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Meteor Lake

Tag: Meteor Lake

英特爾自研AI工具大幅度縮短晶片設計周期,已在Meteor Lake上率先應用

近日,英特爾發表了一篇介紹文章,概述了其在最近的晶片設計中使用人工智慧(AI)工具的情況,以便在未來幾年內打造最好的處理器。英特爾團隊利用人工智慧知識來優化各種工作負載和SoC布局,其中增強型智能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子集,關注的是人類和機器如何協同工作。 英特爾表示,過去數十年裡一直將科學與藝術相結合,以決定將熱敏傳感器置於英特爾客戶端處理器的何處。過去電路設計師會參考歷史數據,來確定將熱感應器放置在現代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的哪個位置,同時還會依靠經驗判斷熱點容易出現的區域。這個復雜的流程可能需要耗費6周時間進行測試,包括模擬工作負載,優化傳感器位置,然後重新開始整個步驟。 如今得益於英特爾工程師內部研發的一種新的增強智能工具,不需要再等待6周時間才能知道是否找到傳感器的最佳位置,只需要幾分鍾就得到答案。這款工具由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高級首席工程師及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架構師Olena Zhu博士帶領增強智能團隊開發,幫助英特爾的系統架構師們將數千個變量納入未來的晶片設計中。 工程師們已在英特爾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系列(Meteor Lake)的SoC設計中應用了該工具,未來還會用在其他客戶端晶片,比如Lunar Lake及其後繼產品,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展AI PC等級的筆記本產品線。 圖:英特爾增強智能團隊成員,左起:Mark Gallina,Olena Zhu和Michael Frederick,位於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的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實驗室,其中Olena Zhu博士是英特爾客戶端計算事業部高級首席工程師及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架構師。 該工程團隊同時開發了一個能快速識別關鍵熱工作負荷的配套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基於少數工作負載的模擬或測量結果,然後訓練AI模型,以此能夠預測英特爾尚未進行模擬或測量的其他工作負載。此外,工程團隊還利用內部開發的智能AI算法,將單個處理器的測試時間減少了50%。 這兩款增強智能工具的出現,共同提升了英特爾工程師們優化未來處理器的晶片設計能力。盡管這些工具都很實用,但是增強智能在短期內並不會取代真正的工程師,而是結合工程師們的計算機學習和人體工程學專業知識,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佳領域。 ...

酷睿Ultra離開筆記本 第一次獨立接口LGA1851、功耗最低12W

快科技4月9日消息,Intel原計劃在Meteor Lake也就是酷睿Ultra這代產品上更換新的封裝接口LGA1851,但因為性能不濟而取消了桌面版,僅用於輕薄筆記本,但沒想到,獨立接口版本還是來了,只是並非針對消費級台式機市場。 Intel低調發布了“Meteor Lake-PS”,採用獨立的LGA1851接口,尺寸45 x 37.5毫米,和12/13/14代的LGA1700完全相同。 這次主要面向邊緣計算領域,或者說嵌入式市場,不會單獨銷售,而且要到第四季度才會供貨,到時候下一代Arrow Lake的桌面版都會出來了,接口也是LGA1851。 Meteor Lake-PS在架構和技術特性上沒啥明顯區別,還是Intel 4製造工藝,CPU部分最多6個多線程P核、8個單線程E核、2個超低功耗LPE核,銳炫核顯最多8個Xe核心。 支持DDR5-5600內存、20條PCIe 4.0通道、四個雷電4/USB-C接口、HDMI 2.1/DisplayPort 2.1顯示輸出、Wi-Fi 6E/藍牙5.3,等等。 具體型號一共九款,還是都叫做酷睿Ultra系列,但是沒有頂級的酷睿Ultra 9,反倒是增加了入門級的酷睿Ultra 3。 其中,HL系列默認基礎功耗45W,可上調至65W、下調至20W,主要在於P核基準頻率不同。 酷睿Ultra 7 165H:6+8+2 16核心22線程,三級緩存24MB,P/E核最高頻率5.0/3.8GHz,核顯單元128個、頻率2.3GHz,支持vPro。 酷睿Ultra 7 155HL:P核頻率降至4.8GHz,核顯頻率降至2.25GHz,不支持vPro。 酷睿Ultra 5 135HL:4+8+2 14核心18線程,三級緩存18MB,P/E核最高頻率4.6/3.6GHz,核顯頻率2.2GHz,支持vPro。 酷睿Ultra 5 125HL:P核頻率降至4.5GHz,核顯減至112單元、2.25GHz頻率,不支持vPro。 UL系列默認基礎功耗15W,最高28W、最低12W,也是P核基準頻率不同。 酷睿Ultra...

英特爾帶來Meteor Lake-PS系列處理器:支持LGA 1851插座,針對邊緣計算市場

在德國紐倫堡舉辦的Embedded World大會上,英特爾和旗下的Altera宣布推出針對邊緣計算優化的新款處理器、FPGA和可編程解決方案,將人工智慧(AI)功能擴展到邊緣計算領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Meteor Lake-PS系列的酷睿Ultra處理器。 在已經出現工程樣品的情況下,幾經反轉後英特爾取消了用於桌面平台的Meteor Lake,在消費市場上僅面向移動平台。不過隨著前一段時間用於邊緣計算的新款工業主板曝光,人們才發現英特爾通過另外一種方式,讓支持LGA 1851插座的Meteor Lake-S復活,客戶端計算群組遺棄的方案轉變為Meteor Lake-PS出現在網絡和邊緣群組的產品線中。 Meteor Lake-PS系列以TDP劃分為45W和15W型號,前者後綴為「HL」,提供了酷睿Ultra 7與酷睿Ultra 5,後者後綴為「UL」,提供了酷睿Ultra 3,全部共計9款產品。 同時45W型號的核顯為Intel Arc GPU,15W型號的核顯為Intel Graphics,這種區分與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酷睿Ultra處理器相同。 Meteor Lake採用了第二代混合架構技術,P-Core啟用Redwood Cove架構,取代了Golden Cove架構,E-Core改用了Crestmont架構,替換掉Gracemont架構。此外,還新加入了低功耗的LPE-Core,同時引入的NPU可以更好地分擔不同的AI任務,這也是英特爾宣傳的主要賣點。 英特爾計劃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Arrow Lake-S,也就是酷睿Ultra 2系列處理器,同樣採用LGA 1851插座,不知道配套的800系列主板是否支持這些Meteor Lake-PS系列處理器。 ...

英特爾入門級Meteor Lake出現:酷睿Ultra 5 115U

英特爾去年末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AI無處不在,創芯無所不及」的2023英特爾新品發布會暨AI技術創新派對,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酷睿Ultra處理器閃亮登場,共有11款型號。過去幾個月里,我們已經看到搭載了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的各類產品,不過最近一款新的酷睿Ultra處理器出現在了官網,型號為酷睿Ultra 5 115U。 根據英特爾的資料,顯示酷睿Ultra 5 115U為2P+4E+2LPE配置,共8核心10線程。相比於其他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酷睿Ultra 5 115U是唯一一款E-Core減半的型號,同時銳炬顯卡僅擁有3個Xe核心,也是唯一一款少於4個Xe核心的型號,屬於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里定位最低的一款產品。不過英特爾保留了完整的NPU,意味著其更側重於AI任務。 加上酷睿Ultra 5 115U,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的型號將增至12款,包括: Core Ultra 5 115U -2P+4E+2LPE,3 Xe-Core Core Ultra 5 125H- 4P+8E+2LPE,7 Xe-Core Core Ultra 5 125U-2P+8E+2LPE,4 Xe-Core Core...

