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Intel

Tag: Intel

曝Intel為微軟特別優化:Win11與12代酷睿一同登場

微軟定於6月24日發布新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CEO納德拉預告這是10年來最大革新。看起來它並非Win10的又一次功能更新,已經有無數人期待它會不會是Win11或者Windows X。 來自爆料好手Moore's Law is Dead的消息,Intel Alder Lake處理器正為下一代Windows做優化,預計在6月24日的活動上會有一些消息。 他進一步爆料,Alder Lake預計10月中旬上市,趕在月底萬聖節之前,而且會是一次讓人「毛骨悚然」的重磅產品。 同步Alder Lake的是600系晶片組,它們將首發支持LGA1700接口,同時帶來DDR5記憶體插槽、PCIe 5.0支持等。 在台北電腦展上,Intel再度確認Alder Lake採用混合架構,分別是高性能大核(Golden Cove)和高能效小核(Gracement),基於10nm SuperFin工藝,新的電容、更快的電晶體等。Intel將Alder Lake視作x86架構的一次重大突破。 來源:遊俠網

AI無可匹敵 PC生產力性能數倍提升:Intel是怎麼做到的?

說到處理器,大家還是習慣性想到CPU這個簡稱,它的全名是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被認為是PC的「大腦」,使用電腦時的每個操作都要經過CPU處理,這就是它的本意。 CPU、GPU之外 Intel酷睿處理器帶來AI加速 早期的CPU就是這麼簡單、枯燥,而當前大家所用的CPU,實際上不只是CPU中央處理單元那麼簡單了。十多年前,酷睿十代開啟後,Intel就在CPU處理器內增加了iGPU,也就是核顯單元,讓CPU有了圖形輸出、3D遊戲能力,現在大家買的CPU絕大多數都是CPU+GPU雙重功能的。 10多年過去了,我們現在開始進入AI智能時代,Intel也從10代酷睿開始給處理器增加了另一對翅膀,那就是AI人工智慧。 Ice Lake 10代酷睿處理器開始,Intel就集成了專用的AI加速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Intel的酷睿處理器官方名字一直是「XX代智能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智能一直是他們的特色,只不過現在的AI智能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畢竟10代酷睿開始有了專用的AI加速單元,實際性能可以數倍提升。 Intel酷睿處理器支持DL Boost加速指令集:性能數倍提升 AI人工智慧是當前的熱門技術,被認為可以深刻改變人類社會,包括經濟及科技發展,涉及AI的領域會很大,可以將人類從繁重、復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前途不可限量。 相比以往的CPU、GPU,AI性能的提升動不動就是幾倍甚至數十倍提升,所以Intel在Ice Lake處理器中開始支持自家的AI加速指令集——Deep Learning boost深度學習加速,簡稱DL Boost。 DL Boost中包括多種加速指令集,Ice Lake中率先引入的是AVX-512 VNNI向量神經網絡指令,後來又支持了Bfloat 16、INT8加速,同時全面支持Windows ML、Intel OpenVINO、蘋果CoreML等框架,兼容目前主流的AI平台,開發使用很方便。 根據Intel的測試,第一代支持DL Boost加速的Ice Lake處理器,其性能就比前代處理器有2-2.5倍的區別了。 在此之後,Intel還不斷改進酷睿處理器的AI性能及能效,在11代酷睿Tiger Lake處理器上,又集成新的高斯網絡加速器GNA 2.0,相當於NPU的角色,只需很低的功耗和CPU占用率,就可以高效進行神經推理計算。 處理移動版酷睿處理器,在最新的11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上,Intel也加入了DL Boost支持,讓桌面CPU有了AI加速能力。 AI性能實戰:內容創作生產力大幅提升 有了AI加速之後,到底有什麼用?這個問題是Intel也要解決的。 在2020年的CES展會上,Intel邀請了Adobe公司的開發人員上台,演示了Photoshop軟體的AI加速,上圖中原圖是一張解析度較低、噪點較多的照片,通過AI加速可以在幾秒鍾內變成一張個高解析度、高畫質的大圖片,細節分明、效果銳利。 支持AI加速之後,受益最明顯的就是各種生產力應用,比如內容創作中常用的Adobe全家桶,PS、AE、LR等軟體最新版已經普遍支持AI加速,酷睿i9-11900K處理器在視頻內容創作中,性能比上代提升了88%,實際性能遠超CPU升級換代所能帶來的改進,這些主要就是AI加速的功勞。 這兩年來PC應用有個重要場景就是大家需要遠程會議,在家里的時候還會涉及到隱私的問題,AI一鍵虛擬背景之類的功能就方便多了,可以隨便換個讓人身心愉悅的AI背景來跟同事們開會。 今年的COMPUTEX 2021 上,Intel表示目前已經和主流的視頻會議軟體ZOOM深度合作,充分發揮Intel...

Intel 5nm工藝曝光 效能直追台積電2nm

在先進半導體工藝上,Intel目前最新的是10nm工藝,已經落後於台積電、三星。新上任的CEO基辛格決心用幾年時間重新超越,未來幾年將會投入200億美元建設先進工藝晶圓廠。 Intel下一個目標是7nm工藝,這幾天的台北電腦展上,基辛格稱司已經完成7nm Meteor Lake晶片的「Tape-in」。Tape-in在Tape-Out(流片)前,大概是IP模塊完成設計驗證階段。 Meteor Lake(流星湖)是Intel第一代7nm客戶端處理器,計劃2023年開始出貨,7nm數據中心處理器Granite Rapids也會在同年交付。 再往下就是5nm工藝了,Intel官方是沒有給出什麼明確信息,不過有投行分析師透露了5nm工藝的水平,電晶體密度大約在400MTr/mm2,也就是每平方毫米4億電晶體,差不多是Intel 10nm工藝的4倍了。 對比其他廠商呢?專家指出台積電的2nm工藝的電晶體密度也就是500MTr/mm2,5億電晶體每平方毫米,雙方的密度差距只有20%左右,Intel 5nm效能與台積電2nm差不多。 但是台積電的優勢是在成本上,而且量產的時間也會更早,畢竟2nm工廠已經取得土地,Intel這邊7nm工廠還在建設中,5nm量產還早。 來源:快科技

6核戰8核誰強 銳龍5 5600X VS. i7-11700K遊戲性能對比評測

一、前言:Zen3六核能否戰11代酷睿八核? 十年前,Intel的雙核i3的遊戲性能就可以輕松擊敗AMD的四核羿龍! 然而時過境遷,AMD Zen3構架的銳龍5000處理器發布之後,六核的銳龍5 5600X就可以擊潰Intel八核心的i7-10700K了,尤其在網路遊戲方面更是有絕對的優勢。 不過不久前,Intel第十一代酷睿Rocket Lake處理器發布之後,IPC性能大幅度提升,那麼現在6核的銳龍5 5600X對上8核的i7-11700K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本次評測將主要對比兩款處理的遊戲性能,測試項目包含最新的單機遊戲單機與網路遊戲,尤其是網游。 以下是2顆處理器的參數: 1、構架 i7-11700K基於Rocket Lake-S構架,其實它就是筆記本平台Ice Lake的桌面版,IPC相比 用了很多年的Comet Lake-S有不少的提升。 而銳龍5 5600X則是Zen3構架,相比Zen2構架IPC提升了19%以上,更別說Zen1構架的IPC性能較前代打樁機提升50%都不止。 就構架方面來說,二者之間的優劣並不是太明顯。 2、製程工藝 雖然Ice Lake是10nm製程工藝,但是相同構架的Rocket Lake-S卻是14nm+++工藝。這也是Intel的無奈之舉,想要在頻率上壓制Zen3,已經十分成熟的14nm+++工藝是更好的選擇。可惜的某些情況下,功耗與溫度都會失控。 銳龍5 5600X採用的是台積電7nm製程工藝,來自台積電。雖然不同工廠的工藝不能在數字上嚴格對比,但是不能不承認台積電7nm的先進性,而且單純在數字宣傳上,也占盡了優勢。 3、頻率 頻率方面Intel處理器有一些優勢,i7-11700K單核睿頻達到了5.0GHz,全核頻率也有4.6GHz;銳龍5 5600X的最高加速頻率則是4.6GHz,不過全核頻率也是4.1GHz。 4、三級緩存容量 從第一代智能酷睿處理器開始,主流平台的i7處理器平均每核心只有2MB三級緩存,12年來一會沒有變過,i7-11700K是8核心16MB三級緩存。 初代銳龍也是每核心2MB三級緩存,不過到了Zen2時代,緩存容量直接翻倍,每核心擁有4MB三級緩存。到了Zen3,AMD將構架大改,統一了CCD與CCX,讓Zen3的每一個核心都能用到CCD內的32MB三級緩存。 6核心的銳龍6 3600X三級緩存容量高達32MB,是i7-11700K的2倍。 5、三級緩存的作用 實我們知道,高性能CPU在高負荷運算時數據吞吐量都是幾百GB/甚至可以達到TB/級別,記憶體區區數十GB/的帶寬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如果讓CPU直接從記憶體從存取數據,會導致處理器在大多數時候處於等待的狀態,運算效率會跌到慘不忍睹。為了減少CPU直接從記憶體存取數據的次數,於是就有了緩存的誕生。發展到如今,在處理器中,緩存所消耗的電晶體數量已經遠遠超過CPU核心。 但是緩存不可能存儲所有數據,當緩存容量不夠的時候,CPU還是會從記憶體直接讀取數據,倒是運算效率大幅度降低。想要提升緩存命中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緩存容量。Zen2構架的IPC能有18%的提升,三級緩存的功勞功不可沒!因此AMD處理器大容量緩存的優勢會體現在很多方面。 6、價格 i7-11700K的3099元的售價其實也十分合理,不過可惜的是這種頂級的帶K型號最好搭配Z590主板,而Z590的價格並不友好。 銳龍5 5600X目前官方價格是1999元,但是能夠搭配性能極強而價格極低的B560主板。 加上主板之後,銳龍5 5600X平台能比i7-11700K便宜1000~1500元左右。如果把這些錢用在顯卡上,遊戲性能又會有怎樣的提升呢! 因此本次測試的顯卡除了會使用RX 6700 XT之外,還會讓銳龍6 5600X搭配更高一階的RX 6800顯卡,看看在同樣的預算下,更好的顯卡能帶來怎樣的提升。 二、單機遊戲測試:相同顯卡性能差距僅1% 測試平台如下: 1、刺客信條:奧德賽 《刺客信條:奧德賽》是一款既吃CPU、也吃顯卡的遊戲。銳龍5 5600X與i7-11700K都算是頂級遊戲處理器,此時瓶頸在於顯卡,二者成績完全一樣。在升級到RX 6800之後,遊戲的幀率可以提升10%以上。 2、地平線:零之曙光 類似的,顯卡也是瓶頸,升級後可以獲得18%的提升。 3、孤島驚魂5 4、古墓奇兵:暗影 同樣使用RX...

