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患者養成記」從電影《國王的演講》看造成口吃的原因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由湯姆·霍伯執導的劇情片,該片獲第83屆奧斯卡獎,主要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王位留給了患嚴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後在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下,克服障礙,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的故事。從語言障礙的角度來看本片,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口吃患者養成記」。

除了一部分因為生理原因造成口吃的患者,還有一些口吃患者患病的原因與他們的心理因素有關。包括在成長中被撫養人的忽視,父母的過高期望,生活中的精神緊張、焦慮、應激事件、應激情緒等。同時口吃給患者所帶來的恐懼、焦慮、壓力、羞恥、內疚、挫折等負面感覺和情緒,也包括了由此導致的患者對自己、對整個人生和世界的消極心態。

電影《國王的演講》中,艾伯特王子被父王喬治五世要求在大英帝國展覽會上致閉幕詞,父王對王子有過高的期待,因而表現地過於嚴厲。結果是只聽得艾伯特的結巴聲「……我……有事宣布……,……我承諾……」二十秒吐不出一個詞。從那以後艾伯特的口吃越發不可收拾。

影片中交代了主人公從小的生活經歷,幼年的小艾伯特有一個保姆,這是他小時候最為親近的身邊人,然而,這個保姆並不喜歡小艾伯特,長期忽視他,沒有給他應有的關懷,甚至還虐待小艾伯特,這樣的日子長達兩年之久。我們還看到,小艾伯特原本是左利手,被迫改成了右利手,這也是導致語言障礙的原因之一。

還有數年因為矯治腿部畸形而不得不帶着矯治器,行動不便,肢體上、姿勢等的改變也有導致口吃的可能。在這些不利因素之上,嚴厲的父親對他有超高的期望,艾伯特成為了一個富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對自我很嚴厲,與此同時,也形成了非常嚴重的口吃

我們還可以從影片中看到,由於在治療口吃的過程中不斷的失望、受挫,約克公爵開始變得對一切演講甚至重要的談話越來越恐懼,以至對自己哥哥的勸說也無法完成。這加重了約克公爵的心理負擔,使他的口吃更加嚴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