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非遺

Tag: 非遺

《幻塔》x蘇繡非遺聯動時裝「緣此青綠」今日上線!

《幻塔》手遊攜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姚建萍老師,以及90後蘇繡傳承人姚蘭老師合作共創。將蘇繡與遊戲結合,數位化傳承非遺,讓兩者在碰撞中煥發新生——塔塔一直在探索文化合作的新方式,也希望未來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通過《幻塔》了解傳統文化,攜手將文化瑰寶傳承下去。 「梳雲黛繡山河迤邐,飛鳶墨瞿緣起青綠」 《幻塔》x蘇繡非遺聯動時裝「緣此青綠」將於2023年4月20日12:00正式上線。 +++活動時間+++ 4月20日12:00—5月3日04:59 +++活動簡介+++ 活動期間,首抽僅需90墨晶或30鈦晶,花費隨抽取次數依次增加,上限15次即可拿滿全部獎勵。參與扭蛋抽取即可獲得,新時裝-緣此青綠,發型-梳雲黛繡,「墨翟飛鳶」禮盒(使用後獲得頭像「聆巧」,頭像框「墨瞿飛鳶」,聊天氣泡「班輸雲梯」),及堡壘外骨骼碎片,堡壘微反應爐碎片,武器突破材料自選箱Ⅱ,赤核,武器能量池Ⅳ,時空晶碎(橙)等道具資源。 塔塔小貼士: 1.本次活動為有限池,抽取次數上限為15次,抽取次數到達上限時可獲得所有獎池獎品。 2.每單次抽取時,可自行選擇使用墨晶或鈦晶抽取,每單次抽取墨晶與鈦晶所需數量不同,抽取消耗貨幣數量會隨抽取次數依次增加。 3.拓荒者背包已滿情況下,抽取獲得的獎勵會以郵件形式發送。「墨翟飛鳶」禮盒需在背包內使用才能解鎖對應道具。 ▶具體規則與機率說明屆時請見遊戲內公告 來源:遊民星空

《藍月傳奇》攜手非遺木構技藝 用榫卯還原經典龍城

12月14日,愷英網絡經典自研IP《藍月傳奇》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實現跨界聯動,用榫卯技藝還原經典龍城,將中華千年古藝與經典藍月元素精妙融合,助力非遺藝術創新傳承,賦予傳統文化勃勃生機。 藍月IP持續挖掘深層文化價值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遊戲上市公司,愷英網絡不斷探索遊戲與文化傳承相輔相成的合作契機,在數位化社會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載體,此次與木構榫卯的合作,是去年繼2021年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合作之後的持續性探索成果。 『龍城』是《藍月傳奇》遊戲中最經典的場景之一,也是玩家們無人不曉的榮耀之城,多年來吸引著無數藍月勇士們為之神往,兄弟相約一起萬人攻城的熱血和激情,沉澱了經久不滅的情懷與熱愛。 藍月跨越春秋的熱血之情,與蘊藏千年古韻的榫卯,有著異曲同工的高契合度。此次用榫卯還原經典的龍城,將遊戲的娛樂性與傳統文化結合,旨在通過新世代的文化賦予這個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遺產新的活力,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中華絕技的神奇與魅力,用原汁原味的龍城情懷喚醒榫卯間的傳統記憶,以最純粹的技藝築造最純粹的熱愛。 <p<strong2.8萬塊木頭環環相扣 榫卯龍城震撼還原經典 在中華千年璀璨的文化長河中,中國木結構建築扮演著濃墨重彩的一環,鬼斧神工的工藝結構與氣勢磅礴的建築特色凝結了先民的智慧結晶。2009年,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 此次龍城模型中大量採用了木結構體系的關鍵技術——榫卯工藝,用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地咬合,便將木構件穩固地結合在一起,做到即使不使用一個釘子,也能維持結構的穩定。 藍月邀請了非遺“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的傳承人楊玉吉老師共同構築,各個局部皆借鑒了中國古建築的實際構造方式。如抬梁式重檐歇山頂的城樓、三交六椀菱花的窗飾、正脊鴟吻的脊獸、上翹舒展如鳥翼的翼角椽,每塊木頭、每個細節中蘊藏著巧妙的藝術玄機與歷史考究。 整個建築長約1.2米、高約0.6米,由28000餘個木質零件純手工拼接穿插組成,高度還原了遊戲中的原畫造型,龍城的磅礴與震撼在一絲一扣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古建築記錄了歷史經年古事與文化流轉,而藍月龍城承載了一代人的情懷。愷英網絡作為數字時代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在致力於打磨精品遊戲大作、塑造優質遊戲作品的同時,持續探索數字IP與傳統文化相互賦能的縱橫之道,打通遊戲數字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壁壘,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讓經典得以持續發展與延續。 來源:遊俠網

CJ21:快手遊戲《西行紀 燃魂》X非遺江湖 達人齊聚

2021ChinaJoy開展後,玩家的熱情如同上海空氣中的熱浪,湧向CJ展館。進入N3館快手展台,迎面而來的《西行紀 燃魂》超大金箍棒絕對吸睛,《魔力寶貝:旅人》實景還原的法蘭城情懷滿滿,都是CJ打卡必去場景!現場還有PK賽超然對決,人氣COSER助陣演繹,VR互動烏嚕萌翻全場,一分鍾視頻帶你領略快手遊戲展台的火爆人氣! CJ打卡第一站,《西行紀 燃魂》超大金箍棒,「當頭棒喝」、「直插雲霄」、「山崩地裂」 視覺沖擊感炸裂全場,隨手一拍大片感十足! 《西行紀 燃魂》coser合照 現場感受《西行紀 燃魂》PK賽的緊張激烈,體驗巔峰對決的快感,來一套「無我」招式,連擊的快感爽遍全身,「猿猴覺醒」、「天誅」、「雷電大轟擊」等招式在大螢幕上綻放,引來玩家陣陣驚呼! 《西行紀 燃魂》PK賽解說/大螢幕照片 PK賽戰況激烈,《西行紀 燃魂》的文化套餐也是為玩家拍手稱絕,《西行紀 燃魂》X小快小六盲盒因為設計創意、做工細膩為粉絲們追捧,紛紛追問預售時間,萌萌的盲盒你要不要來一套? 《西行紀 燃魂》X小快小六盲盒現場照片 《西行紀 燃魂》CJ現場更是聯合「非遺江湖」為觀眾帶來文化盛宴,4位COSER打卡非遺江湖展區,感受傳統文化傳承的魅力,快手達人【魏國糖畫】製作的4個遊戲角色可謂惟妙惟肖,極其傳神,COSER和圍觀玩家無不驚嘆非遺達人的技藝超群,贊嘆非遺文化博大精深! 4個COSER打卡非遺展區——手拿糖畫作品合影 如果說糖畫傳神,那麼《西行紀 燃魂》聯合「非遺江湖」百萬粉絲達人【郎佳子彧】的麵塑便是完美復刻,達人製作的悟空角色毫釐畢現,神態、樣貌都和遊戲立繪如出一轍,這樣的佳作引來玩家無數贊嘆,喜歡收藏的觀眾更是提出高價購買達人作品。 悟空COSERX非遺麵塑藝人,悟空麵塑 《西行紀 燃魂》如此引入注目,快手遊戲展台其他區域也是熱鬧非凡。《魔力寶貝:旅人》VR互動烏嚕跟你猜拳贏周邊,《征戰紀元》玩家排隊和女戰士合影,《鎮魂街:武神軀》玩現場試玩人氣高,《不休的音符》暑期版本引來手速達人現場秀操作,更有玩家抽中「幸運錦鯉」大獎,快手遊戲展台全部周邊每樣一個打包帶回家! 《魔力寶貝:旅人》VR互動玩家與烏嚕猜拳 《征戰紀元》試玩區COSER與玩家合影 《鎮魂街:武神軀》COSER夏玲 《不休的音符》玩家現場試玩彪手速 中獎玩家在快手遊戲周邊牆合影 逛展不挺,打卡不止,快手遊戲展台人潮洶涌,約上大家一起來快手展台打卡,驚喜大獎等你喲! 來源:遊俠網

西山居籌備緊急救援物資 支持河南非遺重建和保護工作

今日(7月21日),《劍網3》製作人郭煒煒在微博上宣布,西山居已第一時間與受災地建立聯系,並籌備緊急救援物資,後續還將定向支持河南非遺重建和保護工作。 微博原文如下: 昨天剛跟河南電視台領導們談了文創合作,得知突發受災情況後非常痛心,希望大家平安!希望救援順利!西山居已第一時間建立聯系籌備了緊急救援物資,後續還將定向支持河南非遺重建和保護。 《劍網3》官方微博也在評論區回應:「現在救災救援是第一優先級,我們第一時間對口省台下屬公益組織,大家捐助的時候也要注意時效性,量力而行!」 來源:遊民星空

「環翠非遺」膠東麵食的靚麗風景,蒸出來的「藝術品」

在膠東人的傳統習俗里,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蒸花餑餑,將吉祥福願凝聚其中。膠東面供民俗作為膠東民間傳統風俗,有著古老的文化歷史,承載和寄託著沿海農家的心理情感和美好祈禱,表達了民間節日的文化內涵,突出了面供民俗文化的重要意義。 膠東面供民俗是由麵塑、花饃、窩窩花、糕花、面花、餑餑發展而來,面供民俗起源於東漢時期諸葛亮發明「蠻頭」祭祖之後,這種民間習俗文化逐步由南方傳入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隨著大量中原地區移民的出現,明代膠東沿海地區海防文化的設置,村落的形成,從中原地區帶來的農耕文化與沿海生產、生活的有機結合,也滋養了民間藝術面花的產生與發展,並形成了具有濃郁的膠東沿海特徵的民間習俗。人們藉以祈求神靈相助來庇佑生命保護平安。在膠東沿海漁民出海打魚之前,當地人都會舉行一些祭海儀式,以此表達對大海的敬畏之心,起初人們都是用一些牲口,後來演變成各式麵食來代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形式逐漸演化成一種風俗習慣,人們用面捏塑成可供祭祀的祭品,稱為「膠東面供」。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定期大規模舉辦穀雨開洋謝洋的祭海活動,促使當地這一民間習俗得到高度發展,三牲酒禮,奉祀神靈。當然面供,是不可或缺的供品。 I 膠東面供的民間習俗,是古老的膠東傳統民俗文化,其始終與人生禮儀習俗緊密聯繫,它廣泛用於過年過節、婚嫁迎娶、清明祭祀、海上祭祀等諸多民俗風情活動,沿海農家漁家通過麵食製品來表達人們對虔誠的信仰和祈求庇佑的祈禱,是追求豐衣足食、萬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體現。在膠東,新麥豐收了,家家的農婦都要磨新麥,做寓意不同的麵製品,供奉天地、供奉祖先,以此感恩天地萬物,賜予營養。捕魚的漁戶人家還要向海神娘娘、海龍王獻祭,為了祈求平安、預祝魚蝦滿倉豐收的的願景。 膠東面供民俗,是膠東民俗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表達著膠東人的心理感情和文化內涵,並強化了民俗情境和民俗事象,貫穿於民間節日風俗。祭祀供奉以及祈求五穀豐登,幸福吉祥。辟邪壤災,遺贈親友等的生活民俗中。膠東人過年有一個獨特的習俗,就是家家都要蒸大棗餑餑。餑餑表面十字調出鼻,嵌入紅棗。 棗餑餑用來供祖先,財神,菩薩。天地供神。五個餑餑疊放,臘月三十接神,正月初三撤供品。正月十五供五個繭餑餑和三個大聖蟲餑餑。供奉時中為祖先,右供財神,左供菩薩,意為多財多子。聖蟲頭部為一圓饅頭形,雞冠,黑眼睛,紅舌頭。軀幹做蛇盤狀。祖先,財神,菩薩面前各放一碗糧食。聖蟲放在盛糧食的碗里。供奉往後,繭餑餑食用,聖蟲放大糧囤中,直到二月初二由孩子們分食之。聖蟲的聖字,膠東皆音「剩」,意為「剩餘」,寓意五穀豐年,連年有餘。有的地區還將聖蟲做成公母刺蝟狀,口含紅棗,放在米缸里,錢櫃衣櫃里,祈求財物豐盈,使用不盡。 【來源:文旅環翠】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來源:kknews「環翠非遺」膠東麵食的靚麗風景,蒸出來的「藝術品」

秦淮非遺精彩綻放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精彩文旅資訊 秦 淮 非 遺 精彩綻放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 文化為紐帶,園藝結姻緣 4月15日至4月21日 202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 舉行「南京城市非遺主題周」活動 秦淮區以體現區域非遺特色、 講好秦淮故事為宗旨 精選7個非遺項目參展 占全市參展項目的三分之一 古琴藝術· 金陵琴派、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秦淮燈彩、 皮影戲、戲劇臉譜、 綠柳居素菜烹製技藝等項目 在世園會中國館精彩呈現 與園區煦日春景相得益彰 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作品 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欣賞 金陵琴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葛勇 攜弟子琴簫和鳴 為觀眾們奉上一曲曲裊裊琴音 本屆世園會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花卉協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揚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活動將持續至10月8日。位於世園會西片區的中國館,專設「園萃芳華」展區,以「非遺匯生活」為主題,展示來自江蘇各省轄地域特色鮮明、保護成果顯著的非遺項目。 多彩風光,多元文化 古老婉約的秦淮水 展示著秦淮傳承千年的非遺風采 傳承創新,驚艷亮相 秦淮非遺,再綻芳華 來源:非遺科 擬稿:姚玲、邵華 審核:徐成德、張江信 發布:邵華 僅供交流分享,不涉及商業用途,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權益,或所標來源並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後台,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審核處理。 點分享 來源:kknews秦淮非遺精彩綻放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

