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pple
傳蘋果為iPhone 16 Ultra增添三個小型攝像頭,以配合Vision Pro使用
近期蘋果已發布了新一代的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並已上市銷售了。對於iPhone的爆料重點也逐漸轉到明年的機型上,傳聞最頂級的型號可能從「Pro Max」變成「Ultra」,這說明蘋果可能會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據Wccftech報導,iPhone 16 Ultra除了標準的攝像頭外,可能還會增添三個小型攝像頭,組成一個小型攝像模組,以配合Vision Pro混合現實頭顯的使用。經過改進後,iPhone 16 Ultra可以更好地與Vision Pro配對,以最小的延遲反射視頻內容,該攝像模組將從iPhone看到的所有內容投射到頭顯上,進一步提高使用體驗。
此外,美國地區的版本可能會有一個切換到毫米波模式的按鈕,讓用戶可以切換到6GHz以下頻段,以節省電力消耗。該功能可能會在今年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首次亮相的Action按鍵上實現,畢竟為了一個新功能增加一個按鈕是沒有意義的。
有消息稱,明年所有iPhone 16系列機型都會支持Wi-Fi 7無線網絡,提供更快的無線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同時普通的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機型在螢幕上也會有升級,刷新率將提高至120Hz,而且會採用更薄的邊框。有傳言稱,iPhone 16 Pro還會有一個「重大變化」,不過暫時還不清楚具體的細節。 ...
蘋果自研5G基帶原型性能不佳:速度慢且容易過熱,落後高通解決方案至少3年
此前有報導稱,蘋果原計劃選擇在2024年發布第四代iPhone SE,是首款搭載蘋果自研5G數據機的產品。不過由於蘋果自研5G數據機出現延期,要等到2025年才會進入大規模生產,所以第四代iPhone SE也隨之被推遲了。
高通本月發布了一份聲明,確認與蘋果續簽了三年的協議,將繼續為iPhone提供基帶晶片,直至2026年。這或多或少從側面印證了坊間的傳聞,即蘋果自研5G基帶開發上遇到了問題。據相關媒體報導,蘋果自研5G數據機的代號為「Sinope」,原型產品的性能不怎麼樣,不但速度慢,還容易過熱,同時電路板大得離譜,完全背離了iPhone機型緊湊的設計,需要占據大量的內部空間。
蘋果在2018年啟動了自研5G基帶計劃,並於2019年花費了10億美元買下了英特爾的智慧型手機晶片業務,以加速推進該項目,最早打算在今年的iPhone 15系列上使用。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在MWC 2023上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蘋果計劃在2024年帶來自研的5G基帶。不過現在看起來,蘋果的如意算盤遇到了挫折,數據機的研發難度似乎比自研的Arm架構晶片還要大。
有消息人士指出,蘋果在開發5G基帶的過程中存在管理問題,未能及時發現潛在的缺陷。即便自研5G基帶能夠在2025年發布,也比高通的驍龍X75晚了三年,很難與大批量生產的同類晶片競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基本不會在明年的iPhone 16系列上引入自研5G基帶,該項目很可能會再次延期。 ...
蘋果最快於2026年採用台積電2nm工藝,英偉達或會跟進用於製造AI晶片
近日,蘋果正式發布了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其中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兩款機型搭載了新款A17 Pro,這是蘋果首款採用3nm工藝製造的晶片,由台積電(TSMC)負責製造,這也是業界首個3nm的同類晶片。
眾所周知,蘋果是台積電的最大客戶,占據了後者大概四分之一的收入。同時蘋果總是率先引入台積電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工藝,並能優先分配到產能,讓其在業界競爭中處於領先的位置。據Wccftech報導,蘋果的A18 Pro和A19 Pro會採用台積電不同版本的3nm工藝,最快會在2026年的A20 Pro才改用2nm工藝,這也是蘋果首款採用2nm工藝的SoC,假設蘋果繼續使用「Pro」後綴。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去年曾表示,N2製程節點將如預期那樣使用Gate-all-around FETs(GAAFET)電晶體,製造的過程仍依賴於現有的極紫外(EUV)光刻技術,預計2024年末將做好風險生產的准備,並在2025年末進入大批量生產,客戶在2026年就能收到首批2nm晶片。
有報導稱,台積電2nm代工價接近2.5萬美元,比現有3nm代工價高出了約25%,而蘋果將成為新工藝的首個客戶,iPhone的定價很可能水漲船高,繼續抬升。傳聞過渡到2nm工藝之前,蘋果會以N3E、N3P和N3X的順序在3nm製程節點上遞進。
英偉達或許會跟進蘋果,在2026年採用台積電2nm工藝製造下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目前台積電、蘋果和英偉達都投資了Arm,這將有利於台積電加強與蘋果和英偉達的合作,並確保2nm訂單。 ...
蘋果A17 Pro或只是A16 Bionic優化版本:改用3nm工藝,核心架構僅微調
蘋果在2023年9月13日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其中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兩款機型搭載了新款A17 Pro,這是蘋果首款採用3nm工藝製造的晶片,也是業界首個3nm的同類晶片。
按照蘋果的說法,A17 Pro的CPU部分實現了多達10%的速度提升,GPU的速度較以往提升20%,依託硬體加速光線跟蹤技術,速度較軟體驅動光線跟蹤技術快4倍。據Wccftech報導,各項性能測試里,A17 Pro相比A16 Bionic在性能方面的提升並不大,最新泄露的信息表明,A17 Pro與A16 Bionic之間的差別可能比想像中還要小。
資料顯示A15 Bionic的核心代碼為「H14C」,而A16 Bionic為「H15」,到了A17 Pro則是「H15 Coll」。作為蘋果首款3nm晶片,A17 Pro甚至沒有分配到一個新的性能核代碼。從這點上,蘋果更多地只是將A17 Pro視為改用3nm工藝後微調的A16 Bionic。
A17 Pro和A16 Bionic的CPU都配備了兩個性能核和四個能效核,提升了頻率,同時對微架構做了優化,其中性能核改進了分支預測,增加了解碼和執行引擎的寬度;GPU核心數量從5個增加至6個;同時電晶體數量從160億個增至190億個。從實際情況來看,A17 Pro的CPU性能提升似乎更多來自於頻率,GPU則源於核心數量的增加。
雖然iPhone 15系列配備了更大容量的電池,但續航時間與iPhone...
法國以「輻射超標」要求iPhone 12下架,蘋果對檢測結果提出質疑
近日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ANFR)發布公告,表示檢測結果顯示,蘋果iPhone 12手機的電磁波輻射值超出了歐盟的標准,已要求蘋果即日起從法國市場暫時下架這款手機,直到找到解決方法為止。
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作為無線電設備市場的監管機構,最近檢測了141台蘋果iPhone手機,以檢查手機的比吸收率是否符合標准,其中就包括了iPhone 12。最終的檢測結果顯示,蘋果iPhone 12的肢體比吸收率為5.74W/kg,超過了歐盟規定的4W/kg上限,超出的幅度為43.5%。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還將檢測分析結果發送給了周邊國家的相關管理機構,這可能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要求蘋果立即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暫停銷售iPhone12手機,並需要在規定時限內對已售出的產品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使其符合相關的要求,否則蘋果可能會被勒令召回相關的產品。
蘋果並不認同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的檢測結果,對此提出了質疑。蘋果表示iPhone 12自2020年推出以後,已獲得多個國際機構的認證,確認符合全球所有相關的法規和標准。蘋果已向當地主管部門提供了多個蘋果及獨立第三方實驗室的檢測結果,證明其合規性。
暫時還不能確定是否是孤立的個案,或者是參與檢測的iPhone 12存在設備缺陷。有消息人士指出,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的檢測方法與蘋果或其他機構有所不同,這可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 ...
