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LoveLive Superstar

Tag: LoveLive Superstar

TV動畫《LoveLive! SuperStar!!》2期受疫情影響延期播出

TV動畫《LoveLive! SuperStar!!》2期受新冠疫情擴大影響動畫製作進度,原定9月4日播出的第2季第8話「Chance Way」將延期至9月11日播出。 《LoveLive! SuperStar!!》2期在今天(8月28日)播出第7話後,動畫官推和官網都公布了這一消息。 《LoveLive!SuperStar!!》是《LoveLive!》系列動畫作品之一,本作是由京極尚彥執導,花田十輝負責總編劇,SUNRISE負責製作的原創TV動畫作品,動畫2期於2022年7月17日播出,動畫劇情以私立結丘女子高等學校為舞台,講述以澀谷香音為中心的5名少女們,與「校園偶像」相遇後所發生的故事。 來源:動漫之家

深度梳理丨偶像+動畫,縱橫半個多世紀的財富密碼

作者 / 狐小尋 編輯 / 思考姬 引言 隨著七月動畫《LoveLive! SuperStar!!》的播出,劇中擺脫了以往日本動畫中刻板中國人形象的唐可可在中國網際網路動畫圈層一炮走紅,加上年初同樣大熱的《佐賀偶像是傳奇 Revenge》和《賽馬娘 第二季》,國內觀眾的目光再一次匯聚到偶像動畫上。 在日本,偶像動畫作為一種特殊的動畫類型,其依託日本特有的偶像文化已經走過了數十年的歷程,一直以來在日本形形色色的動畫市場內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偶像動畫(アイドルアニメ)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動畫門類,在本文這里,特別指在日本特殊的偶像文化背景下,以偶像活動為主要敘述內容的動畫,它們通常重點以青春期至成年這一年齡段的年輕少女為主角(2010年之後以美少年為主角的男團偶像動畫也逐漸豐富),描繪年輕人們通過一系列努力成為「偶像」這一職業或者身份的故事,表演形式也以御宅族(おたく/OTAKU)風格的宅舞為主,並往往伴隨著真正的偶像企劃進行商業活動。 比如,雖然歌舞表演自有聲動畫發明之時,就已早早進入了動畫熒幕之中,但日本偶像動畫更強調動畫中「角色」的作用,重點刻畫角色成為「偶像」的成長經歷或者以「偶像」為職業所從事的活動,相對淡化了動畫中的音樂歌舞成分,因此音樂類動畫例如《TARI TARI》、《吹響吧,上低音號》並不能稱為偶像動畫。 同時,此偶像動畫的核心賣點在於其中的美少女「偶像」,因此單純將主要角色的身份設定成偶像或者歌手,講述偶像活動之外的故事諸如《未麻的部屋》、《NANA》等也不將其納入偶像動畫的范圍之內。 從最早期的《流浪的太陽》到奠定了日本偶像動畫風格特色的《偶像大師》,可以說,日本偶像動畫已經逐步成為一類擁有穩定產業模式的動畫類型。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日本偶像動畫的發展脈絡,並聊聊其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1. 萌芽期(1980年之前) 追溯最早的偶像動畫,通常認為是1971年勝井千賀雄導演的《流浪的太陽》,此作品描寫了主人公被坎坷的命運捉弄卻仍希望成為歌手的故事,其雙女主身份互換的設定類似於後期的《NANA》。 這部動畫的特殊之處在於,當時日本動畫仍然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群體,《流浪的太陽》的定位卻是青年動畫,本作的製作公司是手冢治蟲創辦的蟲工作室,部分集數由富野由悠季擔任演出,編劇藤川桂介後來還參與了《宇宙戰艦大和號》部分腳本。 不過,雖然《流浪的太陽》擁有了現代偶像動畫的雛形,但其本質和當時的傳統勵志類動畫並無區別,劇情的主題,仍然是主角克服一系列困難實現夢想的故事,未能體現偶像動畫在題材和敘事方式上的獨特性。 也正是這一時期,偶像的概念逐漸出現。1971年開播的《Star誕生》是日本電視歷史上第一個成熟的選秀節目,於此節目脫穎而出的由森昌子,櫻田淳子,山口百惠三人組成了後來被稱作「花一樣的中三生」的偶像團體。在其演出活動的宣傳期,日本電視台和東寶第一次大量使用了「偶像」(アイドル)的稱呼,完成了明星(star)到偶像(idol)的轉變,正式定義了「偶像」的概念。 