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NAS

Tag: NAS

NASA火星直升機首飛再被推遲 下周確定日期

4月14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機智號」直升機在火星上的首次飛行被第二次推遲,原因是需要重新安裝其飛行控制軟體以修復此前出現的計算機軟體故障。 機智號的火星首飛原定於4月11日進行,但NASA在此前的測試中發現飛機旋翼存在問題,為此試飛被推遲到14日。NASA周二宣布,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後,決定將首飛時間再次推遲。 該機構發推文稱:「機智號目前狀態良好,其電力和通信等重要系統都運行正常,但它需要更新飛行軟體。雖然軟體的開發很簡單,但驗證和安裝需要時間。我們將在下周確定新的飛行日期。」 NASA官員表示:「我們相信任務團隊有能力克服這一挑戰,為機智號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歷史性的首次受控動力飛行做好准備。」 機智號於2020年7月30日搭載毅力號火星車從地球發射升空,今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此後,這架直升機隨同火星車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太陽能電池板為自己供電,並為11日的首次試飛做准備。然而,在旋翼測試過程中,機載計算機發生了故障。 故障發生在直升機試圖從「飛行前模式」切換到「飛行模式」時。NASA表示,有必要進行軟體更新來解決這個問題。該機構現在必須開發、測試新軟體,並將其上傳到飛行控制器上。然後,任務團隊必須重新啟動機智號,以繼續按照原定計劃測試。 軟體故障推遲了機智號的首次短暫試飛。NASA計劃是讓這架直升機升空3米左右,盤旋大約30秒鍾,然後安全降落在適當的位置。對於地球上的無人機來說,這是非常容易完成的任務,但在距離地球超過1.6億公里的紅色星球上,這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壯舉。 火星大氣層比地球的稀薄約100倍,這使得飛行器的起飛和飛行變得更加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機智號的旋翼轉速需要達到每分鍾2500轉,這比地球上的載客直升機快得多。此外,由於火星距離地球太遠,信號延遲時間過長,通過地球遙控測試顯然不現實。為此,整個測試過程必須能夠自動進行。 NASA希望機智號在30天內進行五次空中演示,而且每次都要比前一次更具挑戰性。第一步是證明機智號可以飛行,最終是測試它能飛多遠。機智號的目標是增加NASA探索其他行星的方式。 NASA機智號火星直升機項目主管戴夫·拉弗里(Dave Lavery)說:「當我們探索火星表面時,我們可能會發現,對於火星車來說,地形太危險、距離太遠或范圍太大,無法有效或高效地完成這項工作,機智號或許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一旦確定新的試飛日期,NASA計劃提前將機智號的飛行計劃傳送到火星,等待直升機重啟並執行預定任務,並發回有關其性能的信息。(小小) 相關閱讀: 47222美元1克的機智號直升機,起飛等於成功,在火星飛行有多難? 史上最貴的小飛機 為了配合「火星2020」探索任務,美國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打造了一架無人直升機,它只有1.8公斤重,卻總共花掉了8500萬美元,相當於每克重量耗資47222美元!考慮到國際金價是61.66美元/克,這架名叫「機智號」的小飛機每克價格達到黃金的766倍,說它是「史上最貴」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 火星直升機機智號 如此昂貴的小飛機,它肩負著什麼樣的科學使命呢?NASA對它的期待很簡單,三個字:飛起來。 任務是如此地簡單,「機智號」上沒有攜帶任何的科學設備,只裝了兩個攝像頭和一個低帶寬的無線傳輸設備,負責在1公里以內把飛行過程的照片傳給火星車。當然了,由於火星距離地球太遠,電磁波一來一回至少需要十幾分鍾,從地面遙控無人機飛行不太現實,因此「機智號」會按照地面設定的程序,再根據傳感器的數據「自主」飛行。 飛行模擬動畫 有朋友說,NASA傻呀!不就是飛起來麼,用大疆分分鍾搞定,1萬塊錢不到的事。你別說,用大疆還真未必行,因為火星跟地球的環境完全不一樣。 在火星想飛起來有難度 火星半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半,平均密度也小於地球,所以火星表面的重力很低,一個體重100斤的漂亮姑娘要是去到火星稱重,她大約只有38斤。也就是說,地面上1.8公斤的「機智號」,在火星表面只需要0.68公斤的推力(差不多是電風扇三檔風)就能飛起來。是不是很容易? 在火星啟動測試成功 但是且慢!你可能不知道火星大氣極度稀薄,表面大氣壓力只有地球海平面的0.6%,電風扇開三檔好比你打了個哈欠。火星空氣差不多相當於地球34公里高度的空氣密度,在地球上只有一架飛機能飛到這麼高,1977年前蘇聯的米格-25曾短暫地沖上37650米高度,排名第二的美國「黑鳥」升限是26600米。34公里已經接近真空了,直升飛機那是想都別想。 米格-25與「黑鳥」 這麼看起來,「機智號」想在火星上飛起來還真是不容易。 別看火星直升機身板兒小,總重量只有1.8公斤,但噴氣推進實驗室卻給它配了兩對「巨大」的碳纖維螺旋槳,旋轉起來直徑達到1.2米;為了能飛起來,螺旋槳的轉速要達到2400轉/分鍾,翼梢速度接近0.7馬赫。你可能會說,2400轉不快呀,但相對於這麼大的螺旋槳和如此輕的重量,要做到精準可控,還是有點難的。 機智號 「機智號」採用了共軸雙槳的推進方式,也就是說它的兩副螺旋槳是上下重疊,下邊的螺旋槳順時針旋轉,上邊的逆時針轉動,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大多數直升飛機不同。這又是為什麼呢? 說到底,NASA還是希望它能獲得更大升力。 我們常見的直升飛機大多頂著個主旋翼,在尾巴上還豎著裝一個尾槳。主旋翼在旋轉的時候會推動空氣,空氣的反作用力在旋翼上產生一個反向扭矩,旋翼逆時針旋轉時,機身就會順時針轉動,這是很危險的,會造成飛機失控。我們在直升機的尾巴上也安裝一個螺旋槳,讓它向左吹風,通過推力來補償機身的扭矩,就能達到控制方向的效果。 直升機力學簡圖 大多數直升飛機都採用這種方式,是因為它結構很簡單,不需要太過復雜的機械構件,可靠性也更高。但它的機械效率比較低,因為大量的能量被用來抵消扭力而不是用來產生升力。 1754年,俄羅斯科學家發明了同軸雙槳直升機,它將一對反向旋轉的螺旋槳裝在同一個軸上,當兩個螺旋槳的轉速相同時,它們產生的扭矩會相互抵消,因此機身可以保持方向,不需要尾槳來糾偏。 共軸雙槳直升機不需要尾槳糾偏 同軸雙槳直升機的好處顯而易見,它顯著提升了螺旋槳的升力,輸出功率穩定、飛行過程中葉片振動小、同時降低了後退葉片失速現象。它的不足之處就是旋轉部件的結構復雜,並且由於葉片間氣流擾動的關系,兩對槳葉相加的推力只比一對槳葉多15%,不是我們想像的1+1=2的關系。 機智號啟動模擬動畫 「機智號」配備了一組2Ah的索尼鋰電池,只能供小飛機飛最多90秒和大約50米距離,完了它必須停下來利用太陽能充電。火星表面光照弱,充電時間可能會很長。 NASA在太空探索上面花錢向來都是不眨眼,一輛「毅力號」火星車耗資27.25億美元,花8500萬做一架小飛機——盡管它的任務只是飛起來拍個短視頻,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這是在火星上的第一次飛行。 可能下次咱們天問二號訪問火星也會帶架飛機上去,當然,價錢肯定不會這麼貴,像「機智號」這樣的,85萬美元一架恐怕都有人罵「敗家」吧! 誰知道呢? 來源:cnBeta
NASA的Ingenuity團隊完成軟體更新方案來解決直升機的問題

NASA的Ingenuity團隊完成軟體更新方案來解決直升機的問題

不久前,我們報導過NASA開始在火星表面進行 "Ingenuity"直升機測試時遇到了問題。4月9日,任務控制人員在對直升機的旋翼進行計劃中的高速旋轉測試時出現了一個問題(但機身硬體依然完好),NASA此前宣布試飛至少推遲到4月14日,而現在現在已經確認,推遲的時間會更長。 Ingenuity團隊已經確定了解決4月9日停止測試的指令序列問題的軟體解決方案。周末,團隊考慮並測試了多個潛在的問題解決方案,並決定對飛行控制軟體進行小規模的修改和重新安裝是最好的解決途徑。軟體更新將修改用於啟動直升機上兩個飛行控制器的過程,使硬體和軟體過渡到飛行狀態。 對飛行軟體的修改今明兩天將在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試驗台進行獨立審查和驗證。NASA指出,雖然新軟體修改的開發是直接進行的,但驗證它並完成它與火星上的Ingenuity的無人機連結的過程將需要時間。重新安排的高速自旋試驗和首飛的詳細時間表仍在進行中。 更新飛行控制軟體的過程將遵循既定的驗證程序,並採取仔細而慎重的步驟,將新的軟體將通過漫遊車,到基站,然後再到直升機。這個過程的關鍵步驟包括診斷問題、制定潛在的解決方案、開發和驗證,然後上傳軟體、在飛行控制器上加載飛行軟體,以及在新的飛行軟體上重新啟動Ingenuity。 NASA表示,一旦通過這些步驟,Ingenuity的首次飛行將繼續進行。NASA明確表示,這個過程將需要幾個火星日。目前,新的飛行日期的最佳估計是不確定的,但預計飛行日期將在下周確定。 來源:cnBeta
為紀念太空梭項目40周年:NASA製作並發布簡短紀錄片

為紀念太空梭項目40周年:NASA製作並發布簡短紀錄片

據外媒報導,為了慶祝NASA航空飛船(Space Shuttle)項目40周年紀念日,NASA用一段新視頻來慶祝了1981年4月12日的關鍵發射時刻。在那個時候,「哥倫比亞號」首次起飛,太空人約翰·揚和鮑勃·克里平坐進這艘太空梭並由此開啟了美國探索地球之外的黃金時代。 40年前的4月12日早上7點,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1即STS-1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台發射升空。它依靠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和兩個燃料箱將可重復使用的軌道飛行器送入高空。在哥倫比亞號於4月14日降落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之前,楊和克瑞平一共在飛機上呆了54個小時。 第一次飛行的目標並不是要到達月球或任何雄心勃勃的目標。相反這是為了從根本上證明太空梭可以進入軌道然後安全返回地球。NASA介紹稱:「這次任務還驗證了整個太空梭、軌道飛行器、固體火箭助推器和外部燃料箱的綜合性能。有效載荷包括發展飛行儀表(DFI)和空氣動力係數識別包(ACIP)托盤,其中包含用於記錄太空飛行器上不同點的溫度、壓力和加速度水平的設備。」 雖然哥倫比亞號可能是第一艘,但卻不是艦隊中唯一的一艘。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都加入了NASA的行列,在1981年至2011年間總共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2011年7月21日,太空梭最後一次著陸,這標志著美國太空飛行時代的結束。而為了紀念這一周年,NASA製作了一部關於太空梭的簡短紀錄片,如下: 雖然有人猜測NASA可能會開發一個太空梭項目的後續產品,但該機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商業載人計劃向私人航天公司尋求幫助以解決將人、實驗、設備和更多的人送上地球之外的軌道和更遠的地方的需求。像SpaceX的龍飛船和載人龍飛船就是該項目戰略的縮影。 在這一過程中,它將有助於開創太空旅遊的新時代。SpaceX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都打算為想要進入零重力或接近零重力的太空遊客提供一種體驗,他們的門票將有助於資助未來太空飛行器的研發。跟STS發射中使用的昂貴的一次性助推器不同,私人航天公司專注於可重復使用的組件。 與此同時,太空梭項目最大、最持久的成功成果--國際空間站(ISS)--的一些成果也將在這個現代時代獲得新生。根據跟維珍銀河達成的協議,ISS將接待數量非常有限的遊客進而為非太空人提供迄今無法獲得的地球外生活體驗。 來源:cnBeta

阿凡納謝沃文化(Afanasyevo Culture)