蘋果 5G 晶片延期,與高通多年「愛恨情仇」未完結
2017 年,蘋果對高通的一紙訴狀,打破了雙方長達六年的合作關系。
原因很簡單——高通專利費太高了。且高通擁有智慧型手機技術的多項專利,所以即使 2011 年前,蘋果沒有使用高通的數據機晶片,也必須向後者支付一定的專利費。並且專利費還不是一次性結清,而是每生產一台 iPhone,蘋果就需要向高通支付高達 12 至 20 美元的專利費。
時任蘋果 COO 的庫克早已表達不滿,並試圖將價格砍到 1.5 美元/台。但賈伯斯認為,創新應該得到公平的補償,同時最後和高通以 7.5 美元/台的價格達成協議,相比於 12 至 20 美元,這已經是很低的價格了(不過沒有 1.5 美元低)。
在後來的 2011 年,蘋果和高通的關系更進一步。這一年裡,蘋果拋棄 infineon...
蘋果將加大OLED版iPad Pro的存儲空間:提供4TB容量可選
有傳言稱,蘋果明年將推出新款iPad Pro機型,會有11英寸和13英寸兩種尺寸,將首次從mini-LED螢幕轉向OLED螢幕,同時將升級到採用3nm工藝的M3晶片,以應付多任務以及高清視頻剪輯在內的更繁重工作需求。
近日有網友透露,蘋果還會加大OLED版iPad Pro的存儲空間,提供4TB容量可選。這樣大的存儲空間面向的目標群體非常小,絕大多數用戶都不需要那麼大的容量,價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以蘋果在存儲方面的定價,如果再加上5G網絡連接的功能,可以想像4TB容量的價格肯定非常貴,和一些MacBook Pro機型的定價沒什麼區別。
目前正在銷售的11英寸和12.9英寸iPad Pro機型的存儲空間從128GB起步,最高可選2TB容量。其中12.9英寸iPad Pro的2TB版本為18599元(Wi-Fi版)/19799元(Wi-Fi+5G版),11英寸iPad Pro的2TB版本為16099元(Wi-Fi版)/17299元(Wi-Fi+5G版)。
明年隨著更換OLED版iPad Pro的模具,蘋果還會改進妙控鍵盤的設計,推出新的版本。傳聞新款妙控鍵盤將採用鋁制結構,並有著更大面積的觸控板,以適應如今iPadOS加入更多滑鼠操控特性,這也符合蘋果將iPad Pro定義為「電腦」的路線。 ...
蘋果原計劃今年推出14.1英寸iPad Pro:擁有更大螢幕,但最終決定放棄
此前就有傳言,稱蘋果打算推出擁有超大螢幕的新款iPad Pro,屬於14.1英寸的平板電腦,性能也更為強勁。遺憾的是,蘋果最終放棄了該計劃,將重點轉移到明年上市的新款OLED螢幕機型上。
據Wccftech報導,蘋果原來已經在測試14.1英寸的iPad Pro,有著更大尺寸的螢幕,搭載了更強大的SoC,不過最後選擇放棄發布這一款機型。有關14.1英寸的iPad Pro的消息並不多,傳聞除了更大的螢幕可以增加顯示內容外,還可以同時連接兩個高解析度顯示器。有消息指出,蘋果用於新機型的晶片並不是普通的M3,而是更高一檔的M3 Pro,畢竟規格上如果沒有明顯提升,很難證明其高定價的合理性。
蘋果已將iPad Pro產品線的重心已放在了明年搭載OLED螢幕的iPad Pro上,有報導稱,新產品會有11英寸和13英寸兩種尺寸,另外還會升級到採用3nm工藝的M3晶片。蘋果還會改進妙控鍵盤的設計,推出新版本,採用鋁制結構,並有著更大面積的觸控板,以適應如今iPadOS加入更多滑鼠操控特性,這也符合蘋果將iPad Pro定義為「電腦」的路線。
隨著蘋果明年推出搭載OLED螢幕的iPad Pro機型,mini-LED螢幕也將逐步退出該產品線。 ...
蘋果正在評估MLA方案OLED螢幕:可能用於iPhone 16系列,亮度更高或功耗更低
雖然蘋果還沒有正式發布iPhone 15系列,不過已經在為明年的iPhone 16系列做准備了。據The Elec報導,蘋果計劃在iPhone 16系列上使用Micro-Lens OLED面板,已經要求三星和LG兩家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以評估是否有必要融入新技術,對螢幕進行升級。
Micro-Lens技術可以讓iPhone的螢幕變得更明亮,同時也能降低功耗,或者變得更省電。如果要想蘋果接受其中一家供應商提交的方案,那麼顯示屏也必須達到其制定的標准。新方案的焦點在於OLED螢幕結構,需要更換使用微透鏡陣列(MLA),由於存在一些缺點,讓蘋果變得猶豫不決。
這項新技術的工作方式並不是那麼簡單,因為要求鏡片的設計盡量減少內部反射,同時光路被重新定向,以達到相同功耗下提升亮度的效果,又或者相同亮度下的功耗更低。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影響是螢幕視場角度變窄,減少了從側面的觀看角度。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和LG在這項技術上還使用了不同的材料,不過現階段的樣品都沒有達到蘋果要求的標准。另外蘋果還需要考慮一點,運用新技術會增加製造成本。
或許這項技術聽起來似曾相識,因為LG已經在第三代OLED產品中引入了META技術,有著相同的設計思路,而且在今年的CES 2023上就曾展出過採用該技術的電視產品。 ...
蘋果押寶潛望式鏡頭,iPhone 15 Pro Max將占新系列40%總出貨量
蘋果官方已宣布,將於9月12日上午10點(9月13日凌晨1點)召開2023年秋季新品發布會,屆時將帶來全新的iPhone 15系列。今年新一代產品依然有四款機型,分別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和iPhone15 Pro Max。
有傳言稱,蘋果為了拉開配置與定位上的差距,iPhone 15 Pro Max將是iPhone 15系列裡唯一一款配備了潛望式變焦鏡頭的機型,傳聞將提供6倍光學變焦。在蘋果看來,這樣的安排會讓旗艦型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是對新策略的一次嘗試。據Wccftech報導,有業內分析師預計,獨占潛望式變焦鏡頭的iPhone 15 Pro Max將占新系列總出貨量的35%至40%,成為單一出貨量最高的新型號。
根據Omdia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iPhone 14 Pro Max在2023年上半年的出貨量為2650萬台,位列第一,成為最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與iPhone 14 Pro Max,預計2024年下半年iPhone 15 Pro...