對標Intel 蘋果M2真來了 曝七月前出貨

此前一直有傳聞稱蘋果會在今年發布全新一代的M系列晶片,用於MacBook產品線的更新。 根據日經亞洲近日的報導,蘋果下一代的M系列晶片(暫時命名為M2)早在今年4月份就開始生產,最早將會在7月交貨,仍然由台積電代工。 去年,M1的性能令業界印象深刻,而新的M2晶片似乎仍然會延續這一傳統。 媒體表示,新一代的M2晶片在性能上將超過英特爾款的Mac,甚至達到了快幾倍的效果。不過像這種比較模糊且未指定對比對象的說法,其參考性仍然有待商榷。 M1版MacBook系列 新款M2晶片的應用對象大機率是全新的MacBook Pro產品線,從今年開始,蘋果利用M1高集成度的特性,大幅改進個人電腦形態。 在上半年,全新的iMac帶來了接近1cm厚的一體化機身以及多彩金屬外殼的設計,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那麼今年下半年的MacBook Pro系列,蘋果是否也會帶來更加輕薄多彩的ID設計,將會是一大看點。 另外,蘋果更高一階的iMac Pro、MacBook Pro 16英寸產品線目前尚未用上全新的M系列晶片,一部分原因是該系列目前無法提供更高階的性能,因此這一次的M2會不會只提供給上述兩款設備,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此前有傳聞稱新一代的MacBook Pro會在今年的WWDC上公布,該發布會將會在本月8號舉行。 但從目前的消息來看,M2晶片應該是趕不上了,因此筆者還是更偏向於新MacBook Pro會在秋季發布,畢竟那才是蘋果正兒八經的硬體發布會。 來源:遊民星空

Intel為微軟特別優化 Win11將與12代酷睿聯袂登場

微軟已經預告,定於6月24日發布新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CEO納德拉預告這是10年來最大革新。 看起來它並非Win10的又一次功能更新,已經有無數人期待它會不會是Win11或者Windows X。 來自爆料好手Moore's Law is Dead的消息,Intel Alder Lake處理器正為下一代Windows做優化,預計在6月24日的活動上會有一些露出。 他進一步爆料,Alder Lake預計10月中旬上市,趕在月底萬聖節之前,而且會是一次讓人「毛骨悚然」的重磅產品。 同步Alder Lake的是600系晶片組,它們將首發支持LGA1700接口,同時帶來DDR5記憶體插槽、PCIe 5.0支持等。 在台北電腦展上,Intel再度確認Alder Lake採用混合架構,分別是高性能大核(Golden Cove)和高能效小核(Gracement),基於10nm SuperFin工藝,新的電容、更快的電晶體等。Intel將Alder Lake視作x86架構的一次重大突破。 來源:遊民星空

曝Intel Alder Lake為新一代Windows特別優化:10月中旬發售

微軟已經預告,定於6月24日發布新一代Windows作業系統,CEO納德拉預告這是10年來最大革新。 看起來它並非Win10的又一次功能更新,已經有無數人期待它會不會是Win11或者Windows X。 來自爆料好手Moore's Law is Dead的消息,Intel Alder Lake處理器正為下一代Windows做優化,預計在6月24日的活動上會有一些露出。 他進一步爆料,Alder Lake預計10月中旬上市,趕在月底萬聖節之前,而且會是一次讓人「毛骨悚然」的重磅產品。 同步Alder Lake的是600系晶片組,它們將首發支持LGA1700接口,同時帶來DDR5記憶體插槽、PCIe 5.0支持等。 在台北電腦展上,Intel再度確認Alder Lake採用混合架構,分別是高性能大核(Golden Cove)和高能效小核(Gracement),基於10nm SuperFin工藝,新的電容、更快的電晶體等。Intel將Alder Lake視作x86架構的一次重大突破。 來源:快科技

對標Intel 蘋果M2真來了:曝七月前出貨

此前一直有傳聞稱蘋果會在今年發布全新一代的M系列晶片,用於MacBook產品線的更新。 根據日經亞洲近日的報導,蘋果下一代的M系列晶片(暫時命名為M2)早在今年4月份就開始生產,最早將會在7月交貨,仍然由台積電代工。 去年,M1的性能令業界印象深刻,而新的M2晶片似乎仍然會延續這一傳統。 媒體表示,新一代的M2晶片在性能上將超過英特爾款的Mac,甚至達到了快幾倍的效果。不過像這種比較模糊且未指定對比對象的說法,其參考性仍然有待商榷。 M1版MacBook系列 新款M2晶片的應用對象大機率是全新的MacBook Pro產品線,從今年開始,蘋果利用M1高集成度的特性,大幅改進個人電腦形態。 在上半年,全新的iMac帶來了接近1cm厚的一體化機身以及多彩金屬外殼的設計,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那麼今年下半年的MacBook Pro系列,蘋果是否也會帶來更加輕薄多彩的ID設計,將會是一大看點。 另外,蘋果更高一階的iMac Pro、MacBook Pro 16英寸產品線目前尚未用上全新的M系列晶片,一部分原因是該系列目前無法提供更高階的性能,因此這一次的M2會不會只提供給上述兩款設備,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 此前有傳聞稱新一代的MacBook Pro會在今年的WWDC上公布,該發布會將會在本月8號舉行。 但從目前的消息來看,M2晶片應該是趕不上了,因此筆者還是更偏向於新MacBook Pro會在秋季發布,畢竟那才是蘋果正兒八經的硬體發布會。 來源:快科技

Intel展示四大超級力量:造福地球上每一個人

雖然疫情肆虐,但是作為PC行業年度盛會的台北電腦展(Computex),依然如期舉辦,只不過轉移到了線上。 在展會上,Intel多位高管現身,以「釋放創新」(Innovation Unleashed)為主題,重點談論了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下企業的可持續意識,並與合作夥伴持續攜手推動數字轉型,並介紹了全新的IDM 2.0製造代工模式、5G及開放架構、多款新處理器。 Intel CEO帕特·基辛格表示,他喜歡「釋放創新」這個活動主題,因為它同時展現了Intel和整個行業在這個新時代的精神和戰略。 Intel是一家在軟體、晶片和平台、封裝和製程技術上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規模化製造公司,而作為合作夥伴,Intel在創新上具有獨特優勢,可以概括為推動數位化轉型的四個「超級力量」:雲、5G驅動連接、人工智慧、智能邊緣。 過去4年間,Intel的晶圓產已經翻倍,而新的IDM 2.0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有自家工廠+找第三方代工+為第三方代工),可以有效、動態地應對市場需求。 迄今為止,Intel已經投入超過2000萬美元,提升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產能、新墨西哥州工廠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並在美國其它地方、歐洲興建更多工廠,還在強化越南工廠。  Intel客戶端計算事業部銷售業務副總裁Steve Long詳細介紹了大家最關心的消費級處理器平台的進展和規劃。 - 一年來,Intel先後發布了4個新的處理器系列,包括27款商用處理器、6款教育處理器、12款高性能移動處理器、8款高性能桌面處理器。 - 合作廠商准備了超過80款新的Intel平台筆記本。Tiger Lake H系列11代酷睿發布三周內出貨量超過100萬,是市場上其他產品的3倍。  - Tiger Lake-U 11代酷睿U系列新增兩款型號,前者單核加速可達5GHz,到今年底將有60多款新筆記本搭載,包括宏碁、華碩、聯想、微星等,而到年底將有近250款U系列輕薄本。 - ,面向輕薄筆記本,與聯發科合作打造,已獲得全球認證,宏基、華碩、惠普將首發,到明年底將有超過29款產品。 - Intel兩年前啟動了「雅典娜計劃」,去年升級為Evo平台,迄今已有超過85款產品,到年底將超過100款。為此,Intel投入了5000多名工程師,與全球超過150多個夥伴合作。今年,Intel將再投入超過5000萬美元,用於Evo生態系統創新。  - 12代酷睿Alder Lake桌面版、Alder Lake移動版現已能開機工作,運行狀態良好,樣品正陸續發送到客戶與合作夥伴手中。Alder Lake將集成大小兩種新的CPU核心架構,兼顧高性能與高效率,還有增強版10nm SuperFin製造工藝、更快的電晶體、改良的MIM電容。 - 3年來,Intel已經投資超過45億美元,幫助生態系統提高非CPU組件的生產能力。 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奧林匹克項目總經理Rick Echevarria則談論了Intel與奧運的合作。 Intel以東京奧運會作為真實體驗創新實驗室,提供新技術支持體育賽事、奧運會運營、運動員表現、主辦城市基礎設施。 比如3D運動員追蹤技術(3DAT),結合3D攝像頭、至強處理器、Optane傲騰記憶體、網絡技術,無須笨重的各種感應器,就能建立運動員細粒度骨骼動作分析。   執行副總裁兼市場營銷集團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特別介紹了Intel科技抗疫計劃(PRTI)。 該計劃一年前就已發布,利用自身技術助力健康、教育、經濟恢復,增加技術投入以便降低未來可能的危機,至今已覆蓋170個組織的230個項目,包括在台灣與華碩合作,開發智能移動醫療項目。 今年4月,Intel宣布將科技抗疫計劃PRTI,以及技術專家、Intel志願者,轉化為Intel...