超能課堂(327):何為酷睿Ultra?新一代Meteor Lake架構詳解

兩年前推出的Alder Lake處理器可以說是英特爾的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這是混合架構x86處理器首次大規模推向消費市場,它和它的後繼者Raptor Lake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產品,也為後續產品打下基礎。年末推出的Meteor Lake架構酷睿Ultra是英特爾今年最重磅的產品,它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其計算模塊首次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打造,使Meteor Lake成為英特爾史上能效最高的客戶端平台。 同時Meteor Lake是英特爾首款內置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的CPU,新一代處理器主打的就是AI人工智慧,讓PC進入AI時代,全新的處理器通過踐行XPU戰略,為高能效AI PC做出了進一步創新。 接下來我們來快速的看下組成Meteor Lake的四個模塊: 計算模塊採用最新的Intel 4製程工藝,包含6個P-Core與8個E-Core,性能核架構升級至Redwood Cove,能效核升級至Crestmont架構,依然使用環形總線。 SOC模塊裡麵包含了全新的低功耗島E-Core,用與新型低功耗負載,進一步優化節能與性能間的平衡。NPU也整合在SOC模塊內,還有包括一些常規的連接模塊,Wi-Fi 6E和藍牙模塊是整合在SOC模塊內的,如果想用Wi-Fi 7則需要外接,以往整合在核顯裡面的媒體處理計算單元現在也整合到了SOC模塊內,還包含顯示輸出單元和內存控制器,支持8K HDR和AV1格式的視頻編解碼,支持HDMI 2.1與DP 2.1的視頻輸出,這個SOC模塊就相當於一個迷你的小CPU。 圖形模塊採用了Intel最新的ARC圖形架構,Meteor Lake能夠提供上一代兩倍的圖形性能,能夠在核顯中提供獨顯級別的性能,支持光線追蹤,有更全面的DX12功能集。 IO模塊就如它的名字那樣是用來提供IO擴展的,內部整合了Thunderbolt 4和PCIe 5.0控制器,還有視頻輸出的物理層也在IO模塊裡面,為IO擴展提供了非常好的靈活性。 酷睿Ultra處理器最多擁有6P+8E+2LPE,共22線程,最高睿頻5.1GHz,支持LPDDR5/5x-7467和DDR5-5600內存,前者最大容量64GB,後者則能到96GB。處理器提供8條PCIe 5.0和20條PCIe 4.0,當中IO模塊提供了8條PCIe 5.0和8條PCIe 4.0,SOC模塊則提供了12條PCIe 4.0。接口方面,支持DP 2.1和HDMI 2.1視頻輸出,提供多達4個Thunderbolt 4接口,2個USB 3和10個USB 2,還有兩個SATA 3.0口,接口相當豐富。 來看具體產品,首款酷睿Ultra處理器包括H和U後綴的產品各四款,其中H系列的最多6P+8E+2LPE,最頂級的型號是酷睿Ultra 7 165H,最大睿頻5.0GHz,配備Intel Arc GPU,擁有8組完整的Xe核心,而酷睿Ultra 5的少兩個P-Core,只有4P+8E+2LPE,核顯也只有7組Xe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酷睿Ultra 7/5的H系列處理器基礎功耗是28W,它的定位其實更接近上代的P系列,主要是針對輕薄本的,最大睿頻功耗有64W和115W兩檔,具體看OEM廠家怎麼設計產品,如果廠商是按28W基礎功耗去設計產品的話,最大睿頻功耗就是64W,如果按38W或40W去設計產品的話,最大睿頻功耗則是115W。U系列的處理器應該是換了計算和圖形模塊,最多隻有2P+8E+2LPE,GPU也只有4組Xe核心,四款產品全部都只有頻率上的差別,最頂級型號是酷睿Ultra 165U,最大睿頻4.9GHz,基礎功耗15W,最大睿頻功耗57W,需要指出的是,U系列不支持PCIe 5.0,但PCIe通道數量和H系列一樣。2024年第一季度還會推出頂級的酷睿Ultra 9 185H,最大睿頻提升至5.1GHz,為了提供更好的性能它的基礎功耗直接被設置為45W,最大睿頻功耗115W。另外還有兩款U系列的產品,它們的最後一位數字從5變成了4,最大區別在內存支持上面,它們只支持LPDDR5/5x-6400內存,最大內存容量64GB。 Intel 4和Foveros封裝 根據IDM...

英特爾Meteor Lake特殊測試晶片曝光:帶有兩個計算模塊

近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酷睿Ultra處理器。其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包括了首次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的計算模塊,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 近日有網友展示了一款Meteor Lake特殊測試晶片,用於熱測試使用,與正常的Meteor Lake-P晶片不同,上面帶有兩個計算模塊。 圖:上圖為Meteor Lake特殊測試晶片,下圖為正常的Meteor Lake-P晶片 帶有兩個計算模塊的設計並不少見,比如AMD就在高端Ryzen處理器上配置了兩個CCD,提供了12或16核心的型號。理論上如果是兩個相同的計算模塊,那麼大小應該是一樣的,而這款Meteor Lake特殊測試晶片的兩個計算模塊大小有些不同,右側的模塊比左側的模塊寬了約10%至15%,這種情況下更有可能是一個P-Core計算模塊搭配一個E-Core計算模塊。 如果英特爾圍繞P-Core和E-Core單獨打造計算模塊,那麼就能選擇不同的工藝製造P-Core和E-Core,比如Intel 4工藝製造P-Core計算模塊,台積電(TSMC)的6nm工藝製造E-Core計算模塊。目前英特爾已經選擇了台積電的6nm工藝製造SoC模塊上的兩個LP E-Core,所以使用相同工藝製造帶有更多E-Core的模塊並不是奇怪的事。 英特爾並沒有發布Meteor Lake-P晶片,傳言已經取消了,目前僅有Meteor Lake-H和Meteor Lake-U。如果英特爾決心要為桌面平台提供Meteor Lake晶片,那麼更有可能採用雙計算模塊的設計。無論是否推出對應的產品,顯然英特爾已經在嘗試不同的計算模塊布局。 ...

Intel酷睿Ultra隆重登場:28W能效逆天 AI性能領先競品5.4倍

作為Intel 1971年首款微處理器4004誕生以來變革幅度最大的產品,代號Meteor Lake的第一代酷睿Ultra今天終於正式發布了!相關筆記本、迷你機產品也會陸續發布上市。 有關於,之前我們已經做過深度解析,,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今天,重點講講大家非常關心的具體型號、性能。 【型號規格解析】 閒話少敘,直入正題: 以上就是酷睿Ultra家族的全部產品型號、規格參數,分為H、U兩大系列。 注意上市分為兩波,第一批首發的是28W H、15W U,更高功耗的45W H、更低功耗的9W U則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包括唯一的酷睿Ultra 9。 28W H系列有四款型號,最高端是酷睿Ultra 7 165H,6+8+2 16核心22線程,三級緩存24MB,P核、E核加速頻率分別為5.0GHz、3.8GHz。 集成Arc 8銳炫核顯,共有8個Xe核心(128個XMX引擎),最高頻率可達2.3GHz,支持硬體光追、DX12 Ultimate、XeSS、AV1編解碼。 酷睿Ultra 7 155H P核加速頻率降至4.8GHz,核顯加速頻率降至2.25GHz。 酷睿Ultra 5 135H/125H去掉了2個P核,改為4+8+2 14核心18線程、18MB三級緩存,P核加速頻率分別為4.6/4.5GHz,E核最高都是3.6GHz。 核顯降級為Arc 7,也就是7個核心,頻率則都是2.2GHz。 28W H系列四款的基礎功耗是28W,最高睿頻功耗64W,其實就相當於12/13代酷睿的P系列,但因為能效延展性非常好,OEM廠商可以就基礎功耗設定在38W或者40W這樣更高的檔次,睿頻功耗就能達到115W。 15W U系列也是四款型號,酷睿Ultra 7...

2023英特爾新品發布會:全新酷睿Ultra讓用戶感受AI技術的魅力

2023年12月15日下午3點,2023英特爾新品發布會暨AI技術創新派對在北京舉辦,主題為「AI無處不在,創芯無所不及」。毫無疑問,活動的主角是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酷睿Ultra處理器,同時也將是代號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在中國的首次亮相。 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代表了其40年來最重大的架構變革,為CPU計算、圖形、電源、電池續航和AI體驗等各個方面都帶來出色表現。英特爾迅馳技術讓筆記本電腦通過Wi-Fi連接開啟無線上網時代,AI PC則代表著20年來PC體驗的又一巨大變革。 酷睿Ultra處理器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其計算模塊首次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打造,帶有基於Redwood Cove架構的P-Core和基於Crestmont架構的E-Core;核顯採用了全新的Alchemist Xe-LPG設計;SOC模塊裡麵包含了2個全新的LP E-Core,用於新型低功耗負載,進一步優化節能與性能間的平衡。同時酷睿Ultra處理器還採用了英特爾首個用於客戶端的片上AI加速器「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將高能效AI加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帶來2.5倍於上一代產品的能效表現。 酷睿Ultra處理器最多擁有6P+8E+2LPE,共22線程,最高睿頻5.1GHz。其支持LPDDR5/5x-7467和DDR5-5600內存,前者最大容量64GB,後者進一筆提升至96GB。處理器本身提供了8條PCIe 5.0和20條PCIe 4.0,當中8條PCIe 5.0是給顯卡的,12條PCIe 4.0可分配給SSD,剩下8條PCIe 4.0可自行分配。接口方面,支持DP 2.1和HDMI 2.1視頻輸出,提供多達4個Thunderbolt 4接口,2個USB 3和10個USB 2,另外還有兩個SATA 3.0接口。 目前公布的酷睿Ultra處理器共有11款,首批上市包括了H和U後綴的產品各四款,共8款。其中H系列的最多6P+8E+2LPE,最頂級的型號是酷睿Ultra 7 165H,最大睿頻5.0GHz,配備銳炫GPU,擁有8組完整的Xe核心,酷睿Ultra 5減少了2個P-Core,只有4P+8E+2LPE,核顯也降至7組Xe核心。酷睿Ultra 7/5的H系列處理器基礎功耗是28W定位接近上一代的P系列,主要針對輕薄本,最大睿頻功耗有64W和115W兩檔。U系列最多隻有2P+8E+2LPE,核顯也只有4組Xe核心,最頂級型號是酷睿Ultra...