阿凡納謝沃文化(Afanasyevo Culture) 南西伯利亞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分布於俄羅斯葉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和阿爾泰地區。年代約當公元前第3千年下半葉至第2千年初,介於本地新石器文化與奧庫涅夫文化之間。20世紀20年代蘇聯考古學家C.A.捷普勞霍夫根據米努辛斯克盆地巴捷尼村墓地所在的阿凡納謝沃山而定名。典型遺蹟還有同一盆地的捷西村墓地和瑟達村墓地等。 該文化用紅銅打制耳環、手鐲等飾物和針、錐、小刀等用具,也有金、銀、隕鐵的飾物;石器仍常使用,有斧、杵、磨盤、矛、箭鏃等。墓中常出綿羊、牛、馬等家畜的遺骨,表明當時已進入早期畜牧階段,但漁獵和採集仍有重要意義。家庭手工業生產得到發展,有制陶、骨雕、木雕、毛紡、製革等。陶器為手制,器內用草抹平或齒形器修平,火候不高,胎呈黑色。器形為尖底罐、圈底器、平底缸形器和香爐形器,也有專供兒童隨葬的小型尖底器。一般飾短劃道、篦紋、杉針紋等簡單紋飾。 遺址面積不大。房子有地穴式和原木房兩種類型。墓葬的土冢上有圓形石垣,高達1米,直徑5~6米。冢下建一個或數個方形墓穴,穴上以原木或石板覆蓋。多單人葬及3~8人同穴的集體葬,少數為雙人合葬。死者以坐姿入鹼,後來形成仰身或側身屈肢。在墓穴與垣壁之間,還附建兒童墓葬。各墓的隨葬品尚無貧富分化現象,因此推測該文化處於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居民屬古歐羅巴人種,是亞歐大陸歐羅巴人種的最東支。在文化面貌上,這一文化同黑海沿岸豎穴墓文化、木槨墓文化以及中亞扎曼巴巴文化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關於當時社會是否已有父權制的初步發展,以及該文化是否系本地起源等問題,尚存在不同意見,需作進一步研究。(莫潤先)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考古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第2-3頁。 來源:kknews阿凡納謝沃文化(Afanasyevo Culture)
NASA宣布為7項創新先進概念研究提供500萬美元資金

NASA宣布為7項創新先進概念研究提供500萬美元資金

據外媒報道,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月球隕石坑射電望遠鏡先進概念是被選作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的項目之一。NASA鼓勵研究人員開發和研究意想不到的穿越、理解和探索太空的方法。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些目標,該機構從NASA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中選擇了7項研究作為額外資金--總計500萬美元。 此前,研究人員至少獲得了一項跟他們建議相關的NIAC資金。 NASA空間技術任務理事會(STMD)副局長Jim Reuter表示:「創造力是未來太空探索的關鍵,在今天培養革命性的想法,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將為我們在未來幾十年迎接新的任務和新的探索方法做好准備。」 NASA通過同行評審程序選擇了這些提案、評估創新和技術可行性。所有項目仍處於開發的早期階段,大多數項目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的技術才能走向成熟。它們不被認定為是NASA的官方任務。 在這些研究中,中微子探測任務的概念將獲得NIAC三期撥款200萬美元,這些資金將被用於在兩年內讓相關技術成熟化。中微子是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粒子之一,但由於它們很少跟物質相互作用,所以研究起來頗具挑戰性。因此,大型而靈敏的地球探測器最適合探測它們。堪薩斯州威奇托州立大學的Nikolas Solomey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一種基於太空的中微子探測器。 NIAC項目主管Jason Derleth指出:「中微子是『看到』恆星內部的工具,並且基於太空的探測器可以提供一扇新的窗口以了解我們的太陽甚至銀河系的結構。一個繞太陽軌道運行的探測器可以揭示太陽爐核心的形狀和大小。或通過相反的方向,這項技術可以檢測到來自銀河系中心恆星的中微子。」 Solomey之前的NIAC研究表明,該技術可以在太空中工作、探索了不同的飛行路徑並開發了中微子探測器的早期原型。有了三期撥款,Sloomey將准備一個可以在CubeSat上測試的飛行探測器。 此外,6名研究人員每人將獲得50萬美元以進行為期兩年的NIAC二期研究。 來自位於克利夫蘭的俄亥俄航空航天研究所的Jeffrey Balcerski將繼續研究一種應用於金星大氣層研究的小型航天器「蜂群」方法。這個概念結合了微型傳感器、電子設備和在風箏一樣的漂流平台上的通信,其可以在金星的雲層中進行約為9個小時的操作。部署和飛行的高保真模擬將能讓設計變得更加成熟。 Saptarshi Bandyopadhyay是南加州NASA JPL的機器人技術專家,他將繼續在月球背面的一個隕石坑內研究可能的射電望遠鏡。他的目標是設計一種鋼絲網--讓小型攀爬機器人將其部署成一個大型拋物面反射器。第二階段的研究則將集中於改進望遠鏡的能力和各種任務方法。 來自位於加州歐文代爾的Global Aerospace Corporation in Irwindale的Kerry Nock將負責研究出一種可能在冥王星和其他具有低壓大氣的天體上着陸的可行方法。這一概念依賴於一個大而輕的減速機,當它接近表面時就會發生膨脹。Nock將解決該技術的可行性--其中包括風險較高的組件--及建立其整體成熟度。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助理教授Artur Davoyan將對CubeSat太陽帆進行研究以探索太陽系和星際空間。Davoyan將製造和測試能夠承受住極端溫度的超輕帆材料、研究支撐帆的結構合理的方法並研究兩個任務概念。 Lynn Rothschild則是NASA位於加州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名科學家,她將進一步研究真菌培育結構的方法,未來,該方法將可能在太空棲息地得到應用。Rothschild和一個國際團隊將在月球和火星相關環境條件下的小型原型上測試不同的真菌、生長條件和孔隙大小。這項研究還將評估陸地應用,包括生物可降解板和快速、低成本結構。 來自Trans Astronautica Corporation的Peter Guard將研究一項以比目前勘測方法更快地發現小型小行星的任務概念。一個由三艘宇宙飛船組成的星座將使用數百架小型望遠鏡和機載圖像處理來協調搜索這些物體。其二期的目標是成熟化和證明擬議的濾波技術。 NIAC通過多個循序漸進的研究階段來支持有遠見的研究理念。2021年2月,NASA宣布了16個新NIAC一期方案選擇。STMD資助NIAC並負責開發新技術和能力。 來源:cnBeta

無航天技術背景、78歲高齡 拜登為何提名他為NASA新掌門?