Steam 5月硬體調查:AMD縮小與Intel差距 RTX 3060/3070成贏家

Steam硬體調查出爐,從5月份的統計來看,AMD繼續縮小與Intel的差距,而顯卡方面RTX 3060/3070是贏家。 5月份Steam硬體調查顯示,GTX 1060份額仍然位居第一,但它近三年半的統治看起來很不穩定。使用Pascal卡的調查參與者數量再次下降,降至8.95%。 與此同時,GeForce GTX 1650在上個月經歷了最高的用戶增長(+0.10%),在5月份的份額越來越接近第二名GTX 1050 Ti。 GTX 1650也是4月份表現最好的顯卡,最終可能奪得榜首位置,因為NV正在增加圖靈產品的供應,以緩解全球供應問題。同樣經歷了0.10%增長的還有RTX 3070和RTX 3060,後者在上個月才進入榜單,說明了一些用戶仍然設法獲得這些顯卡。筆記本版的RTX 3060也進入了榜單,用戶份額達到0.21%。 在CPU領域,AMD有一個好消息。經過幾個月來縮小與競爭對手Intel的差距,AMD處理器份額終於超過了30%的里程碑。 來源:快科技

Intel酷睿H45強力硬體加速:30%轉碼效率優勢勝過5900HX

遊戲本這幾年蓬勃發展,但很多人對這種品類一直有誤解甚至偏見:真打遊戲幹嘛不用台式機或者遊戲機?遊戲本碩大笨重不便攜還能叫筆記本嗎? 其實,任何一種產品品類,都有它特定的使用場景和用戶群體,遊戲本也不是全能,但也不是除了打遊戲一無是處,比如說內容創作。 內容創作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范圍,文字、圖片、視頻、模型的生產、編輯都可以歸於此類,而要想產生內容,強大的硬體算力、軟體優化是必不可少的。 傳統台式機固然性能強勁,最適合內容創作,但也存在移動性差的天然缺陷,畢竟如今的工作,不可能一直死守在一個地方完成。 輕薄型筆記本攜帶自然是最方便的,但畢竟性能優先,創作內容耗時過長,嚴重影響效率,而頂級的移動工作站雖然兼顧性能、便攜,但往往會為了前者而犧牲後者。 這種情況下,遊戲本其實是勝任移動內容創作的最佳載體,無論性能還是便攜性都能很好地平衡,而在工作之餘打打遊戲放鬆一下,更是勞逸結合。 這幾年的遊戲本平台也是發展迅速,性能已經直追高端乃至旗艦桌面平台,同時在功耗、續航方面依然可圈可點。 比如最新的Intel Tiger Lake-H45 11代酷睿H系列,擁有全新的10nm SuperFin製造工藝、Willow Cove CPU架構、Xe GPU架構、PCIe 4.0/Thunderbolt 4/Wi-Fi 6E等高速連接,無論遊戲還是內容創作都能輕松勝任。 為了展示H45平台在內容創作方面的優勢,Intel也特意進行了一次正面PK,拿出兩台遊戲本跑了高清視頻轉碼。 一台是微星GP76,處理器是Intel頂級的i9-11980HK,8核心16線程,基於ITBM 3.0等加速技術,可以讓單核或雙核跑到5.0GHz的高度。 另一台則是華碩ROG槍神15,處理器是AMD頂級的銳龍9 5900HX,也是8核心16線程,最高頻率4.6GHz——當然還有更高級的銳龍9 5980HX 4.8GHz,但暫時還沒有商用它的筆記本。 測試項目是利用達文西調色技術,將一段4K 10-bit 4:2:2的視頻,轉碼成1080p 10-bit 4:2:0。 Intel憑借獨家支持的硬體加速,視頻轉碼過程相當迅速,29秒鍾就完成了工作,AMD則耗時41秒,二者差距達到了幾乎30%。 在實際生活工作中,這種優勢對於實際體驗的改善自然是令人愉悅的,即便出門在外,突然有了工作需求,可以立刻使用最短的時間搞定,不耽誤行程和工作,而節省下來的時間,打打遊戲休息一下,它不香麼。 來源:快科技

SK海力士600億收購Intel業務獲韓國批准 中國審批才是關鍵

韓媒《TheELEC》消息,韓國廠商SK海力士(SK hynix)以90億美元(約為60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Intel旗下的NAND快閃記憶體部門並購案,繼先前獲得美國與歐盟監管機構的批准後,在5月30日又獲得了韓國監管機構的認可,並獲得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批准。韓媒稱,韓國監管機構認為該並購案導致壟斷的幾率很低。 另外,據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提出的資料顯示,SK海力士收購Intel旗下NAND部門後,在NAND等產品(如記憶體、記憶卡)的全球市場市占份額預計將從13%提升至27%,仍未能躍升成該領域的第一大廠。目前三星電子在今年第一季NAND市場中,以超過30%的全球市占份額,穩居龍頭寶座。 SK海力士將以90億美元收購Intel的NAND部門,其內容包括SSD、NAND、記憶體晶圓業務以及位於中國大連的Intel NAND工廠與研發人員,除此之外,還有Intel設計和製造NAND的相關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但Intel仍可保留特有Optane(傲騰)記憶體相關的技術業務。 這筆收購接下來還需要獲得其它各國監管機構的審批,目前進度已完成的部份為美國、歐盟與韓國,剩餘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國家部份,SK海力士預計希望能夠在2021年底前全部完成。 來源:遊民星空

AMD發布FSR技術 4K性能提升一倍 Intel稱想上車

Scott Herkelman在AMD的台北電腦展主題演講中對NVIDIA DLSS給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回應:正式公布自家的FidelityFX SR技術。與類似的超解析度算法不同,AMD的FidelityFX SR不依賴於運動向量或歷史緩沖區,而是圍繞先進的空間放大算法,通過超高畫質的邊緣和獨特的像素細節提升遊戲體驗。 AMD FSR不僅適用於最新的GPU,還適用於舊架構顯卡,例如AMD的Polaris或NVIDIA Pascal,同時,AMD的FSR也適用於英特爾的GPU。 在Twitter上,作為對Kyle Bennett的回應,Raja Koduri稱英特爾已經在考慮將FSR試用在即將推出的Xe-HPG GPU上。 在台北電腦展上,AMD演示了在《眾神隕落(Godfall)》中,4K原生幀數只有49FPS,開啟FSR後,四檔畫質下幀數分別提高到78FPS、99FPS、124FPS和150FPS,性能提升超過206%,效果不弱於DLSS。另外,AMD還在Steam上展示了十分受歡迎的GeForce GTX 1060顯卡,該卡憑借FSR技術可以做到41%的性能提升。到目前為止,NVIDIA沒有對AMD的FSR技術發表任何評論。 來源:遊民星空

Intel DG2獨顯512EU核心曝光 或將明年一季度發布

在台北電腦展中,AMD、NVIDIA各自發布了自家最新顯卡,Intel也表示不甘落後。VCZ消息,英特爾架構、圖形和軟體的高級副總裁、首席架構師兼總經理——Raja Koduri透露了即將推出的 Xe-HPG 顯卡核心,該晶片標記為 DG2-512,即擁有512個執行單元(4096個內核)。它是DG2系列的旗艦GPU,並將搭配16GB的GDDR6顯存。 Koduri稱,Intel DG2獨顯仍在開發中,過去幾周的進展十分順利,不過,通向下一代GPU架構的道路仍具挑戰,之後還會進行針對遊戲方面的優化,這意味著這款DG2獨顯短期內並不會發布。 目前消息稱,Intel DG2系列獨顯共有五個SKU,並至少將推出三款,包括512EU、384EU和128EU。消息稱,512EU SKU將同時用於移動端與桌面端。 來源:遊民星空

i9-11980HK與R9 5900HX對決殺手級遊戲:優勢高達20.9%

這兩年,遊戲PC行業蓬勃發展,不但是傳統台式機越來越強勁,遊戲本更是日新月異,市場規模也是迅速膨脹。市調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遊戲本市場猛增了27%,遠超PC行業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遊戲本無論產品設計還是硬體性能,每年都會上一個台階。最近,Intel就發布了代號Tiger Lake-H45的最新第11代酷睿H系列高性能移動處理器,擁有全新10nm SuperFin製造工藝、Willow Cove CPU架構、Xe GPU架構、Thunderbolt 4/Wi-Fi 6E/5G等高速連接技術。 6月起,來自華碩、聯想、微星等的60多款H45遊戲本將會陸續上市。 那麼,H45遊戲本的性能到底如何? Intel近日做了一次正面對比,讓自家的旗艦級i9-11980HK和競品頂級的銳龍9 5900HX,戰了一番《末日之戰重製版》。 i9-11980HK的規格為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24MB,基準頻率2.6GHz,支持單/雙核加速最高達5.0GHz,同時集成UHD核芯顯卡,32單元,最高頻率1.45GHz,熱設計功耗范圍45-65W。 R9 5900HX採用7nm工藝、Zen3 CPU架構、Vega GPU架構,也是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略小為16MB,基準頻率更高達到3.3GHz,但是最高加速頻率較低一些為4.6GHz,核顯部分為Vega 8,熱設計功耗45W+。 對比測試中,i9-11980HK的平台是一部微星GP76,搭配RTX 3080顯卡、2×8GB DDR4-3200記憶體、三星2×1TB SSD。 R9 5900HX則是一部華碩ROG槍神15,搭配RTX 3080顯卡、2×16GB DDR4-3200記憶體、1TB SSD。 《末日之戰》當年就是一部殺手級遊戲,長期被作為顯卡性能的標杆,重置後更是擁有全新的高清畫質,測試中解析度設為1080p,畫質高檔。 一番測試下來,i9-11980HK領先多達12秒完成了測試,平均幀率達到112.10FPS,R9 5900HX的成績則是92.72FPS,前者優勢達到了20.9%。 這只是Intel H45性能優勢的一個例子。 按照官方給出的數據,11980HK對比5900HX,遊戲性能可以做到全面碾壓,輕松領先20%左右,最夸張的《英雄聯盟》更是能夠達到驚人的81%,此外像《DOTA2》、《魔獸世界》等流行網游同樣優勢巨大。 來源:快科技