英特爾發布Meteor Lake架構酷睿Ultra處理器:擁有更好能耗表現和AI性能

今天英特爾正式推出了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也就是大家久等了的Meteor Lake,它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先進封裝技術連接,這是相當重大的改進,而且它是英特爾首款內置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的CPU,新一代處理器主打的就是AI人工智慧,讓PC進入AI時代,全新的處理器通過踐行XPU戰略,為高能效AI PC做出了進一步創新。 Meteor Lake由計算模塊、SOC模塊、圖形模塊和IO模塊所組成。計算模塊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包含6個P-Core與8個E-Core,性能核架構升級至Redwood Cove,能效核升級至Crestmont架構。 SOC模塊裡麵包含了兩個全新的LP E-Core,用於新型低功耗負載,進一步優化節能與性能間的平衡。NPU也整合在SOC模塊內,還有包括一些常規的連接模塊,Wi-Fi 6E和藍牙模塊是整合在SOC模塊內的,如果想用Wi-Fi 7則需要外接,以往整合在核顯裡面的媒體處理計算單元現在也整合到了SOC模塊內,還包含顯示輸出單元和內存控制器,支持8K HDR和AV1格式的視頻編解碼,支持HDMI 2.1與DP 2.1的視頻輸出,這個SOC模塊就相當於一個迷你的小CPU。 圖形模塊採用了最新的ARC圖形架構,Meteor Lake能夠提供上一代兩倍的圖形性能,能夠在核顯中提供獨顯級別的性能,支持光線追蹤,有更全面的DX12功能集。IO模塊整合了Thunderbolt 4和PCI-E 5.0控制器,還有視頻輸出的一部分也在IO模塊裡面,為IO擴展提供了非常好的靈活性。 酷睿Ultra處理器最多擁有6P+8E+2LPE,共22線程,最高睿頻5.1GHz,支持LPDDR5/5x-7467和DDR5-5600內存,前者最大容量64GB,後者則能到96GB。處理器提供8條PCIe 5.0和20條PCIe 4.0,當中8條PCIe 5.0是給顯卡的,12條PCIe 4.0可分配給SSD,剩下8條PCIe 4.0可自行分配。接口方面,支持DP 2.1和HDMI 2.1視頻輸出,提供多達4個Thunderbolt 4接口,2個USB 3和10個USB 2,還有兩個SATA 3.0口,接口相當豐富。 隨著NPU的引入,再加上原來的CPU和GPU,酷睿Ultra處理器里就有三個不同的單元可以執行各種AI運算,加起來一共可提供34TeraOPS的算力,而CPU、GPU和NPU的特性各不相同,可以各自分擔不同的AI任務,也可以協同工作,具體看程序怎麼調度。 來看具體產品,首款酷睿Ultra處理器包括H和U後綴的產品各四款,其中H系列的最多6P+8E+2LPE,最頂級的型號是酷睿Ultra 7 165H,最大睿頻5.0GHz,配備Intel Arc GPU,擁有8組完整的Xe核心,而酷睿Ultra 5的少兩個P-Core,只有4P+8E+2LPE,核顯也只有7組Xe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酷睿Ultra 7/5的H系列處理器基礎功耗是28W,它的定位其實更接近上代的P系列,主要是針對輕薄本的,最大睿頻功耗有64W和115W兩檔,具體看OEM廠家怎麼設計產品,如果廠商是按28W基礎功耗去設計產品的話,最大睿頻功耗就是64W,如果按38W或40W去設計產品的話,最大睿頻功耗則是115W。 U系列的處理器應該是換了計算和圖形模塊,最多隻有2P+8E+2LPE,GPU也只有4組Xe核心,四款產品全部都只有頻率上的差別,最頂級型號是酷睿Ultra 165U,最大睿頻4.9GHz,基礎功耗15W,最大睿頻功耗57W。 明年第一季度還會推出頂級的酷睿Ultra 9 185H,最大睿頻提升至5.1GHz,為了提供更好的性能它的基礎功耗直接被設置為45W,最大睿頻功耗115W。另外還有兩款U系列的產品,它們的最後一位數字從5變成了4,最大區別在內存支持上面,它們只支持LPDDR5/5x-6400內存,最大內存容量64GB。 其實從酷睿Ultra H系列的功耗設置我們就能看得出Meteor Lake主要是針對輕薄筆記本的,它在節能和低功耗AI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核顯性能也大幅增強,這些都是輕薄本所需要的,而遊戲本方面還是得看Raptor Lake,關於Meteor Lake處理器的架構我們會另外出個長篇進行解析。 性能方面,官方做了酷睿Ultra...

微軟曝光英特爾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陣容:共11款Meteor Lake產品

近日有網友發現,微軟Windows 11 22H2/23H2作業系統支持列表曝光了英特爾即將發售的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陣容,也就是備受市場期待的Meteor Lake。 由於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很快就會上市了,微軟在Windows作業系統中提前做好准備並不會令人感到驚訝。這次的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共有11款,包括: Core Ultra 5 125H Core Ultra 5 125U Core Ultra 5 134U Core Ultra 5 135H Core Ultra 5 135U Core Ultra 7 155H Core Ultra 7...

Intel Core Ultra 7 155H實機跑分曝光:核顯性能出色,但總體有待優化

Intel將在今年12月14日的發布會上正式發布Meteor Lake處理器,它們將會被命名為Core Ultra,隨著發布日期的臨近,各種跑分泄露信息都會流出來。 近日,有網友在B站投稿了一期名為《全網首測Intel Core Ultra 7 155H》的視頻,曝光了其CPU和核顯的跑分信息。這款搭載Intel Core Ultra 7 155H的筆記本電腦疑似為三星即將發布的新款Galaxy Book。在Cinebench R23中,其CPU單核成績僅為1483分,弱於i7-1165G7(視頻顯示為1532分),多核成績則為11616分,性能與i7-1360P相當,整體表現不及預期,大機率與優化未到位有關。核顯性能方面,Intel Core Ultra 7 155H所集成的Arc核顯在3D Mark Time Spy的成績為3077分,超過了當前熱度較高的銳龍7-7840HS所搭載的Radeon 780M核顯,然而視頻中並沒有提及與核顯性能關系較大的內存參數規格。 根據此前報導過的消息,同樣搭載IntelUltra 7 155H的惠普新款Spectre X360筆記本電腦內存配置也為16GB起步,規格參數為LPDDR5X-6400MHz,最高可選32GB。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官方頁面註明了英特爾Arc核顯要求系統配置至少具有雙通道16GB內存。 視頻的最後再次確認了Intel...

Core Ultra 7 155H新的核顯跑分顯示:性能已經超越Radeon 780M

上星期Geekbench上出現了Core Ultra 7 155H處理器的核顯跑分成績,現在又有這顆處理器的新核顯成績出現,這次不是Geekbench 5而是Geekbench 6的測試,而且測試成績比上次好不少,現在成績已經超過AMD Radeon 780M核顯了。 這次是華碩Zenbook 14的跑分結果,搭載了Core Ultra 7 155H處理器和32GB內存,這款處理器採用Intel Arc Xe-LPG架構核顯,擁有8組Xe-Core共128個Xe矢量引擎,核顯頻率2250MHz,處理器擁有6個P-Core,8個E-Core和2個LP E-Core,16核22線程,最大睿頻4.8GHz,看上去頻率和上次一樣,但很明顯華碩這台的TDP設置更高,這讓核顯能發揮出更強的性能。 在Geekbench 6的OpenCL測試中Core Ultra 7 155H的核顯得分為33948,而AMD Ryzen 9 7940HS搭載的Radeon 780M核顯在這測試中得分為30585,可見性能已經超越了AMD目前最強核顯,而桌面級的Arc A380在該測試得分為37105,這核顯和它的性能差距還不到10%。 Meteor Lake的核顯性能確實強勁,當然了OpenCL的測試結果並不存在廣泛代表性,實際遊戲性能是怎麼樣還有待觀察。 ...

2023年全球筆電出貨量預計減少10.2%,2024年將恢復增長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發表了最新的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將達到1.67億台,按年減少10.2%,明年市場將恢復至健康的供需循環,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商務終端市場緩慢釋放的購機需求,以及部分Chromebook和遊戲/電競本需求增加,預計出貨量將達到1.72億台,按年增加3.2%。 目前人工智慧(AI)成為了業界的熱門話題,英特爾CEO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近期的采訪中也看好AI PC的前景,認為未來兩年裡AI PC的出貨規模將達到1億台。不過AI PC屬於新興細分市場,現階段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只能從軟硬體兩方面角度切入。 軟體方面,微軟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基礎打造的AI助手Copilot已正式上線,需要用戶使用Windows 11作業系統,同時Microsoft 365企業用戶也可以導入AI處理能力。硬體方面,終端設備具備AI處理能力是廠商的著眼點,比如接下來搭載Meteor Lake的新款筆記本電腦,普遍以配備神經加速引擎結合客戶端AI應用,不再依賴雲端,可離線進行AI推理的生產需求,這應該是未來AI PC的基礎。 TrendForce認為,由於AI PC還在發展初期,相關的軟硬體的升級成本較高,主要應用范圍集中在高端商務用戶及內容創作者,這是以AI處理能力換取更高的生產力效率,不過這不一定能刺激額外的需求,大多數情況下仍將伴隨換機過程自然更替。 ...

