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哮喘娃,家長請牢記避免這些誤區

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主題是「全程管理,控制哮喘」。

兒童哮喘患病率近三十年來持續增長,約1/3的兒童哮喘會發展為成人哮喘。全國兒童哮喘協作組調查資料顯示,1990年全國14歲以下兒童哮喘總患病率為10.9%,2000年為1.97%,2010年上升為3.02%,粗略估計目前約有1000萬未成年人患有哮喘病。支氣管哮喘是最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氣道過敏性炎症的長期存在,造成氣道高反應性。

治療哮喘的過程中,患兒家長經常會出現這些誤區…

家有哮喘娃,家長請牢記避免這些誤區

誤區一:哮喘,氣管炎傻傻分不清

支氣管哮喘是最常見的兒科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是氣道過敏性炎症的長期存在,造成氣道高反應性。有些家長認為哮喘就是喘,而自家孩子是咳嗽氣管炎,因此不配合治療,這是導致延誤治療的重要原因。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長大了,哮喘就好了,往往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目前哮喘仍是不能根治的慢性呼吸疾病。

誤區二:霧化劑含激素,影響孩子長高

吸入激素是哮喘維持治療的首選藥物,但許多家長因害怕長期吸入激素治療有副作用,其實吸入激素的劑量非常少,而且直接作用於氣道,全身的副作用很小,即使極少量激素進入體內,在體內經肝臟的首過代謝後,吸收到體內的量微乎其微;並且隨着症狀的控制,哮喘用藥劑量逐步降低,治療使用吸入激素的量會越來越少,以達到以最少的劑量維持哮喘不發作,肺功能正常的目的。吸藥後漱口可減少吸入激素在口咽部的微量殘留,進一步減少其副作用,所以家長不必過度擔心激素的副作用。

誤區三:不聽醫囑就停藥,哮喘反復發作。

在藥物長期吸入治療時,有些家長擔心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孩子沒有症狀了就馬上停藥,導致哮喘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更有些家長認為是吸入激素藥物導致的依賴性,而不用吸入的藥物,反而去輸液治療,這都是不對的。另外,掌握吸入藥物的方法也很重要。

家有哮喘娃,家長請牢記避免這些誤區

專家解答:

針對家長在就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請到相關專家進行解答。

過敏患者掛號該掛什麼科?

變態反應科名字比較專業,很多患者並不熟悉,也只有少數三甲級醫院才設有,但它是專門診治過敏性疾病的科室。時下正值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高發季節,花粉、塵埃、煙霧、黴菌等作為過敏原或刺激物,過度暴露會誘發哮喘的急性發作。因為孩子的症狀以咳喘、打噴嚏、流鼻涕為主,家長通常會習慣性地帶孩子到耳鼻喉科、呼吸科就診。但醫院里還有一個「變態反應科」或「過敏反應科」,其治療的對象就是直接針對過敏相關的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食物過敏等 。

乾粉制劑、氣霧劑、霧化溶液,

吸入治療該選哪一種?

哮喘患兒需要長期治療維持治療,吸入激素是國內外指南推薦的預防和治療哮喘的一線藥物,其可以抑制呼吸道炎症,阻止和減少哮喘發作。吸入激素類藥物有乾粉制劑、氣霧劑、霧化溶液,氣霧劑需要加用儲霧罐協助給藥,低年齡患兒理解力有限,吸入激素治療配合度低,可以採用氣霧劑+儲霧罐的方法或通過霧化方式給藥,從而提高吸入激素治療的效果。目前可供用的吸入氣霧劑藥物有外企生產的丙酸氟替卡松,也有的布地奈德;霧化溶液也有幾種藥物供選擇,如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吸入激素通過持續有效的抗炎作用,降低氣道反應性,顯著改善患兒肺功能,有效預防哮喘的發生,發作期與支氣管舒張劑同時使用可緩解期急性症狀,從而降低患兒住院治療的風險。

家有哮喘娃,家長請牢記避免這些誤區

霧化吸入裝置,怎麼用效果最好?

使用霧化吸入裝置治療兒童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一是機器壓力要穩定;二是噴出的顆粒直徑大小均勻,直徑在1µm~5µm的藥物顆粒才能沉積在病變的支氣管內發揮作用,所以霧化顆粒大小,有效顆粒所占噴出霧的比例都會影響到霧化治療效果,但這些又是我們肉眼所不能分辨的,所以霧化用的機器不合格是很多患兒用同樣的藥物霧化而達不到治療效果的原因,有的家長在家中給孩子使用霧化器進行霧化,機器壞了都沒有及時發現,會延誤病情,導致病情控制不佳。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