不同於韓國偶像的成熟,也不同於中國偶像的華麗,日本偶像更具有鄰家女孩的「親切感」。同時由於日本特有的偶像應援方式,使得日本偶像活動具備更多的「養成」特點。 2. 誕生期(1980年至2000年) 在這一時期,以偶像作為主角的動畫也層出不窮,例如1983年的《我是小甜甜》(魔法の天使クリィミーマミ)和1989年的《偶像傳說英里子》(アイドル伝説えり子)等。其中《偶像傳說英里子》已經擁有現今偶像動畫的雛形,除了標題直接出現了「偶像」アイドル一詞以外,其中劇情也圍繞在英里子的偶像經歷和日常煩惱上展開。 但這一時期的偶像動畫的主角多為年齡在10歲至14歲的少女,其劇情多為默默無聞的小女孩成為萬眾矚目的偶像的故事,這些動畫的主要觀眾群體多為與劇中主角年齡相仿的未成年少女,少女的成長故事更是直接契合了觀眾自身的灰姑娘變成公主的美好幻想,顯得低齡且程式化。 真正使偶像動畫擁有現代「御宅」屬性,成為御宅族的專屬產品的卻是一部以宇宙戰艦為背景的 SF 動畫—— 即1984年的《超時空要塞·可曾記得愛》。 這部動畫誕生於《宇宙戰艦大和號》開啟了日本動畫的類型化時代之後,它成功把機戰、偶像、戀愛、音樂混合,將女性的柔美歌聲雜糅進緊張的宇宙大戰中。劇中一首《可曾記得愛》至今仍是口口傳唱的經典曲目,而更被國內觀眾所熟知的「giligili愛」即《禁絕邊境線》也來自其後續衍生作品《超時空要塞Δ》(2016)的插曲。 此部動畫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而作為太空歌姬的女主角林明美的熱門程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真實偶像。以青年御宅族為主要群體的年輕人開始對動畫中的偶像痴迷追捧,當時為林明美配音的的聲優飯島真理也在1983年9月作為歌手出道——這種線上動畫中的偶像的走紅和線下真人偶像與觀眾的互動,也成為後來偶像動畫的固定產業模式。 類似的案例還有1995年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和劇中飾演綾波麗、並演唱了多首主題曲的林原惠美,她後來被稱為日本動畫「聲優偶像化」的典型人物。 這些擁有偶像元素的動畫,逐漸將劇中的「偶像人物」及演唱歌曲和劇情進行分割,敘事方式和視聽語言手法也開始圍繞「偶像」的人設塑造進行服務,並著重挖掘「偶像」本身以及背後的配音演員的商業價值。「偶像角色」的重要性第一次超越動畫劇情本身。 同時,伴隨著「御宅族」(OTAKU)的崛起,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熱愛動畫遊戲產品,但又生活在高度壓力之中的都市青年成為動畫的主流消費群體之一,偶像動畫的觀眾年齡層次開始逐漸上移。而以年輕少女為主的動畫「偶像」無疑成為了御宅族們的首選。 3. 成熟期(2000年至2015年) 時間來到二十一世紀,這時的日本偶像動畫已經出現了百花齊放的跡象,從1995年的《偶像計劃》(Idol Project)到1998年《夢幻拉拉》(魔法のステージファンシーララ)再到2006年《甜蜜偶像》(Lovedol -New Lyrics-),日本偶像動畫的數量逐漸增多,南夢宮旗下街機遊戲《偶像大師》(2005)也在此時上線。 不過在討論這一時期的偶像動畫之前,讓我們先聊聊在日本,偶像界和動畫界悄然發生的變化—— 在日本偶像界,偶像產業逐漸從電視台制度走向「製作人」制度,偶像本身開始平民化。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花之三人組」以及粉紅女郎,其大多誕生於電視選秀節目,其偶像活動的全程都離不開電視台的參與。然而到了90年代,隨著電視收視率的持續低迷,曾經的昭和偶像逐漸走向寒冬。1985年,一個名為「小貓俱樂部」(おニャン子クラブ)的組合橫空出世,雖然小貓俱樂部僅存在了兩年左右就宣告解散,但它卻如同一聲驚雷般改變了日本的偶像產業。 小貓俱樂部雖然算是一個失敗的商業企劃,但卻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其特殊之處在於打破了觀眾心目中偶像原本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大膽引入非專業的年輕少女作為偶像,一方面消解了昭和偶像的光環,另一方面由於少女們略顯稚嫩的表演增加了真實感。