此外,FTL還承擔著SSD中廢塊回收等作用,所以FTL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什麼形式什麼價位的SSD,都有FTL在發揮作用。 回到前面的話題,SSD的緩存有3種,第一種是DRAM緩存,用來專門存放FTL;第二種是SLC緩存,第三種就是不設置緩存(一些主控自帶緩存)。DRAM緩存專存專用,可以更高效地映射緩存,而後兩種則是將FTL放在快閃記憶體中,效率較低,數據定位慢,隨機讀寫性能相對較差,在SSD剩餘空間變少之後也會有性能下降。 雖然對於日常使用來說,有無緩存的體驗差異並不大,但如果作為系統盤使用,或者預算充足,我還是強烈建議選擇有DRAM緩存的固態硬碟,單純作為倉儲盤存放文件的SSD再選擇沒有DRAM緩存的SSD。 來源:快科技

反殺13代酷睿 AMD銳龍7000 3D緩存版定檔

,性能提升巨大,成功擊敗了剛捂熱乎的AMD銳龍7000系列,但對於遊戲玩家而言,AMD還有一個大殺器,那就是3D V-Cache緩存版。 銳龍7 5800X3D憑借額外加入的64MB 3D V-Cache堆疊緩存,遊戲性能獨步武林。 AMD也早就確認,銳龍7000系列同樣會有3D緩存版本,甚至未來的系列也會繼續有。 發布時間方面,,銳龍7000X3D版本會在今年第四季度登場,但根據最新曝料,銳龍7000X3D將在明年初的CES 2023大展上正式發布。 不過,具體型號、規格依然欠奉,傳聞有三款,分別是銳龍9 7950X3D、銳龍9 7900X3D、銳龍7 7800X3D,假如每個CCD都堆疊64MB緩存,總緩存最多可達208MB。 值得一提的是,銳龍7 5800X3D為了緩存而犧牲了頻率,甚至鎖定了超頻(),銳龍7000X3D有望在頻率上解鎖,兼顧遊戲和日常基準性能。 按照慣例,CES 2023上還會有兩家的下一代移動平台,一方是銳龍7000H、銳龍7000U系列,另一方是13代酷睿H/P/U系列,但也不排除Intel的提前發布。 來源:快科技

13代酷睿的死敵來了 銳龍7000 3D緩存版現身

銳龍7000發布了,13代酷睿也發布了,10月底評測解禁。從目前情況看,13代酷睿有望在性能上取得綜合領先,不過,AMD還有個大殺器。 Zen3時代,AMD打造了一款銳龍5800X3D,額外封裝多達64MB 3D V-Cache緩存,加上原有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合計達100MB,遊戲性能表現“毀天滅地”,i9-12900KS都被輕松斬落馬下。 AMD早就確認,銳龍7000系列也會有3D緩存版,預計明年初發布。 最新泄露的一份路線圖上,已經可以看到“Ryzen 7000 X3D”(TBA是待宣布的意思),而時間安排在今年第四季度初,看樣子很可能會在13代酷睿解禁之後,立刻給予迎頭痛擊。 根據此前曝料,AMD一共准備了三款新的3D緩存版本,分別是,假如每個CCD都堆疊64MB緩存,總緩存最多可達208MB。 另外。路線圖上還可以看到,下一代線程撕裂者6000發燒系列、下一代銳龍7000G APU系列,都要等到明年底了,未來一年說不定還會有新的銳龍5000G型號。 來源:快科技

