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PHP

Tag: PHP

ET5 | 目前為止最好開的蔚來

作為一名EC6的車主,在看到了ET5的發布會後,心中就知道了,它是我想要的車雖然不是兩門轎跑,但是這外形,真的無法讓人不愛當天下了意向金,就等著提車了沒想到一等就是快1年,本來是10月可以提車的,但是最終還是在11月才提到車車運到上海的第二天我紅碼在家隔離,最後一天上海新能源額度匹配成功隔離出來第二天就去提車啦 新的交付中心不得不說比起之前的寶山交付中心的簡陋好多,本來還期待著喝特飲喝到飽,結果現場就只有咖啡、礦泉水喝橙汁,也沒有可頌什麼的,感覺這次提車有點虧了而且真的好遠啊,臨牌開回楊浦花了2小時,實在是太恐怖了 。綁定完車輛,就准備去看車啦!激動的心,顫抖的腿 仔細檢查了內外之後,基本沒有問題,給NOMI帶上帽子,貼上從德國之前的車上的牌照就開去拍照區啦!不得不說歐盟的牌照上去還真挺好看!粗發 拍照去帶著紅蓋頭的定妝照來一張 拿下你的紅蓋頭,打開你的小屁股 來一點提車照吧 內飾必須黑色,一黑到底和EC6一樣 當然,作為一個拍照星人肯定自己不會去拍提車照的,辦完剩餘手續,簽完驗車單做完實名認證就准備開出去啦本來智慧灣很好跑,可惜換到了南翔,也不知道哪里可以拍,發現旁邊的小路不錯,夕陽也正好,就來一組第一次見面的照片留作紀念吧不得不說,這個pp真的是太太太太好看了! 這次提車後當天晚上就通知可以選號了,自編全軍覆沒,隨機基本也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號碼,最後就隨便選了一個。周二提車,周三選完號,周四收到了綠本行駛證,周五一早就收到了鐵牌了這個速度真的是快到我有點震驚一上完綠牌,感覺整體感覺就丑了好多 掛上德國車牌,果然還是好看了很多 找一個歐洲風格的背景,掛上德國車牌真的有那種在歐洲的感覺了 照片看完了,來聊一聊從6到5,那這當中的-1究竟是什麼吧EC6已經陪伴了我666天了,共同走過了44000+KM,而ET5雖然只在我手上9天,但是也跑滿了1000KM 這次就和EC6來對比一下吧所以我覺得這從6到5中的-1包括了以下4個-0.251. 後排空間相較於EC6,後排空間明顯縮小,而且本人身高裸高181,在EC6上已經有點頂頭了,在ET5上簡直就是人肉支柱,感覺完全不需要避震了,跟著車一起上下運動2. 高坐姿,低中控坐姿明顯高,如果你是那種比較喜歡正襟危坐開車的人,身高比較高的話的確需要考慮一下。但是我是一個忠實的躺著開車黨,所以對我來說其實還好,而且方向盤可以拉很遠,所以我覺得是非常適合躺著開車的ET5開習慣後坐進EC6就感覺人陷在車里了除了座椅比較高之外我覺得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控以及前機蓋太低了,中控螢幕看起來需要比較大的向下轉移視線,而且因為沒有HUD的關系,導致每次看導航的時候都需要將視線從路上移開,這點我其實比較不喜歡。而且因為較低的中控台,導致我右腳開車時時,膝蓋基本頂在檔位凹槽那邊,長時間容易不舒服。前機蓋低,外加兩側有凸起,可以很方便的幫助駕駛員評估左右間距,好評,但是相對來說前方攝像頭也比較低,相對來說比起EC6更難判斷與前方物體距離(因為EC6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保險槓,可以很方便的判斷距離)3. 沒有HUD就像上面說的,因為中控台整體很低,導致需要看相關信息時候,需要將視線移開較遠距離。但是在控制速度方面,其實沒有HUD沒有我之前想像中的那麼難受,也是很快就習慣了。可惜了最新的系統HUD可以顯示小地圖了 什麼時候來個副廠HUD吧。4. 沒有空氣懸架先說:本次懸架整體來說調教好評沒有了空氣懸架,除了少了可以裝逼的上下運動,在舒適性上面我覺得相對來說也會有點降低。當然ET5還是運動取向為主舒適為輔的一個設定,而且這次懸架其實是給我了比較大的驚喜,調教的感覺很不錯了。這次前懸其實非常舒服,柔軟有彈性,過減速帶非常舒服,感覺是那種慢慢的把車托起來過去了,但是後方懸架就感覺還是老一代866空懸的感覺,非常跳也比較硬。過減速帶感覺車位都要彈起來了,這個方面是我覺得比較不舒服的,外加後排縱向空間也比較小,遇到飛坡,減速帶或者坑窪就會讓後排乘客體驗很不好,非常容易撞頭,不知道只有還有沒有機會OTA升級一下哈哈哈哈或(雖然沒什麼可能了)在側傾方面控制的比較好,較快速度過彎的情況下也能使人比較有信心。路面信息反應比較多,各種小坑窪,小起伏都會完整的讓人感受到。如果是那種喜歡如履平地的可能不太適合。下面說說那些加分點:1. 轉向半徑變小了轉向半逕自己感覺比之前的EC6小了大概能有半根到一根車道,改善非常明顯。以前很多不敢掉頭的地方,現在都能比較大膽的掉頭,出車位或者開進狹窄路段的信心也會大大增加。這個方面是目前開下來感知非常明顯的一個地方。在轉向力度上,從舒適到穩重,各級之間的感受差異會更大一點,我現在一直用的都是舒適轉向,非常舒服和輕柔。2. NP性能更強NP基本就是按鍵都能立刻識別到車道開始輔助駕駛,比起EC6速度快了許多,基本很少還需要自己先控制方向,等NP的情況。而且對於加塞車輛,臨近車道的車輛感知更靈敏。在感受到臨近車道車輛有靠近車道線的時候車機就會提醒注意加塞車輛,雖然大部分都是因為那個司機技術不行壓線了,但是這種時候還是很放心。在變道邏輯上也更好了,EC6的給我的感覺是:打了方向燈後,車機開始檢測旁邊是否有車可以變道,沒問題了再變道,相對來說會比較慢,而且變道失敗的情況也會遇到而ET5的就很快了,給我的感受是,它一直在偵測附近車輛,只要我打了方向燈,就會立即變道,而且在大多數有車情況下會加速變道,比起之前的經常減速變道感覺上好了許多。而且還有一次遇到了向左變道的中間,左邊車道變過來了一輛車,ET5立刻回歸原本車道,加速超越後再次自動變道至左側車道,當時這個操作真的震驚到我了,有老司機的那感覺了。這這次NP能力值得好評,期待NAD的發布。3. 氛圍燈開啟音樂隨動,換一個騷一點的配色,簡直就是移動的KTV,除了好看也沒別的說了,好評!4. 底盤調教更優秀這個在上面的空氣懸掛部分已經寫了,這里就不贅述了。5. 車輛解鎖落鎖時更有儀式感當你走近時看著燈條從中間開始慢慢變亮,離開後從兩邊開始慢慢變暗,那個感覺真的太酷了,看看EC6的直接亮直接暗,差的太多了哈哈哈哈。最後上一點那些年拍過的蔚來吧 最後來張最喜歡的作為結尾吧 那麼,下次再見來源:Chiphell

聯動也得有基本法吧?《彩六》聯動《尼爾》震撼登場

《虹彩六號:圍攻》目前已經與多款遊戲進行過聯動,推出了《惡靈古堡》、《古墓奇兵》、《瑞克與莫蒂》和《人中之龍》的主題皮膚。而如今新一輪聯動也即將開始,這次的聯動對象則是《尼爾》。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育碧先公開了干員小馬哥(Maverick)的「人工生命同捆」宣傳片,並配文「一名‘寄葉’士兵正在抵達…榮耀屬於人類!」 之後育碧還表示更多《尼爾》聯動內容請關注11月22日凌晨4:30新賽季揭露,此前就有挖掘工爆料干員Iana將推出2B造型的精英皮膚,或許屆時就會公開。而在即將到來的新賽季中,育碧還將推出兩款聯動精英皮膚,不過都是聯動自家遊戲,分別是《刺客教條》和《縱橫諜海》。 來源:遊俠網

【吃喝玩樂】兩天一夜景德鎮自駕(其二)-大地之燈

兩天一夜景德鎮自駕-(其一)丙丁柴窯書接上回【自駕的自由】 原計劃是打算去三寶村,車子開到半路又研究了一下寒溪村,然後就看到了馬岩松MAD作品大地之燈,所以立馬換了行程, 作為一個馬岩松黑,那必須懲罰我多看看馬工的作品才行啊。旅行在路上總是要有取捨,自駕的樂趣正是於此,留下念想也挺好,以後還有機會再來景德鎮,一定要去趟三寶村【大地之燈】 景德鎮《大地之燈》 | MAD建築事務所馬岩松裝置作品尺寸:12.3 x 9.8 x 9 米材料:鋼架、網格膜、燈光系統位於寒溪村史子園,連綿起伏茶園中山頂的幾棵針葉樹,是這片區域制高點。在夜晚燈光亮起後,裝置如燈塔般被茶山高高托起,從大地汲取能量,在最高點釋放。不斷生長的樹木在其中形成動態剪影,生命的靈性與燈的熱量融為一體。裝置由一圈白色薄膜簡單包圍,作為新的媒介,天光、霧氣、樹叢、大地的光影變化是主體。 茶園下有一處網紅餐廳-一夕餐廳,正好有大家預約在這用餐,中餐578/位,而晚餐幾乎預定不到對大多數朋友而言,寒溪村對比三寶村,應該會更推薦三寶村。用我朋友的話來說,寒溪村就一破山,破山上幾棵破樹,破樹圍了幾塊破布就這樣你居然不去三寶村,折回驅車半小時,一個破燈你能看一晚上所以說關於旅行,大家的見解是完全不一樣的放下手機、相機,在茶山隨便走走,順便看個景德鎮的日落,等待亮燈的時間,還能再去探個咖啡店,和本地人、路過的遊客聊聊天他們試了我帶的長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滑雪和陸沖,就這樣走到了板凳咖啡 【板凳咖啡】 定位和店面距離差得有些多,門頭又不是特別顯眼,感覺景德鎮去的幾個咖啡店都是如此說是咖啡店,其實更像是一個小憩的場所,咖啡也不並不好喝,不過距離燈光亮起好有一陣子,當時的氛圍,來杯熱咖倒也不錯 天然植物和舊窗格交融的門牌很不起眼,當時恰到好處 店內海報 咖啡很一般,不推薦 尋找窗戶間光線的咖啡師 喝完咖啡往回走,天邊開始變色,夕陽很美,來拍照的女生基本上都回程了整個茶山都沒有可見光,山頂的大地之燈將成為這一片區域唯一的燈光日落時間為17:33,大地之燈18:00准時亮起 最後奉上大地之燈的純享版照片,配一首木心的詩,來結束這篇文章 木心 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 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 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來源:Chiphell

[MOD組]感謝AC Modified幫我圓了個夢~

雖然開CHH開的很早,快16個年頭了,但結束分體水很晚,說來慚愧...2020年才開始觸碰分體水冷...其實要不是那一年開始CPU/GPU的發熱量真的越來越大,我可能依然不會碰分體水,畢竟我自己日用的PC至今都還在堅持分冷.但分體水冷玩幾次就會發現:量產機箱真的沒勁,太局限了,根本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去肆意創造,於是很早就有"貴人"預測"輪子,玩分體水冷都是先量產機箱,然後架子,最後就是自己設計機箱".確實...沒逃掉,也逃不掉.這個箱子的整個布局都是基於我的想法,當時思路很簡單:基於ITX,水電盡可能分離,就算漏水也盡量少的負面影響(損失).然後基於上面的想法大概把幾個大件的位置告知了AC Modified工作室,沒想到的是,倪總非常順利地理解了我的需求,也在非常快的時間內居然塔瑪地把圖給畫出來讓我確認了,講真,那個圖幾乎來來回回沒怎麼修改,因為從無到有倪總屬實專業,專業的事情找專業的人來做效率就是高...本帖內容參加機王大賽MOD組,會以時間順序不定期更新直至完工,最終作品不參加投票,不參加名詞爭奪,僅僅作為友情參與. 2022/10/29箱子,啊不是,是架子在年中其實就已經做完了,但因為正逢新老硬體的交替時期,就一直閒置著沒去裝,正好年底了新硬體井噴加上CHH的裝機大賽,那就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用它來參加吧. 部分硬體連走管用的銅管. 14cm的風扇選擇不多,也不想要什麼RGB,暫時Fractal的Aspect系列吧. 特意從美亞自己海淘回來的Black Ice GTR 280冷排,54mm的厚度,不是GTR就沒必要海淘,也沒必要Black Ice了吧~ 底部雙280冷排,中間可以夾心風扇,預留了原本今年年底結果各種跳票至明年的Phanteks T30 14cm版本,所以暫時先一側雙14cm向同一方向的進排風布局. 這個回頭要改,因為正好是整套水路的最低處,會改個三通+放水口,暫時先這樣. Bitspower的好東西,不知道有沒有人猜到是什麼? IceMan的D5一體水泵水箱,注意頂部. 其實這里改成了注水口,一方面和機箱頂部貫穿(預留了水箱頂部的雙空,倪總的經驗確實很能打),另一方面這樣的解決方案使得分體水冷和機箱形成了整體感. 隨手再來個帽子,後面這里也會改成帶泄壓閥功能的堵頭. 2022/10/31從架子上一些橙色的亞克力透明板點綴估計已經有人會猜到,這次用的是AMD最新AM5平台,這個橙色呼應的就是CPU宣傳畫上的橙色,主板是ASUS Strix X670E-I Gaming Wifi. CPU冷頭尾Bitspower的Summit M Pro,表面POM材料無RGB版. 這個冷頭之前接觸的是Intel版本,不貴,但效能強勁,用過就不想再碰EK的任何玩意了... 扣具也好用的一塌糊塗,手擰即可,拆裝都很方便. POM表面處理的很光滑,刀紋要很仔細才能看到. 整機所有配件裝上然後量一下電源線長度. 嘿嘿,最愛Noctua x ASUS的聯名卡. 2022/11/7機器在這段時間拆了裝,裝了拆,因為還去對比嘗試了Intel 13th的使用體驗,確實,Intel的功耗和發熱相比AMD高不少,最後再回歸到AM5平台,但CPU從原先的7950X變成了7700X,很簡單"我不想要撞溫度牆". 芳生沉頭螺絲+鋁合金墊圈,沒什麼用,只是追求一些細節而已. 底部這兩個排的間距很重要,不管是前面那頭的進出水,同時在尾部也非常重要,因為這里我們可以把手伸進去來插拔電源的模組線,同時,這里也可以藏冷排風扇的線束.倪總確實在經驗方面無話可說,你不想不到的,不用試錯,不用反復拆裝優化,他都想到了,第一個Demo品,就直接無比登天~ 電源風扇必須朝後,必須不吃任何硬體的熱風,都定製機架了,能給的統統,滿足!注意延長線的實現方式,不規律眼神在機架尾部的亞克力板,倪總,你怎麼可以那麼有才!PS,我只是給了硬體的位置擺放,這些細節的實現方式統統都是倪總想出來的. 定製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對於相對單一的硬體做出最為精準的優化,比如一體水箱泵,倪總就用指示的口吻對我說"輪子就買ICE Man的吧",於是就有了哪哪都剛剛好的結果,如果你以為"剛剛好"只是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間隙"剛剛好"而已的話,別急,看下去,驚喜的在後面. 完成後的整機內部...啊不是,開放式機架也別內不內部了...確實全是精肉,一點點脂肪都沒,可以說完全沒有浪費的空間,真要說,那就是上一排和下面冷排之間的間隙,但為了兼容4090/4080,也沒必要壓低總高度了,中間寬裕點操作起來也輕松. 背面一覽,走背線?不需要的,硬體只要位置合理,還要什麼走背線?雖然我告訴你,親愛的倪總確實是留了走背線的開孔的. 藏在顯卡下方的Power按鍵和通電指示燈. 雖然這是ITX,雖然體積並不大,雖然可操作的空間並不多,但依然,我也努力地配合倪總的傑作使勁地玩出我覺得分體水冷該有的態度.回水箱前的過濾網,放水就能拆裝這個了. 那麼怎麼放水呢?前面兩個冷排連接的通道被我重新優化了,本身這里就是整個水路的最低處,這樣看可能看不清楚. 換個手機拍的細節,左右雙伸縮接頭,中間3通接頭,最後一個開關閥門和堵頭.因為左右是伸縮接頭的緣故,因此這個開關閥門是可以支持旋轉的,不用的時候為了不影響顯卡就直接向上旋轉指垂直水平面,要用了再這樣轉下來. 工作室的編輯趁著我不在的時候把玩了下我的這台機器,幫我BIOS里優化了一些參數,最後現在的情況如下:D5水泵最低轉速,不求絕對性能,就是要體驗D5安靜和強大的短揚程優勢. 未完待續~2022/11/12對了頂蓋和水箱之間的互通,首先是伸縮接頭. 然後頂蓋的穿板接頭,這就是水箱提前決定型號的好處. 穿板接頭的背面. 伸縮接頭的另一側直接擰上穿板接頭. 伸縮接頭就能實現直接蓋上頂蓋. 最後頂蓋一個是泄壓接頭實現自動泄壓,另一個是堵頭方便擰開後加水. 2022/11/13最終的成品決定舍棄AMD平台換成Intel,因為AMD實在功耗/發熱低用不著分體水冷,感覺給這代AM5上分體水冷實在是浪費...於是換上Strix Z790-I以及整體搭配質感更好的TUF 4080. 雖然我知道I/O朝上的顯卡吊裝會影響散熱效能,就4000系列來看,5~6度吧,但這些完全可以犧牲,因為顯卡處於敞開式的平台里,相比待在機箱內,運行時的吊裝散熱犧牲完全可以通過敞開式平台重新換回來. Seasonic的GX-850長度為17cm,建議大家別選擇太短的,一方面會不好看(和ITX主板的長度不再相同的一條線上),另外就是裸露出來的模組線會影響質感.當然是也別擔心17cm的模組線難插拔,完全可以操作. 水箱頂部和頂蓋最後的解決方案,舒服了,極度的舒服~ 換個角度來看. 從里面(反面)看一樣很舒服的兩個伸縮接頭. 從側面看,左邊那是釋放水路內部壓力的自動閥門. 沒有RGB,因為QTMDRGB,毫無亂用的玩意有多遠滾多遠吧. 頂部橙色亞克力板的透光會讓硬體自帶"自然光RGB"...哈哈哈哈哈哈. Fractal的這個扇子其實還可以,當然不能說有多出色,但至少不是什麼垃圾貨,材料和質感也是很合格的. 一個16pin讓理線簡便很多,推薦用鍍銀線這樣到手彎折一下就不會再反彈. 冷排風扇的線束可以藏在兩個冷排的中間. 獨立的電源"風道",以及電源延長線. 機箱背部一覽,後面兩側還會有改進的地方,嘿嘿,暫時保密. 淡淡的橙色很舒服. 現在顯卡和兩側的風扇相比機架都有微微的突出,這種感覺我覺得要比一個平面或者內陷進去更有肌肉感,更能讓硬體體現是凌駕於機箱之上機箱服務於硬體而不是量產機箱反過來的那種感覺. 看到這里可能已經沒人會在於這是用的標準鋁型材管做的機架了,因為不重要了,最好的機箱,就是硬體都待在該待的地方,各司其職,而機箱是被弱化被無視化的,這應該就是定製機箱的魅力吧. 所以當有了鋁型材這樣的標準間極其便宜極其容易購買到的時候,為什麼就不能拿來作為我們定製化機箱(機架)的原材料呢,畢竟重要的是內部結構,是布局,和散熱,效能,靜音等多方面的體驗,不要談逼格,那都是營銷拿去吹牛逼用的詞語. 開機鍵的位置註定機箱更適合放在桌面上,但我覺得這個可以改進,頂部的頂蓋也一樣可以安置. 側面後續會繼續優化. 希望14cm的T30早點問世,位置已經留好了,替換也非常的容易. 好了,暫時先這樣吧,未完工,還有測試部分以及優化的後續. 回到水箱前前先經過的濾網我覺得是證明"這台機器不是Show而是要踏踏實實用"的態度. 2022/11/18最後在完工前又對機器進行了一些優化,首先是顯卡換成了這次4080里吊裝散熱效能最好的MSI Suprim X,雖然質感我個人認為不如TUF來得和機架更搭. 然後軟管換成了UV橙色,為了和機架橙色的亞克力保持風格一致,但冷液不變,依然是無色透明專用冷卻液. 然後左右兩側,也和倪總比劃了了一下添置了兩塊橙色亞克力板,這樣一來,反而倒不那麼開放式機架了,大概算是...半封閉?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過來看一下正面,質感真不錯~ 好了,剩下的就看圖吧,算是徹底完工了. LOVE丨CC 發表於 2022-11-3...

「化繁為簡」素-MS01,市區咖啡新玩具。

             「化繁為簡」的素-MS01,讓設計與功能結合得「剛剛好」。               在共創過程中,MUJI以 「化繁為簡,回到事物原點和基本功能」為核心設計理念,通過收集和研究市面上數百種電動車,找出共通的部分,將多餘的裝飾和花俏的功能摒除,只留下了這個共通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而誕生了這款」化繁為簡」的電動車。               為了更好地詮釋素-MS01的誕生故事,MUJI還特邀其藝術總監原研哉先生設計了線稿海報和宣傳視頻,將MUJI產品設計師的創作概念和心路歷程,呈現給消費者。在MUJI無印良品對產品整體外觀設計的基礎上,新大洲本田技術團隊對產品研發細節進行精心設定和嚴格論證,依託Honda在摩托車領域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對素-MS01以摩托車標準進行調校,讓車輛的安全性、穩定性、舒適性大幅提升。他們還為素-MS01配備了全球熱銷的CUB同款大尺寸輪轂,前碟剎後鼓剎的制動系統,和獨特的17寸真空輪胎,造型富有個性,輕松應對多種路面;在有限的空間內,將鞍座海綿厚度做到最大,兼顧鞍座造型與整車外觀的統一和舒適性。此外,素-MS01還搭載了無鑰匙啟動系統、輕量化電池等貼心配置,蘊含了多達7項技術創新專利,讓素-MS01電動車用戶得以體驗到輕松舒適的騎行生活。               這份設計與功能的「剛剛好」,正是MUJI和新大洲本田想要為消費者提供的全新價值。       ...

《原神》妮露「蓮舞纖姿」演示 舞步輕靈的沙漠之花

今天,《原神》官方公布了妮露的角色演示:蓮舞纖姿(CV:紫蘇九月),,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視頻欣賞: 演出用的空間總是有限,但舞蹈卻能傳達出無盡的遐思。 在無拘的舞步中,星河璀璨的穹頂亦是盡情施展的舞台。 視頻畫面: 來源:遊俠網

《寶可夢朱紫》「海地鼠」首次公開:那不就是蟶子嘛

在今日的世界寶可夢生態學會特別節目中《寶可夢:朱/紫》的新寶可夢「海地鼠」亮相!官方介紹,海地鼠雖然與地鼠的樣貌十分接近,但並不是地鼠「帕底亞的樣子」,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寶可夢。因此兩者應該並不會共用同一個圖鑒編號。 介紹視頻: 《寶可夢:朱/紫》將維持該系列特有的與寶可夢對戰並捕捉的經典玩法,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開放世界作品。本作將於11月18日發售,現已開放預購。 視頻畫面: 來源:遊俠網

舊勢力真正進入戰場的號角由ID.3吹起!