針尖上的非遺之魅 —— 定興京繡,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宮廷藝術

#河北文旅看圖識景##2021我為河北文旅代言##2021頭條帶你看河北# 京繡‬ 宮廷藝術 「燕京八絕「之一的京繡技藝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宮廷劇中你一定看到過皇帝和娘娘身穿的皇服這就是京繡 定興京繡-溯源 錦繡組綺 精絕天下 保定市定興縣京繡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清代,宮中設「繡花局」,融合了全國各地許多繡種的技法,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清宮刺繡。 清朝滅亡後,繡花局藝人多流落民間謀生,北京及其周邊地區曾出現許多經營刺繡品的店鋪和宮繡莊。 1949年以後,這些地方組建了一些刺繡合作社,一批老藝人的刺繡手藝得以推廣傳承。 定興京繡是宮繡藝人梁枝(公元1880—1935年)一脈的家傳。 梁家1970年代末開始經營繡花作坊,今已發展為擁有500多繡娘的刺繡企業。 定興京繡 定興京繡-特色 三大特色 獨領風騷 京繡也是「燕京八絕」之一,有三點極為突出: 一、具有獨特的地位,有些紋樣在其他繡種中是不准許使用的,如龍袍上的十二章紋樣和五爪金龍紋只有皇帝才能用(四爪為蟒,用錯有篡位之嫌)。 龍袍 二、圖案題材廣泛,山水花鳥、龍鳳圖案、飛禽走獸、吉祥八寶等,在運用上更講求寓意的吉祥,處處有著饒有趣味的「口彩」,所謂「圖必有意,紋必吉祥」。 定興京繡 三、宮廷藝術風格濃厚,裝飾華麗,材料名貴,有的繡品關鍵部位綴瑪瑙、翡翠等寶石。 定興京繡-用材&風格 典雅大氣 皇家風範 京繡一般選用上好的綢緞做面料。繡線除使用蠶絲製成的絨線外,還使用以黃金、白銀錘箔捻成的金、銀線。 使用金、銀線繡出龍、鳳等圖案,行內稱「盤金銀」繡,為宮廷刺繡所獨有。 刺繡工具主要有繡針、繡繃、繃架、繩子、剪刀等。 刺繡用的蠶絲線↑ 京繡的構圖滿而不滯,造型端莊穩重,設色典雅高貴。 刺繡的針法主要有齊針、套針、亂針、滾針、平金、打點、打籽、盤金繡、鎖繡、墊繡、納錦、穿珠針、立體繡等。 針腳工整絹秀,富於變化,能表現各種風格的刺繡作品。 定興京繡 定興京繡-傳承人 傳承經典 發揚光大 梁淑平,河北省保定定興縣人,2018年5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京繡代表性傳承人,其作品遠銷海外十多個國家。2012年6月京繡作品《源遠流長》被河北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收藏;2013年2月京繡作品榮獲河北省第六屆旅遊商品大賽銀獎;2014年10月在第三屆中國非遺博覽會上獲得優秀傳承人展示獎;2016年12月「花團錦雞掛軸」作品榮獲保定市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18年6月被中國非遺保護協會評為「優秀文化大使」;2018年6月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定興京繡作為一種 瀕臨失傳的漢族傳統宮廷手工藝 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更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 希冀這具有皇家氣派的傳統手工藝 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轉自‬:保定‬文化‬旅遊‬) 來源:kknews針尖上的非遺之魅 —— 定興京繡,令人嘆為觀止的中國宮廷藝術

非遺文化|聆聽歷史的故事——「茂腔之鄉」的魅力

諸城是著名的「茂腔之鄉」。距今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先後湧現出王仙梅、陳艷琴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創作了《王小趕腳》、《雙鳳冤》、《五女征南》、《濰河仙子》等大量優秀劇目,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諸城茂腔紮根於農村,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唱詞、唱腔淺顯易懂、婉轉悲切、親切動人。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對民間道德風尚、民間文化交流都有較強的促進作用。2006年11月,該項目被推薦申報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諸城茂腔早期以家庭戲為主,班社有「順和」、「春和」、「共和」等;建國後,李玉堂等在高密組建了「群力」業餘茂腔劇團;l955年,該團劃歸諸城,成為「諸城縣茂腔劇團」,所演劇目多次獲獎;現在諸城市藝術團設茂腔演出隊,有演職員20餘人,另外鄉村還有茂腔演出隊伍10餘支。 我市舜龍藝術團創作的大型茂腔現代戲《三背娘》經過專家嚴格評審,將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展播。劇中朱大龍、李梅、佳佳就是社會正能量的代表,從他們身上閃耀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他們的行為透著善的光輝、孝的靈魂。孝不是一句空話,是一個人必須做到的行為規範。 非遺的傳播有力的向外界推介了諸城,帶動了文化產業發展。諸城市創新排演的大型茂腔現代戲《失卻的銀婚》參加了「2018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走進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得到各級領導、業內專家和群眾的高度讚譽。此後,該劇又在濟南、濰坊、青島、德州等多地巡演,成為推介諸城的一張名片。 諸城文旅 來源:kknews非遺文化|聆聽歷史的故事——「茂腔之鄉」的魅力

福建阿姨賣非遺小吃29年,堅持純手工受歡迎,每天4000個不夠賣

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都有自己當地的傳統特色小吃,福建永泰有一種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吃叫蔥餅,2018年已經成功申報為非遺小吃。 這位身體瘦弱的福建阿姨做蔥餅29年了,每天四點多鐘去市場買菜,回到店里製作,雖然現在餐飲業,機器代替了人工,但是阿姨仍然堅持用傳統純手工製作,因此很受歡迎,他家一天做4000多個蔥餅仍然不夠賣,雖然忙碌一天身上會覺得特別的勞累,甚至累到不想做,但是阿姨仍然在堅持,每當看到有人一次買幾百個的時候。阿姨臉上就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蔥餅是當地很有名的傳統美食之一,從什麼年代開始有的不太清楚,但是當地物美價廉的美食,現在只賣1塊5一個。阿姨說她父親這一輩也沒有做蔥餅,爺爺以及太爺都是做蔥餅的。現在自己又重新做起了蔥餅,堅持用老一輩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姨做蔥餅的手藝越來越精湛,也做出了名氣,門口常常排隊,等待蔥餅出爐。 製作蔥餅較為繁瑣,先是和面,面和好之後發酵,麵糰里塞入當天制好的餡料,放在自製的土爐子里烘烤,爐火的溫度是270多度。被爐火烤熟的蔥餅,特別香,味道沁人心脾,吃起來口感有點硬,但是越嚼越香,吃後滿口留香,回味無窮。 烤蔥餅是個技術活,因為爐內的溫度很高,手速慢了,很容易被燙傷,天熱的時候在這麼高溫下,人很容易脫水。阿姨也知道做蔥餅是個苦差事,但是她還是在堅持,一方面是為了賺錢,另外一方面是為了讓客人能吃到這快要絕跡的非遺美食。 做蔥餅蔥面和肉餡兒都是很關鍵,很多地方的蔥只是摘乾淨不洗,因為有水分容易影響口感,但是阿姨都會洗乾淨然後再晾乾。雖然阿姨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是她的淳樸的行為卻很令人感動! 來源:kknews福建阿姨賣非遺小吃29年,堅持純手工受歡迎,每天4000個不夠賣

“壯族三月三”桂味飄香 廣西非遺特色美食大賽舉行

4月14日上午,「廣西有味·百縣千菜」2021廣西非遺特色美食大賽在南寧青秀山公園風景區舉行。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活動邀請烹飪專家及專業吃貨團進行現場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師傅現場製作柳州禮餅。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恭城油茶製作現場飄來陣陣香味,獲得評委嘉賓連連稱讚。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主辦方代表接受廣西雲記者採訪。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現場匯集了來自廣西111個縣市區共320道非遺特色美食及地方特色小吃。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評委現場進行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評委現場進行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評委現場進行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評委現場進行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評委現場進行品評打分。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攝 這叫馬奀艮,這個美食的名字你學會了嗎?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玲娜...

非遺項目古琴藝術納入公益教育計劃

本報訊 記者王臻青報導 記者日前從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了解到,古琴藝術作為省級非遺項目,成為首個被納入我省系列公益教育計劃的項目。 古琴藝術公開課計劃用4課時,向廣大古琴愛好者普及琴學、研習琴譜、賞析琴曲、品味琴韻。古琴藝術傳承人、瀋陽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教授朱默涵日前以「兩鳳同翔 習琴五要」為主題,主講了首場古琴藝術非遺公開課。該活動通過線上同步直播、線下互動教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開展,吸引線上關注31161人次,線下十餘名古琴愛好者參與。 據了解,第二講公開課以「絲桐輕撥 古譜漫談」為主題,為古琴愛好者進一步講述古琴譜發展史,介紹古琴流派,演奏賞析《醉漁唱晚》等代表琴曲。 古琴藝術是繼崑曲之後被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的第二個中國文化門類。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3000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來源:kknews非遺項目古琴藝術納入公益教育計劃

長城腳下話非遺||「小猴子」與「老猴子」的故事

給孩子種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8歲打鼓,12歲領舞的「小猴子」 圖中的「小猴子」名叫胡雨赫,是白家店小學的學生。別看他年紀不大,已經是一位「老演員」了。他的師父邱廣義說,這孩子是打心里喜歡這東西,只有心里真正喜歡才能堅持下來。 能讓這些孩子愛上傳統文化並傳承下來,離不開青龍縣對非遺文化的重視。據了解,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青龍縣先後在三撥子鄉四撥子村、蠻子地村、肖營子鎮薛杖子村、縣職教中心建立了猴打棒保護與傳承基地。使當地百姓更加深刻地認知了猴打棒這一傳統民間藝術,讓猴打棒實實在在地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校園。 青龍百姓對於猴打棒的喜愛由來已久,據考證,青龍猴打棒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點擊圖片下方文字,和我一起「穿越」到清朝吧!) 猴打棒的起源 青龍猴打棒作為青龍滿族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通常以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場和廣場文藝表演等表演形式展現。猴打棒動作粗獷、動律流暢、舞姿豪邁、步伐輕盈,塑造了具體可感的「美猴王」的舞蹈形象。2006年,青龍猴打棒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老美猴王」到「小美猴王」的代代相傳,是勤勞、樸實、勇敢、善良的青龍滿鄉兒女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也是青龍歷史的見證。隨著社會發展和當地旅遊開放,青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日漸成熟,除了遠近聞名的猴打棒,還有青龍水豆腐、青龍白酒、滿族黏餑餑、八旗貢米等美食文化被各級非遺名錄收錄。 水豆腐/圖自青龍信息網 黏餑餑/圖自網絡 八旗貢米/圖自網絡 最後,和小旅一起來欣賞青龍白酒的釀造技藝吧~ 來源:kknews長城腳下話非遺||「小猴子」與「老猴子」的故事

長城腳下話非遺||一千年以後,我還是不能忘記你

風穿巷,雨落街 這是一座位於長城腳下的古代村落——秦皇島市撫寧區界嶺口村。她始建於唐代,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悠悠歷史的長河中,她走過浩蕩變故,也歷經過風雨飄搖,但這一切並沒有淹沒她溫柔、嫻靜的美麗。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保存完整的城牆、老街、青瓦,這也是咱們秦皇島唯一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並在2014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據《撫寧縣誌》記載,界嶺口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天祐年間,由一群山東北遷的移民定居於此而發展形成的村落。由於地處遼東與京東的交通要道,是中原與蒙古大漠通達貿易的重要商貿關口,公元1381年,明朝政府開始在這里修建界嶺口關,並成為「外控遼左、內護京陵」的重要隘口。 明朝中後期,長城沿線烽火不斷,僅在界嶺口關,大小戰事發生了數百次。在攻與守、戰與和的歲月侵蝕中,界嶺口關的西月城和瓮城已經損毀,只有東月城保存完整。 今天的界嶺口,早已褪去硝煙戰火,留給人們的是美好與祥和。隨著界嶺口村先後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村民們開始在傳統民居與現代生活方式之間尋找契合點。村民們逐漸意識到古村落保護的重要性,開始對老房子進行保護、修繕,村委會也牽頭制定了詳細的保護開發規劃。 界嶺口村遵循建築改造「修舊如舊」的原則,在環境整治上尊重自然,形成了外有古樸風情,內有現代化配置的鄉村民宿。 屋外,是青磚黛瓦、古香古色的村舍;屋內,是空調、電視應有盡有的現代化起居環境。這種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感受歷史的氣息。 每到旅遊旺季,這里都會吸引大批遊客,體驗古樸民宿,感受民俗文化。說到民俗文化,不得不提撫寧的鼓吹樂。據史料記載,公元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編纂的《永平府志·卷三·政事志·雇銀(條)》載:「撫寧縣吹鼓手捌名,每名叄兩陸錢(銀)」。由此可見,撫寧鼓吹樂由來已久。 撫寧鼓吹樂在秦皇島民間器樂演奏中具有代表性,它的樂器形制極為特殊且種類繁多,樂曲豐富多彩,演奏形式靈活多樣,演奏風格粗獷有力、活潑詼諧、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鼓吹樂已經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侶,既是民族文化精華登上大雅之堂的典範,又是民間舞蹈伴奏的首選。同時,也經常出現在民間的婚喪嫁娶、年節喜慶中。2006年,撫寧鼓吹樂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撫寧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吹歌之鄉」和「中國吹歌研究基地」,2007年,被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吹歌之鄉」。 除了鼓吹樂,撫寧還有多項非遺技藝、非遺美食和豐富的民間傳說故事,來這里,聽老人講一講歷史故事,跳一跳歡快的太平鼓舞,跟著老手藝人學一學傳統手工,你會愛上這古老的鄉村哦! 來源:kknews長城腳下話非遺||一千年以後,我還是不能忘記你