AMD顯卡雞血技術FSR發布 Intel:想用用

作為對NVIDIA DLSS「大力水手」技術的回應,AMD昨日在台北電腦展上正式公布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簡稱FSR)超分或者說超采樣技術,6月22日上線。 FSR簡單來說就是在不明顯犧牲肉眼可見畫質的情況下提高幀率,AMD實測極限性能設定下,FPS能提高兩倍。 保持開放的心態,AMD稱FSR對友商CPU/GPU等也可用,甚至現場演示了GTX 1060靠FSR技術提升41%性能的實例。 考慮到Intel第二款顯卡、定位高性能主流遊戲的Xe-HPG快要在年內問世,網友也好奇Intel對FSR這種現成「雞血」的態度,Intel首席架構師、圖形業務老大Raja Koduri大方回應,FSR的確讓他感興趣,想試試看,畢竟Xe GPU的深度學習能力很強。 這里補充一個有趣的背景知識,Raja跳槽Intel前是AMD顯卡部門的老大,Polaris/Vega體系下不少產品均出自他手。 來源:快科技

Intel Xe HPG獨立顯卡真身首秀 4096核心戰RTX 3080?

NVIDIA、AMD相繼發布了顯(kong)卡(qi)新品,Intel也不甘寂寞,展示了自己的階段性成果。 Intel高級副總裁、首席架構師、架構圖形與軟體總經理Raja Koduri,放出了正在開發中的Xe HPG架構的DG2獨立顯卡核心的諜照,看不出具體尺寸,但大方地寫著標簽「DG2-512」。 這就證實了之前的猜測,DG2顯卡最多會有512個執行單元,也就是4096個核心,顯存將搭配256-bit 16GB GDDR6。 Koduri還透露,DG2最近幾周的進展非常鼓舞人心,雖有波折,但整體很順利,而接下來會有大量的遊戲、驅動優化,暗示距離發布仍然還需要一段時間。 ,Intel DG2顯卡共有五種規格,分別是512、384、256、192、128單元,512單元旗艦版已經跑在2.2GHz頻率之上,台積電6nm工藝,部分測試中僅略低於RTX 3080,支持光追、XeSS加速,功耗目標不超過235W,預計明年第一季度首發量上市,價格目標349-499美元。 最新曝料匯總 工程樣卡正面 工程樣卡背面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有意將AMD的FSR應用在Xe-HPG架構GPU上,並展示了DG2-512的GPU照片

在Computex上,AMD正式推出了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超解析度技術。AMD全球副總裁Radeon遊戲產品部總經理Scott Herkelman做了相關的介紹,確認了會在6月22日開放這一技術,並會在當天提供更多相關資料。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超解析度技術不僅適用於最新的GPU,還適用於基於舊架構的GPU,AMD甚至使用了GeForce GTX 1060顯卡進行了演示。作為DirectX12、DirectX11和Vulkan API支持的跨平台技術,已經讓人們看到了可能性。截至目前,競爭對手英偉達還沒有對AMD的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發表評論。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首席架構師兼架構、圖形與軟體部門總經理Raja Koduri在其推特帳戶上表示了對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超解析度技術的興趣,未來可能嘗試在即將推出的Xe-HPG架構GPU上使用這項技術。同時Raja Koduri還展示了標記為DG2-512的GPU照片,這應該就是DG2系列里面規格最高的型號。他表示在過去幾周里,在實驗室的工作非常有成效,並確認了會繼續為遊戲進行優化。 根據此前消息,這款GPU配置了512個EU,擁有4096個流處理器,加速頻率達到2.2GHz,配備了16GB的GDDR6顯存,位寬為256位,並採用了8Pin+6Pin外接電源接口,TDP為275W。 ...

INTELLIGENT SYSTEMS《火焰之紋章》1/7馬爾斯預約開啟!明年7月上市售價20,900日元

《火焰之紋章》系列開發商 INTELLIGENT SYSTEMS所企劃、製作、監制的模型企劃第三彈,也是該IP系列第一作《火焰之紋章 暗黑龍與光之劍》與《火焰之紋章 紋章之謎》的男主角,馬爾斯化身為1/7比例手辦登場。商品生動地表現出激勵夥伴帶領軍隊,溫柔凜然的馬爾斯。快來把無愧於英雄王之名,英氣勃發的馬爾斯帶回家吧! 本商品即日開啟預約,將在2022年7月上市,零售價為稅後20,900日元。 曾為《火焰之紋章 新紋章之謎 ~光與影的英雄~》做人設的Daisuke Izuka,本次也為商品產出特別插畫。 【商品內容】 商品名稱:マルス (まるす)原作名稱:ファイアーエムブレム製造廠商: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システムズ稅後價格:20,900円 發售日期:2022年7月預約日企:2021年6月1日商品材料:ABS&PVC商品式樣:1/7等比例模型商品尺寸:全高約240mm原型製作:トくら(株式會社knead)彩色擔當:村川勝心(株式會社knead)發行廠商: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システムズ販賣廠商:GoodSmile Company版權所屬: © Nintendo / INTELLIGENT SYSTEMS 更多商品情報,請訪問官方商品頁面了解獲取。 來源:機核

Intel/AMD怎麼看?消息稱蘋果向台積電下單M2:首批7月前出貨

外界很關心蘋果自研晶片的進展,按照目前的情況看,M1之後會是M2,而這款處理器也已經在投產中了。 根據供應鏈渠道信息顯示,mini-LED 螢幕供應商將會在今年第3季度開始供貨,也就是說蘋果即便在今年WWDC大會上宣布搭載M2的新款MacBook陣容,這兩款新品也會出現一些延遲。 來自亞洲的一個不同的消息稱,台積電可能在7月前准備好第一批M2的出貨量。 和 iPhone 所使用的 A 系列晶片一樣,M系列晶片同樣也會採用每年更新一次的周期頻率。雖然到目前為止,蘋果在四種不同的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上使用了相同的M1晶片,未來蘋果可能會根據使用設備的不同,進一步對Apple Silicon晶片進行細分。 作為M1的下一代產品,新的處理器將支持更多雷靂通道,有更多 CPU核心、GPU核心,多外接顯示器支持,包括10核CPU(8個高性能核心,2個高能效核心),以及16核或32核 GPU 設計,最高支持64GB記憶體。 在這之前就曾有消息人士透露,蘋果第一顆雙芯封裝的 CPU (姑且稱為M2 dual,採用2顆M2 SIP,其中一顆旋轉180度)將會在今年三季度開始量產。 消息稱,這款M2的性能會更強勁,而且最強版本會是蘋果自家台式機Mac Pro首發。 對於蘋果來說,不需要考慮刀法的優勢十分明顯,M2晶片的性能釋放與功耗設計應該會延續蘋果升級不要錢的風格,進一步對Intel和AMD的同級別產品進行壓制,並將功耗降低到新的水準。 蘋果公司此前表示,該公司脫離Intel處理器過渡至自研晶片的過程將在2022年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前後完成。 按照爆料的信息看,M2處理器將會基於5nm工藝,蘋果會進一步提升多核性能表現(有32核心、甚至是64核心的),應足以應付更多線程。 來源:快科技

又要換主板 Intel 12代酷睿晶片組通過認證:未見PCIe 5.0

昨天的台北電腦展發布會上,Intel提到了12代酷睿Alder Lake的一些消息,官方謹慎表示它會在今年底問世,現在已經出樣。 在PPT中,Intel再度確認Alder Lake採用混合架構,分別是高性能大核(Golden Cove)和高能效小核(Gracement),基於10nm SuperFin工藝,新的電容、更快的電晶體等。Intel將Alder Lake視作x86架構的一次重大突破。 日前在PCI-SIG的認證中,有人也發現了12代酷睿配套的PCH晶片組的情況,後者通過了PCIe認證,支持PCIe 4.0 x4通道。 大家都很期待Alder Lake能夠首發PCIe 5.0,此前的爆料都是這麼傳聞的,但現在沒看到PCIe 5.0的證據,至少配套的600系晶片組上是只有PCIe 4.0的。 Alder Lake還有可能通過處理器本身集成的主控支持PCIe 5.0 x16,不過考慮到消費級CPU的需求及成本情況,最終還是很有可能不支持PCIe 5.0,只會在伺服器版的至強處理器上首發PCIe 5.0。 此外,Alder Lake配套的晶片組還會換LGA1700插槽,到時候跟現在的LGA1200插槽不兼容,主板以及散熱器都要換了。 來源:快科技