AMD銳龍7000 3D緩存版定了 208MB爽翻天

銳龍7 5800X3D處理器上,AMD首次嘗試了堆疊集成3D V-Cache緩存,容量達64MB,加上原有的4MB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總容量達驚人的100MB,在遊戲中的實際表現也堪稱無敵。 Zen4銳龍7000系列還會有3D緩存加強版嗎?答案是肯定的。 根據最新曝料,AMD一共准備了三款,型號分別是銳龍9 7950X3D、銳龍9 7900X3D、銳龍7 7800X3D,定位顯然更高了。 具體細節暫時不詳,比如3D緩存技術是否會升級到第二代,容量是否會擴大…… 如果繼續按照只有單個CCD上堆疊64MB 3D V-Cache容量計算,銳龍7 7800X3D可以做到104MB,因為二級緩存翻番到8MB,三級緩存32MB沒變。 銳龍9 7950X/7900X二級緩存分別為12MB、16MB,三級緩存都是64MB,再堆疊64MB,那就是總共分別142MB、144MB。 當然,它倆都有兩個CCD,假如每個CCD都堆疊64MB緩存,總容量分別可達204MB、208MB! 壞消息是,銳龍7000X3D系列預計要到CES 2023大會上發布,還得等四個月。 來源:快科技

AMD RX 7000顯卡最終規格定了 無限緩存縮水一半

或快或慢,NVIDIA RTX 40系列、AMD RX 7000系列新一代顯卡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到來,規格也越來越清晰,當然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變化。 據媒體Angstronomics最新得到的情報,AMD Navi 3x系列核心的規格其實早在2020年就敲定了,此後一直沒有大的變化。 也就是說,RX 6000系列發布之前,RX 7000系列就已經定案,這也符合行業慣例。 - Nav 31 96MB無限緩存 之前的傳聞稱,Navi 31大核心將有192MB乃至是256MB 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但實際上只有96MB,甚至比Navi 21 128MB還要小。 其實,AMD確實測試過192MB無限緩存的Navi 31,但是發現性能提升有限,從成本上考慮不經濟,所以僅設置了96MB(大概對應RX 7900 XT),而精簡版只會有80MB(大概對應RX 7900)。 其實,RX 6900 XT 128MB無限緩存並不是特別充裕,,沒想到新一代竟然變小了,難道在顯存帶寬上有了新的突破,不再需要大容量無限緩存的輔佐? -...

200MB緩存不是夢 AMD Zen3還要最後搏兩下

銳龍7 5800X3D是唯一集成3D V-Cache堆疊緩存的消費級處理器,加上原有二三級緩存,總共多達100MB(4+32+64),遊戲性能天下無敵。 但因為只有8個核心,而且為了維持功耗發熱,降低了頻率,銳龍7 5800X3D的基準性能比較一般,這就導致它非常「偏科」。 其實在銳龍7 5800X3D發布後,AMD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有這一個「獨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確定市場效果和反應如何,要看看再說,因此首批供貨量也很保守。 結果,銳龍7 5800X3D還挺受歡迎,AMD也決定擴大3D V-Cache緩存的覆蓋面,不但下一代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要用,Zen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也會擴充。 曝料高手@Greymon55 得到確切消息,AMD正計劃發布一款新的銳龍5000X3D處理器,核心數將超過8個,可能是12核心的銳龍9 5900X3D,也可能是16核心的9 5950X3D,緩存總量分別可達198MB(6+64+64+64)、200MB(8+64+64+64)。 它們的頻率肯定也會受影響,但因為核心數足夠多,多線程性能依然強勁,除了打遊戲還可以用於生產力創作等,兼顧多場景。 另外,AMD還會發布一款新的入門級AM4處理器,型號未知。 Zen3 AM4目前最低端的是銳龍5 5500,移動版核心Cezanne,6核心12線程,3.6-4.2GHz頻率,二/三級緩存3/16MB,沒有集顯,售價939元。 Zen2 AM4最低端則是銳龍3 4100,4核心8線程,3.8-4.0GHz頻率,二/三級緩存2/4MB,沒有集顯,售價699元。 你猜這個新的AM4處理器,會是Zen3呢還是Zen2呢? 來源:快科技