蘋果和三星主導2023H1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iPhone 14 Pro Max最為熱賣
近日,Omdia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蘋果和三星主導了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兩者在排名前十的機型里各占了五款。相比之下蘋果更為強勢,排名前四均為iPhone機型。
根據Omdia公布的數據,iPhone 14 Pro Max在2023年上半年的出貨量為2650萬台,位列第一;iPhone 14 Pro以2100萬台位居第二;第三名是iPhone 14,銷量為1650萬台,從普遍的市場評論來看,這款機型的銷量似乎被低估了;第四名是iPhone 13,銷量為1550萬台,僅比iPhone 14稍微少一些。蘋果還有一款機型進入了前十,是銷售多年的iPhone 11,讓人多少有些意外。要知道再過幾周iPhone 11就滿四歲了,不過在市場上依然有著不錯的表現,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達到了690萬台。
三星占據了第五到第九的位置,分別是Galaxy A14、Galaxy S23 Ultra、Galaxy A14 5G、Galaxy A54 5G和Galaxy A34 5G,對應的出貨量分別為1240萬台、960萬台、900萬台、880萬台和710萬台。可以看到,三星大多數機型都是主流或入門型號,值得驕傲的是旗艦級的Galaxy S23 Ultra,只不過出貨量遠遠低於競爭對手的iPhone 14 Pro...
《機器人總動員》的一鍵換色功能,被蘋果帶到了現實
在《機器人總動員》這一部電影中,人們可以根據心情或時下潮流一鍵更換衣服配色。在不久的未來, Apple Watch 有望將這一功能帶到現實。
根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公示的清單,蘋果公司近日獲得了一項 Apple Watch 相關的技術專利。
這項專利最大的亮點在於設備搭載的顏色采樣傳感器,可以測量外部物體的顏色,並根據表帶、服裝自動變化表盤顏色和主題。
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佩戴者只需將 Apple Watch 正面朝向采樣對象,手錶此時將會發射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序列。
內置的光傳感器會檢測上述三種光線的反射,並通過算法判斷出采樣對象的顏色。根據結果相應的調整表盤顏色或主題。這項技術的實用性和創新性都很高,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加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不過蘋果可不是唯一一家在表盤上下功夫的公司,OPPO Watch 和很多其他廠商都有根據用戶穿搭生成對應配色表盤的功能,但用戶需要自己上傳圖片以實現這一功能。
除此之外,OPPO 還曾舉辦過表盤設計大賽,以此擴充自家表盤庫提供用戶更多選擇。可以說 Apple Watch 的新專利是「穿搭表盤」功能的進階形態。
作為一名智能手錶用戶,我經常會根據當天的穿著更換表帶、表盤顏色和主題,讓手錶成為我當天穿搭的一部分。如果蘋果真的落實這個專利,就能讓和我一樣有穿搭需求的用戶可以更方便的實現調整。
當然並不是所有專利都能落地,在相關產品正式發布之前,這些消息我們當作一則趣聞來看就好了。來源:愛范兒
iPhone 15系列使用的USB-C數據線曝光:蘋果暗示可能提供的機型配色
蘋果很快會帶來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引入USB-C埠,放棄使用多年的Lightning埠,這也是為了適應歐盟等地區新的設備銷售要求。此前有報導稱,即便更換為通用的接口,但是會加入了特殊晶片與iOS進行配對,限制了用戶使用兼容配件充電。
近日有網友就曝光了iPhone 15系列使用的USB-C數據線,顯示會有不同的配色,包括黑色、黃色、粉紅色、藍色和紫色,大多都屬於淺色的,可能會與新款機型對應的配色搭配使用。每年除了一些較為常見的標准配色外,蘋果一般還會引入新的配色讓消費者選擇。
據推測,這些線材的配色可能是針對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設計的,當然也可以用於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不過蘋果應該還會有其他的配色,理論上還會有深色系的連接線。據了解,這些線材屬於樣品,其中加入了獨特的材料,與一般的USB-C編織線會有些區別。
這並不是蘋果第一次嘗試顏色匹配的線纜,之前已經為其MacBook Air機型銷售不同顏色的MagSage連接線。在iPhone機型上引入彩色連接線對蘋果來說意義重大,這意味著隨著改用USB-C埠,設計和營銷思路方面的改變。 ...
蘋果已經在開發A19 Bionic和M5系列晶片,或採用2nm工藝製造
雖然A17 Bionic和M3還沒有發布,不過蘋果已經在開發未來新平台所使用的晶片了,即便還有幾年的時間才會到來。近日有網友透露,蘋果已經在開發A19 Bionic和M5系列晶片,這也意味著A18 Bionic和M4系列晶片的設計工作可能已接近尾聲。
按照正常的時間表,A19 Bionic和M5系列晶片應該要到2025年才會發布,這意味著至少還有兩年的時間。據了解,蘋果已經為這些晶片提供CPU ID,比如0x6033/0x6034,不過一般人不會了解到其中字母和數字的含義。對於蘋果來說,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搶先一步開發新款晶片並不奇怪。
目前來看,A19 Bionic應該只有一個版本,而M5系列晶片與之前一樣,除了基本款的M5,還會有Pro、Max和Ultra等版本出現,性能更強大的晶片將用於定位更高的Mac設備上。
即便A19 Bionic和M5系列晶片已在開發當中,不過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還是有一段距離。傳聞蘋果可能會在這些新款晶片上採用台積電(TSMC)的2nm工藝,假設蘋果在設計上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那還是要看台積電新工藝的研發情況。
近期有報導稱,台積電為了站穩先進位程的領先位置,內部已組建了名為「One Team」的團隊,沖刺2nm製程節點的開發、試產和量產等工作,新工藝計劃於2025年投入生產。團隊里除了研發人員,還有前期負責生產的晶圓廠工程師。 ...
Apple Watch 史上最大的一次升級,要來了
2014 年 9 月 9 日,庫克在加州庫比提諾的弗林特中心,發布了第一款賈伯斯沒有參與的重要新品——Apple Watch。
對於蘋果和庫克,Apple Watch 的意義絲毫不亞於同場發布的 iPhone 6 ,發布會處處透著翻開後賈伯斯時代新篇章的決心。
1984 年同樣在弗林特中心, 29 歲的賈伯斯首次將 Macintosh 電腦展示給世人,蘋果選擇這里開啟 Apple Watch 的首秀,作為下一段偉大歷程的起點。
Apple Watch 是庫克時代的第一個「One More Thing」產品,這個賈伯斯在發布初代...
蘋果慶祝入華30周年,今天將在中國首家Apple Store舉辦線下活動
蘋果官方發布新聞稿,慶祝入華30周年。蘋果表示,在過去的30年裡,致力於提供令人驚嘆的產品和服務,為中國的用戶帶來驚喜和愉悅,並通過一系列教育和社會活動為當地社區做出貢獻,積極而專注地推動環保進程,齊心協力不斷創新。
蘋果執行長Tim Cook表示:「30年來,我們為能服務當地民眾而深感自豪——與我們的顧客分享最新的創新成果,並回饋我們所在的社區。我們將繼續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來豐富中國顧客的生活,幫助他們建立連接並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竭盡全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據了解,目前在大中華區有55家零售店,包括在上海、重慶、福州、成都和天津等城市,而最新一家零售店是位於深圳萬象城。數以百萬計的顧客聚集在一起探索蘋果的產品,並通過免費的Today at Apple課程進行學習。蘋果稱,將持續發展零售和在線業務,與中國更多社區的顧客建立聯系。
為了與中國的用戶一起慶祝這一時刻,蘋果今天將在其三里屯零售店舉辦Today at Apple特別課程,這是15年前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Apple Store零售店。 屆時會有大學生微電影和音樂短視頻作品首映,以及音樂製作人、歌手及編曲人、導演張亞東的現場分享和表演。 ...