近四十層樓高的火箭矗立在發射台上,每六周發射一次,每次消耗的能量足夠供應紐約州照明一小時以上。已經78歲的佛羅里達人比爾·尼爾森,在這樣的青年時代敘事中與航天結下不解之緣。2021年3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提名尼爾森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局長。 對於這位現任NASA咨詢委員會顧問、前民主黨參議員,白宮聲明中將他譽為推動美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關鍵參議員」,並盛贊尼爾森與NASA近四十年的密切合作。 同期,拜登宣布延續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即在數年內將兩位宇航員送上月球,並實現首位女性宇航員登月的目標。拜登也提出新的設想,包括NASA加強在氣候變化上的投入,以及與「競爭對手」合作。 宇航員出身的NASA前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阿爾忒彌斯」這樣的任務很難在短期內實現,但「NASA成功的關鍵是,永遠不停止做某項任務,因為一旦落後,就很難再追上競爭對手」。而在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與NASA的宏大計劃之間,尼爾森需要實現微妙的平衡。 綽號「壓艙物」 「我們只能假定,尼爾森改變了他對政客是否適合擔任NASA局長的看法。」威廉姆·科瓦契奇說。曾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的科瓦契奇,參與了建立商業太空准入機制等很多涉及太空領域的工作。他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不曾料到拜登會提名尼爾森擔任NASA局長,其背後可能有「復雜的權衡」。 有美國媒體報道稱,憑借與拜登的私人友誼,尼爾森主動尋求得到這份新工作。但四年前,在特朗普提名參議員布里登斯廷擔任NASA局長時,尼爾森曾激烈反對,認為「領導NASA的不應是政客,而是科學家和工程師」。 和布里登斯廷一樣,尼爾森沒有宇航或飛行技術背景。1972年,這位前美國陸軍軍官、弗吉尼亞大學法律博士在家鄉佛羅里達首次當選州眾議員,進入政壇。同年,NASA宣布終止「阿波羅」登月計劃。當時,冷戰局勢緩和,美國政府不再將載人航天視為最高優先級任務,佛羅里達州等「航天海岸」地區的供應商遭遇困境。此後,佛羅里達出身的國會議員成為支持NASA在華盛頓爭取經費的最堅定盟友。 1981年,載人航天飛機投入使用,NASA管理層希望通過搭載公眾人物重獲政府和社會關注,尼爾森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1986年1月,他乘坐「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 博爾登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尼爾森成功完成了監測太空旅行中人腦血壓的實驗,和蛋白質晶體生產實驗,是一個「很有效率的乘員」。博爾登還肯定了尼爾森付出的努力。1981年到1986年,尼爾森每天跑步四英里,加強健身鍛煉,並乘坐戰鬥機體驗G力(G-Force)。「他能和我們一起參加訓練,做了很多實驗,而且做得很好」。 當尼爾森被提名為NASA局長後,他的綽號「壓艙物」再次被業界提起。一位不願具名的航天工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尼爾森以往過於關注佛羅里達州的航天產業及載人航天項目,撰寫過的唯一航天主題論文論述的是太空產業如何影響佛州經濟,對NASA的科學、教育、社會等職能缺乏認知,可能導致工作重心偏移。 科瓦契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圍繞着尼爾森的爭論其實反映了「知識背景」與「技術背景」的區別。「太空迷」尼爾森具備的是「知識背景」,即對NASA有充分、長期的了解,也曾以政客身份和NASA管理層打過交道。他能從歷史經驗上判斷NASA的政策走向,在下屬面前也具備公信力基礎。 但尼爾森缺乏深層次技術背景。「對NASA的領導者來說,如果你是科學家或工程師,你就會有額外的可信度。」科瓦契奇說,「和尼爾森一樣,我是律師出身,對航天感興趣,可以和工程師深入聊天,但總有些時刻,工程師們會開始一段我不可能理解的對話。」科瓦契奇擔心,尼爾森無法讓NASA工程師和科學家們相信他們是在接受同行的領導。 1986年1月28日,尼爾森完成宇航員任務十天後,「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剛發射升空就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之後數年,載人航天任務全部停止,國會一時間幾乎喪失了對NASA的信心。不過,尼爾森是個例外。 從1986年到NASA恢復載人航天任務的1990年,尼爾森是眾議院所有NASA授權法案的第一牽頭人,共在國會發起31項動議,其中13項都與NASA直接相關。他不僅通過多種方式尋求維持NASA的財政撥款額度,還號召國會通過贊揚航天人精神的決議,設立「太空探索日」,以恢復公眾對於NASA的信心。 最初,尼爾森的動議缺乏聯合發起人,在眾議院宣讀後就不了了之。但隨着傷痛逐漸消解,越來越多的人站到他一邊。1986年和1987年,NASA年度預算接連創下「過去十年來最低增長紀錄」,但在1988年迎來大轉折,此後兩年又連續猛增20%,刷新「二十年來最高增長紀錄」,保證了1990年哈勃望遠鏡和載人航天任務重啟。 國會中,民主黨人更願意為科學研究和商業航天投入資金,共和黨人則偏向於重型運載火箭和載人航天項目。尼爾森經常站在國會共和黨人一邊,贏得了「溫和派」名聲,哪怕在兩黨衝突最激烈的時期,他也能獲邀和共和黨同事共進晚餐。因此,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尼爾森的NASA局長提名將毫無懸念地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特朗普任命的NASA局長布里登思廷已表示支持尼爾森。 在參議院的工作經歷,也讓尼爾森與同為民主黨溫和派的參議員拜登成為密友。曾與拜登共過事的科瓦契奇認為,拜登渴望與他了解的、有相同世界觀的人一起工作。「我懷疑拜登告訴自己:通常我不會對任命政客領導NASA感興趣,但尼爾森是個例外。」科瓦契奇說。 佛羅里達州太空署主席凱徹姆則強調,提名尼爾森符合拜登「團結兩黨」的總體政策,也表明了拜登政府在太空政策上重視繼承與延續。 博爾登認為,尼爾森具備擔任NASA局長最重要的技能。「當我成為NASA局長時,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學習華盛頓的政治運作。這是尼爾森不需要擔心的。」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NASA局長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國會爭取預算,依賴的是談判技巧、熟悉國會,和盡可能獲得總統的支持。 在歷史上,成功的NASA局長也不都是有「技術背景」的專家。1961年到1968年擔任NASA局長的詹姆斯·韋伯,就是一名律師而不是工程師。在博爾登眼里,韋伯是「我們中最偉大的那一位,帶領我們登上月球」。 「管好你們的孩子」 尼爾森剛獲得提名,參與NASA項目的天體物理學家西蒙·波特就公開質疑稱,拜登可能聽信了NASA新太空發射系統(SLS)承包商的游說。 過去十年,尼爾森是SLS項目的主推者。奧巴馬政府初期,時任副總統拜登在國會堅持推動取消航天飛機和NASA自建大型火箭的計劃,由SpaceX等商業航天公司承擔更多火箭建造和載人航天任務。拜登稱,這既能幫助商業航天業發展,也可以讓NASA騰出資金,用於更有必要的技術開發。 尼爾森則與共和黨人一起強烈反對。幾輪互有勝負的博弈後,航天飛機和「戰神諸神黃昏號」重型火箭項目被終止,但因此失業的數千名NASA雇員及承包商們隨即轉入了全新的SLS項目,即設計建造全世界最大的運載火箭,可以在一次任務中直接將宇航員送到月球,然後再實現火星登陸計劃。 SLS項目背後反映了美國航天政策的模式之爭。自上世紀50年代成立起,NASA的定位一直在「民用航天機構」和「太空軍備競賽主持者」之間徘徊。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研究顯示,NASA的戰略選擇因而出現「地緣戰略和技術民族主義壓倒經濟審慎」的特點。比如像SLS這樣的項目,並不追求真正的投資回報,而是在中國、俄羅斯等國航天能力發展的背景下,維持美國的太空競爭優勢。 科瓦契奇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為了取得技術領先,NASA在「阿波羅計劃」等項目上表現了很強的創新精神。但在「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悲劇之後,NASA走起了「確保不再犯錯誤」的路子。 前述不願具名的航天工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相比於SpaceX旗下技術尚不成熟的獵鷹重型火箭項目,SLS的最大優勢就是成熟、安全,並基於此前的重型火箭技術逐步改進。但另一方面,SLS很難出現SpaceX提出的「可回收火箭」這樣的創新。 相比SpaceX等商業機構的項目,SLS因為採取最高的技術安全審核標準,所以「小到每一塊芯片的價格,都比商業采購更高」。問題在於,這樣的審核流程是否都是必要的,商業機構的產品是否真的不可靠或存在安全隱患。標準滯後、邊界模糊,讓商業機構抱怨無法在NASA競標中得到公平對待。 SLS選擇的「傳統路徑」,還面臨着成本高昂的巨大劣勢。據NASA向國會提交的材料,SLS單次發射成本約20億美元,而其前期開發費用已經超過200億美元,這還沒有計算地面系統開發費用及數千常備支持團隊人員的經費。業界估算,這些成本均攤後,SLS前十次發射,實際成本每次都在50億美元以上。 博爾登介紹, NASA後來逐步形成了一種融合合作的新模式:NASA和商業機構共同投入資金,NASA提供基本理念和思路,商業機構據此提供設計方案,NASA挑選最符合自己目標的方案,然後讓由商業公司去完成。 2020年,SpaceX將NASA宇航員送進了太空。「這不僅象徵着SpaceX的成功,也象徵着NASA的創新與成功,讓NASA的聲譽和形象得到了提升,美國民眾因此又開始關注NASA了。」科瓦契奇說,「面對這樣成功的創新模式,說『不』是不現實的。」 熟悉尼爾森的佛羅里達州太空署副主席凱徹姆回憶稱,隨着商業太空活動在成本、效率、可持續性和安全性方面都表現出色,尼爾森對商業公司的滿意度也在提高。在國會,他從捍衛傳統模式逐漸轉向在保持傳統和接受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ULA成立四年後,尼爾森大力推動讓商業公司參與NASA項目的授權法案通過,以此換取NASA將更多的資金集中到SLS這樣的傳統項目上。 不過,在激進的改革者看來,尼爾森依然是保守的。他至今仍會批評商業公司對NASA的「滲透」。SpaceX宣布開發與NASA存在競爭性的重型火箭之後,尼爾森要求NASA官員「管好你們的孩子」。NASA前副局長加佛提醒道,如果尼爾森真的按自己的方式領導NASA,「美國就不會有商業航天了」。 著名太空政策專家、中佛羅里達大學教授羅傑·漢德伯格則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即使尼爾森個人依然徘徊不定,已經嘗到創新模式「甜頭」的國會也不會再資助傳統的「全NASA」太空計劃。 漢德伯格指出,拜登准備重新組建由副總統牽頭的政府太空委員會,尼爾森個人的決策權會受到更多限制。「拜登希望尼爾森扮演的更多的是打通國會、政府與業界的角色,而不是將航天事業完全交給他。」 「從科學家的角度說,當然是一切為了解決方案。」前述航天工程師對《中國新聞周刊》舉例說,NASA對太陽風暴的成功預報,就是由來自新罕布什爾州農村的一位半退休無線電工程師提供的解決方案。「不過,尼爾森考慮更多的是政治和安全因素。」 科瓦契奇認為,不論尼爾森個人有怎樣的看法,拜登時代美國的航天事業還是會走向更多的商業創新和商業競爭,「這考驗的是尼爾森的管理能力」。拜登已經提名了莉娜·可汗、蒂莫西·吳等多位反對科技巨頭壟斷的專家進入政府,並對Google、臉書開展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司法措施。 就在尼爾森得到提名時,拜登任命的過渡時期NASA高管巴維亞·拉爾對媒體表示,拜登政府將審查既有的登月計劃,並確定更多的「商業公司可以參與的領域」,在 SLS運力不足時,甚至不排除用「經過驗證的商業運載火箭」填補缺口。 來源:cnBeta

拜登提議今年為NASA撥款247億美元,比去年多15億

4月10日消息,上任兩個多月後,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首次提出了他的預算優先事項,顯示其對太空探索依然充滿興趣。在最新公布的2022財政年度預算中,拜登提議為NASA撥款247億美元,比2021年增加15億美元。 NASA代理局長史蒂夫·尤爾奇克(Steve Jurczyk)對此表示歡迎,並稱:「這項247億美元的撥款要求表明拜登政府對NASA及其合作夥伴的承諾。在過去一年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我們與合作夥伴始終在努力工作,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他補充說:「我們知道,增加預算資金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的,我們對總統和美國人民負有責任,將管理好撥付給NASA的每一筆款項。NASA的工作人員和美國人民應該為他們在這份資金申請中看到的東西感到鼓舞。這是對我們未來的投資,表明了他們對NASA所能提供的東西充滿信心。」 在長達55頁的預算文件中,拜登政府提議為NASA提供總計247億美元的資金,這將標志着國會在下一財年向NASA分配的資金增加了15億美元。最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提議為重返月球「阿爾特彌斯計劃」(Artemis)提供69億美元資金,這比國會今年分配給該計劃的資金多3.25億美元。 在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領導下,NASA希望在2024年之前讓宇航員重返月球,但這被廣泛認為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時間表。拜登政府尚未宣布是否會放慢該計劃的目標。 一個關鍵擔憂在於,NASA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委託私人公司設計和建造載人登月着陸系統,將宇航員從月球軌道運送到月球表面。去年,特朗普政府為該系統申請了30億美元預算,但最終只撥付了8.5億美元資金。因此,即使拜登提議增加的預算大部分被分配給着陸系統開發,該機構在這方面仍面臨艱巨挑戰。 在最新預算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拜登政府希望在什麼時候進行載人月球着陸任務,但其明確強調,國際空間站以外的載人航天將是持續的優先事項。這份文件寫道:「這筆資金將用於支持發展長期可持續的、人類在地球以外的探索能力,幫助人類最終到達火星。」 國際空間站在預算中屬於獨立條目,其2022年的預算資金超過30億美元,用於「支持空間站的運營、貨物和機組人員的運輸,以及有利於探索太空和地球生命的研究」。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第一份火星天氣報告

NASA「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第一份火星天氣報告

美國宇航局NASA此前曾詳細介紹過,2月中旬登陸火星的「毅力」號探測器配備了一套名為"火星環境動態分析儀"(MEDA)的系統。該工具旨在收集該火星車在傑澤羅隕石坑位置的當地 "天氣報告",然後將數據發回給地球上的人們。本周這種報告已經首次完成發送。 NASA解釋說,其MEDA團隊於2月19日首次啟動該系統半小時。當天晚些時候,該團隊收到了系統的第一批數據,確認MEDA在與「毅力」號漫遊車一起下降到紅色星球的過程中倖存下來。 MEDA系統的重量為12磅,在帶上火星的大量科學儀器當中算得上相當笨重,其配備了許多傳感器,使它能夠測量星球表面大氣條件,以及任何時間的塵埃水平。相對濕度、壓力、風力風向、空氣溫度、輻射和地面溫度都可以由該系統測量,並且無論「毅力號」是否處於休眠狀態,它都能每小時自行喚醒以記錄數據。 NASA表示,利用MEDA的第一批數據,其團隊能夠整理出第一份來自紅色星球Jezero隕石坑的天氣報告。在系統測量開始時,火山口的溫度是-4℉;半小時後,溫度已降至-14℉。 該團隊能夠將這些數據與另一邊Gale隕石坑好奇號漫遊車的REMS系統發送的大氣信息進行對比,揭示出Jezero的大氣狀況更加清晰。研究人員還能夠用該系統確認他們的預測模型,該系統測得的大氣壓力為718帕。 雖然好奇號有自己的天氣監測系統,但NASA指出,MEDA搭載了一些重要的升級,包括除了表面溫度外,還能測量多個高度的溫度,另外它還能測量火星表面附近的輻射級別。MEDA也比REMS更耐用,並將在未來幾年長期提供定期測量結果,供專家們使用。 來源:cnBeta

NASA韋伯望遠鏡將帶着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開啟百萬英里旅程

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工程師們已經成功地折疊和包裝了它的遮陽罩,以備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百萬英里(約150萬公里)的旅程。遮陽罩是一個五層的菱形結構,有一個網球場那麼大,是經過特別設計的,可以圍繞着望遠鏡的兩邊折疊起來,並適合其運載火箭阿麗亞娜5號火箭的限制。 現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雷東多海灘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經完成了折疊工作,遮陽罩將在發射過程中和望遠鏡在太空中度過的最初幾天里保持這種緊湊的形式。 遮陽罩的設計是為了保護望遠鏡的光學元件不受任何可能幹擾視線的熱源影響,是韋伯最關鍵和最復雜的部件之一。由於韋伯是一台紅外望遠鏡,它的反射鏡和傳感器需要保持在極低的溫度下,才能探測到來自宇宙中遙遠物體的微弱熱信號。 在太空中,遮陽罩的一面總是會反射來自太陽、地球和月球的光和背景熱。熱力模型顯示,最外層的最高溫度為383開爾文,即約230華氏度。同時,太陽盾的另一面將始終面向深空,最冷層的模型最低溫度為36開爾文,約為零下394華氏度。 完全展開後,望遠鏡的遮陽罩尺寸幾乎為70英尺×47英尺(21米×14米)。當收進火箭內部准備發射時,折疊後的太陽盾將被包裝在天文台其他結構之間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以塞進直徑18英尺(5.4米)火箭整流罩內的有限空間。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首席太陽盾設計工程師Jeff Cheezum表示:"我們試圖通過折疊起一個網球場大小的遮陽罩實現的目標,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它類似於包裝降落傘,就像跳傘運動員需要正確地包裝降落傘,才能完美打開並成功返回地面一樣,韋伯需要它的遮陽罩完美地收起,以確保它也能完美地打開並保持其形狀,以便成功地將望遠鏡保持在所需的工作溫度下。 長達一個月的折疊遮陽罩過程,首先是將五層遮陽罩盡可能平鋪。在部署狀態下,遮陽罩就像一艘多層銀船,因此其固有的曲面給這一步驟增加了一定的復雜性。之後,各層被垂直吊起,並支撐在特殊的支撐設備上,以便對它們進行適當的約束,以便進行折疊。然後,一隊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將每層膜以之字形折疊,在望遠鏡的兩側形成手風琴狀的膜堆。 第一層遮陽罩的厚度為千分之二英寸(0.005厘米),而其他四層的厚度只有千分之一英寸。對該團隊來說,一個內在的挑戰是折疊如此薄層的精細度。折疊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到諸如遮陽罩90根不同的張緊電纜等組件,這些電纜必須以特定的方式收納,以確保太陽盾順利部署。 隨着遮陽罩折疊順利完成,工程團隊已經為遮陽罩在太空復雜部署做好了准備。遮陽罩將在發射後望遠鏡在太空的第一周結束時展開,伸展到其全部尺寸,然後將其五層中的每一層分開並張緊。 來源:cnBeta
NASA在火星的第三個「氣象站」:「毅力號」傳回第一個溫度讀數