背刺Intel 13代酷睿 AMD Zen 4果然留了一手:銳龍7000雞血版年底見

下半年的PC處理器市場,將迎來AMD Zen 4銳龍7000(Raphael)和Intel 13代酷睿(Raptor Lake)火星對撞地球的強強對決。 從時間節奏上看,Zen 4早些,那麼理論上13代酷睿就可能保有「後發優勢」,不過,AMD實際上也留了一手,按照AMD高級副總裁、客戶端事業部總經理Saeid Moshkelani的說法,3D緩存版的銳龍7000同樣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這一代3D緩存版也就是Raphael-X,在有了銳龍7 5800X3D的良好風評後,性能釋放潛力應該會更大,尤其是摘掉13代酷睿i9可能的「地表最快遊戲處理器」桂冠。 目前,AMD公布的Zen 4性能參數還能粗略,包括IPC提升8~10%、單線程提升超15%等。 傳言Zen 4銳龍7000會在9月15日發布上市,13代酷睿大概10月份,而銳龍7000 3D緩存版則要11月或者12月了。 來源:快科技

性能飆升66%的秘密 AMD 2.5萬元768MB 3D緩存霄龍首次開蓋

AMD此前先後發布了、,都集成了3D V-Cache堆疊緩存,使得各自緩存總量分別達到768MB、100MB。 由此帶來的性能提升是極為顯著的,銳龍7 5800X3D對比銳龍9 5900X遊戲性能提昇平均15%、最多超過40%; 霄龍7373X對比霄龍73F3,同樣16核心,Synopsys VCS仿真速度可加快最多66%,從每小時24.4任務提高到每小時40.6。 最近,半導體封裝專業工程師Tom Wassick拿到了其中的一顆霄龍7473X,並對其進行了開蓋研究——這傢伙價值3900美元(2.5萬元)。 霄龍7473X規格上為24核心48線程,頻率2.8-3.7GHz,同樣有256MB原生三級緩存、512MB 3D V-Cache堆疊緩存。 拆掉散熱頂蓋之後,可以看到內部一顆較大的IOD、八顆較小的CCD,都覆蓋著釺焊散熱材料——雖然只是24核心,但它在物理上依然是完整的64核心,只是屏蔽了大部分而已。 有趣的是,初步研究發現,雖然都是3D V-Cache堆疊緩存,但是銳龍、霄龍上並不一樣。 銳龍7 5800X3D上是在單個CCD中央位置堆疊緩存,兩側加上結構性輔助矽片,保持晶片平整並兼具散熱。 霄龍7003X系列上,堆疊緩存依然位於CCD(藍色)上方且居中(紅色),兩側是矽墊片(綠色),它們之上覆蓋了一層支撐矽片(灰色),再往上就是我們從外部看到的散熱頂蓋。 暫時不清楚為何如此設計。 Tom Wassick正在進一步拆解研究,期待後續更精彩內幕。 來源:快科技

AMD Zen4來了 8核、16核銳龍7000首次現身:緩存翻番

上周,一顆Zen4銳龍7000處理器搭載B650主板現身,不過,泄露圖片的信息非常有限,只能看到電壓高達1.5V,估計是在測試液氮超頻。 沒想到現在在MilkyWay@home資料庫中,再次發現了一顆銳龍7000「Raphael」的身影,CPU ID為100-000000514-03_N,識別為AMD Family 25 Model 97 Stepping 1 / A60F11。 之所以說是銳龍7000,原因在於Zen3對應的是Model 96,包括一顆16核和一顆8核。 比較有價值的信息是,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從512KB提高到了1024KB,也就是16核對應的L2緩存總計16MB,8核就是8MB。 緩存容量的增加對於提高CPU運行效率有直接幫助,相信這也是Zen4能夠維持至少19% IPC增幅的原因之一。 據現有資料,銳龍7000預計最高仍是16核設計,5nm工藝,適配AM5接口(LGA1718),支持雙通道DDR5記憶體,28條PCIe 5.0,功耗105~170W。 來源:快科技