安徽蕭縣村里的祖傳非遺店,紅燒羊拐火了95年,1天賣出10大盆

蕭縣是安徽的北大門,有四省通衢之稱,這里有六千多年的文化歷史,是漢文化的發祥地,蕭縣的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無論是正餐小吃還是飯後水果點心,都遠近馳名,像蕭縣的撒湯、燒餅、洛饃、葡萄、提子、羊肉、米線、火燒等等,都受到大家的喜愛。蕭縣人流行夏天吃羊肉,有「夏日伏羊一碗湯,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蕭縣的羊肉鮮美味道不膻肥而不膩,已經有三百多年的盛譽了,據說早在清朝同治年間,蕭縣一位大廚就因為做羊肉有一手,受到皇帝的青睞。 在蕭縣有一個叫做許堂村的地方,這里地方不大,但是羊肉做得不錯,有很多羊肉店,尤其是這一家,已經傳承五代人,從1926年成立到現在,雖然中間因為一些情況,沒有開店,但是做羊肉的手藝是流傳下來了,他們家的第四代傳人靠著紅燒羊拐還在美食比賽中拿到冠軍獎牌,足以證明他們家味道有好。 這家店是省級的非文化遺產傳承,老闆的爺爺以前是賣羊肉,在期間自己綜合其他羊肉的做法和味道,研發了不一樣的配方,其中五香羊頭和紅燒羊拐是招牌,每天中午十一點開門,十二點羊頭就賣光了,紅燒羊拐每天能賣出10大盆,生意好到讓人羨慕啊。 一開始這家店只有當地人知道,蕭縣、宿州人經常去吃,老闆為了打響名氣,在2000年的時候開始辦伏羊節,他認為既然蕭縣人愛夏天吃羊肉,就把這個招牌打出去,每年到了伏天他就會免費送羊肉,一天三十隻也不夠吃,就這樣他們村的伏羊節有了名氣,其他羊肉店也紛紛跟風,如今每年伏天村里都熱鬧非凡,整條村都是人山人海。 而作為百年老店,他們家的羊肉味道絕對正宗,沒有什麼膻味,很多人大老遠驅車來吃,直接看菜點菜,擺在面前看著放心,想吃什麼吃什麼,紅燒羊拐色香味俱全,筋頭巴腦的燉得很軟糯,啃起來肉質很鮮嫩,特別香很適合下酒,羊頭一人半個,把骨頭給你剔乾淨端上來,蘸著蒜汁一起吃,味道簡直無法形容,吃完肉再來一碗羊湯,鮮美至極濃濃的肉香味,一個人吃半個羊頭一碗羊湯足以,人多的話紅燒羊拐和素菜再來一點,美哉美哉! 他們家還有羊血豆腐,羊血很順滑,口感微咸口,豆腐阮恩入口即化,湯底是辣的,加上香菜提香,比吃肉還香,還有什麼手抓羊肉、炒羊血、羊雜小炒,最後阻礙來一個烙饃卷孜然羊肉,真的是太好吃了,很多人喜歡去徐州吃伏羊,如果想換個胃口,今天夏天可以來許堂試一試哦! 來源:kknews安徽蕭縣村里的祖傳非遺店,紅燒羊拐火了95年,1天賣出10大盆

泉州大叔賣非遺小吃,因舌尖走紅,一人掌控4口鍋,仍供不應求

喜歡美食的人,大都喜歡觀看美食類的節目,一些具有影響力的美食節目,可以很輕而易舉捧紅一些原本一直默默無聞的小店。 泉州有一位大叔在街頭賣非遺小吃,因《舌尖》爆紅,一人掌控四口鍋,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仍供不應求,泉州這位大叔做的這種餅叫潤餅,已經被評為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這種餅很好吃,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上過舌尖之後,從默默無聞到爆紅,來吃餅的人不光是本地人,還有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食客。 大叔一個人在店里操持,做餅的手法相當熟練,他就像一個魔術師一樣,手里的麵糰被他隨意擺弄,看似很隨意地在4個鍋底上摔一下,幾秒鐘後就會變成了一張晶瑩剔透的小餅,雖然這餅看起來很薄,很柔軟,但是卻很有韌勁。 潤餅是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泉州人喜歡吃米米粉,像大餅,饅頭這一類的麵食,喜歡吃的人並不多,但是潤餅跟普通的餅不同,因為它更薄更柔軟,即便是不喜歡吃麵食的人也會對潤餅情有獨鍾。潤餅還有一個很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卷各種的蔬菜,會因為卷的菜不同味道而不同。 這種傳統的小吃,現在做的人越來越少了。有人戲稱它為「絕跡小吃」,大叔通過舌尖之後再當有了很高的名字。很多人慕名前來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好在看大叔的操作,也是一種享受,即便是排隊也不覺得無聊。 大叔做好的潤餅用塑料盒包裝起來,這樣方便顧客攜帶,他家潤餅的價格一盒是20塊錢,一共12個,潤餅里邊的蔬菜非常的豐富。有很多小吃只在乎口味而不注重營養,而這種潤餅不管是外形還是口感以及營養價值,各個方面都是很優秀的,難怪會被舌尖導演挑中! 大叔的這家店很簡陋,只有外賣窗口,門口的牌子上寫著「老字號」「上過舌尖」「非遺小吃」等字樣表明這種小吃的與眾不同,大叔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對客人還是很周到熱情的,喜歡吃他家潤餅的人隔三差五就會來解饞,有時候也會跟大叔聊上幾句,大叔這種堅持老傳統的做法深感欽佩。 來源:kknews泉州大叔賣非遺小吃,因舌尖走紅,一人掌控4口鍋,仍供不應求

非遺丨走近箇舊市賈沙陡岩村彝族民間傳統舞蹈「簸箕弦」

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資訊。 圖為賈沙陡岩村全景 自然概況 箇舊市賈沙陡岩村位於箇舊市西南部,賈沙鄉西部,距市區25公里,地處紅河谷地帶,在紅河北岸較為陡峭的山頂上,附近無相鄰村寨、可俯看紅河奔騰流向越南。整個村形狀呈鬥狀,相傳陡岩的「陡」原來是「鬥」字的諧音,因村子的形狀呈鬥形而得名「鬥岩」。陡岩村彝語叫得岩咪,為純彝族村寨,是由蒙自市冷泉向西經箇舊卡房—咪的期—扯土白—烏谷—紅河西岸遷徒而來。除漢語外,全村人都講彝語。 陡岩村彝族簸箕弦舞 圖為彝族民間傳統舞蹈簸箕弦 傳承人 張自文 陡岩彝族簸箕弦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彝族祖先從勞動(圍獵)的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而形成自己的舞蹈藝術,彝語的意思為大家歡樂在一起跳。簸箕弦產生於當地,起源於1606年,至今已有398年的歷史。 圖為排練舞蹈簸箕弦 簸箕弦的產生和生活密不可分,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用舞蹈方式表達對生活的需求,同時也是精神需求的一種方式,它通過婚姻的自由交往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套路,也通過其形式,內容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圖為排練舞蹈簸箕弦 它的動作是比較原始單調的,是原始圍獵勞動過程的生活再現,受漢族文化的影響較少,藝術發展是緩慢,因而形成了鬥岩簸箕弦的稚拙古樸的審美特徵。 主要價值 圖為陡岩村火把節演出舞蹈簸箕弦 簸箕弦平時主要是由村里的男女老少聚集到廣場圍成圓圈共舞,年齡、人數不限,隨時都可以跳,場面壯觀,規模龐大。村里人在不知不覺中都可以加入其中一起跳,沒有禁忌。 圖為在田間跳起了簸箕弦 當地民眾對簸箕弦非常喜愛,它是當地村民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可以說是全民性的舞蹈,也是彝族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是當地主要的文藝娛樂活動,相傳最早產生是由男女青年談情說愛互表愛意而形成,舞蹈的傳承主要靠長輩的言傳身教,年輕人耳濡目染,代代相傳,無特定的傳人和編創。現為自然沿襲,具有廣泛的民族性和群眾性。 圖為傳承人傳授舞蹈簸箕弦 民間傳統陡岩彝族簸箕弦是一種「原生態」的文化,集中體現了彝族人民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世界觀和人生觀,對當地建設文明做出了貢獻,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傳承價值、藝術價值、社會道德等價值。 圖為樹葉演奏 保護措施 圖為舞蹈簸箕弦使用的各種民間樂器 一是箇舊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在箇舊市文化館(原群眾藝術館)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 二是對傳統彝族民間舞蹈簸箕弦進行全面調查,已將彝族民族民間舞蹈簸箕弦申報為紅河州箇舊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建立了完整的彝族民間舞蹈簸箕弦檔案。 三是對傳統彝族民間舞蹈簸箕弦已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手段,對保護對象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並積極收集有關實物資料,妥善保存。 來源 | 錫都箇舊文旅 編輯丨沈藝 審核丨代基凱 古文麗 運維 | 雲報集團·雲南就愛去旅遊文化傳媒 各位大家,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來源:kknews非遺丨走近箇舊市賈沙陡岩村彝族民間傳統舞蹈「簸箕弦」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非遺文化園加速建設 大運塔亮燈調試

備受關注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及大運塔已基本建成,目前,施工方正對博物館周邊配套工程加緊完善。其中,位於其東側的大運河非遺文化園正加快建設速度,預計在今年6月中下旬將和大運河博物館同步開園。 在運河三灣景區,記者看到,大運河非遺文化園部分主體工程已拔地而起,工人們正高質量搶抓工期,確保項目按時完工。 三灣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宋建輝介紹,按照預排計畫,整個街區的主體建築預計在本月15日到19日之間全面封頂,隨後同步開展內裝、外裝以及室外景觀配套和綠化。整個文化街區項目按照預排節點,將在2021年的6月下旬交付使用。 據瞭解,大運河非遺文化園是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重點配套項目,將圍繞「有滋有味的浪漫運河人家」這一主題,打造集「非遺、藝術、劇院、影視、休閒體驗」等為一體的文化街區。目前,在建的一期工程為該項目先開區,由15棟建築及室外工程組成。 宋建輝表示,整個街區的建築將呈現一種新運河風的風格,作為三灣景區以及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一個旅遊補充和配套,未來將給廣大遊客提供豐富的非遺文化展示,同時提供吃、住、行、樂、購等方面的內容。 與此同時,大運河博物館的周邊配套工程也在快馬加鞭。其中,南廣場和北部假山景觀建設已經進入掃尾階段,西側濱水步道正在進行綠化景觀的打造,預計整個濱水步道將在本月得到初步展現。 近日,運河三灣景區還對大運河博物館的重要標誌性景觀——大運塔進行了亮燈調試。紅色、藍色、紫色燈光交替呈現,大運塔在夜色中呈現出夢幻般的效果。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博物館開館前,他們還將對大運塔進行多輪亮燈調試,以達到最佳效果。 來源|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肖溢微 來源:kknews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非遺文化園加速建設 大運塔亮燈調試

同安潘塗接龜習俗進入區級「非遺」名錄

「接龜」的「俺公」。(資料圖 夏海濱 攝) 本報訊 (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余雪燕 林躍進)日前,同安區公佈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潘塗「接龜」習俗在列。 「接龜」是同安區潘塗社區表現孝老敬老的一種習俗。古人認為龜代表長壽,有祥瑞之氣,喜用「龜齡」來比喻長壽老人。每年正月十六,潘塗林氏族人都會將糯米染紅,製作成烏龜形狀的粿糕,邀請族中年高德劭的長者到祖厝「接龜」,向下一代傳遞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美德。 被邀請的長者稱作「俺公」。輪到自家老人做「俺公」時,子孫都會胸佩大紅花,在家張燈結彩,並為老人穿上精美喜慶的禮服,派鑼鼓隊伍護送「俺公」到祖厝內祭祖、「接龜」。 相傳,潘塗「接龜」習俗始於明隆慶年間「三省參政」林一材。晚年,他回鄉省親,豎旗祭祖時,族人提出用祭祖的儀式和「接龜」的方式來迎接林一材,以示隆重。時至今日,「接龜」的「俺公」已從原來的3位發展到26位,年齡要求也提高至70週歲。據瞭解,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不舉辦「接龜」儀式。 作者:羅子泓 來源: 廈門日報 來源:kknews同安潘塗接龜習俗進入區級「非遺」名錄

