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頭腦特工隊

Tag: 頭腦特工隊

心靈哲學講義(三):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Behaviourism)發跡於上世紀初,首先作為一種反對當時流行的內省主義(introspectionism)心理學的思潮,最早由J. B. 華生提出。作為一種哲學立場的行為主義認為,行為構成(constitutive of)心靈,是心靈的構成要素;心靈就是表現出某些行為模式的傾向(propensity)或能力(capacity)。 I. 笛卡爾劇場與盒中甲蟲 傳統的二元論者,如其代表人物笛卡爾,認為心靈是作為心靈活動發生的場所的內在的舞台,即「笛卡爾劇場」(Cartesian Theater)。在這個私密的劇場中,我們一切的感覺、情感和意志不斷出現又消失,並且這一切都只有作為主體的我們自己能夠經歷,電影《頭腦特工隊》很好地呈現了「笛卡爾劇場」這一概念(下圖)。 然而自二十世紀以來,諸如笛卡爾劇場的傳統二元論觀點遭遇了各種批評,其中最嚴重的指控莫過於:二元論讓我們無法獲知他人是否和我們一樣具有心靈。 維根斯坦在其後期代表著作《哲學研究》中針對「私人語言」問題提出了「盒中甲蟲」(Beetle-in-the-box)論證,這一論證同樣適用於對於他者心靈是否存在的問題。這個論證的內容是: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個盒子,盒中有一個東西,所有人都管自己盒子里的東西叫「甲蟲」;每個人都只能看見自己盒子里的東西,而無法看到別人盒子里的東西;那麼即使每個人盒子里的東西都不一樣,我們也無法知道自己和別人的盒子里的東西是否同樣是甲蟲。如果把這里的甲蟲替換為笛卡爾劇場意義上的心靈,那麼就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我們怎麼知道他人的內在是否具有和我們同樣的心靈呢?畢竟,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知道自己擁有著怎樣的內在的心靈。 維根斯坦的盒中甲蟲論證還促使哲學家反思,如果笛卡爾劇場成立,那麼一些與心靈現象相關的詞匯的意義就無法確定,因為如「疼痛」一類與心靈狀態相關的詞匯很有可能對於你和我分別而言截然不同。 顯而易見,行為作為一種具有主體間性的、公開的、可觀察的事物,很好地彌補了「笛卡爾劇場」的不足。作為對傳統二元論者的一種回應,行為主義拒斥將心靈視為內在的影像,而是試圖將心靈和心理現象詞匯的意義建立在公開可見和可證實的事實,即人的外在行為上。 II. 行為是什麼? 行為主義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對行為的定義與分類。行為可以被定義為人類或器官組織甚至是機械繫統所做出的任何可公開觀察(publicly observable)的事。行為還可以被分為以下四大類: 生理反應(physiological reactions and responses):例如咳嗽。身體運動(bodily movements):例如走路。包含身體運動的行為(actions involving bodily motions):例如打招呼。不包含身體運動的行動(actions not involving overt bodily motions):例如做出判斷。 對於行為主義者而言,第4類由於通常是不可被直接觀察到的內在心理活動,因此不被視作他們所說的行為。第3類活動也常有心理活動參與,因此只有第1類和第2類行為被行為主義者接受。 III. 邏輯行為主義及其論證 邏輯行為主義(logical behaviourism)的代表人物亨佩爾(Carl G. Hempel)認為,所有的心理學表述都只是人和動物的生理反應特徵的概括。這種觀點之所以被稱為「邏輯行為主義」是因為它表達了一種心理學表述和行為表述之間封閉的邏輯關系。邏輯行為主義又被稱為「分析的行為主義」(analy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