iPhone 15系列或需要專用充電線,蘋果加入3LD3特殊晶片限制
蘋果將會在今年秋天帶來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現在已經到了最後的准備階段。其中新機型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引入USB-C埠,放棄使用多年的Lightning埠,這也是為了適應歐盟等地區新的設備銷售要求。
許多消費者都認為,這一變化會帶來便利,不過根據過往經驗,也會擔憂蘋果使用其他技術手段,對充電線纜做一些限制。近日就有網友透露,購買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可能仍然需要購入一條官方的USB-C線纜,裡面加入了特殊的「3LD3」晶片,與iOS進行配對,限制了用戶使用兼容配件充電。
按照歐盟的要求,所有USB-C線纜都來應該與蘋果的設備兼容,不排除蘋果會將這些USB-C線纜放在其他地區銷售,又或者做了其他的限制。由於蘋果尚未公布「3LD3」晶片的具體功能,也有傳言稱,這只是一種安全措施,可能是用於加密傳輸,以提高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此前就有報導稱,適用於iPhone 15系列的USB-C線纜已開始大規模生產,由富士康負責代工。
目前用戶使用一些第三方Lightning線纜為iPhone充電時,可能會看到「不支持此配件」的提示,那是由於需要通過MFi認證的專用晶片做匹配,確認配件是否符合蘋果的標准要求,這種方法已沿用多年。有人認為,蘋果為了彌補接口轉換導致的MFi認證損失,會通過其他方法迫使用戶購入專用的USB-C線纜。 ...
第四代iPhone SE或以iPhone 14為基礎設計:配USB-C,後置單攝像頭
很早就有消息稱,蘋果已開始推進第四代iPhone SE的開發工作,採用類似iPhone XR的全面屏,改用6.1英寸的LCD劉海屏,同時會放棄使用多年的Home鍵,改成Face ID設計。在此基礎上還會加入新的組件,比如搭載新的傳感器提高拍照質量,為消費者提供一款較為低價的新iPhone機型。
近日,有網友透露了第四代iPhone SE在功能和設計上的變更,與以往的信息有些不同,新機型的設計包括:
以iPhone 14為基礎設計
支持Face ID
配備USB-C
Action按鈕
只有一個後置攝像頭
無論如何改動取消Home鍵改用Face ID沒有什麼疑問,採用USB-C埠也是為了適應部分地區的設備要求,Action按鈕是新一代iPhone 15Pro系列上將配備的多功能按鍵,傳聞採用固態設計,有觸感反饋和模擬物理按鍵的觸感。此外,第四代iPhone SE也和當前型號一樣,保留單個後置攝像頭的設計。
早些時候有消息稱,蘋果采購負責人今年上半年走訪了中國大陸地區多家柔性AMOLED面板廠家,這些OLED面板供應商正在爭取第四代iPhone SE的AMOLED面板訂單,其中天馬有可能成為二級供應商。
此前有報導稱,蘋果原定於2024年發布第四代iPhone SE,是首款搭載蘋果自研5G數據機的產品。不過隨著蘋果自研5G數據機出現延期,要等到2025年才會進入大規模生產,導致第四代iPhone SE的計劃也隨之被推遲了。 ...
蘋果或從M3開始逐步淘汰8GB統一記憶體,Mac機型標配12GB起步
自2020年蘋果推出首款自研晶片M1以來,大部分Mac機型都是以8GB統一內存起步,如果想升級至16GB,那麼要多花許多錢。隨著近兩年PC普遍擁有更大的內存,加上內存價格逐漸走低,Mac的內存配置問題變得更加顯眼。不少用戶戲稱蘋果的內存「比金子還貴」,包括SSD存儲在內,價格完全與市場趨勢背離。
近日有網友透露,蘋果即將到來的M3系列晶片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內存的配置,目前測試的MacBook Pro機型已擁有36GB和48GB兩種容量,這意味著會提供一些新的選擇。其中M3將首次以12GB作為起步容量,未來Mac機型將逐步淘汰8GB統一內存。
對於許多有意購買Mac的用戶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好消息。與不少Windows筆記本電腦不同,現在的Mac機型是完全沒辦法增加內存,只能在購機的時候選定容量,一旦有更大的內存容量需求,只能多付一大筆錢。
此外,傳聞蘋果也在考慮提高SSD存儲的起步容量,從256GB提高至512GB,Mac機型將告別沿用多年的8+256經典組合。256GB對於現今的應用程式來說完全不夠用,即便是普通用戶也裝不了幾個軟體。如果蘋果在新的Mac機型能以12+512起步,相信能吸引更多的購機者,如果定價不變,意味著能少花三千元。 ...
A17 Bionic為6核CPU+6核GPU,蘋果在新款高端機型仍維持6GB記憶體
最快在下個月,蘋果將帶來重量級新品發布,推出新一代Apple Watch和iPhone 15系列產品,可能還會有升級版的小尺寸平板電腦iPad mini 7。無論如何,大家關注的焦點肯定是iPhone 15系列,無論外觀還是功能都會發生變化,內部也會升級,配備新的傳感器和攝像頭,可支持更高級的拍照和錄像功能,而且還會引入USB-C埠。
據Wccftech報導,高端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型號上將搭載A17 Bionic,首次採用台積電(TSMC)最新的3nm工藝製造,擁有與A16 Bionic相同數量的CPU核心數,也就是6個,頻率達到了3.7 GHz,高於前代的3.46 GHz,而GPU核心數將從5個增加至6個,這意味著在視頻和內容創作等圖形密集型任務中會有更出色的表現。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將繼續使用A16 Bionic,也就是目前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所用的晶片。
雖然早前有傳言稱,iPhone...
蘋果或為iPhone 15 Pro系列提供2TB存儲,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目前蘋果在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上提供了最多1TB可選的存儲空間,不過對於某些圍繞智慧型手機深度使用的用戶來說,這樣的配置可能並不足夠,如果經常使用iPhone拍攝視頻,那麼存儲空間就會快速消耗。或許考慮到這一點,蘋果似乎有意在今年即將到來的新一代機型上提供更大的存儲空間。
據Wccftech報導,蘋果可能在高端的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型號上提供2TB存儲空間可選,而在普通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型號上可能會提供1TB的存儲空間可選,對於那些將大部分工作轉移到iPhone上的內容創作者和攝影師來說,這些新產品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蘋果應該會繼續堅持使用NVMe標準的存儲,不過2TB存儲空間意味著或許會轉向QLC NAND快閃記憶體。隨著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降級及用戶有著更高的存儲擴展需求,PC上早已大面積普及QLC NAND快閃記憶體,雖然比起MLC和TLC沒那麼耐用,不過對普通用戶而言問題不大。
當然,隨著存儲空間的增加,價格也會上漲。傳聞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起售價格都會上漲100美元,今年用戶如果想購買升級的新機型,加上大容量存儲版本,需要掏的錢可能會比較多。 ...