機械硬碟買64M緩存 別買256M

雖然SSD的價格已經降了不少,但大容量存儲還得靠機械硬碟撐腰,畢竟500元買4T對誰來說都有不小的誘惑……什麼?你說4T硬碟只要450就能到手了?那我可得問問你,你說的這4T硬碟,它的緩存大麼?有256M啊?那你可別買。 為什麼256M緩存的機械硬碟別買,而要買64M緩存的硬碟呢?難道硬碟的緩存不是越大越好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硬碟的緩存。 熟悉機械硬碟工作原理的玩家都知道,硬碟中的緩存主要起到快速讀取的作用,因為碟片的讀寫速度更慢一些,加上磁頭尋道的時間,使得硬碟的讀寫都較為緩慢,而加入了緩存這一機制之後,藉助DRAM緩存的高速特性,可以實現更快的讀寫。 具體來說,硬碟在寫入數據時,數據先進入速度快的緩存中,然後再由磁頭寫入碟片;而在讀取過程中,數據先由碟片讀取到緩存中,再從緩存讀出,如果數據恰好保存在緩存中,就可以跳過從碟片讀取這個步驟,實現更快的讀取。 在早期硬碟容量較小時,緩存容量也很小,40G的機械硬碟緩存可能只有2MB,隨著硬碟容量的不斷提升,機械硬碟的緩存也逐步提升至8MB、16MB、32MB、64MB。 從理論上就可以知道,更大的高速緩存容量可以大幅提高機械硬碟的突發讀寫速度,特別是當機械硬碟需要頻繁修改數據時,可以使其性能發揮到極致,從而進一步提高機械硬碟的壽命。 不過隨著SMR也就是疊瓦式硬碟的推出,緩存越大越好這個定律就破滅了。因為疊瓦式硬碟的緩存普遍都在256MB,看起來可以秒殺傳統的機械硬碟,但其背後的原因大多數用戶卻不知道。 傳統磁記錄(上)和疊瓦式磁記錄(下)對比 傳統硬碟採用的是CMR傳統磁記錄,其記錄方式是在磁軌之間留出一定的間隙,以避免不同磁軌之間的數據干擾,不論寫入還是讀取,磁頭都是從磁軌上方經過,完成讀寫的操作。 而SMR疊瓦式磁記錄則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碟片上的空間,把磁軌的距離拉近,從而在碟片上容納更多磁軌,同時改變磁頭的位置,讓磁軌在寫入數據的時候可以減少對臨近一行磁軌的干擾。 但是問題在於,在磁碟寫入數據之後,在已經有數據的磁軌寫入數據時,下一條磁軌的數據會被擦除,需要先備份下一條磁軌的數據。 但是在寫入下一條磁軌數據時,又會擦除下下一條磁軌的數據,解決辦法是每隔一部分磁軌設置一塊安全距離,並採用大容量的緩存區來放置數據。 SMR被用戶詬病的地方就在於,當硬碟存放了較多的數據之後,即使是微小的數據改動,也會反復遷移扇區內的數據,這不僅會影響寫入速度,同時還會加速碟片和磁頭的老化,數據存放的風險就增加了。 當然,並不是說SMR硬碟就完全不值得購買,因為其有更高的數據密度,意味著同樣體積下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而且相對價格更便宜,對於部分對數據密度要求更高的用戶來說還是值得入手的。 如果要存放大容量的冷數據,也不用擔心磁頭老化和碟片頻繁讀寫的問題,同樣可以用SMR硬碟來降低成本。 不過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還是直接購買CMR硬碟更加穩妥,畢竟4T的價格也貴不了多少錢,而且數據穩定性更高,使用的時候不用區分熱數據冷數據,多花一點錢買這個放心也是非常值得的,而且挑選起來也很容易,買的時候看準64MB緩存即可。 來源:快科技