Intel 52年來最大變革 酷睿Ultra官宣12月14日發布

Intel官方宣布,將於2023年12月14日22點舉辦主題為“AI Everywhere”(AI無處不在)的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代號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處理器、代號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其實在9月底的創新技術大會上,Intel就已經披露了這個時間,這次是公開宣布。 ,首次在消費級領域採用分離式模塊化架構,升級全新的Intel 4製造工藝和封裝技術、全新的CPU架構與3D高性能混合架構、全新的銳炫GPU核顯、全新的NPU AI引擎。 不過,酷睿Ultra僅限主流和輕薄筆記本領域,已知型號包括: H45系列的酷睿Ultra 9 185H、酷睿Ultra 7 165H/155H、酷睿Ultra 5 135H/125H U15系列的酷睿Ultra 7 155U、酷睿Ultra 5 125U U9系列的Ultra 7 164U、酷睿Ultra 5 134U ,平台兼容,Chiplet設計由四晶片簡化為雙晶片,但增加到最多64核心128線程,在同樣的功耗水平下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存儲速度。 明年,Intel將推出首次純E核設計的Sierra Forest,最多雙芯堆疊288核心288線程,還有純P核的Clearwater Forest,都升級Intel 3製造工藝。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放出正式活動公告:12月14日發布Meteor Lake和Emerald Rapids

在9月份的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上他們已經對外公布了Meteor Lake架構的大致設計,但具體產品以及CPU性能這些都得等到具體發布時才公布,而發布日期他們其實在此前的媒體預告中就說過了,是12月14日,現在英特爾放出了具體的活動通告,他們將在今年12月14日舉行主題為「AI Everywhere」的活動,並在活動上正式發布代號為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處理器,以及代號為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這次活動明確重點在AI人工智慧,Emerald Rapids這種伺服器處理器就不用說了,必然有專用的AI加速引擎,而Meteor Lake在此前的架構介紹上也明確說明引入了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組成了CPU、GPU、NPU三個不同的AI運算核心,讓不同的處理器單元在多種AI任務中實現性能核功耗的平衡,關於Meteor Lake架構的具體分析可以翻閱我們此前寫的《Meteor Lake架構詳解:全新LP E-Core和NPU引入,讓PC進入高能效AI時代》,總的來說是一個相當注重AI支持的處理器架構。 關於Meteor Lake的具體規格,目前可以確定它最多擁有6個P-Core和8個E-Core,SoC模塊內還有2個LP E-Core,P-Core架構升級為Redwood Cove,E-Core則升級為Crestmont。GPU模塊採用升級過的Xe-LPG架構,引入了Arc A系列獨顯的一些技術,與上一代的核顯相比,Xe核心從6個增加到8個,增長了33%,幾何圖形渲染管線數量翻倍,並且加入了8個光追單元,核顯的提升還是很大的。 而關於第五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Emerald Rapids,它依然採用現有的Eagle Stream平台,核心為Raptor Cove,也就是現在13/14代酷睿的內核,採用Intel 7工藝,核心數量增加至64個,配備320MB的L3緩存和128MB的L2緩存。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活動消費級平台應該會專注於酷睿Ultra處理器,並圍繞著Meteor Lake而展開,但新一代移動處理器依然會包括Raptor Lake Refresh,包括高性能的酷睿第14代HX系列處理器以及面向低功耗平台的酷睿100 U系列,會不會一同發布還不得而知。 ...

Intel酷睿Ultra U系列超低功耗版首曝:只需區區9W

Intel將在12月14日正式發布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開啟AI PC的新時代。 型號方面,此前已經知道H系列的五款,包括酷睿Ultra 9 185H、酷睿Ultra 7 165H/155H、酷睿Ultra 5 135H/125H,包括6+8+2 16核心、4+8+2 14核心兩種配置,最高頻率5.1GHz,熱設計功耗預計35-45W。 現在,我們首次獲悉了U系列超低功耗版的型號命名。 其中,15W U15系列有酷睿Ultra 7 155U、酷睿Ultra 5 125U,9W U9系列有酷睿Ultra 7 164U、酷睿Ultra 5 134U。 具體規格一無所知,但肯定是減少核心、降低頻率。 來源:快科技

官方確認酷睿第14代是最後一代酷睿i系列,以後是酷睿Ultra的時代

Intel昨天晚上正式發布了酷睿第14代桌面處理器,這也是最後一代採用原有品牌命名的產品,這其實在今年6月份,Intel那邊就宣布酷睿品牌將迎來重大升級,自Meteor Lake架構開始,處理器的命名方法會從酷睿i**,變成酷睿(Ultra)**,所以這是最後的一代酷睿i9、酷睿i7、酷睿i5、酷睿i3,不會有酷睿第15代處理器。 實際上Intel官網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復,從Meteor Lake開始會採用酷睿/酷睿Ultra的命名方式,不再強調代數,這是為了強化品牌概念,並方便用戶挑選,酷睿Ultra是為了發燒友而生的新架構產品,而酷睿則是為主流受眾而設計的。 Raptor Lake Refresh會是最後一代採用原有品牌方案命名的產品,該架構不單只有桌面產品,還包括筆記本頂級的HX系列處理器,命名方法與舊的保持一致。 但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一個叫Raptor Lake-U Refresh的東西,這是面向輕薄筆記本的,它們將會採用新的命名方式,如果覺得頭暈的話可以看下表: 首批酷睿Ultra只有酷睿Ultra 9、酷睿Ultra 7、酷睿Ultra 5三個子系列,而酷睿則包括酷睿7、酷睿5、酷睿3,具體命名規格還不太清楚,現在各測試資料庫流出的酷睿Ultra型號規則都不太一樣,還不太好判斷。 ...

第一次EUV極紫外光刻 Intel 4工藝官宣大規模量產

Intel官方宣布,已經開始採用EUV極紫外光刻技術,大規模量產Intel 4製造工藝。 這是Intel首個採用EUV生產的製程節點,對比前代在性能、能效、電晶體密度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 Intel 4工藝首發用於代號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處理器,將在12月14日正式發布,面向主流和輕薄筆記本。 關於Intel 4工藝更詳細的技術介紹,可參考——《》 目前,Intel正在穩步推進“四年五個製程節點”計劃。 其中,Intel 7和Intel 4已實現大規模量產,前者用於12/13/14代酷睿。 Intel 3正在按計劃推進,目標是2023年底。 明年上半年,Intel將推出首個採用Inte 3工藝的Sierra Forest至強處理器,基於E核架構,最多288核心,隨後是同樣Intel 3工藝、P核設計的Granite Rapids。 Intel 20A和Intel 18A同樣進展順利,目標是2024年,將首次採用RibbonFET全環繞柵極晶體、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 此外,Intel即將推出面向代工服務客戶的Intel 18A製程設計套件(PDK)。 來源:快科技

Intel發大招 Windows筆記本續航超過Mac指日可待?

這陣子數碼圈最熱鬧的事,應該就是手機界的“ 科技春晚 ”了。 但就在大夥兒的注意力都被新手機吸走的時候,隔壁鼓搗電腦處理器的 Intel ,最近整了一個大動靜出來。 同樣是在這個月, Intel 在加州召開的 Intel Innovation 技術創新大會上,老當益壯的 69 歲的 Intel CEO 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在全場觀眾面前做了兩個伏地挺身,引得台下一陣叫好。 隨後他介紹了最新的至強產品線、Intel 4 工藝,以及和我們最相關的、即將在筆記本平台上搭載的Meteor Lake 酷睿 Ultra 處理器架構。 我今天重點跟大家聊聊最後一個,因為這個新架構的發布,Windows 筆記本的續航,從此以後很有可能會追平蘋果。 用 Intel...

酷睿Ultra 165H跑分曝光:16核心22線程、可睿頻至5GHz

雖然離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正式發布還有一段距離,但近期相關信息在GeekBench網站上被揭露。 這次帶來的是酷睿Ultra 7 165H,跑出了單核2502、多核12545的成績,從對比來看,它的多核很接近酷睿i7-13700H的成績。 它擁有6顆性能核心和10顆能效核,共16核22線程,基礎頻率為3.8GHz,最高睿頻為5GHz,配有4MB的二級緩存和24MB的三級緩存。 不過該處理器此時還處於打磨階段,真實性能有待考察。 據悉,新一代Meteor Lake酷睿Ultra處理器,將採用Intel 4工藝和台積電5nm工藝打造,使用第二代混合架構技術,P核心會採用全新Redwood Cove架構,E核為Crestmont架構。 該系列處理器將於12月14日正式發布,首次集成NPU神經網絡單元,拉開AI PC時代的大幕,通過雲與PC的協作,從根本上改變、重塑和重構PC體驗。 來源:快科技

Intel酷睿Ultra桌面版復活?一個美麗的誤會

Intel執行副總裁、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日前接受采訪時稱,,將在2024年發布,架構和移動版完全一致。 但此前的各種跡象都表明,Intel 4工藝的酷睿Ultra只會用在主流筆記本和輕薄本,高端遊戲本和桌面都是14代酷睿,而桌面版的酷睿Ultra因為不達標而被取消。 難道,Intel又搞定了酷睿Ultra的桌面版?還是類似五代酷睿那樣的移動核心、桌面封裝特別版? 現在可以證實,Holthaus的說法不算對也不算錯,只能算是一個錯誤,因為他所謂的酷睿Ultra桌面版,其實是用在一體機內,本質上還是移動版,並不是單獨零售。 Intel的一位發言人解釋說,Meteor Lake是高能效架構,會用於創新的移動、桌面設計,包括一體機這樣的桌面形態,更多產品細節將在未來分享。 不過,我們很少會把一體機劃入桌面范疇,它和台式機是截然不同的形態,要麼使用移動處理器,要麼使用低功耗桌面處理器。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澄清Meteor Lake登陸桌面說法:用於一體機等設備,並非LGA 1851平台

近日英特爾客戶端計算業務(CCG)執行副總裁兼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接受了媒體PC World的采訪,確認Meteor Lake會在2024年登陸桌面平台。由於該說法與過去一段時間的消息有較大的出入,引來了不少玩家的關注。 據Computerbase報導,英特爾官方針對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的說法作出了澄清,表示Meteor Lake是一種節能架構,將為移動平台和桌面平台提供支持,比如一體機(AIO)等設備,未來會有更多的產品細節分享。 簡單來說,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的意思應該是Meteor Lake會出現在桌面平台,不過並不是以LGA 1851插座的形式出現,而是以BGA封裝等形式,也就是將移動處理器放到桌面平台使用而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或多或少可以確認英特爾已經取消掉Meteor Lake-S,新一代LGA 1851平台的首款產品要等到Arrow Lake-S出現。 ...