一些寫在開箱文最前的自問自答,不管你是否知道,都還請先溫故知新~ ID.3是純電平台的產品麼? 答:是的,VW旗下MEB純電平台產物,關於舊勢力的純電平台可移步: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32213-1-1.html 輪子你不是一直都說"不管新/舊勢力的第一款純電產品不要碰麼?" 答:首先VW已經出過魔改的純電產品了,其次作為純電原生平台Taycan的J1平台是第二個所以不管怎麼算MEB都不能算"第一款" 輪子你不是一直都說"一輩子買一次大眾就夠了嘛?" 答:這塔瑪什麼狗屁問題,下一道! ID.3銷量那麼慘為何你還要沖? 答:產品力並不完全是銷量決定的,舊勢力因為之前魔改or共享平台競爭力差的產品讓消費者失去了信心,因此哪怕純電平台終於問題消費者已經不再想要去了解新產品不想再給"騙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大眾機會了. 你是到底多少錢入手的? 答:ID系列首發是21款,到了今年出了小改款的22款,原先低配被進一步"減配"及拉底售價到了14.98W元,加上6月開始的嘉定人2W補貼和全上海都可以享受的1W置換補貼,所以我買的是低配,但又選配了1300元的"智趣駕控套裝"和9000元"智享冬季套件",因此車輛總價是160,188元,回頭2+1共計3W的補貼返還,等於是13W元吧. 提車還有其它費用麼? 答:14.98W享受3000的ID豆,這個豆可以有很多的用處,比如換充電樁,不過我有樁了,因此抵扣了3000元的第一年車險,再額外補交了1,821.64元這就是第一年的車險,5K不到點,沒有其它費用了,任何雜費均無. 22款14.98W的低配和18.52W高配有何區別? 答:區別蠻多的,但我認為不值4W差價,一些你可能會在乎的配置差異後期可以自己改裝實現,大眾後市場原廠件那是你完全想像不出的成熟,咸魚市場要什麼有什麼,雷射大燈,電控座椅,倒車後視鏡,等等,應有盡有,但我個人最在乎的是不想要天窗,這一點唯有低配可以實現. 如果大家要買有什麼建議麼? 答:ID.3不是國內廠方主推的車型,ID.4才是,因此ID.3屬於"愛買不買"並不在乎量,但從論壇水區全國各地針對4S售價的討論來看,依然不少地方是可以做到在我看來很到位的優惠的,哪怕不是上海,哪怕享受不到嘉定人3W的補貼,理由很簡單:這是車,賣的不好就會降價.大眾可以當年加價賣一台Golf給我們,現在當然也可以割肉賣一台ID.3給我們,2011年我加價買了一台1.4T 5MT的Golf 6,如今2022年我薅大眾和SHZF的羊毛再入大眾沒有什麼不可以和想不明白的,都是生意全是買賣,人沒必要和錢過不去,情懷留給KOL或車評人去吹牛皮吧,我的開箱帖只跟大家談產品以及真實的使用體驗. 2022/9/15 雖然我選了進口熱泵以及不要天窗,本來知道工廠7月底才開始出貨沒有天窗版本的ID.3,也知道8月上汽大眾休假了一周左右,但令我沒想到的是,最後我居然和沒有選配進口熱泵朋友的那台車一起到店最後一起提,正好兩台車都同時提車,就讓銷售打開前機蓋對比了一下有進口熱泵和無熱泵的區別. 開箱 不知道是VW的4S偷懶呢,還是偷懶呢,應該是偷懶吧,一定是偷懶沒錯的,交車居然各種膜不撕,車也不洗,lucky for me...第二天一早開到自己店里,鍍個晶,蹭蹭亮啊. 接著開到熟悉的地方為大家從外道理一點點來介紹ID.3.PS,車況遮擋布忽略了新能源車牌要比藍牌更寬的事實...搞得現在有點B杯帶到了D奶上...左右完全溢出...如此粗糙的細節還請各位看官見諒... 既然是純電平台,那麼各方面的設計細節就應該流露出"原生純電平台"的取向,外觀亦是如此,甚至大家可以參考Benz的EVA平台旗下EQS/EQE,外形在風阻或者說續航的延伸上的堅持甚至到了偏執的程度,乃至影響了車內的駕乘體驗,ID.3一樣也是如此,哪怕ID.3的定位像極了VW最暢銷車型"Golf",但依然作為原生純電平台,我們可以看到為了純電或者說為了續航所優化的細節. 起初ID.3訂的車漆是白色,但後來再去展廳發現,不對,這個白,白的不夠純,有些許其它色光,所以後來換了灰色,emmmm,從耐髒角度,灰色無敵. 低配的大燈雖然也是LED,但卻沒有了矩陣,包括轉向隨動功能也沒有了,不過從實用性角度出發,夜晚亮度不差,回頭補照片. 低配輪胎為215/55 R18的規格,如果你追求舒適性,這套胎非常舒服,因為這是堪比SUV的胎壁厚度,因此可以過減速帶不用減速,Q彈無比,但如果你追求路感,追求駕駛感受的快感,那高配的215/45 R20顯然更適合你,但試駕的高配我發現哪怕是標準胎壓下過減速帶會有微微的彈跳,路面的過濾也不夠乾脆,懸掛的標定不如低配215/55 R18,更別提低配的輪胎好找到替代品意味著能更一步提升駕乘感受,高配似乎國內很難找到替代品.前輪為碟剎,單側單活塞卡鉗. 後輪輪胎規格相同,然後就是被瘋狂詬病的鼓剎了...沒必要,工具車而已,沒什麼不好的.至於這兩色輪轂嘛...便宜貨,也不要求什麼了... 和其它純電一樣,前保險槓需要開孔散熱或者說給引擎進氣的區域明顯減少,因為如今的ID.3隻有前保下方還有一排開孔供里面的冷排提供撞風散熱,注意,純電並不等於不需要冷排了,純電的電池有分風冷和液冷,大部分中高端車型都是液冷,一樣也需要冷排的散熱. 有一次在朋友圈看到某位ID.3車主在問"這些凹坑貼車衣該如何處理呢...",確實...貼什麼車衣呢...車才多少錢...哪怕是低配依然保留了前雷達,當然你也可以說"如今360影響都普及了",恩,舊勢力和新勢力在很多產品理念上是有分歧的,允我後面慢慢道來~ 車身側面"Pure"版的銘牌,證明自己丐版的身份銘牌. 新勢力喜歡用標新立異的東西,比如TSL的門把手,再比如ES6的,但從實用角度,兩台車我都有,一點點都沒覺得那些個門把手有什麼優勢,就傳統這種,雖然確實不好看,也沒什麼設計感,但是帶無鑰匙進入功能,就可以了,開門直接拉,鎖車觸碰一下,不比按壓反彈再拉的操作簡單? 車外反光鏡的尺寸適中,舊勢力對這種拿捏不用擔心. 帶轉向燈指示. 以往都是需要後加裝的側裙,如今新能源為了使勁優化風阻居然原廠自帶了...ID.3的側裙可是正兒八經的側裙,甚至一定程度是會影響到下車腿部的那種側裙,簡直比性能車的側裙都要正經... ID.3的充電口都在車身的右側車尾部的位置,其實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這不就是油車加油口的位置嘛?確實,而且只有一邊,標沖和快充都在一起. 這個加油口...啊不是,是充電口的蓋子掛繩的解決方案,也是和油車的一毛一樣,哪怕911都是這個風格的,所以舊勢力哪怕再如何如何調頭,像VW這樣的舊勢力一線集團,在許許多多的細節上我們會發現根本不存在調頭,可能一直都會沿用下去. ID.3的前後懸很短,這都是犧牲了一些空間優勢換取的更好操控性,畢竟在懸掛更前或者更後的區域都會影響車輛駕駛的動態表現,所以從側後方來看ID.3的尾部,真的短小精悍,甚至比Golf都要有鋼炮味. 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ID.3和4的軸距其實是一樣的,因此當我們把兩台車的輪轂中心對准了放在一起,再一對比,是不是兩台車的前後懸的長度立竿見影?當然用家用的實用性角度ID.4更適合大多數家庭用戶,這也是為什麼上汽大眾主推ID.4的緣故了,同平台沒差多少錢,空間和後備箱都更大,還有長續航更大的電池板,但對於我而言要的就是ID.3的短小夠用. 前面提到過ID.3的空氣動力學作為普通買菜車,更別提是一台優惠完才10W出頭的玩具車,是做到位且正經有用的水平,沒辦法,電車太卷了,品牌性價比高是一方面,廠商洗腦讓消費者只在乎續航卻不在乎產品設計是另一方面,那麼為什麼新能源車企要使勁抓住續航來做文章呢?這里展開說說~純電因為不能像油車那樣做到幾分鍾加個油立刻又是幾百公里,因此沒有買純電之前(注意,這點非常重要)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續航的,充電換電的,出遠門的,等等,而車企則也發現了消費者在購車之前的焦慮,於是做出針對性的產品力發展,但其實"增加續航"這件事情本身是非常容易實現的,加大電池板容量唄,電池容量上去了續航不也就高了嘛.但車子是個整體的東西,電池容量上去密度如果不提升,就會增加額外的重量,我們都知道車的重量對於駕駛的影響,然後真正的實際情況是,買了電車的只要家里或者公司有充電樁,只要不出遠門只是城市or郊區的代步,完全不會有焦慮,一周充電是1還是2次,誰在意呢,到了家或者到了公司就插上,因此,相比買之前在乎續航,真正需要在意的,是電耗,因為電耗更能反映整車的優化,包含硬體的以及軟體策略的,等等,太大太多方面了,不過在意電耗也要注意,不同車型別跨級別對比電耗,比如ID.3本質上就是一台Golf尺寸的A級車,MD3則是B級車,因此當ID.3的電耗和MD3不相上下的情況下,不可否認,MD3在這方面是更優秀的,畢竟售價也能說明問題,包括TSL的三電也都是自己的強項. 不管什麼車漆顏色,後尾蓋和車尾標都是白色,深色車漆可能還好,路上很多白色車漆同白色的車尾標...有點莫名... 沒有了排氣後擾流板也能做到相對的平整,低配標配了前後的感應雷達. 低配沒有天窗,但可以通過選配獲得,我本人很煩天窗,因為重,容易漏水,又從來不開,所以這是我選擇低配的最大因素. 前懸的短小除了對操控(轉向)影響較大之外,同時也對車輛的停車,或者在小區里過彎都造成負面影響,作為代步車,想要開著輕松,放鬆,軸距以及前後懸的尺寸都很重要. 為了增加A柱車頭方向的視野,A柱後面開了一個不小的三角窗. 注意雨刮器的布局,居然是左右對向而不是傳統朝著一個方向,原因很簡單,ID.3的前擋風玻璃很大,這樣才能刮到更多的副駕駛區域. ID.3的前機蓋有一塊很奇怪的塑料板,用店長說的原話"這車車漆挺好的,就是鋼琴烤漆飾板很多,容易花",我實在沒搞懂這里為何有一塊鋼琴飾板...有知道的還請提醒一下. B柱的烤漆飾板,注意下面的"Volkswagen",別說,這個字比起BBA如今在入門級的車型使勁用Logo,輪轂Logo,C柱後方的Logo,這里那里哪哪都Logo都要低調有腔調的多. 為了讓車內的視野和透光更好,哪怕是後排的乘客,在C柱後面也繼續開了一小塊玻璃,挺好的,車內乘客不容易有壓抑感. ID.3的前後懸掛車身高度較高,聽德國VW的員工說,中國的VW車型所標定的懸掛高度,向來都是最高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當年的R36,那時候的VW還沒有針對中國的出口車型有任何改動,但到了後來,哪怕是尚酷R這樣的車型,懸掛依然高的一塌糊塗...關於這件事情一路折騰一路理解的我只說兩點:買菜車的懸掛高點挺好的,低雖然好看,但高懸掛的壓縮比更高,開起來也不用小心翼翼. 前機蓋的支撐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沒事,電車嘛,前面無所謂液壓杆不液壓杆的. 前機蓋打開並沒有前行李箱,當然更不會有引擎...由於ID.3超級短小的前懸使得艙室內依然塞滿了配件,我知道肯定有人會說"MD3為什麼就有前備箱呢?",確實,平台和平台之間設計的理念就有所不同,ID.3的最小轉彎半徑也是看得出MEB平台所要打造的"城市好開且輕松"的設計宗旨. 換個角度,幾乎沒有空餘,另一個層面的"塞得滿滿的"... 這樣的前機艙對於維護的便捷性也有很大的幫助,幾乎都是打開機蓋後就可以直接操作,我簡單說幾個我認得出的,首先是蓄電池,別以為純電就沒有這個了啊,大電池和小電池都有且都不能虧電的. 剎車助力油,DOT 4規范. 雨刮水注水口. 冷卻液注水口,基本上現在主流的電池降溫解決方案都是液冷,因此一樣要用到冷卻液. 最後就是空調壓縮機了,前面提到過了選配了進口熱泵. 最後ID.3的C柱後面這些點點,居然是貼紙...其實我很想撕掉的,但那麼多貼紙光撕都要花上一點時間... ID.3的後備箱是通過按壓後Logo實現翻起後再打開的步驟,高配的倒車攝像頭就藏在這個Logo里面,低配沒有倒車影像,但其實可以加裝,有全套的原廠無損解決方案. 沒有電尾門,這是正常的,10多萬的車,你要電尾門去買新勢力吧,看得點的統統給足你,當年我買ES6的時候也經歷過這樣的產品思路和購買需求,只是如今我理解了,買的終究沒有賣的精,要麼看得見的地方花錢,要麼看不見的地方花錢,相比之下新勢力最大的問題是...錢是花下去了,結果還這里那里盡出些小問題... ID.3的後備箱容量算是A級掀背的出色水平,絕對的出色,主要體現在深度上,更別提座椅可以2/1放倒繼續增加堪比無限的儲物空間了,掀背比三廂的實用性除了一個停車空間的占有率外,另一個就是後備箱+後排的儲物空間了,A級掀背確實是大城市里代步車的YYDS,哪怕SUV其實也只是拉高一下底盤後備箱可增加的空間並非顯著的水平. 自帶了後背隔板,這個隔板上放置長柄傘之類的是A級掀背小車後備箱隔板的正確使用方法. 和Cayenne一樣的三角警示架擺放位置和解決方案,哈哈哈哈哈哈哈. ID.3的車內是沒有12V供電的,但後備箱里卻有一個,有意思. 這都什麼年代了,後備箱里的燈光居然還用的是鹵素燈泡,哈哈哈哈哈哈哈哈,VW確實是個牛逼的公司,2022年還能省到黃燈泡出現在新能源的春平台產品里,無敵. 後備箱地毯靠近車尾的方向,掀開還有一小塊儲物格,這里面擺放的是千斤頂工具以及補胎液,這就對了嘛,要什麼備胎,實屬多餘... 視線切入到車內視角,ID.3的方向盤確實有非真皮的...該死的大公司真的死扣死扣...但低配只要選配了一個1300元的"智趣駕控套裝",好歹真皮方向盤還是給你了,雖然都是真皮,但皮料還是有好壞差異的,這個真皮的手感嘛...墊底的水平了... ID系列的車內飾雖然依然保留了很多的物理按鍵,注意,這絕對是好事,高整合度需要高人性化的圖形界面操作才能讓使用變得簡便,不然只能陡增繁瑣,但ID系列的物理按鍵變成了觸碰式一定程度卻也影響了實際體驗...基本上除了幾個關鍵的撥杆之類還是物理式,其它按鍵的位置依然在傳統該在的位置,沒有取消更沒有整合進螢幕里,但觸碰的觸發手感和准確率,哎,一言難盡. 車內的內飾色低配沒什麼好選擇的,主要就是方向盤這里的飾板色,隨意吧...儀表台灰色是我比較在意的. 這方向盤上的多媒體觸碰式按鍵是真塔瑪的...傻啊...當初Golf 8上市的時候我就體驗過就已經噴過,誰知道模塊化狂魔VW硬生生把方向盤也都共享了...至於不要錢送給你的這套ACC+車道保持輔助駕駛,基於L2的硬體水平,後面我會展開來說,但按鍵的使用和設定,真的復雜...我花了好幾天才搞明白...可能目前為止還沒全沒搞明白吧...總之非常不人性化,但這樣的好處就是,不容易誤開啟誤操作,比如TSL的右撥杆向下推一下就是ACC了,就很容易誤操作,一個太激進,另一個則是明顯的太保守. 方向盤左側的轉向燈和遠光燈撥杆,沒什麼特別的. 方向盤右側的多媒體按鍵主要是音頻相關. 右側的雨刮撥杆方向和我大部分的車居然是反著的...同時ID.3因為是掀背兩廂,所以有後雨刮. 小小液晶屏的儀表盤,其實該顯示的信息也都顯示了,只是不夠大...不夠大就會讓覺得沒有"科技感",覺得不夠"上檔次",至於到底儀表盤需要不需要,作為MD3車主,我認為沒有就沒有吧,不影響什麼的,反而是追求即要有又要大的...真心不是很理解開車到底看哪里... 車輛行駛撥杆,D對應油車的D,B對應動力回收介入,N用處不大,R就是倒車,撥杆旁邊就是檔位顯示,撥杆側面是P駐車按鍵,這個實現的方法和邏輯我覺得都沒什麼問題,唯獨第一次進入車內如果你想要用B檔就要向前轉動2次,但之後假設你倒車再前進就會直接進入B無需再旋轉兩次.另外還有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沒有了變速箱,撥杆放在儀表盤一側絕對要比放在以前前排座椅中間通道上要合理,因為這樣你不用低頭看,整個過程你始終目光朝著車輛的正前方,非常合理.瞧,雖然ID.3是舊勢力的產品,而舊勢力是很習慣傳統檔位的位置,萬萬沒想到,居然ID系列能徹底放棄原先的位置優化到了目前我認為最為合適的區域. 關於ID系列目前的車機系統,emmmm...喜憂參半吧~往好的說,螢幕雖然不大,該有的功能都有,能自行下載APP,各方面都還湊合能用,哦對了,還能OTA,最初的版本不行的,好像是後來經過了一次大的升級(返回4S)之後,實現了OTA的功能.但往壞的說,這套系統由於是和油車目前共享的緣故,因此在整合化,智能化上,要麼受制於油車的使用范圍,要麼受制於研發速度,看到左邊那個方塊沒,那個方塊類似於以前收集的Home鍵...左側那麼大的區域,居然就為了實現退回的功能...而APP目前國內也少的可憐,QQ音樂沒有,高德地圖也無,有的盡是些沒卵用的APP,至於車機自帶的地圖...算了吧...還是手機吧...哦對了,這貨也能聲控,但我用的不多. 觸摸按鍵我能忍,主機屏下面那一排其實有點重要的功能鍵,居然不帶背光...這在晚上給空調調節個溫度什麼的,確實要找一下,容易分心,怎麼就這一排不帶背光呢... 由於坐姿確實偏高的緣故,加上剎車和電門踏板的角度較為垂直,雖說電車剎車踏板踩的頻率減少了,但ID系列沒有TSL的單踏板模式,意味著每一次都要通過腳踩剎車來停下車,加上電門踏板居然不再是以往VW Golf平台慣用的地板式而改成了懸吊式,因此我的身高踩起來還是會有些不自然,腳踝角度向上太高,不過好的方面是,這個懸吊式的電門踏板踩起來的壓感力度較大,因此電門控制的穩定性相對好掌握,反而是女王開了一次覺得太硬太重不夠舒適. 空調的出風口位置很靠下,這就為掛手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雖然這張圖里我用的是出風口百葉窗固定的磁吸手機支架,但後來還是放棄了,太低了,低頭看手機導航很不安全. 雖然ID.3的內飾塑料感很重,確實,大把大把的塑料,但很多細節的設計體現的則是一線品牌該有的水準,畢竟這是一台廉價的車型,而且這還是出自大眾這個跑量的品牌,但哪怕是大把的塑料,通過形狀,組合,顏色等等方面的設計最後呈現的質感還是完全能令人接受的,至於不能接受,加錢選Audi,再加錢選Porsche,當然,往上還有...反正,給錢就行... 車內反光鏡,支持防眩光,只是...手動切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滿滿的儀式感! 車輛默認配置只有滾動直徑計算的胎壓報警,哎,德國佬在一些其實明明國人很注重的配置細節上,是真塔瑪的死腦筋...無奈,胎壓監測還是要的,不然慢漏你靠車載報警那就徹底完蛋只能叫拖車了,而大部分時候就是慢漏,所以胎壓數據很重要,買了個太陽能貼在前擋風玻璃上的版本,相比以前用儀表台上的,這種不容易產生夜晚的反光,放的位置只要好就不會影響駕駛視線. 儀表台上的音響系統,其實ID.3的音箱系統不差,我指在這個價位,但是居然默認的音效完完全全把重低音給干沒了...因此我提車沒幾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自己修改了音效設置,立刻人聲該有的效果全都回來了... 調節建議如下: A柱上的中高音單元,22款的低配好像後門門板上的音箱單元也沒被閹割,反正確認過確實發聲. 被人瘋狂詬病的觸碰式後排車門窗一鍵切換功能,確實體驗極差,但凡取消這個或者把觸碰改成按壓按鍵都行啊...其它該有的功能都不少,包括鎖車折疊車外反光鏡以及反光鏡加熱除霧功能. 車內機械式門把手,有些東西標新立異沒問題,是創新,而有些東西特別是關乎到安全性的細節,就別標新立異了,踏踏實實機械式門把手不管車內還是車外就很讓人放心. 門板上的音箱系統,22款哪怕低配倒是前後門板都有並沒有縮水. 門板上的置物空間很夠,甚至兩瓶飲料都沒問題. 雖然ID.3的售價相對"低廉",但門板依然沒有直接使用單一的,一整塊的塑料板解決方案,而是多種且中間區域還有織物材料,可以想像如果是MEB的高端車型這里可能就是真皮,這就是舊勢力的倔強,也是舊勢力平台化的優劣. 雖然都是L2硬體,但ID.3並沒有這里那里各種攝像頭,就是簡簡單單車內反光鏡底座那個較為碩大的蓋板里. 從外就能看到,實際這套L2的輔助駕駛系統和應用體驗與8代的Golf GTI大差不差,這個後面單獨詳細展開說. 因為如今的新能源都帶有3/4G流量卡,所以這個緊急求助電話也逐漸成為標配.車內閱讀燈為白色LED光源,可通過長按來調節亮度. 主副駕駛位都有化妝鏡+LED燈. 因為是低配的緣故,所以座椅為手動版,高配就是電動,但好像目前位置ID.3都沒有座椅記憶,既然沒記憶,手動和電動也就真無所謂了. 手動座椅可以調節的只有高低,靠背的傾角,以及前後. 手動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優勢,相比電動,除了高低角度手動要傻呵呵的不停"按壓",其它前後和靠背角度都能實現"一鍵調整",而電動就只能慢慢地等啊等啊等啊... ID.3的座椅材料為織物為主+合成革,填充棉軟硬非常適中,坐墊和靠背的寬容度也非常好,畢竟VW擬定的客戶群體是很寬泛的,因此缺點就是不夠"人體工學",優點嘛就是誰坐都不至於難受. 坐墊兩側的包裹基本上沒有包裹,上下車很方便. 靠背也是織物為主,整個靠背略直好在填充棉的緣故不會難受. 海外版我堅信是有座椅氣囊的,但很多車因為法律法規不強制要求,所以會在低廉的車型上縮水,所以確實ID.3並沒有座椅氣囊. 前排座椅的手托,手動,可收起,更可以調節不同的角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收起後,真的,這種老派的玩意不是舊勢力根本就不會想要設計出來,年輕人看到了絕壁一臉嫌棄啊,但別說,我開車還真用... 中央通道最前方的收納網格,有點小心思的. 前排中央通道的雙水杯架,非常出色非常實用,後面是防止手機的收納區域. 中央通道的儲物格里有兩個原生的Type-C充電插口,注意,車內駕駛艙並沒有12V供電口,只有後備箱里有,這就意味著快充沒機會了. 中央通道儲物格擁有手動遮蓋板. 較為隱蔽的手套箱釋放按鈕. 儲物空間比較正常. 安全帶並不能調節高度位置,幸好我的身高並不覺得固定位難受. 前後排駕駛和乘坐位都有的拉手. 中央通道最末端就是直達後排的空...確實,如您所見,並沒有後排空調出風口,沒有後排空調出風口,沒有後排空調出風口,塔瑪的2022年了你一台歐洲賣20多萬國內也要10多萬的車型居然不給後排空調出風口我就想知道VW你到底想不想賣這個車? 就兩個Type-C接口,不過哪怕是後驅後排中間地毯也不會隆起,這就是純電原生平台的優勢了. 雖然軸距不小達到了2765mm,但ID.3的後排車門和座椅形成的上下車空間多少有些侷促,這是A級車的特點,ID.3作為A級尺寸的純電平台依然也無法避免或者說優化這個現象. 後排的門板內飾,依然堅持和前門板的統一風格和用料材質,儲物格收納能力依然有保障. 後排座椅保持了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基礎條件,坐墊夠長,夠寬,夠軟,舒適性在這個級別里沒有問題. 沒有了中央儲物和水杯架,但是保留了ISOFIX接口,且左右兩個座位都有. 因為後排是三座,所以三座都有獨立的可調節高度頭枕. 舊勢力大車企在很多細節上的堅持和傳承,這只是我們看得到的,換言之,新勢力希望通過標新立異凸顯自己的創新,讓消費群體更關注到新品牌的差異化,但舊勢力船大難調頭也好,守舊也罷,依然把車當作一台駕駛和乘坐的車來對待,一切還是基於開和坐上,因此處處能看到和油車的不變之處,當然我們也可以解讀為繼續利用模塊化來省成本,畢竟這樣的因素也存在的. 後排座椅支持4:6放倒,放倒必須在後排車內實現,後備箱內沒有釋放按鍵. 座椅放倒後. 好了,問題來了,ID.3的後排座椅哪怕放倒,和後備箱的地毯並不是平行的...有高低落差,這就特麼的,有點難受... 雖說後排座椅是應急一下,但這個高低的落差真的讓我很不爽...就會讓我不想要去應急...反正還有其它車,總之這個體驗並不好,但如果你不在乎也問題不大. 說實話在我自己把ID.3開到自己店里抬起來看底盤之前,我是完完全全不知道ID.3的底盤是怎樣的,直到我抬起來看了,厚禮蟹...要不要這樣到位啊... 其實看得懂的人上面那張圖已經足夠震撼了,但依然讓我們從前面開始慢慢解讀.首先前護板嚴嚴實實的,塑料護板,畢竟沒有變速箱或者引擎的油底殼需要保護因此沒必要用金屬護板. 注意左右懸掛的下導流板,好傢伙,塔瑪的我911才會有的玩意,如今一台十多萬的ID.3也有了...當然他們的存在作用是不一樣的,911前後懸掛的導流板是給剎車系統導入冷空氣起到冷卻作用,而ID.3則是純粹的讓氣流快速通過盡可能減少風阻和擾流,而這一塊固定在下擺臂(lower arm)上的導流板是真的幾乎做到了下方風流經過的幾乎所有下擺臂區域. ID.3的前懸掛為VW經典的麥弗遜,沒什麼好吹的,實用好調至上的菜車標準設定,下到VW的入門菜車,上到破鞋的911/718,下圖為前輪的軸頭件,鑄造鋁材料. 前輪的單側單面單活塞制動卡鉗. 前懸掛結構,像極了Golf. 然後就是那根很細的轉向拉杆以及同樣很細的防傾杆了. 以上就是ID.3的整個前懸部分的介紹,換個角度再看下那塊導流板. 斜視45度看下前護板. 避震器和彈簧,傳統到不能再傳統,可是舊勢力玩的明白,知道如何把一堆廉價的配件調成1+1=2的結果,新勢力搞得明白麼?除了堆貴的所謂的高級硬體,最後調出來的結果呢?1+1=1.2? 中間區域就是電池板了,因此是金屬包裹的護板. 因為是後驅的關系,ID.3的電機位於後軸上,而這就是後軸區域的下護板了,依然塑料材質. 拜MEB平台所賜,ID.3的後懸掛為多連杆結構,這又是一個十多萬車很難想像的結果,要知道718都是前後麥弗遜的懸掛結構,而前麥弗遜後多連杆,那是911才有的... 後避震器和車身的固定方式. 懸掛拉杆的下後控制擺臂依然有導流板,為了風阻為何續航VW真的很拼了... 另一根懸掛拉杆,這些倒是鑄鐵件了. 但到了上拉杆,居然出現鋁件了,哈哈哈哈哈哈. 後防傾杆和拉杆. "臭名昭著"的後鼓剎,但實事求是,這玩意既不影響制動表現(ID.3的制動表現僅為35m左右,在這個級別絕對的優秀,甚至到了性能車/跑車的表現級別),也體現了舊勢力對於成本和調教水平上的控制水平. 這里能看到電機出來的半軸以及整個後懸掛的結構. 後輪的鑄鋁軸頭. 另一邊的半軸. 後避震器和彈簧分開固定. 這就是ID.3的整個底盤,從頭到尾,全部全封閉,這種封閉和覆蓋718都沒有(718的後部沒做封閉),而911也是到了GT系列才有...如果你看得懂,就會理解我為何會吃驚並且感嘆了. 駕駛感受 這兩個月我差不多把ID.3開了2K公里的歷程,除了賽道,基本上街道,高架,高速,然後買菜開法,略微激烈一些的開法,干地,濕地雨天,統統都經過了反復的對比和反復的感受,覺得差不多了應該是可以來寫一些關於這台車在駕乘方面的看法了,大家繫上安全帶好好坐穩了,內容量很多建議來杯咖啡邊喝邊看~很多人提到ID.3的駕駛感受一定會說兩個字"好開",如果你讓它再展開多說一些,多半會是"很像傳統油車和新勢力完全不一樣".對於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這樣的駕乘感受並沒有問題,如果你想要用簡單的詞語和通俗易懂的解釋來傳達給別人有關ID.3的駕乘感受,這兩個字以及那段話確實足夠了,而我要試圖和大家分享的,則是更多的"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以及和家里兩台新勢力"Model 3"和"ES6"對比後"到底ID.3和傳統油車更接近還是和新能源更接近?".首先必須要清楚一點,ID.3基於的MEB平台是徹徹底底的純電平台,甚至是VW的第一款純電平台(第一款是Taycan的J1平台針對高端性能轎車),我常說這麼一句話"不管是新老平台第一款純電產品不要碰",而到了ID.3已經遠不止是VW的第N款純電,甚至都已經是第二款純電的平台了.而MEB的第一款車型,其實就是ID.3,因此ID.3雖然對於整個背負MEB平台銷量的任務而言...好吧在國外也只是初期銷量起飛如今也慢慢地被ID.4所取代了,但這第一炮必須打響,必須將整個MEB平台的產品優勢以及平台競爭力通過ID.3這個第一款產品傳達給消費者們,於是VW找來了Porsche內部負責718車型的一部分團隊來負責ID.3的研發和調教工作,好傢伙,有這部分的加成ID.3的駕乘底子想要差都難...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必須提一下的點,那就是雖然ID.3作為整個MEB平台最低廉售價的車型,在歐洲依然高達20W+人民幣起步,這也能和ID.3註定"差不了"有著直接的關系. ID.3開著很像傳統油車麼? 是,也不是~既然我們都知道了ID.3是基於了MEB的純電平台打造,那麼純電平台所回饋給ID.3或者說整個ID系列車型的優勢,也就里所應當地保留在了產品力上,比方說"純電平台的低重心",ID.3雖然懸掛行程較長可以很好地吸收來自地面的跳動不管是大的還是小的,但這樣的"菜車"設定多少會讓駕駛者覺得車輛的懸掛支撐"不夠堅韌",於是也就會忽略掉車輛的重心其實真的很低這個客觀的表現,比如我經常會走的中環由南向北金沙江路附近的一段內道,在過了隧道之後會有地面起伏較大的路況,ID.3的低重心在上下跳動的響應和歸位上的表現完完全全就是一台電車的水平,這方面像極了我家里那台MD3,只不過MD3在走這段路面的時候表現的"更像是一台性能車或者說是跑車",而ID.3則規規矩矩地詮釋著"我是買菜車"所以缺乏駕駛經驗或者說對駕駛表現不夠敏感的駕駛者就很容易忽略這一點.此外ID.3在激烈駕駛時的表現也一樣不會因為"買菜車"的定位而隨著駕駛的激烈程度車輛的極限和響應跟著急劇下降,而這也是整車低重心的特點所帶來的優勢,除了重心低之外,前後更為均衡的配重比也讓ID.3的車頭和車尾在過彎,變道甚至是激烈駕駛時的表現也使得其實並不短小精悍的軸距(2765mm)也擁有極為均衡自然的駕駛表現,自然和平衡這兩點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要知道油車時代的跑車,超跑都在尋求這些"原本應該只出現在性能車上的基因"而投入重金研發或者製造那些售價高昂的車型,而如今到了純電平台卻boom,911的水平對置引擎低重心有了,給你!超跑MR布局的前後配重比,boom!一樣也給你,最重要的是,這些並不需要高昂的研發或是製造成本作為代價,就像純電的動力輸出就是那麼順暢自然一樣,低重心和更為合理的配重比就是純電原生平台應該具備的優勢.所以ID.3開著像傳統油車麼?實際上一點都不像,ID.3的定位有點和VW最熱銷的車型Golf很相似,但Golf的前驅+車頭更重的配重+高重心等等的等等,油車時代的產品面對純電平台就是如此不堪一擊,而ID.3或者說純電平台所擁有的,分分鍾就是一台性能跑車該有的底子,說道這里大家可以理解我有多期待2025年的純電版718了吧...厚禮蟹...必須起飛~至於說ID.3"開著像傳統油車"的部分,其實嚴謹一點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切入點和分析:第一,ID.3並沒有選擇類似Tesla那樣"各種激進的創新",隨便舉個例子好了:TSL在2021款開始廢掉了動力收回強弱的選項,強行讓駕駛者在"標準"的動力回收模式下駕駛車輛,而絕對不是巧合,唯有TSL的標準動力回收G值在0.4G(其它新能源品牌都在0.3G),類似的例子我還可以舉出很多,但就是在這些新勢力標榜自己"創新"或是"顛覆"等駕乘上的差異,讓按部就班相對保守的舊勢力在產品上顯得"不那麼的新能源",比方說我們駕駛ID.3的時候使用的是傳統低動能回收的D檔,放掉電門之後車輛的減速和拖拽感,確實讓駕駛者覺得和傳統的油車並無兩樣,是VW故意為之麼?也許是~但到底新勢力所堅持的"創新"又是否值得推崇?唯有時間才能證明才能給出最後的答案~ID.3和Golf是不是有幾分相似? 除了尺寸以及內飾一部分通用的配件,它們真的沒有太多的關系~如果你前面的內容沒有遺漏全都逐一看完,那你就會理解ID.3的純電原生平台有著太多和傳統油車平台不一樣之處,後驅,後多連杆懸掛設定,更低的重心,更平衡的配重比等等這些方面的區別使得ID.3完完全全和Golf在駕駛上沒有任何直接的關聯或者相似之處,但相信大家都能看出,VW給予ID.3的產品詮釋確實是類似Golf那樣的,城市A級代步車,輕松,愉快,要好,用車成本低廉,還有就是一定的可靠性,總之一台A級代步買菜車該有的,ID.3確實都有,而買菜車曾經不曾擁有的,那些純電平台基因里流淌著的運動性,那些哪怕懸掛高如SUV哪怕懸掛支撐也猶如SUV的懸掛標定,一樣在你做出較為激烈駕駛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和理解純電車型的優勢:再也不用等待變速箱的降檔和發動機功率輸出的延遲和響應了,再也不會在出彎的時候因為車頭的重量和前驅同時要負責驅動和轉向而影響轉向表現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忍受一台A級燃油買菜車各種平台本身能省則省所導致的產品力下降到了純電平台居然全都不再是問題成本不再需要拘泥,我現在在說的,不光是ID.3,但是你是一位新能源車主,因為都能理解我在說什麼並且產生強烈的共鳴. ID.3和新勢力的區別又在哪里? 我知道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心里想要問的問題,不管是否是ID.3車主,畢竟同時擁有ID.3和新勢力的機會並不多,簡單的試駕對比也很難得出較為全面的分析,因此我會花上較多的篇幅來圍繞這個話題結合我自己還有的兩台新勢力(MD3+ES6)做個簡單易懂的PK.絕大多數的新勢力車都很重,因為車型定位,因為前後雙電機,因為堆料等等的因素,但重的車真的哪哪都不好,我想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人還會持有"日系車新所以高速不穩"這種念頭了吧?如果有趕緊的,別看下去了...MD3作為新勢力品牌TSL的第一銷量車型,比如我自己的後驅單電機三元電池版,車重僅為16xxkg,而ID.3則是17xxkg,可以說這兩台在車重上的控制都異常出色,算是做到了無限接近這個級別傳統油車的表現,但只是接近,並不能做到完全相同,比如Golf 8代的車重金為...等等?Golf 8代居然重到了18xxkg上下?這...我吹不下去了啊...不重要...換個方式來說吧~曾經的A級買菜車基本上德系是14xxkg的表現,車開起來舒服好開,一方面是動力的推重比,這個會比較直觀,扭矩的表現會讓車輛駕駛起來是否擁有"輕盈"感至關重要,但被人忽視的,則是輕的車在重心(負荷轉移)上的表現要遠遠優於重的車,我喜歡用"靈動"這個車,動力差一樣也可以靈動,只要車重夠輕.相反,重的車就算推重比管夠,給足,類似我那台ES6,就算依然也是純電平台,就算用上了看似更好的底盤用料,但對調教會有成倍的難度增加,會對不同或是更為復雜的路況的表現變得更窄(挑路況),最重要的,是會在隨著駕駛的激烈程度整車的操控容易跟著下降,當然有沒有例外的?當然有,Porsche的Taycan,舊勢力+頂級運動品牌車企+高端車型的研發成本和用料+頂級工程師的調教水平,而往往新勢力沒有這里那里的積累,就算表面看上去"用了可以吹噓一頓的底盤用料",但其不夠水平的調教實力加上又是較重的車重以至於很難和舊勢力+輕的車重相提並論.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那MD3應該不差於ID.3了吧?",emmmmm,這個話題會很有爭議,我如果坦白從寬一定會被人斷章取義拿去質疑我的"尬吹",沒事,習慣了,不是第一天只分享真實的感受了.MD3在駕駛感受上有些為了營造"操控好"而點偏了調教科技樹以至於這是一台與其定位及其不平衡的產品,轉向系統齒比僅為向左向右各一圈,以至於輕微的轉向都能讓車頭快速地做出反應;明顯犧牲了舒適性的懸掛標定敢比跑車,可我買的明明只是一台後驅版的MD3...車速一快路面稍微連續波動後軸的跳動簡直堪比我的GT3...後排乘客體驗堪憂...以上的種種就是我對MD3的詬病"產品定位和實際表現不對稱",而且最要命的,是MD3以上刻意的調教並不能讓不同的駕駛表現得到很好的統一性,就是說,當我想要稍微激烈駕駛的時候,MD3的極限表現居然會開始下滑,車身應對連續動作的反應會變慢(可能和後驅MD3沒有後防傾杆有最大關系?),總之當這些你可能覺得是優點但我覺得"我買的是代步菜車你為什麼要犧牲該有的舒適性給我這些莫名其妙的標定"的時候,回到ID.3問題沒有了,ID.3從一開始就是擔負著一台"買菜車"該有的定位和角色做到了絕對的稱職和角色呼應,所以拜出色和嚴謹的德國工程師調教功底,ID.3的駕駛時時刻刻保持著"自然",轉個彎,emmm,進彎的車頭響應,彎心的方向盤回饋,出彎車尾的擺動,從進到出全程無比自然,就好像是流水,水流著沒有阻擋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駕駛也應該是這樣的,慢慢開的時候自然,激烈駕駛的時候也一樣自然,不會有任何不對的地方出現影響車或是你人,沒有異樣的感受全程保持高統一性高完整性就是駕駛時自然的最佳詮釋,雖然我知道這個"自然"一定會到了某個程度變得不自然,例如賽道上,但我不會開ID.3去體驗賽道,所以我知道天花板就在那里,它一定存在,但這個天花板很高,特別是對於一台買菜小車,太高了.差點忘了,純電的動力輸出,自然~電門響應的表現,自然~較高的懸掛吸收路面反饋給車內駕乘人員的過濾表現,自然~無功無過,說起來很簡單,可當我們開的車多了再去想想那些開過的車,真正要做到這點,其實很難,更別提這是一台廉價買菜車.說說明顯的缺點吧? 前面捧的有多高,這里開始就跌的有多慘...ID.3因為國內幾乎無人問津,哦不,是除了非上汽VW員工非員工內部價不買之外,確實接受度差到粵語里的"仆街"足以完美地展現實際銷量,但畢竟了總要賣的,哪怕是意思意思賣一點是一點非主推,所以ID.3從一開始的定價就決定了一些核心部件的閹割,例如電機的功率,有傳聞實際後電機用的是150KW的版本和歐規一樣,但中規軟體閹割到了125KW,然後就是電池板,57度的電池板切不能選配更高也讓這台車的續航里程受到了壓制,因此這台車很難出城或者出遠門,特別是啟動空調之後的續航表現,網上很多我就不從這方面來展開詳解了,因為我也不會滿充滿放,自己的感受是和家里的MD3大差不差,極為相近(電耗),但電池少個10來度,代步是肯定夠了.舊勢力太過保守也太過落後,使得新勢力抓住的消費者更為關注的賣點完全不放在心上.比如低配居然沒有倒車影像,我CNM這年頭沒倒車影像你還主打"女性用車"腦子呢?好在一方面可以無損後加裝原廠倒車影像另一方面23款增加了這個選配...沒有胎壓監測,是的,沒有,只有滾動直徑的計算報警,倒也算...女性用車四個輪子四個胎壓數據顯示了反而尷尬...沒有空調後排出風口...請問ID.3是塔瑪911嘛?911是四座車有後排後面不怎麼坐人沒有後排空調出風口我能理解,ID.3是四門五座你不給後排後排空調出風口?不過想想新能源時代能用APP提前打開空調這個就忍吧...說道APP,不支持APP解鎖車輛...我能理解你不能讓APP當鑰匙用所以依然每天開這車我必須要帶著車鑰匙,可是你連用APP開一下門鎖都不支持你告訴我前面一頓你這車和Golf有多大的區別怎麼給圓回來...根本就圓不回來啊...其它方面的缺點問題不大,什麼後排玻璃升降要按鍵切換什麼剎車踏板行程較長,這些我覺得適應了之後我都能接受,哦對還有車載系統的落後,算了吧,TSL和NIO我都有,我一不在車里看片子二不是車里玩遊戲車對我而言就是交通工具不是第二個家如果你是冒犯之意還請包含...反正除了開車我真的不想在車里多待一分鍾...寫在最後 ID.3是大趨勢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的時代里舊勢力所交出的我認為最令人滿意的一份答卷,請看到這里的時候千萬別提銷量,銷量代表的只是一部分產品接受度,但並不是產品力的所有.ID.3國內的售價,特別是低配版一探又一向下探望的起始售價,其實是將整個MEB平台原本遠高於ID.3低配售價的定位帶來了一種用金子雕刻出了一坨屎的那種感覺...十多萬的售價完全不應該是MEB平台任何車型哪怕是入門車型ID.3該有的售價,但為了拉低整個平台的接受度門檻,為了讓更多人理解和接受MEB平台,特別是為了讓國內已經很卷很卷的電車市場能有一點哪怕是別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競爭力,SHVW很努力地引入了MEB平台的同時也引入了ID.3的化,結果不用我多說...這里那里普通老百姓所關心的賣點統統沒有且"硬傷"連連,於是乎"哪怕買ID.4也不買ID.3"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更多被MEB所吸引但卻做出了成年人合理的選擇,他們沒有錯,我絕對的理解,可這並不是ID.3的不夠優秀,其中反映出來的,恰恰是他們購車時的各種牽絆"後備箱空間要大!這車怎麼看著那麼小太小家子氣了!配置太低太過寒酸!",等等,他們沒有錯,我絕對的理解,可因此他們錯過了一台優秀的舊勢力答卷,一台符合其定位絕對稱職的城市代步小車該有的一切,而不是"既要...又要..."的各種妥協.他們沒有錯,我絕對的理解,ID.3有足夠的理由拒絕但卻唯有普通消費者理解不了的優質駕乘感受,開的車少無法理解駕乘感受,從無到有還是汽車文化的初級階段無法理解駕乘感受,希望在車里震妹紙玩遊戲唱卡拉OK甚至玩遊戲看世界盃無法理解駕乘感受,相信我,實際拒絕ID.3的理由遠超我現在給大家舉例的這一小部分,所以哪怕開在路上的ID.3也絕大多數要麼SHVW員工親友團要麼真嘉定人或者像我這種假嘉定人...但只要你在乎一點駕乘感受,ID.3都能稱職且優異的完成這台車這個價位該有的這個水平,請允許我微微傲嬌地補充一句"超水平完成",ID.3就是一坨屎,只不過在我的眼里,這是一坨用金子雕刻出來的屎,閃閃發光~ 未完,待更新~ 鳳舞夜月 發表於 2022-9-15 23:22 糾結高配的大燈,以及18寸原廠輪胎規格太奇葩,考慮是不是換成235/50 R18的輪胎,但是輪轂的ET值和J值不知 ... 建議235/45R1919x8J ET455x112 CB57.1參考20寸輪轂ET44的參數更換後輪胎向外15mm,向內5mm,能解決不飽滿的問題轉向應該不會蹭,顛簸應該也不會蹭 一些寫在開箱文最前的自問自答,不管你是否知道,都還請先溫故知新~ ID.3是純電平台的產品麼? 答:是的,VW旗下MEB純電平台產物,關於舊勢力的純電平台可移步: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432213-1-1.html 輪子你不是一直都說"不管新/舊勢力的第一款純電產品不要碰麼?" 答:首先VW已經出過魔改的純電產品了,其次作為純電原生平台Taycan的J1平台是第二個所以不管怎麼算MEB都不能算"第一款" 輪子你不是一直都說"一輩子買一次大眾就夠了嘛?" 答:這塔瑪什麼狗屁問題,下一道! ID.3銷量那麼慘為何你還要沖? 答:產品力並不完全是銷量決定的,舊勢力因為之前魔改or共享平台競爭力差的產品讓消費者失去了信心,因此哪怕純電平台終於問題消費者已經不再想要去了解新產品不想再給"騙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大眾機會了. 你是到底多少錢入手的? 答:ID系列首發是21款,到了今年出了小改款的22款,原先低配被進一步"減配"及拉底售價到了14.98W元,加上6月開始的嘉定人2W補貼和全上海都可以享受的1W置換補貼,所以我買的是低配,但又選配了1300元的"智趣駕控套裝"和9000元"智享冬季套件",因此車輛總價是160,188元,回頭2+1共計3W的補貼返還,等於是13W元吧. 提車還有其它費用麼? 答:14.98W享受3000的ID豆,這個豆可以有很多的用處,比如換充電樁,不過我有樁了,因此抵扣了3000元的第一年車險,再額外補交了1,821.64元這就是第一年的車險,5K不到點,沒有其它費用了,任何雜費均無. 22款14.98W的低配和18.52W高配有何區別? 答:區別蠻多的,但我認為不值4W差價,一些你可能會在乎的配置差異後期可以自己改裝實現,大眾後市場原廠件那是你完全想像不出的成熟,咸魚市場要什麼有什麼,雷射大燈,電控座椅,倒車後視鏡,等等,應有盡有,但我個人最在乎的是不想要天窗,這一點唯有低配可以實現. 如果大家要買有什麼建議麼? 答:ID.3不是國內廠方主推的車型,ID.4才是,因此ID.3屬於"愛買不買"並不在乎量,但從論壇水區全國各地針對4S售價的討論來看,依然不少地方是可以做到在我看來很到位的優惠的,哪怕不是上海,哪怕享受不到嘉定人3W的補貼,理由很簡單:這是車,賣的不好就會降價.大眾可以當年加價賣一台Golf給我們,現在當然也可以割肉賣一台ID.3給我們,2011年我加價買了一台1.4T 5MT的Golf...