100MB緩存怪物 銳龍7 5800X3D偷跑測試:性能提升11%

趕在本月20號上市前,有秘魯大神XanxoGaming提前拿到了零售盒裝版的銳龍7 5800X3D,也就是AMD第一款3D堆疊緩存的Zen3桌面CPU,總緩存達到了100MB。 通常來說,三緩的增加對於遊戲性能提升會非常大,AMD官方給到的預覽成績是,1080P遊戲性能平均比5900X提升15%,其中在《看門狗:軍團》最高可以達到36%。 稍稍遺憾的是,XanxoGamin因為時間有限,初步的測試僅涵蓋Geekbench 5、Cinebench、CPU-Z、Blender幾套工具。 測試平台的主板是AORUS Master X570,F36C版本BIOS。16GB DDR4-3200記憶體,RTX 3080 Ti顯卡,Windows 10作業系統。 Geekbench 5.4.4,單線程1639,多線程10498,似乎比R7 5800X的1671/10339基本持平。CPU-Z單核617,多核6506,低於i9-12900K的參考成績。 不過,在Blender中,新CPU則有著對5800X 3.1~11%不等的領先。 至於玩家最關心的後續遊戲表現究竟如何,不妨再等等測試者的更新。 來源:快科技

性能提升66% 超大804MB緩存:AMD新版64核霄龍月底上市

AMD去年底推出了新版的EPYC 7003系列霄龍處理器,代號為Milan-X,依然是7nm Zen3架構,最多64核,但用上了3D V-Cache緩存,總容量高達804MB,性能提升多達66%,現在該系列處理器將在3月份上市。 AMD高級副總裁兼伺服器業務部總經理Dan McNamara在采訪中確認了此事,稱代號為Milan-X 的CPU 正在向客戶提供樣品,預計將在本月底推出該產品。 考慮到之前有爆料稱消費級的銳龍7 5800X3D處理器也是本月底前上市,這意味著AMD的3D V-Cache增強版Zen3處理器終於能全面上市了。 AMD的Milan-X處理器包括四款型號,64核心的霄龍7773X、32核心的霄龍7573X、24核心的霄龍7473X、16核心的霄龍7373X,三級緩存從原有的最多256MB統一增加到768MB。 如果再算上4MB一級緩存、32MB二級緩存,一顆64核心的霄龍,就擁有恐怖的804MB緩存,雙路就是幾乎1.6GB! 至於性能提升,AMD表示,更多的緩存可以大大減輕系統記憶體帶寬壓力,同樣16核心的Milan-X、Milan,Synopsys VCS上實測EDA RTL驗證工作負載,性能提升了多達66%。 霄龍7003X系列已經贏得了微軟、戴爾、聯想、惠與、超微、思科等眾多客戶的新方案。 來源:快科技

NVIDIA RTX 40顯卡暴力堆緩存:猛漲16倍、最多96MB

,除了要命的DLSS原始碼,還有未來顯卡的諸多秘密。 目前看,Hopper、Blackwell是未來兩代一代計算卡,Ada Lovelace則是下一代遊戲卡,也就是RTX 40系列。 根據最新挖掘到的信息,RTX 40系列將擁有「海量」的二級緩存,每16-bit顯存位寬對應16MB。 具體來說,頂級大核心AD102擁有384-bit位寬、96MB二級緩存,AD103 256-bit、64MB,AD104 192-bit 48MB,AD106、AD107則都是128-bit 32MB。 據說還有個超小核心AD10B(不是AD108),暫時沒看到緩存指標,估計64-bit、16MB?不過目前的RTX 30系列家族並沒有如此小規模的核心,現在還不清楚AD10B這個名字都很特殊的核心,會有什麼不一樣。 相比之下,Ampere RTX 40系列的二級緩存都非常小,GA102也不過區區6MB,GA103/GA104 4MB,GA106 3MB,GA107 2MB,兩代整整16倍的差異! 有趣的是,AMD RDNA2架構引入了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最大容量128MB——NVIDIA這是要反擊的節奏? 據說是AD102架構圖 另外,RTX 40系列的核心規模也大幅增加,AD103已經堪比GA102,都有10752個流處理器,只是位寬低一些,,增加了足足71%,據說是雙芯整合。 按照黑客的說法,NVIDIA如果不把顯卡驅動開源,他們會放出全部猛料,包括各種晶片設計、圖形技術,乃至是商業交易機密。 來源:快科技