Meteor Lake的核顯有兩個版本:大的有8組Xe-Core,小的減半

Intel在Innovation 2023活動上隆重介紹了他們的新一代Meteor Lake處理器架構,它的最大特色就是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這種模塊化設計讓產品更具靈活性與可擴展性。不過活動上只具體介紹了SOC和顯示模塊,其他模塊並沒有展開細說,具體產品的型號、規格還有性能都沒有提及,後續要等到12月14日發布時才會公開。 但Hardwareluxx的編輯Andreas Schilling注意到一些看起來很有趣的Meteor Lake相關商品,從他發出來的照片來看,Meteor Lake的顯示模塊至少有兩種配置,一個是會議上提到的擁有8組Xe-Core的GPU,而另一個則是沒提及的,只有4組Xe-Core的GPU,它們都採用新的Xe-LPG架構。 其實Intel歷代處理器的核顯都有不同規格,Alder Lake與Raptor Lake就有32組EU的GT1和64組EU的GT2兩個版本,只不過以前是CPU採用整體設計,而現在由於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更換GPU模塊會更加便利,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型號。 與Raptor Lake的Xe-LP核顯架構相比,Meteor Lake的Xe-LPG架構核顯預計能帶來兩倍的性能提升,並且支持光線追蹤功能,Intel非常重視該架構在10W時的遊戲表現,可能他們想在掌機領域與AMD採用RDNA 3架構的處理器爭奪市場。 ...

英特爾確認會有Meteor Lake-S:將於2024年登陸桌面平台

數個月前,曾反反復復出現有關Meteor Lake的桌面版本Meteor Lake-S是否被英特爾取消的報導。隨著英特爾宣布酷睿品牌將迎來重大升級,將其拆分為針對旗艦級的全新英特爾酷睿Ultra,以及針對主流級產品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品牌,最終確認第14代酷睿處理器為Raptor Lake-S Refresh,似乎一切已塵埃落定。 近日,英特爾客戶端計算業務(CCG)執行副總裁兼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接受了媒體PC World的采訪,確認英特爾會在2024年面向桌面平台發布Meteor Lake-S,並不像外界猜測的那樣,將桌面平台與移動平台拆分成兩套架構的打算。 作為負責英特爾消費端幾乎所有事項的負責人,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這番表態就是一錘定音。按照英特爾的計劃,明年將發布Arrow Lake-S,如果在Raptor Lake-S Refresh和Arrow Lake-S中間再加入Meteor Lake-S,不知道產品線具體該如何安排。 此前就有人猜測,Arrow Lake-S和Meteor Lake-S可能包含在同一個產品陣容里。傳聞Meteor Lake-S最高只提供酷睿i5型號,最高規格為6P+8E+2E,共22線程,對應TDP僅為35W和65W,這意味著既沒有高端型號,也沒有面向發燒友的K/KF產品。Arrow Lake-S對應的TDP覆蓋了35W、65W和125W,會有最頂級的酷睿i9型號。 上個月還有網友發布了一張疑似Meteor Lake-S的實物照片,有著比Raptor Lake-S更大的集成散熱器(IHS),看起來似乎是支持新一代的LGA 1851插座。 ...

都被騙了?Intel官方確認 酷睿Ultra死而復生

Intel最初計劃在Meteor Lake這一代產品上更換,但因為新的Intel 4工藝不夠成熟,性能上不去,所以只能用於主流和輕薄筆記本,而高端遊戲本、桌面都由13代酷睿的升級版14代酷睿來撐場面。 事實上,Meteor Lake-S桌面版一度曾經做出樣品,但最終被砍掉。 Meteor Lake-S桌面版樣品 就在的時刻,Intel執行副總裁、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卻給出了驚人的說法。 他確認,Meteor Lake確實會有桌面版,將在2024年發布,架構和移動版是完全一致的! 從目前的情況看,Meteor Lake不可能突然變得足夠高性能,達到i9-13900K這樣的性能,畢竟已經可以基本確認,i9-14900K等首批六款K/KF型號將在10月17日發布,主流和低功耗版本的型號也已經流出。 所謂的Meteor Lake桌面版,極有可能類似當年Boardwell五代酷睿唯二的桌面版i7-5775C、i5-5675C,本質上仍然是移動版本,只不過改成了桌面封裝接口,當然不可能是下一代LGA1851,而肯定是現在的LGA1700。 理論上,這樣的產品型號不會多,也算是Meteor Lake最後的倔強了,但是也不排除完全可以滿足65W主流市場需求,畢竟6+8核心用於i5、i3系列是足夠了。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AI加持或推高售價,傳首批搭載Meteor Lake的筆電定價超1500美元

英特爾已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聖何塞舉辦的「Intel Innovation」峰會上宣布,新一代面向移動平台的酷睿Ultra第1代處理器,也就是Meteor Lake將會在今年12月14日上市。 Meteor Lake處理器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其計算模塊首次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打造,帶有基於Redwood Cove架構的P-Core和基於Crestmont架構的E-Core;核顯採用了全新的Alchemist Xe-LPG設計;新引入的NPU可以更好地分擔不同的AI任務。 據UDN報導,Meteor Lake在12月14日上市的時候,英特爾的合作夥伴都將推出各自的設計,不過首批搭載新款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並不便宜,最終售價超過50000元新台幣,約合1555.4美元/人民幣11355元。 在這次現場活動中,Acer營運長高樹國在現場宣布推出Swift筆電,並進行了演示,可以預見Acer將是首批推出Meteor Lake筆電的廠商之一,而英特爾的公版參考設計也可能與Acer有關。有市場人士表示,部分廠商可能會較為保守,選擇等到2024年再推出Meteor Lake筆電。用戶很可能在上市之初並不能拿到產品,其中大部分要等到2024年初。 英特爾並沒有公布Meteor Lake處理器的具體價格,不過重點宣傳的人工智慧計算功能可能會提高終端設備的定價。AI是近期科技行業流行詞,廠商將其作為新產品的主要賣點是可以預料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讓Meteor Lake筆電更加迎合高性能的定位,發售初期的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

Intel史上最大變革 酷睿Ultra架構、技術深入解讀:一分為四絕了

前言:這次是酷睿Ultra 不是14代酷睿 8月底去了趟馬來西亞,一方面,另一方面參加了Meteor Lake技術分享,全面了解了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的架構設計、技術特性。 現在,終於可以和大家分享了! 首先再“科普”一下1代酷睿Ultra、14代酷睿的關系,因為Intel這次的產品和命名體系確實有點混亂,別說普通玩家,很多業內人士也一直分不清…… 今年6月15日,Intel正式公布了全新的酷睿Ultra品牌,第一代產品代號Meteor Lake,採用全新的Intel 4製造工藝和封裝技術、全新的分離式模塊化架構、全新的CPU架構與3D高性能混合架構、全新的銳炫GPU核顯、全新的NPU AI引擎,可以說是Intel第一顆微處理器4004 1971年誕生以來,變革最大的一代。 不過比較可惜,Intel 4工藝第一次登場和之前的14nm、10nm有些類似,性能上還未達到足夠高的水準,所以只能用於筆記本移動平台的主流H系列、低功耗P系列,分為酷睿Ultra 9/7/5三個子系列。 對於桌面S系列、頂級遊戲本HX系列,將在原有Raptor Lake 13代酷睿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包括增加E核並擴大緩存、提升頻率、加速內存等,也就是Raptor Lake Refresh 14代酷睿,繼續使用LGA1700接口,繼續兼容600/700系列主板,分為酷睿i9/i7/i5/i3四個子系列。 此外,超低功耗的U系列也會是13代酷睿升級版,但命名為一代酷睿(注意沒有任何後綴),分為酷睿7/5/3三個子系列。 今天的主角,就是Meteor Lake酷睿Ultra,但這一次,我們只講它的架構設計、製造和封裝工藝、技術特性。 具體的型號命名、規格參數、性能跑分,將在12月14日正式發布的時候公開。 14代酷睿預計還是分為兩步走,其中高端的K/KF系列下個月首先登場,主流和低功耗系列大機率也要到CES 2024。 來源:快科技

Intel 4 Meteor Lake 處理器,成了英特爾通往 AI PC 時代的入場券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對英特爾的 Meteor Lake 處理器猜測紛紜,而在昨日舉辦的英特爾 ON 技術創新峰會上,Meteor Lake 神秘的面紗被正式掀開。 幾個月前,英特爾推倒了以往的命名規則,將以後的英特爾處理器分為「酷睿」和「酷睿 Ultra」兩大系列,裡面又會細分出來 3、5、7、9 幾個小系列供消費者選擇。而 Meteor Lake 處理器就歸屬於酷睿 Ultra 系列。 Meteor Lake 處理器採用英特爾 Intel 4(7nm)製程工藝,是英特爾迄今為止能效最高的客戶端處理器,並提供廣泛的 AI 支持。 內部架構層面,Meteor Lake 由...