NASA在火星的第三個「氣象站」:「毅力號」傳回第一個溫度讀數

據外媒報道,日前,NASA在其火星探索計劃網站的一篇新文章中公布了「毅力號」發回的第一個溫度讀數。據悉,這輛探測車已經在火星上運行了一個多月,在此期間它不得不忍受一些極端的寒冷天氣。火星每天的溫度會從零下7.6華氏度(零下22攝氏度)將到零下117.4華氏度(零下83攝氏度)。 出於一些顯而易見的原因,NASA對火星上的天氣非常感興趣。載人前往這顆紅色星球的任務已經被詳細討論過,雖然NASA還沒有確定任何計劃,但它已經開始在考慮在21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將人類送上火星的可能性。這個時候,了解氣候非常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溫度。 NASA現在在火星三個不同的位置擁有「氣象站」。「洞察號」提供溫度和其他數據,「好奇號」除了溫度還可以傳遞大氣條件和溫度,現在的「毅力號」則成為了第三個數據點。 在「毅力號」上,大氣數據由火星環境動態分析儀(MEDA)收集,它可以讓NASA在任何時候都能收集到氣候數據。MEDA在探測器着陸後的第一天就已啟動。自那以後,它收集了更多的讀數並將它們發送給地球上的科學家。 據悉,「毅力號」將在直升機--這是人類在外星球的首次人工動力飛行--附近停留約一個月時間。一旦完成,它將開始自己認真的火星科學探索之旅。 來源:cnBeta

NASA公布火星探測車「毅力號」與Ingenuity直升機史詩合照

據外媒報道,NASA「毅力號」一直在火星上忙着給自己拍照,現在它讓大家得以看到一個完整的畫面。當地時間周三,NASA發布了一張全身自拍,其展示了探測器及其火星伴侶--Ingenuity直升機。這張照片突出了火星車和這架精巧的小型實驗直升機。 於二月中旬着陸的這輛探測器現在看起來仍非常干淨,而這架直升機准備在周日之前進行首次試飛。 據了解 ,該探測器使用安裝在機械臂上的Watson相機拍攝了62張自拍照片。而這場拍照馬拉松則是在4月6日開始的。 「毅力號」團隊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張稍微不同的動圖,其顯示了探測車的「頭」從Ingenuity轉向相機並看着後者。 上周末,「毅力號」將這架獨創的直升機降落在地面上並將觀看它在另一顆星球的勇敢嘗試--第一次有動力、有控制的飛行。屆時,NASA希望接收到這架旋翼飛機的飛行圖像和工程數據。 現在這張自拍算是對兩台在火星上展開開創性工作的機器的恰如其分的致敬。 來源:cnBeta
NASA分享「毅力號」探測器發回的首份火星天氣報告

NASA分享「毅力號」探測器發回的首份火星天氣報告

據外媒CNET報道,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周二的一份聲明,其「毅力號」火星車提供了來自紅色星球的第一份天氣報告。「毅力號」配備了火星環境動態分析儀(MEDA)系統,該系統收集了空氣和地面溫度、相對濕度、輻射、壓力以及風速和風向的數據。 2月19日,在探測器登陸火星後不久,MEDA就獲得了第一個讀數。第一份天氣報告顯示,當時地表溫度約為零下4華氏度(零下20攝氏度)。在接下來的30分鍾里,溫度下降到零下14華氏度(零下25.6攝氏度)。 該系統自第一次天氣報告以來一直在收集數據,並記錄到最低溫度為零下117.4華氏度(零下83攝氏度),風速高達22英里/小時(10米/秒)。 隨着實驗性的「機智號」直升機臨近首次試飛,天氣將顯得尤為重要。旋翼飛行器必須在寒冷的火星夜晚保持自身溫暖,而一旦升空,風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在接下來的一年里,MEDA將提供關於溫度周期、熱通量、塵埃周期以及塵埃顆粒如何與光相互作用,最終影響溫度和天氣的寶貴信息,」NASA說。這些數據將幫助科學家規劃未來機器和人類的任務。 來源:cnBeta

NASA為最強火箭SLS進行第二次RS-25發動機熱火測試

美國宇航局於2021年4月6日進行了第二次RS-25單引擎全時熱測試試驗,以支持未來登月任務的航天發射系統(SLS)火箭的引擎研發和生產。這次超過8分鍾(500秒)的全時熱測試是在聖路易斯灣附近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A-1試驗台進行的。 這是計劃中七項測試的一部分,旨在為SLS發動機的主要承包商Aerojet Rocketdyne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因為它開始生產新的RS-25發動機,供前四次SLS飛行後使用。 四台RS-25發動機在發射時幫助SLS提供動力,同時產生160萬磅的推力,上升時產生200萬磅的推力。用於前四次SLS飛行的RS-25發動機是升級版的航天飛機主發動機,並已完成認證測試。在新的測試系列中,操作人員將重點評估新的發動機部件,降低發動機運行的風險。他們將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條件對發動機進行點火,以展示和驗證其能力,並提供數據以提高尖端技術和節約發動機生產成本。 1月28日,新系列發動機的首次測試進行了500秒,這也是發動機在發射過程中必須點火為SLS火箭入軌提供動力的時間。在隨後於4月6日進行的全時熱火測試,操作人員還對RS-25發動機進行了萬向調節,使用了NASA設計的新型矢量控制系統,這也是該系統安裝以來的首次。萬向平衡是指發動機必須在一個緊密的圓軸上移動,以確保正確的飛行軌跡。 美國宇航局正在建造的SL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SLS將作為NASA的 "阿特米斯 "計劃的一部分飛向月球,包括今年的 "阿特米斯 "I號無人試飛,這將為未來與宇航員一起探索月球表面的飛行鋪平道路,並為火星任務做准備。在斯坦尼斯進行的RS-25測試由NASA、Aerojet Rocketdyne和Syncom Space Services運營商組成的聯合團隊進行。Syncom空間服務公司是斯坦尼斯設施和業務的主承包商。 來源:cnBeta
「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看到彩虹?NASA答疑:並不是

「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看到彩虹?NASA答疑:並不是

美國宇航局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直接分享來自火星表面運行的航天器和探測器的原始圖像。紅色星球的環境與地球有很大的不同,人們自然會在火星上的大氣層中尋找一些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相同的現象。其中一個例子是美國宇航局最近分享的一張圖片,來自被稱為Hazcam的火星毅力號後左避險相機。 貫穿圖片的左上方,如下圖所示,你可以看到火星表面上方的天空中似乎有一道彩虹。然而,我們都知道照片可能是照騙。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官方推特分享了這張圖片,並指出,很多看到這張圖片的人都問這是不是彩虹。 「毅力號」團隊解釋說,這顯然不是彩虹,因為在紅色星球上不可能出現彩虹。當光線從地球大氣層中的圓形水滴上反射時,就會產生彩虹。然而,在火星上,沒有足夠的水來凝結,而且這個星球太冷了,大氣層中不可能有液態水。 對於圖像中所看到的東西,不那麼令人興奮的解釋是透鏡耀斑。鏡頭耀斑是一種現象,光線在鏡頭系統中被散射或耀斑,通常是對強光的反應,導致圖像中出現不理想的偽影。在這種情況下,鏡頭耀斑的形狀看起來會很像彩虹。 毅力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表面停留了幾個月,目前正在進行科學調查,試圖尋找火星上過去生命的證據。最近,該漫遊車還將Ingenuity直升機放置在火星表面,為未來幾天的飛行做准備。 來源:cnBeta
NASA公布「毅力號」拍攝的全新「機智號」直升機特寫照

NASA公布「毅力號」拍攝的全新「機智號」直升機特寫照

美國宇航局(NASA)周二公布了「毅力號」漫遊車給「機智號」(Ingenuity)直升機拍攝的一張全新特寫照。Mastcam-Z是「毅力號」上的一對可變焦攝像頭,其在4月5日給「機智號」拍攝了這張特寫照,也就是這次任務的第45個火星日。此次NASA還發布了一張次要的立體圖像,供擁有紅藍3D眼鏡的公眾欣賞。 這張拼接圖並不是白平衡的,而是以自然色彩合成的初步校準版本顯示,大約模擬了肉眼觀看時看到的場景顏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Mastcam-Z儀器的運行,與聖地亞哥的馬林空間科學系統公司合作。 「毅力號」在火星上的任務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天體生物學,包括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漫遊車將描述這個星球的地質和過去的氣候,為人類探索紅色星球鋪平道路,並成為第一個收集和緩存火星岩石和土壤(碎石和塵埃)的任務。 隨後的NASA任務將與歐空局(ESA)合作,派遣航天器前往火星收集這些密封的地表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進行深入分析。 火星2020「毅力號」任務是NASA從月球到火星探索方式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前往月球的 "阿爾忒彌斯 "任務,這將有助於為人類探索紅色星球做准備。 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由加州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為NASA管理,建造並管理「毅力號」探測器的運行。 來源:cnBeta
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火星上的「彩虹」圖像

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發回了火星上的「彩虹」圖像

彩虹是一種能讓任何人都停下腳步,向天空張望的東西。它們看起來很酷,而且因為它們的存在是短暫的,所以在它們出現的時候盡情欣賞它們是正確的做法。在美國宇航局最近公布的一張照片中,似乎該航天局新近着陸的「毅力號」漫遊車享受到了屬於自己的彩虹,但它真的是彩虹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呢? 這張照片是由漫遊車左後方的避險攝像頭拍攝的,漫遊車有好幾個這樣的攝像頭,這樣它就能知道周圍的情況,並在需要的時候避開障礙物。照片中的景象看起來很像一道略顯單調的彩虹在火星的天空中出現。當然,彩虹顯然需要大量的水漂浮在行星的大氣層中,既然我們知道在火星上這不是事實,就必須有其他解釋。 當NASA公布了這張照片後,沒過多久,Twitter和其他地方就開始出現了關於這個奇怪的彩虹狀帶子的評論。它當然看起來像彩虹,那些不一定知道火星大氣層缺乏什麼的人(或者不了解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可能會認為那正是彩虹。然而,還有其他一些解釋。 當來自太陽的光以恰到好處的角度捕捉到大氣層中的水滴時,彩虹就形成了,將白光分割成各種色調,這些色調又被引向地面。你必須在正確的地方才能看到彩虹,這個火星光帶很可能也是如此,但它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呢?現在有兩種理論。一種是,光線實際上是由大氣層中的微小塵埃顆粒反射出來的。火星上漂浮的水不多,但塵埃卻不少。如果塵埃以正確的方式捕捉到了光,就有可能產生我們在這里看到的光帶。 另一種可能是反射來自於水,但不是液態的。火星非常寒冷,大氣中的任何水都會以冰粒的形式存在。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這是對這類目擊事件的一種解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火星上被發現了,但僅憑少量的目擊事件和相對低分辨率的照片,要確認任何一個都是非常困難的。 在未來,當人類乘員前往紅色星球時,我們可能最終會得到一個具體的解釋,但在那之前,我們只能猜測。 來源:cnBeta