大神破解22年前的AMD K6-2+處理器:打開隱藏的128KB二級緩存

Fritzchens Fritz是圈內赫赫有名的神級人物,以拍攝高質量的晶片內核照片而備受贊譽。最近,他又達成了一項新成就:解鎖了22年前一顆AMD K6-2+處理器隱藏的一半二級緩存。 AMD K6-2處理器誕生於1998年,對標Intel當時的奔騰II,採用0.25微米工藝,930萬個電晶體,頻率200-550MHz,首次引入3DNow!指令集,性能超越Intel SSE。 兩年後的2000年,K6-2+誕生,升級為0.18微米工藝,但其實架構上和K6-2關系不大,反而和後續的K6-III+是同款的,區別在於二級緩存一個128KB、一個256KB。 當時正值AMD K7處理器風光無兩,K6-2+的光芒被掩蓋,很多人對它也不是很熟悉。 Fritzchens Fritz經過研究後發現,K6-2+其實也有完整的256KB二級緩存,只是被隱藏了一半,而破解方法也並不復雜: 如下圖所示,去掉外部的散熱頂蓋,然後移動右下角兩顆電容的位置,K6-2+就能解鎖隱藏的128KB二級緩存,搖身一變成為K6-III+。 破解後,3DMark2000測試順利完成,性能也有所提升。 不過風險也不小,首先處理器的體質必須足夠好,其次隱藏的一半二級緩存有可能存在缺陷,因此有很大的可能破解後無法穩定運行。 PS:當年的毒龍、賽揚300A破解超頻,至今依然是無可超越的神話啊…… 來源:快科技

AMD Zen3銳龍堆出100MB緩存 官方揭秘細節:精妙之極

CES 2022大會期間,AMD發布了,在原有32MB三級緩存的基礎上堆疊了64MB 3D V-Cache,再加上4MB二級緩存總計多達100MB。 而在去年11月份,AMD還發布了3D V-Cache緩存版的新款霄龍,合計三級緩存容量最多達768MB。 3D V-Cache究竟是如何堆疊在現有晶片上的?實現很簡單嗎?ISSCC 2022國際固態電路大會期間,Intel首次公布了諸多封裝細節。 3D V-Cahce的製造工藝也是台積電7nm,面積為41平方毫米,包括13層銅、1層鋁堆疊而成,然後通過TSV矽穿孔、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兩個信號界面等渠道與三級緩存直接相連,通過RVDD、VDDM為其供電。 為了讓所有CPU核心都能訪問這些額外的緩存,三級緩存層面增加了一個共享的環形總線。 另外,3D V-Cahce是分區塊(slice)設計的,每塊容量8MB,一共八塊,總容量64MB。 每個區塊與每個CPU核心之間有1024個接觸點,八塊和CCX(CCD)里的八個核心分別相連,接觸點總共多達8192個。 在全雙工模式下,每個區塊的帶寬超過2TB/,這就讓3D V-Cache有了媲美原生三級緩存的高帶寬,保證足夠高的性能。 此外,AMD還改進了CCX(CCD)的相應設計,以降低功耗,維持盡可能高的頻率。 銳龍7 5800X3D相比於銳龍7 5800X雖然頻率從3.8-4.7GHz降低至3.4-4.5GHz,但已經很不容易了,TDP也維持在105W,要知道緩存可是非常耗電的。 那麼,Zen4上會不會用這種堆疊緩存?大機率不會。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