放學別走。。。。

放學別走,去隔壁喝奶茶注意事項:可能會有猥瑣攝影師偷拍 (多圖殺貓) 以上事件因奶茶而起最終沒看見一杯奶茶結束 對不起我愛你_ 發表於 2022-9-8 23:01 碎玻璃的P1很有感覺,棒~ 你也很棒 放學別走,去隔壁喝奶茶注意事項:可能會有猥瑣攝影師偷拍 (多圖殺貓) 以上事件因奶茶而起最終沒看見一杯奶茶結束 來源:Chiphell

《原神》須彌國的細節:走在沙漠上會有精緻的腳印

《原神》須彌已於3.0版本開放,玩家可前往這片雨林叢生的國度,在絕美的環境下探索提瓦特。米哈游在設計須彌的沙漠區域時就非常注重細節,玩家們可以在炎熱的沙灘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Reddit用戶u/psychopegasus190記錄了《原神》中的角色雷電將軍、夜蘭、班尼特和楓原萬葉在須彌沙漠中留下的沙道。當角色行走時,會在沙里形成深深的腳印。角色們在使用武器攻擊時,人物的運動不斷地與沙子反應,也會留下不一樣的沙道。沙道效果似乎只適用於《原神》的最高畫質,Reddit上的一些玩家聲稱在手機版本中並沒有沙的物理效果。 據爆料,沙漠地區將於3.1版本開放。《原神》以持續更新的主線故事、定期開展的活動事件和風格各異的世界而深受玩家們喜歡。未來的更新將增加妮露、賽諾、多莉、納西妲等角色,她們將可能像視頻中那樣,在沙漠中移動時留下沙跡。 來源:遊俠網

壽屋: 23年3月 M.S.G系列 MB-38 支架·NEO

*官圖: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1808&extra= 製品スペック 作品 M.S.G モデリングサポートグッズ シリーズ M.S.G モデリングサポートグッズ 発売月 2023年03月 稅込価格 1,320円 稅抜価格 1,200円 スケール NON 製品サイズ 通常時約135mm、最大時約235mm 製品仕様 プラモデル パーツ數 1~50 素材 ABS 製品説明 M.S.G史上最強! 大型モデルも安心してディスプレイ可能なベースが登場。 ワンタッチロックギア機構を使用し、簡単操作&安定ディスプレイを実現! 伸縮機能を持った支柱で、モデルを自由な高さで保持できます。 接続アタッチメントは3mm徑接続で、複數のジョイントが付屬、角度選択式のツメを使うことで、より安定した保持を可能にいたします。 さらにベース本體は(約160mm×約120mm)の大型サイズが2枚付屬する上、連結ジョイントによりさらに拡張することもできます。 別売の「キャラスタンド」「ニューフライングベース」「ヘキサギア ミニフライングベース」などに対応した アタッチメントも付屬しているので、お好みでカスタマイズしてお楽しみいただけます。 © KOTOBUKIYA 來源:78動漫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曉°

廢話前言: 我又雙叒叕來參加論壇桌面秀了!算是老樹新芽吧!不變的環境!不變的桌子!好在這一年里沒少折騰,桌面上的物件能換都給換了,布局上面也發生了些變化,敢情還是可以秀一秀的吧!重在參與!權當分享與記錄!那麼這次桌面的整改,主要還是為了拓展擺放空間,展示個人喜歡的物件(有些東西買回來,不放著被看到,個人心里會難受),另外調整理線方式,使其更加的合理及美觀,再就是電腦設備相關的常規更新了,Emmm...... 總之大家可以說不好看,但可別說我沒變化哈! 首先是整個桌面的全景圖,雙機位!兩張桌子轉角拼接,桌子尺寸,左邊 200cm,右邊 220cm,寬度均為 80cm,厚度 5cm,因為占用空間會比較的大,所以給放置在客廳,平時也比較好折騰。 桌子樣式比較的簡單,選用的是松木材質的桌板搭配鐵藝烤漆腳架,便宜又大塊的選擇,比較遺憾的也就是因為不同時間購入,商家給到了我不一樣的桌面處理效果,但也不重要了,現在也看膩了。 左邊桌面清單: 顯示器:雜牌 38GN950 原廠屏 & 愛格升 LX 45-384-026 支架主機:華碩 ROG Z11 主機主力鍵盤:JER1800 客制化鍵盤滑鼠:羅技 MX MASTER3滑鼠墊:毛氈墊 + 外星人金屬滑鼠墊音箱:SONY SRS X99 藍牙音箱麥克風:HYPERX...

《原神》水天供書任務完成方法 水天供書任務怎麼做

水天供書 1.在水天叢林的此處接取任務。 2.擊敗蕈獸後就可以與其對話。 3.跟隨指引去到上方再次對話。 4.跟隨指引需要擊敗兩處蕈獸。 兩處蕈獸都在樹上,可以通過用草元素激活眾葉覺蕊來召喚出四葉印快速移動。 5.到達下方的歇腳處。 6.跟隨指引找到枝和葉。 7.轉動三個「葉」,使其均朝向中間。 分支任務 石頭的記憶 1.跟隨指引,在一個空心樹洞旁觸發對話。 2.跟隨指引,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前進。(不進入蕈獸身旁的紅圈內) 3.到達終點之後交互,清除孢子。 4.跟隨指引,在下方的洞窟內找到樹枝。 5.轉動石頭朝向中心的「枝」。(跟隨仙靈走) 6.返回洞內對話即可。 忿怒的鐵塊 1.跟隨指引,在遺跡守衛處觸發對話。 2.擊敗三處遺跡守衛(三個任務標點) 3.對話後使用身旁的機關控制水位下降。 4.直接跳到最下面,走到頭再下去看到「枝」。 5.轉動石頭使其面對「枝」。 6.與兩個遺跡重機戰鬥,之後進行對話即可。 沉睡的根系 1.跟隨指引,進入地洞中。 2.佩戴道具-老舊的詩琴,彈奏樂章(RETRQ)。 3.跟隨指引來到「枝」,彈奏(RETRQ)進入夢境。 (在蘑菇處使用雷元素激活,可以跳得更高) 4.轉動三處石頭(「枝」處有發散提醒)。 5.回到石碑處,彈奏樂章,離開夢境。 6.在「枝」處交互即可,選擇我們走吧。 膏土地下的喚雨之舞 1.回到歇腳地,交互觸發劇情。 2.跟隨指引進入對話,放水。 3.進入洞窟內,直接跳到最下面,進入深處。 4.清理孢子,打敗出現的蕈獸(追3次)。 5.最後會回到原點,擊敗之後進入劇情就可以啦。 衍生任務-新蓓萌生 來到此處進入洞內,與蘭那庫拉對話即可。 來源:遊民星空

論壇首發?為了心中的情懷!BMW初代Z4 E85

一、事出有因 本人坐標浙江義烏,因為輪大po的一張父子坐在敞篷里的照片,加上車主父子balabala一通的對話說辭。完蛋!再次中毒,心里重新燃起來想擁有一台敞篷小跑的小小夢想為什麼說再次,因為買蔚來ES8也是因輪大先生ES6提車測評先有的對蔚來造車的第一印象,而且是好感的印象ps. 嗯 順利扒出了 之前的那篇文章 敞篷果然使人快樂~ - 自由水世界2021 - Chiphell - 分享與交流用戶體驗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343354-1-1.html 二、選車歷程 首先,肯定是入二手車玩了,預算控制在20w以內;當時首選的定位馬自達 MX5,幾乎其他車子就沒什麼考慮;後來經過朋友介紹,奔馳SLK、寶馬初代Z4、二代Z4納入眼簾;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經過各種各種的對比之後,選定初代Z4作為目標。理由有以下幾點: 1、超級經典的直列6缸機器,不論是前期版本的M54,還是後期版本的N52;2、個人感覺,相對奔馳或其他品牌來說更為成熟、方便的養護、維修;3、最重要的是調性。幾台車放在一起,唯獨E85最為吸引我的注意,天才克里斯班戈的經典巨作,15年前的車子,放在現在仍然不過時,這點是最重要的,千金難買爺喜歡,這就夠了4、心中的情懷。記得15年前讀大學的時候對E85這款車就念念不忘,奈何當時這車售價80w,可以買杭州一套房,實在沒有這個能力購買。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一直堅定的喜歡促成了本次奇妙的擁有。三、艱辛的找車 經過不斷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基本確定想要的是N52的後期版本,發動機和整車配置有巨大的提升,個人更為喜歡科技性更強一些的E85 後期,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很多一起玩的車友就有喜歡前期版本的。剩下的就是找車了,由於本人有一塊閒置個性車牌,浙江省內國四限制入境,所以范圍就確定在浙牌的范疇內了。幾乎浙牌的E85 Z4都看遍了……此處歷經半年,省略1w字吧……四、車子到手 車子的前任其實還沒過戶到他手上,就被我半路截胡了,就因為堅定的喜歡,在前任猶豫的瞬間,堅決挖了牆腳,拿下。所以車子的過戶手續是找前前任,省內某bmw 4s店經理辦的,一直沒見過面,這位寶馬4s店經理才是擁有者,15年的車子,我是第四任擁有者。拿到手的時候新換的輪胎胎毛還在,整體車況還行,細節上和自我要求的相差較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見到你的第一眼、第二眼和第三眼……↓↓↓經典的側面Z字形輪廓和轉向燈。 五、整備過程 車子的整備花了比較大的心思,底盤連接膠件的更換為操控帶來了顯著的提升,精緻到你想像不到這是15年的車子;油底殼、變速箱油、機油這些常規的項目就不贅述了最重要的是 原來上手開之後一直覺得方向有略微跑偏的問題,在換了一雙鞋子之後完全解決,原因找到了,那就是:前任為了過戶網上淘的風火輪原廠輪轂,是失圓的……整車的整備其實我沒有什麼經驗,機械部分依賴當地朋友的寶馬維修廠;敞篷部分是通病,送到了東莞專修E85的一家店,慶幸沒有送到華中某店,簡直坑人;裝飾細節部分細致到門栓飾蓋,全車的BMWlogo全部換新,安全帶換新,原廠短款運動天線,CD aux 加裝藍牙模塊等等等等,巨貴的玻璃擋水板(寶馬車主都懂)老化,大庫定全新的換,一塊塑料板2000+,但是值得。高配才有的水杯架全換新,連機艙的液壓杆都換新了。 六、情懷實現 找車、整車前後歷經了8個多月,最後開上的時候最多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我滿足。車子的音響巨好,通過加裝的高清藍牙模塊聽歌的感覺到由衷的開心。最喜歡的就是獨自開在山間,聽著歌那種感覺。駕駛操控感絕對超出了預期,整體感覺非常舒服,動力線性,作為不飆車,就游游車河、獨自開開山路的我來說絕對舒服。最後致敬輪大,是你的那一篇po文,讓我不自覺的,堅定的去追求了我內心一直存在的那個夢想。 《全劇終》 0f6xyle 發表於 2022-8-23 08:56 金華的啊~~~~ 是的 一、事出有因 本人坐標浙江義烏,因為輪大po的一張父子坐在敞篷里的照片,加上車主父子balabala一通的對話說辭。完蛋!再次中毒,心里重新燃起來想擁有一台敞篷小跑的小小夢想為什麼說再次,因為買蔚來ES8也是因輪大先生ES6提車測評先有的對蔚來造車的第一印象,而且是好感的印象ps. 嗯 順利扒出了...