NASA對一火星山丘命名 紀念死於新冠肺炎科學家

4月6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好奇號火星車團隊科學家和工程師,對火星車行走路線上的一個小山丘命名,表達對一名已故科學家的尊敬。「拉斐爾·納瓦羅山」高450英尺(120米)。拉斐爾·納瓦羅-岡薩雷斯(Rafael Navarro-González)因新冠肺炎並發症於2021年1月28日去世。 好奇號火星車行駛路線上的拉斐爾·納瓦羅山 他是一名天體生物學家,是好奇號上「火星樣品分析」裝置的負責人之一,該裝置目的是研究火星土壤、岩石和空氣的化學成分。納瓦羅-岡薩雷斯斯領導的團隊對火星上古代有機物進行了分析,他的成就還包括揭示火山閃電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岡薩雷斯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核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 據NASA好奇號項目科學家阿斯溫·瓦薩瓦達(Ashwin Vasavada)稱,拉斐爾·納瓦羅山位於蓋爾隕石坑由富含粘土地區向富含硫酸鹽礦物質地區過渡的一個主要區域。對硫酸鹽礦物質分析,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理解火星氣候由濕潤轉向乾燥的變化過程。 瓦薩瓦達說,「我們認為拉斐爾·納瓦羅山是一個重要門戶,明年它將一直在我們的視線中,好奇號火星車將在它周圍工作。」 來源:cnBeta
NASA Bennu最後一次飛越將對觸地取樣造成的破壞展開觀察

NASA Bennu最後一次飛越將對觸地取樣造成的破壞展開觀察

據外媒報道,2020年10月底,NASA在小行星Bennu上執行了着陸樣本收集任務,該過程包括將采樣頭下沉1.6英尺(約1.8米),然後發射加壓氮氣。這次撞擊加上小行星的微弱引力對采樣點造成了NASA所稱的「巨大影響」,現在NASA正在對其破壞進行着更近距離的觀察。 OSIRIS-REx的任務取得了成功,其收集到了目標小行星表面的物質。NASA表示,他們的團隊計劃在4月7日對Bennu進行最後一次飛越以觀察樣本收集點從而能讓研究人員了解航天器着陸造成的破壞。 據了解,此次觀測將包括將探測器帶到距離Bennu表面約2.3英里的地方,這將是自去年10月Bennu事件以來距離Bennu最近的一次。其中,加壓氣體「動員」了表面的一堆塵埃和岩石,尤其是考慮到小行星的低重力。 「這次對『Bennu』的最後一次飛越將為任務團隊提供一個機會以了解航天器與『Bennu』表面的接觸是如何改變樣本地點及其周圍地區的,」NASA在最後一次飛越聲明中說道。據悉,回程將耗時兩年,預計於5月中旬開始。 收集地點的圖像將在5.9小時內拍攝完成,它將涵蓋小行星幾乎整個旋轉過程。這些高分辨率圖像將跟收集之前拍攝並發回的圖像進行對比從而揭示出OSIRIS-REx造成的變化。 來源:cnBeta
如何觀看NASA將測試版獵戶座飛船扔進一個巨大水池里

如何觀看NASA將測試版獵戶座飛船扔進一個巨大水池里

據外媒CNET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 「阿爾忒彌斯」計劃旨在在2024年前將美國宇航員平安送往月球並返回。該航天局在3月成功發射了部分大型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系統。現在該機構計劃將測試版的獵戶座飛船扔進一個真正的大水池。 在太空航行後,獵戶座飛船會在降落傘的幫助下在海里濺落。為了確保它對人類的安全,NASA正在弗吉尼亞州蘭利研究中心通過一系列的水面沖擊落水試驗收集其性能數據。 NASA TV 將在太平洋時間4月6日星期二上午10:45直播測試過程,這應該會產生令人滿意的大水花。 獵戶座飛船的14000磅(6350千克)測試版模仿了未來載人的「阿爾忒彌斯」任務的太空飛行艙。該太空艙將降落在一個名為 "水力沖擊盆地 "的擁有百萬加侖(380萬升)水的水池中。 「測試數據將幫助工程師更好地了解獵戶座及其乘員在太平洋着陸時可能經歷的情況,」NASA在3月份的一份聲明中說。 NASA一直在聚焦2024年這個雄心勃勃的日期,希望通過阿爾忒彌斯計劃將宇航員送回月球。NASA計劃最早在今年發射一次不載人的阿爾忒彌斯一號任務,然後最早在2022年發射一次載人的阿爾忒彌斯二號繞月任務。 來源:cnBeta
NASA”Ingenuity”直升機成功在火星獨自度過第一個寒冷的夜晚

NASA”Ingenuity”直升機成功在火星獨自度過第一個寒冷的夜晚

美國宇航局的 "毅力"號火星車和 "Ingenuity"號直升機之間有一種親子關系。這架旋翼機在火星上的頭幾個星期都位於火星車的肚子里,從母船獲取動力並保持溫暖。現在,這架雄心勃勃的NASA直升機已經獨自度過了一個殘酷的火星之夜。 毅力號在周末將 "Ingenuity"扔到了火星地面上,並退到了一邊,讓直升機自行展開的太陽能陣列收集陽光。第一天晚上,Ingenuity團隊一度非常擔心它的安危,但NASA周一宣布,這架小飛行器已經成功通過了獨立運轉階段的第一關。 美國宇航局稱直升機的生存是 "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火星變得殘酷寒冷,在傑澤羅隕石坑中最低達到零下130華氏度(零下90攝氏度)。這足以讓Ingenuity的電子元件和電池亂成一團,但由於絕緣材料、加熱器和足夠的電池電力來保持自身溫暖,這架直升機倖存了下來。 Ingenuity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技術演示。美國宇航局希望它能代表首次在另一個星球上的自帶動力受控制飛行,而毅力號將在一個俯瞰位置充當見證者。 來源:cnBeta
私營公司正在努力創建空間站設計方案以贏得NASA獎勵

私營公司正在努力創建空間站設計方案以贏得NASA獎勵

最近,我們談到了美國航天局和它正在舉行的4億美元的競賽,鼓勵私營公司設計空間站。美國宇航局需要私營公司設計新的空間站,因為國際空間站正在老化,而他們並不想為更換空間站埋單。當國際空間站走到盡頭時,NASA希望私營企業接管低地球軌道的運營。 私營公司現在正急於設計空間站,以搶奪NASA提供的數億美元的資金。該協議將由NASA幫助支持這些公司開發空間站並進行初步設計審查。初步設計審查是對2025財年年底前讓空間站升空所需的關鍵技術評估。 已經有幾家公司宣布將按照美國航天局的要求設計空間站。這些公司包括Sierra Nevada公司和Axiom Space公司。Axiom公司正在努力建造其商業空間站,並將在其空間站發射之前將一個模塊連接到國際空間站。 美國宇航局改變了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方式,將衛星的發射和空間站的補給任務私有化。目前,包括SpaceX在內的幾家公司正在為NASA提供商業發射服務。NASA認為,與私營公司合作為其節省了大量資金。與私營公司合作,成為軌道空間站的使用者而非所有者,將在未來為其節省更多資金。 節約資金對保持NASA的運作至關重要,因為預算問題始終是一個問題。目前,對於這些私營空間站何時能夠進入軌道還沒有真正的時間表,但我們很可能還要等上好幾年。 來源:cnBeta
NASA故意在InSight着陸器上傾倒土壤 使其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NASA故意在InSight着陸器上傾倒土壤 使其不易受溫度變化的影響

據外媒BGR報道,過去幾個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InSight着陸器一直在遭遇麻煩。NASA在火星任務上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運氣,不幸的是,看起來InSight將被證明是該航天局有史以來向紅色星球發射的較麻煩的任務之一。人們可能會認為着陸器任務會比漫遊車冒險更容易完成,但InSight已經證明了在這方面的錯誤。 這並不是說InSight總體上是失敗的,而是這次任務遇到了更多的挑戰。原本應該埋在火星表面的自錘 "鼴鼠 "工具,現在卻被放棄了,它的失敗確實讓人遺憾,現在NASA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在天氣變化中更准確地探測火星上的地震。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篇新文章中,InSight團隊透露了它正在做什麼來平息事態。 InSight有很多儀器可以使用--現在 "鼴鼠 "已經正式結束其火星之旅,--但它最重要的一個儀器是一個帶有圓頂形外殼的大型地震儀。NASA計劃藉助這個地震傳感器記錄火星地震,但科學家們很快就意識到,圓頂形外殼不足以防止風力記錄傳感器的錯誤讀數。 不幸的是,現在航天器已經着陸,對風沒什麼辦法,但讀數的另一個問題是,連接地震傳感器和着陸器本身的長電纜似乎正在發出噪音。據信,火星地表的極端溫度波動--從夜間的近零下150華氏度到白天的32華氏度--導致電纜中的材料膨脹和收縮。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電纜的 "彈出 "方式與地球上的一塊金屬經歷劇烈的溫度變化時相同。 因不可能跑到火星去執行維護任務,用別的東西換掉電纜,所以InSight團隊必須隨機應變。該團隊的做法是利用着陸器的機械臂和鏟子附件來收集火星土壤,然後把它扔在電纜上。這有點像小時候用建築玩具把沙子挖起來,只不過這是一項耗資8億多美元的NASA任務。 InSight團隊希望通過用土壤覆蓋電纜,電纜就不會那麼容易受到溫度變化的影響。如果電纜能夠以較慢的速度升溫和冷卻,它可能有助於防止彈跳行為並減少讀數中的噪音。 來源:cnBeta

NASA將火星直升機首飛推遲至4月11日 原定在8日

4月2日, 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其火星直升機「機智號」(Ingenuity)的首次歷史性飛行將被推遲至4月11日。今年2月18日,機智號隨同NASA火星車「毅力號」(Perseverance)成功降落在火星上,並准備創造「火星版萊特兄弟時刻」,即在火星上首次進行受控動力飛行。 2021年3月29日,毅力號機械臂末端SHERLOC儀器上的攝像頭抓拍的照片,顯示機智號從火星車腹部垂直展開 負責機智號任務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宣稱,這架直升機原定於4月8日起飛,但現在被推遲到4月11日。JPL在推特上寫道:「火星直升機正准備做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即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受控動力飛行。現在首飛時間定於4月11日,數據將於4月12日送達地球。」 位於毅力號下方的直升機已經從火星車腹部展開,為首次飛行做准備。3月21日,毅力號釋放了一個保護罩,幫助直升機經受住了穿越火星大氣層的危險降落。機智號需要些時間才能展開,並開始飛行。NASA在聲明中說,這需要大約六個火星日,每個火星日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24小時40分鍾。 NASA為其火星直升機制定的飛行路線圖 3月21日,毅力號團隊成員在推特上寫道:「機智號是折疊起來側着放置的,並被鎖定在適當的位置,所以在放下它之前,我們需要將其展開。不過,首先我們需要前往指定的『直升機停機坪』,離這里有幾天的車程。」 一旦安全地部署在火星表面,機智號的試飛很快就將開始。任務團隊希望在這次部署後30個火星日(約合31個地球日)內讓無人機起飛。 機智號實際上屬於NASA的技術演示,也是首個在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進行試飛的飛行器,目的是證明有可能在其他星球駕駛像機智號這樣的受控動力飛行器。 NASA計劃讓機智號進行幾次短途飛行,它唯一的附加機載設備就是相機。在這些飛行期間,毅力號也將保持待命狀態,並使用其攝像頭捕捉機智號的整個飛行過程。(小小) 來源:cnBeta

NASA火星直升機即將起飛,火星真的可以飛行嗎?