蘋果M1用著舒服的原因找到了 Intel:下次我也用

蘋果M1又快又省電,除了跑分很高之外,實際體驗上也有一種流暢感。 蘋果到底怎麼做到的? 原來除了硬體性能強大以外,軟體層面也有優化技巧。 一位名叫Hoakley的程式設計師偶然發現了其中的秘密。 這老哥總之是有錢,M1和英特爾版的iMac都買了。業余時間他喜歡自己開發點實用小工具,比如壓縮軟體。 老哥在後台測試自己的壓縮程序時發現,M1上只有4個核心在跑,還有4個閒著。 換到英特爾上試試,因為還沒用到虛擬核心,是由8個真實核心共同承擔了工作。 回到M1里仔細一看,使用率高的還不是性能高的那4個,而是「效率核心」。 △4核有難,4核圍觀 在M1晶片的8個CPU核心里,有4個被稱作「Firestorm」的性能核心,另外4個是「Icestorm」效率核心,性能弱一些,不過功耗更低。 研究了一下,老哥發現是自己把任務優先級設低了,提高以後,就能讓4個性能核心參與進來。 老哥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蘋果的策略。 讓優先度低的任務只占用效率核心,慢點就慢點吧,誰讓你優先度低呢。 性能核心保持空閒狀態,隨時應對突發的高優先度任務。 App啟動速度快,切換流暢的原因找到了:4個高性能的核心一直候著呢。 非對稱核心 MacOS給開發者提供了4種優先級,分別是後台 (background)、實用 (utility)、用戶發起的 (userInitiated)、用戶交互的 (userInteractive)。 如果不指定的話就歸為默認,由作業系統自己安排。 Hoakley老哥把自己的壓縮軟體改造成可以隨時調整優先級的,然後准備了一個10GB的文件開始測試。 在英特爾CPU上,最高優先級完成壓縮需要23.3秒,調成最低優先級需要26秒。 在M1上,最高優先級運行只要14.1秒,調成後台優先級直接漲到101秒。 老哥認為,犧牲一些不重要任務的運行速度,換來的使用體驗上的流暢,太值了。 比如備份文件就不用著急,即使慢到用15分鍾備份不到1G也無所謂。 歷史上也有這樣一個反面教材。 2006年的時候Linux內核引入了一種叫完全公平隊列 (Completely Fair Queuing)的I/O調度機制。 雖然在理論上能提升總體的運行效率,但用戶正需要完成的任務總是有一些延遲才能執行。 因為用戶體驗太差,最終完全公平隊列被大多數Linux發行版放棄了。 不過也有人不喜歡M1的這種機制,他認為在筆記本上這樣做可以延長續航。但台式的iMac上真的要犧牲運行速度嗎?反正都是插電源的。 英特爾:在學了在學了 其實CPU內核分性能核心和效率核心這件事,手機上的Arm晶片早就在做了。 甚至高通還在研發中的驍龍875,被曝光在這種架構基礎上還增加了一個「超大核心」Cortex X1。總共1+3+4構成8個核心。 蘋果M1將Arm平台帶到了PC市場,讓英特爾開了眼。 在CES2021上曝光的12代酷睿Alder Lake,英特爾也宣布要區分兩種核心了。 AMD知道了這個消息後,直接把擠牙膏的Zen3+項目給取消了,轉而全力研發下一代Zen4架構處理器,代號Raphael,預計2022年發布。 不知道AMD會不會選擇跟上這個潮流。 來源:快科技

QLC快閃記憶體標杆之作:Intel 670p SSD視頻上手體驗

去年底,Intel發布了新一代主流消費級SSD 670p,和前兩代660p、665p一樣都是QLC快閃記憶體顆粒,不過堆疊層數從64層、96層一路來到了144層,讓670p成為全球第一個144層QLC快閃記憶體,對行業來說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 視頻 首先來看外觀,670p採用標準M.2 接口,長度為80mm,PCIe 3.0 x4協議,可以兼容標準桌面和筆記本平台,且容量有三種選擇; 慧榮的主控制器,自帶第三代固件; 單面設計更加輕薄,更適合輕薄筆記本這樣的移動平台; 由於144層QLC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密度大大增加,因此在1TB身上我們能看到其擁有兩顆晶片;中間的緩存晶片來自華邦; 在性能方面,官方宣稱順序讀寫最高可達3.5GB/、2.7GB/,對比上代660p分別提升了94%、50%,QD1和QD8的4K隨機讀寫比上代也分別提升了41%、55%。 另外670p還大大強化了固定和動態兩種緩存分配機制,比上代增大了11%,1TB容量的固定緩存為12GB,動態緩存最大可以有140GB,可以很好的提升日常性能。 670p 1TB的最大寫入量為370TBW,相當於每天0.2次全盤寫入,平均每天可以寫入200GB數據,這已經大大超出了絕大多數用戶的日常需求,五年質保讓你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也不必有任何憂慮。 功耗方面,670p的讀寫功耗和待機功耗相較於上代均有降低,而L1.2休眠狀態更是僅僅3毫瓦;只用上代一半的功耗,就達成了兩倍的性能,即便是使用移動端平台進行辦公創作等場景,670p也能應對自如; 那麼接下來通過一些常見基準測試軟體,來看看它的實際性能表現到底如何。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無論是1GB還是64GB數據包,670p的順序讀取速度都達到了標稱的3.5GB/,順序寫入接近2.8GB/,甚至略超官方指標; AS SSD的測試壓力更重,但是順序讀取依然穩穩超過了3GB/,順序寫入也在2.5GB/左右,非常理想,幾乎達到了PCIe 3.0 x4帶寬的極限。即便是64線程高壓的4K隨機讀寫,也分別可以跑到最高850MB/、1.3GB/,頗為不俗。 ATTO測試中,即便是面對0.5KB的零碎小文件,讀取速度也差一點超過100MB/,寫入速度則接近90MB/,非常驚艷,要知道以往的SSD基本上都在20-30MB/之間。16KB的時候,讀取速度已經逼近2GB/,寫入速度則超過1GB/。256KB開始就完全穩定下來,讀取在3GB/左右,寫入在2.5GB/左右,這和AS SSD測試是基本一致的。 HD Tune Pro測試來考察緩存外速度,測試文件體積選擇為1.5GB。可以看到,緩存內傳輸速度基本穩定在2GB/左右,127GB左右之後速度明顯變化,這也正是670p 1TB版的緩存容量。 緩外速度大約在250MB/,只有緩內速度的八分之一,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但在日常應用中,我們幾乎不可能碰到一次用完接近130GB緩存的情況,所以緩外速度影響並不大。 溫度測試,我們把670p放在微星主板第一個M.2插槽上,用的是主板自帶的M.2散熱片。 待機溫度29度左右,在進行CrystalDiskMark的64GB性能測試時,最高溫度僅有46度,因此這款SSD的溫度基本上用不著擔心,即便在空間有限的輕薄本里也不是問題。 Intel SSD 600p系列一直在OEM筆記本、台式機中應用廣泛,不過因為很多人對QLC快閃記憶體有一些誤解甚至歧視,該系列也一直存在一些爭議。 而670p系列可以說是扭轉了一些局面,首發全新的144層堆疊快閃記憶體,存儲密度增加50%,搭配新一代主控和固件,支持更大容量的動態緩存,並進一步優化功耗,無論性能還是能效都有了一個十足的進步; 實際測試也驗證了它的性能指標所言非虛,無論順序讀寫還是隨機讀寫,都達到了同檔產品的較高水準,用在主流筆記本、台式機中可謂絕配。 另外1TB的性能表現非常接近PCIe 3.0 SSD的頂級水準,順序讀取速度高達3500MB/,達到了PCIe 3.0 x4所能提供帶寬的極限,同時59MB/的4K隨機讀取速度可同樣可圈可點。 事實上,SSD的壽命除了和快閃記憶體顆粒有關之外,主控、容量也有很大影響,Intel 144層QLC快閃記憶體的最大優勢恰恰就是高密度、大容量,因此足以保證高可靠性。 目前Intel 670p SSD已經陸續上市,京東商城報價479元起,多家合作品牌的整機也都已預裝,感興趣的大家們及時入手。 來源:快科技

Intelligent Systems: 22年7月 1/7 馬爾斯

新品價格    20,900円(稅込) 發售日期    2022年7月 廠商    Intelligent Systems 那麼大家,走吧! 「聖火降魔錄」系列的開發商——INTELLIGENT SYSTEMS所企劃、製作、監製的模型企劃第三彈!系列第一作《聖火降魔錄 暗黑龍與光之劍》的主角——馬爾斯化身為1/7比例模型登場。原插畫為擔任《聖火降魔錄 新·紋章之謎 ~光與影的英雄~》角色設計的「Daisuke Izuka」特製插畫。表現出激勵夥伴帶領軍隊,溫柔凜然馬爾斯的姿態。快來把無愧於英雄王之名,雄偉姿態的模型帶回家吧。 商品詳情 商品名稱 馬爾斯 作品名稱 聖火降魔錄 製造商 INTELLIGENT SYSTEMS 分類 1/7比例模型 價格 20,900日圓 (含稅) 發售日期 2022/07 商品規格 ABS&PVC 塗裝完成品・1/7比例模型・附專用台座・全高:約240mm 原型製作 トくら(株式會社knead) 色彩 村川勝心(株式會社knead) 發售商 INTELLIGENT SYSTEMS 販售商 Good Smile Company 本頁所刊登的照片與實際商品會有些許差異。 本商品的色彩工程為手工作業,因此在塗裝上會有些許的個體差異。敬請見諒。 台座是試製品,與實際的商品可能有異。 © Nintendo / INTELLIGENT SYSTEMS 來源:78動漫