《決勝時刻》玩家秀操作驚呆官方:換座位狙殺3人

近日,《決勝時刻:現代戰域》的一位玩家在飛機上通過換座位狙殺3人,一起來欣賞這波華麗的操作吧。 遊戲視頻: 該玩家驚人的操作也看呆了遊戲官方,直呼他是「來自天空的惡魔」。 《決勝時刻:現代戰域》衍生於《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的大型戰鬥競技場模式,該遊戲無需擁有現代戰爭本體即可遊玩。 視頻畫面: 來源:遊俠網

食玩FW Gundam Converge #Plus 03彈

資料庫連結:https://acg.78dm.net/ct/362673.html 2022年4月發售,定價900日元(單盒) ------------------------------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海疫情的關系,4月發售的東西,我竟然一直拖到了7月才補款到貨。 ------------------------------ 包裝展示 正面封繪 內盒配置 每款各一盒,沒有重復的。 分體展示 +010.RX-78AL 阿特拉斯高達 阿特拉斯本體的小面積塗裝非常多,所以說瑕疵率也很高,我這只各種出界溢色明顯。 尺寸對比 總之就是這麼個小東西,我的拍攝肯定會讓各種瑕疵放大的,各位要有個自己的判斷。 只能說讓食玩FW出阿特拉斯的玩具,著實有些難為它了,不知道主管108怎麼想的。 面部「雪鐵龍」日常歪斜中獎,眼部透明件的組合度也不好。 套件里的左右手都是握持手,是為了和配件包里的武器搭配使用的。 背後的「副腿」支援裝備僅部分區域可平轉,用於調節角度,但這些地方要麼太緊,要麼太松,體驗極差。 背後的塗裝也很豐富,這點還是要肯定的。 至於想要轉換「副腿」的模式,則必須依靠配件包。 腳底板細節 +011.FA-00100S 全裝甲 ·百式改 全裝百式改對比之前的阿特拉斯看起來就舒服多了。 全身的小分色也不少,領部還印有「百改」標識,而且做工也還可以(我這台唯一的問題就是胸口的光束炮塗裝不全)。 頭部監視器均為塗裝,沒有透明件,整個面部還是比較正的。 即便歪斜,也方便自己修一修,總歸比雪鐵龍塗歪了好。 右手可握持長距離光束步槍(安裝時特別緊)。 背面 腳底板細節 +012.PMX-001 帕拉斯·雅典娜 帕拉斯雅典娜的小分色也不少,做工嘛差了些。 我這只的漆面上有不少小蹭漆點,蠻糟心的。 頭部天線非常非常緊,很難裝,建議把插銷適當切一下。 背部可掛載的飛彈在配件包里(真TM摳)。 盾牌內部也有刀柄的細節刻畫,但可惜套件里只有盾和炮 背部的塗裝基本沒有。 腳底板細節 +013.YMT-05 鬥狼 鬥狼的細節算是本彈里最多的了,畢竟走的是軍模風。 側面裝甲的表現還不錯,履帶、車輪、梯子什麼的細節也有刻畫。 獨眼不可動,上半身的展開也得靠配件包里的替換件。 炮管不可動,不要用力去擺他,免得斷插銷。 背面 底部 +014.本彈配件包 主要的體量集中於阿特拉斯和鬥狼,帕拉斯雅典娜和全裝百式改屬於湊數的。 套件中的磁軌炮和刃盾 通過更換「副腿」替換件,可變更推進器的使用模式。 噱頭很大,可玩起來很麻煩,而且阿特拉斯本體做工也不好。 結合盾牌和專用連接件後,所變成的空中踏板。 正面 趴在踏板上的造型也需要替換連接件來實現。 側面 全裝甲百式改的擴展配件便是兩個手腕處炸裂栓的展開替換件。 安裝時要將原件和手型拆下,然後安裝替換件。 帕拉斯雅典娜的擴展配件是背部的八個飛彈(這放配件包里有意思嘛?)。 這個飛彈設計的很不好,材質過軟,安裝起來很費勁,而且扭扭捏捏的。 鬥狼的上半身展開替換件 沒給說明書,也沒安裝提示,我裝的時候研究了好一會,總之應拆盡拆。 手型插孔過小,兩把武器安裝時很緊,不方便拆卸。 肩膀上的兩個機械鏟也可以通過替換件來展開,不過無可動。 鬥狼還是很帥的。 合照 分享結束~下期再見 來源:78動漫

《地獄之刃2》以實景為參照:超逼真鳥糞掉落位置?

開發商Ninja Theory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地獄之刃2:塞娜的史詩》的開發畫面,他們表示以實景作為參照,從而製造出高水平的真實感非常重要,甚至連鳥糞的位置也要十分精確。 開發視頻: 作為一款獨立遊戲,《地獄之刃:塞娜的獻祭》以其令人驚嘆的環境和角色細節呈現收獲了玩家們的高度評價,後續光追支持的更新使該作的視覺體驗又上升了一個層次。續作《地獄之刃2:塞娜的史詩》同樣十分重視遊戲氛圍感的塑造,力求將玩家代入一個近乎真實的北歐幻想世界。 雖然《地獄之刃1》的畫面和劇情得到了高度的認可,但戰鬥系統卻被許多玩家詬病。這一點在《地獄之刃2》中有望得到改善,據稱本作的戰鬥激烈且殘酷。 視頻畫面: 來源:遊俠網

Bishop’s Rondo: 22年11月 1/6 がおう だいしゅきほーるど 綾香醬 薄荷綠ver.

https://bishopsrondo.com/index.php?dispatch=products.view&product_id=2057 商品紹介 Vtuber やライトノベルなど、多數のキュートなキャラクターを描く、今を時めく大人気イラストレーター『がおう』先生のオリジナルキャラクター、超キュートでとってもえちえちな」あの」『あやかちゃん』が新規表情&ニューカラーになって登場です! 輝く笑顔に女性らしい豊満な曲線美、透き通る素肌と抱きしめたくなるポージングでアナタを魅了しちゃいます♪ 衣裝はキャラクターにぴったりのオリジナルベビードール。ミントグリーン基調のニューカラーは、前回のカラーとはまた違った可愛さを感じさせてくれます。さらにねこみみとしっぽまでついたパーフェクトスタイルは破壊力抜群! クッションを抱きしめている姿はまるで…。 夢見るアナタの妄想を掻き立てちゃいますね♪もちろんキャストオフ仕様であやかちゃんのすべてを余すところなくご堪能いただけます。 がおう先生の愛が詰まったキャラクターフィギュアをぜひお手元に! 衣裝はミントグリーンのベビードール。前回カラーとは違った印象のあやかちゃんをお楽しみいただけます。 新規表情パーツは輝く笑顔。キラキラとした笑顔がまぶしいです。 がおう先生の描きおろしイラストをもとにあやかちゃんを忠実に再現しました。 サイドの三つ編みが特徴的な髪の毛も細かく立體化。やわらかさと立體感が絶妙な造形です。 衣裝に合わせたねこみみとしっぽは破壊力抜群。 https://funnyknights.shop/images/companies/2/ayakachan_pr600x600_06.jpg?1658373134343 もちろんキャストオフ仕様。あやかちゃんを隅々までご堪能いただけます。 ※18歳以上推奨 ※畫像は塗裝見本です。実際の商品とは異なる場合がございます。 Illustrated by がおう 商品仕様 ブランド Bishop's Rondo 価格 18,480 円 (稅込) JANコード 4905083110690 発売日 2022年11月発売予定 仕様 塗裝済み完成品 作品名 がおう だいしゅきほーるど あやかちゃん スケール 1/6 サイズ 全高:約14㎝ 素材 ATBC-PVC・ABS 原型擔當 A』m 彩色擔當 明智逸鶴(大正堂) 版権表記 Illustrated by がおう 來源:78動漫

12S Ultra ,真安卓之光嗎?

開箱部分 實際上在發布會當天,已經在小米之家看到了開箱,所以開箱部分,可能有2種不同的照片 小米之家快速上手 和11U比的話,鏡頭更突出,但是我覺得頭重腳輕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拿到手的開箱包裝盒有華為那味了。。。 樣張展示 1倍和5倍的對比 2組 2張抓拍的小貓咪 因為好動,都是抓拍 下面都是隨手瞎JB拍的 徠卡經典和生動的對比 幾張抓拍的夜景,手持,在行進的車里 系統初體驗:這次用了新一代驍龍8+,我個人是不打遊戲的,所以在炎熱的夏天,我覺得握在手上比iPhone13涼快。據說是台積電立功了,看來這幾年安卓都被擺爛的高通拖累了。 相機小結:真的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底大,單位時間進光量就大,所以真的做到了隨手拍,主攝也有光學防抖想想隔壁華為mate40pro 賣7000元,主攝都沒有光學防抖,真是醉了另外長焦和超廣角,用了imx586,雖然不是imx707,不過也夠用了,真給齊了,相機可能又要再大一圈了 螢幕小結:說實話,我不知道DC調光是什麼意思,都在說不能DC調光,不能就不能吧。笑哭。 大屏手機不是我的菜,用了幾代小米,基本上一年一換,現在用著12x挺好的。開箱部分 實際上在發布會當天,已經在小米之家看到了開箱,所以開箱部分,可能有2種不同的照片 小米之家快速上手 和11U比的話,鏡頭更突出,但是我覺得頭重腳輕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拿到手的開箱包裝盒有華為那味了。。。 樣張展示 1倍和5倍的對比 2組 2張抓拍的小貓咪 因為好動,都是抓拍 下面都是隨手瞎JB拍的 徠卡經典和生動的對比 幾張抓拍的夜景,手持,在行進的車里 系統初體驗:這次用了新一代驍龍8+,我個人是不打遊戲的,所以在炎熱的夏天,我覺得握在手上比iPhone13涼快。據說是台積電立功了,看來這幾年安卓都被擺爛的高通拖累了。 相機小結:真的是底大一級壓死人,底大,單位時間進光量就大,所以真的做到了隨手拍,主攝也有光學防抖想想隔壁華為mate40pro 賣7000元,主攝都沒有光學防抖,真是醉了另外長焦和超廣角,用了imx586,雖然不是imx707,不過也夠用了,真給齊了,相機可能又要再大一圈了 螢幕小結:說實話,我不知道DC調光是什麼意思,都在說不能DC調光,不能就不能吧。笑哭。 感覺像是買了台相機,而不是手機。 也許是風 發表於 2022-7-12 11:18 我覺得11是被高通888拖累了,整個2年,高通擺爛 天知道,原來單位一水的華為,後來買不到,換成一水的小米11,然後就各種毛病,說壞了呢也算不上,說沒壞呢,tm螢幕亂跳,偶爾斷流==來源:Chiphell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kanppa

最近陸陸續續也對主臥的桌面進行了一下升級,剛好看到這個貼子,就進來湊個數。 整體效果一覽: 這個桌面充斥了各種平(shan)替(zhai)產品,首先就是這個拼奇的忽略忽略忽略阿童木,守護著PS5。 山寨grovemade,與之前眾多增高架不同的是,這個是真的參照了grovemade的設計,邊緣做了倒角,顯得比較凌厲。另外這個是全木的,松能出的那款是貼皮的,所以選擇了這款。 隔板的設計也是參考了grovemade,放自己的錢包,卡包,airpods,遙控器。也可以放pad或這個筆記本 當然既然是平替避免不了一些小瑕疵,多層木板有一些木節和孔洞 近期購入的LG42C2放在上面也是毫無壓力 便攜屏,由於桌上實在是放不下第二個顯示器了。光用來看微信和qq,但是兩者尺寸差距太大。實際使用體驗一般 aodin客制化鍵盤 舒爾麥克風 SSUPD,之前NZXT H1的水冷壞了,客服一再推託,並表示要全套寄修檢查,只能換一個機箱了。換了之後溫度暴降 PITAKA magsafe充電器,電池可以單獨拿下來做磁吸移動電源,背面可以給airpods無線充電。並且可以旋轉,適合把玩 gpw與玻璃滑鼠墊,非常滑 已經迫不及待去操作一把了 ID movistar1999 發表於 2022-7-10 11:15 那個六邊形的鍾能給個關鍵詞嗎 時間小方最近陸陸續續也對主臥的桌面進行了一下升級,剛好看到這個貼子,就進來湊個數。 整體效果一覽: 這個桌面充斥了各種平(shan)替(zhai)產品,首先就是這個拼奇的忽略忽略忽略阿童木,守護著PS5。 山寨grovemade,與之前眾多增高架不同的是,這個是真的參照了grovemade的設計,邊緣做了倒角,顯得比較凌厲。另外這個是全木的,松能出的那款是貼皮的,所以選擇了這款。 隔板的設計也是參考了grovemade,放自己的錢包,卡包,airpods,遙控器。也可以放pad或這個筆記本 當然既然是平替避免不了一些小瑕疵,多層木板有一些木節和孔洞 近期購入的LG42C2放在上面也是毫無壓力 便攜屏,由於桌上實在是放不下第二個顯示器了。光用來看微信和qq,但是兩者尺寸差距太大。實際使用體驗一般 aodin客制化鍵盤 舒爾麥克風 SSUPD,之前NZXT H1的水冷壞了,客服一再推託,並表示要全套寄修檢查,只能換一個機箱了。換了之後溫度暴降 PITAKA magsafe充電器,電池可以單獨拿下來做磁吸移動電源,背面可以給airpods無線充電。並且可以旋轉,適合把玩 gpw與玻璃滑鼠墊,非常滑 已經迫不及待去操作一把了 ID 艾菲 樓主,能麻煩私個自律神器和增高架連結嗎,謝謝~~ ryanren 發表於 2022-7-12 13:49 想知道你的相機是什麼 佳能 EOS R來源:Chiphell

奔馳SLK55 AMG,V8大心髒的小野獸

現在的車越來越快,越來越合理,卻也略顯無聊。還好有這些老車,可以讓我們感受那個年代特有的天馬行空與偏執。 機緣巧合之下入手了這台可以說是極品車況的SLK55 AMG。趁著還沒上牌跑去拍了一組照片,順便找一下廣州的AMG組織,求拉車友群~順便,CHIPHELL其實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潛水在看,到現在都工作好幾年了,今年才真正注冊了帳號。這篇也算是第一次發帖,以後有機會會多發點文章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玩車生活~ ↑最喜歡的角度,非常優雅估計有很多人都不認識這輛車,SLK55在04年發布,04-05年是當時F1的安全車,在06年奔馳還推出了SLK55 BlackSeries,也是AMG歷史上的第一台BS。我的這款是09款的SLK55 R171。在和MX5差不多大小的車身內,SLK55搭載的卻是一顆5.5L自然吸氣V8的引擎,代號M113的引擎可以輸出360匹馬力和510NM。小野獸有一顆大心臟,這麼瘋狂的事情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 ↑前臉鷹鉤鼻,很像SLR提車後開了小1000公里了,雖然是10多年的車了,行駛質感是真的很棒。對比我另外一台Giulia,這輛車給我的感覺就是沉穩了很多,無論是方向還是油門剎車,以及在高速下的感受,都更加穩,而且機械感十足。還沒有下過賽道所以沒有摸到極限,但就日常駕駛來說感覺彎道極限真的很高,車像是吸在地面上過彎,幾乎沒有太多側傾。但同時,因為大馬力大扭矩,在調頭的時候稍微頂大一點油門,又可以非常輕松的起飄,地面稍微有點濕給大點油也會打滑扭屁股。同樣是後驅車,這些又是Giulia上比較難觸發的快樂。已經很期待找塊空地去試一下漂移了。 除此之外,V8自吸AMG,這絕對是絕美聲浪的無解配方,又噪又好聽。前前主還改了個頭段,稍微深踩油門收油那就是一連串放炮,想低調點都難哈哈。↑每天早上冷啟動的咆哮都是最享受的聲音,錄了一段給大家聽下 ↑5.5AMG是自己貼的 ↑第二喜歡的角度,性感小翹臀哈哈 ↑車尾貼紙是前車主貼的,覺得挺好玩就保留了 ↑敞篷線條會有點不一祥 ↑兩輛都是敞篷車,人家還帶了個妹子 ↑原廠密輻條的輪轂也挺好看的 ↑大燈稍微沒那麼亮了,過段時間去做下大燈翻新 ↑09年的車了,現在都還全車原漆,只有保險槓補了一點,太難得了這輛車就不打算過多的改裝了,除了會裝一個quaife的LSD之外,其他都打算保持原廠的狀態。後面去跑了山和賽道之後,再來更新下駕駛感受。 煎餅愛果子 發表於 2022-7-9 11:22 那個妹子給你,你要不 究竟是妹紙還是大佬? 現在的車越來越快,越來越合理,卻也略顯無聊。還好有這些老車,可以讓我們感受那個年代特有的天馬行空與偏執。 機緣巧合之下入手了這台可以說是極品車況的SLK55 AMG。趁著還沒上牌跑去拍了一組照片,順便找一下廣州的AMG組織,求拉車友群~順便,CHIPHELL其實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潛水在看,到現在都工作好幾年了,今年才真正注冊了帳號。這篇也算是第一次發帖,以後有機會會多發點文章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玩車生活~ ↑最喜歡的角度,非常優雅估計有很多人都不認識這輛車,SLK55在04年發布,04-05年是當時F1的安全車,在06年奔馳還推出了SLK55 BlackSeries,也是AMG歷史上的第一台BS。我的這款是09款的SLK55 R171。在和MX5差不多大小的車身內,SLK55搭載的卻是一顆5.5L自然吸氣V8的引擎,代號M113的引擎可以輸出360匹馬力和510NM。小野獸有一顆大心臟,這麼瘋狂的事情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 ↑前臉鷹鉤鼻,很像SLR提車後開了小1000公里了,雖然是10多年的車了,行駛質感是真的很棒。對比我另外一台Giulia,這輛車給我的感覺就是沉穩了很多,無論是方向還是油門剎車,以及在高速下的感受,都更加穩,而且機械感十足。還沒有下過賽道所以沒有摸到極限,但就日常駕駛來說感覺彎道極限真的很高,車像是吸在地面上過彎,幾乎沒有太多側傾。但同時,因為大馬力大扭矩,在調頭的時候稍微頂大一點油門,又可以非常輕松的起飄,地面稍微有點濕給大點油也會打滑扭屁股。同樣是後驅車,這些又是Giulia上比較難觸發的快樂。已經很期待找塊空地去試一下漂移了。 除此之外,V8自吸AMG,這絕對是絕美聲浪的無解配方,又噪又好聽。前前主還改了個頭段,稍微深踩油門收油那就是一連串放炮,想低調點都難哈哈。↑每天早上冷啟動的咆哮都是最享受的聲音,錄了一段給大家聽下 ↑5.5AMG是自己貼的 ↑第二喜歡的角度,性感小翹臀哈哈 ↑車尾貼紙是前車主貼的,覺得挺好玩就保留了 ↑敞篷線條會有點不一祥 ↑兩輛都是敞篷車,人家還帶了個妹子 ↑原廠密輻條的輪轂也挺好看的 ↑大燈稍微沒那麼亮了,過段時間去做下大燈翻新 ↑09年的車了,現在都還全車原漆,只有保險槓補了一點,太難得了這輛車就不打算過多的改裝了,除了會裝一個quaife的LSD之外,其他都打算保持原廠的狀態。後面去跑了山和賽道之後,再來更新下駕駛感受。 壇子里玩車的大佬真不少啊來源:Chiphell

春季的義大利之旅

前言 自2020年以來,疫情在歐洲反復肆虐造成航班各種不穩定,因此我們也就一直縮在芬蘭沒有出去遊玩。直到今年,歐洲內部的跨國通航逐漸趨於穩定,憋了三年的我們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於是趁著三月份孩子學校放春假期間去義大利小玩了一下。至於為什麼選擇義大利,一是羅馬永遠是羅馬,在歐洲待了這麼久卻還沒去過羅馬,需要補課。二是老婆有朋友住在佛羅倫斯,這不巧了麼,於是就買上去羅馬的機票並把行程定了下來。由於是全家第一次去羅馬,刷景點的效率勢必會較低,加上羅馬海量的景點,在義大利滿打滿算總共四天的行程就只能勻個一天給佛羅倫斯(雖然佛羅倫斯一天也不太夠),再去掉路上花費的半天,留兩天半給羅馬,沒辦法,假到用時方恨少啊。旅行中的拍攝設備是兩台小DC,年紀不小的索尼RX1R2(35mm定焦)和年紀更大的RX100M3(湊個24 – 70mm 的等效焦距),視頻則基本靠手機iPhone 12 Pro。旅途見聞 1.        出國旅行的起點大都從機場開始。走之前入手了蒲公英科技螳螂三腳架來代替大三腳架,主要背單肩包的我是不可能帶大三腳架的。 2.        下午登機出發,到義大利時已是晚上,所以第一天略,直接第二天上火車去佛羅倫斯,路上順便拍點延時為旅行視頻積累一點素材。此時螳螂三腳架初見威力。 3.        老大坐火車實在無聊就睡起了覺。 4.        老二興致勃勃地卡看著窗外與芬蘭不同的風景。 5.        我也無聊起來了,拍起了地上的車廂路線。 6.        佛羅倫斯著名的老橋Ponte Vecchio,即使是3月份非旺季,且由於疫情已經是淡季中的淡季下,依然能有這麼多遊客。想必疫情之前的旅遊旺季必定是人頭攢動。 7.        著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有著世界上最大的磚石穹頂結構,從十三世紀造到十五世紀竣工,是當年人類建築水平的巔峰。大教堂是真的大,24mm也完全不頂用,這時候要是有一個超廣角就完美了!在攝影上佛系了八年的我忽然又生出了對攝影器材的渴望!!(上一次買攝影器材還是這台RX1R2) 8.        大教堂的大,十分顯赫。佛羅倫斯的條條大路通教堂。 9.    ...

分享我飼養的一些寵物蛇

豬鼻蛇         豬鼻蛇分布於北美,其中西部豬鼻蛇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寵物蛇之一,豬鼻蛇也和玉米蛇、王蛇一樣在美國都有專業繁殖場在進行選擇性的繁殖和培育,因此也造就出許多體色特殊的個體,價位也就隨著倍增。剛出生一周的小蛇苗: 剛剛破殼的時候: 母蛇剛剛下好蛋: 一些不同基因的豬鼻蛇:雪白、紅白化、白化康達、超級康達 蒙眼了,代錶快蛻皮了 玉米蛇         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玉米農田里的蛇,所以俗稱為玉米蛇。 混入一張奶蛇 再混入兩張超萌的肥尾 無鱗玉米蛇收尾 非常不理解 會有人喜歡養蛇 作為寵物 但是我尊重每個人的愛好興趣豬鼻蛇         豬鼻蛇分布於北美,其中西部豬鼻蛇是近年來最為流行的寵物蛇之一,豬鼻蛇也和玉米蛇、王蛇一樣在美國都有專業繁殖場在進行選擇性的繁殖和培育,因此也造就出許多體色特殊的個體,價位也就隨著倍增。剛出生一周的小蛇苗: 剛剛破殼的時候: 母蛇剛剛下好蛋: 一些不同基因的豬鼻蛇:雪白、紅白化、白化康達、超級康達 蒙眼了,代錶快蛻皮了 玉米蛇         美國東南部,墨西哥灣沿岸玉米農田里的蛇,所以俗稱為玉米蛇。 混入一張奶蛇 再混入兩張超萌的肥尾 無鱗玉米蛇收尾 guethe 發表於 2022-7-9 17:23 都是無毒的嘛? 作為寵物蛇,都是無毒的 offfar 發表於 2022-7-9 18:40 有些同類的確驚艷! 這個圖好治癒。。。只可遠觀來源:Chiphell

[第四屆桌面Show活動]——by 惡魔最上階

熱愛永不退燒 9㎡ 書房改造 有點 囉嗦 權當 碎碎念  :) 全景 · 算是完全按照所需功能進行的改造,兼顧聽音、練琴以及PC· 整個書房進行了簡單的聲學改造。比較遺憾的是裝修時最終放棄隔音處理,因為實在太過於繁瑣,但整體的吸音處理(包括地毯、四周吸音板以及厚窗簾)也能起到些許隔音效果,另外請無視窗簾的那一抹突兀的紅色,暫時沒預算另購窗簾,只能把客臥的請來幫忙了 233· 最終的效果可以說相當明顯,彈簧音以及低頻駐波都得到了改善。整個房間能大膽做成這樣也算是單身福利吧,以後成家了估計再想弄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幾個當初打死都要秉持「男人一定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書房」的朋友,最終都屈服於老婆,改成什麼兒童樂園或是老婆的瑜伽房之類的了 ) 桌子 · 桌子來自宜家,和ROG搞聯名,非升降的那款,599RMB,性價比之最,大型理線袋是其亮點,吐血推薦· 可能和大部分SHOW貼不同,桌面上僅僅保留最高使用率的部件,可能會讓人覺得過於簡陋 :)PC 自從主力(原來發過貼)上的8700K液金泄露導致整機罷工後,再加上工作繁忙,實在無閒專注於遊戲。索性搞了這麼台5600G愛奇藝ITX,也算是完成了繼主力分體水冷之後的另一個執念——整機Fanless(起源於初中時代《微型計算機》上的一篇Fanless文章,給當時的小屁孩深深地埋下了種子。這塊巨大的貓頭鷹NH-P1,是最先確定下來的,可以說其餘所有配件都是圍著它轉的。所以不要覺得這麼大,搭配 XTIA XPROTO-Mini 會不會違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聖手87  · 算是我用過最久的鍵盤了,期間換過很多把(當然都不是客制化,還是自己太懶,不願意去研究,總感覺很復雜),但最滿意的還得是聖手87· xikii金屬上蓋,質感提升明顯(可惜配套手托停產且無二手可收,非常遺憾)·...