而後續由淳君(つんく♂)擔任製作人組建的早安少女組(1997)組合,則進一步引入了「紀實性」的屬性,例如每次加入新成員,整個組合其他成員由於緊張感所產生的各類行為均有所呈現,最終也成為了節目的觀看樂趣。 伴隨著早安少女組的成功,製作人逐漸取代電視台成為偶像團體的最終決策者。 2005年,原「小貓俱樂部」製作人之一的秋元康組建了 AKB48,正式宣告了日本偶像產業製作人制度的到來。AKB48 作為一開始誕生於御宅聖地秋葉原的偶像團體,被廣大粉絲稱作「可以去見的偶像」,在秋葉原專用的劇場定期公演。和早安少女組仍在電視上保持著相當大的活動重心不同,AKB48 及其他演唱會偶像和當地偶像團體以演唱會、握手會、場販等與粉絲直接交流的場所為核心,而這一切進一步拉近了偶像和粉絲的距離——還有什麼能比親自與偶像握手更具有真實感呢? 另一方面,「宅」文化下的日本動畫進一步發展,真實展現少女們生活日常的動畫開始火熱。 目光回到動畫這邊,兩部現象級動畫的相繼出現也影響了後續偶像動畫的演出方式。2006年,現象級動畫作品《涼宮春日的憂郁》(2006)的出現,不僅讓涼宮春日的聲優平野綾成為了絕對的當紅偶像;《涼宮春日的憂郁》2006版第12集內的由劇中涼宮春日所演唱的《god knows》一曲,一經播出便成為當時日本最火熱歌曲;動畫片尾曲中所出現的SOS團舞,一般也被認為是後續偶像動畫中大行其道的宅舞的雛形。 另一部動畫是作為「空氣系」動畫代表的《輕音少女》。它的問世是一個流行風向標,它雖然並不算一部偶像動畫,但它的巨大商業成功,創造了一個適合偶像動畫發展的環境——即美少女動畫受眾的消費水平是強大的、過多的日常戲也是能被接受的。 正如前文所提,平成偶像相比昭和偶像最大的區別在於平成偶像節目的「紀實性」所帶給粉絲的真實感,而《輕音少女》的日常戲演出手法使得日本偶像動畫中的偶像,能夠進一步「去英雄化」或者「平民化」——將鏡頭從舞台前轉移到舞台後,刻意避免戲劇性而追求紀實性,強調與劇情毫無關聯卻有趣的生活中的小細節,重點刻畫角色們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瑣事,這既讓動畫中的偶像更具真實感,也滿足了作為觀眾對於偶像私生活的「窺探欲」,拉近了虛擬的動畫偶像與粉絲群體的距離。 因為有了這部成功作品的前例,再加上現實中偶像團體例如 AKB48 等的走紅,動畫投資方們消除了商業上的顧慮,資本開始湧入偶像動畫這一巨大的市場。 在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2011年,日本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偶像動畫《偶像大師》(アイドルマスター)系列便誕生了。 《偶像大師》以現代社會為背景,完整且真實展現了少女們一步步成為偶像的歷程,既具有傳統日本根性動畫勵志感人的情節,也具備美少女動畫中形形色色、各有特點的可愛少女們組成的視覺奇觀。這部動畫脫胎於日本本身的偶像文化和偶像市場,一方面還原了真實的偶像誕生與培養的運營流程,另一方面也刻意迴避了現實偶像活動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節,美化了偶像產業。 同時《偶像大師》對於整個偶像動畫的影響,更多在於偶像動畫產業的整合。其企劃遠不止這一部動畫,投資方南宮夢萬代及製作方 A-1...

《Love Live! SuperStar!!》聲優岬奈子確認新冠肺炎

《Love Live》的新企劃《Love Live! SuperStar!!》在官網宣布,劇中組合Liella!中的嵐千砂都聲優岬なこ/岬奈子宣布確診新冠肺炎。 岬奈子在6月19日(星期六)有發熱症狀,實施PCR檢查後,於第二天20日(星期日)被判定為陽性。 現在退燒,身體狀況穩定,按照保健所的指示在家療養。 Liella!的其他出演者也有可能是濃厚接觸者,實施PCR檢查後發現是陰性的,但現在仍在請求保健所的判斷。被判定為濃厚接觸者的情況下,將根據保健所的指示進行健康觀察及在家療養。 由於有人確診的,各種節目都不得不停播。感覺《Love Live! SuperStar!!》這個新企劃一直都很不順,此前我們還報導該動畫企劃因為取材和現實中的咖啡店帶來了不便,還不得在官網道歉。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