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髒支架可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湖南首例「可吸收支架」植入術成功

33 歲的白先生家住懷化,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搶救,接受了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術,打通了血管,這種支架植入體內後,將在 2 年到 3 年內自動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體內不再遺留任何其他成分。該手術為湖南省首次臨床應用,冠心病人通過此手術可使血管彈性舒縮功能恢復,實現血管再造。

白先生今年 33 歲,體重 180 多斤的他平日里習慣了熬夜、抽煙、喝酒,十天前持續胸痛發作,後加重到醫院就診,心電圖檢查為 ” 急性心肌梗死 “,被送往湖南省人民醫院搶救,通過冠脈造影發現其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其中左前降支近段狹窄 95%,右冠狀動脈近中段狹窄 40%,為大面積心肌梗死且血栓形成,醫生緊急為其實施血管內球囊擴張術、吸栓術,術後一周冠脈造影復查,其左前降支近段仍有 70% 狹窄,有再發生心梗的風險,需在血管內放置支架。

但白先生有諸多顧慮和擔憂,在獲知他的病情及情況後,湖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團隊對其症狀、檢查結果和治療需求進行了仔細討論評估,選擇為其進行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療。在徵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後,心內科介入治療團隊在其血管內植入可吸收支架 1 枚,即刻冠脈造影和血管內超聲檢查顯示支架植入成功,手術後白先生病情平穩,沒有不良反應。” 沒想到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還要在身體里植入支架,我本來堅決不肯,後來聽說有一種新支架過幾年就能降解,就接受了。” 白先生術後表示。

該院心內三科主任潘宏偉介紹,心髒支架是冠心病患者的一種 ” 救命神器 “,在冠脈支架出現之前,已經有了球囊擴張技術解決冠脈狹窄的問題,然而單純球囊擴張容易發生彈性回縮和血管內膜塌陷,不僅療效不佳,反而可能加重血管狹窄。

為了解決球囊擴張的先天不足,鈷鉻合金、不銹鋼的金屬支架被廣泛用於臨床,但是金屬支架又帶來異物殘留體內的不良後果,少部分患者對體內植入異物有抵觸情緒和恐懼心理,導致病情救治延誤。

據了解,最新問世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支架梁由有機物合成,植入冠脈血管內後,結合球囊擴張技術,既可以解決血管狹窄的問題,又可以逐步在體內完全降解,不留任何異物在血管內,實現由 ” 血管再通 ” 變為 ” 血管再造 “,被譽為 ” 冠脈介入治療第四次革命 “, 讓廣大冠心病患者有了更多的個性化治療選擇。

潘宏偉主任指出,並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適用可吸收支架,要求患者的病變時間不能太長,血管沒有嚴重鈣化,同時對血管直徑及長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能不能植入此類支架,還應由醫生綜合評估決定。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吳靖 彭翔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ZAKER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