最後一輛油車何必是四輪

前言: 上次發完投票帖,也算推了自己一把,終於下決心要買車其實兩輪的草是種了N年了,但一直克制著沒拔(結合後會無期的台詞,那應該可以算真愛了) 本來這兩年想把四輪換了,但正好電車大行其道,感覺可以再等等而且去年工作變故之後,跑客戶變成跑現場了,四輪就變成工具車了,暫時就讓小白(福克斯)先繼續發光發熱吧不換四輪,那買個兩輪,也算在內燃機終點之前,了一個心願成本小了,內人也終於鬆口,只是再三強調,要注意安全~~~這,應該是家里最後一輛油車了……ID鎮樓: 少兩個輪子不知道還尊不尊貴 流水帳: 找車的時候正好是F900R清的差不多的時候,各個4S店都沒什麼現車了,剩下的要麼顏色不喜歡,要麼就是優惠收緊,愛買不買……然後找到廈門一家4S,銷售比這邊熱情,但也一樣,沒現車然後某天,銷售說有一輛在途,新款,要不要定?磨了兩天優惠,最後按照自己心理價位,在六一兒童節,後面的一天,付了定金對的,純新居然敢在網上找銷售,然後打款付定金 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期間騷擾銷售幾次,希望可以在六月底生日前到爭氣,六月最後一個禮拜,車子到了4S店 然而異地買車,手續還是麻煩,各種耽擱終於,今天7/6拖車到了小區 給小哥拿了瓶水,頂著高溫,下樓接車! 借車前,物流客服打電話,大意車到了,在不在家,有沒有叉車?問號臉.gif還好,這個拖車還是比較「高級」的,居然可以把車鬥整個撐起前移到地面 木架里的困獸,有點像大綿羊? 外觀: 其實這是我第二次看到F900R真車22年所謂新款,其實就是更新了塗裝原來頂配比次頂配多一個後座殼,貴100022款是比次頂配多一個下導流罩,貴1000照片看車不大,但……不知道怎麼描述具體摸到這個車的感覺粗壯的前插,更加粗壯的後胎,還有稜角分明的車身就很有力量感坐高數據看著還好,但油箱很寬,175(光腳173)也只能兩個前腳掌著地 前臉看著還行,蘿卜青菜吧,有人說不太好看……不過大燈居然減配了日行燈帶,真的無力吐槽,那玩意很值錢嘛另外減配的就是動力,忽略忽略忽略85匹,國外103匹,好在可以刷回來 後座動態ESA,算功能件,也做成了裝飾件 另外沒有拍照的「裝飾件」有:前後布雷博、滑動離合、鈦尺、加熱手把 電控: F900R作為中量級街車,電控一直是拉分項ABS、彎道ABS、牽引力控制等使得他對新手更加友好,而且還內置了3種騎行模式(運動pro需要刷ECU才能有)6.5的TFT屏也是一大亮點,顯示效果出色除正常轉數時速這些基本信息外,內置了各種賽道用的圈速、傾角、剎車這些數據車機還可以連接手機,顯示導航(按下不表)、音樂、電話等信息 APP: BMW有專門做APP同車機互聯,而且做的還蠻好的除了顯示車輛傳感器記錄的各種信息之外,還可以根據騎的軌跡自動生成行程,權限允許的話會自己選那個時間段的照片作為行程的封面,行程里面還能顯示各個路段的車輛狀態信息但是1.APP忽略忽略忽略沒上,蘋果的app store需要外網ID才能下載安裝,而且注冊的時候只有美國和加拿大可以選;2.下載地圖的時候沒有中國可以選……(估計是內置的Google Map?) 騎行體驗: 嗯,作為一個就16年考駕照的時候摸了摩托車的純新也來給大家分享下騎行體驗在確認N檔的前提下,啟動,捏離合,掛一檔熄火熄火熄火整不會了,難道一定要給一點油?問了銷售,沉默了一會,問我是不是腳撐沒收……好吧,本想著怕倒車,小聰明了 收腳撐,確認N檔,啟動,捏離合,掛一檔,慢松離合,OK就這樣一檔從卸車點開到地庫口,大概十幾米,除了興奮,感覺車子還是蠻吵的……有抖動,不如小牛絲滑最後說下剎車,真就撞牆的感覺……差點倒車後來下地庫的時候就學乖了,剎車還是要輕輕捏後面上牌了再多騎騎吧以上希望我們都能如所願! wildbear 發表於 2022-7-7 09:07 兩個輪子比四個的帥氣 哈哈,謝謝,看著香,推個車堪比健身 前言: 上次發完投票帖,也算推了自己一把,終於下決心要買車其實兩輪的草是種了N年了,但一直克制著沒拔(結合後會無期的台詞,那應該可以算真愛了) 本來這兩年想把四輪換了,但正好電車大行其道,感覺可以再等等而且去年工作變故之後,跑客戶變成跑現場了,四輪就變成工具車了,暫時就讓小白(福克斯)先繼續發光發熱吧不換四輪,那買個兩輪,也算在內燃機終點之前,了一個心願成本小了,內人也終於鬆口,只是再三強調,要注意安全~~~這,應該是家里最後一輛油車了……ID鎮樓: 少兩個輪子不知道還尊不尊貴 流水帳: 找車的時候正好是F900R清的差不多的時候,各個4S店都沒什麼現車了,剩下的要麼顏色不喜歡,要麼就是優惠收緊,愛買不買……然後找到廈門一家4S,銷售比這邊熱情,但也一樣,沒現車然後某天,銷售說有一輛在途,新款,要不要定?磨了兩天優惠,最後按照自己心理價位,在六一兒童節,後面的一天,付了定金對的,純新居然敢在網上找銷售,然後打款付定金 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期間騷擾銷售幾次,希望可以在六月底生日前到爭氣,六月最後一個禮拜,車子到了4S店 然而異地買車,手續還是麻煩,各種耽擱終於,今天7/6拖車到了小區 給小哥拿了瓶水,頂著高溫,下樓接車! 借車前,物流客服打電話,大意車到了,在不在家,有沒有叉車?問號臉.gif還好,這個拖車還是比較「高級」的,居然可以把車鬥整個撐起前移到地面 木架里的困獸,有點像大綿羊? 外觀: 其實這是我第二次看到F900R真車22年所謂新款,其實就是更新了塗裝原來頂配比次頂配多一個後座殼,貴100022款是比次頂配多一個下導流罩,貴1000照片看車不大,但……不知道怎麼描述具體摸到這個車的感覺粗壯的前插,更加粗壯的後胎,還有稜角分明的車身就很有力量感坐高數據看著還好,但油箱很寬,175(光腳173)也只能兩個前腳掌著地 前臉看著還行,蘿卜青菜吧,有人說不太好看……不過大燈居然減配了日行燈帶,真的無力吐槽,那玩意很值錢嘛另外減配的就是動力,忽略忽略忽略85匹,國外103匹,好在可以刷回來 後座動態ESA,算功能件,也做成了裝飾件 另外沒有拍照的「裝飾件」有:前後布雷博、滑動離合、鈦尺、加熱手把 電控: F900R作為中量級街車,電控一直是拉分項ABS、彎道ABS、牽引力控制等使得他對新手更加友好,而且還內置了3種騎行模式(運動pro需要刷ECU才能有)6.5的TFT屏也是一大亮點,顯示效果出色除正常轉數時速這些基本信息外,內置了各種賽道用的圈速、傾角、剎車這些數據車機還可以連接手機,顯示導航(按下不表)、音樂、電話等信息 APP: BMW有專門做APP同車機互聯,而且做的還蠻好的除了顯示車輛傳感器記錄的各種信息之外,還可以根據騎的軌跡自動生成行程,權限允許的話會自己選那個時間段的照片作為行程的封面,行程里面還能顯示各個路段的車輛狀態信息但是1.APP忽略忽略忽略沒上,蘋果的app store需要外網ID才能下載安裝,而且注冊的時候只有美國和加拿大可以選;2.下載地圖的時候沒有中國可以選……(估計是內置的Google Map?) 騎行體驗: 嗯,作為一個就16年考駕照的時候摸了摩托車的純新也來給大家分享下騎行體驗在確認N檔的前提下,啟動,捏離合,掛一檔熄火熄火熄火整不會了,難道一定要給一點油?問了銷售,沉默了一會,問我是不是腳撐沒收……好吧,本想著怕倒車,小聰明了 收腳撐,確認N檔,啟動,捏離合,掛一檔,慢松離合,OK就這樣一檔從卸車點開到地庫口,大概十幾米,除了興奮,感覺車子還是蠻吵的……有抖動,不如小牛絲滑最後說下剎車,真就撞牆的感覺……差點倒車後來下地庫的時候就學乖了,剎車還是要輕輕捏後面上牌了再多騎騎吧以上希望我們都能如所願! Kratosj 發表於 2022-7-7 11:44 真真的,電機輸出比較平順吧,絲滑如你簽名~~~ 我倒不覺得,小牛這種車起步的那種拉扯感可比打牌摩托還刺激,我作為個老司機都被嚇到過 zcx427706949 發表於 2022-7-7 11:58 翻一下說明書,還有自定義模式的,自己調 嗯,好厚一本,要去研究一下了…… Kratosj 發表於 2022-7-7 15:37 現在凱旋超火啊,各路明星站台復古車腔調是足夠的,就是怕被當成摩的啊 ... 什麼叫當作,就是摩的好不好 hualuo1985 發表於 2022-7-8 14:06 阿三的品控感覺能直接送走 不至於不至於,你看人一車載多少外掛,質量槓槓的 Kratosj 發表於 2022-7-8 15:48 買車配頭盔,有頭巾哥的風范了 能不能私一個入手的價格 Kratosj...

葡西之旅—葡萄牙里斯本篇

       201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要去一趟里斯本,所以決定順路去一下巴塞隆納。那時候還沒買相機,只是用手機隨便記錄了一下,拍的不好,寫的也不好,記流水帳,請勿見怪。因為提前預訂機票會有折扣,所以我們在開始申根簽證辦理之前就買好了機票,然而最後卻損失了近八千多。准備好資料,去廣州葡萄牙簽證中心辦理申根簽證,千算萬算,結果收到簽證的那天是飛機起飛的第二天,所以重新買了機票。       從香港飛會便宜一些,直接從中山港碼頭坐船去香港機場比較方便,所以我們選擇從香港出發。        順利到達香港國際機場,辦理登機牌和行李托運。        換好登機牌,我們的行程是從香港出發,中間經停曼谷,再到杜拜轉機去里斯本,總飛行時間需要16個小時左右。       辦完手續休息一下,准備簡單逛逛香港機場,有點餓了,吃點東西。不知道為什麼,吃了兩頓。       准備登機了,阿聯航空,機型是空客A380,起飛前遇到點插曲。登機後,客艙沒有冷氣,持續時間一個小時左右,最後機長廣播說有個引擎故障,正在全力維修中,最終晚點2小時起飛。飛機上遇到一群大媽團,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應該是去泰國旅遊團建的,她們登機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拉著這個空姐合影一張,空姐全程黑臉,估計空姐還有工作要做吧。        起飛後吃點東西,三個半小時左右抵達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曼谷時間比晚1小時,空姐讓我們這些到杜拜的旅客不要下機,等曼谷的旅客下完以後,客艙涌進來大概30人左右的小隊,10分鍾左右,客艙衛生打掃完畢,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飛機客艙搞衛生,開了眼,哈哈。       經過短暫停留,飛機前往目的地杜拜。飛行時間約4個小時。到達杜拜國際機場後,需要乘坐軌道列車到另外一個航站樓乘機。杜拜時間比晚4小時。     ...

抓住V8的尾巴 W205.1 還是國五聲浪爽啊

哇,為什麼別的車那麼普通,你的車那麼....帥 還是大V8爽! beckcppes 發表於 2022-7-8 04:55 想噴你又噴不出來,哈哈哈哈,只能感嘆時代真的變了,還好我這種屌絲只玩到6缸。 ... 沒辦法,時代的變遷。你還在突突突的時候,人家已經嗖~~~出去了。那句話說的是:魂還在原地,肉體已經遠去 這個是真不錯啊。。。。來源:Chiphell

日系&無主燈家裝小居

上海普陀無名老小區,將2棟樓背靠背的兩間一居室,合二為一打造成2.2.1的格局日系風格外加無主燈設計,另外考慮了家居智能,燈光等皆可手機遠程控制 1988 發表於 2022-7-3 20:18 木色的用的什麼板 全屋用的愛格板上海普陀無名老小區,將2棟樓背靠背的兩間一居室,合二為一打造成2.2.1的格局日系風格外加無主燈設計,另外考慮了家居智能,燈光等皆可手機遠程控制 linsanityagain 發表於 2022-7-4 15:38 請問書櫃里面的帶玻璃球形燈有tb關鍵詞嗎?我嘗試搜了一下都是沒有玻璃罩的。 ... 拿了幾十年前奶奶家的舊燈改造的,拆了底座和燈頭,裝了復古燈絲的燈泡感覺整個色調更加偏灰黃一點更加日式衣櫃沒有和服啊。差評來源:Chiphell

【業余無線電】歐訊UV9D-PLUS開箱與使用感受

前言     最開始對業余無線電感興趣是小時候覺得對講機有趣,外加港台片警匪片看多了,覺得拿著對講機很帥。於是在高中時候開始慢慢接觸,知道了「火腿」「摩斯碼」「無線電愛好者」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對講機摩托羅拉T5628。由於一開始自己閉門瞎研究,到了大學沉迷攝影,無線電這個事在那個時間段拋之腦後了。「眾所周知」我也是航空愛好者,航空攝影自然也是拍照片的一部分。接觸了本省圈內的大佬們也了解到拍飛機除了查航班時刻表之外還可以通過收聽航空頻率確定航班的進近從而提前准備不錯過「彩繪」機的降落瞬間。可是支持航空頻率的手台基本上都是UV波段,沒錯,那自然是需要考取執照的。本著合理合規使用的原則,那考個證吧~上班之後各種擱置,終於2020年報名考試,年底通過考試,本著不拿執照不發帖不說話的原則,守聽了這麼久終於可以說話了,自然這文章也能發了。什麼是業余無線電?業余無線電,是將無線電頻譜用於非商業性的信息交換、無線實驗、自我訓練、私人娛樂、無線電運動、競賽和緊急通信。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是指對無線電實踐有授權和興趣、但只有個人目標而沒有利益交換的人;這樣的人不同於從事商業廣播、公共安全(比如警察和消防)或專業雙向無線電服務(比如海事、航空等)的人。大家在路上看到掛著「通信」牌子但上面號碼明顯不是車牌而是字母與數字結合的基本上就是擁有呼號的無線電愛好者了。火腿是什麼?業余無線電(Amateur radio 或者 Ham radio)操作員又被稱為「火腿(ham)。其中一個說法:商業和專業無線電操作員把不專業的操作員稱為「HAM」,引申為技能拙劣的操作員。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個詞被業余無線電操作員採用,類似於自嘲,後來被廣泛應用。 下面分享幾個個人經驗 1無線電執照怎麼考?無線電執照不需要考,需要考取的是無線電操作證,是一種能力證明,分為A、B、C類三種,先從A開始考後面再考B再是C,一般考取A類就可以了。B以後主要是可以使用短波。考取操作證後拿上自己的手台車台等對應的無線電設備去當地無線電管理局驗機,提交設台申請手續,後面就會發放無線電執照,取得屬於自己的呼號,就可以上台通聯了。2可以不考證使用無線電麼?不考證的話可以使用公眾對講機,比如我的5628或者現在流行的小米。如果你想擁有UV波段的手台又不想考證,那隻能聽不能發送消息。所以都入坑了考個證並不費勁3成為無線電愛好者可以做什麼?除了滿足自己學習使用無線電愛好之外,在經過培訓之後還可以響應應急通信需求,為搶險救災提供志願服務。4不用手台也可以收聽航空波段嗎?可以選擇支持航空頻率的收音機收聽。 所以一代神機『UV5R』肯定不滿足需求了,當時還沒出現後起之秀森海克斯,乾脆入門就整個大家都說好的,於是入手UV9DP功能介紹 開箱篇 和好友一起買的,都選裝了厚電 全部內容物 說明書 原裝長短線各一,送了一根拉杆天線(後來才知道原裝長線非常好) 座充 背夾 喇叭和功能區 螢幕 頂部的開關機音量旋鈕、快速切換頻道鈕、天線接口 背部 電池 車充線 開機 耳麥PTT接口 PTT及功能鍵 效果圖 和5628合影 可以整個包帶出門 配套軟體功能界面 配個祖國版Comtech3隔絕噪音,通聯音質更好 全裝效果圖 結語    終於拿到執照了,這篇時隔兩年的開箱也終於發出來了。下個階段就是向協會大佬們學習更多操作技巧,明年考個B證吧 這里是BI6OTA,73送上 考了A證幾年, 那時候還有香港過來廣州考的. 前言     最開始對業余無線電感興趣是小時候覺得對講機有趣,外加港台片警匪片看多了,覺得拿著對講機很帥。於是在高中時候開始慢慢接觸,知道了「火腿」「摩斯碼」「無線電愛好者」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對講機摩托羅拉T5628。由於一開始自己閉門瞎研究,到了大學沉迷攝影,無線電這個事在那個時間段拋之腦後了。「眾所周知」我也是航空愛好者,航空攝影自然也是拍照片的一部分。接觸了本省圈內的大佬們也了解到拍飛機除了查航班時刻表之外還可以通過收聽航空頻率確定航班的進近從而提前准備不錯過「彩繪」機的降落瞬間。可是支持航空頻率的手台基本上都是UV波段,沒錯,那自然是需要考取執照的。本著合理合規使用的原則,那考個證吧~上班之後各種擱置,終於2020年報名考試,年底通過考試,本著不拿執照不發帖不說話的原則,守聽了這麼久終於可以說話了,自然這文章也能發了。什麼是業余無線電?業余無線電,是將無線電頻譜用於非商業性的信息交換、無線實驗、自我訓練、私人娛樂、無線電運動、競賽和緊急通信。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是指對無線電實踐有授權和興趣、但只有個人目標而沒有利益交換的人;這樣的人不同於從事商業廣播、公共安全(比如警察和消防)或專業雙向無線電服務(比如海事、航空等)的人。大家在路上看到掛著「通信」牌子但上面號碼明顯不是車牌而是字母與數字結合的基本上就是擁有呼號的無線電愛好者了。火腿是什麼?業余無線電(Amateur radio 或者 Ham radio)操作員又被稱為「火腿(ham)。其中一個說法:商業和專業無線電操作員把不專業的操作員稱為「HAM」,引申為技能拙劣的操作員。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個詞被業余無線電操作員採用,類似於自嘲,後來被廣泛應用。 下面分享幾個個人經驗 1無線電執照怎麼考?無線電執照不需要考,需要考取的是無線電操作證,是一種能力證明,分為A、B、C類三種,先從A開始考後面再考B再是C,一般考取A類就可以了。B以後主要是可以使用短波。考取操作證後拿上自己的手台車台等對應的無線電設備去當地無線電管理局驗機,提交設台申請手續,後面就會發放無線電執照,取得屬於自己的呼號,就可以上台通聯了。2可以不考證使用無線電麼?不考證的話可以使用公眾對講機,比如我的5628或者現在流行的小米。如果你想擁有UV波段的手台又不想考證,那隻能聽不能發送消息。所以都入坑了考個證並不費勁3成為無線電愛好者可以做什麼?除了滿足自己學習使用無線電愛好之外,在經過培訓之後還可以響應應急通信需求,為搶險救災提供志願服務。4不用手台也可以收聽航空波段嗎?可以選擇支持航空頻率的收音機收聽。 所以一代神機『UV5R』肯定不滿足需求了,當時還沒出現後起之秀森海克斯,乾脆入門就整個大家都說好的,於是入手UV9DP功能介紹 開箱篇 和好友一起買的,都選裝了厚電 全部內容物 說明書 原裝長短線各一,送了一根拉杆天線(後來才知道原裝長線非常好) 座充 背夾 喇叭和功能區 螢幕 頂部的開關機音量旋鈕、快速切換頻道鈕、天線接口 背部 電池 車充線 開機 耳麥PTT接口 PTT及功能鍵 效果圖 和5628合影 可以整個包帶出門 配套軟體功能界面 配個祖國版Comtech3隔絕噪音,通聯音質更好 全裝效果圖 結語    終於拿到執照了,這篇時隔兩年的開箱也終於發出來了。下個階段就是向協會大佬們學習更多操作技巧,明年考個B證吧 這里是BI6OTA,73送上 嘉和騎央 發表於 2022-7-5 10:49 厲害了,應援一下,希望能有傻瓜教程考證,比如上哪申請,都有哪些考試之類,一直想入坑的說。 ... 工信部有個無線電專門的APP叫智譜,上面可以網上預約考試,微信小程序有題庫,考試跟汽車科目一差不多,主要是你需要聯系當地協會,他們門兒清 寂寞沙洲 發表於 2022-7-6 12:45 CQ BH4WUR...