蘋果正在測試新款Mac mini:搭載M3晶片,配備24GB記憶體
下個月蘋果將舉行發布會,推出iPhone 15系列和Apple Watch Series 9,之後在10月或11月,可能還會有另外一場發布會,亮點是新的M3晶片。隨著新款產品的到來,蘋果也在抓緊測試新的Mac機型。
據Wccftech報導,首批搭載M3晶片的設備應該是13英寸的MacBook Pro和重新設計的MacBook Air,Mac mini機型並不在名單上。近期多款搭載M3系列晶片的Mac出現在第三方開發者的日誌中,包括有:
M3版13英寸MacBook Air
M3版15英寸MacBook Air
M3版13英寸MacBook Pro
M3版24英寸iMac
M3 Pro/M3 Max版14/16英寸MacBook Pro
M3版Mac mini
蘋果明年會帶來定位更高的MacBook Pro機型及新款Mac mini,不過不排除今年內會搶先發布M3版Mac mini,明年再推出M3 Pro版的Mac mini。據最新的報導,M3和M2同樣擁有最多8個核心,分別為4個性能核和4個能效核,以及最多10核心的GPU,支持最大24GB的統一內存。基本款的Mac mini應該會沿用8GB內存,不過目前測試當中的版本使用的是24GB內存。
由於所有的M3系列晶片都將採用台積電(TSMC)的3nm工藝製造,除了CPU和GPU的性能提升外,也延長了電池的使用時間,傳聞搭載M3晶片的MacBook Pro機型的電池續航時間能增加1到2個小時。 ...
蘋果三款M3系列晶片配置曝光:全部採用3nm工藝,M3 Max將增加核心數
蘋果新一代M3系列最快會在今年內登場,首發M3晶片預計將搭載於13英寸的MacBook Pro和重新設計的MacBook Air,而性能更為強大的M3 Pro和M3 Max計劃在明年上市。
據Wccftech報導,現在已經對這三款M3系列SoC的配置有了更多的了解。M3和M3 Pro在CPU和GPU的核心數量上與現有的M2和M2 Pro保持不變,M3 Max將增加核心數量,以提供更強的多線程性能,而所有的M3系列晶片都將採用台積電(TSMC)的3nm工藝製造。
M3和M2同樣擁有最多8個核心,分別為4個性能核和4個能效核,以及最多10核心的GPU,支持最大24GB的統一內存,作為疊代產品應該會有較為明顯的改進;蘋果可能不會增加M3 Pro的CPU核心數量,維持M2 Pro的規模,CPU部分將配備12個核心,包括8個性能核和4個能效核,GPU部分有18個核心,傳聞尺寸更大的14.1英寸iPad Pro也會使用這款晶片;M3 Max最多可擁有14核心的CPU和40核心的GPU,兩者均高於M2 Max(CPU 12核心+GPU 38核心),預計會在2024年中旬出現,首先搭載於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型號。
總的來說,M3系列與M2系列SoC在CPU和GPU核心數量上的差異並不算明顯,不過由於引入了台積電最新的製造工藝,預計實際性能會比預期有更大的提升幅度。 ...
蘋果放棄英特爾x86後Mac銷量攀升,自研晶片吸引更多新用戶
在近年6月的WWDC23大會上,蘋果發布了搭載全新M2Ultra晶片的MacPro,這意味著整個Mac產品線完成了從x86處理器到自研晶片的過渡,前後花了大概三年的時間。這種換邊也促使購買Mac的用戶從Windows改用macOS,推動了更多用戶升級。
據Seeking Alpha報導,在分析師和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蘋果執行長Tim Cook很高興地宣布,在過去一個季度里蘋果完成了整個產品線向M系列晶片組過渡的計劃,宣稱這種轉變推動了強勁的升級活動和大量新客戶。在2023年第二季度里,幾乎一半Mac買家都是新用戶,而且美國地區的消費者對Mac的滿意度達到了96%。
蘋果的自研晶片計劃讓其更好地掌控著自己的產品線,軟硬體的良好結合,讓SoC內置的各種專用加速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不必向英特爾支付購買處理器所需的費用,也讓蘋果更好地控製成本支出,讓利潤最大化。同時蘋果還獲得了更高的市場份額,根據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蘋果在2019年第二季度銷售了407.7萬台Mac,到了2023年第二季度已提升至530萬台,市場份額也從6.3%提高至8.6%。
雖然這段時間PC市場不景氣,2023年第二季度PC出貨量繼續下滑,同比下跌了13.4%至6160萬台,已連續六個季度收縮,但蘋果卻逆勢而行,出貨量同比增加了10.3%至530萬台,而前三名的聯想、惠普和Dell均出現下跌,有著優於競爭對手的表現。 ...
蘋果公布2023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連續三個季度下滑,iPad業務營收暴跌近20%
蘋果公布了2023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截至2023年7月1日),季度營收為817.97億美元,同比下降1%;淨利潤為198.8億美元,同比增長5%;每股攤薄收益為1.26美元,同比增長5%;毛利率為44.5%;高於去年同期的43.3%。可以看到,蘋果也受到了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整體疲軟的影響,本財季也未能重回增長,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不過蘋果的營收、淨利潤、每股攤薄收益和毛利率都高於市場預期。
在本財季里,歐洲和大中華地區是唯二保持增長的市場,營收分別達到了202.1億美元和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和7.9%。從營收結構來看,iPhone業務作為蘋果產品線的支柱,營收從上一財年同期的406億美元跌至396.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可以說iPhone也受到了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下滑的拖累,但好於整體市場表現;Mac業務的營收為68.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7.3%;iPad業務的營收為57.9億美元,同比暴跌了19.8%,是硬體中下滑最明顯的;可穿戴設備、家居產品和配件業務是唯一營收增長的產品線,營收為82.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5%。
不過蘋果近年來寄予厚望的服務業務表現亮眼,在該財季中的營收為212.1億美元,同比增長8.2%,創下了歷史新高,並超過了207.7億美元的市場預期。目前服務業務已占據了蘋果超過四分之一的收入,達到了26%,是其收入增長的主要引擎。 ...
蘋果或在發布iPhone 15系列時帶來iPad mini 7,將搭載升級的晶片和攝像頭
最快在下個月,蘋果將帶來重量級新品發布,推出新一代Apple Watch和iPhone 15系列產品。最新消息指出,蘋果除了常規的新產品外,可能還會發布升級版的小尺寸平板電腦iPad mini 7,最快會在下個月內上市。
據Wccftech報導,蘋果正在加緊研發至少一款新的iPad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布,根據各方細節信息,有理由相信就是iPad mini 7。目前在售的iPad mini 6是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搭載了A15 Bionic晶片,支持5G網絡連接,而新一代產品很可能會更換為全新的外觀設計,有著更窄的邊框,在尺寸不變的情況下螢幕將升級到了8.3英寸,並採用了全新的Liquid顯示螢幕,支持TureTone原彩顯示技術。
同時蘋果還會對iPad mini 7內部進行改造,搭載升級的晶片和攝像頭,或許還有更好的5G網絡連接,並提供一些新的功能,不過暫時還不清楚iPad mini 7會採用A16 Bionic還是A17 Bionic。
此外,還有消息稱,蘋果正在為Apple Watch Series 9設計一款粉紅色的表盤,還會為Apple Watch Ultra 2設計一款黑色鈦金屬表盤。總的來說,預計新的Apple Watch產品線總體設計變化不大,而且會繼續保持產品間的差異化元素。 ...