Intel 5G筆記本基帶詳情:峰值下載4.7Gbps、中國三大運營商都在

2019年7月,Intel將自己的5G基帶業務賣給了蘋果,退出移動通信市場,但是,Intel並未徹底放棄5G,仍然在基礎設施等方面持續投入,並且邀請合作夥伴加入,一起搞出了 其實早在2019年11月,Intel就和聯發科達成合作,將後者的5G連接引入到自家平台,但不是簡單的改名,這次發布的方案,基帶固件來自聯發科(可能是基於T700),而主控軟體則是Intel自己打造,整個模塊由深圳廣和通製作。 Intel 5G 5000採用了標準的M.2接口,但不是常見的2230、2242規格,而是更長更寬一些,分別為30×52毫米,單面規格。 它支持3G WCDMA、4G LTE、5G 6GHz以下頻段,5G峰值下載速度4.7Gbps、上傳1.25Gbps,4G模式下則分別可達1.6Gbps、 150Mbps。 集成eSIM,覆蓋全球,已達成合作的運營商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美國AT&T、Verizon,T-Mobile(歐盟),義大利沃達豐,西班牙電信,瑞士電信,德國電信,日本軟銀、Docomo、KDDI,英國Orange、Sprint,澳大利亞澳洲電信、Optus。 系統協議走PCIe 3.0,作業系統支持Windows、Linux、ChromeOS。 硬體平台主要搭配Tiger Lake 11代酷睿、Alder Lake 12代酷睿筆記本,宏碁、華碩、惠普首發六款產品,宏碁也宣布了家庭路由器、基站,預計到明年底會有超過30款機型。 來源:快科技

Intel展示12代酷睿Alder Lake筆記本:x86架構重大突破

在今天的台北電腦展活動中,Intel更新了11代酷睿移動低電壓家族的成員,分別是i7-1195G7和i5-1155G7,前者單核加速頻率高達5GHz。 與此同時,Intel也大方預告了下一代酷睿Alder Lake的進展,索性直接拿出一款筆記本產品,稱移動版已經向客戶和合作夥伴出樣,正在緊鑼密鼓地調優測試。 在PPT中,Intel再度確認Alder Lake採用混合架構,分別是高性能大核(Golden Cove)和高能效小核(Gracement),基於10nm SuperFin工藝,新的電容、更快的電晶體等。Intel將Alder Lake視作x86架構的一次重大突破。 遺憾的是,公開的信息也就這麼多,性能、上市時間不詳。 根據此前爆料,Alder Lake家族最多16核、採用LGA1700接口,支持DDR5和PCIe 5.0,家族序列涵蓋Alder Lake-S(桌面)、Alder Lake-P(高性能筆記本)、Alder Lake-M(低功耗設備)、Alder Lake-L(純Atom小核)以及Alder Lake-N(Chromebook專用)。 看起來,Alder Lake是Intel寄予厚望的一代,並非是試水之作。 來源:快科技

《超世界綠洲》配置要求一覽

在《超世界綠洲》這款遊戲中,玩家將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在線上聯機,在沙盒世界中自由探索,收集各種寶藏。自由度極佳,不管是約架還是派對,玩小遊戲還是犯罪,都隨自己選。 配置要求一覽 《超世界綠洲》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7 sp1 或以上 處理器: intel 或 AMD 3.0Ghz 雙核四線程 或以上 記憶體: 10 GB RAM 顯卡: GTX750ti 或等效及以上 DirectX 版本: 11 網絡: 寬帶網際網路連接 存儲空間: 需要 30 GB 可用空間 推薦配置: 需要...

Intel自曝全新野獸峽谷NUC 11:首次支持全長顯卡

Intel NUC一直是迷你機行業標杆一般的存在,而且產品形態日益豐富,大小各異。 今天,Intel曝光了全新一代「NUC 11 Extreme」,代號「Beast Canyon」(野獸峽谷),體積首次達到了8升,已經可以媲美不少主流小機箱。 不過,Intel仍然將它歸屬於NUC家族,原因很簡單:Intel不做標準大機箱的PC產品,只有NUC迷你機來進行突破創新,NUC產品的劃分也不是單純以體積為標準,更何況,即便是8升的體積,也依然足夠小巧。 體積放寬,性能自然更進一步。它不但會配備Intel 11代酷睿Tiger Lake-H45系列高性能處理器,可選i9、i7、i5等不同型號,還在NUC歷史上首次支持全長獨立顯卡! ,但因為體積有限,顯卡長度不能超過20厘米,所以只能尋找一些短卡、刀卡,選擇空間受限。 NUC 9 Extreme 這一次,幾乎所有的獨立顯卡都可以走入NUC 11 EXtreme,不過它還處於開發階段,詳細的兼容信息將在後續公布。 根據此前曝料,NUC 11 Extreme還支持雙通道DDR4-3200 SO-DIMM記憶體,最大容量64GB,配備三個M.2插槽,其一處理器直連支持PCIe 4.0 x4 NVMe SSD,另外兩個連接晶片組支持PCIe 3.0 x4 NVMe/ATA SSD,可組RAID 0/1,還支持傲騰SSD、傲騰M10/H10緩存檔。 擴展提供一個HDMI 2.0b、兩個Thunderbolt...

Intel酷睿i9-11980HK VS. AMD銳龍9 5900HX:誰更勝一籌?

這兩年的筆記本市場確實是精彩紛呈。Intel、AMD每年都會帶來全新一代的移動平台,性能持續飛躍,功能日漸豐富,續航越發持久,輕薄本、遊戲本、翻轉本、全能本、創作本……市場上的產品更是琳琅滿目。 有關兩家平台性能孰高孰低,一直是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基於考察方式的不同,得出的結論往往也不盡相同,比如說Intel,一直強調真實世界性能,而不是只看基準跑分。 Intel Tiger Lake 11代酷睿家族在筆記本移動端已經有了三條產品線,分別是面向輕薄本的U系列低功耗版,面向全能本的H35系列高性能版,面向遊戲本的H45系列高性能版。 與此同時,Intel Evo嚴苛認證平台也是枝繁葉茂,產品越來越豐富,各種輕薄本、全能本、遊戲本乃至移動工作站都應有盡有。 目前,最新發布的H45系列遊戲本正在陸續上市,正面對標AMD的銳龍5000H系列,而為了讓大家了解雙方的真實性呢對比,Intel特意讓兩家頂級的酷睿i9-11980HK、銳龍9 5900HX/5900HS來了一場正面對決。 至於為何不對比銳龍9 5980HX/HS,是因為目前還買不到基於它們的實際產品,另外它倆只是加速頻率高了200MHz,其他完全相同。 i9-11980HK採用10nm工藝、Willow Cove CPU架構、Xe GPU架構,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24MB,基準頻率2.6GHz,單/雙核加速最高達5.0GHz,同時集成UHD核芯顯卡,32單元,最高頻率1.45GHz,熱設計功耗范圍45-65W。 R9 5900HX採用7nm工藝、Zen3 CPU架構、Vega GPU架構,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16MB,基準頻率3.3GHz,最高加速4.6GHz,同時集成Vega GPU,8單元,最高頻率2.1GHz,熱設計功耗45W+。 R9 5900HS則是基準頻率降至3.0GHz,熱設計功耗35W。 第一輪遊戲,一方是微星GP76,搭載11980HK、RTX 3080,顯卡最大釋放155W,另一方是聯想拯救者R9000K,搭載5900HX、RTX 3080,顯卡最大釋放165W。 實測16款遊戲,11980HK普遍領先20%上下,最少也有15%,最多的《英雄聯盟》達到了81%。測試畫質基本都是1080p高檔。 第二輪內容創作,R9 5900HX、RTX 3080平台換成了華碩槍神15,顯卡性能釋放130W。 實測5款內容創作軟體,11980HK有著不同幅度的領先,AE中最少也有14%,HandBrake視頻轉碼憑借獨有的加速支持,領先優勢達到了175%。 第三輪,是所謂的新型輕薄遊戲本對比,Intel這邊是官方白牌參考設計,11980HK搭檔RTX 3060 65W,AMD這邊則換成了華碩幻14,5900HS搭檔RTX 3060 80W。 即便是AMD平台顯卡性能釋放更充足,Intel強調自己在實際遊戲中依然更占優勢,雖然沒有搭檔RTX 3080時領先那麼多,但仍舊全程碾壓,大部分領先10-20%不等,部分項目可以超過40%。 最後,Intel還小小曝料了戴爾即將推出的Alienware...

Intel全球首發5G M.2筆記本基帶:網速近5倍於4G

Intel雖然已經賣掉了5G基帶業務,但是在5G領域,Intel依然在通過各種方式持續投入,比如說推進5G全互聯筆記本。 今天,Intel就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也是全球首款通過全球運營商認證的5G M.2解決方案——「Intel 5G 5000」(FM350-GL),可直接插入筆記本的M.2標準接口,提供5G上網服務。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Intel 4G解決方案規模其實是相當龐大,過去一年多已經出貨了500多萬個4G LTE基帶產品,號稱市面上真正有銷量的OEM產品中,每四個型號就有三個用了Intel 4G方案。 繼此前宣布與聯發科、廣和通合作之後,Intel現在又奉上了5G基帶解決方案,號稱無論在哪里使用,速度都可以達到Intel LTE千兆比特速率方案的接近5倍。 宏碁、華碩、惠普將作為首批OEM廠商,今年率先推出六款搭載Intel 5G 5000解決方案的新一代全互聯筆記本,搭配11代酷睿U系列或者H系列處理器。 預計到明年底,將有超過30款機型採納Intel 5G 5000方案。 Intel表示,5G、Wi-Fi 6E(Giga+)相結合,能夠在不同網絡類型間實現無縫銜接的流暢體驗,成為滿足未來普遍互聯互通需求的主要支柱。 來源:快科技