CHH的第四個生日 – 相機的情懷是膠片,膠片的驚喜是底板~

今天是人生第三個本命年生日,也是在CHH過的第四個生日。請了一天年假,本來想著如果天氣好就出去轉轉拍拍,但是早上的一場大雨把出門的熱情給澆滅了。。。雖然現在放晴了,不過也懶得出去了,就發發文章吧。最早考慮過膠片機,還是幾年前因為中毒了徠卡M以後,打算M數碼機和膠片機雙修,基本也不要什麼自行車了(其實也不是真想拍膠片,就是覺得,應該有一台M膠片機)。然而幾年下來,一直沒有對膠片的興趣有什麼增長。直到本站一個哥們入了503cw,第一次覺得膠片離我很近了,想用他的機器第一次體驗一下120+腰平取景器。但是。。。這熊孩子在我摸到之前就給出了。。。結果心里又沒著落了。有一次去一家相機店里玩,正好有一台2.8E,店里又有一卷黑白120的膠卷,就上卷,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膠片機拍攝(但是因為自己犯二,拍著半截把膠片倉打開了。。。。然後就。。。)。後來熊孩子又送了幾卷120,我自己完全獨立地拍了一卷炮塔400。但是效果也不太好,畢竟完全沒真正用過膠片機,雖然成功沖掃出來了,不過發現對焦沒對好,色彩也不如預期,就把這個想法又擱置了。後來在無忌的中畫幅論壇上,發現大家把幾十年前的機器都用的很好~~色彩、構圖、清晰度,都有很多精彩的作品,結果「毒癮」又來了,開始看各種120的膠片機。為什麼沒從135入門呢?其實也看了一些M機,還有Contax G1/G2, T2/T3, 尼康28Ti。但是因為手上有兩台M數碼機,覺得再整個135的膠片,總覺得差別小了點。心想要玩就玩點不一樣的,雖然從135跨到6*6的差別有些大,但是凡事都要從0開始,所以咬牙整120的膠片。120怎麼選呢?無非是品牌:Mamiya,哈蘇,祿萊;類型:雙反、單反、旁軸;畫幅:645、66、69。如果講可玩性,單反肯定要比雙反的折騰空間大,功能更多,和數碼功能的結合性也比較好,當時考慮了500cm/503cx,SL66/HY6;旁軸的體積更好一些,瑪米亞6、7的體重也比較有優勢;雙反就是比較省心,外觀騷氣文雅。考慮現在120膠片機,但凡新一點的,成色好一點的,熱門一點的,價格都飛起。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精力折騰了,打算挑一個一勞永逸的,所以還是選了祿萊。在F、FX和GX之間糾結了一下,最後結合成色、狀態,在閒魚選中了一台3.5F大後期黑臉~~~編號非常接近白臉。一個月前的北京正是今年疫情最緊的時候,除了東城全都建議居家了,本來上家大哥只想面交,不想郵寄。但是我倆正好兩個調角兒,我過去也非常不方便,正好大家聊的不錯,大哥還給包了個郵~~就有了接下來的撿快遞了 開箱: 出門撿快遞~~話說大哥包的非常細致,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單獨包起來了,足以看出來也是一個用的非常細致的人~~~後來一聊,也是拍照的大佬 ,萬物皆是緣~~~~ 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包括機身、原廠皮套(帶背帶和豬耳朵)、1、3號近攝鏡(帶皮套)、遮光罩   兩個近攝鏡都非常好用,尤其用的最多的是3號,大概30cm以內的最近對焦,但是因為是腰平取景,所以角度不太好控制~~後面的近攝照片都是3號鏡拍的~~ 機器的整體成色不錯,多少是有些使用痕跡的,幾十年的老傢伙,真也沒必要拿著放大鏡去看。鏡頭鍍膜成色很好,也沒有什麼霉,前後都挺干淨的。         後期黑臉,我覺得白臉黑臉都很好看~~~   測光表反應比較靈敏,但是感覺不是特別精準,當然有些情況下還是和福倫達的獨立測光表差不多~~不過不能過多相信   飾皮整體保存比較完好~~              3.5F的小標志~~~硒測光就算只是個裝飾也挺好看的~~~ 取景器是原場的高亮裂像屏。因為裂像的面積太小了,所以對焦比較吃力,基本還是靠著高亮屏部分+放大鏡對焦~~ 原廠的背帶比較窄,又是皮的,偏硬 ,所以換了PD的背帶,背著會舒服一些~~~ 出片: 相機買來最主要的面的還出片。從6.1收到機器到現在整整一個月,一共拍了7卷:4卷反轉,2卷黑白,一卷彩負。拍的多不是因為拍的多好,主要是在不同膠卷的色彩、風格上做嘗試,另外,什麼東西要想用好用順,少不了要積累經驗。拍照水平有限,只是給大家分享一下做個參考~~不喜勿噴。 RDP 100F:                      RVP 50: 這卷有點拍費了,因為在室內光還是太差了,大多都糊了。。。    Delta 400:             Delta 100:             炮塔400:          驚喜: 對比了不同卷,感覺畫質最細膩的是3卷反轉,幾卷負片相對顆粒感都多了一點。整體來說對掃出來的照片(都用了X5)感覺體驗到了不同的濾鏡,整體還算是滿意。直到前卷的底板被發回來,我才又找到了當初中毒M9時的那種喜悅。把底板對著光,發現上面的色彩和通透感真的是掃出來的照片沒有體現出來的。這下我更理解了為什麼說M9這種CCD模擬出了膠片感:同樣是鮮艷和通透的色彩。而富士或者說那些app上的濾鏡,其實更像是掃描儀出來的照片風格~~~比如不同的掃描儀出來的色彩也是有些差別的。我不能說我說的都是正確的,只是基於我個人實際的感受而言。如果有不對的也希望大家可以指正和討論(不是無腦噴)。為了更好地看底片,買了觀片器和放大鏡。觀片器三檔亮度可調,但是色溫太高了(11000K),所以整體發藍,用M11翻拍出來的色彩和原片有不小的差距。當然後期都可以再修正一些,不過如果是5500k左右的色溫(美達亮這種)應該會更好些(其實我用ipad 4作為背景翻了一些,我覺得色彩還原比這個觀片器要好,但是屏閃略微重了點)                              總結: 使用了一個月,整體對3.5F還是非常滿意的,有意料之內的,也有意料之外的。相機畢竟還是留下記憶的工具,每個人對於它的需求都不一樣,所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機器就好了。祝大家都越燒越開心~~~       sign413 發表於 2022-7-2 12:25 謝謝指點,我全都用X5掃的,後期水平也比較一般。現在基本不太會自己測光,主要是參考測光表,然後自己可 ... 兄台,沖洗是在哪家店搞呢?今天是人生第三個本命年生日,也是在CHH過的第四個生日。請了一天年假,本來想著如果天氣好就出去轉轉拍拍,但是早上的一場大雨把出門的熱情給澆滅了。。。雖然現在放晴了,不過也懶得出去了,就發發文章吧。最早考慮過膠片機,還是幾年前因為中毒了徠卡M以後,打算M數碼機和膠片機雙修,基本也不要什麼自行車了(其實也不是真想拍膠片,就是覺得,應該有一台M膠片機)。然而幾年下來,一直沒有對膠片的興趣有什麼增長。直到本站一個哥們入了503cw,第一次覺得膠片離我很近了,想用他的機器第一次體驗一下120+腰平取景器。但是。。。這熊孩子在我摸到之前就給出了。。。結果心里又沒著落了。有一次去一家相機店里玩,正好有一台2.8E,店里又有一卷黑白120的膠卷,就上卷,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膠片機拍攝(但是因為自己犯二,拍著半截把膠片倉打開了。。。。然後就。。。)。後來熊孩子又送了幾卷120,我自己完全獨立地拍了一卷炮塔400。但是效果也不太好,畢竟完全沒真正用過膠片機,雖然成功沖掃出來了,不過發現對焦沒對好,色彩也不如預期,就把這個想法又擱置了。後來在無忌的中畫幅論壇上,發現大家把幾十年前的機器都用的很好~~色彩、構圖、清晰度,都有很多精彩的作品,結果「毒癮」又來了,開始看各種120的膠片機。為什麼沒從135入門呢?其實也看了一些M機,還有Contax G1/G2, T2/T3, 尼康28Ti。但是因為手上有兩台M數碼機,覺得再整個135的膠片,總覺得差別小了點。心想要玩就玩點不一樣的,雖然從135跨到6*6的差別有些大,但是凡事都要從0開始,所以咬牙整120的膠片。120怎麼選呢?無非是品牌:Mamiya,哈蘇,祿萊;類型:雙反、單反、旁軸;畫幅:645、66、69。如果講可玩性,單反肯定要比雙反的折騰空間大,功能更多,和數碼功能的結合性也比較好,當時考慮了500cm/503cx,SL66/HY6;旁軸的體積更好一些,瑪米亞6、7的體重也比較有優勢;雙反就是比較省心,外觀騷氣文雅。考慮現在120膠片機,但凡新一點的,成色好一點的,熱門一點的,價格都飛起。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精力折騰了,打算挑一個一勞永逸的,所以還是選了祿萊。在F、FX和GX之間糾結了一下,最後結合成色、狀態,在閒魚選中了一台3.5F大後期黑臉~~~編號非常接近白臉。一個月前的北京正是今年疫情最緊的時候,除了東城全都建議居家了,本來上家大哥只想面交,不想郵寄。但是我倆正好兩個調角兒,我過去也非常不方便,正好大家聊的不錯,大哥還給包了個郵~~就有了接下來的撿快遞了 開箱: 出門撿快遞~~話說大哥包的非常細致,里面所有的東西,都是單獨包起來了,足以看出來也是一個用的非常細致的人~~~後來一聊,也是拍照的大佬 ,萬物皆是緣~~~~ 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包括機身、原廠皮套(帶背帶和豬耳朵)、1、3號近攝鏡(帶皮套)、遮光罩   兩個近攝鏡都非常好用,尤其用的最多的是3號,大概30cm以內的最近對焦,但是因為是腰平取景,所以角度不太好控制~~後面的近攝照片都是3號鏡拍的~~ 機器的整體成色不錯,多少是有些使用痕跡的,幾十年的老傢伙,真也沒必要拿著放大鏡去看。鏡頭鍍膜成色很好,也沒有什麼霉,前後都挺干淨的。         後期黑臉,我覺得白臉黑臉都很好看~~~   測光表反應比較靈敏,但是感覺不是特別精準,當然有些情況下還是和福倫達的獨立測光表差不多~~不過不能過多相信   飾皮整體保存比較完好~~              3.5F的小標志~~~硒測光就算只是個裝飾也挺好看的~~~ 取景器是原場的高亮裂像屏。因為裂像的面積太小了,所以對焦比較吃力,基本還是靠著高亮屏部分+放大鏡對焦~~ 原廠的背帶比較窄,又是皮的,偏硬 ,所以換了PD的背帶,背著會舒服一些~~~ 出片: 相機買來最主要的面的還出片。從6.1收到機器到現在整整一個月,一共拍了7卷:4卷反轉,2卷黑白,一卷彩負。拍的多不是因為拍的多好,主要是在不同膠卷的色彩、風格上做嘗試,另外,什麼東西要想用好用順,少不了要積累經驗。拍照水平有限,只是給大家分享一下做個參考~~不喜勿噴。 RDP 100F:                      RVP...

我與超廣角鏡頭的故事

超廣角鏡頭是我從開始接觸攝影就在用的鏡頭之一。Nikon的17-35 f2.8,只不過當時是用在APS-C的D200上,等效約24-50,基本算是標準變焦鏡了。那個時候的我對它的變焦范圍不是很滿意,總覺得不夠長,不過作為日常拍攝來說這個焦段確實是比較合適的。 後面升級了全畫幅的D610,17mm的視角一下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時的我對於超廣角的理解還停留在拍「大景」上,看見一個開闊的景色就扭到17mm拍,結果拍了很多廢片。 在買D610的同時入了真正意義上的標準變焦鏡,24-120 f4,顯然這個鏡頭更實用,所以後面我就把17-35出手了。後面陸陸續續折騰過不同相機品牌,基本上都是配的24-105或者24-120這樣的標準變焦鏡,感覺對於我來說24mm也足夠了。這里中間還有個小插曲,2019年的時候買了相機半年多的朋友讓我推薦鏡頭,我看他標準焦段和長焦都有了,(他最喜歡的)大光圈定焦鏡也有一顆了,於是推薦超廣角鏡頭給他。當時還找了一篇網上別人寫的超廣角文章讓他看。他看的熱血沸騰,牛!沖!但是他買了以後很快就出手了,理由是不會用,拍出來的畫面太亂。再次接觸超廣角鏡頭是2020年去重慶玩的時候帶的一顆Canon的16-35 f2.8。重慶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築和地標,16-35再適合不過了,這里放幾張16-35mm拍的照片。 2021年初回歸Sony系統後用的是Tamron的28-200 f2.8-5.6這個天涯頭,我用了大半年也沒覺得28mm不夠廣。不過當有預算補第二顆鏡頭的時候,我還是選擇了超廣角鏡頭,這次是Tamron的17-28 f2.8。最早買這顆鏡頭是想去拍星空的,但是因為天氣原因沒拍成。因為再一次擁有超廣角鏡頭,我又開始熟悉這種獨特的視角。使用超廣角鏡頭的時候稍微一移動相機或者鏡頭,畫面和視角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會是很多人苦手的焦段。我個人認為使用超廣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保持橫平豎直或者元素對稱,這樣觀看者不會覺得難受。 當然前面也說了,超廣角除了「廣」,可以收納的東西多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其獨特的透視感。能用好這一點,可以拍出一些不一樣的照片。 今年初來到澳洲,又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所以我也經常拿著相機出門。個人覺得城市中的一些景觀設計用超廣角拍攝不會特別好看,一般24-70可能會更好。當然一些建築內部或者自然景觀就挺適合超廣角。 使用過程中我逐漸不太滿足於17-28這個焦段。因為28mm還是不夠長,很多時候就必須再帶上28-200。加上澳洲這邊經銷商經常做活動(基本就是淘寶所謂「港行」價格,有時甚至更便宜),於是我還是把17-28置換成了Sony的16-35 f2.8。這里簡單提一下我選擇超廣角鏡頭的思路,當然僅僅是個人的需求。首先必須是變焦鏡,因為超廣角每1mm的視角區別都比較明顯,變焦鏡更靈活。其次必須是2.8的光圈,因為我有室內和暗光拍攝的需求。最後就是焦段,現在主流的超廣角變焦鏡頭一般是兩類:12(14)-24和16(17)-28(35)。我不選前者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太廣了不好掌控。iPhone11上面那顆等效13mm的超廣角鏡頭我不喜歡有一半原因是因為太廣了,另一半是因為畫質太差。與此同時35mm(我最喜歡的焦段)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做日常記錄用,所以我會選擇16-35這種規格。第二是因為前者基本不支持平口濾鏡,對我來說投入太大。這顆鏡頭買來的時候差不多遇上放假,所以帶著到處跑,1個月就按了1000多張。下面基本就是超廣角鏡頭的常見題材:風光、建築、星空。技術一般,大佬輕噴。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不會讓人看的想購入超廣角鏡頭,畢竟有朋友血的教訓(笑)想要個16-100的鏡頭 不過估計沒戲 所以我打算出門帶個 20mm和24-70M 完事 超廣角鏡頭是我從開始接觸攝影就在用的鏡頭之一。Nikon的17-35 f2.8,只不過當時是用在APS-C的D200上,等效約24-50,基本算是標準變焦鏡了。那個時候的我對它的變焦范圍不是很滿意,總覺得不夠長,不過作為日常拍攝來說這個焦段確實是比較合適的。 後面升級了全畫幅的D610,17mm的視角一下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時的我對於超廣角的理解還停留在拍「大景」上,看見一個開闊的景色就扭到17mm拍,結果拍了很多廢片。 在買D610的同時入了真正意義上的標準變焦鏡,24-120 f4,顯然這個鏡頭更實用,所以後面我就把17-35出手了。後面陸陸續續折騰過不同相機品牌,基本上都是配的24-105或者24-120這樣的標準變焦鏡,感覺對於我來說24mm也足夠了。這里中間還有個小插曲,2019年的時候買了相機半年多的朋友讓我推薦鏡頭,我看他標準焦段和長焦都有了,(他最喜歡的)大光圈定焦鏡也有一顆了,於是推薦超廣角鏡頭給他。當時還找了一篇網上別人寫的超廣角文章讓他看。他看的熱血沸騰,牛!沖!但是他買了以後很快就出手了,理由是不會用,拍出來的畫面太亂。再次接觸超廣角鏡頭是2020年去重慶玩的時候帶的一顆Canon的16-35 f2.8。重慶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築和地標,16-35再適合不過了,這里放幾張16-35mm拍的照片。 2021年初回歸Sony系統後用的是Tamron的28-200 f2.8-5.6這個天涯頭,我用了大半年也沒覺得28mm不夠廣。不過當有預算補第二顆鏡頭的時候,我還是選擇了超廣角鏡頭,這次是Tamron的17-28 f2.8。最早買這顆鏡頭是想去拍星空的,但是因為天氣原因沒拍成。因為再一次擁有超廣角鏡頭,我又開始熟悉這種獨特的視角。使用超廣角鏡頭的時候稍微一移動相機或者鏡頭,畫面和視角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會是很多人苦手的焦段。我個人認為使用超廣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盡量保持橫平豎直或者元素對稱,這樣觀看者不會覺得難受。 當然前面也說了,超廣角除了「廣」,可以收納的東西多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其獨特的透視感。能用好這一點,可以拍出一些不一樣的照片。 今年初來到澳洲,又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所以我也經常拿著相機出門。個人覺得城市中的一些景觀設計用超廣角拍攝不會特別好看,一般24-70可能會更好。當然一些建築內部或者自然景觀就挺適合超廣角。 使用過程中我逐漸不太滿足於17-28這個焦段。因為28mm還是不夠長,很多時候就必須再帶上28-200。加上澳洲這邊經銷商經常做活動(基本就是淘寶所謂「港行」價格,有時甚至更便宜),於是我還是把17-28置換成了Sony的16-35 f2.8。這里簡單提一下我選擇超廣角鏡頭的思路,當然僅僅是個人的需求。首先必須是變焦鏡,因為超廣角每1mm的視角區別都比較明顯,變焦鏡更靈活。其次必須是2.8的光圈,因為我有室內和暗光拍攝的需求。最後就是焦段,現在主流的超廣角變焦鏡頭一般是兩類:12(14)-24和16(17)-28(35)。我不選前者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太廣了不好掌控。iPhone11上面那顆等效13mm的超廣角鏡頭我不喜歡有一半原因是因為太廣了,另一半是因為畫質太差。與此同時35mm(我最喜歡的焦段)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做日常記錄用,所以我會選擇16-35這種規格。第二是因為前者基本不支持平口濾鏡,對我來說投入太大。這顆鏡頭買來的時候差不多遇上放假,所以帶著到處跑,1個月就按了1000多張。下面基本就是超廣角鏡頭的常見題材:風光、建築、星空。技術一般,大佬輕噴。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不會讓人看的想購入超廣角鏡頭,畢竟有朋友血的教訓(笑) kismet9 發表於 2022-6-30 00:50 裝飾感挺強。樓主似乎不太習慣運用超廣的強化透視感,超廣最富戲劇性的表現方式主要來自這方面。 ... 同意,不過感覺找這種場景的難度更大哈哈,也可能是自己技術還不到位來源:Chiphell

140平不按套路設計的婚房,可奶可溫馨

在裝修開始前,幾乎每個人都會收藏大量的「過來人筆記」有人告訴你極簡風特別火,黑白配怎麼都不會翻車;有人告訴你復古風正熱,紅配綠其實也很不錯;還有人說房間就得盡量多,否則就得跟滿屋櫃子死磕……而事實上,這樣的「筆記」看多了,卻往往更難得到滿意答案。「別人家」通常都很難照搬,那是因為你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有不同的愛好需求,盲目套用模板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面對「婚房裝修大考」時,這對年輕夫妻如何與設計師一起打破套路,給出自己的答案?目前暫時是兩人居住的狀態,未來幾年有要寶寶的打算。 房子周邊各項配套齊全,上班便利,因此在這里有較長的居住規劃。希望房子的在裝修風格及布局上能結合現在和未來的需求有長遠考慮。 設計要點:&.放大公共空間 將南向的兩個陽台打通,並入兩間居室,作為客廳與多功能房使用,形成寬敞的公共活動區。可以充分滿足年輕人的聚會待客需求,未來有了孩子也方便寶寶活動和家人照看。 &.增加收納 既然有長久的居住規劃,那麼大容量的存儲體系就是未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盡量使用櫃體代替實牆作為分隔,讓空間既做到收納滿滿,又看起來空無一物。 &.提升主臥功能性與舒適感 主臥是一個南向套間,通過合理的拆改,讓主臥具備更奢闊的尺度,可以容納獨立衣帽間、浴缸等,獲得更完備的功能和更舒適的居住感受。 客廳 豁開陽台的路徑,再加上一面半懸的牆,一個自由流暢的空間就這樣坦誠的出現在眼前。 奢闊的面積為這里的使用場景,搭建了充足的變化餘地。 邀請三五好友來家里做客。多向可坐,能夠自由調整的模塊沙發將帶來更多的自在和隨意,壁爐則為這些難得的歡欣時刻帶來一個隨時保持美態的自拍背景。 當家里添了一位活潑好動的新成員時,這里就極有可能會變成一個「芭比樂園」或者「恐龍樂園」, 寶寶獨自在這里玩耍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客廳里的大人。 被暈染過的牆面鋪滿了溫柔的肌理,只需在局部點綴一些明快的芥末綠,就撞開了一副積極向上、熱氣騰騰的生活景象。 連成一片的落地窗為這個家提供了絕佳的自然照明,即使到了下午,北端的角落也能保持足夠的澄明透亮。 書房 定製的通長懸空條桌可以將這里瞬間切換到工作間模式,有獨處的靜謐,也不打擾家人休息。 拆掉陽台門之後的牆體,設計師採用了弧形處理,中間面積較大的承重牆還做成了書櫃, 既柔化了尖銳的邊緣,也包裹出了更多的實用功能。 廚房&餐廳 原始戶型為廚房預留了一塊2m X 4m 的矩形區域. 按照常規做法,廚房台面將會依東、北兩面牆被排成L型。但這種「流水線式」的排布, 不可避免的會犧牲掉一些下廚的便捷性與愉悅的體驗感。 我們在靠近餐廳的西側加上了一條吧檯,這樣一來,廚房的布局就被掰成了U型。 不僅增大了操作台面,也容得下未來漫長時光的儲物需求,還能縮短操作路徑。 與美味有關的每個細節都在這里被一一考慮在列。 作為一個核心地帶,廚房此時已經具備了美觀與實用的屬性,但我們還希望它用起來能更符合當下的情景。 西廚島台和餐桌連接,代替了常規的桌椅布局,除了滿足就餐需求,還方便日常切洗果蔬,或製作日常簡餐。 在有限的空間內,不斷細化出新的使用功能。 臥室 在主臥,儀式感和實用性共同發揮作用,給出了「圓滿」的承諾。 &獨立衣帽間則承擔著這個家里50%的收納重任,簡潔的櫃體混跡在牆體中,無聲的消化著大量的衣物, 輕盈又隱形。拆不掉的承重牆正好變成了一面通頂的穿衣鏡,滿足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時,又讓這個衣帽間在視覺上大了一圈。 &懸空的浴室櫃與台盆,是衛生間干淨整潔的有力保證。尺度合宜的浴缸,讓韓劇里儀式感滿滿的泡泡浴隨時成為可能。 兒童房 兒童房部分是設計師留給這對夫婦的一道填空題。除了必要的衣櫃/書桌及硬裝陳設,剩下的內容,將由他們在未來生活里慢慢填充。 拍攝畢業照的時候,業主夫婦還沒有入住。這座陽光滿滿的元氣小屋已經和主人的氣質形成了非常自然的契合 ,整個氛圍都讓旁人堅定,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家。 兩人無比慶幸,當初力排眾議沒有按照常規的套路設計,以後的日子里,自在和幸福都將在這里一點點累積。 二人世界,房子怎麼裝修都行。沒有老人、沒有保姆、沒有小孩,怎麼開心都行。堅持丁克,或者獨身主義,會活得更開心~~~在裝修開始前,幾乎每個人都會收藏大量的「過來人筆記」有人告訴你極簡風特別火,黑白配怎麼都不會翻車;有人告訴你復古風正熱,紅配綠其實也很不錯;還有人說房間就得盡量多,否則就得跟滿屋櫃子死磕……而事實上,這樣的「筆記」看多了,卻往往更難得到滿意答案。「別人家」通常都很難照搬,那是因為你們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有不同的愛好需求,盲目套用模板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本期,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面對「婚房裝修大考」時,這對年輕夫妻如何與設計師一起打破套路,給出自己的答案?目前暫時是兩人居住的狀態,未來幾年有要寶寶的打算。 房子周邊各項配套齊全,上班便利,因此在這里有較長的居住規劃。希望房子的在裝修風格及布局上能結合現在和未來的需求有長遠考慮。 設計要點:&.放大公共空間 將南向的兩個陽台打通,並入兩間居室,作為客廳與多功能房使用,形成寬敞的公共活動區。可以充分滿足年輕人的聚會待客需求,未來有了孩子也方便寶寶活動和家人照看。 &.增加收納 既然有長久的居住規劃,那麼大容量的存儲體系就是未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盡量使用櫃體代替實牆作為分隔,讓空間既做到收納滿滿,又看起來空無一物。 &.提升主臥功能性與舒適感 主臥是一個南向套間,通過合理的拆改,讓主臥具備更奢闊的尺度,可以容納獨立衣帽間、浴缸等,獲得更完備的功能和更舒適的居住感受。 客廳 豁開陽台的路徑,再加上一面半懸的牆,一個自由流暢的空間就這樣坦誠的出現在眼前。 奢闊的面積為這里的使用場景,搭建了充足的變化餘地。 邀請三五好友來家里做客。多向可坐,能夠自由調整的模塊沙發將帶來更多的自在和隨意,壁爐則為這些難得的歡欣時刻帶來一個隨時保持美態的自拍背景。 當家里添了一位活潑好動的新成員時,這里就極有可能會變成一個「芭比樂園」或者「恐龍樂園」, 寶寶獨自在這里玩耍的時候,抬頭就能看到客廳里的大人。 被暈染過的牆面鋪滿了溫柔的肌理,只需在局部點綴一些明快的芥末綠,就撞開了一副積極向上、熱氣騰騰的生活景象。 連成一片的落地窗為這個家提供了絕佳的自然照明,即使到了下午,北端的角落也能保持足夠的澄明透亮。 書房 定製的通長懸空條桌可以將這里瞬間切換到工作間模式,有獨處的靜謐,也不打擾家人休息。 拆掉陽台門之後的牆體,設計師採用了弧形處理,中間面積較大的承重牆還做成了書櫃, 既柔化了尖銳的邊緣,也包裹出了更多的實用功能。 廚房&餐廳 原始戶型為廚房預留了一塊2m X 4m 的矩形區域. 按照常規做法,廚房台面將會依東、北兩面牆被排成L型。但這種「流水線式」的排布, 不可避免的會犧牲掉一些下廚的便捷性與愉悅的體驗感。 我們在靠近餐廳的西側加上了一條吧檯,這樣一來,廚房的布局就被掰成了U型。 不僅增大了操作台面,也容得下未來漫長時光的儲物需求,還能縮短操作路徑。 與美味有關的每個細節都在這里被一一考慮在列。 作為一個核心地帶,廚房此時已經具備了美觀與實用的屬性,但我們還希望它用起來能更符合當下的情景。 西廚島台和餐桌連接,代替了常規的桌椅布局,除了滿足就餐需求,還方便日常切洗果蔬,或製作日常簡餐。 在有限的空間內,不斷細化出新的使用功能。 臥室 在主臥,儀式感和實用性共同發揮作用,給出了「圓滿」的承諾。 &獨立衣帽間則承擔著這個家里50%的收納重任,簡潔的櫃體混跡在牆體中,無聲的消化著大量的衣物, 輕盈又隱形。拆不掉的承重牆正好變成了一面通頂的穿衣鏡,滿足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時,又讓這個衣帽間在視覺上大了一圈。 &懸空的浴室櫃與台盆,是衛生間干淨整潔的有力保證。尺度合宜的浴缸,讓韓劇里儀式感滿滿的泡泡浴隨時成為可能。 兒童房 兒童房部分是設計師留給這對夫婦的一道填空題。除了必要的衣櫃/書桌及硬裝陳設,剩下的內容,將由他們在未來生活里慢慢填充。 拍攝畢業照的時候,業主夫婦還沒有入住。這座陽光滿滿的元氣小屋已經和主人的氣質形成了非常自然的契合 ,整個氛圍都讓旁人堅定,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家。 兩人無比慶幸,當初力排眾議沒有按照常規的套路設計,以後的日子里,自在和幸福都將在這里一點點累積。 都是綫性燈,筒燈射燈比較少,晚上光纖亮度夠嗎?總體還是太冷淡了,缺乏熱烈生活的氣息需要增加更多顏色。多功能區域的空間還是有些浪費了,客廳分割成了兩部分,不能靈活使用。給力 寂寞是藍 發表於 2022-7-3 23:33 加一層隔音棉 隔音棉效果也不咋滴行來源:Chiphell

Lost Summer Day Dreaming

這是最近很喜歡的一首別野加奈的同名歌曲,以此為契機約朋友創作了這組照片。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快30歲了,那些記憶里的夏天都漸行漸遠。再也不會有人問我:"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歌曲的試聽連結在下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b7f615f978c341fb1f9 希望大家一邊看一邊聽,能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那些熾熱閃耀又無比懷念的夏天。A7M4+50 1.2GM,妹子小紅書:Procy-,是Nara呀PS.應大家要求替換了沒有噪點濾鏡的版本。一個字 絕 這是最近很喜歡的一首別野加奈的同名歌曲,以此為契機約朋友創作了這組照片。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快30歲了,那些記憶里的夏天都漸行漸遠。再也不會有人問我:"Did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歌曲的試聽連結在下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b7f615f978c341fb1f9 希望大家一邊看一邊聽,能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那些熾熱閃耀又無比懷念的夏天。A7M4+50 1.2GM,妹子小紅書:Procy-,是Nara呀PS.應大家要求替換了沒有噪點濾鏡的版本。 voandrew 發表於 2022-6-27 16:19 藍衣妹子看著更舒服,後期加的噪點觀感好奇怪。只是個人看法。 同感,我也覺得這組不適合加噪點。 eder 發表於 2022-6-28 12:44 服化道都是配好的誒,雙胞胎的感覺,BV拖鞋不便宜吧,下成本了 衣服應該是品牌給的,別的道具妹子自己就准備好了。我就負責拿著相機拍。 這是模擬高感膠片嗎 nApoleon 發表於 2022-6-28...

