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還真是這樣胖的

你可能還真是這樣胖的

吃得太快容易胖起來

日本近日發表一項針對女大學生健康的醫學調查的報告,證明用餐速度的快慢與胖瘦有關。

這項由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等機構聯合展開的調查,是以日本全國女大學生為對象,調查對象包括22所大學的18歲大學新生。受訪的1744人之中,共有1695人提供用餐速度的快慢、進食菜單、身高、體重、生活習慣等資料數據。

研究所根據收集到的資料數據,將受訪者的飲食速度區分為「特慢」、「稍慢」、「普通」、「略快」、「超快」5個類別,前後花費數年時間逐一過濾分析。

調查發現,自稱進食速度快速的女生,平均體重為55.4公斤;自認用餐速度慢的受訪者,平均體重僅有49.6公斤,二者之間落差達5.8公斤。

另一方面,同一研究機構也發現,習慣快速進食的受訪女生,每天的卡路里熱能攝取量遠高於緩慢進食者。相對地,用餐速度緩慢者,每天從卡洛里之中順利獲得的食物纖維量,遠多於狼吞虎咽型的進食者。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習慣快速用餐的女大學生,熱中於減肥的比例也遠遠超過慢慢咀嚼型的進食者。

肥胖不利於個人健康,這已經是許多人都知道的常識。醫學研究也顯示,肥胖的人較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過去的研究也指出,肥胖增加了治療及診斷癌症的難度,例如未能及早找出癌腫瘤、跟進病發、判斷最理想的化療劑量。

過胖的男人與腎髒癌也有密切關系,患結腸癌的幾率也很高;而過胖女性則與子宮內膜癌相關,更年期後的女士更要注意體重,因脂肪在女性更年期過後,成為生產雌激素的主因,而雌激素可刺激乳癌發作。

要控制體重,一般說法是控制飲食與運動兩大法門。日本的這項調查報告,或許提供另一個減少體重的方法。

用餐速度為什麼影響胖瘦

到底為什麼用餐速度會影響胖瘦呢?

原來,在正常情況下,人的攝食量與生理信號的傳遞有關。

愛民針灸減肥中心中醫師周立平醫師說,人的大腦中樞里面,有控制食量的飽食中樞和飢餓中樞,有了這些調控信號,我們的腦袋才能知道到底吃飽了沒有。

但是如果進食時過於狼吞虎咽,吃東西的速度快過飽食信號傳遞的速度,明明所攝取的食物分量已經足夠了,可是大腦卻還沒接到飽食信號,所以在「不知飽」的情況下,會不知不覺地繼續吃喝,甚至最後過度攝食,長年累月如此過度吃東西,身體當然會肥胖起來。

腦袋里負責控制攝食的神經元位於下丘腦(hypothalamus)。下丘腦接收到增加食慾的調控信號,便刺激飢餓中樞(hunger center)提高攝食量;收到抑制食慾的調控信號,便刺激飽食中樞(satiety center)減少攝食量。我們的身體便靠着這種信號傳遞的機制來調控攝食量。

這就意味着,飽食中樞如果操作不良,或是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飽食信號,就會造成長期過度攝食,導致肥胖。

周立平醫師說,為了健康和體重着想,我們在用餐時最好養成良好習慣,保持一定的速度,最重要的是不要吃得太快,更不要狼吞虎咽,在吃的過程中讓身體與大腦有適當時間去產生及接收飽食信號。大多數人在覺得肚子飽了之後就不會再吃東西,這麼就能保持適量的飲食攝取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老年藝術總會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