苗族銀飾、漢代陶牛……非遺國寶傳遞牛年祝福

貴州的潘雪,是一名苗族銀飾鍛造技藝的傳承人,和所有的非遺傳承人一樣,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傳遞了牛年的祝福。 苗族銀飾鍛制手藝人 潘雪:苗族銀飾,工藝水準極高,每一件作品都要在960攝氏度的高溫中熔煉。在承受千萬次鍛打、壓制、拉絲、編結、鏨刻等30多道工序後,銀飾才能以優美的姿態示人。 苗族銀飾鍛制手藝人 潘雪:就比如拿我們這次做的牛頭的這個吊墜來說吧,第一步呢,咱們就需要先熔銀。熔好銀之後,我們要把它鍛打成型,做成一個銀條這樣的一個形狀。拉絲工藝最考驗銀匠的手藝,經過52道拉絲環節,一根銀條,可以拉成頭髮絲的大小。就大概先把牛頭的這個形狀,用銀絲把它編出來,把銀絲在圖案里面一圈一圈地填充好。然後我們會進行一個就是銲接,把我們做好的兩面的牛頭,把它銲接在一起。我們再進行一個清洗,就完成了。 苗族銀飾鍛制手藝人 潘雪:牛年是苗族最為吉祥的年頭, 牛也是苗家的守護神,以牛的形象作為創作主體,也是希望母親在新的一年中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歸真返璞 六畜之首質本為農 農業是古代中國的經濟支柱,農耕文化中牛不可或缺。今天的「博物館尋牛」,我們一起犇向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從新石器時代開始,透過珍貴文物,探尋農業史上的牛形象。 一眼望去,像一張萌萌的人臉,其實,這是一件農用鏟,學名叫古耜,用野生水牛的肩胛骨製成,巴掌大小的它,出土於距今5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仔細觀察,骨耜的邊緣嚴重磨損,應是河姆渡人長期用它平地、挖溝、排水造成的。骨耜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170多件,說明那里的稻作農業已經成熟。 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翟勝利:在這一時期,中國境內還沒有出現馴化家養的牛,這件骨耜應該來源於野生的水牛,牛與人類社會之間,以骨耜這樣的方式影響了人類早期的農業的發展。 一眼千年,在湖北省博物館,陳列著一套戰國時期的「玉琀」,出土於曾侯乙墓主人口內。小小玉牛,器小如豆,連同羊馬豬狗雞,組成傳統文化中的「六畜」,而牛居首位。 湖北省博物館講解員 彭心貝:古代人將它們作為葬玉放進死者的口中,代表的是一種祈禱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意。 據介紹,遠古時期,古人根據生活需要和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選擇了牛、馬、羊、雞、狗和豬進行飼養馴化,歷經漫長歲月,逐漸成為家畜,就形成了六畜一說。 首都博物館藏品管理與遺產調查部副研究館員 於力凡:在商周時期,我們在考古發掘的墓葬中,牛的數量是最多的,超過了其他動物,主要是牛的骨骼。在商周時期,它可能更多的是作為祭祀使用,從西漢開始,它作為一種大型的牲畜,才開始逐漸地參與到農業的生產中。 「農為牛本,有功於世」,這件漢代陶牛,表面著黃色彩繪,陶牛身軀壯碩,脖頸粗短,腹部寬大,四腿強健,體現出一股倔強有力的牛氣。經代田法、二牛抬槓法推廣,從原來的單牛拉單犁變成雙牛拉單犁,耕作面積和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到了漢武帝時就出現了「天下安平、牛羊被野」的盛世景象,牛在農耕時期的作用越來越高,西周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到了漢代則規定,隨便殺一頭青壯耕牛要掉腦袋,並設有醫官,保障耕牛健康。 而首都博物館館藏的唐代銅牛,出土於安史之亂的主角之一的史思明墓葬。這件文物,則從另一個角度,闡釋著牛在古代中國的受重視程度。 首都博物館藏品管理與遺產調查部副研究館員 於力凡:它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常見的黃牛的形象。眼部的一些細紋兒,包括鼻部的褶皺,還有頸部的一些褶皺,以及尾部的毛髮的刻畫,就和實際的牛的形像是相符合的。每年的春天,皇帝會帶著臣子到田間去實際地耕作一下,一個儀式性的活動,如果從這點考量的話,史思明雖然是一個僭越當成的皇帝,可能也是為了這個目的,所以他的墓葬里可能有這種銅牛的出現。 專家介紹,從宋代開始,耕織主題的詩文和繪畫成為官方鼓勵耕作的重要途徑,延續至清代,康熙開始命宮廷畫師繪製耕織圖,每圖親題七言詩一首,藉此鼓勵農耕,而圖冊中常有耕牛。 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翟勝利:到了明清時期,耕織圖的創作就更加成系統了。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農業可以說是國之命脈,而牛則可以說農業之本,可以說是國之所恃。 (總台央視記者 張昕 張立雷 李志貴 李峻常青 許輝李兵) 來源:kknews苗族銀飾、漢代陶牛……非遺國寶傳遞牛年祝福

創意非遺哺育大眾美育

來源:新民晚報 圖集 一根竹篾經過指尖的幾度翻飛變成可愛的動物,簡單的剪裁縫製後海浪圖案的土布小手包初具雛形,發揮圖形排列的想像力、蘸上各種天然植物和礦物染料就能拓印出新疆風情紙質文創……完成這些和帶著非遺印記的手工作品操作,不需要經過非遺匠人的「千錘百鍊」,零基礎的市民也能夠完成。 雨水天露 土布海浪小手包製作課程 這是最近人們在2020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看到的場景。在非遺工匠、設計師、文創人的共同努力下,需要多年練就的非遺絕技變成了全年齡段的大眾體驗課程。儘管持續三天的博覽會已落下帷幕,但博覽會上一家老小圍著小桌,一番敲打撥弄,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玩得不亦樂乎的熱鬧場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非遺作為美育「神器」走進市民日常生活的側證。 國際手造博覽會場景 國際手造博覽會場景 其中,最為引入注目的二十四節氣非遺美育課程體系。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名錄的二十四節氣,整合中國50項傳統工藝和民俗活動的美育課程,不僅成就了本屆手造博覽會的最大亮點,也堪稱近年來非遺再造領域的一大創舉。 好的設計可以幫助不同的傳統手工藝進入現代生活,而如何用設計、創意為非遺做「減法」,讓它們成為公眾也能參與的日常美育體驗項目,則成為本屆手造博覽會留給致力於非遺傳承創新的設計師、文創人的新命題。 二十四節氣為媒 用創意為非遺「做減法」 春夏秋冬,時空流轉,四季輪迴,節氣,是中國人認知宇宙的知識體系和實踐。二十四節氣的非遺美育課程之所以吸引了大眾的目光,不僅在於其與手工藝深度融合、包羅萬象的文化內涵,更在於其背後的精心設計。 比如,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的竹編技藝,具有悠久的歷史。設計師曾對其進行過各種現代化再造。比如,「上下」的設計師將其與茶具結合,讓竹編成為茶具細密的「外衣」,為堅硬的瓷器增添幾分韌性的質地和柔軟的觸感;有的設計師也將竹編融入珠寶設計,以獨特的竹編紋理配合時尚的色彩,為珠寶飾品帶去不同凡響的雅致感。 而落到公眾參與的層面,課程設計者有意將高難度的精細竹編降了一個「維度」。想像一下,在初秋暑氣逐漸消散,晝夜熱冷交替的白露時節,編織一個竹編球,連上串珠,輔以小微燈光,做成獨特的流光掛件,陪伴身邊,寒生露凝時分心中總能感覺溫暖。這是雙手和光傳遞的溫度。 白露 一世長安 竹編流光掛件製作課程 再比如,大雪之際,讓人們用十字挑花的針法,在卡套上繡制一朵美麗的「雪花」,也是應景怡情之作。而羅涇十字挑花技藝也用這種「簡易版」的方式,重新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大雪雪絨花飄 羅涇十字挑花卡套製作課程 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這種誕生於上海寶山區的傳統工藝,原是當地婦女在土布所制的衣物或帕巾上進行挑花繡的手藝,追求抽象的形似,強調整體的韻味,構圖樸實,線條簡潔,寥寥數筆,就將描繪對象的本質刻畫得十分清晰。雖然聽上去簡單,但羅涇十字挑花卻有「獨立紋樣」幾十種,還有著約定俗成的規範。隨著土布淡出人們的生活,與之伴生的羅涇十字挑花也曾面臨瀕臨失傳的窘境。 而將羅涇十字挑花技藝應用到製作卡套上,不僅符合技藝本身寫意的形態,也打破了技藝只用於土布的束縛,重新與人們的生活美學相伴,這樣的設計簡約卻不簡單。 其實,與節氣對應的每一門手工非遺課程都有設計和文化的巧思。立冬「微寒花開」,用上海絨繡繡制一個「玉蘭花開」絨繡小擺件,體驗濃濃上海味道;冬至「萌犬啟蟄」,加入河南周口泥泥狗的製作,熱鬧呆萌,一掃寒冬陰霾;小寒「梅花傲雪」,在淺嘗一番晾曬、淌洗、卷布、碾布工藝後,用藍印花布製作一枚戒指,身居都市,足不出戶也可指尖賞梅。 立冬 微寒花開 玉蘭花開絨繡小擺件製作課程 冬至「萌犬啟蟄」河南周口泥泥狗製作課程 小寒 梅花傲雪 藍印花布首飾製作課程 看似是讓非遺「降維」的一系列設計操作,卻以其獨特的構思,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和有識之士的思考。 從「廟堂」到大眾 非遺再造成就都市美學 用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運營總監,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博導章莉莉的話來說:「中國傳統手工藝根據應用對象,大致分兩種,一種是來自民間的,一種是來自宮廷的。民間手工藝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宮廷手工藝極盡奢華,一般用於禮儀和祭祀等。這兩種傳統手工藝進入當代生活的方式是不同的。」 作為手造博覽會主辦方之一,PACC一直致力於用現代化的設計語言再造非遺,讓非遺重新回歸市場,讓人們重新消費非遺。這也是多年來,章莉莉他們一手牽著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一手牽著設計師,擔當非遺與現代設計之間的「紅娘」。 讓非遺走入現代設計的「廟堂」,章莉莉他們已經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比如,用緙絲技藝做具有現代審美新時尚的服飾作品,他們組成了一個策劃研發團隊,在深度解析提煉蘇州王氏緙絲第六代傳承人王建江「一寸緙絲一寸金」技藝元素的同時,邀請配飾設計師打造緙絲鞋子和手包,邀請海派旗袍設計師來緙絲禮服。中西合璧的設計,在國內外高定時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而在音樂劇《白蛇驚變》中,章莉莉他們用苗銀鍛造技藝製作髮飾,以蜀繡、亂針繡、顧繡、緙絲造就素紫紗袍,非遺技藝與劇情和舞台無縫銜接,舞台上別具一格的「古典新美學」風格讓人拍手叫絕。 「中國之美都藏在這些傳統手工藝里面,非遺是當代設計的加油站。」不同於廟堂的展示,章莉莉也清楚地意識到,讓大眾感知、認知非遺美學,則需要另一種方式。在之前的幾屆上海設計周主展上,章莉莉和她的團隊已經進行了各種嘗試。用以東陽竹編為元素,打造公共藝術裝置《竹編萬花筒》,圍繞鳥的圖形和故事,敘述中國染織繡非遺技藝之美,鍛造公共藝術裝置《百鳥林》,都成為展覽上觀眾必到的網紅自拍打卡地。 「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不只是在展陳的設計方式上,如今也落在了公眾參與的非遺美育體驗課程中,練就了新的都市美學。章莉莉坦言:「在與節氣結合的時候,我們也深度研究了這些手藝的特點,以及背後的民俗文化,突出設計再造的體驗感。」 實用的日常美學 讓非遺創新紮根生活 從T台到展台,從僅供打卡的展廳到大眾的指尖,從高端定製的融合創新到DIY日常手工用品的創意設計,非遺再造看似是在不斷「降維」,實則在一步步進階,就像種子一樣,逐漸在人們的身邊生根發芽。 從之前單純由機構介入、設計師扶持,到如今以美育設計引領激發公眾全面參與的熱情,正如章莉莉他們所期盼的那樣,經過現代設計再造的非遺,已經有了被日常生活高頻消費的可能,就像那些手藝誕生之初一樣。 在將來,非遺手藝不僅會大量出現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設計上,人們還將主動學習非遺,自發自覺地將其美學精髓帶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研究者指出,非遺的文化意義在於「民間文化群體的文化自覺與當今社會發展中不同文化體之間文化共享價值的生成。」換言之,共享價值,是非遺傳承創新的關鍵。而為了實現非遺的「共享價值」,我們不僅需要對非遺形態進行保護,更需要對其文化內涵加以保護,尤其是要精心呵護公眾參與性的審美價值的。 正如這位研究者所言:「非遺的核心內涵在於相關文化群體的集體記憶、想像、情感認同和精神傳承。」當非遺美學切實「落」在市民的指尖,這種共享價值的保護,就自然而然地實現了。(琳恩) 責任編輯: 楊光 來源:kknews創意非遺哺育大眾美育
民眾賞非遺看文創 西藏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民眾賞非遺看文創 西藏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8日,西藏拉薩、山南等地舉行宣傳活動迎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圖為在布達拉宮雪城,工作人員向遊客講解布達拉宮精品文物資料。趙朗 攝 當日,在布達拉宮雪城,西藏自治區文物局、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布達拉宮管理處、羅布林卡管理處、拉薩市文物局等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向民眾講解文化遺產知識,並免費贈送了與文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書籍和資料,以及微型文創產品。 圖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向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領導講解文物保護情況。趙朗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西藏文化遺產保護成就、打擊文物犯罪工作成果等,讓廣大民眾「零距離」感受西藏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 圖為在布達拉宮文創體驗館,民眾用手機記錄復刻版布達拉宮文創模型。趙朗 攝 與此同時,活動主辦方還向民眾開放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雪監獄和布達拉宮文創體驗館,對現役軍人、學生、殘障人士及60歲以上老人免票開放。 圖為一名兒童手拿藏戲面具。趙朗 攝 據悉,該活動結束後,西藏自治區文物局還將繼續開展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進宗教活動場所、革命文物保護規劃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 圖為在布達拉宮雪城,遊客通過發放資料了解西藏文化遺產。趙朗 攝 此外,在布達拉宮後側的宗角祿康公園,拉薩市文化局組織了藏戲演出隊及非遺傳承藝人向民眾展示了藏戲、堆諧等傳統民族歌舞表演和石刻技藝。由藏民族傳統文化衍生出的文創產品藏戲面具、氂牛毛編織品、藏紙筆記本等文創產品也亮相活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千年古縣山西長子近300人比拚國家級非遺上黨八音會