理工科奶爸送給娃的別致生日禮物-元素周期表型立方體

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二娃奶爸,每年他們生日的時候,怎麼送一個別致的禮物,就是擺上桌面需要認真考慮的一些事情。當然,他們媽媽會送一些小孩子喜歡的想要的一些禮物。我麼,既然是理工科,那麼禮物必然要和理工科有些相關,然後如果還能別開生面一點就更好了。進一步,如果能終身難忘並且陪伴一生,那就再好不過了。就像那句廣告詞,xx很久遠,一顆永流傳。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開始尋覓道路。上網一番搜索,還真發現了不少別致的禮物,比如波長520nm的雷射。代表520.不過送給孩子雷射器,還是有點危險。。。。哈哈哈哈,而且太鋼鐵直男了。罷了罷了。雖然最早送出這個禮物的人,是送給女朋友的,但是想想,送綠光給女朋友。。。。哈哈,不敢想像。 再然後,我的視線瞟見了桌面上老婆送的元素周期表。 我頓時心生一計,對啊,為什麼不可以這樣送禮物呢?如果以孩子的生日作為原子序號,找到對應的元素,然後想辦法弄到該元素單質,這樣作為禮物送出,不是就別開生面,別具一格,別有洞天麼?絕對是理工科男人才能送出的禮物。唯一問題就是,如果生日對應的序號是放射性元素或者稀有氣體等等,那恐怕就很難實現了。當然啦,如果這樣的話,還是可以變通的,日月不行,可以用年份啊,年份不行,還可以日月拆開來看啊。 不過好在,兩個娃的生日處在一個非常完美的元素上,金屬元素,而且極為穩定,最重要的是,不是金元素,哈哈哈。一個是73號元素鉭,另外一個是74號元素鎢。 這2個元素單質,作為生日禮物來說,極為合適。 73號元素鉭,具有非常出色的化學性質,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無論是在冷和熱的條件下,對鹽酸、濃硝酸及王水都不反應,並且富有延展性,是稀有金屬礦產資源之一。這些特性如果居於人之上,就是所謂堅韌不拔,意志堅定,出淤泥而不染,加上其稀有屬性和延展性,對於女孩子而言寓意更好,是堅韌中不乏綿柔,綿柔中不乏剛毅,是為之上善若水。 而74號元素鎢,更是大名鼎鼎,它是有光澤的金屬,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蝕,化學性質穩定,一般熔點高於1650℃,且屬於稀有金屬,鎢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屬於國家戰略金屬資源。這些特性如果居於人之上,就是所謂剛毅,堅韌這些特性,對於男孩子而言,寓意剛正不阿,是為之不阿諛,不諂媚。 這麼看起來,這還真是天意使然。於是乎,我開始尋覓這2個金屬單質立方體。好在這些金屬雖然是貴金屬,但是比起銀和金來說,還是便宜不少,也不是什麼管制物資,萬能的淘寶就能搞定。當然,這於是相對於金和銀來說的。其實這里面鉭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所以買的立方體比較小。某寶上以「金屬鉭 立方體」或者「金屬鎢 立方體」為關鍵字,可以找到不少賣這些的商家。 外觀展示 在生日來到之前,我拿到了快遞。給大家看下吧。 先來看下金屬鎢,原子量183.84, 元素符號W。買到的單質純度為99.95%。邊長1英寸,25.4mm,質量318g,放在手上極為壓手,真的好重。果然名不虛傳。 放在手上手感很沉,原子量果然大。 純度是99.95%,當然,我也沒有條件驗證真偽,姑且信之吧。 下面再來看下金屬鉭,原子量180,元素符號Ta。只比鎢輕一點點,不過因為價格更昂貴的關系,我買的比較小,10mm鉭立方 ,重約16.6克,純度Ta≥99.9%。 因為個頭關系,就輕多了,如果也是25mm邊長的立方體,價格上就真傷不起了。。。 看起來就像賽博坦的立方體一樣。頗有點科幻感覺。 兩者交相輝映,相映成趣。仿佛來自外星球的方塊。有點太空漫遊2001里面那塊絕對比例的黑色方碑一般。 元素周期表永遠的神,三者放在一起,更顯理工科的浪漫。 總結 做為一件別有特色的理工科禮物,我覺得它是合適的,並且,基於其穩定的化學特性,是可以長時間乃至一輩子珍藏的,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些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如果能就此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也是善莫大焉。當然,這篇文章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思路,理工科男人,有特色的禮物可以怎麼選,最重要的是,千萬千萬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否則如果被冠以鋼鐵直男稱號,就得不償失了。切記切記。 最後,我的ID ahyan 發表於 2022-6-26 22:30 這玩意還有的賣的?真的沒想到! 超級多。。。之前抖音刷到過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二娃奶爸,每年他們生日的時候,怎麼送一個別致的禮物,就是擺上桌面需要認真考慮的一些事情。當然,他們媽媽會送一些小孩子喜歡的想要的一些禮物。我麼,既然是理工科,那麼禮物必然要和理工科有些相關,然後如果還能別開生面一點就更好了。進一步,如果能終身難忘並且陪伴一生,那就再好不過了。就像那句廣告詞,xx很久遠,一顆永流傳。    基於這樣的理念,我開始尋覓道路。上網一番搜索,還真發現了不少別致的禮物,比如波長520nm的雷射。代表520.不過送給孩子雷射器,還是有點危險。。。。哈哈哈哈,而且太鋼鐵直男了。罷了罷了。雖然最早送出這個禮物的人,是送給女朋友的,但是想想,送綠光給女朋友。。。。哈哈,不敢想像。 再然後,我的視線瞟見了桌面上老婆送的元素周期表。 我頓時心生一計,對啊,為什麼不可以這樣送禮物呢?如果以孩子的生日作為原子序號,找到對應的元素,然後想辦法弄到該元素單質,這樣作為禮物送出,不是就別開生面,別具一格,別有洞天麼?絕對是理工科男人才能送出的禮物。唯一問題就是,如果生日對應的序號是放射性元素或者稀有氣體等等,那恐怕就很難實現了。當然啦,如果這樣的話,還是可以變通的,日月不行,可以用年份啊,年份不行,還可以日月拆開來看啊。 不過好在,兩個娃的生日處在一個非常完美的元素上,金屬元素,而且極為穩定,最重要的是,不是金元素,哈哈哈。一個是73號元素鉭,另外一個是74號元素鎢。 這2個元素單質,作為生日禮物來說,極為合適。 73號元素鉭,具有非常出色的化學性質,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無論是在冷和熱的條件下,對鹽酸、濃硝酸及王水都不反應,並且富有延展性,是稀有金屬礦產資源之一。這些特性如果居於人之上,就是所謂堅韌不拔,意志堅定,出淤泥而不染,加上其稀有屬性和延展性,對於女孩子而言寓意更好,是堅韌中不乏綿柔,綿柔中不乏剛毅,是為之上善若水。 而74號元素鎢,更是大名鼎鼎,它是有光澤的金屬,硬度高,熔點高,常溫下不受空氣侵蝕,化學性質穩定,一般熔點高於1650℃,且屬於稀有金屬,鎢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屬於國家戰略金屬資源。這些特性如果居於人之上,就是所謂剛毅,堅韌這些特性,對於男孩子而言,寓意剛正不阿,是為之不阿諛,不諂媚。 這麼看起來,這還真是天意使然。於是乎,我開始尋覓這2個金屬單質立方體。好在這些金屬雖然是貴金屬,但是比起銀和金來說,還是便宜不少,也不是什麼管制物資,萬能的淘寶就能搞定。當然,這於是相對於金和銀來說的。其實這里面鉭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所以買的立方體比較小。某寶上以「金屬鉭 立方體」或者「金屬鎢 立方體」為關鍵字,可以找到不少賣這些的商家。 外觀展示 在生日來到之前,我拿到了快遞。給大家看下吧。 先來看下金屬鎢,原子量183.84, 元素符號W。買到的單質純度為99.95%。邊長1英寸,25.4mm,質量318g,放在手上極為壓手,真的好重。果然名不虛傳。 放在手上手感很沉,原子量果然大。 純度是99.95%,當然,我也沒有條件驗證真偽,姑且信之吧。 下面再來看下金屬鉭,原子量180,元素符號Ta。只比鎢輕一點點,不過因為價格更昂貴的關系,我買的比較小,10mm鉭立方 ,重約16.6克,純度Ta≥99.9%。 因為個頭關系,就輕多了,如果也是25mm邊長的立方體,價格上就真傷不起了。。。 看起來就像賽博坦的立方體一樣。頗有點科幻感覺。 兩者交相輝映,相映成趣。仿佛來自外星球的方塊。有點太空漫遊2001里面那塊絕對比例的黑色方碑一般。 元素周期表永遠的神,三者放在一起,更顯理工科的浪漫。 總結 做為一件別有特色的理工科禮物,我覺得它是合適的,並且,基於其穩定的化學特性,是可以長時間乃至一輩子珍藏的,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些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如果能就此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也是善莫大焉。當然,這篇文章也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思路,理工科男人,有特色的禮物可以怎麼選,最重要的是,千萬千萬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否則如果被冠以鋼鐵直男稱號,就得不償失了。切記切記。 最後,我的ID 因為這篇文章,我特意去淘寶看了我崽生日後兩位23的元素,釩和鉭是最貴的 noot 發表於 2022-6-28 12:34 友情提醒一下,樓主妥善儲存,雖然不是放射形金屬,但是這種小眾金屬,還是遠離孩子比較好。。。 ... 嗯嗯,放在一個盒子里面,很安全記得有個老哥分享過這個了來源:Chiphell

三十歲的目標實現了三分之二,記一台Cayman987.2S

今天,終於踏入三十歲的大關,多年前定的目標,「三十歲前擁有一台保時捷911」。關鍵詞只實現了三分之二,「三十歲」,「保時捷」,TM最關鍵的「911」沒實現啊! 不過擁有一台跟911同款發動機的Cayman S , 也算半台911吧哈哈哈哈。 我的911「模型」下面是屬於這台小車的故事。一、買車 多年來一直想買台保時捷小跑車,平時經常刷各種二手車軟體的報價,看了總是心癢癢。第一次想出手:20年3月在論壇加了個本地私人車主賣15年的Cayman S ,  6.3萬公里,一次過戶,談了下價格,但因為牌照的問題,最後沒定下來,後來車主賣給車商了,大概42萬,這個價格讓我很是心動,錯過了 直到21年的8月20日,輪大在微博分享了一台「車況看似不錯」的987.2S(當時輪大也沒看到實車),後來抵擋不住輪大微博的「勾引」,不想再錯過了。因為人在廣州,所以找了輪大好基友小虎先幫忙驗車。 驗車當天,輪大剛好有空,也過去友情支持了一把,還聞了下小車車的「屁股」,輪大說味道很純正,不錯。 在此感謝輪大和小虎的幫忙忙,讓一位小伙子的夢想照進現實哈哈哈。 驗車完畢,就是你了,我的小灰8月23日,從廣州飛上海辦手續交錢,由於車子遷不進廣州,所以直接辦了個滬C牌,上牌只用了半天,方便快捷! 第一次見面 提車公里數54720KM 內飾車子的手續辦完,拿了臨牌還沒買保險,開著小車載著老婆一起在上海玩了3天。 外灘夜景 MM豆旗艦店,東西都很可愛 蟹黃小籠包 老婆喜歡的甜品 蟹黃面到輪大洗車店探店,輪大猛男操作了一把,咔咔咔,友情贈送一組寫真照,撐起了本帖的顏值門面。 定妝照 內飾保養的很好 基友相見然後就是從上海托運回廣州啦 以上就是買車的過程啦~~二、整備過程車子從上海托運回到廣州,開始著手准備全車大保健1、動手換保時捷原廠雨刷,原車的雨刷膠條有點老化,PS有個問題請教下,前後換過3副雨刷了,總是漏刷,是不是因為玻璃弧度比較大,膠條形成較大弧度,所以漏刷? 保時捷原廠雨刷2、換了4條米胖子PS4,原車上4條輪胎,兩條11年,一條16年,一條18年。還有兩條11年的,過分了哈。 換完輪胎後,過坑恢復了應有的彈跳,路感也好了很多,毫不夸張地說,整個車簡直又脫胎換骨一次,給我的感覺像重新認識一次。 11年的原廠胎哈哈哈 換下4條舊胎3、換全車油水,真正的「大保健」 全家福 大保健清單:機油,波箱油,剎車油,差速器油,方向機油,空調格,空氣格,油底殼,火花塞,皮帶,葉子板內襯 原廠火花塞 破損的葉子板內襯,不影響日常使用,追求完美一點,換!反正才650元哈哈哈 葉子板內襯 義大利產 全新油底殼 皮帶,關於皮帶後面還有個小插曲 准備大保健 大保健ing4、安裝SC模塊原車配置沒帶SC,輪大說裝和不裝SC,這完全就是兩台車,話不多說,安排!果然,輪大說的是對的。按下S鍵,油門響應更快了,整個車感覺更加輕盈和靈活,有了第二次重新認識小灰的感覺! SC模塊 師傅上門服務,安裝只要一個小時5、皮帶輪總成螺絲斷裂開了接近3000公里後,皮帶輪總成螺絲斷裂,屬於這個車的通病,買了總成和螺絲進行更換,重新恢復活力! 紅圈就是斷裂的螺絲位置,師傅重新換完螺絲後,還把斷裂的螺絲放在扶手箱,蝦仁豬心啊 6、美容全車鍍晶,內飾精洗,頂棚翻新.美容完之後,整車確實亮了很多,包括外觀和內飾。至此,所有的整備就完成啦~~三、日常使用感受人生第一次擁有一台小跑車,算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心情總歸是開心的。對比我的另一台奧迪A3,這車開起來並不「輕松」,方向盤紅,地盤顛,但是只要一點火,啟動轟的那一聲,所有的不完美都能拋之腦後,可以開始盡情地享受開這台車的樂趣。擁有小灰接近9個月了,由於廣州開四停四政策,只開了不到5000公里。每次上車,嘴角都會不自覺上揚,大概就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喜悅吧~雖然,三十歲的目標只實現了三分之二,稍有遺憾,給自己一個目標,繼續努力,早日開上911S!最後,附上一組自己拍的照片,水平有限,大家將就看看~ 第一次自己洗車,泡沫噴嘴拉稀了 過清水 性感的前唇 全身 還是喜歡拍它的屁股 大屁股 是我喜歡的內飾 老婆送的保時捷香薰,顏色跟小車接近,味道不錯,這個禮物送的很到位! 透過玻璃看內飾 內飾很亮 感謝觀看!!!好車,遇見好車就好比遇見一個好的朋友一樣,好好珍惜今天,終於踏入三十歲的大關,多年前定的目標,「三十歲前擁有一台保時捷911」。關鍵詞只實現了三分之二,「三十歲」,「保時捷」,TM最關鍵的「911」沒實現啊! 不過擁有一台跟911同款發動機的Cayman S , 也算半台911吧哈哈哈哈。 我的911「模型」下面是屬於這台小車的故事。一、買車 多年來一直想買台保時捷小跑車,平時經常刷各種二手車軟體的報價,看了總是心癢癢。第一次想出手:20年3月在論壇加了個本地私人車主賣15年的Cayman S ,  6.3萬公里,一次過戶,談了下價格,但因為牌照的問題,最後沒定下來,後來車主賣給車商了,大概42萬,這個價格讓我很是心動,錯過了 直到21年的8月20日,輪大在微博分享了一台「車況看似不錯」的987.2S(當時輪大也沒看到實車),後來抵擋不住輪大微博的「勾引」,不想再錯過了。因為人在廣州,所以找了輪大好基友小虎先幫忙驗車。 驗車當天,輪大剛好有空,也過去友情支持了一把,還聞了下小車車的「屁股」,輪大說味道很純正,不錯。 在此感謝輪大和小虎的幫忙忙,讓一位小伙子的夢想照進現實哈哈哈。 驗車完畢,就是你了,我的小灰8月23日,從廣州飛上海辦手續交錢,由於車子遷不進廣州,所以直接辦了個滬C牌,上牌只用了半天,方便快捷! 第一次見面 提車公里數54720KM 內飾車子的手續辦完,拿了臨牌還沒買保險,開著小車載著老婆一起在上海玩了3天。 外灘夜景 MM豆旗艦店,東西都很可愛 蟹黃小籠包 老婆喜歡的甜品 蟹黃面到輪大洗車店探店,輪大猛男操作了一把,咔咔咔,友情贈送一組寫真照,撐起了本帖的顏值門面。 定妝照 內飾保養的很好 基友相見然後就是從上海托運回廣州啦 以上就是買車的過程啦~~二、整備過程車子從上海托運回到廣州,開始著手准備全車大保健1、動手換保時捷原廠雨刷,原車的雨刷膠條有點老化,PS有個問題請教下,前後換過3副雨刷了,總是漏刷,是不是因為玻璃弧度比較大,膠條形成較大弧度,所以漏刷? 保時捷原廠雨刷2、換了4條米胖子PS4,原車上4條輪胎,兩條11年,一條16年,一條18年。還有兩條11年的,過分了哈。 ...

一輛小汽車 #HONDA S660

邂逅S660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日本人叫本田宗一郎,他在生前最後一次參加的新車發表會,是他親手打造的本田BEAT。那是個JDM百花齊放的年代,也是飽受泡沫經濟洗刷的年代,有著平成ABC愛稱的本田BEAT,也終於在發售5年後的1996年12月落下帷幕。那時我還很小,只有擁有一輛車的夢想,沒有買車的錢,喜歡小物的我,當時的dream car是……mini…… 2011年,東京車展,一輛電動概念車橫空出世,Honda EV-STER,當然,東京車展的概念車,永遠只是概念。 2013年,還是東京車展,本田帶來了Honda S660 CONCEPT,一個20多歲的年輕小伙子在內部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並宣布開發量產的新kcar。2015年,S660預約開始,秉承著喜歡的東西必首發的原則,早早的聯系營業,拿到了預約名額。然後,7年過去了……擁有S660 7年,5萬公里,這輛S660一直陪伴著我。從公司提供的住宿,搬到車站附近的公寓,再搬到現在的小別墅。從本田,跳槽到日產,再跳槽到豐田。從單身,到脫單,再到當爹。從刺頭,到白發,再到禿頂……這是一個傷心的話題,就此打住,繼續說車。S660的外觀 正臉有很強的本田家族風格,大開口的格柵帶來了更多的冷空氣,整體設計基本沿用車展時的概念車。無限的下包圍會給這輛小車一種「我很快」的錯覺。 原廠的排氣筒過於低調,換了無限的雙排,聲音更為濃厚。但是由於我只改了排氣沒有增大進氣量,導致低扭出奇的差,起步地板油只叫不跑,所以油耗有所增加。今年年底犒勞一下自己,准備換一套HKS的紅蘑菇改善一下進氣。 無限的小貼紙,本來不想貼的,但是公司的無限老粉非讓我貼…… 出廠的輪胎是AD08R,磨損太快了,也不經常下賽道,住在多雨多山路的地區,還是V701更適合我。原廠的輪轂挺好看的,也就沒換了。 不喜歡張揚,小小尾翼略表心意,高速自動升降尾翼我沒要,畢竟高速不起來…… 整車的進氣和散熱基本對標普通跑車,當然對我來說,只是視覺上的,因為他真的跑不快…… 後視鏡不可收回,貼了無限的反光防水貼膜,下雨天安全指數飆升,好用的一逼。S660的內飾 直徑350mm的超小尺寸多功能仿賽方向盤,和其他本田車一樣,左邊多媒體,右邊ACC。對,你沒看錯,帶ACC……機械手剎好評,現在很難再聽到收手剎時嘎嘎嘎嘎的聲音了。 中央多媒體控制區,迷你尺寸的空調出風口,上世紀空調顯示屏,空調控制按鍵,hazard按鈕,嗯,沒了,沒有多媒體,散了散了。當然了,最基本的FM,RM收音機還是有的,還有個開了1年之後才發現的支持USB連接播放iPod……音質慘不忍睹。 儀表盤很驚艷,也是迷你尺寸,本田為這輛車設計了很多專用零部件,真心感謝所有參與開發的設計師以及給預算表蓋章的領導。 紅色IGN醒目,依然是小尺寸的專用件,無鑰匙啟動。 黑色sport模式按鈕,放心,按了不會讓汽車提速更快。sport模式下方向盤後面的換擋撥片可模擬7速換擋。 副駕駛機位,空調出風口以及質感不錯的人工皮。 側窗不大,但側面死角很小,看到上面的掛鉤了嗎?你以為他是個掛鉤,然鵝他並不能掛東西……接下來就來講講它的作用以及,S660的賣點之一。S660的敞篷 完蛋了,回家發現只照了一張敞篷狀態……既然沒圖,那就廢話少說,這是一輛手動敞篷車,車門上面2個掛鉤和前擋風玻璃的卡扣解開就可以捲起來放到前備箱了。 前面黑乎乎的大盒子就是放軟頂的收納空間,好的全車的收納介紹完畢……那麼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發動機呢?S660的精髓 中置後驅,S660是一輛3缸車,僅有0.66L排量以及64ps,可憐的動力導致破百需要10秒以上,但這不妨礙它是一輛Sport car。S660的精髓就在於它的驅動布局,前後重量比45:55,中置後驅所擁有的靈活性,850kg的車重,讓這輛車在跑峠下坂時帶來的快樂是大部分汽車都無法提供的。 地球夢,家用kcar的渦輪增壓版,我對動力沒什麼要求,這顆小心臟略有不足但也沒什麼大礙。參加車友會的時候感受了一下改裝HKS 150ps套件的猛獸,一邊感嘆0.66L壓榨到150ps的勇氣,一邊吐槽震耳欲聾的引擎聲和抖動。S660的參數 發動機 S07A (0.66L + Turbo)64ps/6000rpm104N・m/2600rpm 變速箱 CVT 7速模擬 + 換擋撥片 懸掛 前後麥佛遜 尺寸 3395mm×1475mm×1180mm  2285mm 重量 850kg 驅動方式 中置後驅 ...

尼康的最後F—-F6使用一周年小記

其實這篇本來該年頭寫的,可惜上海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所以上半年那幾個月幾乎沒碰相機。 回想起跟尼康F6這款相機擦肩錯過了好幾次第一次是2017年去日本旅遊,在京都JR站邊上的biccamera里見到了還在銷售的全新F6,因為2016年底剛大放血買好D5導致囊中羞澀沒下手,然後就第一次錯過了(退完稅279700日元,當時匯率應該在0.0595吧,折下來1.66萬趕上D850了,從性價比的角度看的確emmmm) 第二次是2018年去東京旅遊(目前為止最後一次出國,發現護照都過期了 ),拜訪了尼康博物館,在門口架子上看到了尼康F6的宣傳彩頁看了下日期是2018.2印刷。看來那時候尼康F6要買全新的還是買得到的,但那次我還是沒能下手,只拿了本F6彩頁,也成為絕唱了 後來再到2021年決定重返膠片坑的時候把這個坑補上,可惜的是F6在2020年停產後價格水漲船高全新價格快炒到跟D5退市時五五開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二手(2018年退坑2021年回坑,然後趕上漲價。。。慶幸在漲價前回的坑還屯了一波) 內嵌式菜單可謂是尼康膠卷機數字後背的一脈相承 到D4出來之前,尼康豎拍時選擇對焦點都是外接豎拍手把的方便。不論是D2系列還是D3系列前者我記得是af-on+豎拍撥盤後者是自定義fn按鍵+豎拍撥盤 外接手把後的F6在重量上和D5/D3X差不多而高度更高也許是為了不用豎拍手把也能達到5.5fps的連拍速度導致選擇了cr123a電池(可能F6其實開發的更早吧,不然我覺得完全可以採用當時的en-el3電池)使用了豎拍手把後可以8fps(使用el4a或者8節AA),5秒不到一卷干光,太奢侈了至今未敢嘗試 液晶屏背光是藍綠色,這種顏色一直到D6才改成了深藍色。之前做過有趣的測試絕大部分情況下尼康F6的測光結果和D3X一致,感覺後來D3系列的彩色矩陣測光系統II和場景識別系統一個主要是改善白平衡另一個是和對焦系統聯動 背部的菜單形式沿用至今 當時我發現還能從國外買到E型對焦屏所以趕緊買了一些。 雖然沒有MV-1 但是可以記錄exif有時候調取看看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尼康F6對焦系統採用3塊獨立的ccd導致底部巨大,105e插在機身上都能平放在桌上 (我那本尼康F6彩頁的部分掃描)AF-S電磁光圈鏡頭在F6身上除了不能控制光圈其他功能一切正常。因為尼康F6內置時鍾電池,但大部分商家和部分玩家在不用相機後會將電池取出導致內置電池長時間不充電餓死了,而我當時的F6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原本以為官方售後只換個內置電池就好,焊下來在焊一個上去。結果收到電話告訴我換掉整塊主板。 想想至少尼康官方還能修膠卷機就忍了,結果這一忍就忍了倆月。但這倆月期間太想用F6了所以我這才有了第二台F6的故事(估計多年後尼康不修了其中一台會被我拆了當備用零件) 然後是一部分尼康F6零件展示(感覺10多年尼康用下來以後新家展示櫃搞一層專門展示尼康換下來的零件吧,其實一部分還是能夠再利用的,比如我這塊主板,只是內置電池餓死了) 上面一排:聚焦屏、五棱鏡,下面一排:尼康F6的主板 以下樣片部分是諾日士店掃、部分是尼康D780翻拍、部分是尼康LS-4000ED自掃,因為有點記不清了,如果貼錯請原諒: 柯達proimage100+5219 店掃諾日士 富士provia100f D780翻拍 富士premium400 炮塔160店掃諾日士 柯達ultramax400 尼康LS4000ED自掃 柯達portra160 尼康LS4000ED自掃 富士provia100f c100 xtra400 尼康LS4000ED自掃總的來說自己翻拍和自己掃描樂趣更多些,因為膠片本沒有固定色調但有自己的曲線特性,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調整。在微單大跨步發展和追求快速的社會里選擇了出片更慢的膠卷機也許更多的是彌補2017年的遺憾吧。 ehandy 發表於 2022-6-27 16:28 我一個師弟坐船去玩,套機鏡頭的遮光罩掉水里丟了,當時心想沒幾個錢結果去客服一問249還是299來著,倒 ... 淘寶上一抓一大把,幾十塊其實這篇本來該年頭寫的,可惜上海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所以上半年那幾個月幾乎沒碰相機。 回想起跟尼康F6這款相機擦肩錯過了好幾次第一次是2017年去日本旅遊,在京都JR站邊上的biccamera里見到了還在銷售的全新F6,因為2016年底剛大放血買好D5導致囊中羞澀沒下手,然後就第一次錯過了(退完稅279700日元,當時匯率應該在0.0595吧,折下來1.66萬趕上D850了,從性價比的角度看的確emmmm) 第二次是2018年去東京旅遊(目前為止最後一次出國,發現護照都過期了 ),拜訪了尼康博物館,在門口架子上看到了尼康F6的宣傳彩頁看了下日期是2018.2印刷。看來那時候尼康F6要買全新的還是買得到的,但那次我還是沒能下手,只拿了本F6彩頁,也成為絕唱了 後來再到2021年決定重返膠片坑的時候把這個坑補上,可惜的是F6在2020年停產後價格水漲船高全新價格快炒到跟D5退市時五五開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二手(2018年退坑2021年回坑,然後趕上漲價。。。慶幸在漲價前回的坑還屯了一波) 內嵌式菜單可謂是尼康膠卷機數字後背的一脈相承 到D4出來之前,尼康豎拍時選擇對焦點都是外接豎拍手把的方便。不論是D2系列還是D3系列前者我記得是af-on+豎拍撥盤後者是自定義fn按鍵+豎拍撥盤 外接手把後的F6在重量上和D5/D3X差不多而高度更高也許是為了不用豎拍手把也能達到5.5fps的連拍速度導致選擇了cr123a電池(可能F6其實開發的更早吧,不然我覺得完全可以採用當時的en-el3電池)使用了豎拍手把後可以8fps(使用el4a或者8節AA),5秒不到一卷干光,太奢侈了至今未敢嘗試 液晶屏背光是藍綠色,這種顏色一直到D6才改成了深藍色。之前做過有趣的測試絕大部分情況下尼康F6的測光結果和D3X一致,感覺後來D3系列的彩色矩陣測光系統II和場景識別系統一個主要是改善白平衡另一個是和對焦系統聯動 背部的菜單形式沿用至今 當時我發現還能從國外買到E型對焦屏所以趕緊買了一些。 雖然沒有MV-1 但是可以記錄exif有時候調取看看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尼康F6對焦系統採用3塊獨立的ccd導致底部巨大,105e插在機身上都能平放在桌上 (我那本尼康F6彩頁的部分掃描)AF-S電磁光圈鏡頭在F6身上除了不能控制光圈其他功能一切正常。因為尼康F6內置時鍾電池,但大部分商家和部分玩家在不用相機後會將電池取出導致內置電池長時間不充電餓死了,而我當時的F6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原本以為官方售後只換個內置電池就好,焊下來在焊一個上去。結果收到電話告訴我換掉整塊主板。 想想至少尼康官方還能修膠卷機就忍了,結果這一忍就忍了倆月。但這倆月期間太想用F6了所以我這才有了第二台F6的故事(估計多年後尼康不修了其中一台會被我拆了當備用零件) 然後是一部分尼康F6零件展示(感覺10多年尼康用下來以後新家展示櫃搞一層專門展示尼康換下來的零件吧,其實一部分還是能夠再利用的,比如我這塊主板,只是內置電池餓死了) 上面一排:聚焦屏、五棱鏡,下面一排:尼康F6的主板 以下樣片部分是諾日士店掃、部分是尼康D780翻拍、部分是尼康LS-4000ED自掃,因為有點記不清了,如果貼錯請原諒: 柯達proimage100+5219 店掃諾日士 富士provia100f D780翻拍 富士premium400 炮塔160店掃諾日士 柯達ultramax400 尼康LS4000ED自掃 柯達portra160 尼康LS4000ED自掃 富士provia100f...

