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健康 | 下肢靜脈曲張——你的靜脈需要休息

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血管外科疾病,多發生在下肢。它通常在年齡大於50歲、懷孕、多次生產、肥胖或有靜脈疾病家族史的人身上較為多見,此外,因為職業原因需長時間維持單一腿部姿勢不動的人或長久站立的工作者(每日站立時間大於 6 小時),比如銷售員、理發師、美容師、警察、外科醫生或廚師等職業的人也更容易發生。據統計,下肢靜脈曲張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高達 20%~40% 左右,而在約為10%。

為什麼下肢靜脈會曲張

人體中靜脈的功能主要是負責將身體血液運送回心髒。而腿部的靜脈離心髒距離較遠,為了讓血液能順利流回心髒,下肢肌肉的擠壓和靜脈里防倒流的瓣膜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們可以將血液由下而上導引流回心髒;若發生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靜脈壁薄弱,或腹內壓增高等,就會造成血液淤積在下肢,使得下肢靜脈壓力增加,讓血管失去彈性,進一步導致靜脈瓣膜關閉不全甚至毀壞,如此惡性循環會造成下肢靜脈曲張日趨嚴重。

長期站立時,由於重力的影響,血液淤積,下肢靜脈長期處在高壓狀態,患下肢靜脈曲張的可能性也增高。而妊娠的婦女腹內壓增高,容易壓迫髂靜脈等,造成下肢靜脈回流受阻,也容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表現

下肢靜脈曲張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慢慢地有些患者會出現下肢皮膚瘙癢、腳踝腫脹、下肢沉重、下肢疲勞,這些症狀在傍晚或運動後會加重,而躺下平臥時抬高下肢可減輕,有時還會出現肌肉痙攣。久而久之,靜脈壓越來越大,管壁變薄擴張,靜脈會曲張隆起呈蜘蛛腿的樣子,繼續惡化則會發生靜脈處皮膚色素沉着,變硬,容易受傷且傷口容易潰瘍、出血,難以癒合。此外,下肢靜脈曲張的症狀嚴重程度有時與女性月經周期相關,通常在經期前及經期中症狀會加重。

港真健康 | 下肢靜脈曲張——你的靜脈需要休息

如何治療

下肢靜脈曲張可出現多種並發症,如:血栓性靜脈炎,潰瘍、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等。曲張的血管中血液淤積,容易形成血栓和靜脈炎;而曲張靜脈循環不暢,該處產生的代謝廢物堆積,新鮮血液無法及時補充,也容易導致傷口經久不愈形成潰瘍;曲張靜脈處壓力高,一旦皮膚破潰就容易外出血且出血量較多,這種情況下多需要止血後手術治療。

下肢靜脈曲張有什麼危害

並非每一位下肢靜脈曲張的病人都需要治療,大多數情況下,症狀不嚴重的病人不需要治療。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呢?

診斷出下肢靜脈曲張時,加強運動、穿彈性襪及多做抬腿動作是最基本且廉價的治療方式;當這些方法無法奏效時,則需進一步接受治療。常見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方法包括:壓迫治療法、硬化劑治療法、外科瓣膜重建術等。有研究表明壓迫治療法加上手術治療的效果,比單純使用壓迫治療效果佳,故目前臨床上多於手術後囑病人穿彈性襪,來增加治療效果及減少復發。

港真健康 | 下肢靜脈曲張——你的靜脈需要休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Dr. Canning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港真》