NASA毅力號到達火星之後,基本沒有離開著陸點半步,主要原因,就是毅力號需要釋放火星直升機,並且對火星直升機進行系統檢查和輔助充電。 在這段時間里,毅力號的相機已經拍攝到很多火星照片,並且確定了未來需要探測的「火星海豹」。 目前火星直升機已經展開了著陸架,並且即將完成充電,預計最早可以在4月8日左右,開始執行第一次火星飛行任務! 火星直升機藏在毅力號的「腹部」: 毅力號在登陸火星時,不但要確保自身的安全,還需要確保火星直升機的安全,火星直升機藏在毅力號的腹部,如果著陸時碰撞到突出岩石,火星直升機很容易被直接破壞。 然而毅力號採用了全新的智能著陸系統,通過電腦判斷地形並選擇著陸點,最終讓毅力號和火星直升機都安全到達火星表面。 完成著陸後,火星直升機需要從毅力號上面進行脫離,在這段時間里,毅力號不能隨意移動,只能利用相機對火星周圍進行拍攝。 火星直升機脫離毅力號,花費了一週時間,直升機通過毅力號獲得電量,展開自己的著陸架,首次觸碰到火星地表。 雖然火星直升機到達火星表面,但是此次火星直升機基本沒有攜帶任何能源供給以及科學儀器,之後依舊需要毅力號對火星直升機持續充電,直到火星直升機可以進行飛行任務。 火星真的可以飛行嗎? 直升機能夠起飛,主要依靠空氣動力學以及牛頓力學——機身和旋翼產生上下壓強差產生升力(伯努利原理)、旋翼向下吹風進一步產生升力。然而這一切,都依賴於地球的大氣層。 在火星,大氣密度不足地球的百分之一,雖然火星風暴的時速高達數百公里,但是由於大氣過於稀薄,實際感覺並不是很強。在如此稀薄的大氣環境中,直升機的上升變得異常困難。 為了克服火星大氣密度較低的問題,火星直升機的體積非常小,並且旋翼的功率非常高,按照體積等比例計算,火星直升機的功率,要比地球直升機的功率大得多。 利用更小的體積和更大的旋翼功率,理論上可以在火星飛行,但是這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因此火星直升機無法長時間飛行,只能在火星進行「跳躍式飛行」。 根據火星直升機的設計,成型的火星直升機會搭載光伏板和科學儀器,完成充電後,火星直升機會發動旋翼,飛行到距離火星地表3米左右的高度。 由於火星直升機的體積有限,能夠儲存的能源也非常有限,因此每次飛行的時間大約只有30秒,之後就必須降落,然後繼續充電,準備下一次飛行。 重複進行充電——飛行——降落——充電,從而讓火星直升機可以快速探測火星的大面積區域,但這也意味著,火星直升機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反覆進行火星著陸,如果出現失誤,火星直升機可能會直接在地表墜毀。 火星直升機,要比漫遊車更加高效: 雖然火星直升機需要反覆起飛、降落、充電,但是由於火星直升機可以上升到3米的高空,因此可以輕鬆跨越一些地表障礙物。 即使每次只能飛行30秒,在相同的時間里,火星直升機也可以探測更廣闊的區域,NASA認為,如果火星直升機測試成功,未來的火星直升機,有希望環遊火星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火星直升機,NASA還希望未來的火星探測器,可以從簡單的地表探測,進入到洞穴探測,進入到火星更加複雜的地形中,進行科學觀察。 為了實現火星洞穴探測,「火星狗」的雛形已經出現。 火星狗不同於普通的漫遊車,火星狗使用「四肢」移動。雖然火星狗看起來沒有漫遊車穩定靠譜,但實際情況卻是火星狗更快而且更穩定,即使火星狗摔倒,也可以自己爬起來恢復正常狀態。 火星狗可以適應很多複雜地形,甚至可以進入到洞穴進行自動探測,相比漫遊車,火星狗在洞穴中可以更加自由地移動,「四肢」的高度調整,也可以讓拍攝到的畫面更加平衡。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造物進入太空甚至著陸到其他星球。 雖然目前探測外星球的主力是漫遊車,但是隨著火星直升機的出現,或許未來人類就可以實現「海陸空」全面星球探測。 在其他星球上,無論是天空、洞穴還是海洋,人類或許都能先睹為快! 來源:kknewsNASA火星直升機即將起飛,火星真的可以飛行嗎?

NASA公布衛星照片 蘇伊士運河堵塞前後對比鮮明

綜合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公布的對比照片顯示,重型貨輪擱淺堵住蘇伊士運河時,附近海域卡住的船隻密密麻麻,與平時大不相同。巨輪脫困後,已有上百船隻通過運河。據報道,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貨輪擱淺期間,大批船隻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只能在外海等候。 以下一組照片由Suomi NPP衛星上搭載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VIIRS)拍攝。 貨輪擱淺前拍攝的照片顯示,同一海域船隻少很多,但27日和29日的照片顯示,蘇伊士運河的船隻密密麻麻,排起長隊,對比鮮明。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截圖。 據報道,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表示,在堵住航道的巨輪脫困、運河航運恢復之後,29日共有113艘船通過運河,預計30日還會有140艘通過。 3月23日,一艘長約400米、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擁堵,運河兩端和河道上共有422艘船等待通行。29日,這艘貨輪成功脫淺,航道恢復通行。 拉比耶重申,他希望被堵船事件耽擱的船隻,能在3至4天內全數通行完畢。 另一方面,當地時間30日,貨輪已移動至擱淺位置以北的大苦湖,數名專家已經登船。一名蘇伊士運河資深引水人匿名告訴美聯社,專家正在尋找受損跡象,並嘗試確認貨輪為何擱淺。 海事新聞網站gCaptain.com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康拉德警告,貨輪可能嚴重受損。這艘貨櫃輪卡在運河上多日,船體中段隨着潮汐漲落,載着大約2萬個貨櫃的重量上下彎曲。 康拉德說:「結構完整性是頭等大事,船隻在航道下沉時,船身承受巨大壓力。」「他們必須檢查每個部位有沒有裂縫。」 來源:cnBeta

令人驚嘆:NASA發布「好奇號」最新自拍照

據外媒報道,現在,NASA發布了好奇號迄今為止最令人驚嘆的照片之一,這及時地提醒了人們「好奇號」仍在做着令人驚嘆的事情。這張自拍是火星探測車停在火星表面的一塊岩石前拍攝的。這張圖片包含了許多有趣的景象,包括探測器所在區域被風吹過的岩石及其周圍精心雕刻的深色沙丘。 這個值得信賴的探測器在鑽了一個洞採集岩石物質樣本後拍下了這張自拍。如果仔細觀察全分辨率圖像則可以發現這個鑽孔: NASA提供了以下關於樣本收集及其近期計劃的描述: 「好奇號」的鑽頭先將樣本研磨成粉末,然後將其滴入探測器內部的儀器中,這樣科學小組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岩石的成分以及它可能提供的火星過去的線索。這個區域位於好奇號即將離開的「粘土承載單元」和前方的夏普山(Mount Sharp)上的「硫酸鹽承載單元」之間的過渡地帶。夏普山高3英里(5公里),「好奇號」自2014年起就開始爬上這座山。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一轉變可能會揭示火星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沙漠星球時發生了什麼。 它可能看起來像是一張單獨的照片,但實際上大家看到的這張自拍照是一大堆不同的照片拼接在一起的結果。 NASA表示,他們不得不使用安裝在探測器機械臂上的照相機拍攝了多達60張個人照片以構建最後的自拍。這是從火星傳回地球的大量高分辨率圖像。當然,這樣的結果絕對是值得的,因為你很難再找到一張從火星表面拍攝的更華麗的照片了。 「好奇號」目前正在攀登夏普山,在繼續向山上攀登的過程中,它將停下來進行科學研究並欣賞風景。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開始釋放Ingenuity直升機:下月8日首次試飛

據外媒報道,NASA有着操控在火星漫遊者的豐富經驗,但它以前從未嘗試過在那里飛行直升機。這架旋翼飛行器Ingenuity將有機會在4月份創造歷史,屆時它將在火星上空飛行,但首先它需要被安全運送到火星的地面。 部署過程需要近一周時間。火星車機械臂末端的攝像機一直在跟蹤着事態的發展並為人們提供進展的視覺基準。 這架由太陽能驅動的旋翼飛行器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技術演示,它可能標志着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的首次有動力、有控制的飛行。 本月早些時候,「毅力號」卸下了保護直升機飛行安全的護盤,進而讓人們得以首次看到藏在火星探測車腹部的飛行器。而這開啟了一系列的操作,包括將探測器運送到一個指定的「機場」地點,在那里它將把直升機降落在地面上然後離開並前往一個俯瞰點。 運送Ingenuity的過程並不能快速完成,其需要多個步驟,包括釋放鎖緊機構、旋轉機器到指定位置以及展開彈簧腿。它需要6個多地球日來完成,在這段時間里,Ingenuity仍跟「毅力號」相連。 3月28日,人們提前看到了像是在折紙的動作。「毅力號」拍下了直升機傾斜的照片。3月29日,一幅新畫面顯示,直升機的兩條起降腿伸了出來從而使直升機處於直立狀態。 一旦Ingenuity降落在地面上並不再跟「毅力號」相連,那麼探測車就會小心翼翼地離開從而讓直升機的太陽能電池板能給電池充電並在火星寒冷的夜晚保持溫暖。就任務本身而言,第一天將是關鍵時刻。 Ingenuity將於4月8日進行它的首次試飛--一個短暫的盤旋飛行。屆時,相信「毅力號」將會記錄下更多關於這架直升機飛行的精彩畫面。 來源:cnBeta
NASA的TESS探測器已經發現了2200多顆系外行星

NASA的TESS探測器已經發現了2200多顆系外行星

據外媒BGR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凌星系外行星巡視衛星」(TESS)已經收集到了大量系外行星的證據。NASA在其最近的一份公告中透露,TESS已經在太空中發現了2200多顆系外行星。這些行星從巨大到微小,其中一些很可能是岩石世界,很像我們自己的星球。不過TESS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發現任何行星,而是根據其他證據來推斷它們的存在。 那麼, TESS是如何在沒有看到行星的情況下找到它們的? 其實並不難,現在望遠鏡已經足夠靈敏,可以探測到來自遙遠恆星的光線的微妙變化。即使是最大的系外行星,在現代望遠鏡技術下也還是太小了,無法被觀測到。然而,通過密切監測來自遙遠恆星的光線,像TESS這樣的航天器可以探測到光線強度的變化。當這些變化有規律地、按可預測的時間表發生時,就意味着有天體在繞着恆星運行,根據在「凌日」期間收集到的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很好地了解這個星球有多大,它與恆星的距離有多近,有時甚至可以知道它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最近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篇新的論文,列出了TESS在其任務期間發現的所有 "感興趣的天體",科學家們對成千上萬的條目進行編目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在其網站上的一篇新文章中,NASA提供了TESS迄今為止發現的一些最有趣的天體的概要。其中有些是首次發現,比如TOI 1338 b,這是第一個被發現同時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此外還有LHS 3844b,它是一類新的 "超短周期 "行星中的第一顆,它的日長只有11小時。 TESS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收集到了所有這些數據,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這顆衛星於2018年發射,在天文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試圖根據數據得出更大的結論時,已經讓他們不堪重負。未來擁有更強大硬件的衛星一定會產生更多的結果,而已知的系外行星的數量也可能從此成倍增長。 來源:cnBeta