Intel 10nm輕薄本提速:i7-1195G7加速達到5GHz

Intel今天為10nm Tiger Lake-U系列11代酷睿輕薄本平台帶來了兩名新成員,加速頻率達到了歷史性的5GHz。 首先是i7-1195G7,在原來i7-1185G7的基礎上,基準頻率從3.0GHz略微調低到2.9GHz,但是全核加速頻率從4.3GHz提高到4.6GHz,單核加速頻率最高從4.8GHz來到了5.0GHz,同時核顯頻率也從1350MHz稍稍提高到1400MHz。 其他規格不變,仍然是Willow Cove CPU架構、4核心8線程、12MB三級緩存、Iris Xe核顯、96組執行單元、DDR4-3200/LPDDR4X-4266記憶體、12-28W熱設計功耗。 其次是i5-1155G7,基準頻率也是降低從2.6GHz來到2.5GHz,全核加速從4.0GHz拉高到4.3GHz,單核加速則從4.4GHz提升至4.5GHz,而核顯頻率從1300MHz加到了1350MHz。 其他依然照舊:4核心8線程、8MB三級緩存、80組核顯單元。 能將加速頻率提升最多300MHz,足以證明Intel 10nm SuperFin工藝正在越發純熟,只是基準頻率都有降低,略為遺憾。 對於為何兩款新品仍然不支持Tiger Lake-U發布前就公布的LPDDR5記憶體,Intel解釋說,Tiger Lake-U確實在硬體設計上加入了LPDDR5,但結合當前市場情況、客戶需求,目前僅支持DDR4、LPDDR4X。 性能方面,i7-1195G7的對手主要是銳龍7 5800U,號稱遊戲性能可輕松領先50%以上,最高的像《英靈殿》達到了驚人的1.78倍。 有趣的是,Intel還特別提到了Iris Xe核顯已經支持DX12 Ultimate采樣器反饋特性,開啟後可將跑分提高23%,而競品並不支持,因此領先優勢可達134%。 簡單來講,采樣器反饋功能可以在每一幀之間,在抓取和轉換紋理生成和渲染的時候,進行錄制和定位,好處就是在同等資源之下可以提高幀率,或者在同樣頻率下節省運算和記憶體資源。 輕度內容創作方面,i7-1195G7憑借獨特的Quick Sync轉碼功能,在視頻編輯方面性能可輕松成倍領先,特別是HandBrake 4K-1080p HEVC(H.265)格式轉碼中,性能領先甚至達到了8倍,而在AI負載中,憑借對GNA神經加速的支持,也可以獲得大幅領先。 Intel還強調,Tiger Lake 11代酷睿對於各種視頻格式編碼、解碼都有著全面的支持,AMD銳龍5000U系列則毫無招架之力。 生產力方面,i7-1195G7在不同測試項目中,也能取得最多超過40%的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自產品設計的運行功耗范圍不同,以上對比中,i7-1195G7跑的是28-35W,銳龍7 5800U則是15-25W。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即將推出NUC 11 Extreme,將會配備Tiger Lake-H和全尺寸獨立顯卡

英特爾即將推出NUC 11 Extreme「Beast Canyon(野獸峽谷)」,將會配備Tiger Lake-H和全尺寸獨立顯卡。近些年,很多玩家都在追求主機體積相對小巧的同時,也要求盡可能有強勁的性能配置,許多「小鋼炮」都受到了追捧。 據VideoCardz報導,英特爾Beast Canyon小型PC的渲染圖已曝光。英特爾的這款新主機的體積為8L,將會搭載Tiger Lake-H處理器,包括酷睿i5和i7系列,最高配置後綴「HK」的解鎖型號。該主機支持雙通道DDR4-3200記憶體,或配置最多三個M.2插槽的設備,並支持PCIe Gen4標準。同時還會提供Thunderbolt 4接口,最多支持三個4K顯示器輸出,另外WiFi6、藍牙5,甚至10Gbps乙太網接口都會配置,可以說相當完備了。 英特爾暫時還沒有確定會搭載哪一款顯卡,不過會支持全尺寸獨立顯卡,英偉達的GeForce RTX 30系列或者AMD的Radeon RX 6000系列都有可能,同時也沒有提及是否會支持英特爾自家的DG2系列獨立顯卡。至於具體GPU型號,估計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確定。不少玩家認為,這幾年NUC的體積變得越來越大,似乎已脫離了對該系列的認知,不過在英特爾看來,NUC的大小是相對的,並不代表一定是絕對迷你體積的主機。 預計會在即將到來的Computex 2021大展的主題演講中,英特爾會透漏更多NUC 11 Extreme的相關情況,距離現在也沒多少天的時間了。 ...

Intel DG2獨立顯卡實物曝光 性能直逼RTX 3080

DG1隻是Intel重返獨立顯卡的小試牛刀,接下來的DG2才是重頭戲,也是針對主流遊戲玩家的。 YouTuberMoore's Law is Dead現在曝出猛料,不但公布了Intel DG2獨立顯卡頂級版本的工程樣卡實物照片,以及最新規格、性能、發布時間等情報。 上個月初,他就給出了DG2的正面、頂部視圖,可見雙風扇設計,內部密集鰭片和多條熱管,兩個8針輔助供電接口。 這次曝光的是則背部視圖,明顯要比現在的主流顯卡長不少,畢竟是工程樣卡,這也正常。角落里有兩個8針輔助供電的焊接位,還有空間再放兩個,但正式版肯定用不了這麼多。同時還能看到大量的元器件,但沒有多少有用的信息,也沒有常見的顯存焊接位對應區域。 我們這里看到的是512EU單元的頂級版本,如果將它和早期流出的384EU版本的電路板諜照放在一起,可以發現二者是完全對應的,GPU封裝尺寸都是42.5×37.5毫米,GPU本身寬度22.3毫米,這說明384EU版本是閹割而來。 根據此前消息,Intel DG2顯卡共有五種規格:512、384、256單元都是BGA2660封裝,分別搭配256-bit 16GB、192-bit 12GB、128-bit 8GB GDDR6顯存;192、128單元則是另一種封裝,都搭配64-bit 4GB GDDR6顯存。 Moore's Law is Dead給出的最新情報顯示,512EU DG2的部分樣卡已經可以在超過2.2GHz的頻率下啟動,比之前有進步,熱設計功耗目標現在是不超過235W,四種顯存位寬也都得到了完全確認。 製造工藝方面,最初是針對台積電6nm工藝設計,但不排除最終會使用7nm,確切地說是N7P,相當於第一代7nm的加強版,仍然使用DUV深紫外光刻,沒有EUV極紫外。 大家最關心的性能上,512EU DG2在部分測試中僅僅略低於RTX 3080,但注意測試項目都是Intel重點優化的,更多人將它定位在RTX 3070 Ti的檔次上。 光追性能已經很有競爭力,但顯然達不到NVIDIA現在的成熟和高度。 Intel正在開發NVIDIA DLSS抗鋸齒技術的對手,命名為XeSS,同時以還有一個新的軟體Smooth Frame Delivery,具體不詳,但看名字就是優化幀率流暢度的。 多媒體編碼是Intel的傳統優勢之一,DG2有信心碾壓任何對手。 發布時間,全面上市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了,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會有紙面宣布或者小批量出貨,但是從元件物料供應的規模和交付時間看,今年是肯定來不及了。 512EU旗艦版本首發,384EU、128EU版本稍後跟進,其中128EU是原生設計。 價格麼,Intel會非常激進,512EU目前預計在349-499美元價位——RTX 3080首發為699美元,RTX...

Intel DG2獨立顯卡實物曝光:性能直逼RTX 3080、價格太猛

DG1隻是Intel重返獨立顯卡的小試牛刀,接下來的DG2才是重頭戲,也是針對主流遊戲玩家的。 YouTuberMoore's Law is Dead現在曝出猛料,不但公布了Intel DG2獨立顯卡頂級版本的工程樣卡實物照片,以及最新規格、性能、發布時間等情報。 上個月初,他就給出了DG2的正面、頂部視圖,可見雙風扇設計,內部密集鰭片和多條熱管,兩個8針輔助供電接口。 這次曝光的是則背部視圖,明顯要比現在的主流顯卡長不少,畢竟是工程樣卡,這也正常。 角落里有兩個8針輔助供電的焊接位,還有空間再放兩個,但正式版肯定用不了這麼多。 同時還能看到大量的元器件,但沒有多少有用的信息,也沒有常見的顯存焊接位對應區域。 我們這里看到的是512EU單元的頂級版本,如果將它和早期流出的384EU版本的電路板諜照放在一起,可以發現二者是完全對應的,GPU封裝尺寸都是42.5×37.5毫米,GPU本身寬度22.3毫米,這說明384EU版本是閹割而來。 根據此前消息,Intel DG2顯卡共有五種規格:512、384、256單元都是BGA2660封裝,分別搭配256-bit 16GB、192-bit 12GB、128-bit 8GB GDDR6顯存;192、128單元則是另一種封裝,都搭配64-bit 4GB GDDR6顯存。 Moore's Law is Dead給出的最新情報顯示,512EU DG2的部分樣卡已經可以在超過2.2GHz的頻率下啟動,比之前有進步,熱設計功耗目標現在是不超過235W,四種顯存位寬也都得到了完全確認。 製造工藝方面,最初是針對台積電6nm工藝設計,但不排除最終會使用7nm,確切地說是N7P,相當於第一代7nm的加強版,仍然使用DUV深紫外光刻,沒有EUV極紫外。 大家最關心的性能上,512EU DG2在部分測試中僅僅略低於RTX 3080,但注意測試項目都是Intel重點優化的,更多人將它定位在RTX 3070 Ti的檔次上。 光追性能已經很有競爭力,但顯然達不到NVIDIA現在的成熟和高度。 Intel正在開發NVIDIA DLSS抗鋸齒技術的對手,命名為XeSS,同時以還有一個新的軟體Smooth Frame Delivery,具體不詳,但看名字就是優化幀率流暢度的。 多媒體編碼是Intel的傳統優勢之一,DG2有信心碾壓任何對手。 發布時間,全面上市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了,今年第四季度可能會有紙面宣布或者小批量出貨,但是從元件物料供應的規模和交付時間看,今年是肯定來不及了。 512EU旗艦版本首發,384EU、128EU版本稍後跟進,其中128EU是原生設計。 價格麼,Intel會非常激進,512EU目前預計在349-499美元價位——RTX 3080首發為699美元,RTX...

