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肥胖,一直都是英國的社會問題。根據NHS公布的定義,肥胖指的是超重,人體有過多的脂肪。通常情況下,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用來測量的標準:成年人的BMI在18.5-24.9之間屬於健康體重;25-29.9之間屬於超重(Overweight);30-39.9之間屬於肥胖(Obese);40以上屬於嚴重肥胖(Obese)。

體質指數(BMI)=體重(kg)÷ 身高²(m)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衛報:英國是西歐肥胖人數最高的國家

英國的肥胖社會問題有多嚴重?

在英國,大約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屬於肥胖,在10-11歲的兒童中,有五分之一屬於肥胖。

肥胖患者比健康人多3倍的可能患直腸癌,多5倍的機率得二型糖尿病,多2.5倍的機率得高血壓。

肥胖會使患者需要接受股骨和膝蓋關節手術,甚至縮胃手術。肥胖也會對孕婦和新生兒的健康造成巨大隱患。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如此嚴峻的肥胖問題給一向資金短缺的英國醫療體系帶來壓力。

一言概之,肥胖的原因是吃得太多,消耗地太少。

Cancer Research UK表示,我們生活的世界讓做出健康的選擇難上加難。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食品工業中大量添加脂肪和糖類,鋪天蓋地的加工食品廣告,超市「買一贈一」的激勵措施,含混不清的食品成分表,隨處可見的快餐館,以及越來越多的伏案工作,這樣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明智的選擇。

從個體而言,造成肥胖原因的深層非常復雜,例如基因、用藥、精神狀態和社會資源匱乏等多個因素。

某些治療疾病的藥品會帶來人體激素紊亂的副作用,從而導致肥胖;抑鬱患者和精神狀態不穩定的人群容易將食物作為解壓的方式。

身處貧困的人群可支配收入少,更容易選擇價格便宜的方便食品飽腹,這類食品通常有過多的脂肪和糖類。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肥胖問題不僅是公共健康的問題,也牽扯到社會經濟問題。遺憾的是,社會上對肥胖患者的歧視依然存在,這種歧視根深蒂固,很多的表現方式非常微妙。

有些研究顯示,在需要經歷面世環節的碩士或博士項目篩選中,肥胖的學生比體重正常的學生相比,獲得入學的機會更少。

接受肥胖還是贊美肥胖?

2015年,倫敦地鐵出現了某品牌減肥產品的大幅宣傳廣告:一位窈窕美女身着比基尼,邊上寫着巨大的「你的身材准備好了去海灘嗎?(Are you beach body ready)的宣傳口號。

該廣告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投訴,網上有六萬多人請願移除該廣告。

投訴者表示,這類廣告「直接針對個人,讓普通人與模特相比較,產生了身材不如別人的感覺,目的是為了銷售產品。」2016年,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禁止倫敦地鐵出現各類宣傳「不現實身材」(Unrealistic body expectation)和貶低女性形象的廣告。

他表示:「作為兩個十幾歲女孩的父親,我非常擔心這種廣告對人的貶低影響,尤其是對女性的消極影響,讓她們為自己的身材可恥。」

從「身體自愛」到「頌揚肥胖」,界限在哪兒?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當身體自愛的概念逐漸推廣的過程中,「接受肥胖」(Fat acceptance)的活動也加入其中。它試圖改變社會上對肥胖人群的歧視。

支持者相信,當前對待肥胖問題的方法包含了「肥胖羞辱」,這不僅不能讓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反而會導致心理上的問題,引發進食錯亂,讓結果適得其反。

社交媒體出現的「肥胖影響者」(Fat influencer)表示肥胖不是問題,節食是有害的。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用#fatspo (Fat inspiration的縮寫)來展示自我和表達意見。

喜劇演員Sofie Hagen的分享在社交媒體頗有影響力,她公開表示:「當然了,我贊美肥胖!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我真正地熱愛我身體的每一部分。」她的推文經常受到大量追隨者的追捧。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很多讀者表示這本書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讓自己能夠更好的接受自己。

然而該書通篇講的是「接受」,卻沒有鼓勵讀者對不滿意的身體狀態進行改變。有一位持反對意見的讀者評論,「當你因為肥胖得了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那你還能快樂多久?」

由此可見,「接受肥胖」的思潮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另一種極端:肥胖被頌揚,肥胖患者心安理得地自我放縱,為暴飲暴食尋找藉口;無視肥胖導致的健康風險;為獲得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型做出必要的努力努力健身和健康飲食的群體被扣上「安全感不強」的帽子。

2018年,東安格利亞大學出版的一份報告表示,「接受肥胖」和「加大號的正常化」在損害人們對肥胖問題的認知,讓肥胖患者更不願意在必要的時候接受醫療幫助,削弱了政府在努力處理這個問題上的效果。

「雖然你的身體是你的事情,積極的鼓勵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在公共領域否認健康隱患,不是宣傳身體自愛——這只會給各種進食障礙大開綠燈。」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政府:自上而下的解決方案

作為對肥胖問題的回應,英國政府於2018年4月開始徵收「糖稅」(Sugar tax)。各大食品生產廠商因此作出調整,例如蘇格蘭軟飲品牌Irn Bru停止生產原版的飲料,轉而生產低糖版。

含糖飲料Ribena 和 Lucozade的母公司Suntory表示,已經將主要產品的中的含糖量降低了50%。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兒童作為肥胖問題中巨大的受害者,英格蘭的兒童肥胖率已達到史上最高。在兒童節目的黃金時段中,每小時有多達九次的垃圾食品廣告。

宣揚健康就是歧視肥胖?英國社會面對肥胖真糾結

根據研究,記得一種垃圾食品廣告的兒童,在一年內將多攝入18,000卡路里的熱量。家長在向兒童灌輸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周圍大環境對兒童認知的影響,以及鼓勵多參加鍛煉和室外活動。

Cancer Research UK建議消費者,每周花一些時間安排食物的內容和烹飪。用購物清單的方式控制沖動消費,確保攝入足夠的健康食物,減少對方便食品的一欄。

同時,不要在飢餓的情況下購物,確保不要因為飢餓影響決策,避免購買額外的零食。

在面臨公共健康問題和政治正確面前,在紛繁復雜的觀點和聲音面前,不可忽視的是民眾選擇和改變的能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