NASA擬出資4億美元請四家公司開發和建設新空間站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公布了所謂的「商業近地軌道目的地」(CLD)項目,計劃在2021年第四季度向四家公司授予總計4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啟動私人空間站的開發,以取代老化嚴重的國際空間站。 圖1:2020年7月1日,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NASA CLD項目主任菲爾·麥阿里斯特(Phil McAlister)說:「近地軌道領域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分別是貨物運輸、宇航員運輸和部署空間站。此前這三項活動完全由NASA承擔。但如果情況一直如此,我們在近地軌道上的雄心將永遠受到NASA預算不足的限制。通過將私營部門引入這些領域,作為供應商和用戶,你就擴大了這個領域的總體范圍,就會有更多的人到達近地軌道。」 NASA將成為空間站的使用者,而不是所有者和運營者,這種成本節約是CLD項目的關鍵動機之一。國際空間站每年花費NASA約40億美元預算來運營。此外,國際空間站的開發和建造總共花費了1500億美元,NASA承擔了其中大部分費用,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加拿大也都有出資。 啟動CLD項目的另一個動機是國際空間站硬件老化嚴重,因為空間站的大部分核心結構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製造的,最後的加壓結構也是在2011年增加的。去年,俄羅斯宇航員努力修補了空間站艙內的漏洞。麥阿里斯特說:「國際空間站是個令人驚嘆的系統,但不幸的是,它不會永遠運行下去,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會出現無法恢復的異常。」 圖2:NASA正在向遊客開放國際空間站,最早於2020年完成了首次嘗試 NASA將CLD項目視為一種讓多家公司在未來幾年參與開發和建設新太空棲息地的方式,這樣在國際空間站退役之前,該機構就有了更多選擇。麥阿里斯特稱,除了CLD項目外,NASA還向航天公司Axiom Space授予了價值1.4億美元的合同,為國際空間站建造模塊。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Axiom計劃將其模塊分離,將其改造為能夠獨立飛行的空間站。 麥阿里斯特說:「我們在這方面正取得進展,並對此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希望在供應領域有競爭,這就是我們推出CLD項目的原因。」 Axiom的發言人在聲明中說,該公司「廣泛支持NASA在LEO項目中建立多方供應商經濟的願景。」他說:「我們正在籌集私人資金來設計和開發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太空目的地,以證明真正的商業領導可以推動低地軌道經濟的發展。建造Axiom空間站最初作為國際空間站的延伸,將擴大短期內可以在空間站上完成的工作,並在國際空間站使用壽命結束時實現及時和無縫的過渡。」 NASA登記參加簡報會的組織名單顯示了各種航空航天公司,包括空客美國公司、藍色起源、波音、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螢火蟲航空公司、通用動力公司、ispace、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穆格公司、NanoRacks、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雷神公司、RedWire Space、RUAG Space、內華達山脈公司、SpaceX、維珍銀河、維珍軌道、旅行者太空控股公司以及約克空間系統公司。 其中一家公司已經宣布,它將很快公布其私人空間站計劃。內華達山脈公司表示,將於3月31日舉行虛擬新聞發布會,披露「SNC空間站」的設計。NASA將在5月份發布CLD項目的最終公告,第一階段的資金預計在10月至12月之間授予。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將通過其商業開發辦公室管理CLD項目。(小小) 來源:cnBeta
NASA正在研究如何給未來前往火星的宇航員提供食物

NASA正在研究如何給未來前往火星的宇航員提供食物

據外媒CNET報道,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食物一般都裝在特殊的包裝袋里,不過目前種類已接近地面膳食。而美國宇航局(NASA)打算如何給未來前往火星的宇航員提供食物呢?來自NASA的食品科學家Grace L Douglas、Sara R Zwart及Scott M Smith最近在《營養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這個話題。他們還沒有提供所有的答案,但他們正在確定主要問題。 在國際空間站上,宇航員可以選擇20%自己喜愛的食物,其餘80%的食物來自「共享的標準食物」。這些食物是通過補給飛船帶來的,除了可以長期儲存的食物外,還會帶來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但這對於火星任務來說會更有挑戰性。 NASA目前的戰略似乎是專注於一系列的核心原則,並圍繞這些原則來構建其食品戰略:安全性、穩定性、可口性、營養性、資源最小化、多樣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任何一個食品系統的建立,也極有可能需要新的太空適用器具。 NASA將需要兼顧許多不同的問題。顯然,食品系統需要可靠,否則宇航員可能會挨餓,但由於多種原因,品種是關鍵--不僅僅是營養方面的原因,而且是為了宇航員的心理健康。飛船上需要帶食物,原因顯而易見,但NASA似乎認為,在飛船上種植作物也是必要的。然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能會犧牲可靠性。如果作物停止生長怎麼辦? 為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NASA通過「深空食物挑戰」項目提供50萬美元的獎勵。該項目於今年1月啟動,NASA將把這筆獎金提供給任何能想出一套有效系統的人,該系統可以幫助解決宇航員食物的所有問題。 而和NASA多年來支持的許多創新一樣,這項創新可能會對留在地球上的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這項挑戰的解決方案可以為世界各地的糧食生產開辟新的途徑,」NASA在其網站上寫道,「特別是在極端環境、資源匱乏的地區,以及城市地區和災害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的地方等新的地方。」 來源:cnBeta

NASA分享火星「冰霜沙丘」高清照片

作為一個保留節目,美國宇航局(NASA)的「每日一圖」,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意外驚喜。在最新發布的一張照片中,我們看到了一處具有冰霜光澤的火星沙丘。盡管不是首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但在增強了畫面對比度後,其視覺沖擊力還是再上了一個台階。 (來自:NASA) NASA 表示,這座沙丘位於火星北部的高海拔平原,特徵是光滑、不規則、但相當醒目。 沙丘具有類似泥土的深色調和冰霜邊緣,據說特殊的紋路是由「季節性融化」的升華冰交織而成。 至於某些溝壑的造型,NASA 稱其主要是受到了火山口斜坡上的「廣泛下坡運動」而引發。 感興趣的朋友,可移步至該機構網站的「Image of the Day」主頁,以查看更多精美圖像。 來源:cnBeta
NASA公布最新一批可聽化成果:三個太空場景變成美妙音樂

NASA公布最新一批可聽化成果:三個太空場景變成美妙音樂

據外媒報道,NASA正在進行可聽化的努力,即將視覺數據轉換成聲音,由此產生的「音樂」能讓人們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體驗一張特定的圖像,比如最近從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任務中觀測到的太空圖像。據悉,該機構日前公布了三個特殊太空場景的「聲音」。 NASA發布的最新可聽化場景分別是貓眼星雲(Cat』s Eye Nebula)、漩渦星系(Whirlpool Galaxy)和錢德拉深空南部(Chandra Deep Field South)。NASA介紹稱,太空觀測的原始內容並沒不是被拿來改變以製作音樂,另外圖像中不同的顏色則擁不同的聲音來代表。 像在錢德拉可聽化視頻中,紅色以低音調呈現,紫色以高音調呈現,白噪聲用來呈現白色。雖然這幅圖像看起來相當簡單,但實際上相當驚人,其代表了錢德拉對整個星系和黑洞的長期觀測。 值得注意的是,音樂覆蓋了X射線天文台觀測到的整個頻率范圍,而圖像則不那麼重要,因為頻率必須被壓縮成RGB顏色。NASA指出:「然而當作為聲音播放時可以體驗到所有的數據。當樂器向上掃描時,聲音的立體聲位置可以幫助區分聲音來源的左右位置。」 除了錢德拉圖像,另外還有兩個以漩渦星系和貓眼星雲為特色的可聽化視頻。 來源:cnBeta
NASA將利用先進地面記錄儀測量X-59靜音超音速飛機飛行的聲學效果

NASA將利用先進地面記錄儀測量X-59靜音超音速飛機飛行的聲學效果

據外媒報道,對於南加州的沙漠來說,長期以來,航空業的重大里程碑都是以飛行的獨特景象和聲音為標志的。從1947年已故查克·葉格的打破音障;到航天飛機在愛德華茲的美國宇航局(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當時的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的接近和降落;一直到今天有時聽到的一種可識別的聲音-音爆。數十年來,美國宇航局一直領導着研究音爆的工作,音爆的響度被認為是實現未來商用超音速飛機的關鍵障礙。 當該機構的X-59靜音超音速技術(QueSST)飛機在2022年飛上天空時,這個未來將更接近現實,邁出了證明超音速飛行能力的第一步,同時將音爆聲降低到明顯更安靜。 雖然美國宇航局最早將於2024年在美國各地社區上空飛行X-59,以分析公眾對安靜的超音速飛行的看法和接受程度,但該機構首先需要證明X-59飛機的安靜程度是否與設計的一樣。為此,NASA將利用尖端技術--全新的、最先進的X-plane地面記錄系統,測量莫哈韋沙漠中的聲音。 美國宇航局已經與加州聖克拉拉的Crystal Instruments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其提供高保真音爆--不久後也將是安靜的音爆--記錄系統,能夠為該機構驗證X-59的聲學特徵提供必要的數據。 「這將是我們第一次在整個NASA有一個單一的系統來進行這項研究,它將結合很多更新的技術來讓我們完成這項工作,」NASA低轟擊飛行演示任務聲學驗證階段的技術負責人Larry Cliatt說。「我認為它是下一代音爆,以及很快就會更安靜的音爆,記錄系統。」 NASA將利用Crystal Instruments地面記錄系統,簡稱CI-GRS,收集與音爆和音爆相關的時間、波形和光譜數據。CI-GRS還將為NASA提供安裝定製軟件和算法的能力,以執行各種專門的操作,進行實時的音爆分析。 有了這項技術,美國宇航局將有能力從錄音中提取、審查和分析具體數據。例如,CI-GRS將有能力安裝能夠區分X-59的低振幅聲響和其他環境聲音的軟件。該軟件還將能夠計算一些不同類型的聲學指標,包括感知聲級,這是目前公認的衡量音爆響度的標準。 「我們正在打造的是一個數據採集系統,它將採用最新的技術進步,具有尖端的硬件和軟件功能,這樣NASA就可以採集到他們所需要的高質量音爆數據,」Crystal Instruments銷售副總裁Darren Fraser說。 第一批交付的CI-GRS預計將部署在美國宇航局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進行初步的現場測試,隨後,一些單位將部署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外,作為30海里長的地面傳聲器陣列分布。這將是下一輪「地毯整體測量測定 」飛行的一部分,簡稱為 "CarpetDIEM "。 這些飛行將模擬X-59的聲學驗證階段,部署一架來自美國宇航局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的飛機,以超音速飛過陣列,在捕獲X-59安靜的聲響之前,測試這些裝置記錄音爆數據的能力。從 "CarpetDIEM  "測試中獲得的經驗教訓將促進最終CI-GRS設計的任何必要的更新和修改,然後將以同樣的方法用於X-59,並有多達70個地面記錄站。 美國宇航局需要CI-GRS滿足的另一個要求將是其遠程操作的能力。在以前類似的超音速聲學研究工作中,美國宇航局在現場部署了聲學吊杆記錄儀,並在每個測試日結束時收集傳感器。然而,在莫哈韋沙漠中長達30英里的麥克風陣列卻帶來了後勤方面的挑戰。 「這種地面記錄系統在操作使用時將更加堅固耐用,這也是我們的預期,能夠一次部署幾天,」Cliatt說。「這些還將結合雙向通信,因此當X-59從2024年開始在社區上空飛行時,它們可以在大面積上進行部署,因此最終總共有175個可以從一個遠程主機控制。」下一次CarpetDIEM飛行預計將於2021年底進行。 「CI-GRS將是一個首創,就像X-59一樣,我認為在一個潛在的商業超音速旅行的新時代,將會有很多首創,」Fraser說。「我們認為這將為未來奠定基礎,我想這也是每個人都想嚮往的。」 來源:cnBeta
美12歲天才少女被大學錄取 計劃未來進入NASA工作

美12歲天才少女被大學錄取 計劃未來進入NASA工作

據外媒BGR報道,如果你看到12歲的Alena Wicker穿着她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連帽衫,你可能會認為她是從哥哥姐姐甚至父母那里得到的。然而,Wicker是在沒有告訴母親的情況下提交了申請,其最近已被ASU錄取。Alena Wicker是個神童,在母親的幫助下,她已經跑贏同齡人,並且已經做好了上大學的准備,不久之後,她還將從事能充分發揮自己天賦的職業。 據TSR報道,這位來自達拉斯-沃斯堡的未成年少女在沒有真正踏入學校的情況下就已經完成了高中課程。她一直由她的母親Daphne McQuarter博士進行家庭教育,她的母親讓她帶着對科學和工程的熱愛前行。現在,這位12歲的女孩正朝着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黑人女性擔任NASA職位的方向前進,並希望在她16歲時能在該太空機構工作。 Wicker一直都很喜歡科學,甚至從4歲起,她就表達了為NASA工作的願望。她的母親說,她培養了這種天賦,她的女兒顯然天賦異稟。她申請ASU其實對她的母親來說是個驚喜,她承認她甚至不知道女兒申請了大學,還自己申請了助學金。她的錄取對她母親來說是個驚喜,但她完全支持女兒想繼續深造,開始自己喜歡的事業。 那麼,這位才華橫溢的12歲女孩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呢?大學,顯然,但不是典型的課程負擔。Wicker計劃同時主修天文學和行星科學以及化學。她的最終目標是在十幾歲時加入NASA的行列,並開始從事像「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旅程這樣的任務。她將嘗試在大約四年後大學畢業後盡快實現這一目標。 Wicker和她的媽媽將定期一起去NASA的不同設施和發射中心,讓她近距離了解她希望有一天能從事的工作。 來源:cnBeta