Intel AI軟硬秀肌肉:酷睿Ultra發布時間官宣 明年更有288核心

快科技現場報導:2023年9月20日凌晨,Intel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舉辦第三屆Intel on技術創新大會,上演了一場AI的盛宴。 通過一系列創新的技術和產品,從雲端到網絡,從邊緣計算到消費者客戶端,Intel AI正無處不在,為各種各樣的工作負載、應用場景提供加速。 Intel CEO帕特·基辛格在開幕主題演中表示:“AI代表著新時代的到來,讓所有人迎來更美好的未來。對開發者而言,這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商業機遇,以創造更多可能,為世界上的重大挑戰打造解決方案,並造福地球上每一個人。” 基辛格特別強調了AI對於“芯經濟”(Siliconomy)的強力推動——芯經濟由Silicon(矽)、Economy(經濟)兩個詞組合而成,代表在晶片和軟體推動下不斷增長的經濟形態。 半導體正是維系和促進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源動力,而更充足、更強大、更具性價比的處理能力,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組成。 數據顯示,全球晶片產業價值已經達到5740億美元,而由此驅動的技術經濟(Tech Economy)價值約有8萬億美元,也就是晶片產業可以給經濟發展帶來多達14倍的成效。 在這個無處不AI的時代,要想把AI真正落到實處,強大的硬體算力、豐富的開發工具這兩只手都必須足夠強有力,而這種軟硬兼施的實力,正是Intel的看家本領。 硬體方面,從通用CPU處理器,到GPU加速器,到集成NPU單元,再到AI加速器,Intel都在全范圍擁抱AI。 代號Meteor Lake的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將於12月14日正式發布,首次集成NPU神經網絡單元,拉開AI PC時代的大幕,通過雲與PC的協作,從根本上改變、重塑和重構PC體驗。 酷睿Ultra還是Intel首次採用Foveros封裝技術、Chiplet芯粒設計的消費級處理器,還會首次採用Intel 4製造工藝,並集成獨顯性能的銳炫核顯。 大會現場,Intel展示了全新AI PC的眾多使用場景。 比如正在視頻會議中的時候,如果有人來訪,酷睿Ultra PC就會智能提醒你。 在你起身離開電腦、與客人說話的時候,PC會自動將兩個場景分開,視頻會議中的參會者聽不到你和客人的對話,客人也聽不到視頻會議的內容,互不打擾。 當你回到視頻會議中,PC就會自動提煉你離開時的會議內容,甚至幫你翻譯不同的語言。 所以,摸魚終極神器? 比如非常流行的AI對話與輔助工具,在酷睿Ultra PC上既可以通過GPT聯網運行,也可以通過Intel OpenVINO離線運行。 在離線狀態下,無論是幫你回答日常問題,還是提煉工作內容,包括撰寫郵件,都不在話下。 創業公司Rewind甚至可以幫你在視頻中搜索過往內容。 事實上,不少AI創業公司已經在使用酷睿Ultra加速自己的業務。 比如Deep Render,開發了全球首個實時神經視頻壓縮技術,可以利用AI加速,獲得同等碼率下更清晰的視頻畫質。 宏碁也展示了一款基於酷睿Ultra處理器的筆記本,在輕薄的身材下就可以輕松完成各種AI任務。 宏碁COO高樹國表示,宏碁與Intel團隊合作,通過OpenVINO工具包,共同開發了一套宏碁AI庫,可以充分釋放酷睿Ultra平台的性能潛力。 Intel還大方地公布了酷睿處理器後續路線圖,明年將會看到下一代Arrow Lake,升級為Intel 20A製造工藝,並現場展示了一批測試晶片。 這將是Intel首個應用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RibbonFET全環繞柵極電晶體的製程節點,意義重大,將按計劃在2024年做好投產准備。 再往後的Lunar Lake繼續使用Intel 20A工藝,預計重點升級架構。Intel甚至全球首次現場展示了Lunar Lake的實際運行,表明進展相當順利。 繼續往後是Panther Lake,製造工藝繼續升級為Intel 18A,將在2024年拿到實驗室樣片,2025年推向市場。 在伺服器和數據中心端,12月14日將會正式發布代號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可擴展至強,也就是和酷睿Ultra同一天。 Emerald Rapids可以視為現有第四代Sapphire Rapids的一個升級版本,平台兼容,Chiplet設計由四晶片簡化為雙晶片,但增加到最多64核心128線程,在同樣的功耗水平下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存儲速度。 2024年上半年,Intel將推出全部採用E核能效核的Sierra Forest,此前披露最多144核心144線程,現在又宣布,Sierra...