距離「完美 iPhone」一步之遙?蘋果即將造出史上最窄邊框手機
長期跟蹤蘋果動向的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最新曝光了一個重磅消息:iPhone 15 Pro 系列的螢幕邊框(俗稱黑邊)會進一步收窄至 1.5 mm,這將讓它成為邊框最窄的智慧型手機。
這是什麼概念?我們製作了一張假想圖,把 iPhone 13 Pro、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5 Pro 放在一起對比,可以看到 iPhone 15 Pro 比兩年前的 iPhone...
3000元買的M2芯Mac mini到底值不值:與13代酷睿對比一目瞭然
筆者本人一直Wintel陣營的支持者,不過自家另一半由於從事設計向工作,日常主要的生產力工具皆為蘋果設備。
近期為了給她打造一個更高效的工作環境,結合性價比選購一款M2 Mac mini,可能很多朋友會有問為何不選擇Macbook或者是iMac。
實際上,根源在於價格,後者價格上要比Mac mini+顯示器的方案貴上不上,而且希望能夠搭載視覺效果出色的顯示設備,這種訴求下,顯然Mac mini是最好的選擇。
而這款M2芯的Mac mini花費了筆者3000元,對於我這個Wintel陣營的鐵桿粉絲來說,在心裡固化的認為M2芯的性能表現是無法與13代酷睿相提並論的,然而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
機身材質質感強 身材並不算迷你
如果你按照迷你主機的主流標准來衡量Mac mini的話,客觀來說,它並不夠迷你,在當今長款基本都在10CM左右的迷你主機數據上來看,Mac mini的長寬都在20cm左右,重量也超過了一公斤,而如今在售的迷你主機重量基本都在500克以內。
Mac mini的命名實際上當初是以台式機作為參照物而設定的,蘋果在一代一代的更新中只削薄了厚度,對於大小並沒有什麼動作,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顏值還是鋁合金一體成型的外殼,在當前市場中依然難尋對手。
從外觀來看,Mac mini屬於扁平化的迷你主機,也就是說它的機身實際上很薄,而雖然機身很薄,但整機身接口卻絲毫不含糊,標准網口,雙雷電4,標准HDMI,加上2個USB-A,配合無線鍵鼠是足夠了。
而且雷電4兼容USB-C,筆者的兩台顯示器都帶USB-C口,可以直接進行視頻輸出,相對HDMI比較粗的線纜來說,雷電4的線就方便多了。
M2/i7-13700H/i9-13900H跑分實測
對於Mac mini中所搭載的M2芯性能表現到底如何,一直也來也是眾說紛紜,因此接下來筆者將其與兩款性能表現力都十分不錯的i7-13700H和i9-13900H進行對比。
使用Geekbench 6測試,i7-13700H和i9-13900H的多核性能表現都要優於M2,其中i7-13700H的領先幅度大約在7%左右,i9-13900H的領先幅度則在30%左右,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不過,M2 9759分的成績絕對是不差的,日常使用其實是有些浪費了。
單核性能表現上,M2要好不少,比13代酷睿i7-13700H略強5%左右。不過對比i9-13900H就差一些了,但是整體落後幅度也僅為5%。試想,如此性能對應的配置放到Windows平台迷你電腦上,至少得賣4000元左右。
同價位有何值得出手的Windows迷你主機
無論何時,對於PC硬體這類電子消費品來說,都要抓住一條准則,那就是盡量選擇大品牌,而在當前3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區間,Windows主機是否有整體性能不錯的產品呢。
筆者認為,雷神MIX和小米迷你主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兩者的價位同為2998元,雷神MIX搭載了i7-12650H,小米迷你主機則搭載了i5-1240P,這兩款處理器相比M2晶片性能表現如何呢?
從Geekbench 5的整體跑分來看,在單核成績上,M2芯是遙遙領先,分鍾數為1919,i7-12650H的分數為1720,i5-1240P的分數為1648。而在多核成績上,i7-12650H的成績最好,達到了9556,而M2的成績為8928。
關於Mac mini和Windows迷你主機到底該選誰的問題,實際上筆者不止一次說過,這要看你核心的應用習慣,如果你本身就對Mac OS系統非常熟悉,那就選Mac mini,如果你都沒用過Mac OS系統,僅僅覺得其外觀好看,那還是踏踏實實選擇Windows主機。
來源:快科技
傳蘋果15英寸MacBook Air銷量不佳:需求低於預期,或供應鏈砍單
在今年6月的WWDC 2023大會上,蘋果推出了全新設計的MacBook Air。其配備了15.3英寸Liquid視網膜顯示屏,搭載了M2晶片,擁有長達18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並採用了無風扇靜音設計。蘋果宣稱新設備集強大動力與便攜性於一身,濃縮在一部極致纖薄的設備里。
雖然新款15英寸MacBook Air看起來很不錯,不過恰逢電子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即便有蘋果的巨大號召力,銷售上也遇到了困難。據Digitimes報導,15英寸MacBook Air在設計上並沒有達到客戶的需求預期,出貨量也低於蘋果的目標,7月份的出貨量比蘋果最初的預期低了50%,甚至考慮要向供應鏈砍單。
15英寸MacBook Air的整體尺寸為34.04 x 23.76 x 1.15 cm,重量為1.51kg,提供了午夜色、星空色、深空灰和銀色四種配色可選;搭載的M2晶片在CPU部分具有4個性能核和4個能效核,GPU為10核心,採用N5P工藝製造;15.3英寸Liquid視網膜顯示屏,解析度為2880 x 1864,支持10億色彩,亮度為500尼特,支持P3廣色域和原彩顯示技術;配備了1080P FaceTime高清攝像頭、MagSafe充電埠、3.5毫米耳機插孔、以及兩個用於連接配件的雷靂埠;全新六揚聲器系統和三麥克風陣列;支持Wi-Fi 6和藍牙5.3。
15英寸MacBook Air標配8GB統一內存,搭配256GB或512GB存儲的價格分別為人民幣10499和11999元。有分析認為,15英寸MacBook Air起售價格看起來似乎挺合開,但問題是僅有8GB+256GB的規格,而且是不可升級的,內存和存儲容量翻倍都需要加1500元,兩者加起來就3000元了,而且對標同類Windows筆記本電腦也只是標准配置,加上產品部分設計上存在爭議,部分有意購入的用戶可能會選擇等待下一次升級再考慮。 ...
蘋果不喜歡Galaxy S系列的曲面屏設計,正推動三星和LG開發無邊框OLED屏
雖然現在市面上許多高端智慧型手機都提供了非常薄的邊框,不過想要實現真正的「全面屏」消除掉邊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螢幕的邊框區域有天線和螢幕的保護性封裝等組件,這也使得打造無邊框螢幕變得非常困難。
據The Elec報導,蘋果已經要求其面板供應商三星和LG開發無邊框OLED屏,預計要花費數年的時間。可能有人覺得蘋果會引入類似三星Galaxy S系列的曲面屏設計,不過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已經明確表達了否定的想法,認為曲面屏會造成光學閃光效果,而且也容易受到外部的沖擊。
據了解,如果想打造無邊框OLED螢幕,需要彎曲邊框區域下方的電路,還需要為天線提供足夠的空間,使其能夠穩定地不間斷工作。另一方面,螢幕的封裝也要變得更薄,同時面板下的攝像頭組件區域也必須與螢幕的其餘部分完美融合,以獲得完美的視覺效果。
蘋果希望最終的成品是安裝無邊框OLED面板,而且側面和螢幕可以完全成直角。此外,蘋果還想外殼變得更薄,不過這會讓螢幕的封裝變得更加脆弱,而且更難在其中安裝觸摸傳感器。 ...
