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左三圈,右三圈

大腿抖抖,小腿抖抖

有事沒事,你得動一動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雖然很多人說抖腿是種毛病

但長期不抖腿,也容易得病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實際上,「不動」的危害超出你認知

楊梓(化名)是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活動策劃人員,33歲的她工作雷厲風行,年紀輕輕已經成為團隊負責人,強烈的事業心讓她對待工作近乎「瘋狂」,也因此被同事稱為「女強人」。

前不久,楊梓帶領團隊進行一場重要的活動策劃,為了交出一份完美的策劃書,連續幾天她都是從早上坐到晚上,一日三餐也都在座位上匆匆解決,忙起來連水都顧不上喝,累了便趴在桌子上打個盹,整個人就像「長」在了座位上。

從4月初開始,她就感覺左小腿有些酸脹,走路也不是很舒服,以為是沒有休息好的緣故,也沒特別在意。

不想4月3日晚上8點左右,她卻感覺左腿僵直、走不動路,再仔細一看,整條左腿已經呈紫紅色,她趕忙在同事的陪同下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在浙大一院急診科,醫生聯系了血管外科李棟林副主任醫師進行會診。「當時她的左腿腫脹,呈紫紅色,左腿明顯要比右腿粗一大圈」,李棟林回憶到,「不過她人倒是挺淡定的,坐在推床上還捧着筆記本電腦在工作」。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結合楊梓的病情及日常工作狀態,李棟林主任診斷她為下肢深靜脈靜脈血栓,當得知她一直在服用避孕藥,更加堅定了這一診斷。「因為避孕藥里的激素會導致血液高凝狀態,再加上她平時不怎麼活動,很容易就形成深靜脈血栓」,李棟林解釋。

經過詳細檢查,楊梓的血栓從小腿靜脈、膕靜脈、股靜脈一直延伸到髂靜脈,相當於從左小腿到腰部位置的靜脈血管都已經堵塞了,並且她當時左腿顏色已經呈紫紅色,張力很高,屬於比較嚴重的類型,繼續發展下去,有可能導致左腿壞死。

她被緊急收治住院輸注了抗凝、溶栓藥物,第二天醫生便為她手術吸除了血栓,同時在左髂靜脈處放置了支架。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血栓,就是血管中血液凝固而成的「血凝塊」,就像河道里的淤泥一樣,小的血栓可能影響血流速度,大的血栓則可能堵塞血管。當靜脈血管中出現血栓,則稱為靜脈血栓,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兩種情況。

深靜脈血栓中,下肢深靜脈血栓最為常見,尤以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居多,約占80%,血管解剖學發現,人體的左髂靜脈天生受壓迫,血流不及右髂靜脈,有些壓迫嚴重的人就比較容易得深靜脈血栓。通常表現為腿腫脹、酸痛。

而下肢深靜脈血栓一旦脫落,則很有可能隨着血流遊走,堵塞給肺供應血液的血管,引起肺栓塞,嚴重者危急生命。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靜脈血栓三大發病因素

這幾類人要特別注意

靜脈血栓發生有三大因素:血流速度慢、血管內壁損傷、血液高凝,通常都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

活動少、久坐不動導致血流速度慢,那些超過半天以上時間不活動或很少活動的人都是高危人群。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比如辦公室職員、程序員、長期臥床的老年人或患者等,李棟林主任也經常碰到連續幾天沉迷遊戲、長時間打麻將而導致靜脈血栓的患者。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藥物、激素等刺激會導致血液高凝,增加血栓形成風險。腫瘤患者、服用精神類藥物患者、服用激素的患者、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要尤其注意。

孕產婦也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一是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二是由於孕產婦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活動少,特別是坐月子期間,在產婦不能多動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風險增加。

久坐是離死亡最近的方式

長期久坐會導致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稠度增加出現血栓同時可能會導致肺栓塞,出現了心肺猝死。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而導致肺栓塞的最大元兇就是久坐!對,就是我們每個人幾乎每天都會做的這個行為。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之前網上就已頻頻爆出過類似的新聞。

武漢,32歲的一小伙

每天坐電腦前超12小時

患上肺栓塞險猝死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這位小伙兒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在患病的前半個月,他幾乎每天坐在電腦前12小時以上,上班工作,下班又沉迷一款網絡遊戲,開始他感覺到腿腫,還時不時胸痛最後直接昏厥在家……

去了醫院才發現他的右下肢股靜脈內血栓形成,肺動脈CT結果顯示是肺栓塞險些猝死!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男子的肺動脈CT

廣州,40歲剛生完二胎的高齡產婦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出院剛沒幾天

起夜去上廁所

突然胸悶、呼吸困難

暈倒在地

急救人員趕到現場

這位媽媽已經沒了呼吸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凌晨離世

留下了還沒到滿月的寶寶

而病因

就是這位媽媽在坐月子期間

幾乎不下床活動導致的

這也是導致產後肺栓塞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一種致命疾病被稱為「經濟艙綜合征」

形容的是因為經濟艙座位窄小

連續坐十幾個小時下了飛機人

就可能突然倒地猝死

就是因為久坐導致的血液回流困難

形成血栓流入了肺部

靜脈血栓防治,「多動」是關鍵

其實,靜脈血栓的預防,核心觀念是「多動」,避免久站、久坐、久臥,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動。對大多數術後臥床的患者,可以使用彈力襪、腳背提伸、被動運動等方式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坐在病床上還工作33歲女強人被送搶救那天,做了和你同樣的事

靜脈血栓早期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特別容易被忽視,正因為此,很多人等到發現的時候病情已經較嚴重。

如果持續性出現小腿酸脹,輕度腫脹,下地走路不舒服,躺在床上症狀就緩解的情況,請一定不要忽視,很有可能是靜脈血栓的早期症狀。

不論多忙

多站起來活動活動

每坐下45-60分鍾

起來活動3-5分鍾

簡單卻「保命」

從現在開始

(這段話是站着敲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