4月15日,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八音會大賽正在進行,近300人參加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賽的比拚。張怡攝 中新網長治4月15日電 (李庭耀)4月15日,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上黨八音會大賽正在進行,近300人參加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賽的比拚。 長子縣歷史悠久,2007年被評為中國「千年古縣」。八音會是一種古老的民族音樂,發源於長子縣,萌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脫胎於唐代樂舞和宋金隊戲,發展形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古人把金(銅)制的鍾、石製的磬、絲制的琴瑟、竹製的簫管、匏制的笙、革制的鼓、土製的塤、木製的朱枳,八種樂器合奏出來的聲音稱為「八音」。以前,長子縣的399個行政村,村村可以組織起八音會,現在也有100多支隊伍,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 古人把金(銅)制的鍾、石製的磬、絲制的琴瑟、竹製的簫管、匏制的笙、革制的鼓、土製的塤、木製的朱枳,八種樂器合奏出來的聲音稱為「八音」。張怡 攝 此次八音會大賽共有20支隊伍參加,每支隊伍人數為12至16人。大賽設7名專業評委,以演奏音準、節奏准確程度,文、武樂器配合默契程度,吹、打成分比重適宜程度,氣氛是否熱烈等為評分標準。 上黨八音會分為「文吹」和「武演」兩種方式,文吹以吹奏傳統戲劇小段為主,武演則配以豐富多彩的肢體動作,亦吹亦打,高亢激越。有口銜鍘刀吹、口腔鼻孔同時吹、投接打擊樂器等表演方式,表演陣式多變,演員們個個虎虎生威、幽默詼諧,能極大地調動觀眾的聽覺和視覺細胞。 8歲的崔梓軒、崔若汐兩兄妹參加了此次八音會大賽,在隊伍中演奏小鑔,這是他們首次正式登台演出。李庭耀 攝 作為本次大賽的評委,長治市戲劇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牛志忠告訴記者:「長子是長治市各個縣區中八音會隊伍最多的縣。八音會一般通過老藝人進行傳承,表演者大多是農民,非常接地氣。」 8歲的崔梓軒、崔若汐兩兄妹參加了此次八音會大賽,在隊伍中演奏小鑔,這是他們首次正式登台演出,二人的爺爺是上黨八音會代表性傳承人崔青雲。 「希望孩子們可以把上黨八音會傳承下去。不知道他們再長大點會不會喜歡,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崔梓軒和崔若汐的奶奶說。 本次八音會大賽時間從4月12日至15日,設金獎8個、銀獎10個。7名專業評委採用10分制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取平均分產生參賽隊伍最後得分。(完)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抖音上的非遺剪影大師爆紅 網友 這是被上帝握過的手

一位外國遊客側面站定,劉期培一手握剪刀,一手握絨紙,手指靈活地上下翻動,不出半分鍾,栩栩如生的剪影作品就完成了。遊客的絡腮鬍、眼鏡框、帽沿一個不缺,線條流暢清晰,細致入微,人物神態躍然紙上。 這是劉期培發佈在抖音上的短視頻之一,這條短視頻獲得了驚人的 144 萬點贊和 1.2 萬條評論。" 抖友 " 們留言:" 這是上帝握過的手 "、" 中華藝術博大精深!" 剪影是中華傳統藝術,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東晉史學家干寶寫的民間傳說集《搜神記》。相傳在漢武帝時期,李夫人極受漢武帝寵愛,她去世後,漢武帝思念不已,請來方士李少翁招魂。夜間,李少翁設帳作法。不多時,李夫人的影子便現在帷帳上。漢武帝喜出望外,命畫師為李夫人作畫。但面對黑色的影子如何作畫?於是畫師便拿出一張黑色的紙,剪出李夫人的側影。漢武帝一看剪影,頓覺栩栩如生,重賞了李少翁和畫師。自此,剪影藝術便在民間一代代流傳下來。 劉期培學習從事剪影 30 餘年,經他手做過剪影的人超過 20 萬,其中包括前國家主席華國鋒、前文化部部長王蒙以及國際大體聯主席喬治 · 基里安等,人送外號 " 神剪劉 "。2015 年 10 月,剪影被列入深圳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劉期培被認定為該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談及為之奉獻了小半輩子的剪影藝術,劉期培驕傲之餘也有隱憂,剪紙藝術的傳承和保護始終是他關心的問題。" 畢竟我一個人的力量微薄,這項技藝如果不加以保護,沒有一個弘揚的平台,只能越來越小眾。"...

書桌上的紫禁城 單霽翔卸任前的最後一次「上新」

4月8日,執掌故宮博物院多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了。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甘肅人,現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單院長退休前最後一個大項目是與人民日報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文化+」開展多元化合作,其中故宮文創合作是此次合作的重要內容,故宮博物院將授權人民日報社旗下《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獨家使用「故宮文具」商標,這個項目也被雙方寄予厚望。 單霽翔生於1954年,在北京長大,從小就十分喜歡北京的四合院這種傳統建築,用他的話來說,四合院「能望星空,能接地氣」。在國家文物局局長任上10年後,單霽翔在快要退休的年齡又接任了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職務,提到剛上任的事情,單霽翔回憶道:「八年前接到任命的時候非常高興,因為可以去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看了。當時我到了故宮之後發現,還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一個問題就是70%的范圍都沒有開放,還沒能迎接我們的遊客;第二個問題就是故宮博物院有99%藏品沒有對外展示,能夠展出的不到1%;第三個就是我們的遊客很多,但參觀的感受並不完整,他們並不能看到一個真正有魅力的故宮。所以我們要改。」 「我是故宮第六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單霽翔曾說,因為故宮太復雜,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 單霽翔說,自己剛到故宮當院長的時候,辦公室給了他一份故宮博物院的介紹,其中寫了故宮諸多的「世界之最」。但單霽翔覺得,當自己真正走到觀眾中間,這些「世界之最」都沒有了。換句話說,這些「世界之最」當時和遊人存在着不小的距離。 「你說館舍宏大,但70%的區域都立一個牌子——非開放區域,觀眾止步;你說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庫房里;你說你的觀眾多,但80%的觀眾進故宮後目不斜視地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再去看皇帝躺在哪,看皇帝在哪結婚,最後穿過御花園走出去了,根本沒把你當成博物館,只是到此一遊。」 為了讓故宮走出「深宮」,讓博物館更貼近生活,讓遊客不止是走馬觀花,單霽翔帶領故宮的工作人員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曾在采訪中回憶道:「我們加大了古建築修繕的力度。一座座古建築今天被修好了,糾正了很多歷史的遺憾。比如80年前被燒掉的古建築群,今天把它們都恢復起來了,成為我們教學和研究的場地。我們開始整治環境,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拆除了135棟在故宮院里的臨時建築,改變了環境,今天到故宮看到的,所有的都是古代建築,沒有任何一棟影響安全影響環境的現代建築。除此之外,我們還進行了環境的修補,比如過去我們的道路都鋪的是瀝青,廣場鋪的都是用水泥做的磚,綠地都被用鐵欄桿和綠籬圍住,還有1700個高高低低的井蓋,那些燈桿跟環境也都不協調,我們把它們都改善了,今天故宮所有的地面鋪的都是傳統建材,燈桿用的都是宮燈,白天也是一處景觀。 文物的修復也加大了力度,讓這些文物真正能夠展示出來,進入人們的生活,讓他們活起來,所以我們建立了強大的故宮文物醫院,用科學技術的方法每一件文物都要科學檢測出分析檢測報告,出治療方案以後才可以進行修復。故宮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地形地貌的博物館,1200棟古建築,無數個庭院,無數個巷道,我們建立了強大的安防系統,65面大屏幕,3500個攝像頭監視着我們各個地方,同時我們加大了世界遺產的監測以及我們庫房的安防系統,在我們的地下正在延伸的一個就是離開古建築的一條共通溝,現在已經1.5公里,貫通了地下12~18米,我們再也不用挖開我們的地面,再也不用穿過我們的古建築,把市政管道都安全地佈置好,同時加大了我們的防火的訓練。在這基礎上我們可以擴大開放了」。 截至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由2014年的52%,達到現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將向公眾展出。「今年是建院94年。94年來我們有6任院長,我是第6任院長,我知道我們的責任是非常大的,過去因為責任大,我們就會想要把文物看管好,那時我們認為開放越少的區域就越安全,拿出來展示的文物越少就越安全,其實可能該出事還出事,該着火還着火,我們今天知道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怎麼才能承擔這個責任呢?就是要把責任和權力交給我們社會的每一個民眾——每個人都有保護文物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只有全民共同的保護、呵護文物,文物才最安全,所以我們選擇了讓文物活起來並擴大開放」。 單霽翔談到此事時表示,「故宮有一萬零兩百件各個時期不同材質的雕塑,但是過去沒有雕塑展廳,(它們)全部都在庫房睡覺,這些高大的庫房一直在牆根底下站着,那時候我說你瞧咱們的雕塑臉色都不好,表情都不好,現在那臉色表情都好了。我第一次進我們庫房嚇我一跳,我說誰躺在台階底下呢?他們說那是周恩來總理特別批準的一套秦始皇兵馬俑,交給故宮管理,我說那這麼好的文物怎麼這個待遇啊,躺在這兒。文物得不到呵護,得不到保護的時候他們是沒有尊嚴的,是蓬頭垢面的。當他們得到保護,得到了展示,也就光彩照人了,所以我們全院動員,全體員工下定決心,一定讓紫禁城600年之時,要叫我們收藏的文物每一件都必須要光彩照人。這是我們今天的責任。」 「宣傳不是太多,是永遠不夠」,在單霽翔看來,在現如今,只有讓故宮搭上互聯網的「快車」,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故宮,看到故宮的種種變化。在此後的時間里,故宮更新了官方網站,開發諸多APP,其文創產品也不斷成為「網紅爆款」。板着臉的故宮變得親切可愛了起來,以往遙遠的博物館融入了生活,以一種更平等的姿態與遊客交流着歷史與傳統文化。 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上。同年,故宮文創產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單霽翔說:「作為博物館,我們不躺在財政上面,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自律,通過我們的文化創意,為我們今天扶貧空間也能作出貢獻。」 單霽翔一直自稱自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如今卸下看門人職位,單霽翔將去哪里?單霽翔曾說,他自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在故宮前6年進行了近2000場講解,時間約2000小時。他說過,一輩子都不想離開故宮。也曾不止一次設計過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想去故宮研究院搞搞研究。或者,來故宮當一名志願者,「到時候希望面試官手下留情。」 「故宮文創」、「故宮過大年」、「上元燈會」等活動令故宮走出深宮,其中「故宮文創」更是令故宮這一IP以各種形式融入了現代的生活,成為了一種時尚。 2019年4月2日,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演播大廳內,人民日報社與故宮博物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依託各自的資源優勢,圍繞「文化+」開展多元化合作——這成為單霽翔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大項目。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簽約儀式上 故宮文創合作 是此次合作的重要內容,故宮博物院將授權《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獨家使用「故宮文具」商標,並通過組建專業團隊,全面負責「故宮文具」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打造全產業鏈的業務生態模式,將故宮以及故宮收藏文物珍品所承載的文化用特色文具的形式向外傳播。 「故宮文具」 將以故宮文化基因為核心,推出基於故宮文化元素的全品類文具。通過大家日常使用頻率很高的文具,「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使歷史與傳統更具生命力。 談到故宮文具,單霽翔院長對這個項目寄予厚望,他曾表示: 「故宮文具」項目應該研究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學習生活的需求,要瞭解孩子們需要什麼,深入挖掘故宮歷史文化,在文字、圖案、包裝等方面要運用故宮的知識元素,讓更多的文物活起來,重新回到當代、回到生活,因為它們曾來自生活。 單霽翔在采訪中曾說道,「不是宣傳太多,是宣傳永遠不夠」。故宮文具作為故宮文化的一部分,將繼續發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使故宮變得「觸手可及」。 除了擁有文化內涵外,「故宮文具」在設計上兼具高實用性和趣味巧思,充分表達以故宮為代表的文化與美學;在品質上力求安全環保和製作精良,以盡可能嚴格的安全標準生產文具,期望讓每一個用戶通過使用高品質、高性價比、高美感的故宮文化原創文具,提升學習和工作中的審美感受。 「故宮文具」品牌的第一批產品預計將在近期面世,屆時,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產品發佈儀式,在線上同步發售。這一次的故宮文創,會以什麼樣子出現呢?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人民網-國家人文歷史

「北帝誕」廟會開鑼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都有

明天(4月7日)就是農歷三月三啦 在佛山將有一個傳統的民俗活動: 「北帝誕」 今天(4月6日)在祖廟,儀仗隊正在緊鑼密鼓的彩排當中。今年的表演隊伍龐大,單單是儀仗隊就已經有100人。 儀仗隊彩排現場 賴鶴玲 北帝誕儀仗隊導演 三月三北帝誕有恭迎北帝出巡的活動,也就是儀仗隊在整個出巡隊伍中打頭陣開路。尤其在祖廟三門前舞台這邊恭迎北帝出來的時候,非常的震撼。 為確保明天上午10點開始的巡遊順利進行,禪城公安交警大隊將於上午9點至12點對巡遊路線分兩個階段實施交通管制。 第一階段管制 從上午9點起對祖廟路、蓮花路、福賢路、人民路和天地路實施全封閉。 當龍頭隊伍到達人民路福賢路口時,實施第二階段管制。 第二階段管制 建新路實施全封閉措施。屆時途經巡遊路段的G5、101、206等共54條公交線路需臨時繞行,交通管制結束後恢復原線行駛。 具體繞行方案 戳視頻瞭解詳情↓↓ (戳這里瞭解活動預告) 除了在禪城祖廟的活動,今天在三水蘆苞鎮,「悅動灣區,歡聚蘆苞」北帝誕廟會開鑼,醒獅表演、廟會集市吸引各地遊客參加。 今年的廟會首次舉辦專場醒獅表演獻禮北帝誕辰。 ...