蘋果希望擴大可折疊產品線:將應用到iPad,暫不清楚發布時間
過去兩年一直有報導稱,蘋果在研究可折疊Macbook的可行性,態度十分積極,還與供應商討論其可行性,或許為此專門新開一條產品線。蘋果對可折疊項目的興趣似乎不僅僅局限於筆記本電腦或者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也是其中一個目標。
據Wccftech報導,蘋果計劃推出一系列全新的可折疊設備,iPad也是目標之一,不過暫時還不清楚發布時間。
目前蘋果在iPad Pro系列上採用了mini LED技術,如果想引入可折疊型號,需要依靠柔性OLED面板,因為這類面板可以在不影響結構完整性的情況下進行彎曲。事實上,蘋果計劃在2024年推出的新款iPad Pro將採用OLED屏,以帶來更好的顯示質量,比如更深的黑色和更高的色彩准確度,而可折疊型號可能還要等好幾年的時間。
蘋果iPad機型的面板主要采購於三星和LG,而三星也有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線。由於三星還沒有推出可折疊的Galaxy Tab機型,因此蘋果不太可能搶在三星之前推出可折疊的iPad機型。何況蘋果對產品設計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摺痕較為明顯,估計是不太接受的。
經過數年的努力,市場上銷售的可折疊智慧型手機無論設計還是型號數量都比以前更多,技術運用上也越來越成熟,而蘋果研究多年卻一直按兵不動,估計距離推出真正商業化的產品還需要一段時間,而螢幕更大的可折疊平板電腦可能要等更久。 ...
蘋果正在准備M3 Pro和M3 Max,或選擇在2024年中旬發布
此前有消息稱,今年蘋果將帶來M3晶片用於新款Macbook機型,採用台積電(TSMC)在3nm製程節點的首個工藝N3。傳聞台積電在3nm晶片的生產上遇到一些問題,良品率一直無法提高,M3晶片的良品率僅為55%,不過似乎沒有耽誤蘋果在M3系列晶片的開發工作。
據Wccftech報導,蘋果正在准備M3 Pro和M3 Max,可能選擇在2024年中旬發布這兩款晶片,搭載在多款Mac產品上,包括新款14英寸和16英寸的Macbook Pro機型。新款Mac mini可能最多可選M3 Pro,不會提供M3 Max,即便有足夠的供電和散熱能力。
M3 Pro和M3 Max同樣會選擇台積電的3nm製程節點,蘋果還在等待更高的良品率和產能,以降低生產成本,有可能選擇台積電更新的N3E工藝,而不是N3或者N3B工藝。
暫時還不清楚M3 Pro和M3 Max的具體規格,不過之前有報導稱,蘋果的開發人員正在對基於M3 Pro的系統進行測試,以保證第三方應用程式的兼容性,其中CPU部分配備了12個核心,包括6個性能核和6個能效核,GPU部分有18個核心,另外還會板載36GB內存。M3 Max規格上顯然也會更高,傳聞擁有14個CPU核心和40個GPU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M3 Pro有著更多的能效內核,有人猜測蘋果可能將這款晶片用於更大尺寸的iPad Pro型號。 ...
蘋果或將iPhone 15系列發布時間延後至10月,或與顯示屏生產有關
蘋果將會在今年秋天帶來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手機,目前相關准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除了引入USB-C埠、外觀設計和功能方面的變化外,蘋果還會為標准和Pro機型帶來新的配色,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傳聞iPhone 15系列將於8月份量產,蘋果在9月份發布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四款機型。不過據Barron's報導,蘋果可能會將發布時間延後到10月份。
有分析報告指出,蘋果截止到今年9月的財季營收將下降至871億美元,低於之前916億美元的平均預期,這很可能是與蘋果推遲發布iPhone 15系列有關。目前代工廠富士康已經增加了人手,為提高iPhone 15系列的產能做好准備,同時蘋果今年引入了立訊精密,以避免再次出現去年那種因突發情況產能下降的情況。
另一方面,The Information表示,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使用的螢幕在生產方面遇到問題,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供應短缺」。由於新款機型採用了更薄的邊框,所以需要新的生產方法,這可能是導致短缺的原因。
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使用的螢幕由三星和LG負責生產,現在問題主要出在LG身上。在風險爬坡階段,供應商要生產成百上千的零部件,以檢查製造過程和設備的可靠性,然後才開始最終的大規模生產,而顯示屏的問題這時候才浮現。如果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應對,iPhone...
傳蘋果正在內部測試「Apple GPT」,將是更智能的Siri嗎?
過去幾個月里,以ChatGPT為首的人工智慧(AI)工具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熱潮,不少科技企業投身到這股浪潮中,為人工智慧項目投下大額的研發經費。蘋果作為科技行業的巨頭,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不少人猜測接下來可能會在人工智慧方面有新的動向。
據相關媒體報導,蘋果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框架來創建多模態大規模語言模型,被稱為「Ajax」,在這基礎上還創建了一個聊天機器人服務,部分工程師稱之為「Apple GPT」。傳聞蘋果在2022年開始進行「Ajax」的開發,基於Google Jax構建,並在Google Cloud上運行,目的是統一其機器學習的開發,而聊天機器人服務則是最近才打造的。
在這股人工智慧浪潮中,蘋果一直保持著沉默,之前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根本沒有提及人工智慧方面的內容,沒有提供清晰的戰略,只是介紹了機器學習方面的進步。消息稱,蘋果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發展成為主流的速度感到不安,並擔心「錯過設備運行方式的潛在重大轉變」。據了解,蘋果的地圖、搜索和Siri已經看到了一些基於Ajax的人工智慧改進。
在引入人工智慧技術上,蘋果的速度似乎比OpenAI、微軟和谷歌等其他同行更慢。蘋果不太喜歡進行公開測試,更多地是等待技術成熟後,才推出精緻且完整的產品。 ...
A17 Bionic和M3的良品率僅為55%:蘋果只為台積電合格的3nm晶片付款
今年蘋果將帶來A17 Bionic和M3晶片,其中前者將用於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後者則用在新款Macbook機型上。兩款晶片都會選擇台積電(TSMC)在3nm製程節點的首個工藝N3,蘋果占據了該製程節點90%的初期訂單量。
據EE Times報導,台積電在3nm晶片的生產上遇到一些問題,良品率一直無法提高,A17 Bionic和M3晶片的良品率僅為55%,也就是說有近一半的晶片是不可用的,這距離正常的良品率還有相當一段差距。為此台積電和蘋果雙方約定,不會按照標準的晶圓價格收費,蘋果僅向台積電支付合格晶片的費用。
預計到2023年年底,台積電3nm晶片的月晶圓產量約為10萬片,在55%良品率下,只有5.5萬片是符合蘋果標準的可用晶片。傳聞雙方約定每片晶圓的價格為1.7萬美元,如果台積電想蘋果按照標準的晶圓價格付費,良品率要提升至70%,不過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都不可能做到,而A17 Bionic在8月份就會量產。
有消息稱,蘋果在2024年可能改用N3E工藝,而不是之前傳言的N3B工藝,產量和良品率會更高,而且生產成本也更低。不過切換工藝後,A17 Bionic和M3晶片的性能可能會下降,所以蘋果似乎尚未作出決定。 ...