Meteor Lake架構詳解:全新LP E-Core和NUC引入,讓PC進入高能效AI時代

兩年前推出的Alder Lake處理器可以說是Intel的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這是混合架構x86處理器首次大規模推向消費市場,它和它的後繼者Raptor Lake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產品,也為後續產品打下基礎。而今天在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上推出的Meteor Lake處理器採用分離式模塊架構,由四個獨立的模塊組成,並通過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其計算模塊首次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打造,使Meteor Lake成為Intel史上能效最高的客戶端平台。 同時Meteor Lake也是首款內置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的Intel CPU,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搭載著Meteor Lake的筆記本在大規模售出以後,會為人工智慧在PC端實現非常好的普及化的這樣一個動作。 接下來我們來快速的看下組成Meteor Lake的四個模塊: 本次會議對於計算模塊所透露的信息並不多,已知的是它將採用Intel 4製程工藝,包含6個P-Core與8個E-Core,性能核架構升級至Redwood Cove,能效核升級至Crestmont架構,依然使用環形總線。 SOC模塊裡麵包含了全新的低功耗島E-Core,用與新型低功耗負載,進一步優化節能與性能間的平衡。NPU也整合在SOC模塊內,還有包括一些常規的連接模塊,Wi-Fi 6E和藍牙模塊是整合在SOC模塊內的,如果想用Wi-Fi 7則需要外接,以往整合在核顯裡面的媒體處理計算單元現在也整合到了SOC模塊內,還包含顯示輸出單元和內存控制器,支持8K HDR和AV1格式的視頻編解碼,支持HDMI 2.1與DP 2.1的視頻輸出,這個SOC模塊就相當於一個迷你的小CPU。 圖形模塊採用了Intel最新的ARC圖形架構,Meteor Lake能夠提供上一代兩倍的圖形性能,能夠在核顯中提供獨顯級別的性能,支持光線追蹤,有更全面的DX12功能集。 IO模塊就如它的名字那樣是用來提供IO擴展的,內部整合了Thunderbolt 4和PCI-E 5.0控制器,還有視頻輸出的一部分也在IO模塊裡面,為IO擴展提供了非常好的靈活性。 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 其實現在處理器裡面的CPU和GPU都能實現AI運算,然而AI任務也分很多種,而Meteor Lake新引入的NPU則是為了更好的分擔不同的AI任務,讓不同的處理器單元在多種AI任務中實現性能核功耗的平衡: GPU具有性能並行性和高吞吐量,非常適合在媒體、3D應用程式和渲染管道中引入AI功能。NPU是一種專用的低功耗AI引擎,用於持續AI運行和AI卸載。CPU具有快速響應能力,非常適合輕量級、單推理、低延遲的AI任務。 CPU、GPU、NPU都是很合適的AI引擎,有各自不同的特徵,NPU是個專屬的AI低功耗的引擎,適合那些持續性的AI任務,比如進行電話時開啟的AI攝像頭效果就相當適合NPU。 NPU由一個多引擎架構組成,該架構配備兩個神經計算引擎,可以共同處理單一工作負載或各自處理不同的工作負載。在神經計算引擎中,有兩個主要的計算組件: 推理管道:這是高能效計算的核心驅動因素,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數據移動並利用固定功能運作來處理常見的大計算量任務,可以在神經網絡執行中實現高效節能。絕大多數計算發生在推理管道上,這個固定功能管道硬體支持標準的神經網絡運作。該管道由一個乘積累加運算(MAC)陣列、一個激活功能塊和一個數據轉換塊組成。SHAVE DSP:這是一款專為AI設計的高度優化的VLIW DSP(超長指令字數位訊號處理器)。流式混合架構向量引擎(SHAVE)可以與推理管道和直接內存訪問(DMA)引擎一起進行管道化,實現在NPU上並行進行的真正異構計算,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DMA引擎:該引擎能夠優化編排數據移動,實現最高的能效和性能。 NPU的驅動是符合微軟新出的MCDM驅動框架的,所以能夠在任務管理器裡面就能夠看到NPU,它就像CPU、GPU一樣能夠在任務管理器顯示它的工作負載,這點和友商是不一樣的。 Meteor Lake的GPU、NPU、CPU都可以承載AI算力,而且可以相互協同工作,以Stable Diffusion負載為例,如果把Unet、VAE都跑在CPU上的時候,在中間Unet上跑20步,花了43秒,功耗是40W。如果全部跑在GPU上,耗時 14.5秒,功耗是37W。如果以把正負Unet中間的部分跑在NPU上,其他的用CPU來跑,時間縮短到20.7秒,功耗降至10W。如果把正向提示詞的Unet跑在GPU上面,負向提示詞的Unet跑在NPU上,用時縮短到11.3秒,因為有GPU的參與,所以功耗為30W。 可見在NPU的介入下,AI負載的功耗大幅下降,整體性能也要優於純CPU或純GPU負載,整體能耗比大幅提升。 SOC模塊 Meteor Lake為了達成高性能計算和低功耗做了重大的架構更改,上圖是Alder Lake和Raptor Lake的框架圖,基本上所有東西都掛在環形總線上,CPU核心、GPU或者媒體引擎要訪問內存的時候都要穿過環形總線,對於內存訪問來說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方案。 但在節能方面就不怎麼好了,環形總線上的任何區塊去訪問內存的時候,會把一些在該應用場景下不需要的計算單元激活,就會產生較高功耗,比如在流媒體播放時,GPU是不需要被打開的,但是由於這樣的一個結構,使得媒體引起要對內存訪問的時候,必須要把Ring整個打開。 在Meteor Lake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Intel把媒體引擎從GPU中剝離,現在GPU在獨立的圖形模塊上,媒體引擎整合在SOC模塊裡面,Ring總線現在只用在計算模塊中,SOC模塊有自己的總線,這樣他們之中其中一個要訪問內存時,都不需要把別的其他模塊供電激活了。 比如在播放流媒體視頻時,只需要激活內存控制器、媒體引擎以及顯示模塊,理論上無需激活GPU與計算單元,以此實現節能的目的。 SOC模塊裡面還有兩個LP E-Core,它們的工作頻率非常低,但能效比很高,可以承擔一些對CPU需求較低的負載,比如流媒體播放,這樣就不需要激活計算模塊了。 電源管理也重新進行設計,不同模塊裡面都有分立的電源管理控制器在內部,在SOC上面有一個主要的P單元,它對整個SOC進行電源管理,通過跟不同模塊上的分電源管理器進行溝通,這個架構為Meteor Lake提供了很多新的電源管理功能,為將來的晶片設計上的電源管理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上圖是Meteor Lake架構SOC模塊的方塊圖,可以看到裡面有兩個總線,上面的是的Scalable fabric,也稱為NOC,它的帶寬高達128GB/s,響應速度也很快,夠讓掛在上面的所有的設備去快速、低功耗的訪問整個內存。 可以看到外部的計算模塊和圖形模塊也掛在NOC上面,在SOC內部,包括LP E-Core,內存控制器、多媒體引擎、顯示模塊、NPU、IPU都掛在NOC總線上。 下面那個總線是IO fabric,外部的IO模塊接在這總線上,SOC內部的PCI-E、SATA、USB、Wi-Fi、乙太網、音頻、傳感器以及兩個負責安全的區塊也連接在這總線上,IO fabric與NOC總線之間由IOC模塊進行交互,這兩條總線連接了整個SOC模塊,甚至說它們連接了Meteor Lake所有的關鍵部件。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IO模塊和SOC模塊都是有PCI-E控制器的,區別在於IO模塊是可以提供PCI-E 5.0的,而SOC模塊只提供PCI-E 4.0,具體line數量目前還沒公開。 利用先行的Foveros封裝技術,模塊間通信帶寬基本就是內存級的帶寬,速度相當之快,延遲也很低,是一個非常低功耗、高性能的一個互連結構。 由於SOC模塊引入了兩個LP E-Core,現在一個完整的Meteor Lake是由6個P-Core,8個E-Core和2個LP E-Core所構成,上圖是三種核心的能耗表現,橫坐標是功耗,縱坐標是性能,當功耗低於一定程度的時候P-Core的性能表現就不如E-Core,同理在某個功耗點上LP E-Core的性能表現會優於E-Core,所以硬體線程調度器需要更新。 在Meteor Lake的硬體線程調度器增強了對OS的反饋,在其他IP占用功耗的時候,核心的功耗會被動態分配,把這個條件也考慮在內,更加精準的報告我們整個核心和每個Core的能力。Meteor Lake能夠更准確的去做內部能耗比的評估和判斷,提供更加精確的表格給到OS。 在系統層面,結合各個系統的操作模式、軟體的操作模式,包括對應的平台的硬體特徵等等,全部納入到控制邏輯當中,對核心做更優的控制。由於需要系統的配合,所以Meteor Lake建議搭配最新的Windows系統使用,也就是Windows 11 23H2。 圖形模塊與媒體單元 Meteor Lake的GPU被移動到獨立的顯示模塊上,用的是Xe-LPG架構,它是在現有Xe-LP核顯架構上發展而來的,並引入了Arc A系列獨顯的一些技術。 除了顯示模塊的GPU外,Meteor Lake的多媒體引擎與顯示引擎都移到了SOC模塊裡面,IO模塊上也有顯示的物理層負責視頻信號的輸出。 與上一代的核顯相比,Meteor Lake的GPU擁有更高的主頻,電壓也更低,Xe核心從6個增加到8個,共128個矢量引擎,增長了33%,幾何圖形渲染管線數量翻倍,有更高的像素與采樣能力,並且加入了8個光追單元,現在Intel的核顯也支持光線追蹤了。 各種改進讓核顯性能較上代番了一倍 多媒體引擎也有升級,現在最高支持8K 60Hz...

CPU-Z 2.07發布:酷睿Ultra、14代酷睿i、一代酷睿都有了

CPU-Z 2.07正式版已經發布,這次重點支持Intel下一代處理器,還有AMD新顯卡。 更新日誌: - 支持Intel i9-14900K/KF、i7-14700K/KF、i5-14600K/KF - 支持Intel酷睿3/5/7、酷睿Ultra 3/5/7新品牌 - 初步支持Intel Meteor Lake - 修正i5-13400F內存信息識別 - 支持AMD RX 7800 XT、RX 7700 XT 是不是有些亂?這是因為Intel下一代產品分成了三個不同的大類。 一是代號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擁有新的Intel 4工藝和架構,但僅限主流和入門筆記本,預計包括H、P、U系列。 二是14代酷睿i,包括S系列桌面版、HX系列頂級移動版,都是13代酷睿的升級款,還是Intel 7工藝,其中桌面還是LGA1700接口,兼容現有600/700系列主板。 三是一代酷睿,只有U系列超低功耗版,也是來源於13代酷睿的升級。 來源:快科技

Intel展示最新封裝技術:將高頻LPDDR5X集成在CPU中

英特爾在近期展示了其最新的封裝技術——EMIB和Foveros,可實現封裝上的多個晶片並排連接或以3D的方式堆疊在一起,並拿出了集成16GB三星LPDDR5X-7500高頻內存的Meteor Lake CPU成品,可提供120GB/s的內存峰值帶寬,遠高於目前的DDR5-5200與LPDDR5-6400。 將內存封裝到CPU上的操作,其實蘋果在其M1、M2晶片上就已經實現了,Intel自身也在低端CPU中探索嘗試過。這樣做不僅能夠提升輕薄設備的性能,而還能進一步減少設備內部空間占用,從而塞下更大的電池或者更多其他的零部件。但是,集成度高也會帶來硬體規格無法輕松進行升級、出現故障後難修復、晶片發熱大等問題,因此,集成LPDDR5X內存的Meteor Lake CPU能否在市面上推出,仍是一個未知數。 傳聞Meteor Lake將會有7W、9W、15W、28W和45W的產品,核顯對應配置最多4個或8個Xe核心,酷睿Ultra第1代處理器具體分布如下: 7W - 1P+4E / 1P+8E,核顯均為4個Xe核心 9W - 2P+4E / 2P+8E,核顯的Xe核心對應3個 / 4個 15W - 2P+4E / 2P+8E / 4P+8E,核顯的Xe核心對應3個 / 4個...

集成16GB LPDDR5X記憶體 Intel酷睿Ultra顛覆筆記本

,我們見識到了正在生產中的代號Meteor Lake的下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本月底就會發布。 酷睿Ultra採用了Chiplet芯粒布局和分立式模塊架構,將不同工藝製造的CPU、GPU、SoC、IO四大模塊整合在一起,但這居然還不是全部! Intel在最新一篇介紹EMiB、Foveros封裝技術的文章中,展示了整合內存晶片的酷睿Ultra。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種特殊的酷睿Ultra除了常規的四個Tile模塊小晶片,還在一旁加入了兩顆內存晶片,共用一個基板,外圍的金屬邊框也因此去掉了一邊。 通過編號識別確認,內存晶片來自三星,類型LPDDR5X,頻率7500MHz,容量單顆8GB,共計16GB。 酷睿Ultra僅限用於筆記本,預計包括H、P、U系列,這次展示的應該是U系列,可能也有P系列,面向輕薄本,可以省掉內存模組,從而節省筆記本內部空間,可以塞入更大的電池而延長續航,甚至加入更強的獨立顯卡。 值得一提的是,,與Intel聯合設計的全新封裝技術“SOM”,將處理器與兩顆內存晶片整合封裝。 酷睿Ultra的這種做法,顯然就是由此延伸而來的。 來源:快科技