工地狗的流水帳

一個房屋建築建築工程項目大致分為: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飾工程-安裝工程(電氣、給排水、通信、消防等)-室外工程。作為一個工地狗,每天在與工人和圖紙打交道的過程中巡場時看到不錯的場景還是會掏出手機比劃兩下(其實有還不錯的相機,但是沒有帶到現場來。一來怕丟失,二來不想讓別人覺得不務正業)。 那些大型混凝土方塊是試壓塊,是用來檢測樁基的靜載檢測。這一坨大概有500噸左右,樁基礎是否合格該項檢測是很重要的一項判斷依據。該項檢測也只是抽檢,不可能每一根都會去做靜載檢測。而挖掘機前端換上釺錘主要就是鑿除岩層了,現在呆的這個項目有一個5米左右的消防水池,其中有一塊完全是岩層需要鑿除。那幾天每天都是立體環繞聲~ 有些部位的基礎本來就是岩層,檢測岩層的承載力是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就不需要進行打樁施工了。做好磚模澆築好墊層厚就可以開始進行承台鋼筋的綁扎。 承台基礎梁施工完成,基礎也完成回填後就可以開始模板支撐的搭設。我們這邊還是用比較原始的鋼管扣件腳手架,聽說是明年開始逐漸淘汰開始用更保險和方便的盤扣作為模板支撐的內架。這個環節要注意檢查腳手架的步距、跨距及斜撐的數量。樓板及梁開始澆築是的重量可不是開玩笑的,支撐垮塌造成的安全事故年年都有。 模板支撐搭設完成後,模板就開開始鋪設梁底模板和板底模板,鋪設完成後鋼筋工開始安裝梁及板的鋼筋。這個時候工地狗們就要開始檢查鋼筋的間距、型號、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等相關細節。待改到工序完成後就可以申請報驗了,報驗就是在澆築前請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來到澆築部位前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混凝土的澆築。也還好我所在的項目是廠房,結構高度不高,可以用天泵來進行澆築。像那些比較高的住宅樓或辦公樓只能用地泵將混凝土壓到施工樓層再進行澆築了。 所有的框架結構完成澆築後可以開始進行砌體結構的施工了。砌體施工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只要別把牆砌錯地方了,該預留構造柱的地方預留構造柱,超過一定高度的牆體應設置圈樑的設置圈樑,其他的條條框框就沒有那麼多。不過即使這麼簡單,還是有施工員不仔細看圖,牆做錯的、門洞留錯的比比皆是。一做一拆都是實打實的損失。 外牆粉刷完成後開始拆除外架了,嚴格來說我並不想這麼早拆除外架,畢竟後續還要進行外牆塗料的施工。但是迫不得已甲方要求形象進度必須要到位,所以後期外牆塗料只能採取吊籃進行施工。吊籃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就比不上外架了,但誰讓你形象進度沒有跟上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甲方能付進度款的時候進度沒跟上被罵死,進度趕起來了沒進度款開會的時候蔫的跟個干蘿卜似的。 外架拆完了就可以進行室外工程的施工了,這一塊牽扯的基本上也就是雨污管、給水管、強弱電穿線管的埋設,以及路基及路面的施工。現在很多設計院各個專業之間不知道是不是都不互相溝通,很多管線是經常的打架,有時候溝通這些事情都是搞得心累。 其實從一個項目做到從進場開始進行打樁到後面安裝工程的收尾竣工還是蠻有成就感,有一種看著植物從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的既視感? 硬碟是我家 發表於 2022-6-24 09:13 圖5消防水池里的那塊岩石如果通過火爆石皮會不會節約時間和財力?   廠房的面積較大,只有局部位置有岩基。有岩基的地方直接做的獨立基礎沒有打樁。不過為了防止消防水池上浮開始打了一些抗拔錨杆。 一個房屋建築建築工程項目大致分為:基礎工程-主體工程-裝飾工程-安裝工程(電氣、給排水、通信、消防等)-室外工程。作為一個工地狗,每天在與工人和圖紙打交道的過程中巡場時看到不錯的場景還是會掏出手機比劃兩下(其實有還不錯的相機,但是沒有帶到現場來。一來怕丟失,二來不想讓別人覺得不務正業)。 那些大型混凝土方塊是試壓塊,是用來檢測樁基的靜載檢測。這一坨大概有500噸左右,樁基礎是否合格該項檢測是很重要的一項判斷依據。該項檢測也只是抽檢,不可能每一根都會去做靜載檢測。而挖掘機前端換上釺錘主要就是鑿除岩層了,現在呆的這個項目有一個5米左右的消防水池,其中有一塊完全是岩層需要鑿除。那幾天每天都是立體環繞聲~ 有些部位的基礎本來就是岩層,檢測岩層的承載力是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就不需要進行打樁施工了。做好磚模澆築好墊層厚就可以開始進行承台鋼筋的綁扎。 承台基礎梁施工完成,基礎也完成回填後就可以開始模板支撐的搭設。我們這邊還是用比較原始的鋼管扣件腳手架,聽說是明年開始逐漸淘汰開始用更保險和方便的盤扣作為模板支撐的內架。這個環節要注意檢查腳手架的步距、跨距及斜撐的數量。樓板及梁開始澆築是的重量可不是開玩笑的,支撐垮塌造成的安全事故年年都有。 模板支撐搭設完成後,模板就開開始鋪設梁底模板和板底模板,鋪設完成後鋼筋工開始安裝梁及板的鋼筋。這個時候工地狗們就要開始檢查鋼筋的間距、型號、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等相關細節。待改到工序完成後就可以申請報驗了,報驗就是在澆築前請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來到澆築部位前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混凝土的澆築。也還好我所在的項目是廠房,結構高度不高,可以用天泵來進行澆築。像那些比較高的住宅樓或辦公樓只能用地泵將混凝土壓到施工樓層再進行澆築了。 所有的框架結構完成澆築後可以開始進行砌體結構的施工了。砌體施工相對來說簡單一些,只要別把牆砌錯地方了,該預留構造柱的地方預留構造柱,超過一定高度的牆體應設置圈樑的設置圈樑,其他的條條框框就沒有那麼多。不過即使這麼簡單,還是有施工員不仔細看圖,牆做錯的、門洞留錯的比比皆是。一做一拆都是實打實的損失。 外牆粉刷完成後開始拆除外架了,嚴格來說我並不想這麼早拆除外架,畢竟後續還要進行外牆塗料的施工。但是迫不得已甲方要求形象進度必須要到位,所以後期外牆塗料只能採取吊籃進行施工。吊籃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就比不上外架了,但誰讓你形象進度沒有跟上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甲方能付進度款的時候進度沒跟上被罵死,進度趕起來了沒進度款開會的時候蔫的跟個干蘿卜似的。 外架拆完了就可以進行室外工程的施工了,這一塊牽扯的基本上也就是雨污管、給水管、強弱電穿線管的埋設,以及路基及路面的施工。現在很多設計院各個專業之間不知道是不是都不互相溝通,很多管線是經常的打架,有時候溝通這些事情都是搞得心累。 其實從一個項目做到從進場開始進行打樁到後面安裝工程的收尾竣工還是蠻有成就感,有一種看著植物從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的既視感? 拍得真好。第一次感覺工地還能這麼美。 citafly 發表於 2022-6-24 19:38 非正常死亡現場勘查表示:即使不考慮過度勞累造成的猝死,工地的非正常死亡也太多了。18層打開黑暗通道里的 ... 就在上個星期我司另外一個項目就出了一期安全事故,大風刮掉了一塊模板砸死了一個電工。。。 BumX 發表於 2022-6-24 22:45 跟家里幹了兩三年工地, 什麼都沒學會, 倒是自己無聊爬上勾機摸了兩下學會了, 普通的裝車操作比得上我們請回來 ... 勾機師傅只要活細在哪里都是搶著要的 jianzicao 發表於 2022-6-25 16:52 履約保函業務? 安責,潛在質量缺陷這些。我也是用手機拍,APP用今日水印相機 jstz 發表於 2022-6-28 06:50房建+機電建造師路過。 機電的就厲害了高支模監測。。。來源:Chiphell

這就是參考級Hi-End聽感,領略封閉式平板耳機巔峰HIFIMAN HE-…

寫在前面雖說人生像一場苦旅,但途中同時也有很多美好相伴。在這個快節奏的網際網路時代,愛上聽音樂無疑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寄望於音樂體驗內心的快樂,這對於我這樣的「音樂發燒友」來說能真真切切帶來了極大的滿足,這是一種特別幸福的放鬆方式。我個人日常聽音耳機系統和外放系統都用,只是耳機系統折騰更多一些,這個系統相對簡單,體型小巧對環境要求不高,在盡情享受時也不容易打擾到別人。 以前曾經非常迷戀國外幾大發燒耳機鼻祖品牌,不是這些品牌的耳機基本不會考慮入手。不過隨著忽略忽略忽略耳機品牌的爆發式成長,出現了許多讓人期待的耳機產品,在高端發燒耳機中占穩了一席之地,我也在不斷的體驗特別是入手了幾款HIFIMAN的平板耳機後終於放下執念,原來忽略忽略忽略高端也很香。平板振膜耳機其實是個很「古老」的耳機種類,但由於重量、較低的靈敏度(難驅動)和成本等問題相比其他種類的耳機並無優勢,一直沒能進入主流耳機市場,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平時很難接觸到,是很小眾的存在。這些年HIFIMAN憑借先進的納米材料、技術應用於平板振膜耳機,通過不斷探索,成功解決了讓人污垢的問題,推出多款被大眾熟知的經典產品,讓平板振膜耳機從新煥發青春,進入主流發燒耳機的陣營,可以說HIFIMAN對平板振膜耳機的「文藝復興」功不可沒,在忽略忽略忽略談到平板耳機肯定會首先想到HIFIMAN。自從上了HIFIMAN平板耳機的「賊船」,心里對耳機音質的期待變得越來越高了,總會生出要去觸摸音質「天花板」的沖動。「香格里拉」這級別想想就好,實在不是我等能擁有的物件,那就試試HIFIMAN HE-R10P,這款耳機種草蠻久了,咬咬牙還是能入手。 先來開個箱實話說我一向不習慣聊開箱,總感覺不就是拆個盒子嘛有什麼好說的,但這次還真想說說HIFIMAN HE-R10P的包裝盒。 皮質包裹的盒子搭配頂部金屬拉絲的金屬銘牌,很精緻,能給人一種「奢華」的高級感。 這是一次很有儀式感的開箱,首先看到的是十分精美的彩頁說明書,再下面就是HIFIMAN HE-R10P本體了,另外還有四針XLR平衡耳機線(3M)、6.35mm插頭耳機線(3M)、3.5mm插頭耳機線(1M)。隨機就配齊這麼多根線材也算是HIFIMAN高端耳機的老傳統,線材做工很出色,外面有一層精密的織物材料包裹,整體重量很輕,和之前接觸到的HIFIMAN耳機配線是完全不同,單從外觀質感來看就明顯要高一二個檔次,基本可以確定自己以後不需要在線材上再折騰。 復古、優雅,無可挑剔的外觀說說外觀,HIFIMAN HE-R10P是我用過顏值最好看的耳機! 它是一款封閉式平板振膜耳機,採用大容量實木音腔設計,雙重固定結構的頭梁,CNC雕刻工藝的金屬航空鋁加上實木和真皮的材質組合,無論從觸感或是視覺感觀,都帶給人一種溫潤柔和的質感,這種略帶復古的外觀看上去優雅、大氣有高級感,非常有賣相。 仔細看了下各個部位的做工細節:完全無可挑剔,這應該是我第一次使用這麼極端的詞來夸一款產品的外觀。 佩戴舒適HIFIMAN HE-R10P重量495克,與其他耳機相比實話說並不算輕,試戴了一下,對它的舒適性真的很滿意,雙重固定結構的頭梁很好地緩沖了耳機的自身的重力,頭頂受到的下壓力很輕,配合柔軟的皮革耳墊(貼臉部位使用高透氣的織物),穩固又不會覺得夾過大,佩戴很輕松,長時間使用也沒有什麼負擔,比起之前用過的森海塞爾HD800S、AKG812、拜亞動力T1等耳機的舒適性都要好,透氣性也不錯,在現在夏天這個季節使用也不用擔心汗流滿面,不悶。 聲音表現:有血有肉的自然聽感我家里的前端目前只有一台山靈 EM5、一台小膽機,還有一個APOGEE DUET3音效卡。APOGEE DUET3的主業雖說不是耳放,但它超便攜的體型加上不錯的推力以及基於對Apogee公司優秀編碼解碼能力的信賴,我平時經常用它來連接筆記本電腦或iPAD當耳放使用,它的聲音屬於比較中性的監聽風格,整體聽感我個人挺滿意,平時只要不是在電腦桌前我更多的時候反而習慣用它來搭配耳機聽音樂。看了下HIFIMAN HE-R10P的參數:頻響范圍10-60KHz,阻抗30Ω,靈敏度100dB。說明這款耳機並不難推,相信就算用最普通的便攜播放器都能獲得足夠的響度。當然了,能出大聲不代表就能出好聲,對於這個檔次的耳機我想沒有人會甘心只用這些低端的播放器與它搭配,要想發揮它的音質上限肯定得使用相應檔次的前端侍候。 在新的解碼耳放沒到前,暫時插在APOGEE DUET3先聽聽,雖然這樣的搭配聽音難免會成為耳機系統的短板,不過還是迫不及待接入先聽為快。 一開聲就能感知HIFIMAN HE-R10P的聲音相比以前使用的耳機,提升是一耳朵清晰可辨,它擁有極為寬闊、立體的聲場表現,整體聽感給人的感覺是干淨、通透又帶有一定的潤度,素質很高並有著極黑的背景。我可以輕松感知音場中豐富的信息量,音樂中所隱含的微小細節、各種泛音和殘響,以前需要刻意聆聽的細節通通都能從容地表達出來,但又一點也不顯刻意,給人一種非常通透自然的畫面感,難得的是它展現高解析的同時又自帶一種舒適的潤澤度。在試聽過程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感覺很有意思,我平時習慣使用比較高的音量聽音樂,雖然知道長期這樣容易影響聽力但每次聽音還是不自覺地放大聲音,似乎這樣才能獲得足夠豐富的微小細節和動態表現。這次使用HIFIMAN HE-R10P,不自覺地把音量調低了一個階位,這是自然而然的舉動,過後我細想了一下原因,應該是現在較低的音量下已經能聽到足夠豐富信息量,再也不需要使用加大音量,潛意識會選擇自己感覺最舒適的響度。 索尼DMP-Z1終於到了,這是一台匯集了索尼眾多頂尖音頻黑科技於一身的頂級播放器。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是搭配HIFIMAN HE-R10P的最佳組合,但對我來說應該完全足夠了。 不得不說HIFIMAN HE-R10P的聲音上限很高,搭配索尼DMP-Z1後,聽感表現居然還能獲得明顯的提升,整體更干淨通透了,高頻的細節、極高頻的延伸更加舒適自然,音樂中許多之前經常忽略的細微動態表現得更加充分;聲場拉得更開,無論層次或是動態等都表現更細膩;同時控制力也得到加強,低頻段更加沉穩厚實收放自如。總的來說聲音更有韻味,多了一些淡然,顯得更從容大氣,頗具大家風范,這應該就是屬於Hi-End的貴氣。 我個人認為HIFIMAN HE-R10P最強大的地方不在於它有多麼高的硬素質,而是耳機的空間感和它展現出來的氣氛,這對於耳機系統來說應該是最難營造的。聽音時你可以明顯感知到R10P的聲場是有寬度有深度還有厚度,無論是人聲或是各種樂器的結像都會以三維立體的形像呈現在你面前。它對整個空間感的營造非常棒,中高頻的空氣感與極低頻下潛共同營造出的氛圍讓人特別舒服,優秀的聲場配合精準的結像非常適合表現古典音樂。依然是聽我最熟悉的《貝多芬第五、第七交響曲》,R10P可以更輕松地勾勒出音樂廳的形狀及對各樂器、樂隊的定位,達到非常精準的水平,栩栩如生就像你真的在現場,使用它來聽音樂實是一種身心的享受,很容易讓人忘記耳機的存在,這是以前所接觸的耳機都不曾給我的感覺。再聽一段柴可夫斯基 《A大調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選段),在R10P的呈現下小提琴纖細精緻、絲絲入扣,在那寬闊的空間中還伴隨著一個個鋼琴音符在輕盈地散發著芬芳的音樂顆粒,器樂的肌理感十分鮮明,泛音和殘響控製得恰到好處,那種氛圍著實讓人著迷,表現出強大的張力。 朱哲琴的《阿姐鼓》是我時常用來測試耳機的低頻和聲場表現,在R10P的演繹下,這首歌曲時而悠揚平緩進而高潮疊起,前奏部分虔誠的吟唱呈現出她那飽滿而穿透力十足的嗓音,在鼓點的伴奏下給聽者展現出一幅廣闊宏大的畫面感,很容易深受到朱哲琴那深沉情感的宣洩表達,這是一種有血有肉、發自內心的感悟,具備很強的感染力,本來挺擔心封閉式結構會影響到聲場的表現,顯然是我多慮了;到01:59開始就到了考驗耳機低頻表現的時候了,強烈連綿的鼓聲表現出了洶涌澎湃的渾厚氣勢,低頻寬松有彈性且量能充沛,這樣強悍的低頻帶來沖擊力讓我一度以為在聆聽高端動圈耳機,要知道往往這是普通平板耳機有所欠缺的部分,但R10P優秀的瞬態反應和中高頻的通透和細節呈現又讓它在此時依然能保持著清晰通透的聽感,這是我認為它了不得的地方。 下面來試試人聲,分別聆聽莫文蔚的《這世界那麼多人》、梅艷芳的《床前明月光》、陳奕迅《不如不見》、張國榮《小明星》、李榮浩《不將就》等流行音樂,這是非常自然、真實的鮮活人聲,完全不會讓人感到有壓迫感,非常耐聽。人聲表現出一種很特別的質感,氣息清晰可聞,甚至還能清晰感知轉音時口齒之間那一絲口水粘連感,有比較明顯的線條感能清晰感知口型的變化,偏解析但不會發干,人聲有一定的厚度還略帶一絲潤澤。它的人聲結像稍靠前,有一定的距離感,完全沒有耳機系統常見的頭中效應,它的聲場表現有點類似近場外放系統那種與現實更接近的真實自然的聽感,這點我是真心喜歡。 HIFIMAN HE-R10P的聲音表現是全面而細膩的,這段時間我也和幾個朋友一起試聽了更多不同類別的曲目,發現它無論是呈現何種曲目都能得到出色的體驗。 寫在最後 這就是參考級Hi-End聽感,領略封閉式平板耳機巔峰HIFIMAN HE-R10P總的來說,HIFIMAN HE-R10P無論是外觀、佩戴舒適性或是聽感都讓我無可挑剔,特別是其參考級的聲音表現,不僅在平板耳機領域,即使是動圈耳機中也是最頂級的存在。對於想要聆聽最好、最真實自然聲音的音樂「燒友」來說,這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耳機。 tyan 發表於 2022-6-22 10:01屬於致敬索尼了。。。。開始看產品圖還好,最後真人秀。。。簡直天線寶寶,直接無感了。。。。 ... 哈哈哈,戴上好不好看得看模特,我平時拍別人的多,拍自己太尷尬了,戴了個帽子,我著氣質不能打啊,**姐戴很好看,不方便拍寫在前面雖說人生像一場苦旅,但途中同時也有很多美好相伴。在這個快節奏的網際網路時代,愛上聽音樂無疑是生活中的小確幸,寄望於音樂體驗內心的快樂,這對於我這樣的「音樂發燒友」來說能真真切切帶來了極大的滿足,這是一種特別幸福的放鬆方式。我個人日常聽音耳機系統和外放系統都用,只是耳機系統折騰更多一些,這個系統相對簡單,體型小巧對環境要求不高,在盡情享受時也不容易打擾到別人。 以前曾經非常迷戀國外幾大發燒耳機鼻祖品牌,不是這些品牌的耳機基本不會考慮入手。不過隨著忽略忽略忽略耳機品牌的爆發式成長,出現了許多讓人期待的耳機產品,在高端發燒耳機中占穩了一席之地,我也在不斷的體驗特別是入手了幾款HIFIMAN的平板耳機後終於放下執念,原來忽略忽略忽略高端也很香。平板振膜耳機其實是個很「古老」的耳機種類,但由於重量、較低的靈敏度(難驅動)和成本等問題相比其他種類的耳機並無優勢,一直沒能進入主流耳機市場,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平時很難接觸到,是很小眾的存在。這些年HIFIMAN憑借先進的納米材料、技術應用於平板振膜耳機,通過不斷探索,成功解決了讓人污垢的問題,推出多款被大眾熟知的經典產品,讓平板振膜耳機從新煥發青春,進入主流發燒耳機的陣營,可以說HIFIMAN對平板振膜耳機的「文藝復興」功不可沒,在忽略忽略忽略談到平板耳機肯定會首先想到HIFIMAN。自從上了HIFIMAN平板耳機的「賊船」,心里對耳機音質的期待變得越來越高了,總會生出要去觸摸音質「天花板」的沖動。「香格里拉」這級別想想就好,實在不是我等能擁有的物件,那就試試HIFIMAN...

又見動物園

最近喜得資格上岸,感覺把之前幾年潛水憋的氣都撒出來了。發帖略勤,請各位老闆手下留情而且最近論壇動物園文章較多,跟個風不得不說,CHH真的是靈感來源地,小時候玩相機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拍拍**姐現在學習了各位大佬的風格題材,逐漸發現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可以去記錄的東西。最早是看了考拉老師的 杭州動物園——騰龍140試鏡。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2261498-1-1.html 受到了啟發,原來140除了去拍雪山,偶爾打打鳥,還可以這樣使喚。後續又觀摩了各位老師的動物園系列,就開始慢慢手癢了。(話說,去動物園拍動物,還可以溜娃,真是出門在外,居家旅行,必備良藥)前期使用A7R3+140GM拍攝,後期更換為A7M4+適馬140C對比下來,我還是更在意器材的輕便,畫質上的缺損也僅限於放大數毛的差別,比起140gm 1.4KG的重量,適馬140C少掉的這一瓶可樂的重量。更能讓我可以帶著它多走一些距離。小一檔的光圈對於長焦的使用環境也是無傷大雅(夜景幾乎不用)拍攝於上海西郊動物園,昆明圓通動物園 後記:作為一個昆明人。圓通動物園是昆明1-12歲少男少女永遠擺脫不了的聖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園區大小,實惠的門票價格。都讓那些曾經的少男少女,現在成為父母的那一代趨之若鶩。一代一代的溜娃,這樣看起來,像是一個傳承。久而久之,園區里多了很多兒童樂園。三步五步都是賣玩具的小攤。 吸引著小孩子不斷的撒歡,我想這其實是也許沒有了那一個厚厚的鐵柵欄, 讓孩子覺得面前的劣質玩具比起這個公園原本賦予的功能,更加親近的原因之一吧。 多少次走過這個動物園,多年來也隨著城市的變遷傳出動物園要搬遷的消息。 但是他依舊還是在哪里,從空中俯瞰,圓通山似乎是這個城市中心最後的一片綠珠。矗立在哪里,矗立在每個昆明人的心里。 突發奇想的想去看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動物。小動物生命普遍相對短暫,或許10多年前我們見過他們的父母,親人。 他們也像我們一樣,一直生活在這個城市,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換個角度想想,我們看著這些小精靈一代又一代。 它們何嘗不是也見證著我們的成長,看著我們的父母帶我們來,又看著我們帶著自己的孩子來。 我個人是有一些悲天憫人的氣質。就拿這次疫情說事,關在家幾個月不出門都受不了,關的精神失常的人也不少。更何況是天生就應該在大自然生活的動物們。一生被囚禁在人為的「牢籠」里,難道不可憐麼。但這就是現實,沒辦法改變。生存安全得到了保證,也同時意味著失去自由。我能做的只有希望在他們的意識中,我們是被他們觀賞的。眼神互相凝視著,互相觀賞。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