這首詩,孤篇壓全唐,被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一千三百多年前,寂寂無名的揚州書生張若虛,寫下了詩作《春江花月夜》。 在初盛唐之交,高手迭出的文字江湖里。張若虛僅憑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而那輪皎皎孤月也成了中國最閃耀的月亮,慰藉了千古文人騷客。 這首《春江花月夜》更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然而,誰曾想這首「盛唐絕唱」,曾被塵封了一千年,幾欲失傳。 直到明代萬歷年間,詩學家胡應麟在《樂府詩集》中,發現了這顆「蒙塵的明珠」,它才得以流傳後世,享譽芳名。 一千三百多年後,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薩頂頂空靈婉轉的歌聲,將最美月夜唱給所有人聽。 碧波萬頃,花林如霰;汀渚蜿蜒,江天一色。萬物靜默中,這輪孤月跨越千年時空朗照萬家。 最初《經典詠流傳》節目組邀請薩頂頂,曾給她推薦了幾首經典詩詞。但薩頂頂都找不到創作的靈感,在討論的過程中,節目組無意間提到了這首《春江花月夜》,薩頂頂秒回:「就是它了!」。 譜曲的靈感也瞬間爆發,整個創作過程也是一氣呵成! 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以悠揚細膩的筆觸,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通過「春」「江」「花」「月」「夜」,這五個綽約清麗的詩歌意象,鋪陳開一幅奇瑰浪漫的春江月夜圖。 大江東去,明月孤懸,春潮澎湃,夜野無垠,詩情、畫意、哲理含蘊其中。 詩中那熱烈而飽滿的情感,幾乎是一氣呵成。鑒於此,薩頂頂在譜曲創作之時,沒有用傳統的作曲方式,也沒有重復許多音樂橋段。 她說:「它只有一氣呵成,從頭到尾整個想象、整個氣場才是完整的。」 全新的音樂曲風配上薩頂頂空靈的聲音,將這幅閃耀千古的「春江花月夜」,生動地呈現在所有人面前,讓人耳目一新之餘,又充滿着探索的驚喜。 薩頂頂音樂里蘊含的蓬勃生命力,來自於她多年輾轉各地的音樂采風。她紮根於民間,深入少數民族的生活中,像音樂路上的苦行僧,不斷地追索,不停地探尋,去領略完全不一樣的音樂系統。從非遺音樂流傳千古的生命力中汲取養分,化為自己音樂的新生命力 。 經典無論何時都不會落伍,更不會被時光所掩埋。 正如這首「孤篇橫絕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諸多名句也被後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是「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化用。 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能是根據「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 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跡。 一代代詩人在前代詩人的創作中,不斷地浸潤、學習、薰陶,完全內化於心。並進行不斷地創新與表達,這是經典「源」和「流」的體現。 諸如薩頂頂這樣的音樂人,也從經典的「源」與「流」中,找到了自己音樂的新生命力。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在這個萬物蓬勃上升的時代,汲取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養分,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這是經典的不朽魅力,也是傳承的永恆生機。 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帶有中國氣質、中國神韻的作品被世界聽見。 中國經典,經久不衰! 以下來自詩友 @順其自然 作品 《四月》 文/順其自然 花開四月正嬌妍,蝶舞蜂飛柳籠煙。 千里蒼山淋雨凈,一江碧水盪舟船。 季春不恨無飛絮,初夏應憐有紫燕。 人間深情傳樂府,清明掃墓踏青天。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詩詞天地
圖為祭祀現場。楊武魁 攝

貴州丹寨 千畝梯田展苗族古老農耕畫卷

「春到高要,開秧門,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好季節……」30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龍泉鎮高要村高要梯田,民眾田間地頭的勞作,千畝梯田上展開了苗族古老農耕畫卷。 高要梯田,有中國最美十大梯田之一的美譽,是高要村汪、劉兩姓先民歷經多代,在斜坡地帶開墾出來的一片梯田,總面積1000餘畝。高要梯田中間有一塊2畝寬的田,苗語稱「雷夠」,意為祖公田,每年開春,均由耕種者擇吉日,在此塊田地舉行儀式,然後全村才開始春耕生產,該習俗影響深遠,至今仍然遵守。 圖為祭祀現場。楊武魁 攝 30日14時30分,悠揚的蘆笙曲奏響,苗族民眾身着盛裝在田間地頭載歌載舞歡慶春耕,一場飽含春天希望的《播種·夢想》演出由此拉開。 活動現場,高要梯田中間的祖公田中,祭師手持祭品,帶領村民們開展祭祀儀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圖為當地苗族婦女在田間進行勞作。楊武魁 攝 「八山一水一分田。」丹寨縣非遺中心主任韋士勇告訴記者,丹寨獨特的地形環境為傳統農耕的延續提供了條件。由於處於山地,梯田一般是通過傳統的耕作方式種植,傳統梯田稻作的種植方法無緣現代的化機械。「育種、耕田、插秧、收割、晾曬……基本上使用人工。」 圖為遊客體驗傳統農耕文化。楊武魁 攝 走進高要田間,村民劉東手法嫻熟地拿上秧苗插進土里,不到一會兒,手里的一大把秧苗已經所剩無幾。「田里的水不能太深,會導致秧苗插不緊。」劉東說,每一顆苗她都要小心呵護,希望能有一個大豐收! 圖為當地苗族民眾在田坎邊載歌載舞歡慶春耕。楊武魁 攝 「再拿一些秧苗給我!」成都遊客周先生赤腳上陣,在當地村民的指導下,興趣漸濃,顧不上泥土粘滿衣服,又拿上一把秧苗進行體驗。在他看來,秀美梯田中體驗古老農耕文化,沉醉其中的同時,進一步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理。 春播作為一種傳統習俗,是當地苗族農耕文化的起點,也是苗族民眾春播春耕的第一聲儀式性號角,預示着新一年勞作的序幕從此開啟。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新聞網

食材分享|又一下飯神器,茂名非遺特產,用來蒸肉餅美味又不膩

---------------------------------------------------------------------- 今天又和大家見面啦!我是明哥——李睦明。請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更多的美食 ---------------------------------------------------------------------- 蒸肉餅是廣東一道再簡單不過的家常土菜, 但是黃瓜干與瘦肉加上冬茹、蚝豉,剁成的肉餅, 充分吸收了黃瓜干淡淡的清香和鹹味, 美味可口,絲毫不膩,饒有風味; 簡直是下飯的神器。 在整個粵西甚至於全省,當提及黃瓜干,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化州市笪橋鎮。 當地種植黃瓜的歷史非常的悠久, 至於該鎮何時開始種植黃瓜已無據可查, 但僅製成黃瓜幹這一傳統工藝都已有百多年的歷史。 據傳,就連笪橋鎮的名字都與黃瓜有關。 笪橋墟建於明末清初,當時,墟前有一條小河環繞,人們以竹木搭橋過河趁墟, 而在小河兩旁則常見有用竹笪晾曬黃瓜, 久而久之,用竹笪晾曬黃瓜子橋邊已成風景深印人們腦中,於是便有了笪橋名字。 那里出產的黃瓜體形飽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 味道香甜可口,是粵西黃瓜品種的佼佼者。 雖說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不過以春季產量最高、品質最好。 當黃瓜採摘之後,塗上鹽後醃制上幾個星期,再取出來晾乾水分就可以食用了。 浸開後的黃瓜干 這時候的黃瓜干色澤金黃,芳香四溢,吃起來清甜味美,非常的脆爽,有點嘎嘣脆的感覺。 生吃的話又咸又甜又酸的,非常的開胃。 但是化州人的吃法還不止這樣,他們會將黃瓜干切成條狀的,加上各種食材一起烹煮。 有一道黃瓜干炒雞蛋,據說就是非常的美味還有營養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李睦明之識材有道
「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現場。錢晨菲 攝

34名「炒茶」高手西湖對決 師徒結對共承技藝

「能炒出好茶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喜歡,所以不覺得辛苦。」戴着一副黑框眼鏡,擼起兩只袖子,手中不停抖着茶葉,青年炒茶師嚴磊的目光始終聚焦於那一口小小的炒茶鍋。29日,他跟隨師傅樊生華一同參加「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 「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現場。錢晨菲 攝 據瞭解,此次大賽分大王賽(22人)、師徒聯賽(12人)兩組,34名來自浙江杭州西湖龍井茶產區的西湖龍井茶「炒茶」高手匯聚一堂,在規定的2個半小時內完成1公斤西湖龍井青葉的現場炒制,爭奪「炒茶王」稱號。 西湖龍井茶是西湖之畔的一顆明珠,是中華茶文化的精髓。其獨特品質除源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良品種、精心栽培採摘外,還歸功於精湛的製作技藝,其包括「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壓、磨」等十大炒制手法。 「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現場。錢晨菲 攝 據悉,2008年西湖龍井茶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加以保護。浙江杭州每年都會開展西湖龍井手工炒制技藝的培訓和考試發證工作,十年來共培養各類炒茶人才690人(高級炒茶技師102人、炒茶技師423人、炒茶青工165人),評定「西湖龍井茶炒茶大師」6人。 「炒制時根據鮮葉大小、老嫩程度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斷變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練技藝的人,才能炒製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西湖龍井。」杭州市西湖區農技中心推廣研究員商建農表示,若想炒出外形扁平光滑、且帶有花果香氣的好茶,必須持之以恆地練習,並無捷徑可尋。「炒茶很辛苦,多數年輕人不願意學,西湖龍井茶傳統的手工炒制技藝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 「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現場。錢晨菲 攝 為了延續這一傳統手工炒制技藝,本次大賽中「師徒聯賽」環節引人關注。為師者均為近十年內獲得過炒茶賽冠軍的「西湖龍井炒茶大師」,他們以老帶新、師徒相傳。 樊生華是浙江省「西湖龍井採摘和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也是「西湖龍井茶炒茶大師」之一,從事炒茶工作已經45年。「此次我帶着徒弟一起參賽,在我看來取得什麼名次不重要,只是希望來學炒茶技藝的人能越來越多,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能代代相傳。」 「2019年西湖龍井茶炒茶王大賽」現場。錢晨菲 攝 「今年參加大王賽的選手平均年齡為53歲,因此我們規定師徒聯賽中徒弟年齡不能超過40歲。」杭州市西湖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唐建華表示,目前機制茶遠達不到高品質的要求,若任其發展下去,西湖龍井獨特品質優勢將不復存在,因此杭州多年來持續開展手工炒茶大賽,正是旨在將寶貴的「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技藝」薪火相傳。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新聞網
非遺傳人用連環畫帶人們系統瞭解中華文化瑰寶——中醫藥

非遺傳人用連環畫帶人們系統瞭解中華文化瑰寶——中醫藥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正在舉行。王亞東攝 知名畫家、非遺傳承人羅希賢用60餘幅全新創作的彩色連環畫,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現中醫藥的歷史發展及其傳統文化內涵。 中醫藥文化吸引觀眾。王亞東 攝 60餘幅全新創作的彩色連環畫向人們講述中醫藥文化。王亞東 攝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現場。王亞東 攝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正在此間展出。人們在朵雲軒古美展廳里,可以隨着連環畫瞭解中醫的發展演變。羅希賢創作的這套「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集知識性、科學性與美學價值於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與欣賞價值,民眾可以對中華國粹——中醫藥文化有系統的認識。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現場。王亞東 攝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現場。王亞東 攝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現場。王亞東 攝 「畫說中醫歷史」連環畫展現場。王亞東 攝 據悉,羅希賢曾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創作室工作,與大名鼎鼎的賀友直、顧丙鑫、劉旦宅等為同事。自1969年出版第一本處女作後,羅希賢共創作160餘部連環畫,在報刊上發表插圖逾千幅,經典作品有《難忘的戰鬥》、《火種》、《李自成》等。羅希賢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和文化底蘊,由於他對連環畫作出的貢獻,被評定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環畫技藝傳承人。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梅相靖