NASA首次分享在火星拍攝的Ingenuity直升機照片

據外媒報道,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正在盡其努力幫助實現在火星上進行的首次動力受控飛行。探測器的同伴--Ingenuity將很快在火星起飛。日前,NASA在探測器的腹部卸下了一個保護罩後首次分享了這架小直升機的照片。這張圖像由來自安裝在探測器機械臂末端的攝像機拍攝。 「毅力號」正在向NASA所謂的「直升機停機坪」進發,這是在地面上展示Ingenuity的指定地點。 NASA將於當地時間周二的簡報會上分享更多關於Ingenuity部署程序和計劃的細節。該直升機被認為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技術演示。如果成功了,那將是驚人的,但如果失敗了也不足為奇。 NASA還分享了一段在地球上進行的測試視頻,其展示了直升機將如何降落。這是一個多步驟的操作,需要重新定位然後打開着陸腿並將其部署到地面上。 探測器最近一直在「丟棄」自身的一些部件。 「毅力號」於今年2月登陸火星,但已經從火星發回了大量令人驚嘆的圖像和音頻。Ingenuity的部署將標志着一場全新的火星空中探險的開始。 來源:cnBeta

Nasa免費幫你把名字送上火星,火星船票領取入口和教程在這

宇宙探索是人類不朽的浪漫,在小趣小的時候,就曾仰望夜空中的繁星,想像著這些迷人的星星上會不會有像我們一樣的智慧生命。最近,的天文一號也到達了火星,開啟了宇宙探索的嶄新徵程。 作為一個數碼科技類的博主,這自然讓小趣心潮澎湃。不過遺憾的是,在「天問一號」的身上更多地承載了科研使命,對普通人來說參與度還是不夠高。而最近美國的NASA推出了一項非常浪漫的活動——把你的名字送上火星! 在NASA的官網上,有一個叫做SEND YOUR NAME TO MARS的活動,翻譯成英語就是把你的名字送上火星,截止到目前已經有1670萬人參加。小趣大概看了一下活動的簡介,大意是NASA將會在2026年到達火星的新探測器中,將我們的名字蝕刻在火星探測器的一個晶片上,讓我們隨著它一起到達火星表面,完成一次宇宙航行。 小趣也立馬試著申請了一張NASA的火星「船票」,有了它,小趣也能去火星來一次「星際旅遊」啦!另外大家們有沒有發現,這張船票上顯示的是小趣的中文名字「趣玩好工具」,而不是英文拼寫「QUWANHAOGONGJU」哦!支持中文就意味著這張船票的可玩性很高。 船票第一行顯示的是「First Name」,下面的一行則是「Last Name」。因此我們其實可以分別在這兩行填上兩個人的名字,比如好基友好閨蜜的名字,或是情侶的名字。還有比兩個人一起「登上火星」更浪漫的事嗎?想到這里,小趣的少女心都要融化啦! 所以,小夥們,趕緊去申請一張和男友/女友一起去往火星的船票吧!2026年7月就要發車嘍!船票頭條號@趣玩好應用 發送「船票」獲取。 獲取船票地址後,填寫自己的First Name和Last Name,選擇Country(國家和地區),填寫Postal Code(郵政編碼)和Email(電子郵箱地址),點擊Send My Name To Mars,就可以領取船票啦!不過這需要科學上NASA官網,對一部分大家來說難度可不小。有需要的可以聯繫小趣幫你們申請船票哦! 其實NASA經常有這樣的活動,上一次的船票還是2020年的「毅力號」,那時候的它搭載著1100萬的地球人的名字飛向了太空,在2021年2月19日成功登陸火星表面。上次的活動小趣也有偷偷參加,根據NASA官網的消息,我們的名字都被刻到了這里。 你們說,在遙遠的未來,會不會有外星人發現這枚探測器,讀到我們的名字呢?小趣也不曉得。如果你也想要在火星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頭條號@趣玩好應用 發送「船票」獲取。 最後小趣想要用《三體》英文版後記中,大劉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在地球上,人們可以毫無顧忌地登上另一個大陸,用戰爭和瘟疫毀滅那里的同類的文明,卻把溫情脈脈的目光投向星空。」所以我們在追求星辰大海浪漫的同時,更應當「憐取眼前人」。 以上就是小趣為大家帶來的申請NASA火星船票的教程,還在等什麼,趕緊和心愛的TA一起上船吧! 來源:kknewsNasa免費幫你把名字送上火星,火星船票領取入口和教程在這
NASA緬懷傳奇飛行總監Glynn Lunney 因拯救阿波羅13號機組而載入史冊

NASA緬懷傳奇飛行總監Glynn Lunney 因拯救阿波羅13號機組而載入史冊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傳奇飛行總監Glynn Lunney於當地時間3月19日去世,享年84歲。Lunney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的飛行總監,並在休斯敦的NASA任務控制中心擔任阿波羅7號(首次載人飛行)和阿波羅10號(首次登月最後的「彩排」)的首席飛行總監。他所領導的任務控制小組因其關鍵行動而拯救了"阿波羅13號 "飛船上的三名宇航員。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是NASA載人航天行動的重要領導人,從NASA蘭利研究中心最初的太空任務小組成員開始。該小組是在美國宇航局成立後不久成立的,旨在管理美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努力。搬到休斯敦後,該工作組最終成為載人航天中心,即現在的NASA林登·約翰遜航天中心。 「Glynn是歷史上正確的時間的正確人選。他獨特的領導力和非凡的敏捷智力對人類太空飛行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成就的成功至關重要,」約翰遜航天中心主任Mark Geyer說。「雖然他多年前從該機構退休,但他永遠是NASA大家庭的一員。雖然他是NASA最著名的校友之一,但他也是我工作過的最謙遜的人之一。他非常支持NASA團隊,並且非常親切地與我們分享他的智慧。」 使用 "黑色飛行 "的呼號,他在1963年與約翰-霍奇和吉恩-克蘭茲一起被選入班級,成為NASA的第四位飛行總監。飛行總監負責領導由飛行控制員、研究和工程專家以及世界各地的支持人員組成的團隊,並做出對保持NASA宇航員和太空任務安全和成功至關重要的實時決策。 Lunney曾參與水星號、雙子座、阿波羅號、天空實驗室和航天飛機計劃。他於1985年從美國宇航局退休,擔任航天飛機計劃的經理,但繼續在私營企業羅克韋爾國際公司和後來的聯合太空聯盟公司領導載人航天活動,直到1995年退休。 在美國宇航局,他還擔任過阿波羅-土星-201、4、7、8、11、13、14和15號任務的飛行總監。他曾擔任雙子座任務10和12的首席飛行總監,並擔任雙子座任務9和11的飛行總監。 1975年7月17日,他在阿波羅-聯盟號試驗項目(ASTP)的規劃和談判中發揮了領導作用,最終實現了美國阿波羅號和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的對接。這一努力為今天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努力開辟了道路。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1970年4月13日,阿波羅13號服務艙中的一個氧氣罐在前往月球的途中發生爆炸。他的團隊迅速而有效地做出反應,為宇航員和他們的航天器完成繞月安全返回軌道並安全返回家園做好准備。在Lunney的指導下,團隊創新地與宇航員合作,故意關閉指揮艙系統,使月球艙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中可以作為乘員的救生艇使用。他的團隊的工作受到廣泛贊譽,在為成功重返地球和濺落制定長期計劃的同時,他的團隊也讓宇航員們安全返回地球。 作為阿波羅13號任務操作團隊的一員,Lunney獲得了美國總統自由勛章。 用Lunney自己在NASA口述歷史中的說法是: "我覺得在爆炸後的14個小時里, 黑色飛行團隊的工作是我所做過或希望做的最好的工作。它提出了一個持續的要求,面對載人航天飛行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嚴重的飛行中的緊急情況,往往在沒有確鑿數據的情況下,大部分是根據判斷做出最佳決策。也許有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但仍然不知道會是什麼。也許,我們有時可以更快一些,但我們是有意識地去考慮的。" 他於1936年11月27日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拉卡瓦納縣的 Old Forge。 來源:cnBeta

拜登計劃提名前宇航員、美國前參議員比爾·納爾遜為NASA局長

據媒體CNET報導,白宮週五表示,美國總統喬·拜登計畫提名前宇航員、佛羅里達州前參議員比爾·納爾遜為下一任局長,負責領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項目。 在宣佈這一消息時,距離上一任太空機構負責人吉姆∙布里登斯廷於1月卸任已近兩個月,這也是特朗普任命官員的預期之舉。 納爾遜在接任美國宇航局局長之前,還需要面對參議院的批准,但據報導,在兩黨的廣泛支持下,他有望順利通過確認聽證會。 納爾遜是美國宇航局第24次航天飛機任務的成員。根據白宮的新聞稿,1986年他在6天的時間里圍繞地球飛行了98次。他在國會期間還曾在多個與太空和科學有關的小組委員會任職。 來源:cnBeta

NASA SLS月球火箭完成關鍵熱火測試

據外媒報道,NASA於當地時間周四試射了其龐大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核心級。測試中,NASA使其在位於密西西比州南部的測試設施搖晃了很久,時間遠超工程師進行干淨演示所需的時間。這是該團隊在1月第一次點火縮短後進行的第二次嘗試。 在對測試數據進行審查之前,工程師們打算在NASA的Artemis項目首次月球測試飛行之前將該級火箭運送到佛羅里達州。 安裝在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的巨型測試設施中,212英尺高的火箭級的四個RS-25引擎一起點燃了8分多鍾時間以達到真正起飛條件的目的。NASA及其主要承包商波音需要達到至少四分鍾的連續測試時間才能稱之為成功。在八分鍾的時間里,「他們應該得到了他們需要的東西,」NASA女發言人Leigh D 'Angelo說道。 「他們顯然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完整時間,這真是個好消息,」NASA Green Run項目經理Bill Wrobel在引擎關閉後說道,「顯然有很多數據需要去分析。」 發動機運行是SLS項目Green Run測試活動的關鍵最後一步。如果數據屬實,它將乘船前往NASA位於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那里進行最終組裝。Artemis I火箭的首次發射將於明年初發射一艘無人駕駛的獵戶座太空艙繞月飛行。 SLS是NASA Artemis計劃的核心火箭,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目的是讓人類重返月球並隨後前往火星。它被譽為自阿波羅計劃的Saturn V以來最強大的火箭,長達10年的研發一直被數十億的成本超支和延遲所破壞。根據NASA總監察長的說法,等到它首次飛行的時候其成本可能會達到近200億美元。 建造核心階段的主承包商波音則表示,測試證明了核心級運行成功,這將用於幫助驗證該階段的飛行。聲明還稱:「今天,深空探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來源:cnBeta

NASA成功測試「太空發射系統」芯級發動機 有望年底前試射

3月19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對其「太空發射系統」(SLS)重型運載火箭的芯級進行了最嚴酷的測試。在這項名為「熱火」(hot fire)的測試過程中,四個RS-25發動機在美國東部時間周四16:37分(周五4:37分)開始咆哮,產生了大約200萬磅的推力。 SLS芯級發動機點火 它們持續咆哮了8分多鍾,這正是SLS將上面級火箭和飛船送入軌道所需要的時間長度。大量煙霧從測試台冒出。當發動機最終將燃料燒盡後,測試控制中心鼓掌慶祝。 NASA測試項目經理比爾·沃貝爾(Bill Wrobel)表示,現在有大量數據等待分析。只要數據分析不會披露任何隱蔽問題,周四的成功測試將為NASA最終將芯級火箭組裝到SLS月球火箭上掃清障礙。SLS將首先開展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第一項任務(Artemis 1),在不搭載宇航員的情況下飛向月球再返回。NASA可能在年底前進行這項試射。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