專家認為AMD與Intel之間遲早要打價格戰

從去年底的Zen3發布到現在的11代酷睿上市,AMD與Intel兩家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CPU市場上的升級換代比之前更快,可惜的是CPU價格並沒有跌下來。CPU不僅沒有跌價,兩家廠商的主力產品甚至面臨著缺貨、漲價的問題,AMD的銳龍5000系列一定漲幅達到30-50%,Intel這邊的酷睿i9/i7高端系列價格也很夸張。 這主要是跟當前的晶片市場產能緊張有關,很多原材料也在漲價了,對DIY玩家來說這並不是好事。 但是從長遠來看,AMD與Intel之間的競爭還會更激烈,花旗銀行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日前表示,兩家廠商之間的價格戰遲早要發生,只是目前還不知道何時會升溫——對DIY玩家來說,最期待的這一天終於有望了。 對於降價的問題,Intel CEO基辛格前幾天在摩根大會上也有過類似的表態,暗示要降價——基辛格認為在伺服器CPU市場上,採用競爭性定價也是合適的,雖然會影響公司業績,但可以保住甚至增加市場份額。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公布的Q1季度報告,公布了AMD、Intel在不同領域的x86處理器份額,AMD的整體份額從2020年Q1季度的14.8%提升到了20.7%,拿到了五分之一的天下。 具體來看,桌面份額從去年的19.2%略微提升到19.3%,筆記本處理器份額反而從19%降低到了18%,被Intel奪回去1個百分點,這可能跟AMD的CPU缺貨有關。 不過AMD收獲最大的是伺服器CPU市場,從2020年Q1的5.1%增長到8.9%,要知道去年Q4季度AMD的伺服器CPU份額也不過7.1%,2019年底的時候才4.5%,2017年底的時候只有0.8%。 來源:cnBeta

專家表態:AMD與Intel之間遲早要打價格戰

從去年底的Zen3發布到現在的11代酷睿上市,AMD與Intel兩家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CPU市場上的升級換代比之前更快,可惜的是CPU價格並沒有跌下來。 CPU不僅沒有跌價,兩家廠商的主力產品甚至面臨著缺貨、漲價的問題,AMD的銳龍5000系列一定漲幅達到30-50%,Intel這邊的酷睿i9/i7高端系列價格也很夸張。 這主要是跟當前的晶片市場產能緊張有關,很多原材料也在漲價了,對DIY玩家來說這並不是好事。 但是從長遠來看,AMD與Intel之間的競爭還會更激烈,花旗銀行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日前表示,兩家廠商之間的價格戰遲早要發生,只是目前還不知道何時會升溫——對DIY玩家來說,最期待的這一天終於有望了。 對於降價的問題,Intel CEO基辛格前幾天在摩根大會上也有過類似的表態,暗示要降價——基辛格認為在伺服器CPU市場上,採用競爭性定價也是合適的,雖然會影響公司業績,但可以保住甚至增加市場份額。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公布的Q1季度報告,公布了AMD、Intel在不同領域的x86處理器份額,AMD的整體份額從2020年Q1季度的14.8%提升到了20.7%,拿到了五分之一的天下。 具體來看,桌面份額從去年的19.2%略微提升到19.3%,筆記本處理器份額反而從19%降低到了18%,被Intel奪回去1個百分點,這可能跟AMD的CPU缺貨有關。 不過AMD收獲最大的是伺服器CPU市場,從2020年Q1的5.1%增長到8.9%,要知道去年Q4季度AMD的伺服器CPU份額也不過7.1%,2019年底的時候才4.5%,2017年底的時候只有0.8%。 來源:快科技

Intel線上台北電腦展 新U新技術,5G與未來

Intel於本日成功召開了2021台北電腦展,在會議上Intel也是宣布了第11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移動版處理器的兩個最新成員,它們分別是Intel  i7-1195G7、Intel i5-1155G7。此次發布的全新處理器基於英特爾與獨立軟體供應商(ISV)和原始設備製造商(OEM)聯合研發的技術成果,延續了英特爾在移動計算領域的領導地位,為輕薄型 Windows 筆記本電腦提供出色的處理器產品。 這兩款新品都是屬於 Tiger Lake U 系列低壓處理器,在核心方面都是 4 核 8 線程的配置,基於Intel 10nm SuperFin 工藝打造。其中 i7-1195G7 在新工藝的加持下主頻最高可達 5GHz。而 另外一款i5-1155G7的單核睿頻可達 4.5GHz。兩款產品都是內置了英特爾最新的銳炬 Xe...

英特爾DG2-512EU顯卡工程樣品的PCB圖片放出,與此前泄露圖片的來源一致

大概兩個月前,油管up主Moore's Law Is Dead泄露了英特爾基於Xe-HPG架構的DG2(Discrete Graphics 2)系列獨立顯卡的工程樣品照片。同樣是這位up主,這次又將顯卡的PCB圖片放出。據了解,這些圖片和之前泄露的圖片來源相同。 從這次油管up主Moore's Law Is Dead泄露的圖片可以看出,這塊工程樣品應該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其PCB為綠色,採用了雙8Pin外接電源接口,有8個GDDR6顯存的焊接位置,對應的是256位顯存位寬,可搭配8 Gb或16 Gb的DRAM晶片,以配置8 GB或16 GB的顯存容量。不確定是否有多GPU連接的能力,不過這可以通過PCIe Gen4通道實現。圖片中抹掉了一些信息,應該是顯卡的序列號和代碼,防止追蹤來源。 此前,Igor'sLAB曾泄露了DG2系列移動版的PCB電路圖,對比這次的照片,可以發現GPU封裝方面相一致。其GPU封裝尺寸約為42.5 x 37.5毫米,即1593.75 平方毫米,GPU晶片會比封裝更小。另外,據說其遊戲性能接近於GeForce RTX 3080,至於實際情況如何,只能等發售的時候才能了解了。 ...

英特爾悄然發布了第11代酷睿B系列,首款10nm桌面處理器

不少人都在等待幾個月後的Alder Lake-S,普遍的認知是,這將是英特爾在首款採用10nm工藝製造的桌面處理器,屬於第12代酷睿系列。不過就剩那麼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其「首款採用10nm工藝製造的桌面處理器」的稱呼似乎也不能用了。 推特用戶@momomo_us發現,英特爾悄悄地推出了四款第11代酷睿系列桌面處理器,分別是酷睿i9-11900KB、i7-11700B、i5-11500B和i3-11100B,採用的是10nm SuperFin工藝的Tiger Lake,其TDP為65W,不過酷睿i9-11900KB和i7-11700B可下調配置為55W,支持DDR4-3200記憶體。在PCIe方面,都不支持PCIe Gen4,只配置了16條PCIe Gen3通道。 TomsHardware已向英特爾了解相關情況,官方答復是這些型號屬於桌面處理器,其採用BGA封裝,面向對小型台式機(比如迷你主機)有需求的客戶。據推測,其「B」的後綴意思是採用BGA封裝。事實上,在第8代酷睿系列處理器上就有「B」後綴的型號,例如酷睿i7-8700B,購買蘋果Mac mini就可能遇到這些型號的處理器了。 ...

Intel 11代酷睿B系列悄然發布:10nm意外登陸「桌面」

Intel 11代酷睿家族已經布局完畢,包括10nm Tiger Lake-U/H35/H45系列移動版、14nm Rocket Lake-S系列桌面版,而現在桌面上看到10nm,要等到年底的Alder Lake 12代酷睿了…… 不過等等! Intel ARK資料庫今天悄然上線了四款11代酷睿新品,分別是i9-11900KB、i7-11700B、i5-11500B、i3-11100B,除卻末尾的「B」字母後綴,分明就是桌面版。 但是,製造工藝卻都是10nm SuperFin,代號也都是Tiger Lake,說明源於移動版,而適用領域有三個寫的移動、一個寫的桌面。 另外很奇怪的是,PCIe方面都不支持PCIe 4.0,而是只有PCIe 3.0,通道數也僅僅16條,記憶體則支持雙通道DDR4-3200。 至於頻率,高於移動版的Tiger Lake,又低於桌面版的Rocket Lake。 怎麼這麼亂? 其實,,包括i7-8700B、i5-8500B、i5-8400B,都是為一體機、迷你機特殊打造的,規格參數和標準版幾乎完全一致,只不過並非LGA獨立封裝,而是BGA整合封裝。 但是,這次11代的B系列,封裝樣式又沒有明說,大機率也是BGA整合封裝,應該也是給一體機、迷你機定製的。 綜合看來,它們應該是Tiger Lake-H45系列的變種,而不嚴格地說,這是Intel第一批10nm工藝的桌面處理器! i9-11900KB: 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24MB,基準頻率3.3GHz,睿頻加速4.9GHz,TVB加速5.3GHz,核顯32單元、350-1450MHz,熱設計功耗65W(可下調至55W)。 i7-11700B: 8核心16線程,三級緩存24MB,基準頻率3.2GHz,睿頻加速4.8GHz,核顯32單元、350-1450MHz,熱設計功耗65W(可下調至55W)。 i5-11500B: 6核心12線程,三級緩存12MB,基準頻率3.3GHz,睿頻加速4.6GHz,核顯32單元、350-1450MHz,熱設計功耗65W。 i3-11100B: 4核心8線程,三級緩存12MB,基準頻率3.6GHz,睿頻加速4.4GHz,核顯16單元、350-1400MHz,熱設計功耗65W。 奇怪的是,Intel還給i7/i5/i3也都標注了5.3GHz TVB加速頻率,顯然不可能。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