3 月 21 日,梅相靖在點頭鎮柏柳村的福鼎白茶非遺展示室介紹祖父的自傳性筆記《筱溪陳情書》。 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柏柳村栽種白茶歷史悠久。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手工製作技藝傳承人,梅相靖從小就跟隨祖父學習製作白茶,至今沿襲家傳古法,堅守傳統製作工藝,對工藝流程精益求精。在他的努力下,福鼎白茶文化得以發揚光大,製作技藝薪火相傳。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影報導 3 月 21 日,梅相靖在點頭鎮柏柳村的福鼎白茶非遺展示室展示他獲得的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胸章。 3 月 21 日,梅相靖在點頭鎮柏柳村白茶作坊觀察茶青萎凋走水情況。 3 月 21 日,梅相靖(右)在點頭鎮柏柳村白茶作坊給他的兒子梅傳鑾講解白茶的炭火烘焙工藝。 3 月 21 日,梅相靖(左)在點頭鎮柏柳村晾曬茶青。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華社

微紀錄片展現非遺傳人專注匠心,《海派百工》完成首批 60 部製作

如何更好地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昨天獲悉,經過近一年的拍攝,探索非遺影視化傳播的《海派百工》系列微紀錄片已完成了第一批 60 部的製作。該系列每部五分鍾左右、以 8K 超高清技術呈現手工藝人的生活故事和精湛技藝,展現其 " 一生擇一事 " 的專注和匠心,形成一份獨特的傳統文化傳承日誌。 " 說到非遺,很多人覺得很遙遠,其實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龔屹告訴記者,上海的非遺保護工作自 2005 年啟動以來,一直在求新求變,期待更多地融入市民生活。14 年來,滬上已建立了國家級、市級、區級三級名錄和相應的傳承人體系,並啟動了上海市非遺數字化建設工程。《海派百工》系列微紀錄片是一個全新的嘗試,為的是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媒體傳播的需求,使非遺文化為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所接受。 據透露,《海派百工》系列微紀錄片的總導演由曲全立擔任。他和團隊曾花費兩年半的時間走訪 20 多個省市 150 餘位當代匠人,完成了展現中國匠人群像的電影紀錄片《璀璨薪火》。" 其實,很多人有意願瞭解非遺,但傳播的方式方法大有講究。" 曲全立介紹,《海派百工》第一批 60 部微紀錄片以江南文化為切入點展現江南活寶藏,選取的 60 個非遺項目大多數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關,比如亨生奉幫裁縫縫紉技藝、王寶和蟹宴烹飪技藝、傳統建築營造和裝飾技藝、古船模型製作技藝等。"...

匠心貴州之豆染 鳥獸魚蟲皆故事

今日(20 日)起,貴陽晚報、ZAKER 貴陽將攜手華潤置地,推出 " 匠心貴州 " 活動,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式,先後報導六位貴州民間匠人,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智慧,同時挖掘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 這六位本土匠人,分別是豆染技藝傳承人石琴姣、琵琶製作工藝傳承人石方慶、竹編工藝傳承人楊昌勝、黃平泥哨傳承人王登書、安順木(儺)雕傳承人楊正洪、苗族銀匠龍太陽等。他們的手藝,各有千秋;他們的態度,處處充滿匠心。 序 木桶里,藍靛泡沫漸次炸裂,植物染料特有的味道,在院子里彌漫開來。 榕江縣朗洞鎮色邊村,五十六歲的石琴姣,雙手伸入桶中,熟練地撈起早已被染成淡藍色的布匹。陽光之下,抽象的龍的圖案,清晰可見。她認真看完每個細節後,又將布匹沉進桶里,轉身走向廚房。 藍靛桶里浸泡的,是石琴姣最得意的作品——侗族豆染。過去,這種古風古韻的印染方法,曾與苗族蠟染齊名,它用料考究,做工復雜,花紋自然。因為純手工,豆染印出的花卉鳥獸圖案,有着濃郁的鄉土民風。 鄉村巨變,那些曾經風行鄉野的傳統手藝紛紛沒落,甚至消失。和諸多瀕臨失傳的故事類似,豆染也以緩慢的步伐,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傳統豆染製品,有着機械所不能復制和替代的美感。 一 石琴姣與豆染的故事,從花錢收舊被面開始。 自幼隨長輩學習紡紗織布、繡制侗衣,她曾是色邊侗寨小有名氣的繡娘。侗族盛裝繁復精美,南侗四十八寨的盛裝更是如此,色邊侗寨就散落在這四十八寨當中。 年輕時,無論多復雜的圖案,石琴姣都能將其繡在衣襟、袖口、裙邊、腰帶、綁腿、圍裙、背扇里。從跟隨長輩學習刺繡起,石琴姣就喜歡繡祖輩傳下的圖案,她認為那些勾勒出花卉鳥獸的線條,是祖先留下的另一種語言——它們看起抽象,又似有所指,這些圖案藏着侗族人的過往,也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符號。 侗族婦女精於刺繡,這也是衡量她們賢惠與否的標尺。石琴姣曾繡過帽子、胸兜、背帶、衣邊、鞋子等,但從衛校畢業分配到衛生院後,她就無法再全身心繡花了。只有在工作之餘,她才能用嫻熟的手藝,為女兒攢盛裝。 對於侗族女性來說,盛裝無比重要——踩歌堂要穿,鼓藏節要穿,結婚時也要穿。盛裝上的圖案,不僅考繡功,還考母親的用心程度。石琴姣為女兒准備的盛裝,花了整整五年,那是她在上班之餘挑燈夜戰的 " 結果 "。 石琴姣把所有精緻的刺繡手藝,都用在女兒的那套盛裝上。女兒出嫁,她覺得自己的手藝,可以暫時放放了。一直痴迷於祖輩傳下來的圖案,她把焦點轉向了豆染上。 走村串戶,石琴姣花錢收來了老舊的豆染被面。 二 舊被面的豆染圖案,大多在時間的淘洗中模糊難辨,有的甚至破碎殘缺。石琴姣只有採用土辦法——她尋訪村里和鄰近村寨的老人,讓他們幫忙回憶豆染圖案。 石琴姣記得,祖輩的豆染圖案豐富,古樸大方,被面、窗簾、圍裙、頭巾等,都是表現豆染的物件。機器印染的被面和窗簾,像潮水般湧向鄉村,豆染製品逐漸被棄用。技藝的傳承,圖案的寓意,都慢慢走向了閉合。 道無不在,無所不通。經商有生財之道,做人有處世之道。石琴姣相信,豆染也有可以琢磨的門道。 她臨摹舊被面的圖案,開始着手製作模板。印象里。祖輩用來做豆染模板的,都是黃麻紙,這種以黃麻、布頭和破履為主要原料的紙張,有極強的韌性,做模板厚實又不易變形。 嘗試多種材料後,都沒有找到最合適的,石琴姣想到了塑膠。 硬度夠了,厚度也沒問題,但刻刀卻很難在塑膠上精雕細琢。電筆替代刻刀、刷子代替竹條,她不斷解決問題。第一個模板終於出來了,是條抽象的龍。 布匹鋪好,新的問題又來了。蜂蜜、蛋清、黃豆粉、石灰粉、侗家米醋,所有原料找齊,但它們的調合比例是多少,石琴姣心里也沒底。她又去找老人們交流,以他們的經驗去勾兌,還是以失敗告終。 石灰生產工序,可能跟以前不一樣;釀酒的酒麴,可能也有新變化 …… 石琴姣總結了失敗的可能,並進行了相應的優化和嘗試,在丟棄數十段布匹後,終於染出了想要的 " 自然色 "。 所有瀕臨失傳的手藝,在復原時可能都會面臨類似的困境。那些努力復原的故事,或許只是不同模板下的相同影子,手藝人的形象,看似豐滿,甚至是在享受緩慢和傳統所帶來的樂趣。但石琴姣說,重復失敗的過程,其實很痛苦,也很有挫敗感。 三 木樓前的藍布,飄盪着難覓的古風。在色邊侗寨,豆染不僅是集體智慧,也是石琴姣對這門手藝的執着。她如今已是當地屈指可數的豆染手藝人,瀕臨失傳的技藝,被她重新拾起。 有老傳統,也有新突破。石琴姣的傳承與創新,已形成整套成熟而完整的工藝——製作印染模板、鏤空圖案、兌制染料、加工藍靛、土布上色、晾曬圖案、浸泡清洗等十餘道工序,她瞭然於胸。 從衛生院退休後,石琴姣時常坐在二樓的簡易工作檯前,有時照着舊被面復原圖案,有時趕制豆染訂單。她把原料勾兌在白色瓷碗里,滿滿的一碗,夠她畫上大半天。 三月往後,是藍靛加工、土布上色、晾曬圖案的最好時節。" 天氣冷的時候,布匹不容易上色,也很難有陽光自然曬干,這會影響圖案的成色。" 石琴姣參加過州里和縣里組織的比賽,拿過了好次獎,她希望女兒和兒媳,甚至村里的更多人,都能來學習豆染。 她說,侗族沒有文字,無論是刺繡上的圖案,還是豆染里的圖案,都是祖祖輩輩留下的故事,應該再代代相傳下去。只是,村里的年輕人,春節過後就要外出打工了,那些或簡單或復雜的圖案,已經沒有多少人去深究技法和寓意了。 點、線、面,構成了豆染簡單質朴的圖案,它不需要深厚的繪畫功底。有人說,鄉土民風是鄉愁的孕育場,保護和傳承豆染的樸素之美,是在圍籠那些像火星般散去的鄉愁。 匠心築經典。豆染,這門古老的技藝,正在色邊侗寨里,煥發出它原始的、獨有的魅力。 人物簡介: 石琴姣,五十六歲,年輕時曾是色邊侗寨技藝超群的繡娘,在鄉鎮醫院當過醫師,工作之餘痴迷於幾近失傳的侗族豆染,多次到鄰村買來豆染物件進行研究,並走訪數十位老人,以瞭解豆染的復雜的工序和圖案,如今已嫻熟掌握豆染技藝,曾在州級和縣級手工藝大賽中,榮獲多個獎項。 專題 # 以匠心 築經典 文 / 吳再忠 圖 /...

【非遺】「新」火傳承·堆繡

2018年,由新蒲新區申報的禹門鹵鴨製作技藝、新舟甜酸羊肉製作技藝、麩醋製作技藝、沙灘黎氏家祭禮儀、羊肉粉製作技藝(蝦子鎮)等成功入選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於全區廣大群眾來說,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一面鏡子,照射出人們的生活細節和情趣愛好,更是新蒲人獨特價值觀和自豪感的集中體現。 朋友們 上面的作品 是不是栩栩如生呢? 這些都是堆繡哦~ 在上一期的【非遺】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新」火傳承·羊肉粉》,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走進在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時期興起的一種獨特手工藝——堆繡。 什麼是堆繡? 堆繡是在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時期的絲綾堆繡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獨特手工藝——「堆綾」,也叫堆繡、布摞花、布貼畫,還叫撥花。它是在採用浮雕、編制、刺繡、縫綴、抽絲等多種工藝的絲綾堆繡織物基礎上,用絲綾或其它織物剪貼堆疊形成多層次的圖案。唐宋時期就有詩句「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以此來形容布貼裝飾衣裙的漂亮。 堆 繡 堆繡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寺院文化藝術。從廣義上講,堆繡屬於唐卡的一種,是為塔爾寺「三絕」藝術之一。 這一幅幅堆繡作品漂亮嗎?它們可都出自新蒲新區新蒲街道的退休職工尹守先之手,尹守先現在是區級第三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藝)傳承人! 堆繡 堆繡固然好看,製作堆繡的過程卻是更加講究喲! 第一,在堆繡選材上就有特殊要求。 現代工藝中堆繡的主要製作材料為鳳尾紗,它由純棉色紗織成,因其色彩繽紛,系列成套,紗色由淺入深,韻味無窮。(鳳尾紗可是北京特產喲!) 除此之外,人們還選用絲綢、薄綾、軟緞來製作(主要根據所要展示的主題來確定選材)。堆繡在繁縟的構圖中,配色華麗,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呈現出的人物、動物、景物都栩栩如生,獨具情趣。 第二,堆繡對製作者的耐心、細心都有極高的要求。 堆繡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它難在只有一張黑白線條的圖紙做參考,製作者首先要將圖紙樣式拓印下來,並將每個小圖案裁剪後進行編號,再根據自己對圖案的理解來進行色彩搭配和圖案紋理深淺的調節,最後再將製作好的每一個小圖案進行拼合成圖。按照這樣的工序,即便是一朵花,最終成型可能要十多個層次的布藝堆貼,復雜的圖案多達百餘個層次,這就十分考驗製作者的耐心和細心。 第三,堆繡還要求製作者要有創新精神。 堆繡也是一門藝術,我們最初看到的只有黑白線條的圖紙,如何配色、如何創新製作手法讓作品展示得更生動等等,都是製作者需要考慮的。 現在的堆繡作品內容已經從傳統的佛像、佛經和羅漢故事,演變到現在的花鳥魚蟲、人物肖像,甚至是製作者喜歡的任意圖案。 布藝堆繡畫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可以裝點居室,也是餽贈親友的好禮品。 堆繡,這個曾在時光里精彩紛呈的老工藝,在時代的進程中慢慢褪去了繁華,已成為遺失在民間的老行當。或許我們需要來一場「布藝」復興,讓堆繡這一顆散落在民間的老工藝重新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小編想,等有時間了 一定要去學習堆繡製作 你也想去嗎? 讓我們一起重拾那個源自一千多年前 南北朝時期的手工藝吧! 全媒體記者:包福蘭、馮悝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微新蒲