Intel 4工藝太難了 酷睿Ultra終於沖到5.1GHz

Intel 10nm誕生之初很不成熟,典型表現就是頻率上不去,只能用在輕薄本上,多年打磨之後i9-13900KS、i9-14900K都已經能飆到6GHz。 Intel 4工藝(原來的7nm)也十分類似,首發應用的酷睿Ultra(Meteor Lake)同樣上不了桌面,雖然取了個全新的名字但依然難言尷尬,早期說法稱甚至都過不了5GHz。 根據最新曝光的情報,酷睿Ultra的一款高端型號名為“酷睿Ultra 9 185H”,還是常見的6+8+2 14核心22線程,其中小核基準頻率2.8GHz、加速頻率3.8GHz,大核基準頻率4.5GHz、全核頻率4.8GHz、加速頻率5.1GHz。 這是第一次看到酷睿Ultra的頻率超過5GHz! 至於這是不是頂級旗艦,暫時還不清楚,看起來能有可能。 同時還有一款“酷睿Ultra 7 165H”,同樣的6+8+2核心,小核頻率同上,大核只是降低了100MHz,基準、全核、加速分別為4.4GH、4.7GHz、5GHz。 然後是“酷睿Ultra 7 155H”,小核頻率還是不變,大核繼續降低,基準4.3GHz、全核4.5GHz、加速4.8GHz。 再往下是“酷睿Ultra 5 125H”,變化就大了,GeekBench檢測顯示少了4個大核而成為4+8+2,大核基準頻只有3.6GHz,最高加速為4.5GHz。 之前還見過,命名體系明顯不一樣,不知道是不同產品線,還是識別有誤。 對了, 來源:快科技

第四款 酷睿Ultra 7 155H現身:終於看到頻率了

Intel將在本月晚些時候正式宣布代號Meteor Lake的下一代全新酷睿Ultra,帶來新工藝、新架構,命名體系也“煥然一新”。 之前我們已經見過三款酷睿Ultra型號泄露,都隸屬於H系列,分別是6+8+2 16核心22線程的酷睿Ultra 7 1003H/1002H、4+8+2 14核心18線程的酷睿Ultra 5 1003H。 是的,5系列和7系列都有同樣的編號,5系列的甚至可能比7系列的更大。 現在,GeekBench里出現了一款新的“酷睿Ultra 7 155H”,不知道為什麼又從四位數變成了三位數,如果沒識別錯誤那就是等級更高。 它也是6+8+2 16核心22線程,基準頻率3.8GHz,最高加速4.8GHz,這也是第一次明確看到新品的頻率,確實不高,據說這一代只能達到5GHz。 緩存檢測為4MB二級緩存、24MB三級緩存,有待進一步證實。 GeekBench 6.1單核心跑分2182、多核心跑分7643,前者還不如11代酷睿的i7-11800H,顯然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來源:快科技

Intel下代酷睿Ultra產能受限:估計每月36.5萬顆

Intel已經開始量產代號Meteor Lake的下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其中最關鍵的CPU模塊採用Intel 4工藝製造,同時還有GPU模塊、SoC模塊、IO模塊,採用成熟的台積電N5、N6工藝。 Intel 4工藝目前只有美國俄勒岡州D1工廠可以量產,月產能約4萬塊晶圓。 媒體ASCII參觀了酷睿Ultra的晶圓後進行了一番分析:基底模塊(Base Tile)的尺寸大約為23.1x11.5毫米,其中CPU模塊約為8.9×8.3=73.9平方毫米,那麼每塊晶圓可以產出大約730顆。 有說法稱,Intel 4工藝目前的良率只有大約50%,這麼算下來,酷睿Ultra現在只能每月生產36.5萬顆左右。 當然,距離新品發布上市還有一段時間,尤其是酷睿Ultra僅用於筆記本,還得等待OEM廠商們設計產品再推出,因此留給Intel提升產能的時間還很充裕。 酷睿Ultra晶圓 亮黃色部分就是CPU模塊 來源:快科技

出師未捷身先死 流產的Intel 14代酷睿 第一次露臉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Meteor Lake本來應該成為14代酷睿,並且有全新Intel 4製造工藝、全新chiplet小晶片封裝、全新大小核CPU架構、全新GPU核顯架構等光環加持,還會更換新的接口、主板晶片組,內存也進化到純DDR5。 只可惜,Intel 4工藝和此前的14nm、10nm一樣出師不利,性能無法達標,最終導致Meteor Lake只能用於主流和低功耗筆記本,桌面版被取消,盡管如此依然特意換了高大上的新名字酷睿Ultra。 HX系列頂級遊戲本和桌面上,則將原有的Raptor Lake 13代酷睿升級了一把,就叫做14代酷睿。 事實上,Intel一度確實做出了Meteor Lake的桌面版本,進入到了ES工程樣品階段,長這樣: 表面上的編號QDF4表明,它還是非常早期的工程樣品,甚至可能無法點亮,或者無法完全正常工作。 據說它有6個性能核心、8個能效核心,這也是Meteor Lake移動版的最高配置,相比13代酷睿少了2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但頻率就不清楚了,肯定非常低。 正因為核心數量、頻率始終上不去,Intel最終被迫放棄了它的桌面版本。 外觀上看和現有的12/13代酷睿不同,尤其注意邊緣的兩個缺口,因為它換成了新的封裝接口LGA1851,不過封裝尺寸和LGA1700是相同的,也就是散熱器可以兼容。 這個新接口,要留到明年的再下一代Arrow Lake,才能再次看到了。 來源:快科技

Meteor Lake-S實物圖曝光?更大的IHS,支持LGA 1851插座

英特爾今年將帶來Meteor Lake,採用了第二代混合架構技術,P-Core將啟用Redwood Cove架構,以取代目前的Golden Cove架構,E-Core會改用Crestmont架構,替換掉Gracemont架構。同時採用了Tile設計,不同的模塊可以採用不同製程節點製造,然後進行堆疊,再使用EMIB技術互聯和Foveros封裝技術。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了解到,Meteor Lake僅面向移動平台,桌面平台上的第14代酷睿則是Raptor Lake Refresh,並不會出現Meteor Lake-S。要知道過去幾個月里,圍繞英特爾是否取消Meteor Lake-S的消息幾經反轉,最終在英特爾宣布酷睿品牌迎來重大升級時才一錘定音,確定不會出現。 近日有網友發布了一張英特爾處理器的圖片,被標記為「Intel Confidential NA QDF4」,有著比現有Raptor Lake-S更大的集成散熱器(IHS),看起來似乎是支持新一代的LGA 1851插座,而不是LGA 1700插座。根據之前的傳聞,LGA 1851和LGA 1700有著相同的尺寸,不過集成散熱器的高度為6.83mm至7.49mm,比LGA 1700的6.73mm至7.4mm有所改變。 據推測,該晶片有可能是已經取消的Meteor Lake-S,甚至是Arrow Lake-S。英特爾或許已經有的Meteor Lake-S的ES晶片和平台,只是最後才決定取消該項目。雖然第14代酷睿繼續沿用LGA 1700插座,不過接下來的Arrow Lake-S依然會改用LGA 1851插座,屆時可以與這張圖片上的晶片比較一下。...

英特爾酷睿Ultra或於9月下旬亮相:Meteor Lake將在Innovation 2023登場

此前英特爾已宣布,將於2023年9月19日到20日在美國加利福利亞州聖何塞舉辦「Intel Innovation」峰會。近日英特爾公布了今年為期兩天活動的所有會議的時間表,其中一個名為「Intel Client Hardware Roadmap and the Rise of AI」的特別會議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預計會涉及新一代面向移動平台的Core Ultra處理器。 要知道英特爾在去年的主題演講中,公布了新的產品組合,包括銳炫顯卡、至強和第13代酷睿K系列處理器。從英特爾新產品的時間安排來看,不排除選擇這個機會,公開代號為「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處理器,以及第14代酷睿處理器,也就是Raptor Lake Refresh。 根據英特爾公布的會議目錄,其中會討論Meteor Lake的架構,由於這是首次整合了滿足低功耗人工智慧推理任務的VPU,所以會特別強調新產品關於人工智慧的部分內容。盡管英特爾已披露看了一些關於Meteor Lake的信息,但涉及具體型號、核心數量、頻率和性能定位等內容尚未公開。 英特爾之前已宣布酷睿品牌將迎來重大升級,將其拆分為針對旗艦級的全新英特爾酷睿Ultra,以及針對主流級產品的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品牌。從使用第二代混合架構技術的Meteor Lake處理器起,品牌將啟用全新的命名方式。 ...

Intel酷睿Ultra發布會官宣 邁向全新的AI時代

快科技8月7日消息,根據Intel官方網站信息,Intel將於美國時間9月19日,在加州聖何塞召開新一屆創新大會“Innovation 2023”(Intel On 2023)。 為期兩天的會議中,日程非常豐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場活動叫做“Intel客戶端硬體路線圖與AI崛起”。 這場活動中,Intel將會介紹未來的消費級硬體平台,包括備受期待的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酷睿Ultra系列,以及未來路線圖。 AI也將是其中的一個核心話題,酷睿Ultra就會集成獨立的VPU AI硬體單元,來自收購的Movidius的視覺處理模塊。 這將是Intel消費級出來第一次整合AI引擎,就像AMD現在的銳龍7040系列,都可以更高效地處理一些低負載AI推理任務,尤其是圖像、視頻、音頻的處理,比如動態背景模糊、語音降噪等等。 Meteor Lake將會首次採用Intel 4製造工藝(原名7nm),首次採用chiplet小晶片設計,包括CPU、GPU、SoC、IO四大部分。 CPU大核架構升級為Redwood Cove、小核架構升級為Crestmont,最多分別6個、8個,同時還會在SoC Die中集成兩個超低功耗的LPE核心,組成6+8+2 16核心22線程的規格。 GPU部分升級為Xe LPG架構,最多8個Xe核心。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