蘋果推遲OLED版MacBook Pro發布時間,計劃延後至2027年
早有報導稱,這兩年熱議的mini-LED螢幕並不是蘋果的重點,接下來旗下產品線將過渡到OLED技術上,更遠的未來會全線引入micro LED技術。蘋果在2024年可能會選擇iPad Pro機型首先搭載尺寸較大的OLED螢幕,採用Hybird OLED技術,意思是混合了剛性OLED面板和柔性OLED面板技術的OLED面板,目前三星和LG都在為此而努力。
蘋果不但會將OLED技術帶到iPad Pro機型,還會加入到MacBook產品線里,傳聞正在開發搭載OLED螢幕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機型。據The Elec報導,蘋果原計劃在2026年推出OLED版MacBook Pro機型,但現在已經將發布時間推遲了一年至2027年。
這或許和MacBook產品線最近銷量不佳有關,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MacBook機型的銷量同比下降了30%,蘋果預計今年全年的MacBook機型產品將減少21%,采購的面板數量也將減少19%。特別是定位更高的MacBook Pro機型,需求一直處於低迷,去年到今年的面板采購量暴跌51%,反而MacBook Air機型的面板采購量預計會增長19%。
OLED在響應速度和對比度方面有優勢,但製造成本更高,計劃首先引入MacBook Pro機型是合理的。問題是對於蘋果來說,轉換面板需要足夠的市場需求來支撐。
據估算,今年使用LCD螢幕的MacBook產品里,LG占據了60%的份額,其次是京東方,為27%,第三的夏普為12%。其中LG的占比從去年的51%增加至60%,京東方也從去年的20%增加至27%,而夏普則從去年的29%下降至12%。 ...
蘋果正在推進可折疊Macbook項目,面板供應商寄望新品提振低迷的顯示市場
過去兩年不時就會有傳聞,稱蘋果一直在研究可折疊Macbook的可行性。據了解,蘋果對可折疊筆記本電腦非常感興趣,態度十分積極,還與供應商討論其可行性,或許為此專門新開一條產品線。
過去就有消息稱,蘋果可能會在2025年推出一款20.5英寸螢幕的可折疊Macbook,配備了全尺寸螢幕鍵盤,以虛擬鍵盤取代了物理鍵盤,而且在展開狀態下,可以作為大螢幕顯示器,然後外接鍵盤使用。據Business Korea報導,蘋果已經與面板供應商進行了有關可折疊Macbook項目的談判,計劃在2025年公開這款產品,並於2026年上市銷售。
相比於智慧型手機使用的螢幕,筆記本電腦採用的面板尺寸更大,利潤也更高,對廠商的吸引力也越大。三星已決定投資4.1萬億韓元(約合31.58億美元/人民幣227.96億元),用於2025年至2026年間8.6代OLED面板的生產。LG也加大了對中型尺寸OLED面板的投資,用於平板電腦等產品。
隨著近期折疊手機的熱銷,韓國的供應鏈廠商就計劃調整生產線,更好地適應可折疊設備市場的需求。如果可折疊Macbook項目能夠落實,會進一步加快韓國的面板企業協調開發和生產配套可折疊OLED面板的計劃。面板供應商也希望蘋果的可折疊Macbook帶來新的商機,提振低迷的顯示市場。
競爭對手華碩早在去年9月,就推出了旗下首款可折疊OLED屏筆記本,即17.3英寸的靈耀X Fold,這款產品我們也曾評測過(看評測請點擊此處)。其採用的柔性OLED屏由京東方獨家供應,是當前全球范圍內可量產的最大尺寸柔性OLED折疊終端產品。 ...
蘋果或醞釀iPhone 15 Pro系列漲價,將提價100美元
蘋果將會在今年秋天帶來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手機,除了提供新功能及一些前瞻性的變化外,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引入USB-C埠,放棄已使用十年的Lightning埠,這也讓不少用戶充滿了期待。像iPhone 15 Pro Max這樣的旗艦機型,蘋果還會加入更多差異化的設計,以便與其他機型拉開差距,提高定價。
據LeaksApplePro報導,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兩款機型都會漲價100美元,前者的起售價為1199美元,後者的起售價為1099美元。今年用戶如果想升級高端機型,需要掏的錢可能會比較多。
近日有消息稱,蘋果打算淘汰128GB存儲,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都會以256GB作為最低的存儲容量選項,這可能是漲價的理由之一。考慮到過去這段時間的全球通脹問題,蘋果的漲價似乎變得更理所當然。
事實上,之前就有報導稱,蘋果在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兩款機型上選擇搭載了新一代A17 Bionic,採用台積電3nm工藝製造,生產成本預計會提高20%,雖然iPhone 15 Plus和iPhone 15兩款機型上搭載的是現有的A16...
蘋果將為iPhone 15系列增添新配色,材質和工藝也會有所變化
蘋果將會在今年秋天帶來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目前相關准備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除了引入USB-C埠、外觀設計和功能方面的變化外,蘋果還會為標准和Pro機型帶來新的配色,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據9to5mac報導,今年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將會提供「青綠色」,而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則會新增「深紅色」,以便讓消費者與之前的機型區分開來。
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的「青綠色」較為接近以往iPhone 11/12上的薄荷綠,不過色深有所不同,另外標准版機型還會有淺藍色和粉紅色可選,採用磨砂玻璃材質。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深紅色」也會有別與過去的紅色,傳聞類似於酒紅色,加上採用鈦金屬材質,結合塗層和材料的運用會在視覺上更明亮一些,呈現出高貴、沉穩的質感。
此前有報導稱,蘋果在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兩款機型上搭載新一代A17...
Caviar宣布推出Apple Vision Pro定製版,外殼由18K黃金打造
雖然蘋果的產品零售價放在消費級電子產品領域來說都算是偏高的那種了,但仍然會有不少廠家樂意通過加入大量定製的元素去讓它的價格進一步提升,達到奢侈品的水平,比如說黃金iPhone或者AirPods等。援引MIXED的消息,Caviar宣布了將會為AppleVisionPro推出定製版,即便AppleVisionPro的本體仍未正式推出。
該定製版的名稱為AppleVisionProCVREdition。它的外殼和旋鈕均使用了18K黃金打造。而頭帶則由ConnollyLeather製作,這間供應商同時也為勞斯萊斯提供皮革,Caviar表示這會讓用戶在VR中擁有勞斯萊斯般的體驗。另外,也許是嫌黃金的占比還不夠多,Caviar還為AppleVisionPro的前面螢幕添加了一個可拆卸的黃金面罩,Caviar表示這能夠保護用戶的隱私,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讓眼睛投射到外部螢幕上去。(這剛好跟蘋果的願景是相反的,不是嗎?)
至於價格方面,AppleVisionProCVREdition的售價高達39000美元(約合282577元人民幣)。不過用戶哪怕有足夠的預算,他們還是得手快一點,畢竟該設備是限量發售的,只有24台,預計將在2024年秋季發貨,比原版稍晚。
然後,AppleVisionPro的原版外殼是由金屬和玻璃製成的,重量已經超過了500g,毫無疑問,由於使用了黃金,這個定製版只會更重,會達到2kg。因此除了要有錢之外,用戶可能還需要有一個足夠強韌的脖子才能夠體驗這個定製版的美妙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