《甘肅非遺辭典》編纂工作啟動,有望 2021 年正式出版

14 日下午,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專題會議,正式啟動了《甘肅非遺辭典》的編纂工作,省文旅廳非遺處、省非遺中心相關成員以及參與編寫《甘肅非遺辭典》的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我省計畫將用 3 年完成該項工作,2019 年完成初稿編寫,2020 年進行初審、復審和終審,爭取 2021 年正式出版。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共發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 27000 多條,花兒和環縣道情皮影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 名錄,目前已公佈代表性項目國家級 68 項,省級 493 項,市州級 1911 項,縣區級 4575 項,確認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 68 名,省級...
南陽擬恢復臥龍崗原貌,准備這麼建

南陽擬恢復臥龍崗原貌,准備這麼建

備受期待的「臥龍崗景觀方案」浮出水面 恢復臥龍崗原貌是南陽人期盼已久的夢想,此次設計的景觀方案,以武侯祠為核心,南部至躬耕路,主要展示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南陽的當時場景。中部臥龍路穿崗段改道分流後的道路,設計為宛襄古道和臥龍廣場。北部至武侯路,以古廟會非物質文化為背景,體現南都繁華街區風貌。 鬱鬱蔥蔥的八百畝臥龍崗,不久的將來,將構建成見證歷史、守望未來的南陽文化新高地。 01 景觀設計 春——躬耕隴畝 以諸葛亮所做農歌為意境,松竹掩映間佈置一片小而精的隴畝田,農舍三兩成群依溪而設,還原1800年之前諸葛亮躬耕南陽怡然自得的生活場景。 夏——宛襄古道 本次臥龍崗武侯祠創5A景區工程,借封路復崗恢復一段宛襄古道,依古圖資料恢復八字牌坊群,形成進入臥龍崗武侯祠的前序景觀。 秋——龍角雙塔 龍角塔位於場地中部,這里俗有「龍頭」之稱。因塔身高指雲天,頗有「龍頭生角」之勢,此次方案在保護原塔基礎上在崗上復刻一座新塔,重現「龍角雙塔」之景。 冬——諸葛草廬 循着蜿蜒的石板路,潺潺的溪流聲,穿過一片松竹林,一座草廬矗立於古橋盡端,溪旁水車引水入院,古樸清雅的環境烘托出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品格。 02 漢武侯躬耕碑與撫琴台 古道旁孟陽溪緩緩流淌,兩側竹林掩映,道旁設「漢武侯躬耕處」石碑,更有一番寓意。 諸葛亮躬耕之餘愛好撫琴,曾在城門上撫琴以「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十萬雄兵,打造撫琴台,就是要營造高山流水,林泉幽壑的意境。 03 臥龍廣場 宛襄古道達武侯祠外是八陣廣場,作為人流集散場地。 04 武侯里非遺文化街 入口設計「武侯賦」景觀牆,諸葛雕塑等。 空城計戲台通過諸葛亮智謀的歷史典故,突出展示紀念諸葛之「智」。 05 桑下之論 水鏡先生原名司馬徽,是諸葛亮和龐統的老師,曾以著名的「桑下之論」聞名。此次方案在水鏡山莊增加水岸、草亭、桑林等元素,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06 木牛流馬 黃承彥既是諸葛亮的岳父,也是其三位重要的老師之一,相傳曾傳授諸葛亮八陣圖與木牛流馬等機關術。重修後恢復溪旁置木牛流馬、木人磨麵等裝置。 07 與友論道 諸葛亮與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庶等名仕為密友,經常匯聚山林談論天下時局,本方案以嶙峋的山石為背景,以諸葛亮常吟誦的「梁甫吟」為開篇,再現諸葛亮與友人縱論天下的場景藝術。 轉自《南陽報業傳媒》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南陽報業傳媒》

非遺武術進校園

近年來,河北省邢台市大力推進傳統武術走進校園,保護傳承傳統文化,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新華社發(張馳 攝) ↑ 3 月 11 日,在河北省邢台市橋西區達活泉小學,武師潘思舉指導學生練習非遺武術項目——查拳。 ↑ 3 月 11 日,在河北省邢台市橋西區達活泉小學,武師潘思舉帶領學生練習非遺武術項目——查拳。 ↑ 3 月 11 日,河北省邢台市橋西區達活泉小學學生在課間練習非遺武術項目——查拳(無人機拍攝)。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華社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德雲社的商業化運作為何如此成功,看15年老綱絲怎麼說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2018年德雲社不算小劇場每週的演出,光全國的巡演和專場就有30多次,全球的巡演7次,郭德綱帶領下的德雲社在商業化運作上已經很是成功了,尤其是五城聯合跨年的演出,讓人都感覺德雲社有點走春晚的趨勢了,而作為一個民間團體,德雲社為何在商業化運作上如此成功呢?作為2004年從藏泥排油里關注郭德綱的老綱絲,今天為大家細說一下: 當年的處境決定了郭德綱必須走商業化路線 之所以其他的相聲演員沒有完成郭德綱這樣的相聲商業化奇跡,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都有飯吃,相聲講究師門,大部分前輩級的相聲演員都是曲協成員或者國家演員,有着獎金和工資,徒弟藉助師徒名分也很容易拿到不錯的薪水。 但是郭德綱不一樣,拜師楊志剛,北漂之後不被承認,在北京舉目無親,想拜李金鬥,被拒絕。但是郭德綱得活着,得吃飯,所以必須要把自己鍾愛的相聲藝術以商演化的形式去賣,才能讓自己餬口。 對待藝術的態度決定了郭德綱的成功 藝術不能餓着肚子去搞創作,去表演!這是郭德綱《郭論》里的原話,所以他解釋說:什麼叫做藝術,藝就是能耐,本事,術就是把自己的能耐,本事賣出去的辦法。相聲之所以衰落,不是傳統相聲本身不好,而是這個行業不賺錢,根本沒有新鮮血液進來。指望一些老藝術家弘揚藝術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郭德綱對待相聲是從觀眾喜歡看,願意花錢看出發的。而相聲界的大部分人對待相聲只有是否符合這場晚會的主題,是否弘揚高尚道德情操出發的。來源於民間的相聲藝術,脫離了人民群眾,自然不會好。 最符合現實生活的出發點打造德雲社成功團隊 很多人質疑郭德綱讓傳統藝術沾染銅臭,但是最關鍵的是郭德綱確實讓傳統藝術相聲復興了起來,也是唯一一個從非遺項目里剔除的傳統藝術。郭德綱看待相聲和商業化運作很簡單:商演能夠檢驗你的相聲水平,商演倒逼相聲演員提高相聲水平。 小編覺得任何一個人對於這兩句話都應該持有肯定態度。觀眾都不樂意花錢聽你相聲了,你還能大言不慚的說我的相聲很好嗎?想想2005年德雲社剛火的時候郭德綱的創作能力,新相聲段子的數量是不是出奇的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持續的小劇場商演倒逼這相聲演員不斷的創作新段子去滿足觀眾需求。 俗話說「置於死地而後生」,郭德綱打造成功商業的背後,有太多的心酸。被關櫥櫃、媳婦變賣家產支持,徒弟關鍵時刻背後捅刀。但是按照郭德綱說過「這幾十年,我就是打不死的甄嬛,只能要能挺過來,我就是最成功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有郭有綱

聚焦故宮燈光秀 | 蘇堅 宮燈迷幻,「照樣」一流?

故宮燈光秀場景 據稱,在全國諸多藝術、博物場館中,故宮博物院是當仁不讓的「網紅宮院」,其院長單霽翔乃屈指可數之「網紅院長」。這不,近日又紅彤彤亮晶晶了一次,其「上元之夜」超火的華燈展姿活動頻頻刷屏,人氣超旺。 故宮及其院長之紅,當然離不開故宮這個「IP」地址。此宮庭院深深深幾許?近600年物是人非卻事事不休,幾多掌故秘史、多少珍寶秘籍吊着眾人胃口,中外遊客到北京,都想移足到場探一探皇家存溫。有這麼一個世人矚目的「地址」,宮內宮外一舉一動,想不吸睛添紅都難…… 然而,這次「上元之夜」,卻把一個古典、雍容、內涵的故宮,硬生生地用現代光媒、當代手法給翻轉了,商家企業廣告、絕世名畫交錯混搭,讓一個整體、純粹的傳承文化形象陷入被流行文化打散解構掉的危險。大家閉目想像一下:擁向現場看了「照樣」的觀眾和打開過目了滿網「照樣」的圍觀網民,心中的故宮是什麼? 現在講「創新」很「流行」,凡事往這里靠很靠譜,所以「文創」也是一個流行題目和項目。來一支「故宮口紅」如何?你懷疑不是「文創」?好,加上「朕來了」不就名正言順「上架」了嘛…… 「有權」總是好事,故宮「朕權」敗落,「IP權」卻是越來越彰顯的,其影響不可小覷,而這個影響應是「文化影響」。依此,「文創」應該是有定位、本位、歸位考量的,並不是把庭廳抹乾淨出租給企業辦專場活動、把星巴克麥當勞請進來、把夜場開成迪斯科效應狂歡場就成了「文創」。這類爭議、審議故宮這些年沒少受非議,各種不得不進行的「文傷」清理故宮不應健忘。 「地址」有兩種,一種是移不動的地理地址,另一種就是「IP地址」。都說現在「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算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了,也並不是人人有條件往北京紫禁城里跑,何況從輿情來看,故宮也是十分害怕人人跑的,所以對應「故宮跑」的吐槽、排長隊的埋怨出台了限量進宮政策。面對公眾日益增長的對「故宮文化」的需求,迫切需要故宮執政者實打實經營好「IP地址」。打開故宮博物院官網,真的有些遺憾,比起自身各種「網事熱鬧」或對比其他「宮劇刷屏」,故宮官網的「文化面相」大為失色,文化推廣的路徑和內容樣式不夠多、不夠精彩。故宮應該多開發央視那種《國家寶藏》綜藝節目、項目,當然筆者建議還可以更嚴肅端正一些,不要靠「流量小生」來帶動嚴肅文化傳承更好。 還有,即使是地理地址,故宮紅牆、宮殿搬不動,很多文物是可以搬得動的,對吧?珍貴文物不許搬動,拍攝之「照樣」、「視頻」是可以搬動的,對不?筆者曾經在一次關於故宮的批評中引述公開資料說:調研數據顯示,故宮寶藏得到公開展示的上萬件文物,卻只占其全部藏品數約1%,絕大多數文物「藏在深庫人未識」,十足是「物理意義」上的狹隘「文物之身」,而不能成為「傳承意義」上的「化人之身」;而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條件,是能夠化解「線上線下」矛盾,讓更多藏品因被賦予亮相的機會而「活起來」的。一句話,這個時代完全可以藉助技術更大范圍地完成文化分享,這是共享時代的應有之義。故宮文化還有大把空間可更深遠地走進公眾心中那個「地址」! 故宮燈光秀場景 由「實」向「虛」地再追問故宮作為,空間還可以更大。打個比方,由這次「上元之夜」往深追問,據單霽翔院長說法,決策僅僅臨近數天就做出,到底是院長一人決策,還是有個決策委員會?……擴而問之,平時在關注「故宮網紅」之時,其實大眾甚或專業人士並不瞭解故宮是否有董事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策展委員會等跟文博場館密切相關的現代管理制度建設及其執行情況;同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宮IP」,人人不只有責任將之捧成「網紅」,更有責監督之是否紅得本分得體,貢獻有值。 身為納稅人,比如「財務」,故宮開支、創收我都有份過問呢,數字表明故宮文創入賬15億元,這錢怎麼花?賬目里國撥、自籌、捐贈怎麼配比怎麼花?話說這爭議的燈炫聲雜的鬧元宵是贊助免費的(其實送廣告位、賣「IP權」也是錢),那會不會有別的不對路沒價值的招數亂花了錢?再比如「學術」,「上元之夜」這天,藝術家韓美林先生就在故宮召開自己藝術展的研討會,在世藝術家誰有資格到故宮辦展?怎麼鑒定資格定論身份?故宮應不應該展示沒有學術定論的文化藝術?……賬單、格調、學術、審美、制度等都是故宮地址簿中的解讀單,我心中裝着一個有模有樣的「大故宮」。 故宮夜景 單霽翔院長在各種場合曾多次表述過要讓故宮成為世界的故宮的理念,故宮官網中也提出要在2020年讓600年故宮「邁進世界一流博物館行列」。筆者認為,在這之前,應該先要「讓故宮成為中國的故宮」,故宮若有一天一流亮相,不會僅僅因為網紅經濟玩得太嗨……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大河美術

為城牆申遺「加油打氣」,知名詞曲家為明城牆創作主題曲

" 中國明清城牆 " 的申遺文本已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年,就將迎來 " 大考 "。為了給城牆申遺 " 加油打氣 ",3 月 4 日,南京城牆主題曲創作座談會在中華門瓮城舉辦,《好日子》作曲家李昕、《常回家看看》詞作家車行趕來,尋找靈感,為 650 歲明城牆創作主題曲。 △座談會現場 城牆主打歌,會很有氣勢,接地氣 李昕和車行的音樂作品數不勝數,合作創作的《好日子》《越來越好》等歌曲更是膾炙人口、傳唱至今。此次二人再度合作,挑起南京城牆主題曲創作的 " 重擔 "。" 找我們寫歌的都希望歌曲能夠傳唱,能夠深入人心,准確唱出老百姓的心聲,做到這樣不容易,但我們會努力。" 李昕表示能為南京城牆出一份力,他們感到榮幸,兩位希望合力創作出能向世界展示南京城牆獨特魅力的主題歌曲。 △李昕和車行參觀城牆 " 南京我來過多次,這麼仔細地看城牆還是第一次。" 李昕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剛到南京,兩個人就在台城段城牆、中華門瓮城實地探班 " 找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